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5621C - 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 - Google Patents

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5621C
CN100575621C CN200510073830A CN200510073830A CN100575621C CN 100575621 C CN100575621 C CN 100575621C CN 200510073830 A CN200510073830 A CN 200510073830A CN 200510073830 A CN200510073830 A CN 200510073830A CN 100575621 C CN100575621 C CN 1005756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shing
scraper bowl
hammer
raw material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73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2239A (zh
Inventor
桔川智宏
相森富男
朝永忠明
福田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kayama Iron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kayama Iron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kayama Iron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Nakayama Iron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2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2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56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562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该铲斗安装在土本工程机械的臂的前端,能提高具有原料破碎功能的带破碎盖铲斗的维修性和生产率。本发明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由铲斗本体(70)、可相对于铲斗本体开闭的破碎盖(76)、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锤(74)、和反斥板(77)构成。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设在铲斗本体和/或破碎盖(76)上,把被铲斗本体(70)铲起的原料逐次以预定的量送入破碎室(70a)。锤(74)配置在被动力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转子的外周,打击被送和破碎室(70a)的原料,将其破碎。反斥板(77)设在破碎盖(76)上,与被锤(74)打击后的原料碰撞。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最好是设在铲斗本体(70)底壁上的堰(72)。

Description

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回收沥青块、混凝土废料等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具体地说,涉及能提高安装在土木工程机械的臂前端的具有原料破碎功能的铲斗的维修性、生产率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
背景技术
通常,冲击式破碎机用于破碎、粉碎工业废弃物、即混凝土废料、沥青混合块、土木建筑用的石料或碎石等的被破碎材(原料),被破碎了的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该冲击式破碎机,是使将若干个锤沿半径方向配置在外壳内并备有水平轴的转子旋转,由该转子对投入的被破碎材,在与配置在外壳内面的反斥板之间施加冲击,将其破碎。安装在转子上的锤由于直接对被破碎材施加冲击力,所以,经过一定的作用时间后,其前端部分磨耗。
通常,经过了一定时间后,锤的前端部分被磨削,所以,破碎效率显著降低。另外,如果大量的被破碎材被一次地送进锤旋转着的破碎室内时,被破碎材有时会被夹入到壳体本体(铲斗本体)与锤之间,导致破碎作业中断。如果这样地夹入了被破碎材,则必须将锤拆开,取出被夹入的被破碎材。关于锤的安装构造,本申请人曾提出这样的方案(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即,将锤插入转子本体的缺口部后,卡合突起与保持块的卡合孔嵌合,该保持块支承在支在部件间,将锤固定住。
这些固定式冲击破碎机的锤是固定的,但是,在小型破碎机中,将锤可摆动地支承在摆动轴上,借助锤的摆动,将原料破碎。另外,摆动式的锤,也可兼用来将空气、硬化材等的土壤改良材混合到粘土质土壤中,进行搅拌混合。该锤的更换时,通常是将支承着可摆动锤的摆动轴拔出进行更换。
