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7170C -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7170C
CN100507170C CNB200710080157XA CN200710080157A CN100507170C CN 100507170 C CN100507170 C CN 100507170C CN B200710080157X A CNB200710080157X A CN B200710080157XA CN 200710080157 A CN200710080157 A CN 200710080157A CN 100507170 C CN100507170 C CN 1005071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ylindrical portion
nozzle
nozzle head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801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1970A (zh
Inventor
桥诘贤二
高田英树
柳濑理典
作本展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o Ltd filed Critical Tot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1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1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71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71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不会因擦拭等清洁工作而产生转动的多节式洗净喷嘴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具有这种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冲厕装置。包括:具有喷水口且断面为圆形的喷嘴头部、设于上述喷嘴头部后部的第1后部元件、可容纳至少一部分上述喷嘴头部且断面为圆形的第1圆筒部、设于上述第1圆筒部前部的第1前部元件、设于上述第1圆筒部后部的第2后部元件、可容纳至少一部分上述第1圆筒部且断面为圆形的第2圆筒部、设于上述第2圆筒部前部的第2前部元件、给予驱动力以使上述喷嘴头部和上述第1及第2圆筒部伸出、后退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头部对于上述第1圆筒部相对伸出后,通过上述第1后部元件与上述第1前部元件的相互接触配合,限制上述喷嘴头部对于上述第1圆筒部的相对转动;上述第1圆筒部对于上述第2圆筒部相对伸出后,通过上述第2后部元件与上述第2前部元件的相互接触配合,限制上述第1圆筒部对于上述第2圆筒部的相对转动。

Description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具体而言,涉及用水清洗坐在座便器上的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冲厕装置。
背景技术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为了在其内部进退自如地收容喷射清洗水的洗净喷嘴,主要的使用方式是设置于座便器的上面后侧位置以便使用。而且,为了提高如此结构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清洁效果等,人们正在对其小型化进行研究。即,如果能缩小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纵向尺寸,则可以减少座便器盆部的覆盖部分,从而可以减少去除覆盖着盆部部分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背面污垢的麻烦。同时,如果能降低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高度,则可以减少污垢附着面积,同样也可以简单完成清洁工作。
为了使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小型化,需要减小洗净喷嘴于收容状态下的尺寸。一般考虑采用能够减小洗净喷嘴于收容状态下尺寸的多节式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至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615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2290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1—322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洗净喷嘴尤其在清洗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时,会在喷嘴周围附着污垢。因此,在使用者未使用便座的状态下,最好可以使洗净喷嘴从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本体中伸出,进行擦拭清洁。
但是,用布或纸等擦拭清洁洗净喷嘴时,大多会对洗净喷嘴施加使其转动的作用力。此时,一旦喷嘴头部或圆筒部产生转动,设置于喷嘴头部的喷水口角度将发生改变,导致喷水方向偏移。另外,如果喷嘴头部或圆筒部易于转动,则还会损坏设置于洗净喷嘴内部的动力传递机构及供水机构等。
本发明基于对有关研究课题的认识而进行,提供一种具有不会因擦拭等清洁工作而产生转动的多节式洗净喷嘴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具有这种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冲厕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可提供一种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包括:
具有喷水口且断面为圆形的喷嘴头部,
设于上述喷嘴头部后部的第1后部元件,
可容纳至少一部分上述喷嘴头部且断面为圆形的第1圆筒部,
设于上述第1圆筒部前部的第1前部元件,
设于上述第1圆筒部后部的第2后部元件,
可容纳至少一部分上述第1圆筒部且断面为圆形的第2圆筒部,
设于上述第2圆筒部前部的第2前部元件,
给予驱动力以使上述喷嘴头部和上述第1及第2圆筒部伸出、后退的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头部对于上述第1圆筒部相对伸出后,通过上述第1后部元件与上述第1前部元件的凹凸配合,限制上述喷嘴头部对于上述第1圆筒部的相对转动,
上述第1圆筒部对于上述第2圆筒部相对伸出后,通过上述第2后部元件与上述第2前部元件的凹凸配合,限制上述第1圆筒部对于上述第2圆筒部的相对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形态,可提供一种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包括:
具有喷水口且断面为圆形的喷嘴头部,
设于上述喷嘴头部后部的后部元件,
可容纳至少一部分上述喷嘴头部且断面为圆形的多层圆筒部,
分别设于上述多层圆筒部的各前部的前部元件,
在上述多层圆筒部中,至少除了最外层的圆筒部以外,分别设于其它各圆筒部后部的后部元件,
给予驱动力以使上述喷嘴头部与上述多层圆筒部中最外层圆筒部以外的其它各圆筒部伸出、后退的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头部对于上述多层圆筒部中最里层的圆筒部相对伸出后,通过上述喷嘴头部的后部元件与上述最里层圆筒部的前部元件的凹凸配合,阻止上述喷嘴头部对于上述最里层圆筒部的相对转动,
上述多层圆筒部中,相对处于内侧的圆筒部对于相邻的外侧圆筒部相对伸出后,通过上述内侧圆筒部的后部元件与上述外侧圆筒部的前部元件的凹凸配合,阻止上述内侧圆筒部对于上述外侧圆筒部的相对转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形态,可提供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便器和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种卫生洗净便座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具有这种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冲厕装置,该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具有收容紧凑,且即使通过擦拭等清洁工作也不会损坏清洗喷嘴喷水功能的多节式洗净喷嘴。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中设置的洗净喷嘴部的模式立体图。
图2表示洗净喷嘴于收容状态时的断面结构模式图。
图3表示洗净喷嘴前端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4表示洗净喷嘴底部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5表示设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滑座的模式立体图。
图6是从洗净喷嘴的前端观察第1至第3滑座210、310和410的模式立体图。
图7表示收容状态时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配置关系的模式图。
图8表示伸展状态时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配置关系的局部透视立体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例举卫生洗净便座装置遥控器操作面板的模式图。
图11是例举遥控器950盖板内部的设定操作面板的模式图。
图12表示洗净喷嘴伸出动作的模式局部剖视图。
图13表示洗净喷嘴后退动作的模式局部剖视图。
图14是例举喷嘴清洗室结构的模式图。
图15(a)及(b)表示喷嘴清洗室500的变型例,均与图14(a)A—A剖面线剖视图对应。
图16是例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部的驱动部600结构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17是例举配合解除部630与可弯齿条610配置关系的模式图,其中图(a)为局部俯视平面图,图(b)是图(a)的A方向的侧面图。
图18表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于收容状态下的模式剖视图。
图19表示洗净喷嘴于伸展状态下的模式局部剖视图。
图20是例举配合机构330结构的模式图,其中图(a)是从该喷嘴前端观察的正面图,图(b)表示图(a)的A—A剖面线剖视图,图(c)表示图(a)的B—B剖面线剖视图。
图21是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伸出动作的模式图。
图22是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伸出动作的模式图。
图23是例举第1圆筒部200移动时配合状态变化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4是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后退动作的模式图。
