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8596C - 跨骑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8596C
CN100558596C CNB2007100059838A CN200710005983A CN100558596C CN 100558596 C CN100558596 C CN 100558596C CN B2007100059838 A CNB2007100059838 A CN B2007100059838A CN 200710005983 A CN200710005983 A CN 200710005983A CN 100558596 C CN100558596 C CN 10055859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shaft
piece
links
ride type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059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4408A (zh
Inventor
木下拓也
堀内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24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4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85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859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轮悬架装置的刚性并确保叉形件的周边空间的跨骑式车辆。本发明的自动二轮车设有一对用于悬架前轮的前叉(40L、40R)、和下端部(33f)与前叉(40L、40R)相连且以可操纵前轮的方式由车架(20)支承的转向轴(33)。自动二轮车设有顶梁(32)以及下托架(39),其中,该顶梁连接了在侧视图中设置在转向轴(33)的至少前方或后方的大致柱状加强轴(34)和转向轴(33);该下托架连接了加强轴(34)和前叉(40L、40R)。

Description

跨骑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骑式车辆,其至少设有用于悬架车轮的一对叉形件以及设置在叉形件上端的上方并以可操纵该车轮的方式由车架支承的转向轴。
背景技术
以往,自动二轮车等跨骑式车辆广泛采用了设有用于悬架车轮(主要为前轮)的一对叉形件的结构。
这对叉形件一般由连接细长筒状叉形件的上端部的顶梁以及设置在顶梁下方并连接叉形件的中间部的下托架固定。
在顶梁与下托架之间设置以可操纵前轮的方式由车架的头管部支承的圆柱状转向轴。
另外,以减轻重量并确保叉形件周围空间为目的,在小型自动二轮车等中还广泛采用了不使叉形件延伸至顶梁而通过下托架连接叉形件的上端部的结构。
在这种通过下托架连接叉形件的上端部的结构中,已知的方法为:通过弯折1块金属板并以方形形成下托架,以此提高由叉形件或下托架等构成的车轮悬架装置的刚性(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许第2850240号公报(第3~4页,第2~3图)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面所述的方法中,即,在通过弯折1块金属板并以方形形成下托架的方法中,在进一步提高车轮悬架装置的刚性的这一点上还存在改进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是针对这种状况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轮悬架装置的刚性并确保叉形件的周边空间的跨骑式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本发明的第1个特征提供了一种跨骑式车辆,其设有:车架(车架20);车轮悬架装置(例如,前轮悬架装置FS1),该装置包括用于悬架车轮(前轮50)的一对叉形件(例如,下托架39以及前叉40L、40R)以及下端与上述叉形件相连并以可操纵前轮的方式由上述车架支承的转向轴(例如,转向轴33),其要点在于,所述跨骑式车辆设有:加强柱部(例如,加强轴34),该加强柱部在上述跨骑式车辆的侧视图中,设置在上述转向轴的至少前方或后方;连接上述加强柱部和上述车轮悬架装置的加强柱连接部(例如,顶梁32以及下托架39)。
采用这种跨骑式车辆,将加强柱部设置在转向轴的至少前方或后方。因此,即使在将转向轴设置在叉形件上方的情况下,即,即使在叉形件的上端部不延伸至顶梁的情况下,仍能进一步提高车轮悬架装置的刚性。
另外,加强柱部不设置在转向轴的侧方,而是设置在转向轴的前方或后方。因此,不会如从车轮的左右侧延伸至顶梁的以往一般的一对叉形件那样,占据转向轴(头管部)的左右侧的宝贵空间。
总之,采用这种跨骑式车辆,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轮悬架装置的刚性并确保叉形件周围的空间。
本发明的第2特征的要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其还设有与上述叉形件的上端部(上端部40e)相连的下托架(例如,下托架39),上述加强柱连接部具有与上述转向轴的上端部(上端部33e)相连的顶梁(顶梁32),上述加强柱部通过上述顶梁与上述转向轴相连,并通过下托架与上述叉形件相连。
本发明的第3特征的要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其还设有与上述叉形件的上端部相连的下托架(例如,下托架39A),上述加强柱连接部具有与上述转向轴的上端部(上端部33e)相连的顶梁(顶梁32)以及在上述下托架的下方与上述叉形件相连的叉形件侧加强托架(加强托架35),上述加强柱部通过上述顶梁与上述转向轴相连,并通过叉形件侧加强托架与上述叉形件相连。
