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1661C - 位置调节间隔件及用其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位置调节间隔件及用其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1661C
CN100491661C CNB2005100519565A CN200510051956A CN100491661C CN 100491661 C CN100491661 C CN 100491661C CN B2005100519565 A CNB2005100519565 A CN B2005100519565A CN 200510051956 A CN200510051956 A CN 200510051956A CN 100491661 C CN100491661 C CN 10049166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pipe
distance piece
tooth
re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19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0321A (zh
Inventor
神山隆夫
金田光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nan Synthetic Resin Works K K
Shonan Pla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nan Synthetic Resin Works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nan Synthetic Resin Works K K filed Critical Shonan Synthetic Resin Works K K
Publication of CN1670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0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16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166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8Appliances for use in repairing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6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 F16L55/162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位置调节间隔件及用其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间隔件通过在第一楔形件上重叠第二楔形件而构成,第一楔形件的上表面以规定角度倾斜,第二楔形件的下表面以同样角度倾斜。该间隔件插入现有管道内壁表面和修复管外周之间的间隙中。在第一和第二楔形件的倾斜表面上形成闭锁齿,从而在按压第二楔形件使之在插入方向朝第一楔形件移动时,它不能在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动。在将第二楔形件移动到相应的闭锁位置时,间隔件的总高度以细小节距步进式连续增加,由此使得修复管相对于现有管道的位置调节能够简便进行。

Description

位置调节间隔件及用其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入现有管道和修复管之间的间隙中以调节修复管位置的间隔件,并涉及一种用这种间隔件调节修复管的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修复现有管道诸如污水管的方法是公知的,其中修复管铺设在现有管道内部,通过在修复管外周和现有管道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填料、然后硬化该填料而构造成复合管。这种现有管道的修复工作通常要求固定修复管,这是通过在现有管道内部沿上、下、左、右方向调节修复管位置至从与现有管道同心的位置稍向下偏移的位置,使得修复管外周的下端接触现有管道的底部来实现的。
该目的是通过降低修复管的底部使得修复管的底部尽可能地接近现有管道的底部并且加厚并增强上侧上的填料,来确保流体在现有管道内部流动,这是因为对现有管道的大多数损坏发生在管道的上侧部分。在这种构造中,需要进行上述的位置调节以便将修复管压下,这是因为修复管是由比重小于填料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并因此会不适宜地浮在填料之上。
