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8039C - 光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08039C CN100508039C CNB2007100062243A CN200710006224A CN100508039C CN 100508039 C CN100508039 C CN 100508039C CN B2007100062243 A CNB2007100062243 A CN B2007100062243A CN 200710006224 A CN200710006224 A CN 200710006224A CN 100508039 C CN100508039 C CN 10050803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ffraction
- light
- light beam
- optical
- z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53—Diffractive elements, e.g. holograms or grating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65—Separate or integrated refractive elements, e.g. wave plates
- G11B7/1369—Active plates, e.g. liquid crystal panels or electrostrictive element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拾取装置,其设置有衍射元件(8),该衍射元件包括液晶、夹置该液晶的两个透明电极和液晶控制部(21),该液晶控制部具有与透明电极电连接以控制施加在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的电极。该衍射元件(8)设置有两种衍射区(19和20)。每一种衍射区(19和20)只产生波长不同光束中的一种波长的预定衍射光。图案化的衍射区(19和20)的透明电极分别与不同的电极(22c和22a)电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光束投射到光记录介质上、从而进行信息记录或信息复制的光拾取装置。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在该光拾取装置的光学系统中、用于产生衍射光的衍射元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包括压缩光盘(下文中称为CD)和数字通用光盘(下文中称为DVD)的光记录介质得到了广泛使用。此外,近年来,为提高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对在光记录介质中进行高密度记录的研究层出不穷。例如,已出现了作为高质量DVD的、包括HD-DVD和蓝光光盘(下文中称为BD)的高密度记录介质。在对这类光记录介质进行读或写时,使用将光束投射到光记录介质上以读写信息的光拾取装置。
该光拾取装置的光学系统设置有为各种目的衍射光束的衍射元件。例如,该光拾取装置需要不断地调节从光源发出的光束在该光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的焦点,以及需要使得光束点的位置沿着光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光轨行进。因此,一些光拾取装置在其光学系统中设置有衍射元件,以用于获得诸如聚焦误差信号(focus error signal)或跟踪误差信号(tracking error signal)的伺服信号。
例如,日本专利No.3560805或JP-A-2004-327005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在此结构中,光拾取装置中设置有用于上述目的的衍射元件。日本专利No.3560805中所述的结构包括用作衍射元件且设置在半导体激光器旁的液晶板。该液晶板将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分成主光束(0级光)和次光束(±1级光),从而使用所谓的三光束方法即可进行跟踪控制。此外,该液晶板用作衍射元件,且通过开关用于向该液晶板供电的电源可切换衍射功能。
此外,JP-A-2004-327005中所述的光拾取装置设置有用于将从多个光源发出的波长不同的光束引导到光记录介质的共同光路,以及设置在该共同光路上的衍射元件,从而从入射到该共同光路的光束中可获得±1级衍射光。在该结构中,通过衍射元件的设置而获得跟踪误差信号,且该跟踪误差信号可用作跟踪控制。此外,在JP-A-2004-327005所述的光拾取装置中,例如由于衍射元件需支持波长不同的两个光束,因此该衍射元件在同一表面上形成有两种类型的衍射光栅区。
在光拾取装置中设置衍射元件的其它目的之一是减小能支持多种光记录介质的该光拾取装置的尺寸。例如,JP-A-2004-219750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光拾取装置。在该装置中,光源和光接收部容置在同一壳体中,且衍射元件用作切换投射到光记录介质上的光和从该光记录介质反射的光的光路。通过该衍射元件的作用解决了该光源与该光接收部容置在同一壳体中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可减小该光拾取装置的尺寸。此时,JP-A-2004-219750中公开的衍射元件由液晶构成,且设置有两个衍射元件以支持波长不同的两个光束。
但是,上述日本专利No.3560805、JP-A-2004-327005和JP-A-2004-219750中公开的光拾取装置存在如下不足。首先,日本专利No.3560805中所述的光拾取装置中设置的衍射元件在该光拾取装置需用于多种光记录介质时存在缺点。此时,对于每一光记录介质的每一光源而言衍射元件是必需的,因此,该光拾取装置的尺寸增加,从而造成成本增加。最近,光拾取装置需要支持多种光记录介质。因此,上述缺点变成严重的问题。
