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1501C - 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1501C
CN100571501C CN 200610000362 CN200610000362A CN100571501C CN 100571501 C CN100571501 C CN 100571501C CN 200610000362 CN200610000362 CN 200610000362 CN 200610000362 A CN200610000362 A CN 200610000362A CN 100571501 C CN100571501 C CN 10057150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eed arrangement
parts
production routine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003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2088A (zh
Inventor
新田良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02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2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15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150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提供一种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在按照多个生产程序进行部件安装的情况下,即使要生产的基板改变,也能够减少设定在所使用的进料装置中具有的部件的余数数据的作业,提高基板生产效率。将多个生产程序数据簇化,以使得即使在同一簇内切换基板的生产程序数据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更换进料装置(S4)。当在同一簇内进行生产程序数据的切换时,关于在切换前的生产程序数据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使用该数据(S7)。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减少设定在再次使用的进料装置中具有的部件的余数数据的作业次数,可以提高基板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其依次执行多个生产程序,从而将从进料装置供给的部件安装到规定的基板位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部件安装机(安装装置),利用吸附头吸附从进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使该吸附头移动到基板的规定位置,将部件装配到基板上。
在生产多种基板的情况下,针对各个基板的生产程序,由于要安装的部件不同,供给这些部件的进料装置种类也不同,因而需要进行进料装置的更换、重新配置等准备作业。另外,将表示各生产程序的数据作为生产程序数据。
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地执行多个生产程序,在对多个生产程序数据进行编辑使其犹如一个程序的簇(cluster)化中,在成为簇化对象的多个生产程序之间,进行程序与进料装置配置的最佳化,使得不需要进料装置的重新配置,并实现其它的高效的部件安装。所以,如果在同一簇内,即使基板的种类改变、生产程序也改变,也不需要进行进料装置的重新配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这种簇化有关的、用于减少进料装置的部件供给位置数据的示教(teaching)作业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003-273597号公报
但是,以往,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的数据的管理只是在部件安装机中局部执行。因此,在某生产程序的生产结束了的情况下,部件余数数据不能够由其它生产程序接管,在该情况下,需要重新输入数据,或者由于不能进行正确的部件余数管理而产生部件断流,使得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提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在按照多个生产程序进行部件安装的情况下,即使要生产的基板改变,也能够减少设定在所使用的进料装置中具有的部件的余数数据的作业,提高基板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第一发明为一种部件安装方法,具有簇,该簇保存有可依次切换的多个生产程序数据,根据供给部件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上述生产程序数据将从进料装置供给的部件安装到规定的基板位置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部件安装方法中,在上述切换后,在包括有与切换前的生产程序数据中所使用的进料装置相同的进料装置时,关于该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使用切换前的数据,而关于在上述切换后新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则重新获取以进行部件安装。
另外,在上述部件安装方法中,在基于上述同一簇内的生产程序数据的生产结束后,将已经使用过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保存在主机中,通过从该保存的数据中进行上述获取,来解决上述问题。