本发明的第4特征的要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其还设有:与上述转向轴的上端部(上端部33Ae)相连的顶梁(顶梁32A);和与上述叉形件的上端部相连的下托架(下托架39),上述加强柱连接部具有在上述顶梁的下方与上述转向轴相连的转向轴侧加强托架(加强托架36),上述加强柱部通过上述转向轴侧加强托架与上述转向轴相连,并通过下托架与上述叉形件相连。
本发明的第5特征的要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其还设有:与上述转向轴的上端部(上端部33e)相连的顶梁(顶梁32A);与上述叉形件的上端部相连的下托架(下托架39A),上述加强柱连接部具有在上述顶梁的下方与上述转向轴相连的转向轴侧加强托架(加强托架36);以及在上述下托架的下方与上述叉形件相连的叉形件侧加强托架(加强托架35),上述加强柱部通过上述转向轴侧加强托架与上述转向轴相连,并通过上述叉形件侧加强托架与上述叉形件相连。
本发明的第6特征的要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其还设有用作上述跨骑式车辆的动力源的发动机(发动机160);和储存被向上述发动机供给的燃料的燃料箱(燃料箱165),上述燃料箱的前端都(前端部165e)在上述跨骑式车辆的侧视图中,位于上述转向轴的前方。
本发明的第7特征的要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6特征,其还设有上述跨骑式车辆的乘坐者乘坐的车座(车座160),上述车座与上述燃料箱相连地设置在上述燃料箱的后方,上述车座的前端部(前端部180e)在上述跨骑式车辆的侧视图中,延伸至上述发动机的汽缸盖(汽缸盖160a)的上方。
本发明的第8特征的要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其还设有用作上述跨骑式车辆的动力源的发动机(发动机60);和利用冷却水对上述发动机进行冷却的散热器(散热器61),上述散热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包括上述转向轴的侧方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第9特征的要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其还设有用作上述跨骑式车辆的动力源的发动机(发动机60)利用冷却水对上述发动机进行冷却的散热器(散热器61A)和存储供给至上述散热器的上述冷却水的冷却水箱(储存箱62L),上述冷却水箱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包括上述转向轴的侧方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第10特征的要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上述叉形件具有外管(外管40out)以及插入上述外管内侧的内管(内管40in),上述叉形件为上述外管设置在上述内管下方的正立式叉形件。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能够提供可进一步提高车轮悬架装置的刚性并确保叉形件的周边空间的跨骑式车辆。
附图说明
图1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俯视图。
图3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视图。
图4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车轮悬架装置以及车架(一部分)的左视图。
图5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车轮悬架装置的俯视图以及主视图。
图6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车轮悬架装置以及车架的一部分的左视图。
图7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车轮悬架装置和车架的一部分的分解俯视图。
图8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轮悬架装置的左视图。
图9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轮悬架装置的左视图。
图10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轮悬架装置的左视图。
图11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轮悬架装置的俯视图和主视图。
图12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轮悬架装置的俯视图和主视图。
图13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14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自动二轮车的俯视图。
图15为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视图。
图16为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右视图。
