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9504C - 具有低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低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9504C
CN100479504C CNB200610151686XA CN200610151686A CN100479504C CN 100479504 C CN100479504 C CN 100479504C CN B200610151686X A CNB200610151686X A CN B200610151686XA CN 200610151686 A CN200610151686 A CN 200610151686A CN 100479504 C CN100479504 C CN 1004795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output
gain control
emitter fol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516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9568A (zh
Inventor
大岩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29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9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95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950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50Tuning indicators; Automatic tuning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50Amplifiers in which input is applied to, or output is derived from, an impedance common to input and output circuits of the amplifying element, e.g. cathode follow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5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bandpass amplifiers (H.F. or I.F.)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used in a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 H03G3/3068Circuits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for both R.F. and I.F.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07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And Gai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在一种调谐器电路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根据从IF放大器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生成用于自动控制RF-AGC放大器的增益的RF-AGC电压。一种射极跟随器电路包括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并根据RF-AGC电压改变该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因此,当干扰信号处于高电平时,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变大。因此,射极跟随器电路的失真性能得以改善。另一方面,在干扰信号处于低电平的正常状态下,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未能变大。因此,实现了低功耗。

Description

具有低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
本非临时申请是基于2005年9月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第2005-257876号日本专利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括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本发明尤其涉及其每一个都接收数字广播的电视信号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
背景技术
自从模拟电视广播开始以来已经过了约50年。现在,数字地面电视广播和数字电缆电视广播趋向于成为主流。数字广播在图像质量、频道数和功能方面优于模拟广播。因此,对诸如TV接收器、VTR(磁带录象机)或STB(机顶盒)之类能接收数字广播的数字广播接收器的需求越来越大。
图9为示出常规数字广播接收器200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如图9所示,调谐器电路101包括宽带放大器111、RF(射频)输入滤波器112、RF-AGC(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113、RF级间滤波器114、PLL(锁相环)电路115、本机振荡器116、混频电路117、IF(中频)放大器118、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19、射极跟随器电路120、IF滤波器121、IF-AGC放大器122、A/D(模/数)转换器123、数字解调电路124和纠错电路125。
宽带放大器111接收由天线102接收到的电视信号(RF信号),在宽频带上放大该信号,并输出所得到的信号。RF输入滤波器112接收从宽带放大器111输出的信号,将不必要的分量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去除,并且只允许期望频带内的信号通过。RF-AGC放大器113具有可变增益,它对通过RF输入滤波器112的信号(RF信号)进行射频放大,并输出所得的信号。RF级间滤波器114接收从RF-AGC放大器113输出的信号,从该信号中去除不必要的分量,并且只允许期望频带内的信号通过。
PLL电路115和本机振荡器116中的每一个以对应于期望信道的频率的振荡频率生成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电路117将从RF级间滤波器114输出的信号与从本机振荡器116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且将所得的信号频率转换成IF信号。IF放大器118放大从混频电路117输出的IF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19根据从IF放大器118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自动控制RF-AGC放大器113的增益。