接下来,本申请的第二发明是一种部件安装系统,包括以下单元:将多个生产程序数据簇化,使得即使是在同一簇内切换基板的生产程序数据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更换进料装置的单元;将已簇化的生产程序数据传送到部件安装机中的单元;以及获取在所传送的生产程序数据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的单元,所述部件安装系统通过获取供给部件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将从进料装置供给的部件安装到规定的基板位置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切换之后,在包括有与切换前的生产程序数据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相同的进料装置时,关于该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使用切换前的数据,而关于上述切换后新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则重新获取以进行部件安装。
下面,对本发明的作用进行简单说明。
在本发明中,在执行该已簇化的各生产程序时,当在相同的簇内切换到下一个生产程序数据时,在与前面的生产程序数据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相同的情况下,直接利用已经获取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从而实现高效率化。
这样,根据本申请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在按照多个生产程序进行部件安装的情况下,即使要生产的基板改变,也能够减少设定在使用的进料装置中具有的部件的余数数据的作业,提高基板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用于通过部件安装机和控制装置(主机)来安装部件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详细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机的控制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详细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把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的流程分成控制装置侧和部件安装机侧来进行表示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的获取和更新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1’:部件安装机;3、7:进料装置储藏所;6:控制装置(主机);15:数据存储部;16:数据收发部;65:数据输入部;66:数据存储部;67:数据收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中图示了两台部件安装机(安装装置)1、1’由控制装置6(主机)控制,并生产基板的结构。在部件安装机1的进料装置储藏所(bank)3中,五个进料装置A、B、C、D、E分别安装在进料装置位置3A、3B、3C、3D、3E上,而在进料装置储藏所3’中,五个进料装置a、b、c、d、e分别安装在进料装置位置3a、3b、3c、3d、3e上,另外,在部件安装机1’的进料装置储藏所7中,五个进料装置F、G、H、J、K分别安装在进料装置位置7F、7G、7H、7J、7K上,而在进料装置储藏所7’中,五个进料装置f、g、h、j、k分别安装在进料装置位置7f、7g、7h、7j、7k上。各储藏所(也称为块)的进料装置是收纳各种部件的装置,上述各种部件是用于安装到向箭头方向沿搬送路径4被搬送的基板2、5上的部件,只要是收纳这种部件并被配置在部件安装机1、1’上的装置即可,包括被称作保持装置或者卡盘(cartridge)等的装置在内,包括所有的进料装置。通常,在一个进料装置中收纳有相同种类的部件,若部件种类不同,则被收纳在不同的进料装置中,因此,设置相当于部件种类数的进料装置种类。
在图2中,图示了部件安装机1的详细结构,部件安装机1’也具有相同的结构。部件安装机1具有控制部11,该控制部11包括:控制整体的部件安装的CPU 11a;保存各种控制程序和数据的ROM 11c;保存控制数据、处理数据并提供作业区域的RAM 11b。另外,在部件安装机1中设置有数据收发部16,该数据收发部16可以在与控制装置6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从控制装置6发送来的生产程序数据通过该数据收发部16被接收,并被保存在数据存储部15中。控制部11根据从控制装置6发送的生产程序数据和通过数据输入部13输入的数据,驱动X/Y驱动部及其它驱动部12,使吸附头(未图示)移动到进料装置,在那里由吸附头吸附从进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通过具有照相机的图像识别部14识别所吸附的部件的吸附姿态,在进行了位置校正后,移动到沿搬送路径4搬送的基板2、5的规定部位并安装到基板上。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6由控制部61、数据输出部64、数据输入部65、数据存储部66、数据收发部67构成。控制部61具有CPU 61a、RAM61b、ROM 61c,从数据输出部64输出表示控制装置6的状态的数据。另外,从数据输入部65通过键盘等输入单元输入生产程序数据等,另外由数据收发部67接收来自部件安装机1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保存在数据存储部66中。RAM 61b、ROM 61c或者数据存储部66中保存有操作系统程序(OS)或用于执行本实施方式的程序或各种数据。
生产程序数据是用于在部件安装机1或1’上生产基板的各种数据,其由与基板有关的数据、与安装位置有关的数据、与部件有关的数据(例如长、宽、高的尺寸)、与吸附位置有关的数据、图像识别用的信息等、与粘接剂的涂敷有关的数据等构成,在生产多种基板时,通过数据输入部65针对各种基板制作生产程序数据。
考虑收纳、供给部件的进料装置的安装位置、部件向基板的安装顺序来最佳地制作生产程序数据,以使部件安装的单件产品生产时间(tacttime)变快。另外,在生产多个基板的情况下,使规定数量的生产程序数据犹如一个程序数据(簇化),以便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地执行多个生产程序,在已簇化的生产程序数据内,把生产程序数据分为簇来进行编辑,以使得即使基板的种类发生变化,也不需要重新配置或更换进料装置。
在本发明中,在执行已簇化的各生产程序时,当在相同的簇内切换到下一生产程序数据时,在与前面的生产程序数据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相同的情况下,直接利用已经获取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从而实现高效率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进料装置的部件供给位置数据,如果有已经获取的数据,则直接利用,由此实现高效率化。
