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8074C -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8074C
CN100428074C CNB2006100674777A CN200610067477A CN100428074C CN 100428074 C CN100428074 C CN 100428074C CN B2006100674777 A CNB2006100674777 A CN B2006100674777A CN 200610067477 A CN200610067477 A CN 200610067477A CN 100428074 C CN100428074 C CN 1004280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vanelets
spiral conveyer
developing apparatus
turning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674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41233A (zh
Inventor
山岸义弘
丹村荣司
龟井隆辉
小寺麻美
末浪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41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1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80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807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搅拌调色剂的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显影装置(100)包括:框体(102),盛放调色剂;螺旋输送器(104、105),配置在框体(102)内,具有旋转轴(107)和叶片(106),叶片(106)配置在该旋转轴(107)上,通过旋转轴(107)的旋转,把调色剂从旋转轴端部向另一端输送;以及显影辊(103),以该辊周面的一部分从框体(102)向外露出并可转动地配置在该框体(102)内部,得取通过螺旋输送器(104、105)输送的调色剂,其中,为了有效搅拌调色剂,螺旋输送器(104、105)根据旋转轴(107)旋转角度的不同,其叶片对调色剂施加不同的推压力。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复合机以及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显影用的显影装置和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把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上形成的潜影变成可视像时使用的显影装置900,如图9所示,设置在靠近感光鼓901的位置上。显影装置900具有盛放调色剂的框体902、支撑在框体902上的显影辊903、以及螺旋输送器904、905。在螺旋输送器904、905的转动轴907上,设置有呈螺旋形的直径均匀的叶片906,用于搅拌框体902内的调色剂并且使调色剂循环(参照特开2001-255723号公报)。
如图10所示,显影辊903内部由磁性辊908构成,磁性辊908的外围由显影套筒909构成。此外,磁性辊908为5极结构。磁性辊908固定,显影套筒909可以转动。通过转动显影套筒909,被螺旋输送器904、905在框体902中搅拌并循环的调色剂,由显影辊903输送到框体902的外部。
在框体902的相对于显影辊903的上侧位置上,备置有带电器910,使由显影辊903输送的调色剂带电。调色剂由显影辊903向外部输送,并通过此带电器910被赋予一定的电荷,而且限定一定的量,提供给感光鼓901。
感光鼓901的表面均匀带电荷,此后用激光形成潜影。这样,形成潜影位置的电荷状态就成为附着从显影辊903提供的带电调色剂的状态。因此,从显影辊903提供的调色剂仅附着在形成潜影的位置上。
提供到感光鼓901上的调色剂中,没有附着在感光鼓901上的调色剂由显影辊903回收到框体902内。一旦没附着在感光鼓901上的调色剂回收到框体902内,框体902内就存在有带电的调色剂。如再一次用显影辊903把这样回收的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鼓901,尽管调色剂已带有电荷,但在提供给感光鼓901之前,又被带电器910再次赋予电荷。因此,一旦又被赋予电荷,由于调色剂带有过多的电荷,所以会产生在没有潜影的部分也附着调色剂等显影不良的问题。
此外,回收的调色剂不是均匀地存在于框体902内,而是堆积在框体902内的某一部分上,此堆积的部分通过显影辊903提供给感光鼓901,也会产生如上所述的显影不良的问题。
为了防止产生这样的问题,在显影装置900中,通过所述的螺旋输送器904、905对调色剂进行搅拌,使带电的调色剂均匀分散在框体902内,防止产生所述的显影不良的问题。
可是,在特开2001-255723号公报所公开的具有直径均匀的螺旋形叶片的螺旋输送器,在其旋转轴方向的任何位置上,该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能力都是均匀的,所以在框体内循环的调色剂的流速成为一定值,从而不能够充分搅拌。
此外,一旦为了提高搅拌效率而加大螺旋输送器对调色剂的推压力,则由于推压力把外加处理剂(External Additive,例如:研磨剂等)埋到调色剂表面之下,或使其从调色剂表面脱落,就会产生因调色剂带有过多电荷或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调色剂输送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搅拌调色剂的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框体,盛放调色剂;螺旋输送器,配置在所述框体内,具有旋转轴和叶片,该叶片配置在所述旋转轴上,通过旋转轴的旋转,把所述调色剂从旋转轴端部向另一端输送;以及显影辊,以该辊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框体向外露出并可转动地配置在该框体内部,得取通过所述螺旋输送器输送的调色剂,其中,根据所述旋转轴旋转角度的不同,所述叶片对调色剂施加不同的推压力;所述叶片包括:朝输送方向推压调色剂的大叶片部;和对调色剂的推压力小于所述大叶片部的小叶片部;所述小叶片部以独立于所述大叶片部而被设置,大叶片部之间彼此独立,小叶片部之间也彼此独立。
