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2337C - 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2337C
CN100572337C CNB2007100135210A CN200710013521A CN100572337C CN 100572337 C CN100572337 C CN 100572337C CN B2007100135210 A CNB2007100135210 A CN B2007100135210A CN 200710013521 A CN200710013521 A CN 200710013521A CN 100572337 C CN100572337 C CN 10057233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whole
soil
compound
trac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135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7370A (zh
Inventor
贾希堂
李玉靖
李新胜
李成杰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Shenl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Shenl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Shenl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Shenl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7100135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2337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37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7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23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233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混肥料技术领域。全肥素复混肥料总养分按N+P2O5+K2O计5%-20%,有机肥按有机质计5%-50%,中微量元素肥按中微量元素计1%-20%,微生物肥料按活菌数0.2亿/克-20亿/克加入,土壤修复剂0.2-0.5%/吨,化肥增效剂0.5-1.5%/吨。本发明还提供全肥素复混肥料制备方法,包括低浓度全肥素复混肥料、高浓度全肥素复混肥料的制备。本发明复混肥料,较普通化肥复混肥料总养份降低一半,农作物产量反而提高10%-30%,既节约了肥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肥素型的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混肥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化肥生产量和使用量占居世界的第一位。目前,在农业上增加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而维持高产和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仍是增加化肥的使用量。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土壤中提供必要的养分。而这些养分从化学元素的层面上来认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十六种以上,它们分别是氮、磷、钾、钙、镁、硫、铁、铜、锰、锌、硼、钼、氯等;从使用的肥料层面上来认识,目前农民普遍认可的有:化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土壤修理剂、化肥增效剂。作物对这些养分的利用形态有水溶态养分、交换态养分、缓效态养分和难溶态养分。水溶态养分和交换态养分称为速效性养分,它们在土壤中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当土壤水溶态养分被作物吸收后,交换态养分由土壤胶粒表面向土壤溶液转移。当土壤溶液中水溶态养分浓度增高时,则土壤溶液中的养分向土壤胶粒表面转移。由于土壤的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土壤中的养分有相互转化的过程。有些有效养分,可能降低其有效程度甚至使养分无效化;有些养分经过转化能提高其有效程度,例如磷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我国有74%的耕地土壤缺磷,土壤中95%以上的磷为难溶态磷,作物很难直接吸收利用。施入的磷肥当季利用率为5%-25%,大部分磷与土壤中的钙、铁、铝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而土壤中具有解磷能力的微生物又能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作物可吸收利用的磷酸盐。据统计,我国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35%;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为35%-50%。显而易见,化肥施入土壤后,未能物尽其用,且大部分化肥进入土壤、空气并渗入水源,对土壤结构、土壤环境、土壤生态、地表生物、地下水、大气、气候产生不利影响。如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则造成土地板结,土地恶化,土壤生态破坏,水源污染,环境恶化等等。不仅如此,还造成化肥肥效及作物品质显著下降。
目前,国内常用的肥料品种有:
