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4696C - 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 Google Patents

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4696C
CN100544696C CNB2006100136558A CN200610013655A CN100544696C CN 100544696 C CN100544696 C CN 100544696C CN B2006100136558 A CNB2006100136558 A CN B2006100136558A CN 200610013655 A CN200610013655 A CN 200610013655A CN 100544696 C CN100544696 C CN 10054469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plate
boots
rehabilitation
slid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136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43317A (zh
Inventor
杜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 Yaohu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706230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0544696(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6100136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44696C/zh
Publication of CN1843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3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46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469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由主体支撑架和若干个附属训练器械组成,二榀主支架构成主体支撑架,底梁上部直立设置固定升降柱,固定升降柱之间横直设置支撑梁,主支架上部设置门字形的升降梁和升降杆,二根躯体承载梁和二根定位杆形成井字形,躯体承载梁和定位杆的交叉构成与人体相吻合的躯肢体固定孔,附属训练器械置于附属器械承载梁上。本发明设计科学,结构紧凑,体积小,功能齐全,疗效高,其设计集多种医疗器材、健身器材、脑瘫器材、体育器材等器材的单项功能和独创的功能为一体,操作要领易掌握,利于专业和非专业人员掌握应用,在一件器械上即可完成身体各部位高质量体能训练,尤其适宜SPR术前和术后的康复训练。

Description

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锻炼用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背景技术
脑瘫痪的病患给数千百万个患儿带来了难以想象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其沉重的负担。目前,在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脑瘫痪康复中心约10余家,各康复中心每年要接待需要治疗的患者达数千人以上。
治疗脑瘫痪的方法大体分为: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抑制疗法,中医疗法,手术疗法及西药疗法等,但疗效都很不理想,达到痊愈的微乎其微,治疗脑瘫痪病患仅仅依靠医疗的方法治愈率微乎其微,而且治疗期较长,一般都需要数年,而且治疗费用极其昂贵,一个患儿每年的治疗费需要数万甚至几十万,一般家庭很难承受。特别是脑瘫痪患儿的肌张力是康复治疗中最大的障碍,在康复治疗脑瘫痪病患中SPR手术(即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是治疗脑瘫痪病肌张力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SPR手术解痉彻底,症状不复发,对改善脑瘫痪患儿的四肢功能和生活质量效果明显。能解决一些非手术治疗不能解决的问题,但SPR手术后康复训练往往达不到质和量的要求,导致施术后未达到SPR手术的效果。未达到SPR手术效果并不是SPR手术不成功,而是SPR手术后康复训练的动作不正确以及动作的质和量未达到要求。患儿在接受康复治疗过程中,每次康复治疗是由训导员进行的,训导员是按照规定时间、规定动作进行康复治疗;做的动作就是利用一些简单的辅助器具给患儿抻臂,摆手,扭腰,推髋,抱球、踩晃板,每周累计训练时间也不过6-10小时。患儿的每次康复治疗是否达到疗效,对患儿实施的康复治疗动作是否做到位,这些问题训导员不予以考虑,康复训练时间一到则立即停止康复治疗,忽略了运动质量和运动数量;因此大部分患儿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使得一部分患儿的肌肉萎缩坏死,引起器官病变,甚至会导致影响到生命。
患者众多,仅国内就有数百万众之多。就目前我国的医疗规模如长期接受这么多的患者是根本不可能的。若是患有脑瘫病患儿的家庭,照顾患儿需要很多的人手才能完成,对于患儿来说除去睡眠的时间躺在床上,其他时间尽可能的不让患儿躺在床上,无论是吃饭、大小便、行走、游戏,康复治疗等等都需要人手,绝大多数的家庭很难做到。
只有进行家庭训练,再配合其它辅助治疗才是唯一的一条康复之路。然而目前国内外已有的训练器械价格昂贵,一般普通家庭难以接受;使用训练器械的技术要求严格并且技术要求复杂,非专业人员难以掌握。
患者家长得到医嘱后,开始时都是信心百倍地给患者进行摆腿、揉脚、做健身操等,过了段时间不见成效,大多数家长就懈气了,究其原因:其一,康复训练方法有问题:每个医生或治疗师传授给患者家长的方法都不一样,有的是通过看书,有的是通过培训,康复训练的手法杂乱无序,患者家长无从下手。康复训练的手法难于掌握,家长们不得要领,如此康复训练获得的效果是非常渺茫;其二,康复训练没有合适的辅助康复训练器材:目前市场购买不到辅助康复训练器材,即使能够把医院的全套器材都弄到家里来,却无法放置这些器材,没有辅助康复训练器材,无法进行正确的辅助康复训练动作,只能简单地做一些按摩和全被动式儿童操之类的动作,康复训练的动作不正确则不会获得康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适宜康复中心专业人员使用而且还适合家庭非专业人员进行康复训练的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脑瘫:中医称小儿脑性瘫痪。国际上称脑性麻痹“CEREBRAL PASLY”简称CP,是指儿童出生前后脑发育过程中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综合症。由于大脑中枢丧失了对肢体支配协调的功能从而造成运动障碍及运动姿势异常。脑瘫是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病症之一,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脑瘫的发病率占出生婴儿的0.2-0.5%,与国际比率大致相同。