图25是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后退动作的模式图。
图26是例举第2圆筒部300移动时配合机构330的状态变化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7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型例中洗净喷嘴后退动作的模式剖视图。
图28表示本实施方式另一变型例的洗净喷嘴的模式剖视图。
图29是说明第二变型例中洗净喷嘴伸出动作的模式剖视图。
图30是说明第二变型例中洗净喷嘴后退动作的模式剖视图。
图31(a)及(b)是例举本具体实施例中喷嘴头部100内部构造的两个具体实施例的模式剖视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相关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俯视模式图。
图33表示本具体实施例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便座810与便盖8
20于拆除状态下的模式立体图。
图34表示第二个具体实施例中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模式图。
图35是例举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符号说明
100 喷嘴头部、120 第1限位块、121 第1扩张部、121S 第1外周壁面、122 第1突出部、124 第1保持凹部、150 喷水口、150A~150C 第1~第3喷水口、152、154、156 供水管路、160 切换机构、162 定子、164 转子、166 供水口、170 电机、172 输出轴、174 隔板、176 密封圈、180 供水管、182 供水路、184 分配室、190 电缆线束、200 第1圆筒部、300 第2圆筒部、400 第3圆筒部、210 第1滑座、310第2滑座、410 第3滑座、210S 内周壁面、212、312 配合凹部、220 第2限位块、320 第3限位块、222 第2突出部、322 第3突出部、224 第2保持凹部、230、330 配合机构、240、340 螺旋弹簧、250、350 弹簧锁、304 配合条部、331 外壳、332、334 貫通口、500 喷嘴清洗室、510 供水路、520、522、526 喷水口、530 貫通口、600 驱动部、610 可弯齿条、612 导向部、614 收容管、620 驱动单元、622 电机、624 齿轮、630 配合解除部、700 基部、800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P 延伸部、805 前面、810 便座、820 便盖、825 堵板、830 座式传感器、850 除臭装置、860 水路系统、862 阀门单元、863 热交换单元、864 流量调节单元、870 暖风烘干装置、880 控制基板、900 冲水式座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中设置的洗净喷嘴部的模式立体图。
图(a)表示洗净喷嘴于收容时的状态,图(b)表示伸展状态。
该洗净喷嘴为三节式,具有喷嘴头部100、第1圆筒部200、第2圆筒部300以及第3圆筒部400。另外,虽然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是三节式洗净喷嘴,即具有三根可动部的洗净喷嘴,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包括具有四根或四根以上可动部的多节式洗净喷嘴。
在喷嘴头部100的前端设有一个或多个喷水口150,如以后详细所述,其可以向便座(未图示)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喷水。另外,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水”不仅包括冷水,也包括加热后的温水。
喷嘴头部100设置为相对于第1圆筒部200可以自由滑动,且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收容在第1圆筒部200中。另外,第1圆筒部200相对于第2圆筒部300可以自由滑动,且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收容在第2圆筒部300中。同样,第2圆筒部300相对于第3圆筒部400可以自由滑动,且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收容在第3圆筒部400中。第3圆筒部400固定于喷嘴基部700。另外,第3圆筒部400不一定需要是完全的圆筒状,只要能保持第2圆筒部300自由滑动即可。如以后具体实施例所述,这些主要元件的滑动动作均通过驱动部实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洗净喷嘴部设有喷嘴清洗室500。喷嘴清洗室500固定于喷嘴基部700,并可通过设置于其内部的喷水口的喷水,对洗净喷嘴的外表面进行清洗。如图1(a)所示,在洗净喷嘴于收容状态下,喷嘴头部100的前端突出于第1圆筒部200,且基本上收容于喷嘴清洗室500之中。同时,如图1(b)所示,洗净喷嘴穿过喷嘴清洗室500进行伸出和后退。而且,如以后详细所述,使用者为了清洁洗净喷嘴而操作设置的开关时,洗净喷嘴将如此进入完全伸展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用者可以使用布或纸等工具擦拭清洁洗净喷嘴。根据本实施方式,此时,喷嘴头部100、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不会旋转。以下,就其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2表示洗净喷嘴于收容状态时的断面结构模式图。
图3表示该洗净喷嘴前端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4表示该清洗喷嘴底部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喷嘴头部100与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呈圆筒状体。这些元件是由如金属或树脂等材料制造的。
如果喷嘴头部100与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都是由金属制作的,则即使壁薄也能具有充分的机械强度,因此,即使制作为多节式的喷嘴,也可以抑制喷嘴部变粗。同时,由金属形成时,其表面不易划伤或变形,即使长期反复地伸出、后退,也可以维持其顺畅的滑动动作。金属材料如果使用不锈钢或表面经氧化铝膜处理的铝,则不仅不易生锈,而且还可以长期保持其清洁性,因此非常有利于作为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洗净喷嘴材料使用。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喷嘴头部100、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也可以使用树脂材料制作。
另外,也可以在喷嘴头部100以及第1至第2圆筒部200、300的表面上进行薄膜或其它涂层等表面处理。例如,如果使用树脂薄膜等材料进行表面涂覆,则既不容易附着污垢,也不容易生锈,而且还能顺畅进行滑动动作。另外,如果采用包含陶瓷等材料进行表面涂覆处理,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这些喷嘴头部100以及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不相互直接接触,在树脂等材料构成的大致圆环状的第1至第3滑座(前部元件)210、310、410以及第1至第3限位块(后部元件)120、220、320接触支承的状态下可以滑动。即,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分别设于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前端附近的内侧。另外,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分别在喷嘴头部100、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的底部沿圆周方向突出设置。因此,例如,喷嘴头部100在第1限位块120与第1滑座210相互接触的状态下被支承着自由滑动,而不与第1圆筒部200直接接触。同样,第1圆筒部200在第2限位块220与第2滑座310相互接触的状态下,被支承为可以自由滑动,而不与第2圆筒部300直接接触。第2圆筒部300也不与第3圆筒部400直接接触,在第3限位块320与第3滑座410相互接触的状态下,被支承为可以自由滑动。
例如,当喷嘴头部100以及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由金属形成时,如果这些元件在直接接触的状态下相互滑动,则滑动阻力将变大,容易划伤元件表面以及产生异音等问题。同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如增大元件间的间隙,则水等物质又容易从外部进入。
对此,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即使这些元件由金属制作,也不会使这些金属元件相互直接接触,可以通过树脂等材料制作的第1至第3滑座21
0、310、410以及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支承为可自由滑动,因此,可以减少滑动阻力,防止元件表面划伤等问题发生,还可以防止水等物质从外部进入。
另外,这些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以及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还具有决定喷嘴头部100、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行程端的作用。即在收容状态下,如图4所示,限位块之间相互接触。也就是说,喷嘴头部100、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的后退界限被这些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所限制。
正如以下参照图8等所作的说明,当喷嘴头部100、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伸出时,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与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相互接触。即通过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与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限制伸出界限。
另外,如此在洗净喷嘴完全伸展的状态下,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与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相互配合,洗净喷嘴的转动受到阻止。对此,此后将详细叙述。
此外,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在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的前端附近设有外径狭窄大致呈锥状的收缩部T,同时,在最前端还设有向中心轴弯曲的弯折部C。
