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5888C - 压机 - Google Patents

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5888C
CN100425888C CNB028123514A CN02812351A CN100425888C CN 100425888 C CN100425888 C CN 100425888C CN B028123514 A CNB028123514 A CN B028123514A CN 02812351 A CN02812351 A CN 02812351A CN 100425888 C CN100425888 C CN 1004258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d
force transmission
contact
transmission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123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8646A (zh
Inventor
卡尔·贝里曼
耶特·佩尔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ure Technologies AB
Original Assignee
Avure Technologie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ure Technologies AB filed Critical Avure Technologies AB
Publication of CN1518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8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58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588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00Processes of utilising sub-atmospheric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to effect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nge of matter; Apparatus therefor
    • B01J3/03Pressure vessels, or vacuum vessels, having closure members or seal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15Disassemb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15Disassembling
    • Y10T29/49819Disassembling with conveying of work or disassembled work pa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47Assembling or join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fasten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一个带有内部封闭件的高压罐的压机。上述内部封闭件包含一个盖子和多个用于在加压作业过程中在盖子与高压罐内壁之间传递力的传力件。每个传力件具有一个适合于与盖子的接触面相配合的第一接触面和一个适合于与高压罐内壁的接触面相配合的第二接触面,上述的传力件可沿高压罐的纵向中心轴线移离盖子的上述接触面和高压罐内壁的上述接触面。本发明还涉及打开高压罐的方法。

Description

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个带有内部封闭件的高压罐的压机,并涉及打开装在压机内的高压罐的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工业制造过程都要使用压机例如高压压机,普通类型的例如加工铝切屑的压机具有一个具体进行加压作业的高压罐,该高压罐具有某种形式的封闭件例如盖子。习惯上,上述盖子通过螺纹连接件拧紧在高压罐的壁上,在每次加压作业后要从压机内取出处理好的制品时,便将盖子拧松,这是一个耗费工时的工序。
美国专利No.4565297公开过一种替换的装在盖子与高压罐之间的封闭件的实施例,将几个支承扇形件安装在盖子与高压罐之间,盖子产生的密封力通过上述扇形件传递到高压罐,具体地说,通过专门设计的平行接触面进行力的传递。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上述的扇形件要冒着某些部位产生的压力集中的危险而受巨大张力的作用,这会导致扇形件破裂,而需要比预计时间更早地更换。
上述结构的另一缺点是,传递作用在扇形件上的任何力都可使扇形件向着高压罐的轴线向上滑动,因此,需要设置几个专门的锁紧件,该锁紧件以其垂直的接触面分别靠紧上述扇形件和盖子,来阻止上述的滑动。另外,要移去盖子以便进入高压罐内部的工序看来也是一个费时的工序。
美国专利No.2821325也公开过高压罐的封闭件的另一种变型。在盖子与高压罐之间设置几个具有圆形接触面的扇形件。但是,这种结构对于取去盖子也有困难,必须使用作动杆将上述扇形件摇动至所需位置,因此,这种公知的技术也属于费时的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地操作并可减轻上述缺点的压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进行过加压作业后容易打开高压罐的方法。
