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6658C - 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6658C
CN100496658C CNB2006101405119A CN200610140511A CN100496658C CN 100496658 C CN100496658 C CN 100496658C CN B2006101405119 A CNB2006101405119 A CN B2006101405119A CN 200610140511 A CN200610140511 A CN 200610140511A CN 100496658 C CN100496658 C CN 10049665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pare
connecting rod
axle
caulk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405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1321A (zh
Inventor
颜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HU MOD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HU MOD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HU MOD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HU MODE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1405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6658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61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1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66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665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包含一个驱动单元、一个受该驱动单元驱动的连杆组及一个受该连杆组连动产生枢转的轮体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马达及一个传动轮组,该连杆组的一根第一连杆受该传动轮组的一个输出轮件驱动可产生枢转,该轮体单元具有一个枢接部、一个摆动部及至少一个轴设在该摆动部上的轮件,该连杆组的一根第二连杆枢接在该枢接部与该摆动部间。启动该驱动单元可由该连杆组牵动该轮体单元由一个收轮位置转变成一个起落位置。本发明利用该驱动单元的驱动及该连杆组的连动,是可使该轮体单元于收轮位置及起落位置都可确实定位,以达到安全起落、保障机身安全的目的。

Description

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玩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包含有一个壳体单元1、一支枢设在该壳体单元1上的气压缸2、一个枢设在该壳体单元1中且受该气压缸2驱动的轮体单元3。该壳体单元1具有一个主体101及二个固设该主体101侧边的耳片102,该主体101具有二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03、二个相对地设在所述侧板103底部的枢孔104及二个相对地设在所述枢孔104上方的导槽405,所述导槽405各具有一个圆弧段405’及二个设置在圆弧段405’二侧端部且向上延伸的嵌卡部405”。该气压缸2具有一个枢设在耳片102上的缸体201、一支可相对于该缸体201伸缩且伸设至该主体101内部的活塞杆202及一支垂直地固设在该活塞杆202末端的连动杆203,该连动杆203是穿设在导槽405中。该轮体单元3具有一个容置在该主体101内部的掣动块301、一支接设在该掣动块301一侧的轴杆302及二个轴设在该轴杆302上的轮件303。该掣动块301具有二个呈可转动地枢设在枢孔104中的枢柱301’及一个可供该连动杆203嵌设的卡槽301”。
再如图1所示,当该气压缸2的活塞杆202伸出时,利用该连动杆203掣动该掣动块301在该主体101中产生枢转,且使该轴杆302呈直立状并位于一个起落位置,轮件303就可达到滑行目的。又如图2所示,当该气压缸2的活塞杆202缩入时,利用该连动杆203牵动该掣动块301在该主体101中产生枢转,且使该轴杆302呈横置状,且由起落位置转变成一个收轮位置,轮件303就可达到收起目的。