在框体内填充了调色剂的状态下,如果螺旋输送器旋转,螺旋输送器的叶片就使调色剂在框体内一边循环,一边进行搅拌。由于螺旋输送器根据旋转轴旋转角度的不同,所述叶片对调色剂施加不同的推压力(即,所述叶片作用在调色剂上的力不同),在旋转轴的轴向上,调色剂的输送能力存在一些差异。也就是,因在旋转轴的轴向位置不同,调色剂的流速也不同,所以在调色剂存在流速差的位置对调色剂进行搅拌,从而防止调色剂的恶化,并且可以充分搅拌调色剂。
在所述显影装置中,优选所述叶片包括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大叶片部朝输送方向对调色剂施加推压力,与大叶片部相比,小叶片部对调色剂施加小的推压力。按照所述构成,用具有包括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的叶片的螺旋输送器输送调色剂,就会产生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在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的边界,通过流速差可以对调色剂进行有效搅拌。
在所述显影装置中,进一步优选所述叶片呈如下螺旋形: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将直径大的所述大叶片部和直径比该大叶片部小的所述小叶片部连接起来,从所述旋转轴的端部附近连续到另一端附近而成的螺旋形。还有,更进一步优选从所述旋转轴的端部附近到另一端附近,以与所述旋转轴平行地形成有连接相邻多个小叶片部而构成的推压力小的近似平面。按照这些构成,各显影装置分别可以进行有效搅拌、且防止调色剂恶化。
在所述显影装置中,另外更进一步优选从所述旋转轴的端部附近到另一端附近,以呈螺旋形状地形成有连接相邻多个小叶片部而构成的推压力小的近似平面。按照所述构成,在制造螺旋输送器阶段,可以防止螺旋输送器的变形。
在所述显影装置中,另外更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旋转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大叶片部和所述小叶片部交替配置。按照所述构成,由于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分别存在于多个部位,所以进行搅拌的部位有多个。由于用多个部位进行搅拌,所以可以使每一个部位的搅拌压力减小,也就是在搅拌时,没有必要对调色剂施加过大的压力。因此,可以防止因推压力把外加处理剂埋到调色剂表面之下,或使其从调色剂表面脱落,而产生调色剂带有过多电荷或流动性降低,造成调色剂的恶化。
又,在所述包括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的显影装置中,进一步优选所述小叶片部的对调色剂的推压力朝向输送方向。或者,另外进一步优选所述小叶片部的对调色剂的推压力朝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按照这些构成,由于根据旋转轴旋转角度的不同,调色剂的输送能力不同,产生调色剂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各显影装置分别可以实现有效搅拌和防止调色剂恶化。
另外,在所述包括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的显影装置中,进一步优选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平行配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侧位置上,与配置在离所述显影辊远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相比,配置在离所述显影辊近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能力大。或者,另外进一步优选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平行配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侧位置上,与配置在离所述显影辊远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的所述小叶片部的尺寸相比,配置在离所述显影辊近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的所述小叶片部的尺寸大。按照这些构成,各显影装置分别可以恰当地对显影辊附近的调色剂进行输送。
还有,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中,另外优选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平行配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侧位置上,所述多个螺旋输送器包括:第1螺旋输送器,具有对调色剂朝向输送方向施加推压力的大叶片部和与该大叶片部相比对调色剂施加小推压力的小叶片部;以及第2螺旋输送器,其叶片对调色剂施加的推压力是均匀的。按照所述构成,把第2螺旋输送器配置在靠近显影辊的位置上,就相对于可以加大靠近显影辊的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能力。
此外,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中,另外优选,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所述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大叶片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小叶片部的面积。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把调色剂提供给规定的像载体的显影装置,并且所述显影装置为本发明的如上所述之一的显影装置。按照所述构成,可以输出显影良好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内部装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复印机简图。
