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2930C -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中药及特制狗皮膏制法 - Google Patents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中药及特制狗皮膏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2930C
CN100502930C CNB200610047422XA CN200610047422A CN100502930C CN 100502930 C CN100502930 C CN 100502930C CN B200610047422X A CNB200610047422X A CN B200610047422XA CN 200610047422 A CN200610047422 A CN 200610047422A CN 100502930 C CN100502930 C CN 10050293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rhizoma
fructus
semen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474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5375A (zh
Inventor
宋玉章
张桂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ENYANG
Original Assignee
DONG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EN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ENYANG filed Critical DONG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ENYANG
Priority to CNB2006100474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02930C/zh
Publication of CN1915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5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29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293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它是由枳壳、细辛、赤石脂、青风藤、天麻、青皮、羌活、乌药、生川乌、甘草、白蔹、黄柏、川芎、木香、远志、桃仁、白术、生草乌、小茴香、穿山甲、菟丝子、川楝子、蛇床子、威灵仙、大枫子、赤芍、牛膝、补骨脂、续断、附子、杜仲、香附、僵蚕、当归、陈皮、肉桂、儿茶、乳香、血竭、没药、公丁香、樟脑、水杨酸甲酯、薄荷油、冰片、盐酸苯海拉明、颠茄流浸膏、氮酮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不限制女性、儿童用药,是适用人群广泛的药品。该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寒性关节痛属寒湿阻络证型者的疗效是显著的,且明显优于对照药。临床使用该药是安全可靠的。

Description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中药及特制狗皮膏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及其特制狗皮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寒湿痹、肩臂腰腿疼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关节肿痛等为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体力劳动者、少年儿童等,虽然危害不大,但给人们造成的痛苦,是明显的。多数患者寻求简单、易得、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的治疗方式。我国传统治疗当中,多以药物外敷方式的局部治疗,达到解决患痛的目的,并由此发展而来的传统的黑膏药,即是将药物通过植物油提取后,加氧化铅、红丹炼制成膏,贴敷于患处。由于黑膏药在常温下具有发硬、污染衣物且易造成环境污染、质量不可控等缺点,患者在使用时,依从性较差。橡胶膏制剂即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外用局部治疗制剂。其特点是将提取后的药物成分依据一定的工艺,同时加入一定的既是药物成分又起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药物和透皮吸收促进剂与基质橡胶膏炼制在一起,涂布于棉布或各种质地的承载物上,贴敷于皮肤患处进行治疗,从而改变了黑膏药的缺点,方便了患者的用药。因此,治疗风湿等病的橡胶膏制剂品种花样繁多。
风寒湿痹、肩臂腰腿疼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关节肿痛等疾病,具有病程长、缠绵反复的特点,西医除了口服止痛药快速止痛外,对于疾病的治疗,还没有有效的方法,且这些止痛药许多具有肝肾功能损伤,不宜长期服用。我国传统的外敷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药物的治疗方法,却往往能够奏效。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大多是多种活血化淤、消炎止痛类中药的复方组合,依每类药物的多寡和所起的作用,各有侧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其特殊性在于本组合中,药味数量多,且含有其他组合所没有的多种贵细药如血竭、穿山甲、天麻等,在疗效上,优势明显。同时,本发明药物中不含有麝香,不影响生育,从而不限制女性、儿童用药,是适用人群广泛的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限制女性、儿童用药,适用人群广泛的药品,它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寒性关节痛属寒湿阻络证型者疗效显著,可长期使用并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中药的特制狗皮膏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选择下述四十八位原料药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功能,从而能够有效的治疗风寒湿痹,肩臂腰腿疼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等疾病。