通过设置这种收缩部T及弯折部C,可以抑制从这些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的前端进入水或其它异物等。另外,即使假设在圆筒部的外壁上附着有异物等情况下,也可以随着滑动动作而轻易地将异物排除。而且,在擦拭洗净喷嘴时,抹布等不会勾挂到圆筒部的前端,可以顺利地进行擦拭,同时也不会弄伤手等。
图5表示本具体实施例中设置的一例滑座的模式立体图。该图是从洗净喷嘴的前端观察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的立体图。
图6表示本具体实施例中设置的限位块的模式立体图。该图同样是从洗净喷嘴的大致前端观察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的立体图。
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的内壁面210S、310S、410S与设置于其内侧的喷嘴头部100或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相互接触并可自由滑动。内壁面210S、310S、410S局部向内侧膨胀,如果使其顶点与喷嘴头部100或者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自由滑动地接触,则可以抑制由于清洗水的漂白粉成分等产生固化而造成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与喷嘴头部100或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的粘连。
另外,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具有在其底部侧向圆周方向突出的第1至第3扩张部121、221、321。该第1至第3扩张部121、221、321的第1至第3外壁面121S、221S、321S与设置在其外侧的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相互接触,并可自由滑动。
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POM(聚环氧乙烷/聚缩醛树脂)等。通过采用这些材料,可以非常容易地接触并支承例如不锈钢的喷嘴头部100以及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等并可自由滑动。
另外,在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上设有面向洗净喷嘴基部侧开口的配合凹部212、312、412。在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上分别设有第1至第3扩张部121、221、321向洗净喷嘴的前端方向突出的第1至第3突出部122、222、322。洗净喷嘴处于伸展状态下,通过这些滑座的配合凹部212、312、412与限位块的第1至第3突出部122、222、322的相互配合,可以防止喷嘴头部100以及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转动。
此外,在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的第1至第3扩张部121、221、321上设有第1至第3保持凹部124、224、324。如以下详细所述,该第1至第3保持凹部124、224、32
4与设置在其外侧的圆筒部上形成的配合条部相互配合,具有在收容状态以及伸出、后退时可以防止洗净喷嘴转动的作用。
图7表示在收容状态下,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配置关系的局部透视立体图。该图是从基部侧观察这些圆筒部的立体图。
配置在内侧的第1圆筒部200内设有第2限位块220。同时,配置在外侧的第2圆筒部300上设有第2滑座310。第1圆筒部200在与这些第2滑座310、第2限位块220相互接触的状态下,被支承为可自由滑动。
另外,在第2圆筒部300上设有相对于其滑动方向平行的配合条部304。配合条部304沿第2圆筒部300的中心轴方向突出,与设置于第2限位块220上的第2保持凹部224相互配合。另外,第1圆筒部200上也设有同样的配合条部,在图7中,为了简略而省略了该部分图示。
第2圆筒部300在配合条部304与第2保持凹部224相互配合的状态下进行滑动。如此,通过使设于第2圆筒部300的配合条部304与其内侧的第2限位块220上设置的第2保持凹部224相互配合,可以防止第2圆筒部300在收容状态以及伸出、后退动作时转动。其结果可以防止设于喷嘴头部100上的喷水口150的喷水方向产生偏移,能始终向一定的方向喷水。
另外,将配合条部304设于洗净喷嘴的下侧(正下方),还可以防止污物的附着和堆积。也就是说,在使洗净喷嘴的喷水口150喷水,清洗使用者“臀部”等部位时,会向洗净喷嘴方向飞溅污物等。此时,如果配合条部304位于洗净喷嘴的上侧(正上方),则会附着飞溅的污物,并可能进入配合条部304内。对此,将配合条部304设置在洗净喷嘴的下侧,不仅可以避免飞溅污物,而且还可以防止污物的附着及堆积。
另外,当配合条部304位于下侧时,即使其中进入水或污物,也容易排出,可以抑制水或污物的积蓄。而且,配合条部304的两侧端部还可以发挥“脱水”效果。即,沿洗净喷嘴的外侧从上至下移动的水将在配合条部304的两侧端部停止,直接落到下方,或由于其表面张力沿配合条部304的两侧端部向下移动,并适当落下。因此,可以防止水或污物进入、堆积于配合条部304内。
在此,与配合条部304相同的配合条部也可以设置于第1圆筒部200、第3圆筒部400。另外,与第2限位块220的第2保持凹部224相同的保持凹部也可以设置于第1及第3限位块120、320。因此,如果将第3圆筒部400固定于如喷嘴基部700,则以该配合条部、第3限位块320的保持凹部、第2圆筒部的配合条部304、第2限位块220的第2保持凹部224、第1圆筒部200的配合条部204、第1限位块120的保持凹部、喷嘴头部100的顺序,产生限制转动的连锁作用力。也就是说,如果将第3圆筒部400固定,则对转动的限制效果将涉及到包括前端的喷嘴头部100在内的所有相关元件。
图8表示在伸展状态下,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配置关系的局部透视立体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这些图都是从基部侧观察圆筒部的立体图。
第1圆筒部200即使处于伸出至其行程端的状态,设于第2圆筒部300上的配合条部304与设于第2限位块220上的第2保持凹部224也处于配合状态。而且,设于第2滑座310上的配合凹部312与设于第2限位块220上的第2突出部222也相互配合。其结果可以更加牢固地阻止这些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的相对转动。
如此,在洗净喷嘴完全伸展的状态下,通过牢靠地阻止其转动,例如,在擦拭洗净喷嘴时也可以防止其转动。即,在擦拭洗净喷嘴时,有时会在伸出至行程端的状态下使用抹布或纸等工具进行擦拭,此时,在洗净喷嘴上大多会在转动方向上产生作用力。对此,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使配合条部304配合于第2保持凹部224以及使配合凹部312与第2突出部222配合,可以牢固地阻止洗净喷嘴产生转动。因此,即使擦拭清洁洗净喷嘴,也可以防止喷水方向的偏移,从而保证始终朝一定的方向喷水。
洗净喷嘴的清扫应在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便座上未坐使用者的状态下进行。而且,此时优选洗净喷嘴处于完全伸展的状态。因此,优选设置一个用于清扫洗净喷嘴的开关。这种开关可以设置于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本体上,也可以设置在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遥控器上。
图10表示卫生洗净便座装置遥控器操作面板的模式图。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遥控器用于控制温水洗浄便座装置的动作,其开关等设置于表面,例如设有用于清洗臀部的清洗开关951、暖风烘干开关952、停止开关953等。此外,还可以实现自动向冲水便器冲水的自动冲洗,设有大便冲洗开关954和小便冲洗开关955。而且,还设有使用红外线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送信部958,向温水洗浄便座装置发送信号。
由于洗净喷嘴的清扫频度相对较低,且为特殊的操作,因此,其开关可以设置于遥控器盖板内。
图11是例举遥控器950盖板内部的设定操作面板的模式图。
即,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遥控器950在其正面的盖板960内侧设有各种设定开关等。同时还设有用于清扫洗净喷嘴的“喷嘴清扫”开关970。使用者如果按动“喷嘴清扫”开关970,则即使便座处于未使用状态,洗净喷嘴也会如图1(b)所示,完全伸展。此时,如以上针对图8及图9所述,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将与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相互配合,牢固地阻止洗净喷嘴转动。因此,当使用者用布或纸等工具擦拭清扫洗净喷嘴时,即使在某种程度上施力,也同样可以阻止洗净喷嘴转动,结果可以防止喷水方向偏移,防止洗净喷嘴以及设于其内部的机构部分破损。
以下,对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多节式洗净喷嘴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2表示洗净喷嘴伸出动作的模式局部剖视图。且图12是洗净喷嘴的俯视模式图。
多节式洗净喷嘴进行伸出动作时,可以从内侧的元件开始依次伸出。即,如图12(a)所示,洗净喷嘴在收容状态下,首先,如图12(b)所示,喷嘴头部100一边穿过喷嘴清洗室500一边伸出。然后,如图12(c)所示,第1圆筒部200一边穿过喷嘴清洗室500一边伸出。最后,第2圆筒部300一边穿过喷嘴清洗室500一边伸出,使洗净喷嘴处于完全伸展状态。
如此,通过从洗净喷嘴可动部的内侧依次伸出并穿过喷嘴清洗室500,可以在喷嘴清洗室500内均匀地对洗净喷嘴可动部的所有外表面进行清洗。即在使用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时,如图1(b)及图12(d)所示,在洗净喷嘴处于伸展状态或者与此相近似的状态下,向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喷水。通过此清洗动作,可以去除污物等,以清洗“臀部”等部位。
另外,根据本具体实施例,洗净喷嘴为了清洗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而伸出时,可以按照喷嘴头部100、第1圆筒部200、第2圆筒部300的顺序一边在喷嘴清洗室500内清洗,一边伸出。其结果表明,在伸展状态时,可以均匀地清洗露于外部的洗净喷嘴可动部的所有外表面,并且,可以维持洗净喷嘴随时处于清洁状态,使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保持理想的卫生状态。另外,在清洗“臀部”等部位时,虽然污物等会飞溅到洗净喷嘴上,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洗净喷嘴的所有外表面处于均匀湿润的状态,所以,不易附着污物等。如此,不仅使用后的洗净喷嘴可以清洁,而且还可以节省清扫洗净喷嘴的麻烦,将由于附着污物而造成洗净喷嘴动作的不良及故障等防患于未然。同样的效果也可以在为了喷嘴清扫(参照图11)而伸出洗净喷嘴的情况下实现。