另外,在根据这些已簇化的生产程序数据、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以及部件供给位置数据来生产基板时,在部件安装机1、1’中,正确把握伴随该生产而减小的该部件余数数据。另外,在结束了基于同一簇中的生产程序数据的生产的情况下,将该生产后的部件余数数据从部件安装机1、1’上载到控制装置(主机)6。通过该上载,该控制装置6对其自身保存的部件余数数据进行更新。
根据图4、图5对这种处理进行说明。图4表示作为系统整体来观察时的流程,图5是分成控制装置(主机)6侧和部件安装机1(1’)侧来进行表示的流程,在各自的控制部11、61的控制下进行。
首先,通过控制装置6的数据输入部65输入生产程序数据(步骤S2),依从多个生产程序输入所有数据(步骤S1、步骤S21)。然后,求出按照这些多个生产程序而在部件安装机1、1’中使用的进料装置数量(步骤S3)。
对于各生产程序,由于要安装的部件不同,因此供给这些部件的进料装置种类也不同,因而需要进行进料装置的更换、重新配置等准备作业。所以,使规定数量的生产程序数据犹如一个程序数据(簇化),以便在最短时间内高效率地执行多个生产程序,在已簇化的生产程序内,将生产程序数据簇化以使得即使基板的种类改变,也不需要更换进料装置(步骤S4、步骤S22)。例如,在将多个生产程序数据编辑成一个簇的情况下,在该相同的簇内,即使切换生产程序数据,因为确保了在各生产程序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种类,因此也不需要更换进料装置。另外,集中成一个簇的生产程序的数量是有限度的,将该簇内所使用的进料装置的种类限制为约束在规定数量内的数量。
接下来,通过数据收发部67将已簇化的生产程序数据传送到部件安装机1、1’(步骤S5、步骤S23),各部件安装机1、1’通过数据收发部16接收发送来的生产程序数据,并将其保存在数据存储部15中(步骤S31)。
这里,关于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与该生产程序数据一样,有时利用保存在控制装置6中的数据。例如,在后述的步骤S11生产一旦结束后,有时在把进料装置的状态维持原样的状态下再次开始生产。在该情况下,与该生产程序数据的上述传送和接收一起,也可以对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进行传送和接收(步骤S5、步骤S23、步骤S31)。
并且,各部件安装机1、1’获取在发送来的生产程序数据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以及部件供给位置数据(步骤S6、步骤S32)。
该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的获取和更新(步骤S6、步骤S32)如图6中的流程图所示。如果是按照同一生产程序再次进行生产,则进行接管并利用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步骤S41为肯定、步骤S44)。当由于下一次是按照同一簇内的其它生产程序进行生产,而在同一簇内进行生产程序数据的切换时,关于在切换前的生产程序数据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使用该数据(步骤S41为否定而且步骤S42为肯定、步骤S45)。在下一次是按照不同的簇内的生产程序进行生产的情况,或虽然在同一簇内切换生产程序数据、但下一次是使用在切换前的生产程序数据中未使用过的进料装置的情况下等,如果可以利用从控制装置(主机)6接收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步骤S5、步骤S23、步骤S31),则使用这些数据(步骤S41为否定、而且步骤S42为否定、而且步骤S43为肯定、步骤S46)。或者,在根据上述任一项都不能获取数据的情况下,则重新获取这些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步骤S43为否定、步骤S47)。
该重新获取对于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是由作业人员利用键输入该余数。而对于进料装置的部件供给位置数据,是通过由作业人员示教该进料装置的实际的部件供给位置来获取的。由于进料装置安装位置存在误差,使得生产程序数据中的吸附位置与进料装置的实际的部件供给位置发生偏差,因此,通过示教进料装置的部件供给位置数据,从而获取作为部件供给位置数据,将该实际的部件供给位置反映到生产程序数据中。
例如,将用于生产基板2、5、…的多个基板的程序数据簇化,当为了生产基板2,部件安装机1使用进料装置b、A、B,而部件安装机1’使用进料装置g、J时,利用键输入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并通过示教来获取部件供给位置数据。根据这样获取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反映了部件供给位置数据的生产程序数据,各部件安装机1、1’驱动X/Y驱动部12,从各进料装置吸附部件,在利用图像识别部14识别了吸附姿态后,校正部件的吸附姿态,并将部件安装到基板2上,进行基板2的生产(步骤S7、步骤S33)。
接下来,在进行基板5的生产的情况下,由于基板2和5为同一簇,因此不用进行进料装置的更换,但需要获取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例如,当为了生产基板5,在部件安装机1中使用进料装置b、A、B、E、在部件安装机1’中使用进料装置k、F、J时,必须通过键输入来获取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并且通过示教来获取部件供给位置数据。但是,关于进料装置b、A、B、J,由于在基板2的生产中也使用,因此再次使用其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而其它新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则分别通过键输入来获取,并且,部件供给位置数据分别通过示教来获取,从而更新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步骤S7、步骤S33)。在该情况下,由于仅有不同的、新的进料装置E、k、F需要利用键来输入部件余数数据并需要示教进料装置的部件供给位置数据,因此,可以减少获取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的作业。
另外,在生产基板5时,每当从进料装置吸附部件安装到基板5上时,该进料装置的有关部件余数数据就减小相当于该部件安装的量的“1”,这样,在生产中正确把握该部件余数数据。在根据这样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进行基板5的生产、同一簇内的基板的生产尚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8为否定),返回步骤S6,反复进行同样的处理。
