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6508C - 激光指示器 - Google Patents

激光指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6508C
CN100476508C CNB2006101061027A CN200610106102A CN100476508C CN 100476508 C CN100476508 C CN 100476508C CN B2006101061027 A CNB2006101061027 A CN B2006101061027A CN 200610106102 A CN200610106102 A CN 200610106102A CN 100476508 C CN100476508 C CN 10047650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aforementioned
substrate
laser designator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061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5508A (zh
Inventor
古川胜章
田川航平
和泉隆治
刘育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kumi K. K.
Maili Industrial Co., Ltd.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kumi K K
Maili Industrial Co Ltd
Kokuyo 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kumi K K, Maili Industrial Co Ltd, Kokuyo 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kumi K K
Publication of CN1975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5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65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650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projection, e.g. combination of mirror and condenser and objective
    • G02B27/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projection, e.g. combination of mirror and condenser and objective for imaging minute objects, e.g. light-po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2Light pens for emitting or receiving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6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for light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asers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良好的动作且可以有效抑制制造成本的激光指示器。其包括笔型框体1,和在对各开关51、52、53、54进行操作时以操作力沿厚度方向作用的方式对各开关51、52、53、54进行支撑的基板5,其特征在于,在框体1上,整体地设置有对基板5的两侧缘部5a、5a沿厚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件Z。

