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6376C - 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 - Google Patents

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6376C
CN100506376C CNB200410067850XA CN200410067850A CN100506376C CN 100506376 C CN100506376 C CN 100506376C CN B200410067850X A CNB200410067850X A CN B200410067850XA CN 200410067850 A CN200410067850 A CN 200410067850A CN 100506376 C CN100506376 C CN 10050637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
catalyst
hours
nitrobenzene
gas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678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8930A (zh
Inventor
沈之芹
陈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B2004100678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06376C/zh
Publication of CN1768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8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63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637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催化剂制备复杂、一次性寿命短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二氧化硅为载体,以通式为CudYeOf的组合物为活性组份,其中Y选自Cr、Mo、Ba、Zn、Ce、Ni或Pt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
背景技术
苯胺(Aniline;Benzenamine;Aminobenzene),俗称阿尼林油,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中间体,由苯胺生产的较重要产品达300多种,是塑料、香料、服装、医药及橡胶促进剂、防老剂的重要原料,还用于炸药中的稳定剂,汽油中的防爆剂等,并可作溶剂。由于对合成革、聚氨酯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苯胺产量的80%用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生产。
1826年苯胺首次由化学家O.Unverdorben干馏靛蓝时制得,1854年Bechamp开发了硝基苯在铁粉和醋酸存在下还原成苯胺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并由Perkin于1857年进行工业生产。
苯胺工业生产主要采用硝基苯(NB)还原和苯酚氨解工艺。目前,世界各苯胺生产厂大都用硝基苯还原路线。硝基苯的还原又分为铁粉还原和加氢还原。加氢还原又分为气相加氢法和液相加氢法。气相加氢又有流化床工艺和固定床工艺。
根据已发表的文献,用于硝基苯气相加氢的催化剂体系有铜系、镍系及贵金属钯等。催化剂载体有硅胶、沸石、活性氧化铝及硅藻士等。铜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镍催化剂往往制成多元素复合催化剂,以保持反应的高选择性和活性,避免苯环加氢。具体生产中,通常采用固定床或流化床反应器。
已发表的文献报道称,铜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常有等体积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后者通过铜氨络离子Cu(NH3)4 2+与微球硅胶表面的羟基H交换后,形成稳定的
Figure C200410067850D00031
结构,均匀分布在硅胶表面,具有很好的分散度,从而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澳大利亚学者在文献Applied Catalysis[1987(31)]中报道以硝酸铜和氨水为原料制得铜氨液(PH=8~10),以此溶液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得Cu/SiO2催化剂,并与等体积浸渍法制得的催化剂相比较,前者具有更好的反应活性。
文献美国氰胺公司专利US 2891094报道以Cu(NO3)2.3H2O与浓氨水为起始原料,制得铜氨液,以此溶液制得的催化剂用于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反应,苯胺的选择性和硝基苯的转化率均长时间高于99.5%。
美国联合化学公司的专利US2822397以镍/铝系列催化剂,采用固定床气相加氢法,硝基苯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9,负荷达每小时每升催化剂,硝基苯的进料量为300克,其硝基苯空速约为0.5小时-1,反应温度为300℃,苯胺初始收率为99.5%。
专利US 4265834以Pd-V-Mo-Cr-Pb-Bi-Zn/α-Al2O3为催化剂,采用管式反应器,反应温度260~270℃,氢比1∶6,苯胺初始收率99.85%。缺点是固定床撤热较困难,需频繁停车。
专利GB 1385454以Cu-Cr-Ba-Mg为催化剂,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温度200~300℃,压力为0.2~0.4MPa,采用氢气、氮气混合气体,比例为NB∶H2∶N2=1∶7~19∶1.8~2.9,催化剂经多次再生后总寿命达一年。但该工艺硝基苯转化率为85~90%而需循环套用,且氢气使用量较大。
专利US 3504035以Cu-Si或Cu-Al为催化剂,Cr、Ba、Zn等进行改性,催化剂粒径200~400微米。采用流化床气相加氢法,反应温度250~300℃,反应压力0.4~1.0Mpa,硝基苯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3,苯胺初始收率大于99%。