另一方面,在设有回收工厂的处理场处理沥青等废料的方法中,需要将废料从产生废料的现场运输到处理场,因此需要运输工作量、时间和成本。为此,最近,对于少量的被回收原料,提出了在废料现场直接处理的方法。其中,用土木工程机械的铲斗处理的方法是公知的。提出了许多在铲斗内破碎的方法及其构造(例如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4-45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909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8835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3024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131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破碎机的锤,当夹入了被破碎材时,为了取出被破碎材,必须要进行锤等的卸下作业、安装作业。另外,当锤被磨耗、破损时,必须要进行锤的更换作业。上述的卸下作业、安装作业、和锤磨耗、破损时的锤更换作业时,作业停止时间多,生产率降低。另外,对于冲击式锤,要比较频繁地进行锤的更换作业,由于比较小型,更换作业时的空间小,作业不容易进行,所以,必须尽量有效地进行这些作业。尤其是摆动式的冲击锤,更换时必须将其摆动轴卸下,甚至对于设在摆动轴上不需要更换的其它锤也要一度将其卸下。
即,希望开发出一种能提高维修性、生产率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该铲斗不夹入被破碎材,能尽量减少取出被破碎材的作业,万一夹入后,在进行取出作业时,锤的卸下作业和安装作业也能容易进行。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该铲斗,将原料(被破碎材)以预定的量一点一点地送入破碎室,原料不容易夹入到铲斗本体与锤等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该铲斗,能容易地进行锤的卸下作业、安装作业,提高维修性、生产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1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由铲斗本体、破碎盖、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锤、反斥板构成;所述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设在所述铲斗本体和/或所述破碎盖上,把被所述铲斗本体铲起的原料逐次以预定量送入破碎室;所述锤设在被动力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转子的外周,打击并破碎被送入到所述破碎室内的原料;所述反斥板设在所述破碎盖上,与被所述锤打击后的原料碰撞;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盖可相对于铲斗本体开闭,所述锤具有开口部和缺口,所述开口部朝外开口,该缺口与所述开口部连通,并且形成有在所述转子旋转时支承所述锤的轴承;备有锤摆动销、破碎齿挤压部件、和固定机构;所述锤摆动销用于在组装时穿过所述开口部插入所述轴承,将所述锤可摆动地支承;所述破碎齿挤压部件插入所述开口部,固定在所述锤上;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锤和所述破碎齿挤压部件相互固定。
本发明2,是在发明1所述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是设在铲斗本体的底壁上的堰。
本发明3,是在发明1所述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中,其特征在于,备有可自由装卸相互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是,在开口部的两端形成卡合机构,在破碎齿挤压部件上形成与该卡合机构连接的被卡合机构。
本发明4,是在发明1所述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中,其特征在于,两个上述破碎齿挤压部件相互相向地设置着;还备有可自由装卸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是,在上述轴承的半径方向,在上述缺口的两个部位形成卡合机构,在破碎齿挤压部件上,形成与卡合机构连接的被卡合机构。
本发明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在铲斗的底壁,设置了作为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的堰,可以将原料以一定的量一点一点地送入破碎室。因此,原料几乎不夹入到铲斗本体与锤等之间,可以大幅度减少将夹入的原料取出的作业。另外,不必卸下支承着摆动式冲击锤的摆动轴,就可以简单地进行摆动式冲击锤的卸下作业、安装作业。即,在带破碎盖的铲斗中,提高维修性。
另外,在破碎机中,减少了破碎作业以外的维修时间、即停止时间,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之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的侧面图。