Description

激光指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进行演示等时所使用的、采用激光光束对所需要的位置进行指示的激光指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当在会议等上进行演示时,大多演讲者已不再采用过去所普遍使用的指示棒对显示画面上所需要的位置进行指示,而是采用利用激光光束、对离使用者较远处也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指示的激光指示器。尤其笔型激光指示器由于携带方便且操作容易,正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而且,也提出下述有关激光指示器的方案,其不仅具有激光指示的功能,而且,为了能够适应于近年来成为主流的使用个人电脑进行的演示,还具有例如对演示画面边滚动边进行指示的个人电脑指示设备的功能等,采用无线方式进行个人电脑操作的功能(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
而且,如图8所示,这种笔型激光指示器P1一般形成为在呈笔型的框体100的内部内置有下述部件的构造:发射激光光束的照射部,搭载有用于进行发射激光光束的操作和个人电脑等的操作的电子部件或按键、拨号盘等能够通过手动方式进行操作的操作部X的基板500,以及单4型电池等电源。正如该图所示,为了防止因对操作部X进行手动操作而导致基板500产生挠曲,这种基板500在由作为另外设置的部件的树脂部件J所支撑的状态下而被安装在框体100中。
【非专利文献1】《国誉2005办公设备汇编》,国誉株式会社,平成16年12月,p.317
这里,如果没有这样的另外设置的部件而基板不能相对于框体被良好的支撑,会出现安装在基板上的电子部件与框体内的其它部位相接触的问题。
而且,如果将基板支撑于另外设置的部件即树脂部件上,则对于激光指示器的组装工序,必须包括将树脂部件支撑在基板上,然后将树脂部件插入至框体内这两个工序。因此,现状是,从部件成本和组装成本的方面上看,该另外设置的部件和如上所述的这两个工序均占部分激光指示器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良好的动作且可以有效抑制制造成本的激光指示器。
为了能够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换言之,本发明的激光指示器具有笔型框体、用于从该框体的外侧进行手动操作的操作部、以及当对该操作部进行操作时按照使该操作力沿厚度方向作用的方式对前述操作部进行支撑的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框体上,整体地设置有对前述基板的两侧缘部沿厚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件。
其中,限制部件可以由形成在框体内面处的沟槽或突条构成,也可以由形成在框体内面处的凹角构成。而且,对沿厚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含义,不仅包括不能沿厚度方向移动的意思,还包括仅对按压操作按键时的基板的移动进行限制的意思。而且,操作部并不仅限于使用者通过手指的直接接触进行操作的构成形式。如果举例来说,还可以呈通过另外设置的盖部件间接地施加操作力的构成形式,或将框体构成为部分具有柔软性、以便使用者的操作力能够通过框体进行传递的构成形式。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于不再需要在框体内部另外设置固定基板用的部件,所以可以有效地减少构成激光指示器的部件数目。而且,通过由限制部件对基板的两个侧缘部沿厚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可以有效地防止搭载在例如基板处的电子电路产生移动。
特别是,为了能够进一步简化激光指示器的组装工序,使其起到在将基板安装至限制部件时作为导向部件使用的功能,优选将限制部件从插入基板的插入开始端位置一直设置到插入结束端位置。
其中,限制部件可以从基板的插入开始端位置连续地一直设置到插入结束端位置,也可以间断地设置。
而且,为了能够可靠地对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位置进行确定,优选将限制部件构成得使基板不能沿厚度方向移动。
为了能够提高基板配置方面的设计自由度,限制部件的具体构成形式优选采用通过改变框体的壁厚而形成的沟槽或凹角构成限制部件的构成形式。在这里,沟槽可以是根据基板的厚度尺寸减少框体壁厚而形成的沟槽,也可以是通过形成从两侧限制基板的两个突条而在这两个突条之间所形成的沟槽。而且,如果将框体制成圆筒形状,可以使框体具有比较高的强度。
而且作为可以实现限制部件的其它构成形式,只要能够有效地避免施加设置限制部件所需要的另外的加工,可以列举将形成于框体的内面上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凹角设为限制部件的构成形式。
如果采用本发明,由于不再需要在框体的内部另外设置固定基板用的部件,所以可以有效地减少构成激光指示器的部件数目。换句话说,可以通过减少部件数目而降低激光指示器的部件成本,并且可以通过减少组装工序而降低组装成本,从而可以有助于激光指示器的低价格化。
而且,即使不采用例如树脂部件等另外设置的部件对基板进行支撑,通过由限制部件对基板的两个侧缘部沿厚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例如搭载在基板上的电子电路产生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激光指示器的外观图。
图2为该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的X-X线剖面图。