此外,在JP-A-2004-327005所述的光拾取装置中设置的衍射元件具有如下结构,即,形成有两个不同的衍射光栅区,且通过衍射光栅区之一衍射的波长的光束不通过另一衍射光栅区衍射。上述结构的衍射元件的制造在技术上存在困难且如果可制造的话也需要高的成本。因此,事实上,在光线穿过不应衍射该光线的衍射光栅区时,在许多情况下会产生称为杂散光的不期望的衍射光。如果产生杂散光则会发生许多问题,包括光线的使用率降低、对复制信号和伺服信号的负面作用以及信号的衰减。
关于这些问题,不产生杂散光很难分开CD的光束以及HD-DVD和BD的光束,因为CD光束的波长(例如780nm)与HD-DVD和BD光束的波长
(例如405nm)不同,相差约两倍(或整数倍)。这在开发支持HD-DVD和BD的光拾取装置时(最近正积极进行)会成为严重的问题。
此外,JP-A-2004-219750中所述的衍射元件不足以减小光拾取装置的尺寸,因为必须设置用于支持波长不同的多个光束的多个衍射元件。此外,另一个问题是元件数增加从而造成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该装置设置有一个衍射元件,从而在波长不同的光束穿过该衍射元件时可从波长不同的多个光束中获得所需的衍射光而不会产生不期望的衍射光。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案的光拾取装置包括:多个发出波长不同的光束的光源;用于将从该光源发出的光束聚集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的聚光元件和设置在该光源与该聚光元件之间的衍射元件,该衍射元件包括液晶、夹置该液晶的两个透明电极和液晶控制部,该液晶控制部具有与所述透明电极连接的用于控制施加在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的电极,对透明电极的至少之一进行图案化以能够通过衍射由该光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反射的反射光而产生预定衍射光。该衍射元件通过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不同图案而设置有多种衍射区,该衍射元件衍射由该光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反射的反射光,所述多种衍射区中的每一种衍射区只产生预定衍射光,该预定衍射光的波长为从这些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波长中的一种波长,各种衍射区的图案化的透明电极分别与不同电极连接。
作为本发明第二方案,在上述结构的光拾取装置中,所述多种衍射区中的每一种衍射区分成多个细长区,且这些细长区以预定次序在与纵向垂直的方向上连续布置成使得每一种衍射区与不同衍射区邻接且重复该预定次序的布置。
作为本发明第三方案,在上述结构的光拾取装置中,该衍射元件产生衍射光,从而产生用于控制从光源发出的且穿过该聚光元件到达记录表面上的光束的焦点的聚焦伺服信号和用于控制光束的光点以跟踪该光记录介质上的光轨的跟踪伺服信号。
作为本发明第四方案,在上述结构的光拾取装置中,该衍射元件产生衍射光,从而产生用于控制从光源发出的且穿过聚光元件以到达记录表面上的光束的焦点的聚焦伺服信号和用于控制光束的光点以跟踪该光记录介质上的光轨的跟踪伺服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对于具有可获得衍射光的衍射元件的该光拾取装置而言,通过一个衍射元件即可从波长不同的光束中获得所需的衍射光。然后,根据从该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波长,控制电压使其不施加到无需产生衍射光的区中的透明电极上,从而使得该光束在该区中不会衍射。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而不会产生不期望的衍射光(杂散光)。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具有上述第一方案结构的光拾取装置中,形成在衍射元件上的多种衍射区可布置成使得入射光束均匀地分布在多种衍射区上。因此,可容易地从各个波长不同的光束中获得所需的衍射光。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对于具有第一或第二方案结构的该光拾取装置而言,在设置衍射元件以用于获得诸如聚焦错误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的伺服信号时,由于衍射元件产生的杂散光很少,因此该光拾取装置可通过有效地利用光而获得衰减很少的复制信号和伺服信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对于设置有用于获得衍射光的衍射元件的该光拾取装置而言,通过一个衍射元件即可从各波长不同的光束中获得所需的衍射光。然后,根据从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波长,控制电压使其不施加到无需产生衍射光的区中的透明电极上,从而使得该光束在该区中不会衍射。因此,不产生不期望的衍射光(杂散光)。此外,多种衍射区布置成使得入射光束均匀地分布在多种衍射区上。因此,可容易地从各波长不同的光束中获得所需的衍射光。