CN100588398C - 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3-吲哚基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基本纯的固体形式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3-吲哚基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基本纯的固体形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88398C CN100588398C CN03810540A CN03810540A CN100588398C CN 100588398 C CN100588398 C CN 100588398C CN 03810540 A CN03810540 A CN 03810540A CN 03810540 A CN03810540 A CN 03810540A CN 100588398 C CN100588398 C CN 10058839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ol
- acid
- indole
- salt
- tautomeric 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ne carbocyclic ring
- C07D209/04—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 C07D209/10—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hetero ring
- C07D209/12—Radicals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0—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sulpiride, succinimide, tolmetin, buflomedil
- A61K31/40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sulpiride, succinimide, tolmetin, buflomedil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e.g. carbazole
- A61K31/404—Indoles, e.g. pindolol
- A61K31/405—Indole-alkane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yptophan, indomethac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8—Antiepileptics; Anticonvuls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18—Antipsychotics, i.e. neuroleptics; Drugs for mania or schizophreni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0—Hypnotics; Sedati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2—Anxiolyt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4—Antidepress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ne carbocyclic ring
- C07D209/04—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 C07D209/08—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hetero r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ne carbocyclic ring
- C07D209/04—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 C07D209/10—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hetero ring
- C07D209/18—Radicals substituted by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通过合成方法生产稳定而纯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及其碱和碱土盐。此烯醇互变体仅包括几何异构体(Z),而且它是唯一一种具有相应药理学作用的互变体形式。所得的这些化合物在病理条件下具有相应的生化和药理学特性,这些病理条件例如为焦虑、抑郁、行为障碍、神经细胞变性等。
Description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3-吲哚基丙酮酸(简称IPA)的烯醇互变体,它以基本上不含酮互变体的形式获得,它适用于制药工业的处理步骤,还涉及它们的盐,特别是碱和碱土金属盐。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烯醇互变体的生产方法及其固体形式的盐的生产方法,优选基本上为结晶结构的生产方法,还涉及它们作为治疗活性剂的活性,尤其是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中的活性。
现有技术的说明
酮-烯醇互变异构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化学现象,它可定义为邻近羰基的α位上碳的氢原子完全可逆的迁移,和随后的双键的转换。如此产生的这些形式具有可辨别的化学-物理特性,而且分别定义为酮互变体和烯醇互变体。在溶液中,所有酮类,包括α-酮酸,都经受一种互变体动态转化为其它形式,直到达到平衡状态,其程度依赖于一些因素,诸如所考虑的化学种类、溶剂、pH值、温度等。但是,本质上互变体可极其容易地彼此转化,通常不将它们本身看作是化学种类,即能够引起明显区别的生化反应,反而通常评价它们在溶液中的末端效应,好像它们是单一的化合物。
在立体异构体情况下,异构体自发地互相转化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特别是,如果第一种形式是治疗活性形式,则将其它对映体看作是杂质,可通过常规纯化方法将它们除去。
相反,在互变体情况下,这些互变体甚至是在微弱的条件下自发地相互转化,直到它们达到平衡状态。事实上,互变体是连续肉眼可见的变型中的一种动态系统,它依赖于实验和保存条件。因此,当仍可能通过推测表明仅仅一种互变异构形式是治疗活性物质的同时,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它互变体看作是可被除去的杂质,而应将其看作是自发地参与到这种结构平衡中的一类。通过这种自发的活动机理,这些治疗活性物质的“浓度”将总是不确定的。
3-吲哚基丙酮酸(3-吲哚基丙-α-氧代酸)是广泛分布于植物和动物界中的一种α-酮酸。它是色氨酸的氨基转移产物,色氨酸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它是几种动物饮食中的必需氨基酸,并且可见于大多数蛋白中。前者肯定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尽管其定量检测一直遗留几个技术上的难题。
例如,迄今的几十年来已经清楚3-吲哚乙酸充当着植物的生长因子,它直接来源于3-吲哚丙酮酸的脱羧作用,而3-吲哚丙酮酸则通过色氨酸的氨基转移获得。但是,对这些转化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困难:首先,用于合成3-吲哚丙酮酸的各种方法产生多色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物理特性是不稳定的,而且依赖于所用的特殊合成方法;其次,酮-烯醇互变异构的存在影响了色氨酸氨基转移产生的化学种类的鉴别。几十年前,为了试图明白3-吲哚丙酮酸的酮-烯醇互变异构,已进行了许多基础工作,这些工作产生了很有价值的结果,但首先应考虑到当时可应用的设备上的限制。
例如,J.A.Bentley等(Biochemical J.64,44-49,1956)证明新合成的3-吲哚丙酮酸在纸色谱法上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此有赖于用作洗脱剂的系统:由异丙醇、氨和水组成的溶液,它完全破坏α-酮酸,然而乙酸-水混合物则可获得两种不同的斑点。一直应用纸色谱法,Schwarz和Bitancourt(Biochemical J.75,182-7,1960)证明3-吲哚丙酮酸是极其不稳定的物质,在色谱图中不能充分地将其挑选出来,或者是因为它被完全破坏,或者是因为所用的溶剂不能将它和它的分解产物分离开:适当地小心,并采用二维色谱图,可获得不同的产物,认为它们是酮和烯醇互变体,外加几种不能确认的其它分解产物。在同一论著中报告到,可能酮酸主要以烯醇的形式沉淀,而在pH值8.0的溶液中,它则在20分钟内大部分转化为酮形式。Schwarz(Archives Biochem.Biophys.92,168-75,1961)描述到通过纸色谱法分离3-吲哚丙酮酸的这两种互变体,然后通过UV光谱鉴别:在硼酸和互变异构酶(一种促进这两种形式互相转化的酶)存在的情况下,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烯醇互变体典型的光谱逐渐转化为酮互变体的光谱,而酮形式的光谱则快速地转化为烯醇形式的光谱。在两个精确的论著中,J.M.Kaper等描述了通过纸色谱法对3-吲哚丙酮酸的研究(Archives Biochem.Biophys.103,469-74,1963)和对它们UV光谱的研究(Archives Biochem.Biophys.103,475-87,1963)。他们报告到在氨环境下,3-吲哚丙酮酸的纸色谱法快速引起向至少7种吲哚天然产物的分解,其中仅一些得到了鉴别。此论著总结到在所用的条件下,从烯醇快速转化为酮是明显的。但是,在氧、光、氨甚或溶剂污染物的刺激下,此反应随后产生降解产物。关于分光光度分析研究,他们确认固体形式的3-吲哚丙酮酸大部分是烯醇,而当将其溶解时,它则呈现一种平衡状态,此状态总是偏好酮形式。另外,pH似乎可明显地影响酮-烯醇平衡,因为在酸性范围内(pH 2.9-6.0)烯醇形式是相当稳定的,而在碱性范围内(pH 7.7-9.5)酮形式的光谱将快速地占主要优势。最后,Nazario和Schwarz(Archives Biochem.Biophys.123,457-61,1968)应用IR光谱法对3-吲哚丙酮酸的酮-烯醇平衡进行了研究。他们报告,在固体形式、酸性环境、非质子溶剂或甲醇中酮酸的烯醇形式占主要优势,而在非酸性含水溶剂中和在亲质子溶剂存在情况下酮形式占主要优势。