图4为该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5为该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6为该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形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7为该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形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8为表示以往的一种激光指示器的构成形式的示意性剖面图。
标号说明
1......框体
18......沟槽(支撑用沟槽)
1s......沟槽
1u......凹角
5......基板(第一基板)
5a......侧缘(侧缘部)
51......操作部(激光开关)
52......操作部(页面后翻开关)
53......操作部(页面前翻开关)
54......操作部(鼠标开关)
P......激光指示器
Z......限制部件
Z1......插入开始端位置
Z2......插入结束端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指示器P,就主要部件来说,至少包括:框体1,用于从该框体1的外侧手动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即后述的激光开关51、页面后翻开关52、页面前翻开关53和鼠标开关54,以及在对该各开关51、52、53、54进行操作时使操作力沿厚度方向作用、从而支撑各开关51、52、53、54的后述的基板即第一基板5。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指示器P的特征在于,在框体1上,整体设置有对第一基板5的两个侧缘即侧缘部5a、5a的沿厚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件X即一对支撑用沟槽18、18。
下面,对这种激光指示器P的各部分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框体1由例如黄铜等金属材料构成,呈具有沿长度方向连通的内部空间的大致圆筒状的笔形形状。在该框体1上,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用于使后述的各开关盖C1、C2、C3、C4漏出到框体1的外部的开关用开孔11、12、13、14。具体地讲就是,由框体1的长度尺寸大体中间位置处朝向前端侧,依次形成有:俯视大体呈纵向椭圆形的激光开关用开孔11,俯视大体呈横向椭圆形的页面后翻开关用开孔12和页面前翻开关用开孔13,以及俯视大体呈圆形的鼠标开关用开孔14。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识别出形状彼此类似的页面后翻开关用盖C2和页面前翻开关用盖C3间的区别,在页面前翻开关用盖C3的上端部处设置有突起部C32。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各个开孔的形成位置附近,还通过例如刻印、印刷或粘贴标记部件等方式,显示有能够直观获得与各开关52、53、54相对应的操作内容的文字或记号(例如,“Laser”、“Back”、“Next”、“Mouse”)。另外,在比形成有鼠标开关用开孔14的位置更靠近前端侧的位置处,形成有俯视大体圆形的窗口部15,在该窗口部15处压入透镜体16,从而可以利用该窗口部15和透镜体16,对后述的发光体55的发光状态进行辨认。进而,框体1与基端侧帽型部件3形成能够相对螺纹连接的结构。
而且,在该框体1的内周面部,从框体1的前端至基端,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连续延伸、且减少框体1的壁厚以使之与如后所述的第一基板5的厚度尺寸大体一致而形成的作为限制部件Z的一对支撑用沟槽18、18。这一对支撑用沟槽18形成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处,即形成在沿径向方向将框体1二等分的位置上,这一对支撑用沟槽18彼此之间的分开距离设置得比框体1的内径稍大。另外,虽然在与连接这一对支撑用沟槽18的假想直线大体正交的直线上,沿框体1的长度方向还形成有相对的一对沟槽19,但这一对沟槽19只是为了在框体1的成型时(拉拔加工时)方便而形成的,并不起到对第一基板5进行支撑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起不到对第一基板5进行支撑的作用的沟槽19中的任一个,与前述各开孔11、12、13、14和窗口部15的各自中心大体保持一致。
如图1和图2所示,前端侧帽型部件2呈仅朝向一个方向侧开放的大致圆筒状,而且开放端侧构成为能够与框体1的前端部相嵌合的结构。而且,在前端侧帽型部件2的前端部,还形成有激光光束照射用的贯穿孔22。
如图2所示,基端侧帽型部件3包括:具有扁尾部的帽型部件主体31,和被压入帽型部件主体31的内部的、作为电池B的端子而起作用的端子部件32。端子部件32的内周面呈可以与框体1的基端部进行螺纹连接的构成形式。
如图4所示,内部安装单元4主要整体设置有:安装有与规定的信号接受器进行通信用的电路的基板即第一基板5,安装有发射红色激光的电路的第二基板6,和将红色激光转换为绿色激光的波长转换模块7。具体地说,在第一基板5的基端部,各自采用合适的安装方式,整体安装有由例如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隔板8,和作为电池B的端子而使用的弹簧部件9。而且,在第一基板5的前端部,还设置有波长转换模块7(和照射部)。而且在波长转换模块7的前端部侧的规定区域,以包围照射绿色激光光束的照射路径的方式,设置有卷成线圈形状的线圈型天线A。
