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4986C - 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4986C
CN100414986C CNB2004100714084A CN200410071408A CN100414986C CN 100414986 C CN100414986 C CN 100414986C CN B2004100714084 A CNB2004100714084 A CN B2004100714084A CN 200410071408 A CN200410071408 A CN 200410071408A CN 100414986 C CN100414986 C CN 10041498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ntioned
signal
sink
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14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1494A (zh
Inventor
尾山和也
江指正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1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1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49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49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 H04N21/6375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for requesting retransmission, e.g. of data packets lost or corrupted during transmission from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84Client identification by a unique number or address, e.g. serial number, MAC address, socket 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2Content retrieval operation from a local storage medium, e.g. hard-disk
    • H04N21/4325Content retrieval operation from a local storage medium, e.g. hard-disk by playing back content from the storage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5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de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encryption, e.g. re-encrypting a decrypted video stream for redistribution in a hom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73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with two-way working, e.g. subscriber sending a programme selection signal
    • H04N7/17309Transmission or handling of upstream communications
    • H04N7/17318Direct or substantially direct transmission and handling of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8Transmitter circuitry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H04N5/775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the recorder being connected to, or coupled with, the antenna of the television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其中:AV数据发送装置(3)在时刻ta到时刻tb之间,确认未接收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和再送要求信号的状态连续时,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AV数据发送装置(3)在时刻tc到时刻td之间,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连续时,使暂时停止的AV信号源机器(1)再开始再现动作。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本申请以2003年4月30日申请的特原2003-124670号为基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数据信号用加密代码加密并发送的数据发送装置和接收加密数据信号并进行译码的数据接收装置,以及由该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结构的数据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有线连接的烦杂和无线技术的发达,提供了一种从调谐器、视频、DVD等的AV信号源机器对显示器和投影器等的AV再现装置发送AV数据,并在AV再现装置显示或输出影象和声音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为了实现该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在AV信号源机器上连接发送AV数据的AV数据发送装置,同时在AV再现装置上连接AV数据接收装置。由于AV信号源机器具有AV数据发送装置,同时AV再现装置具有AV数据接收装置,所以也有由AV信号源机器和AV再现装置结构了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图57表示已有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图57中,结构了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为1对1关系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也就是,从用有线与AV信号源机器1连接的AV数据发送装置101的天线511(参照图58),发送从AV信号源机器1输出的AV数据。来自该AV信号源机器1的AV数据,由AV数据接收装置102的天线541(参照图59)接收。当AV数据接收装置102收到时,将提供给用有线与AV数据接收装置102连接的AV再现装置2,并再现显示。
而且,操作用于控制AV信号源机器1的遥控器11并发送红外线信号时,该红外线信号由AV数据接收装置102的遥控数据接收部553接收后,变换为无线通信用信号并从天线541发送。然后,该信号由AV数据发送装置101的天线511接收时,变换为红外线信号并从遥控输出部517发送后,由AV信号源机器1的红外线信号接收部12接收,AV信号源机器1进行按照遥控器11指示的动作。
如图58所示,上述AV数据发送装置101具有输入NTSC等模拟AV数据的模拟输入部502和输入数字信号的数字输入部501。模拟数据在A/D变换部(以下称“A/D”)503被数字化,在MPEG部504编码,各种数据在数据生成部505进行整理,由纠错码附加部506附加差错码,由数据扰频部507加密,用基带(以下称“BB”)509、高频放大电路(以下称“RF”)510、天线511的路径发送到AV数据接收端。这时,在数据扰频部507为了扰频使用的ID,存储在ID存储部520。当输入的数据是数字数据时,从数字输入部501直接提供给数据生成部505。
在图59所示结构的AV数据接收装置102中,通过天线541、RF542、BB543接收,在扰频解除部544解除扰频,由数据解析部545判定AV数据的分配和不足等,在MPEG部546进行译码,由D/A变换部(以下称“D/A”)547变换为模拟信号,再由模拟输出部548作为NTSC等数据予以输出。这时,在扰频解除部544为了解除扰频使用的ID,存储在ID存储部560。当输出数字数据时,来自数据解析部545的数据通过数字输出部解析部549和数字输出部550输出。
AV数据接收装置102,在数据解析部545进行未正确接收的包的判定。根据该判定结果,在由再送要求包生成部558生成未接收包的再送要求包。AV数据接收装置102还具有输入用于控制AV信号源机器1的信号的操作部551,以及接收遥控器11来的红外线信号的遥控数据接收部553。来自操作部551的数据在输入数据变换部552进行变换,由遥控数据接收部553接收的信号在遥控数据变换部554进行变换。根据由该变换数据产生的包和来自再送要求包生成部558的再送要求包,在数据生成部555生成发送数据,并由纠错码附加部556附加纠错码。该发送数据由数据扰频部557扰频后,通过BB543和RF542以及天线541发送。
在AV数据发送机101,通过天线511以及RF510和BB509接收时,由扰频解除部512解除扰频,在数据解析部513进行AV数据接收部102未正确接收的包的判定和数据的整理,当再送要求为必要时,由再送要求包生成部514生成再送要求的AV数据的数据包。在数据解析部513得到的操作AV信号源机器1的数据,由遥控数据解析部516变换为遥控信号,从遥控输出部517作为红外线信号输出。遥控信号以外的数字数据,通过数字数据解析部518,从数字数据输出部519输出。
在这种已有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由视听者进行AV信号源机器1的控制。因此,当由于电波状况以及AV数据发送装置101和AV数据接收装置102的动作状态出现暂时传送中断时,为了再一次再现/传送中断部分,视听者必须操作AV信号源机器1。
在由于切断发送端和接收端装置的电源,传送中断时,从中断部分自动恢复的再现装置和再现方法,作为现有技术早已提出(参照特开2002-300517号公报)。按照该技术,在从发送装置将数据块传送到接收装置的途中切断电源时,发送装置检测装置的电源切断,在检测时发送的数据块中附加表示是最终发送块的结束标记,并予以发送。然后,接收装置接收附加了该结束标记的数据块,并存储作为下一个数据块的再开始位置。
然而,如图57所示,用无线进行AV传送时,由于障碍物的变化和AV数据接收装置的移动以及其他电波发生体的电波干扰等,将会出现电波急剧变化的情况。其结果,将发生因突然视听不良引起的视听中断,是视听者不可能使部分中断的视听继续下去的状态。
当发送端的AV信号源机器是VTR(Video Tape Recorder)等时,由于可以接收,所以视听者可进行返回等操作,可通过再次查看中断部分等的操作重新看,然而该操作烦杂。此外,当接收端的AV再现装置是充电式TV时,由于消耗电源,则可变更用其他AV再现装置的视听,即使在正常接收时,也可以停止用现在视听的AV再现装置的视听,到其他房间用另外的AV再现装置视听。这时,起用另外的AV再现装置后,也还必须进行返回到视听中断部分予以检索再次查看的烦杂操作。
当使用特开2002-300517号公报的技术时,在AV数据发送装置中确认本机器指示电源关断,或者,AV数据发送装置接收表示AV数据接收装置电源关断的信号,确认本机器或者作为通信对方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电源关断。这样,当确认本机器或作为通信对方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电源关断时,将附加现在要发送的数据块的最终标记,并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因此,直到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发送或接收到附加了最终标记的数据块,都不会形成电源关断。
然而,在利用该特开2002-300517号公报记载的方法时,如无线通信系统那样,当数据的发送接收突然不可能时,以及由于拔出电源插座蓄电池消耗而使AV数据接收装置突然OFF时,不可能将实施用于设定电源关断的操作通知AV数据发送装置。因此,在AV数据发送装置侧,在本机器和AV数据接收装置不可能通信之前,有时不能生成附加最终标记的数据块。同样,在AV数据接收装置侧,在接收附加最终标记的数据块之前,通信中断,有时不可能接收附加最终标记的数据块。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有一种在每一定期间发送附加了最终标记的数据块的方法。然而,在未附加最终标记的数据块中断时,由于不会再传送未附加最终标记的数据块,则当视听者再开始始视听时,有时不可能视听中断的部分。
在从严密的继续位置进行再现的情况下,例如用AV再现装置视听到“你好”的“你”后视听中断,当再开始始视听时,从“好”开始视听,在这样的情况再开始始视听时,“你好”则不一定会被视听者识别。这样,从中断部分开始再现时,必须考虑到发生断开处的台词不可能理解的情况,与数字AV数据的复制完全不同,仅用严密的位置记录,有时对于人的视听还是不充分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数据传送暂时中断时也能用简单的操作从中断的数据位置继续发送数据信号的数据通信系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数据发送装置具有:发送数据信号的数据发送部;接收表示从接收上述数据信号的数据接收装置发送的该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通知信号的数据接收部;根据上述数据接收部接收的上述接收状态通知信号,确认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是否正常进行接收动作的接收状况解析部;当确认该接收状况解析部没有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时,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是不可稳定通信状态并暂时停止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而在该数据信号发送动作暂时停止或停止中,在确认该接收状况解析部正常进行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动作时,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是稳定通信状态并开始该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机器控制部。
本发明的数据发送装置还具有:发送按时间序列方式产生数据的数据信号的数据发送部;接收表示从接收上述数据信号的数据接收装置发送的该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通知信号的数据接收部;根据上述数据接收部接收的上述接收状态通知信号,确认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是否正常进行接收动作的接收状况解析部;将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时的时间轴上的数据位置作为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予以存储的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在上述接收状况解析部确认未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时,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将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存储在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此后,在上述接收状况解析部确认正常进行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动作时,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从存储在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的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开始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机器控制部。
本发明的数据接收装置具有:接收数据发送装置来的数据信号的数据接收部;对该数据接收部接收的上述数据信号进行译码的数据解析部;确认上述数据接收部是否正常接收上述数据信号的接收状况判定部;当该接收状况判定部确认接收动作未正常进行时,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生成暂时停止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暂时停止控制数据,在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暂时停止或停止中,当上述接收状况判定部确认接收动作正常进行时,判断该机器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生成开始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的机器控制部;以及将在上述机器控制部生成的上述暂时停止控制数据或上述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发送到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发送部。
本发明的数据接收装置还具有:从数据发送装置接收按时间序列方式产生数据的数据信号的数据接收部;对在该数据接收部接收的上述数据信号进行译码的数据解析部;确认在上述数据接收部是否正常接收上述数据信号的接收状况判定部;将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时的时间轴上的数据位置作为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予以存储的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在上述接收状况判定部确认未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时,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并将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存储在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此后,在上述接收状况判定部确认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时,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生成从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的机器控制部;将在上述机器控制部生成的上述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发送到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发送部。
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具有发送数据信号的1台数据发送装置、以及可以接收来自该数据发送装置的上述数据信号的多个数据接收装置,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中之一台的第1数据接收装置与上述数据发送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后,切断与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通信时,上述数据发送装置暂时停止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中之一台的第2数据接收装置与上述数据发送装置进行通信连接时,从根据上述数据发送装置暂时停止时的数据位置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
本发明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发送数据信号的1台数据发送装置、以及可以接收来自该数据发送装置的上述数据信号的多个数据接收装置,在进行通信动作之际,当上述数据发送装置将上述数据信号发送到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时,可以选择根据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将控制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设定为无效的第1动作状态;当设定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有效时,可以选择上述数据发送装置仅将上述数据信号发送到1台上述数据接收装置,而停止其他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动作的第2动作状态;当设定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有效时,可以选择根据上述数据发送装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的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中1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使用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第3动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AV数据发送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其他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暂时停止转换时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其他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AV数据接收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其他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的动作例的时间图。
图12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14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其他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再现再开始转换时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7是到当前时刻的时间差与重复时间的关系图。
图18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其他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暂时停止转换后的AV数据发送装置或AV数据接收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第6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22是表示再现再开始转换后的AV数据发送装置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23是第6实施例的AV再现装置的表示例。
图24是表示再现再开始转换后的AV数据发送装置其他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第6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26是表示第7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一例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第7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第7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削除动作一例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第7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第7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一例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选择显示动作一例的流程图。
图34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选择显示动作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35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选择显示动作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36是第8实施例的AV再现装置的表示例。
图37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38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39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选择显示动作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40是表示第9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差错发生期间选择显示动作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41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42是表示第9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暂时停止时动作的流程图。
图43是表示第9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再现再开始时动作的流程图。
图44是表示第9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以及AV信号源机器动作例的时间图。
图45是表示第9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以及AV信号源机器另一个动作例的时间图。
图46是AV数据用包的记录状态例图。
图47是第10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48是表示第10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动作例的时间图。
图49是第11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50是表示第11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动作例的时间图。
图51A~图51F是第12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52是表示第12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发送功能设定动作的流程图。
图53A~图53D是第12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54是表示第12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发送功能设定动作的流程图。
图55A~图55C是第13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56是表示第13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发送功能设定动作的流程图。
图57是已有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说明图。
图58是表示已有的AV数据发送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59是表示已有的AV数据接收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图2中,与图58相同的部分,附与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与已有的一样,为图59所示的结构。