因此,总的来说,50年代和60年代所发表研究得出的结论是3-吲哚丙酮酸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主要以烯醇形式沉淀的化合物。但是,当此固体溶解在水溶液中时,此平衡将快速地向酮互变体转化,而且在“体外”生理溶液中这种烯醇互变体的特殊形式在几分钟后将消失。事实上,在中性或碱性pH的水溶液中,IPA快速达到一种平衡,其中酮形式占主要优势。因此,应当认为酮酸互变体对植物和动物的病理生理作用是不能辨别的,这是因为,由于细胞环境中固定的温度和pH值,溶液中所达到的3-吲哚丙酮酸互变体之间的平衡总是其酮形式占主要优势,而且这将决定酮酸的代谢。
因此,按照现有技术教导,这与烯醇互变体比例的高低无关,因为期望“在体内”只存在酮互变体。
本发明的技术难题
50和60年代3-吲哚丙酮酸的文献报告,在有机溶剂中通过不同合成方法获得的酮酸,它们主要以烯醇互变体形式沉淀。但是,已经注意到,杂质(由酮互变体和合成过程中作为次级产品而获得的其它化合物组成)的存在代表一种关键的因素,它可决定所得粉末的化学-物理特性,也决定溶液中分子种类的代谢,因此在获得理论上可达到的最大纯度的烯醇形式中,应当格外认真仔细。
此外,作为本发明和应用其产物所进行药理学试验的结果,已经惊奇地发现唯有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而不包括酮形式,可对有用的药理学结果作出解释,此结果与3-吲哚丙酮酸的治疗作用相关。因此,烯醇形式的稳定性成为3-吲哚丙酮酸药物应用中的关键因素。
另外,根据本发明,已经发现:
a)用烯醇互变体形式处理的人和动物生物流体显示出烯醇互变体可稳定很多小时(可能是通过互变异构酶的作用),此与“体外”发生的相反;
b)酮互变体形式几乎不具有任何药理学活性,而烯醇形式表现出宽泛的可用于治疗的活性方式;
c)当烯醇化合物不能通过口服给药时,烯醇形式的成盐作用可使烯醇化合物通过注射途径给药;
d)另外,对于IPA基本上纯的烯醇形式(烯醇纯度99.9%)而言,已经惊奇地发现,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烯醇形式本身,仅仅是由烯醇互变体的(Z)几何异构形式组成,而不是由两种可能的几何异构体形式(E)和(Z)的混合物组成。
所以,获得最高纯度的既为烯醇形式又为(Z)形式的异构体的IPA烯醇互变体,可能会取得可预见和可靠的治疗作用,这与酮互变体一开始就存在的情况相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物理状态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此状态使其在药品生产阶段具有可靠的药学应用,而且可使此药品具有可靠的治疗作用。因此,此目的是获得半结晶固体状态和基本上纯的烯醇互变体形式,它基本上不含3-吲哚丙酮酸的酮形式。这表明与3-吲哚丙酮酸的酮-烯醇互变异构相比,这种基本上纯的状态与烯醇形式理论上的分解度是等价的。
现有技术报告了获得3-吲哚丙酮酸的几种方法:显然,一些方法(例如美国专利4,551,471和5,002,963中所述的方法)不能用于仅仅获得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这是因为还获得了大量3-吲哚丙酮酸的酮形式,这样则不可能获得相应高纯度的烯醇形式。
其它所述方法(es.Hoppe-Seylers z.109,259,1920;Biochem J.64,44,1956;Arch.Bioch.Biophys.103,469,1963;J.Biochem.44,47,1957;U.S.Pat.5,210,215)可获得大于90%的烯醇形式,而这些化合物经常被其他天然吲哚物质的残余物污染,而且首先是被有色的物质污染,它的化学特性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它来源于游离基俘获现象及随后的聚合现象。
同一申请人的美国专利4,808,728还教导了一种生产3-吲哚丙酮酸的方法。所获得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纯度,而这种方法达不到提供本发明所提出的结果。另外,所得产物是一种絮状结构,而不是半结晶结构,因此它非常不适于药学加工,而且其稳定性不确定。
美国专利4,808,728描述了一种制备吲哚基丙酮酸(简称IPA)的合成方法。在其专利公开内容中没有详细说明它的互变异构特征。这种回收的酸具有良好的纯度(不含聚合产物、吲哚结构的其它物质和颜色),并具有可接受的约为50%的化学回收率,其固体沉淀产物为不定形的结构。
上述方法可用于本发明的起点阶段。而在本发明中,已经对美国专利4,808,728的合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修改。(Z)-烯醇互变形式的IPA的回收率明显提高(大于80%),烯醇纯度高于99.9%,而且所回收的半结晶结构的固体沉淀物具有可用于工业的存放期。
另外惊奇的发现,当IPA的烯醇互变体形式可存在两种可能的立体异构体时,即立体E和Z异构体,则本发明的合成中只形成立体异构体Z。
通过此产物的1-H和13-C NMR分析的数据,可证明这个结果,在本说明书的后面将显示这些数据。
本发明获得的这些结果可总结如下:
a)在化学转化中,这两种互变异构结构中只有一种具有高收率的形成(烯醇形式),
b)所得烯醇形式仅仅由IPA的立体异构体Z组成,
c)这种Z形式是一种化学纯度最高的沉淀物,
d)此沉淀物的物理状态是一种半结晶结构,在结构和颜色上是均匀的,而且易于加工和回收。
e)当将此固体沉淀物保持在药物原料的正常保存条件下时,此固体沉淀物具有较高的保存期结构稳定性(不存在一种互变体向另一种自发地转化,同时没有形成任何降解产物)。
与上面描述的相关,要指出的是,一般情况下由于双键的存在,立体异构体(E)和(Z)通常可具有非常不同的化学-物理特性,此双键出现在烯醇型IPA结构中。作为一个实例,可考虑到富马酸(几何(E)异构体)和马来酸(几何(Z)异构体)之间差异的极端例子。
因此,现有技术美国专利4,408,728指出,在IPA的生产方法中,自发的互变异构的平衡将在酮和烯醇互变异构形式之间发生。转而,在这两种立体异构体(E)和(Z)的比例之间烯醇形式将发现存在一种优先的不可预见的平衡。
由于这些几何异构体化学-物理特性中的可能差异,所以也期望它们的药物学特性存在不同。
鉴于上面所述,按照现有技术生产的IPA包括这两种互变体形式和这两种几何异构体的混合物,它们在混合物中的比例不同。这将造成IPA药理学分布不清楚,而且使药理学试验的结果不可靠。
在本发明中,所提供的IPA仅由一种纯而稳定的互变体形式组成,现有技术从未将此形式单独分离。另外,这样获得的烯醇形式仅由一种已明确的几何异构体形式组成,现有技术中此形式未被看作是一种纯而稳定的单独解析的对映体。是在最高化学纯度下获得这种产物,而且与通常的药物原料相比,其保存期具有意外的属性。现在这将在药理学技术中第一次对IPA进行试验,期望得到明确而可靠的结果。
按照本发明,获得基本上纯的烯醇形式的3-吲哚丙酮酸(纯度≥99%,没有酮形式和聚合产物),以便以明确的产品稳定性完成后面的生化和药理学试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一种提供几乎完全为针状结晶形式产物的方法,这些产物全部适于制药工业进行生产,而且适用于胶囊、片剂、注射安瓿的制备。
在上述美国专利4,808,728(实施例4)中,非常注意地使反应环境尽可能地无水。事实上,色氨酸转化为IPA中的焦点是具有氨基功能的芳香醛的缩合反应,除去加合物的基本水,以及从醛-胺重排为酮-亚胺。
鉴于上述情况,初步假设应用“有力的”反应物,诸如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简称DBU)用作脱水性非亲核碱,无水ZnCl2用作络合剂,以及在可控温度和“严格的”反应时间下进行操作。
因此,在“强制”条件和反应物下完成所引用现有技术的步骤。这样使操作条件变得相当局限。
相反,本发明的方法出自不同的原理,此原理是根据一种较好而易控的“软”方法,在后文中将公开此方法,并与所引用的美国专利4,808,728相比较。在此讨论中提出特别有区别的特征,这将显示本发明获得的非常有优势的结果。
A)应用三乙胺(TEA)代替DBU。
优势:减少产热,更易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不需要无水溶剂、弱碱并因此减少副反应,费用更低,毒性更低,更多的可溶性中间盐。
DBU和TEA两者都是叔脂族非-亲核碱。但是它们具有明显不同的碱性特性(DBU更高),同时它们也显示出明显不同的挥发性(TEA更高)。鉴于此,在合成步骤开发中通常DBU比TEA优选,而不是相反的。本发明发现TEA可发挥BDU的作用,同时具有副反应更少的优势。
另外,TEA可使温度控制精确且更容易。事实上发现,此步骤中反应混合物温度过高和不加控制可减小IPA产量和质量。
B)应用乙酸锌二水合物代替无水ZnCl2。
在现有技术步骤中,将无水ZnCl2用作络合物和部分脱水剂与“强制”反应机理的基本原理相一致,而且这样提示需要应用无水和可控的反应环境。
鉴于其特性,无水ZnCl2被认为特别适于此反应机理所需要的改进。但它也表现出操作中的可控制性和处理上的困难,此不适于本发明“软”原理的IPA合成的规模扩大。
已发现应用乙酸锌二水合物可对操作、收率和IPA沉淀物的质量带来实质性的改善。通过此二水合物和此乙酸盐的无水形式都可显示出这种改善。这样可使所用的溶剂不必是无水的,只要它们具有最小的含水率即可。
另外,在市场上可找到乙酸锌二水合物,它为一种可药用的不潮解结晶形式,此形式使反应的化学计量控制更容易。它在甲醇中基本上没有加溶热,这样也有利于反应的控制。
需要强调的是,应用水合物盐使中间产物可溶解,这是本发明惊喜而不常见的结果,而现有技术认为为了使此方法获得圆满的结果,此盐必须是无水的。另外注意到在没有改变脱水碱的化学计量,甚至没有用“弱”碱(TEA)替代它的情况下,获得此结果。
C)应用吡啶甲基醛(PCA)代替异烟碱醛(ISNA)
优势:提高时间稳定性;提高纯度(PCA>99%,ISNA最大97%);改善反应和时间控制;IPA回收率更高;IPA质量更大的提高。
上面引用的美国专利4,808,728应用ISNA以进行色氨酸胺功能的反应、Shiff’s基形成、其从醛亚胺重排为酮亚胺。在1,4-位(或对位)上具有羰基-吡啶氮取代基的ISNA使这成为可能。
PCA是一种邻位(或者2-位)上用醛型羰基取代的吡啶。
通过应用PCA代替ISNA,在理论上,预期“强制”反应条件应当更多,而且反应中间产物更不稳定。事实上,获得此芳香结构的重排过程,既不是自发的,也不是容易的,这种重排过程将导致醌型-1,2型结构的形成。首先PCA不应是ISNA好的替代物。通过ISNA的不稳定性比PCA高也可证实此观点,这样ISNA应当比PCA的反应性更高。
与上面相反,按照本发明,由于各种反应中间物的稳定性及其相对稳定性,所以PCA优于ISNA。事实上,锌络合物(特别是与乙酸锌形成的,它比氯化物更有效)形成所致的稳定性产生了更有效和更有机化的过程中间物(有利于能量),其形成机理完全与ISNA不同。