脑瘫的治疗是极其困难的,究其主要原因是:大脑细胞部分坏死是无法修复和激活的。联合国卫生组织推广引导辅助式运动疗法,对药物营养在脑细胞中起的作用还有质疑,不予肯定,药物所起的作用只局限在增强骨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因此一些西方国家已放弃药物治疗而注重运动疗法。有一些脑瘫患儿出现的畸形,可以采用外科整形手术对出现的畸形进行矫形手术,术后再进行康复训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主体支撑架和若干个附属训练器械组成,主体支撑架包括主支架、附属器械承载梁、升降梁、升降杆、躯体承载梁、定位杆组成,主体支撑架的主支架整体呈矩形,主体支撑架相对设置二榀主支架,主支架的下部横直设置底梁,底梁的下部的两端部各自设置脚轮,底梁上部的两端部各自固定设置直立于底梁端部上的固定升降柱,两个固定升降柱的上端部之间横直固定设置支撑梁。固定升降柱另一端部的中空柱体内固定设置缓冲簧,固定升降柱的一端部外侧各自固定设置定位顶丝。
由一架主体支撑架作为康复训练器械的主体,配置若干个附属训练器械辅助主体支撑架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过程中训练动作质量更为有效,所做的动作到位。主体支撑架是由主支架、附属器械承载梁、底梁、拉杆、支撑梁、脚轮、伸展定位柱、升降梁、升降杆、躯体承载梁、定位杆和缓冲簧组成,主体支撑架设置二榀主支架构成整体主体支撑架,主支架的下部横直设置底梁,底梁的下部设置脚轮,主支架的两侧直立设置固定升降柱,柱支架的上部支撑梁,固定升降柱的两端部各自与底梁和支撑梁相连接。中空柱体的固定升降柱内底部设置缓冲簧,固定升降柱上部外壁设置定位顶丝。根据不同的病患情况以及患病的程度运用主体支架,选择不同的附属训练器械放置在主体支撑架上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底梁的下部设置脚轮,可使主体支撑架能够在地面上自由移动。固定升降柱的柱体内设置缓冲弹簧是为了防止升降梁和升降杆在出现误操作下滑时夹手,造成误伤。
主支架的上部横直设置升降梁,升降梁下部的两端部各自垂直固定设置升降杆,整体呈冂字形,两个升降杆的一端部各自与升降梁的两端部固定相连接,两个升降杆的另一端各自相对垂直从固定升降柱的一端部插入固定升降柱内,固定升降柱的截面形状与升降杆的截面形状相适配,升降杆沿固定升降柱内壁升降升降梁,通过固定升降柱上部的定位顶丝固定升降杆。
升降梁两端的下部设置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部与升降梁固定相连接,整体呈冂字形,升降杆的下端部插入中空柱体的固定升降柱内。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升降梁的高度,然后用固定升降柱上的定位顶丝固定。
两榀主支架的底梁之间横直固定设置至少二根以上附属器械承载梁,附属器械承载梁之间的间距为等距设置。
附属承载梁的两端部各自与二榀主支架的底梁等距相连接,附属训练器械放置在附属承载梁上,附属器械承载梁上不仅是要放置附属器械进行相应的动作训练,借助肢体固定可完成头颈部的前后左右、正转反转运动,以及上肢的曲伸、上举及完成手部握力持重等动做。不使用附属器械还可作为步行机使用,下肢体在附属器械承载梁之间步行,练习行走的肌肉群,提高行走能力。
两榀主支架的升降梁之间横直设置二根躯体承载梁,躯体承载梁之间等距设置,升降梁的端部设置躯体调节滑道,通过躯体调节滑道调节躯体承载梁之间的间距。躯体承载梁之间相对称横直设置相对套插的定位杆,定位杆的两端固定设置套管,套管圈套在躯体承载梁上,套管的内径与躯体承载梁的外径相适配,套管上设置定位顶丝,定位杆通过套管沿躯体承载梁平移,二根躯体承载梁和二根定位杆形成井字形,通过定位顶丝在躯体承载梁上定位,二根躯体承载梁和二根定位杆的交叉构成与人体相吻合的躯肢体固定孔。
躯体承载梁的两端部各自与二榀主支架的升降梁等距固定相连接,定位杆的两端部固定设置套管,套管圈套在躯体承载梁上,套管带动定位杆沿躯体承载梁平移,通过设置在套管上的定位顶丝把定位杆定位在躯体承载梁上构成躯肢体固定孔。躯体承载梁和定位杆构成患者的躯、肢体的躯肢体固定孔,患者的身躯架在躯肢体固定孔内,即可安全可靠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使患者的躯体能长时间处于直立状态,每天能够长时间保持不卧床,促进身体内各脏器机能的运转,提高身体素质;解除患者家人必须时刻陪伴患者的难题,锻炼患者自行独立活动的能力。
附属训练器械置于附属器械承载梁上,附属器械承载梁上横直设置附属训练器械的定板,附属训练器械的定板呈矩形,定板下部的两端部相对称固定设置固定卡,相对称设置的固定卡的外侧与相对称设置的附属器械承载梁的内侧相适配,附属训练器械的定板放置在附属器械承载梁上,固定卡嵌入附属器械承载梁之间。
由定板下部设置固定卡构成的附属训练器械为固定平板式附属训练器械,矩形定板的下部对称设置固定卡。患者可以长时间的无需陪伴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正确的进行全身的肌肉群的康复训练。借助肢体能够固定可完成头颈部的前后左右、正转反转运动;可完成上肢的曲伸、上举及完成手部握力持重等动做,如哑铃操等;完成躯干胸部、腰部、髋部、背部等前后左右、正转反转运动。
定板上等距设置至少8个以上间距定位孔或等距设置至少二条以上间距调节滑道,定板上相对称直立设置两个脚部矫形训练靴,脚部矫形训练靴整体呈L形,脚部矫形训练靴上部设置半圆筒形矫形训练靴筒,矫形训练靴筒截面呈弧形。脚部矫形训练靴的下部设置矫形训练靴底,矫形训练靴底的一端部与矫形训练靴筒的下部固定相连接,矫形训练靴底和矫形训练靴筒整体构成L形。矫形训练靴底上固定设置至少二个以上固定孔,固定孔的孔径和间距与定板上的间距定位孔或间距调节滑道相适配,用螺栓穿过固定孔和间距定位孔或间距调节滑道,把脚部矫形训练靴固定设置在定板上。通过调整矫形训练靴底的固定孔设置在定板的间距定位孔或间距调节滑道的不同位置,调节两个相对称的脚部矫形训练靴之间的间距。脚部矫形训练靴的矫形训练靴筒的边缘相对称设置若干个束缚固定孔,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束缚住小腿、脚踝部和脚掌,强制矫正小腿、脚踝、脚跟和脚掌的姿态做腰部、腹部、胸部、背部、上肢体、肩部、颈部、腿部和脚踝部的康复训练。
矫形训练靴筒和矫形训练靴底呈L形构成脚部矫形训练靴,两个脚部矫形训练靴相对称直立设置在定板上,矫形训练靴底上设置若干个固定孔,定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间距定位孔,固定孔的孔径和间距与定板上的间距定位孔相适配,可采用螺栓或螺钉通过固定孔和间距定位孔,把脚部矫形训练靴固定设置在定板上。根据脑瘫痪患儿的具体情况,移动两个相对称的脚部矫形训练靴之间的间距,以适用于康复训练时脑瘫痪患儿的两脚的距离。在矫形训练靴筒的边缘相对称设置若干个束缚固定孔,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束缚小腿和脚踝部,可以直接强制矫正小腿、脚踝、脚跟和脚掌的姿态做康复训练。一般脑瘫痪患儿的跟腱短,肢体发育不良,韧带伸缩性差且僵硬,肌张力过强,足跟不能着地,各关节僵硬不能自然弯曲,身体软时如泥,硬时如棍。柔韧性康复训练就是缓解这些症状,使跟腱韧带拉长,提高韧带伸缩性和弹性,加强关节控制力,尽可能的降低肌张力。当患者固定躯、肢体,通过主支架使身躯能够直立,把脚放在附属器械的定板上的脚部矫形训练靴内,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束缚小腿和脚踝部。把跟腱群肌肉拉开,并用正确的姿势站在定板上作康复训练动作,保持跟腱肌肉群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对脚部的脚跟、脚踝进行矫形,正确的矫正脚跟和脚踝,才能够使脚平稳的站立在定板上,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患者可以长时间的无需陪伴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正确的进行全身的肌肉群的康复训练。借助肢体能够固定可完成头颈部的前后左右、正转反转运动;可完成上肢的曲伸、上举及完成手部握力持重等动做,如哑铃操等;完成躯干、胸部、腰部、髋部、背部、上肢体、肩部、颈部、腿部和脚踝部等前后左右、正转反转运动。