修复管位置传统上是利用如下方法调节的,即,其中制成所需高度(厚度)的方形元件作为间隔件置于修复管外周和现有管道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隙中。此外,日本专利公开No.2003-286742公开了一种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其中将构成间隔件的螺栓旋拧到构成修复管的模块(block)(节段(segment))上,使得螺栓可以在从修复管外周伸出的方向和在其相反方向上前进或后退,并且被旋拧以增大或减少该螺栓从修复管外周伸出的长度。
然而,在上述使用方形元件作为间隔件的方法中,必需根据修复管外周和现有管道内壁之间的间隙尺寸来预备几种具有不同高度尺寸的方形元件。此外,在如上所述包括螺栓的间隔件的情况中,必需为使螺栓进入构成修复管的模块中而制造螺纹孔,而且还必需在下游处理中堵住该螺纹孔。无论何种方式,都存在调节修复管位置耗时的问题,而且不能简便且短时间内进行位置调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位置调节间隔件,这种间隔件可以在现有管道的修复工作中适当地调节修复管在现有管道内部的位置,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该间隔件的位置调节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间隔件插入现有管道和修复管之间的间隙中,以调节修复管相对于现有管道的位置,并包括:以规定角度倾斜的第一楔形件;第二楔形件,其以和第一楔形件的倾斜角度相同的角度倾斜并且在倾斜角表面对位的状态下与第一楔形件重叠;和闭锁装置,该闭锁装置使第二楔形件在插入方向上可朝第一楔形件移动并且可在多个闭锁位置处闭锁从而使第二楔形件不能在相反方向上移动。在第一楔形件的倾斜表面上以规定节距形成有第一齿,在第二楔形件的倾斜表面上以与规定节距相同或不同的节距形成与第一楔形件的第一齿啮合的第二齿,并且闭锁装置通过相互啮合第一和第二楔形件的齿而实现。第二楔形件依次移动到多个闭锁位置中的一个处,以步进地增加间隔件的总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利用了包括第一和第二楔形件的这种间隔件。首先,在第二楔形件与第一楔形件重叠的状态下将整个间隔件插入现有管道和修复管之间的间隙中。然后,第二楔形件在插入方向上受压,而使之朝向第一楔形件移动,以便将间隔件的总高度步进地连续增加到对修复管相对于现有管道进行位置调节所需要的高度。
本发明可利用极其简单的步骤通过将间隔件的总高度增加到期望高度而进行位置调节。即,第二楔形件只在插入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楔形件移动。这就使位置调节可以非常简便且在短时间内进行。特别是在现有管道的修复工作中,理想的是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现有管道调节修复管的位置;这种位置调节简便且短时间内进行,并且不需要在下游处理中进行任何特殊步骤。此外,由于间隔件只包括两类元件,即第一和第二楔形件,所以可以简便且低成本地制造间隔件。
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其特性和各种优点将从附图及本发明的下面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现有管道修复工作中构成组装在现有管道内部的修复管的节段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从图1中的箭头C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节段的仰视图;
图5是从图1中的箭头D方向看到的辅助视图;
图6是沿图1中B-B线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7是解释相互联接节段的方法的纵向侧视图;
图8是示出节段被相互联接的状态的纵向侧视图;
图9是示出节段被相互联接的状态的纬向平面图;
图10是解释相互联接由节段的联接所构成的管部件的方法的局部剖开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通过将节段送入现有管道中并且联接管部件来铺设修复管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铺设修复管全长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将填料倾注入铺设后的修复管外周和现有管道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隙空间中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构成用于调节修复管位置的间隔件的第一楔形件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5是构成间隔件的第二楔形件的下表面侧的透视图;
