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9284C - 传感器安装件和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安装件和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9284C
CN100449284C CNB021437556A CN02143755A CN100449284C CN 100449284 C CN100449284 C CN 100449284C CN B021437556 A CNB021437556 A CN B021437556A CN 02143755 A CN02143755 A CN 02143755A CN 100449284 C CN100449284 C CN 10044928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aintaining part
mentioned
connecting portion
install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437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7318A (zh
Inventor
加藤芳彦
森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907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8364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07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7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92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928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80/00Mounting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of heat exchanger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将金属板在一半处折弯,将折弯部分加工成大致圆筒状做成传感器保持部2、将与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的部分再折弯加工成大致I形状而做成连接半部4、4,将与该连接部半部4、4连接的部分接着折弯加工成大致J形状而做成安装部半部6、6。将连接部半部4、4彼此互相接触,使它们间通过点焊等接合成一体,形成大致圆筒状的传感器安装部2、大致I形状的连接部3及大致U形状的安装部5。将温度传感器7嵌合在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侧,将热交换器的管子15嵌合在安装部5的内侧。藉此,管子15侧的热通过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传到温度传感器7侧。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传感器安装件和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空气调节器等热交换器的流通热交换介质的管子中的有效的传感器安装件和传感器。
另外,本申请以特许申请2001-256837、特许申请2002-190786作为基础,将该内容组合进其中。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器等热交换器的流通热交换介质的管子中,一般安装有各种温度传感器,按照该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空气调节器的运行。
此时,在钎焊管子的过程中,将温度传感器间接的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的直线部或弯曲部。
但是,由钎焊直接安装的方法,因必需钎焊作业,所以安装时很费功夫。此外,因为是与管子间接接触,所以受周围空气的影响,使得温度检测误差大,对正确检测管子侧的温度造成困难。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使用安装件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器管子上的方法。其一个例子在特开平2000-9545号公报中被揭示。
如图11所示,传感器安装件21,在其一个端部设半圆弧状的半圆弧部22和内侧竖起部23,在另一端部设与半圆弧部22向同一方向弯曲的半圆弧状的管子半圆弧安装部24,在管子半圆弧安装部24的前端,设向外部方向弯曲的弯曲片25。
然后,为了用这样构成的传感器安装件21将温度传感器27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30上,将温度传感器27嵌合在半圆弧部22内,使温度传感器27保持在半圆弧部22的内面和内侧竖起部23之间,在此状态下,将管子30压入温度传感器27和弯曲片25之间,从而使管子30嵌合在管子半圆弧安装部24的内面侧。
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将温度传感器27通过传感器安装件21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30上,同时能够使温度传感器27和热交换器的管子30相互密合。
但是,因在上述构成的传感器安装件21上不需要钎焊等作业,因此使温度传感器27的安装简单,但是由于温度传感器27仅一部分与热交换器的管子30接触,所以不与温度传感器27的管子30接触的部分受到周围空气的影响,使温度检测的误差大,正确检测管子30侧的温度变得困难。
发明的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简单,同时不受周围空气的影响,从而使温度检测的误差极小、能够正确检测管子侧的温度的传感器安装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手段。
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是在热交换器的流通热交换介质的管子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件,具备保持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部、能自由装卸地装着在上述管子上的安装部、和将上述传感器保持部和上述安装部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并且具有使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周边方向的大致全部区域接触的接触部,藉此解决了上述课题。
按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热交换器管子侧的热通过安装部、连接部、以及传感器保持部传达给温度传感器,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管子侧的温度。此时,通过安装部和连接部传达给传感器保持部的管子侧的热,被传达给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的大致全体,从而能够检测管子侧的温度。