当脑瘫痪患儿的下肢、脚跟、脚掌和脚踝部矫正到能够接近正常人的程度,即可去掉脚部矫形训练靴,可直接把脚放在附属器械的定板上,进行康复训练。把跟腱群肌肉拉开,并用正确的姿势站在定板上作康复训练动作,保持跟腱肌肉群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一榀主支架的固定升降柱的中部之间横直固定设置拉杆,另一榀主支架的底梁和支撑梁之间直立固定设置伸展定位柱。伸展定位柱的侧面固定设置至少1个以上的束缚固定孔,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在伸展定位柱上束缚住其中一条腿,对另一条腿做矫正髋部关节、腿部关节和脚踝部的康复训练以及拉抻腿部韧带的康复训练。
拉杆的两端部各自与二根升降柱的中部横直固定相连接。伸展定位柱的两端部各自与底梁和支撑梁的中部固定相连接。定位杆的套管圈套在躯体承载梁上,套管上设置定位顶丝,套管沿躯体承载梁往复平移,用定位顶丝定位。未曾接受过康复训练较重的脑瘫痪患儿,基本上下肢很软,毫无支撑力,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康复训练,其症状会向不良发展。还有一些脑瘫痪患儿接受的康复训练方法不当,肢体已形成了不稳定畸形,如罗圈腿、小罗圈腿、后弓腿、S形腿、足弓塌陷、脚掌外翻等。这些症状均给正常的康复训练设置了障碍,如果不先矫正形体和姿态的正确,畸形症状则会由不稳定畸形转化成固定畸形,形成了固定畸形就很难再康复。患者定位在另一榀主支架的旁,其中一下肢束缚在伸展定位柱上,拉动另一下肢向后或向前或向左或向右拉伸,抻拉胯部和腿部的肌肉群和韧带。借助肢体能够固定可完成头颈部的前后左右、正转反转运动;可完成上肢的曲伸、上举及完成手部握力持重等动作,完成躯干胸部、腰部、髋部、背部等前后左右、正转反转运动。
附属训练器械的定板上部横直设置平衡动板,定板与平衡动板之间固定设置至少四个以上平衡簧,平衡簧的两端各自与平衡动板的下部和平衡定板的上部固定相连接。强制脚掌的支承力和扩大脚掌支撑面积以及协调脚踝关节控制能力,做腰部、腹部、髋部、踝部和脚掌的康复训练。
由定板上设置平衡簧,平衡簧上设置平衡动板构成平衡动板式附属训练器械,在定板上直立固定设置平衡簧,平衡簧的上端部固定横直设置平衡动板,平衡簧的两端部各自与定板和平衡动板固定相连接。脑瘫痪患儿的平衡调节能力还很差,是由于脚掌支撑力不均造成脚掌支撑面积缩小,导致站立不稳,身体晃动,就会影响行走不平衡。因此必须进行平衡控制的康复训练,提高脚掌支撑力的均衡,扩大脚掌支撑面积,提高关节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固定躯、肢体,借助平衡动板和平衡簧在晃动的状态下完成肢体的运动,对脚部的脚跟、脚踝进行矫形,正确的矫正脚跟和脚踝,才使脚能够平稳的站立在平衡板上,提高腰部、背部、髋部和腿部的肌肉群的康复训练,达到训练患者平衡感的目的。
附属训练器械的定板上部设置直立于定板上的滑道,在相对称设置的滑道之间沿滑道横直相对设置二块横摆胯滑板,横摆胯滑板的两侧与滑道相适配,横摆胯滑板沿滑道向滑道的两端部往复平移,横摆胯滑板的端部设置直立于横摆胯滑板的辅助拉手。横摆胯滑板上部各设置直立于横摆胯滑板上的脚部矫形训练靴,脚部矫形训练靴的矫形训练靴底用螺栓穿过固定孔固定设置在横摆胯滑板上,脚部矫形训练靴的边缘相对称设置若干个束缚固定孔,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把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束缚在脚部矫形训练靴内,强制矫正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的姿态做腿部和髋部的康复训练。
由定板上设置滑道,在滑道上相对设置二块横摆胯滑板构成跨步式附属训练器械,在定板上相对称设置直立于定板上的滑道,滑道上相对设置二块横摆胯滑板,横摆胯滑板直立于横摆胯滑板的辅助拉手,横摆胯滑板眼定板上的滑板往复平移。固定躯、肢体,借助滑道和横摆胯滑板对胯部、髋部和腿部的肌肉群进行横摆运动,同时校正罗圈腿、小罗圈腿、后弓腿、S形腿的不良动作。横压腿和自由摆动等动作对胯部、髋部和腿部的肌肉群的康复训练,提高胯部、髋部和腿部的肌肉群的肌肉力度,练习行走训练。
附属训练器械的定板上部并列设置直立于定板上的两条相对称的滑道,在相对称设置的每条滑道之间沿滑道横直设置纵摆胯滑板,纵摆胯滑板的两侧与滑道相适配,纵摆胯滑板沿滑道向滑道的两端部往复平移,纵摆胯滑板的端部设置直立于纵摆胯滑板的辅助拉手,用站姿或蹲姿或跪姿或直腿或屈腿的姿态做髋部、腿部和踝部的康复训练。
由定板上并列设置二条滑道,在二条滑道上各设置纵摆跨滑板构成行走式附属训练器械,固定躯、肢体,借助滑道和纵摆胯滑板对胯部、髋部和腿部的肌肉群进行纵摆运动,同时校正罗圈腿、小罗圈腿、后弓腿、S形腿的不良动作。前后压腿和自由摆动等动作对胯部、髋部和腿部的肌肉群的康复训练,提高胯部、髋部和腿部的肌肉群的肌肉力度,练习行走训练。
附属训练器械的定板上部设置直立于定板上的T形支架,T形支架上部横直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上设置阻磨器,阻磨器做功于旋转轴,调整阻磨器的磨阻量则改变旋转轴旋转力度。旋转轴的两端部各自设置Z形旋转支臂,Z形旋转支臂的臂端部设置旋转踏板。旋转踏板上各自固定设置脚部矫训练靴,用螺栓穿过矫形训练靴底的固定孔固定设置在旋转踏板上。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把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束缚在脚部矫形训练靴内,防止在旋转踏板上打滑,强制矫正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的姿态,用坐姿或站姿作髋部、腿部和脚踝部的康复训练。
由定板上设置T形支架,在T形支架上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两端设置Z形旋转支臂和旋转踏板构成蹬车式附属训练器械,在定板上设置带旋转轴的T型支架,旋转轴的两端部设置带有旋转踏板的Z型旋转支臂,固定躯、肢体,借助定板、T型支架、旋转轴、Z型旋转支臂和旋转踏板对胯部、髋部和腿部的肌肉群进行蹬踏运动,借助旋转踏板的前后摆动和上下转动等,完成髋、膝、踝各关节的弯曲伸直运动、完成迈腿、高抬腿、前后高曲腿等动作,对胯部、髋部和腿部的肌肉群的康复训练,提高胯部、髋部和腿部的肌肉群的肌肉力度,练习行走训练。
附属训练器械的定板上部设置至少4个直立于定板上的倾角调节杆,倾角调节杆的上部设置倾角定板,倾角定板的前端部设置直立于倾角定板上的拉手,倾角定板的后端部设置直立于倾角定板上的脚挡,通过倾角调节杆调节倾角定板,倾角定板的拉手端高于脚挡端形成倾斜角度,用站姿矫正脚跟和脚踝的跟腱群肌肉的康复训练或用蹲姿矫正腰部、背部、髋部、腿部、脚踝部、脚跟和脚掌的康复训练。