射极跟随器电路120是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的阻抗变换电路,且对从IF放大器118输出的信号进行电流放大。IF滤波器121是例如SAW(表面声波)滤波器,它通过射极跟随器电路120接收从IF放大器118输出的信号,将不必要的分量从该信号中去除,并且只允许期望频带内的信号通过。IF-AGC放大器122具有可变增益,它放大通过IF滤波器121的信号(IF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这里,射极跟随器电路120在调谐器电路101中扮演抑制失真信号的生成的角色。因此,插入射极跟随器电路120,以使即使后置级提供的IF滤波器121具有低阻抗也能防止调谐器电路101的失真性能下降。
A/D转换器123将从IF-AGC放大器122输出的信号从模拟形式转换成数字形式。数字解调电路124接收从A/D转换器123输出的数字信号,并对该数字信号执行诸如QAM解调或OFDM解调之类的数字解调。另外,数字解调电路124根据从A/D转换器123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自动控制IF-AGC放大器122的增益。
纠错电路125接收经过数字解调电路124数字解调的信号,纠正由于噪声等的影响而生成的差错,并生成TS(传输流)信号。A/D转换器123、数字解调电路124和纠错电路125形成集成在一个芯片中的解调IC(集成电路)126。从纠错电路125输出的TS信号由数字广播接收机200中的信号处理电路103转换成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数据信号;因此,能以视听方式在监视器104上显示这些信号。
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射极跟随器电路120的配置的电路图。如图10所示,射极跟随器电路120包括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131(例如,双极晶体管)、以及电阻器元件132、133和134。晶体管131具有与图9所示的IF放大器118的输出节点连接的基极B、与电源电位Vcc的线连接的集电极C、以及与图9所示的IF滤波器121的输入节点连接的发射极E。电阻器元件132被连接在晶体管131的集电极C和基极B之间。电阻器元件133被连接在晶体管131的基极B和接地电位GND的线之间。电阻器元件134被连接在晶体管131的发射极E和接地电极GND的线之间。
在射极跟随器电路120中,输入侧的电阻器元件132和133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大电阻值,而输出侧的电阻器元件134具有小电阻值。因此,射极跟随器电路120用作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的阻抗变换电路。输出侧的电阻器元件134具有小电阻值;因此,射极跟随器电路120能将相对较大的电流馈送至与输出节点连接的负载并能经受具有小电阻值的负载。
再参见图9,接着将给出RF-AGC放大器113和IF-AGC放大器122的每一个的自动增益控制操作的说明。如图9所示,一般而言,数字广播接收器对RF信号系统执行自动增益控制,并且也对IF信号系统执行自动增益控制。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19检测从IF放大器118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并根据所检测到的信号电平生成用于自动控制RF-AGC放大器113的增益以使从RF-AGC放大器113输出的信号保持在某一电平的RF-AGC电压。具体而言,如果从IF放大器118输出的信号具有低电平,则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19增大RF-AGC放大器113的增益,从而防止噪声系数(NF)的下降。另一方面,如果从IF放大器118输出的信号具有高电平,则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19减小RF-AGC放大器113的增益,从而防止调谐器电路101的失真性能的下降。如上所述,在许多情况中,通过检测从IF放大器118输出的信号的电平来执行对RF信号系统的自动增益控制。
数字解调电路124根据从A/D转换器123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生成用于自动控制IF-AGC放大器122的增益以使从IF-AGC放大器122输出的信号保持在某一电平的IF-AGC电压。具体而言,如果从A/D转换器123输出的信号具有低电平,则数字解调电路124增大IF-AGC放大器122的增益,从而优化解调IC 126的解调性能。另一方面,如果从A/D转换器123输出的信号具有高电平,则数字解调电路124减小IF-AGC放大器122的增益,从而优化解调IC 126的解调性能。如上所述,在许多情况中,数字解调电路124具有对IF信号系统执行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
这里,提供宽带放大器111用于提高调谐器电路101在宽频带上的接收灵敏度。然而,如果接收灵敏度提高,但由天线102接收到的信号具有强输入电平(不小于90dBuV),则在某些情况中,射极跟随器电路120生成失真信号。
图11示出射极跟随器电路120的失真性能。参见图11,如果天线102没有接收到干扰信号,则射极跟随器电路120不生成失真信号。在许多情况下,即使当所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具有几乎与电视信号相等的电平的干扰信号,射极跟随器电路120所生成的失真信号也不会造成任何问题。
然而,在某些情况中,例如,发送电视信号的天线站位于很远的地方,而发送干扰信号的天线位于附近,或者因为无线电波被建筑等切断而使电视信号具有相当低的电平。在上述特殊的条件下,如图11所示,存在干扰信号的电平高于电视信号的电平不超过40dB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射极跟随器电路120生成失真信号,以使寄生干扰的影响不可忽视。
考虑到这个问题,需要实现一种即使在上述特殊条件下也能不受干扰信号的影响而顺利地接收所期望的电视信号的高性能数字广播接收器。
日本专利公开号06-153100公开了一种在TV调谐器设备中当相邻信道之间的接收电场大时防止射频放大的饱和并防止相邻信道之间基于此饱和的干扰的方法。
如上所述,需要实现一种即使在干扰信号的电平高于电视信号的电平不超过40dB时也能不受干扰信号的影响而顺利地接收所期望的电视信号的高性能数字广播接收器。
为了改善射极跟随器电路120的失真性能,使包括在射极跟随器电路120中的晶体管131的驱动电流变大是有效的。然而,近年来对节电的需求增加了。因此,即使当简单地使射极跟随器电路120的驱动电流变大,功耗也会不合需求地增大。另外,由于大驱动电流而生成的热量造成问题。对于移动应用,电池具有有限的使用寿命;因此,大驱动电流是不合需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接收数字广播的电视信号的调谐器电路包括:射频放大器,它具有可变增益,对所接收的电视信号进行视频放大,并输出所得的信号;振荡器,它以对应于期望信道的频率的振荡频率生成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电路,它将从射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与本机振荡信号混频,并输出所得的信号;射极跟随器电路,它包括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且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增益控制电路,它根据从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输出用于自动控制射频放大器的增益以使从射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保持在某一电平的控制电压;以及解调电路,它通过射极跟随器电路接收从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数字解调,并生成传输流信号。这里,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电流放大器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较佳的是,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偏压,从而改变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
