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6711C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6711C
CN100446711C CNB2004800211774A CN200480021177A CN100446711C CN 100446711 C CN100446711 C CN 100446711C CN B2004800211774 A CNB2004800211774 A CN B2004800211774A CN 200480021177 A CN200480021177 A CN 200480021177A CN 100446711 C CN100446711 C CN 1004467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crooked
section
operation portion
en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211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6075A (zh
Inventor
森山宏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26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6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67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671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 A61B1/005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the insertion parts being asymmetric, e.g. for unilateral bending mech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8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receiving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窥镜的结构具有插入部(2),该插入部(2)具有:弯曲部(12),其可向多个方向弯曲;以及末端部(11),其设置在该弯曲部(12)的末端侧,并配设有物镜光学系统(26)和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在插入部内贯穿,当使弯曲部向弯曲方向弯曲时,相对于观察光学系统所设置的位置,其开口配置在与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

Description

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插入部的内窥镜,该插入部具有可向多个方向弯曲的弯曲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内窥镜已被广泛利用。内窥镜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体腔内,可以观察体腔内的脏器等,或者根据需要,利用在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中插通的处置器具,进行各种治疗处置。
在这样的现有内窥镜中,例如,如日本特公昭51-35794号公报所述,提出了具有插入部的内窥镜,所述插入部具有能向上下左右方向等多个方向弯曲的弯曲部。
上述公报中所述的内窥镜这样构成弯曲部,根据弯曲方向,使弯曲部位的长度不同,以使其在某个方向进行大弯曲,在某个方向进行小弯曲,从而能够根据状况选择弯曲半径。
一般地,内窥镜构成为,通过对设置在操作部的旋钮或操纵杆等弯曲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牵引或松弛弯曲操作金属丝,以进行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操作。此外,内窥镜还在设置于弯曲部末端侧的末端部上,配设有物镜光学系统或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
另外,例如,在大肠等管腔中,当内窥镜需要使弯曲部反转观察(180°以上的弯曲)进行处置时,就要使弯曲部小弯曲地进行弯曲。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内窥镜能使上述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接近肿瘤等目标部位,并且,又能使上述物镜光学系统远离目标部位,既容易处置又容易观察,因此非常方便。
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公昭51-35794号公报中,并没有论述有关上述物镜光学系统与上述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的位置关系,以及与上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之间的关系,即,并没有具体论述:相对上述物镜光学系统与上述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弯曲部应当向什么方向弯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状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当反转观察进行处置时,其可以选择弯曲半径进行良好的处置作业。
