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9619C - 物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49619C CN100449619C CNB2006101215862A CN200610121586A CN100449619C CN 100449619 C CN100449619 C CN 100449619C CN B2006101215862 A CNB2006101215862 A CN B2006101215862A CN 200610121586 A CN200610121586 A CN 200610121586A CN 100449619 C CN100449619 C CN 10044961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lens
- drive
- mentioned
- lens mou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for focusing and track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2—Details of sprung support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3—Details of stationary part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 G11B7/095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to compensate for tilt, skew, warp or inclination of the disc, i.e. maintain the optical axis at right angles to the disc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4—Objectiv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即使在透镜架高频驱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光存储媒介物的记录、再生的构成的物镜驱动装置;构成物镜驱动装置(1)的透镜架(3),设有:形成了贯穿孔(3a)、线圈相接部(3g)以及线圈卷绕部(3f)的主体部(3b),和从主体部(3b)向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的、支持物镜(2)的透镜支持部(3c);在该物镜驱动装置(1)中,在透镜支持部(3c)的跟踪方向两侧上,设有用于使透镜架(3)在聚焦方向以及跟踪方向上驱动的第二驱动磁铁(14);跟踪驱动线圈(16)与第二驱动磁铁(14),在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相对而被配置;线圈卷绕部(3f)形成于线圈相接部(3g)的下侧部分;贯穿孔(3a)贯穿线圈相接部(3g)和线圈卷绕部(3f)而形成;聚焦驱动线圈(15)沿着线圈卷绕部(3f)的外周而被卷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装载于进行光存储媒介物的记录、再生的光头装置上的物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CD(Compact Disk)及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等进行光存储媒介物的记录、再生等的光头装置上,装载了设有物镜、支持物镜的透镜架、以及使透镜架向跟踪方向和聚焦方向驱动的驱动机构的物镜驱动装置。作为这种物镜驱动装置,已知的有,在偏离透镜架中心部的位置(偏移位置)上配置物镜的、所谓透镜偏移型的物镜驱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中,透镜架是由形成了在聚焦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的方形主体部、与支持物镜的透镜支持部构成。透镜支持部是,从方形主体部的一个侧面向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的。另外,从聚焦方向观察时,主体部的厚度形成得比较薄。
另外,在该物镜驱动装置中,在形成于主体部的贯穿孔内配置有,用于使透镜架向聚焦方向驱动的聚焦驱动线圈,用于使透镜架向跟踪方向驱动的跟踪驱动线圈,以及固定了一对用于使透镜架向跟踪方向以及聚焦方向驱动的驱动磁铁的一对轭。更具体地说,在使卷绕成长方形形状的聚焦驱动线圈的一边,与形成了透镜支持部的主体部一侧面的相对侧面内周侧相接的状态下,配置有聚焦驱动线圈。另外,在与主体部内周侧相接的聚焦驱动线圈一边的相对边外侧上,固定有两个跟踪驱动线圈。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682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作为光存储媒介物,以比现有DVD等更短波长的激光进行记录、再生的蓝盘等的新一代DVD在市场上逐步上市。该新一代DVD等所代表的新一代光存储媒介物,能够进行高密度记录,而且记录坑点(recording pit)之间的间隔比现有技术的光存储媒介物的狭窄。因此,光头装置必须以高精度对新一代的光存储媒介物进行激光照射。另外,近年来,随着光存储媒介物的记录、再生高速化的要求,光存储媒介物的旋转速度也正向高速化发展。
在这种状况下,由于即使在记录坑点之间的间隔狭窄,而且高速旋转的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了偏心和表面振动的情况下,也以高精度进行光存储媒介物的记录、再生,因此需要能够使物镜以高灵敏度跟踪其偏心和表面振动的物镜驱动装置。也就是说,市场上需要具有,即使在以高速旋转进行记录和再生时的新一代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了偏心和表面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跟踪其偏心和表面振动而高频驱动的透镜架的物镜驱动装置。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在形成于主体部的贯穿孔内,配置有聚焦驱动线圈、跟踪驱动线圈以及固定了一对驱动磁铁的一对轭,形成比较大的贯穿孔。另外,在该物镜驱动装置中,作为透镜架的驱动中心的聚焦驱动线圈和跟踪驱动线圈,配置在形成于主体部的贯穿孔内的、从支持物镜的透镜支持部偏离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在该物镜驱动装置中,虽然从聚焦方向观察时,主体部的厚度形成得比较薄、从而主体部的刚性低,但是透镜架的驱动中心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变长。因此,在该物镜驱动装置中,在为了跟踪新一代的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而透镜架高频驱动时,在透镜架的驱动中心与物镜之间,透镜架上容易产生扭曲和歪斜等变形。另外,一旦在透镜架上产生变形,则在透镜支持部上的变形量变大。