简言之,通过使任何干扰产物最小化,并且由此获得最高的收率,确实提高IPA的质量,本发明的这个方面使反应过程的控制成为可能。
D)应用非无水溶剂。
优势:费用降低;提高反应控制(无需保持无水状态);简化步骤。
美国专利4,808,728中公开的方法中强制使用无水溶剂,而本发明使用非无水溶剂是根据上述讨论合理得出的。与引用的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方法相比,这也再一次证实了基于本发明的“软”原理。
在最近几年中,为了清楚3-吲哚丙酮酸在动物和人体治疗的实验研究中潜在的用途,它是几个药理学和临床研究的主题,也是一些发明专利的主题。例如,美国专利4,551,471描述了一种生物合成3-吲哚丙酮酸的方法,它是通过色氨酸氨基转移反应进行的,还描述了脑中5-羟色胺水平升高,同时当将此酮酸应用于大鼠时具有明显的药理学作用。美国专利5,002,963描述了一种生物合成3-吲哚丙酮酸的新方法,它是基于L-氨基酸氧化酶应用于色氨酸,还描述了此酮酸直接转化为犬尿喹啉酸的显著能力,以及由此拮抗兴奋性氨基酸所致的毒性和退化作用。美国专利5,075,329阐述了3-吲哚丙酮酸有力的抗原子团特性,及其在心脏病、炎症、动脉硬化等方面潜在的药理学应用。美国专利5,091,172描述了3-吲哚丙酮酸的抗氧化和抗诱变特性,以及它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用于保护皮肤避免氧化、阳光损伤和衰老。美国专利5,210,215阐述了3-吲哚丙酮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的新方法,它们可用于退化性疾病,这基于它作为起始化合物时,其苯环中苯或吲哚被取代的应用。美国专利5,447,951描述了3-吲哚丙酮酸充当抗紧张剂的能力,并减小大鼠皮质酮的水平。
关于药理学研究,Bacciottini等(Pharmacol.Res.Commun.19,803-17,1987)描述了3-吲哚丙酮酸可提高大鼠大脑5-羟色胺转化,而且具有镇静和止痛活性。Russi等(Biochem.Pharmacol.38,2405-9,1989)证明应用3-吲哚丙酮酸后,大鼠所有组织中犬尿酸显著增加,提示存在一种新的代谢途径,它用于形成兴奋性氨基酸的这种重要抑制剂。Squadrito等(J.Cardiovasc.Pharmacol.15,102-8,1990)描述了3-吲哚丙酮酸在不同大鼠高血压模型中的抗高血压作用,这表明它们与脑中5-羟色胺浓度的升高有关。Merlo Pich等(Acta Physiol.Scand.139,583-9,1990)描述了此酮酸对大鼠睡眠和食物摄入的作用,证明处理一段时间后食欲不振作用消失,而睡眠增强作用仍持续,甚至为慢性处理。Ferretti等(Eur.J.Pharmacol.187,345-56,1990)描述了3-吲哚丙酮酸作为大鼠松果体腺中褪黑激素生成的刺激剂的作用。Bruno等(Neurosci.Res.Commun.8,137-46,1991)证明3-吲哚丙酮酸及其衍生物可充当海人草酸受体和NMDA受体的拮抗剂,减弱小脑神经元培养物中钙摄取的刺激。Squadrito等(Neurosci.Res.Commun.9,27-36,1991)通过基因性肥胖大鼠(Zucker)描述了3-吲哚丙酮酸对食物假定的减少作用。Biagini等(Biol.Psychiatry 33,712-9,1993)分析了当大鼠经受一系列紧张性事件时,3-吲哚丙酮酸对皮质酮血浆水平和糖皮质激素海马受体的作用。Zoli等(Neurochem.Int.23,139-48,1993)报告了大鼠实验性缺血模型中3-吲哚丙酮酸的作用。Lapin和Politi报告了小鼠中3-吲哚丙酮酸的活性,它既可用作抗焦虑剂(Pharmacol.Res.28,129-34,1993)也可用作酒精毒性作用的抑制剂(Alcohol &alcoholism 29,265-8,1994)。
关于临床研究,Silvestri等(J.Intl.Med.Res.19,403-9,1991)报告了6名健康志愿者应用3-吲哚丙酮酸治疗几个晚上,剂量为100至200mg,他们的睡眠得到改善,与应用色氨酸或褪黑激素所观察到的表现相似。Shamsi等(HumanPsychopharmacol.11,235-9,1996)研究了10名具有睡眠障碍的年轻志愿者中3种剂量3-吲哚丙酮酸(100、200和300mg)的作用,报告说此酮酸对睡眠具有温和的作用,可能对紧张衰弱具有更显著的干预。
重要的是应强调,在50和60年代发表的论著中,对3-吲哚丙酮酸感兴趣的研究者存在分歧,有几种对立意见和争论,这是因为一组研究者获得的结果几乎不能得到其它研究者的证实:首先是因为合成这种酮酸的方法不同,由于甚至是小量的杂质也可引起此物质的快速变质,同时也因为在溶液中其性质存在基本差异。重要的还应强调,所有参与的研究者都认识到,将3-吲哚丙酮酸增溶在水溶液中时可存在互变体,但文献中报告的所有论著在此酮酸增溶中都没有留心参考它们。这是因为,由于想象中转化容易,这两种互变体之间很快就达到平衡,最终决定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末端效应。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及其衍生物,它们处于化学和保存期稳定状态,为半结晶固体状态,而且烯醇纯度不低于整个酸的99%。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IPA的烯醇形式,它还仅仅由围绕双键形成的几何异构体的(Z)形式组成。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上面引用的IPA形式的治疗用途,它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病理学和神经元细胞和肿瘤的治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异构形式的生产方法,它包括在反应溶剂中存在络合剂和质子受体胺碱的情况下,反应色氨酸和一种芳香醛;以及在45至65℃下在热酸性水解步骤中水解所述反应产物,包括:单独或在含三乙胺的混合物中,将2-吡啶-羧醛与色氨酸的胺功能反应,以此进行缩合反应,其中存在的三乙胺充当一种质子受体非亲核胺碱,络合剂选自乙酸锌或硫酸锌,而且一种有机极性溶剂充当反应溶剂,此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乙腈和甲醇。
本发明的目的也是IPA烯醇互变体的衍生物,它们为碱性或其碱土盐的形式;它们的治疗应用,此应用基本上与烯醇IPA的相同;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包括用所述碱或碱土金属中中性的一种中和所述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它是在第一种质子惰性极性溶剂中进行,并与充当金属活化剂的第二种质子极性溶剂一起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上述化合物在制药工业中的用途,这是因为那些化合物借助于它们的可靠组合物、可控制的半结晶结构和保存期稳定性,第一次呈现可用于工业的形式。
因为烯醇IPA衍生物也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吲哚基乳酸与权利保护的烯醇IPA化合物处于互变平衡中,这样IPA可充当乳酸的前体或相反。
包括上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也是本发明的目的。
根据用本发明烯醇互变体进行的药理学试验,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现在已发现:
1)这两种3-吲哚丙酮酸互变体之间的转化仅仅部分是可逆转的,而且在水溶液中来源于烯醇的酮形式,主要的代谢途径是自主的而且不依赖于烯醇;
2)烯醇互变体形式是相关生化和药理学特性来源的主要形式,这些描述在应用3-吲哚丙酮酸的文献中;
3)在生物学组织中,烯醇互变体形式特别稳定,这是由于特异性酶(互变异构酶)的存在引起的,此酶阻止向酮形式转化。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烯醇的治疗性应用,其形式基本上不含酮互变体,而此情况先前却归因于互变体混合物;利用烯醇及其盐在生理学环境中容易溶解,测定动物组织和血浆中烯醇互变体浓度;以及最后当此互变体及其盐应用于实验性动物或人细胞培养物时,获得生化和药理学作用。
实验部分
1、3-吲哚丙酮酸及其盐的烯醇互变体的合成
A)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生成的方法,它是通过在极性有机溶剂中存在络合剂和作为胺碱的三乙胺情况下,色氨酸和2-吡啶羧基醛的反应,以及此反应产物的热水解而进行的。
B)碱和碱土金属盐的制备,通过对A)中所述合成方法产生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进行直接或间接中和作用而制备。
按照本发明,A)中确定的合成方法的定性数据描述在下文中。
芳香醛,优选2-吡啶甲醛,它也称为甲基吡啶醛或PCA,它在比色氨酸过量或轻度不足的条件下使用,以补偿叔胺碱的缺乏量。首先,第二种联合应用基本上提高了3-吲哚丙酮酸烯醇的回收产量,同时也借助于此反应温度控制的改善,这是由PCA使增溶热产生较少而达到的。
络合剂任选各种有机和无机锌盐,水合物以及无水的盐均可,也将它们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不需要进行相同的偶合反应。示范性选择是:溶解在无水四氢呋喃中的硫酸锌、乙酸锌(无水以及水合物)和氯化锌。特别是,应用乙酸锌水合物可获得最佳的回收率,事先将此乙酸锌真空贮存在干燥剂上,此干燥剂例如为氢氧化钾(KOH)小丸。而且,如此贮存的乙酸锌水合物与偶合反应的中间产物形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比其它盐的络合物更易溶解。
质子受体和脱水叔胺碱优选三乙胺,它与相应的其它已知具有相似特性的碱相比,所形成的中间盐更易溶解。这些其它已知的碱例如为DBU或其它三烷基脂环碱(DIEA等等)。另外,与所指的碱相比,三乙胺产生的增溶热较少,这样可改善对反应温度的控制,尤其是在关键的脱水步骤时,而且可获得所需的偶合中间产物的结构重排。
反应溶剂选用极性溶剂,不必需是无水的,例如DMF、乙腈、THF或具有短脂肪链的醇溶剂,这是因为反应中间产物的增溶作用和溶剂化得到提高,以及高温酸水解末期溶解度最大。特别是,应用甲醇可获得最佳效果。
根据所用反应物的特殊组合,可在室温下进行此反应,或者优选在可获得最佳结果的低温下进行。为了提高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沉淀物的质量,应当在45-65℃的热条件下进行这种酸水解过程,优选为55℃。酸环境应当为无机酸,优选1N盐酸,用适量的蒸馏水对其稀释。