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的摸索和实验研究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的重量比在下述重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疗效,超出下述重量范围则效果较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其活性成分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300-700、细辛300-700、赤石脂300-700、青风藤300-700、天麻300-700、青皮300-700、羌活300-700、乌药300-700、生川乌300-700、甘草300-700、白蔹300-700、黄柏300-700、川芎0-1000、木香300-700、远志300-700、桃仁300-700、白术300-700、生草乌300-700、小茴香300-700、穿山甲300-700、菟丝子300-700、川楝子300-700、蛇床子300-700、威灵仙300-700、大枫子300-700、赤芍300-700、牛膝300-700、补骨脂300-700、续断300-700、附子300-700、杜仲300-700、香附300-700、僵蚕300-700、当归300-700、陈皮300-700、肉桂0-1000、儿茶100-400、乳香100-400、血竭100-400、没药100-400、公丁香100-400、樟脑300-700、水杨酸甲酯0-1200、薄荷油0-2000、冰片0-2000、盐酸苯海拉明80-220、颠茄流浸膏8-35、透皮吸收促进剂0-200。
所述的中药,其活性成分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400-600、细辛400-600、赤石脂400-600、青风藤400-600、天麻400-600、青皮400-600、羌活400-600、乌药400-600、生川乌400-600、甘草400-600、白蔹400-600、黄柏400-600、川芎400-600、木香400-600、远志400-600、桃仁400-600、白术400-600、生草乌400-600、小茴香400-600、穿山甲400-600、菟丝子400-600、川楝子400-600、蛇床子400-600、威灵仙400-600、大枫子400-600、赤芍400-600、牛膝400-600、补骨脂400-600、续断400-600、附子400-600、杜仲400-600、香附400-600、僵蚕400-600、当归400-600、陈皮400-600、肉桂400-600、儿茶200-300、乳香200-300、血竭200-300、没药200-300、公丁香200-300、樟脑400-600、水杨酸甲酯550-850、薄荷油900-1200、冰片900-1200、盐酸苯海拉明120-180、颠茄流浸膏15-25、透皮吸收促进剂30-100。
所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为二甲基亚砜、醇、多元醇、醋酸乙酯、油酸、亚油酸、月桂酸及其酯、氮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尿素、水杨酸吡咯酮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中药,其活性成分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500、细辛500、赤石脂500、青风藤500、天麻500、青皮500、羌活500、乌药500、生川乌500、甘草500、白蔹500、黄柏500、川芎500、木香500、远志500、桃仁500、白术500、生草乌500、小茴香500、穿山甲500、菟丝子500、川楝子500、蛇床子500、威灵仙500、大枫子500、赤芍500、牛膝500、补骨脂500、续断500、附子500、杜仲500、香附500、僵蚕500、当归500、陈皮500、肉桂500、儿茶250、乳香250、血竭250、没药250、公丁香250、樟脑500、水杨酸甲酯700、薄荷油1000、冰片1000、盐酸苯海拉明150、颠茄流浸膏20、氮酮60。
本发明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任何外用剂型,如巴布膏、黑膏药、凝胶剂、软膏剂、气雾剂、搽剂、膜剂等剂型。但是为了使本发明药物各原料更好的发挥药效、降低成本、并适合患者用药,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优选制备成橡胶膏制剂——特制狗皮膏。但是这些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所述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中药的特制狗皮膏的制备方法,按所述重量比取枳壳、细辛、赤石脂、青风藤、天麻、青皮、羌活、乌药、生川乌、甘草、白蔹、黄柏、川芎、木香、远志、桃仁、白术、生草乌、小茴香、穿山甲、菟丝子、川楝子、蛇床子、威灵仙、大枫子、赤芍、牛膝、补骨脂、续断、附子、杜仲、香附、僵蚕、当归、陈皮、肉桂、儿茶、乳香、血竭、没药、公丁香粉碎成粗粉,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三次1-3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在65-70℃下测量的浸膏,备用,取橡胶洗净,在50-60℃下干燥,切成块状,在炼胶机中塑炼成网状薄片,加入樟脑、薄荷油、冰片、盐酸苯海拉明、水杨酸甲酯、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合液,浸渍18-30小时,加入上述浸膏、颠茄流浸膏、碾压均匀,涂于布上,分条,打孔,盖衬、切片、包装,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功能,对风湿性关节炎属寒湿阻络证型者,其显效以上百分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和90%;风湿寒性关节痛属寒湿阻络证型者有显著的疗效,其显效以上百分率和总有效率高达63.3%和96.6%;对肌肉关节疼痛、肢体沉重、局部发凉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对关节肿胀有一定疗效;对抗链“O”和血沉等指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本发明药物中不含有麝香,不影响生育,从而不限制女性、儿童用药,是适用人群广泛的药品。
本发明药物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寒性关节痛属寒湿阻络证型者的疗效是显著的,且明显优于对照药。临床使用该药是安全可靠的。