本发明的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被插入被检体内;弯曲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上,根据操作者的弯曲操作,其能够向第1弯曲方向以及与该第1弯曲方向相比以小的弯曲范围并且以小的弯曲半径进行弯曲的第2弯曲方向进行弯曲,在所述第2弯曲方向上弯曲的部分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侧;观察光学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以及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其在上述插入部内贯穿,在通过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弯曲方向弯曲来反转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方向的反转观察的状态中,相对所述观察光学系统设置的位置,其开口配置在与所述第2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使其比所述观察光学系统更接近插入有所述内窥镜的管腔的管腔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末端部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弯曲部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弯曲部沿箭头B的方向视图。
图5是图3中的弯曲部沿箭头C的方向视图。
图6是图1中的内窥镜沿箭头A的方向视图。
图7是表示在监视器上显示的观察图像的方向的概略说明图。
图8是表示当末端部到达管腔内的目标部位附近时,插入部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图9是表示从图8的状态,以小弯曲半径使弯曲部弯曲时,插入部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使在管腔的弯折部中的弯曲部以小弯曲半径弯曲时,插入部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使在管腔的弯折部中的弯曲部以大弯曲半径弯曲时,插入部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图11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的末端部的正面图。图3是表示图1中的弯曲部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弯曲部沿箭头B方向的方向视图。图5是图3中的弯曲部沿箭头C方向的方向视图。图6是图1中的内窥镜沿箭头A方向的方向视图。图7是表示在监视器上显示的观察图像的方向的概略图。图8是表示当末端部到达管腔内的目标部位附近时,插入部的状态的概略图。图9是表示从图8的状态,以小弯曲半径使弯曲部弯曲时,插入部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0是表示使在管腔的弯折部中的弯曲部以小弯曲半径弯曲时,插入部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1是表示使在管腔的弯折部中的弯曲部以大弯曲半径弯曲时,插入部的状态的概略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的结构具有:细长的插入部2,其具有可挠曲性;以及操作部3,其设置在该插入部2的基端侧。内窥镜1在该操作部3上,还设置有从侧部延伸的具有可挠曲性的通用线缆4。该通用线缆4在其端部设置有连接部(未图示),该连接部可以自由装拆地与未图示的光源装置和视频处理器连接。此外,内窥镜1还可以与未图示的抽吸装置、前方送水装置、送液罐连接。
插入部2的结构具有:设置在其末端的硬质的末端部11;设置在该末端部11的基端的可自由弯曲的弯曲部12;以及设置在该弯曲部12的基端的细长形的具有可挠曲性的挠性管部13。
在操作部3中,在插入部2一侧,设置有用于握持内窥镜1的握持部3a。在该握持部3a的上侧(操作部3的基端侧),设置有:送气送水操作按钮21,其用于进行送气操作和送水操作;以及抽吸操作按钮22,其用于进行抽吸操作。
在设置有这些送气送水操作按钮21和抽吸操作按钮22的握持部3a的侧部一侧,设置有旋钮、操作杆等多个弯曲操作部件23,其用于进行可使弯曲部12沿多个方向弯曲的弯曲操作。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多个弯曲操作部件23,如后所述,其结构为设置有2个弯曲操作部件,可沿上下左右4个方向对弯曲部12进行弯曲操作。其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此外,在握持部3a的顶部侧,设置有多个遥控开关24,其用于对视频处理器进行遥控操作。
另一方面,在握持部3a的下侧(插入部2的基端侧),设置有处理器械插入口25,该处理器械插入口25是与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参照图8、图9)连通的开口。在该处理器械插入口25的端缘部,可装拆自由地安装有未图示的手术钳栓塞(鉗子栓)。
如图2所示,在插入部2的末端部11上,设置有:物镜光学系统26;送气送水喷嘴27,其用于向该物镜光学系统26的表面喷水或空气等流体,以洗涤物镜光学系统26的表面;照明光学系统28;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的末端开口部29A;以及前方送水开口部30,其用于清洗被检体的目标部位。另外,在物镜光学系统26的后方,配置有未图示的物镜光学系统。并且,虽没有图示,但在该物镜光学系统的成像位置,配置有摄像单元的摄像面(在光学式内窥镜的情况下,是图像导引部或中继透镜等图像传送光学系统的图像入射端面)。此外,在照明光学系统28的后方,配置有未图示的光导出射端面。另外,虚线是固定在末端部11上的后述的弯曲操作金属丝。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末端部11上,如后所述,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构成为相对于物镜光学系统26配置在外周方向。
下面,对弯曲部12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弯曲部12由多个弯曲块(也称节轮(sectional rings))分别转动自由地连续设置而构成。虽未图示,但通过在这些多个弯曲块上覆盖由细金属丝等编织成筒状的弯曲编织物,并且在该弯曲编织物上水密性地覆盖弯曲橡胶,来形成弯曲部12。另外,在图3中,弯曲部12表示为已拆除弯曲编织物和弯曲橡胶的状态。
