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6507C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6507C
CN100396507C CNB2005101295307A CN200510129530A CN100396507C CN 100396507 C CN100396507 C CN 100396507C CN B2005101295307 A CNB2005101295307 A CN B2005101295307A CN 200510129530 A CN200510129530 A CN 200510129530A CN 100396507 C CN100396507 C CN 10039650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air
filter
interior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295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2657A (zh
Inventor
丸山美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92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2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65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650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其在鼓风机(3)的吸入口(321)的周围具备多个肋(322),并将过滤器(2)或整流栅对接保持在肋(322)上,其中,肋(322)按照将经过过滤器(2)或整流栅的空气引向吸入口(321)的方式来设置方向。这样一来,一边旋转一边朝向吸入口(321)进入的空气流中外周侧部分的空气流(B)当与肋(322)碰撞后,由肋(322)引导而朝向吸入口(321)一侧,由该风引导,在肋(322)间停留着的空气流动。所以,由于原来空气不流动的部位也作为空气通路而被利用,从而使风量增加。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尤其涉及使过滤器或整流栅对接保持在多个肋(rib)上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一般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将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洁净化的过滤器配置在发生空气流的鼓风机的空气流动上游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若更详细的叙述,则如图7所示,在鼓风机的吸入口321的周围设置肋(rib),将对空气进行洁净化的过滤器对接在该肋322而进行保持。肋322形成两个而互相平行,并夹着鼓风机的旋转轴Z。而且,在过滤器设置部前后附近,空气流沿旋转轴Z且一边旋转一边朝吸入口321进入。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331795号公报
但是,图7所示的以往的空调装置,过滤器和吸入口321之间的空气通路是被夹在2个肋322之间的部分,由于个肋322和箱体32的侧壁之间的空气E无法流动,所以有空气通路面积不足而无法得到充分的风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点,其目的在于使具备用于保持过滤器等的肋的空调装置中,增大风量。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空调装置,其具备:空气通路;在所述空气通路内产生空气流的鼓风机3;被配置在所述鼓风机3的吸入口321的外周上的多个肋322;被对接保持在所述多个肋322上的过滤器2或整流栅;围绕所述空气通路和所述过滤器2/整流栅的箱体11、32,其中所述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肋322被配置成,按照将经过所述过滤器2/整流栅的所述空气流引向所述吸入口321的方式来决定方向。
这样一来,一边旋转一边朝向吸入口进入的空气流中外周侧部分的空气流当与肋碰撞后,被引向而朝向吸入口一侧,由该风引导,在肋间停留着的空气流动。所以,由于原来空气不流动的部位也作为空气通路而被利用,从而使风量增加。
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肋322为其剖面具有窄的宽度的直线形状的薄板,且按照如下方式配置肋322:该直线的假想延长线不通过所述鼓风机3的旋转轴Z中心附近,且该直线向所述旋转轴Z的旋转方向R倾斜,并从所述箱体11、32的侧壁向所述吸入口321延伸,且在所述吸入口321附近形成所述直线的端部。
由此,可以得到具体地实现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构成。
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32的相对所述旋转轴Z垂直的剖面为大致正方形,所述旋转轴Z被配置成该旋转轴Z的中心与所述正方形的中心大致一致,所述多个肋322被配置成相互平行。
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构造来实现制造成本较低的构成。
如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所示,作为鼓风机3,可以使用离心式鼓风机。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技术方案3记载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肋322相对于连接旋转轴Z和肋322的吸入口321一侧的端部322a的线的倾斜角θ相等。
而且,由于为了将与肋碰撞的空气流引向吸入口一侧而将全部的肋的倾斜角θ设定成最合适的角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风量。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技术方案3记载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1、32具备用于装卸过滤器2或整流栅的开口部113,肋322的两端部中靠近开口部113一侧的端部相对过滤器2或整流栅的插入方向倾斜。
由此,提高了过滤器或整流栅的插入操作性。