由定板上设置至少4个倾角调节杆,在倾角调节杆的上部设置倾角定板构成倾斜板式附属训练器械,当患者固定躯、肢体,通过主支架使身躯能够直立,脚放在附属器械的倾角定板上,强制拉开跟腱群肌肉,并用正确的姿势站在顶板上作康复训练动作,保持跟腱肌肉群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借助倾角定板将脚掌的脚尖向上脚跟向下固定,对脚部的脚跟、脚踝进行矫形,正确的矫正脚跟和脚踝,才能够使脚平稳的站立在倾角定板上,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患者可以长时间的无需陪伴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正确的进行全身的肌肉群的康复训练。完成躯干胸部、腰部、髋部、背部等前后左右、正转反转运动。
当患者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可将带有倾角定板的附属器械直接放置在较平整的地面上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蹲在倾角定板上双手拉住拉手,脚跟抵住脚挡,在倾角定板上做康复训练的动作。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重新调节倾角的角度,加深训练的程度。
对脑瘫痪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的科目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体能基础训练的科目为体态基础康复训练,主要是矫正形体和姿态,消除不良动作和畸形动作,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力量;第二阶段站立行走基础训练的科目为体能康复训练,在形体和姿态趋向正确的状态下,主要是提高肌肉群和韧带的能力;第三阶段行走训练的科目为站立和行走康复训练,在形体和姿态正确以及肌肉群和韧带的能力达到一定标准方可进行站立和行走对康复训练。
训导员在对脑瘫患儿进行上述三类康复训练的科目中,第一类体态基础康复训练科目的基础性康复训练至关重要,脑瘫痪患儿必须先进行“体态康复训练”的康复训练科目,一定要正确矫正脑瘫患儿的体态和姿态,达到体态康复训练科目的标准。随着康复训练的“质”和“量”的提高,三类康复训练的科目相互交叉,循序渐进。训导员根据脑瘫患儿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康复训练阶段选用相应类别的康复训练科目,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临床应用病例:
临床病例一
患者:女,2岁半 天津市人
治疗时间:2003年12月至今
病情症状:思维表达能力较为正常,语速频率慢,说话声音小,且吐字不清。动作功能没有,肌张力极强。手掌呈曲握状,不能持物。上肢成弯曲状,不能伸展伸直;下肢成直挺状不能弯曲坐立,脚掌无法放平着地,全身基本不能活动,仰卧床。眼球时而上翻,轻微响声就会受惊,整体表现呆滞。
诊断鉴定:1周岁时,经天津市儿童医院诊断鉴定为:痉挛型四肢瘫、重症脑瘫。
治疗病史:该患儿1岁起开始接受治疗,曾去过国内数家大型医院和康复中心,不见好转。又到私人诊所治疗,采取的是野蛮疗法,生拉硬劈,每次患儿在治疗中都是疼痛难忍,大汗淋漓,大声哭喊,但病情始终不见好转,且肌张力越来越强,四肢越来越僵硬,症状越发明显,为此还花去了高额治疗费用。
症状分析:从运动角度观察分析,患儿肌肉有问题,患儿的肌肉状态如同皮包着一层水。患儿的大脑中枢神经有问题,但不影响肌肉发育。造成病情不见好转的主要原因是: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活动和训练,患儿以往的治疗不对症,所以治疗必须先从训练肌肉力量上入手。
治疗地点:患者家
治疗方案:
1、运用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进行运动疗法。先进行肌肉力量训练,以使身体到充分伸展,让患者先能够直立起来,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做一些身体能力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支撑训练、精细训练,以提高身体各种机能、降低肌张力、矫正和抑制不良姿势。基础打好了再进行行走训练;
2、训练标准:各种运动的动作一定要规范到位;
3、训练数量:遵循条件反射原理,训练数量根据身体承受能力,注意运动损伤以达到接近运动极限为标准;
4、时间安排:每周六天,周日休息。每天上午3小时,下午2小时;
5、治愈标准:各种行为动作接近正常。
治疗期限:1年-1年半。
治疗效果:10天后体态便有所伸展,20天后上肢可以伸直,手可持物握笔。30天后肌肉力量、关节力量明显增强。可自行坐姿并能上体向下拾物。3个月后可倚靠站立,肌张力明显下降,腿可自行弯曲。6个月后脚掌可基本着地,借助外力可抬腿迈步。1年后家人领着可长时间行走,步伐较为标准,踮步,剪刀步消失,眼球上翻、易受惊吓等不良行为消失。肢体外观、体态已接近正常人。
临床病例二
患者:男1岁零8个月
病情症状:上肢踮动,下肢可行走,步姿为踮动剪刀步,体态病状明显。
医疗诊断:痉挛型四肢受累中症脑瘫。
治疗方法:运用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进行运动疗法,加强正确姿势的运动训练。
治疗时间:2004年4月-7月
治疗效果:4个月后踮步、剪刀步等症状消失,步伐、体态等接近正常。
本发明是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设计科学,结构紧凑,体积小,功能齐全,疗效高,结构合理,安装简便,使用方便,其设计集多种医疗器材、健身器材、脑瘫器材、体育器材等器材的单项功能和独创的功能为一体,操作要领简单易掌握,利于专业和非专业人员掌握应用。在一件器械上即可完成身体各部位高质量体能训练,对躯干、胸部、背部、腰部、腹部、上肢体、肩部、颈部、髋部、下肢体、踝部和脚掌进行康复训练,再配合精细训练和其它辅助疗法,病情完全可以达到改善。使用本发明还使训导人员和患者家属感到省力、省心,增加训导员和患者家属的信心,同时使患者感到累而不枯燥,训练科目多而不烦琐。经过短时间的康复训练可大幅度提高肌肉力量和各关节力量,提高肌肉的松紧弹性,韧带的柔韧性。降低肌张力,抑制异常动作,步伐标准,达到直立及行走。达到一定训练量后,患者的体形、举止、坐卧、行走等各方面行为能力基本接近同龄的正常人。对单项肢体障碍的康复训练,特别适宜SPR术前和术后的康复训练。本发明还可以对运动员的肢体进行矫姿、矫形、柔韧性训练、体能性训练,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运动员进行矫姿、矫形、柔韧性训练,效果极为明显。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图1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示意图
图2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示意图
图3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附属器械示意图
图4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附属器械示意图
