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3233C -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3233C
CN100433233C CNB2005100593402A CN200510059340A CN100433233C CN 100433233 C CN100433233 C CN 100433233C CN B2005100593402 A CNB2005100593402 A CN B2005100593402A CN 200510059340 A CN200510059340 A CN 200510059340A CN 100433233 C CN100433233 C CN 1004332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ayer
plasma display
depression
dep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93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41624A (zh
Inventor
张昭仁
阙壮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593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3233C/zh
Publication of CN1841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1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32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32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该前基板包括基板、多对电极对、介电层以及保护层。其中,电极对设置于基板上,介电层设置于基板上且覆盖此些电极对,介电层在对应电极对的位置具有多个凹穴,且此些凹穴具有不同的深度。通过对应不同特性的萤光材料来设计凹穴深度,能够使等离子显示器的发光效率最佳化。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前基板的介电层上具有不同深度凹穴的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作为人与计算机接口的沟通界面的显示器其重要性也日渐增加。近年来,平面显示器更是大幅地取代了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目前平面显示器主要有下列几种:等离子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OELD)以及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其中,等离子显示器以其大尺寸、自发光、无视角依存、轻薄以及全彩化等优点而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可望成为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的主流。
目前的等离子显示器主要由前基板(front substrate)、后基板(rearsubstrate)以及放电气体所构成。图1所示为公知等离子显示器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1,等离子显示器100主要由前基板120、后基板110以及位于前基板120与后基板110之间的反应气体(未标示)所构成。其中,前基板120主要由基板122、X电极124、Y电极125、介电层126以及保护层127所构成。X电极124主要由透明电极124a与汇流电极(buselectrode)124b所构成,而Y电极125则由透明电极125a与汇流电极125b所构成。目前的等离子显示器中,透明电极124a与透明电极125a的材料通常是锡铟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但由于锡铟氧化物的导电性与金属相比之下仍较为不足,所以会在透明电极124a与透明电极125a上分别设置金属材料的汇流电极124b与汇流电极125b,以便于增加X电极124与Y电极125的导电性。
介电层126设置于基板122上,并覆盖住X电极124与Y电极125,而保护层127则设置于介电层126上,用以保护X电极124与Y电极125,以避免在等离子显示器的放电过程中损坏X电极124与Y电极125。
后基板110主要由基板112、地址电极(address electrode)114、阻隔壁(rib)116以及萤光材料层118所构成。其中,地址电极114设置在基板112上,且在地址电极114上设置有一层上玻璃(over glass)层115。一般而言,阻隔壁116则设置在相邻的地址电极114之间的上玻璃层115上,而在基板112上形成多个放电空间130。萤光材料层118则是设置在放电空间130中的地址电极114上方的上玻璃层115上,并覆盖住阻隔壁116的侧壁。此外,放电气体(未标示)设置在放电空间130之内。
然而,在图1的等离子显示器中,其放电空间130仅由阻隔壁116所形成,因而使得其放电空间较小,并且在图1的交流电等离子显示器(AC-PDP)中,会因为电场的互相干扰(Cross talk)而产生误放电现象。
图2所示为本发明公知的另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中与图1中代表相同构件者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在图2中,通过减少X电极124与Y电极125所对应位置的介电层126厚度,亦即是在前基板120的介电层126中形成多个凹穴128,从而降低初始电压、增加放电空间及介电层的电容。
然而,在图2所示的等离子显示器中,在介电层126中所形成的凹穴128的深度一致,因此无法针对红色、绿色、蓝色等不同特性的萤光材料来调整其电容与电荷的累积,从而无法进一步的将等离子显示器的发光效率最佳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能够降低等离子显示器的初始电压、并增加放电空间,提高等离子显示器的发光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能够降低等离子显示器产生互相干扰(Crosstalk)的现象。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对应萤光材料的特性,进一步的将等离子显示器的发光效率最佳化。
本发明提出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包括基板、多对电极对以及介电层。其中介电层,设置于基板上且覆盖电极对,介电层在对应此些电极对的位置具有多个凹穴,此些凹穴具有不同的深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多对电极对、介电层、第二基板、多条地址电极、上玻璃层、阻隔壁以及萤光材料层。其中电极对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介电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且覆盖电极对,介电层在对应电极对的位置具有多数个凹穴,且此些凹穴具有不同的深度。地址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上,上玻璃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上并覆盖地址电极,阻隔壁设置于上玻璃层上,且每二条相邻的地址电极以阻隔壁相隔,萤光材料层覆盖住阻隔壁的侧壁以及地址电极上方的上玻璃层,其中电极对、介电层与地址电极、阻隔壁、萤光材料层相对设置,并且阻隔壁之间的空间与此些凹穴构成多个放电空间。