虽然,这种收轮装置可达到滑行、收起目的,但是,实际上操作时,因为该气压缸2启动速度快,当该连动杆203随着该活塞杆202快速伸缩动作所连动,是会以极快的速度碰撞至导槽405侧端,不但会造成反弹,且该连动杆203往往不会顺利地嵌套在嵌卡部405”中,如此一来,在模型飞机起飞后,该轮体单元3无法完全到达收轮位置,当模型飞机欲落地时,该轮体单元3也无法完全到达起落位置,也就是说,该连动杆203会位于圆弧段405’与嵌卡部405”衔接处,且未受到嵌卡部405”的嵌卡定位,致使该轴杆302无法保持稳定地直立,且当该轮件303碰触地面并受力作用时,就可能牵动该连动杆203沿着圆弧段405’滑动,且造成该轴杆302歪斜,模型飞机的机身可能撞击地面而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顺利达到收轮位置及起落位置以延长模型飞机使用寿命的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本发明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该模型飞机还包含有一个机身,且该收轮装置是安装在该机身底部,该收轮装置包含一个驱动单元、一个受该驱动单元驱动的连杆组及一个受该连杆组连动产生枢转的轮体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马达及一个受该马达驱动的传动轮组,该马达具有一根心轴及一个固设在该心轴上的主动件,该传动轮组具有一个与该主动件啮合的被动轮件及一个受该被动轮件驱动的输出轮件。该连杆组具有一根受该输出轮件带动可产生枢转的第一连杆及一根活动枢接在该第一连杆上的第二连杆。该轮体单元是设置在该驱动单元侧边,并具有一个枢接部、一个与该枢接部呈相反设置的摆动部及至少一个轴设在该摆动部上的轮件,该第二连杆是枢接在该枢接部与该摆动部间,且该轮体单元受该连杆组的掣动是以该枢接部为枢转中心,可由轴设在该摆动部上的轮件收藏在该机身底部的一个收轮位置操作成轴设在该摆动部上的轮件远离该机身底部的一个起落位置。其中,该轮体单元还具有一个轴套、一根轴设在该轴套内部的轴杆及多个套设在该轴套与该轴杆间的轴承,该轴套具有该枢接部及一个设置在该枢接部侧边的枢耳,该枢耳供该第二连杆枢设定位,该轴杆具有一个穿设在该轴套中的轴设部及与该轴设部相反设置的摆动部。
本发明所述的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该驱动单元的主动件为蜗杆,该被动轮件为蜗轮,且该传动轮组还具有多个啮合在该被动轮件与该输出轮件间的惰轮。
本发明所述的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还包含有一个壳体单元,该壳体单元具有一个具有一个容室的周壁、一个衔接在该周壁二个相对侧面间且将该容室分隔成一个第一空间及一个第二空间的隔板、一个固设在该周壁顶部的顶板及一个轴设在该顶板上的联轴件,该第一空间供容置该驱动单元,该第二空间供容置该连杆组,且对应该第二空间的周壁具有一个第一嵌槽,该联轴件轴设在该顶板上,并具有一个凸设在该顶板上方的顶端部、一个伸设在该第二空间中的底端部及一个对应该第一嵌槽且设置在该底端部的第二嵌槽,该第一嵌槽、第二嵌槽的截面呈矩形,该轮体单元的枢接部与该第一嵌槽、第二嵌槽呈等距设置,且该轴杆的轴设部还具有一个设于末端且截面呈矩形的嵌卡部位,在收轮位置时,该嵌卡部位嵌入该第一嵌槽中,在起落位置时,该嵌卡部位嵌入该第二嵌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驱动单元的驱动及该连杆组的连动,是可使该轮体单元于收轮位置及起落位置都可确实定位,以达到安全起落、保障机身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现有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收轮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说明一个轮体单元位于一个起落位置;
图6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说明一个壳体单元的一个第二壳件的仰视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图,说明该轮体单元位于一个收轮位置;
图8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收轮位置立体组合图;
图9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轮体单元相对于一个机身呈收轮状态;
图10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说明该轮体单元由收轮位置操作成起落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100较佳实施例,该模型飞机还包含有一个机身200,该机身200具有一个鼻部210、一个与该鼻部210相反设置的机尾220及一个介于该鼻部210与该机尾220间的机腹230,且该收轮装置100是安装在该鼻部210底部及该机腹230两侧底部,又如图4、图5所示,该收轮装置100包含一个壳体单元10、一个安装在该壳体单元10内部的驱动单元20、一个安装在该壳体单元10内部且受该驱动单元20驱动的连杆组30及一个受该连杆组30连动产生枢转的轮体单元40。