较佳的是,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偏流,从而改变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
较佳的是,调谐器电路还包括在增益控制电路和射极跟随器电路之间提供的倒相电路,该倒相电路将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倒相并输出所得的电压。
较佳的是,调谐器电路还包括在增益控制电路和射极跟随器电路之间提供的比较电路,该比较电路将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与一预定参考电压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一电压。
较佳的是,混频电路包括用于频率转换的晶体管。该混频电路根据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用于频率转换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较佳的是,调谐器电路还包括在射频放大器的前置级提供的宽带放大器,该宽带放大器包括用于放大的晶体管,它在宽频带上放大所接收到的电视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宽带放大器根据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用于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数字广播接收器包括:接收数字广播的电视信号的调谐器电路;以及将从该调谐器电路输出的信号转换成视听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这里,调谐器电路包括:射频放大器,它具有可变增益,对所接收的电视信号进行射频放大,并输出所得的信号;振荡器,它以对应于期望信道的频率的振荡频率生成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电路,它将从射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与本机振荡信号混频,将所得的信号频率转换成中频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射极跟随器电路,它包括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并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且对从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电流放大;增益控制电路,它根据从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输出用于自动控制射频放大器的增益以使从射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保持在某一电平的控制电压;以及解调电路,它通过射极跟随器电路接收从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数字解调,并生成传输流信号。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得失真电平变小。
较佳的是,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偏压,从而改变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
较佳的是,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偏流,从而改变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
较佳的是,调谐器电路还包括在增益控制电路和射极跟随器电路之间提供的倒相电路,该倒相电路将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倒相并输出所得的电压。
较佳的是,调谐器电路还包括在增益控制电路和射极跟随器电路之间提供的比较电路,该比较电路将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与一预定参考电压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一电压。
较佳的是,混频电路包括用于频率转换的晶体管,并且根据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用于频率转换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较佳的是,调谐器电路还包括在射频放大器的前置级提供的宽带放大器,该宽带放大器包括用于放大的晶体管,在宽频带上放大所接收到的电视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这里,宽带放大器根据从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用于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具有良好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
当结合附图时阅读以下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器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射极跟随器电路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3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修改。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器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倒相电路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器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比较电路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比较电路的操作的时间图。
图9是示出常规数字广播接收器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射极跟随器电路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11示出了射极跟随器电路的失真性能。
图1
1调谐器电路
3信号处理电路
4监视器
15PLL电路
19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20射极跟随器电路
24数字解调电路
25纠错电路
26解调IC
TS信号
视频信号
音频信号
数据信号
图2
自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
自IF放大器18
至IF滤波器21
图3
自IF放大器18
自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
至IF滤波器21
图4
3信号处理电路
4监视器
15PLL电路
19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20射极跟随器电路