下面结合临床试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效果。
本发明药物特制狗皮膏临床观察总结:
摘要:
本发明药物特制狗皮膏系由沈阳东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外用贴膏。该药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之功能。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肩臂腰腿疼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等疾病。
为进一步验证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试验进行了80例临床观察,对风湿性关节炎属寒湿阻络证型者,其显效以上百分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和9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麝香壮骨膏”。对风湿寒性关节痛属寒湿阻络证型者,亦有明显的疗效,其显效以上百分率和总有效率高达63.3%和96.6%。贴用该药除个别患者出现皮肤搔痒、发红和有小丘疹外,无其它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寒性关节痛属寒湿阻络证型者的疗效是显著的,且明显优于对照药临床使用,说明使用该药是安全可靠的。
观察单位辽宁中医研究院、沈阳市中医研究所。
特制狗皮膏系由沈阳东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外用贴膏。为进一步验证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由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和沈阳市中医研究所等医院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标准
(一)、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均为随机选择符合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寒性关节痛诊断的不同性别患者。设观察1组50例(狗皮膏)均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65岁,平均年龄45.12±11.27岁。病程最短0.02年,最长20年,平均病程3.49±4.69年。治疗前症状积分平均值为25.00±5.03分。对照给30例(麝香壮骨膏)亦均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65岁,平均年龄44.13±12.59岁。病程最短0.25年,最长20年,平均病程为2.92±4.16年。治疗前症状平均积分为22.87±5.26分。观察1组与对照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性(治疗前症状平均积分值)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具有均衡性和可比性(详见表1)。另设观察2组30例(狗皮膏)均为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5.53±12.02岁,平均病程3.40±4.65年。
表1 观察1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比较
Figure C200610047422D00091
(二)、诊断标准
1、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根据《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标准制定本标准。
(1)临床表现:急性期有多发性及游走性关节酸痛,多发生在大关节,可伴有红肿痛或结节或红斑;慢性可仅感关节酸痛。
(2)化验检查:抗链“O”在1:500以上,或血沉增快;或抗链激酶80单位以上;或抗透明质酸酶在128单位以上;或c反应蛋白阳性。
(3)以往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
2、风湿寒性关节痛诊断标准
根据1985年“风湿寒病学术座谈会”制定的“风湿四病”统一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和1988年4月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病症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制定本标准。
(1)病史:有风湿寒邪侵袭史。
(2)症状:某些关节或肌肉酸楚、麻木、疼痛甚至剧痛,活动困难;遇冷或天气变化(阴天、下雨、刮风)病情加重。
(3)体征:受累关节因疼痛所致活动功能受限,但活动后减轻,多数病例只痛不肿,少数病例在关节周围轻度肿胀(无红热)。
(4)实验室检查:血沉绝大多数正常,少数稍快;抗链“O”、类风湿因子及血常规皆属正常。
(5)X线检查:除少数病例可见软组织肿胀外,一般无骨质改变。部分病例可发骨质增生。
(6)预后,缓解期或治愈后关节不留畸形,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3、中医分型标准
寒湿阻络证:肢体关节冷痛沉重,或肿胀,局部畏寒,皮色不红,触之不热,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胖,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弦缓。
(三)试验病例标准
1、纳入病例标准
凡符合诊断标准及中医分型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不同性别的患者,均可作为观察病例。
2、排除病例标准
(1)、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
(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3)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4)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5)对本药过敏者。
二、临床观测指标
(一)安全性观测指标
1、一般体检项目。
2、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肌酐)。
3、对局部皮肤刺激和过敏现象。
(二)疗效性观测指标
1、观察肌肉关节疼痛、沉重、肿胀、局部有凉感或畏寒、遇寒痛增等症状及舌、脉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2、血沉、抗链“O”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