从而,很难使物镜以较好的灵敏度跟踪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其结果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在透镜架高频驱动的情况下,很难以高精度进行光存储媒介物的记录、再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即使在透镜架高频驱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光存储媒介物的记录、再生的构成的物镜驱动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设有物镜、支持物镜的透镜架、以及使透镜架至少向跟踪方向以及聚焦方向驱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具有:用于使透镜架至少向跟踪方向以及聚焦方向驱动的驱动磁铁,用于使透镜架向聚焦方向驱动的聚焦驱动线圈,以及用于使透镜架向跟踪方向驱动的跟踪驱动线圈;透镜架具有:形成了在聚焦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线圈相接部以及卷绕聚焦驱动线圈的线圈卷绕部的主体部,和从主体部向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的、支持物镜的透镜支持部;在透镜支持部的跟踪方向两侧上,设有驱动磁铁;跟踪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在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相对而被配置;线圈卷绕部形成于线圈相接部的下侧部分;贯穿孔贯穿线圈相接部和线圈卷绕部而形成;聚焦驱动线圈沿着线圈卷绕部的外周而被卷绕。
在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在透镜支持部的跟踪方向两侧上设有驱动磁铁。因此,在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在透镜架上形成贯穿孔时,不需要考虑设置于透镜支持部两侧上的驱动磁铁的大小。因此,能够缩小形成于透镜架上的贯穿孔,从而缩小透镜架自身的大小。其结果是,能够缩短透镜架的驱动中心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因此,即使在为了跟踪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而透镜架高频驱动的情况下,也难以在透镜架上产生扭曲和歪斜等变形。另外,即使在透镜架的驱动中心与物镜之间,透镜架上产生了扭曲和歪斜等变形的情况下,在透镜支持部上的变形量变小,也能够使物镜以较好的灵敏度跟踪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中,跟踪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在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相对而被配置。在这里,在跟踪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在跟踪方向或聚焦方向上相对的情况下,与设置于透镜支持部的跟踪方向两侧上的驱动磁铁相对的跟踪驱动线圈,配置在透镜支持部的跟踪方向两侧上。因此,在所谓的透镜偏移型的物镜驱动装置中,跟踪驱动线圈是配置在从透镜架的聚焦方向的驱动中心偏离的位置上,在由于该跟踪驱动线圈重量的影响而透镜架高频驱动时,容易在透镜架上产生扭曲和歪斜等的变形。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由于跟踪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在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是相对的,因此,能够将与设置在透镜支持部的跟踪方向两侧上的驱动磁铁相对的跟踪驱动线圈设置在透镜架的主体部侧上。因此,在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即使在透镜架高频驱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跟踪驱动线圈重量的影响而产生的透镜架的变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透镜支持部上的变形量,能够使物镜以较好的灵敏度跟踪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
在本发明中,线圈卷绕部形成于线圈相接部的下侧部分、贯穿孔贯穿线圈相接部和线圈卷绕部而形成、聚焦驱动线圈沿着线圈卷绕部的外周卷绕。如果采用这样的构成,则即使在从聚焦方向观察时线圈卷绕部的厚度形成得比较薄、主体部的刚性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卷绕后经过自热粘接处理的聚焦驱动线圈的刚性来抑制透镜架的扭曲和歪斜等变形。也就是说,能够通过沿着线圈卷绕部外周卷绕的聚焦驱动线圈的刚性,确保透镜架的刚性。因此,即使在透镜架高频驱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透镜架的变形,能够使物镜以更好的灵敏度跟踪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
在本发明中,以在透镜架上形成两个线圈卷绕部,利用卷绕在一方的线圈卷绕部上的聚焦驱动线圈上产生的驱动力,与卷绕在另一方的线圈卷绕部上的聚焦驱动线圈上产生的驱动力之差,使透镜架在倾斜方向上驱动为佳。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则不需要另行设置倾斜驱动用的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透镜架也能够进行倾斜驱动。另外,在聚焦驱动线圈沿着线圈卷绕部外周卷绕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聚焦驱动线圈的刚性,确保透镜架的刚性。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发明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即使在透镜架高频驱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光存储媒介物的记录、再生。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一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剖面X-X的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透镜架的示意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侧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一的变形例一涉及的透镜架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一的变形例二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侧面图。