另外,当洗净喷嘴如此伸出时,由于设于各圆筒部上的配合条部(例如304)在配合于设在各限位块上的保持凹部(例如第2保持凹部224)的状态下进行滑动,因此可以防止这些元件转动。其结果表明,可以消除喷水方向的错位,实现稳定的清洗效果。
以下,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的后退动作。
图13表示洗净喷嘴后退动作的模式局部剖视图。且图13是洗净喷嘴的俯视模式图。
如图13(a)所示,洗净喷嘴在伸展状态下,首先,第2圆筒部300与喷嘴头部100及第1圆筒部200联动,一边穿过喷嘴清洗室500一边后退,如图13(b)所示,收容于第3圆筒部400之中。然后,第1圆筒部200与喷嘴头部100联动,一边穿过喷嘴清洗室500一边后退,如图13(c)所示,收容于第2圆筒部300之中。最后,喷嘴头部100一边穿过喷嘴清洗室500一边后退,如图13(d)所示,收容于第1圆筒部200之中。
如此,洗净喷嘴进行后退动作时,通过使其从洗净喷嘴可动部的外侧依次后退且穿过喷嘴清洗室500,可以在喷嘴清洗室500内均匀地洗净喷嘴可动部的所有外表面。即,如图1(b)及图13(a)所示,在洗净喷嘴处于伸展状态或者与此相近似的状态下,向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喷水进行清洗时,污物等可能会附着在洗净喷嘴的表面。
为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按照第2圆筒部300、第1圆筒部200、喷嘴头部100的顺序,一边在喷嘴清洗室500内进行“喷嘴外表面清洗”,一边穿过喷嘴清洗室500。即,伸展状态时,可以全面、均匀地对露在外面的这些可动部的外表面进行清洗,结果可随时保持洗净喷嘴处于清洁状态,维持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处于最佳卫生状态。同时,可以减少人们擦拭洗净喷嘴的麻烦,而且还可以防止因污物附着而造成洗净喷嘴的动作不良或故障等。同样的效果也可以体现在为了喷嘴清扫(参照图11)而伸出洗净喷嘴的情况下。
另外,当洗净喷嘴如此后退时,由于设于各圆筒部上的配合条部(例如304)在配合于设在各限位块上的保持凹部(例如第2保持凹部224)的状态下进行滑动,因此可以防止这些元件转动。其结果表明,可以消除喷水方向的错位,实现稳定的清洗效果。
以下,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喷嘴清洗室。
图14是例举喷嘴清洗室结构的模式图。其中图(a)表示洗净喷嘴在收容状态下的喷嘴清洗室500及其附近的纵向剖视图,图(b)表示其A—A剖面线的剖视图,图(c)表示其B方向的正面图。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喷嘴清洗室500是下方开口的框状体。在喷嘴清洗室500内连接有供水路510,可以从喷水口520向喷嘴清洗室500中喷射清洗水W。同时,在喷嘴清洗室500的后侧面及前侧面上分别设有下方开口的貫通口530和540。如此前针对图10及图11所述,洗净喷嘴通过这些貫通口530、540依次伸出,此时,其外表面被喷水口520喷射出来的清洗水W均匀清洗。清洁洗净喷嘴的清洗水W将落到下方,向便器盆部(未图示)排出。
同时,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a)及图14所示,在洗净喷嘴处于收容状态时,第2圆筒部300的前端处于穿过后侧的貫通口530并基本上堵塞该贯通口的状态。而且,如图10及图11所示,无论洗净喷嘴处于正在伸出、后退的状态或者处于已经伸展的状态,貫通口530均处于随时被第2圆筒部300堵塞的状态。此处,可以考虑零件的加工精度以及组装精度,或者动作偏差余量等因素,尽量使貫通口530与第2圆筒部300之间的空隙狭小。
如此设置后,可以防止在喷嘴清洗室500中进行“喷嘴外表面清洗”时,从喷水口520喷射出来的清洗水W通过貫通口530向基部700的方向飞溅。如后面详细所述,由于在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本体内部设置有电气元件等多种器件,所以需要尽量抑制清洗水W的飞溅。对此,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由于喷嘴清洗室500后侧的貫通口530始终处于被第2圆筒部300基本堵塞的状态,因此,能够尽量抑制向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本体内部飞溅清洗水W,实现高可靠性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同时,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可以从喷水口520向前方喷射清洗水W,结果将可以抑制朝向后侧貫通口530的水势,更进一步地抑制从貫通口530向装置本体内飞溅清洗水W。
图15(a)及(b)表示喷嘴清洗室500的变型例,均是对应于图14(a)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在图15(a)所示的变型例中,设有522和524两个喷水口。通过如此结构,可以从多个方向向洗净喷嘴喷射清洗水W,有效实现“喷嘴外表面清洗”功能,保证可以更加均匀、切实地去除污物。
另外,在图15(b)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设有朝洗净喷嘴的外周方向偏平状扩张的喷水口526。通过从如此结构的扩张喷水口526喷射出清洗水W进行“喷嘴外表面清洗”,可以均匀且大范围地对洗净喷嘴进行洗清。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以及变型例,也可以将这些进行组合,同时,关于喷水口的数量、形状、配置等,可包括更进一步的变形设计。另外,喷嘴清洗室500的形状还包括例如至少有一部分开口而非下方全部开口,以及在下方不设置开口等设计。
以下,参照具体实施例,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内的洗净喷嘴部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部驱动部600结构的局部断面立体图。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使用可弯齿条(rack)610实施洗净喷嘴的伸出、后退。可弯齿条610由具有柔性的树脂等材料形成,至少在其一个侧面上设有与齿轮配合的凹凸部分。同时,可弯齿条610内部埋设有由多根金属线组成的线缆,通过使用这种线缆,可以获得较大的抗拉强度,而且,通过在其周围包覆树脂,还可以抑制长方向上的压缩变形。
可弯齿条610被支承为可沿设置于基部700的导向部612在卫生洗净便座装置800内沿长方向进行滑动,其前端固定在喷嘴头部100上。同时,在基部700上设有驱动单元620,可适当降低电机622的驱动输出,向齿轮624输出驱动力。可弯齿条610与齿轮624相互配合,将齿轮624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直线方向上的驱动力,以使喷嘴头部100移动。
另外,在洗净喷嘴的根部附近还设有配合解除部630。
图17是表示配合解除部630与可弯齿条610配置关系的模式图,其中图(a)是局部俯视平面图,图(b)是图(a)的A方向的侧面图。
如图所示,配合解除部630可以是可弯齿条610的两侧设置的一对楔形零件。配合解除部630固定于基部700,可弯齿条610通过来自齿轮624的驱动力,可以沿箭头B的方向进行滑动。
图18表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处于收容状态下的模式剖视图。
图19表示该洗净喷嘴处于伸展状态下的模式局部剖视图。图18及图19均为俯视洗净喷嘴时的模式局部剖视图。
可弯齿条610固定于喷嘴头部100的底部。在喷嘴头部100的底部设有向圆周方向突出的第1限位块120。另外,在第1圆筒部200的前端内侧设有第1滑座210,在底部设有向圆周方向突出的第2限位块220。喷嘴头部100与第1滑座210的内周面接触并可以滑动。当喷嘴头部100伸出时,该第1限位块120将接触到第1圆筒部200的第1滑座210,从而决定行程端。
同时,在第2圆筒部300的前端内侧也设置有第2滑座310,在底部设置有向圆周方向突出的第3限位块320。第1圆筒部200与第2滑座310的内圆周面接触,可以进行滑动。因此,当第1圆筒部200伸出时,第2限位块220将接触到第2圆筒部300的第2滑座310,从而决定行程端。
在第3圆筒部400的前端内侧设有第3滑座410,支承第2圆筒部300可以滑动。当第2圆筒部300伸出时,第3限位块320与第3圆筒部400的第3滑座410接触,从而决定其行程端。另外,也可以是不设置第3圆筒部400而由基部700本身来实现支承第2圆筒部300进行滑动的支承部的功能。
如前所述,喷嘴头部100、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的外壳由不锈钢或铝等金属制造,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树脂制造,因此,可以阻止水从外部进入,保证其顺畅滑动。另外,喷嘴头部100的外壳也可以由诸如树脂等材料形成。
另外,在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的底部,分别设有与可弯齿条610相互配合的配合机构230、330。
图20是例举配合机构330结构的模式图,其中图(a)表示从该喷嘴前端观察的正面图,(b)表示图(a)的A—A剖面线剖视图,(c)表示图(a)的B—B剖面线剖视图。
配合机构330设于例如由树脂材料制造的外壳331。可以将外壳331与第3限位块320制作为一体,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外壳331上设有第1貫通口332和第2貫通口334。第1貫通口332可用于敷设供水管180以及电缆线束190。供水管180向喷嘴头部100提供清洗水W。电缆线束190向喷嘴头部100提供控制驱动信号,以便进行水路切换以及水流调节等。关于喷嘴头部100的结构,在后面将参照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第2貫通口334设有由螺旋弹簧340支承的弹簧锁350。如图20(b)所示,弹簧锁350受到箭头S方向的作用力,与设在可弯齿条610凹凸部的凹部配合,具有将其驱动力传递到第2圆筒部300上的作用。而且,通过配合解除部630的作用,弹簧锁350脱离可弯齿条610,解除配合。
第1圆筒部200也具有同样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貫通口且由树脂等材料制作的外壳(隔壁)231(参照图19),并设有具有同样的弹簧锁和螺旋弹簧等的配合机构230。
配合机构230的弹簧锁250与配合解除部630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设定为比第1圆筒部200与第2圆筒部300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大。而且,配合机构330的弹簧锁350与配合解除部630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设定为比第2圆筒部300与第3圆筒部400(或者基部700)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大。
而且,配合机构230的弹簧锁250与可弯齿条610之间的配合作用力设定为比喷嘴头部100与第1圆筒部200、第1圆筒部200与第2圆筒部300、第2圆筒部300与第3圆筒部400(或者基部700)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大。
通过如此设定配合机构230、330的配合作用力与洗净喷嘴的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在洗净喷嘴伸出时,即可实现从喷嘴头部100开始伸出的动作顺序。而且,洗净喷嘴后退时,在弹簧锁250、350与可弯齿条610解除配合之前,由于喷嘴头部100、第1圆筒部200、第2圆筒部300将一体联动,因此可以实现从外侧的圆筒部(第2圆筒部300)开始后退的动作顺序。