三、观察与用药方法
观察1组50例(风湿性关节炎)和观察2组30例(风湿寒性关节痛)均贴用狗皮膏(规格7×10cm),每日一贴,二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一个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它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对照组30例(风湿性关节炎),均贴用麝香壮骨膏(辽河制药厂生产,批号970303),每日一贴,疗程与其它要求同观察组。
四、疗效判定标准
(一)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舌、脉恢复正常,治疗后积分为零,理化检测指标恢复正常
(二)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值下降≥2/3,理化检测指标明显改善。
(三)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值下降<2/3,≥1/3;理化检测指标有改善。
(四)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值下降<1/3;理化检测指标无改善。
五、观察结果
(一)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1、观察1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观察1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Figure C200610047422D00121
注:※※P<0.01
从表2可见,观察1组显效以上百分率和总有效率为32%、90%,而对照组显效以上百分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6.7%和60%。经Ridit分析,U=2.66,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提示观察1组的疗效分别优于对照组。
2、观察2组临床疗效
表3 观察2组临床疗效
Figure C200610047422D00131
从表3可见,观察2组的显效以上百分率和总有效率也分别高达63.3%和96.6%,提示该药对风湿寒性关节痛亦有很好的疗效。
(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1、观察1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比较
表4 观察1组与对照组各临床症状比较
Figure C200610047422D00132
注:组间治疗前后差值平均值比较※P<0.05※※P<0.01  ※※※P<0.001
从表4可见,观察1组主要临床症状治疗后从积分值下降率来看,对肌肉关节疼痛、局部发凉和肿胀均有显著疗效,对肢体沉重症状亦有一定疗效。通过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平均值比较,肌肉关节疼痛、肢体沉重、局部发凉,P值分别<0.001和<0.01,有非常显著差异,提示观察1组药物对上述三个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肿胀症状,P<0.05亦有显著性差异,其疗效亦优于对照组。
2、观察2组临床症状疗效
表5 观察2组各临床症状疗效
Figure C200610047422D00141
从表5可见,观察2组治疗后,肌肉关节疼痛,肢体沉重、局部发凉,肿胀四个症状积分下降率分别为73.9%,71.4%,79.1%,80%。提示观察组药物对上述四个症状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三)观察组药物对血沉和抗链“O”等指标的影响
观察1组治疗前抗链“O”均在500单位以上,治疗后,38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前血沉平均值为26.06±15.53,治疗后下降至16.16±8.92,经T检验,P<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对血沉有明显调节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六、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对观察组病例治疗前后观察了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结果均无明显变化,提示治疗期间使用该药是安全的。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有5例出现皮肤搔痒,2例皮肤发红,1例皮肤有小丘疹,是其贴膏敷料橡胶所致。
七、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1、本发明药物狗皮膏经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沈阳市中医研究所等医院进行80例临床观察,对风湿性关节炎属寒湿阻络证型者,其显效以上百分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和9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麝香壮骨膏,风湿寒性关节痛属寒湿阻络证型者有显著的疗效,其显效以上百分率和总有效率高达63.3%和96.6%。
2、贴膏对肌肉关节疼痛、肢体沉重、局部发凉等症状有显著疗效,且明显优于对照药。对关节肿胀有一定疗效。
3、该药对抗链“O”和血沉等指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4、贴用该药膏2周后的疗效优于1周后的疗效,提示贴用该药以2周以上为宜。
5、该药对不同病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的疗效是一致的。
6、贴用该药除个别患者出现皮肤搔痒、发红和有小丘疹外,无其它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说明使用该药是安全可靠的。
(二)结论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寒性关节痛属寒湿阻络证型者的疗效是显著的,且明显优于对照药。临床使用该药是安全可靠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中药的实施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实施例一:
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700、细辛700、赤石脂700、青风藤700、天麻700、青皮700、羌活700、乌药700、生川乌700、甘草700、白蔹700、黄柏700、川芎1000、木香700、远志700、桃仁700、白术700、生草乌700、小茴香700、穿山甲700、菟丝子700、川楝子700、蛇床子700、威灵仙700、大枫子700、赤芍700、牛膝700、补骨脂700、续断700、附子700、杜仲700、香附700、僵蚕700、当归700、陈皮700、肉桂1000、儿茶400、乳香400、血竭400、没药400、公丁香400、樟脑700、水杨酸甲酯1200、薄荷油2000、冰片2000、盐酸苯海拉明220、颠茄流浸膏35、氮酮200。
将其制成特制狗皮膏的制备方法如下:按所述重量比取枳壳、细辛、赤石脂、青风藤、天麻、青皮、羌活、乌药、生川乌、甘草、白蔹、黄柏、川芎、木香、远志、桃仁、白术、生草乌、小茴香、穿山甲、菟丝子、川楝子、蛇床子、威灵仙、大枫子、赤芍、牛膝、补骨脂、续断、附子、杜仲、香附、僵蚕、当归、陈皮、肉桂、儿茶、乳香、血竭、没药、公丁香粉碎成粗粉,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三次1-3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在65-70℃下测量的浸膏,备用,取橡胶洗净,在50-60℃下干燥,切成块状,在炼胶机中塑炼成网状薄片,加入樟脑、薄荷油、冰片、盐酸苯海拉明、水杨酸甲酯、氮酮混合液,浸渍18-30小时,加入上述浸膏、颠茄流浸膏、碾压均匀,涂于布上,分条,打孔,盖衬、切片、包装,即得。
实施例二:
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300、细辛300、赤石脂300、青风藤300、天麻300、青皮300、羌活300、乌药300、生川乌300、甘草300、白蔹300、黄柏300、木香300、远志300、桃仁300、白术300、生草乌300、小茴香300、穿山甲300、菟丝子300、川楝子300、蛇床子300、威灵仙300、大枫子300、赤芍300、牛膝300、补骨脂300、续断300、附子300、杜仲300、香附300、僵蚕300、当归300、陈皮300、儿茶100、乳香100、血竭100、没药100、公丁香100、樟脑300、盐酸苯海拉明80、颠茄流浸膏8、氮酮30。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700、细辛700、赤石脂300、青风藤300、天麻700、青皮300、羌活700、乌药700、生川乌300、甘草700、白蔹700、黄柏700、川芎700、木香700、远志300、桃仁300、白术700、生草乌700、小茴香700、穿山甲700、菟丝子700、川楝子700、蛇床子700、威灵仙700、大枫子700、赤芍700、牛膝700、补骨脂300、续断300、附子300、杜仲700、香附700、僵蚕300、当归700、陈皮700、肉桂300、儿茶100、乳香400、血竭400、没药100、公丁香400、樟脑700、水杨酸甲酯1000、薄荷油1500、冰片600、盐酸苯海拉明80、颠茄流浸膏35、氮酮30。
实施例四:
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400、细辛400、赤石脂400、青风藤400、天麻400、青皮400、羌活400、乌药400、生川乌400、甘草400、白蔹400、黄柏400、川芎400、木香400、远志400、桃仁400、白术400、生草乌400、小茴香400、穿山甲400、菟丝子400、川楝子400、蛇床子400、威灵仙400、大枫子400、赤芍400、牛膝400、补骨脂400、续断400、附子400、杜仲400、香附400、僵蚕400、当归400、陈皮400、肉桂400、儿茶200、乳香200、血竭200、没药200、公丁香200、樟脑400、水杨酸甲酯550、薄荷油900、冰片900、盐酸苯海拉明120、颠茄流浸膏15、氮酮30。
实施例五:
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600、细辛600、赤石脂600、青风藤600、天麻600、青皮600、羌活600、乌药600、生川乌600、甘草600、白蔹600、黄柏600、川芎600、木香600、远志600、桃仁600、白术600、生草乌600、小茴香600、穿山甲600、菟丝子600、川楝子600、蛇床子600、威灵仙600、大枫子600、赤芍600、牛膝600、补骨脂600、续断600、附子600、杜仲600、香附600、僵蚕600、当归600、陈皮600、肉桂600、儿茶300、乳香300、血竭300、没药300、公丁香300、樟脑600、水杨酸甲酯850、薄荷油1200、冰片1200、盐酸苯海拉明180、颠茄流浸膏25、氮酮100。
实施例六:
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550、细辛650、赤石脂500、青风藤550、天麻650、青皮650、羌活650、乌药550、生川乌500、甘草580、白蔹680、黄柏660、川芎600、木香600、远志600、桃仁600、白术480、生草乌480、小茴香480、穿山甲480、菟丝子480、川楝子600、蛇床子600、威灵仙480、大枫子600、赤芍600、牛膝600、补骨脂480、续断600、附子480、杜仲600、香附600、僵蚕600、当归600、陈皮600、肉桂600、儿茶250、乳香220、血竭220、没药220、公丁香220、樟脑460、水杨酸甲酯680、薄荷油180、冰片220、盐酸苯海拉明160、颠茄流浸膏15。
实施例七:
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500、细辛500、赤石脂500、青风藤500、天麻500、青皮500、羌活500、乌药500、生川乌500、甘草500、白蔹500、黄柏500、川芎500、木香500、远志500、桃仁500、白术500、生草乌500、小茴香500、穿山甲500、菟丝子500、川楝子500、蛇床子500、威灵仙500、大枫子500、赤芍500、牛膝500、补骨脂500、续断500、附子500、杜仲500、香附500、僵蚕500、当归500、陈皮500、肉桂500、儿茶250、乳香250、血竭250、没药250、公丁香250、樟脑500、水杨酸甲酯700、薄荷油1000、冰片1000、盐酸苯海拉明150、颠茄流浸膏20、氮酮60。
实施例八:
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500、细辛500、赤石脂500、青风藤450、天麻500、青皮500、羌活500、乌药450、生川乌500、甘草500、白蔹500、黄柏500、川芎500、木香500、远志500、桃仁500、白术450、生草乌500、小茴香500、穿山甲500、菟丝子500、川楝子500、蛇床子500、威灵仙500、大枫子500、赤芍500、牛膝450、补骨脂500、续断500、附子500、杜仲500、香附500、僵蚕500、当归500、陈皮500、肉桂450、儿茶350、乳香350、血竭250、没药250、公丁香250、樟脑550、水杨酸甲酯800、薄荷油1100、冰片1100、盐酸苯海拉明110、颠茄流浸膏18、氮酮50。