借助于具有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说明的特征的压机和方法可以达到在下面的说明中所表述的上述的和其他的目的。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一个带有内部封闭件的高压罐的压机。上述的内部封闭件包括一个盖子和多个在加压作业过程中在盖子与高压罐内壁之间传递力的传力件。每个传力件具有用于与盖子的接触面相配合的第一接触面和用于与高压罐内壁的接触面相配合的第二接触面。按照本发明,高压罐安置成可使盖子处于沿高压罐的轴向方向的两个不同位置,即,对高压罐加压时上述传力件将力从盖子传递给高压罐内壁时的第一位置,和高压罐已经卸压时且每个传力件沿高压罐纵轴中心线方向移离盖子的上述接触面和高压罐内壁的上述接触面的第二位置。
因此,本发明基于如下的认识:在有效打开高压罐的操作方面,不需要将盖子和高压罐的各个接触面用作传力件的支承面,而且可使盖子移动以利于传力件从这些接触面移开。这样就可简单地打开高压罐,因为盖子的尺寸做成可在传力件未与高压罐和盖子的接触面相接触的情况下将它们迅速地安置好。
还应当明白,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传力件的移动可以是两个分步骤:首先是上述传力件与盖子的上述接触面互相分离,然后是上述传力件与高压罐内壁的上述接触面互相分离。
虽然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以使用上述传力件、盖子和高压罐内壁上平直的接触面和其他形状的接触面,但是最好采用圆形的接触面,上述传力件采用在沿高压罐轴线的纵剖面上是弯曲的接触面,可允许盖子与罐壁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而不会有任何在传力件上产生有害的压力集中的危险。在这种结构中,上述的接触面在沿高压罐轴线的纵剖面内是弯曲的或者说是圆形的,故在盖子与高压罐内壁之间传递的力可以一方面在盖子与上述传力件之间另一方面在上述传力件与高压罐内壁之间产生大致均匀分布的接触压力,根据上述说明,应力将作用在上述各个弯曲的接触面上。应当明白,正如前面所述,本发明也可用于其他形式的接触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压机中,在加压作业过程中高压罐内的压力通常为50-2000巴。在这种加压作业过程中,盖子有沿轴向向上/向外弯曲的趋势,而高压罐罐壁则有沿径向向外弯曲的趋势。对于弯曲的接触面考虑了盖子和罐壁的上述变形,故可获得适中而均匀分布的接触压力。当盖子和罐壁由于内部过压而变形时,便通过一种“锁紧滑移运动”而在弯曲的接触面上产生尺寸上的适应性。由于有上述的弯曲的接触面而得到的很大好处是,罐壁和盖子的变形不会产生像平直接触面的情况下会产生的大的接触压力集中。
如上所述,每个传力件具有一个与盖子的接触面相配合的第一接触面和一个与高压罐内壁的接触面相配合的第二接触面。上述的第一接触面适宜地具有大致为圆弧形的剖面,该圆弧半径大致相当于盖子的接触面的圆弧形剖面的圆弧半径。上述的第二接触面和罐壁接触面各自的大致为圆弧形剖面的圆弧半径也有相同的关系。
因此,各接触面的曲率可适宜地根据盖子和罐壁的变形的计算而确定,所确定的各个曲率可使传力件与盖子和罐壁之间获得最大限度的均匀的接触压力。而且,不管盖子与罐壁之间产生的角度如何变化,都可保持均匀的接触压力。
接触面的有利形状可以做成凸起的或凹入的。因此,可将上述传力件的第一和第二接触面分别做成相对于盖子和罐壁向外弯曲。另外,高压压机也可配上具有向内弯曲的接触面的传力件。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替换实施例中,让上述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中的一个向内弯曲,而另一个接触面则向外弯曲。
各传力件一起沿高压罐圆周方向构成一个圆环形排列组态,每个传力件则合适地成为一个环线部分。打开盖子时,通过使上述传力件沿径向移向高压罐的中心轴线而移去传力件,并从而分别从盖子和罐壁的接触面移去上述传力件,这一点将在下面较详细地说明。这就意味着,在由上述传力件构成的环形排列组态中,在相邻的传力件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以便使它们可沿径向移向中心轴线,因为环形排列组态的圆周在接近中心轴线处减小。上述传力件的数目最好是至少有3个,例如至少4个,具体地为6个。但是,作为一个替换方案,可只采用两个传力件,在此情况下,传力件是可弯曲的。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中心轴线定义为沿筒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直的中心轴线。传力件实际上用于传递轴向的力。
按照本发明,压机设计成其盖子可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为了垂直安装高压罐,盖子(上盖或下盖)可沿垂直方向调节,这种可调节性有利于移去和安装上述的传力件。在US4565297公开的压机中,没有上述的机构,因为平坦的接触面允许扇形件沿倾斜向上的方向移向高压罐的中心轴线而不需要垂直地调节盖子。但是需要在扇形件与盖子之间设置专门的锁紧件,以防止扇形件在受到横向力的作用时发生不希望有的向中心轴线的滑动。还应注意到,若本发明压机内的高压罐是水平安装也就是其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话,盖子的上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便沿水平方向隔开。
在本发明的压机内,上述的各接触面是圆弧形的,其固有特性是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传力件发生不希望有的向中心轴线的径向移动,这一点与现有技术中的平滑的接触面有所不同。因此,本发明不需要采用额外的锁紧件。但是,正如下面的说明中将会明白的那样,在传力件与盖子之间设置一个填充件也成为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例。