另外,当同一簇内的所有的基板的生产已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8为肯定),一旦将与本次的簇有关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从部件安装机1、1’上载到控制装置6(步骤S9、步骤S34),该上载的数据由控制装置6接收并被保存(步骤S25)。如果进料装置的状态仍是保持原样,则该上载的数据可以与使用该进料装置的生产程序数据一起再次传送给部件安装机1、1’并加以利用。
在步骤S9之后,在生产程序数据没有全部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0),把在下一簇内进行生产的程序数据传送到安装机(步骤S5)。或者,在生产程序数据全部结束了的情况下,结束整体的处理(步骤S1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切换生产程序数据时,获取新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但是,如图1所示,在进料装置被安装在进料装置储藏所等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联机或脱机获取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并且预先获取相对于进料装置储藏所的某基准位置的校正数据。如果预先通过联机或脱机获取了数据,则不需要利用键来输入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并且,如果在切换进料装置储藏所时获取进料装置储藏所基准位置和安装机的偏移(offset)用位置数据,则可以全部通过计算来求出进料装置的部件供给位置,从而不需要示教。
或者在为了在簇中使用而配置了全部进料装置后,在执行生产程序前,获取在该簇中使用的预定的全部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从而可以使生产程序数据更换时的进料装置的示教高效率化。
或者获取已使用过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保持(存储)这些数据,对于已使用过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构建数据库,在存在与保存在所构建的数据库中的为同一部件或同一位置的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该数据库获取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部件供给位置数据,从而也可以实现示教时间的缩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多个部件安装机,但是在使用1台部件安装机,在1台部件安装机中设置多于两个的储藏所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已簇化的生产程序为前提。但是,本申请的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即使是未被簇化的生产程序,如果进料装置的部件供给位置和部件名相同,则也能够使用本申请的发明来获取并使用部件余数数据。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当在同一簇内进行生产程序数据的切换时,关于在切换前的生产程序数据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由于使用该数据,因此可以减少设定在再次使用的进料装置中具有的部件的余数数据的作业的次数,可以提高基板生产效率。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发明,正确的部件余数管理变得容易,这样,可以防止部件断流导致的生产效率降低。

Claims (3)

1.一种部件安装方法,具有簇,该簇保存有可依次切换的多个生产程序数据,根据供给部件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和上述生产程序数据将从进料装置供给的部件安装到规定的基板位置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切换后,在包括有与切换前的生产程序数据中所使用的进料装置相同的进料装置时,关于该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使用切换前的数据,而关于在上述切换后新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则重新获取以进行部件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上述同一簇内的生产程序数据的生产结束后,还将已经使用过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保存在主机中,
从该保存的数据中进行上述获取。
3.一种部件安装系统,包括以下单元:将多个生产程序数据簇化,使得即使是在同一簇内切换基板的生产程序数据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更换进料装置的单元;
将已簇化的生产程序数据传送到部件安装机中的单元;以及
获取在所传送的生产程序数据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的单元,
所述部件安装系统获取供给部件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将从进料装置供给的部件安装到规定的基板位置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切换之后,在包括有与切换前的生产程序数据中使用的进料装置相同的进料装置时,关于该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使用切换前的数据,而关于上述切换后新使用的进料装置的部件余数数据,则重新获取以进行部件安装。
CN 200610000362 2005-01-07 2006-01-06 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50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03120 2005-01-07