弯曲部12由末端侧部分12a与基端侧部分12b两个部分构成。在末端侧部分12a中,弯曲块31安装在末端部11上。弯曲块31在其后部边缘(基端侧边缘)的水平方向的圆周部上,具有一对枢轴支承部31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谓水平方向,为了容易说明起见,就是指朝向图3纸面、大约为横向的方向,是与弯曲部12的轴正交的一个方向,另外,所谓垂直方向,就是与该水平方向正交,并且与弯曲部12的轴也正交的方向。
此外,在末端侧部分12a中,在弯曲块31的基端边缘(以下,称为后缘)上,安装有弯曲块32的末端边缘(以下,称为前缘)。弯曲块32在前缘的水平方向的圆周部上,具有枢轴支承部32a,同时,在后缘的垂直方向的圆周部上,具有枢轴支承部32b。另外,通过用枢轴33将枢轴支承部32a连接在弯曲块31的枢轴支承部31a上,弯曲块32可以沿上下方向绕枢轴转动。
同样地,在末端侧部分12a上,弯曲块34在前缘的垂直方向的圆周部上具有枢轴支承部34a,同时,在后缘的水平方向的圆周部上,具有枢轴支承部34b,通过由枢轴35将枢轴支承部34a连接到弯曲块32的枢轴支承部32b,该弯曲块34可以沿水平方向绕枢轴转动地连接到弯曲块32上。
并且,弯曲块36在前后缘同时在水平方向的圆周部上具有枢轴支承部36a、36b。通过由枢轴37将枢轴支承部36a连接到弯曲块34的枢轴支承部34b上,弯曲块36就可以沿上下方向绕枢轴转动地连接到弯曲块34上。
同样地,弯曲块38在前缘的水平方向的圆周部上,具有一对枢轴支承部38a,在后缘的垂直方向的圆周部上,具有一对枢轴支承部38b。通过由枢轴39将枢轴支承部38a连接到弯曲块36的枢轴支承部36b,弯曲块38就可以沿上下方向绕枢轴转动地连接到弯曲块36上。以下,与弯曲块34、36、38相同,弯曲块40相对弯曲块38可沿水平方向绕枢轴转动地进行安装,弯曲块41相对弯曲块40,可沿上下方向绕枢轴转动地进行安装,弯曲块42相对弯曲块41,可沿上下方向绕枢轴转动地进行安装,另外,弯曲块43相对弯曲块42,可沿水平方向绕枢轴转动地进行安装。如上所述,弯曲块40、41、42、43分别与其前面的弯曲块,沿上下和水平方向交替地可绕枢轴转动地进行连接。
如上所述,在弯曲部12的末端侧部分12a中的交替绕枢轴转动连接的弯曲块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此外,也可以取消弯曲块36和弯曲块41,将弯曲块34与弯曲块38,以及弯曲块40与弯曲块42直接连接起来。
通过上述结构,弯曲部12的末端侧部分12a就可以沿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的4个方向弯曲。
另一方面,弯曲部12的基端侧部分12b与末端侧部分12a不同,在基端侧部分12b上,各弯曲块44~49在其前后缘,同时在水平方向的圆周部上具有枢轴支承部,以与相互邻接的弯曲块连接,并且只在上下方向的2个方向上可以弯曲。当然,对弯曲块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并且,通过将设置在其后缘水平方向的圆周部的一对枢轴支承部、与基端侧部分12b的最末端的弯曲块44的前缘的38a的设于水平方向上的圆周部的一对枢轴支承部连接起来,末端侧部分12a的最基端的弯曲块43与弯曲块44连接。
在弯曲部12的末端侧部分12a中,具有一对弯曲操作金属丝(也称为细绳)51、52,其用于从末端侧牵引或松弛而进行弯曲操作,该一对弯曲操作金属丝51、52从盘管(coil pipe)(也称为密绕线圈)53、54内部通过,并沿着水平方向的枢轴近旁,贯穿弯曲部12和挠性管部13内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用的盘管具有将金属丝紧密地绕成管状的非压缩性结构。
这些操作金属丝51、52,其末端部被分别固定在末端部11的基端侧框体11a上的沿水平方向相互分离的2点51a、52a上,其基端部连接到设置于操作主体内的未图示的弯曲操作机构(手动控制机构)上,可以交替地提供牵引和松弛。另外,弯曲操作机构(手动控制机构)连接到后述的弯曲操作部件23B上。
盘管53、54分别嵌套在弯曲操作金属丝51、52上,各末端部分别被固定在基端侧部分12b的弯曲块44的沿水平方向相互面对的内壁上,各基端部被固定在操作主体的位置固定部。由此,盘管53、54就会将由各管基端部提供的拉伸动作量,在密绕线圈的末端部正确地提供给弯曲操作金属丝51、52。
从而,弯曲部12通过对弯曲操作金属丝51、52的选择性操作,如图4所示,只使弯曲部12的末端侧部分12a的范围的部分,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右方向弯曲。
同样地,一对弯曲操作金属丝55、56从非压缩性盘管57、58内通过,沿着上下方向的枢轴近旁,贯穿弯曲部12和挠性管部13内部。
这些弯曲操作金属丝55、56,其各末端部被分别固定在末端部11的基端侧框体11a上的沿垂直方向相互分离的2点55a、56a上,各基端部连接到操作主体内的另一个未图示的弯曲操作机构(手动控制机构)上,就可以交替地提供牵引和松弛。并且,另一个弯曲操作机构(手动控制机构)连接到后述的弯曲操作部件23A上。
盘管57、58分别嵌套在弯曲操作金属丝55、56上,各末端部分别被固定在挠性管部13的沿上下方向相互面对的内壁上,各基端部被固定在操作主体的位置固定部。
从而,弯曲部12通过对弯曲操作金属丝55、56的选择性操作,如图5所示,对整个末端侧部分12a和基端侧部分12b的两者的范围,施加牵引力,可使末端侧部分12a和基端侧部分12b沿上下方向弯曲。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弯曲操作部件23A的操作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曲率半径,比根据弯曲操作部件23B的操作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曲率半径大。
如上所述,当选择性地拉伸弯曲操作金属丝51、52时,只有末端侧部分12a的范围沿水平方向可调节地进行弯曲,此外,当选择性地拉伸弯曲操作金属丝55、56时,包含末端侧部分12a和基端侧部分12b在内,弯曲部12在整个范围内沿上下方向可调节地进行弯曲。
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在插入部2的轴向上,通过弯曲操作部件23A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末端侧的位置,与通过弯曲操作部件23B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末端侧的位置基本相同。另外,在插入部2的轴向上,根据弯曲操作部件23A的操作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后端侧的位置,与根据弯曲操作部件23B的操作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后端侧的位置相比,位于插入部2的近手侧(手元側)位置。