虽然本发明压机不需要使用任何附加的锁紧件,但是,最好能保证上述传力件不发生由横向力引起的沿中心轴线方向的移动,也就是最好不允许每个传力件的重心以失控的方式移向中心轴线。但是,最好使各传力件的滑动在其重心附近锁定,以便它们在加压作业之前可到达合适的位置。因此,封闭件可以是每个传力件的一个朝向中心轴线的与盖子的一部分相接触的侧面,盖子本身又可阻止传力件的横向移动。
完成一次加压作业后,要从高压罐中取出加工好的制品,这就意味着首先要移去盖子。为了可将盖子移去,又首先要将传力件移去。如上所述,最好由盖子的一部分阻止各传力件横向移动,所以,解决的办法是要使盖子下降到足够的不妨碍上述传力件横向移动的位置,然后,与平移运动一样,通过例如某种作动机构(如:液压活塞、马达驱动滚珠轴承螺杆、气动的或机械的作动器)向着高压罐的中心轴线拉动各传力件,然后提升其上面带有传力件的盖子,使其离开高压罐,这样,便可进入高压罐的内部。因此,要将各传力件从盖子的在有效的加压作业中使用的接触面上移动到上述接触面之上方的一个位置上。
如上所述,上述传力件的第一接触面用于在加压作业过程中靠紧盖子的上述接触面(这就是盖子的第一接触面),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盖子也有第二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用于在加压作业后提升盖子时或加压作业之前降低盖子时靠紧上述传力件的第一接触面。
上面所述的方法适用于上盖。关于下盖,则是反向地垂直地进行移动,也就是首先使盖子升高,再使上述传力件向着中心线向内移动,然后通过下降动作移去盖子。
另外,也可使用设置在每个传力件的朝向高压罐的中心轴线的侧面与盖子之间的填充件,该填充件用于固定上述传力件并阻止其径向移动,它包括一个整体的环形件,因此它是一个辅助的防护件,但是传力件将实质上锁住,这不同于具有平直接触面的扇形件,因为扇形件在没有附加锁紧装置的情况下有可能滑动到不合适的位置。虽然上述填充件不是必需的,但是,在本发明范围内,它具有重要的优点。按照先前的不设置填充件的替换实施例,必须使盖子降低到足以允许从盖子的接触面向着中心轴线沿径向向内拉动上述传力件的位置。如果盖子的产生上述锁紧作用的部分正好处于与每个传力件一样高的位置,那么就意味着盖子应降低一个相当于上述高度(通常为100-200mm)的距离。使用填充件当然包括它们必须升高以可移去传力件,但是,另一方面,不必要使盖子下降几个毫米以上(通常是小于20mm)。上述的盖子下降的距离也取决于接触面弯曲的程度。
上盖最好可在压机加压状态时盖子所处的上部位置与压机未加压时盖子所处的下部位置之间自动地上升和下降。在未加压状态下,盖子处于下部位置,每个传力件以其第一接触面靠紧盖子的接触面,但是,在每个传力件的第二接触面与高压罐内壁的接触面之间留下一个间隙。当压力罐加压时,其中所产生的过压力作用在盖子上而使其向上移动,此时,每个传力件的第二接触面与高压罐内壁相接触。相应地,当完成加压作业后释放压力时,上述的接触便终止,盖子再次下降。虽然盖子的上述移动在颇大的程度上是自动地进行的,但是,为了十分安全可靠也可采用液压活塞来作动。这些液压活塞最好也用于从压机移去盖子,以便可取出高压罐内的制品。
另外,上述的间隙也可代之以通过例如支承传力件与罐壁的接触面相接触的液压活塞在盖子与传力件之间形成,而盖子则在加压作业后降低,在新一轮加压作业之前升高(通过机械作动或通过内部压力)。借助于支承机构例如液压的、气动的、机械的或电动的机构)将上述各传力件固定在大致相同的位置,而盖子则从上部位置下降到下部位置,以便使上述传力件移离盖子的接触面。
必须将盖子的位移看成与传力件本身的位移相等效,因为在两种情况下其相互关系是相同的,就是说,传力件的第一接触面与盖子的接触面是互相移离的。
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传力件的接触面与盖子的接触面和高压罐内壁的接触面分离可按两个独立的步骤进行,在第一步,通过盖子的下降也就是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使传力件移离盖子的接触面,随后的第二步,通过使每个传力件全体移向高压罐的中心轴线而使传力件移离高压罐内壁的接触面。
按照本发明的具有弯曲接触面的传力件最好按车削法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压压机的透视图;
图2是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压机内的具有内部封闭件的高压罐的局部的示意的剖视图;
图3简单示出图2的高压罐处于要打开的状态时的情况;
图4是装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压机内的具有内部封闭件的高压罐的局部简单剖视图;
图5简单示出图4的高压罐处于未加压状态的情况;
图6是装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压机内的具有内部封闭件的高压罐的局部的示意剖视图;
图7简单示出由本发明所用的多个传力件构成的环形排列组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高压压机10的透视图,该高压压机10具有一个座落在地坑内的圆筒形高压罐12,该高压罐12的底部安装在位于地坑底部的支架14上。高压罐12的上部伸出地板或者说地平面16上。在地板上固定安装一个支承液压装置的支承机构18,上述液压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控制4个液压活塞22的垂直运动的机构20,以使盖在高压罐上的盖子升高和降低。上述液压装置还具有用于移动传力件的液压活塞(未示出),这一点将在下面说明。另外,在图中还示出一个液压活塞23,其功能之一是用于移去填充件,这一点将结合图4所示实施例来说明。