图2是实施方式1之带破碎盖铲斗的正面图。
图3是图2的X-X断面图。
图4是表示设有反斥板衬板和第一防飞散部件的破碎盖的侧面图。
图5是表示设有反斥板衬板和第二防飞散部件的破碎盖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安装着第一防飞散部件的破碎盖构造的局部图。
图7是锤装卸固定机构1的锤,图7(a)是正面图,图7(b)是右侧面图。
图8是装卸固定机构1的破碎齿挤压部件,图8(a)是平面图,图8(b)是正面图。
图9是表示把锤安装到装卸固定机构1的锤摆动销上时的组装顺序说明图。
图10是图9的平面图。
图11是将锤安装到了锤摆动销上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锤装卸固定机构2的锤,图12(a)是正面图,图12b是右侧面图。
图13(a)和(b)是装卸固定机构2的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图13(a)是正面图,图13(b)是右侧面图。图13(c)和(b)是装卸固定机构2的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图13(c)是正面图,图13(d)是左侧面图。
图14是将锤安装到装卸固定机构2的锤摆动销上时的组装顺序说明图。
图15是图14的平面图。
图16是将锤安装到了锤摆动销上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实施方式2之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之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
参照图1至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的实施方式1。图1是本发明的带破碎盖铲斗的侧面图。图2是该带破碎盖铲斗的正面图。图3是图2的X-X断面图,是与图1相当的侧面的断面图。图4是破碎盖的侧面图,表示在内壁安装着反斥板衬板、在侧壁安装着第一防飞散部件的状态。图5是破碎盖的侧面图,表示在内壁安装着反斥板衬板、在前端部安装着第二防飞散部件的状态。图6是表示安装着第一防飞散部件的破碎盖构造的局部图。
采用带破碎盖铲斗的反向铲,是与挖掘机同一系统的土木工程机械,由于是公知的土木工程挖掘机,所以,关于反向铲构造的说明从略。通常,用于挖掘比机械位置低的地基,进行挖洞、挖槽等的作业。
在臂1的前端,通过支轴2设有可摆动的铲斗3。在臂1上,设有铲斗气缸(图未示),铲斗气缸的活塞杆前端部,通过轴5可相对旋转地与连接部件4的一端连接着。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通过轴6可相对旋转地安装在铲斗本体7上。即,借助铲斗气缸的驱动力,活塞杆进退移动时,铲斗本体7以支轴2为中心摆动。
铲斗3可以移动到反向铲本体旋回范围的任何位置,也可以改变朝向。铲斗3的铲斗本体7,将沥青块或混凝土块等的原料(被破碎材)铲起,取入到内部进行破碎、运输等。
该带破碎盖铲斗,在底部设有把被破碎成预定大小的被破碎材排出的排出口,另外,如后所述,在排出口部分,安装着用于调节粒度的网眼状格栅,该铲斗具有转子,该转子用破碎齿即锤,对投入的原料施加冲击。在铲斗3的铲斗本体7的上部,设有用于投入废料等原料的开口部8。转子轴9可旋转地设在铲斗本体7上,由配置在铲斗本体7外部的转子驱动装置10驱动。
本实施方式1中,在转子轴9上,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着8块圆板23。由转子轴9和圆板23构成转子。在各圆板23之间,在外周位置,以90度间隔配置着备有头部的锤摆动销24。锤摆动销24的另一端形成螺纹,螺母拧入该螺纹。在锤摆动销24上,设有两个可摆动的锤11。关于锤摆动销24和锤11的结合构造,在后文中说明。
若干个锤11以可摆动的状态固定着,当转子轴9旋转时,该锤11成为与原料碰撞、冲击原料的状态,将原料破碎。该锤11如后所述,当磨耗、破损时可以更换,是用硬质并耐磨耗的金属材料形成。锤11的冲击面磨耗或破损时,可以分别更换新的。
当破碎盖12关闭时或半开时,铲斗本体7的内部构成为破碎室7a(见图3),对投入的原料进行破碎处理。该破碎室7a的内壁由硬质材覆盖着。在铲斗本体7的上部,设有破碎盖12。在铲斗本体7上设有盖开闭用气缸(开闭装置)13,该开闭用气缸13通过轴13a进行破碎盖12的摆动开闭动作。
在破碎室7a内破碎原料时,破碎盖12关闭着,以防止破碎物从开口部8飞散到铲斗本体7的外部。盖开闭用气缸13的活塞杆13b,通过杆14、轴15与破碎盖12的一端连接着。因此,当盖开闭用气缸13驱动时,破碎盖12以设在铲斗本体7上的轴15为支点摆动地开闭。
在轴15上安装着杆14,活塞杆13b的端部与该杆14结合。活塞杆13b进退移动时,破碎盖12通过杆14、轴15开闭。图3中,用实线表示破碎盖12关闭的状态,用双点划线表示破碎盖12打开的状态。这里,开闭装置是采用盖开闭用气缸13,但是也可以采用油压马达、或者通过螺纹部件的电动马达等。
另外,在破碎盖12的内壁上,安装着破碎用的反斥板衬板16。该反斥板衬板16为大致V字形,其中央部呈凸状地突出。本实施方式1的反斥板衬板16是硬质材,当因破碎动作而产生磨耗或破损时,可以分别地卸下,更换为新的反斥板衬板16。
由于反斥板衬板16是凸状,原料被该凸部撞击而容易破碎,更加提高破碎效果。破碎盖12的形状是略圆弧形,在破碎盖12关闭着时,该圆弧形与锤11的旋转外周的形状吻合。在该破碎盖12关闭着时,在铲斗本体7与破碎盖12之间构成破碎室7,用转子的锤11的旋转,将原料破碎。