图5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附属器械示意图
图6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附属器械示意图
图7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附属器械示意图
图8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附属器械示意图
图9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附属器械示意图
图10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附属器械示意图
图11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的附属器械示意图
1主支架,2升降梁,3固定升降柱,4升降杆,5附属器械承载梁,6底梁,7支撑梁,8躯体承载梁,9定位杆,10定位顶丝,11躯肢体固定孔,12躯体调节滑道,13伸展定位柱,14缓冲簧,15角轮,16固定卡,17定板,18平衡簧,19平衡动板,20滑道,21横摆胯滑板,22脚档,23T形支架,24旋转轴,25Z形旋转支臂,26旋转踏板,27倾角定板,28拉手,29倾角调节杆,30主体支撑架,31附属器械,32拉杆,33套管,34纵摆胯滑板,35辅助拉手,36阻磨器,37脚部矫形训练靴,38束缚固定孔,39固定孔,40间距定位孔,41矫形训练靴筒,42矫形训练靴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主体支撑架(30)和若干个附属训练器械(31)组成,主体支撑架(30)包括主支架(1)、附属器械承载梁(5)、升降梁(2)、升降杆(4)、躯体承载梁(8)、定位杆(9)组成,主体支撑架(30)的主支架(1)整体呈矩形,主体支撑架(30)相对设置二榀主支架(1),主支架(1)的下部横直设置底梁(6),底梁(6)的下部的两端部各自设置脚轮(15),底梁(6)上部的两端部各自固定设置直立于底梁(6)端部上的固定升降柱(3),两个固定升降柱(3)的上端部之间横直固定设置支撑梁(7)。
固定升降柱(3)另一端部的中空柱体内固定设置缓冲簧(14),固定升降柱(3)的一端部外侧各自固定设置定位顶丝(10)。主支架(1)的上部横直设置升降梁(2),升降梁(2)下部的两端部各自垂直固定设置升降杆(4),整体呈冂字形,两个升降杆(4)的一端部各自与升降梁(2)的两端部固定相连接,两个升降杆(4)的另一端各自相对垂直从固定升降柱(3)的一端部插入固定升降柱(3)内,固定升降柱(3)的截面形状与升降杆(4)的截面形状相适配,升降杆(4)沿固定升降柱(3)内壁升降升降梁(2),通过固定升降柱(3)上部的定位顶丝(10)固定升降杆(4)。
两榀主支架(1)的底梁(6)之间横直固定设置至少二根以上附属器械承载梁(5),附属器械承载梁(5)之间的间距为等距设置。
两榀主支架(1)的升降梁(2)之间横直设置二根躯体承载梁(8),躯体承载梁(8)之间等距设置,升降梁(2)的端部设置躯体调节滑道(12),通过躯体调节滑道(12)调节躯体承载梁(8)之间的间距。躯体承载梁(8)之间相对称横直设置相对套插的定位杆(9),定位杆(9)的两端固定设置套管(33),套管(33)圈套在躯体承载梁(8)上,套管(33)的内径与躯体承载梁(8)的外径相适配,套管(33)上设置定位顶丝(10),定位杆(9)通过套管(33)沿躯体承载梁(8)平移,二根躯体承载梁(8)和二根定位杆(9)形成井字形,通过定位顶丝(10)在躯体承载梁(8)上定位,二根躯体承载梁(8)和二根定位杆(9)的交叉构成与人体相吻合的躯肢体固定孔(11),如图1、图2所示。
实施例2
附属训练器械(31)置于附属器械承载梁(5)上,附属器械承载梁(5)上横直设置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呈矩形,定板(17)下部的两端部相对称固定设置固定卡(16),相对称设置的固定卡(16)的外侧与相对称设置的附属器械承载梁(5)的内侧相适配,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放置在附属器械承载梁(5)上,固定卡(16)嵌入附属器械承载梁(5)之间,如图2、图3所示。
实施例3
定板(17)上等距设置12个间距定位孔(40),定板(17)上相对称直立设置两个脚部矫形训练靴(37),脚部矫形训练靴(37)整体呈L形,脚部矫形训练靴(37)上部设置半圆筒形矫形训练靴筒(41),矫形训练靴筒(41)截面呈弧形。脚部矫形训练靴(37)的下部设置矫形训练靴底(42),矫形训练靴底(42)的一端部与矫形训练靴筒(41)的下部固定相连接,矫形训练靴底(42)和矫形训练靴筒(41)整体构成L形。矫形训练靴底(42)上固定设置至少二个以上固定孔(39),固定孔(39)的孔径和间距与定板(17)上的间距定位孔(40)相适配,用螺栓穿过固定孔(39)和间距定位孔(40),把脚部矫形训练靴(37)固定设置在定板(17)上。通过调整矫形训练靴底(42)的固定孔(39)设置在定板(17)的间距定位孔(40)的不同位置,调节两个相对称的脚部矫形训练靴(37)之间的间距。脚部矫形训练靴(37)的矫形训练靴筒(41)的边缘相对称设置12个束缚固定孔(38),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38)束缚住小腿、脚踝部和脚踝部,强制矫正小腿、脚踝、脚跟和脚掌的姿态做腰部、腹部、胸部、背部、上肢体、肩部、颈部、腿部和脚踝部的康复训练,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
实施例4
定板(17)上等距设置4条间距调节滑道(43),定板(17)上相对称直立设置两个脚部矫形训练靴(37),脚部矫形训练靴(37)整体呈L形,脚部矫形训练靴(37)上部设置半圆筒形矫形训练靴筒(41),矫形训练靴筒(41)截面呈弧形。脚部矫形训练靴(37)的下部设置矫形训练靴底(42),矫形训练靴底(42)的一端部与矫形训练靴筒(41)的下部固定相连接,矫形训练靴底(42)和矫形训练靴筒(41)整体构成L形。矫形训练靴底(42)上固定设置至少二个以上固定孔(39),固定孔(39)的孔径和间距与定板(17)上的间距调节滑道(43)相适配,用螺栓穿过固定孔(39)和间距调节滑道(43),把脚部矫形训练靴(37)固定设置在定板(17)上。通过调整矫形训练靴底(42)的固定孔(39)设置在定板(17)的间距定位孔(40)的不同位置,调节两个相对称的脚部矫形训练靴(37)之间的间距。脚部矫形训练靴(37)的矫形训练靴筒(41)的边缘相对称设置12个束缚固定孔(38),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38)束缚住小腿、脚踝部和脚踝部,强制矫正小腿、脚踝、脚跟和脚掌的姿态做腰部、腹部、胸部、背部、上肢体、肩部、颈部、腿部和脚踝部的康复训练,如图1、图2、图6所示。
实施例5
一榀主支架(1)的固定升降柱(3)的中部之间横直固定设置拉杆(32),另一榀主支架(1)的底梁(6)和支撑梁(7)之间直立固定设置伸展定位柱(13)。伸展定位柱(13)的侧面固定设置3个的束缚固定孔(38),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38)在伸展定位柱(13)上束缚住其中一条腿,对另一条腿做矫正髋部关节、腿部关节和脚踝部的康复训练以及拉抻腿部韧带的康复训练,如图1、图2、图3所示。
实施例6