图2是所述显影装置的俯视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所述显影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装在所述显影装置内的螺旋输送器的图,其中,图4(a)是立体图,图4(b)是其俯视图。
图5(a)-5(h)是表示具有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的螺旋输送器叶片的多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6(a)-6(c)是表示距旋转轴端部的距离和叶片的断面图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7(a)-7(c)是表示用独立叶片构成的螺旋输送器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8(a)-8(c)是表示用独立叶片构成的螺旋输送器的另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9是现有的显影装置的俯视剖面的示意图。
图10是现有的显影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内部装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100的复印机10(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内部构成图。如图1所示,复印机10具有主体90、以及设在主体上侧的读取原稿的扫描部91。
在主体90的内部装有承载静电潜影的感光鼓101(像载体)。在此感光鼓101的周围沿图中箭头Y所示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带电器11,使感光鼓101的表面大体均匀带电;激光器12(曝光单元),在感光鼓101的表面上,利用激光束形成对应于原稿图像的静电潜影;显影装置100,在形成的静电潜影上附着调色剂,以在感光鼓101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转印器13,把在感光鼓101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以及除电器14,在调色剂像被转印后,对感光鼓101的表面除电。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显影装置100包括框体102、设置在框体102内部的螺旋输送器104、105、以及表面的一部分位于框体102内部和另一部分位于框体102外部的显影辊103,此外,如图3所示,还包括带电器110。
叶片呈螺旋形的实施方式
为了搅拌框体102内的调色剂,并且使其进行循环(输送),沿旋转轴107从端部附近到另一端附近,在螺旋输送器104、105上设置有螺旋形叶片106。如螺旋输送器104、105的立体图图4(a)和俯视图图4(b)所示,叶片106以旋转轴107为中心,将直径大的所谓的大叶片部、和直径比此大叶片部小的所谓的小叶片部连接起来,形成从端部附近到另一端附近的连续的螺旋形状。此外,图5(a)表示把图4(a)的叶片106从旋转轴107分离而使之展开到平面上的假想图(virtual diagram)。但是,没有表示展开时的叶片厚度和扭转。可以看出,叶片106中将距旋转轴107的圆周距离(直径)大的大叶片部501、和比大叶片部距旋转轴107的圆周距离(直径)小的小叶片部502在纵向上交替连接起来。此外,在图4(a)所示的螺旋输送器104、105上,从小叶片部502的中心到相邻的小叶片部,在旋转轴上的角度来说,具有360°+90°,即450°的偏移(相位差)。
为了便于理解,图5(g)表示具有螺旋形叶片的一般的螺旋输送器904、905的叶片展开时的假想图,该叶片对调色剂的推压力与旋转角度无关,是均匀的。可以看出没有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
图5(b)表示沿图4(b)中的VB-VB线的轴向(Z)断面图。如图5(b)所示,叶片106在旋转轴107的圆周上有大叶片部501和小叶片部502。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图5(h)表示一般的螺旋输送器904、905的断面图,可以看出没有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的区别。
如图3所示,显影辊103与现有的相同,内部由磁性辊108构成,磁性辊108的外围由可以沿箭头X方向旋转的显影套筒109构成。如图3所示,磁性辊108为有5个磁极的5极结构。磁性辊108固定,显影套筒109可以旋转。
带电器110安装在框体102的内侧,显影辊103的上侧,对调色剂赋予电荷,调色剂沿显影辊103的上表面向框体102的外部输送。
返回到图1,主体90在下部设置有存放复印纸的供纸盒21、22。在供纸盒21、22上方设置有供纸辊23、24,把存放在供纸盒中的纸一张张从供纸盒中取出,向运送通道20输送。
在运送通道20的途中设置有运送辊25,把送出的纸向下游运送。利用运送辊25把纸向感光鼓101和转印器13之间运送,在通过感光鼓101和转印器13之间时,把在感光鼓10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进行转印。纸通过感光鼓101和转印器13后,利用运送带26等向定影辊27和加压辊28之间运送。纸运送到定影辊27和加压辊28之间后,利用定影辊27和加压辊28对转印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对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后,利用出纸辊(未图示)把纸送到出纸盘29。
扫描部91具有摄像装置35,摄像装置35包括:原稿台31;ADF(自动送稿器)32;放置台33,放置用ADF32输送的原稿;读取原稿的光学系统组件34;以及CCD(电荷耦合器件),生成用光学系统组件34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