图16是构成间隔件的提升件(raising member)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第一和第二楔形件重叠的状况的解释性示意图;
图18a是示出处于重叠状态的间隔件的最低位置的解释性示意图;
图18b是示出处于重叠状态的间隔件的最高位置的解释性示意图;
图19是示出修复管位置由间隔件调节的状况的解释性示意图;
图20是示出第一和第二楔形件与提升件重叠的状况的解释性示意图;
图21是示出第一和第二楔形件与两个提升件重叠的状态的解释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要描述有关在现有管道修复工作中调节修复管在现有管道诸如污水管内部的位置的实施例。尽管在该实施例中现有管道和修复管均描述为圆柱形管道,但是本发明甚至还适用于在这种情况下的位置调节,即其中所预期的管道(prospective pipe)的正交于该管道纵向的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比如矩形的情况。此外,本发明还适用于这种情况,即其中修复管的横截面形状不是封闭的形状,作为字面意义上的管,而是在一侧开口的形状,例如马蹄形或半圆形。
在该实施例的现有管道修复工作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外径稍小于现有管道4(诸如污水管)的内径的修复管3铺设于现有管道4内部。这种铺设是通过在纵向上连续联接环形管部件2进行的,该管部件通过在圆周方向上联接多个节段1而形成。
图1示出该节段1的整个上表面。图2示出从图1中的箭头C方向看到的侧表面。图3是沿图1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4示出节段1的下表面。
节段1对应于在圆周方向上等分(如,五等分)的管部件2的多个部分之一,并由透明塑料整体地形成。节段1包括:具有规定宽度并且以规定角度如72度弯曲成弧形的内板101;沿着弧形的两个侧边缘竖直向外设置的侧板102和103;沿着弧形的两个端部边缘竖直向外设置的端板104和105;以及高背加固板106和低背加固板107中每种两个,每个加固板都竖直向向外设置在内板1上。
在内板101的两端部位上形成两个开口101a。其目的是从内侧执行用联接螺栓6相互紧固节段1的工作(参考图8和图9)。
多个(这里为14个)螺栓通孔102a和103a分别以规定间距沿上述弧形的圆周方向形成在侧板102和103中。其直径稍小于螺母10的直径或螺栓9头部的直径,以在纵向上相互联接管部件2,如图10所示。
为了插入联接螺栓6(参照图8和图9)以在现有管道的圆周方向上相互联接节段1,在每个端板104和105中形成螺栓通孔104a和105a。此外,如图7所示,V形槽104c形成在端板104外侧表面上的中间部位;而由上侧的沟槽和下侧的突起构成的配合部104d沿着纬向形成在端板的下端部位。此外,各自具有分别与沟槽104c和配合部104d相对形状的突起部105c和配合部105d形成在端板105外侧表面上的相应位置。
加固板106和107加强了整个节段1的机械强度,其中形成有多个螺栓通孔106a和凹口部107a,用于插入螺栓9(参照图10)以便联接管部件2,它们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侧板102和103的螺栓通孔102a和103a的位置。螺栓通孔106a的直径只是稍大于螺栓9杆部的直径,但小于螺栓9头部的直径或螺母10的直径。
此外,为了防止侧板102和103的内侧表面和加固板106和107的两侧表面发生变形,多个横向外伸的小突起板102b、103b、106b和107b形成在侧板102和103的内侧表面上和加固板106和107的两侧表面上(仅在一个加固板107的一侧表面上形成),从而它们分别交替地处于邻接的螺栓通孔102a、103a、106a和凹口部107a之间的位置。如图5(图1中箭头D方向的辅助视图)和图6(沿图1中B-B线截取的剖视图)所示,所述小突起板形成为直角三角形,其底边与内板101连接。这些小突起板形成为这种形状为的是在钢筋(未示出)沿着现有管道4的内壁表面在圆周方向上成圆形铺设以加强由现有管道4、修复管3和填料构成的复合管的情况中避开钢筋。
此外,如图6所示,沿着内板101的侧边缘并且跨过其全长,配合部102c形成在侧板102外侧表面的下端部,其中上侧是沟槽而下侧是突起部;并且具有和配合部102c相反形状的配合部103c形成在侧板103外侧表面的下端部。
在使用包括上述构造的节段1的现有管道修复工作中,首先将节段1送入与现有管道4连通的检修孔5中,如图11所示,但是管部件2的联接螺栓9事先固定于节段1上,如图10所示。
为了固定螺栓9,首先将螺栓9从节段1的侧板102和103之一,如,侧板102,的螺栓通孔102a插入、穿过加固板106和107的螺栓通孔106a、侧板103的凹口部107a和螺栓通孔103a。接着,螺栓9的头部插入到其接触侧板102一侧上的加固板106的位置。进一步地,通过从侧板103向外伸出的螺栓9的尖端一侧旋拧螺母10、将螺母10拧紧到其接触侧板102一侧上的加固板106的位置、并通过进一步从螺栓9的尖端侧插入圆柱形定位件19并将该定位件插入到其接触侧板103一侧上的加固板106的位置,来固定螺栓9。定位件19将螺栓9定位成与螺栓通孔103a同心并与联接好的管部件2的螺栓通孔102a和103a的位置相互对齐,如下所述。