1、化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以施用氮、磷、钾三要素为主,而各地的化肥厂也以生产氮、磷、钾化肥为主。主要品种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等。由于农民施肥时不注意作物所需养分的平衡供应,偏施氮肥、磷肥,轻视钾肥,忽视微量元素的补充,不仅造成化肥的损失和浪费,而且使产量降低,作物品质下降,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2、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063-2001规定,复混肥料包括复合肥料,掺和肥料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技术要求中,总养分(N+P2O5+K2O)≥40.0%的为高浓度复混肥料;总养分≥30.0%和25.0%分别为中浓度,低浓度复混肥料。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且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执行GB18877-2002,总养分(N+P2O5+K2O)≥15.0%,有机质≥20.0%。该标准方便指导复混肥料企业生产产品,方便管理部门检验、监督产品。缺点是复混肥料的技术指标与农作物需求的养分不平衡、不和谐,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调,致使农作物失去养分平衡,引起各种生理病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
3、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中总养分(N+P2O5+K2O)含量低于15.0%,有机质含量大于30.0%。腐熟较好的厩肥或绿肥中氮的当季利用率为30%左右,质量较差的土粪或泥肥氮的利用率则不足10%。目前农民偏施化肥忽视有机肥的现象相当严重,个别地方出现了“卫生田”,不使用有机肥。致使土壤中有机质缺乏,造成“果不甜,瓜不香,菜无味”,土壤板结。据统计,60%的农田缺乏有机质。由于有机肥总养分较低,施肥后不速效,但是改良土壤效果明显。
4、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含有大量的有益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菌群,可有效抑制土壤中有害病原菌的繁殖,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易使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菌群中的解磷、解钾菌可将残存于土壤中的无效磷(磷灰石),钾(硅酸盐)分解转为可溶于水,能直接被作物吸收的P2O5和K2O,固氮菌则吸收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态氮,转化为NH3(氮肥)。达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增肥地力、提高肥效的作用。
5、中微量元素肥料。土壤中容易缺乏的大量元素是氮、磷、钾,其次是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由于各地土壤类型不同,种植作物不同,所需中微量元素不同,导致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作物肥效不恒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肥料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以目前市场上的化肥、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土壤修复剂、化肥增效剂和微生物肥料为原料,合理配伍,提供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来满足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养分和适宜的根际环境,达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总养分5%-20%,有机肥按有机质计5%-50%,中微量元素肥按中微量元素计1%-20%,微生物肥料按活菌数0.2亿个/克-20亿个/克加入,土壤修复剂0.2-0.5%,化肥增效剂0.5-1.5%。均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菌液是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弯曲假单孢菌经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培养、摇瓶扩大培养、一级种子发酵罐液体发酵、二级种子发酵罐液体发酵而得。
上述总养分中的N+P2O5+K2O,来源于有机肥及化肥。其中N-P-K的配伍按现有复混肥的技术即可。
上述有机肥,选自食用菌出菇料、植物秸秆、酒糟、味精渣、纸渣、草炭或腐殖酸之一或混合。其中作为微生物发酵菌液吸附载体的有机肥优选:草炭、腐殖酸或纸渣肥之一或混合。
上述中微量元素肥,选自石膏粉、贝壳粉、硫酸镁、硫磺、硫酸亚铁、碱式硫酸铜、碱式硫酸锌、硫酸锰、硼砂、硼酸、钼酸铵、钼酸钠之一或混合。
上述化肥,选自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过磷酸钙、氯化铵之一或混合。
上述土壤修复剂优选KOM,购自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上述化肥增效剂优选化肥精。
上述的化肥、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化肥精均由市场购买。
优选的,上述的微生物发酵菌液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微生物菌种购买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巨大芽孢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
胶质芽孢杆菌  Bacillus mucilaginosus
弯曲假单孢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2)试管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    200克    牛肉膏    5克
葡萄糖或白糖    20克     蛋白胨    5克
琼脂            15克     自来水    1000毫升
(3)发酵液体培养基,pH值7.0-7.5(摇瓶、一级、二级种子发酵罐发酵通用)
淀粉       3%       豆饼粉    1%       玉米浆    0.1%
KH2PO4     1%       MgSO4     0.5%     FeCl3     0.001%
CaCO3      0.01%    酵母膏    0.02%    自来水    1000毫升
(4)微生物发酵菌液的制备