图1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是具有:与AV信号源机器1有线连接的AV数据发送装置3;与AV再现装置2有线连接的AV数据接收装置4;与AV数据接收装置4进行红外线通信的遥控器5。这时,由于AV数据发送装置3具有作为AV数据发送用ID代码的ID代码A,AV数据接收装置4具有作为AV数据接收用ID代码的ID代码A,因此AV数据发送装置3和AV数据接收装置4可实现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3,如图2所示,是在图58的AV数据发送装置中附加了如下部件的结构,即:根据数据解析部513的数据接收状态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的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生成表示根据由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的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的操作的数据,并传送到遥控数据解析部516的机器控制部531。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AV数据发送装置3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当AV数据接收装置4正常接收到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AV数据时,在数据生成部555生成表示已正常接收的ACK信号。该ACK信号,可以在每个规定期间生成,也可以在每个规定数的包生成。AV数据接收装置4,在纠错码附加部556对ACK信号附加纠错码后,在数据扰频部557根据ID存储部560内的ID代码A加密后,再通过BB543和RF542以及天线541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
AV数据接收装置4,当未能正常接收到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AV数据时,由再送要求包生成部558识别未能正常接收的包,生成表示未能正常接收的包的再送要求包。然后,在数据生成部555生成在再送要求包生成部558生成的再送要求包的再送要求信号后,在纠错码附加部556附加纠错码。附加了该纠错码的再现要求信号在数据扰频部557根据ID代码A加密后,通过BB543和RF542以及天线541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
这样,当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ACK信号和再现要求信号时,AV数据发送装置3通过天线511和RF510以及BB509接收该ACK信号和再送要求信号。然后,在扰频解除部512根据ID存储部520内的ID代码A解密后,在数据解析部513确认ACK信号和再送要求信号时,将已接收到ACK信号和再送要求信号之信息通知接收状况解析部530。这时当确认接收到的信号就是再送要求信号时,将由再送要求信号确认的再送要求的AV数据包作为再送包,在再送要求包生成部514生成,并传送到数据生成部505。
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根据ACK信号和再送要求信号的接收状态,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根据确认的接收状态,在机器控制部531设定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状态。因此,当判断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恶化时,机器控制部531将生成用于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的AV数据再现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传送到遥控数据解析部516。当判断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良好时,机器控制部531将生成用于解除AV信号源机器1的AV数据再现暂时停止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传送到遥控数据解析部516。
以下说明AV数据发送装置3的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判定动作。
1.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1例
首先,参照图3的流程图说明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1例。AV信号源机器1进行再现动作,在数据生成部505生成由AV数据决定的包时(步骤0),将用于对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或再送要求信号是非接收的次数进行计数的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非接收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X复位为0(步骤1)。按规定的定时用天线511和RF510以及BB509进行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接收动作(步骤2)。然后,在数据解析部513确认是否从AV数据接收装置4接收到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步骤3)。
这时当确认接收到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时(“是”),将接收到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之信息通知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并转换到步骤1。当确认未接收到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时(“否”),将未接收到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之信息通知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并对非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X进行1个计数(步骤4)。
在步骤4中,非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X计数时,确认该计数值X是否超过规定值X1(步骤5)。当计数值X未超过规定值X1时(“否”),转换到步骤2。而当确认计数值X为规定值X1以上时(“是”),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认定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恶化,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用于暂时停止AV数据再现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步骤6)。
当用于暂时停止该AV数据再现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在遥控数据解析部516变换为遥控数据,从遥控输出部517输出时,利用红外线通信接收该遥控数据的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AV数据的再现。这样,进行步骤6的动作后,AV数据发送装置3在每个AV数据发送期间,根据暂时停止时的AV数据在数据生成部505生成数据包,由纠错码附加部506附加纠错码后,在数据扰频部507根据ID代码A加密,再通过BB509和RF510以及天线511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当AV信号源机器1这样进行暂时停止动作时,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AV数据,不限定于暂时停止时的AV数据,也可以是预先存储的静止图像的AV数据。这时,将暂时停止的场景的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时刻存储在机器控制部531。
当AV信号源机器1是停止状态时(步骤8),或者,在步骤6中指示暂时停止后,对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接收次数进行计数的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接收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Y复位时(步骤7),首先,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定时器(未图示)复位(步骤9)。这时,为了从AV数据发送装置3接收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生成包含表示上述暂时停止时的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接收确认用数据,并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然后,按照规定的定时利用天线511和RF510以及BB509进行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接收动作(步骤10)。
此后,在数据解析部513确认是否从AV数据接收装置4接收到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步骤11)。这时当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的接收未被确认时(“否”),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Y复位为0(步骤12)。然后,根据未图示的定时器的计测时间确认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步骤13)。这时当经过了规定时间T时(“是”),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使AV信号源机器1变成停止状态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通过作为遥控数据利用红外线通信予以发送,将AV信号源机器1设为停上状态(步骤8)。当未经过规定时间T时(“否”),转换到步骤10。
在步骤11中,当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的接收被确认时(“是”),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Y进行1个计数(步骤14),并确认计数值Y是否超过规定值Y1(步骤15)。这时当计数值Y未超过规定值Y1时(“否”),转换到步骤10。
当确认计数值Y为规定值Y1以上时(“是”),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认定AV数据接收装置4为可接收状态,在再现再开始时刻的同时机器控制部531生成指示AV数据再现再开始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步骤16)。这时,通过作为遥控数据利用红外线通信来发送,将AV信号源机器1设为再现状态。再起动AV信号源机器1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画面的再现动作,转换到步骤1。
2.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2例
以下,参照图4的流程图说明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2例。图4的流程图中,对于表示与图3的流程图相同动作的步骤,附与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当AV信号源机器1进行再现动作时(步骤0),首先,将对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接收次数进行计数的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Y复位(步骤50)。接着,在将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定时器(未图示)复位后(步骤51),按规定的定时进行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接收动作(步骤2)。
此后,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进行步骤2的接收动作时确认是否接收到ACK信号(步骤52)。这时,当ACK信号的接收被确认时(“是”),对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Y进行1个计数(步骤53)。这样在步骤53中对计数值Y进行1个计数以后,或者,在步骤52中ACK信号的接收未被确认时(“否”),根据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定时器的计测时间,确认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步骤54)。
当确认经过了规定时间t时(“是”),确认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Y是否超过规定值Y2(步骤55),当未经过规定时间t时(“否”),转换到步骤2。在步骤55中,当计数值Y为规定值Y2以上时(“是”),转换到步骤50。反之,在步骤55中,当计数值Y小于规定值Y2时(“否”),将红外线信号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再现(步骤6)。在这样进行步骤6的动作后,AV数据发送装置3根据暂时停止时的AV数据生成数据包,在每个AV数据发送期间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
当AV信号源机器1是停止状态时(步骤8),或者,在步骤6中指示暂时停止时,在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接收比率Z复位为0之后(步骤56),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定时器复位(步骤9)。这时,为了接收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AV数据发送装置3生成包含表示上述暂时停止时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接收确认用数据,并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然后,按规定的定时接收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步骤10)。
此后,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中,在定时器复位后,对用定时器的计测时间分割ACK信号的接收累积次数求出的ACK接收比率Z进行更新(步骤57)。该ACK接收比率也可以用接收定时次数分割ACK接收累积次数来求出。这时,在步骤9中,替代对定时器进行复位,可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配备对接收定时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而对该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复位。
然后,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在步骤57中更新的ACK接收比率Z是否超过规定比率Z1(步骤58),这时当ACK接收比率Z未超过规定比率Z1时(“否”),确认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步骤13)。确认经过了规定时间T时(“是”),ACK接收比率Z复位为0,转换到步骤8(步骤59)。当未经过规定时间T时(“否”),转换到步骤10。
在步骤58中,当确认ACK接收比率Z是规定比率Z1以上时(“是”),将用于再开始AV数据再现的红外线信号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再起动AV信号源机器1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的再现动作(步骤16),转换到步骤50。
3.在接收状态判定动作时的暂时停止指示动作
这样按照图3或图4的流程图,AV数据发送装置3,在判定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并根据该判定结果设定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时,根据连接的AV信号源机器1的种类,变更指示的暂时停止动作。按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指示图3和图4的步骤6的暂时停止动作时的动作。
转换到步骤6时,接收状况解析部530根据提供给数据生成部505的AV数据的标题信息等,确认从连接的AV信号源机器1输入的AV数据是否是用调谐器接收的广播中的AV数据(步骤101)。当不是广播中的AV数据时(“否”),确认是否是从AV信号源机器1具备的硬盘(HDD)中读出的AV数据(步骤102)。
当不是从HDD读出的AV数据时(“否”),确认是否是从设置在AV信号源机器1中的VTR读出的AV数据(步骤103)。当不是从VTR读出的AV数据时(“否”),确认是否是从设置在AV信号源机器1中的DVD(DigitalVersatile Disk)读出的AV数据(步骤104)。
在步骤101中,当是用调谐器接收的广播中AV数据时(“是”),确认AV信号源机器1是否是时移动作中(步骤105)。时移动作是存储当前广播中的AV数据,同时再现已存储的过去的AV数据的动作。是否是该时移动作,可以在数据生成部505中通过比较当前时刻与AV信号源机器1提供的AV数据的发送时刻予以确认,并可以从AV信号源机器将进行时移动作之信息通知AV数据发送装置3。
这时当确认不是时移动作并发送当前广播中的AV数据时(“否”),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指示时移动作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步骤106)。在步骤106中生成指示时移动作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时,或者,在步骤105中确认是时移动作中时(“是”),在机器控制部531,还生成指示下次场景以后的AV数据发送的停止和除去商业部分的记录动作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步骤107)。
在遥控数据解析部516,将在步骤106和步骤107中由机器控制部531生成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变换为遥控数据,从遥控输出部517作为红外线信号输出。在数据生成部505根据从AV信号源机器1发送的AV数据的标题信息等,确认该AV数据的场景的广播时刻(步骤108)。
AV信号源机器1,直到再现再开始,继续记录转换到步骤6时确认的广播时刻的场景以后的AV数据,并停止确认的场景以后的AV数据的发送。这时,不记录商业部分的AV数据。被确认的广播时刻的场景的AV数据可以继续从AV信号源机器1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并可以存储在AV数据发送装置3的数据生成部505。
在步骤102中,当是从HDD读出的AV数据时(“是”),在数据生成部505中确认在从AV信号源机器1发送的AV数据的HDD中的记录位置(步骤109)。然后,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指示从HDD读出且不发送该记录位置的场景以后的AV数据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步骤110)。
因此,AV信号源机器1停止转换到步骤6时确认的场景以后的AV数据的发送,直到再现再开始,。这时,在确认的HDD记录位置的AV数据可以继续从AV信号源机器1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也可存储在AV数据发送装置3的数据生成部505。
在步骤103中,当是从VTR读出的AV数据时(“是”),在数据生成部505确认从AV信号源机器1发送的AV数据的计数器值(步骤111)。该计数器值是根据VTR的再现速度计数的值,是表示VTR上的场景被录象的位置的值。然后,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指示VTR再现暂时停止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步骤112)。
在步骤104中,当是从DVD读出的AV数据时(“是”),在数据生成部505根据从AV信号源机器1发送的AV数据的节段位置等确认场景位置(步骤113)。然后,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指示DVD再现暂时停止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步骤114)。
接收步骤112或步骤114的指示的AV信号源机器1,直到再现再开始,暂时停止VTR或DVD的再现。这时,暂时停止时的场景的AV数据可以继续从AV信号源机器1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也可存储在AV数据发送装置3的数据生成部505中。
在步骤104中,例如,如AV信号源机器1不具备记录广播中的AV数据的功能时那样,没有从DVD读出的AV数据时(“否”),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停止AV信号源机器1动作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步骤115),结束动作。AV信号源机器1为停止状态。这时,将停止前的场景的AV数据存储在数据生成部505,也可以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预先将结构静止图像的AV数据存储在数据生成部505,也可以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
步骤108、步骤110、步骤112、步骤114的动作分别进行时,在步骤107中确认的广播时刻,在步骤109中确认的记录位置、在步骤111中确认的计数器值、在步骤113中确认的场景位置分别通过接收状况解析部530提供给机器控制部531,作为再现再开始时刻存储在机器控制部531(步骤116),结束动作。
参照图6的定时图说明这样的AV数据发送装置3和AV数据接收装置4的动作例。设定在期间Ta,AV数据接收装置4可正常接收时,对于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AV数据,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
这时当AV数据的包数为规定数时,或者,在每个规定期间,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也就是,在该期间Ta,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AV数据未被正常接收的期间较短,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重放请求信号,根据该重放请求信号再送的AV数据被正常接收。
为了使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AV数据与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的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不会在无线传输线路中冲突,设定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AV数据的期间和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的期间为不同的期间。当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重放请求信号时,AV数据发送装置3再发送重放请求的AV数据。
到达时刻ta时,AV数据接收装置4变为无线通信不可能状态时,AV数据发送装置3,在时刻tb,确认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不可能接收的次数达到规定次数X1,或者,在规定时间T2的ACK信号的接收次数为规定次数Y2以下。因此,到达时刻tb时,由于AV数据发送装置3使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的同时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则开始发送包含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
此后,在期间Tb,AV数据接收装置4为无线通信不可能状态,从AV数据发送装置3继续发送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到达时刻tc时,当AV数据接收装置4可正常无线通信时,相对于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数据信号的ACK信号,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
到达时刻td时,在AV数据发送装置3,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接收次数超过规定值Y1,或者,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接收比率超过规定比率Z1。因此,到达时刻td时,AV数据发送装置3,对于AV信号源机器1将再开始从暂时停止场景开始的再现动作,同时再开始暂时停止场景以后的AV数据发送。
这样,通过再开始AV数据的发送,在再开始再现动作后,在期间Tc,AV数据接收装置4处于正常通信状态时,与期间Ta时一样,对于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AV数据,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ACK信号或再现要求信号。这时,在期间Ta中发送接收广播中的AV数据时,在期间Tc实现AV数据的发送再开始时,在AV信号源机器1中,可以用比通常再现速度更快的速度进行快速进给再现,直到追上当前广播中的AV数据。
到达时刻te时,AV数据接收装置4电源关断并变为无线通信不可能的停止状态时,AV数据发送装置3,在时刻tf确认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的不可能接收次数达到规定次数X1,或者在规定时间T2中ACK信号的接收次数为规定次数Y2以下。因此,到达时刻tf时,AV数据发送装置3将AV信号源机器1设为暂时停止,并发送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信号。
此后,在期间Td,AV数据发送装置3,直到经过规定时间T,未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接收,当ACK信号的接收次数未达到规定次数Y1,或者,ACK信号的接收比率未达到规定比率Z1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这时,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也停止。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在AV数据发送装置3中,可以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因此,根据AV数据发送装置3确认的接收状态,可以将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控制为暂时停止、再现、停止的任一种状态。在再现AV数据时,当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恶化时,则可暂时停止,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再次良好时,可以从暂时停止的场景再开始再现。
本实施例中,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后,为了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将从AV数据发送装置3进行数据发送,然而当AV数据接收装置4将代替ACK信号的确认接收状态的信号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时,也可以暂时停止AV数据发送装置3的发送动作。