图17为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8为涉及第2实施方式的车轮悬架装置以及车架(一部分)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跨骑式车辆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附图的记载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采用了相同或相似的标号。但是,应注意附图为示意图,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是不同的。
因此,应考虑以下的说明判断具体尺寸等。另外,不言而喻,即使在附图相互之间,仍包含相互尺寸关系或比率不同的部分。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式车辆的整体结构)
首先,参照附图1~图3,对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式车辆的自动二轮车1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图3分别显示了自动二轮车10的左侧图、俯视图以及主视图。
自动二轮车10设有前轮50和后轮70,并以发动机60作为动力源驱动后轮70。
车架20形成自动二轮车10的骨架。在车架20上装有发动机60等。另外,车架20设有头管20hp。
头管20hp通过手柄31,可转动地支承由顶梁32、转向轴33、加强轴34、下托架39以及前叉40L、40R构成的前轮悬架装置FS1(在图1~图3中未示出,参见图4(a)、(b)以及图5)。
散热器61利用冷却水冷却前发动机60。自动二轮车10在散热器61的配置位置上具有特征。具体来说,散热器6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转向轴33(头管20hp)的侧方。
在散热器61的下方,设有向散热器61吹送冷却风的电风扇(未示出)。
(2)车辆悬架装置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4(a)以及图5,对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0上的车辆悬架装置进行说明,具体地说,对悬架前轮50的前轮悬架装置FS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a)为前轮悬架装置FS1的左侧图。图4(b)为含有头管20hp的车架20一部分的左侧图。另外,图5为前轮悬架装置FS1的俯视图以及主视图。
如上所述,前轮悬架装置FS1由顶梁32、转向轴33、加强轴34、下托架39以及前叉40L、40R构成。
顶梁32与转向轴33的上端部33e相连。并且顶梁32使加强轴34与转向轴33相连。
通过车架20,具体来说,通过头管20hp,以可操纵前轮50的方式支承转向轴33。转向轴33设置在前叉40L、40R的上端部40e的上方。
即,在自动二轮车10中,前叉40L、40R未延伸至顶梁32,使上端部40e与下托架39相连。另外,转向轴33的下端部33f与前叉40L、40R的上端部40e连接在一起。
设置加强轴34(加强柱部)以便确保并提高前轮悬架装置FS1的刚性。加强轴34在自动二轮车10的侧视图中,设置在转向轴33的后方。加强轴34具有大致柱形形状。
转向轴33利用螺母33n与顶梁32相连。同样,加强轴34利用螺母34n与顶梁32相连。
使下托架39与前叉40L、40R的上端部40e相连。将转向轴33以及加强轴34拧入设置在下托架39上的内螺纹部(未示出)中。
即,顶梁32(加强柱连接部)连接了加强轴34和转向轴33(车轮悬架装置)。更具体地说,在前轮悬架装置FS1中,加强轴34通过顶梁32与转向轴33相连,通过下托架39与前叉40L、40R相连。
前叉40L、40R设置在前轮50的左侧和右侧,并悬架前轮50。
前叉40L、40R设有外管40out以及插入外管40out内侧的内管40in。前叉40L、40R根据路面状态的变化,使前轮50以上下方向(实际上,为带有规定主销后倾角的方向)移动(直线运动),吸收前轮50承受的冲击。
另外,在前轮悬架装置FS1中,前叉40L、40R为将外管40out设置在内管40in下方的直立型叉形件。
(3)车轮悬架装置的安装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6和7,对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0上的车轮悬架装置,具体地说,对前轮悬架装置FS1的安装状态进行说明。
图6为前轮悬架装置FS1以及车架20的一部分的左侧视图。图7为前轮悬架装置FS1以及车架20的一部分的分解俯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使转向轴33穿过设置在头管20hp上的管孔20a。
使顶梁32与转向轴33的上端部33e以及加强轴34的上端部34e相连。在顶梁32上设有转向轴孔32b以及加强轴孔32c。
利用螺母33n,使穿过头管20hp以及转向轴孔32b的转向轴33与顶梁32相连。另外,利用螺母34n,使穿过加强轴孔32c的加强轴34与顶梁32相连。
(车轮悬架装置的变形例)
下面,对设置在上述自动二轮车10上的车轮悬架装置,具体地说,对前轮悬架装置FS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说,在变形例1-1~变形例1-3中,对加强轴向前叉40L、40R以及转向轴的连接方法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变形例2-1~变形例2-2中,对加强轴的设置位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变形例1-1
图8为代替前轮悬架装置FS1,能够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0上的前轮悬架装置FS2的左侧视图。下面,主要对与前轮悬架装置FS1不同的部分加以说明,对于相同的部分,适当省略了说明。
在前轮悬架装置FS1中,通过顶梁32以及下托架39,使加强轴34与前叉40L(40R)以及转向轴33相连。在前轮悬架装置FS2中,加强轴34A通过顶梁32(加强柱连接部)与转向轴33相连,并通过加强托架35与前叉40L(40R)相连。