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上部横直设置平衡动板(19),定板(17)与平衡动板(19)之间固定设置至少四个以上平衡簧(18),平衡簧(18)的两端各自与平衡动板(19)的下部和平衡定板(19)的上部固定相连接,强制脚掌的支承力和扩大脚掌支撑面积以及协调脚踝关节控制能力,做腰部、腹部、髋部、踝部和脚掌的康复训练,如图1、图2、图7所示。
实施例7
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上部设置直立于定板上的滑道(20),在相对称设置的滑道(20)之间沿滑道(20)横直相对设置二块横摆胯滑板(21),横摆胯滑板(21)的两侧与滑道(20)相适配,横摆胯滑板(21)沿滑道(20)向滑道(20)的两端部往复平移,横摆胯滑板(21)的端部设置直立于横摆胯滑板(21)的辅助拉手(35)。横摆胯滑板(21)上部各设置直立于横摆胯滑板(21)上的脚部矫形训练靴(37),脚部矫形训练靴(37)的矫形训练靴底(42)用螺栓穿过固定孔(39)固定设置在横摆胯滑板(21)上,脚部矫形训练靴(37)的边缘相对称设置12个束缚固定孔(38),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38)把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束缚在脚部矫形训练靴(37)内,强制矫正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的姿态做腿部和髋部的康复训练,如图1、图8所示。
实施例8
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上部并列设置直立于定板上的两条相对称的滑道(20),在相对称设置的每条滑道(20)之间沿滑道(20)横直设置纵摆胯滑板(34),纵摆胯滑板(34)的两侧与滑道(20)相适配,纵摆胯滑板(34)沿滑道(20)向滑道(20)的两端部往复平移,纵摆胯滑板(34)的端部设置直立于纵摆胯滑板(34)的辅助拉手(35),用站姿或蹲姿或跪姿或直腿或屈腿的姿态做髋部、腿部和踝部的康复训练,如图1、图9所示。
实施例9
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上部设置直立于定板(17)上的T形支架(23),T形支架(23)上部横直设置旋转轴(24),旋转轴(24)上设置阻磨器(36),阻磨器(36)做功于旋转轴(24),调整阻磨器(36)的磨阻量则改变旋转轴(24)旋转力度。旋转轴(24)的两端部各自设置Z形旋转支臂(25),Z形旋转支臂(25)的臂端部设置旋转踏板(26)。旋转踏板(26)上各自固定设置脚部矫训练靴(37),用螺栓穿过矫形训练靴底(42)的固定孔(39)固定设置在旋转踏板(26)上;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38)把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束缚在脚部矫形训练靴(37)内,防止在旋转踏板(26)上打滑,强制矫正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的姿态,用坐姿或站姿做髋部、腿部和脚踝部的康复训练,如图1、图10所示。
实施例10
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上部设置4个直立于定板(17)上的倾角调节杆(29),倾角调节杆(29)的上部设置倾角定板(27),倾角定板(27)的前端部设置直立于倾角定板(27)上的拉手(28),倾角定板(27)的后端部设置直立于倾角定板(27)上的脚挡(22),通过倾角调节杆(29)调节倾角定板(27),倾角定板(27)的拉手(28)端高于脚挡(22)端形成倾斜角度,用站姿矫正脚跟和脚踝的跟腱群肌肉的康复训练或用蹲姿矫正腰部、背部、髋部、腿部、脚踝部、脚跟和脚掌的康复训练,如图1、图11所示。

Claims (7)

1、一种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其特征是由主体支撑架(30)和若干个附属训练器械(31)组成,主体支撑架(30)由主支架(1)、附属器械承载梁(5)、升降梁(2)、升降杆(4)、躯体承载梁(8)、定位杆(9)组成,主体支撑架(30)的主支架(1)整体呈矩形,主体支撑架(30)相对设置二榀主支架(1),主支架(1)的下部横直设置底梁(6),底梁(6)的下部的两端部各自设置脚轮(15),底梁(6)上部的两端部各自固定设置直立于底梁(6)端部上的固定升降柱(3),两个固定升降柱(3)的上端部之间横直固定设置支撑梁(7);固定升降柱(3)一端部的中空柱体内固定设置缓冲簧(14),固定升降柱(3)的另一端部外侧各自固定设置定位顶丝(10);主支架(1)的上部横直设置升降梁(2),升降梁(2)下部的两端部各自垂直固定设置升降杆(4),整体呈冂字形,两个升降杆(4)的一端部各自与升降梁(2)的两端部固定相连接,两个升降杆(4)的另一端各自相对垂直从固定升降柱(3)的一端部插入固定升降柱(3)内,固定升降柱(3)的截面形状与升降杆(4)的截面形状相适配,升降杆(4)沿固定升降柱(3)内壁升降升降梁(2),通过固定升降柱(3)上部的定位顶丝(10)固定升降杆(4);两榀主支架(1)的底梁(6)之间横直固定设置至少二根附属器械承载梁(5),附属器械承载梁(5)之间的间距为等距设置;两榀主支架(1)的升降梁(2)之间横直设置二根躯体承载梁(8),躯体承载梁(8)之间等距设置,升降梁(2)上设置躯体调节滑道(12),通过躯体调节滑道(12)调节躯体承载梁(8)之间的间距;躯体承载梁(8)之间相对称横直设置相对套插的定位杆(9),定位杆(9)的两端固定设置套管(33),套管(33)圈套在躯体承载梁(8)上,套管(33)的内径与躯体承载梁(8)的外径相适配,套管(33)上设置定位顶丝(10),定位杆(9)通过套管(33)沿躯体承载梁(8)平移,二根躯体承载梁(8)和二根定位杆(9)形成井字形,通过定位顶丝(10)在躯体承载梁(8)上定位,二根躯体承载梁(8)和二根定位杆(9)的交叉构成与人体相吻合的躯肢体固定孔(11);附属训练器械(31)置于附属器械承载梁(5)上,附属器械承载梁(5)上横直设置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呈矩形,定板(17)下部的两端部相对称固定设置固定卡(16),相对称设置的固定卡(16)的外侧与相对称设置的附属器械承载梁(5)的内侧相适配,固定卡(16)嵌入附属器械承载梁(5)之间;定板(17)上等距设置至少8个间距定位孔(40)或等距设置至少二条间距调节滑道(43),定板(17)上相对称直立设置两个脚部矫形训练靴(37),脚部矫形训练靴(37)整体呈L形,脚部矫形训练靴(37)上部设置半圆筒形矫形训练靴筒(41),矫形训练靴筒(41)截面呈弧形;脚部矫形训练靴(37)的下部设置矫形训练靴底(42),矫形训练靴底(42)的一端部与矫形训练靴筒(41)的下部固定相连接,矫形训练靴底(42)和矫形训练靴筒(41)整体构成L形;矫形训练靴底(42)上固定设置至少二个固定孔(39),固定孔(39)的孔径和间距与定板(17)上的间距定位孔(40)或间距调节滑道(43)相适配,用螺栓穿过固定孔(39)和间距定位孔(40)或用螺栓穿过固定孔(39)和间距调节滑道(43),把脚部矫形训练靴(37)固定设置在定板(17)上;通过调整矫形训练靴底(42)的固定孔(39)设置在定板(17)的间距定位孔(40)或间距调节滑道(43)的不同位置,调节两个相对称的脚部矫形训练靴(37)之间的间距;脚部矫形训练靴(37)的矫形训练靴筒(41)的边缘相对称设置若干个束缚固定孔(38),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38)束缚住小腿、脚踝部