24数字解调电路
25纠错电路
26解调IC
51调谐器电路
52倒相电路
TS信号
视频信号
音频信号
数据信号
图5
自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
至射极跟随器电路20
图6
3信号处理电路
4监视器
15PLL电路
19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20射极跟随器电路
24数字解调电路
25纠错电路
26解调IC
52倒相电路
71调谐器电路
72比较电路
视频信号
音频信号
数据信号
图7
自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
至倒相电路52
图8
输出电压
干扰信号处于高电平的状态
正常状态
RF-AGC电压
图9
101调谐器电路
103信号处理电路
104监视器
115PLL电路
119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120射极跟随器电路
124数字解调电路
125纠错电路
126解调IC
TS信号
视频信号
音频信号
数据信号
图10
自IF放大器118
至IF滤波器121
图11
信号强度
IF滤波器121的通带
干扰信号
电视信号
失真信号
频率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器100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如图1所示,数字广播接收器100包括调谐器电路1和信号处理电路3。调谐器电路1包括宽带放大器11、RF输入滤波器12、RF-AGC放大器13、RF级间滤波器14、PLL电路15、本机振荡器16、混频电路17、IF放大器18、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射极跟随器电路20、IF滤波器21、IF-AGC放大器22、A/D转换器23、数字解调电路24、以及纠错电路25。
宽带放大器11接收由天线2接收到的电视信号(RF信号),在宽频带上放大该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RF输入滤波器12接收从宽带放大器11输出的信号,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去除不必要的分量,并且只允许期望频带中的信号通过。RF-AGC放大器13具有可变增益,它对通过RF输入滤波器12的信号(RF信号)进行射频放大,并输出所得的信号。RF级间滤波器14接收从RF-AGC放大器13输出的信号,从该信号中去除不必要分量,并且只允许期望频带中的信号通过。
PLL电路15和本机振荡器16的每一个以对应于期望信道的频率的振荡频率生成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电路17将从RF级间滤波器14输出的信号与从本机振荡器16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混频,且将所得的信号频率转换成IF信号。IF放大器18放大从混频电路17输出的IF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检测从IF放大器18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并根据所检测到的信号电平生成用于自动控制RF-AGC放大器13的增益以使从RF-AGC 13输出的信号保持在某一电平的RF-AGC电压。
射极跟随器电路20是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的用于电流放大的电路。IF滤波器21是例如SAW滤波器,它通过射极跟随器电路20接收从IF放大器18输出的信号,从信号中去除不必要的分量,并且只允许期望频带中的信号通过。IF-AGC放大器22具有可变增益,它放大通过IF滤波器21的信号(IF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这里,射极跟随器电路20在调谐器电路1中扮演抑制失真信号的生成的角色。因此,插入射极跟随器电路20,以使即使后置级提供的IF滤波器121具有低阻抗也能防止调谐器电路1的失真性能下降。
A/D转换器23将从IF-AGC放大器22输出的信号从模拟形式转换成数字形式。数字解调电路24接收从A/D转换器23输出的数字信号,并对该数字信号执行诸如QAM解调或OFDM解调之类的数字解调。另外,数字解调电路24根据从A/D转换器23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生成用于自动控制IF-AGC放大器122的增益以使从IF-AGC放大器22输出的信号保持在某一电平的IF-AGC电压。
纠错电路25接收经过数字解调电路24数字解调的信号,纠正由于噪声等的影响而生成的差错,并生成TS信号。A/D转换器23、数字解调电路24和纠错电路25形成集成在一个芯片中的解调IC 26。从纠错电路25输出的TS信号由数字广播接收器100中的信号处理电路3转换成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数据信号;因此,能以视听方式在监视器4上显示这些信号。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配置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射极跟随器电路20包括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31(例如,双极晶体管)、以及电阻器元件32、33和34。晶体管31具有与图1所示的IF放大器18的输出节点连接的基极B、与电源电位Vcc的线连接的集电极C、以及与图1所示的IF滤波器21的输入节点连接的发射极E。电阻器元件32被连接在晶体管31的集电极C和基极B之间。电阻器元件33被连接在晶体管31的基极B和接地电位GND的线之间。电阻器元件34被连接在晶体管31的发射极E和接地电极GND的线之间。
在射极跟随器电路20中,输入侧的电阻器元件32和33的每一个都具有大电阻值,且输出侧的电阻器元件34具有小电阻值。因此,射极跟随器电路20用作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的阻抗变换电路。输出侧的电阻器元件34具有小电阻值;因此,射极跟随器电路20能将相对较大的电流馈送至输出侧的负载并能经受具有小电阻值的负载。
电阻器元件35被连接在图1所示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的输出节点与晶体管31的基极B之间。即,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输出的RF-AGC电压通过电阻器元件35提供给晶体管31的基极B。因此,当RF-AGC电压变高时,晶体管31的基极电压升高。换言之,晶体管31的偏压变高。另一方面,当RF-AGC电压变低时,晶体管31的偏压减小。换言之,晶体管31的偏压变低。
此电路配置被应用于使用当接收信号处于高电平时使RF-AGC电压升高的前向型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的情况。具体而言,当干扰信号处于高电平时,接收信号的电平变高;因此,RF-AGC电压升高。因此,当晶体管31的基极电压升高时,晶体管31的驱动电流变大;因此,改善了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失真性能。结果,射极跟随器电路20具有小失真电平,因而能避免寄生干扰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干扰信号处于低电平的正常状态下,接收信号的电平未能变高;因此,RF-AGC保持在低电平。因此,晶体管31的基极电压也保持在低电平。另外,晶体管31的驱动电流较小;因此,实现了低功耗。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RF-AGC电压来改变晶体管31的驱动电流。因此,可以实现具有良好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另外,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的每一个都能由简单的配置实现;因此,能尽量抑制电路部件的增加和成本的增加。