微生物菌种先进行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培养,摇瓶扩大培养,摇瓶转速180~220转/分;摇瓶扩大培养20~26小时后,以1~2%的接种量转接发酵罐中,经一级种子发醇罐液体发酵、二级种子发酵罐液体发酵,培养发酵温度28~32℃,培养发酵时间34~38小时,发酵过程中的通气量与发酵液体的体积比为1∶1~2。
优选的,微生物发酵菌液的制备的工艺参数如下:
培养(发酵)最适温度      30℃;
培养(发酵)最适时间      36小时;
摇瓶最适转速            200转/分;
最佳通气量与发酵液体的体积比为1∶1;
接种量,摇瓶扩大培养24小时后,以1%的接种量转接发酵罐中。
下面对本发明的全肥素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全肥素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低浓度全肥素复混肥料、高浓度全肥素复混肥料的制备。
(一)低浓度的全肥素复混肥料是指总养分5%~10%的复混肥料,使用有机肥直接吸附微生物发酵菌液和无菌水,陈化20~24小时后,再与化肥、KOM、化肥精掺混均匀即可。
(二)高浓度的全肥素复混肥料是指总养分10%~20%的复混肥料,步骤如下:
(1)将化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土壤修复剂、化肥精按比例混合,造粒,干燥,为无机肥;
(2)将有机肥作为吸附载体吸附微生物发酵菌液和无菌水,造粒,干燥,为生物有机肥;
(3)将上述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再掺混,即为高浓度的全肥素复混肥料。
优选的,上述步骤(2)每100公斤吸附载体加入6升发酵菌液和14升无菌水,混合均匀。
上述作为吸附载体的有机肥优选:草炭、腐殖酸或纸渣肥之一或混合。
上述制被方法中工艺操作可参照本领域相关现有技术,以下说明供参考:
①根据配方原料要求,将原料颗粒小于60目的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使其大于60目。根据肥料生产标准将含水量大于全肥素复混肥料的原料肥料进行干燥处理,使其符合生产标准。
②混料操作。根据配方要求称重,将符合生产标准的原料肥料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③造粒。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肥料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其粒度大小要符合生产标准。
④干燥。新造粒的颗粒肥料经风干、晒干或烘干后,使其符合生产标准。
⑤筛分。化肥、中微量元素肥、KOM、化肥精造粒烘干后,用滚动筛进行筛分。被筛出的大颗粒经破碎后与筛出的粉末再重新造粒使用。
⑥混合、包装。根据配方和生产标准的要求,将有机肥、微生物肥料颗粒和化肥、中微量元素肥料、KOM、化肥精颗粒分别称重后,进行均匀混合,装袋即为全肥素复混肥料。
本发明的全肥素复混肥料是一种广泛适宜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全肥素型的复混肥料,可用于生产无公害粮、棉、油、瓜、果、菜、茶的全肥素复混肥料。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全肥素复混肥料既有化肥、复混肥料的速效作用,有机肥料的长效作用,中微量元素肥的特效作用,又有KOM的土壤修复作用,品质改良作用,促根作用,化肥精的养分增效作用和微生物肥料抑制作物有害菌群增长的作用及使残存在土壤中的被固定养分的再利用作用。
下面是田间肥效试验情况.
一、全肥素复混肥料的肥效试验
为验证本发明肥料的肥效,发明人自2005年9月起,在山东地区的多种作物上,以农民喜爱使用的普通复混肥料做对照,对全肥素复混肥料进行了等价肥效试验,即试验采用的本发明肥料和对照肥料的市场价值相等。试验用肥的技术规格为:
1.普通复混肥料(以下简称对照肥)
总养分(N+P2O5+K2O)≥30.0%
N-P-K(12-6-12)
2、I型全肥素复混肥料(以下简称I型肥)
总养分(N+P2O5+K2O)≥15.0%
N-P-K(6-3-6)
有机质≥20.0%
中、微量元素(CaO+MgO+SO4+Fe+Cu+Zn+Mn+Mo+B+Cl)≥10.0%
微生物活菌数≥2亿/克
3、II型全肥素复混肥料(以下简称II型肥)
总养分(N+P2O5+K2O)≥12.0%
N-P-K(6-2-4)
有机质≥30.0%
中、微量元素(CaO+MgO+SO4+Fe+Cu+Zn+Mn+Mo+B+Cl)≥5.0%
微生物活菌数≥4亿/克
4、III型全肥素复混肥料(以下简称III型肥)
总养分(N+P2O5+K2O)≥6.0%
有机质≥50.0%
中、微量元素(CaO+MgO+SO4+Fe+Cu+Zn+Mn+Mo+B+Cl)≥2.0%
微生物活菌数≥6亿/克
(一)全肥素复混肥料在大蒜上的实验效果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时间:2005年9月-2006年6月
试验地点:济宁市金乡县霄云镇
供试品种:金乡杂交蒜
供试肥料:对照肥200.0公斤/666.7平方米;I型肥200.0公斤/666.7平方米
          II型肥240.0公斤/666.7平方米;III型肥300.0公斤/666.7平方米
施肥方式:基施
田间管理:同常规
供试土壤的基本情况见表一
表一、大蒜供试土壤的基本状况
  土壤类型   有机质(%)   碱解氮(mg/kg)   速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潮土   0.95   52.3   26.5   103.6
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40平方米,小区随机排列。
3、全肥素复混肥料对大蒜、蒜薹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肥与普通复混肥料相比,增产幅度较大,改善品质明显,主要表现在施用本发明肥的蒜薹色泽鲜绿,质地脆嫩,薹苞不膨大,无畸形和霉烂现象,蒜薹粗细均匀,完整柔顺;薹基长度大于30厘米。施用普通肥料的蒜薹,部分色泽黄绿,有畸形,薹基长度小于30厘米。施用本发明肥的大蒜蒜头平均直径为5.41厘米,平均单重219克;施用普通肥料的大蒜,蒜头平均直径为4.48厘米,平均单重130克。
表二、全肥素复混肥料对大蒜蒜薹、蒜头产量的影响
处理编号   蒜薹产量(公斤/666.7平方米) 增产(%)   蒜头产量(公斤/666.7平方米) 增产(%)
  对照肥   328   -   843   -
  I型肥   401   22.3   1012   20.0
  II型肥   380   15.9   971   15.2
  III型肥   369   12.5   959   13.8
(二)全肥素复混肥料在小麦上的实验效果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济南市商河县怀仁乡
试验时间:2005年9月-2006年6月
供试品种:鲁麦17