在用复印机10进行复印时,用户按下开始键(未图示)。一按下开始键,复印机10就判断原稿是否放置在原稿台31或放置台33上。如果原稿放置在原稿台31上,复印机10就使用光学系统组件34,对放置在原稿台31上的原稿进行读取。另一方面,如果原稿仅放置在放置台33上的话,复印机10就用ADF32输送处在放置台33上的原稿,并用光学系统组件34读取原稿。
原稿用光学系统组件34读取后,用摄像装置35生成图像数据。
此外,一按下开始键,复印机10就使感光鼓101沿箭头Y方向旋转,并且用带电器11使感光鼓101表面带相同的电荷。一旦用摄像装置35生成图像数据,复印机10就通过用激光12照射感光鼓101,在感光鼓101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潜影。
此外,复印机10通过使显影装置100的显影套筒109转动,在形成潜影的感光鼓101上附着调色剂,使潜影变成可视像,生成调色剂图像。
当按下开始键时,则复印机10如上所述地读取原稿、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复印机10就用供纸辊23、24把存放在某一个供纸盒21、22中的纸送到运送通道20。此外,在感光鼓10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在到达与转印器13相面对的位置时,复印机10用输送辊25把纸送入到感光鼓101和转印器13之间。纸在通过感光鼓101和转印器13之间时,转印上调色剂图像。此后如上所述,通过定影辊27和加压辊28对纸进行调色剂图像定影后,送到出纸盘29。
螺旋输送器104、105装在本发明的所述显影装置100上,定期或经常通过装在复印机10上的电动机使其旋转。螺旋输送器104、105一旋转,就利用叶片106,使填充在框体102内的调色剂沿图2的箭头方向(绕逆时针方向)输送,同时进行搅拌。
如上所述,螺旋输送器的叶片106是直径大的部分和小的部分交替排列。叶片106的直径大的部分,也就是大叶片部,其输送调色剂的能力强,小的部分也就是小叶片部,输送能力弱。因此,如用具有包括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的叶片106的螺旋输送器104、105输送调色剂,就会产生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在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的边界,通过流速差可以对调色剂进行有效搅拌。
此外,在螺旋输送器104、105中,由于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分别存在于多个部位,所以进行搅拌的部位有多个。由于用多个部位进行搅拌,所以可以使每一个部位的搅拌压力减小,也就是在搅拌时,没有必要对调色剂施加过大的压力。因此,可以防止因推压力把外加处理剂埋到调色剂表面之下,或使其从调色剂表面脱落,而产生调色剂带有过多电荷或流动性降低,造成调色剂的恶化。
此外,通过作用在显影辊103的磁性辊108和调色剂之间的磁力,在显影辊103周围,调色剂的流动性降低。所以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100在两个螺旋输送器104、105排列在显影辊103一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离显影辊103近的螺旋输送器104的输送能力比离得远的螺旋输送器105输送能力大。
作为增加输送能力的方法,例如与离显影辊远的螺旋输送器相比,在离显影辊近的螺旋输送器中,把叶片106直径小的部分的直径尺寸加大。也就是,与配置在离显影辊远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中的小叶片部尺寸相比,把配置在离显影辊近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的所述小叶片部尺寸加大。
在显影辊附近,因显影辊内部磁性辊的磁力妨碍调色剂的输送,所以与配置在离显影辊远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相比,通过把配置在离显影辊近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的叶片直径小的部分的尺寸加大,可以恰当地对显影辊附近的调色剂进行输送。
此外,通过由两个螺旋输送器构成,一个是由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构成的螺旋输送器,另一个是叶片对调色剂的推压力与旋转角度无关、均匀的一般的螺旋输送器(例如,图9所示的螺旋输送器904),把该一般的螺旋输送器配置在靠近显影辊的位置上,就相对于可以加大靠近显影辊的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能力。此时,所述一般的螺旋输送器的叶片直径与所述大叶片部的直径大体相同,所以具有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的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能力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100设置有两个螺旋输送器104、105,但本发明的显影装置100装备的螺旋输送器的数量不限定于两个,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此外,图5(b)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图4(b)的VB-VB线方向的断面。但是,因为叶片106包括朝输送方向对调色剂施加推压力的大叶片部501、和与该大叶片部501相比对调色剂施加小推压力的小叶片部502,所以叶片断面可为例如图5(c)所示的半圆形、图5(d)所示的偏心圆形、图5(e)所示的有扇形缺口的圆形、图5(f)所示的椭圆形、或与它们相近似的形状。
在图4(a)、4(b)中,所述叶片106构成为:相邻叶片106在旋转轴107的圆周方向旋转规定的角度(偏移)。如图4(b)所示,这里所说的“相邻叶片”是指把旋转轴以一定的宽度401、402等分时,从侧面看,在所述一定宽度401、402的范围内,相对于旋转轴具有规定角度θ的叶片403和叶片404的关系。