另外,本发明是上述传感器的安装件,优选的是,上述温度传感器形成为棒状,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连接部、以及上述安装部具有保持上述温度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区域的宽度并按该顺序顺次形成,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连接部、以及上述安装部的上述宽度大致相同。
按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管子侧的热通过安装部、连接部及传感器保持部直线地传达给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以检测管子侧的温度。
另外,本发明是上述传感器的安装件,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以及上述连接部可以经弯曲加工形成。
按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通过弯曲加工,使传感器保持部形成接触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大致全体的形状,安装部形成装卸自由地装着在热交换器的管子上的形状,连接部形成将传感器保持部和安装部连接成一体的形状。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传感器的安装件,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以及上述连接部可以经压铸成型和挤压加工形成。
按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通过挤压加工,使传感器保持部形成接触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大致全体的形状,安装部形成装卸自由地装着在热交换器的管子上的形状,连接部形成将传感器保持部和安装部连接成一体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是上述传感器的安装件,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做成:将矩形原料在大约一半处折弯,折弯的部分做成上述传感器保持部,连接该传感器保持部的部分做成连接部半部,连接该连接部半部的部分做成安装部半部,由这些安装部半部构成上述安装部,同时在上述连接部半部中,在一个连接部半部上设有向上述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折弯部,该折弯部以包住另一个连接部半部的方式折弯并使上述连接部半部彼此相互固定,做成上述连接部。
按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仅将折弯部折弯,就能够将连接部半部彼此连接固定,由于能够将传感器保持部和安装部做成一体连接的形状而形成连接部,所以使它们的制造变得简单。
另外,按照传感器保持部、连接部、安装部为大致同一宽度尺寸那样,在另一个连接部半部上可以设对应于折弯部厚度的凹口。
另外,本发明是在热交换器的流通热交换介质的管子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件,具备在保持上述温度传感器的同时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的大致全体接触的传感器保持部、能自由装卸地装着在上述管子上的安装部、和将上述传感器保持部和上述安装部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并且将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以及上述连接部分别分割成至少两个,将分割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用固定手段接合成一体,藉此构成它们以解决上述课题。
按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热交换器管子侧的热通过安装部、连接部、以及传感器保持部传达给温度传感器,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管子侧的温度。此时,通过安装部和连接部传达给传感器保持部的管子侧的热,被传达给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的大致全体,从而能够检测管子侧的温度。而且将传感器保持部、安装部、以及连接部分割成至少两个,将分割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用固定手段接合成一体,藉此构成它们。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是在热交换器的流通热交换介质的管子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件,具备:
保持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部、
装着在上述管子上的安装部、和
连接上述传感器保持部和上述安装部的连接部,
上述传感器保持部具有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周边方向的全部区域接触的接触部,
上述连接部和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之间的连接部分的长度尺寸,以及上述连接部和上述安装部之间的连接部分的长度尺寸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沿着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尺寸相同。
另外,本发明是上述的传感器安装件,优选的是,上述安装部有夹着上述管子对置的一对安装片,上述分割按分成上述安装片的一方侧和另一方侧那样做成,这些分割部分通过螺纹、过紧固、焊接、啮合、铆接加工等固定手段接合。
按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传感器保持部、安装部、以及连接部,分割成至少两个的部分彼此之间通过螺纹、过紧固、焊接、啮合、铆接加工等固定手段接合成一体。
另外,本发明是上述传感器的安装件,上述温度传感器形成为棒状,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连接部、以及上述安装部具有保持上述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区域的宽度并以该顺序顺次形成,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连接部、以及上述安装部的上述宽度可以大致相同。
按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管子侧的热通过安装部、连接部及传感器保持部直线地传达给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以检测管子侧的温度。
另外,本发明是上述传感器的安装件,可以采用经弯曲加工形成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以及上述连接部的手段。
按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通过弯曲加工,传感器保持部形成与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大致全体接触的形状,安装部形成装卸自由地装着在热交换器的管子上的形状,连接部形成将传感器保持部和安装部连接成一体的形状。
而且,在本发明的传感器中,可以有上述传感器安装件和实装在该传感器安装件的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中的温度传感器。
