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4933C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4933C
CN100394933C CNB2005100270868A CN200510027086A CN100394933C CN 100394933 C CN100394933 C CN 100394933C CN B2005100270868 A CNB2005100270868 A CN B2005100270868A CN 200510027086 A CN200510027086 A CN 200510027086A CN 100394933 C CN100394933 C CN 1003949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preparation
longgu
gancao
guizh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270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3557A (zh
Inventor
邹军
童瑶
倪力强
梁尚华
曹碧茵
陈慧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B2005100270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94933C/zh
Publication of CN1883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3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49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49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中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大鼠的急性应激反应和慢性应激反应实验及治疗抑郁症实例,表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具有抗抑郁作用,对制备抗抑郁作用的中药提供新药研发的价值。

Description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组成的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及激烈的社会竞争,现代人面临的压力逐年增加。当前以人的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等引起的过度精神紧张与适应不良所导致的现代病、疑难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各种应激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近年来与应激有关疾病的发病率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持续性应激可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并诱发和加重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以及肿瘤等。因此,重视身心的统一以及其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愈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同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探索如何防治过度应激反应给机体带来的危害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应激(Stress)一词本来是物理学的术语,意思是紧张或压力,目前认为“生物的应激是身体对加于它的任何要求的非特异性反应”,是机体的不协调状态或内环境稳定受到威胁,其主要特征为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刺激后发生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活性增强与亢奋、免疫功能紊乱。
应激引起焦虑与抑郁已被公认,研究表明,急性心理应激期动物行为活动增多,而慢性心理应激期减少,急性心理应激表现为焦虑状态,而慢性则为抑郁状态,而临床表现为焦虑症与抑郁症。
中医药在防治抑郁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抑郁症多属“郁症”“癫症””的范畴,一般采用复方进行治疗,其主要治法与方药如下:
1、疏肝理气法常用复方有柴胡疏肝散、消郁神安汤、逍遥散、越鞠丸及某些自拟方等;
2、清肝泻火法常用复方小柴胡汤、泻火宁心汤等;
3、化痰开郁法常用复方半夏厚朴场、温胆汤、菖蒲郁金汤、平心忘优汤等;
4、补益心脾法常用补肾益神方、百合地黄汤、一贯煎;
中药防治焦虑症的报道相对抑郁症要少,主要有:六味地黄汤,温胆汤,一些自拟方五仁冲剂等。
同时具有抗抑郁与焦虑的中药复方有半夏厚朴汤,逍遥散。
中药桂甘龙牡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龙骨、牡蛎、炙甘草组成。《伤寒论》第384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主之。”故具有补益心阳,镇静安神功效,主治心阳虚所致烦躁不安等症。
基于上述功效,桂甘龙牡汤目前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脏疾患:如心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
2、更年期综合证、癫证、失眠、眩晕
3、汗证
4、其它: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脓毒血证、胃脘痛、儿科夜啼、尿频、过敏性鼻炎等。
但至今没有具有补益心阳,镇静安神作用的桂甘龙牡汤对应激引起的行为学改变,包括抑郁与焦虑的实验及临床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研究设计中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组成的制剂的新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中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组成的的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它们的用量如下:
桂枝占中药组合物总量的5%~50%、甘草占中药组合物总量的10%~50%、龙骨占中药组合物总量的10%~50%、牡蛎占中药组合物总量的10%~50%。
本发明人将中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组成的制剂对动物进行了抗应激作用的实验,该实验如下:
一、急性应激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和分组  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中国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大鼠正常饮食,在光-暗周期为12h/12h,温度(20±2)℃,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中适应6天后,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动物13只:正常组,不进行急性心理应激造模,灌服生理盐水;模型I组,给予急性心理应激造模,不灌服生理盐水;模型II组,给予急性心理应激造模,灌服生理盐水;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给予急性心理应激造模及灌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
2药物  中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的组成及剂量:桂枝3g、甘草6g、龙骨6g、牡蛎6g。全部中药均购自上海虹桥饮片厂,药剂科鉴定均为纯正中药材,水煎浓缩至含生药1g/ml(用药剂量为成年人每kg体重剂量的10倍)高压灭菌,4℃冰箱保存备用。