图3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修改,并与图2相关。图3所示的射极跟随器电路与图2所示的射极跟随器电路的不同之处在于:电阻器元件34和35被去除,而新提供了晶体管41(例如双极晶体管)及电阻器元件42和43。应注意,图3中与图2相对应的部分由图2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因此,这里将不给出其详细说明。
参见图3,晶体管41被连接在晶体管31的发射极E和接地电位GND的线之间。晶体管41用作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31的电流源。电阻器元件42被连接在晶体管41的基极和接地电位GND的线之间。电阻器元件43被连接在图1所示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的输出节点和晶体管41的基极B之间。即,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输出的RF-AGC电压通过电阻器元件43提供给晶体管41的基极B。因此,当RF-AGC电压变高时,晶体管41的基极电压升高,且晶体管31的偏流变大。另一方面,当RF-AGC电压变低时,晶体管41的基极电压降低,且晶体管31的偏流变小。
具体而言,当干扰信号处于高电平时,接收信号的电压变高;因此,RF-AGC电压升高。因此,当晶体管41的基极电压升高且晶体管31的偏流变大时,晶体管31的驱动电流变大;因此,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失真性能得以改善。结果,射极跟随器电路20具有小失真电平,因而能避免寄生干扰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干扰信号处于低电平的正常状态下,接收信号的电平未能变高;因此,RF-AGC保持在低电平。因此,晶体管41的基极电压也保持在低电平,且晶体管31的偏流未能变大。另外,晶体管31的驱动电流较小;因此,实现了低功耗。
(第二实施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器100A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并与图1相关。数字广播接收器100A包括调谐器电路51和信号处理电路3。图4所示的调谐器电路51与图1所示的调谐器电路1的不同之处在于:新提供了倒相电路52。应注意,图4中与图1相对应的部件由图1中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因此,这里将不给出其详细说明。
参见图4,倒相电路52将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输出的RF-AGC电压倒相,并将所得的电压提供给射极跟随器电路20。此电路配置被应用于使用当接收信号处于高电平时降低RF-AGC电压的反向型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的情况。一般而言,常使用这种反向型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倒相电路52的配置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倒相电路52包括晶体管61(例如,双极晶体管)及电阻器元件62和63。电阻器元件62和63串联在电源电位Vcc的线和接地电位GND的线之间。晶体管61具有与图4所示的射极跟随器电路20连接的集电极C。电阻器元件63被连接在图4所示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的输出节点和晶体管61的基极B之间。即,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输出的RF-AGC电压通过电阻器元件63提供给基极B。因此,当RF-AGC电压变高时,晶体管61的基极电压升高。因此,晶体管61的接通电阻减小,且从集电极C提供给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电压减小。另一方面,当RF-AGC电压变低时,晶体管61的基极电压降低。因此,晶体管61的接通电阻增加,且从集电极C提供给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电压升高。
具体而言,当干扰信号为高电平时,接收信号的电平变高;因此,RF-AGC电压降低。因此,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提供给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电压升高,且包括在射极跟随器电路20中的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变大;因此,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失真性能得以改善。结果,射极跟随器电路20具有小失真电平,因而能避免寄生干扰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干扰信号处于低电平的正常状态下,接收信号的电平未能变高;因此,RF-AGC电压保持在高电平。因此,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提供给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电压保持在低电平,且包括在射极跟随器电路20中的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未能变大;因此,实现了低功耗。和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实现具有良好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
这里,倒相电路52的配置不限于图5所示的。倒相电路52可以是任何配置,只要它在输入电压处于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而在输入电压处于低高平时输出高电平。例如,倒相电路52可包括串联的P沟道晶体管和N沟道晶体管,并反转信号的逻辑电平。
(第三实施例)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器100B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并与图4相关。数字广播接收器100B包括调谐器电路71和信号处理电路3。图6所示的调谐器电路71与图4所示的调谐器电路51的不同之处在于:新提供了比较电路72。应注意,图6中与图4相对应的部件由图4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因此,这里将不给出其详细说明。
参见图6,比较电路72将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输出的RF-AGC电压与一参考电压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将一电压输出至倒相电路52。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比较电路72的配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比较电路72包括运算放大器81、电阻器元件82、83、84和85以及电容器86。电阻器元件82被连接在图6所示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的输出节点和运算放大器81的同相输入端(+)之间。电阻器元件83和84串联在电源电位Vcc的线和接地电位GND的线之间。电阻器元件83和84之间的节点被连接至运算放大器8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器元件85和电容器86并联在运算放大器81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运算放大器81的输出端被连接至图6所示的倒相电路52。