第一基板5大体呈板状形状,其两个侧缘部5a、5a之间的尺寸与形成在框体1的内周面部的前述一对支撑用沟槽18、18间的分开距离大体一致。在第一基板5处,除了对激光光束的发射进行操作用的激光开关51之外,还安装有与图中未示出的个人电脑等的信息处理装置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接收2.45GHz频带的电磁波的信号接收器)间进行通信联系用的电路。具体地讲,在第一基板5上由基端侧处起,依次安装有页面后翻开关52、页面前翻开关53和鼠标开关54等各部件,从而在对于各开关52、53、54施加有下压力时,能够利用电磁波而将与这些各个开关52、53、54的每个相对应的规定信号,即,将显示在图中未示出的显示画面上的画面切换为前一画面用的画面返回信号、将显示在该显示画面上的画面切换为后一画面用的画面后翻信号、和使显示在该显示画面上的鼠标光标朝向规定方向移动用的鼠标光标移动信号,向前述信号接收器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通信方式,采用的是使用2.45GHz频带的电磁波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方式,可以与位于大体10米之内的前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激光开关51、页面后翻开关52、页面前翻开关53和鼠标开关54,彼此独立地构成本发明的操作部。
第二基板6设定得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比第一基板5更小些,并且在该第二基板6处安装有发射红色激光用的电路。另外,通过是否对安装在第一基板5上的激光开关51施加下压力,来对是否发射激光光束进行控制。而且,在第一基板5上,还安装有与该激光的发射相联动而点亮的发光体55。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发光体55安装在比鼠标开关54的安装位置更靠近前端侧的位置上。而且,第二基板6和前述第一基板5,在下述的状态下进行叠层,且彼此之间电气连接:使沿着各自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大体一致,并且使它们在厚度方向上分开规定距离。
波长转换模块7是发射出绿色激光光束的部件,在其内部,将例如图中未示出的半导体激光发射元件所发射出的808nm的红色激光光束转换成1064nm的激光光束,并使该激光光束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波长转换晶体转换至532nm的波长。
下面,参考图2、图4和图5,对由前述各部件构成的激光指示器P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将激光开关盖C1、页面后翻开关盖C2、页面前翻开关盖C3、鼠标开关盖C4,分别安装在形成于框体1的激光开关用开孔11、页面后翻开关用开孔12、页面前翻开关用开孔13、鼠标开关用开孔14上。另外,在图5中省略了对安装在各开孔11、12、13、14和窗口部15处的各开关用盖C1、C2、C3、C4和透镜16体的图示。
接着,如图5(a)所示,在将第一基板5的侧缘部5a嵌入在设置于框体1的内周面部的支撑用沟槽18之内的状态下,从框体1的前端侧的插入开始端位置Z1插入内部安装组件4。随后如图5(b)所示,一边使沿第一基板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缘部5a沿着支撑用沟槽18导向移动,一边使内部安装组件4沿着框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c)所示,在当框体1的前端部与天线A的线圈状部分的开始端部位于大体一致的规定位置时,将与接近第一基板5的侧缘部5a的最基端部的区域相接触的支撑用沟槽18的位置,作为插入结束端位置Z2。
而且,虽然如上所述,在图5中省略了对各开关用盖C1、C2、C3、C4和透镜体16的图示,但如图2所示,在内部安装组件4一直滑动移动至插入结束端位置Z2的状态下,各开关用盖C1、C2、C3、C4和与这些各开关用盖C1、C2、C3、C4相对应的各开关51、52、53、54变为相互轻轻接触的状态,发光部件55和设置在框体1的窗口部15的透镜体16沿着框体1的径向方向保持一致。另外,鼠标开关54的前端部处于收装在鼠标开关用盖C4的内部空间的状态下。而且在这种安装状态下,天线A呈从框体1的前端突出的状态,前述前端侧帽型部件2安装在框体1的前端侧。具体地讲,通过将前端侧帽型部件2压入框体1的内周面部来进行。在这种安装状态下,前述天线A被前端侧帽型部件2所覆盖。接下来,从框体1的基端部侧插入电池B(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块单4型电池),最后通过对形成于基端侧帽型部件3的端子部件32处的阳螺纹与框体1的基端部进行螺纹连接,将基端侧帽型部件3安装在框体1的基端部处。其结果,使端子部件32和电池端子用的弹簧部件9分别与电池B相连接,从而处于可通电的状态。
对于按照以上顺序组装形成的激光指示器P,使用者可以通过按下激光开关盖C1,来对激光指示器开关51施加下压力,并用绿色激光照射任意位置进行指示,所述绿色激光经由波长转换模块7的透镜部件72进行照射,且从形成于前端侧帽型部件2的前端部的贯穿孔22中通过。在绿色激光处于发光状态时,发光体55被点亮,并可以通过框体1的窗口部15和透镜体16对这种点亮状态进行识别。而且,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按下页面后翻开关盖C2、页面前翻开关盖C3、鼠标开关盖C4,来对各个对应开关52、53、54施加下压力,利用电磁波而将与各开关52、53、54相对应的前述各信号向前述信号接收器进行信号发射。此时,由于金属制的框体1对第一基板5的不希望的辐射(电磁噪音)进行适当屏蔽,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不希望的辐射产生的干扰。而且,由于天线A的周围是由合成树脂制(非金属制)的前端侧帽型部件2所覆盖着的,所以不会对天线A所发射出的电磁波产生不必要的衰减。