总的来说,与上面引用专利中3-吲哚丙酮酸的制备相比,本发明目的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的制备方法基本上提高了终末回收率(>80%),获得的烯醇形式纯度较高(>99.9%),沉淀物的特性的质量得到提高(淡黄色,一致性近似结晶),以及此固体药物可加工性能随之得到改善。另外,这些特性使此沉淀物特别适用于后面本发明所述的碱和碱土金属盐的制备。制备后者具有双重目的,也就是使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立刻可溶解在生理盐水中,以及检测潜在的盐特异性药理学活性。
按照本发明,B)中确定的合成方法的限定数据描述在下文中
对于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其盐的制备涉及碱和碱土金属盐,而且特别是钠、锂、钾、镁和钙的盐。
这些盐是通过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和本发明所述碱和碱土金属适宜的化学形式的中和反应而制备的,它是在适宜的无水非质子极性溶剂中进行,特别是在二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其用量需确保吲哚α-酮酸完全增溶和所产生的盐完全沉淀。
特别是,与作为金属活化剂的大量无水质子极性溶剂在一起时,此碱和碱土金属用作中性金属(可能时),这些极性溶剂特别为甲醇或乙醇。
特别是,可能时,所用的碱和碱土金属的化学形式为相应的甲醇盐或乙醇盐,此处应用一种已知效价的烃氧基金属醇溶液,并计算精确中和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所需的醇溶液的适宜量,按非质子溶剂的容积计的这种量需确保所得盐定量沉淀。
通过NMR光谱学进行的吲哚3-丙酮酸(IPA)结构分析的报告
在氘化四氢呋喃(THF-d8)中完成质子(1-H:200MHz)和碳13(13-C:50,3MHz)的光谱,借助NMR光谱学已经确定IPA的结构。
已经检测了涉及此分子的9个氢和11个碳原子的所有NMR信号,并将它们分配到此IPA分子的特定位置,此IPA分子在THF-d8(以及氘化甲醇)中为100%烯醇互变体,为唯一的(Z)型构型。
1)第一组光谱
在THF-d8中以0,5mg/ml的浓度完成一组质子光谱。在这些条件下,可清楚地观察到此分子9个氢(质子)相关的所有信号。
特别是,可进行如下分配:
COOH 11,25ppm
NH 10,45ppm
OH 7,75ppm(双峰,H10,OH-J=1,8Hz偶合)
H10 6,85ppm(双峰,H10,OH-J=1,8Hz偶合)
H2 7,93ppm(双峰,H2,NH-J=2,7Hz偶合)
H4 7,64ppm(仅一个邻位偶合)
H7 7,32ppm(仅一个邻位偶合)
H6 7,12(两个邻位偶合)
H5 7,02(两个邻位偶合)
根据与吲哚本身的光谱类似,进行与信号对H4和H7以及信号对H5和H6相关的位置分配(P.J.Block,M.L.Heffernan,Austr.J.Chem.(1965),18,353)。高偶合常数H10,OH提示H10传递给OH(Z构型)。本报告的第7段显示另外的光谱证据。大体上,此光谱仅与纯度为100%的烯醇互变体一致。
2)第二组光谱
将DO2(氘化水)加入上面第一组的溶液中。观察到同位取代所致的COOH和OH质子信号的消失及同时H2O信号的出现。另外,H10,OH常数的消失证实前面的分配。因为NH质子信号较少流动,所以通过快速氘交换它没有消失。
3)第三组光谱
所用样品与第二组相同,但在一些天后记录。观察到NH质子信号的消失,以及所致H2,NH偶合的消失。另外,与第二组相比分配给质子H5、H6、H7的信号没有变化,而分配给H4的信号变得较窄,此表明已知存在于吲哚中的小偶合常数(约0,8Hz)的消失。
4)第四组光谱
含有浓缩IPA溶液的THF-d8中的质子光谱。
这些基本上与第一组相似,但由于浓度不同而存在一些移位置换(特别是COOH基团)。正是因为这样,OH流动质子彼此之间以及与COOH的流动质子之间交换更快,而使相应的信号加宽,并使偶合常数H10,OH再次消失。
5)第五组光谱
制备第四组的溶液的13-C光谱。
观察到与11个碳原子一致的11个信号。强度较低的信号(5个信号)与季碳原子相关,并可如此分配:
COOH:169,0ppm
C8 138,5ppm
C9 129,5ppm
C3 112,9ppm
通过与吲哚光谱类似,而确定分配至C3、C8和C9的信号(C.Levy,R.Lichter,G.L.Nelson″NMR Spectroscopy″2nd Edition,Academic Press(1980),page 1213)。通过排除法将C11分配至140ppm,并且完成所有5个季碳原子的分配。
可再次通过与吲哚光谱类似,而分配下面CH的信号:
C4,C5和C6:范围123,3-121,6-120,2ppm
C7:113,4ppm
吲哚和IPA两者本身中,4个碳原子C4、C5和C6的信号彼此太近似,以致于不能进行单个分配。而且IPA的3-位上的取代可改变这种趋势,并与吲哚相比反转某些分配。为了获得可靠的分配,完成下面组中描述的光谱。
6)第6组光谱
应用与第五组中相同的溶液,记录一种二维光谱,它通过碳-氢直接偶合因子,将质子光谱与13-C光谱(HETCOR光谱)相关联。
因此,通过掌握质子光谱,可能按照下面完成CH分配:
105,7ppm C10(它在6,9ppm与H10相关联)
129,8ppm C2(它在7,9ppm与H2相关联)
120,25ppm C4(它在7,8ppm与H4相关联)
121,6ppm C5(它在7,02ppm与H5相关联)
123,9ppm C6(它在7,12ppm与H6相关联)
另外证实C7(113,4ppm)与H7(7,35ppm)相关联。
因此,不能模棱两可地分配所有碳原子的序列。
7)第7组光谱
此组显示完全与各种氢原子偶合的碳光谱,并与正常未偶合的光谱比较(见第五组)。
a)6个碳成为双峰(具有更精细的结构),偶合常数C-H>=150Hz,证实它们是sp2-混和CH。其它5个碳原子均为季碳,只具有很小的偶合。
b)169ppm的COOH信号为双峰(J=3,7Hz),这是由于与H10进行偶合。已知在被取代的乙烯中,被3个键(JCCCH型因子)分开的碳-氢偶合的顺序,如果在顺式构型中,则为3-8Hz,如果在反式构型中,则为8-14Hz。当存在阴电基团时,此与IPA的情况相同,其偶合因素的值与所示范围的低限一致(A.W.Douglas,Org.Magn.Reson.;(1977)9,69;H.Vogali,W.V.Philipsborn,Org.Magn.Resn.;(1975)7,617)。作为实例,在化合物CH3(AcO)C=CH2中,具有一个与双键连接的氧,此与IPA的情况相同,其甲基-碳和乙基-氢的偶合在顺式构型中为3,4Hz,而在反式构型中为8,1Hz。测定JCCCH等于3,7Hz,此肯定地证实H10和COOH彼此为顺式构型。因此IPA构型为(Z)-型,像另外在第一组的质子光谱中偶合常数JH10,OH为1,8Hz所提示的一样。在相反的构型(E)中偶合常数JCCCH的值应当约为8Hz。
c)140ppm的信号为所有乙烯和IPA的芳香季碳的双峰(J=2Hz)。只有C11可具有单偶合,特别是与H10。所以,结果证实140Hz信号分配给C11,这是通过排除法在第五组的光谱讨论中得出的。
d)剩余的季信号(C3、C8和C9)与上面结果大多数一致。
e)信号129,8ppm显示直接偶合常数JCH为187,5Hz,远大于所有其它的CH′s,其值为157-160Hz,为典型的sp2碳。因此,129,8ppm碳(与其它CH’s不同)应当是与一种阴电原子连接,诸如吲哚氮,由此证实前面C2的分配。
下面为本发明(A)方法的实例性制备:
实施例1
3-吲哚基丙酮酸烯醇互变体形式的制备
将8.0g色氨酸和6.0ml三乙胺快速加入56ml甲醇中,将其保持在冰浴温度。在搅拌下留下发白悬浮液,检查温度。
约10分钟后,加入5.59ml甲基吡啶醛(PCA,2-吡啶甲醛),快速并搅拌,获得澄清金丝雀黄色溶液。将冰浴温度和搅拌另持续30分钟。
然后,快速加入在真空下贮存过夜的5.166g乙酸锌二水合物以及KOH小丸,数分钟后获得非常精细和流动的金丝雀黄色沉淀物。
30分钟后,加入12.0ml三乙胺,将其保持在冰浴中,并在另行搅拌30分钟后留下黄色悬浮液。
强力搅拌,并持续约15分钟,将此悬浮液转移至预热于55℃的800ml1N HCl中,用另外20ml 1N HCl精确冲洗反应烧瓶。
获得一种澄清黄-橙色溶液,并从转移开始的约5分钟后获得一种明显的精细而近似结晶的黄-淡金色沉淀物,此沉淀物随着时间而增多。
转移结束约30分钟后,持续搅拌下,用循环冷水浴替代热浴。
30多分钟后,通过真空过滤回收沉淀物,用30ml冷酸水对其连续冲洗(2遍),并用冷蒸馏水冲洗一遍。
在一个真空干燥器中将此沉淀物干燥过夜,回收5.370g(约67.4%)吲哚-3-丙酮酸,它为一种精细而半结晶的黄色-淡金色粉末,纯度>99.9%(HPLC、NMR、IR和UV均一致)。
实施例2
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形式的制备
将8.0g色氨酸和6.0ml三乙胺快速加入56ml甲醇中,将其保持在冰浴温度下。在搅拌下留下发白悬浮液,检查温度。
约10分钟后,加入4.47ml甲基吡啶醛(PCA,2-吡啶甲醛)和2.73ml三乙胺,快速、连续并搅拌,获得澄清金丝雀黄色溶液。将冰浴温度和搅拌另持续30多分钟。
然后,快速加入在真空下贮存过夜的5.166g乙酸锌二水合物以及KOH小丸。此溶液变为暗橙色,而且在几分钟后,获得非常精细和流动的金丝雀黄色沉淀物。
30分钟后,加入12.0ml三乙胺,将其保持在冰浴中,并在另行搅拌30分钟后留下黄色悬浮液。
强力搅拌,在约15分钟内,将此悬浮液转移至预热于55℃的800ml 1NHCl中,用另外20ml 1N HCl精确冲洗反应烧瓶。
获得一种澄清黄-橙色溶液,并从转移开始的约5分钟后在其中出现一种明显的精细而近似结晶的黄-淡金色沉淀物,此沉淀物随着时间而增多。
转移结束的约30分钟后,持续搅拌下,用循环冷水浴替代热浴。
另30分钟后,通过真空过滤移去沉淀物,用30ml冷酸水对其连续冲洗(2遍),并用冷蒸馏水冲洗一遍。
在一个真空于燥器中将此沉淀物干燥过夜,回收6.500g(约81.7%)吲哚-3-丙酮酸,它为一种精细而半结晶的黄色-淡金色粉末,纯度>99.9%(HPLC、NMR、IR和UV均一致)。
下面阐明本发明(B)盐的实例性制备。
实施例3
在甲醇中由甲醇钠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钠盐
在搅拌和室温下,将300mg烯醇形式的3-吲哚丙酮酸溶解在10ml无水甲醇中。在完全溶解时,加入含2.46ml 0.5M甲醇钠的无水甲醇溶液,此溶液是新制备的,而且其量用于中和所有的酸。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在真空下将此反应混合物浓缩至约为三分之一,并在强力搅拌下将其逐滴加至200ml无水乙醚中,获得非常精细的黄色沉淀物,同时此溶液趋于褪色。约2小时后,通过抽吸过滤在多孔玻璃滤器(G4型)上回收沉淀物。用10ml无水乙醚将如此回收的沉淀物冲洗2遍,并在真空下的KOH小丸上保持过夜。回收3-吲哚丙酮酸烯醇形式的钠盐(游离酸中HPLC测定的纯度>98%)272mg(收率>98%)。
实施例4