这样,通过将温度传感器实装在传感器安装件中以组装的状态供货,与将传感器安装件和温度传感器以分别的状态供货再安装在管子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的精度。
按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和传感器,能够达到以下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将温度传感器保持在传感器保持部中,在此状态下将安装部安装在热交换器等的管子的弯曲部或直线部,从而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上。因而,由于在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中不需要钎焊等作业,所以温度传感器的安装非常简单。
此外,热交换器管子侧的热通过安装部、连接部、以及传感器保持部传达给温度传感器,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管子侧的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的大致全体与传感器保持部接触,几乎没有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因此不会发生受空气影响使温度传感器造成检测误差。因而能够大幅度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精度。
而且,传感器保持部、连接部、以及安装部具有保持上述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区域的宽度并以该顺序顺次形成,传感器保持部、连接部、以及安装部的宽度大致相同,藉此,热交换器的管子侧的热通过安装部、连接部及传感器保持部直线地传达给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因而传热时的损失极小,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管子侧的温度。
另外,传感器保持部、安装部、以及连接部可以经弯曲加工、冲压加工或压铸成型及挤压成型形成,因此使它们的制造简单。
按照本发明,在分割传感器安装件的状态下,温度传感器位于传感器保持部的内侧,在此状态下,将分割部分彼此用固定手段接合成一体,从而能够将温度传感器装着在传感器保持部。
而且,在此状态下,将管子嵌合在安装部内侧,并将安装部安装在管子上,温度传感器就安装在管子侧。因而在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中不需要钎焊等作业,因此温度传感器的安装非常简单。
另外,热交换器管子侧的热通过安装部、连接部、以及传感器保持部传达给温度传感器侧,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管子侧的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与大致全体传感器保持部接触,几乎没有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因此不会发生受空气影响造成检测误差,因而能够大幅度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精度。
此外,由于传感器安装件分割成至少两个,将分割部分彼此间用固定手段结合成一体而构成传感器保持部、连接部及安装部,所以,在经弯曲加工等形成传感器安装件时,因加工变形的量很小,传感器安装件的制造变得简单。
另外,管子侧无论是直线部还是弯曲部,使管子的直线部或弯曲部都位于分割的部分之间,然后,将分割部分彼此用固定手段接合成一体,籍此,对管子侧的形状没有影响,由于可以容易地安装在管子侧,所以通用性大幅度提高。
同时,对传感器保持部、连接部及安装部的形状没有影响,在传感器保持部可以安装温度传感器,同时可以使安装部安装在管子的直线部或弯曲部,因此向管子侧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变得简单。
另外,由于管子侧的热通过大体相同宽度形成的安装部、连接部及传感器保持部直线的传达给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所以传热时的损失极小,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管子侧的温度。
上述传感器保持部表面可以用保温材料覆盖,此时传感器保持部几乎没有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因此不会发生受空气影响造成检测误差,能够大幅度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精度。
另外,通过将温度传感器实装在这样的传感器安装件中的状态供货,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的精度。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部分剖面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平面图。
图4是图3的A-A的剖面图。
图5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剖面图。
图6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剖面图。
图7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斜视图。
图8是图7的B-B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第2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技术传感器安装件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第3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3是表示对应于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图7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4是表示对应于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图8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第4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5示出的传感器安装件的变型例的部分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展开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了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第1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传感器安装件1适用于将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空气调节器等热交换器的流通热交换介质的管子15中的场合,而且由保持温度传感器7的传感器保持部2、能自由装卸地装着在热交换器管子15上的安装部5、和将传感器保持部2和安装部5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3构成。
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面成为与温度传感器7的周边方向的大致全部区域接触的接触部2a。