加强托架35(叉形件侧加强托架)在下托架39A的下方,与前叉40L(40R)相连,具体地说,与内管40in相连。另外,托架35与内管40in通过设置螺母(未示出)或外螺纹部以及内螺纹部(未示出)等连接在一起。
下托架39A与前叉40L(40R)的上端部40e相连。与下托架39(参见图4)相比,在下托架39A上虽连接转向轴33,但不连接加强轴34A。
(2)变形例1-2
图9为代替前轮悬架装置FS1,能够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0上的前轮悬架装置FS3的左侧视图。
在前轮悬架装置FS3中,加强轴34B通过加强托架36与转向轴33A相连,通过下托架39与前叉40L(40R)相连。
加强托架36(转向轴侧加强托架),在顶梁32A的下方与转向轴33A相连。另外,加强托架36与转向轴33A通过设置螺母(未示出)或外螺纹部以及内螺纹部(未示出)等连接在一起。
顶梁32A与转向轴33A的上端部33Ae相连。与顶梁32(参见图4)相比,在顶梁32A上虽连接转向轴33A,但并不连接加强轴34B。
(3)变形例1-3
图10为代替前轮悬架装置FS1,能够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0上的前轮悬架装置FS4的左侧视图。
在前轮悬架装置FS4中,加强轴34C通过加强托架36与转向轴33A相连,并通过加强托架35与前叉40L(40R)相连。
加强托架35(叉形件侧加强托架),在下托架39A的下方与前叉40L(40R)相连,具体地说,与内管40in相连。
加强托架36(转向轴侧加强托架),在顶梁32A的下方与转向轴33A相连。
顶梁32A与转向轴33A的上端部33Ae相连。在顶梁32A上虽连接转向轴33A,但并不连接加强轴34C。
下托架39A与前叉40L(40R)的上端部40e相连。在下托架39A上虽连接转向轴33A,但并不连接加强轴34C。
(4)变形例2-1
下面,对代替前轮悬架装置FS1,能够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0上的其它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变形例2-1以及变形例2-2中,对加强轴的设置位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1为代替前轮悬架装置FS1,能够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0上的前轮悬架装置FS5的俯视图以及主视图。
在前轮悬架装置FS1中,加强轴34设置在转向轴33的后方(参见图5)。在前轮悬架装置FS5中,将加强轴34D设置在转向轴33的前方。
与将加强轴34D设置在转向轴33的前方相伴,下托架39B与下托架39(参见图5)的形状不同。具体来说,下托架39B具有可以在前部连接加强轴34D且在后部连接转向轴33的形状。
在本变形例中,代替正立式前叉40L、40R,采用倒立式前叉41L,41R。
(5)变形例2-2
图12为代替前轮悬架装置FS1,能够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0上的前轮悬架装置FS6的俯视图以及主视图。
在前轮悬架装置FS6中,加强轴34E设置在转向轴33的前方。另外,在前轮悬架装置FS6中,将加强轴34F设置在转向轴33的后方。
与将加强轴34E设置在转向轴33的前方并将加强轴34F设置在后方相伴,下托架39C与下托架39(参见图5)或下托架39B(参见图11)的形状不同。具体来说,下托架39C具有可以在前部连接加强轴34E且在后部连接加强轴34F的形状。
另外,下托架39C具有可以在加强轴34E和加强轴34F之间的中间部连接转向轴33的形状。
在本变形例中,代替正立式前叉40L、40R,采用倒立式前叉41L、41R。
(跨骑式车辆的变形例)
下面,参照附图13~图15、对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式车辆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3~图15所示的自动二轮车10A为使作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式车辆的自动二轮车10(参见图1~图3)的结构产生局部变化的自动二轮车。
下面,主要对与自动二轮车10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省略了对相同部分的适当说明。
图13~图15分别显示了自动二轮车10A的左侧视图、俯视图以及主视图。
自动二轮车10的特征在于散热器61的形状及其设置位置,散热器61设置在包含转向轴33(头管20hp)侧方的位置处。
在自动二轮车10A中,散热器61A具有一般的形状,并设置在发动机60的前方。具体来说,散热器61A安装在车架20上。
另一方面,在自动二轮车10A中,用于储存向散热器61A供给的冷却水的储存箱62L、62R(冷却水箱)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转向轴33(头管20hp)的侧方。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加强轴(例如,加强轴34)设置在转向轴(例如,转向轴33)的至少前方或后方。因此,即使在将转向轴33设置在前叉40L、40R的上端部40e上方的情况下,即,即使在前叉40L、40R的上端部40e不延伸至顶梁(例如,顶梁32)的情况下,仍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轮悬架装置(例如,前轮悬架装置FS1)的刚性。
另外,加强轴34不设置在转向轴33的侧方,而是设置在转向轴33的前方或后方。因此,不会像从前轮50的左右侧延伸至顶梁32的以往一般的一对叉形件那样,占据转向轴33(头管20hp)左右侧的宝贵空间。