因此,可以充分地确保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指示器P,将通过各开关用盖C1、C2、C3、C4间接接受使用者所施加的来自框体1的外侧的下压力的操作部即激光开关51、页面后翻开关52、页面前翻开关53和鼠标开关54安装在第一基板5上,并由形成于框体1处的一对支撑用沟槽18、18对沿该第一基板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缘部5a、5a进行支撑,由此,该一对支撑用沟槽18、18作为对第一基板5的沿厚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件Z而起作用。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适当地限制在对各开关51、52、53、54施加有前述下压力时,在该下压力作用下第一基板5沿其厚度方向移动,即第一基板5相对框体1的径向方向转动而产生位置偏移。换句话说,通过由限制部件Z对第一基板5的两个侧缘部5a、5a沿厚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可以有效地防止载置在第一基板5上的电子电路由于下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移动。而且,由于不再需要象前述图8所示的激光指示器P1那样,在框体100的内部处另外设置用于固定基板500的树脂部件J,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构成激光指示器P的部件数目。
而且,由于限制部件Z从插入第一基板5用的插入开始端位置Z1一直设置至插入结束端位置Z2,所以在将内部安装组件4、即第一基板5安装至框体1时,限制部件Z还可以起到导向部件的作用,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与以往的激光指示器P1相比,能够使激光指示器P的组装工序简化。
而且,由于限制部件Z呈使第一基板5不能沿厚度方向移动的构成形式,所以可以可靠地进行第一基板5沿厚度方向的定位。
进而,由于由改变框体1的壁厚所形成的一对支撑用沟槽18、18构成限制部件Z,所以可以通过简单的加工,在所需要的位置对第一基板5的位置进行确定。更具体地讲,一边将框体1设定为呈圆筒状那样具有比较高的强度的形状,一边在规定位置设定作为限制部件Z的一对支撑用沟槽18、18。
另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与以往的如图8所示的激光指示器P1不同,通过避免使用树脂部件J,特别如图3所示,可以有效地腾出第一基板5的下方的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地确保对第二基板6进行收装的空间。换句话说,构成得能够有效利用框体1的内部空间。即,由于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限制部件Z,因此通过采用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6等呈多重构造的基板来组装多数的电子部件,可以对激光指示器P赋予各种功能。如果换个角度说,通过有效地灵活使用框体1内部的空间,可以将各个部件收装在更小的框体1之内,实现激光指示器P的小型化。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限制部件Z的沟槽,并不限于如形成于框体1中的支撑用沟槽18那样,采用的是减少框体1的壁厚而使作为基板的第一基板5不能沿厚度方向移动的构成形式,还可以采用如图6和图7所示的构成形式。另外,在这些图中省略了除框体1和基板50以外的构成要素,其仅为示意图。
如果更具体地讲,首先,也可以如图6(a)所示,在框体1的内面上分别形成各两个突条1t、1t,并在这些突条1t之间形成沟槽1s,从而将基板50夹持于其中。而且,基板5也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双层结构,还可以如该图所示,使基板50仅具有单层结构。而且,在如图6(a)所示采用突条1t的场合,限制部件Z并不限于必须连续地形成的构成形式,还可以如图6(b)所示被间断地形成。进而,并不限于使基板50不能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构成形式,还可以如图6(c)所示的沟槽1s和图6(d)所示的突条1t那样,使基板50不能沿上下方向过量移动的构成形式,只要可以限制在组装其他部件时由操作部的操作所产生的基板50沿厚度方向的移动即可。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对沟槽1s的位置进行适当设置,以将基板50设定在所需要的位置。
进而还可以如图7所示,由形成在框体1的内面上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凹角1u、1u构成该限制部件Z。
如果更具体地讲,也可以如图7(a)所示,采用剖面形状呈多边形状的、比如说为六边形状的框体1,并且将基板50插入彼此相对的凹角1u与凹角1u之间。另外还可以如图7(b)所示,采用剖面形状呈部分圆柱形状的框体1,并且利用彼此相对的一对凹角1u、1u对基板50进行支撑。进而如图7(c)所示,如果采用具有圆形外侧面的框体1,并通过改变壁厚而在内面上形成彼此相对的一对凹角1u、1u,则可以通过将基板50支撑在该彼此相对的一对凹角1u、1u之间,来构成本发明的限制部件Z。这样,如果利用形成在框体1的内面上的凹角1u,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为设置限制部件Z而进行的额外加工作业。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各部分的具体构成形式并不仅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还可以将限制部件设置成,通过沟槽对基板的一侧的侧缘部进行支撑,而通过凹角对另一侧进行支撑。
而且,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的范围之内,进行各种的变形。