如图5的流程图那样进行判定时,在步骤101~步骤104中,视听者操作遥控器5,用红外线信号将AV数据的种类从遥控器5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将用于通知AV数据种类的信号作为无线信号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并进行通知,也可以进行判定。
本实施例中,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ACK信号和重放请求信号,然而,也可以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表示未能正常接收的NACK信号,根据该NACK的连续接收次数和接收比率,即可判断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并且,根据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连续接收次数,可以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是否恶化,同时根据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接收比率,可以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是否已良好。反之,根据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接收比率,可以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是否恶化,同时根据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连续接收次数,可以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是否已良好。
<第2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结构的方框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图8中,与图59相同的部分,附与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与已有的一样,为图58所示结构。
图7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由与AV信号源机器1有线连接的AV数据发送装置3a、与AV再现装置2有线连接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和与AV数据接收装置4a进行红外线通信的遥控器5结构。这时,由于AV数据发送装置3a和AV数据接收装置4a具有ID代码A,则可实现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如图8所示,其结构是在图59的AV数据接收装置中附加了以下部件,即:根据在数据解析部545的数据接收状态,确认本机器接收状态的接收状况判定部566;生成表示根据由接收状况判定部566确认的本机器接收状态的操作的数据,并传送到纠错码附加部556的机器控制部567。这样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与第1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4一样,在数据生成部555生成ACK信号和重放请求信号,并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a。
AV数据接收装置4a,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中,根据在数据解析部545的译码是否正常来确认本机器的接收状态,并根据确认的接收状态在机器控制部567设定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状态。在机器控制部567生成用于指于该设定动作状态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时,并在纠错码附加部556附加纠错码后,在数据扰频部557利用存储在ID存储部560的ID代码A加密,再通过BB543和RF542以及天线541发送。
AV数据发送装置3a通过天线511和RF510以及BB509,接收从AV数据接收装置4a发送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时,在扰频解除部512解密后,在数据解析部513进行译码。在将数据解析部513得到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提供给遥控数据解析部516时,变换为遥控数据后,作为红外线信号从遥控输出部517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
以下说明该AV数据接收装置4a的本机器接收状态的判定动作。
1.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1例
首先,参照图9的流程图说明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1例。当正常接收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AV数据进行再现动作时(步骤150),先将用于对接收差错的次数进行计数的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内差错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P复位为0(步骤151)。然后,根据通过操作部551和操作部数据变换部552或者通过遥控数据接收部553和遥控数据变换部554提供给数据生成部555的数据信号,确认是否指示了电源关断的停止状态(步骤152)。当未指示电源关断时(“否”),在规定的定时利用天线541和RF542以及BB543,进行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信号的接收动作(步骤153)。然后,在数据解析部545中确认是否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步骤154)。
当正常接收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AV数据时(“是”),接收动作正常进行的信息被通知到接收状况判定部566,转换到步骤151。当数据解析部545确认在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AV数据中发生差错时(“否”),在接收动作中发生差错的信息被通知到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对差错用计数器的计数值P进行1个计数(步骤155)。在步骤155中差错用计数器的计数值P进行计数时,确认该计数值P是否超过规定值P1(步骤156)。计数值P未超过规定值P1时(“否”),转换到步骤153。
当未正常接收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AV数据时(步骤157),或者在步骤152中指示电源关断的停止状态的情况(“是”),在步骤156中差错用计数器的计数值P超过规定值P1时(“是”),首先,将用于对正常接收次数进行计数的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内的接收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Q复位为0(步骤158)。然后,在机器控制部567生成用于暂时停止AV数据再现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步骤159)。
该机器操作用数据,在纠错码附加部556附加纠错码后,由数据扰频部557加密,再通过BB543和RF542以及天线541发送。因而,该机器操作用数据被AV数据发送装置3a接收后,在扰频解除部512解密后,由数据解析部513译码。
然后,在数据解析部513得到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在遥控数据解析部516变换为遥控数据后,作为红外线信号从遥控输出部517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通过红外线通信接收到该遥控数据的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AV数据的再现。这时,将暂时停止的场景的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时刻,存储在机器控制部567。
由于这样进行了步骤159的动作,则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AV数据的再现时,AV数据发送装置3a,与第1实施例一样,在每个AV数据发送期间,将暂时停止时的AV数据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a。当AV信号源机器1进行暂时停止动作时,从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的AV数据,不限于暂时停止时的AV数据,也可以是预先存储的静止图像的AV数据。
这样,发送用于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后,在规定的定时进行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信号的接收动作(步骤160),在数据解析部545确认是否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步骤161)。这时当未正常接收时(“否”),转换到步骤158。当确认正常接收时(“是”),对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内的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Q进行1个计数(步骤162)。
在步骤162中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Q计数时,确认该计数值Q是否超过规定值Q1(步骤163)。计数值Q未超过规定值Q1时(“否”),转换到步骤160。当确认计数值Q为规定值Q1以上时(“是”),读出存储在机器控制部567内的再现再开始时刻,并在机器控制部567生成指示再现再开始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步骤164),转换到步骤151。该机器操作用数据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a后,再通过红外线通信作为遥控数据从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通过红外线通信接收到该遥控数据的AV倍源机器1开始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AV数据的再现。
2.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2例
下面,参照图10的流程图说明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2例。图10的流程图中,对于表示与图9流程图相同动作的步骤,附与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当接收动作正常时(步骤150),首先,将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内的差错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P复位为0(步骤151)。然后,确认是否指示电源关断(步骤152),当未指示电源关断时(“否”),按规定的定时进行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信号的接收动作(步骤153)。这时,确认在数据解析部545译码的数据内的声音数据中是否有差错(步骤201)。
当声音数据中没有差错时(“否”),转换到步骤151。当声音数据中有差错时(“是”),对接收状况解析部545内的差错用计数器的计数值P进行1个计数(步骤155)。这样,本例与上述第1例不同,不是根据数据接收中有无差错,而是根据在接收的数据中译码的声音数据中有无差错,判定是否指示AV数据发送的暂时停止。其他动作是与第1例相同的动作,其详细说明省略。
按照图9或图10的流程图,AV数据接收装置4a判定本机器的接收状态,并根据该判定结果设定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时,通过连接于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AV信号源机器1,变更指示的暂时停止动作。也就是,在图9和图10的步骤159,与第1实施例一样,进行按照图5的流程图的动作,变更指示的暂时停止动作。
这时在步骤101~步骤104中,可根据AV数据的标题信息等判定AV数据的种类,视听者操作遥控器5从遥控器5用红外线信号将AV数据的种类通知AV数据接收装置4a来进行判定。将在图5的流程图的步骤107、步骤109、步骤111、步骤113表示确认的暂时停止时的影像场景的各时刻,在步骤116中作为再现再开始时刻存储在机器控制部567。在步骤164中指示再开始再现时,读出在图5流程图的步骤107、步骤109、步骤111、步骤113确认的各时刻,并与指示再开始动作的机器操作用数据一起发送。
在上述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1例和第2例,将在步骤158中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Q复位后,转换到步骤159,进行用于暂时停止的机器操作用数据的发送,但在步骤152中电源关断时(“是”),或仅在步骤156中差错计数器的计数值P超过P1时(“是”),也可以转换到步骤19进行用于暂时停止的机器操作用数据的发送。在步骤157中不能正常接收时,或者,在步骤159中进行用于暂时停止的机器操作用数据的发送时,或者,在步骤161中未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时(“否”),转换到步骤158,将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Q复位。
参照图11的定时图,说明这样的AV数据发送装置3a和AV数据接收装置4a的动作例。在期间Ta AV数据接收装置4a不能正常接收时,对从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的AV数据,发送ACK信号或再送要求信号。这时,当AV数据的包数为规定数时,或者,在每个规定期间,从AV数据接收装置4a发送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
在该期间Ta,与第1实施例一样,从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的AV数据未正常接收的期间较短。也就是,不会从AV数据接收装置4a在规定次数P1以上连续发送重放请求信号。或者,在AV数据接收装置4a接收的声音数据中,不会连续发生规定次数P1以上的差错。
与第1实施例一样,到达时刻ta时,AV数据接收装置4a处于不可无线通信状态时,AV数据接收装置4a,在时刻tb,确认再送要求信号的发送次数达到规定次数P1,或者,声音数据的差错次数为规定次数P1以上。因此,到达时刻tb时,AV数据接收装置4a发送用于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的机器操作用数据。AV数据发送装置3a接收该机器操作用数据,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同时开始包含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的发送。
此后,在期间Tb,AV数据接收装置4a处于不可无线通信状态,AV数据发送装置3a连续发送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但由于在AV数据接收装置4a中不能正常接收,则不会连续发送规定次数Q1以上的ACK信号。到达时刻tc时,AV数据接收装置4a可正常无线通信时,对应于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的数据信号的ACK信号,从AV数据接收装置4a发送。
到达时刻td时,在AV数据接收装置4a正常进行AV数据的接收,确认ACK信号的发送次数达到规定次数Q1。因此,在时刻td时,AV数据接收装置4a对AV信号源机器1发送用于再开始从暂时停止场景的再现动作的机器操作用数据。AV数据发送装置3为了接收该机器操作用数据,与第1实施例一样,再开始AV信号源机器1的再现动作,同时再开始暂时停止场景以后的AV数据的发送。
这样,通过再开始AV数据发送来再开始再现动作后,在期间Tc,AV数据接收装置4a处于正常通信状态时,与期间Ta时一样,对于从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的AV数据,发送ACK信号或再现要求信号。然后到达时刻te时,若AV数据接收装置4a电源关断,AV数据接收装置4a对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用于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因而,接收到该机器操作用数据的AV数据发送装置3a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同时发送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
根据本实施例,在AV数据接收装置4a可以确认本机器的接收状态。因此,AV数据接收装置4a根据确认的本机器的接收状态,将用于控制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为暂时停止、再现、停止的任一种状态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a,可以控制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当再现AV数据时,若AV数据接收装置4a的接收状态恶化,则向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机器操作用数据后暂时停止,当AV数据接收装置4a的接收状态再次良好时,可从将机器操作用数据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a暂时停止的场景开始再开始再现。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AV数据发送装置设为与图58同样的结构,也可以是与第1实施例图2的AV数据发送装置3同样的结构。这样,在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双方,都可以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这时,当通信状态恶化时和AV数据接收装置电源关断时等,在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未被AV数据发送装置接收的状态时,AV数据发送装置可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的状态,从而能自动控制AV信号源机器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AV数据接收装置4a根据正常接收的次数或接收差错和声音差错的次数,转换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状态,然而与第1实施例的第2例一样,根据用时间除正常接收的次数或接收差错和声音差错的次数的比率,转换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状态也可以。这时如果差错发生率高于规定比率,则指示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动作;而如果差错发生率低于规定比率,则指示AV信号源机器1再现再开始动作。基于接收差错形成的影象紊乱,也可以转换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状态。
当按照图9或图10的流程图AV数据接收装置4a动作时,在步骤152中确认是否指示了AV数据接收装置4a为停止状态,也可以确认AV再现装置2是否为停止状态。当AV数据接收装置4a和AV再现装置2分别以充电池等作为电源时,确认其充电容量,当其充电容量不充足时,在步骤152中,也可判定AV数据接收装置4a和AV再现装置2处于停止状态。
<第3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图12和图13中,与图2和图8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
图12的AV数据发送装置3b的结构是在图2的AV数据发送装置3中附加了以下部件,即:将由遥控数据解析部516生成的遥控数据直接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并接收来自AV信号源机器1的控制用数据的机器控制接口(I/F)532;更换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的动作条件的动作更换设定部533。图13的AV数据接收装置4b的结构是在图8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中附加了更换接收状况判定部566的动作条件的动作更换设定部568。
如图12那样结构AV数据发送装置3b,按照图5的流程图进行判定时,在步骤101~步骤104中,从连接的AV信号源机器1AV数据的种类通过机器控制I/F 532和遥控数据解析部516被发送到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判别是哪个AV数据。这时,通过动作更换设定部533可将AV数据的种类通知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再通过该动作更换设定部533,即可指示按照图3的流程图动作,或按照图4的流程图动作。其他动作与第1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一样,其详细说明省略。
如图13那样结构AV数据接收装置4b,按照图5的流程图进行判定时,在步骤101~步骤104中,通过动作更换设定部568将AV数据的种类通知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再通过该动作更换设定部568,即可指示按照图9的流程图动作,或按照图10的流程图动作。其他动作与第2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一样,其详细说明省略。
从动作更换设定部533可以变更作为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进行动作变更用的判定值的规定次数X1、Y1、Y2以及规定比率Z1。从动作更换设定部568可以变更作为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进行动作变更用的判定值的规定次数P1、Q1。
按照本实施例那样结构,即可根据视听的内容,更换用于动作变更的接收状况解析部530或接收状况判定部566的判定值和判定动作。也就是,即使有些中断但难以掌握其内容时,例如,可以通过减小规定次数X1并同时增大规定次数Y1,或者通过减小规定次数Y2并同时增大规定比率Z1,或者通过减小规定次数P1并同时增大规定次数Q1,降低转换到暂时停止动作的判定值,同时提高转换到再现动作的判定值。
图12中,机器控制I/F532和动作更换设定部533为区分开的部件,但也可以在机器控制部I/F 532中具备动作更换设定部533。动作更换设定部533也可以接收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并进行数据解析。图13中,操作部551也可以作为动作更换设定部568起作用。遥控数据接收部553也可以作为动作更换设定部568起作用,在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中也可以包含用于进行动作更换的数据。
<第4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与第1实施例一样,AV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59所示。
本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与第1实施例一样,由图2那样结构的AV数据发送装置3和图59那样结构的AV数据接收装置4以及遥控器5结构。这时,AV数据发送装置3按照图14或图15的流程图进行接收状态判定动作。图14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3流程图同样的动作步骤,附与同样的步骤,同时图15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4流程图同样的动作步骤,附与同样的步骤。也就是,本实施例的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1例按照图14的流程图动作,第2例按照图15的流程图动作。
首先,AV数据发送装置3的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1例中,与第1实施例一样,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和再送要求信号的未接收次数,设定是否进行暂时停上动作。这样动作时,在步骤5中,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的非接收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X超过规定次数X1时(“是”),确认当前时刻并作为暂时停止时刻存储在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步骤250)。此后,进行步骤6以后的动作。
这样动作时,在步骤16中,为了进行再现动作的再开始,通过红外线信号将操作控制数据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进行按照图16的流程图的动作。首先,在接收状态解析部530,读出在步骤250中存储的暂时停止时刻,求出与当前时刻的时间差(步骤300)。然后,在图5流程图的步骤116中,根据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求出从存储在机器控制部531的再现再开始时刻返回进行再现的重复时间(步骤301)。
这时,也可以按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的一定比率(例如3%)求出重复时间。在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变长时,为使重复时间也变长,也可如图17所示设定当前时刻和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与重复时间的关系。这时,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达1分时,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2秒前再开始再现;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为1~5分时,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5秒前再开始再现;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为5~15分时,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10秒前再开始再现;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为15~60分时,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20秒前再开始再现;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为1~5小时时,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30秒前再开始再现;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为5~24小时时,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1分前再开始再现;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为1~2日时,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3分前再开始再现;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为2~7日时,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5分前再开始再现;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为7日以上时,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10分前再开始再现。