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从前方看时,该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设置的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3为该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设置的衍射元件的一部分衍射区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衍射区在电压施加在透明电极之间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示出了穿过衍射元件的反射光与该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中的光检测器上设置的光接收区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衍射元件的结构的变型。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应该看到,该实施例只是实例性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表示光拾取装置,该光拾取装置通过将光束投射到光记录介质12上从而接收从该光记录介质12上反射的光来读取记录在该光记录介质12的记录表面12a上的信息,或者通过将光束投射到该光记录介质12上来将信息写在该记录表面12a上,其中该光记录介质12为包括DVD和BD的两类光记录介质中的一种。
该光拾取装置1设置有第一光源2、第二光源3、双色棱镜4、准直透镜5、分光镜6、竖反射镜(upstand mirror)7、衍射元件8、物镜9、检测透镜10和光检测器11。下面详细说明各光学元件。
第一光源2为能发出650nm频带光束以支持DVD的半导体激光器,第二光源3为能发出405nm频带光束以支持BD的半导体激光器。尽管该实施例中光源2和3分别采用发出单一波长光束的半导体激光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采用具有两个发光点以发出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束的两波长组合半导体激光器。
双色棱镜4容许来自第一光源2(该第一光源发出用于DVD的光束)的光束通过且反射来自第二光源3(该第二光源发出用于BD的光束)的光束。因此,从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发出的光束的光轴互相匹配。穿过双色棱镜4的光束或由该双色棱镜4反射的光束送到准直透镜5。
准直透镜5将穿过双色棱镜4的光束转换成平行光线。在这里,术语“平行光线”指从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发出的光束的所有光路都与该光轴近似平行。由准直透镜5转换成平行光线的光束送到分光镜6。
分光镜6用作将入射光束分离的光分离元件。该分光镜6容许从准直透镜5送来的光束通过以引导到光记录介质12上,同时反射由光记录介质12反射的反射光以将该反射光引导到光检测器11。穿过分光镜6的光束送到竖反射镜7。
竖反射镜7反射穿过分光镜6的光束且将该光束引导到光记录介质12。竖反射镜7相对来自分光镜6的光束的光轴倾斜45°,从而由竖反射镜7反射的光束的光轴与光记录介质12的记录表面12a近似垂直。由竖反射镜7反射的光束送到衍射元件8。
衍射元件8衍射该入射光束从而产生0级光和±1级光。衍射元件8由液晶(未示出)构成,且通过控制施加到夹置该液晶的透明电极(未示出)上的电压而能够打开和关闭其衍射功能。因此,衍射元件8的优点是,其本身能获得所需的包括具有用于DVD的波长的光束和具有用于BD的波长的光束的衍射光而不产生不期望的衍射光。对衍射元件8的结构的详细描述如下文所述。穿过衍射元件8的光束送到物镜9。
物镜9将穿过衍射元件8的光束聚集在光记录介质12的记录表面12a上。此外,物镜9由物镜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且能在图1中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运动。物镜9的位置根据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进行控制。在这里,在该实施例中,衍射元件8也安装在物镜驱动装置上从而能与物镜9一起运动。但是,衍射元件8并不需要总是安装在该物镜驱动装置上,其结构可按照该光学系统的结构进行修改。
由光记录介质12反射的反射光束依次穿过物镜9和衍射元件8且由竖反射镜7反射。然后,该反射光束进一步通过分光镜6进行反射,且通过检测透镜10聚集在光检测器11的光接收区(未示出)上。
光检测器11设置有光接收区(未示出),用于接收在由光记录介质12反射的反射光通过衍射元件8时产生的0级光和±1级光。光接收区接收的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输出到RF放大器(未示出)或其他类似装置中。此时,光检测器11接收的0级光用作记录和复制信息的信号,而±1级光用作伺服控制信号。穿过衍射元件8的光束与光接收区之间的关系如下文所述。
下面详细说明衍射元件8的结构。图2为该实施例的衍射元件8从其表面8a(见图1)的前方看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衍射元件8由衍射光栅部18和用于控制施加在透明电极(未示出)上的电压的液晶控制部21构成。首先说明衍射光栅部18的结构。
衍射光栅部18设置有在透明电极上形成有不同图案的两种衍射区19和20(分别用斜阴影线和水平阴影线表示),从而分别获得对应用于DVD光束和用于BD光束的预定衍射光。在该实施例中,衍射区19只产生用于DVD光束所需的衍射光,而衍射区20只产生用于BD光束所需的衍射光。两种衍射区19和20均由多个细长区构成,衍射区19和衍射区20的细长区交替布置。
图3为该实施例的衍射元件8的一部分衍射区19的剖面示意图。由于除了透明电极上形成的图案有差别之外,衍射区19的结构与衍射区20的结构相同,因此只说明从衍射区19截取的部分。如图3所示,衍射区19由液晶13、夹置液晶13的透明电极14a和14b以及夹置包括液晶13和透明电极14a和14b的主体15的玻璃基体16构成。
对透明电极14a进行图案化,从而设置透明电极14a的边分成具有透明电极的部分和没有透明电极的另一部分17。与此对照,对透明电极14b不进行图案化,并且设置透明电极14b的边具有作为公共电极的整体透明电极。在这里,图案化的透明电极14a上同类的细长区的外周连接以具有相同的电势(见图2)。但是,透明电极14a的相邻细长区(即不同类衍射区)互相不连接。