在乙醇中由乙醇钠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钠盐
按照与实施例3相似的步骤,由含乙醇钠的无水乙醇(21%w/w,用量等于酸的中和)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形式的钠盐。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形式的量、反应溶剂、反应收率和纯度都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
由甲醇钠粉末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钠盐
将300mg烯醇形式的3-吲哚丙酮酸悬浮在70ml无水乙醚中,并在室温下持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获得一种深黄色-橙色溶液。将70.45mg甲醇钠粉末(纯度>95%)和用作反应引发剂的963μl无水甲醇快速加入此溶液中,并保持强力搅拌,所用甲醇钠的量是用于中和所有的酸。获得大量精细的黄色沉淀,它随时间而增多。在室温下将此反应混合物搅拌过夜。通过抽吸过滤,在多孔玻璃滤器(G4型)上回收所得黄色沉淀物。用10ml无水乙醚将如此回收的沉淀物冲洗2遍,并在真空下的KOH上将其保持过夜。回收3-吲哚丙酮酸烯醇形式的钠盐(游离酸中HPLC测定的纯度>98%)262mg(收率>98%)。
实施例6
由金属钠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钠盐
将300mg烯醇形式的3-吲哚丙酮酸悬浮在70ml无水乙醚中,并在室温下持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获得一种深黄色-橙色溶液。将34mg纯化、快速称重的金属钠和用作金属钠活化剂的500μl无水甲醇加入此溶液中,所用金属钠的量是用于中和所有的酸。获得絮状的黄色沉淀,它随时间而增多。将其搅拌过夜,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回收此沉淀物。回收3-吲哚丙酮酸烯醇形式的钠盐(游离酸中HPLC测定的纯度>98%)251mg(收率>93%)。
实施例7
按照与实施例5相似的步骤制备下列盐:
-由甲醇钾粉末开始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钾盐;
-由甲醇锂粉末开始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锂盐。
相应盐的收率和纯度与实施例5的相似。
实施例8
按照与实施例3相似的步骤,由含甲醇锂的无水甲醇开始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锂盐。相应锂盐的收率和纯度与实施例3的相似。
实施例9
按照与实施例6相似的步骤,由金属钾开始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钾盐,此金属钾是在原位用无水甲醇活化的。相应钾盐的收率和纯度与实施例6的相似。
实施例10
由金属镁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镁盐
将300mg烯醇形式的3-吲哚丙酮酸悬浮在70ml无水乙醚中,并在室温下持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获得一种深黄色-橙色溶液。将17.9mg纯化、快速称重的金属镁和用作金属钠活化剂的500μl无水甲醇加入此溶液中,所用金属镁的量是用于中和所有的酸。获得絮状的黄色沉淀,它随时间而增多。将其搅拌过夜,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回收此沉淀物。回收3-吲哚丙酮酸烯醇形式的镁盐(游离酸中HPLC测定的纯度>98%)300mg(收率>95%)。
实施例11
由甲醇镁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镁盐
将300mg烯醇形式的3-吲哚丙酮酸悬浮在70ml无水乙醚中,并在室温下持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获得一种深黄色-橙色溶液。在强力搅拌下,将1.18ml含甲醇镁的无水甲醇溶液(浓度为6%w/w)快速加入此溶液中,所用的量是用于中和所有的酸。获得大量精细的黄色沉淀,它随时间而增多。将此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在轻度抽吸下,在一种滤纸上(Wathman No.42,用无水乙醚冲洗,并使重量不变)通过过滤回收如此获得的非常精细的黄色沉淀物。用10ml无水乙醚将滤纸上回收的沉淀物冲洗2遍,并在真空下的KOH小丸上将其保持过夜。回收3-吲哚丙酮酸烯醇形式的镁盐(游离酸中HPLC测定的纯度>98%)282mg(收率>98%)。
实施例12
由甲醇钙粉末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钙盐
按照与实施例5相似的方法,由甲醇钙粉末开始制备3-吲哚丙酮酸烯醇形式的钙盐。相应钙盐的收率和纯度与实施例11的相似。
2、溶液中烯醇形式的3-吲哚丙酮酸的鉴定
按照上述实施例1和2的方法获得烯醇形式的3-吲哚丙酮酸,其纯度大于99.9%,它完全不溶于水和氯仿,微溶于乙醚,高度可溶于丙酮、甲醇和乙醇。这种甲醇溶液在UV线下,其特征峰值在325nm,此特征使这种互变体可与酮形式进行鉴别,在酮形式中其峰值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吲哚环的280nm的峰值占优势。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在甲醇中非常稳定,甚至在室温下的数天后仍检测不到任何相关损耗。
当将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增溶在水环境中时,立即观察到325nmUV峰值的下降,根据溶液温度、pH和所用缓冲液的类型,其下降速度或快或慢。按照发表的论著,这表明建立了所熟知的酮-烯醇平衡,当水溶液pH为中性或碱性时,水溶液中的这种平衡主要偏向于酮互变体。在所用的实验条件下,当将此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增溶在稀释的NaOH溶液中时,325nm峰值消失较快;它表明在这种溶剂中,酮-烯醇平衡在几秒中内移向酮形式。
但是,与先前文献中所述的相反,此水溶液中的酮形式仅仅能够最小地重新构成起始的烯醇形式(特征是UV中峰值为325nm),除非应用非常极端的条件,诸如加入浓酸溶液;在这种条件下,此325nm峰值非常不稳定。因此,用几乎纯的烯醇互变体进行的研究表明,在碱性或中性水溶液中,而不是实际酮-烯醇平衡中,出现烯醇形式向酮形式或快或慢的转化,而没有可观察到的酮至烯醇的复原。
在高压液相色谱法(应用Bondapack C18柱的HPLC)中洗脱此溶液并使吲哚显色,如此获得更精确的研究证实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此烯醇形式出现或快或慢的消失,并在短时间内伴随一种新的色谱峰值的增长,其特征为其偕-二醇(gem-diole)的酮形式,而不是此酮酸的酮形式。在较长的孵育时间下,此偕-二醇形式也消失,且酮形式并未提高。
特别是,应用pH 7.4的磷酸盐溶液,观察到在+30分钟时烯醇形式已经降低至44%,而在+1小时时偕-二脑形式开始占优势(增加)(44%对23%),在约+2小时时稳定(49%),然后逐渐下降。
简言之,对几乎纯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形式的酮-烯醇平衡进行试验,其得出的结论是一旦将烯醇互变体增溶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它不再可能从酮互变体形式重建为相应的浓度,而且此酮互变体快速地向偕-二醇形式转化,此形式不稳定,并进行另一种化学转化。这样则得出重要的实际结果,即根据所用的增溶条件,3-吲哚丙酮酸将表现为烯醇形式的特性,或者偕-二醇形式的特性。另外,一旦此平衡转化为偕-二脑形式,则烯醇形式的化学物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特性最终将丧失。
3、生理盐水中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形式的鉴定
按照上面实施例1和2所述的方法获得几乎纯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在大鼠组织匀浆中对其进行研究,以明确它在代谢途径中的参与过程,显示色氨酸及其衍生物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应用的特征。特别是,因为水溶液中的实验(参见2))表明此酮酸的烯醇形式在中性或碱性pH下快速消失,所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3-吲哚丙酮酸可利用的两种主要途径中分析烯醇形式(仅在实验前溶解此酮酸而获得,按照实施例1和2所述的方法获得此酮酸)的特性,并与酮形式(将此酮酸溶解在稀释的NaOH中而获得,此酮酸是从市场上购得)进行比较,这两种途径是转化为色氨酸(由不同的转氨酶催化)和转化为3-吲哚-乳酸,它由特殊的脱氢酶催化。应用酮形式,没有发现任何向色氨酸的转化,也没有任何向3-吲哚-乳酸的转化,而烯醇形式获得的结果显示出这种化学种类充当这两种吲哚化合物前体的特别能力,以及在弱碱缓冲液环境(pH 7.4)中仍能保持良好稳定性的能力,并且没有转化为偕-二醇形式,此形式仅在缺乏生理物质的水溶液中观察到。这种现象是由于存在文献中已报告的特异性互变异构酶的生物性流体而出现,此现象使烯醇形式通过作用于吲哚的特异性酶而经受生化转化。特别是,当在大鼠肝脏匀浆中孵育此酮酸的烯醇形式时,观察到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逐渐转化为色氨酸:这种转化与时间呈相当线性的,不依赖于pH值-至少是在6.5至7.5之间-而且它在5小时内引起此酮酸50%以上的转化。在此反应中确认的唯一其它吲哚为3-吲哚醛,但是其浓度是适当的,而且不随时间而改变。在肝脏匀浆中未观察到转化为3-吲哚基-乳酸。
相反,在大鼠脑匀浆中孵育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时,出现向3-吲哚-乳酸途径的大量转化,而较多适量转化为色氨酸,小量为3-吲哚醛,其浓度基本上不随时间而变化。脑组织中的这种转化发生较快,而且在2小时内约50%的这种酮酸变为3-吲哚-乳酸。
简言之,用3-吲哚丙酮酸的两种互变体形式对哺乳动物器官匀浆进行的实验,可以表明烯醇形式仅在生理pH下的含水溶剂中是不稳定的,而通过一种或多种互变异构酶的干预,它在组织中是稳定的,而且它还代表细胞所应用的底物,既可用于引起色氨酸的途径,也可用于引起吲哚-乳酸的途径。而且,孵育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后,3-吲哚-乳酸成为脑中占优势的代谢产物,此发现提示3-吲哚-乳酸实际上充当一种贮器,当需要时可从其中获得吲哚α-酮酸,而且因此它可替代此酮酸用于某些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药理学作用。