图2示意地示出一种安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压机内并具有内密封件的高压罐30的局部纵剖视图,该压力罐30的上部有半径增大的部分。压力罐30具有罐壁33,在该罐壁33的半径增大部分32的内侧(也称内壁)34上切出一个凹部36,内壁34沿凹部36处大致平行于压力罐30的外表面,但凹部的上部除外。在凹部36的上部,做出一个沿上述局部剖视图所示平面弯曲的接触面38。由于高压罐30是圆筒形的,故其罐壁33绕其纵向中心轴线弯曲,也就是在通过高压罐30的横向截面内弯曲,这也适用于上述的在两个平面内弯曲的接触面38。
在高压罐30内安置一个底部平坦的实心盖子40,该盖子具有一个合适的密封件(未示出)。与高压罐30的内壁34相类似,上述盖子40也具有一个在通过高压罐30的纵向剖面内弯曲的接触面42。在高压罐30的内壁34与盖子40之间设置一个传力件44,该传力件44具有在图示平面内弯曲的第一下接触面46和第二上接触面48。下接触面46与盖子的接触面42相配合,上接触面48与内壁34的接触面38相配合。为了配合良好,各接触面38,48和42,46在图示平面内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径。在图2中,传力件44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曲率半径大致相同,也就是均为100mm。根据盖子40和罐壁33的变形的计算来制出接触面38、42、46、48,以获得最大的均匀接触压力。因此,曲率半径的大小(及其相对比例)可根据压机类型及其用途来改变。
传力件44的大致垂直的侧面50、52分别与盖子40的大致垂直面54、56和高压罐30的内壁34相接触。盖子40的垂直面54防止传力件44滑动到不适当的位置。对图2所示高压罐30加压到例如1000巴,这意味着其内部的过压沿轴向向上压着盖子40,该盖子40又通过传力件44将轴向力传递到高压罐壁33。按照本发明,由于接触面38、42、46、48具有一定的曲率,便产生均匀分布的接触压力。
另外,盖子40的上部还有一个接触面58,罐壁33也有一个向着中心凸出的台肩60,上述接触面58和台肩60的作用将结合图3加以说明。
图3示意地示出图2的高压罐准备打开的状况,图中相同的部件用与图2相同的标号表示。当完成一个加压操作之后,将高压罐30内的盖子40降低一个相当于传力件44的高度的距离,而这些都通过合适的装置例如液压活塞(未示出)保持在垂直位置,因此,传力件44的第一接触面46由于盖子下降而与盖子的接触面42分离开。从罐壁33突出的圆周台肩60可支承已降落下来的盖子40,然后,可通过液压活塞(未示出)将传力件44从罐壁33沿径向向内移向高压罐30的中心轴线。因此,传力件44的下接触面46将停靠在盖子40的在其上部形成的接触面58(图3的虚线示出传力件44移动前的位置)。然后通过液压活塞(未示出)将带有靠在其上的传力件44的盖子40提升到高压罐30之外,再使盖子40从高压罐30的井口适宜地经侧向移动。这样就可将加工好的制品取出,并将新的待加工制品放入高压罐30内。然后进行与上相反的程序,即将带有置于其上的传力件44的盖子40下降到高压罐30内,并使传力件44向罐壁33移动,对高压罐30加压,盖子40向着传力件44升起,按照本发明,由于接触面38、42、46、48具有规定曲率,故可使传力件44滑动至合适的角度。
图4示意地示出一种带有内部封闭件的高压罐70的局部纵剖视图,该高压罐70装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压机内。图中示出了高压罐的上部72和下部74,但为清晰起见省去了它的中部。高压罐70具有上盖76和下盖78,在上下盖之间形成加工制品的加压空间,与图2的盖子一样,上盖76具有沿通过高压罐70的轴线的纵剖面上是弯曲的接触面80,该接触面邻接传力件82的下接触面84。如图2那样,传力件82的上接触面86与高压罐70的内壁90的接触面88呈配合接触。高压罐70的罐壁92具有限制高压罐70内的上盖76下移的环形台肩94。
弯曲的接触面80、84、86、88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止传力件82向高压罐70的中心轴线的径向移动。而且,作为一个辅助的保护措施,在传力件82的内侧与上盖76之间设置一个填充件96,该填充件96的高度与传力件82的高度大致相同。一个穿过上盖76和填充件96的液压活塞98固定在传力件82的面向中心轴线的一侧。上述液压活塞96倾斜安装,表明传力件82可沿对角线向上/向内移动。上述填充件96做成环绕上盖76的连续环圈,它具有凹槽,故可在固定于传力件82上的液压活塞98上滑动。图4的剖视图示出上述的凹槽。图中可看到在上盖76上形成的通道100,上述的液压活塞98穿过通道100而移动。通道100的内径或者说宽度大于液压活塞98的外径或者说宽度,以便允许上盖76沿垂直方向移动。
在高压罐70内安装一个用于加热待加工的制品的炉子(未示出)。在上盖76下方安装一个带有冷却水管道的用于防止温度升高的冷却板102。围绕冷却板102设置一个橡胶密封圈104,用于密封高压罐70的内壁90和上盖76,上述橡胶密封圈104靠紧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金属圈106,该金属圈106防止橡胶密封圈104在上盖76与高压罐70的内壁90之间受挤压。在橡胶密封圈104下面设置了另一个密封圈108,该密封圈108保护橡胶密封圈104免受上升气体的伤害,并用于支承橡胶密封圈104。
如图4所示,在高压罐70的下部74也设置了带有冷却板102和密封圈104、106、108的相应结构。在高压罐70的下部74,也在下盖78与高压罐内壁90之间设置有传力件110,接触压力的分布情况与上面所述的相同。必要时,可在传力件110上做出凹槽以降低其刚度。
图4示出高压罐的典型加压状态,而图5则简单示出图4的高压罐70的上部72处于未加压的状态,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液压活塞98支承传力件82靠紧高压罐70的内壁90,盖子76则在完成一次加压操作后下降,它只下降几个毫米便碰到高压罐70的罐壁92上的台肩94,因此在传力件82的下弯曲接触面84与盖子76的接触面80之间形成一个间隙。穿过盖子76的让液压活塞98移动的通道100足够地宽,使液压活塞90在盖子76下降时也能保持其倾斜度。由于采用填充件96(而不是像图2那样的盖子有个较宽的上部),故不需要盖子76降低一个相当于传力件82的高度的距离。最好通过液压活塞(未示出)使填充件96笔直地向上升高,从而可沿所示液压活塞98的纵向方向对角线地自由拉出传力件82,然后,可将盖子76和传力件82向上提升,从而可触及高压罐70的内部。