如果同时拉伸弯曲操作金属丝51或52和弯曲操作金属丝55或56,则末端侧部分12a和基端侧部分12b作为整体,沿上下方向弯曲,同时,只有末端侧部分12a沿水平方向弯曲,可以赋予弯曲部12以期望的弯曲状况,非常有利于内窥镜1的操作。
本实施方式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多个弯曲操作部件23中,由接近操作部3的握持部3a一方的弯曲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的弯曲部12的至少一个弯曲方向的弯曲部位的长度,比由其它弯曲操作部件操作的其它弯曲方向上的弯曲部位长。即,根据弯曲操作部件23A的操作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弯曲范围,比根据弯曲操作部件23B的操作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弯曲范围大。换言之,根据弯曲操作部件23A的操作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弯曲部位的长度,比根据弯曲操作部件23B的操作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弯曲部位的长度长。反过来说,根据弯曲操作部件23B的操作进行弯曲的弯曲部12的弯曲范围,比根据弯曲操作部件23A的操作进行弯曲的弯曲范围小。
此处,内窥镜1,例如,如后所述,当肿瘤等目标部位存在于管腔皱褶的背面侧壁上时,为了在观察范围内捕捉目标部位,必须以小弯曲半径进行弯曲部12的弯曲操作。在此情况下,上述弯曲操作只偶尔使用,频率较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内窥镜1将用于牵引或松弛弯曲操作金属丝51或52的弯曲操作部件,设定为远离操作部3的握持部3a一方的弯曲操作部件23B,所述弯曲操作金属丝51或52只对弯曲部12的末端侧部分12a施加牵引力。该弯曲操作部件23B用右手也可以使用。
另一方面,与此相对,内窥镜1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将用于牵引或松弛弯曲操作金属丝55或56的弯曲操作部件,设定为接近操作部3的握持部3a一方的弯曲操作部件23A。该弯曲操作部件23A位于握持着握持部3a的左手的拇指容易到达的位置。
此外,通过弯曲操作部件23A操作的弯曲部12中的末端侧部分12a和基端侧部分12b的弯曲方向,如图7所示,就是使显示在作为显示装置的监视器60上的观察图像61,在监视器60的重力方向(UP)或反重力方向(DOWN)移动的方向。
此外,通过弯曲操作部件23B操作的弯曲部12中的末端侧部分12a的弯曲方向,如图7所示,就是使显示在作为显示装置的监视器60上的观察图像61,在监视器60的水平方向,即左方向(LEFT)或右方向(RIGHT)移动的方向。
此处,例如,如图8所示,在大肠等管腔内,当肿瘤等目标部位存在于管腔皱褶的背面侧壁上时,当使内窥镜1的弯曲部12弯曲大于等于180°、反转观察进行处置时,为了在观察范围内捕捉目标部位,可以区别左右方向,选择性地使弯曲部12小弯曲地进行弯曲。
此时,在末端部11上,如图9所示,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构成为,相对于物镜光学系统26配置在外周方向上。具体地,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在插入部2内贯穿。另外,弯曲部12向图8所示的弯曲方向BO弯曲,但是相对于作为观察光学系统的物镜光学系统26所设置的位置,开口部29A配置在与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NBO侧。
此外,如图8所示,弯曲部12向图8所示的弯曲方向BO弯曲,但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在插入部2内,相对于插入部2的中心轴,贯穿于与弯曲方向BO相反方向的NBO侧。
从而,内窥镜1在大肠等管腔内,在使弯曲部12反转观察进行处置时,可以进行弯曲部12的弯曲操作,使得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接近肿瘤等目标部位,并且,使物镜光学系统26远离管腔壁。
如果物镜光学系统26接近管腔壁,则在凹凸形状的管腔壁中,有时物镜光学系统26会被部分腔壁遮挡,不能充分确保视野。如果物镜光学系统26远离腔壁,就容易确保管腔的视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具有这样的结构:作为多个弯曲操作部件23,设置有两个,即,接近操作部3的握持部3a一方的弯曲操作部件23A,以及远离一方的弯曲操作部件23B,可以对弯曲部12沿上下左右方向进行弯曲操作,但是,还可以于弯曲部12安装可使弯曲部12沿倾斜方向或其它方向弯曲的弯曲操作金属丝,并设置可执行该方向的弯曲操作的弯曲操作部件。
这样构成的内窥镜1在被连接到光源装置和视频处理器的同时,还连接到抽吸装置、前方送水装置、送液罐,在内窥镜检查等中进行利用。另外,如图1所示,手术者用左手握持内窥镜1的握持部3a,将插入部2插入被检体的体腔内,例如大肠等内,观察目标部位。
例如,如图10所示,大肠在管腔A与管腔B之间存在许多急剧弯折部。
手术者通过握持着握持部3a的左手的拇指,操作弯曲操作部件23A,进行弯曲部12的弯曲操作。这样,内窥镜1通过弯曲操作机构(手动控制机构),牵引或松弛弯曲操作金属丝55或56,在整个末端侧部分12a和基端侧部分12b的两方的范围施加牵引力,如图11所示,弯曲部12在整个该两方的范围弯曲。由于内窥镜1的弯曲部12较长,只要施加弯曲,插入部2就不会顶住,容易绕过弯折部前进,使插入部2的末端部11到达下一个管腔B。
另外,如图8所示,内窥镜1的末端部11到达目标部位。
此处,当肿瘤等目标部位存在于管腔壁时,手术者区别左右方向,选择性地以小弯曲半径,对弯曲部12进行弯曲操作,以将目标部位捕捉在观察范围内。
手术者伸直左手的拇指,从外侧向内侧弯曲地操作弯曲操作部件23B,以进行弯曲部12的弯曲操作。这样,如图9所示,通过弯曲操作机构(手动控制机构),牵引或松弛内窥镜1的弯曲操作金属丝51或52,只对末端侧部分12a施加牵引力,使弯曲部12弯曲。