而且,被固定的螺栓9的数量小于螺栓通孔102a等的数量的一半,为每个螺栓通孔或者为每隔多个数量的螺栓通孔固定一个螺栓9。此外,螺栓9的长度设定成:被固定的螺栓9从侧板103伸出部分的长度稍小于节段1的宽度(从侧板102的外侧表面至侧板103的外侧表面)。
由此,固定有螺栓9的多个节段1在圆周方向上联接,如图7至图9所示。为此,首先,图7中左侧上节段1的端板105的突起部105c和配合部105d配合到图中右侧上节段1的端板104的沟槽104c和配合部104d上,由此相互密封端板104和105。接着,如图8和图9所示,通过从右侧节段1的内板101的开口101a插入螺栓6并穿过端板104和105上的螺栓通孔104a和105a、从左侧节段1的开口101a插入螺母7、将螺母7旋拧到螺栓6上、并且将螺母拧紧到端板105上,来相互联接节段1和1。联接之后,用于堵住开口101a的盖子(未示出)装配到开口101a上并且通过例如与接合机构(未示出)接触而得到固定。
由此,多个节段1在圆周方向上连续地联接,由此组装成管部件2,如图11所示。进一步地,连续组装的管部件2送入到现有管道4内部的修复位置那么远,而且在纵向上连续联接,从而组装和铺设好修复管3。
图10示出由螺栓9相互联接管部件2的状况。为了将左侧的管部件2联接到右侧的管部件2上,首先,从右侧管部件2的节段1的侧板103伸出的螺栓9插入左侧管部件2的节段1的螺栓9未被固定的部位的侧板102。螺栓9进一步插入而穿过加固板106和107的螺栓通孔102a和106a并且穿过凹口部107a,同时定位件19进入螺栓通孔102a中。然后,左侧管部件2的节段1的侧板102压靠在右侧管部件2的节段1的侧板103上。这种情况下,图6所示的配合部102c配合到配合部103c上,由此密封侧板102和103。从右侧管部件2节段1伸出的螺栓9的尖端部到达左侧管部件2节段1的侧板103的内侧附近。然后,通过将螺母10从螺栓通孔103a旋拧到螺栓9的尖端部上并将螺母紧固到与侧板103相邻的加固板106上,左侧管部件2得以固定并联接到图中右侧管部件2上。由此,如图11至图12所示,管部件2在纵向上连续联接以将修复管3铺设在现有管道4之内。
铺设好的修复管3由塑料材料构成,具有低比重,因而如前所述浮在填料上。因此必须下压修复管3,并调节其位置使之从与现有管道4同心的位置稍微向下偏置,从而其外周的下端接触现有管道4的底部。
因此,每当修复管3组装成规定长度(例如,大约1m)时,就通过在现有管道4内壁表面和修复管3上侧外周之间的多个位置处插入间隔件13来进行位置调节,如图13所示。
间隔件13包括第一楔形件14和第二楔形件15,第一楔形件的上表面侧示于图14中,第二楔形件的下表面侧示于图15中。两个楔形件14和15构造成垂直地重叠,如图17和图18所示。此外,如果间隔件的高度不够,则其包括重叠在其下面的提升件16,如图20和图21所示,该提升件的上表面侧示于图16中。图14至图16、图19和图21中的箭头A指示间隔件的插入方向,而且间隔件13在修复管3外周和现有管道4内壁表面之间的方向A上插入。此外,这些元件14,15和16形成为塑料模制的制品或者金属模制的制品。
图14所示的第一楔形件14的整体外形基本上为楔形并以例如稍小于10度的平缓的规定角度倾斜,从而在间隔件的插入方向A上,上表面在近侧低而在远侧变高。第一楔形件14在中心部位具有一规定宽度的导向沟槽14a,该导向沟槽在纵向上延伸,而且在其底表面上,沿着倾斜方向以短的规定节距,如大约几毫米,以锯齿状形成有多个第一齿14b。每个第一齿14b的横截面形状是三角形;形成在第一楔形件14插入方向远侧上的三角形的边基本上垂直于插入方向,而且形成在近侧上的三角形的边是倾斜的(参考图17和图18)。
此外,第一楔形件14具有两个在纵向上沿着导向沟槽14a线性延伸的长形孔14c,并在下端部具有两个支脚14d和14e,同时凹口14f形成在中部(支脚14e的凹口未示出)。
第二楔形件15的整体外形基本上为与第一楔形件14的长度和宽度相同的楔形,第二楔形件的下表面侧示于图15中。下表面相对于第二楔形件15的纵向以基本上和第一楔形件14的上表面相等的角度倾斜,并且倾斜成在间隔件的插入方向上近侧低而远侧变得较高。然而,第二楔形件15在图15中上下颠倒地示出,露出下表面,从而图15中示出的方位是颠倒的。
第二楔形件15在中间部位具有在纵向上线性延伸的突起部15a,在该突起部15a上面以较大节距(如,大约10-20mm)形成有多个第二齿15b,所述节距为第一楔形件14的第一齿14b的节距的整数倍。每个第二齿15b的横截面形状是对应于每个第一齿14b的三角形,但是取向相反。形成在第二楔形件15插入方向远侧上的三角形的边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而形成在近侧的三角形的边基本上是垂直的。而且,突起部15a的宽度稍小于第一楔形件14的导向沟槽14a的宽度。此外,突起部15a的高度(伸出量)对应于导向沟槽14a的深度。
此外,在第二楔形件15的底表面,有两个短的圆柱形突出部分15c分别形成在突起部15a的两侧上。长形孔15d和15e沿纵向在这个突出部分15c的前和后延伸。此外,第二楔形件15在其尖端部15f被倒圆。