图6示意地示出具有一个内部封闭件并装入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压机内的高压罐120的局部剖视图。图6所示的高压罐120大致相当于图5所示的高压罐,但有一点差别,传力件122的下接触面124和盖子128的相应接触面126是呈相反方向弯曲的,这就意味着,在图6所示的压机中,上述接触面从高压罐的中心轴线看去是凸起的,而在图5所示的压机中,上述接触面从高压罐中心轴线看去是凹入的。
图7示意地示出由本发明包含的传力件142构成的环形排列组态。图中示出6个各自为圆弧形的独立的传力件142,实线示出当高压罐加压时传力件142的位置,而虚线则示出当盖子准备提升时传力件142的位置。从图中可看出,当完成一次加压操作后,可使传力件142沿径向向内移动,从而可将盖子取去,以便从高压罐中取出加工好的制品。
虽然上面说明了一些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因此应当明白,在不违背所附权利要求书规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的改型和变型。

Claims (30)

1. 一种高压压机(10),它具有一个圆筒形的并具有内部封闭件的高压罐(12,30,70,120),上述内部封闭件包含
一个盖子(40,76,128);
多个用于在加压操作过程中在盖子与高压罐内壁(34,90)之间传递力的传力件(44,82,122,142),所述的传力件分别具有一个适合于与盖子的盖子接触面(42,80,126)相配合的第一接触面(46,84,124)和一个适合于与高压罐内壁的内壁接触面(38,88)相配合的第二接触面(48、86),其特征在于,
上述的高压罐安装成可使盖子沿高压罐轴线方向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即高压罐受加压和上述传力件将力从上述盖子传递到高压罐内壁时的第一位置,和上述高压罐实际上尚未加压而且每个传力件沿高压罐纵向中心轴线方向移离盖子的上述盖子接触面和高压罐内壁的上述内壁接触面时的第二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接触面、上述第二接触面、上述盖子接触面和上述内壁接触面在沿高压罐轴线的纵剖面上是弯曲的,故使盖子与高压罐内壁之间传递的力一方面在上述盖子与传力件之间,另一方面,也在上述传力件与高压罐内壁之间产生大致均匀分布的接触压力。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压机,其特征在于,当上述盖子处于上述的第一位置时,上述传力件便以组装配合方式锁紧在盖子与高压罐内壁之间,当盖子处于上述的第二位置时,上述的以组装配合方式的锁紧变松开了。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一位置是上部位置,上述的第二位置是下部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多个传力件借助于支承机构安置成保持在大致相同的位置,而盖子则由上部位置下降到下部位置,从而使上述传力件脱离盖子的上述盖子接触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盖子接触面是在加压操作中适合于被上述传力件的第一接触面(46)靠紧的第一盖子接触面(42),盖子还具有一个适合于在盖子升高时加压操作后或在盖子下降时加压操作前被上述传力件的第一接触面(46)靠紧的第二盖子接触面(58)。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压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传力件的面向高压罐的纵向中心轴线的一侧与盖子之间安置一个或多个可拆卸的填充件(96),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填充件防止上述传力件向内移向高压罐的纵向中心轴线。
8. 根据权利要求2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传力件安装成可以滑动地处于以它们的接触面产生上述的均匀分布的接触压力的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压机,其特征在于,每个传力件的第一和第二接触面在包含高压罐的纵向中心轴线的平面内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圆弧形剖面,上述盖子接触面在上述平面内具有圆弧形剖面,其圆弧半径大致相当于上述第一圆弧形剖面,上述内壁接触面在上述平面内具有圆弧形剖面,其圆弧半径大致相当于上述的第二圆弧形剖面。
10. 根据权利要求9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圆弧形剖面中的至少一个从传力件向外弯曲。
11. 根据权利要求9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圆弧形剖面中的至少一个向内弯曲到传力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多个传力件构成一种圆环形排列组态(140),上述传力件的数目至少为3个。
13. 根据权利要求4的压机,其特征在于,当高压罐增压时,上述的盖子可自动地从上述下部位置上升到上述的上部位置,而不需要外力作用。
14. 根据权利要求4的压机,其特征在于,当高压罐释放压力时,上述盖子可自动地从上述的上部位置下降到上述的下部位置,而不需要外力作用。
1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压机,其特征在于,在高压罐的非加压状态下,采用作动机构(98)使上述传力件沿高压罐纵向中心轴线的方向或离开该纵向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