另外,手术者一边观察显示在监视器上的观察图像,一边利用手术钳等未图示的处置器械,对肿瘤等目标部位施行处置。
此处,如上所述,在内窥镜1的末端部11上,相对于物镜光学系统26将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配置在外周方向上,使该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接近肿瘤等目标部位,并且使物镜光学系统26远离管腔壁。
从而,内窥镜1可使从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的开口部29A伸出的手术钳等处置器械的末端侧,容易地到达肿瘤等目标部位,容易地进行处置。此外,由于内窥镜1不会被部分管腔壁遮住,可以俯视处置器械的末端部所处置的目标部位周围的内窥镜图像,因此容易进行观察。
其结果,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获得了在反转观察进行处置时可以选择弯曲半径进行良好的处置作业的效果。
并且,通常,由于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在内设于内窥镜1的管类中最大,因此在进行小弯曲时,存在着挤曲的危险,当进行小弯曲时,如果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29在弯曲部12的外侧穿过的话(比插入部2的中心轴更靠外侧方向),就可以尽量防止挤曲的发生。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虽然将本发明应用于在插入部2的末端部11中内设有摄像装置的电子内窥镜中;但也可以应用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电子内窥镜中,即,将未图示的图像导引部插通插入部2,利用内设在操作部3中的摄像装置,对由该图像导引部导光的被摄体像进行摄像;或者,也可以应用在所谓光学式内窥镜中,该光学式内窥镜可通过设置在操作部3的上部的目镜,对由该图像导引部导光的被摄体像进行观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实现这样的内窥镜,当用其反转观察进行处置时,可选择弯曲半径,进行良好的处置作业。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变形。
产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由于在反转观察进行处置时,可以选择弯曲半径,进行良好的处置作业,因此,不仅医疗用,而且也可应用在工业用内窥镜中。

Claims (25)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具有:
插入部,其被插入被检体内;
弯曲部,其设置于所述插入部,根据操作者的弯曲操作,其能够向第1弯曲方向以及与该第1弯曲方向相比以小的弯曲范围并且以小的弯曲半径进行弯曲的第2弯曲方向进行弯曲,在所述第2弯曲方向上弯曲的部分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侧;
观察光学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
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其在所述插入部内贯穿,在通过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弯曲方向弯曲来反转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方向的反转观察的状态中,相对于所述观察光学系统设置的位置,其开口配置在与所述第2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使其比所述观察光学系统更接近插入有所述内窥镜的管腔的管腔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设置有:第1弯曲操作部,其用于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1弯曲方向弯曲;以及第2弯曲操作部,其用于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弯曲方向弯曲,
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范围,比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范围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侧的位置基本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相比,位于插入部的近手侧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相比,位于插入部的近手侧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由分别转动自由地连接起来的多个弯曲块构成,所述多个弯曲块通过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进行弯曲,所述多个弯曲块的末端侧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进行弯曲。
7、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具有:
插入部,其被插入被检体内;
弯曲部,其设置于所述插入部,根据操作者的弯曲操作,其能够向第1弯曲方向以及与该第1弯曲方向相比以小的弯曲范围并且以小的弯曲半径进行弯曲的第2弯曲方向进行弯曲,在所述第2弯曲方向上弯曲的部分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侧;
观察光学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