另外,上述各机构的括号内的符号表示了和后述的实施方式记载的具体的机构的对应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半剖面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鼓风机单元部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风扇箱体单体的俯视图。
图3是比较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和以往的空调装置的风量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风扇箱体单体的俯视图。
图5是以一部分剖面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风扇箱体单体的俯视图。
图7是以往的空调装置的风扇箱体单体的俯视图。
图中:2-过滤器,3-鼓风机,11-切换箱箱体(箱体),32-风扇箱体(箱体),321-吸入口,322-肋,Z-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以半剖面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鼓风机单元部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风扇箱体单体的俯视图。
图1所示的鼓风机单元部通常被配置在汽车的车室内前端的仪表盘下方、并且在副驾驶侧的部位。另外,图1的上下方向的箭头表示了车辆搭载时的鼓风机单元部的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鼓风机单元部从空气流动上游侧按照顺序配置有:由门开闭内部空气导入口以及的外部空气的内外空气切换装置1、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洁净化的过滤器2、产生空气流的鼓风机3。
内外空气切换装置1具备用于形成空气通路的树脂制的切换箱箱体11,在切换箱箱体11上形成有用于导入车室内空气的内部空气导入口111、和用于导入车室外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口112。
这里,内部空气导入口111与车室内空间直接连通,另一方面,外部空气导入口112经由没有图示的外部空气吸收通路与车体侧的外部空气吸收口连接,从该车体侧的外部空气吸收口,外部空气被导入到外部空气导入口112处。
在切换箱箱体11上旋转自由地安装有用于开闭内部空气导入口111以及外部空气导入口112的内外空气切换门12。另外,由于图1表示了通过内外空气切换门12堵住外部空气导入口112、并全开内部空气导入口111的内部空气模式的状态,故而内外空气切换门12全面地重叠在外部空气导入口112的开口区域上。而且,在图1中,通过内外空气切换门12按照顺时针旋转大约90°,从而变成堵住内部空气导入口111并全开外部空气导入口112的外部空气模式的状态。
在切换箱箱体11上形成有用于装卸过滤器2的开口部113,该开口部113通过由盖(没有图示)堵住。该盖可以装卸地安装在切换箱箱体11上,通过卸下盖,可以从开口部113装卸更换过滤器2。
另外,过滤器2具备:褶皱的无纺布制的过滤器滤材、和配置在过滤器滤材的两端并保持过滤器滤材的褶皱形状的端板。
鼓风机3是将从旋转轴Z方向吸入的空气朝向直径方向外侧排出的离心式多叶片鼓风机,并具备:以旋转轴Z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将空气朝向直径方向外侧排出的树脂制的叶轮31;树脂制的风扇箱体32,该风扇箱体32形成空气通路的同时收容叶轮31,并形成旋涡状的流路,该旋涡状的流路使从叶轮31排出的空气汇集;和驱动叶轮31的电动马达33。其中,切换箱箱体11以及风扇箱体32与本发明的箱体相当。
如图1、图2所示,在风扇箱体32上,在与过滤器2相对一侧形成有喇叭口状的吸入口321。该吸入口321其开口部是圆形,并与叶轮31的旋转轴Z同轴。而且,从内部空气导入口111或外部空气导入口112导入的空气经过过滤器2后,经由吸入口321流入叶轮31内。
在风扇箱体32上,在吸入口321的周围形成有与过滤器2接触的多个肋322。该肋322沿旋转轴Z延伸的同时(参照图1),从风扇箱32的侧壁向内部侧延伸(参照图2)。
在此,参照图2对沿旋转轴Z的方向观察肋322时的肋322的朝向进行说明。将位于肋322的两端部322a、322b中的叶轮31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322a设为前方侧端部,将位于肋322的叶轮31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322b设为后方侧端部,将从前方侧端部322a至旋转轴Z的距离L1设为前方侧距离,将从后方侧端部322b至旋转轴Z的距离L2设为后方侧距离。
此时,肋322的后方侧距离L2比前方侧距离L1长。另外,肋322与空气流碰撞一侧的面相对连接旋转轴Z和前方侧端部322a的线A倾斜,并且该倾斜角θ为钝角。
换句话说,肋322的方向被设定成将经过过滤器2的空气流引导至吸入口321一侧。进一步而言,肋322被形成为倾斜状以使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靠近(接近)吸入口321。
进一步而言,至少一个肋322为其剖面具有窄的宽度的直线形状的薄板,且按照如下方式配置肋322:该直线的假想延长线不通过上述鼓风机3的旋转轴Z中心附近,且该直线向上述旋转轴Z的旋转方向R倾斜,并从箱体11、32的侧壁向上述吸入口321延伸,且在吸入口321附近形成上述直线的端部。
而且,相对箱体11、32的旋转轴Z垂直的剖面为大致正方形,旋转轴Z被配置成该旋转轴Z的中心与上述正方形的中心大致一致,多个肋322被配置成相互平行。简单的构造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沿旋转轴Z方向观察肋322时的肋322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全部平行。
另外,在鼓风机3的空气流动下游侧配置有:由送风空气和冷冻循环内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而使送风空气冷却的蒸发器(没有图示);由送风空气和发动机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而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芯(没有图示);通过调节经过加热器芯的风量和经过侧道(by pass)的风量的风量比例来对向车室内排出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空气混合门(没有图示)。
在上述构成中,通过鼓风机3的工作,从内部空气导入口111或外部空气导入口112导入的空气在切换箱箱体11内流通。导入的空气由过滤器2收集尘埃。然后,由过滤器2收集尘埃并进行了洁净化的空气经过蒸发器和加热器芯而调整温度,并向车室内排出。