此外,对透明电极14a和14b中哪一个进行图案化不受该实施例的结构的限制。例如,可在透明电极14b上形成与透明电极14a相同的图案。但是,更优选地,将透明电极14b作为公共电极,因为这样不会增加从透明电极14b引出的布线数和用于连接的电极数。与该实施例的结构相反,也可只在透明电极14b上形成图案而将透明电极14a用作公共电极。
图4为示出了将电压施加在图3所示的透明电极14a与14b之间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当电压施加在电极14a与14b之间时,夹置在透明电极14a与14b之间的液晶13的取向在透明电极14a的特定部分中发生改变。因此,如图3所示,在无透明电极14a的部分17下方的液晶13的折射率(n0)与在有透明电极14a的部分下方的液晶13的折射率(n1)之间产生一差。因此,当在透明电极14a与14b之间施加电压时,它用作衍射光栅。与此对照,当透明电极14a与14b之间不施加电压时,它不用作衍射光栅,从而穿过它的光束不产生衍射光。
在该实施例的结构中,施加电压时实现衍射光栅功能,不施加电压时不实现衍射光栅功能。但是也可反过来,施加电压时不实现衍射光栅功能,不施加电压时实现衍射光栅功能。
仍参见图2,下面说明液晶控制部21。液晶控制部21设置有三个电极22a-22c。电极22a通过引线28a连接到产生用于BD光束的预定衍射光的衍射区20的透明电极14a。电极22c通过引线28c连接到产生用于DVD光束的预定衍射光的衍射区19的透明电极14a。电极22b通过引线28b连接到作为公共电极的透明电极14b(见图3)。
下面结合图2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衍射元件8的作用。光拾取装置1用于记录和复制DVD上的信息时,第一光源2发出用于DVD波长的光束。此时,衍射元件8的电极22a与电极22b之间不施加电压,但是在电极22c与电极22b之间施加预定电压。因此,由于衍射区19具有衍射光栅的作用,穿过衍射元件8的光束中的那些穿过衍射区19的光束产生预定衍射光(0级光和±1级光)。但是,由于衍射区20不具有衍射光栅的作用,穿过衍射区20的光束不产生任何衍射光。
与此对照,光拾取装置1用于记录和复制BD上的信息时,第二光源3发出用于BD波长的光束。此时,衍射元件8的电极22c与电极22b之间不加电压,但是在电极22a与电极22b之间施加预定电压。因此,由于衍射区20具有衍射光栅的作用,穿过衍射元件8的光束中的那些穿过衍射区20的光束产生预定衍射光(0级光和±1级光)。但是,由于衍射区19不具有衍射光栅的作用,穿过衍射区19的光束不产生任何衍射光。
因此,当由光记录介质12反射的反射光穿过衍射元件8时产生穿过该衍射元件而不衍射的0级光和衍射的1级光(±1级光)。然后,0级光和±1级光到达光检测器11的光接收区,且分别产生复制信号和伺服信号。下面结合图5说明该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1中穿过衍射元件8的光束与光检测器11的光接收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图5为用作说明的示意图。此外,结合图5说明用于BD的光束的情况,而用于DVD的光束的情况由于与此基本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图2所示的衍射元件8的衍射区19和20相对于中心线T对称形成。更确切地说,在该对称轴线T的右边和左边,对衍射区19和20分别进行图案化从而彼此具有不同的衍射作用。因此,穿过衍射元件8的用于BD的光束中穿过衍射区20的光束衍射从而产生预定衍射光,该衍射光相对于对称轴线T不同。
如图5所示,光检测器11上具有矩形光接收区27a-27c。光接收区27a接收+1级光23a和24a,光接收区27b接收0级光(未示出),并且光接收区27c接收-1级光23b和24b。
如图5所示,由BD(光记录介质12)反射的反射光通过衍射元件8的衍射区20衍射。在对称轴线T的左边,衍射光中的+1级光23a调节成其焦点位置25a位于光检测器11后方,而-1级光24a调节成其焦点位置25b位于光检测器11前方。相反地,在对称轴线T的右边,衍射光中的+1级光24a调节成其焦点位置26a位于光检测器11前方,而-1级光24b调节成其焦点位置26b位于光检测器11后方。
因此,如图5所示,在对称轴线T的左边和右边通过衍射而产生的+1级光23a和24a在光接收区27a上分别形成半圆形光点。同样,在对称轴线T的左边和右边通过衍射而产生的-1级光23b和24b在光接收区27c上分别形成半圆形光点。
如图5所示,光接收区27a分成总共六个区(A,B,C,D,E和F)。因此通过使用所谓的光点大小方法的操作可产生聚焦误差信号。假设从光接收区A-F输出的信号分别表示为SA,SB,SC,SD,SE和SF,则聚焦误差信号可通过(SA+SC-SB)-(SD+SF-SE)的操作而算出。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光接收区27c分成两个区G和H。因此通过使用所谓的远场矫正法的操作可产生跟踪误差信号。假设从光接收区G和H输出的信号分别表示为SG,SH,则跟踪误差信号可通过SG-SH的操作算出。在这里,该实施例中复制信号从光接收区27b接收的0级光而获得。