图8是图6所示的透镜架的示意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侧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一的变形例三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二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透镜架的示意图,其中(A)是侧面图,(B)是(A)的从Y-Y方向观察的正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二的变形例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符号的说明
1、21、51、71 物镜驱动装置
2 物镜
3、23、53、73 透镜架
3a、23a、53a、73a 贯穿孔
3b、23b、53b、73b 主体部
3c、23c、53c、73c 透镜支持部
3f、23f、53f、73f 线圈卷绕部
6、26、56 驱动机构
14、64 第二驱动磁铁(驱动磁铁)
15、65 聚焦驱动线圈
16 跟踪驱动线圈
Fo 聚焦方向
Tr 跟踪方向
Ti 倾斜方向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一]
(物镜驱动装置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一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1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1的侧面图。图3是表示图1的剖面X-X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透镜架3的示意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侧面图。
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1是,为了进行CD、DVD或新一代DVD等光存储媒介物(省略图示)的记录、再生,而使用于具有规定光学系统的光头装置(省略图示)上的驱动装置。特别是,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1是,即使在以比现有技术更短波长的激光进行记录、再生的、记录坑点(recording pit)之间间隔狭窄的光存储媒介物,以比现有技术更快的速度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高频驱动的、装载于能够正确地进行光存储媒介物的记录、再生的光头装置上的物镜驱动装置。如图1等所示,该物镜驱动装置1是所谓的钢丝悬吊型的物镜驱动装置,设有:物镜2,支持物镜2的透镜架3,以四根钢丝4支持透镜架3、使其能够向聚焦方向(以箭头标志Fo表示的方向)及跟踪方向(以箭头标志Tr表示的方向)移动的固定侧部件5,以及使透镜架3向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驱动的驱动机构6。
而且,在光头装置上进行记录、再生的光存储媒介物的半径方向与跟踪方向大体一致。另外,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以箭头标志Ta表示的方向),与光存储媒介物的切线方向(切向方向)大体一致。因此,以下将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记载为切向方向。
固定侧部件5,具有:在前端侧(图1的右端侧)支持透镜架3的四根钢丝4,在其基端侧(图1的左端侧)支持钢丝4的块状的支架支持部件7,以及在构成主体框架的同时,构成驱动机构6的一部分的轭8。如图2所示,支架支持部件7在图示左端侧通过粘结等固定手段固定在轭8的上表面上。
如图1及图2所示,四根钢丝4,在聚焦方向上重叠而设置,并且在透镜架3的跟踪方向两侧的每一侧上各设置两根。该钢丝4还具有,作为对后述的聚焦驱动线圈15以及跟踪驱动线圈16馈电的馈电钢丝的功能。因此,钢丝4的前端侧,通过焊接被固定于在透镜架3的跟踪方向两侧上固定的中继电路板10上。更具体地说,在两块中继电路板10、10上分别固定有两根钢丝4的前端侧。而且,在中继电路板10、10上连接有聚焦驱动线圈15以及跟踪驱动线圈16。另一方面,钢丝4的基端侧,通过焊接固定在安装于支架支持部件7的背面(图1的左端面)的印刷电路板11上。
轭8是由具有磁性的金属部件形成。本实施形态的轭8是,由不锈钢板等的薄钢板形成大致长方形形状。该轭8,是由底面部8a,配置在形成于透镜架3上的后述贯穿孔3a内、同时固定后述第一驱动磁铁13的第一磁铁支持部8b,以及配置在构成透镜架3的后述透镜支持部3c的跟踪方向两侧上、同时分别固定后述两个第二驱动磁铁14、14的两个第二磁铁支持部8c、8c构成的。
第一磁铁支持部8b以及第二磁铁支持部8c、8c,是从底面部8a弯曲跷起而形成的。更具体地说,第一磁铁支持部8b是,底面部8a的大致中心部从图1以及图2的左侧朝右侧弯曲跷起而形成的。另外,第二磁铁支持部8c、8c是,在底面部8a的右端侧上,跟踪方向两端侧从图1以及图2的右侧朝左侧弯曲跷起而形成的。
如图3所示,从省略图示的光头装置的激光光源射出来的、且在省略图示的光存储媒介物被反射的激光通过的通过孔8d,是贯穿底面部8a而形成于底面部8a上的。更具体地说,通过孔8d在底面部8a的右端侧上,形成于跟踪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上,以在聚焦方向上与物镜2的位置相对应。
透镜架3,由树脂部件形成,同时,如图4等所示,是由形成了在聚焦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3a的主体部3b、与以上端面支持物镜2的透镜支持部3c构成的。
如图4等所示,主体部3b是,形成于图4(B)中下侧部分的大致方形线圈卷绕部3f,与形成于图4(B)中上侧部分的扁平的大致方形线圈相接部3g成为一体而构成的。线圈卷绕部3f形成于线圈相接部3g的大致中心位置上。另外,如图4等所示,从聚焦方向观察时的线圈卷绕部3f的外形,形成为小于线圈相接部3g的外形。在线圈卷绕部3f上,聚焦驱动线圈15沿着线圈卷绕部3f的外周而卷绕,线圈相接部3g的下侧与聚焦驱动线圈15的一端(更具体地说,是图3的上端)相接。
如图4等所示,贯穿孔3a形成于主体部3b的大致中心部上,略呈长方形形状。也就是说,贯穿孔3a是贯穿线圈卷绕部3f而形成的。更具体地说,为了谋求透镜架3的小型化、轻量化,贯穿孔3a形成为,从聚焦方向观察时线圈卷绕部3f的厚度比较薄。如图1等所示,该贯穿孔3a内配置有,第一磁铁支持部8b及后述第一驱动磁铁13。另外,线圈相接部3g的跟踪方向的宽度,宽于轭8的跟踪方向的宽度。
透镜支持部3c,是从方形主体部3b的一个侧面向切向方向(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的。更具体地说,如图1等所示,透镜支持部3c,是从线圈相接部3g右侧面的跟踪方向中心部向右侧突出(连接于线圈相接部3g)而形成的。另外,透镜架3被固定侧部件5支持为,在切向方向上透镜支持部3c的右端与轭8的第二磁铁支持部8c、8c的右侧面大体一致。
透镜支持部3c的跟踪方向的宽度,比主体部3b的线圈相接部3g的跟踪方向宽度狭窄。例如,透镜支持部3c的跟踪方向的宽度,是线圈相接部3g的跟踪方向宽度的大约三分之一左右。位于透镜支持部3c两侧上的线圈相接部3g的右侧面,成为安装后述两个跟踪驱动线圈16、16的安装部3d、3d(参照图4)。
另外,如图3所示,由省略图示的光头装置的激光光源射出的、且在省略图示的光存储媒介物上被反射的激光通过的通过孔3e,是贯穿透镜支持部3c而形成于透镜支持部3c上的。更具体地说,通过孔3e形成于被透镜支持部3c上端面支持的物镜2的下侧。
驱动机构6除上述的轭8之外,还具有:用于使透镜架3向聚焦方向以及跟踪方向驱动的第一驱动磁铁13以及两个第二驱动磁铁14、14,用于使透镜架3向聚焦方向驱动的聚焦驱动线圈15,以及用于使透镜架3向跟踪方向驱动的两个跟踪驱动线圈16、16。