图6(a)、6(b)是把相邻叶片之间相对旋转轴107的偏移,用距旋转轴端部的距离(横轴)和在此距离中的叶片的断面图来表示的图。
图6(a)的情况下,连接相邻叶片的小叶片部构成推压力小的近似平面601(假想的带状平面,在从旋转轴107的一端向另一端,把各个叶片的小叶片部区域连接成面状的情况下生成),从旋转轴107端部附近到另一端附近,构成螺旋形状。在相邻叶片之间旋转的角度,例如图6(a)是45°,图6(b)是180°。在180°旋转的图6(b)的构成中,在旋转轴长度方向上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交替配置。
再说,其构成是:叶片106的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在旋转轴107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在旋转轴107的轴向上不同,而本发明不是必须是这样的结构。但是在此结构中,通过使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在轴向上不同,在制造螺旋输送器阶段,可以防止螺旋输送器的变形(弯曲)。
也就是,在制造树脂的螺旋输送器的情况下,在螺旋输送器的模具中灌入树脂,使树脂硬化,把成为螺旋输送器形状的硬化后的树脂从模具中取出后冷却。可是冷却时,从模具中取出的树脂容易弯曲。因此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使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错开旋转轴圆周方向的位置,如尽可能使螺旋输送器104、105相对于旋转轴整体成对称形状,可以防止制造变形的螺旋输送器。
此外,对于所述的结构,在图6(c)中,相邻叶片106以在旋转轴的圆周方向旋转360°的方式构成。在此构成中,叶片106形成螺旋形,连接多个相邻叶片的小叶片部构成施加小推压力的近似平面602,从旋转轴107的端部附近到另一端附近,与该旋转轴107平行构成。
叶片呈非螺旋形的实施方式
以上举例表示了叶片106相对于旋转轴107具有螺旋形状的例子,而本发明不限定于螺旋形状。也就是,如果叶片106包括大叶片部、以及与该大叶片部相比对调色剂施加小推压力的小叶片部,就可以进行有效搅拌、且防止调色剂恶化。
例如,在图7和图8中,在叶片106包括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这方面是相同的,但不使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连接,也就是独立构成。此外,为了输送调色剂,各叶片对调色剂施加推压力的平面配置成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向倾斜。
例如,图7(a)所示的叶片相对于旋转轴701,大叶片部702占180°的面积,小叶片部703占90°的面积,大叶片部702和小叶片部703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向倾斜,而且交替配置。此外,在图7(a)的左侧的图是螺旋输送器的侧视图。
在旋转轴701绕侧视图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所述大叶片部702向右作用于调色剂。此外,所述小叶片部703也向右作用于调色剂。但是大叶片部702和小叶片部703的推压力不同。例如,在旋转轴701从0~180°,由于大叶片部702作用于调色剂,运送能力高,调色剂的输送速度快。接着在180~270°,小叶片703作用于调色剂,运送能力比大叶片部702的低,输送速度慢。其后在270~360°,由于没有叶片,不输送调色剂。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根据旋转轴的旋转角度不同,调色剂的运送能力不同,产生调色剂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可以实现有效搅拌和防止调色剂恶化。
此外,图7(b)所示的叶片配置成相对于旋转轴711,大叶片部712占180°的面积,小叶片部713占90°的面积,小叶片部714同样占90°的面积。
所述大叶片部712和所述小叶片部713、714向右作用于调色剂。但是大叶片部712和所述小叶片部713、714的推压力不同,并且根据旋转轴711的角度不同,推压力也不同,此外,在从大叶片部712的作用变换到小叶片部713、714的作用时,一时调色剂的输送就会停止。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根据旋转轴旋转角度的不同,调色剂的输送能力不同,产生调色剂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可以实现有效搅拌和防止调色剂恶化。
此外,图7(c)所示的叶片相对于旋转轴721,大叶片部722占180°的面积,小叶片部723占90°的面积,大叶片部722和小叶片部723交替配置。
在旋转轴721绕侧视图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所述大叶片部722向右作用于调色剂。此外,所述小叶片部723向左作用于调色剂。在此构成中,作用的方向是相反的,由于大叶片部722的推压力大,调色剂向一个方向输送。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根据旋转轴旋转角度的不同,调色剂的输送能力不同,所以产生调色剂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可以实现有效搅拌和防止调色剂恶化。
此外,图8(a)所示的叶片相对于旋转轴801,大叶片部802、803占180°的面积,在旋转轴上的各配置点804上,以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向倾斜,而且通过旋转向同一方向作用于调色剂的方式分别配置两个大叶片部。
在所述构成中,乍一看认为叶片作用在调色剂上的力与旋转轴的旋转角度无关,是相同的,但是如以调色剂的位置为依据,则根据旋转角度的不同,叶片作用在调色剂上的力不同。也就是,例如用大叶片部802作用在调色剂上,调色剂向图面的右侧移动。随后当作用的任务变更到大叶片部803时,由于大叶片部803作用开始点805和大叶片部802作用终了点806不同,大叶片部803最初成为空转状态。(但是,由于实际中存在有向相反方向输送的调色剂,不会完全空转。)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根据旋转轴旋转角度的不同,调色剂的输送能力不同,所以产生调色剂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可以实现有效搅拌和防止调色剂恶化。