此电路配置被应用于使用当接收信号处于高电平时降低RF-AGC电压的反向型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的情况。一般而言,常使用这种反向型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
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输出的RF-AGC电压通过电阻器元件82提供给运算放大器81的同相输入端(+)。在电源电位Vcc的线和接地电位GND的线之间生成的电压Vcc由电阻器元件83和84分压,然后作为参考电压Vref提供给运算放大器81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81将提供给同相输入端(+)的RF-AGC电压与提供给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Vref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将一电压提供给射极跟随器电路20。
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比较电路72的操作的时间图。图8示出例如其中电源电位Vcc为5.0V且参考电压Vref为2.3V的情况。
参见图8,如果-AGC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则从比较电路72输出的电压被设置在某一值Vh(例如3.8V)。如果RF-AGC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ref,则使从比较电路72输出的电压几乎与RF-AGC电压成正比。
在使用反向型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的情况中,当干扰信号处于高电平时,接收信号的电平变高。因此,RF-AGC电压变为低于参考电压Vref(例如2.3V)。响应与此,从比较电路72输出的电压降低。换句话说,从在比较电路72的后置级提供的倒相电路52输出的电压升高。因此,从倒相电路52提供给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电压升高,且包括在射极跟随器电路20中的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变大;因此,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失真性能得以改善。结果,射极跟随器电路20具有小失真电平,因而能避免寄生干扰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干扰信号处于低电平的正常状态中,接收信号的电平未能变高;因此,RF-AGC电压保持在高于参考电压Vref(例如2.3V)的电平。因此,从比较电路72输出的电压被设置于某一值(例如3.8V)。换言之,从在比较电路72的后置级提供的倒相电路52输出的电压保持在低电平。因此,从倒相电路52提供给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电压保持在低电平,且包括在射极跟随器电路20中的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未能变大;因而实现了低功耗。
这里,能基于电阻器元件83和84的每一个与电源电位Vcc的电阻比来可任选地设置参考电压Vref的值。更具体而言,只有当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输出的RF-AGC电压低于可任选地设置的参考电压Vref时,才能改善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失真性能。
因此,和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一样,在第三实施例中也能实现具有良好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另外,附加比较电路72使得可以拓宽设计的自由度。结果,可以适宜地控制包括在射极跟随器电路20中的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
在第三实施例中,对使用反向型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的情况给予说明。另选地,在使用前向型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的情况中,倒相电路52被去除,且运算放大器81中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被互换。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对其中根据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9输出的RF-AGC电压使包括在射极跟随器电路20中的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变大,从而改善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失真性能的情况给予说明。另外,可以按使包括在混频电路17中的用于频率转换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变大的方式来改善混频电路17的失真性能。另外,可以按使包括在宽带放大器11中的用于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变大的方式来改善宽带放大器11的失真性能。因此,原因如下:在干扰信号处于高电平的情况中,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失真性能最成问题,且接着射极跟随器电路20的失真性能,混频电路17和宽带放大器11的每一个的失真性能也成问题。
虽然已详细说明和图示了本发明,但可以清楚地理解,它们只是作为图示和示例,而非作为限定来考虑,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只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接收数字广播的电视信号的调谐器电路,包括:
射频放大器,它具有可变增益,对所述接收的电视信号进行射频放大,并输出所得的信号;
振荡器,它以对应于期望信道的频率的振荡频率生成本机振荡信号;
混频电路,它将从所述射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与所述本机振荡信号混频,将所得的信号频率转换成中频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
射极跟随器电路,它包括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且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并对从所述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电流放大;
增益控制电路,它根据从所述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输出用于自动控制所述射频放大器的增益以使从所述射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保持在某一电平的控制电压;以及