3试剂和仪器  急性应激动物模型采用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的高压恒流光电刺激仪进行造模,大鼠CRH、ACTH放免试剂盒由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提供,大鼠CORT放免试剂盒由美国Diognostic Systems Laboratories提供。
4实验方法
4.1给药方法及急性应激反应模型的制作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灌服中药2ml,每日1次,正常组及模型II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服19天。在第18天、19天,在灌胃1小时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电刺激,制作急性应激反应模型:采用高压恒流光电刺激仪进行电刺激,波宽2ms的电脉冲,每分钟一次,强度1.4mA(恒流),历时20min。
4.3检测项目与方法
4.3.1旷场实验(Open-field test)
将实验动物置于高40cm、直径80cm、周壁为黑色、底面用笔划分成面积相等的25块组成的圆柱形敞箱内,室内隔音,记录动物行为,每次测定时间3min。以穿越底面块数为水平活动(Crossing)得分,即三爪以上跨入邻格的次数。于实验前、实验中(第11天)和实验结束前(第19天)各测一次。
4.3.2尾悬挂实验
将大鼠尾端1cm的部位固定在一水平木板上(木板距地面1m),使动物呈现倒挂状。悬挂两侧用木板隔开动物视线,观察指标为①不动时间,指大鼠处于完全放松静止不动状态的累积时间。②挣扎次数,指大鼠由倒挂向上翻转的总次数。于实验前、实验中(第11天)和实验结束前(第19天)各测一次
4.3.3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酮(CORT)大鼠称重后断头取血,制备血浆、血清,低温保存备测;大鼠下丘脑体的采集:大鼠断头,快速剖取脑组织后,迅速在沸生理盐水中煮5min,分离下丘脑称重后置于玻璃匀浆管内,加入1NHAC 1ml,充分匀浆后转入到塑料试管中,室温放置100min,4℃/4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保存于-20℃冰箱,待测。下丘脑CRH、血浆ACTH、血清皮质酮CORT放免法测定,具体步骤按试剂盒要求操作。
5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结果以x±s表示,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
(二)实验结果
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急性应激大鼠旷场实验爬格次数的影响  如表1所示,实验前、灌服中药第11天,各组爬格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灌服中药第19天,造模两天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I组,模型II组爬格次数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I组、模型II组相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爬格次数有显著差异(P<0.01、P<0.05)。
表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急性应激大鼠旷场实验爬格次数结果(x±s)
Figure C20051002708600061
Figure C2005100270860007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I组比较:#P<0.05,与模型II组比较:ΔΔP<0.01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急性应激大鼠尾悬挂试验静止时间的影响  如表2所示,实验前、灌服中药第11天,各组静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灌服中药第19天,造模两天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I组,模型II组静止时间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II组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静止时间有显著延长(P<0.05)。
表2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急性应激大鼠尾悬挂试验静止时间(x±s)(单位:秒)
Figure C2005100270860007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II组比较:P<0.05
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急性应激大鼠尾悬挂试验挣扎次数的影响  如表3所示,实验前、灌服中药第11天,各组挣扎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灌服中药第19天,造模两天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I组,模型II组挣扎次数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I组、模型II组相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挣扎次数有显著减少(P<0.01)。
表3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急性应激大鼠尾悬挂试验挣扎次数结果(x±s)
Figure C20051002708600073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I组比较:##P<0.01,与模型II组比较:ΔΔP<0.01
4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急性应激大鼠下丘脑CRH、血浆ACTH及血清CORT含量的影响  如表4所示,与正常组相比,两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RH、血浆ACTH及血清CORT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P<0.05);与模型I组相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CRH、CORT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II组相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CRH、ACTH、CORT显著降低(P<0.01、P<0.05)。
表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急性应激大鼠下丘脑CRH、血浆ACTH及血清CORT含量含量结果
Figure C2005100270860008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I组比较:#P<0.05,与模型II组比较:P<0.05 ΔΔP<0.0 1
二、慢性应激
慢性应激只是造模方法不同,其它材料、检测项目与方法同急性应激一样。
慢性应激造模方法与给药方法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灌服中药2ml,每日1次,正常组及模型II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服19天。每日在灌胃1小时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电刺激,制作慢性应激反应模型:采用高压恒流光电刺激仪进行电刺激,波宽2ms的电脉冲,每分钟一次,强度1.0mA(恒流),历时20min。
实验结果
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慢性应激大鼠旷场实验爬格次数的影响  如表5所示,实验前各组爬格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第11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I组,模型II组爬格次数均显著降低(P<0.01);在造模第19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I组,模型II组爬格次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I组、模型II组相比,龙骨牡蛎制剂组爬格次数有显著升高(P<0.01、P<0.05)。