下面,说明防飞散构造。本实施方式1的破碎盖12上,在宽度方向的部分和前端部分的两个部位,设置了防飞散部件。在宽度方向部分,如图4所示,第一防飞散部件17沿着盖的形状,呈圆弧状地安装在破碎盖12的两侧面。其形状与铲斗本体7的内壁相向。
该第一防飞散部件17设在破碎盖12的加强壁12a上。该加强壁12a与铲斗本体7的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填住该间隔的状态设置着第一防飞散部件17。该第一防飞散部件17,用焊接或螺丝固定在破碎盖12的加强壁12a上。固定着的第一防飞散部件17与铲斗本体7的内壁之间为线接触、或者具有1~3mm左右的间隙地相向着。该间隙是不影响开闭动作的间隙。
该第一防飞散部件17的断面形状是圆形,图6表示将圆杆17a弯曲成圆弧形,用焊接固定在加强壁12a上的状态。另外,在破碎盖12的前端部,如图5所示设有第二防飞散部件18。
该第二防飞散部件18的构造是,用弹簧部件18b,使与铲斗本体7的底壁直接接触的密闭部件18a进退,用板18c保持着。该第二防飞散部件18,沿着破碎盖12的全宽安装,破碎盖12关闭着时,其前端部与铲斗本体7的底部吻合地接触,使破碎室7a成为密闭状态。
在铲斗本体7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子轴9的转子驱动装置10。该转子驱动装置10,借助油压马达,通过V字形皮带10a使转子轴9旋转。在铲斗本体7的两侧面,设有相同构造的转子驱动装置10。由于在铲斗本体7的两侧设有相同构造的转子驱动装置10,所以,转子轴9的旋转平衡好,并且,转子轴9的旋转动作灵活,可得到高转矩。
另外,由于是通过V字形皮带10a驱动,所以,与直接连接转子轴9的形式相比,可减轻随驱动产生噪音和对铲斗本体7的振动。另外,在急剧的旋转动作、正反转切换操作、破碎时急剧的过负荷作用时,也能由V字形皮带10a缓冲,所以,可防止动力传递部分和马达的损伤。转子驱动装置10的转子轴9的旋转方向没有限定,可通过操作选择正反转。结果,促进原料的破碎,提高破碎效率。该转子驱动装置10,由图未详示的外壳19支承着,安装在铲斗本体7的侧壁上。驱动系统与铲斗本体7内的转子轴9连接。
被破碎了的原料,作为被破碎成预定大小的破碎物,落下到铲斗本体7的下部,在铲斗本体7的底部设有三个排出口20,被破碎或被粉碎了的破碎物从该排出口20排出。通常,为了提高破碎效果,侧面的排出口20b、20c用罩21覆盖着,破碎物只从相当于落下位置的排出口20a排出,其它的排出口20b、20c在维修等时使用。
在排出口20a,设有预定网眼的金属网或开孔钢板的格栅22,只允许预定粒度的破碎物通过。该格栅22的网眼形状、大小、材质,根据破碎目的而选择采用。因此,从该排出口20a通过的破碎物,通常是在一定的大小以下。未通过的粗破碎物,在将铲斗3上下翻转时从开口部8排出。
〔锤的装卸固定机构1〕
图7是表示锤11的图,图7(a)是正面图,图7(b)是右侧面图。锤11是用耐冲击的钢板制成的。锤11的冲击前端25,形成为两个90度的角26,另一端即根部27,形成为半圆弧28。在半圆弧28的中心,形成销孔29。上述锤摆动销24穿过该销孔29,形成为轴承,安装着锤11,并使锤11以锤摆动销24为中心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摆动。
与销孔29相连地形成了作为空间的L字形的缺口30。缺口30的作用是,在更换磨耗了的锤11时,不必卸下锤摆动销24,就可以将锤11从该锤摆动销24上卸下并安装。在缺口30的开口部31的两端,形成了燕尾槽32。另外,在缺口30的附近,形成了螺栓贯通孔33。图8是破碎齿挤压部件,图8(a)是平面图,图8(b)是正面图。燕尾槽32是燕尾形断面的槽,燕尾部与其嵌合,称为燕尾接合。
破碎齿挤压部件35,组装固定在锤11上,使锤11插入锤摆动销24不脱落。破碎齿挤压部件35的构造是,在平行配置着的2块长方形侧板36之间,一体地形成着插入部37。插入部37是插入锤11的开口部31的部分。在插入部37上,形成了凹凸与燕尾槽32相反的燕尾部38。该燕尾部38是与燕尾槽32嵌合的部分。
在侧板36上,一体地设有螺栓头保护部件39。在螺栓头保护部件39的中心,形成了供螺栓43(见图10)的头部插入的孔。螺栓43用于将破碎齿挤压部件35固定在锤11上。螺栓头保护部件39,从外周盖住螺栓43的头部,防止螺栓43的磨耗,防止破碎齿挤压部件35从锤部件11上脱落。在上述的侧板36上,形成了供螺栓43穿过的贯通孔40。在另一侧板36上,形成了与贯通孔40同轴的螺丝孔41,用于拧入螺栓43。
图9至图11,是表示把锤11安装到锤摆动销24上时的组装顺序说明图。如图9所示,由于在锤11上形成了备有开口部31的缺口31,所以,可以使锤摆动销24通过该开口部31,将锤摆动销24插入锤11的销孔29。因此,不必将锤摆动销24从圆板23上卸下。
在图9所示的状态,取出破碎齿挤压部件35,从图10所示箭头方向,将其插入部37及燕尾部38与锤11的开口部31及燕尾槽32嵌合。然后,在圆板23的外周,从外侧插入螺栓43,插入了破碎齿挤压部件35的贯通孔40、锤11的贯通孔33后,拧入螺丝孔41,将锤11和破碎齿挤压部件35相互固定住(见图11)。
将其它的锤11也同样地插入固定到锤摆动销24上。这时,在其它圆板23的外周,从外侧插入螺栓43,拧入螺丝孔41固定。该实施方式中,在1根锤摆动销24上安装了两个锤11(见图2)。如上所述,因磨耗、破损而要更换1个锤11时,不必卸下锤摆动销24,只要松开螺栓43,就可以简单地进行更换作业。
〔锤的装卸固定机构2〕