尽管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衍射元件8的衍射产生的+1级光可得出聚焦误差信号,-1级光可得出跟踪误差信号,但是,也可从+1级光得出跟踪误差信号,从-1级光得出聚焦误差信号。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衍射元件8的衍射区19和20均形成具有不同衍射功能的两个区。然后,通过光点大小方法得出聚焦误差信号,通过远场矫正法得出跟踪误差信号。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通过改变具有不同衍射功能的区的数量以及通过其它的方法(例如用作焦点控制法的散光法,用作跟踪控制法的差分推挽法)得出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衍射元件8的用于各波长的衍射区19和20分成多个细长区,该细长区布置为使得衍射区19和20交替。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结构,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允许有各种修改。例如,衍射区19和20均不分成多个区而是设置为一个区。此外,也可将衍射区19和20均分成多个区从而衍射区19和20以同心方式交替布置。但是,更优选地,衍射区19和20如本实施例布置为呈细长区,因为这样入射光束可平均地分布在衍射区19和20上。此外,作为以该方式平均地分布光束的有效方法,如图6所示,可在由直线S平均地分成上下两半的衍射元件8的衍射光栅部18的上下两半之间改变衍射区19和20的布置次序。
此外,尽管该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1支持DVD和BD,该结构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出各种改变。例如,光拾取装置可构成为支持CD和BD或支持CD和DVD。尽管该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1支持两种光记录介质,但也可将光拾取装置构成为支持三种或三种以上光记录介质。此时,衍射元件设置有支持波长不同的三种或三种以上光束的三种或三种以上衍射区。此时,优选地,将三种或三种以上衍射区各分成多个细长区,并且以预定次序重复布置所述多个细长区,从而使得入射到衍射元件8的光束平均地分布在这三种或三种以上衍射区上。
此外,尽管该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1设置有用于获得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的衍射元件8,但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对该结构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可将光拾取装置构成为具有通过三光束方法获得跟踪误差信号的两波长组合光源,从而在该两波长组合光源旁设置衍射元件。然后,该衍射元件设置有用于产生仅用于具有不同波长的两光束之一的预定主光束(0级光)和次光束(±1级光)的两种衍射区。然后,按照从该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波长转换所施加的电压,从而使得两种衍射区的其中之一具有衍射作用。按照该结构,不会产生不期望的衍射光,从而能够获得可高质量地进行记录和复制的光拾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发出波长不同的光束的光源、用于将从该光源发出的光束聚集到该光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的聚光元件、设置在该光源与该聚光元件之间的衍射元件,该衍射元件包括液晶、用于夹置液晶的两个透明电极以及液晶控制部,该液晶控制部具有与透明电极连接的、用于控制施加在两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的电极,对透明电极的至少之一进行图案化以能够产生预定的衍射光。该衍射元件通过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不同的图案而设置有多种衍射区,多种衍射区中的每一种衍射区均形成为使得产生从这些光源发出的光束的仅一个波长的预定衍射光,用于各种衍射区的图案化的透明电极分别与不同电极连接。
因此,仅通过一个衍射元件就可获得波长不同光束中的所需衍射光。此外,波长不同的光束中不会产生不期望的衍射光(杂散光)。
此外,在上述光拾取装置中,多种衍射区中的每一种衍射区分成多个细长区,且这些细长区以预定次序在与纵向垂直的方向上连续布置从而使得多种衍射区中的每一种衍射区与不同的衍射区邻接且重复该预定次序的布置。因此,入射光束可平均地分布在多种衍射区上,从而可从各波长不同的光束中获得所需的衍射光。
Claims (4)
1、一种光拾取装置,包括:
多个光源,其用于发出波长不同的光束;
聚光元件,其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聚集到光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以及
衍射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光源与该聚光元件之间,且该衍射元件包括液晶、夹置该液晶的两个透明电极和液晶控制部,该液晶控制部具有与所述透明电极连接的、用于控制施加在所述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的电极,所述透明电极的至少其中之一被图案化以能够通过衍射由该光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反射的反射光而产生预定衍射光,其中
该衍射元件通过在所述透明电极上形成不同的图案而设置有多种衍射区,所述多种衍射区中的每一种衍射区形成为只产生预定衍射光,该预定衍射光的波长为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波长中的一种波长,以及