以上文献中有的虽然苯胺初始收率较高,可达99.85%,但是均没有公开其具体一次寿命数据。上述文献中的催化剂经本发明人用本发明的方法,在硝基苯空速为5.0小时-1,采用氢气、氮气混合气体,摩尔比为NB∶H2∶N2=1∶9~18∶1.4~2.0,以产物中检测到硝基苯NB的浓度达到0.1%作为试验终点,催速老化试验测定催化剂一次寿命发现,上述文献的催化剂一次寿命均小于50小时,即反应装置需对催化剂进行频繁再生,才能满足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文献中催化剂一次性寿命短,造成催化剂再生频繁,影响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硝基苯加氢制苯胺过程中具有苯胺初始收率高,催化剂一次性寿命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以二氧化硅为载体,活性组份以重量比计包括以下通式组份组成:CudYeOf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13~25;
e的取值范围为0.2<e≤3;
f为满足催化剂中各元素化合价所需的氧原子数;
Y选自Cr、Mo、Ba、Zn、Ce、Ni或Pt中的至少一种;
催化剂中载体二氧化硅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65~90%。
上述技术方案中,Y的优选方案为选自Cr、Mo、Ba、Zn、Ce、Ni中的至少一种。d的取值范围优选范围为16~20,e的取值范围优选范围为0.2<e≤2.4。催化剂中载体二氧化硅含量优选范围以重量百分比计为75~85%。
本发明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金属铜放入反应锅内,先纯化去除少量的其它金属及其表面的氧化物、氯化物等杂质,最终铜含量需大于99.0%(重量)。加水后,再加入氨、相应的酸或含铵盐后通空气,金属铜不断被氧化而成铜氨液;
b)将含Cr、Mo、Ba、Zn、Ce、Ni、V、Pb或Pt中的至少一种的金属盐配成溶液与载体二氧化硅混合,干燥,焙烧;
c)将经上述处理的二氧化硅与铜氨液浸渍数小时,过滤,洗涤,烘干,焙烧后得催化剂成品。
制备本催化剂的原料为:
铜为电解铜或铜粉;
酸为硫酸、冰醋酸(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6~100%)、蚁酸、草酸、碳酸或二氧化碳;
氨为气氨或浓氨水(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5%);
含铵盐为铵盐或氢铵盐,盐的阴离子为上述酸的酸根离子;
铬源为硝酸铬、铬酸钾、铬酸铵、铬酐或草酸铬;
钼源为钼酸铵;
钡源为硝酸钡或氢氧化钡;
锌源为硝酸锌、醋酸锌或氢氧化锌;
铈源为硝酸铈或草酸铈;
镍源为硝酸镍;
载体为二氧化硅。
本发明由于采用铜基催化剂,同时添加了铬、钼等及非强制性加入的活性组份,本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催化剂不但能保持较高的苯胺初始收率,且一次性寿命可达176小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催化剂的考评装置为φ38×1800毫米不锈钢流化床反应器,内装250毫升催化剂。
本发明催化剂考评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0~300℃,比较好的范围220~270℃;硝基苯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4~12,比较好的范围1∶6~9;反应压力通常为常压,也可在加压条件操作。
反应后的气流经冷凝器冷却,进行气液分离,产品收集于接收器中。每次取样为一小时,气相色谱分析硝基苯的转化率和苯胺的收率。
计算公式:
Figure C200410067850D00061
Figure C200410067850D00062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回收的电解铜块置于5~10%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3小时后,去碱液,再以3%稀硝酸或稀硫酸浸泡8小时,去酸液,水洗至中性,得到的纯化铜,含量大于99.5%(重量),备用。
1升四口烧瓶分别配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水418克,冰醋酸113克,搅拌下通氨气至PH大于7.0,加入上述铜块63.6克,通空气和氨气,保持温度在70℃以下,约4小时后再加入上述铜块21.8克,继续通空气、氨气至铜粉反应完全,约需7小时,冷却,过滤去少量残渣,得到铜氨液(1)。经分析,总铜含量(摩尔浓度)为2.14摩尔/升,比重1.15,PH值为10.9。
称取1.8克(NH4)2CrO4、1.1克(NH4)6Mo7O24·4H2O溶于450克热水中,趁热投入160克二氧化硅,搅拌30分钟后,于100℃烘干8小时,再于500℃焙烧4小时,得载体(A)。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1)530克与载体(A)混合搅拌,先于50~60℃浸渍2小时,升温至70~80℃浸渍4小时,再升至85~90℃浸渍4小时,冷却,过滤,以2.5%稀氨水500毫升洗涤两次,再以去离子水洗涤至无蓝色,于100℃烘干12小时,再于400℃焙烧4小时。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实施例2】
铜氨液(1)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称取4.6克Cr(NO3)3·9H2O、1.2克Ba(NO3)2和2.7克Zn(NO3)2·6H2O溶于450克热水中,趁热投入160克二氧化硅,搅拌30分钟后,于100℃烘干8小时,再于500℃焙烧4小时,得载体(B)。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1)450克与载体(B)混合搅拌,先于50~60℃浸渍2小时,升温至70~80℃浸渍2小时,再升至85~90℃浸渍8小时,冷却,过滤,以2.5%稀氨水500毫升洗涤两次,再以去离子水洗涤至无蓝色,于100℃烘干12小时,再于400℃焙烧4小时。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实施例3】
铜氨液(1)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称取4.6克Cr(NO3)3·9H2O、1.1克NH4)6Mo7O24·4H2O、1.2克Ba(NO3)2和2.7克Zn(NO3)2·6H2O和3.0克Ni(NO3)2·6H2O溶于450克热水中,趁热投入160克二氧化硅,搅拌30分钟后,于100℃烘干8小时,再于500℃焙烧4小时,得载体(C)。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1)485克与载体(C)混合搅拌,先于50~60℃浸渍2小时,升温至70~80℃浸渍3小时,再升至85~90℃浸渍5小时,冷却,过滤,以2.5%稀氨水500毫升洗涤两次,再以去离子水洗涤至无蓝色,于100℃烘干12小时,再于400℃焙烧4小时。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实施例4】
铜氨液(1)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称取3.1克Ce(NO3)3·6H2O溶于450克热水中,趁热投入160克二氧化硅,搅拌30分钟后,于100℃烘干8小时,再于500℃焙烧4小时,得载体(D)。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1)530克与载体(D)混合搅拌,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实施例5】