这样在步骤301中求出重复时间时,再求出从再现再开始时刻减去该重复时间的时刻,作为新的再现再开始时刻(步骤302)。在AV信号源机器1确认进行再现再开始的AV数据是否是用于时移功能的AV数据(步骤303)。这时当AV数据如HDD和DVD和VTR的AV数据那样,不是使用时移功能的AV数据时(“否”),确认在步骤302中求出的新的再现再开始时刻是否为在AV信号源机器1再现的内容开始时刻以前的时刻(步骤304)。当是内容开始时刻以前的时刻时(“是”),将该内容的开始时刻设定在再现再开始时刻(步骤305)。
在步骤303中,当AV数据如广播中的AV数据那样,是使用时移功能的AV数据时(“是”),确认在步骤302中求出的新的再现再开始时刻是否为在AV信号源机器1由时移功能记录的内容的最早时刻以前的时刻(即新的再现再开始时刻是否在移动范围内)(步骤306)。当再现再开始时刻不是移动范围内的时刻时(“否”),将该记录的内容的最早时刻设定在新的再现再开始时刻(步骤307)。
在步骤304中,在步骤302中求出的新的再现再开始时刻不是内容开始时刻以前的时刻时(“否”),在步骤305中将内容的开始时刻作为新的再现再开始时刻时,在步骤306中,在步骤302中求出的新的再现再开始时刻在移动范围内时(“是”),将在步骤307中记录的内容的最早时刻作为新的再现时刻时,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生成指示在步骤304~步骤307的再现再开始时刻场景的AV数据开始的再现再开始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步骤308)。然后,将该机器操作用数据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
这样在步骤250中存储暂时停止时刻,同时在步骤16中,对于按照图16的流程图动作以外的动作,由于进行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动作,所以其动作的详细说明可参照第1实施例,这里予以省略。
接着,AV数据发送装置3的接收状态判定动作的第2例,与第1实施例一样,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在一定时间t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接收次数,设定是否进行暂时停止动作。这样进行动作时,在步骤55中,当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的接收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Y超过规定值Y2时(“是”),确认当前时刻并作为暂时停止时刻存储在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步骤250)。此后,进行步骤6以后的动作。与第1例一样,在步骤16,进行按照图16的流程图的动作。对于此外的动作,进行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将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设为与第1实施例一样,在AV数据发送装置,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并变更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形成与第2实施例一样,在AV数据接收装置,在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本身的接收状态时也可适用。
这时,代替图9或图10的流程图的动作,如图18或图19的流程图所示,在步骤156中接收状态判定部566内的差错用计数器的计数值P超过规定次数P1时(“是”),确认当前时刻并作为暂时停止时刻存储在接收状态判定部566内(步骤350)。此后,进行步骤158以后的动作。在步骤164中,进行按照图16的流程图的动作。
本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也具有在第3实施例说明的功能。这时,对于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可通过动作更换设定部进行设定动作。
<第5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1或第4实施例一样,AV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同时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59所示。
本实施例中,使用与第1或第4实施例同样的AV数据发送装置3和AV数据接收装置4。与第1或第4实施例一样,在步骤6中生成AV信号源机器1进行暂时停止动作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时,在AV数据发送装置3,直到对AV信号源机器1指示再现再开始,进行按照图20的流程图的动作。下面,根据图20的流程图说明暂时停止动作转换后的AV数据发送装置3的动作。
在步骤6中,对AV信号源机器1指示暂时停止动作时,首先,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是否使用如广播中节目的AV数据的时移功能并指示暂时停止动作(步骤401)。这时,当确认使用时移功能时(“是”),再确认是否设定继续进行该时移功能(步骤402)。关于是否继续该时移功能的设定,可以预先由视听者(用户)通过遥控器5和AV数据接收装置4设定,也可以直接输入到AV数据发送装置3进行设定。
当设定继续进行时移功能时(“是”),确认开始时移功能后到现在的时间是否是AV信号源机器1利用时移功能可记录的时间范围内(即当前时刻是否是移动范围内)(步骤403)。这时在当前时刻不是移动范围内的时刻时(“否”),利用时移功能更新在AV信号源机器1记录在最早场景的时刻的AV数据。也就是,在移动范围外记录的AV数据,在AV信号源机器1中被削除。
AV信号源机器1中利用时移功能记录的最早场景的时刻为存储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再现再开始时刻以后的时刻,确认再现再开始时刻的更新是否必要(步骤404)。这时当确认再现再开始时刻的更新必要时(“是”),将在AV信号源机器1中利用时移功能记录的最早场景的时刻作为新的再现再开始时刻予以更新(步骤405)。
在步骤401中,当未进行使用时移功能的暂时停止动作时(“否”),确认在HDD和VTR和DVD等记录媒体上记录的AV数据的再现动作是否暂时停止(步骤406)。这时,确认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AV数据(“是”)时,并求出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后(步骤407),确认该时间差是否是规定时间以内(步骤408)。当确认在步骤407中求出的时间差超过规定时间时(“否”),将削除存储在机器控制部531内的暂时停止的内容和暂时停止时刻以及再现再开始时刻等的记录信息(步骤409)。
在步骤402中,当未设定继续进行时移功能时(“否”),与步骤403一样,确认当前时刻是否是移动范围内(步骤410)。在该步骤410中,在当前时刻不是移动范围内时(“否”),或者在步骤406中不是在记录媒体上记录的AV数据时(“否”),或者进行用于在步骤409中的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再现再开始的信息削除时,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用于指示停止AV信号源机器1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步骤411)。
在步骤403或步骤410中,在当前时刻是移动范围内时(“是”),或者,在步骤404中,再现再开始时刻的更新没有必要时(“否”),或者,进行步骤405中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的更新动作时,或者在步骤408中,在步骤407中求出的时间是规定时间以内时(“是”),或者进行对在步骤411中的AV信号源机器1的停止指示动作时,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变为良好,确认是否能转换到再现再开始动作(步骤412)。
这时,当不能转换到再现再开始动作时(“否”),确认在步骤411中是否对AV信号源机器1进行停止指示动作(步骤413)。当对AV信号源机器1进行停止指示动作时(“是”),转换到步骤412,当不对AV信号源机器1进行停止指示动作时(“否”),转换到步骤401。在步骤412中可转换到再现再开始动作时,结束本动作,进行上述再现再开始动作。
本实施例中,使用了第1或第4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3,但也可以使用第2或第4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这时,在步骤159中生成AV信号源机器1进行暂时停止动作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通过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时,进行按照图20的流程图的动作。
当进行按照图20的流程图的暂时停止后的动作时,在步骤405中进行接收状况判定部566的记录内容的更新,在步骤409中进行接收状况判定部566的记录内容的削除。步骤411的动作,利用与通过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AV信号源机器1的通信来进行。
还有,本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3和AV数据接收装置4a,也可以分别具有第3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3b和AV数据接收装置4b的功能。
<第6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图2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结构的方框图。图21的AV数据发送装置中,对于与图2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相同的部分,附与相同的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59所示。
图21的AV数据发送装置3c的结构是在图2的AV数据发送装置3中附加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35。在这样的AV数据发送装置3内具有的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35中,存储各视听者每次实行暂时停止动作时的各内容的再现再开始时刻和内容名称等信息。对这样结构的AV数据发送装置3c的AV信号源机器1指示再现动作时的动作。参照附图予以说明。
1.再现指示动作的第1例
本例中,AV数据发送装置3c进行如第1或第4实施例那样的接收状态判定动作。这样动作时,步骤16的动作按照图22的流程图进行。按照图22的流程图说明本例的再现指示动作。
首先,如接收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时,以及ACK接收比率为规定比率以上时那样,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为可接收状态时,首先确认在用于选择再开始再现的内容的选择模式中是否进行设定(步骤501)。利用遥控器5通知AV数据接收装置4之后,通过无线通信从AV数据接收装置4通知AV数据发送装置3c,设定该选择模式。关于在选择模式中是否进行设定,存储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
这时,当确认设定选择模式时(“是”),对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进行要求的用户指定要求信号,以便指定视听者(用户)(步骤502)。因而,接收该用户指定要求信号的AV数据接收装置4,进行与接收AV数据时同样的动作,对AV再现装置2发送用于表示要求指定用户的数据,在AV再现装置2形成用于要求指定用户的显示。
然后,视听者(用户)确认AV再现装置2的显示,操作遥控器5,将表示视听者(用户)本身的用户信息从遥控器5通过红外线通信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由红外线信号接收部553接收该用户信息的AV数据接收装置4,进行与接收表示来自遥控器5的其他操作的红外线信号时同样的动作,将用户信息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c。
AV数据发送装置3c通过天线511和RF510以及BB509接收该用户信息时,在扰频解除部512利用ID代码A解密后,在数据解析部513确认是用户信息,并传送到接收状况解析部530(步骤503)。然后,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根据接收的用户信息,确认期望通过AV再现装置2视听由AV数据接收装置4接收的AV数据的视听者(用户)(步骤504)。
然后,确认根据该用户信息确认的视听者(用户)是否是许可从AV数据发送装置3c发送的AV数据的视听的用户(步骤505)。这时,也可以根据是否由用户信息进行视听者的确认,确认视听的许可,即预先将许可视听的视听者(用户)的用户信息存储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通过照会接收的用户信息,确认视听的许可。
在步骤505中,确认是许可视听的用户时(“是”),确认相对于该视听者(用户)是否在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35内记录了暂时停止内容的数据(步骤506)。这时在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35内记录了在步骤504中确认的用户数据时(“是”),从该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05读出用户数据,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生成用于选择再现再开始内容的选择用数据后,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步骤507)。
AV数据接收装置4接收该选择用数据时,进行与AV数据接收装置4接收AV数据时同样的动作,将选择用数据提供给AV再现装置2,在AV再现装置2显示选择用数据显示的可再现再开始内容的目录。这时的AV再现装置2的显示如图23。
图23中,区域700显示记录暂时停止的内容,预览画面701显示在区域700显示的内容中进行视听者(用户)指定内容的再现再开始的场景,区域702显示可选择的重复时间。这时在区域700显示:在HDD以12/15记录的节目α同时在12/20的19:35视听停止的内容a;在VTR以12/18记录的节目β同时在12/19的21:15视听停止的内容b;在DVD记录的电影γ同时在12/17的18:32视听停止的内容c;广播中的节目δ以及在10分钟前视听停止的内容d。
在区域702,作为重复时间可形成“0分、1分、5分”的时间的显示、和相当于DVD的1个节段的“1区间”的区间的显示;与此显示的同时,还可以形成表示开始从内容开始时刻的再现的“はじめガら”的显示、和如第4实施例那样根据暂时停止时刻与当前时刻的时间差表示使用自动演算的重复时间的“自动计算”的显示。
操作遥控器5通过红外线信号将控制信号提供给AV数据接收装置4,使在区域700和区域702内显示的游标和指针等移动,同时选择在区域700显示的内容a~d和在区域702显示的重复时间(也包含内容的开始时刻)。这样,在选择在区域700显示的内容a~d的其中之一的同时选择在区域702显示的重复时间的其中之一时,在数据生成部555生成内容中包含被选择的内容和重复时间的选择数据,与遥控数据一样,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c。
AV数据发送装置3c接收选择数据时,由数据解析部513将选择数据内的视听者(用户)所选择的内容和重复时间通知接收状况解析部530(步骤508),确认是否有重复时间(步骤509)。有重复时间时(“是”),将从相对于在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35中存储的被选择内容的再现再开始时刻减去重复时间的时刻,设定为新的再现再开始时刻(步骤510)。然后,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用于指示发送在选择的内容的步骤510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的预览用AV数据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并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步骤511)。在步骤509中确认没有重复时间时(“否”),将用于支持发送相对于在步骤511中选择的内容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的预览用AV数据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
然后,由AV信号源机器1接收预览用AV数据,与将通常的AV数据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情况一样,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步骤512)。接收到该预览用AV数据的AV数据接收装置4,与通常的AV数据一样发送到AV再现装置2。该预览用AV数据的场景显示在预览画面701上,视听者(用户)可确认选择的内容的再现再开始的最初场景。在该预览画面701显示的场景,可以是1场景的静止画,也可以是多个场景结构的动画。
然后,可以从在预览画面701显示的场景再现再开始时,操作遥控器5,表示从由预览用AV数据结构的场景再现再开始的OK信号,通过红外线通信通知AV数据接收装置4。当不希望从在预览画面701显示的场景再现再开始时,操作遥控器5,表示不从由预览用AV数据结构的场景再现再开始的NG信号,通过红外线通信通知AV数据接收装置4。该OK信号和NG信号,与上述选择数据同样,当提供其他遥控数据时AV数据接收装置4进行同样的动作,被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c。
在AV数据发送装置3c中,在步骤512中发送预览用AV数据后,确认是否接收了OK信号(步骤513)。当接收了NG信号时(“否”),再转换到步骤508,确认根据视听者(用户)新选择的内容和重复时间的选择数据的接收,进行步骤508以后的动作。
在步骤505中,当不许可用用户信息确认用户时(“否”),在数据生成部505生成表示不许可使用的禁止数据后,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步骤515),结束动作。这时,接收该禁止数据的AV数据接收装置4通过进行与接收AV数据时同样的动作,将禁止数据发送到AV再现装置2,在AV再现装置2,显示不许可使用。
在步骤501中未设定选择模式时(“否”),或者,在步骤506中没有确认的用户的数据时(“否”),确认是否进行暂时停止动作(步骤516)。这时,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进行现在暂时停止动作时(“是”),确认该暂时停止动作是否对规定用户附加再现限制(步骤517)。当有再现限制时(“是”),与步骤502和步骤503一样,将用户指定要求信号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后(步骤518),从AV数据接收装置4接收用户信息(步骤519)。然后,与步骤504一样,根据用户信息进行视听者(用户)的判定(步骤520),确认已判定的视听者(用户)是否是许可视听的用户(步骤521)。
在步骤513中确认接收OK信号时(“是”),或者,在步骤517中无用户限制时(“否”),在步骤521中确认是许可视听的用户时(“是”),从由在选择被选择内容的步骤510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时刻再开始再现,或者,如再开始在步骤516中确认的暂时停止状态的内容那样,将机器操作用数据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步骤514),结束动作。在步骤516中未进行暂时停止动作时(“否”),或者,在步骤521中有未许可视听的用户时(“否”),结束各项动作。
本例中,当指示再开始在步骤516中确认的暂时停止状态的内容时,进行与步骤510的动作同样的动作,视听者(用户)可以根据从图23的区域702的显示选择的重复时间,新设定再现再开始时刻。
2.再现指示动作的第2例
本例中,AV数据发送装置3c进行如第4实施例那样的接收状态判定动作。这样动作时,步骤16中的动作成为按照图22的流程图的动作。按照图24的流程图说明本例的再现指示动作。该图24的流程图中,步骤501~步骤516的动作,进行与按照图23的流程图的再现指示动作的第1例相同的动作。以下,对与第1例的动作不同的部分予以说明。
本例中,在步骤516中,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进行现在暂时停止动作时(“是”),求出当前时刻与暂时停止时刻的时间差,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该时间差是否是将暂时停止的内容的再现作为再开始可能而设定的规定时间以内(步骤550)。这时确认在规定时间以内时(“是”),将机器操作用数据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以便再开始在步骤516中确认的暂时停止状态的内容(步骤551)。因而,当再开始从AV信号源机器1向暂时停止的AV数据的AV数据发送装置3的发送时,将来自AV信息源机器1的AV数据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
当这样向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V数据发送再开始,在AV再现装置2上从暂时停止的场景开始再现显示时,是否继续再现该再现显示的内容,由视听者(用户)操作遥控器5,通知AV数据接收装置4。也就是,利用遥控器5通过红外线通信,将表示继续再现内容的OK信号或者停止内容再现的NG信号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然后,该OK信号和NG信号再通过无线通信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c。
进行这样的动作时,确认AV数据发送装置3c是否接收再开始AV数据发送的OK信号(步骤552)。这时,当AV数据发送装置3c接收OK信号(“是”),则从步骤551再开始的AV数据的发送继续进行(步骤553),结束动作。当AV数据发送装置3c接收NG信号时(“否”),则停止从步骤551再开始的AV数据发送(步骤554),结束动作。
本例中,在步骤550中确认是规定时间以内时,如第1例,在步骤517~步骤521中,对于暂时停止的内容,根据是否附加用户的限制,可以进行暂时停止内容的再现再开始的许可和禁止。
本实施例中,使用设有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35的AV数据发送装置3c,如图25所示,也可以使用在图8的结构中附加了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70的AV数据接收装置4c。该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70,与上述AV数据发送装置3c内的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35一样,存储对各视听者每次实行暂时停止动作时的各内容的再现再开始时刻和内容名称等信息。
使用图25那样结构的AV数据接收装置4c时,AV数据接收装置4c进行与第2实施例或第4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同样的接收判定动作。然后进行步骤164的再现再开始动作时,进行按照与AV数据发送装置3c同样的图22或图24的流程图的再现指示动作。进行按照图22或图24的流程图的再现指示动作时,步骤502、步骤507、步骤512、步骤515、步骤518的动作,利用与AV再现装置的通信来进行。步骤503、步骤508、步骤513、步骤519、步骤552的动作,利用与遥控器5的通信来进行。步骤511、步骤514、步骤551、步骤553、步骤554的动作,利用与通过AV数据发送装置3、3a~3c的AV信号源机器1的通信来进行。
在AV数据发送装置3c内的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35或AV数据接收装置4c内的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70中,对于各用户的每个内容也可以分别与预览AV数据一起予以记录。这样,因为不必从AV信号源机器1接收预览AV数据,则在图23的预览画面701上可以迅速显示按照选择的内容和重复时间的再开始开始场景。这样,将预览AV数据存储在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35、570时,由于对该预览AV数据进行图像压缩后予以记录,则可抑制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535、570的存储容量。
在图23的预览画面701中,由于显示成为再现开始场景的静止画或动画,所以使视听者识别再现开始场景,然而也可以在区域700显示的每个内容中显示再现开始时刻。本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3c和AV数据接收装置4c,也可以具有第3和第5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3b、3和AV数据接收装置4b、4a的各自功能。
<第7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与第1实施例一样,AV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而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59所示。下面根据第1实施例的结构予以说明,在第3~第6实施例的结构中也适用本实施例的功能。
如第1实施例的说明所示,AV信号源机器1进行再现动作,AV数据发送装置3将从AV信号源机器1传送的AV数据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时,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恶化并发生接收差错。本实施例中,该接收差错发生的期间较短,处于未能对AV信号源机器1指示暂时停止的状态(也就是图3的流程图中非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X小于X1的状态,或者,图4的流程图中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Y大于Y2的状态)时,将该期间作为差错发生期间,存储在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
1.差错发生期间注册的第1例
按照图26的流程图说明将该差错发生期间存储在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进行注册动作的第1例。首先,AV信号源机器1的再现动作开始时,将对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未接收次数进行计数的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的ACK非接收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S复位为0(步骤600)。然后在规定的定时进行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接收动作(步骤601)。
这样进行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接收动作时,确认是否接收到相对于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V数据的ACK信号(步骤602)。这时当确认接收到ACK信号时(“是”),转换到步骤611,将ACK非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S设定为0。当未确认ACK信号的接收时(“否”),对ACK非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S进行1个计数(步骤603)。
首先,确认该计数值S是否是1(步骤604)。这时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最初为非接收,当计数值S为1时(“是”),根据接收的AV数据的标题信息等,确认广播时刻和用于指定计数值等的该AV数据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步骤605)。在步骤604中,当计数值S为大于1的值时(“否”),或者,在步骤605中确认场景位置指定时刻时,接着确认计数值S是否超过规定次数S1(步骤606)。
这时当计数值S为规定次数S1以上时(“是”),在步骤605中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作为用于指定差错发生期间的差错发生时刻,确认是否已存储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步骤607)。这时,当确认未作为差错发生时刻记录时(“否”),将在步骤605中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作为差错发生时刻存储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步骤608)。