下面,说明与上述锤11和破碎齿挤压部件35不同形状的锤装卸固定机构2。图12是表示锤45的图。图12(a)是正面图,图12(b)是右侧面图。锤45的基本形状与前述的锤11相同,对相同的构造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在缺口30内,在开口部31的两侧,分别形成了燕尾槽50。燕尾槽50供后述的燕尾部58、68插入。该燕尾部58、68插入时,可防止锤45因受到离心力而使开口部31扩张。图13是破碎齿挤压部件,该挤压部件由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和第二破碎齿挤压部件这样两个部件构成。图13(a)和(b)是装卸固定机构2的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图13(a)是正面图,图13(b)是右侧面图。图13(c)和(d)是装卸固定机构2的第二破碎齿挤压部件,图13(c)是正面图,图13(d)是左侧面图。
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55和第二破碎齿挤压部件65,用于将锤45插入锤摆动销24并不脱落。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55的构造是,在长方形侧板56的侧面,一体地形成着插入部57。插入部57是插入锤45的开口部31的部分。在插入部57的两端,形成了凹凸与锤45的燕尾槽50相反的燕尾部58。该燕尾部58是与燕尾槽50嵌合的部分。在侧板56上,形成了两个螺丝孔59。
同样地,第二破碎齿挤压部件65的构造是,在长方形侧板66的侧面,一体地形成着插入部67。插入部67是与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55的插入部57一起插入锤45的开口部31的部分。在插入部67的两端,形成了凹凸与锤45的燕尾槽50相反的燕尾部68。该燕尾部68是与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55的燕尾部58一起嵌入燕尾槽50的部分。在侧板66上,一体地设有两个螺栓头保护部件69。
图14至图16,是表示将锤45安装到锤摆动销24上时的组装顺序说明图如图14所示,在把锤45安装到了锤摆动销24上的状态,使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55和第二破碎齿挤压部件65相向,挟住锤45地对峙着(图15的箭头方向)。然后,把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55的插入部57及燕尾部58,分别与锤45的开口部31及燕尾槽50嵌合。再把第二破碎齿挤压部件65的插入部67及燕尾部68,分别与锤4的开口部31及燕尾槽50嵌合。
借助该嵌合,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55的插入部57和燕尾部58,与第二破碎齿挤压部件65的插入部67及燕尾部68相向并接触。在圆板23的外周,从外侧插入螺栓60,穿过第二破碎齿挤压部件65的螺栓头保护部件69的贯通孔,拧入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55的螺丝孔59,将锤11、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55和第二破碎齿挤压部件65相互固定住(见图16)。
〔实施方式1的原料破碎方法〕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1之带破碎盖铲斗3中的原料破碎方法。首先,在该带破碎盖铲斗作业时,将破碎盖12关闭。在破碎盖12关闭着的状态,原料被铲斗本体7的前端部铲起,取入到铲斗本体7的前部、即铲斗本体7与关闭着的破碎盖12外壁之间的空间部7b内。接着,将破碎盖12慢慢打开,将原料取入到铲斗本体7与破碎盖12内壁构成的破碎室7a内。这时,由于转子轴9是旋转状态,所以,原料在锤11的打击和破碎盖12的反斥板衬板16的撞击下,一点一点地被破碎,将破碎物从铲斗本体7底部的排出口20a排出。即,该实施方式1中,破碎盖12、和开闭驱动该破碎盖12的盖开闭用气缸13等,构成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操作者调节破碎盖12的开口角度,就可以调节送入破碎室7a侧的原料的量。
被铲起的原料全部被破碎后,将破碎盖12关闭,再用铲斗本体7铲起原料,反复前述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操作,借助破碎盖12的开闭动作,一边调节破碎量、破碎粒形、粒度,一边将原料一点一点在铲斗本体7内破碎,所以,转子轴9的旋转动作稳定。与一下子全部取入到铲斗本体7内进行破碎的已往方法相比,本实施方式1中,是渐渐地破碎,所以,避免破碎时的过负荷,同时可一边防止飞散一边破碎,因此,安全性好,对环境也好。另外,原料几乎不夹入到铲斗本体7与锤11、转子等之间。
另外,除了冲击以外,原料随着转子轴9的旋转,一边与其它原料混合一边在破碎室7a内反复摩擦,相互破碎。这样,一边对原料施加打击力,一边反复进行挤压动作,可提高破碎效率。由于用两个转子驱动装置10进行该动作,所以,不需要大的马达,可得到平衡性好的破碎旋转。这样,被破碎到预定粒度以下的破碎物,从排出口20a排出到铲斗本体7外。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进行破碎,原料残留在铲斗本体7内时,只要将铲斗本体7翻转,将原料或粗的破碎物从开口部8侧排出即可。
〔实施方式2之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
下面,说明本发明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的实施方式2。