16. 根据权利要求5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机构是液压的或气动的机构。
17.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作动机构是液压缸。
18.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压机,其特征在于,在高压罐的非加压状态下,采用上述作动机构(98)使上述传力件沿盖子的方向或离开盖子的方向移动,从而产生沿对角线的移动。
19. 根据权利要求5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机构是机械的或电动的机构。
20.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作动机构是马达驱动的滚珠轴承螺杆。
21.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作动机构是气动的作动器。
22.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作动机构是机械的作动器。
23. 一种打开安装在高压压机内并具有内部封闭件的圆筒形的高压罐(12,30,70,120)的方法,上述的内部封闭件包括一个盖子(40,76,128)和多个适用于靠紧盖子接触面(42,80,126)和高压罐内壁(34,90)的内壁接触面(38,88)以便在加压操作中在盖子与高压罐内壁之间传递力的传力件(44,82,122,142),上述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从高压罐内释放压力;
通过从盖子在高压罐加压时所处的第一位置将盖子沿高压罐纵向方向移动到第二位置而松开上述的传力件,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
使上述传力件离开上述盖子接触面和上述内壁接触面而向内移向高压罐的纵向中心轴线;和
移去上述盖子和上述传力件以便可接触高压罐的内部。
24. 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使盖子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包括使盖子从上部位置下降到下部位置;上述的移去盖子的步骤包括提升盖子使之离开高压罐。
25. 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传力件移离上述盖子接触面是通过使上述各传力件保持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而实现的,而盖子则从上部位置下降到下部位置。
26. 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使上述传力件离开上述盖子接触面和上述内壁接触面向内移向高压罐纵向中心轴线的步骤包括两个分步骤,即首先使上述传力件与上述盖子接触面互相分离,然后使上述传力件与上述内壁接触面互相分离。
27. 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向内移动上述传力件的步骤包括将各传力件置于另一盖子接触面(58)上,而提升盖子的步骤包括提升其上面带有传力件的盖子。
28. 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向内移动上述传力件的步骤之前先去除一个或多个设置在每个传力件的朝向上述中心轴线的侧面与盖子之间并阻止上述传力件沿径向移动的填充件(96)。
29. 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压罐内的压力释放时,上述盖子会自动地下降而无需任何外力作用。
30. 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松开上述传力件的步骤包括从组装配合状态松开上述的传力件。
CNB028123514A 2001-06-20 2002-06-20 压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58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01021914 2001-06-20
SE0102191-4 2001-06-20
SE0102191A SE0102191L (sv) 2001-06-20 2001-06-20 Press som innefattar ett tryckkärl med en inre tillslutning och ett förfarande för öppning av ett i en press ingående tryckkär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8646A CN1518646A (zh) 2004-08-04
CN100425888C true CN100425888C (zh) 2008-10-15

Family

ID=20284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235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5888C (zh) 2001-06-20 2002-06-20 压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926676B2 (zh)
EP (1) EP1397604A1 (zh)
CN (1) CN100425888C (zh)
RU (1) RU2285171C2 (zh)
SE (1) SE0102191L (zh)