因此,提高了将各种部件设置在转向轴33(头管20hp)的左右侧空间时的自由度。例如,如上所述,可以将散热器61或储存箱62L、62R等较重的部件或大型部件设置在该空间中。另外,能够使该部件集中在自动二轮车10(或自动二轮车10A,以下均相同)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附近。
若在该空间中设置较重的部件,则会增大前轮50分担的载荷。若前轮50分担的载荷增大,则会提高自动二轮车10的稳定性,特别是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
以往,为了获得前轮50和后轮70分别分担的载荷的平衡,难以使轮距达到一定距离以下,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获得该载荷的平衡,进一步缩短自动二轮车10的轮距,并提高运动性能。
另外,由于将加强轴34设置在转向轴33的前方或后方,因此,易于进一步缩小自动二轮车10的前面投影面积。
在如前轮悬架装置FS6那样,将加强轴设置在前后的情况下,不会占据转向轴33(头管20hp)左右侧的空间,能够确保更高的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叉40L、40R采用正立式叉形件。由于正立式叉形件与倒立式叉形件相比,能够获得适度的挠性,因此,易于获得车辆悬架装置的适当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61或储存箱62L设置在(头管20hp)左右侧的空间中。因此,在严寒时,通过将散热器61、储存箱62L、62R作为加热器代用,能够向自动二轮车10的乘坐者提供暖气。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6~18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自动二轮车10为重视高速性能和转向性的中型~大型自动二轮车。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自动二轮车100为小于自动二轮车10的小型自动二轮车,其为追求便利性和经济性均高于自动二轮车10的自动二轮车。下面,主要对与自动二轮车10不同的部分加以说明,对于相同的部分,则省略了对它们的适当说明。
图16为自动二轮车100的右侧图。图17为自动二轮车100的局部放大俯视图。自动二轮车100设有前轮150和后轮170,并以发动机160作为动力源来驱动后轮170。
车架120的头管120hp通过手柄131可转动地支承由顶梁132、转向轴133、加强轴134、下托架139以及前叉140R(以及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00左侧的同样的叉形件)构成的前轮悬架装置FS100(在图16中未示出,参见图18)。
燃料箱165储存向发动机160供给的燃料。自动二轮车100的乘坐者(驾驶者以及同乘者)坐在车座180上。
车座180设置在燃料箱165的后方并与燃料箱165相连。另外,车座180的前端部180e在自动二轮车100的侧视图中,延伸至发动机160的汽缸盖160a的上方。
另外,燃料箱165的前端部165e在自动二轮车100的侧视图中,位于转向轴133(头管120hp)的前方。
前灯190用于照射自动二轮车100的前方。前灯190通过安装支柱191固定在燃料箱165的前端部165e上。
仪表板195用于显示自动二轮车100的行驶速度或发动机160的转速等。
如图17所示,使转向轴133及加强轴134与顶梁132相连。另外,通过手柄托架137,将手柄131固定在顶梁132上。
燃料箱165为了避免因加强轴134等以转向轴133为中心转动所造成的与加强轴134等的干涉,在自动二轮车100的平面视图中具有U字状形状,以便能够回避该干涉范围。
(2)车辆悬架装置的结构
图18(a)为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00上的前轮悬架装置FS100的右侧图。图18(b)为含有头管120hp的车架120一部分的右侧图。
通过车架120,具体来说,通过头管120hp,以可操纵前轮150的方式支承转向轴133。转向轴133设置在前叉140R的上端部140e的上方。
即,在自动二轮车100中也同样,前叉140R未延伸至顶梁132,上端部140e与下托架139相连。
设置加强轴134(加强柱部)以便确保并提高前轮悬架装置FS100的刚性。加强轴134在自动二轮车100的侧视图中,设置在转向轴133的后方。
(作用·效果)
在自动二轮车100中,为了能够在转向轴133的左右侧确保空间,燃料箱165的前端部165e在自动二轮车100的侧视图中,延伸至转向轴133(头管120hp)的前方。因此,能够增大燃料箱165的容量,从而延长自动二轮车100的持续行驶距离。
另外,车座180的前端部180e在自动二轮车100的侧视图中,延伸至发动机160的汽缸盖160e的上方。因此,车座180的前后长度延长,自动二轮车100的乘坐者以及同乘者可以更自由地选择理想的乘坐位置。
[其它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虽然通过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披露了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将形成该披露内容的一部分的论述及附图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披露内容可得出各种替代实施形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转向轴、加强轴以及下托架分别形成为独立的部件,但这些部件也可形成一体。
在上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以自动二轮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言而喻,本发明也适用于其它跨骑式车辆(例如,具有3个轮子或4个轮子的跨骑式车辆)。另外,所谓跨骑式车辆虽然是驾驶者跨在鞍上的姿势并具有2~4个车轮的车辆,但也应包含驾驶者将两只脚放在脚踏板上的小型自动二轮车。