Claims (9)

1.一种激光指示器,该激光指示器具有笔型框体、用于从该框体的外侧进行手动操作的操作部、以及当对该操作部进行操作时按照使操作力沿厚度方向作用的方式对前述操作部进行支撑的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框体上,沿该框体的全长整体地设置有对前述基板的两侧缘部沿厚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将前述限制部件构成得使前述基板不能沿厚度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指示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前述框体的壁厚而形成的沟槽或凹角来构成前述限制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将前述框体设为圆筒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将前述框体设为圆筒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将前述限制部件设为形成在前述框体的内面上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凹角。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将前述限制部件设为形成在前述框体的内面上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凹角。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将前述限制部件设为形成在前述框体的内面上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凹角。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将前述限制部件设为形成在前述框体的内面上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凹角。
CNB2006101061027A 2005-05-24 2006-05-24 激光指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5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1661/2005 2005-05-24
JP2005151661A JP4693499B2 (ja) 2005-05-24 2005-05-24 レーザポイ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5508A CN1975508A (zh) 2007-06-06
CN100476508C true CN100476508C (zh) 2009-04-08

Family

ID=37551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610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508C (zh) 2005-05-24 2006-05-24 激光指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693499B2 (zh)
KR (1) KR20060121749A (zh)
CN (1) CN100476508C (zh)
TW (1) TW20070067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0262B2 (ja) * 2008-05-29 2013-06-05 コクヨ株式会社 レーザポインタ
JP5515076B2 (ja) * 2009-10-30 2014-06-11 コクヨ株式会社 レーザポイン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6249A (ja) * 1988-10-26 1990-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話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JPH0727746Y2 (ja) * 1990-02-16 1995-06-21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接触マイクロホン
JP2881467B2 (ja) * 1990-03-08 1999-04-12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キーコード送信装置
JPH0470619U (zh) * 1990-10-31 1992-06-23
JP2956501B2 (ja) * 1994-11-17 1999-10-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板状物品のケース内固定構造
JP2003087938A (ja) * 2001-09-12 2003-03-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気接続箱
JP2003329971A (ja) * 2002-05-16 2003-11-19 Tetsuo Yoshikane 手ぶれ防止レーザポインター
TW595869U (en) * 2003-06-25 2004-06-21 Tatung Co Sliding channel apparatus of removable circuit boar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21749A (ko) 2006-11-29
JP2006330207A (ja) 2006-12-07
CN1975508A (zh) 2007-06-06
TW200700672A (en) 2007-01-01
TWI371546B (zh) 2012-09-01
JP4693499B2 (ja)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9192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A2745368C (en) Single space wireless parking with improved antenna placements
US6373439B1 (en) Structure forming an antenna also constituting a shielded housing able, in particular, to accommodate all or part of the electronic circuit of a portable unit of small volume
US20140191913A1 (en) Techniques for standardizing antenna architecture
US20080231614A1 (en) Trigger opera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20057931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腕時計型電子機器
DE60109392D1 (de) Eingebaute Antenne für ein mobiles Funkgerät
DE502005002729D1 (de) Mobilfunkantenne mit strahlformungselement
DE60010104D1 (de) Funksendeempfänger
CN103229387A (zh) 车载充电设备和安装该充电设备的车辆
CN100476508C (zh) 激光指示器
KR20010013483A (ko) 가능한 안테나 방향성 구성 중에서 비균일 선택 패턴을상태에 의존적으로 제어하기 위해 구성된 휴대형 통신 장치
KR101629262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9506960B2 (en) Smart meter with wireless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N100443956C (zh) 激光指示器
CA2591799A1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having dual antenna system for cellular and wifi
CN213660616U (zh) 天线组件
CN101616196B (zh) 具有与多个磁体协同操作的传感器的无线通信设备
CN209914279U (zh) 一种翻盖式控制面板
CN102723573B (zh) 天线组件及具有该天线组件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11587512B (zh) 无线通信装置、传感器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
CN108183328B (zh) 手表设备和手表
CN106229610A (zh) 一种移动终端、近场通信天线及设置方法
CN208739153U (zh) 用于虚拟按键的导光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5536414U (zh) 室外空气监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3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Kokuyo Co., Ltd.

Patentee after: Fukumi K. K.

Patentee after: Maili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Kokuyo S&T Corp.

Patentee before: Fukumi K. K.

Patentee before: Maili Industri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