WO (1) WO20021032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0102191L (sv) * 2001-06-20 2002-12-10 Flow Holdings Sagl Press som innefattar ett tryckkärl med en inre tillslutning och ett förfarande för öppning av ett i en press ingående tryckkärl
SE526377C2 (sv) * 2003-04-03 2005-08-30 Flow Holdings Sagl Tätning för isostatpress, förfarande för framställning av densamma, isostatpress, lock, tätningshållare samt användning av tätning
US20100219185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Griffin Ronald H Sealing System For Pressure Vessels
CN103062401A (zh) * 2013-01-24 2013-04-24 李由海 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密封盖结构
US20220205593A1 (en) * 2020-12-31 2022-06-30 Prototype Garage, LLC Pressure vessel incorporating rapid, toolless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2488A (en) * 1939-02-10 1941-08-12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Pressure-sealing fastening for vessel covers
US2821325A (en) * 1955-01-12 1958-01-28 Combustion Eng Closure for pressure vessels
US3667649A (en) * 1969-11-05 1972-06-06 Georges Thillet Closure device for sealing an opening in a wall of a pressurizable chamber
US3695482A (en) * 1971-06-14 1972-10-03 Lummus Co Pressure vessel seal
US4565297A (en) * 1982-08-16 1986-01-21 Uhde Gmbh High-pressure vessel with inner closure
EP0496936A1 (de) * 1991-01-30 1992-08-05 Uhde GmbH Einrichtung zur Sicherung eines Klammerschnellverschlusses zur Fixierung des Deckels eines Druckgefässes
US5421474A (en) * 1992-06-11 1995-06-06 Honeywell Lucifer S.A. Device for the assembly by clamping of an elastically compressible part
CN2341914Y (zh) * 1998-08-07 1999-10-06 徐明堂 可组装于罐体开口上的罐盖
CN1280543A (zh) * 1997-10-10 2001-01-17 比森父子有限公司 用于压力容器的封闭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9606A (en) * 1927-06-24 1936-02-04 Bredtschneider Kurt High pressure joint for pressure vessels
US2989209A (en) * 1956-09-13 1961-06-20 Babcock & Wilcox Co Pressure sealing joint and gasket therefor
GB874640A (en) * 1959-01-28 1961-08-10 Geartyht Union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losure means for pressure vessels
US4874573A (en) * 1987-04-03 1989-10-17 The English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Lid arrangement
US5036996A (en) * 1990-05-31 1991-08-06 Harry Epstein Safety seal for pressurized system
SE0102191L (sv) * 2001-06-20 2002-12-10 Flow Holdings Sagl Press som innefattar ett tryckkärl med en inre tillslutning och ett förfarande för öppning av ett i en press ingående tryckkärl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2488A (en) * 1939-02-10 1941-08-12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Pressure-sealing fastening for vessel covers
US2821325A (en) * 1955-01-12 1958-01-28 Combustion Eng Closure for pressure vessels