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内,在通过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弯曲方向弯曲来反转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方向的反转观察状态中,相对于所述插入部的中心轴,其在与所述第2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侧行进,使其比所述观察光学系统更接近插入有所述内窥镜的管腔的管腔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设置有:第1弯曲操作部,其用于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1弯曲方向弯曲;以及第2弯曲操作部,其用于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弯曲方向弯曲;
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范围,比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范围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侧的位置基本相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相比,位于插入部的近手侧位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相比,位于插入部的近手侧位置。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由分别转动自由地连接起来的多个弯曲块构成,所述多个弯曲块通过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进行弯曲,所述多个弯曲块的末端侧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进行弯曲。
13、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具有:
插入部,其被插入被检体内;
观察光学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
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其在所述插入部内贯穿,并在所述末端具有开口,
弯曲部,其设置于所述插入部,根据操作者的弯曲操作,至少向第1弯曲方向和第2弯曲方向进行弯曲,
向所述第1弯曲方向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部位的长度,比向所述第2弯曲方向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部位的长度长,并且,在通过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弯曲方向弯曲来反转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方向的反转观察的状态中,相对于所述观察光学系统设置的位置,所述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的开口配置在与所述第2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使其比所述观察光学系统更接近插入有所述内窥镜的管腔的管腔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设置有:第1弯曲操作部,其用于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1弯曲方向弯曲;以及第2弯曲操作部,其用于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弯曲方向弯曲,
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范围,比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范围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侧的位置基本相同。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相比,位于插入部的近手侧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相比,位于插入部的近手侧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由分别转动自由地连接起来的多个弯曲块构成,所述多个弯曲块通过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进行弯曲,所述多个弯曲块的末端侧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进行弯曲。
19、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具有:
插入部,其被插入被检体内;
观察光学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
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其在所述插入部内贯穿,并在末端具有开口;
弯曲部,其设置于所述插入部,根据操作者的弯曲操作进行弯曲;
所述弯曲部具有第1弯曲方向,以及与向所述第1弯曲方向弯曲时的弯曲半径相比,能以较小的弯曲半径进行弯曲的第2弯曲方向,在所述第2弯曲方向上弯曲的部分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侧,并且,在通过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弯曲方向弯曲来反转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方向的反转观察的状态中,相对于所述观察光学系统,所述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的开口设置在与所述第2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设置有:第1弯曲操作部,其用于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1弯曲方向弯曲;以及第2弯曲操作部,其用于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2弯曲方向弯曲,