该壳体单元10呈矩形中空壳状,并具有一个可界定出一个容室11的周壁12、一个衔接在该周壁12二相对侧面间且可将该容室11分隔成一个第一空间111及一个第二空间112的隔板13、一个固设在该周壁12顶部的顶板14及一个呈可转动地轴设在该顶板14上的联轴件15。该周壁12是由一个第一壳件121及一个第二壳件122相对于该隔板13对接而成,且该第一壳件121与该隔板13共同界定出该第一空间111,该第二壳件122与该隔板13共同界定出该第二空间112,对应该第二空间112的第二壳件122具有二个由内壁面凸设且呈间隔设置的挡块123及一个设于所述挡块123间的第一嵌槽124,该第一嵌槽124的截面呈矩形(配合参阅图6)。该顶板14凹设有一个凹陷部141,该联轴件15具有一个凸设在该顶板14上方的顶端部151、一个伸设在该第二空间112中的底端部152及一个对应该第一嵌槽124且设置在该底端部152的第二嵌槽153,该第二嵌槽153的截面呈矩形,且开口方向对应于该第一嵌槽124。
该驱动单元20是容置在该第一空间111中,并具有一个安装在该顶板14的凹陷部141中的马达21及一个受该马达21驱动且轴设在该第一壳件121与该隔板13上的传动轮组22。该马达21具有一根心轴211及一个固设在该心轴211上且为蜗杆的主动件212,该传动轮组22具有一个与该主动件212啮合且为蜗轮的被动轮件221、一个受该被动轮件221间接驱动的输出轮件222及多个啮合在该被动轮件221与该输出轮件222间的惰轮223。利用该主动件212与被动轮件221以蜗杆、蜗轮啮合的作用,可产生自锁作用,也就是说,马达21的动力只能由该主动件212(蜗杆)正向带动该被动轮件221(蜗轮),而该被动轮件221(蜗轮)无法逆向带动该主动件212(蜗杆)。
该连杆组30是容置在该第二空间112中,并具有一根轴设在该第二壳件122与该隔板13上的第一连杆31及一根活动枢接在该第一连杆31上的第二连杆32。该第一连杆31具有一个可绕自身轴线产生转动的第一轴枢部311及一个与该第一轴枢部311相反设置的第二轴枢部312,该第一轴枢部311与该输出轮件222固结成一体,该第二连杆32具有一个与该第二轴枢部312枢接的第三轴枢部321及一个与该第三轴枢部321相反设置的第四轴枢部322。
该轮体单元40是设置在该驱动单元20侧边且容置在该第二空间112中,并具有一个轴套41、一支轴设在该轴套41内部的轴杆42、多个套设在该轴套41与该轴杆42间的轴承43及二个轴设在该轴杆42上的轮件44。
该轴套41呈中空管状,并具有一个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轴设在该第二壳件122与该隔板13上的枢接部411、一个位于该枢接部411侧边的枢耳412,该枢接部411与该第一嵌槽124、第二嵌槽153呈等距设置,该枢耳412是供该第二连杆32的第四轴枢部322枢设定位。
该轴杆42具有一个穿设在该轴套41中的轴设部421及一个与该轴设部421相反设置的摆动部422,该轴设部421具有一个设于顶端且截面呈矩形的嵌卡部位423,该嵌卡部位423对应于该第一嵌槽124、第二嵌槽153。
所述轮件44是轴设在该摆动部422上。
如图7、图8及图9所示,是显示该轮体单元40可收藏在该机身200底部的一个收轮位置,此时,该连杆组30的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枢转呈倒V型,且该轮体单元40受到该连杆组30的牵动,概呈平置状。
再如图3、图10所示,当该马达21启动时,该主动件212驱动该被动轮件221转动,且该被动轮件221透过惰轮223的减速传动后,使得动力由该输出轮件222输出,并驱动该连杆组30绕该第一轴枢部311的自身轴线产生逆时针枢转,则会驱动该轮体单元40由该收轮位置转变成一个起落位置,且使轮件44远离该机身200底部,也就是说,利用该第一轴枢部311与枢接部411均可绕自身轴线产生枢转的作用,则当该输出轮件222被驱动而转动时,就可连动该第一连杆31绕该第一轴枢部311的自身轴线产生枢转,而第二连杆32也受到该第一连杆31的牵动,就会掣动该轮体单元40以该枢接部411的轴线为枢转中心产生枢转。且当该嵌卡部位423嵌套在该第二嵌槽153内部,而该马达21持续运转时,马达21的负载电流激增,会由预设的一个控制器(图未示)截断电源,并停止马达21运转,且使得该轮体单元40保持在起落位置,且利用轮件44可使模型飞机达到起落目的。且当模型飞机在地面滑行时,利用该嵌卡部位423与该第二嵌槽153互相嵌结的作用,则当该联轴件15受驱动时,就可控制该轴杆42带动该轮件44产生转向。
相反地,当模型飞机起飞后且欲收轮时,启动该马达21反转,该第一连杆31就会再朝顺时针方向枢转,利用该第二连杆32牵动该轮体单元40,就可使得该轮体单元40由起落位置摆动成如图7所示的收轮位置,且当该嵌卡部位423嵌套在该第一嵌槽124内部、该轴套41抵止在该联轴器15底部(也可使得第一连杆31抵靠定位于该周壁12一个凸出部位,图未示),而该马达21持续运转时,马达21的负载电流激增,且由该控制器(图未示)截断电源,就可停止马达21运转,且使得该轮体单元40保持在收轮位置。