本发明提出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基板,接着于基板上形成多对电极对,然后于基板上形成介电层以覆盖此些电极对,其中介电层在预定形成放电空间的位置具有多个凹穴,且此些凹穴具有不同的深度。
本发明通过在前基板的介电层中形成凹穴,因此在所形成的等离子显示器中,放电空间是由阻隔壁之间的空间与凹穴所构成,因此能够得到较大的放电空间。而且,由于在凹穴中的介电层的厚度较薄(亦即是指对应电极对位置的介电层),因此能够降低等离子显示器的初始电压,并提高等离子显示器的发光效率。
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在介电层中所形成的凹穴具有不同的深度,亦即使得对应凹穴位置的介电层具有不同的厚度,因而能够避免产生互相干扰的现象。
再者,在本发明中,由于在介电层中所形成的凹穴具有不同的深度,亦即使得对应凹穴位置的介电层具有不同的厚度,因此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特性的萤光材料个别调整其电容与电荷的累积值,进一步的将等离子显示器的发光效率最佳化。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公知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公知另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4A至图4E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
100、200:等离子显示器
110、210:后基板
112、122、212、222:基板
114、214:地址电极
115、215:上玻璃层
116、216:阻隔壁
118、218:萤光材料层
120、220:前基板
124、224:X电极
125、225:Y电极
124a、125a、224a、225a:透明电极
124b、125b、224b、225b:汇流电极
126、226:介电层
127、229:保护层
128、228、228a、228b、228c:凹穴
130、230:放电空间
223:电极对
226a、226b、226c、226d:介电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剖面图。请参照图2,等离子显示器200主要包括后基板210以及前基板220。
其中,后基板210至少包括基板212、地址电极214、上玻璃层215、阻隔壁216以及萤光材料层218。地址电极214设置在基板212上,上玻璃层215设置在基板212上并覆盖地址电极214,阻隔壁216设置在上玻璃层215上并用以将相邻的地址电极214隔开。在本实施例中,阻隔壁216例如是具有多个互相平行的条状图案的膜层,且每一条状图案均位于相邻的地址电极214之间。而萤光材料层218则覆盖住地址电极214上方的上玻璃层215与阻隔壁216的侧壁,萤光材料层218例如是分别包括有可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萤光材料。其中,在任两条条状图案之间的萤光材料层218例如是红色萤光层、绿色萤光层、蓝色萤光层的中的一种,并且此些萤光材料层218以一定的规律进行设置,其例如是以红、绿、蓝或是红、蓝、绿的顺序进行排列。
前基板220至少包括基板222、多对电极对223、介电层226以及保护层229。电极对223设置在基板222上,而介电层226设置在基板222上并覆盖此些电极对223,此处特别的是,在介电层226中设置有多个凹穴228(228a、228b、228c),其中此些凹穴228在对应电极对223的位置设置,并且此些凹穴228具有不同的深度,此外,由图3可知,由于所形成的介电层226具有平坦的表面并且在凹穴228中未显露出电极对223,因此相对于不同深度的凹穴228,在对应凹穴228位置的介电层226亦会具有不同的厚度。而保护层229则设置于介电层226上,用以保护电极对223,以避免在等离子显示器的放电过程中损坏电极对223。
再者,在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器中,每一对电极对223例如是由互相平行的X电极224以及Y电极225所构成,且其延伸方向与地址电极214的延伸方向不同,例如是相互垂直。而且,X电极224与Y电极225例如是个别由透明电极224a、225a以及设置于其上的汇流电极224b、225b所构成,其中透明电极224a、225a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或是其它可作为透明电极的材料,而汇流电极224b、225b的材料例如是低阻值的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用以降低X电极224与Y电极225的阻值。并且,此些凹穴228的位置进一步对应基板212上的萤光材料层218。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相对应于萤光材料层218具有红色萤光层、绿色萤光层以及蓝色萤光层,凹穴228(228a、228b、228c)亦具有三种不同的深度,因此,对于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等三种不同颜色或特性的萤光材料而言,其在萤光体室(cell)处所形成的放电空间230大小不相同,并且在萤光体室处的介电层226厚度亦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放电气体(未标示)分别设置在此些条状阻隔壁216与凹穴228所组成的放电空间230中。当施加电压于X电极224以及Y电极225上,并输入信号至某一放电空间230内的地址电极214时,则此放电空间230内通有电压的X电极224以及Y电极225之间将会产生放电,并激发放电气体使其发出紫外光,而紫外光即会照射到放电空间230内的萤光材料层218,进而使等离子显示器200发出光线。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其中阻隔壁216为多个条状图案,且此些条状图案为彼此平行。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中阻隔壁216亦可以为多个格状图案,并且此些格状图案例如是以蜂巢状的方式排列。
在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由于在前基板220的介电层226中形成有凹穴228,在所形成的等离子显示器200中,放电空间230是由阻隔壁216之间的空间与凹穴228所构成的,因此能够得到较大的放电空间。而且,由于在凹穴228中的介电层226的厚度较薄(亦即是指对应电极对223位置的介电层226),因此能够降低等离子显示器的初始电压,并提高等离子显示器的发光效率。
而且,在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由于在介电层226中所形成的凹穴228具有不同的深度,亦即使得对应凹穴228位置的介电层226具有不同的厚度,因而能够避免产生互相干扰的现象。