如图17及图20中的箭头L所示,只要配合解除部630不从可弯齿条610突出到外侧,就可以避免产生配合解除部630与外壳331接触而妨碍其伸出、后退的问题。
以下,对本具体实施例洗净喷嘴的伸出与后退动作进行说明。
图21及图22表示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伸出动作的模式图。
图22(a)表示洗净喷嘴为完全收容状态。在该状态下,喷嘴头部100、第1圆筒部200、第2圆筒部300分别处在后退于基部方向,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320处在相互接触的状态。而且,在该状态下,第1及第2圆筒部的弹簧锁250、350位于配合解除部630的上面,脱离可弯齿条610,处于配合解除状态。
在洗净喷嘴处于如此收容状态下,使用者只要操作设置于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或操作设置于遥控器上的清洗开关951(参照图11),即可开始清洗“臀部”等部位。而且,操作“喷嘴清扫”开关970(参照图11)也同样可以开始伸出动作。
此时,首先如图21(a)所示,可以在洗净喷嘴仍然处于收容的状态下,从喷嘴头部的喷水口150喷水,进行“喷嘴使用前清洗”。这是为了预先排出滞留在设置于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上的温水供给源至喷嘴头部100的供水管路内的冷水,使适宜的温水可以立即喷射到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而进行的前处理。同时,通过预先喷水还可以防止喷嘴头部100的喷水口150堵塞。在喷嘴头部100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150的情况下,也可以让所有的喷水口喷水。
另外,由于这样的“喷嘴使用前清洗”是在喷嘴清洗室500中进行的,所以喷射水不会飞溅到外部,从喷水口150喷射出的水将从喷嘴清洗室500下方的开口流出,向便器盆部排出。
然后,在“喷嘴使用前清洗”结束后,将一边进行“喷嘴外表面清洗”一边伸出洗净喷嘴。即,从设置于喷嘴清洗室500的喷水口420喷射清洗水W(参照图14)。
之后,为了伸出洗净喷嘴,可弯齿条610将沿箭头F的方向推进。于是,如图21(b)所示,喷嘴头部100将首先伸出。此时,根据适当调节作用于喷嘴头部100、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可以仅使喷嘴头部100伸出而第1及第2圆筒部保持不动。也就是说,只要将作用于第1圆筒部200与喷嘴头部100之间的摩擦力调节得比作用于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之间的摩擦力小即可。
如此,通过首先仅伸出喷嘴头部100的动作,可以在喷嘴清洗室500内均匀地清洗其所有外表面。另外,此时由于设于喷嘴头部100的第1限位块120上的第1保持凹部124在配合于设置在第1圆筒部200的配合条部204的状态下进行滑动,所以可以防止喷嘴头部100转动。而且,通过第1限位块120的第1突出部122与第1滑座210的配合凹部212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加牢固地限制喷嘴头部100转动。
如图21(b)所示,喷嘴头部100伸出至其行程端后,第1限位块120将接触到第1滑座210,可弯齿条610的驱动力即传递至第1圆筒部200,于是,第1圆筒部200开始伸出。同样,此时也通过适当调节作用于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可以仅使第1圆筒部200伸出而第2圆筒部保持不动。也就是说,只要将作用于第1圆筒部200与第2圆筒部300之间的摩擦力调节得比作用于第2圆筒部300与第3圆筒部400之间的摩擦力小即可。
然后,第1圆筒部200伸出至如图21(c)所示的位置后,弹簧锁250脱离配合解除部630,通过螺旋弹簧240的作用力与可弯齿条610配合。
图23表示第1圆筒部200移动时配合状态变化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如图23(a)所示,在第1圆筒部200处于收容状态下,设于其外壳231的配合机构230的弹簧锁250位于配合解除部630的上面,与可弯齿条610脱离,解除配合。
当第1圆筒部200伸出后,如图23(b)所示,弹簧锁250从配合解除部630的楔形斜面滑下,与可弯齿条610的凹部相互配合。此后,第1圆筒部200通过喷嘴头部100的驱动力,以及通过弹簧锁250的驱动力的双重作用,如图23(c)所示继续伸出。
如此,在喷嘴头部100之后,同样可以通过使第1圆筒部200伸出,实现在喷嘴清洗室500内对第1圆筒部200的所有外表面进行均匀清洗。
同样,由于此时设于第1圆筒部200的第2限位块220上的第2保持凹部224在配合于设置在第2圆筒部300的配合条部304的状态下进行滑动,所以可以防止第1圆筒部200转动。而且,通过第2限位块220的第2突出部222与第2滑座310的配合凹部312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加牢固地限制喷嘴头部100转动。
如图22(a)所示,当第1圆筒部200伸出至行程端后,第2限位块220将接触到第2滑座310,可弯齿条610的驱动力又将传递到第2圆筒部300,于是,第2圆筒部300开始伸出。之后,当第2圆筒部300伸出至如图22(b)所示的位置时,设置于配合机构330上的弹簧锁350将与可弯齿条610相互配合。随后进一步借助可弯齿条610的驱动力伸出,直到伸展至如图22(c)所示的状态。最后,通过从喷嘴头部100的喷水口150喷水,即可以对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进行清洗。
如此,在第1圆筒部200之后,同样可以通过使第2圆筒部300伸出,实现在喷嘴清洗室500内对第2圆筒部300的外表面进行均匀清洗。
此时,设置于第2圆筒部300的第3限位块320上的第3保持凹部324在配合于设置在第3圆筒部400的配合条部的状态下进行滑动,所以可以防止第2圆筒部300转动。
另外,图22(c)所示的状态例如是为清洗使用者“臀部”等部位而使洗净喷嘴伸出的通常位置状态,与例如图12(d)所示的伸出至行程端进行洗净喷嘴清扫时的位置相比,该位置处于稍短的状态。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既可以如此一边进行“喷嘴外表面清洗”,一边使洗净喷嘴伸出至清洗使用者“臀部”等部位的通常位置,然后立即开始使用者“臀部”等部位的清洗,或者也可以一边进行“喷嘴外表面清洗”,一边使洗净喷嘴伸出到最大行程端(例如图12(d)的状态)先清洗其整体,然后再后退至通常位置(例如图22(c)的状态)开始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的清洗。
如前面所述,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使可弯齿条610的驱动力施加在喷嘴头部100上,并借助第1和第2限位块120、220传递到各圆筒部,可以使洗净喷嘴伸出。同时,由于可弯齿条610是由树脂包裹金属线缆制作的,因此,可以抑制可弯齿条610弯曲变形。其结果表明,即使是多节喷嘴,也可以精密地控制洗净喷嘴的伸出量。
另外,如果可弯齿条610只是沿直线方向进退,则可以使用直径较大的金属丝,但是,因为卫生洗净装置本体800的纵向尺寸比多节式洗净喷嘴的伸出长度短,所以需要在导向部612内使伸缩驱动洗净喷嘴的可弯齿条610弯曲,以便收容在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内。因此,优选使用本具体实施例中的耐弯曲的金属线缆。
通过在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的底部设置配合机构230、330,且在弹簧锁250、350配合于可弯齿条610的状态下伸出,基本能完全防止可弯齿条610的弯曲变形。即,如果在导向部612(参照图16)至喷嘴头部100的固定部之间的通道内不设置导向或支承,则在可弯齿条610送出时,可能会在洗净喷嘴中产生弯曲变形。对此,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设有配合机构230、330,可以在弹簧锁250、350配合于可弯齿条610的状态下送出可弯齿条610。其结果证明,可以基本上完全抑制可弯齿条610的弯曲变形等情况,通过齿轮624(参照图16)的旋转量,可以更精密地控制洗净喷嘴的伸出量。
另外,由于可弯齿条610为细径,在卫生洗净便座装置800内被支承为可在长方向上滑动,所以,卫生洗净便座装置800内部的洗净喷嘴伸缩驱动机构的容纳空间可以较小。
另外,根据本具体实施例,在使洗净喷嘴伸出时,由于按照喷嘴头部100、第1圆筒部200、第2圆筒部300的顺序伸出,因此可以在喷嘴清洗室500内均匀地清洗这些可动部的所有外表面。其结果表明,可以在洗净喷嘴处于清洁、卫生的状态下清洗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同时,由于预先湿润了洗净喷嘴的外表面,所以,在清洗“臀部”等部位时,还可以得到抑制飞溅污物等附着的效果。
以下,对本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的后退动作进行说明。
图24及图25是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中洗净喷嘴后退动作的模式图。图24(a)表示洗净喷嘴完全伸展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喷嘴头部100、第1圆筒部200和第2圆筒部300分别向前伸出,第1至第3限位块120、220和320分别接触到第1至第3滑座210、310和410。同时,在此状态下,第1及第2圆筒部的配合机构230、330配合于可弯齿条610。另外,除了此完全伸出的状态,如以上针对图22(c)所述,也可以是处于“臀部”等部位清洗位置的状态。
此时,喷嘴头部100的前端部从第1圆筒部200突出,且处在收容于喷嘴清洗室500内的状态。
洗净喷嘴处于如此伸出的状态下,使用者“臀部”等部位的清洗结束,例如,操作设置于遥控器等上的停止开关后,则喷嘴头部100的喷水口150停止喷水,开始一边进行“喷嘴外表面清洗”一边使洗净喷嘴后退的动作。而且,当再次操作“喷嘴清扫”970(参照图11)时,同样会开始洗净喷嘴的后退动作。
即,首先从设置在喷嘴清洗室500内的喷水口420中喷射清洗水W(参照图14)。
然后,为了开始洗净喷嘴的后退,可弯齿条610被沿箭头F的方向拉回。于是,如图24(b)所示,第2圆筒部300将与喷嘴头部100及第1圆筒部200一起开始后退,并收容于第3圆筒部400内。此时,第2圆筒部300一边穿过喷嘴清洗室500,一边被清洗。也就是说,第2圆筒部300的所有外表面可以在喷嘴清洗室500内得到均匀的清洗。
如图24(b)所示,当第2圆筒部300后退至其行程端附近,配合机构330的弹簧锁350接触到配合解除部630后,既可以解除与可弯齿条610之间的配合。
图26表示第2圆筒部300移动时,配合机构330状态变化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如图26(a)所示,首先,第2圆筒部300在配合机构330的弹簧锁350配合于可弯齿条610的状态下后退。之后,如图26(b)所示,当弹簧锁350接触到配合解除部630的楔形斜面时,将产生克服螺旋弹簧340的作用力而使弹簧锁350抬起的作用力。其结果使弹簧锁350与可弯齿条610之间的配合解除,停止第2圆筒部300的后退动作。
此后,可弯齿条610继续沿箭头F的方向被拉回。此时,弹簧锁350根据螺旋弹簧340的作用力与来自配合解除部630的作用力的对抗状态,在可弯齿条610的凹凸表面上空转。通过适当设定螺旋弹簧340的作用力、配合解除部630的倾斜形状以及弹簧锁350的接触面形状,可以使弹簧锁350在该状态下顺利空转,不给可弯齿条610施加过度的制动力。
如此,当配合机构330的配合解除后,第2圆筒部300停止后退,第1圆筒部200将与喷嘴头部100一起继续后退。此时,第1圆筒部200穿过喷嘴清洗室500,可以在喷嘴清洗室500内均匀地清洗其所有外表面。