解调电路,它通过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接收从所述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数字解调,并生成传输流信号,其中,
当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升高时,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放大所述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所述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偏压,从而改变所述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所述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偏流,从而改变所述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和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之间提供的倒相电路,所述倒相电路将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倒相并输出所得的电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和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之间提供的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将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与一预定参考电压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一电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频电路包括用于频率转换的晶体管,并根据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所述用于频率转换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射频放大器的前置级提供的宽带放大器,所述宽带放大器包括用于放大的晶体管,在宽频带上放大所接收的电视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其中
所述宽带放大器根据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所述用于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8.一种数字广播接收器,包括:
接收数字广播的电视信号的调谐器电路;以及
将从所述调谐器电路输出的信号转换成视听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中所述调谐器电路包括:
射频放大器,它具有可变增益,对所述接收的电视信号进行射频放大,并输出所得的信号;
振荡器,它以对应于期望信道的频率的振荡频率生成本机振荡信号;
混频电路,它将从所述射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与所述本机振荡信号混频,将所得的信号频率转换成中频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
射极跟随器电路,它包括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并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且对从所述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电流放大;
增益控制电路,它根据从所述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输出用于自动控制所述射频放大器的增益以使从所述射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保持在某一电平的控制电压;以及
解调电路,它通过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接收从所述混频电路输出的信号,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数字解调,并生成传输流信号,且
当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升高时,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放大所述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所述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偏压,从而改变所述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所述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偏流,从而改变所述用于电流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谐器电路还包括在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和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之间提供的倒相电路,所述倒相电路将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倒相,并输出所得的电压。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谐器电路还包括在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和所述射极跟随器电路之间提供的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将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与一预定参考电压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一电压。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频电路包括用于频率转换的晶体管,并根据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所述用于频率转换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广播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谐器电路还包括在所述射频放大器的前置级提供的宽带放大器,所述宽带放大器包括用于放大的晶体管,在宽频带上放大所接收到的电视信号,并输出所得的信号,且
所述宽带放大器根据从所述增益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改变所述用于放大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以使失真电平变小。
CNB200610151686XA 2005-09-06 2006-09-05 具有低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5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7876 2005-09-06