实施例九:
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枳壳400、细辛400、赤石脂400、青风藤400、天麻300、青皮300、羌活300、乌药400、生川乌350、甘草350、白蔹400、黄柏400、川芎100、木香400、远志400、桃仁400、白术400、生草乌300、小茴香300、穿山甲300、菟丝子300、川楝子300、蛇床子300、威灵仙300、大枫子300、赤芍300、牛膝300、补骨脂300、续断300、附子300、杜仲300、香附300、僵蚕300、当归300、陈皮300、肉桂200、儿茶400、乳香400、血竭400、没药400、公丁香400、樟脑400、水杨酸甲酯120、薄荷油1800、冰片110、盐酸苯海拉明220、颠茄流浸膏35、氮酮100。
实施例十:
实施例一至十中所述的氮酮为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可以由二甲基亚砜、醇、多元醇、醋酸乙酯、油酸、亚油酸、月桂酸及其酯、氮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尿素、水杨酸吡咯酮中的任意一种替代,其它相同。

Claims (5)

1、一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枳壳300-700、细辛300-700、赤石脂300-700、青风藤300-700、天麻300-700、青皮300-700、羌活300-700、乌药300-700、生川乌300-700、甘草300-700、白蔹300-700、黄柏300-700、川芎0-1000、木香300-700、远志300-700、桃仁300-700、白术300-700、生草乌300-700、小茴香300-700、穿山甲300-700、菟丝子300-700、川楝子300-700、蛇床子300-700、威灵仙300-700、大枫子300-700、赤芍300-700、牛膝300-700、补骨脂300-700、续断300-700、附子300-700、杜仲300-700、香附300-700、僵蚕300-700、当归300-700、陈皮300-700、肉桂0-1000、儿茶100-400、乳香100-400、血竭100-400、没药100-400、公丁香100-400、樟脑300-700、水杨酸甲酯0-1200、薄荷油0-2000、冰片0-2000、盐酸苯海拉明80-220、颠茄流浸膏8-35、透皮吸收促进剂0-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枳壳400-600、细辛400-600、赤石脂400-600、青风藤400-600、天麻400-600、青皮400-600、羌活400-600、乌药400-600、生川乌400-600、甘草400-600、白蔹400-600、黄柏400-600、川芎400-600、木香400-600、远志400-600、桃仁400-600、白术400-600、生草乌400-600、小茴香400-600、穿山甲400-600、菟丝子400-600、川楝子400-600、蛇床子400-600、威灵仙400-600、大枫子400-600、赤芍400-600、牛膝400-600、补骨脂400-600、续断400-600、附子400-600、杜仲400-600、香附400-600、僵蚕400-600、当归400-600、陈皮400-600、肉桂400-600、儿茶200-300、乳香200-300、血竭200-300、没药200-300、公丁香200-300、樟脑400-600、水杨酸甲酯550-850、薄荷油900-1200、冰片900-1200、盐酸苯海拉明120-180、颠茄流浸膏15-25、透皮吸收促进剂3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为二甲基亚砜、醇、醋酸乙酯、油酸、亚油酸、月桂酸及其酯、氮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尿素或水杨酸吡咯酮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枳壳500、细辛500、赤石脂500、青风藤500、天麻500、青皮500、羌活500、乌药500、生川乌500、甘草500、白蔹500、黄柏500、川芎500、木香500、远志500、桃仁500、白术500、生草乌500、小茴香500、穿山甲500、菟丝子500、川楝子500、蛇床子500、威灵仙500、大枫子500、赤芍500、牛膝500、补骨脂500、续断500、附子500、杜仲500、香附500、僵蚕500、当归500、陈皮500、肉桂500、儿茶250、乳香250、血竭250、没药250、公丁香250、樟脑500、水杨酸甲酯700、薄荷油1000、冰片1000、盐酸苯海拉明150、颠茄流浸膏20、氮酮60。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功能中药的狗皮膏的制备方法,按所述重量比取枳壳、细辛、赤石脂、青风藤、天麻、青皮、羌活、乌药、生川乌、甘草、白蔹、黄柏、川芎、木香、远志、桃仁、白术、生草乌、小茴香、穿山甲、菟丝子、川楝子、蛇床子、威灵仙、大枫子、赤芍、牛膝、补骨脂、续断、附子、杜仲、香附、僵蚕、当归、陈皮、肉桂、儿茶、乳香、血竭、没药、公丁香粉碎成粗粉,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三次1-3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在65-70℃下测量的浸膏,备用,取橡胶洗净,在50-60℃下干燥,切成块状,在炼胶机中塑炼成网状薄片,加入樟脑、薄荷油、冰片、盐酸苯海拉明、水杨酸甲酯、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合液,浸渍18-30小时,加入上述浸膏、颠茄流浸膏、碾压均匀,涂于布上,分条,打孔,盖衬、切片、包装,即得。
CNB200610047422XA 2006-08-10 2006-08-10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中药及特制狗皮膏制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293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47422XA CN100502930C (zh) 2006-08-10 2006-08-10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中药及特制狗皮膏制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47422XA CN100502930C (zh) 2006-08-10 2006-08-10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中药及特制狗皮膏制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5375A CN1915375A (zh) 2007-02-21