1升四口烧瓶分别配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水364克,冰醋酸77.3克,搅拌下通氨气至PH大于7.5,一次性加入铜粉(重量99.7%,100目)68.2克(1.07摩尔),通空气和氨气,保持温度在70℃以下,至铜粉溶解完全约需4~5小时,冷却,过滤去少量残渣,得到铜氨液(2)。经分析,总铜含量(摩尔浓度)为2.07摩尔/升,比重1.17,PH值为10.5。
称取7.2克(NH4)2CrO4、4.4克(NH4)6Mo7O24·4H2O溶于450克热水中,趁热投入160克二氧化硅,搅拌30分钟后,于100℃烘干8小时,再于500℃焙烧4小时,得载体(E)。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2)485克与载体(E)混合搅拌,其余操作同【实施例3】。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实施例6】
1升四口烧瓶分别配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水350克,碳酸氢铵122克(1.55摩尔),搅拌下通氨气至盐全溶,加入铜粉65.6克(1.03摩尔)(重量99.7%,100目),通空气和氨气,保持温度在65℃以下,至铜粉溶解完全,约需5~6小时,冷却,过滤去少量残渣,得到铜氨液(3)。经分析,总铜含量(摩尔浓度)为1.87摩尔/升,比重1.13,PH值为10.5。
载体(A)制备同【实施例1】。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3)520克与载体(A)混合搅拌,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实施例7】
铜的预处理同【实施例1】。
1升四口烧瓶分别配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435克水,冰醋酸(重量36%)70.5克(0.38摩尔)、草酸C2H2O.H2O 49.0克(0.38摩尔),搅拌下通氨气至PH大于7.5,加入上述铜块54.5克(0.86摩尔),通空气和氨气,保持温度在60℃以下,至铜粉反应完全,约需8~10小时,冷却,过滤去少量残渣,得到铜氨液(4)。经分析,总铜含量(摩尔浓度)为1.79摩尔/升,比重1.18,PH值为11.0。
载体(A)制备同【实施例1】。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4)540克与载体(A)混合搅拌,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实施例8】
铜的预处理同【实施例1】。
1升四口烧瓶分别配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水435克,草酸49.0克(0.38摩尔),碳酸铵37.3克(0.38摩尔),其余操作同实施例7,得到铜氨液(5)。经分析,总铜含量(摩尔浓度)为1.85摩尔/升,比重1.12,PH值为10.5。
载体(A)制备同【实施例1】。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5)523克与载体(A)混合搅拌,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实施例9】
铜氨液(1)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称取4.6克Cr(NO3)3·9H2O、1.2克Ba(NO3)2和2.7克Zn(NO3)2·6H2O溶于450克水中溶于450克热水中,趁热投入160克二氧化硅,搅拌30分钟后,于100℃烘干8小时,再于500℃焙烧4小时,得载体(B)。
称取铜氨液(1)450克入1升耐压反应瓶(配压力表)与载体(B)混合搅拌,先于50~60℃浸渍2小时,升温至70~80℃浸渍2小时,再升至85~90℃浸渍8小时,浸渍压力为0.2MPa。其余操作同【实施例2】。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实施例10】
铜氨液(1)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1)450克与160克二氧化硅混合搅拌,在体系压力3×10-3MPa浸渍,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实施例11】
铜氨液(1)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1)530克与160克二氧化硅混合搅拌,于80~85℃浸渍10小时,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比较例1】
将139克Cu(NO3)2·3H2O,加水400克溶解成蓝色液体,于50~60℃加入160克二氧化硅等体积浸渍,搅拌30分钟后,110℃烘干10小时,再于400℃焙烧4小时。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比较例2】
将139克Cu(NO3)2·3H2O、1.8克(NH4)2CrO4、1.1克(NH4)6Mo7O24·4H2O加热水400克溶解,趁热加入160克二氧化硅等体积浸渍,搅拌30分钟后,于110℃烘干8小时,再于400℃焙烧4小时。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比较例3】
称取4.6克Cr(NO3)3·9H2O、1.1克(NH4)6Mo7O24·4H2O、1.2克Ba(NO3)2、2.7克Zn(NO3)2·6H2O、3.0克Ni(NO3)2·6H2O和139克Cu(NO3)2·3H2O溶于400克热水中,趁热投入160克二氧化硅,搅拌30分钟后,110℃烘干8小时,再于400℃焙烧4小时。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比较例4】
铜氨液制备同【实施例5】。
称取10.8克(NH4)2CrO4、6.6克(NH4)6Mo7O24·4H2O溶于450克热水中,趁热投入160克二氧化硅,搅拌30分钟后,于100℃烘干8小时,再于500℃焙烧4小时,得载体(F)。
1升三口烧瓶内配温度计、机械搅拌,称取铜氨液(2)485克与载体(F)混合搅拌,其余操作同【实施例3】。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考察结果见【实施例12】。
【比较例5】
操作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以二氧化硅替代载体(A)。
【实施例12】
【实施例1~11】和【比较例1~5】制备的催化剂,采用流化床气相加氢工艺,硝基苯空速为5.0小时-1,采用氢气、氮气混合气体,摩尔比为NB∶H2∶N2=1∶9~18∶1.4~2.0,以NB在产物中浓度达0.1%(GC分析法,面积规一法)作为试验终点,催化剂的物性及一次性寿命如表1所示。
Figure C200410067850D00121

Claims (5)

1、一种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以二氧化硅为载体,活性组份以重量比计包括以下通式组份组成:CudYeOf