在步骤607中将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作为差错发生时刻记录时(“是”),或者,在步骤608中将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作为差错发生时刻记录时,将计数值S作为差错发生期间的长短存储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步骤609)。也就是,从步骤608转换到步骤609时存储计数值S1,从步骤607转换到步骤609时,更新到步骤603中计数得到的计数值S。此后,确认对AV信号源机器1是否继续再现指示(步骤610)。
在该步骤610,当对AV信号源机器1实行再现动作暂时停止和停止动作的指示时(“否”),由于一旦中断再现动作,则结束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在步骤602中,接收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是”),废弃在步骤605中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后(步骤611),转换到步骤600。在步骤606中计数值S小于规定次数S1时(“否”),或者,在步骤610中再现动作正在继续时(“是”),转换到步骤601。
由于这样动作,当ACK信号的非接收次数超过规定次数S1时,认为是差错发生期间,将该差错发生期间的开始时刻作为差错发生时刻予以注册,并将ACK非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作为差错发生期间的长短予以记录。由于规定次数S1与第1实施例的规定次数X1比较,是较低值,则将与指示暂时停止动作时的差错相比较,短期间差错发生时的差错发生时刻予以注册。
2.差错发生期间注册的第2例
按照图27的流程图说明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的第2例。首先,AV信号源机器1的再现动作开始时,在将用于对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接收次数进行计数的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的ACK接收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K复位为0后(步骤650),将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的定时器(未图示)也予以复位(步骤651)。
在根据从AV信号源机器1传送的AV数据的标题信息等确认场景位置指定时刻后(步骤652),按规定的定时进行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接收动作(步骤601),确认ACK信号的接收(步骤602)。这时,当接收到ACK信号时(“是”),对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的ACK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1个计数(步骤653)。
在步骤602中未确认出接收ACK信号时(“否”),或者,在步骤653中对计数值K进行1个计数时,根据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的定时器的计测时间确认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步骤654)。这时当确认未经过规定时间t时(“否”),转换到步骤601,当确认经过了规定时间t时(“是”),确认计数值K是否是规定次数K1以上(步骤655)。
当计数值K小于规定次数K1时(“否”),确认在步骤652中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是否等于上次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加上时间t的时刻(步骤656)。即确认差错是否连续发生。这时当确认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不等于上次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加上时间t的时刻时(“否”),将在步骤652中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作为差错发生时刻存储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中(步骤657)。此后,为了测量差错发生期间的长度,将对确认差错发生期间进行计数的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期间测定用计数器的计数值tx设定为1(步骤658)。
在步骤656中,当确认了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等于上次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加上时间t的时刻时(“是”),对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的期间测定用计数器的计数值tx进行1个计数(步骤659)。此后,当进行步骤658或步骤659的动作时,为了将在步骤652中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作为步骤656中的上次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予以利用,记录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步骤660),并作为差错发生期间长短将计数值tx记录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步骤661)。然后,确认再现动作是否继续(步骤610)。
这时,当再现动作继续时(“是”)转换到步骤650,再现动作不继续时(“否”)时结束动作。在步骤655中,当计数值K为规定次数K1以上时(“是”),在步骤652中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从接收状况解析部530被废弃后(步骤611),转换到步骤650。
由于这样动作,在每个规定时间t计数的ACK信号的接收次数小于规定次数K1时,认为是ACK接收比率低的差错发生期间。这时在每个规定时间确认的差错发生期间连续时,设定为1个差错发生期间。将检出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开始时刻作为差错发生时刻,将等于计数值tx的连续次数作为差错发生期间的长短,分别予以注册。由于规定次数K1设定为与第1实施例的规定次数Y2相比较的较高值,则与指示暂时停止动作时的差错相比较,可以注册ACK接收比率高的差错发生时(即差错发生率低时的差错发生时)的差错发生时刻。
本例中,当设定ACK信号接收次数的测定时间比规定时间t短,在每个测定时间计测的ACK信号接收次数K连续并为比规定次数K1较低的值时,确认对该连续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值为规定次数以上,可以确认差错发生期间。也就是,当ACK信号接收次数K为比规定次数K1低的值的测定时间在规定次数以上连续时,确认差错发生期间。这时,可以将规定次数K1设为与第1实施例的规定次数Y2相等的值。
上述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的第1例和第2例中,可以设定规定次数S1为比规定次数X1较低的值,并设定规定次数K1为比规定次数Y2较高的值,然而,也可以设定规定次数S1为与规定次数X1相等的值,并设定规定次数K1为与规定次数Y2相等的值。这时,确认与AV数据接收装置4的通信差错发生,每当对AV信号源机器1指示暂时停止动作,确认差错发生期间并将差错发生时刻记录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
3.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擦除
根据上述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的第1例和第2例,表示差错发生期间的差错发生时刻被存储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时,在数量或时间方面给予限制。也就是,对于存储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的差错发生时刻在数量或时间上形成的界限,从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的记录中擦除。按照图38的流程图说明进行该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擦除动作。
首先,开始AV信号源机器1的再现动作时,将用于对注册的差错发生期间进行计数的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差错发生期间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L复位为0(步骤700)。然后,确认是否由上述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注册差错发生期间(步骤701)。这时当未确认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时(“否”),再进行步骤701的确认动作。
当确认了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时(“是”),在对接收状态解析部530内的差错发生期间用计数器的计数值L进行一个计数后(步骤702),确认现在接收的AV数据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步骤703)。求出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存储的各差错发生时刻与在步骤703中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的时间差(步骤704),检索该时间差为规定时间以上的差错发生期间(步骤705)。
为了从注册中擦除在步骤705中检索的差错发生期间,从接收状况解析部530擦除该差错发生时刻和期间的长度记录(步骤706)。将差错发生期间用计数器的计数值L更新为从在步骤702中求出的计数值L减去在步骤706中擦除的差错发生期间的数的值(步骤707)。
这样确认在步骤707中更新的差错发生期间用计数器的计数值L是否超过规定值L1(步骤708)。这时当差错发生期间用计数器的计数值L为规定值L1以上时,检索由上述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记录的差错发生期间的长度为最短的差错发生期间(步骤709)。这时当多次确认差错发生期间的长度为最短时,则选择差错发生时刻为最早的时刻。
然后,进行与步骤706同样的动作,从注册中擦除在步骤709中检索的差错发生期间后(步骤710),将差错发生期间用计数器的计数值L减去一个,为L1-1(步骤711)。在步骤708中差错发生期间用计数器的计数值L小于规定值L1时(“否”),或者在步骤711中差错发生期间用计数器的计数值L为L1-1时,与步骤610一样,确认再现动作是否继续(步骤712)。这时当确认再现动作继续时(“是”),转换到步骤701,当未确认再现动作继续时(“否”),结束动作。
由于这样动作,可以将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注册的差错发生期间限制在规定数内,并且与现在再现的AV数据比较,该差错发生时刻对很早以前的情况可在时间上予以限制。
按照本实施例,由于注册差错发生期间,则在再现再开始时,视听者可以选择从注册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再现再开始。这时,例如在图23的区域702,代替显示可选择的重复时间,可以用以现时点为基准的时刻显示可选择的差错发生期间。再现再开始时,选择该差错发生期间,将相对于选择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差错发生时刻设定为再现再开始时刻。然后,再开始从这样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时刻起发送AV数据。这时,也可以与第6实施例一样设定重复时间,将从差错发生时刻减去重复时间的时刻设定为再现再开始时刻。
4.用户进行差错发生期间注册
本实施例中,可以由用户注册差错发生期间。这时,按照在图26或图27的流程图的注册动作中追加步骤630~步骤633的动作的图29或图30的流程图进行注册动作。
在图29或图30的流程图中进行来自步骤601的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接收动作时,在数据解析部513确认接收的信号是否是用于指示差错发生期间注册的差错注册指示信号(步骤630)。在AV数据接收装置4,通过用户操作遥控器5或操作部551指示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时,通过遥控数据接收部553和遥控数据变换部554或者输入数据变换部552提供给数据生成部555生成该差错注册指示信号。在该数据生成部555生成的差错注册指示信号,与其他信号一样,从AV数据接收装置4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
在步骤630中,当确认差错注册指示信号的接收时(“是”),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进行将ACK非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S或ACK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K以及定时器的计测时间复位的初始化动作(步骤631)。然后,废弃在步骤605或步骤652中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确认现在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步骤632)。
此后,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内,将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作为差错发生时刻予以记录(步骤633),同时记录由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期间(步骤634),转换到步骤610。在步骤630中,当未确认差错注册指示信号的接收时(“否”),进行步骤602以后的动作。这时的动作由于变成上述时的动作,其详细说明省略。
这样,注册根据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期间时,在再现再开始时,若选择从根据该注册的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再现再开始,为了生成再现再开始时刻,读出作为该差错发生期间注册的差错发生时刻。此后,作为在选择根据该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期间时使用的时间,确认预定设定的重复时间,并将从差错发生时刻减去该重复时间的时刻设定为再现再开始时刻。再开始从这样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的AV数据发送。从差错发生时刻减去的重复时间,也可以与第6实施例同样设定。
<第8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与第2实施例一样,AV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如图58所示,同时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8所示。下面根据第2实施例的结构予以说明,在第3~第6实施例的结构中本实施例的功能也适用。
在本实施例中也与第7实施例一样,在AV数据接收装置4a中,对于接收差错发生期间短的AV信号源机器1,在未指示暂时停止的状态时,将该期间作为差错发生期间存储在接收状态判定部566内。
1.差错发生期间注册的第1例
按照图31的流程图说明将该差错发生期间存储在接收状态判定部566内进行注册动作的第1例。图31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26的流程图相同动作的步骤,附与相同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本例中,在相当于步骤600的步骤800,将用于对未能正常接收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AV数据的次数进行计数的接收状态判定部566内接收差错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M复位为0。
在相当于步骤602的步骤801中,确认是否正常接收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AV数据,在相当于步骤603的步骤802,对接收差错用计数器的计数值M进行1个计数。在相当于步骤604的步骤803进行接收差错用计数器的计数值M是否是1的确认,在相当于步骤606的步骤804中确认接收差错用计数器的计数值M是否超过规定次数M1。
也就是,在步骤803中,当计数值M是1时(“是”)转换到步骤605,而当计数值M不是1时(“否”)转换到步骤804。在步骤804中,当计数值M是M1以上时(“是”)转换到步骤607,而当计数值M小于M1时(“否”)转换到步骤601。这样,在本例中,根据AV数据的接收差错发生次数确认差错发生期间,并通过将该差错发生的时刻和时间长度存储在接收状态判定部566内来进行注册。其他动作与第7实施例一样。
2.差错发生期间注册的第2例
下面,根据图32的流程图说明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的第2例。图32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27的流程图相同动作步骤,附与相同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本例中,在相当于步骤650的步骤810,将用于对可正常接收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AV数据的次数进行计数的接收状态判定部566内正常接收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N复位为0。
在相当于步骤602的步骤801确认可否正常接收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AV数据,在相当于步骤653的步骤811中对正常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N进行1个计数,在相当于步骤655的步骤812中确认正常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N是否超过规定次数N1。也就是,在步骤812中,当计数值N是N1以上时(“是”)转换到步骤611,而当计数值N小于N1时(“否”)转换到步骤656。这样,在本例中,根据AV数据的接收差错发生率确认差错发生期间,通过将该差错发生时刻和时间长度存储在接收状态判定部566内来进行注册。其他动作与第7实施例一样。
如上述第1例和第2例那样在选择注册的差错发生期间时,将相对于选择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差错发生时刻设定为再现再开始时刻。然后,再开始从这样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的AV数据发送。这时,与第6实施例一样设定重复时间,可以将从差错发生时刻减去重复时间的时刻设定为再现再开始时刻。
3.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擦除
根据上述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的第1例和第2例将表示差错发生期间的差错发生时刻存储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时,与第7实施例一样,对于存储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的差错发生时刻在数量或时间上形成的限制,从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的记录中擦除。进行该差错发生期间注册擦除时的动作,与第7实施例一样,按照图28的流程图进行。
根据上述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的第1例和第2例以及进行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擦除,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内进行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在上述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中,在图31或图32的流程图的步骤801,进行确认图像紊乱或声音差错发生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也可以分别对图像紊乱或声音差错进行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然后,这时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按照图28的流程图进行擦除动作,对图像紊乱或声音差错分别注册的差错发生期间,进行统一管理。
根据上述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的第1例和第2例以及差错发生期间的擦除动作,为了将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内注册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时刻予以利用,在进行再现再开始指示时显示在AV再现显示装置2。以下,说明此时的动作。
4.差错发生时刻的选择显示的第1例
首先,对于作为再现再开始时刻选择可选择的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的差错发生时刻的选择显示动作的第1例,按照图33的流程图说明如下。这时当可能再现再开始时,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将用于对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选择的数进行计数的选择用计数器(未图示)的计数值U复位为0(步骤850)。
然后,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中,从存储的全部差错发生时刻中选择最接近当前时刻的差错发生时刻时(步骤851),对选择用计数器的计数值U进行1个计数(步骤852)。此后,确认选择用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超过规定数U1(步骤853)。这时当选择用计数器的计数值U为规定数U1以下时(“否”),在步骤851中选择的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存储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步骤854)。
当这样存储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时,确认全部差错发生时刻是否被选择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步骤855)。然后,当选择了全部差错发生时刻时(“是”),从接收状况判定部566读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通过数据解析部545和MPEG部546和D/A部547和模拟输出部548,或者,通过数据解析部545和数字输出解析部549和数字输出部550,发送到AV再现装置2(步骤856)。这时,在AV再现装置2,选择该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时刻,例如代替图23的区域702的重复时间予以显示。
在步骤853中,当选择用计数器的计数值U大于规定值U1时(“是”),转换到步骤856,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被发送到AV再现装置2。在步骤855中,当未选择存储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内的全部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时(“否”),转换到步骤851,在未选择的差错发生时刻中选择最接近当前时刻的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
5.差错发生时刻的选择显示的第2例
对于选择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的差错发生时刻选择显示动作的第2例,按照图34的流程图说明如下。图34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33的流程图同样的动作步骤,附与同样的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
本例中,当可能再现再开始时,将接收状况判定部566的选择用计数器的计数值U复位为0后,选择最接近当前时刻的差错发生时刻(步骤850、步骤851)。确认这时选择的差错发生时刻的差错发生期间的期间长度是否是规定值Lv以上(步骤860)。当差错发生期间的长度是规定值Lv以上时(“是”),与第1例一样,进行步骤852以后的动作。当差错发生期间的长度比规定值Lv短时(“否”),转换到步骤851。
这样,选择差错发生期间的长度为规定值Lv以上时的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可以选择从差错发生电平是规定值以上的场景开始的再现再开始。本例中,根据差错发生期间的长度选择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然而,在步骤860中也可以根据差错发生率等选择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
6.差错发生时刻的选择显示的第3例
以下,按照图35的流程图说明选择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的差错发生时刻选择显示动作的第3例。图35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33的流程图相同的动作步骤,附与相同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本例中,上述差错发生期间注册动作,对图像紊乱和声音差错双方都进行,根据图像紊乱和声音差错的任一个,以可判别是否被注册的状态予以记录。
本例中,当再现再开始可能时,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内,将对选择图像紊乱的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的情况进行计数的选择用计数器的计数值Ua复位为0(步骤850a),将对选择声音差错的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的情况进行计数的选择用计数器的计数值Ub复位为0(步骤850b)。然后,选择最接近当前时刻的差错发生时刻(步骤851)。
确认选择的差错发生时刻是否是图像紊乱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差错发生时刻(步骤865)。当差错发生时刻是由图像紊乱产生时(“是”),确认该差错发生期间的期间长度是否是规定值Lv1以上(步骤860a)。当差错发生期间的长度是规定值Lv1以上时(“是”),对选择用计数器的计数值Ua进行1个计数(步骤852a),确认该计数值Ua是否超过Ua1(步骤853a)。这时当计数值Ua是Ua1以下时(“否”),将在步骤85 1中选择的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存储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步骤854a)。
在步骤865中,当差错发生时刻是由声音差错产生时(“否”),确认该差错发生期间的期间长度是否是规定值Lv2以上(步骤860b)。当差错发生期间的长度为规定值Lv2以上时(“是”),对选择用计数器的计数值Ub进行1个计数(步骤852b),确认该计数值Ub是否超过Ub1(步骤853b)。这时当计数值Ub是Ub1以下时(“否”),将选择的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存储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步骤854b)。
在步骤853a中,当计数值Ua大于Ua1时(“是”),计数值Ua被强制变更为Ua1(步骤866a),在步骤853b中,当计数值Ub大于Ub1时(“是”),计数值Ub被强制变更为Ub1(步骤866b)。当分别进行在步骤854a、步骤854b、步骤866a、步骤866b中的动作时,确认计数值Ua、Ub之和Ua+Ub是否超过规定数Ua1+Ub1(步骤867)。这时当计数值之和Ua+Ub是Ua1+Ub1以上时(“是”),转换到步骤856。当计数值之和Ua+Ub小于Ua1+Ub1时(“否”),转换到步骤855。在步骤860a中,当期间的长度比Lv1短时(“否”),或者,在步骤860b中,在期间的长度比Lv2短时(“否”),转换到步骤851。