第一驱动磁铁13,形成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固定在图1等中的第一磁铁支持部8b的右侧面上。第一驱动磁铁13的跟踪方向的宽度与第一磁铁支持部8b的跟踪方向的宽度大致相同。
第二驱动磁铁14、14,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分别固定在图1等中的两个第二磁铁支持部8c、8c各自的左侧面上。也就是说,第二驱动磁铁14、14设置在透镜支持部3c的跟踪方向两侧上。另外,第二驱动磁铁14、14的跟踪方向的宽度,与第二磁铁支持部8c、8c的跟踪方向的宽度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磁铁14、14,在跟踪方向上是以不超出透镜架3的外侧而配置的。换句话说,第二驱动磁铁14、14,在跟踪方向上配置在与主体部3b的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两个侧面(图1中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之间。因此,能够在跟踪方向上谋求物镜驱动装置1的小型化。
第一驱动磁铁13以及第二驱动磁铁14、14,均在切向方向上两极被磁化。更具体地说,例如,第一驱动磁铁13以及第二驱动磁铁14、14,在图1等中均被磁化成其右端面为S极,左端面为N极。
如图1等所示,聚焦驱动线圈15,沿着线圈卷绕部3f的外周及线圈相接部3g的下表面卷绕成大致长方形形状。更具体地说,在聚焦驱动线圈15的内周侧全周与线圈卷绕部3f的外周接触的状态下,并且,在聚焦驱动线圈15的上表面与线圈相接部3g的下表面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粘结等方法使聚焦驱动线圈15固定在线圈卷绕部3f的外周侧上。构成该聚焦驱动线圈15的导线外周侧上覆盖着热粘接覆膜,聚焦驱动线圈15在以空芯卷绕后经过自热粘接处理的状态下,嵌入固定在线圈卷绕部3f上。
跟踪驱动线圈16、16,卷绕成扁平的长方形形状,如图1及图3所示,安装在透镜架3的安装部3d、3d及聚焦驱动线圈15上。更具体地说,与跟踪驱动线圈16、16的扁平方向垂直相交的面(与卷线方向垂直相交的面)中的其中一面,通过粘结等方法固定在透镜架3的安装部3d、3d与图3中的聚焦驱动线圈15的右侧面上。与聚焦驱动线圈15相同,构成跟踪驱动线圈16、16的导线外周侧上覆盖着热粘接覆膜。而且,跟踪驱动线圈16、16,在以空芯卷绕后经过自热粘接处理的状态下,安装在透镜架3的安装部3d、3d及聚焦驱动线圈15上。如图1等所示,跟踪驱动线圈16、16,在切向方向上与第二驱动磁铁14、14相对。
如图1等所示,本实施形态中,在透镜架3的线圈卷绕部3f的外周侧上设置有聚焦驱动线圈15。另外,跟踪驱动线圈16、16安装在安装部3d、3d及图3中的聚焦驱动线圈15的右侧面上。进而,第一驱动磁铁13与第二驱动磁铁14、14,是夹住主体部3b的右侧面侧而设置的。因此,在聚焦驱动线圈15的一边以及跟踪驱动线圈16、16被设置的同时,由第一驱动磁铁13与第二驱动磁铁14、14以及轭8形成的磁路,通过透镜支持部3c突出的主体部3b的右侧面部分。也就是说,主体部3b的右侧面部分,与通过驱动机构6而被驱动的透镜架3的驱动中心大体一致。
在具有如上所述构成的物镜驱动装置1中,若对聚焦驱动线圈15提供电流,则透镜架3在聚焦方向上驱动;若对跟踪驱动线圈16、16提供电流,则透镜架3在跟踪方向上驱动。
(本实施形态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1中,在用于使透镜架3向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驱动的第一驱动磁铁13以及两个第二驱动磁铁14、14中,第一驱动磁铁13设置在透镜架3的贯穿孔3a内,第二驱动磁铁14、14则设置在透镜支持部3c的跟踪方向两侧上。因此,在物镜驱动装置1中,不需要考虑第二驱动磁铁14、14的大小,就能够在透镜架3上形成贯穿孔3a。因此,能够形成比较小的贯穿孔3a,从而能够缩小透镜架3自身的大小。其结果是,能够缩短透镜架3的驱动中心与物镜2之间的距离,即使在透镜架3高频驱动从而跟踪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的情况下,也难以在透镜架3上产生扭曲和歪斜等变形。另外,由于即使在透镜架3的驱动中心与物镜2之间,透镜架3上产生扭曲和歪斜等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缩短透镜架3的驱动中心与物镜2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使在透镜支持部3c上的变形量变小。其结果是,能够使物镜2以较好的灵敏度跟踪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
特别是在本实施形态中,透镜支持部3c突出的主体部3b的右侧面部分,与通过驱动机构6而被驱动的透镜架3的驱动中心大体一致。因此,能够缩短透镜架3的驱动中心与物镜2之间的距离,即使在透镜架3高频驱动的情况下,也难以在透镜架3上产生扭曲和歪斜等变形。另外,即使在透镜架3的驱动中心与物镜2之间,透镜架3上产生扭曲和歪斜等变形的情况下,在透镜支持部3c上的变形量也变小。其结果是,能够使物镜2以较好的灵敏度跟踪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1中,跟踪驱动线圈16、16与第二驱动磁铁14、14在切向方向上相对。因此,能够将与第二驱动磁铁14、14相对的跟踪驱动线圈16、16设置在透镜架3的主体部3b侧(更具体地说,是主体部3b的右侧面)上。所以,即使与跟踪驱动线圈16、16设置在透镜支持部3c上的情况相比较,透镜架3高频驱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跟踪驱动线圈16、16重量的影响而产生的透镜架3的变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透镜支持部3c上的变形量,能够使物镜2以较好的灵敏度跟踪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
在本实施形态中,聚焦驱动线圈15是沿着线圈卷绕部3f的外周而卷绕的。因此,如本实施形态,即使在从聚焦方向观察时线圈卷绕部3f的厚度形成得比较薄、从而主体部3b的刚性降低的情况下,通过以空芯卷绕后经过自热粘接处理的聚焦驱动线圈15的刚性,能够抑制透镜架3的扭曲和歪斜等变形。因此,即使在透镜架3高频驱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透镜架3的变形,能够使物镜2以较好的灵敏度跟踪光存储媒介物上产生的偏心和表面振动。
特别是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聚焦驱动线圈15的内周侧全周与线圈卷绕部3f的外周接触的状态下,聚焦驱动线圈15通过粘结等被固定。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透镜架3的刚性
(实施形态一的变形例一)
在上述实施形态一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1中,聚焦驱动线圈15在以空芯卷绕后嵌入固定在线圈卷绕部3f上。但是,聚焦驱动线圈15,也可以通过绕线机直接卷绕在线圈卷绕部3f上。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卷绕工作时导线卷散的情况,如图5所示,以在线圈卷绕部3f的下端侧上设置朝外侧扩展的轴环部3h为佳。而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卷绕后的聚焦驱动线圈15上会有热被施加,聚焦驱动线圈15被自热粘接处理。
(实施形态一的变形例二)