4、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形式的吸收
因为对大鼠器官均浆进行的实验表明,通过互变异构酶的干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具有保持稳定性的特殊能力,它可超过足够长的时间,所以进行研究,以测定口服给药后动物的酮酸水平。由于胃的酸环境(已知有助于烯醇形式的稳定性)和组织中互变异构酶的存在,表明此酮酸的烯醇形式得到较好的吸收,并出现血浆水平,此血浆水平在+1和+2小时之间出现峰值,在数小时后仍可清晰辨认。
例如,通过洗胃将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快速应用于大鼠,所用剂量为100mg/Kg,在+1小时时,发现血浆水平为74±14微克(mcg)/ml,而用相同剂量对大鼠慢性处理时,血浆水平等于183±78mcg/ml。将剂量升高至400mg/Kg,所得急性给药的值为160±13mcg/ml,慢性给药的值为189±68mcg/ml。
在狗中也获得类似的结果,应用100mg/Kg 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在混和食物的小丸),在+1小时时,所得血浆水平急性为106±47mcg/ml,慢性为97±17mcg/ml。给药剂量为285mg/Kg,在+1小时时,急性的浓度为136±17mcg/ml,慢性的浓度为120±8mcg/ml。
因此,这些结果得出的结论是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在胃水平得到很好的吸收,在生理环境占优势的这种条件下它是稳定的,以致在数小时后血浆中仍可检测到它。
5、犬尿喹啉酸形成
从文献中已知,3-吲哚丙酮酸在适宜的代谢条件下,可充当犬尿喹啉酸的直接前体,而犬尿酸是最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的内源性抑制剂。已经描述到(Advances Exptl.Med.Biol.294,515-18,1991)在俘获氧自由基方面,此酮酸的烯醇形式比酮形式更有效,而氧自由基可促进向犬尿酸的转化。因此,在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酮形式(将一种3-吲哚丙酮酸的标准制剂增溶在0.1M NaOH中而获得,此标准制剂从市场上购得)及这两者的混合物(将上述标准制剂增溶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之间进行比较试验,其中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是按照上面实施例1和2所述方法获得的。因此,首先已经发现,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与酮互变体形式相反,它具有较强的中和能力,不仅是对过氧化物阴离子,而且也对羟离子具有作用,通常认为这些离子是细胞变性现象中最危险的因素。而且还发现在防止膜磷脂降解方面以及阻止黄质/黄质氧化酶混合物诱导的鲁米诺化学荧光方面,烯醇形式比酮形式强100至1000倍。至于犬尿酸的形成,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产生的犬尿酸总是比酮形式或者两者混合物所产生的多20至100倍。当将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静脉注射给狒狒时(200mg/kg),此烯醇血浆浓度曲线从高的起始值逐渐下降,并在明显可检测的水平保持数小时。犬尿酸随着开始形成,在烯醇注射后的+90-+180分钟达到血浆峰值,而且具有明显的个体间差异。动力学曲线表明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的至少2-10%转化为犬尿酸。
这些试验的结果证实,烯醇形式的3-吲哚丙酮酸是犬尿酸的主要前体,而且在体内的哺乳动物生物学流体中的这种转化是连贯而持续进行的,这样实际上可将此烯醇形式看作是一种贮器,它可在血流中连续地释放犬尿酸数小时。
6、药理学活性
按照上述实施例1和2的方法获得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对其进行几种药理学试验,以确定其潜在的治疗活性,这是考虑到此烯醇形式可充当色氨酸前体(哺乳动物组织均浆的实验已得到证明),以及此化合物可提高脑吲哚-乳酸的水平,并连续地产生相应量的犬尿酸,据此估计它是一种有力的兴奋性氨基酸的抑制剂。与3-吲哚丙酮酸的酮形式(将一种3-吲哚丙酮酸的标准制剂增溶在0.1M NaOH中而获得,此标准制剂从市场上购得)及这两种互变体的混合物(将上述标准制剂增溶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之间进行比较,这些试验可表明,通过口服和IP注射将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应用于大鼠,它具有几种药理学特性,这些特性可在中枢神经系统上(例如延长睡眠、中枢性止痛、防止NMDA-诱导的惊厥、减少鸦片类的毒性作用、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抑制紧张状态)和心血管系统上(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但对正常大鼠无此作用)得到证实。这些观察到的作用明显优于这两种互变体混合物所得到的作用,而酮互变体本身对上面提及的参数没有明显的作用。
至于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的盐,它们是按照实施例3至12的方法获得的,在两种人细胞培养物的模型中对它们进行分析,这两种模型为黑素瘤和成神经细胞瘤,以测定它们的特异性药理学活性。
获得的结果报告如下:
实施例13
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及其盐对黑素瘤细胞侵入Matrigel的作用
Matrigel是一种细胞外生物学基质,它是从Englebreth-Holm-Swarm鼠肉瘤中提取的,它所组成的主要成分为基膜,例如层粘蛋白、巢蛋白、IV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在室温下,Matrigel形成一种凝胶,它可促进原代细胞系和传代细胞系的生长,而且还可充当瘤细胞系粘附、分化、迁移和侵袭的介质(底物)。由于这些特性,通常应用Matrigel试验来描述可干扰瘤细胞和炎症反应细胞能动性的物质的活性。在用孔大小8微米膜分隔的加样孔中进行此试验:将Matrigel(12.4微克)均匀地敷在此膜上,而将一种化学引诱物(600微升)插入此孔的底部,这种化学引诱物由鼠hembryo细胞系(3T3)的上清液组成。将这些试验细胞种在此孔的顶部,而将可干扰它们能动性的化合物放在此膜的上面和下面,以防止浓度梯度的形成。在实验结束时,计算通过此膜的细胞数。
在5%CO2和37℃下,在MEM培养基中培养人黑瘤细胞(A2058系)。达到所需的生长水平后,将这些(100.000)细胞种在加样孔的顶部。将增溶在细胞培养介质中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及其盐置于此孔的顶部和底部。
结果:
化合物 | 浓度(μM) | 抑制% |
3-IPA烯醇 | 500 | 97±2 |
3-IPA烯醇 | 250 | 77±11 |
3-IPA烯醇 | 125 | 44±5 |
钠盐 | 250 | 78±3 |
钠盐 | 125 | 52±1 |
钾盐 | 250 | 78±3 |
钾盐 | 125 | 51±3 |
钙盐 | 140 | 82±6 |
钙盐 | 70 | 38±10 |
锂盐 | 250 | 91±5 |
锂盐 | 125 | 48±7 |
镁盐 | 130 | 66±7 |
镁盐 | 65 | 46±14 |
这些值涉及三次不同实验的平均值,±为标准差。
从上表中可清楚地看到,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及其盐对通过Matrigel的人黑瘤细胞的能动性均具有相关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使人联想到兴奋性氨基酸的拮抗剂可延缓瘤生长的发现(Nature Medicine,7,1010-1015,2001),此提示这种烯醇互变体及其某些盐可用于肿瘤的治疗。
实施例14
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体及其衍生物对神经元细胞生长的作用
神经元是特别能生长延长部分(轴突)的细胞,此延长部分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复杂互连的基础,而且通常将其看作是细胞健康的指标:事实上,已知年轻个体的神经元的特征是具有几个长的轴突,而老年个体或者受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影响的个体的神经元出现在脑区域中,其中神经元很少有轴突,而且长度有限。另外已知神经元瘤细胞通常具有短而很少的轴突,但是,当经受营养性因素的作用时,它们可停止生长,并开始长出更长而更多的轴突。
将LAN5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种在DMEM(Dulbecco′s ModifiedEagle′s Medium)介质中的6孔平板上(25.000细胞/孔),加入10%胎血清和40微克/ml庆大霉素。24小时后,将终浓度为10μM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形式及其衍生物加入此培养介质中。将此处理持续7天,每3天更换介质,并加入试验化合物。在+7天时用Leitz Dialux 20显微镜对这些细胞拍照。然后,测量轴突长度。
下表为所得结果,表示为每次处理的轴突平均长度,单位为微米;±为标准差。
处理 | 值(微米) |
未处理 | 21.8±8.8 |
3-IPA烯醇 | 31.9±6.8 |
3-吲哚乳酸 | 39.7±11.8 |
3-吲哚乳酸 | 23.3±10.5 |
5-羟-吲哚乳酸 | 25.7±13.2 |
烯醇钠盐 | 28.3±16.4 |
烯醇钾盐 | 44.1±12.1 |
烯醇锂盐 | 29.4±8.5 |
烯醇镁盐 | 40.1±17.5 |
烯醇钙盐 | 32.7±8.3 |