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范围,比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范围大。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侧的位置基本相同。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相比,位于插入部的近手侧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根据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与根据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弯曲的所述弯曲部的后端侧的位置相比,位于插入部的近手侧位置。
24、如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由分别转动自由地连接起来的多个弯曲块构成,所述多个弯曲块通过所述第1弯曲操作部进行弯曲,所述多个弯曲块的末端侧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进行弯曲。
25、一种内窥镜,其具有插入部,该插入部具有:弯曲部,其能够向2个方向弯曲;以及末端部,其设置在该弯曲部的末端侧,并配设有物镜光学系统和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其特征在于,
向在所述2个方向中的弯曲部位的长度比其它的形成得短的第一弯曲方向弯曲的弯曲部位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侧,通过使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一弯曲方向弯曲来反转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方向的反转观察的状态中,相对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所述处置器械插通用通道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
CNB2004800211774A 2003-07-28 2004-07-22 内窥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67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02492A JP2005040293A (ja) 2003-07-28 2003-07-28 内視鏡
JP202492/2003 2003-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6075A CN1826075A (zh) 2006-08-30
CN100446711C true CN100446711C (zh) 2008-12-31

Family

ID=34100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117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6711C (zh) 2003-07-28 2004-07-22 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65404A1 (zh)
EP (1) EP1649799B1 (zh)
JP (1) JP2005040293A (zh)
CN (1) CN100446711C (zh)
WO (1) WO20050092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6561A1 (en) * 2005-08-23 2007-03-0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JP2009247624A (ja) * 2008-04-07 2009-10-29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と、内視鏡の可撓管部と湾曲部との連結方法と、この連結方法を備える内視鏡の製造方法と、内視鏡オーバーチューブと、内視鏡オーバーチューブの可撓管部と湾曲部との連結方法と、この連結方法を備える内視鏡オーバー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JP5384869B2 (ja) * 2008-07-24 2014-01-08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処置システム
JP5554999B2 (ja) * 2010-02-03 2014-07-23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WO2011145681A1 (ja) * 2010-05-21 2011-11-24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第二湾曲部付内視鏡
CN103249347B (zh) * 2011-07-15 2015-11-2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插入设备
CN103491846B (zh) * 2011-09-01 2016-08-1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3764010B (zh) * 2012-08-14 2015-12-3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3381088A (zh) * 2013-08-02 2013-11-06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纤维内窥镜
US11707184B2 (en) * 2015-03-02 2023-07-2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ingle piece bending neck for an articulating ultrasound probe