第1圆筒部200后退后,如图24(c)所示,第1圆筒部200的第2限位块220(或配合机构230)接触到第2圆筒部300的第3限位块320(或配合机构330),通过进一步后退,将第2圆筒部300的配合机构330的弹簧锁350推至配合解除部630的上面。之后,如图25(a)所示,当第1圆筒部200的弹簧锁250接触到配合解除部630的楔形斜面时,如此前针对图26所进行的说明,与可弯齿条610之间的配合得到解除,第1圆筒部200停止后退。此后,可弯齿条610沿箭头F的方向被拉回,弹簧锁250在可弯齿条610的凹凸表面上空转。
第1圆筒部200后退后,喷嘴头部100在后退时,其全部外表面也可以在喷嘴清洗室500内得到均匀的清洗。之后,如图25(b)所示,喷嘴头部100的第1限位块120与第1圆筒部200的第2限位块220(或配合机构230)接触,并通过进一步的后退,将弹簧锁250推至配合解除部630的上面。如此,如图25(c)所示,当后退至行程端时,洗净喷嘴即处于完全收容状态。
此后,还可以通过使收容于喷嘴清洗室500中的喷嘴头部100前端部的喷水口150适当地喷射水,进行“喷嘴使用后清洗”。由此,不仅可以防止喷水口150的堵塞等,还可以得到彻底清洗喷嘴头部100的前端部与喷嘴清洗室500内部的效果。另外,如果喷嘴头部100上设有多个喷水口150时,也可以在“喷嘴使用后清洗”时使所有喷水口150都喷出水。
如上所述,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配合机构230、330与配合解除部630,可以在洗净喷嘴后退时,按照第2圆筒部300、第1圆筒部200、喷嘴头部100的顺序依次后退。由此,可以在喷嘴清洗室500内均匀地对所有这些可动部的外表面进行清洗。也就是说,在多节式洗净喷嘴后退时,可以有效、切实地进行“喷嘴外表面清洗”。其结果表明,即使是多节式洗净喷嘴,也可以保持其清洁、卫生的状态,减少人们擦拭的麻烦,同时,还可以防止因污物附着等而引起动作不良或故障。
图2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型例中洗净喷嘴后退动作的模式剖视图。在本变型例中,未设置配合解除部630。即使未设置配合解除部630,在后退动作时,也可以按照第2圆筒部300、第1圆筒部200和喷嘴头部100的顺序依次后退。
即,如图27(a)所示,在洗净喷嘴处于伸展状态下,配合机构230、330的弹簧锁分别配合于可弯齿条610的凹部。因此,当可弯齿条610被从该状态下沿箭头A的方向拉回时,喷嘴头部100、第1圆筒部200及第2圆筒部300均开始后退。
如图27(b)所示,当第2圆筒部300完全后退接触到限位块(未图示)时,该配合机构330的弹簧锁将开始在可弯齿条610的凹凸表面上空转。同时,喷嘴头部100与第1圆筒部200将继续后退。
如图27(c)所示,当第1圆筒部200完全后退,与第2圆筒部300的配合机构330(或第3限位块320)相接触时,该配合机构230的弹簧锁也将开始在可弯齿条610的凹凸表面上空转。
然后,当可弯齿条610被进一步沿箭头A的方向拉回时,喷嘴头部100在第1圆筒部200配合机构230的弹簧锁与第2圆筒部300配合机构330的弹簧锁均处于空转的状态下进行后退,成为图27(d)所示的洗净喷嘴完全后退的状态。
如上所述,即使没有设置配合解除部630,通过配合机构230、330的弹簧锁的作用,也可以按照第2圆筒部300、第1圆筒部200以及喷嘴头部100的顺序一边穿过喷嘴清洗室500,一边后退。
另外,在本变型例中,使洗净喷嘴伸出时,首先第2圆筒部300与第1圆筒部200以及喷嘴头部100共同伸出,然后,在配合机构330的弹簧锁在可弯齿条610的凹凸表面上空转的状态下,第1圆筒部200与喷嘴头部100共同伸出,最后,喷嘴头部100在配合机构230、330的弹簧锁分别在可弯齿条610的凹凸表面上空转的状态下伸出。
洗净喷嘴如上述伸出时,只要在喷嘴后退时按照图27所示的顺序依次后退,能够在喷嘴清洗室500内进行充分的清洗,则也可以维持洗净喷嘴的清洁。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另外一个变型例。
图2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另外一个变型例的洗净喷嘴的模式剖视图。
在本变型例中,利用磁铁和磁性体代替配合机构来控制洗净喷嘴的伸出、后退顺序。即,在喷嘴头部100的底部附近设有磁铁662。同样,在第1圆筒部200及第2圆筒部300的底部附近也设有磁铁664、666。
另外,在第1圆筒部200的前端附近设有磁性体652。同样,在第2圆筒部300的前端附近设有磁性体654,在第3圆筒部400的底部附近设有磁性体656。为了能被磁铁662、664和666吸引,这些磁性体652、654和656例如可以是钴或镍等强磁性体所构成的零件。另外,在图28中,虽然出于方便省略了第1至第3滑座210、310、410,但是,例如这些滑座也可以与磁性体652、654、656交替设置或相邻设置。
通过调整这些磁铁与磁性体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排斥力的关系,可以控制洗净喷嘴的伸出、后退顺序。例如,如图28(a)所示,在洗净喷嘴处于收容状态下,若使磁铁662与磁铁664之间产生排斥力,使磁铁664与磁铁666之间产生相对较弱的吸引力,使磁铁666与磁性体656之间产生相对较强的吸引力,则可适宜地控制洗净喷嘴的伸出顺序。
图29是用于说明本变型例中洗净喷嘴伸出动作的模式剖视图。
即,在如图29(a)所示的状态下,磁铁662与磁铁664之间将产生排斥力作用,磁铁664与磁铁666之间将产生较弱的吸引力作用,磁铁666与磁性体656之间将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作用。因此,当可弯齿条610沿箭头F的方向送出时,借助磁铁662与磁铁664之间所产生的排斥力,首先喷嘴头部100开始伸出。
如图29(b)所示,当喷嘴头部100完全伸出后,其第1限位块120将接触到第1圆筒部200,并传递驱动力。此时,由于磁铁664与磁铁666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比磁铁666与磁性体656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弱,因此,第2圆筒部300将维持后退状态,仅第1圆筒部200开始伸出。
之后,如图29(c)所示,当第1圆筒部200完全伸出后,其第2限位块220将接触到第2圆筒部300,并传递驱动力。于是,第2圆筒部300将克服磁铁666与磁性体652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开始伸出。如此,如图29(d)所示,洗净喷嘴最终完全伸展。
另外,在洗净喷嘴如此已完全伸展的状态下,如果调整好磁铁662与磁性体652之间产生的吸引力以及磁铁664与磁性体654之间产生的吸引力之间的关系,则可以适宜地控制好洗净喷嘴的后退顺序。
图30是说明本变型例中洗净喷嘴后退动作的模式剖视图。
即,如图30(a)所示,洗净喷嘴处于伸展状态下,调整为使磁铁662与磁性体652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相对变大,磁铁664与磁性体654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相对变小。同时,由于此时距离较远,因此在磁铁666与磁铁664及磁性体656之间基本上不产生吸引力以及排斥力。
在此状态下,可弯齿条610被沿箭头A的方向拉回时,借助磁铁662与磁性体652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及磁铁664与磁性体654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第1圆筒部200以及第2圆筒部300将与喷嘴头部100一起开始后退。
如图30(b)所示,第2圆筒部300接触到第3圆筒部400的限位块(未图示)。此时,由于磁铁662与磁性体652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大,因此第1圆筒部200将克服磁铁664与磁性体654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使其分离,开始后退。
如图30(c)所示,当第1圆筒部200后退至后端时,喷嘴头部100将克服磁铁662与磁性体652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开始后退。如此,如图30(d)所示,洗净喷嘴成为完全后退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在喷嘴头部100以及在第1至第3圆筒部200、300、400上适当地配置磁铁与磁性体,能够使洗净喷嘴按照要求的顺序进行伸出、后退。
另外,在本变型例中,磁铁与磁性体的配置关系以及其间所产生的吸引力或排斥力之间的关系只是一个事例而已。即,为了使洗净喷嘴从其内侧元件开始依次伸出,在洗净喷嘴处于收容的状态下,只要使维持其外侧元件处于收容状态的作用力相对变大即可。例如本变型例,在洗净喷嘴处于收容状态下,只要使维持第2圆筒部300处于收容状态的作用力最大,使维持第1圆筒部200处于收容状态的作用力相对较小,使维持喷嘴头部100处于收容状态的作用力最小,或与此相反,能产生使喷嘴头部100伸出的作用力即可。
另外,洗净喷嘴从伸展状态后退时,为了从其外侧元件开始依次后退,只要维持其内侧元件处于伸展状态的作用力相对较大即可。例如本变型例,在洗净喷嘴处于伸展状态下,只要使维持喷嘴头部100处于伸展状态的作用力最大,使维持第1圆筒部200处于伸展状态的作用力次之,使维持第2圆筒部300处于伸展状态的作用力最小,或能产生使第2圆筒部300后退的作用力即可。
如同以上说明,利用磁铁与磁性体,通过适当调整其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也可以使洗净喷嘴按照要求的顺序进行伸出、后退。
以下,对本具体实施例中喷嘴头部100的喷水结构进行说明。
图31(a)及(b)是表示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喷嘴头部100内部构造的两个具体实施例的模式剖视图。
在喷嘴头部100的前端附近,例如设有第1喷水口150A、第2喷水口150B和第3喷水口150C。这些喷水口可以根据例如通常的“臀部洗净”、“柔和模式”的“臀部洗净”、“下身洗净”等用途适当地分别使用。即,可以通过适当地调节这些第1~第3喷水口150A~150C的结构、开口直径以及喷水方向等,根据使用者的爱好以及用途,区别使用各种水流。
这些第1~第3喷水口150A~150C通过供水管路与切换机构160相连。切换机构160具有定子162与转子164。在定子162上设有对应于喷水口数量的多个供水口,例如,通过供水管路152向喷水口150A供水。另外,虽然图31中仅显示了与喷水口150A连接的供水管路152,但是,与第2~第3喷水口150B、150C连接的供水管路154、156也通过未图示的管路分别与设置在定子162上的供水口连通。
另外,在定子162的上游侧设有与此相邻接的转子164。在转子164上设有一个供水口166。转子164连接于电机170的输出轴172,随电机旋转,其具有将水从设于转子164上的供水口166向设于定子162上的多个供水口中的任何一个中供水的作用。从供水管180(参照图20)供给的水经供水路182向分配室184供给。进入分配室184的水则通过转子164的旋转,利用所选择的定子162的供水口进入第1至第3个喷水口150A~150C中的任何一个中,并喷射出去。另外,可以通过调节转子164的旋转角度,改变定子162的供水口开度,控制水量。
此外,在分配室184与电机170之间设有隔板174,由Y密封圈176形成防水结构。也就是说,从隔板174方面看,电机170侧为大气侧,可以有效地防止向电机170侧漏水。
根据本具体实施例,可以通过适当地使转子164旋转,选择第1至第3喷水口150A~150C中的任何一个进行喷水,而且,还可以将其水压(或水量)调节到期望的水平。