结果很有价值,它表明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及其某些衍生物可刺激人瘤细胞系的神经元,使其生长轴突,这通常是分化和活力的征候。这些作用可能部分归因于兴奋性氨基酸的拮抗剂所显示出的降低神经细胞瘤生长的能力(Nature Medicine,7,1010-1015,2001),而它们主要是由于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所表现出的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应当强调的是,在所分析的吲哚中,只有吲哚乳酸对轴突长度具有明显的作用,甚至优于烯醇形式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它充当贮器,可连续提供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而3-吲哚乙酸和5-羟-吲哚乙酸的抗氧化能力非常有限,它们在所用的实验条件下不影响轴突长度。
7、制剂
由于其在水溶液中的不稳定性,所以不能使用通常用水的工艺系统将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配制为药物形式,而应当采用特殊的保护系统。可接受的形式可为用于口服的胶囊和片剂(在后者的情况下需要工艺上的设计,对于生产和包衣均需要,而且可选择性地存在吸收迟延剂);以及粉末,使用前应即刻将其增溶;对于注射产品,可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任何一种盐。
设想的人体使用剂量为100-500mg/剂。
Claims (28)
1、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它们具有化学和保存期稳定性,为一种半结晶固体状态,而且其烯醇纯度不低于整个酸的99%。
2、按照权利要求1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其烯醇纯度高于99.9%。
3、烯醇纯度不低于99%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它由其(Z)形式的几何异构体组成,为化学和保存期稳定的半结晶固体状态。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它用作药物。
5、按照权利要求4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它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紊乱。
6、按照权利要求4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它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睡眠障碍、食欲紊乱、情绪和感情紊乱、创伤后脑功能紊乱、脑缺氧和缺血、癫痫、老年性认知下降、神经退变性障碍、机体和心理性紧张状态。
7、按照权利要求4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它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8、按照权利要求4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它用于刺激神经元细胞的生长。
9、按照权利要求4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它用于治疗肿瘤。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它用作一种制药工业中化学上纯而保存期稳定的原料,用于药品的制造。
11、一种生产按照权利要求1、2或3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异构形式的方法,它包括在反应溶剂中存在络合剂和质子受体胺碱的情况下,反应色氨酸和一种芳香醛;以及在45至65℃下在热酸性水解步骤中水解所述偶合反应产物,
包括:
单独或在含三乙胺的混合物中,将2-吡啶-甲醛与色氨酸的胺功能基反应,以此进行缩合反应,其中存在的
三乙胺充当一种质子受体非亲核胺碱,
络合剂选自乙酸锌或硫酸锌,
而且一种有机极性溶剂充当反应溶剂,此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乙腈和甲醇。
1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络合剂为乙酸锌二水合物,或硫酸锌七水合物。
1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热酸水解步骤的温度为55℃。
14、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反应溶剂不是无水的。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异构形式的盐,其中所述的盐选自钠、锂、钾、镁或钙,它为化学纯、保存期稳定和结晶形式。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异构形式的盐,它用作一种药物。
17、按照权利要求16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异构形式的盐,它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盐,其中所述的障碍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食欲紊乱、情绪和感情紊乱、创伤后脑功能紊乱、脑缺氧和缺血、癫痫、老年性认知下降、神经退变性障碍、机体和心理性紧张状态。
19、按照权利要求16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异构形式的盐,它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20、按照权利要求16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异构形式的盐,它用作一种活性剂,用于治疗5-羟色胺活性不足或兴奋性氨基酸活性过度。
21、按照权利要求16的盐,它用作一种刺激神经元细胞生长的活性剂。
22、按照权利要求16的盐,它用作一种治疗肿瘤的活性剂。
23、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的3-吲哚-丙酮酸的烯醇互变异构形式,或者按照权利要求15它们的选自钠、锂、钾、镁或钙的碱或碱土盐,它们用作3-吲哚基-乳酸的前体,用于治疗需要3-吲哚基-乳酸的患者。
24、药物组合物,它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3-吲哚-丙酮酸烯醇互变异构形式,或其按照权利要求15的盐,以及一种药物可相容的赋形剂或载体。
25、按照权利要求24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载体为一种生理学溶液。
26、按照权利要求24或25的药物组合物,它用于治疗性处理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心血管疾病、肿瘤和用于刺激神经元生长。
27、按照权利要求24或25的药物组合物,它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睡眠障碍、食欲紊乱、情绪和感情紊乱、创伤后脑功能紊乱、脑缺氧和缺血、癫痫、老年性认知下降、神经退变性障碍、机体和心理性紧张状态。
28、按照权利要求24或25的药物组合物,其形式为胶囊、片剂、栓剂或可注射小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ITRM2002A000255 | 2002-05-09 | ||
IT2002RM000255A ITRM20020255A1 (it) | 2002-05-09 | 2002-05-09 | Tautomero enolico dell'acido 3-indolilpiruvico, suoi sali e usi terapeutici.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52773A CN1652773A (zh) | 2005-08-10 |
CN100588398C true CN100588398C (zh) | 2010-02-10 |
Family
ID=11456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105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398C (zh) | 2002-05-09 | 2003-05-07 | 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3-吲哚基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基本纯的固体形式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50208125A1 (zh) |
EP (1) | EP1501503B1 (zh) |
JP (1) | JP2005529146A (zh) |
KR (1) | KR20040108787A (zh) |
CN (1) | CN100588398C (zh) |
AT (1) | ATE418334T1 (zh) |
AU (1) | AU2003233183A1 (zh) |
CA (1) | CA2483991A1 (zh) |
DE (1) | DE60325468D1 (zh) |
IT (1) | ITRM20020255A1 (zh) |
WO (1) | WO20030949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12373A1 (en) * | 2018-07-10 | 2020-01-16 | Polindols S.R.L.S. | New drugs chronic invalidating pathologies and to slow aging, based on a new metabolic tryptophan rout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
JP2023511678A (ja) * | 2020-01-24 | 2023-03-22 | 森永乳業株式会社 | 神経突起伸長改善用組成物 |
US11319613B2 (en) | 2020-08-18 | 2022-05-03 | Enviro Metals, LLC | Metal refinement |
