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5153C - 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5153C
CN100495153C CNB200410049340XA CN200410049340A CN100495153C CN 100495153 C CN100495153 C CN 100495153C CN B200410049340X A CNB200410049340X A CN B200410049340XA CN 200410049340 A CN200410049340 A CN 200410049340A CN 100495153 C CN100495153 C CN 1004951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t
framework
light guid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insid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93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4702A (zh
Inventor
陈丽惠
张哲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4100493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5153C/zh
Publication of CN1584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4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51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51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包括一框架、一导光板及一第一半圆形突出部。框架包括一第一侧边。导光板设置于框架上,且包括一对应于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且与第一侧边相距一距离。第一半圆形突出部夹在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

Description

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支承面板与导光板的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平面液晶显示器中,其面板是通过直下式背光模中的支撑结构所支承,并且利用支撑结构保护面板以防止不当的碰撞。
如图1A所示,现有的支撑结构10是由一外框15与一内框12所组合而成。内框12包括多个卡勾14。一般而言,外框15是由金属材料所制成,而内框12是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当外框15与内框12之间进行组合时,由于塑料内框12具有较佳的弹性,内框12必须通过其卡勾14而与材质较硬的金属外框15之间进行连接,如此以强化支撑结构10的整体强度。
如图1B所示,支撑结构10用以包覆导光板16、面板19以及背光模块的光学薄膜层(未显示),其中,面板19通过内框12上的一弯折侧边1223所支承,并且通过内框12包覆导光板16,如此便可对于容易损坏的导光板16加以保护,以防止其与金属外框15之间产生直接接触。
有鉴于目前液晶显示器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如何在组装过程中加速外框15与内框12的组装速度、提高生产率为重要课题。然而,由于支撑结构10的内框12上所具有的四个侧边121、122、123及124的厚度均相当的小,因而在组装过程中的外力F作用下造成了内框12的向内扭曲变形,同时在侧边121、122、123及124上所形成的张力方向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在变形的内框12的影响下,外框15相当容易经由内框12的卡勾14而产生不当松脱,导致内、外框12、15之间的分离。
再者,由于导光板16仅由内框12上的二角落1221、1222以及内框12的一侧边上的一支承部1224所共同支承,并且面板19由内框12上的每一侧边121、122、123、124的弯折侧边1223所支承,在此一支撑方式的作用下会使得面板19与内框12之间具有一间隙191。当内框12向内产生挠性变形时,在导光板16与面板19之间便产生互相的移位,同时由于显示区的画面中心无法被正确校准,在屏幕上便相当容易造成波纹(MURA)的缺陷的产生,无法顺利通过品质检验。
基于上述说明可知,支撑结构10之内、外框12、15之间无法确实卡合,并且在组装之后所产生的松脱现像造成了导光板16与面板19的位置间的相互移动,如此便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增加内、外框12、15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支撑结构,通过支撑结构以加强整体结构的支撑强度,如此以确保导光板16与面板19达到准确的定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如此以确保导光板与面板准确地定位在框架之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在支撑结构以相当稳固的方式对于框架与外框之间进行支承,不受显示装置的组装过程所影响。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框架、一导光板及一具有弧形的第一突出部。框架包括一第一侧边。导光板设置在框架上,包括一第二侧边,对应于第一侧边,且与第一侧缘相距一距离。第一突出部夹在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且点接触于该导光板的第二侧边或点接触于该框架的第一侧边。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固定于第一侧边上,且点接触于该导光板的第二侧边。
又,第一突出部固定于第二侧边上,且点接触于该导光板的第一侧边。
平面显示装置还包括一面板,设置于框架上,其中,框架还包括一具有弧形的第二突出部,面板通过第二突出部与第一侧边相互保持一距离。
又,框架由塑料所制成。
平面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外框,其中,框架还包括一卡勾,用以紧密连接框架与外框。
又,外框由金属所制成。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框架及一面板。框架包括一第一侧边及一具有弧形的突出部,设置在第一侧边上。面板设置于框架上,包括一第二侧边,通过突出部使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相互保持一距离,且该突出部点接触于该面板的第二侧边。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平面显示装置中的支撑结构10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沿着图1A中的线段B-B的方向、对于支撑结构10局部切割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20的俯视示意图;
图2B为沿着图2A中的线段A-A的方向、对于支撑结构20局部切割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撑结构20’的俯视示意图;