用于所述多种衍射区的图案化的透明电极分别与不同的电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多种衍射区中的每一种衍射区分成多个细长区,且所述细长区以预定次序在与纵向垂直的方向上连续布置,以使所述多种衍射区中的每一种衍射区与不同的衍射区邻接且重复该预定次序的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中,该衍射元件产生衍射光,从而产生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该聚焦伺服信号用于控制从所述光源发出且穿过该聚光元件以到达该记录表面上的光束的焦点,该跟踪伺服信号用于控制光束的光点以跟踪该光记录介质上的光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中,该衍射元件产生衍射光,从而产生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该聚焦伺服信号用于控制从所述光源发出且穿过该聚光元件以到达该记录表面上的光束的焦点,该跟踪伺服信号用于控制光束的光点以跟踪该光记录介质上的光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30163A JP2007213650A (ja) | 2006-02-07 | 2006-02-07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2006030163 | 2006-02-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17678A CN101017678A (zh) | 2007-08-15 |
CN100508039C true CN100508039C (zh) | 2009-07-01 |
Family
ID=38333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0622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8039C (zh) | 2006-02-07 | 2007-02-07 | 光拾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55014B2 (zh) |
JP (1) | JP2007213650A (zh) |
CN (1) | CN100508039C (zh) |
DE (1) | DE1020070061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13650A (ja) * | 2006-02-07 | 2007-08-23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8994A (en) * | 1996-01-16 | 1998-08-25 | Kamatani; Yasuo | Multi-layered optical disk reading method using liquid crystal diffraction device |
JP3778316B2 (ja) * | 1997-05-22 | 2006-05-24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3560805B2 (ja) * | 1998-03-20 | 2004-09-02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光ピックアップ |
JP3833396B2 (ja) * | 1998-08-27 | 2006-10-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ピックアップ |
JP2002367179A (ja) * | 2001-06-13 | 2002-12-20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光学式記録再生装置 |
JP4442061B2 (ja) * | 2001-07-30 | 2010-03-3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回折光学素子 |
US6822771B2 (en) * | 2001-09-28 | 2004-11-23 | Ricoh Company, Ltd. | Optical pickup unit and optical disk drive for accurate and st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
US7164532B2 (en) * | 2002-04-19 | 2007-01-16 | Ricoh Company, Ltd. | Diffraction grating, light source unit applying the same therein, and optical head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
US7110180B2 (en) * | 2002-10-09 | 2006-09-19 | Ricoh Company, Ltd. | Diffraction grating,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ffraction optical element,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optical disk drive |
JP4194377B2 (ja) | 2003-01-15 | 2008-12-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機能素子の作製方法 |
JP2004327005A (ja) | 2003-04-11 | 2004-11-18 |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 光ヘッド装置、回折素子、および回折素子の製造方法 |
JP4404189B2 (ja) * | 2003-06-30 | 2010-01-27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回折素子および光ヘッド装置 |