由于这样动作,在步骤856中,图像紊乱的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和声音差错的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被分别发送到AV再现装置2。在AV再现装置2,如图36所示,图像紊乱的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和声音差错的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可分别以可识别状态显示。
再现再开始时,如上述第1例~第3例那样设定的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用AV再现装置2显示,根据这些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选择差错发生期间时,将相对于选择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设定为再现再开始时刻。然后,再开始从这样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的AV数据发送。这时,也可以与第6实施例一样,设定重复时间,将从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减去重复时间的时刻设定为再现再开始时刻。
7.用户的差错发生期间注册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用户注册差错发生期间。这时,按照在图31或图32的流程图的注册动作中追加了步骤830、步骤831、步骤632~步骤634的动作的图37或图38的流程图进行注册动作。这时,也可以形成如图13的AV数据接收装置4b的结构。
在图37或图38的流程图中,当进行步骤601的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的接收动作时,用户通过操作动作更换设定部568,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确认是否指示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步骤830)。当确认指示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时(“是”),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内,进行将接收差错用计数器的计数值M或正常接收用计数器的计数值N以及定时器的计测时间复位的初始化动作(步骤831)。
然后,废弃在步骤605或步骤652中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并重新确认现在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步骤632)。此后,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内,将确认的场景位置指定时刻作为差错发生时刻予以记录(步骤633),同时记录为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期间(步骤634),转换到步骤610。在步骤830中,当未确认差错发生期间的注册指示时(“否”),进行步骤801以后的动作。这时的动作由于是上述时的动作,其详细说明省略。
这样,注册由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期间时,在再现再开始时,若选择从该注册的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再现再开始,则读出该差错发生期间注册的差错发生时刻,以便生成再现再开始时刻。此后,确认预先设定的重复时间,在选择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期间时使用,将从差错发生时刻减去该重复时间的时刻设定为再现再开始时刻。再开始从这样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的AV数据发送。从差错发生时刻减去的重复时间,也可以与第6实施例一样设定。
由用户注册差错发生期间后,如上所述进行差错发生时刻的选择显示时,该差错发生时刻选择显示的第2例和第3例的动作,分别为按照图39或图40的流程图的动作。也就是,在图39的流程图中,在步骤850中对计数U进行复位后,将对选择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进行计数的选择用计数器的计数值Uc复位为0(步骤850c)。然后,在步骤851中选择差错发生时刻时,确认是否是在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差错发生时刻(步骤890)。
这时当选择的差错发生时刻不是由用户指定时(“否”),进行步骤860以后的动作,当选择的差错发生时刻是由用户指定时(“是”),对计数值Uc进行1个计数后(步骤852c),确认计数值Uc是否超过规定数Uc1(步骤853c)。当计数值Uc是Uc1以下时,将选择的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存储在接收状况判定部566(步骤854c)。当计数值Uc大于Uc1时,计数值Uc被强制变更为Uc1(步骤866c)。在步骤853中,计数值U大于U1时,计数值U被强制变更为U1(步骤866)。
在分别进行步骤854、步骤854c、步骤866、步骤866c的动作时,确认计数值U、Uc之和U+Uc是否超过规定数U1+Uc1(步骤867x)。这时当计数值之和U+Uc是U1+Uc1以上时(“是”),转换到步骤856。当计数值之和U+Uc小于U1+Uc1时(“否”),转换到步骤855。
在图40的流程图中,与图39的流程图一样,在步骤851中选择差错发生时刻时,在步骤890中确认该差错发生时刻是否由用户指定。当是由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时刻时(“是”),进行与图39的流程图同样的步骤852c以后的动作。在步骤890中不是由用户指定的差错发生时刻时(“否”),进行与图35的流程图同样的步骤865以后的动作。当分别进行步骤854a~步骤854c或步骤866a~866c的动作时,在步骤867y中确认计数值Ua~Uc之和Ua+Ub+Uc是否超过规定数Ua1+Ub1+Uc1。此后的动作,与图35的流程图一样。
这样,对于由用户指定注册的差错发生期间,与该差错发生期间的长度等电平也没有关系,可以选择该差错发生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用差错发生时刻。
第6或第8实施例中,AV再现装置可以实现如图23和图36的显示,在与AV数据接收装置可用红外线通信等进行通信的遥控器等电子机器,也可实现如图23和图36的显示。第7或第8实施例中,即使是未判断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恶化时,也可以指定差错发生时刻作为用户再次视听的场景位置。这时即使在未进行暂时停止动作而进行通常再现时,在差错发生并形成差错发生期间予以记录时,则用户可选择进行从该记录的差错发生期间的再现再开始。
<第9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图4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结构的方框图。图41的AV数据发送装置中,与图2的AV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相同的部分,附与相同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59所示。
图41的AV数据发送装置3d的结构是在图2的AV数据发送装置3中附加了存储由数据生成部505生成的AV数据结构的数据包的AV数据用缓冲器536。在该AV数据发送装置3d中进行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接收状况判定动作,并在进行该接收状况判定动作时,若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恶化,则将由规定数据量的AV数据结构的数据包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暂时停止后,再开始再现动作时,从AV数据用缓冲器536存储的AV数据的数据包进行发送。
以下,说明这样的AV数据发送装置3d按照图3或图4的流程图进行接收状况判定动作时的步骤6和步骤16的动作。在步骤5或步骤55中,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接收状况恶化时,转换到步骤6的暂时停止动作。
这时,按照图42的流程图动作。首先,对于数据生成部505,暂时停止由来自MEPG部504或数字输入部501的AV数据结构的数据包的发送后(步骤900),开始用于确认来自暂时停止开始时静止图像的AV数据结构的数据包等的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信号发送(步骤901)。
此后,数据接收状况解析部530,指示数据生成部505,将生成的AV数据的数据包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步骤902)。在将AV数据的数据包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时,同时存储表示各数据包的AV数据的场景位置的时刻。然后,AV数据发送装置3d的动作转换到步骤16并确认是否进行再现再开始(步骤903)。这时当转换到步骤16并进行再现再开始时(“是”),结束动作。
在步骤903中接收状况不是良好状态并未转换到步骤16时(“否”),由数据生成部505确认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AV数据的数据包的数据量是否达到规定数据量(步骤904)。这时当数据生成部505确认未达到规定数据量时(“否”),转换到步骤902,继续向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AV数据包的存储动作。
在步骤904中,当确认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数据量为规定数据量时(“是”),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用于使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的机器操作用数据,从遥控输出部517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步骤905)。这时,对AV信号源机器1进行暂时停止指示,记录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
在步骤15或步骤58中,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接收状况良好时,转换到步骤16的再现再开始动作。这时,按照图43的流程图动作。首先,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是否对AV信号源机器1进行暂时停止指示(步骤910)。这时当确认进行暂时停止指示时,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数据包中,确认表示对应于最后存储的数据包的AV数据的场景位置的时刻作为再现再开始时刻(步骤911)。
为了从该确认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的场景位置进行再现再开始,机器控制部531生成用于指示AV信号源机器1的机器操作用数据,从遥控输出部517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步骤912)。这样将用于再现再开始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发送到AV信号源机器1时,从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对数据生成部505,进行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数据包的读出后,指示向AV数据接收装置4进行发送(步骤913)。
然后,当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数据包的发送开始时,确认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数据包是否全部读出(步骤914)。这时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内有未读出的数据包时(“否”),转换到步骤913,读出下一个数据包,并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
在步骤910中未对AV信号源机器1进行暂时停止指示时(“否”),在机器控制部531生成用于对AV信号源机器1指示暂时停止同时根据现在输出的场景的下一个场景位置的AV数据来的输出进行再现再开始的机器操作用数据,从遥控输出部517发送(步骤916)。这时,与图42流程图的步骤905的暂时停止指示不同,根据再现再开始动作指示AV信号源机器1立即达到再现再开始的动作状态。此后,进行步骤913以后的动作。
在步骤914中,当确认AV数据用缓冲器536内的数据包被全部读出时(“是”),指示数据生成部505再开始来自MEPG部504或数据输入部501的AV数据的数据包的生成(步骤915)。因此,来自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AV数据的数据包的发送结束,从AV信号源机器1送出的AV数据的数据包的发送开始。
这样AV数据发送装置3d进行动作时,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AV信号源机器1在步骤905中指示暂时停止后,在步骤912中指示再现再开始时,存储与从指示再现再开始到进行从指示的场景位置的AV数据的再现再开始的时间相当的AV数据的数据包。因而,在相当于该时间的数据包从AV数据用缓冲器536读出时,从AV信号源机器1再现再开始的AV数据被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d。因此,在AV信号源机器1进行再现再开始动作的待机时间,在AV数据发送装置3d不必使AV数据发送动作待机,当确认再现再开始时,立即发送AV数据用缓冲器536内的AV数据的数据包。
参照图44和图45的定时图,说明使用这样的AV数据发送装置3d时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AV数据发送装置3d和AV数据接收装置4以及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如图44的定时图所示,与第1实施例一样,在期间Ta,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未恶化,AV数据发送装置3d根据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和重放请求信号进行AV数据的重放和发送。这时,AV信号源机器1进行AV数据的再现动作,将AV数据输出到AV数据发送装置3d。
到达时刻ta后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况恶化时,在时刻tb,AV数据发送装置3d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况恶化。这时,AV数据发送装置3d停止再现的AV数据的发送动作,开始用于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CK信号的静止图像等的信号发送,并开始向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记录动作。在规定时间Tx的AV数据的数据包记录时,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的再现动作,并停止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记录动作。这时,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中,存储表示场景位置的时刻从ts1到ts1+Tx(=ts2)的AV数据的数据包。
此后,与第1实施例一样,到达时刻tc时,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变为良好,在时刻td,AV数据发送装置3d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3d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变为良好。这时,从表示记录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场景位置的时刻是ts1的AV数据的数据包顺序读出,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然后,AV数据发送装置3d,指示从在AV信号源机器1中表示场景位置的时刻是ts2的AV数据的再现再开始。
此后,经过时间Tx,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内的AV数据全部读出并发送时,表示场景位置的时刻为ts2以后的AV数据顺序从AV信号源机器1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d,再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
如图45的定时图所示,与第1实施例一样,在期间Ta,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未恶化,利用AV信号源机器1和AV数据发送装置3d以及AV数据接收装置4进行AV数据的再现动作。在时刻ta,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恶化,在时刻tbAV数据发送装置3d确认此情况。这时,与图44的定时图的动作一样,AV数据发送装置3d开始用于确认ACK信号的静止图像等的信号的发送,同时开始向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记录动作。
这样,在AV数据发送装置3d,从表示场景位置的时刻为ts1的AV数据顺序向AV数据用缓冲器536进行记录。此后,在时刻tb开始向AV数据用缓冲器536记录之后到经过时间Tx,在时刻tc1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变为良好,同时在时刻td1AV数据发送装置3d确认此情况时,对AV信号源机器1指示暂时停止在进行表示场景位置的时刻为ts1+td1-tb(=ts3)的AV数据的再现准备的状态。
然后,AV数据发送装置3d从表示场景位置的时刻为ts1的AV数据的数据包顺序由AV数据用缓冲器536读出数据包,并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此后,经过时间td1-tb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内的AV数据全部读出并发送时,表示场景位置的时刻为ts3以后的AV数据顺序从AV信号源机器1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3d,再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
本实施例中,AV数据发送装置3d进行AV数据发送时,将在数据生成部505根据来自AV信号源机器1的AV数据生成的数据包,暂时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后,读出并送出到纠错码附加部506。这时当转换到暂时停止动作时,由数据生成部505从AV数据用缓冲器536的读出动作暂时停止,同时将AV数据的数据包存储在AV数据缓冲器536中,直到规定数据量。然后,转换到再现再开始动作,同时从AV数据缓冲器536的数据包的读出时可以再开始从AV信号源机器1的AV数据的送出。
这样在AV数据发送时,将AV数据的数据包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中时,对于发送的AV数据的数据包,可以按可能设定的重复时间存储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内。也就是,一直到重复时间tx都可以设定,当表示现在发送的数据包的AV数据的场景位置的时刻是t1时,在AV数据用缓冲器536,如图46所示,存储到表示AV数据的场景位置的时刻为t1-tx的数据包。这样,可从暂时停止时的场景位置的Ar数据到追溯至重复时间tx的场景位置的AV数据的各场景位置进行再现再开始。
本实施例中,如第1实施例那样,在AV数据发送装置,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如第2实施例那样,在AV数据接收装置确认本机器的接收状态,通过AV数据发送装置指示AV数据再现的暂时停止和再现再开始。这时,AV数据接收装置,与第2实施例一样,为图8的结构,同时AV数据发送装置,如图41所示,具有AV数据用缓冲器。
本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根据第1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的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也具备第3~第8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的功能。
第1~第9实施例中,AV数据发送装置与AV信号源机器分离,进行调谐动作和从记录媒体的AV数据的读出动作等,但上述各实施例的AV数据发送装置也可以具有AV信号源机器的功能。这时,AV数据发送装置进行调谐动作和从记录媒体的AV数据的读出动作,可以生成AV数据。相对于该AV信号源机器的功能进行暂时停止动作和再现再开始动作,即可进行上述各实施例的动作。
第1~第9实施例中,AV数据接收装置与AV再现装置分离,进行影像再现动作和声音输出动作等,但上述各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装置也可具有AV再现装置的功能。这时,AV数据接收装置可根据接收到的AV数据再现影像,并输出声音。
第1~第9实施例中,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恶化时,对AV数据接收装置发送静止图像,但AV信号源机器继续进行再现动作,并且AV数据发送装置继续发送从AV信号源机器送出的再现动画。这时当判断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恶化时,表示这时的场景位置的时刻被记录为再现再开始时刻。当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变为良好时,指示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信号源机器,进行从记录的再现再开始时刻的场景的再现。这时,也可以根据重复时间和差错发生时刻设定再现再开始时刻。
<第10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图4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结构的方框图。本实施例如第1或第3~第7或第9实施例那样,在AV数据发送装置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也就是,与第1实施例一样,AV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同时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59所示。以下,根据第1实施例的结构予以说明,第3~第7或第9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适用本实施例的功能。
本实施例如图47所示,对于图2所示结构的AV数据发送装置3,2台图59所示结构的AV数据接收装置4x、4y进行无线通信。AV数据接收装置4y在图59那样的结构中具有AV再现装置2的功能,可以根据接收的AV数据再现显示影像,并进行声音输出。
也就是,AV数据发送装置3将发送用ID代码A存储在ID存储部520,同时AV数据接收装置4x、4y将接收用ID代码A分别存储在ID存储部560。因此,在AV数据发送装置3利用ID存储部520内的ID代码A加密的AV数据由AV数据接收装置4x、4y接收时,利用ID存储部560内的ID代码A解除AV数据的密码。因此,在AV数据发送装置3与AV数据接收装置4x、4y之间,确立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在这样结构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参照图48的定时图说明AV数据发送装置3和AV数据接收装置4x、4y的动作。首先,在期间Ta,AV数据接收装置4x正常接收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AV数据。这时,AV数据发送装置3接收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可以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x正常接收动作。在该期间,由于发生接收差错的差错期间较短,则利用AV数据的重放可在AV再现装置2充分正常进行AV数据的再现。AV数据接收装置4y是停止状态。
在时刻ta,如果关断电源并停止AV数据接收装置4时,AV数据发送装置3未接收到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x、4y的任一个的ACK信号或再现要求信号。到达时刻tb时,AV数据发送装置3确认未能接收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的次数达到规定次数X1,或者,确认在规定时间T2的ACK信号的接收次数为规定次数Y2以下。因此,AV数据发送装置3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同时由于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x、4y的任一个的ACK信号,所以开始包含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的发送。
此后,在期间Tb,AV数据接收装置4x、4y都是停止状态,从AV数据发送装置3继续发送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到达时刻tc时,AV数据接收装置4y形成电源ON时,相对于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数据信号的ACK信号,从AV数据接收装置4y发送。到达时刻td时,AV数据发送装置3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y的ACK信号的接收次数超过规定值Y1,或者,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y的ACK信号的接收比率超过规定比率Z1。
到达时刻td时,AV数据发送装置3,对AV信号源机器1再开始从暂时停止的场景的再现动作,同时将暂时停止的场景以后的AV数据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y。这样,向AV数据接收装置4y发送AV数据,再开始再现动作后,在期间Tc之间,AV数据接收装置4y是可正常通信状态时,与期间Ta时一样,相对于从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的AV数据,从AV数据接收装置4y发送ACK信号或再现要求信号。
到达时刻te时,关断电源并停止使AV数据接收装置4y,AV数据发送装置3在时刻tf确认不可能接收ACK信号或重放请求信号的次数达到规定次数x1,或者确认在规定时间T2的ACK信号的接收次数为规定次数Y2以下。因此,在时刻tf,AV数据发送装置3使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同时发送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数据信号。
此后,在期间Td,AV数据接收装置4x、4y都未实现电源ON,AV数据发送装置3,一直到经过规定时间T,未确认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x、4y的任一个的ACK信号的接收,当ACK信号的接收次数未达到规定次数Y1,或者,ACK信号的接收比率未达到规定比率Z1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的动作。这时,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也停止。
按照本实施例的结构,对于同样的AV数据发送装置3,在可通信的多台AV数据接收装置4之间,可以进行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动作。也就是,在进行接收动作的AV数据接收装置4变为不可能通信状态时,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此后,当多台AV数据接收装置4中的1台变为可接收状态时,AV信号源机器1的暂时停止被解除,再开始再现动作。