该带破碎盖铲斗的实施方式2的说明中,与前述实施方式1中相同的部位,注以相同的标记,其说明从略,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图17是在铲斗本体的底壁设置了堰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的侧面图。
在臂(图未示)的前端,通过支轴2设置着可摆动的铲斗80。在臂上设有铲斗气缸(图未示),铲斗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部,通过轴可相对旋转地与连接部件(图未示)的一端连接着。连接部件的另一端,通过轴6可相对旋转地安装在铲斗本体70上。即,借助铲斗气缸的驱动力,活塞杆进退移动时,铲斗本体70以支轴2为中心摆动。
铲斗80可以移动到铲斗本体旋回范围的任何位置,也可以改变朝向。铲斗80的铲斗本体70,将沥青块和混凝土块等的原料(被破碎材)铲起,取入到内部进行破碎、运输等。
该带破碎盖铲斗,在底部设有把被破碎成预定大小的被破碎材排出的排出口部,另外,在排出口部分,安装着用于调节粒度的网眼状格栅73。该铲斗是用锤74打击投入的原料,将其破碎的带破碎盖铲斗。在铲斗80的铲斗本体70的上部,设有用于投入废料、破碎物等原料的开口部82。在铲斗本体70的底壁即铲起面部71上,设有作为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的堰72。堰72最好用焊接、粘接、融接或螺栓等固定在铲起面部71上。
该堰72的作用是,使得被铲起的原料不一下子送入到破碎室70a内。即,操作者调节铲斗本体70的摆动角度,可调节越过堰72送入到破碎室70a内的原料的量。堰72的外壁面最好用硬质材覆盖住。
转子轴9可旋转地设在铲斗本体70上,由配置在铲斗本体70外部的转子驱动装置10驱动。
在转子轴9上,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着若干块圆板(见图2)。由转子轴9和圆板构成转子。在各圆板之间,在外周位置,以预定角度的间隔配置着备有头部的锤摆动销。在锤摆动销上,设有可摆动的锤74。锤摆动销和锤的结合机构,与锤的装卸固定机构1、2相同。即,用破碎齿挤压部件35、第一破碎齿挤压部件55、第二破碎齿挤压部件65等将锤74固定住。
锤74的基本形状与前述锤11、45相同,所以,其详细说明从略。另外,锤74最好用硬质、耐磨性好的金属材料形成。
若干个锤74以可摆动的状态固定着,当转子轴9旋转时,该锤74成为与原料碰撞、冲击原料的状态,将原料破碎。该锤74磨耗、破损时可以更换,是用硬质并耐磨耗的金属材料形成。锤74的冲击面磨耗或破损时,可以分别更换新的。
当破碎盖76关闭时,铲斗本体80的内部构成为破碎室70a(见图17),对原料进行破碎处理。该破碎室70a的内壁由硬质材覆盖着。在铲斗本体70的上部,设有破碎盖76。破碎盖76能以轴85为中心开闭。在铲斗本体70上设有盖开闭用气缸83,该开闭用气缸83通过轴86进行破碎盖76的摆动开闭动作。盖开闭用气缸83的活塞杆83b,通过轴84与破碎盖76的另一端部76b连接。
在破碎室70a内破碎原料时,破碎盖76的一方端部76a与铲起面部71相接,防止破碎物从开口部82飞散到铲斗本体70外部。因此,驱动盖开闭用气缸83时,破碎盖76以设在铲斗本体70上的轴85为支点摆动地开闭。图17中,用实线表示破碎盖76关闭的状态,用双点划线表示破碎盖76打开的状态。
活塞杆83b进退移动时,破碎盖76以轴85为中心摆动,开闭铲斗80的开口部82。另外,在破碎盖76的内壁上,安装着破碎用的反斥板衬板77。该反斥板衬板77为V字形,其中央部呈凸状地突出。本实施方式2的破碎盖76,在内壁安装着若干个该反斥板衬板77。该反斥板衬板77是硬质材,当因破碎动作而产生磨耗或破损时,可以分别地卸下,更换为新的反斥板衬板77。
〔实施方式2的原料破碎方法〕
下面,说明在实施方式2的铲斗80中进行原料破碎的方法。在打开破碎盖76状态,原料被铲斗本体70的前端部铲起,被取入到铲斗本体70的底壁前部侧即铲起面部71。这时,原料被堰72阻止,不送到破碎室70a。关闭了破碎盖76后,将铲斗本体70倾斜,原料一点一点地越过堰72,被送入到破碎室70a内。这时,由于转子轴9朝箭头Q方向旋转着,所以,锤74打击原料。被击碎了的原料也与破碎盖76的反斥板衬板77碰撞。在锤74的打击、反斥板衬板77的碰撞、原料相互间碰撞的作用下,原料一点一点地破碎,破碎物从铲斗本体70底部的格栅73排出。
铲上的原料全部被破碎后,再打开破碎盖76,用铲斗本体70铲起原料,反复前述的动作。经过这样的操作,借助铲斗本体70的倾斜动作,一边调节破碎量、破碎粒形、粒度,一边将原料一点一点在铲斗本体70内破碎,所以,转子轴9的旋转动作稳定。另外,原料和破碎物不夹入到铲斗本体70与锤74等之间,不会导致不能旋转。另外,避免破碎时产生的过负荷,同时,一边防止飞散一边进行破碎,所以,安全性好,对环境也好。
另外,除了冲击以外,原料随着转子轴9的旋转,一边与其它原料混合一边在破碎室70a内反复摩擦,相互破碎。这样,一边对原料施加打击力,一边反复进行挤压动作,可提高破碎效率。另外,越过堰72被送入的原料,与锤74接触时的角度,接近冲击破碎机的投入口投入角度的理论值,可有效地进行破碎。
由于用两个转子驱动装置10进行该动作,所以,不需要大的马达,可得到平衡性好的破碎旋转。这样,被破碎成为预定粒度以下的破碎物,从设在排出口的格栅73排出到铲斗本体70外。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进行破碎,原料残留在铲斗本体70内时,只要将铲斗本体70翻转,将原料或粗的破碎物从开口部82侧排出即可。