虽然在上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前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一定局限于前轮。
这样,不言而喻,本发明应包含未在此处记载的各种实施形式。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仅由根据上面所述的说明概括的适当发明内容范围的发明特定事项限定。

Claims (10)

1.跨骑式车辆,其设有:
车架;和
车轮悬架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悬架车轮的一对叉形件、以及下端与所述叉形件相连并且以可操纵所述车轮的方式由所述车架支承的转向轴;
其中,所述跨骑式车辆设有:
加强柱部,该加强柱部在所述跨骑式车辆的侧视图中,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前方和后方中的至少一方;和
连接所述加强柱部和所述车轮悬架装置的加强柱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还设有与所述叉形件的上端部相连的下托架,
所述加强柱连接部具有与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部相连的顶梁,
所述加强柱部通过所述顶梁与所述转向轴相连,并通过所述下托架与所述叉形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还设有与所述叉形件的上端部相连的下托架,
所述加强柱连接部具有与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部相连的顶梁、以及在所述下托架的下方与所述叉形件相连的叉形件侧加强托架,
所述加强柱部通过所述顶梁与所述转向轴相连,并通过所述叉形件侧加强托架与所述叉形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还设有:
与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部相连的顶梁;和
与所述叉形件的上端部相连的下托架,
所述加强柱连接部具有在所述顶梁的下方与所述转向轴相连的转向轴侧加强托架,
所述加强柱部通过所述转向轴侧加强托架与所述转向轴相连,并通过下托架与所述叉形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还设有:
与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部相连的顶梁;和
与所述叉形件的上端部相连的下托架,
所述加强柱连接部具有在所述顶梁的下方与所述转向轴相连的转向轴侧加强托架、以及在所述下托架的下方与所述叉形件相连的叉形件侧加强托架,
所述加强柱部通过所述转向轴侧加强托架与所述转向轴相连,并通过所述叉形件侧加强托架与所述叉形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还设有用作所述跨骑式车辆的动力源的发动机、和储存被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的燃料的燃料箱,
所述燃料箱的前端部在所述跨骑式车辆的侧视图中,位于所述转向轴的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还设有所述跨骑式车辆的乘坐者乘坐的车座,
所述车座与所述燃料箱相连地设置在所述燃料箱的后方,
所述车座的前端部在所述跨骑式车辆的侧视图中,延伸至所述发动机的汽缸盖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还设有用作所述跨骑式车辆的动力源的发动机、和利用冷却水对所述发动机进行冷却的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侧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还设有用作所述跨骑式车辆的动力源的发动机、利用冷却水对所述发动机进行冷却的散热器、和存储供给至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冷却水的冷却水箱;
所述冷却水箱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侧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中,所述叉形件具有外管以及插入所述外管内侧的内管,
所述叉形件为所述外管设置在所述内管下方的正立式叉形件。
CNB2007100059838A 2006-02-17 2007-02-15 跨骑式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5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41022 2006-02-17
JP2006041022 2006-02-17
JP2006211170 2006-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4408A CN101024408A (zh) 2007-08-29
CN100558596C true CN100558596C (zh) 2009-11-11

Family

ID=387431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598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4409B (zh) 2006-02-17 2007-02-15 跨骑式车辆