供试肥料:对照肥100.0公斤/666.7平方米;I型肥100.0公斤/666.7平方米
          II型肥120.0公斤/666.7平方米;III型肥150.0公斤/666.7平方米
施肥方式:基施
田间管理:同常规
供试土壤的基本情况见表三
表三、小麦供试土壤的基本状况
  土壤类型   有机质(%)   碱解氮(mg/kg)   速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潮土   0.93   56.5   25.3   101.7
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2平方米,小区随机排列。
3、全肥素复混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从试验田观察,施用本发明肥的小区,小麦春季分蘖多,较整齐,长势稳,后期落黄较好,收获后,对产量影响见表四:
表四、全肥素复混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处理编号   产量(公斤/666.7平方米)   增产(%)
  对照肥   286   -
  I型肥   323   12.9
  II型肥   319   11.5
  III型肥   317   10.8
从表四可知,本发明肥与普通复混肥料相比,增产幅度较大,说明本发明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三)全肥素复混肥料在油菜上的试验效果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济南市商河县杨庄铺
试验时间:2006年2月-2006年3月
供试品种:上海青油菜
供试肥料:对照肥130.0公斤/666.7平方米;I型肥130.0公斤/666.7平方米
          II型肥160.0公斤/666.7平方米;III型肥200.0公斤/666.7平方米
施肥方式:基施
田间管理:同常规
供试大棚:大棚棚龄2年
供试大棚土壤的基本情况见表五
表五、油菜大棚供试土壤的基本状况
  土壤类型   有机质(%)   碱解氮(mg/kg)  速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潮土   0.8   70  15   106
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6平方米,小区随机排列。
3、全肥素复混肥料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油菜从大棚内观察,施用本发明肥的小区,油菜长势明显高于对照,主要表现为叶片数量多,叶片肥厚,根系发达且新鲜,收获后对产量的影响见表六
表六、全肥素复混肥料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处理编号   产量(公斤/666.7平方米)   增产(%)
  对照肥   937   -
  I型肥   1284   37.0
  II型肥   1265   35.0
  III型肥   1248   33.2
从表六可知,本发明肥对油菜生长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四)全肥素复混肥料在西红柿上的试验效果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济南市商河县杨庄铺
试验时间:2006年2月-2006年5月
供试品种:状元王西红柿
供试肥料:对照肥130.0公斤/666.7平方米;I型肥130.0公斤/666.7平方米
          II型肥160.0公斤/666.7平方米;III型肥200.0公斤/666.7平方米
施肥方式:基施
田间管理:常规管理
供试大棚:大棚棚龄2年
供试大棚试验土壤的基本情况见表七
表七、西红柿大棚供试土壤的基本状况
  土壤类型   有机质(%)   碱解氮(mg/kg)   速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潮土   0.85   72   25   107.2
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9平方米,小区西红柿株数45株,小区随机排列。
3、全肥素复混肥料对西红柿产量的影响
从试验大棚内观察,施用本发明肥的西红柿开花早,开花数量是对照肥的4倍以上,单果重量较对照肥提高8%以上。收获后对产量的影响见表八
表八、全肥素复混肥料对西红柿产量的影响
  处理编号   产量(公斤/666.7平方米)   增产(%)
  对照肥   4842   -
  I型肥   5893   21.7
  II型肥   5867   21.2
  III型肥   5841   20.6
4、全肥素复混肥料对西红柿品质的影响
从试验西红柿中取样,品尝口感发现,施用本发明肥的西红柿,个大,成熟,颜色鲜红,甜酸可口,而施用对照肥的西红柿口感较酸。取样对西红柿总酸、维生素C、总糖进行检验,结果见表九
表九、全肥素复混肥料对西红柿品质的影响
  处理编号   总酸(%)   维生素C(mg/100g)   总糖(%)
  对照肥   0.46   14.3   3.21
  I型肥   0.44   15.7   3.54
  II型肥   0.43   15.8   3.38
  III型肥   0.38   16.1   3.72
从表九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肥的西红柿总酸下降,总糖上升,分别提高10.3%,11.5%,15.9%;维生素C分别提高9.7%,10.5%,12.6%。
二、全肥素复混肥料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GB18406.1-2001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中规定了蔬菜硝酸盐的含量。其中要求瓜果类硝酸盐≤600mg/kg,根茎类硝酸盐≤1200mg/kg,叶菜类硝酸盐≤3000mg/kg,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取决于施用化肥的多少。在人体摄入的硝酸盐中,有80%是来自于蔬菜。为了验证全肥素复混肥料的安全性,我们将施用全肥素复混肥料的大蒜蒜头、西红柿、油菜进行了分析化验,结果蒜头硝酸盐含量为421mg/kg,西红柿硝酸盐含量为380mg/kg,油菜硝酸盐含量为428mg/kg。完全符合无公害蔬菜的要求。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全肥素复混肥料,经试验对比、产量验收、产品分析证明,较目前使用的普通化肥复混肥料总养份降低一半,且农作物产量反而提高10%-30%,既节约了化肥、复混肥料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从而使农产品中农残含量降低,达到了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实施例中化肥、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土壤修复剂KOM、化肥增效剂化肥精均由市场购买。其中作为微生物发酵菌液吸附载体的有机肥中草炭、腐殖酸、纸渣肥的有关指标如下:
草炭      含有机质≥65.0%    pH值5.0-6.0
腐殖酸    含有机质≥70.0%    腐殖酸含量≥50.0%
纸渣肥    含有机质≥70.0%
草炭、腐殖酸颗粒细度大于200目,水份<30.0%,二者合用时按1∶1重量比例将草炭、腐殖酸混合均匀,灭菌备用。
实施例1:微生物发酵菌液的制备
微生物菌种购买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弯曲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按1∶1∶1的比例划线接种,进行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培养,试管培养基如下:
马铃薯(去皮)200克,牛肉膏5克,葡萄糖或白糖20克,蛋白胨5克,琼脂15克,自来水1000毫升。
将上述试管斜面菌种再摇瓶扩大培养,摇瓶转速180~220转/分;
摇瓶扩大培养24小时后,以1%的接种量转接发酵罐中,经一级种子发酵罐液体发酵、二级种子发酵罐液体发酵,培养发酵温度30℃,培养发酵时间36小时,发酵过程中的通气量与发酵液体的体积比为1∶1。发酵液体培养基如下,pH值7.0-7.5(摇瓶、一级、二级种子发酵罐发酵通用)
淀粉      3%       豆饼粉    1%       玉米浆    0.1%
KH2PO4    1%       MgSO4     0.5%     FeCl3     0.001%
CaCO3     0.01%    酵母膏    0.02%    自来水    1000毫升。
得微生物发酵菌液待用。
实施例2:高浓度的全肥素复混肥料
(1)技术指标
总养分(N+P2O5+K2O)≥15.0%
有机质            ≥20.0%
中微量元素(CaO+MgO+SO4+Fe+Cn+Zn+Mn+Mo+B+Cl)≥10.0%
微生物活菌数      ≥2亿/克
(2)配方N-P-K(6-3-6)
硫酸铵300  份氯化钾100份    过磷酸钙190份
草炭200    份腐殖酸200份    KOM2份    化肥精8份
(3)生产工艺操作
根据配方要求称量后,将硫酸铵、氯化钾、过磷酸钙、KOM、化肥精送入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然后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新造粒的无机化肥经风干后筛分。被筛分出的大肥粒,经破碎后重新造粒使用。草炭、腐殖酸经灭菌处理,吸附12升发酵菌液和28升无菌水,搅拌均匀,陈化24小时后送入造粒机造粒,新造粒的生物有机肥料经风干后,根据配方比例与上述已经干燥、筛分的无机化肥混合均匀,装袋后即为全肥素复混肥料。
实施例3:高浓度的全肥素复混肥料
(1)技术指标
总养分(N+P2O5+K2O)≥12.0%
有机质            ≥30.0%
中微量元素(CaO+MgO+SO4+Fe+Cn+Zn+Mn+Mo+B+Cl)≥5.0%
微生物活菌数      ≥4亿/克
(2)配方N-P-K(6-2-4)
硫酸铵200份    氯化钾50份     过磷酸钙50份
纸渣肥485份    腐殖酸200份    KOM3份      化肥精12份
(3)生产工艺操作
根据配方要求称量后,将硫酸铵、氯化钾、过磷酸钙、KOM、化肥精送入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然后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新造粒的无机化肥经风干后筛分。被筛分出的大肥粒,经破碎后重新造粒使用。纸渣肥经过灭菌后,吸附24升发酵菌液和56升无菌水,加入腐殖酸混匀,陈化24小时后,根据配方比例,与上述已经造粒、风干、筛分的无机化肥混合均匀,装袋后即为全肥素复混肥料。
实施例4:低浓度的全肥素复混肥料
(1)技术指标
总养分(N+P2O5+K2O)≥6.0%
有机质            ≥50.0%
微生物活菌数      ≥6亿/克
中微量元素(CaO+MgO+SO4+Fe+Cn+Zn+Mn+Mo+B+Cl)≥2%,
(2)配方
纸渣肥935份    硫酸铵50份    KOM3份    化肥精12份
(3)生产工艺操作
根据配方要求称重后,将颗粒状纸渣肥灭菌处理,然后吸附36升发酵菌液和84升无菌水,陈化24小时后,根据配方比例,与硫酸铵、KOM、化肥精掺混均匀,装袋后即为全肥素复混肥料。

Claims (3)

1、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总养分5%-20%,其特征在于有机肥按有机质计5%-50%,中微量元素肥按中微量元素计1%-20%,微生物肥料按活菌数0.2亿个/克-20亿个/克加入,土壤修复剂0.2-0.5%,化肥增效剂0.5-1.5%,均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菌液是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和弯曲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经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培养、摇瓶扩大培养、一级种子发酵罐液体发酵、二级种子发酵罐液体发酵而得;
所述有机肥选自食用菌出菇料、植物秸秆、酒糟、味精渣、纸渣、草炭或腐殖酸之一或混合;
所述土壤修复剂为KOM,化肥增效剂为化肥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肥素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微量元素肥选自石膏粉、贝壳粉、硫酸镁、硫磺、硫酸亚铁、碱式硫酸铜、碱式硫酸锌、硫酸锰、硼砂、硼酸、钼酸铵、钼酸钠之一或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肥素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发酵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备的:
微生物菌种先进行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培养,摇瓶扩大培养,摇瓶转速180~220转/分;摇瓶扩大培养20~26小时后,以1~2%的接种量转接发酵罐中,经一级种子发酵罐液体发酵、二级种子发酵罐液体发酵,培养发酵温度28~32℃,培养发酵时间34~38小时,发酵过程中的通气量与发酵液体的体积比为1∶1~2。