图16所示的提升件16的整体外形基本上为矩形框架形状,具有和楔形件14和15相同的长度和宽度,而且其上表面相对于纵向是水平的。而且,纵向相对于纬向对称,并且任一纵向都可作为间隔件的插入方向。具有规定高度H3(参照图20)的壁16g沿着纵向形成在提升件16的两侧上。此外,两个大的矩形孔16a形成于在纵向上延伸的提升件16的上表面上,一分隔壁16b形成在矩形孔之间并具有和两侧上的壁16g相同的高度H3。此外,在纵向上的上表面的两个端部上,在纬向两侧上形成台阶16c,且突起部16d形成在二者之间。此外,提升件16在纵向上的两端部的底端部上分别形成支脚16e,凹口部16f沿纬向形成在其中间部位。
如果间隔件只包括第一和第二楔形件14和15,那么第二楔形件15的突起部15a装配到第一楔形件14的导向沟槽14a中,各个突出部分15c插入各个长形孔14c中,而且如图17和图18所示,第二楔形件15的下表面与第一楔形件14的上表面重叠。突起部15a在其纵向上可滑动地装配到沟槽14a内。通过这种装配,第一和第二楔形件14和15在纵向上对齐,而且它们在纬向上的位置也对齐,从而防止第二楔形件15在纬向上滑脱或者下落。
如果第一楔形件14和第二楔形件15以此方式相互重叠,则第二齿15b分别与第一楔形件14的多个第一齿14b中的任一个齿啮合。但是,如果第二楔形件15在插入方向上受压,如图18b中箭头A所示,则由于齿14b和15b相互啮合的形状导致第二齿15b跨过在第一齿14b。这就使它们脱开并能够使第二楔形件15在插入方向上朝第一楔形件14移动。此外,第二楔形件15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由导向沟槽14a和突起部15a导引。此外,其运动范围局限于从第二楔形件15的突出部分15c接触第一楔形件14长形孔14c在插入方向上的近侧上的端部边缘的位置(下文中,称作最低位置)至其接触在插入方向上的远侧上的端部边缘的位置(下文中,称作最高位置)。
如上所述,第二楔形件15在插入方向上可移动;但是,在齿14b和15b啮合的状态下,由于齿14b和15b的形状导致第二齿15b卡在并且闭锁于第一齿14b上,即使是在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拉动第二楔形件15,于是,第二楔形件15不能在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楔形件14移动。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在插入方向上压第二楔形件15,可以使该第二楔形件相对于第一楔形件14从最低位置向最高位置以对应于第一齿14b的节距的节距连续移动,并且将该第二楔形件15闭锁在闭锁位置,使得它不能在插入方向或者相反方向上移动。由此,通过使第一和第二楔形件的齿相互啮合,可得到一种闭锁装置,该闭锁装置可以将第一和第二楔形件闭锁于多个闭锁位置处,由此在每个闭锁位置实现不同的间隔件高度。
图18a示出了第二楔形件15的最低位置,图18b示出了最高位置的状态。在最低位置状态,楔形件14和15的总高度(包括该对楔形件的间隔件的总高度)是由符号H1表示的最低高度;此外,第二楔形件15在插入方向上移动越多,则第二楔形件15沿着第一楔形件14的倾斜上表面攀爬得越高,因而总高度变得越高;其到达最高位置的由符号H2表示的最大高度。通过以对应于第一齿14b节距的节距从最低位置向最高位置移动第二楔形件15,第一和第二楔形件14和15的总高度可被以小高度节距(如,小于1mm的节距)从最低高度H1到最高高度H2步进式地设定至期望高度。
当只有第一楔形件14和15的间隔件用于调节修复管3的位置时,如图19所示,使第一楔形件14设定成:其支脚14d和14e接合到节段1的两个加固板106上。然后,第二楔形件15在最低位置插入到现有管道4内壁表面和修复管3外周之间的间隙中,以将楔形件14和15设定在修复管3的外周上。此外,通过在箭头A所示的插入方向上按压第二楔形件15,以使该第二楔形件在插入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楔形件14移动,楔形件14和15的总高度(即,间隔件的总高度)以极小的节距成步进式连续增加,如前文所述,从而通过将其移动到高度变成与期望间隙的尺寸相对应的期望高度(例如,如虚线所示)的位置处,来进行位置调节。
此外,由于第二楔形件15的尖端15f的上侧是倒圆的,所以尖端15f不会卡在现有管道4的内壁表面上,因而第二楔形件15可以平稳移动。另外,第一楔形件14的上表面和第二楔形件15的下表面以相同角度倾斜,因此第二楔形件15的上表面是水平的。这就使间隔件稳定地接触现有管道4的内壁表面并稳定地置于现有管道4内壁表面和修复管3外周之间的间隙中。此外,第一楔形件14的支脚14d和14e的尺寸关系事先设定使得两个加固板106可以与之接合,而没有任何游隙。
因此,修复管3的位置可以通过包括楔形件14和15的间隔件调节;但是,如果试图由间隔件设定的上述间隙的尺寸大于楔形件14和15的最高位置处的总高度尺寸H2,则根据不足部分(insufficient portion)的尺寸,如图20所示将一个提升件16或如图21所示将多个提升件16重叠于第一楔形件14之下。