因此,本发明的优点概归纳如下:
一、利用该驱动单元20的马达21与传动轮组22的传动,且利用该马达21的负载电流激增时,可自动截断电源、停止马达21运转,则该轮体单元40由收轮位置操作成起落位置,或由起落位置操作成收轮位置都可确保确实定位,以确保机身200的安全及延长模型飞机的使用寿命。
二、该主动件212与该被动轮件221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蜗杆与蜗轮,则可防止该被动轮件221逆向带动该主动件212,且可确保该轮体单元40位于起落位置及收轮位置时的稳定性,使得轮件44到达定位后,具有锁定位置的功能。
三、利用整体的配合,可解决现有利用气压缸驱动轮体单元造成反弹、定位不确实的缺失。
四、整体结构简单,制造组配容易。
五、利用该联轴件15可转动地轴设在该顶板14中,且利用该第二嵌槽153与该轴杆42的嵌卡部位423互相嵌接,就可使得驱动该联轴件15时控制该轴杆42带动轮件44产生转向,连动结构相当简单。
六、可改变该马达21的控制器的输出压来改变心轴211的转动速度,以使该轮体单元40产生不同操作速度。

Claims (3)

1.一种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该模型飞机还包含有一个机身,且该收轮装置是安装在该机身的底部,该收轮装置包含一个驱动单元、一个受该驱动单元驱动的连杆组及一个受该连杆组连动产生枢转的轮体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马达及一个受该马达驱动的传动轮组,该马达具有一根心轴及一个固设在该心轴上的主动件,该传动轮组具有一个与该主动件啮合的被动轮件及一个受该被动轮件驱动的输出轮件;
该连杆组,具有一根受该输出轮件带动而产生枢转的第一连杆及一根活动枢接在该第一连杆上的第二连杆;
该轮体单元,是设置在该驱动单元侧边,并具有一个枢接部、一与该枢接部呈相反设置的摆动部及至少一个轴设在该摆动部上的轮件,该第二连杆是枢接在该枢接部与该摆动部间,该轮体单元受该连杆组掣动以该枢接部为枢转中心,由轴设在该摆动部上的轮件收藏在该机身底部的一个收轮位置操作成轴设在该摆动部上的轮件远离该机身底部的一个起落位置;
其中,该轮体单元还具有一个轴套、一根轴设在该轴套内部的轴杆及多个套设在该轴套与该轴杆间的轴承,该轴套具有该枢接部及一个设置在该枢接部侧边的枢耳,该枢耳供该第二连杆枢设定位,该轴杆具有一个穿设在该轴套中的轴设部及与该轴设部相反设置的摆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主动件为蜗杆,该被动轮件为蜗轮,且该传动轮组还具有多个啮合在该被动轮件与该输出轮件间的惰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个壳体单元,该壳体单元具有一个具有一个容室的周壁、一个衔接在该周壁二个相对侧面间且将该容室分隔成一个第一空间及一个第二空间的隔板、一个固设在该周壁顶部的顶板及一个轴设在该顶板上的联轴件,该第一空间供容置该驱动单元,该第二空间供容置该连杆组,且对应该第二空间的周壁具有一个第一嵌槽,该联轴件轴设在该顶板上,并具有一个凸设在该顶板上方的顶端部、一个伸设在该第二空间中的底端部及一个对应该第一嵌槽且设置在该底端部的第二嵌槽,该第一嵌槽、第二嵌槽的截面呈矩形,该轮体单元的枢接部与该第一嵌槽、第二嵌槽呈等距设置,且该轴杆的轴设部还具有一个设于末端且截面呈矩形的嵌卡部位,在收轮位置时,该嵌卡部位嵌入该第一嵌槽中,在起落位置时,该嵌卡部位嵌入该第二嵌槽中。
CNB2006101405119A 2006-10-13 2006-10-13 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665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405119A CN100496658C (zh) 2006-10-13 2006-10-13 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405119A CN100496658C (zh) 2006-10-13 2006-10-13 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1321A CN101161321A (zh) 2008-04-16
CN100496658C true CN100496658C (zh) 2009-06-10

Family

ID=3929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05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6658C (zh) 2006-10-13 2006-10-13 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665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55570U (zh) * 2010-05-25 2011-06-08 侯学斌 一种航模飞机用起落架结构