上述实施形态一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1是,透镜架3通过钢丝4的支持能够向聚焦方向以及跟踪方向移动的钢丝悬吊型的物镜驱动装置。但是,如图6及图7所示,物镜驱动装置也可以是,透镜架23通过支撑轴24的支持能够向聚焦方向以及跟踪方向移动的、所谓轴滑动型的物镜驱动装置21。以下,对该物镜驱动装置21进行说明。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和物镜驱动装置1相同的构成标以同一符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物镜驱动装置21与物镜驱动装置1相同,也是能够能进行高频驱动的物镜驱动装置。如图6以及图7所示,该物镜驱动装置21具有:物镜2,支持物镜2的透镜架23,以支撑轴24支持透镜架23、使其能够向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的固定侧部件25,以及使透镜架23向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驱动的驱动机构26。
固定侧部件25除了支撑轴24之外,还具有:固定了支撑轴24的块状的轴固定部件27,与构成驱动机构26的一部分、同时固定在轴固定部件27上的轭28。如图7等所示,支撑轴24的下端在图示左端侧上固定在轴固定部件27上。
轭28与轭8相同,由具有磁性的金属部件形成,由底面部28a,从底面部28a弯曲跷起而形成的、固定第一驱动磁铁13的第一磁铁支持部28b,以及从底面部28a弯曲跷起而形成的、分别固定第二驱动磁铁14、14的两个第二磁铁支持部28c、28c构成。与实施形态一相同,第一磁铁支持部28b配置在形成于透镜架23上的后述贯穿孔23a内,第二磁铁支持部28c、28c配置在构成透镜架23的后述透镜支持部23c的跟踪方向两侧上。
透镜架23具有,分别相当于主体部3b及透镜支持部3c的主体部23b及透镜支持部23c。如图8所示,主体部23b设有,分别相当于线圈卷绕部3f及线圈相接部3g的线圈卷绕部23f及线圈相接部23g。该主体部23b上形成了相当于上述贯穿孔3a的贯穿孔23a,另外,位于透镜支持部23c两侧上的主体部23b的右侧面,成为相当于上述安装部3d、3d的安装部23d、23d(参照图8)。
透镜架23在这些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形成了插通支撑轴24的轴承孔23i的轴承部23j 。如图6等所示,轴承部23j是,从主体部23b左侧面的跟踪方向中心部分向图示左侧方向突出而设置的。另外,轴承部23j在聚焦方向上,形成与主体部23b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确保轴承孔23i与支撑轴24之间滑动部分的长度。因此,通过支撑轴24与轴承孔23i,能够将透镜架23适当地引向聚焦方向。
驱动机构26,具有:轭28,第一驱动磁铁13,两个第二驱动磁铁14、14,聚焦驱动线圈15,以及两个跟踪驱动线圈16、16。物镜驱动装置21也和物镜驱动装置1相同,图6中的主体部23b右侧面部分,与通过驱动机构26而被驱动的透镜架23的驱动中心大体一致。
即使是具有如上构成的物镜驱动装置21,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物镜驱动装置1相同的效果。
(实施形态一的变形例三)
在上述实施形态一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1中,跟踪驱动线圈16、16分别安装在,作为位于透镜支持部3c两侧上的主体部3b右侧面的安装部3d、3d,以及聚焦驱动线圈15的右侧面上。但是,跟踪驱动线圈16、16的安装位置并不限定于安装部3d、3d以及聚焦驱动线圈15的右侧面。
例如,如图9(A)所示,也可以将跟踪驱动线圈16、16分别安装在与主体部3b的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两侧面(图9(A)中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上。更具体地说,也可以将跟踪驱动线圈16、16分别安装在图9(A)中的线圈相接部3g及聚焦驱动线圈15的上侧面上,或图9(A)中的线圈相接部3g及聚焦驱动线圈15的下侧面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一相同的效果。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加宽第二驱动磁铁14、14的跟踪方向的宽度以及第二磁铁支持部8c、8c的跟踪方向的宽度,使第二驱动磁铁14、14与跟踪驱动线圈16、16在切向方向上相对。
另外,如图9(B)所示,也可以在透镜架3的主体部3b右侧面的内周侧上,形成向外侧(图9(B)中的右侧)塌陷的两个凹部,并在该两个凹部上分别安装跟踪驱动线圈16、16。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一相同的效果。另外,通过卷绕在线圈卷绕部3f上的聚焦驱动线圈15,以及设置在主体部3b内周侧上的跟踪驱动线圈16、16,透镜架3的强度得以加强,能够抑制透镜架3上产生的扭曲和歪斜等变形。
进而,如图9(C)所示,也可以在与主体部3b的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两侧面(图9(C)中的上侧面与下侧面)的内周侧上,分别形成向外侧(图9(C)中的上侧或下侧)塌陷的凹部,并在该凹部上分别安装跟踪驱动线圈16。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一相同的效果。另外,与图9(B)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相同,通过聚焦驱动线圈15以及跟踪驱动线圈16、16,使透镜架3的强度得以加强,能够抑制透镜架3上产生的扭曲和歪斜等变形。
进而,如图9(D)所示,也可以在主体部3b内周侧上,且透镜支持部3c侧角部的两处所上,形成向外侧(图9(D)中的右侧以及上侧、或右侧以及下侧)塌陷的凹部,并在该凹部上分别安装跟踪驱动线圈16、16。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一相同的效果。另外,与图9(B)、图9(C)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相同,通过聚焦驱动线圈15以及跟踪驱动线圈16、16,透镜架3的强度得以加强,能够抑制透镜架3上产生的扭曲和歪斜等变形。
另外,在图6等所示的轴滑动型的物镜驱动装置21中,也可以在图9(A)~图9(D)所示的跟踪驱动线圈16、16的设置位置上,设置跟踪驱动线圈16、16。
[实施形态二]
(物镜驱动装置的构成)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二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51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透镜架53的示意图,其中(A)是侧面图,(B)是(A)的从Y-Y方向观察的正视图。