另外,该铲斗80也可以反转180度使用。这时,反斥板衬板77起到堰72的作用。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目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作变更。例如,堰的形状,从侧面看不限定于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台形、四方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板形等。另外,也可以将这些形状组合起来。堰的形状不限定,只要在铲斗将原料铲起时,能阻止原料,使其不一下子送入破碎室,在铲斗从铲起角度位置摆动一个角度时,使原料能越过堰,以预定的量送入破碎室侧即可。

Claims (4)

1.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由铲斗本体(7、70)、破碎盖(12、76)、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锤(11、45、74)、反斥板(16、77)构成;
所述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设在所述铲斗本体(7、70)和/或所述破碎盖(12、76)上,把被所述铲斗本体(7、70)铲起的原料逐次以预定量送入破碎室(7a、70a);
所述锤(11、45、74)设在被动力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转子的外周,打击并破碎被送入到所述破碎室(7a、70a)内的原料;
所述反斥板(16、77)设在所述破碎盖(12、76)上,与被所述锤(11、45、74)打击后的原料碰撞;
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盖(12、76)可相对于铲斗本体开闭,
所述锤(11、45、74)具有开口部(31)和缺口(30),所述开口部(31)朝外开口,该缺口(30)与所述开口部(31)连通,并且形成有在所述转子旋转时支承所述锤(11、45、74)的轴承(29);
备有锤摆动销(24)、破碎齿挤压部件(35、55、65)、和固定机构(43、60);所述锤摆动销(24)用于在组装时穿过所述开口部(31)插入所述轴承(29),将所述锤(11、45、74)可摆动地支承;所述破碎齿挤压部件(35、55、65)插入所述开口部(31),固定在所述锤(11、45、74)上;所述固定机构(43、60)用于将所述锤(11、45、74)和所述破碎齿挤压部件(35、55、65)相互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送入量调节机构,是设在所述铲斗本体(70)的底壁(71)上的堰(7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其特征在于,备有可自由装卸的相互连接机构,该相互连接机构是,在所述开口部(31)的两端形成卡合机构(32),在所述破碎齿挤压部件(35)上形成与该卡合机构(32)连接的被卡合机构(3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破碎齿挤压部件(55、65)相互相向地设置着;
还备有可自由装卸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是,在所述轴承(29)的半径方向,在所述缺口(30)的两个部位形成卡合机构(50),在所述破碎齿挤压部件(55、65)上形成与所述卡合机构(50)连接的被卡合机构(58、68)。
CN200510073830A 2004-05-24 2005-05-24 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6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53564 2004-05-24
JP2004153564 2004-05-24
JP200537657 2005-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2239A CN1702239A (zh) 2005-11-30
CN100575621C true CN100575621C (zh) 2009-12-30

Family

ID=356319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578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3186C (zh) 2004-05-24 2005-01-25 粉碎机用粉碎齿
CN2005100738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621C (zh) 2004-05-24 2005-05-24 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578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3186C (zh) 2004-05-24 2005-01-25 粉碎机用粉碎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0443186C (zh)
HK (1) HK10832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6982A1 (zh) * 2013-07-19 2015-01-22 Che Zhanbin 粉碎机的转子