CN115813919B (zh) * | 2022-12-08 | 2024-02-06 |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 吲哚-3-丙酮酸或其药用盐在制备治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28607A (en) * | 1964-12-31 | 1968-09-25 | Merck & Co Inc | Indole derivatives |
US4005206A (en) * | 1975-04-11 | 1977-01-25 | Roussel-Uclaf | [9H]-Pyrido-[3,4-b]-indoles |
CN1031222A (zh) * | 1987-05-21 | 1989-02-22 | 默里尔多药物公司 | 用作单胺氧化酶抑制前药的β-(氟亚甲基)-5-羟基色氨酸及衍生物 |
EP0421946A2 (en) * | 1989-10-04 | 1991-04-10 | POLIFARMA S.p.A. | 3-indolepyruvic acid derivatives their method of production and therapeutic use |
CN1136432A (zh) * | 1992-03-05 | 1996-11-27 | 美国辉瑞有限公司 | 吲哚衍生物 |
-
2002
- 2002-05-09 IT IT2002RM000255A patent/ITRM20020255A1/it unknown
-
2003
- 2003-05-07 WO PCT/IT2003/000275 patent/WO200309491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5-07 KR KR10-2004-7018015A patent/KR20040108787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3-05-07 US US10/513,859 patent/US2005020812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5-07 CA CA002483991A patent/CA248399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5-07 AU AU2003233183A patent/AU200323318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5-07 DE DE60325468T patent/DE60325468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5-07 EP EP03727938A patent/EP150150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5-07 CN CN03810540A patent/CN10058839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5-07 AT AT03727938T patent/ATE418334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5-07 JP JP2004503000A patent/JP2005529146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28607A (en) * | 1964-12-31 | 1968-09-25 | Merck & Co Inc | Indole derivatives |
US4005206A (en) * | 1975-04-11 | 1977-01-25 | Roussel-Uclaf | [9H]-Pyrido-[3,4-b]-indoles |
CN1031222A (zh) * | 1987-05-21 | 1989-02-22 | 默里尔多药物公司 | 用作单胺氧化酶抑制前药的β-(氟亚甲基)-5-羟基色氨酸及衍生物 |
EP0421946A2 (en) * | 1989-10-04 | 1991-04-10 | POLIFARMA S.p.A. | 3-indolepyruvic acid derivatives their method of production and therapeutic use |
CN1136432A (zh) * | 1992-03-05 | 1996-11-27 | 美国辉瑞有限公司 | 吲哚衍生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2483991A1 (en) | 2003-11-20 |
CN1652773A (zh) | 2005-08-10 |
ATE418334T1 (de) | 2009-01-15 |
KR20040108787A (ko) | 2004-12-24 |
EP1501503A1 (en) | 2005-02-02 |
AU2003233183A1 (en) | 2003-11-11 |
EP1501503B1 (en) | 2008-12-24 |
ITRM20020255A0 (it) | 2002-05-09 |
JP2005529146A (ja) | 2005-09-29 |
US20050208125A1 (en) | 2005-09-22 |
DE60325468D1 (de) | 2009-02-05 |
ITRM20020255A1 (it) | 2003-11-10 |
WO2003094914A1 (en) | 2003-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21429A (zh) | 补体途径调节剂和其用途 | |
FR2505835A1 (fr) | Nouvelles 1,2-diaminocyclobutene-3,4-diones, leu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composition pharmaceutique les contenant | |
CN109678715B (zh) | 2-(1-酰氧正戊基)苯甲酸与碱性氨基酸或氨基胍形成的盐、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
IL228630A (en) | Compounds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ntermediates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se compounds | |
CN104557588A (zh) | 咖啡酸和阿魏酸的同二聚体,其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组合物 | |
WO2019218864A1 (zh) | 一种2-(α羟基戊基)苯甲酸的有机胺酯衍生物药物 | |
CN100588398C (zh) | 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3-吲哚基丙酮酸的烯醇互变体基本纯的固体形式 | |
JP7050336B2 (ja) | 重水素化化合物及びその医薬的用途 | |
US8188126B2 (en) | Imidazolic compounds and use thereof as alpha-2 adrenergic receptors | |
AU686210B2 (en) | Eosinophil chemotaxis inhibitor | |
SU1122225A3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й водорастворимой негигроскопичной этилендиаминовой,моноэтаноламиновой или диэтаноламиновой соли @ -(2-пиридил)-2-метил-4-окси-2 @ -1,2-бензтиазин-3-карбоксамид-1,1-диоксида | |
WO2018068696A1 (zh) | 一种青藤碱及其衍生物的peg修饰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JPH0368845B2 (zh) | ||
CN102190644A (zh) | 手性3-羟基吡啶-4-酮类衍生物及其合成和用途 | |
CN101889014A (zh) | 富含对映体的咪唑并吖庚因酮化合物 | |
EP2586776A1 (en) | Soft cationic mitochondrial uncouplers | |
EP4079306A1 (en) | Therapeutic agent containing fused pyrimidine compound as active ingredient | |
JPS58167599A (ja) | アデノシン誘導体及びその製法 | |
JPH11501043A (ja) | Noシンターゼの阻害剤として活性を有するアルギニン類縁体 | |
CN102532107A (zh) | 4-取代苯胺基-7-取代烷氧高哌嗪基-喹唑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SU1421259A3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производных 2-(2-тиенил)-имидазо/4,5- @ /пиридина или их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и пригодных аддитивных солей с кислотами | |
EP1007522B1 (fr) | 2- 4-[4-(4,5-dichloro-2-methylimidazol-1-yl)butyl]piperazin-1-yl -5-fluoropyrimidine, sa prepar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therapeutique | |
JPH08133980A (ja) | 血圧降下剤 | |
US7776901B2 (en) | Imidazolic compounds and use thereof as alpha-2 adrenergic receptors | |
FR2624120A1 (fr) | Nouveaux sels organogermaniques utiles comme medicaments notamment comme activateurs des osteoblast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50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