CNB20071000598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596C (zh) 2006-02-17 2007-02-15 跨骑式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598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4409B (zh) 2006-02-17 2007-02-15 跨骑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0244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9136B2 (ja) * 2016-09-29 2019-04-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N110494350B (zh) * 2017-03-24 2021-03-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电池配置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1729A (en) * 1976-06-07 1979-10-2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oolant circulating system for motorcycle
US4387532A (en) * 1980-11-26 1983-06-14 Icd Corporation Toy remote-control motor bicycle
US4440412A (en) * 1979-05-26 1984-04-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2689U (zh) * 1987-03-06 1987-10-21 孔祥林 微型折叠机踏两用助行器
JP4028657B2 (ja) * 1999-03-31 2007-1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タンクカバー取付構造
CN1283567A (zh) * 1999-07-08 2001-02-14 罗宪安 混合动力自行车
JP3974405B2 (ja) * 2002-01-15 2007-09-1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4188199B2 (ja) * 2003-10-14 2008-1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1729A (en) * 1976-06-07 1979-10-2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oolant circulating system for motorcycle
US4440412A (en) * 1979-05-26 1984-04-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US4387532A (en) * 1980-11-26 1983-06-14 Icd Corporation Toy remote-control motor bi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4408A (zh) 2007-08-29
CN101024409B (zh) 2010-06-02
CN101024409A (zh) 200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3058B (zh) 加强装置
US6783158B2 (en) Vehicle
US8122993B2 (en) Power steering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CN100465051C (zh) 车架结构
CN102892597B (zh) 运载工具悬架系统
US6338393B1 (en) Pivoting frame suspension scooter
CN101683872A (zh) 电动车辆中的蓄电池配置结构
CN100558596C (zh) 跨骑式车辆
US7422084B2 (en) Motorcycle
CN101480985A (zh) 高转向灵活性、高稳定性的三轮车及其所用车架
CN201254060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前悬架
CN100509536C (zh) 低地板式车辆
CN108357601A (zh) 两轮电动车辆
CN103481967B (zh) 三轮车
JP5129938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02328690A (zh) 车身补强装置
CN202272132U (zh) 小型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JP2007246072A (ja) 鞍乗型車両
CN100415589C (zh) 踏板式车辆
EP3663554B1 (en) Motorvehicle comprising a rear engine and an improved cooling system
CN103192917A (zh) 正三轮摩托车
CN201056281Y (zh) 电动三轮车
JP4818021B2 (ja) 鞍乗型車両
CN201254252Y (zh)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BRMU8900910U2 (pt) triciclo de carg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