图3B为沿着图3A中的线段A’-A’的方向、对于支撑结构20’局部切割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20”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4B为沿着图4A中的线段(A”-A”)的方向、对于支撑结构(20”)局部切割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2A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20俯视示意图。支撑结构20包括一外框25及一内框(框架)22,其中,内框22用以支撑一导光板26及面板(未显示于此图中)。在本实施例中,外框25为一金属框架,其具有一底板(未显示),通过底板以保护设置在外框25内的组件。内框22为具有卡勾24的一塑料制框架,其通过卡勾24而连接于外框25。导光板26由内框22所支承,并且导光板26与外框25的底板之间以不接触方式,设置在外框25的底板的上方。
内框22在实质上呈矩形状,其具有四侧边221、222、223、224。第二、第四侧边222、224为矩形的短边,第一、第三侧边221、223则为长边。多个突出部271设置于第一、第三侧边221、223之上,在其中的至少一突出部271即可防止导光板26在内框22中产生移动。
在第一、第二、第三侧边221、222、223上分别设有两突出部271,并且在各第一、第二、第三侧边221、222、223上的两突出部271之间是以相互对称的方式排列。导光板26通过内框22的角落上的支承部2241、2242所支承,通过突出部271可使得内框22的每一侧边与导光板26之间相互保持一既定距离,并且使得导光板26以点接触方式设置在内框22上,即,通过突出部271作为内框22与导光板26之间的媒介物。因此,本发明的支撑结构20不仅可以防止导光板26受到不当的损伤之外,更可确保导光板26的定位性。
值得注意的是,图2A中的第四侧边224不一定需要设置一突出部271。由于在支撑结构20、沿着其侧边224的二角落上已设有支承部2241、2242,由此便可使导光板26远离于侧边224。然而,此突出部271必须设置于另外三侧边221、222、223的其中一个,如此才能限制导光板26与内框22的侧边达到直接的接触。再者,虽然本实施例的图式中揭露出突出部271的个数、以及突出部271与三侧边221、222、223之间的关系,但并不限定突出部271的数量、以及突出部271在三侧边221、222、223上的位置。
另外,虽然在本发明的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并未以图示提出说明,通过两个以上的突出部271、以对称或等距离方式将多个突出部271形成在内框22的三侧边221、222、223的其中一个的作用下,同样可以达到导光板26的定位。
总而言之,在侧边221、222、223中的任何一个必须形成至少一突出部271,如此便足以将导光板26定位在内框22之中,在第四侧边224上并不一定要设置突出部271。
图2B显示根据沿着图2A中的线段A-A方向进行切割后的支撑结构20剖面示意图。通过图2B可更详细的看出,在每一侧边221、222、223上所分别设有的突出部271的作用下,当外力F’作用于卡勾24时,由于突出部271与卡勾24之间是以相对方式进行设置,如此便可防止内框22的卡勾24与外框25之间的分离,即,通过突出部271的反作用力与外力F’之间相互抵触的作用下,内框22并不会以朝向导光板26而产生向内的变形,如此以确保内框22与外框25之间的紧密连接。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有支撑结构20’的平面显示装置,以支承导光板26。
图3A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撑结构俯视示意图。整体上,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雷同,支撑结构20’包括一外框25与一内框(框架)22’,导光板26通过外框25与内框(框架)22所支承,并且内框22’通过卡勾24而与外框25连接。外框25由金属所制成,并且内框22’由塑料所制成。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导光板26呈矩形状,并且在导光板26上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侧边261、262、263及264。第二、第四侧边262、264为矩形的短边,而第一、第三侧边261、263为长边。突出部28设置于导光板26的第一、第三侧边261、263上,在至少一突出部28的作用下即可使导光板26定位在内框22’中。
在第一、第二及第三侧边221、222、223分别设有二突出部28,通过导光板26上的突出部28使得导光板26与内框22’的具有粗糙表面的三侧边221、222、223以点接触方式设置且相距一距离。换言之,突出部28作为内框22’与导光板26之间的媒介物,使得导光板26与内框22’之间形成一预留空间。因此,本发明的支撑结构不仅防止导光板26与内框22’接触而受到损伤,更可使导光板26定位,进而保持正确的画面显示区域。
本发明不限定导光板26上的突出部28的数量以及其设置位置。在其它较佳的实施例中,虽然未提供图示说明,可将二个以上的突出部28以对称方式或等距离方式形成在导光板26的三侧边261、262、263的其中一个。
图3B显示根据沿着图3A中的线段A’-A’方向进行切割后的支撑结构20’剖面示意图。通过形成于导光板26的侧边261、262、263上的突出部28,当外力F’作用在卡勾24上时,由于突出部28与卡勾24是互相相对方式设置,突出部28可防止内框22’上的卡勾24由外框25脱离。即,通过突出部28的反作用力与外力F’抵触,使得内框22’不会朝向导光板26而向内变形。因此,本发明可确保内框22’与外框25紧密连接。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支撑结构20”可同时支承位于导光板2上的面板29。
图4A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20”俯视示意图。图4B显示根据沿着图4A中的线段A”-A”方向进行切割后的支撑结构剖面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支撑结构20”包括一外框25与一内框22”,以支撑面板29。外框25由金属所制成。内框22”由塑料所制成。内框22”通过卡勾24而与外框25连接。内框22”大致上呈矩形,具有四侧边221’、222’、223’、224’。第二与第四侧边222’、224’为矩形的短边,而第一、第三侧边221’、223’为长边。突出部272设置在第一、第三侧边221’、223’上,至少一突出部272即可防止面板29在内框22”中移动。
如图4A所示,第一、第二及第三侧边221’、222’、223’分别设有二突出部272。矩形的面板29具有一延伸周缘291。面板29的一侧边上还具有一驱动电路(未显示)所设置区域292。面板的延伸周缘291放置在内框22”的弯折侧边2223上,且通过突出部272使面板29与内框22”的粗操表面的侧边221’、222’、223’、224’相距一距离,即,面板29通过突出部272以点接触方式设置在内框22”上。突出部272作为内框22”与面板29之间的媒介物,因此,本发明的支撑结构不仅防止面板29与内框22”接触而受到损伤,还可同时使面板29与导光板26定位,进而保持正确的画面显示区域。
本发明不限定内框22”上的突出部272的数量以及其设置位置。在其它较佳的实施例中,虽然未提供图示说明,可将二个以上的突出部272以对称方式或等距离方式形成在内框22”的侧边221’、222’、223’、224’的其中一个。
如图4B所示,通过形成在内框22”的侧边221’、222’、223’、224’上的突出部272,当外力F’作用在卡勾24上时,由于突出部272与卡勾24互相相对方式设置,突出部272可防止内框22”上的卡勾24由外框25脱离。即,通过突出部272的反作用力与外力F抵触,使内框22”不会朝向面板29而向内变形。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确保导光板与面板准确定位于框架内,并且在组装过程中,可确保框架与外框仍然稳固的连接。
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一些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