此外,图8(b)所示的叶片相对于旋转轴811,小叶片部812~815占90°的面积,在旋转轴上的各配置点816、817上,以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向倾斜,而且通过旋转向同一方向作用于调色剂的方式配置两个或四个叶片部。采用这样的构成,也与图8(a)相同,由于根据旋转轴旋转角度的不同,调色剂的输送能力不同,所以产生调色剂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可以实现有效搅拌和防止调色剂恶化。
图8(c)所示的叶片相对于旋转轴821,大叶片部822占180°的面积,其配置成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向倾斜,而且通过旋转向同一方向作用于调色剂。在此构成中,例如旋转轴821在0~180°,由于大叶片部822作用于调色剂,输送调色剂。其后在180~360°,由于没有叶片,不输送调色剂。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根据旋转轴旋转角度的不同,调色剂的输送能力不同,所以产生调色剂流速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可以实现有效地搅拌和防止调色剂恶化。

Claims (8)

1.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盛放调色剂;
螺旋输送器,配置在所述框体内,具有旋转轴和叶片,该叶片配置在所述旋转轴上,通过旋转轴的旋转,把所述调色剂从旋转轴端部向另一端输送;以及
显影辊,以该辊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框体向外露出并可转动地配置在该框体内部,取得通过所述螺旋输送器输送的调色剂,其中,
根据所述旋转轴旋转角度的不同,所述叶片对调色剂施加不同的推压力,
所述叶片包括:朝输送方向推压调色剂的大叶片部;和对调色剂的推压力小于所述大叶片部的小叶片部,
所述小叶片部以独立于所述大叶片部而被设置,大叶片部之间彼此独立,小叶片部之间也彼此独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片部的对调色剂的推压力朝向输送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片部的对调色剂的推压力朝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平行配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侧位置上,与配置在离所述显影辊远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相比,配置在离所述显影辊近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能力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平行配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侧位置上,与配置在离所述显影辊远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的所述小叶片部的尺寸相比,配置在离所述显影辊近的位置上的螺旋输送器的所述小叶片部的尺寸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螺旋输送器平行配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侧位置上,所述多个螺旋输送器包括:
第1螺旋输送器,具有对调色剂朝向输送方向施加推压力的大叶片部和与该大叶片部相比对调色剂施加小推压力的小叶片部;以及
第2螺旋输送器,其叶片对调色剂施加的推压力是均匀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所述大叶片部和小叶片部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大叶片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小叶片部的面积。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把调色剂提供给规定的像载体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为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显影装置。
CNB2006100674777A 2005-03-30 2006-03-29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80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98809 2005-03-30
JP2005098809 2005-03-30
JP2005098809 2005-03-30
JP2006047838 2006-02-24
JP2006-047838 2006-0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1233A CN1841233A (zh) 2006-10-04
CN100428074C true CN100428074C (zh) 2008-10-22

Family

ID=3703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747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8074C (zh) 2005-03-30 2006-03-29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807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5739B2 (ja) * 2007-11-14 2010-08-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0887A (ja) * 1995-02-13 1996-08-30 Minolta Co Ltd 現像装置