在此,在过滤器2设置部前后附近,空气沿旋转轴Z且一边旋转一边朝向吸入口321进入。然后,如图2所示,一边旋转一边朝向吸入口321进入的空气流中的外周侧部分的空气流B当与肋322碰撞后,被引向肋322并朝向吸入口321一侧,由该风(空气流B)引导,在肋322间停留着的空气如箭头C所示流入吸入口321一侧。所以,由于原来空气不流动的部位也作为空气通路而被利用,从而使风量增加。
图3是比较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和以往的空调装置的风量的图,横轴是吸入口321和肋322间的最小距离Lmin、纵轴是以没有肋时的风量为基准的风量变化量。
由图3所示可知,在以往的空调装置中,随着最下距离Lmin的减少风量降低。而且,在将最下距离Lmin设为22mm时,相对以往的空调装置降低约5m3/h的风量,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风量不降低。另外,若以将最下距离Lmin设为22mm的以往的空调装置为基准,则将最下距离Lmin设为22mm的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增加了约3%的风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肋322的后方侧距离L2比前方侧距离L1长,且由于相对连接旋转轴Z和前方侧端部322a的线A倾斜,所以停留在肋322间的空气流向吸入口321,从而风量增加。
另外,由于在位于从旋转轴Z离开的位置的肋322处空气不怎么流动,所以关于这样位置的肋,不需要按照将空气流B导向吸入口321一侧方式来设定朝向。
(第2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风扇箱体单体的俯视图。另外,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均等的部分用同一符号标注,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沿旋转轴Z方向观察肋322时的肋322的朝向全都设为平行,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沿旋转轴Z方向观察肋322时的肋322的朝向全都不平行。另外,沿旋转方向R等间隔地设置了8个肋322。
具体而言,各肋322相对连接旋转轴Z和前方侧端部322a的线的倾斜角θ全部相等。另外,各肋322的前方侧距离L1也全部相等。
而且,由于为了将与肋322碰撞的空气流引向吸入口321而将各肋322的倾斜角θ设定成最合适的角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风量。
(第3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是以一部分剖面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风扇箱体单体的俯视图。另外,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均等部分用同一符号标注,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在各肋322的两端部中靠近开口部113一侧的端部,且在各肋322的上面侧,形成有相对过滤器2的插入方向D倾斜的倒角部322c。由此,提高了过滤器2的插入操作性。
(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具备过滤器2的空调装置,但代替过滤器2,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具备调整空气流动的整流栅的空调装置。此时,整流栅被对接保持在肋322上。
另外,过滤器2的装卸用的开口部113也可以形成在切换箱箱体11的内部空气导入口111侧的壁面(图1的纸面左侧的壁面)上。

Claims (5)

1.一种空调装置,具备:空气通路;在所述空气通路内产生空气流的鼓风机(3);被配置在所述鼓风机(3)的吸入口(321)的外周的多个肋(322);被对接保持在所述多个肋(322)的过滤器(2)或整流栅;以及围绕所述空气通路和所述过滤器(2)或者整流栅的箱体(11、32),该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肋(322)被赋予以下方向而配置,即,该方向是,能将经过所述过滤器(2)或者整流栅的所述空气流引向所述吸入口(321)的方向,
至少一个所述肋(322)是其剖面具有直线形状的薄板,其中,所述直线形状具备窄的宽度,
并且,按照如下的方式配置所述肋(322):所述直线的假想延长线不通过所述鼓风机(3)的旋转轴(Z)中心附近,该直线朝所述旋转轴(Z)的旋转方向(R)倾斜,从所述箱体(11、32)的侧壁朝所述吸入口(321)延伸,并在所述吸入口(321)附近形成所述直线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1、32)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Z)垂直的剖面为大致正方形,
所述旋转轴(Z)被配置成该旋转轴(Z)的中心与所述正方形的中心大致一致,
所述多个肋(322)被配置成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3)为离心式鼓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肋(322)以相对于以下连线的倾斜角(θ)相等的方式被配置,该连线是旋转轴(Z)、和肋(322)的所述吸入口(321)一侧的端部(322a)的连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1、32)具备用于装卸过滤器(2)或整流栅的开口部(113),所述肋(322)的两端部中靠近开口部(113)一侧的端部相对所述过滤器(2)或所述整流栅的插入方向倾斜。
CNB2005101295307A 2004-12-21 2005-12-06 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65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69452A JP2006175930A (ja) 2004-12-21 2004-12-21 空調装置
JP2004369452 2004-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2657A CN1792657A (zh) 2006-06-28
CN100396507C true CN100396507C (zh) 2008-06-25

Family