CN104674876A (zh) * 2015-02-06 2015-06-03 柳州市奥火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筛分破碎铲斗
CN104929168B (zh) * 2015-06-16 2017-09-22 李晓虹 一种路面挖掘专用液压铲斗装置
CN106216022A (zh) * 2016-08-26 2016-12-14 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锤头、破碎机转子、烘干锤式破碎机
CN110453738A (zh) * 2019-07-30 2019-11-15 江苏纵湖涂装设备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进行遮盖的除尘式推土机用铲斗
CN114534857A (zh) * 2022-02-25 2022-05-27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式受料破碎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6185A (en) * 1977-11-23 1979-03-27 Waste Management, Inc. Shredder hammer
CN2597078Y (zh) * 2003-01-31 2004-01-07 王建鑫 破碎机转子装置
CN2598646Y (zh) * 2003-02-28 2004-01-14 段志禹 卧锤式破碎机
CN1616776A (zh) * 2003-11-12 2005-05-18 株式会社中山铁工所 带粉碎盖的铲斗及其粉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1975A (en) * 1993-06-11 1995-01-17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Hammer for use in shredders having replaceable pin holes
JP3558210B2 (ja) * 2000-01-13 2004-08-25 株式会社中山鉄工所 衝撃式破砕機の打撃子取付装置
CN2516241Y (zh) * 2001-12-26 2002-10-16 庄一飞 锤片式粉碎机
US6871807B2 (en) * 2002-09-17 2005-03-29 Robert R. Rossi, Jr. Mobile impact crush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6185A (en) * 1977-11-23 1979-03-27 Waste Management, Inc. Shredder hammer
CN2597078Y (zh) * 2003-01-31 2004-01-07 王建鑫 破碎机转子装置
CN2598646Y (zh) * 2003-02-28 2004-01-14 段志禹 卧锤式破碎机
CN1616776A (zh) * 2003-11-12 2005-05-18 株式会社中山铁工所 带粉碎盖的铲斗及其粉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2239A (zh) 2005-11-30
CN100443186C (zh) 2008-12-17
HK1083206A1 (en) 2006-06-30
CN1701851A (zh) 2005-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11278B2 (en) Crusher bucket with crushing lid
CN100575621C (zh) 破碎机的带破碎盖铲斗
EP0442309A2 (en) Jaw crusher
US8955778B2 (en) Conjugate anvil hammer mill
JP2948540B2 (ja) 破砕不適物選別破砕装置
CN1800517A (zh) 粉碎斗
JP4154348B2 (ja) 開閉式破砕バケットとその破砕処理方法
CN100591869C (zh) 带粉碎盖的铲斗及其粉碎方法
JP5567398B2 (ja) 粉砕装置
JP4263085B2 (ja) 土木機械の破砕バケット
KR100931470B1 (ko) 골재 파쇄 햄머 크러셔
JP4292542B2 (ja) 破砕バケット
JP2974657B1 (ja) 二段式破砕装置
JP2006175371A (ja) 破砕装置
KR20130142714A (ko) 임팩트 크라샤 분쇄 날
CN212040741U (zh) 一种混凝土加工用物料破碎装置
JP4161173B2 (ja) バケット型破砕装置
JP4029067B2 (ja) 破砕蓋付バケットとその破砕方法
KR0134341Y1 (ko) 재활용 충격식 파쇄기
US20190366349A1 (en) Rock Crusher for a Potato Harvester
JP2005334866A (ja) 破砕機用解砕歯
JP2003334462A (ja) ロール破砕機
KR200445677Y1 (ko) 크래셔
JP7388863B2 (ja) 竪型破砕機
CN1800518B (zh) 带粉碎盖的斗及其粉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32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32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