JPH1124404A (ja) * 1997-07-08 1999-01-29 Minolta Co Ltd 現像装置
US5963766A (en) * 1997-06-09 1999-10-05 Minolta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JP2001255723A (ja) * 2000-03-10 2001-09-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577834B2 (en) * 2000-07-19 2003-06-10 Fuji Xerox Co., Ltd. Two-component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irring screw thereof
JP2003167421A (ja) * 2001-11-30 2003-06-1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495566A (zh) * 2002-09-24 2004-05-12 ������������ʽ���� 带显影剂运送螺杆的显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0887A (ja) * 1995-02-13 1996-08-30 Minolta Co Ltd 現像装置
US5963766A (en) * 1997-06-09 1999-10-05 Minolta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JPH1124404A (ja) * 1997-07-08 1999-01-29 Minolta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1255723A (ja) * 2000-03-10 2001-09-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577834B2 (en) * 2000-07-19 2003-06-10 Fuji Xerox Co., Ltd. Two-component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irring screw thereof
JP2003167421A (ja) * 2001-11-30 2003-06-1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495566A (zh) * 2002-09-24 2004-05-12 ������������ʽ���� 带显影剂运送螺杆的显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1233A (zh) 2006-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5398B (zh)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处理卡盒
JP2003307924A (ja) 現像装置
US7421233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428074C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5510881A (en) Positive push development auger
CN100424591C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3554208B2 (ja) 現像剤供給装置
CN103425017A (zh) 显影剂运送装置、以及具备它的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US5519470A (en) Cross mixing paddle wheel
CN103425023A (zh)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6510304B2 (en) Auger for magnetic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use for developer transport in elelctrographic printing systems
JP3025988B2 (ja) 現像剤攪拌搬送装置
CN100465809C (zh) 显影装置,设有该显影装置的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H0623894B2 (ja) 現像装置
JP2020134621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4443102A (en) Compact development system
JP2004085877A (ja) 現像装置
JPH0222951B2 (zh)
JP2002278281A (ja) 現像ユニットと画像形成装置
JP3654155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攪拌器
JP3298757B2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2023125730A (ja) 撹拌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3425016A (zh) 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892009B2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170357188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