传感器安装件1以由铝、铜、黄铜、不锈钢等金属构成的大致长方形的薄板作为材料,通过对该材料施行弯曲加工,使大致圆筒状的传感器保持部2、大致I形状的连接部3及大致U形状的安装部5形成一体。
具体说就是,将大致长方形的材料两半地折弯,使折弯部分加工成大致圆筒状做成传感器保持部2、将与该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的部分再折弯加工成大致I形状而做成连接半部4、4,将与该连接部半部4、4连接的部分再折弯加工成大致J形状而做成安装部半部6、6。
而且,使相对的连接部半部4、4彼此互相接触,使它们间通过点焊、钎焊、过紧固、冲暗销等接合成一体,形成大致圆筒状的传感器安装部2、大致I形状的连接部3和大致U形状的安装部5。
在上述这样形成的传感器安装件1的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侧装着温度传感器7,可以根据来自该温度传感器7的信号控制热交换器的运行。
温度传感器7由嵌合在传感器保持部2内侧的、由铝、铜、黄铜、不锈钢等金属构成的、前端封闭的、形成大致圆筒状的检测部的保护罩8,和在保护罩8的内侧嵌合的园棒状的传感器本体9,和与传感器本体9连接的引出线10构成。
在保护罩8的开口部填充合成树脂系的粘结剂等的填充剂11,由该填充剂11封闭保护罩8的开口部,使传感器本体9和保护罩8接合成一体,能够防止传感器本体9从保护罩8中脱出。
温度传感器7向传感器安装件1的安装是将温度传感器7插入传感器安装件1的传感器保持部2中,温度传感器7和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面间填充上述填充剂11并使其固化。另外,该安装也可以在将连接部半部4、4彼此接合成一体而形成传感器安装件1后,向传感器保持部2紧密嵌合。另外,也可以在使连接部半部4、4彼此接合成一体前,预先位于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侧,然后使连接部半部4、4彼此接合成一体。此时,也可以如图2所示,在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面侧预先设凹部2b,使温度传感器7位于该凹部2b内后,与连接部半部4、4彼此接合成一体。另外,也可以如图3及图4所示,将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传感器保持部2中后,由传感器保持部2的外侧过紧固,使传感器保持部2和温度传感器7结合成一体。
另外,为了防止温度传感器7的脱出,如图1所示在传感器保持部2的一端部预先进行冲暗销P1而使其内面形成突部,在此状态下将温度传感器7插入传感器保持部2内,通过上述突部限制向温度传感器7的前方的移动,另外,也可以在传感器保持部2的另一端进行冲暗销P2以限制向温度传感器7的后方的移动。
在安装部5的内侧嵌合热交换器的流通热交换介质的管子15。安装部5的底部的曲率半径与热交换器的管子15的曲率半径设定成大体相同,藉此,可以使管子15紧紧的嵌合在安装部5的内侧,安装部5可以防止管子15的脱出。安装部5的壁厚设定比管子15的壁厚厚,藉此可以提高由管子15向传感器安装件1的热传递率。
另外,如图5所示,也可以使安装部5的开口部的前端向外弯曲形成弯曲部6a,使弯曲部6a的内面侧形成斜度面或半径面。因做成该形状,在插入管子15时可以防止在安装部5的开口部前端与管子15侧发生擦伤。另外,如图6所示,也可以使安装部5的开口部形成比内部更狭小一些。做成该形状可以有效地防止管子15从安装部5中脱出。此外,也可以在使管子15嵌合在安装部5中后,从安装部5的外侧过紧固,使安装部5和管子15结合成一体。另外,如图7及图8所示,也可以在安装部5上设半圆形状等的切口,使该切口在内侧立起做成系止部6b,当将管子15嵌合在安装部5的内侧时,使该系止部6b系止管子15的周面。另外,如图13及图14所示,也可以在安装部5上设1~数个冲暗销并在内侧突出做成系止部6c,当将管子15嵌合在安装部5的内侧时,使该系止部6c系止管子15的周面。
连接部3使传感器保持部2保持大致圆筒状,使安装部5保持大致U形状,同时具有将安装部5侧的热传达给传感器保持部2侧的机能。因而,将连接部半部4、4接合成一体时,必须在使两者完全密着的状态下通过点焊、钎焊、过紧固、冲暗销等接合成一体。
由于温度传感器7形成为棒状,使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3、以及安装部5具有保持温度传感器7的长度方向区域的宽度并以该顺序顺次形成,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3、以及安装部5的上述宽度大致相同地形成。藉此,管子15侧的热可以通过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直线地传达给温度传感器7的检测部,因而传热时的损失极小。
而且,将温度传感器7保持在有上述构成的传感器安装件1的传感器保持部2中,使热交换器的管子15的直线部或弯曲部嵌合在该状态下的传感器安装件1的安装部5的内侧,因此温度传感器7被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15的直线部或弯曲部,藉此,就可以检测热交换器的管子15侧的温度。
处于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安装件1,热交换器的管子15侧的热通过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就传达给温度传感器7。此时,温度传感器7处于检测部的保护罩8的大致全体与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面、即接触部2a接触的状态,因几乎没有与空气接触的部分,所以不会发生受空气影响造成温度的检测误差,能够正确检测管子15侧的温度。
另外,由于管子15侧的热通过大体相同宽度形成的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直线的传达给温度传感器7的检测部,所以传热的损失极小,能够使温度的检测精度大幅度地提高。
另外,传感器保持部2、安装部5及连接部3以同一枚金属制的薄板作为材料通过弯曲加工形成所定的形状,因此其制造变得容易。
而且,将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15上时,使温度传感器7保持在传感器保持部2中,因管子15可以充分地嵌合在安装部5的内侧,所以在温度传感器7的安装中不需要钎焊等作业,因此温度传感器的安装非常简单。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均以一枚金属制的薄板作为材料,通过对该材料施行弯曲加工形成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3及安装部5,但也可以使大致圆筒状的传感器保持部2、大致I形状的连接部3及大致U形状的安装部5分别形成别体,通过钎焊等使它们再接合成一体。
在图9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件的第2实施方式,该传感器安装件1是通过压铸成形及挤压加工使传感器保持部2、安装部5及连接部3形成一体,其他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一样。
即,该传感器安装件1以铝、铜、黄铜、不锈钢等金属材作为材料,通过对该材料施行压铸成形及挤压加工形成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3及安装部5。
此时,既可以在安装部5的延长线上设传感器保持部2,也可以在偏离安装部5的延长线的位置上设传感器保持部2(参照图10)。
而且,处于所示该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安装件1,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一样,热交换器的管子15侧的热通过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传达给温度传感器7。此时,温度传感器7处于检测部的保护罩8的大致全体与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侧接触的状态,因几乎没有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因此不会发生受空气影响造成温度的检测误差,能够正确检测管子15侧的温度。