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13~25;
e的取值范围为0.2<e≤3;
f为满足催化剂中各元素化合价所需的氧原子数;
Y选自Cr、Mo、Ba、Zn、Ce、Ni或Pt中的至少一种;
催化剂中载体二氧化硅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65~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Y选自Cr、Mo、Ba、Zn、Ce、Ni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其特征在于d的取值范围为16~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其特征在于e的取值范围为0.2<e≤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载体二氧化硅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75~85%。
CNB200410067850XA 2004-11-05 2004-11-05 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 Active CN10050637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67850XA CN100506376C (zh) 2004-11-05 2004-11-05 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67850XA CN100506376C (zh) 2004-11-05 2004-11-05 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8930A CN1768930A (zh) 2006-05-10
CN100506376C true CN100506376C (zh) 2009-07-01

Family

ID=3675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7850XA Active CN100506376C (zh) 2004-11-05 2004-11-05 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637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1339B (zh) * 2007-11-28 2012-08-29 南开大学 漆原镍在间二硝基苯液相加氢制备间苯二胺中的应用
CN103351303B (zh) * 2013-07-17 2015-05-20 临邑县鲁晶化工有限公司 邻硝基乙苯加氢生产邻氨基乙苯的连续方法
CN106565504B (zh) * 2015-10-12 2018-09-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8930A (zh) 2006-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823235A (en) Hydrogenation of nitro compounds to amines and catalyst therefor
US8742174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higher ethanolamines
CN102151568B (zh)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的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
US7468342B2 (en) Catalyst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romatic amines
CN107778138B (zh) 一种1,4-丁炔二醇两段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方法
US3696152A (en) Hydration of nitriles to amides using heterogeneous cupreous catalysts
CN106807377A (zh) 一种用于合成己二胺的催化剂
CN110433802B (zh)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该催化剂用于α,β-不饱和醛加氢制备饱和醛的方法
CN109126792A (zh) 一种Cu-Silicate-1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CN114177913A (zh) 一种用于合成聚醚胺的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178454A (en) Production of olefin oxides
CN100506376C (zh) 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的流化床催化剂
CN100368085C (zh) 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流化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975884A (zh) 一种用于选择性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醛的含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092295B (zh) 异丙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2301B (zh) 用于制备异丙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EP0013275A1 (en) Supported cobalt-silica coprecipitated hydrogenation catalyst
CN111482177A (zh) 一种用于制备氢化三联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748108A (en) Processes of hydrogenation and to novel catalytic agent therefor
JP6242876B2 (ja) モノ−n−アルキル−ピペラジンの製造方法
CN109096031B (zh) 异丙苯的生产方法
CN108947851B (zh) 一种5-氨基-1-戊醇的合成方法
CN109092300B (zh) 用于加氢制备异丙苯的催化剂
CN108435234A (zh) 分子筛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在环己基苯合成中的应用
CN110483242A (zh) 一种1,4-丁炔二醇加氢合成1,4-丁二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