ID=3673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953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6507C (zh) 2004-12-21 2005-12-06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175930A (zh)
CN (1) CN10039650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61987B1 (ko) * 2007-04-12 2014-11-18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송풍장치
KR101330109B1 (ko) 2011-02-07 2013-11-15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6217347B2 (ja) * 2013-11-28 2017-10-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送風機
JP6444678B2 (ja) * 2014-09-25 2018-12-26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6347074B (zh) * 2016-09-30 2019-06-04 芜湖豫新世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的出风口机构
CN111703273B (zh) * 2020-07-02 2022-09-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箱
CN112539190B (zh) * 2020-12-18 2022-06-17 浙江巴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风量换气扇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1795A (ja) * 1997-05-29 1998-12-15 Denso Corp スクロールケーシング
JPH1162896A (ja) * 1997-08-22 1999-03-05 Denso Corp 遠心式送風機
CN2363103Y (zh) * 1998-12-16 2000-02-09 杨清嘉 涡轮排风机
CN1443283A (zh) * 2000-06-15 2003-09-17 格林海克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离心式鼓风机
CN1502822A (zh) * 2002-11-22 2004-06-0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电子或电气设备的电冷却风扇和机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1795A (ja) * 1997-05-29 1998-12-15 Denso Corp スクロールケーシング
JPH1162896A (ja) * 1997-08-22 1999-03-05 Denso Corp 遠心式送風機
CN2363103Y (zh) * 1998-12-16 2000-02-09 杨清嘉 涡轮排风机
CN1443283A (zh) * 2000-06-15 2003-09-17 格林海克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离心式鼓风机
CN1502822A (zh) * 2002-11-22 2004-06-0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电子或电气设备的电冷却风扇和机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2657A (zh) 2006-06-28
JP2006175930A (ja) 200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6507C (zh) 空调装置
EP2762795B1 (en) Air-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US5643079A (en) Inside and outside air switching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EP2345852B1 (en) Indoor unit of floor-type air conditioner
JP2004218446A (ja) 遠心式送風装置
WO2008029867A1 (fr) Structure de drainage pour climatiseur de véhicule
JP201306734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0917725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20160044998A (ko) 원심팬 및 그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CN101284490B (zh) 车用鼓风机
JP200801311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0867953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0770055B (zh) 车辆用送风装置
JP200022582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5984303A (zh) 车辆用空调的送风装置
KR20070049284A (ko) 센터 마운팅 타입의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2121971B1 (ko) 차량의 공기조화장치용 인테이크 시스템
CN111867861B (zh) 车辆空调用空气吹送装置
KR102580541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9763430U (zh) 一种送风装置
CN107618338A (zh) 空气循环器
CN101008511A (zh) 空调的室内单元
JP3332755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KR102512348B1 (ko) 차량용 공조기의 송풍장치
KR102293608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