DE602004007388T2 (de) | 2003-07-04 | 2008-04-10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Optisches beugungselement |
US7729226B2 (en) * | 2003-10-06 | 2010-06-01 | Ricoh Company, Ltd. | Wavefront aberration compensation element,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
JP4013892B2 (ja) * | 2003-11-28 | 2007-11-28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回折素子および光減衰器 |
KR100541954B1 (ko) | 2004-06-11 | 2006-01-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픽업장치 |
KR20050117844A (ko) * | 2004-06-11 | 2005-12-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픽업장치 |
JP2007122805A (ja) * | 2005-10-27 | 2007-05-17 | Toshiba Corp | 光ヘッド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7213650A (ja) * | 2006-02-07 | 2007-08-23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
2006
- 2006-02-07 JP JP2006030163A patent/JP2007213650A/ja active Pending
-
2007
- 2007-02-06 US US11/702,559 patent/US775501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2-07 DE DE102007006145A patent/DE102007006145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2-07 CN CNB2007100062243A patent/CN10050803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755014B2 (en) | 2010-07-13 |
US20070183280A1 (en) | 2007-08-09 |
DE102007006145A1 (de) | 2007-10-18 |
JP2007213650A (ja) | 2007-08-23 |
CN101017678A (zh) | 2007-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238077B1 (ko) | 평판을 사용하여 cd-r디스크에 호환하는 dvd디스크의 광픽업 | |
WO2003091764A1 (en) | Optical element, optical hea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tion device, computer, video recording device, video reproduction device, server, and car navigation system | |
JP3043287B2 (ja) | 異なる厚さを有するディスクと互換が可能な記録再生用の光ピックアップ | |
CN101075449B (zh) | 光盘驱动装置 | |
CN100346410C (zh) | 光学拾取装置 | |
CN100377229C (zh) | 光学拾取装置及方法 | |
CN101131832A (zh) | 光学拾取装置 | |
CN101866664B (zh) | 光拾取装置 | |
CN101312057A (zh) | 光学拾取装置 | |
CN100508039C (zh) | 光拾取装置 | |
CN100378815C (zh) | 二维受光元件阵列和全息光信息再生装置 | |
US8483022B2 (en) | Optical head device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 |
CN101504846B (zh) | 光拾取装置及光盘装置 | |
CN102646429A (zh) | 光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 |
CN101131834A (zh) | 光学拾取装置 | |
CN100424760C (zh) | 衍射元件和具有该衍射元件的光学拾取设备 | |
CN102024474A (zh) | 光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 |
JPH0254434A (ja) | 光学ヘッド | |
CN101315785B (zh) | 光拾取器及光盘装置 | |
JP2001307362A (ja)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
CN100492506C (zh) | 光拾取装置 | |
JP2006323921A (ja) | 光ヘッド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
KR0129956B1 (ko) | 광분할기와 이를 이용한 기록재생용 광픽업의 신호검출장치 | |
CN102651223A (zh) | 光学头 | |
CN100501847C (zh) | 光拾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