再者,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由于在介电层226中所形成的凹穴228具有不同的深度,亦即使得对应凹穴228位置的介电层226具有不同的厚度,因此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颜色以及特性的萤光材料层个别调整其电容与电荷的累积值,进一步的将等离子显示器的发光效率最佳化。
图4A至图4E所示为图3所示的前基板的制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对应萤光材料层包括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等三种颜色,在下述工艺中所形成的介电层具有三种不同深度的凹穴。
首先,请参照图4A,提供基板222,接着在基板222上形成多对电极对223,其中此些电极对223的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或是其它可作为透明电极的材料,并且电极对223例如是可采用微影蚀刻法或是剥离法等已知的方法来形成。
接着,请参照图4B,在基板222上全面形成介电材料层226a,其中此介电材料层226a覆盖于上述电极对223,其形成的方法例如是采用网板印刷法。
接着,请参照图4C,在介电材料层226a上形成介电材料层226b,其中此介电材料层226b形成在介电材料层226a上的预定形成第一深度的凹穴以外的区域,并且其材料与形成方法例如是与介电材料层226a相同。
接着,请参照图4D,在介电材料层226b上形成介电材料层226c,其中此介电材料层226c形成在介电材料层226b上的预定形成第一深度与第二深度的凹穴以外的区域,同样的,其材料与形成方法亦例如是与介电材料层226a相同。
接着,请参照图4E,在介电材料层226c上形成介电材料层226d,其中此介电材料层226d形成在介电材料层226c上的预定形成第一深度、第二深度与第三深度的凹穴以外的区域,并且其材料与形成方法例如是与介电材料层226a相同。通过上述图4B~图4E的步骤,能够形成具有三种不同深度的凹穴228(228a、228b、228c)的介电层226。
在上述实施例中,形成于介电层226中的凹穴228具有三种不同的深度,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亦可以根据实际上的需要,利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在介电层226中形成具有多种深度的凹穴。而且,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采用网板印刷的方式形成具有凹穴的介电层,然而本发明亦可以采用先形成无凹穴的介电层,再采用例如是蚀刻或是喷沙的方式在介电层中形成具有不同深度的凹穴。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其特征是包括:
基板;
多对电极对,设置于该基板上;以及
介电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覆盖上述电极对,其中该介电层在对应上述电极对的位置具有多个凹穴,这些凹穴具有不同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其特征是上述凹穴分别具有第一深度、第二深度与第三深度,且该第一深度、该第二深度与该第三深度彼此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其特征是每一上述电极对包括X电极以及Y电极。
4.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基板;
多对电极对,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以及
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覆盖上述电极对,其中该介电层在对应上述电极对的位置具有多个凹穴,且上述凹穴具有不同的深度;
第二基板;
多条地址电极,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
上玻璃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覆盖上述地址电极;
阻隔壁,设置于该上玻璃层上,且每二条相邻的上述地址电极以该阻隔壁相隔;以及
萤光材料层,覆盖住该阻隔壁的侧壁以及上述地址电极,其中上述电极对、该介电层与上述地址电极、该阻隔壁、该萤光材料层相对设置,并且该阻隔壁之间的空间与上述凹穴构成多个放电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是该萤光材料层包括多个红色萤光层、多个绿色萤光层以及多个蓝色萤光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是上述凹穴分别对应上述红色萤光层、上述绿色萤光层与上述蓝色萤光层,并且对应上述红色萤光层的上述凹穴具有第一深度,对应上述绿色萤光层的上述凹穴具有第二深度,对应上述蓝色萤光层的上述凹穴具有第三深度,且该第一深度、该第二深度与该第三深度彼此不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是该阻隔壁包括多个条状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是上述条状图案彼此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是该阻隔壁包括多数个格状图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是上述格状图案以蜂巢状的方式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是每一上述电极对包括X电极以及Y电极。
12.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基板;
在该基板上形成多对电极对;以及
在该基板上形成介电层以覆盖上述电极对,其中该介电层在预定形成放电空间的位置具有多个凹穴,且上述凹穴具有不同的深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形成该介电层的方法包括网板印刷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凹穴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凹穴、多个第二凹穴与多个第三凹穴,以网板印刷法形成该介电层的方法包括:
在该基板上形成第一介电材料层以覆盖上述电极对;
在预定形成上述第一凹穴的区域以外的该第一介电材料层上形成第二介电材料层;
在预定形成上述第一凹穴与上述第二凹穴的区域以外的该第二介电材料层上形成第三介电材料层;以及
在预定形成上述第一凹穴、上述第二凹穴与上述第三凹穴的区域以外的该第三介电材料层上形成第四介电材料层,且该第一介电材料层、该第二介电材料层、该第三介电材料层与该第四介电材料层构成该介电层。