CN100502930C true CN100502930C (zh) 2009-06-24

Family

ID=37736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4742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2930C (zh) 2006-08-10 2006-08-10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中药及特制狗皮膏制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293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3399B (zh) * 2009-08-13 2012-09-19 周永苗 一种祛痛膏
CN101991689B (zh) * 2009-08-27 2012-01-11 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1919949B (zh) * 2010-08-05 2011-07-27 谷刚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5537B (zh) * 2012-06-28 2014-03-26 李伟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外用中成药及其用途
CN102846975B (zh) * 2012-09-26 2014-03-19 周志欢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剂
CN107375723A (zh) * 2017-09-05 2017-11-24 陈东发 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56924A (zh) * 2021-01-04 2021-04-16 河南省科学院 一种消炎止痛或抗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6916A (zh) * 2021-11-22 2022-01-04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一种筋骨消肿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帛制剂4册. 122. 1991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 62,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 2002
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帛制剂4册. 122. 199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5375A (zh) 2007-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2930C (zh)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中药及特制狗皮膏制法
CN102614440B (zh) 百草抑菌液
CN101444611B (zh) 治疗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08226A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产后风、骨质增生和腰间盘突出疾病的药物
CN105147811B (zh) 一种用于防治手足综合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6229C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药酒
CN1332686C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及其贴膏的制备工艺
CN103301408B (zh) 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的按摩膏
CN110742993A (zh) 一种止痛消肿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05815A (zh) 一种千山活血巴布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6261A (zh) 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肿瘤治疗相关皮肤损害的中药组合物
CN101934012A (zh) 治疗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的凝胶膏剂
CN102266488B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CN102204994B (zh) 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0794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532B (zh) 一种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药物
CN100438896C (zh) 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的外用舒筋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2873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43421A (zh) 一种治疗风湿疾病的药物
CN101912540A (zh) 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CN104706953A (zh)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制剂
CN101057922A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病的中药制剂
CN103751245B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861159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432185B (zh) 一种治疗肌筋膜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