JP2005257876A JP4350689B2 (ja) 2005-09-06 2005-09-06 チューナ回路および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9568A CN1929568A (zh) 2007-03-14
CN100479504C true CN100479504C (zh) 2009-04-15

Family

ID=3782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168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504C (zh) 2005-09-06 2006-09-05 具有低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56933B2 (zh)
JP (1) JP4350689B2 (zh)
CN (1) CN10047950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1646B2 (ja) * 2007-09-04 2009-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US8502924B2 (en) * 2007-11-05 2013-08-06 Mediatek Inc. Television signal receiver capable of cancelling linear and non-linear distortion
CN101674441A (zh) 2008-09-09 2010-03-17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增益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JP4966329B2 (ja) 2009-03-19 2012-07-0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受信機の消費電力制御方法
JP5565206B2 (ja) * 2010-08-24 2014-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Ad変換器及びad変換回路の電圧制御方法
US8676140B2 (en) 2011-03-31 2014-03-18 Saankhya Labs Private Limited Efficient scheme fo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8964625B (zh) * 2018-06-29 2022-08-19 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d波通讯中数字调制解调用的电平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1525A (ja) 1986-03-31 1987-10-12 Fujitsu General Ltd 衛星放送テレビ受信機
DE3942959C2 (de) * 1989-12-23 1995-06-29 Telefunken Microelectron Funkempfänger
JP3096532B2 (ja) 1992-10-31 2000-10-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テレビチューナ装置
US6628343B1 (en) * 1997-05-23 2003-09-30 Sony Corporation Television signal reception circuit, automatic phase shift control circuit and equal amplitude addition circuit
JP3665513B2 (ja) 1999-07-22 2005-06-29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信号入力回路
JP4171869B2 (ja) * 2001-09-05 2008-10-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ヘテロダイン受信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50689B2 (ja) 2009-10-21
US20070052867A1 (en) 2007-03-08
JP2007074230A (ja) 2007-03-22
US7956933B2 (en) 2011-06-07
CN1929568A (zh) 2007-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9504C (zh) 具有低失真性能和低功耗的调谐器电路和数字广播接收器
US961448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hopping ripple reduction in amplifiers
US949683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channel autozero and chopper amplifiers
US6512416B2 (en) Extended range variable gain amplifier
JP3263395B2 (ja) 利得制御増幅器
US8159619B2 (en) Multi-standard integrated television receiver
WO2012014343A1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チューナシステム
JP3874594B2 (ja) 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
US7430404B2 (en) Tuner circuit and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with the same
CN1092001C (zh) 用于在接收机中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和检波的单片集成电路
CN1096915A (zh) 从电视第一检波器经各输入滤波器馈送信号的并联非调谐视频中频放大器
KR100657755B1 (ko) 연산증폭기
JP4235560B2 (ja) チューナ用の自動利得制御
US20090058552A1 (en) High-frequency module, and mobile telepho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US8093942B2 (en) Frequency translation module data clamp
CN111903119B (zh) 一种全频带接收机和电视调谐器
CN101895707A (zh) 可集成的22KHz包络检测及频带开关电路
US8737537B2 (en) Frequency translation module frequency limiting amplifier
CN201699848U (zh) 可集成的22kHz包络检测及频带开关电路
US6977555B2 (en) Tuner circuit
JP2003332929A (ja) 無線周波チューナー用回路ステージおよび無線周波数チューナー
US20020064238A1 (en) Cable modem tuner
CN100438595C (zh) 用于数字视频广播接收器的超高频主动式天线放大器及相关电路
KR20110012808A (ko) 무전원에서 루프 스루 가능한 방송 수신기
JP2007043604A (ja) 出力回路、差動出力回路及びテレビ放送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409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