另外,由于管子侧15的热通过大体相同宽度形成的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直线的传达给温度传感器7的检测部,所以传热的损失极小,能够使温度的检测精度大幅度地提高。
另外,传感器保持部2、安装部5及连接部3以金属材作为材料通过压铸成形及挤压加工形成一体,因此其制造变得容易。
而且,将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15上时,使温度传感器7保持在传感器保持部2中,因在该状态下使管子15可以充分地嵌合在安装部5的内侧,在安装中不需要钎焊等作业,因此安装非常简单。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1适用于在空气调节器等的热交换器的管子15中安装温度传感器7的场合,但也可以适用于在其他机器的管子上安装温度传感器7的场合。另外,不限定于温度传感器7的安装,也可以适用于其他传感器和测定机器的安装。
在图12中,表示了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第3实施方式,在该发明传感器安装件1A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处是关于连接部半部41、42部分和关于安装部半部6的部分,其他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一样。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折弯加工前的矩形状材料的阶段,在成为连接部半部42的位置上,设折弯部44、44突出到其宽度方向外侧,同时在成为连接部半部41的位置上,设有其宽度的尺寸与连接部半部42的厚度尺寸相对应的小的凹口43、43。
折弯部44、44的突出尺寸,是可以充分满足在如后述那样折弯该折弯部44并固定连接部半部41、42的尺寸。
另外,凹口43、43的长度尺寸对应于折弯部44、44的尺寸、比从传感器保持部2至安装部半部6的连接部半部41、42的长度尺寸小而设定。
另外,一方的安装部半部6,形成安装部5底部的连接部半部41侧的曲率半径与热交换器的管子15的曲率半径设定为大体相同,同时,形成安装部5的底部的该安装部半部6的连接部半部41侧比大致J字状大地弯曲,其断面由比1/4圆要长的圆弧和直线构成,安装部5的开口部附近比内部变窄,同时比大致为半圆周的上述实施方式沿管子15圆周方向长,在安装部5的连接部半部41侧,形成为使与管子15的接触面积比上述实施方式大的固定沟61。
该传感器安装件1A在通过折弯加工形成相应于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半部41、42、安装部半部6、6的部分后,在使连接部半部41、42彼此互相接触的状态下使折弯部44、44按包住连接部半部41那样在相应于凹口43、43的位置上折入而铆接,使连接部半部41、42彼此固定接合成一体,形成大致圆筒状的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3及安装部5。
按照该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安装件1A,由于仅仅折弯折弯部44就可以使连接部半部41、42彼此连接固定,将传感器保持部2和安装部5做成连接成一体的形状就可以形成连接部3,所以其制造变得简单。
另外,通过在连接部半部41上设相应于折弯部44厚度的凹口43,可以使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3、安装部5成为大致同一的宽度的尺寸。
此外,通过对于直线状的管子15用固定沟61而安装传感器安装件1A,与直线状的管子15的接触面积可以比上述第1实施方式大。因此,通过传感器安装件1A可以进一步提高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检测精度。
图15表示了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传感器安装件1B适用于在空气调节器等热交换器的流通热交换介质的管子16中安装温度传感器7的场合,而且由保持温度传感器7的传感器保持部2、能自由装卸地装着在热交换器管子16上的安装部5、和将传感器保持部2和安装部5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3构成。
传感器安装件1B被分割成2个,用未图示的固定手段将分割的部分彼此连接成一体,藉此构成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3及安装部5。
即,用由铝、铜、黄铜、不锈钢等金属构成的大致长方形状的薄板作为材料,对该材料施行弯曲加工使大致圆筒状的传感器保持部半部21、大致I形状的连接部半部4及大致J形状的安装片(安装部半部)6连接而形成,藉此构成安装件半部2B。
而且,准备2个这样构成的安装件半部2B,使传感器保持部半部21、21的前端彼此、连接部半部4、4彼此及安装片6、6的前端彼此分别互相接触,用未图示的是固定手段的钎焊、过紧固、焊接、啮合、铆接加工等使连接部半部4、4间接合成一体,形成大致圆筒状的传感器保持部2、大致I形状的连接部3及大致U形状的安装部5而构成传感器安装件1B。
即,当安装部5安装在管子16中时,具有夹着该管子16对向的一对安装片6、6,但上述分割分成安装片6、6的一方侧和另一方侧,这些分割部分通过螺纹、过紧固、焊接、啮合、铆接加工等固定手段接合。
此时,也可以用固定手段使传感器保持部半部21、21的前端间也接合成一体。
在上述这样形成的传感器安装件1B的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侧装着温度传感器7,由来自该温度传感器7的信号可以控制热交换器的运行。
温度传感器7由嵌合在传感器保持部2内侧、由铝、铜、黄铜、不锈钢等金属构成的、形成前端封闭的大致圆筒状的检测部的保护罩8,在保护罩8的内侧嵌合的园棒状的传感器本体9和与传感器本体9连接的引出线10构成。
在保护罩8的开口部填充合成树脂系的粘结剂等的填充剂11,用该填充剂11封闭保护罩8的开口部,使传感器本体9和保护罩8接合成一体,从而可以防止传感器本体9从保护罩8中脱出。
将温度传感器7向安装件1B的安装是,用固定手段将安装件半部2B、2B彼此接合成一体构成传感器安装件1B后,将温度传感器7和保护罩8插入传感器保持部2中,温度传感器7和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面间填充上述填充剂11并使其固化。此时,不使用填充剂11时,也可以采用调整温度传感器7的外径尺寸法和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径尺寸法,使温度传感器7向传感器保持部2紧密嵌合。
另外,也可以在安装件半部2B的表面上附加凹部而嵌合。
另外,也可以在使连接部半部2B、2B彼此接合成一体前,预先使温度传感器7和保护罩8位于传感器保持部21、21的内侧,然后用固定手段使安装件半部2B、2B彼此接合成一体,使温度传感器保持在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侧。此时,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传感器保持部半部21的内面侧预先设凹部2a,使温度传感器7和保护罩8位于该凹部2a内后,用固定手段使安装部半部2B、2B彼此接合成一体。
在安装部5的内侧嵌合热交换器的流通热交换介质的管子16的直线部。此时,安装部5的底部的曲率半径与热交换器的管子16的曲率半径大体相同地设定,藉此,可以使管子16紧密的嵌合在安装部5的内侧,安装部5可以防止管子16的脱出。安装部5的壁厚设定比管子16的壁厚厚,藉此可以提高由管子16向传感器安装件1B的热传递率。