1.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包括:
一框架,包括一第一侧边;
一导光板,设置在该框架上,且包括一对应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且该第二侧边与该第一侧边相互保持一距离;以及
一具有弧形的第一突出部,夹在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之间,该第一突出部形成在该框架的该第一侧边上且点接触于该导光板的第二侧边,或该第一突出部形成在该导光板的该第二侧边上且点接触于该框架的第一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其还包括一面板,设置于该框架上,其中,该框架还包括一第二突出部,该面板通过该第二突出部与该第一侧边相隔一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框架是由塑料所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其还包括一外框,其中,该框架还包括一卡勾,用以紧密连接该框架与该外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外框是由金属所制成。
6.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包括:
一框架,包括一第一侧边及一具有弧形的突出部,该突出部设置于该第一侧边上;以及
一面板,设置于该框架上,包括一第二侧边,通过该突出部使该第二侧边与该第一侧边相互保持一距离,且该突出部点接触于该面板的第二侧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框架是由塑料所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其还包括一外框,该框架还包括一卡勾,用以紧密连接该框架与该外框。
CNB200410049340XA 2004-06-11 2004-06-11 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Active CN10049515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9340XA CN100495153C (zh) 2004-06-11 2004-06-11 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9340XA CN100495153C (zh) 2004-06-11 2004-06-11 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4702A CN1584702A (zh) 2005-02-23
CN100495153C true CN100495153C (zh) 2009-06-03

Family

ID=34602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9340XA Active CN100495153C (zh) 2004-06-11 2004-06-11 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515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7457B (zh) * 2014-04-07 2017-01-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組件、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
CN106048521B (zh) * 2016-06-12 2018-09-18 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掩膜板的制备方法及金属掩膜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4702A (zh) 2005-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5037B (zh) 显示装置
JP505604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737548B (zh) 边框窄化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488474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539683B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0489610C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030046849A1 (en) Carrier frame having in-frame elastic constraint structure
JP200716355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50086063A1 (en) Speaker and display having same
US9983426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module
JP200730427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5208255A (zh) 摄像头组件
WO2022193670A1 (zh) 背板、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545681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0378509C (zh) 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13092068U (zh) 一种Mini LED灯板拼缝结构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0495153C (zh) 具有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CN109031746B (zh) 一种双胶框背光模组
US2013010037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Positioning Method
CN104054121A (zh) 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机
CN113359351B (zh)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214623241U (zh) 显示装置及车辆
US2008002469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forming assembly, liquid crystal cel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49361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1175534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