如图10及图1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51,在透镜架53上形成了两个线圈卷绕部53f、53f,在各个线圈卷绕部53f、53f上分别卷绕有聚焦驱动线圈65、65,在这一点上与实施形态一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1有所不同。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51,利用卷绕在一方的线圈卷绕部53f上的聚焦驱动线圈65上产生的驱动力、与卷绕在另一方的线圈卷绕部53f上的聚焦驱动线圈65上产生的驱动力之差,使透镜架53向倾斜方向(以箭头标志Ti表示的方向)驱动这一点上,与实施形态一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1不同。因此,以下以这种不同的构成为中心,来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51,对于和物镜驱动装置1相同的构成标以同一符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物镜驱动装置51与物镜驱动装置1相同,是能够进行高频驱动的物镜驱动装置。如图10所示,该物镜驱动装置51是所谓的钢丝悬吊型的物镜驱动装置,设有:物镜2,支持物镜2的透镜架53,以六根钢丝4支持透镜架53、使其能够向聚焦方向、跟踪方向以及倾斜方向移动的固定侧部件55,以及使透镜架53向聚焦方向、跟踪方向以及倾斜方向驱动的驱动机构56。
固定侧部件55,具有六根钢丝4与支架支持部件7。另外,固定侧部件55还具有,在构成主体框架的同时,构成驱动机构56的一部分的轭58。钢丝4的前端侧,通过焊接被固定于在透镜架53的跟踪方向两侧上固定的中继电路板10上。另外,钢丝4的基端侧,通过焊接固定在安装于支架支持部件7背面的印刷电路板11上。支架支持部件7,在图示左端侧上通过粘结等固定手段固定在轭58的上表面上。
轭58与上述轭8相同,利用不锈钢板等的薄钢板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形状。该轭58是,由底面部58a,分别配置在形成于透镜架53上的两个贯穿孔53a、53a内、同时固定后述两个第一驱动磁铁63、63的两个第一磁铁支持部58b、58b,以及配置在透镜架53的透镜支持部53c的跟踪方向两侧上、同时分别固定后述两个第二驱动磁铁64、64的两个第二磁铁支持部58c、58c构成。
第一磁铁支持部58b、58b以及第二磁铁支持部58c、58c,均是从底面部58a弯曲跷起而形成的。更具体地说,第一磁铁支持部58b、58b是,在底面部58a的切向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上,跟踪方向两端侧从图10的左侧向右侧弯曲跷起而形成的。另外,第二磁铁支持部58c、58c是,在底面部58a的右端侧上,跟踪方向两端侧从图10的右侧向左侧弯曲跷起而形成的。
透镜架53由树脂部件形成,如图10所示,由形成了在聚焦方向上贯穿的两个贯穿孔53a、53a的主体部53b、与以上端面支持物镜2的透镜支持部53c构成。
如图11等所示,主体部53b是,形成于图11中下侧部分的大致方形的两个线圈卷绕部53f、53f,与形成于图11中上侧部分的扁平长方体状的线圈相接部53g成为一体而构成的。如图11(B)等所示,两个线圈卷绕部53f、53f,形成于线圈相接部53g的跟踪方向两端侧上。更具体地说,两个线圈卷绕部53f、53f,形成于线圈相接部53g的跟踪方向两端侧上,使沿着线圈卷绕部53f、53f的外周而卷绕的聚焦驱动线圈15、15不超出线圈相接部53g的跟踪方向外侧。另外,线圈相接部53g的下侧与聚焦驱动线圈15、15的一端相接。
如图11等所示,贯穿孔53a、53a,分别形成于主体部53b的跟踪方向两端侧上,略呈长方形形状。更具体地说,贯穿孔53a、53a是,在聚焦方向上贯穿线圈卷绕部53f、53f而形成的。为了谋求透镜架3的小型化、轻量化,该贯穿孔53a形成为,从聚焦方向观察时线圈卷绕部53f、53f的厚度比较薄。另外,如图10所示,贯穿孔53a、53a内配置有第一磁铁支持部58b、58b、及后述第一驱动磁铁63、63。
透镜支持部53c与实施形态一相同,是从主体部53b右侧面的跟踪方向中心部向切向方向(更具体地说,是图10的右侧方向)突出而形成的。该透镜支持部53c的跟踪方向的宽度,比线圈相接部53g的跟踪方向的宽度狭窄。例如,透镜支持部53c的跟踪方向的宽度,是线圈相接部53g的跟踪方向宽度的大约三分之一左右。位于透镜支持部53c两侧上的线圈相接部53g的右侧面,成为安装两个跟踪驱动线圈16、16一部分的安装部53d、53d。
驱动机构56与上述驱动机构6相同,具有两个跟踪驱动线圈16、16,同时还具有:轭58,用于使透镜架53向聚焦方向、跟踪方向以及倾斜方向驱动的两个第一驱动磁铁63、63和两个第二驱动磁铁64、64,以及用于使透镜架53向聚焦方向驱动的两个聚焦驱动线圈65、65。
第一驱动磁铁63、63,形成长方体形状,分别固定在图10中的两个第一磁铁支持部58b、58b的各个右侧面上。第一驱动磁铁63、63的跟踪方向的宽度,与第一磁铁支持部58b、58b的跟踪方向的宽度大致相同。第二驱动磁铁64、64,形成长方体形状,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磁铁支持部58c、58c的各个左侧面上。也就是说,第二驱动磁铁64、64设置在透镜支持部53c的跟踪方向两侧上。另外,第二驱动磁铁64、64的跟踪方向的宽度,与第二磁铁支持部58c、58c的跟踪方向的宽度大致相同。
与实施形态一相同,第一驱动磁铁63、63以及第二驱动磁铁64、64,均在切向方向上两极被磁化。更具体地说,例如,第一驱动磁铁63、63以及第二驱动磁铁64、64,在图10中,均被磁化为其右端面成S极,左端面成N极。
如图10等所示,聚焦驱动线圈65、65,沿着线圈卷绕部53f、53f的外周以及线圈相接部53g的下表面卷绕成大致长方形形状。更具体地说,在聚焦驱动线圈65、65的内周侧全周与线圈卷绕部53f、53f的外周接触的状态下,并且,聚焦驱动线圈65、65的上表面与线圈相接部53g的下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聚焦驱动线圈65、65通过粘结等固定在线圈卷绕部53f、53f的外周侧上。与实施形态一的聚焦驱动线圈15相同,在构成该聚焦驱动线圈65、65的导线外周侧上覆盖着热粘接覆膜,聚焦驱动线圈65、65在以空芯卷绕后经过自热粘接处理的状态下,嵌入固定在线圈卷绕部53f、53f上。
本实施形态的聚焦驱动线圈65、65,具有作为用于使透镜架53向倾斜方向驱动的倾斜线圈的功能。也就是说,在本实施形态中,利用卷绕在一方的线圈卷绕部53f上的聚焦驱动线圈65上产生的驱动力、与卷绕在另一方的线圈卷绕部53f上的聚焦驱动线圈65上产生的驱动力之差,能够使透镜架53向倾斜方向驱动。例如,在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51中,若对两个聚焦驱动线圈65、65提供大小相等的相同方向的电流,则在两个聚焦驱动线圈65、65上产生相同大小的驱动力,使透镜架53在聚焦方向上驱动。另外,例如,在物镜驱动装置51中,若对两个聚焦驱动线圈65、65分别提供大小不同的相同方向的电流,或分别对两个聚焦驱动线圈65、65提供不同方向的电流,则在两个聚焦驱动线圈65、65上产生大小不同的驱动力,使透镜架53向倾斜方向驱动。
跟踪驱动线圈16、16与实施形态一相同,安装在透镜架53的安装部53d、53d,以及聚焦驱动线圈65、65的图10中的右侧面,并在切向方向上与第二驱动磁铁64、64相对。另外,跟踪驱动线圈16、16的安装位置并不限定于安装部53d、53d,以及聚焦驱动线圈65、65的图10中的右侧面,也可以将跟踪驱动线圈16、16安装在,与图9(A)~9(D)所示的跟踪驱动线圈16、16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0所示,在透镜架53的线圈卷绕部53f、53f的外周侧上设有聚焦驱动线圈15。另外,跟踪驱动线圈16、16,安装在安装部53d、53d以及聚焦驱动线圈65、65的图10中的右侧面上。进而,第一驱动磁铁63、63与第二驱动磁铁64、64,是以夹住主体部53b的、贯穿孔53a、53a的右侧部分而设置的。因此,由第一驱动磁铁63、63与第二驱动磁铁64、64以及轭58形成的磁路,通过透镜架53的、贯穿孔53a、53a的图示右侧部分。也就是说,主体部53b的、贯穿孔53a、53a的右侧部分,与通过驱动机构56而被驱动的透镜架53的驱动中心大体一致。