CNB2007100135210A 2007-02-06 2007-02-06 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33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135210A CN100572337C (zh) 2007-02-06 2007-02-06 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135210A CN100572337C (zh) 2007-02-06 2007-02-06 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7370A CN101037370A (zh) 2007-09-19
CN100572337C true CN100572337C (zh) 2009-12-23

Family

ID=38888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1352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337C (zh) 2007-02-06 2007-02-06 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233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8251B (zh) * 2009-02-06 2014-07-02 徐禄 一种能使退化、生态失衡草原快速改良修复的土壤激活剂
CN102030584A (zh) * 2009-09-24 2011-04-27 苏威 一种化肥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4857B (zh) * 2010-01-29 2013-03-27 王玉根 辣椒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4306B (zh) * 2010-08-05 2013-12-18 高元主 一种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3383A (zh) * 2010-12-31 2011-08-17 东莞市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浓度复合生物肥
CN102533274A (zh) * 2011-01-04 2012-07-04 河南农业大学 益耕土壤调理剂
CN102174443B (zh) * 2011-02-23 2013-02-06 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
CN102276351B (zh) * 2011-06-03 2013-05-08 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功能全营养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76355A (zh) * 2011-07-02 2011-12-14 山东寿光大地绿园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氨化法处理风化煤生产硫酸钾型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76362B (zh) * 2011-07-28 2013-05-08 吴金华 高浓度复合肥
CN102442848B (zh) * 2011-10-12 2015-04-15 四川宏塔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2503624B (zh) * 2011-10-12 2014-04-16 四川宏塔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多元素双机复合肥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2503627B (zh) * 2011-10-20 2014-06-18 黄华 一种生物有机无机三合一复混颗粒肥生产工艺及设备
CN102503691A (zh) * 2011-11-04 2012-06-20 安徽省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拌种肥料制备方法
CN102515951B (zh) * 2011-12-14 2013-10-16 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烟草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1784A (zh) * 2012-01-04 2012-07-04 广西新方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中微量元素水溶性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6427B (zh) * 2012-07-03 2013-12-04 宁夏天瑞产业集团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瓜菜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02850107A (zh) * 2012-08-13 2013-01-02 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甘薯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75252B (zh) * 2012-08-23 2013-11-13 杨中凯 具有调控作用的有机肥料
CN103204732B (zh) * 2012-12-31 2015-02-25 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24429A (zh) * 2013-04-26 2013-07-31 周同享 多元素保水松土植物增效剂
CN103351250A (zh) * 2013-07-04 2013-10-16 肇东市庆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有机食品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94031B (zh) * 2013-11-18 2015-06-17 广西金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物有机肥配料