构成安装部5的各安装片6的前端向外方弯曲,在其部分上的内面形成斜度面或半径面的弯曲部6,因该弯曲部6,在将管子16插入安装部5时,可以防止在安装部5的开口部前端使管子16划伤。
虽然未作图示,但也可以在将构成安装部5的安装片6形成半圆形状,用固定手段使安装件半部2B、2B彼此接合成一体时,安装部5的内面的全体与管子16的直线部的周面全体相接触。通过做成这样的形状,能够有效地防止管子16从安装部5中脱出。另外,也可以在安装件半部2B的表面上进行如图15所示的冲暗销P或做成切口等台阶状变形有效地防止脱出。在将安装部5做成这样形状时,必须在用固定手段使安装件半部2B、2B彼此接合成一体前,使管子16的直线部位于安装片6、6间,然后用固定手段将安装件半部2B、2B彼此接合成一体。
连接部3使传感器保持部2保持大致圆筒状,使安装部5保持大致U形状,同时具有将安装部5侧的热传达给传感器保持部2侧的机能。而且,在使连接部半部4、4彼此接合成一体时,必须在使两者完全密着的状态下通过钎焊、过紧固、焊接、啮合、铆接加工等固定手段接合成一体。
由于温度传感器7形成为棒状,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3、以及安装部5具有保持温度传感器7的长度方向区域的宽度并以该顺序顺次形成,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3、以及安装部5的上述宽度大致相同地形成。藉此,管子16侧的热可以通过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直线地传达给温度传感器7的检测部,因而传热时的损失极小。
而且,将温度传感器7保持在按上述构成的传感器安装件1B的传感器保持部2中,使热交换器的管子16的直线部嵌合在该状态下的传感器安装件1B的安装部5的内侧,因此温度传感器7被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16的直线部,藉此,就可以检测热交换器的管子16侧的温度。
处于上述那样构成的该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安装件1B,热交换器的管子16侧的热通过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就传达给温度传感器7。此时,温度传感器7处于检测部的保护罩8的大致全体与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侧接触的状态,因几乎没有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因此不会发生受空气影响造成温度的检测误差,能够正确检测管子16侧的温度。
另外,由于管子侧16的热通过大体相同宽度形成的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直线的传达给温度传感器7的检测部,所以传热的损失极小,能够使温度的检测精度大幅度地提高。
另外,由传感器保持部半部21、安装片6及连接部半部4构成的安装件半部2B以同一枚金属制的薄板作为材料通过弯曲加工形成所定的形状,因此其制造变得容易。
而且,将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16的直线部时,使温度传感器7保持在传感器保持部2中,使管子16可以充分地嵌合在安装部5的内侧,因此不需要通过钎焊等将温度传感器7间接地安装在管子16侧的作业,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变得非常简单。
此外,由于将传感器安装件1B分割成2个的安装件半部2B、2B,将安装件半部2B、2B彼此间用固定手段接合成一体而构成传感器安装件1B,所以,在形成各安装件半部2B时,经弯曲加工变形的量很小,各安装件半部的加工变得简单。另外,也使安装件半部2B的前端向内侧弯曲,可以容易地安装管子16。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可以用一枚金属制薄板作为材料,对该材料施行弯曲加工形成由传感器保持部半部21、连接部半部4及安装片6构成的安装件半部2B,但也可以使大致圆筒状的传感器保持部半部21、大致I形状的连接部半部4及大致J形状的安装部半部6分别形成别体,通过钎焊等将他们接合成一体,藉此构成安装件半部2B。
在图17中,示出了本发明传感器安装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传感器安装件1B适用于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16的弯曲部分的情况,除此之外的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一样。
即,该传感器安装件1B是使与安装片6的连接部半部4的分界部沿着管子16的弯曲部弯曲,在将管子16的弯曲部插入安装部5中时,使安装部5的内面紧密与管子16的周面接触。
而且,处于该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传感器安装件1B,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同样,热交换器的管子16侧的热通过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传达给温度传感器7。此时,温度传感器7处于检测部的保护罩8的大致全体与传感器保持部2的内侧接触的状态,因几乎没有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因此不会发生受空气影响造成温度的检测误差,能够正确检测管子16侧的温度。
另外,由于管子侧16的热通过大体相同宽度形成的安装部5、连接部3及传感器保持部2直线的传达给温度传感器7的检测部,所以传热的损失极小,能够使温度的检测精度大幅度地提高。
另外,由传感器保持部半部21、安装片6及连接部半部4构成的安装件半部2B以同一枚金属制的薄板作为材料通过弯曲加工形成所定的形状,因此其制造变得容易。
而且,将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管子16的弯曲部时,使温度传感器7保持在传感器保持部2中,使管子16的弯曲部可以充分地嵌合在安装部5的内侧,因此不需要通过钎焊等将温度传感器7间接地安装在管子16侧的作业,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变得非常简单。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可以用一枚金属制薄板作为材料,对该材料施行弯曲加工形成由传感器保持部半部21、连接部半部4及安装片6构成的安装件半部2B,但也可以使大致圆筒状的传感器保持部半部21、大致I形状的连接部半部4及大致J形状的安装部半部6分别形成别体,通过钎焊等将他们接合成一体,藉此构成安装件半部2B。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在上述的传感器保持部2上也可以设盖部2g。
图18示出了折弯加工前的状态,而在相应于图1~图8所示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图中用Z2、Z3表示的弯曲线位置上进行弯曲加工时,在图1~图8所示传感器安装件1上就会形成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部3、安装部5。同时,从折弯部分2k折弯盖部2g,籍此在传感器保持部2上,封闭了插入保护罩8的封闭的前端侧的端部。另外,在相应于图15所示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图中用Z1表示的线处起切断图的上侧。
该盖部2g将温度传感器7密闭在传感器保持部2内,由于可以减少温度传感器7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因此温度传感器7受因空气造成的影响减少,可以更忠实地检测管子15、16的温度状态,降低了检测误差。