在具有如上构成的物镜驱动装置51中,若对聚焦驱动线圈65、65提供电流,则透镜架53在聚焦方向或倾斜方向上驱动。另外,在物镜驱动装置51中,若对跟踪驱动线圈16、16提供电流,则透镜架53在跟踪方向上驱动。
(本实施形态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物镜驱动装置51,在具有上述物镜驱动装置1所具有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的效果。也就是说,在本实施形态中,利用卷绕在一方的线圈卷绕部53f上的聚焦驱动线圈65上产生的驱动力、与卷绕在另一方的线圈卷绕部53f上的聚焦驱动线圈65上产生的驱动力之差,能够使透镜架53在倾斜方向上驱动。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倾斜驱动用的驱动线圈和驱动磁铁,也能够使透镜架53向倾斜方向驱动。另外,由于聚焦驱动线圈65、65是卷绕在厚度薄的线圈卷绕部53f、53f上的,因此能够通过聚焦驱动线圈65、65的刚性,来确保透镜架53的刚性。
(实施形态二的变形例)
上述实施形态二涉及的物镜驱动装置51是,透镜架53通过钢丝4的支持能够向聚焦方向、跟踪方向以及倾斜方向移动的钢丝悬吊型的物镜驱动装置。但是,如图12所示,物镜驱动装置也可以是,透镜架73通过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合页部74的支持,能够向聚焦方向、跟踪方向以及倾斜方向移动的、所谓合页支持型的物镜驱动装置71。
如图12所示,在该物镜驱动装置71中,透镜架73的主体部73b是,由分别相当于线圈卷绕部53f、53f及线圈相接部53g的线圈卷绕部73f、73f及线圈相接部73g成为一体而构成的。在该主体部73b的跟踪方向两端侧上,分别形成了在聚焦方向上贯穿线圈卷绕部73f、73f的贯穿孔73a、73a,略呈长方形形状。另外,在主体部73b中,两个贯穿孔73a、73a之间是在切向方向(图12中的右侧方向)上塌陷而形成的,支架支持部件77是进入该塌陷部分而设置的。另外,透镜架73与支架支持部件77,通过合页部74连接。合页部74是,例如,由硅系橡胶等的弹性部件形成。而且,透镜架73的透镜支持部73c与上述透镜架53的透镜支持部53c具有相同的构成。另外,在图12中,对于和上述实施形态二相同的构成标以同一符号。
这样,即使是通过合页部74支持透镜架73的合页支持型的物镜驱动装置71,也具有与上述物镜驱动装置51相同的效果。
[其他实施形态]
上述各个实施形态,虽然是本发明最适宜实施形态的一个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不改变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各个实施形态中,在贯穿孔3a、23a、53a、73a内周侧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磁铁13、63以及第一磁铁支持部8b、28b、58b。但是,也可以在贯穿孔3a、23a、53a、73a内周侧上,不设置第一驱动磁铁13、63,而只设置第一磁铁支持部8b、28b、58b。也就是说,也可以将未安装第一驱动磁铁13、63状态下的第一磁铁支持部8b、28b、58b配置在贯穿孔3a、23a、53a、73a内周侧上。
如上所述,聚焦驱动线圈15、65是卷绕在线圈卷绕部3f、23f、53f、73f的外周。因此,如图1和图10等所示,聚焦驱动线圈15、65的图示右侧的一边与第二驱动磁铁14、64,以比较近的距离被配置。所以,即使在聚焦驱动线圈15、65的内周侧上只配置第一磁铁支持部8b、28b、58b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规定的灵敏度驱动透镜架3、23、53、73。
另外,在贯穿孔3a、23a、53a、73a内周侧上未配置有第一驱动磁铁13、63的情况下,能够形成比较小的贯穿孔3a、23a、53a、73a。因此,在确保从聚焦方向观察时线圈卷绕部3f、23f、53f、73f厚度的状态下,能够缩小线圈卷绕部3f、23f、53f、73f的外形。其结果是,即使不变更透镜架3、23、53、73的大小,也能够增加从聚焦方向观察时聚焦驱动线圈15、65的厚度。也就是说,能够增加聚焦驱动线圈15、65的匝数。因此,能够以更好的灵敏度驱动透镜架3、23、53、73。另外,通过增加聚焦驱动线圈15、65的匝数(通过增加厚度),线圈卷绕部3f、23f、53f、73f的强度得以加强,能够进一步抑制在透镜架3、23、53、73上产生的扭曲和歪斜等变形。
Claims (2)
1.一种物镜驱动装置,设有物镜、支持该物镜的透镜架、与使该透镜架至少向跟踪方向以及聚焦方向驱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具有:用于使上述透镜架至少向跟踪方向以及聚焦方向驱动的驱动磁铁,用于使上述透镜架向聚焦方向驱动的聚焦驱动线圈,以及用于使上述透镜架向跟踪方向驱动的跟踪驱动线圈;
上述透镜架具有:形成了在聚焦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线圈相接部以及卷绕上述聚焦驱动线圈的线圈卷绕部的主体部,和从该主体部向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的、支持上述物镜的透镜支持部;
在该透镜支持部的跟踪方向两侧上,设有上述驱动磁铁;
上述跟踪驱动线圈与上述驱动磁铁,在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相对而被配置;
上述线圈卷绕部形成于上述线圈相接部的下侧部分;
上述贯穿孔贯穿上述线圈相接部和上述线圈卷绕部而形成;
上述聚焦驱动线圈沿着上述线圈卷绕部的外周而被卷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透镜架上形成了两个上述线圈卷绕部,利用卷绕在-方的上述线圈卷绕部上的上述聚焦驱动线圈上产生的驱动力、与卷绕在另-方的上述线圈卷绕部上的上述聚焦驱动线圈上产生的驱动力之差,使上述透镜架在倾斜方向上驱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58873 | 2005-09-07 | ||
JP2005258873A JP2007073132A (ja) | 2005-09-07 | 2005-09-07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29003A CN1929003A (zh) | 2007-03-14 |
CN100449619C true CN100449619C (zh) | 2009-01-07 |
Family
ID=37858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2158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619C (zh) | 2005-09-07 | 2006-08-23 | 物镜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7073132A (zh) |
KR (1) | KR100804630B1 (zh) |
CN (1) | CN100449619C (zh) |