而且,根据本具体实施例,通过在喷嘴头部100内设置切换机构160与电机170,可以只使用一根连接于喷嘴头部100的供水管180即可。也就是说,在洗净喷嘴中所配置的供水管180只需要一根。因此,多节式洗净喷嘴的伸出、后退不会受供水管妨碍,可以顺畅进行。
在此,对图31(a)及(b)所示的两个具体实施例进行比较,在(a)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供水路182设置于喷嘴头部100的上部,在(b)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供水路182设置于喷嘴头部100的下方。
在此,对喷嘴头部100中的水流通路进行说明,在图3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供水路182供给的水朝向下方流入分配室184。之后,通过转子的供水口166以及定子162的供水口,在供水管路152内进一步朝向下方流动后,转为朝向上方流动,从第1喷水口150A排出。
供水管路152的一端朝向下方设置是为了控制从第1喷水口150A排放的喷水水流以及排放角度等。也就是说,为了控制从第1喷水口150A所排放的喷水水流以及角度等,优选使供水管路152的一端朝向下方,尽量利用喷嘴头部100的高度方向上的厚度来形成水路。然而,如果将设置于定子162上的多个供水口全部置于喷嘴头部100的下端则比较困难。因此,从设置于定子162上的供水口到第1~第3喷水口150A~150C之间的各个供水管路中,必须设置朝下的水流管路。
在图31(b)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供水路182供给的水朝向上方进入分配室184。之后,通过转子的供水口166以及定子162的供水口,在供水管路152内逆转朝向下方流动后,再朝上方流动,从第1喷水口150A排出。也就是说,由于从供水管路182开始先朝上流动,之后在供水管路152内逆转向下流动,因此水流的方向在上下方向呈曲柄状变化。但是,水流方向如此呈曲柄状的变化,将造成压力损失增大,第1喷水口150A的喷水压力容易降低。
对此,在图31(a)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供水路182供给的水朝向下方流入分配室184。而且,通过转子的供水口166以及定子162的供水口,在供水管路152内进一步朝向下方流动后,转为朝向上方流动,从第1喷水口150A排放。也就是说,从供水路182到供水管路156的最低点之间的水流大致是向下方的,水流方向不会呈曲柄状变化。因此,与图31(b)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相比,其压力损失变小,可以提高第1喷水口150A的喷水压力。
根据以上说明,考虑到因水流方向带来的压力损失,与图31(b)所示将供水路182配置于喷嘴头部100的下方相比,图31(a)所示将供水路182配置在喷嘴头部100的上方更为有利。因此,如图20所示,将配置于洗净喷嘴内部的供水管180同样配置在洗净喷嘴的上方更为有利。也就是说,在洗净喷嘴中,如果将可弯齿条610设置在下方,供水管180设置在上方,则可以得到减小喷嘴头部100内水流压力损失的效果。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图32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俯视模式图。
即,该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具有设置于座便器900的上部后方平坦面900F上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在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上设有便座810与便盖820。另外,还适当设有可以检测便座810上使用者存在与否的座式传感器830。
图33是本具体实施例中拆除了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便座810与便盖820状态下的模式立体图。
本具体实施例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是在使用者坐在便座810上的状态下,可以喷水清洗“臀部”等部位的装置,与作为商标名称“卫洗丽”等所普及的产品具有同样的功能。在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上,还可以设置如将洗湿了的“臀部”进行干燥的“暖风烘干功能”,对便座810进行加热的“便座加热功能”,去除座便器内臭味的“除臭功能”等。另外,还可以设置感应到使用者接近即自动打开便盖820,使用者离去后即自动关闭便盖820的“自动开闭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适当操作设置于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上的操作部(未图示)来执行、设定,另外,也可以操作设置于厕所墙壁等上的遥控器(未图示)来进行。
而且,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上也可以附加通过操作遥控器等向座便器900内排放冲洗水的“自动冲水功能”。该功能是设置使低位水箱920以及冲洗阀等排水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由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输出该驱动机构的动作信号,以向座便器900内自动排放冲洗水。
另外,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设置于冲水式座便器900上部后方的平坦面900F上,其前面805沿座便器900的盆部910的开口形成弯曲状。另外,如图32所示,此处的“后方”表示通常设置低位水箱920以及冲洗阀的一侧,就是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从使用者的位置观察时较远的一侧。另外,在该弯曲的前面805的左右两侧设有朝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800P。而且,在弯曲的前面805上,还设有用于清洗“臀部”的洗净喷嘴进行伸缩的开口部807。开口部807设有堵板825,洗净喷嘴收容于该堵板825的后侧。
图34表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的模式图。
即,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的前端呈直线状,延伸至座便器900的盆部910的上面,如虚线A所示,覆盖了盆部的一部分。如此,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延伸到盆部910时,其背面容易被溅起的积水弄脏,而且,男性小便时也容易飞溅到该延伸部分。
对此,在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2及图33所示,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仅略微延伸至盆部910上。因此,不容易弄脏,而且男性小便时也不容易溅到该部分。另外,在清扫时,也可以避免从座便器900上一一拆卸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的麻烦,使清扫变得极其容易。而且,外观整齐、美观,给使用者以清洁卫生的感觉,是一种使用舒适的冲厕装置。
图35表示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即,在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的中央附近,设置此前根据图1至图31所说明的洗净喷嘴。在洗净喷嘴的后方,设有收容可弯齿条610的收容管614。同时,在面对洗净喷嘴的右侧,设置暖风烘干装置870,通过设置为开闭自由的堵板804可以向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吹出暖风。而且在其右侧还设有除臭装置85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除臭装置850的一部分突出至右侧的延伸部800P并收容在其内。
另外,在面对洗净喷嘴的左侧,设有向洗净喷嘴供给温水的水路系统860。该水路系统860包括如阀门单元862、热交换单元863和流量调节单元864等。而且,在这些水路系统860的前方内藏有控制基板880。控制基板880包括控制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所有部分的电路。通过将控制基板880设置在水路系统860的上面,可以防止在结成露水以及万一漏水的情况下出现短路或漏電。而且,通过使控制基板880突出至左侧的延伸部800P,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收容空间。
关于此前针对图1至图31所说明的洗净喷嘴,其在收容状态下收藏在堵板825的背后。堵板825受到来自如弹簧(未图示)等的作用力,平时处于将开口部807关闭的位置,在洗净喷嘴伸出时,受到洗净喷嘴推动,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打开。另外,也可以设为通过执行元件等装置开闭堵板825。
根据本具体实施例可知,通过将洗净喷嘴设置为多节式结构,在收容状态下,可以紧凑地收容于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之中,另外,在清洗使用者的“臀部”等部位之前,可以均匀地清洗喷嘴头部100以及第1及第2圆筒部200、300的表面。特别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的前面未覆盖盆部910,而是设置于大致与盆部910的开口部的弯曲侧壁面连接的部位,或者设置在比该位置向后方(远离盆部910的方向)后退的位置。因此,需要缩短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的纵向尺寸。对此,本具体实施例的洗净喷嘴通过采用如三节式的结构,可以实现收容紧凑,将其收容在纵向尺寸有限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内。同时,通过将洗净喷嘴设置为三节式结构,可以使其前端的喷水口从卫生洗净便座装置本体800的前面805伸出到足够远的位置,切实向“臀部”等部位喷射清洗水。
而且,在多节式洗净喷嘴伸出、后退时,可以防止喷嘴头部与圆筒部的转动,同时,在其完全伸展的状态下,可以进一步牢固地防止其转动。其结果证明,可以防止喷水方向偏移,清扫喷嘴时,也不会出现因喷嘴转动而造成损坏等问题。
以上,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例如,即使对喷嘴头部、圆筒部的形状以及构造、数量、配置关系等进行改变,但只要其具备本发明的宗旨,也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例如,也可以让第3圆筒部400相对于基部700进行滑动,在洗净喷嘴伸出时,让第2圆筒部300从喷嘴清洗室500向伸出方向完全露出。
另外,在技术可能的范围内,此前针对图1至图35所述的特征部分可以进行任意组合,通过这些组合所构成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只要其具备本发明的主要宗旨,也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对于本发明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中包含的除臭装置、暖风烘干装置、座式传感器、框体、遥控器、座便器、低位水箱等各要素元件,本行业技术人员通过适当地改变设计同样实施本发明,并取得同样的效果,对此,只要其具备本发明的主要宗旨,也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另外,本行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上述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改变设计而制造的所有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也都同样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包括:
具有喷水口且断面为圆形的喷嘴头部,
设于上述喷嘴头部后部的第1后部元件,
可容纳至少一部分上述喷嘴头部且断面为圆形的第1圆筒部,
设于上述第1圆筒部前部的第1前部元件,
设于上述第1圆筒部后部的第2后部元件,
可容纳至少一部分上述第1圆筒部且断面为圆形的第2圆筒部,
设于上述第2圆筒部前部的第2前部元件,
给予驱动力以使上述喷嘴头部和上述第1及第2圆筒部伸出、后退的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头部对于上述第1圆筒部相对伸出后,通过上述第1后部元件与上述第1前部元件的凹凸配合,限制上述喷嘴头部对于上述第1圆筒部的相对转动,
上述第1圆筒部对于上述第2圆筒部相对伸出后,通过上述第2后部元件与上述第2前部元件的凹凸配合,限制上述第1圆筒部对于上述第2圆筒部的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还包括:
在使上述喷水口喷水以清洗使用者局部身体时所操作的清洗开关,
在清扫至少一部分上述喷嘴头部及圆筒部时所操作的喷嘴清扫开关,
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洗开关操作后,上述前部元件与其应配合的上述后部元件的组合中的至少任一组未处于配合状态,
上述喷嘴清扫开关操作后,所有上述前部元件与其应配合的上述后部元件的组合均处于配合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后部元件具有配合凹部和突出部中的任意一方,
上述各前部元件具有配合凹部和突出部中的任意另一方,
上述后部元件与上述前部元件相互接触后,上述配合凹部与上述突出部相互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圆筒部具有相对于上述伸出方向平行设置的配合条部,
上述各后部元件具有保持凹部,
上述喷嘴头部及上述圆筒部在设于其后部元件上的上述保持凹部与设于该保持凹部相邻的上述圆筒部上的上述配合条部相互配合的状态下伸出、后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合条部在上述圆筒部的下面向内侧凹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圆筒部由金属构成,
上述后部元件与上述前部元件由树脂构成。
7.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座便器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
8.一种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包括:
具有喷水口且断面为圆形的喷嘴头部,
设于上述喷嘴头部后部的后部元件,
可容纳至少一部分上述喷嘴头部且断面为圆形的多层圆筒部,
分别设于上述多层圆筒部的各前部的前部元件,
在上述多层圆筒部中,至少除了最外层的圆筒部以外,分别设于其它各圆筒部后部的后部元件,
给予驱动力以使上述喷嘴头部与上述多层圆筒部中最外层的圆筒部以外的其它各圆筒部伸出、后退的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头部对于上述多层圆筒部中最里层的圆筒部相对伸出后,通过上述喷嘴头部的后部元件与上述最里层的圆筒部的前部元件的凹凸配合,阻止上述喷嘴头部对于上述最里层圆筒部的相对转动,
上述多层圆筒部中,相对处于内侧的圆筒部对于相邻的外侧圆筒部相对伸出后,通过上述内侧圆筒部的后部元件与上述外侧圆筒部的前部元件的凹凸配合,阻止上述内侧圆筒部对于上述外侧圆筒部的相对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还包括:
在使上述喷水口喷水以清洗使用者局部身体时所操作的清洗开关,
在清扫至少一部分上述喷嘴头部及圆筒部时所操作的喷嘴清扫开关,
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洗开关操作后,上述前部元件与其应配合的上述后部元件的组合中的至少任一组未处于配合状态,
上述喷嘴清扫开关操作后,所有上述前部元件与其应配合的上述后部元件的组合均处于配合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后部元件具有配合凹部和突出部中的任意一方,
上述各前部元件具有配合凹部和突出部中的任意另一方,
上述后部元件与上述前部元件相互接触后,上述配合凹部与上述突出部相互配合。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圆筒部具有相对于上述伸出方向平行设置的配合条部,
上述各后部元件具有保持凹部,
上述喷嘴头部及上述圆筒部在设于其后部元件上的上述保持凹部与设于该保持凹部相邻的上述圆筒部上的上述配合条部相互配合的状态下伸出、后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合条部在上述圆筒部的下面向内侧凹设。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圆筒部由金属构成,
上述后部元件与上述前部元件由树脂构成。
14.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座便器和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卫生洗净便座装置。
CNB200710080157XA 2006-02-21 2007-02-14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1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43846A JP4391484B2 (ja) 2006-02-21 2006-02-21 衛生洗浄便座装置及びトイレ装置
JP2006043846 2006-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1970A CN101041970A (zh) 2007-09-26
CN100507170C true CN100507170C (zh) 2009-07-01

Family

ID=38546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8015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170C (zh) 2006-02-21 2007-02-14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91484B2 (zh)
CN (1) CN10050717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6474A (zh) * 2013-10-29 2014-04-02 温州和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用的清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7531B2 (ja) * 2011-12-09 2015-11-10 株式会社Lixil 温水洗浄装置
CN102839738B (zh) * 2012-08-17 2014-05-21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伸缩的喷洗机构
JP7124643B2 (ja) * 2018-10-31 2022-08-24 Toto株式会社 浴槽洗浄装置
CN110219349B (zh) * 2019-05-31 2024-05-07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喷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6474A (zh) * 2013-10-29 2014-04-02 温州和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用的清洁装置
CN103696474B (zh) * 2013-10-29 2016-04-20 温州和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用的清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91484B2 (ja) 2009-12-24
JP2007224513A (ja) 2007-09-06
CN101041970A (zh) 200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2664B (zh)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
CN101016749B (zh)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
KR101274402B1 (ko) 위생 세정 변기 시트 장치 및 변기 장치
CN100507170C (zh)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
CN100507171C (zh) 卫生洗净便座装置以及冲厕装置
EP2503070B1 (en) Injection member assembly
CN101713212A (zh) 喷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卫生清洗装置
JP4940862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2009161936A (ja) 温水洗浄ノズルの掃除装置及び温水洗浄装置
JP5104625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4591540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4940748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5626304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4984629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4836631B2 (ja) 衛生洗浄便座装置及びトイレ装置
JP5338020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2007224512A (ja) 衛生洗浄便座装置及びトイレ装置
CN101319515B (zh) 座便器喷管装置
JP2001011923A (ja) 洗浄ノズル装置
CN202920062U (zh) 冲水式马桶刷
JP2010077760A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CN101368404B (zh) 喷管装置
KR20210150698A (ko) 비데용 노즐 세척장치
JP2008223312A (ja)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6175595B2 (ja) 洗浄機能付き便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