CN109567927B (zh) * 2018-11-22 2021-06-29 清华大学 一种腔内操作工具
CN114554930A (zh) * 2019-08-15 2022-05-27 奥瑞斯健康公司 具有多个弯曲节段的医疗装置
CN115460966A (zh) * 2020-04-27 2022-12-09 安布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插入式内窥镜的铰接式弯曲段本体
EP4171348A1 (en) * 2020-06-26 2023-05-03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Endoscope bending sec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9151A (en) * 1970-12-21 1974-03-26 Olympus Optical Co Controllably bendable tube of an endoscope
JPH0683702B2 (ja) * 1990-03-06 1994-10-2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US5704898A (en) * 1995-11-17 1998-01-06 Circon Corporation Articulation mechanism for an endoscope
JP2001190493A (ja) * 2000-01-14 2001-07-1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
US20020099266A1 (en) * 2000-10-02 2002-07-25 Takeshi Ogura Endoscope
JP2002209832A (ja) * 2001-01-12 2002-07-3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5794B1 (zh) * 1970-12-21 1976-10-05
DE4201280C1 (zh) * 1992-01-18 1992-12-10 Richard Wolf Gmbh, 7134 Knittlingen, De
US5538496A (en) * 1993-02-01 1996-07-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cover type endoscope
JP2002177198A (ja) * 2000-10-02 2002-06-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9151A (en) * 1970-12-21 1974-03-26 Olympus Optical Co Controllably bendable tube of an endoscope
JPH0683702B2 (ja) * 1990-03-06 1994-10-2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US5704898A (en) * 1995-11-17 1998-01-06 Circon Corporation Articulation mechanism for an endoscope
JP2001190493A (ja) * 2000-01-14 2001-07-1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
US20020099266A1 (en) * 2000-10-02 2002-07-25 Takeshi Ogura Endoscope
JP2002209832A (ja) * 2001-01-12 2002-07-3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49799B1 (en) 2012-08-29
CN1826075A (zh) 2006-08-30
US20050065404A1 (en) 2005-03-24
WO2005009229A1 (ja) 2005-02-03
EP1649799A4 (en) 2008-12-10
JP2005040293A (ja) 2005-02-17
EP1649799A1 (en) 2006-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6711C (zh) 内窥镜
US10905320B2 (en) Multi-camera endoscope
US10638922B2 (en) Multi-camera endoscope
CN107072482B (zh) 单次使用、端口可部署的关节运动内窥镜
US7789826B2 (en) Manually controlled endoscope
US8221311B2 (en) Face tip assembly for an endoscope
US7883459B2 (en) Endoscope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same
CN103517664B (zh) 内窥镜
EP2744390A1 (en)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CN215128274U (zh) 转向控制机构、内窥镜和医用检查装置
CN1826076A (zh) 内窥镜
US9775493B2 (en)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system provided with the endoscope
US11864734B2 (en) Multi-camera endoscope
JP7077467B1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カプセル内視鏡の操作器具およびカプセル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2551640A (zh) 用于内窥镜的连接装置和内窥镜系统
JP2012045326A (ja) 硬性内視鏡
JPH11305A (ja) 前方視型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