这时,通过分别使第一楔形件14两端部上的支脚14d和14e及其凹口部14f与提升件16两端部上的台阶16c和突出部16d接合,使第一楔形件14重叠在提升件16上。由此第一楔形件14不会在纵向或纬向上从提升件16上滑落。
另外,如果要重叠多个提升件16,则通过将上提升件16两端部上的支脚16e及其凹口部16f与下提升件16的两端部上的台阶16c和突出部16d接合并重叠,上提升件16不会从下提升件16上滑落。
另外,上提升件16的两侧上的壁16g和间隔壁16b的下表面接触下提升件16的两侧上的壁16g和间隔壁16b的上表面,并支承于下提升件16上。因而,如果重叠多个提升件16,则如图21所示,对于每次重叠提升件16,间隔件的总高度H4就变得高出一个分隔壁16b及两侧壁16g的高度H3,如图20所示。
间隔件的总高度可以步进式连续增加到期望高度,而且修复管3的位置可以通过将包括重叠的楔形件14和15和提升件16的间隔件设定在修复管3的外周上、并且按压第二楔形件15使之在插入方向朝第一楔形件14移动而进行调节,这与前文所述的仅仅包括楔形件14和15的间隔件的情况相同。
在铺设修复管3的时候,由上述类型间隔件进行的位置调节对多个管部件2在大致每隔一米之处进行。在完成修复管3全长的铺设和位置调节时,将支承装置(未示出)以大致几米的间隔上下垂直且左右水平地安装在修复管3内部,以便防止填充填料时修复管3发生变形。随后,如图13所示,填料12填入现有管道4内壁表面和修复管3外周之间的间隙空间中,并填入修复管3的节段1内板101外侧上的空间中。
填料12包括主要由水泥砂浆构成的树脂胶泥、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及类似物。填料的填充是这样进行的,即通过在上侧节段1的合适位置处大约每隔修复管3几米长度就形成一个孔1a、在该孔上连接填充用软管11、并将填料12从该软管11倾注。此外,在填充之前,组装好的修复管3在整个长度的两端上的外周和现有管道4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隙用由树脂油灰或灰泥等类似物(未示出)构成的密封材料堵住。
而且,填料12还流入间隔件的孔14c、15d、15e、16a等类似物中,因此在间隔件中不会形成空腔。
完成填料12的填充之后,填料12凝固并硬化,此后用密封材料堵住孔1a,去除支承装置(未示出)等,由此完成现有管道的修复工作。
根据上述实施例,位置调节可以通过将间隔件的总高度增加到期望高度而进行,修复管3的位置可以用极其简单的步骤非常简便且在短时间内调节。此外,不需要如传统间隔件那样为螺栓制造螺纹孔,因此不需要特殊的步骤,诸如在下游处理中堵住螺纹孔。此外,不需要如传统间隔件那样预备多种不同高度的间隔件,而且只预备三类元件就可以对不同间隙适当进行位置调节。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的间隔件的结构中,也可以接受的是:垂直颠倒第一和第二楔形件14和15,去除第一楔形件14的支脚14d使之成为第二楔形件,将支脚连接到第二楔形件15上使之成为第一楔形件。
此外,第二楔形件15的面对现有管道的表面是平面形的而且不倾斜;严格地说,当插入在现有管道和修复管之间间隙中时,现有管道的内圆周面不能形成表面接触,因此还可以接受的是使与现有管道相对的表面在圆周方向上弯曲,并且使弯曲的表面具有和现有管道的内圆周面相同的曲率以进一步改善表面接触。此外,第一楔形件14的第一齿14b在倾斜方向上的节距不同于第二楔形件15的第二齿15b在倾斜方向上的节距,但也可以制成为相同的节距。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位置调节间隔件及利用这种位置调节间隔件的位置调节方法不限于在现有管道的修复工作中修复管的位置调节,而是当然可以广泛地用于间隔件插入固定物体与位置有待调节的物体之间的间隙中的位置调节。

Claims (8)

1.一种间隔件,其插入现有管道和修复管之间的间隙中,以调节修复管相对于现有管道的位置,该间隔件包括:
以规定角度倾斜的第一楔形件;
第二楔形件,该第二楔形件以与第一楔形件的倾斜角度相同的角度倾斜并且在倾斜角表面对位的状态下与第一楔形件重叠;和
闭锁装置,
其中,在第一楔形件的倾斜表面上以规定节距形成有第一齿,在第二楔形件的倾斜表面上以与所述规定节距相同或不同的节距形成与第一楔形件的第一齿啮合的第二齿,并且所述闭锁装置通过相互啮合第一和第二楔形件的齿而实现,该闭锁装置使第二楔形件可在插入方向上朝第一楔形件移动并且在多个闭锁位置处闭锁,从而使第二楔形件不能在相反方向上移动;
其中第二楔形件连续地移动到多个闭锁位置中的一个处,以步进式增加间隔件的总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件,其中在所述第一楔形件的倾斜表面或第二楔形件的倾斜表面中的任一个上形成有线性沟槽,而在另一个上沿斜线方向形成与所述沟槽滑动接合的线性突起部,以使第二楔形件能够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朝第一楔形件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楔形件的齿形成在所述线性沟槽中或所述线性突起部中。