CNB2005100593402A 2005-03-29 2005-03-29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323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593402A CN100433233C (zh) 2005-03-29 2005-03-29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593402A CN100433233C (zh) 2005-03-29 2005-03-29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1624A CN1841624A (zh) 2006-10-04
CN100433233C true CN100433233C (zh) 2008-11-12

Family

ID=37030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934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3233C (zh) 2005-03-29 2005-03-29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323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9321B (zh) * 2018-12-14 2020-04-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电介质膜层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9292B1 (en) * 1997-10-24 2002-01-15 Lg Electronics Inc. Color PDP with ARC discharge electrod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373491A (zh) * 2001-02-28 2002-10-09 达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显示器的不对称阻隔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529896A (zh) * 2001-05-28 2004-09-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其制造方法及转印薄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9292B1 (en) * 1997-10-24 2002-01-15 Lg Electronics Inc. Color PDP with ARC discharge electrod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373491A (zh) * 2001-02-28 2002-10-09 达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显示器的不对称阻隔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529896A (zh) * 2001-05-28 2004-09-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其制造方法及转印薄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1624A (zh) 2006-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4776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726648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0433233C (zh)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前基板及等离子显示器的前基板的制造方法
EP1696456B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US6847165B2 (en) Plasma panel
US20060028139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76800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40239249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59225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상판 제조 방법
US20060012302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36205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466278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80081616A (ko) 코팅 유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상부 기판과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60097638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TWI241614B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front substrate thereof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ront substrate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61518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00499013C (zh) 等离子体显示器及其后基板与驱动方法
KR10059225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전사필름과 이를 이용하여제작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844838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의 유지전극쌍 제조방법
KR100830335B1 (ko) 전극 시트,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14530564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0787466B1 (ko) 단일격벽 및 이중격벽을 포함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패널
KR100603314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8006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0133141A (ja) ガス放電型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