CN104151082B (zh) * 2014-08-26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6817A (zh) * 2014-12-16 2015-03-25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草本山野菜育苗专用肥及其使用方法
CN105237157A (zh) * 2015-09-09 2016-01-13 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葡萄专用基肥复方组合配方及其生产方法
CN106278526B (zh) * 2016-07-15 2019-06-14 四川国科中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6348829A (zh) * 2016-08-31 2017-01-25 菱花集团有限公司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CN106718487A (zh) * 2016-11-16 2017-05-31 普定县科技服务中心 一种红豆杉的育苗方法
CN109265223A (zh) * 2018-11-27 2019-01-25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油用杜仲林专用肥
CN110028367A (zh) * 2019-05-14 2019-07-19 烟台富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土壤复合肥及制备方法
CN113004070A (zh) * 2019-12-20 2021-06-22 北京天地菁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小麦均衡营养肥
CN111548240A (zh) * 2020-06-29 2020-08-18 江西晟健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减少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的肥料
CN112500243A (zh) * 2020-07-17 2021-03-16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小麦专用肥及其应用
CN113528145A (zh) * 2021-08-13 2021-10-22 郑州鑫鑫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改良组合物及土壤改良的方法
CN113582772A (zh) * 2021-09-10 2021-11-02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绿竹笋用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26854A (zh) * 2022-12-05 2023-01-20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保氮配方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7370A (zh) 200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337C (zh) 一种全肥素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2399B (zh) 提高水稻抗逆性及产量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0151B (zh) 一种复合菌剂有机多元素复混肥料
CN101538173B (zh)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肥的生产方法
CN101724560B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8710B (zh) 一种生态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农业或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CN106748341A (zh) 马铃薯专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632A (zh) 一种用于生产富硒米的富硒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CN101817702A (zh) 桃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60365C (zh) 一种纳米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
CN106810370A (zh) 一种含螯合态微量元素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1085A (zh) 一种生物包膜有机无机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3804A (zh) 一种保水固氮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278A (zh) 多聚磷酸钾甘蔗缓释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0497267C (zh) 果渣、秸秆发酵生产生化黄腐酸菌肥方法
CN1631857A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增肥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53600B (zh) 有机肥以及促进蔬菜生长和/或防治蔬菜病害的方法
CN1044806A (zh) 生物复合肥料
CN102498996A (zh) 一种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
CN102040430B (zh) 一种具有杀虫效果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方法
CN102515954A (zh) 一种黄萎病专用生物有机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44517B (zh) 一种多营养生物冲施肥的生产方法及多营养生物冲施肥
CN101544516B (zh) 一种生物有机冲施肥的生产方法
CN102515889A (zh) 一种生防性冲施肥的生产方法、肥料及应用
CN108249993A (zh) 马铃薯废液回收利用方法、生物绿肥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