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一楔形件的倾斜表面和所述第二楔形件的倾斜表面中的任一个中形成有线性长形孔,并且在另一个中形成有可插入所述长形孔中的突出部分,第二楔形件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朝第一楔形件移动的范围受所述长形孔和突出部分的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件,其中在所述第一楔形件长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的下端部形成与修复管接合的支脚。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隔件,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楔形件底部的、用于提升间隔件总高度的提升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隔件,其中在所述提升件上形成有与在其上侧重叠的所述第一楔形件或者提升件相接合的接合部;以及与在其下侧重叠的提升件相接合的接合部。
8.一种在现有管道的修复工作中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隔件来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在该修复工作中将修复管铺设于现有管道内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整个间隔件在所述第二楔形件与第一楔形件重叠的状态下插入现有管道和修复管之间间隙中;以及
在插入方向上按压第二楔形件,使之朝第一楔形件移动,以将间隔件的总高度步进式连续增加到相对于现有管道对修复管进行位置调节所需的高度。
CNB2005100519565A 2004-03-19 2005-02-23 位置调节间隔件及用其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 Active CN1004916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9387/04 2004-03-19
JP079387/2004 2004-03-19
JP2004079387A JP4392275B2 (ja) 2004-03-19 2004-03-19 更生管の位置調整用スペー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位置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0321A CN1670321A (zh) 2005-09-21
CN100491661C true CN100491661C (zh) 2009-05-27

Family

ID=35041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19565A Active CN100491661C (zh) 2004-03-19 2005-02-23 位置调节间隔件及用其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392275B2 (zh)
KR (1) KR20050093711A (zh)
CN (1) CN100491661C (zh)
TW (1) TWI3363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3452B (zh) * 2015-03-20 2019-10-01 Shonan Gosei-Jushi Seisakusho K. K. 位置調整間隔件及使用此位置調整間隔件來調整修復管的位置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17254B2 (ja) * 2012-10-10 2016-10-26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更生管用セグメントおよび管更生工法
JP6497957B2 (ja) 2015-02-12 2019-04-10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更生管の位置調整用スペーサ
JP6622476B2 (ja) * 2015-03-30 2019-12-1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更生管の支持部材および既設管の更生方法
JP6555957B2 (ja) 2015-07-17 2019-08-07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管更生工法
JP2017062046A (ja) * 2016-12-16 2017-03-30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更生管用セグメントおよび管更生工法