本实施例中,按照第3实施例结构,可以变更用于转换暂时停止动作和再现再开始动作的判定值。按照第4或第6实施例结构,可以设定相对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重复时间。按照第5实施例结构,可以对暂时停止时记录的AV数据提供时间限制。按照第6实施例结构,可以确认是否是指示暂时停止的用户,许可再现再开始。按照第7实施例结构,可以将在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差错发生时点设定为再现再开始时刻。按照第9实施例结构,可以将数据信号存储在AV数据发送装置具备的缓冲器中,再现再开始时不必待机到AV信号源机器起动。
<第11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图49是表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结构的方框图。本实施例如第2~第6或第8或第9实施例所示,在AV数据接收装置确认本机器的接收状态。也就是,与第2实施例一样,AV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如图58所示,同时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8所示。以下,根据第2实施例的结构予以说明,但第3~第6或第8或第9实施例的结构,也可适用本实施例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49所示,对于如图58那样结构的AV数据发送装置3a,2台如图8那样结构的AV数据接收装置4p、4q进行无线通信。AV数据接收装置4q具有如图8那样结构的AV再现装置2的功能,可以根据接收到的AV数据再现显示影像,并进行声音输出。
即,AV数据发送装置3a将发送用ID代码A存储在ID存储部520,同时AV数据接收装置4p、4q也将接收用ID代码A存储在ID存储部560。在AV数据发送装置3a用ID存储部520内的ID代码A加密的AV数据被AV数据接收装置4p、4q接收时,利用ID存储部560内的ID代码A解除AV数据密码。因此,在AV数据发送装置3a和AV数据接收装置4p、4q之间,确立AV数据无线通信。
在这样结构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对AV数据发送装置3a和AV数据接收装置4p、4q的动作,参照图50的定时图予以说明。首先,在期间Ta,AV数据接收装置4p正常接收从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的AV数据。这时,AV数据接收装置4p确认接收差错或声音差错未连续发生规定次数P1以上,进行正常接收。也就是,在该期间,发生的接收差错的差错期间较短,由于AV数据的重放在AV再现装置2可充分正常进行AV数据再现。AV数据接收装置4q是停止状态。
在时刻ta,关断电源并停止使AV数据接收装置4p时,AV数据接收装置4p将发送用于使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的机器操作用数据。因而,AV数据发送装置3a接收该机器操作用数据,使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同时开始包含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数据信号的发送。
此后,在期间Tb,AV数据接收装置4p、4q都是停止状态,从AV数据发送装置3a继续发送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到达时刻tc时,AV数据接收装置4q形成电源ON时,进行对应于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的数据信号的接收动作。此后,到时刻td时,当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q相对于来自AV数据发送装置3a的数据信号正常接收,并且ACK信号的发送次数超过规定值Q1时,对AV信号源机器1发送用于再开始来自暂时停止场景的再现动作的机器操作用数据。
接收到该机器操作用数据的AV数据发送装置3a,再开始AV信号源机器1的再现动作,同时再开始暂时停止的场景以后的AV数据的发送。这样,通过再开始AV数据的发送,再开始再现动作后,在期间Tc之间,AV数据接收装置4q是可正常接收状态时,与期间Ta时一样,对从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的AV数据,发送ACK信号或再现要求信号。
到达时刻te时,AV数据接收装置4q电源关断时,AV数据接收装置4q对AV数据发送装置3a,发送用于使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的机器操作用数据。接收到该机器操作用数据的AV数据发送装置3a,使AV信号源机器1暂时停止,并发送静止图像的AV数据等的数据信号。
按照本实施例的结构,对同样的AV数据发生装置3a,在许可通信的多台AV数据接收装置4a之间,可进行与第2实施例同样的动作。也就是,进行接收动作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电源关断时,暂时停止AV信号源机器1,此后,多台AV数据接收装置4a中之1台为可接收状态时,AV信号源机器1的暂时停止被解除,再开始再现动作。不仅是电源关断,当通信传输线路状态恶化,不能无线通信时,也进行暂时停止动作。
本实施例中,按照第3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变更用于转换暂时停止动作和再现再开始动作的判定值。按照第4或第6实施例的结构,可以设定相对于再现再开始时刻的重复时间。按照第5实施例的结构,可对暂时停止时记录的AV数据提供时间限制。按照第6实施例的结构,可以确认是否是指示暂时停止的用户并许可再现再开始。按照第8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将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差错发生时点设定为再现再开始时刻。按照第9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将数据信号存储在AV数据发送装置具备的缓冲器中,在再现再开始时不必待机到AV信号源机器起动。
<第12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本实施例如第1或第3~第7或第9实施例那样,在AV数据发送装置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也就是,与第1实施例一样,AV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59所示。以下,根据第1实施例的结构予以说明,第3~第7或第9实施例的结构,可以适用本实施例的功能。以下各实施例,如上述各实施例那样,将根据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暂时停止或再现再开始AV数据再现的功能,称为“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
在由图51A那样的AV数据发送装置3和AV数据接收装置4x结构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定能实现该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AV数据发送装置3,AV数据发送装置3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这时,AV数据发送装置3根据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暂时停止或再开始AV数据的再现。
如图51B所示,从AV数据接收装置4y对AV数据发送装置3,发送请求AV数据发送的信号时AV数据发送装置3接收该信号,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y提出了AV数据的发送请求。在图2的AV数据发送装置3中未图示,但从接收状况解析部530对数据生成部505,提供控制信号。
这样,在AV数据发送装置3和AV数据接收装置4x按1对1的关系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时,参照图52的流程图说明进行来自其他AV数据接收装置4y的通信要求时的AV数据发送装置3的动作。这样当AV数据发送装置3与AV数据接收装置4x 1对1地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时,在数据解析部513确认是否接收要求发送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x以外的AV数据接收装置4(图51A~图51F的AV数据接收装置4y)的AV数据的信号(步骤1001)。
如图51B所示,当AV数据发送装置3确认接收到进行来自AV数据接收装置4y的AV数据发送请求的信号时(“是”),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是否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步骤1002)。该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对于在与多个AV数据接收装置4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时是否使用予以设定,同时当使用该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设定以哪个AV数据接收装置4的接收状态为基准。
当确认设定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是”),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N(步骤1003)。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是否设定1对1的AV数据无线通信(步骤1004)。这时当设定1对1的AV数据无线通信时(“是”),确认是否许可迁移到进行现在AV数据无线通信的AV数据接收装置4(图51A~图51F的AV数据接收装置4x)以外的AV数据接收装置4(步骤1005)。
在步骤1005中,当确认对其他AV数据接收装置4不许可AV数据无线通信时(“否”),在数据生成部505生成通知不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的信号,在步骤1001中对提出AV数据发送请求的AV数据接收装置4(图51A的AV数据接收装置4y)发送(步骤1006)。这时,如图51A所示,仅在AV数据发送装置3和AV数据接收装置4x之间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
在步骤1005中,确认对其他AV数据接收装置4许可AV数据无线通信时(“是”),在数据生成部505生成用于指示电源关断的信号,对现在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的AV数据接收装置4(图51A~图51F的AV数据接收装置4x)发送(步骤1007)。这时,如图51C所示,仅在AV数据发送装置3和AV数据接收装置4y之间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
在步骤1004中,未设定1对1的AV数据无线通信时(“否”),在接收状况解析部530确认在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作为基准的AV数据接收装置4,对数据生成部505,生成用于通知其接收状态作为基准的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并发送到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的全部AV数据接收装置4(步骤1008)。然后,与多个AV数据接收装置一起进行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AV数据无线通信。
也就是,与AV数据接收装置4x、4y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时,以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为基准,并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N时,AV数据发送装置3,首先,对AV数据接收装置4x、4y,通知以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为基准的情况。然后,当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良好时,如图51D所示,将再现的AV数据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x、4y。当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恶化时,如图51E所示,暂时停止AV数据的再现,并将用于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的静止图像等的信号,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x、4y。
在步骤1002中确认设定未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否”),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FF(步骤1009)。然后,与多个AV数据接收装置一起进行未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通常AV数据无线通信。
也就是,与AV数据接收装置4x、4y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时,在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如图51D所示,将再现的AV数据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x、4y。即使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恶化,如图51F所示,也不会暂时停止AV数据的再现,再现的AV数据被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x、4y。
在步骤1001中,当未确认来自其他AV数据接收装置4的AV数据发送请求时(“否”),再返回步骤1001,确认是否有来自其他AV数据接收装置4的发送请求。
如图53A所示,AV数据发送装置3与AV数据接收装置4x~4z一起进行未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通常AV数据无线通信时,如图53B所示,可以要求AV数据接收装置4x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AV数据无线通信。参照图54的流程图,说明这时的动作。
这样,AV数据发送装置3与多个AV数据接收装置4(AV数据接收装置4x~4z)进行通常AV数据无线通信时,在数据解析部513确认是否从AV数据接收装置4接收到要求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信号(步骤1010)。当要求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是”),确认是否要求1对1的AV数据无线通信(步骤1011)。
这时,当设定1对1的AV数据无线通信时(“是”),在数据生成部505生成用于指示电源关断的信号,并对在步骤1010中请求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AV数据接收装置4(图53A~图53D的AV数据接收装置4x)以外的全部AV数据接收装置4(图53A~图53D的AV数据接收装置4y、4z)发送(步骤1012)。也就是,如图53B所示,AV数据接收装置4x要求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如图53c所示,AV数据接收装置4y、4z为电源关断,仅在AV数据发送装置3与AV数据接收装置4x之间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
在步骤1011中,当未设定1对1的AV数据无线通信时(“否”),将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作为基准的AV数据接收装置4,作为在步骤1010中请求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AV数据接收装置4(图53A~图53D的AV数据接收装置4x)。然后,在数据生成部505生成用于通知其接收状态作为基准的AV数据接收装置4的信号,并发送到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的全部AV数据接收装置4(步骤1013)。此后,与多个AV数据接收装置一起进行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AV数据无线通信。
也就是,如图53B所示,当AV数据接收装置4x要求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AV数据发送装置3,首先,对AV数据接收装置4x~4z,通知以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为基准的情况。当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良好时,如图53A所示,再现的AV数据被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x~4z。当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恶化时,如图51D所示,暂时停止AV数据的再现,并将用于确认AV数据接收装置4x的接收状态的静止图像等的信号发送到AV数据接收装置4x~4z。
<第13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3实施例。本实施例如第2~第6或第8或第9实施例那样,在AV数据接收装置确认本机器的接收状态。也就是,与第2实施例一样,AV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如图58所示,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8所示。以下,根据第2实施例的结构予以说明,但第3~第6或第8或第9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适用本实施例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55A所示,AV数据发送装置3a与AV数据接收装置4p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时,如图55B所示,当AV数据接收装置4q提出AV数据发送请求时,AV数据接收装置4q将根据接收状态是否可使用暂时停止功能的情况,通知AV数据发送装置3a。这时,AV数据发送装置3a,按照图56的流程图动作。
与第12实施例一样,在确认是否有来自现在AV数据无线通信中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图55A~图55C的AV数据接收装置4p)以外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的AV数据发送请求时,确认是否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步骤1001、步骤1002)。当确认未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对于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的全部AV数据接收装置4a,指示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FF(步骤1029)。在步骤1002中确认的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可否使用,以及后述的可否1对1的AV数据无线通信,对AV数据发送装置3a予以设定并存储。本实施例中,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可否使用的设定等在AV数据发送装置3a进行设定,但可以根据AV数据接收装置4a的指定予以变更。
在步骤1002中,确认使用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确认进行1对1的AV数据无线通信(步骤1004)。这时当确认进行1对1的AV数据无线通信时,与第12实施例一样,进行步骤1005~步骤1007的动作。在步骤1006中,对于在步骤1001中发送请求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图55A~图55C的AV数据接收装置4q),指示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N,在步骤1007中,对于进行现在AV数据无线通信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图55A~图55C的AV数据接收装置4p),指示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N。
在步骤1004中,当确认许可1对多个AV数据无线通信时,与第12实施例一样,其接收状态作为基准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被发送到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的全部AV数据接收装置4a(步骤1008)。这时,对于其接收状态作为基准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指示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N,对于其接收状态未作为基准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指示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FF。
也就是,如图55C所示,AV数据接收装置4p的接收状态为基准时,设定AV数据接收装置4p的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N,同时设定AV数据接收装置4q的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FF。
在与多个AV数据接收装置4a已经进行AV数据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从1个AV数据接收装置4a要求实行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时,与第12实施例一样,在AV数据发送装置3a进行图54流程图的动作。这时,在步骤1013中通知接收状态作为基准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时,设定接收状态未作为基准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的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FF。
本实施例,如上所述,在AV数据发送装置3a,进行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设定,但也可以在AV数据接收装置4a,进行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设定。当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N时,直接或通过AV数据发送装置3a,从AV数据接收装置4a将以本机器的接收状态作为基准的情况,通知与AV数据发送装置3a进行AV数据通信的本机器以外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
因此,本机器以外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设定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OFF。在进行1对1的AV数据通信时,直接或通过AV数据发送装置3a,通知与AV数据发送装置3a进行AV数据通信的本机器以外的AV数据接收装置4a,设定电源关断。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基于AV数据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AV数据,也可以适用于按时间序列发送数据的通信系统。并且,不限于无线通信系统,也适用于有线通信系统。
根据本发明,不管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恶化和电源意外遮断等原因,数据发送装置与数据接收装置的通信中断时,可以记录此时的数据信号的数据位置,同时当数据发送装置与数据接收装置再次通信连接时,可以从记录的数据位置再开始数据信号的生成动作和发送动作。此外,当数据发送装置与数据接收装置的通信中断时,可以暂时停止数据信号的生成动作和发送动作,同时当数据发送装置与数据接收装置再次通信连接时,可以从暂时停止的数据位置再开始数据信号的生成动作和发送动作。这时,由于可设定重复时间,例如,在再开始AV数据的数据信号的生成动作和发送动作时,视听者可容易掌握目录的内容。
由于可从暂时停止的多个内容的再现再开始位置进行选择,则能在视听者喜欢的时间视听所希望的内容。而且,由于与可视听的用户一起存储暂时停止的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则再现再开始的内容可限定可视听的用户。而且,由于可将差错发生数据位置作为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所以在差错发生后,用户可容易地指定希望无差错地再现差错发生数据位置。此外,当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的通信中断时,在缓冲器中暂时记录生成的数据信号,同时当数据发送装置与数据接收装置再次通信连接时,由于可根据记录在缓冲器中的数据信号进行发送,则不需要信号源等再起动所需要的待机时间,即可在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之间再开始通信。

Claims (28)

1. 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具有:
发送数据信号的数据发送部;
接收表示从接收上述数据信号的数据接收装置发送的该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通知信号的数据接收部;
根据上述数据接收部接收的上述接收状态通知信号,确认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是否正常进行接收动作的接收状况解析部;
当确认该接收状况解析部没有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时,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并暂时停止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而在该数据信号发送动作暂时停止或停止中,在确认该接收状况解析部正常进行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动作时,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并开始该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机器控制部。
2. 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
上述数据信号是按时间序列方式产生的数据的数据信号,
还具有将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时的时间轴上的数据位置作为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予以存储的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
同时当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时,从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
3. 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
在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后,生成并发送用于确认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的接收确认用数据信号。
4. 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
在上述数据信号是AV数据的数据信号,同时上述发送动作为暂时停止的数据信号的内容是可使用边记录边再现的时移功能的广播内容时,
当暂时停止该广播内容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时,使用上述时移功能,记录上述广播内容的AV数据,
再开始上述广播内容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时,继续使用上述时移功能.