TW (1) | TW200713250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97571B2 (ja) * | 2012-01-20 | 2015-10-21 |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光ピックアップ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3299A (zh) * | 1997-12-26 | 2001-02-07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物镜致动器 |
CN1332449A (zh) * | 2000-03-29 | 2002-01-2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光学系统整体驱动型的光拾取器 |
CN1360307A (zh) * | 2002-01-29 | 2002-07-24 | 清华大学 | 光盘光学头多维物镜驱动装置 |
CN1480928A (zh) * | 2002-09-02 | 2004-03-10 | ���ǵ�����ʽ���� | 光学头致动器、光学头以及光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37255B2 (ja) * | 1995-07-21 | 2001-02-19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光学式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2000020984A (ja) * | 1998-07-03 | 2000-01-21 | Toshiba Corp | 光学ヘッド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
KR20030085725A (ko) * | 2002-05-01 | 2003-11-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픽업의 대물렌즈 구동장치 |
KR100522232B1 (ko) * | 2003-12-24 | 2005-10-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슬림형 광 픽업 액츄에이터 |
-
2005
- 2005-09-07 JP JP2005258873A patent/JP2007073132A/ja active Pending
-
2006
- 2006-07-18 KR KR1020060066965A patent/KR10080463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8-23 CN CNB2006101215862A patent/CN10044961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8-25 TW TW095131231A patent/TW200713250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3299A (zh) * | 1997-12-26 | 2001-02-07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物镜致动器 |
CN1332449A (zh) * | 2000-03-29 | 2002-01-2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光学系统整体驱动型的光拾取器 |
CN1360307A (zh) * | 2002-01-29 | 2002-07-24 | 清华大学 | 光盘光学头多维物镜驱动装置 |
CN1480928A (zh) * | 2002-09-02 | 2004-03-10 | ���ǵ�����ʽ���� | 光学头致动器、光学头以及光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713250A (en) | 2007-04-01 |
CN1929003A (zh) | 2007-03-14 |
KR20070028215A (ko) | 2007-03-12 |
TWI318401B (zh) | 2009-12-11 |
JP2007073132A (ja) | 2007-03-22 |
KR100804630B1 (ko) | 2008-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35253B2 (en) | Actuator having a plurality of objective lenses installed in a lens holder used with an optical pickup | |
CN1314019C (zh) | 拾光器执行机构 | |
CN100449619C (zh) | 物镜驱动装置 | |
EP1416479A2 (en) | Actuator for optical pickup,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EP1339051A2 (en) |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CN100552780C (zh) | 物镜驱动装置 | |
CN1201307C (zh) | 光学机构驱动装置 | |
KR19990085268A (ko) | 광픽업용 액츄에이터 | |
JP2005158161A (ja)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
EP1394784A2 (en) | Objective lens driving apparatus used with an optical pickup | |
KR20040018135A (ko) | 광픽업의 대물렌즈 구동장치 | |
JP4607068B2 (ja) | 光ピックアップ | |
US20050229197A1 (en) |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 |
JP2007200459A (ja)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
CN101425304B (zh) |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 | |
CN100392733C (zh) | 光学拾取致动器、光学拾取器、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US7817505B2 (en) |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 |
JP2001014696A (ja)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
JPS62287439A (ja) | 光学ヘツド | |
KR100201311B1 (ko) | 광 픽업 구동장치 | |
JPH08329498A (ja) | 光ピックアップ | |
KR20030021356A (ko) |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의 지지구조 | |
KR20010109532A (ko) |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 |
JP2007018555A (ja) | 光ヘッド装置 | |
JP2005190587A (ja) | 対物レンズホルダ及び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