JP2018109433A (ja) * 2017-01-05 2018-07-12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管更生工法
CN107715512A (zh) * 2017-11-27 2018-02-23 山东赛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沉淀斜板组件
WO2019171801A1 (ja) 2018-03-05 2019-09-12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更生管の位置調整用スペーサー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管更生工法
KR101963701B1 (ko) 2018-04-02 2019-03-29 주식회사 비츠로씨앤씨 관 갱생 공법
KR102551488B1 (ko) * 2022-09-30 2023-07-05 한복규 간격유지유닛을 포함하는 배관 내부 보강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3452B (zh) * 2015-03-20 2019-10-01 Shonan Gosei-Jushi Seisakusho K. K. 位置調整間隔件及使用此位置調整間隔件來調整修復管的位置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65070A (ja) 2005-09-29
JP4392275B2 (ja) 2009-12-24
CN1670321A (zh) 2005-09-21
TW200535363A (en) 2005-11-01
KR20050093711A (ko) 2005-09-23
TWI336383B (en) 201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1661C (zh) 位置调节间隔件及用其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
US7171788B2 (en) Masonry connectors and twist-on hook and method
US10518440B2 (en) Pre-stressed box culvert and methods for assembly thereof
US4742985A (en) Formwork assembly for a poured concrete structure
US7451783B2 (en) Position adjusting spacer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 rehabilitating pipe using such
US9890892B2 (en) Method for rehabilitating a pipe
TWI673452B (zh) 位置調整間隔件及使用此位置調整間隔件來調整修復管的位置之方法
CN100594281C (zh) 模板组件中使用的模板壁、模板壁连接装置以及模板组件
US20210331348A1 (en) Pre-Stressed Box Culvert and Methods for Assembly Thereof
US9746121B2 (en) Spacer for positioning a rehabilitating pipe
US8850773B2 (en) Pool liner retaining system
US20190032835A1 (en) Pipe rehabilitation method
KR20210033352A (ko) 나선형 띠철근 시공용 고정지그
JP7209509B2 (ja) 水路のライニング構造
KR102673457B1 (ko) 갱생관 위치 조정용 스페이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위치 조정방법
KR20220121700A (ko) 갱생관 위치 조정용 스페이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위치 조정방법
JP2018109433A (ja) 管更生工法
KR102551488B1 (ko) 간격유지유닛을 포함하는 배관 내부 보강장치
KR102144942B1 (ko) 수직하중 및 수평하중을 분산 지지하는 복공판 연결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US1131646A (en) Concrete and steel construction.
KR101421892B1 (ko) 지중 아치 구조물
JP2021156045A (ja) 角管の閉鎖方法
JP2023110419A (ja) 道路拡幅用床版と道路拡幅構造
JP2005120617A (ja) スライド式仮設壁面プレートおよび壁面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