US3667649A (en) * 1969-11-05 1972-06-06 Georges Thillet Closure device for sealing an opening in a wall of a pressurizable chamber
US3695482A (en) * 1971-06-14 1972-10-03 Lummus Co Pressure vessel seal
US4565297A (en) * 1982-08-16 1986-01-21 Uhde Gmbh High-pressure vessel with inner closure
EP0496936A1 (de) * 1991-01-30 1992-08-05 Uhde GmbH Einrichtung zur Sicherung eines Klammerschnellverschlusses zur Fixierung des Deckels eines Druckgefässes
US5421474A (en) * 1992-06-11 1995-06-06 Honeywell Lucifer S.A. Device for the assembly by clamping of an elastically compressible part
CN1280543A (zh) * 1997-10-10 2001-01-17 比森父子有限公司 用于压力容器的封闭组件
CN2341914Y (zh) * 1998-08-07 1999-10-06 徐明堂 可组装于罐体开口上的罐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E518934C2 (sv) 2002-12-10
EP1397604A1 (en) 2004-03-17
US20080121120A1 (en) 2008-05-29
CN1518646A (zh) 2004-08-04
US20040250713A1 (en) 2004-12-16
SE0102191L (sv) 2002-12-10
US7739779B2 (en) 2010-06-22
US7926676B2 (en) 2011-04-19
RU2003136150A (ru) 2005-05-20
SE0102191D0 (sv) 2001-06-20
WO2002103228A1 (en) 2002-12-27
RU2285171C2 (ru) 2006-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99C (zh) 金属容器壳体成形的方法
CN100425888C (zh) 压机
US5127535A (en) Quick-acting closure with sliding retaining-ring
EP0198463B1 (en) Forming press of the pressure cell type
CN101733873A (zh) 容器用模具更换装置
US8978220B2 (en) Tool and die for a riveting tool
US7320211B2 (en) Method of exchanging a diaphragm device
EP0364356B1 (en) Compression mold for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wheels
AU2015200820B2 (en) Assembly of two concentric parts and a bearing between said parts
US20090179372A1 (en) Nacelle Lifting Tool and Method
KR101098811B1 (ko) 치형 성형장치
GB2310431A (en) Press head and dross pot for dross processing system.
WO2013179177A2 (en) Injection pump for the hot-chamber die casting of corrosive light alloys
EP1613874B1 (en) Gas spring
EP3343060B1 (en) Air spring device
CN201728861U (zh) 一种分段式冲床机架
EP0373470B1 (en) Press device
CN109317591B (zh) 锻压机回程缸更换工艺
SU1207612A1 (ru) Штамп дл объемной штамповки поковок
JP3586750B2 (ja) アルミニウムホイールリムの製造方法とその鍛造プレス装置
US20170291209A1 (en) Floating clamp ring assembly
EP1560670B1 (en) Hydro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KR20230119929A (ko) 지지블럭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소재 교정 설비
KR200273870Y1 (ko) 가스용기의 밸브 분리장치
KR101707314B1 (ko) 인고트 주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VURE TECHNOLOGIESAB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LOW HOLDINGS SAGL

Effective date: 200601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113

Address after: Sweden Westrm J

Applicant after: Avure Technologies AB

Address before: Swiss Vic

Applicant before: Flow Holdings SAGL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