表5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慢性应激大鼠旷场实验爬格次数结果(x±s)
Figure C2005100270860009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I组比较:#P<0.05,与模型II组比较:ΔΔP<0.01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慢性应激大鼠尾悬挂试验静止时间的影响  如表6所示,实验前,各组静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第11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I组,模型II组静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造模第19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I组,模型II组静止时间均显著(P<0.05)延长;与模型I组、模型II组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静止时间有显著缩短(P<0.05)。
表6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慢性应激大鼠尾悬挂试验静止时间结果(x±s)(单位:秒)
Figure C20051002708600092
Figure C2005100270860010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I组比较:#P<0.05,与模型II组比较:P<0.05
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慢性应激大鼠尾悬挂试验挣扎次数的影响  如表7所示,实验前各组挣扎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第11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II组挣扎次数有显著减少(P<0.05);造模第19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I组,模型II组挣扎次数虽有减少趋势,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7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慢性应激大鼠尾悬挂试验挣扎次数结果(x±s)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
4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CRH、血浆ACTH及血清CORT含量的影响  如表8所示,与正常组相比,两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RH、血浆ACTH及血清CORT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P<0.05);与模型I组相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ACTH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II组相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组ACTH、CORT差异显著(P<0.01、P<0.05)。
表8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CRH、血浆ACTH及血清CORT含量结果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 **P<0.01,与模型I组比较:##P<0.01,与模型II组比较:ΔP<0.05 ΔΔP<0.01
三、分析与结论
本实验主要以行为学的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变化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急慢性应激动物模型的作用效果。其主要依据为:
在应激反应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提供了一个将神经信息转换成生理反应的模式。机体应激反应时,中枢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认知过程引发一些释放因子(releasing factor),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自下丘脑释放至下丘脑和垂体腺之间的门脉循环中,从而引发垂体ACTH的释放,ACTH再作用于肾上腺,引发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一般认为,应激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活动增强,通过糖皮质激素发挥作用,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和机能的改变。这些行为变化主要有:警觉和警惕性提高,注意力集中和应变能力增强,欣快或沮丧,以及植物神经功能如食欲、摄食等的抑制;生理改变主要体现在氧供和营养物质的再分配,此外,心跳和呼吸均加快,糖异生和脂肪分解增强,解毒作用亦得以提高,相反,生长及生殖等方面受抑制。
旷场实验是较为经典的反映大鼠在新环境的探究行为及情绪的方法,可用来测试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郁”状态,鼠尾悬挂实验也能反映动物的“失望”情绪及“抑郁”状态。药理实验中常用二者进行抗抑郁药物的初筛。
研究表明,急性心理应激期动物行为活动增多,而慢性心理应激期减少,急性心理应激表现为焦虑状态,而慢性则为抑郁状态,本试验观察通过旷场实验、尾悬挂实验对大鼠行为观察,在急性造模后动物的行为活动增多,表明动物应激尚处于急性期焦虑状态;在慢性造模后动物的行为活动减少,表明动物表现为抑郁状态。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对急慢性应激的行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改变均有一定调节作用(急性应激作用更为明显),表明其有抗应激的作用及对应激产生一些相关表现,如“焦虑”、“抑郁”等有改善作用,能防治过度应激反应给机体带来的危害。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抗应激引起的抑郁与焦虑的新效用,在制备抗应激中药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有广阔的经济效益与理论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反应性抑郁40例
反应性抑郁症又称心因性抑郁症,是由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持久的精神紧张等应激因素作用起病的,临床表现以突出的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同时也存在认知、行为和躯体调节功能等多方面的障碍,其症状表现容易被人理解,且与精神刺激因素有明显的关联,病程可长可短。
1病例收集与治疗
患者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门诊。40例病人,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1.23岁(17-70岁)。符合CCMD-3反应性抑郁症的诊断,分为中药组25例、西药组15例。
2  治疗方法
中药组:全部病人均服用桂甘龙牡汤加减治疗,基本方药:桂枝6g,甘草12g,龙骨12g,牡蛎12g。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12g、枣仁12g;腰酸乏力者加杜仲12g、川断12g头痛;眩晕者加天麻12g、钩藤15g;偏肾阳虚者加仙茅10g、仙灵脾12g;潮热盗汗龙牡加至30g、浮小麦12g;偏肾阴虚者加麦冬12g、生地10g。每日1剂,以15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西药组:丙米嗪起始75mg/日,一周后逐渐增加至150-200mg/日,最高量不超过250mg/日。
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4疗效评定