另外,为了将来自连接部3的热迅速地传到盖部2g,与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的折弯部分2k设在与连接部3连接的位置,或优选设在更接近连接部3的位置。另外,作为由多数部分构成盖部2g的情况,也可以采取分别与传感器保持部2连接那样构成。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将上述的传感器保持部2分别用保温材料2h包覆,藉此传感器保持部2的表面不与空气接触,因此防止了来自连接部3的热向周围散失,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这里,保温材料只要是具有绝热性的材料就行,例如,可以使用玻璃棉、渣绒(渣棉)、硅酸钙、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泡沫聚苯乙烯、陶瓷纤维、珍珠岩等。
此时,设图18所示的盖部2g,而且也可以使该盖部2g用保温材料2h包覆。这样,可以降低外部空气对温度传感器7的影响。

Claims (18)

1.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是在热交换器的流通热交换介质的管子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件,具备:
保持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部、
装着在上述管子上的安装部、和
连接上述传感器保持部和上述安装部的连接部,
上述传感器保持部具有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周边方向的全部区域接触的接触部,
上述连接部和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之间的连接部分的长度尺寸,以及上述连接部和上述安装部之间的连接部分的长度尺寸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沿着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尺寸相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和上述连接部被连接成为一体。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及上述连接部经弯曲加工而形成。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及上述连接部经压铸成形及挤压加工而形成。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传感器具有棒形状,沿着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轴线方向的上述传感器保持部的宽度尺寸、上述连接部的宽度尺寸、上述安装部的宽度尺寸,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长度尺寸相同。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及上述连接部经弯曲加工而形成。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及上述连接部经压铸成形和挤压加工形成。
8.按照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将矩形原料在一半处折弯,折弯的部分做成上述传感器保持部,连接该传感器保持部的部分做成连接部半部,连接该连接部半部的部分做成安装部半部,由这些安装部半部构成上述安装部,同时
在上述连接部半部之中的一个连接部半部上,沿着该安装部半部的宽度方向,设有向外侧突出的折弯部,该折弯部以包住另一个连接部半部的方式折弯,使上述连接部半部彼此相互固定,做成上述连接部。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传感器保持部分割为夹持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一对传感器保持部半部,上述连接部分割为与上述一对传感器保持部半部中的一个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半部,和与上述一对传感器保持部半部中的另一个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半部,上述安装部分割为与上述第一连接部半部相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半部,和与上述第二连接部半部相连接的第二安装部半部,上述第一连接部半部和上述第二连接部半部相互接合。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温度传感器形成为棒状,沿着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轴线方向的上述传感器保持部的宽度尺寸、上述连接部的宽度尺寸、上述安装部的宽度尺寸,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长度尺寸相同。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和上述连接部经弯曲加工形成。
12.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有夹着上述管子对向的一对安装片,上述安装部的分割按分成上述安装片的一方侧和另一方侧那样形成,这些分割部分通过螺纹、过紧固、焊接、啮合或铆接加工接合。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和上述连接部经弯曲加工形成。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温度传感器形成为棒状,沿着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轴线方向的上述传感器保持部的宽度尺寸、上述连接部的宽度尺寸、上述安装部的宽度尺寸,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长度尺寸相同。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上述安装部和上述连接部经弯曲加工形成。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保持部表面用保温材料包覆。
17.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和在该传感器安装件的传感器保持部中实装的温度传感器。
18.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件和在该传感器安装件的传感器保持部中实装的温度传感器。
CNB021437556A 2001-08-27 2002-08-24 传感器安装件和传感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4928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6837/2001 2001-08-27
JP2001256837 2001-08-27
JP256837/01 2001-08-27
JP190786/2002 2002-06-28
JP2002190786A JP2003083647A (ja) 2001-06-29 2002-06-28 センサ取付具およびセンサ
JP190786/02 2002-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7318A CN1407318A (zh) 2003-04-02