CN102961879B (zh) * 2012-12-04 2014-12-17 东莞市索立得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收放装置
CN103520934B (zh) * 2013-10-21 2017-05-03 蔡强 一种多功能遥控直升机的制备方法及多功能遥控直升机
CN105056543B (zh) * 2015-08-03 2017-07-28 项铭博 一种五连杆前起落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48972A (en) * 1936-02-18 1939-02-28 Air Equipment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retractable members on board aircraft such as landing gears, cupolas, tanks, etc.
US2578897A (en) * 1948-02-24 1951-12-18 Oliver Tomas Carrilero Steerable landing gear
US2755041A (en) * 1954-10-25 1956-07-17 William L Lewis Aircraft landing gear
CN2057111U (zh) * 1989-05-15 1990-05-16 翟诚 空陆玩具飞机
CN2368578Y (zh) * 1999-03-08 2000-03-15 上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起落的飞机玩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48972A (en) * 1936-02-18 1939-02-28 Air Equipment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retractable members on board aircraft such as landing gears, cupolas, tanks, etc.
US2578897A (en) * 1948-02-24 1951-12-18 Oliver Tomas Carrilero Steerable landing gear
US2755041A (en) * 1954-10-25 1956-07-17 William L Lewis Aircraft landing gear
CN2057111U (zh) * 1989-05-15 1990-05-16 翟诚 空陆玩具飞机
CN2368578Y (zh) * 1999-03-08 2000-03-15 上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起落的飞机玩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1321A (zh) 200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6658C (zh) 模型飞机的收轮装置
CN204310040U (zh) 一种单旋翼无人直升机主旋翼系统
CN202790346U (zh) 电动自行车驱动器的谐波减速器
CN205418096U (zh) 无人直升机旋翼头结构
CN204064651U (zh) 用于驱动桥总成锥齿轮啮合印痕加载的试验装置
CN201983924U (zh) 逆止器静态性能试验装置
CN204267683U (zh) 一种无人驾驶直升机的减速箱
CN201502643U (zh) 汽车单向离合滑行器
CN100582518C (zh) 车轮离合器
CN213167692U (zh) 一种双电机的驱动总成
CN201093019Y (zh) 车轮离合器
CN101526109A (zh) 离合片式自适应自动离合器
CN101440863A (zh) 驱动扭矩-阻力矩传动传感智能化两档自动变速器
CN103807366A (zh) 电动车三挡变速双机头驱动系统
CN2773402Y (zh) 一种牙嵌分离式自动制动装置
CN201582336U (zh) 气动分体式摩擦片离合器和制动器及相应传动系统
CN103821881A (zh) 电动车换挡机构
CN101695876B (zh) 往复式前缘滚轮送纸装置的轮轴驱动机构
CN201170154Y (zh) 旋臂式大功率风力发动机
CN203717803U (zh) 一种电动车三挡变速传动机构
CN203717799U (zh) 一种电动车换挡机构
CN101633128A (zh) 带有扭力保护的分割器驱动机构
CN201439487U (zh) 一种绞车的制动装置
CN201086823Y (zh) 横列双桨微型直升机
CN201012678Y (zh) 机车辅助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