和脚掌,强制矫正小腿、脚踝、脚跟和脚掌的姿态做腰部、腹部、胸部、背部、上肢体、肩部、颈部、腿部和脚踝部的康复训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榀主支架(1)的固定升降柱(3)的中部之间横直固定设置拉杆(32),另一榀主支架(1)的底梁(6)和支撑梁(7)之间直立固定设置伸展定位柱(13);伸展定位柱(13)的侧面固定设置至少1个束缚固定孔(38),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38)在伸展定位柱(13)上束缚住其中一条腿,对另一条腿做矫正髋部关节、腿部关节和脚踝部的康复训练以及拉抻腿部韧带的康复训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上部横直设置平衡动板(19)替换脚部矫形训练靴(37),定板(17)与平衡动板(19)之间固定设置至少四个平衡簧(18),平衡簧(18)的两端各自与平衡动板(19)的下部和定板(17)的上部固定相连接;强制脚掌的支承力和扩大脚掌支撑面积以及协调脚踝关节控制能力,做腰部、腹部、髋部、踝部和脚掌的康复训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上部设置直立于定板上的滑道(20)替换脚部矫形训练靴(37),在相对称设置的滑道(20)之间沿滑道(20)横直相对设置二块横摆胯滑板(21),横摆胯滑板(21)的两侧与滑道(20)相适配,横摆胯滑板(21)沿滑道(20)向滑道(20)的两端部往复平移,横摆胯滑板(21)的端部设置直立于横摆胯滑板(21)的辅助拉手;横摆胯滑板(21)上部各设置直立于横摆胯滑板(21)上的脚部矫形训练靴(37),脚部矫形训练靴(37)的矫形训练靴底(42)用螺栓穿过固定孔(39)固定设置在横摆胯滑板(21)上,脚部矫形训练靴(37)的边缘相对称设置若干个束缚固定孔(38),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38)把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束缚在脚部矫形训练靴(37)内,强制矫正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的姿态做腿部和髋部的康复训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上部并列设置直立于定板上的两条相对称的滑道(20)替换脚部矫形训练靴(37),在相对称设置的每条滑道(20)之间沿滑道(20)横直设置纵摆胯滑板(34),纵摆胯滑板(34)的两侧与滑道(20)相适配,纵摆胯滑板(34)沿滑道(20)向滑道(20)的两端部往复平移,用站姿或蹲姿或跪姿或直腿或屈腿的姿态做髋部、腿部和踝部的康复训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上部设置直立于定板(17)上的T形支架(23)替换脚部矫形训练靴(37),T形支架(23)上部横直设置旋转轴(24),旋转轴(24)上设置阻磨器(36),阻磨器(36)做功于旋转轴(24),调整阻磨器(36)的磨阻量则改变旋转轴(24)旋转力度;旋转轴(24)的两端部各自设置Z形旋转支臂(25),Z形旋转支臂(25)的臂端部设置旋转踏板(26);旋转踏板(26)上各自固定设置脚部矫训练靴(37),用螺栓穿过矫形训练靴底(42)的固定孔(39)固定设置在旋转踏板(26)上;用束缚带通过束缚固定孔(38)把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束缚在脚部矫形训练靴(37)内,防止在旋转踏板(26)上打滑,强制矫正小腿部、脚踝部和脚掌部的姿态,用坐姿或站姿做髋部、腿部和脚踝部的康复训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属训练器械(31)的定板(17)上部设置至少4个直立于定板(17)上的倾角调节杆(29)替换脚部矫形训练靴(37),倾角调节杆(29)的上部设置倾角定板(27),倾角定板(27)的前端部设置直立于倾角定板(27)上的拉手(28),倾角定板(27)的后端部设置直立于倾角定板(27)上的脚挡(22),通过倾角调节杆(29)调节倾角定板(27),倾角定板(27)的拉手(28)端高于脚挡(22)端形成倾斜角度,用站姿矫正脚跟和脚踝的跟腱群肌肉的康复训练或用蹲姿矫正腰部、背部、髋部、腿部、脚踝部、脚跟和脚掌的康复训练。
CNB2006100136558A 2006-05-12 2006-05-12 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469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36558A CN100544696C (zh) 2006-05-12 2006-05-12 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36558A CN100544696C (zh) 2006-05-12 2006-05-12 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3317A CN1843317A (zh) 2006-10-11
CN100544696C true CN100544696C (zh) 2009-09-30

Family

ID=37062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365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4696C (zh) 2006-05-12 2006-05-12 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469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848B (zh) * 2008-10-06 2015-04-22 福永干夫 脊椎矫正装置
CN102018521B (zh) * 2010-11-12 2012-1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脑瘫患者坐姿脊柱矫正测量系统
CN104436547B (zh) * 2014-11-26 2016-08-17 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站立位四肢联动训练器
CN104546247B (zh) * 2014-12-19 2017-01-04 林聪益 多模态移位台及其中的立柱模块
CN105055124A (zh) * 2015-06-30 2015-11-18 北京鸿慈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儿童的滑轨悬吊密集天网组合康复训练装置
CN106823245A (zh) * 2017-03-29 2017-06-13 许霞 患者身体机能训练装置
CN108852758B (zh) * 2018-08-02 2020-09-15 李建国 一种防摔倒腿部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09833615A (zh) * 2019-02-26 2019-06-04 宜兴九如城康复医院 一种综合职业功能训练系统及训练方法