5. 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
当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时,暂时停止上述数据信号的生成动作和发送动作,而当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时,再开始上述数据信号的生成动作和发送动作。
6. 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
具有从生成上述数据信号的信号源输入上述数据信号、并将输入的上述数据信号供给上述数据发送部的接口,
当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的状态时,暂时停止在上述信号源的上述数据信号的生成动作,同时暂时停止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而当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时,再开始在上述信号源的上述数据信号的生成动作,同时再开始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
7. 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
具有暂时存储来自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的上述数据信号的缓冲器,所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是判断为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能稳定通信状态时的时间轴上的数据位置,
当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时,读出并发送存储在上述缓冲器内的数据信号,开始上述数据信号的生成动作。
8. 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
对于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许可上述数据信号的接收,
同时具有根据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设定上述机器控制部的动作的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
向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时的动作状态,可以选择为:
将上述数据信号并列地发送到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时,设定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无效的第1动作状态;
设定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有效时,仅将上述数据信号发送到1台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第2动作状态;以及
设定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有效时,以1台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为基准,对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的第3动作状态;
同时将上述数据信号发送到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时,若选择上述第2动作状态,则在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有效时,对发送上述数据信号的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以外的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指示停止接收动作,
此外,将上述数据信号发送到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时,若选择上述第3动作状态,则在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有效时,对接收状态被作为基准的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以外的上述数据接收装置,通知上述接收状态被作为基准的上述数据接收装置。
9. 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具有:
发送按时间序列方式产生的数据的数据信号的数据发送部;
接收表示从接收上述数据信号的数据接收装置发送的该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通知信号的数据接收部;
根据上述数据接收部接收的上述接收状态通知信号,确认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是否正常进行接收动作的接收状况解析部;
将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时的时间轴上的数据位置作为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予以存储的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
在上述接收状况解析部确认未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时,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将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存储在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此后,在上述接收状况解析部确认正常进行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动作时,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从存储在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的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开始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机器控制部。
10. 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
当判断为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的状态时,
在直至判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时被设定的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的已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发送的数据中,将再次发送的数据的时间轴的长度设定为重复时间,
同时将从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减去上述重复时间的数据位置设定为新的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将从该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起的数据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发送.
11. 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
上述接收状况解析部或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根据表示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为可稳定通信状态的当前时刻的第1时刻与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为不可稳定通信状态的第2时刻之时间差,求出上述重复时间,
同时在从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时,仅在规定时间将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的数据发送到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当许可发送通过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发送的来自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的上述数据信号时,发送来自该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的上述数据信号。
12. 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
将确认出规定电平以上的接收差错的时间轴上的数据位置作为差错发生数据位置予以记录,
根据记录的多个上述差错发生数据位置和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通过上述数据接收装置选择1个数据位置时,将选择的该数据位置设定为新的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从该新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
13. 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具有:
接收来自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信号的数据接收部;
对该数据接收部接收的上述数据信号进行译码的数据解析部;
确认上述数据接收部是否正常接收上述数据信号的接收状况判定部;
当该接收状况判定部确认接收动作未正常进行时,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生成暂时停止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暂时停止控制数据,在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暂时停止或停止中,当上述接收状况判定部确认接收动作正常进行时,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生成开始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的机器控制部;以及
将在上述机器控制部生成的上述暂时停止控制数据或上述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发送到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发送部。
14. 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上述数据信号是按照时间序列方式产生的数据的数据信号,
同时具有将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时的时间轴上的数据位置作为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予以存储的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
当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时,从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发送使上述数据信号被发送的上述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
15. 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后,接收用于确认从上述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接收状态的接收确认用数据信号.
16. 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在上述数据信号是由AV数据产生的信号,同时上述发送动作暂时停止的数据信号的内容是可使用边记录边再现的时移功能的广播内容时,
在发送暂时停止该广播内容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暂时停止控制数据时,使用上述时移功能,发送记录上述广播内容的数据信号的暂时停止控制数据,
发送再开始上述广播内容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上述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时,发送继续使用上述时移功能的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
17. 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上述数据发送装置具有对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许可上述数据信号的接收,
同时根据本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设定上述机器控制部动作的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
作为接收来自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上述数据信号时的动作状态,可以选择为:
将上述数据信号从上述数据发送装置并列发送到包含本数据接收装置的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时,设定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无效的第1动作状态,
设定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有效并接收上述数据发送装置来的上述数据信号时,停止本数据接收装置以外的其他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动作的第2动作状态,
设定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有效并接收上述数据发送装置未的上述数据信号时,使本数据接收装置以外的其他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无效的第3动作状态。
18. 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在上述接收状况判定部中,根据上述数据信号的连续性,判定是否正常进行接收动作。
19. 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上述数据信号是AV数据产生的数据信号,在上述接收状况判定部根据在上述数据解析部译码的声音数据的连续性,判定是否正常进行接收动作。
20. 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当确认指示停止上述数据信号的再现动作时,在上述机器控制部中生成停止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发送停止控制数据,并将该发送停止控制数据从上述数据发送部发送到上述数据发送装置。
21. 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具有:
从数据发送装置接收按时间序列方式产生的数据的数据信号的数据接收部;
对在该数据接收部接收的上述数据信号进行译码的数据解析部;
确认在上述数据接收部是否正常接收上述数据信号的接收状况判定部;
将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时的时间轴上的数据位置作为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予以存储的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
在上述接收状况判定部确认未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时,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并将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存储在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存储部,此后,在上述接收状况判定部确认正常进行接收动作时,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生成从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向上述数据发送装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的机器控制部;
将在上述机器控制部生成的上述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发送到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发送部。
22. 如权利要求21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可稳定通信状态,
当判断本数据接收装置处于不可稳定通信状态时,在到达设定的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的已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发送的数据中,设定再次发送的数据的时间轴的长度为重复时间,
同时将从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减去上述重复时间的数据位置作为新的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来设定,发送将该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来的数据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发送的上述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
23. 如权利要求22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在上述接收状况判定部中,根据表示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为可稳定通信状态的当前时刻的第1时刻与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为不可稳定通信状态的第2时刻之时间差,求出上述重复时间,同时
上述重复时间可由用户输入,
进而在生成或输入多个上述重复时间时,通知可选择的上述重复时间。
24. 如权利要求21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将确认规定电平以上的接收差错的数据位置作为差错发生数据位置予以记录,
当发送上述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时,从记录的多个上述差错发生数据位置和上述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选择1个数据位置时,将选择的该数据位置设定为新的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从新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发送使上述数据信号发送的上述发送再开始控制数据。
25. 如权利要求24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当记录的上述差错发生数据位置的数目超过规定数时,删除最先记录的上述差错发生数据位置。
26. 如权利要求24记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从接近当前时刻的上述差错发生数据位置、或者从规定电平以上的上述接收差错的上述差错发生数据位置,选择规定数的上述差错发生数据位置并通知给所述数据发送装置。
27. 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具有:
发送数据信号的1台数据发送装置;
将该数据发送装置来的上述数据信号变成可接收的多个数据接收装置;
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中的一台的第1数据接收装置与上述数据发送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后,切断与上述数据发送装置的通信时,上述数据发送装置暂时停止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
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中的一台的第2数据接收装置与上述数据发送装置通信连接时,从根据上述数据发送装置暂时停止时的数据位置设定的再现再开始数据位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
28. 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具有:
发送数据信号的1台数据发送装置;以及
将该数据发送装置来的上述数据信号变成可接收的多个数据接收装置;
在进行通信动作时,可以选择:
当上述数据发送装置将上述数据信号发送到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时,将根据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控制上述数据信号的发送动作的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设定为无效的第1动作状态,
当设定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有效时,上述数据发送装置仅将上述数据信号发送到1台上述数据接收装置,停止其他上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动作的第2动作状态,
当设定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为有效时,根据上述数据发送装置发送上述数据信号的多个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中的1台数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使用上述接收状态对应动作控制功能的第3动作状态。
CNB2004100714084A 2003-04-30 2004-04-30 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49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4670/2003 2003-04-30
JP124670/03 2003-04-30
JP2003124670A JP4118186B2 (ja) 2003-04-30 2003-04-30 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受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1494A CN1571494A (zh) 2005-01-26
CN100414986C true CN100414986C (zh) 2008-08-27

Family

ID=33308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140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4986C (zh) 2003-04-30 2004-04-30 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218899A1 (zh)
JP (1) JP4118186B2 (zh)
CN (1) CN10041498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32613B1 (ko) * 2004-06-18 2005-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114676B2 (ja) * 2005-05-16 2008-07-09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再生装置
KR100643247B1 (ko) * 2005-08-18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7134963A (ja) * 2005-11-10 2007-05-31 Funai Electric Co Ltd 再生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
KR101784078B1 (ko) 2006-12-14 2017-10-10 톰슨 라이센싱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레이트리스 인코딩
EP2103023B1 (en) 2006-12-14 2015-04-15 Thomson Licensing Rateless codes decod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103025B1 (en) 2006-12-14 2013-03-27 Thomson Licensing Arq with adaptive modulation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08073104A1 (en) * 2006-12-14 2008-06-19 Thomson Licensing Modulation indicatio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989716B1 (ko) 2008-01-21 2010-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컨텐츠 송수신 중지 및 재개 방법
JP4724733B2 (ja) * 2008-06-06 2011-07-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映像編集システム、映像編集サーバ、通信端末
JP4631945B2 (ja) * 2008-08-07 2011-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送信装置、映像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映像送信装置による再生制御方法
EP2317754A1 (en) * 2009-10-30 2011-05-04 Thomson Licensing, Inc. Method of reception of digital audio/video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TW201336260A (zh) * 2012-02-17 2013-09-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資料處理設備穩定性分析系統及方法
US9906645B2 (en) * 2013-04-03 2018-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winding a real-time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20150237398A1 (en) * 2014-02-18 2015-08-20 Kylintv, Inc.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CN105338385A (zh) * 2014-07-16 2016-02-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视频控制的方法与设备
JP7018827B2 (ja) * 2018-06-13 2022-0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US11917233B2 (en) * 2020-01-07 2024-02-27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and a remote controller controlling sam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714A (zh) * 1997-03-24 1999-03-0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设备、电源设备及其供电方法和调制解调器卡
JPH1196091A (ja) * 1997-09-22 1999-04-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273011A (zh) * 1998-06-30 2000-11-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296344A (zh) * 1999-11-16 2001-05-23 摩托罗拉公司 具有协调的主和副发射机的无线通信装置和方法
JP2002300517A (ja) * 2001-03-29 2002-10-11 Toshiba Corp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受信装置
WO2003007532A1 (fr) * 2001-07-13 2003-01-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eil de transmission et appareil de recep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6874A (en) * 1983-07-21 1985-08-20 Stoffel James C Bandwidth efficient multipoin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123089A (en) * 1989-06-19 1992-06-16 Applied Creative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protocol for local area network
JP3017828B2 (ja) * 1991-03-29 2000-03-13 株式会社東芝 記録装置
JP3234130B2 (ja) * 1995-05-30 2001-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誤り訂正符号復号化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用いる回路
JPH09252391A (ja) * 1996-01-09 1997-09-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受信装置
TW329587B (en) * 1996-02-08 1998-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Television receiver,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data replaying method
US6137525A (en) * 1997-02-19 2000-10-24 Lg Electronics Inc. Personal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7289723B2 (en) * 1997-12-12 2007-10-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gital recording system using variable recording rat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714A (zh) * 1997-03-24 1999-03-0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设备、电源设备及其供电方法和调制解调器卡
JPH1196091A (ja) * 1997-09-22 1999-04-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273011A (zh) * 1998-06-30 2000-11-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296344A (zh) * 1999-11-16 2001-05-23 摩托罗拉公司 具有协调的主和副发射机的无线通信装置和方法
JP2002300517A (ja) * 2001-03-29 2002-10-11 Toshiba Corp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受信装置
WO2003007532A1 (fr) * 2001-07-13 2003-01-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eil de transmission et appareil de recep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218899A1 (en) 2004-11-04
JP2004336090A (ja) 2004-11-25
JP4118186B2 (ja) 2008-07-16
CN1571494A (zh) 2005-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4986C (zh) 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CN100359583C (zh) 记录和再现设备
CN1665288B (zh) 图像信号的记录方法与装置、重放方法与装置及记录媒体
CN102088586B (zh)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US20080115171A1 (en) Detecting Interruptions in Scheduled Programs
US20060188233A1 (en) Digital sign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CN101010949B (zh) 记录再生装置
KR100491903B1 (ko) 디지털 정보 기록 장치 및 출력 장치
JP2005506021A (ja) Epgを介する記録時間間隔の追加マージン
JP3826451B2 (ja) ビデオ信号記録再生装置
CN1929351B (zh) 根据等级记录广播节目的方法
JP4350377B2 (ja) 音響映像送信の使用制御方法及びこれを実現する装置並びにグラフィック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US20120163767A1 (en) Program recording reservation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ler
CN100370820C (zh) 在近似点播环境中提供多媒体点播
CN100490523C (zh) 接收装置、记录装置和再生装置
CN1592383B (zh) 检测时移记录期间源状态改变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CN101309358B (zh)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
JP2001069444A (ja) データ記録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1836440A (zh) 显示装置及方法
US6771893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20060098955A1 (en) Controller to be connected to a disc type video recorder via IEEE 1394 serial bus
US20050141382A1 (en) Optical disk apparatus
JP6917918B2 (ja)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CN100477764C (zh) 记录设备及保留方法
CN100366086C (zh) 在近似点播环境中提供多媒体显示点播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