JP2005003120A JP2006190913A (ja) 2005-01-07 2005-01-07 部品実装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2088A CN1802088A (zh) 2006-07-12
CN100571501C true CN100571501C (zh) 2009-12-16

Family

ID=36797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0036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501C (zh) 2005-01-07 2006-01-06 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190913A (zh)
CN (1) CN10057150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30209A1 (de) 2005-06-29 2007-01-04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Kalibrierung der Innenabmessungen eines insbesondere ringförmigen Körpers
JP4903617B2 (ja) * 2007-03-29 2012-03-28 Juki株式会社 段取り時のフィーダ割当方法
JP5172763B2 (ja) * 2009-03-30 2013-03-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演算装置、部品実装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演算方法
JP5047233B2 (ja) * 2009-06-26 2012-10-1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部品装着方法、部品装着システム、基板の投入順序を特定する装置及び基板の投入順序を特定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5431908B2 (ja) * 2009-12-18 2014-03-0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電子部品の装着方法
JP6660959B2 (ja) * 2015-11-04 2020-03-11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3888A (ja) * 1999-02-03 2000-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の実装方法および実装装置
JP2003273597A (ja) * 2002-03-19 2003-09-26 Juki Corp 部品実装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2088A (zh) 2006-07-12
JP2006190913A (ja) 200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1501C (zh) 部件安装方法及系统
KR100861512B1 (ko) 복수의 칩마운터 통합 제어 시스템
CN101953242A (zh) 贴装条件确定方法
EP2899605B1 (en) Production system and program switching method used for same
CN102546796A (zh) 业务服务器数据更新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168446A (zh) 配置网络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80137A (zh) 流水线工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684907A (zh) 不依赖于端口的、拓扑结构设计的实时网络系统
US7240119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using an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schema
CN101686635B (zh) 电子部件贴装系统及电子部件贴装方法
CN103026808A (zh)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和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US20100115120A1 (en) Concurrent flashing of data processing units in hierarchical networks
CN102123579B (zh) 元件安装装置
US20020124073A1 (en) Combined weighing device and system using replaceable control program
CN101281550B (zh) 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
EP3780926B1 (en) Device for managing substrate processing machine
CN105912355A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硬件程序升级的方法及系统
JP4050524B2 (ja) 部品実装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4903615B2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10490447B (zh) 一种拉动式生产任务的调控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
CN109584101B (zh) 一种多人操作的整定培训考核软件建模方法
CN102686096A (zh) 电气电路生产系统用生产数量管理装置
JP2003229697A (ja) 部品実装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1425100B (zh) 贴装机对基板进行贴装仿真的优化方法
JP2003273597A (ja) 部品実装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