CN110860065A (zh) * 2019-11-15 2020-03-06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双侧肢体协同运动的主动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68607A (zh) * 2020-09-29 2021-01-05 深圳市艾利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方法
CN114569228B (zh) * 2022-03-04 2024-01-19 班红梅 一种腿部骨折复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3317A (zh) 2006-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4696C (zh) 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Mehta et al. Yoga: The Iyengar Way: The New Definitive Illustrated Guide
CN2905028Y (zh) 脑瘫综合运动训练、康复器
CN110448863A (zh) 一种躯干肌肉激活康复训练装置
US8425381B2 (en) Exerciser and rehabilitative device
KR101805911B1 (ko) 신체자세 교정방법에 사용되는 교정도구
Pink et al. Preventative exercises in golf: arm, leg, and back
RU2454983C1 (ru) Способ оздоровления организма человека
Naessens et al. Hypogonadism as a Cause of Recurrent Muscle Injury in a High Level Soccer Player-A Case Report
RU2698215C1 (ru) Способ нормализации мышечного тонуса у детей раннего возраста с последствиями перинатального поражения ЦНС
RU112638U1 (ru) Имитатор ходьбы
US20040225237A1 (en)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having problems in motoric functions
CN219783694U (zh) 双盘打坐辅助练习器
TWI779785B (zh) 能透過彈力繩實現阻力運動之訓練輔助台
Fishman Yoga in medicine
Wide Hand-book of medical and orthopedic gymnastics
Enebuske Progressive Gymnastic Day's Order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Ling System. First Collection. Arranged for Class Work in Schoolrooms Without Gymnastic Apparatus
Wide Hand-book of medical gymnastics
Irani Injuries/harms resulting from incorrect adjustments/alignments performed by yoga asana practitioners
RU2696059C1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свода стопы при плоскостопии
EA010788B1 (ru) Способ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больных после эндопротезирования тазобедренного и коленного суставов
Roth Hand-book of the Movement Cure: A Description of the Positions, Movements, and Manipulations, Used for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Purposes,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of Ling & the Works of Rothstein, Neumann, & Others...
Huepper Therapeutic Exercise Programming for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Pujate Case Study of a patient with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Carrière Exercise Descrip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Du Guoqiang

Assignor: Tianjin puliqi special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012000015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tegrated sport exerciser for brain paralysis rehabilita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Open date: 20061011

Record date: 2010110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Tianjin puliqi special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Assignor: Du Guoqia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012000015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tegrated sport exerciser for brain paralysis rehabilita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Open date: 20061011

Record date: 20101105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5

Address after: 102208, building 7, 1205 Xin Kang Garden, Xisanqi,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Wen Yaohui

Address before: 300011 Tianjin City Hedong District of Hualong Qiushi garden 6-6-201

Patentee before: Du Guoqia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