CN100449284C true CN100449284C (zh) 2009-01-07

Family

ID=2662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3755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49284C (zh) 2001-08-27 2002-08-24 传感器安装件和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9284C (zh)
MY (1) MY13507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5332A (zh) * 2011-10-24 2012-05-02 蚌埠日月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管道温度测量装置
CN102679167B (zh) * 2012-06-08 2014-03-1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安装机构
CN104006702B (zh) * 2014-06-13 2015-08-12 张爱华 一种换热器的感温装置
CN105509267B (zh) * 2014-10-10 2018-07-27 苏州东山昆拓热控系统有限公司 卡扣件
CN104776576B (zh) * 2015-04-03 2018-03-20 四川行之智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传感器安装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81543A (en) * 1975-10-27 1981-08-04 Zeev Raz Hand shower and temperature indicating unit
JPH0854289A (ja) * 1994-08-11 1996-02-27 Sokuon Kogyo:Kk センサ取付構造
JPH0882308A (ja) * 1994-09-12 1996-03-26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温度センサーの固定装置
JPH08182616A (ja) * 1994-12-28 1996-07-16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炊事具用熱検知装置
JPH08201186A (ja) * 1995-01-24 1996-08-09 Nkk Corp 鉄皮温度分布測定方法
CN1033361C (zh) * 1992-08-11 1996-11-27 瑞典先进出口创新公司 附着装置
JPH0996567A (ja) * 1995-10-02 1997-04-08 Ooizumi Seisakusho:Kk 感温センサ取付用ホルダ
US6193414B1 (en) * 1998-01-06 2001-02-27 Alfiero Balzano Dual protected instant temperature detecto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81543A (en) * 1975-10-27 1981-08-04 Zeev Raz Hand shower and temperature indicating unit
CN1033361C (zh) * 1992-08-11 1996-11-27 瑞典先进出口创新公司 附着装置
JPH0854289A (ja) * 1994-08-11 1996-02-27 Sokuon Kogyo:Kk センサ取付構造
JPH0882308A (ja) * 1994-09-12 1996-03-26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温度センサーの固定装置
JPH08182616A (ja) * 1994-12-28 1996-07-16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炊事具用熱検知装置
JPH08201186A (ja) * 1995-01-24 1996-08-09 Nkk Corp 鉄皮温度分布測定方法
JPH0996567A (ja) * 1995-10-02 1997-04-08 Ooizumi Seisakusho:Kk 感温センサ取付用ホルダ
US6193414B1 (en) * 1998-01-06 2001-02-27 Alfiero Balzano Dual protected instant temperature det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7318A (zh) 2003-04-02
MY135074A (en) 2008-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0003B (zh) 用于过程装置的耐腐蚀隔离组件
US5184514A (en) Corrosion resistant isolator
US7168334B1 (en) Arrangement for measuring a property of a fluid present in a tube
US6564650B2 (en) Dual loop coriolis effect mass flowmeter
US5046360A (en) Aerodynamic probe internal constructions
US5230248A (en) Corrosion resistant isolator
JP5201513B2 (ja) 圧力センサユニット
EP0965829B1 (en) Isolation diaphragm mounting
US7377174B2 (en) Capillary weld extension with thermal isolation
EP0940664A1 (en) Flush mount remote seal
CN100449284C (zh) 传感器安装件和传感器
WO2005036118A1 (en) Pressure transmitter module with leak-resistant sensor housing
US4735090A (en) Flange mounted pressure transmitter
US2600148A (en) Liquid circulation indicator
JP2003500146A (ja) 管内に存在する流体の特性を測定する装置
US4827905A (en) Outer glass pipe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pipes
ITPN960065A1 (it) Metodo per produrre uno scambiatore di calore per un apparecchio refrigerante e scambiatore di calore cosi' prodotto
CN1138941C (zh) 密封式管道波纹管
CN220912389U (zh) 一种科式流量计测量管保护外壳及流量计
JPH02500129A (ja) 二つの板状部分から組立てられる熱伝導壁
JP3919331B2 (ja) 燃料遮断弁の取付け構造
US20210404900A1 (en)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Differential Pressure System
JP2003148839A (ja) センサ取付具およびセンサ
JPS6230438Y2 (zh)
CN100361842C (zh) 电子通信线连接器、包括其的传动箱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