在治疗前由两位医生同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ratingscale for depression,HAMD)、临床表现的综合评分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severity of illness scale.CGI.S)的评分;治疗结束后也均由上述两位医生同时再进行HAMD,CGI.S的评分。以HAMD和CGI-S的减分率≥50%为有效。
5结果
5.1治疗前后两组HAMD及CGI.S评分自身比较见表1。
表一  两组治疗前后HAMD及CGI.S评分比较(x±s)
Figure C2005100270860013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 01,ΔP<0 05
两组治疗前后HAMD及CGI.S积分的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中药组有17例患者的HAMD和CGI.S的减分率>50%,中药治疗有效率为68%(17/25);西药组有11例患者治疗后的HAMD和CGI.S的减分率>50%,西药治疗有效率为73%(11/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5.2两组治疗前后血浆5-HT、NE比值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5一HT、NE、5一HT/NE比值比较
Figure C2005100270860013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ΔP<0.05
中药组治疗后血浆5一HT浓度降低,NE浓度上升,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西药组治疗后5-HT浓度及NE浓度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治疗后中药组血浆5一HT浓度较西药组低(P<0.05)。
6分析与结论
中医药在防治抑郁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抑郁症多属“郁症”“癫症””的范畴,一般采用复方进行治疗,其主要治法为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痰开郁、补益心脾,常用复方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半夏厚朴场、温胆汤、菖蒲郁金汤、补肾益神方、百合地黄汤、一贯煎等,但至今没有具有补益心阳,镇静安神作用的桂甘龙牡汤治疗反应性抑郁的实验及临床报道。
上述临床及实验观察结果证实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抗抑郁的新效用,在制备抗抑郁中药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有广阔的经济效益与理论价值。
实施例2,将桂枝30kg、甘草60kg、龙骨60kg、牡蛎60kg制成胶囊剂;桂枝14kg、甘草62kg、龙骨62kg、牡蛎62kg制成片剂;桂枝60kg、甘草60kg、龙骨60kg、牡蛎60kg制成颗粒剂。观察方法同实施例1,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有效率为59%~70%。

Claims (1)

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桂枝、甘草、龙骨和牡蛎组成,它们的用量如下:
桂枝占中药组合物总量的5%~50%、甘草占中药组合物总量的10%~50%、龙骨占中药组合物总量的10%~50%、牡蛎占中药组合物总量的10%~50%。
CNB2005100270868A 2005-06-23 2005-06-23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93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270868A CN100394933C (zh) 2005-06-23 2005-06-23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270868A CN100394933C (zh) 2005-06-23 2005-06-23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3557A CN1883557A (zh) 2006-12-27
CN100394933C true CN100394933C (zh) 2008-06-18

Family

ID=3758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2708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933C (zh) 2005-06-23 2005-06-23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9493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9924B (zh) * 2010-05-07 2012-06-13 广东药学院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99208B (zh) * 2013-11-16 2015-10-28 王纯治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
CN104971095B (zh) * 2015-06-08 2019-07-19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一种具有抗抑郁活性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2517A (zh) * 2016-07-16 2016-09-21 惠安县科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焦虑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2314B (zh) * 2021-06-23 2023-06-02 广西云康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牡蛎壳肉酶解物及其在制备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0042A (zh) * 2000-03-21 2000-10-18 刘立全 一种愈痫安胶囊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0042A (zh) * 2000-03-21 2000-10-18 刘立全 一种愈痫安胶囊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桂甘龙牡汤临床运用举 禺. 郝文轩.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第7卷第1期. 1988
桂甘龙牡汤临床运用举 禺. 郝文轩.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第7卷第1期. 1988 *
桂甘龙牡汤治疗脑血管意外偏瘫73例. 韩玉秀等.陕西中医,第9卷第9期. 1988
桂甘龙牡汤治疗脑血管意外偏瘫73例. 韩玉秀等.陕西中医,第9卷第9期. 198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3557A (zh) 200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5823B (zh) 一种治疗心神不安、心慌失眠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0394933C (zh)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制剂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32580B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
CN101711847B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口服中药制剂
CN101700336B (zh) 一种治疗颅脑外伤后遗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1538B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
CN103550688B (zh) 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组合物
CN101664528A (zh) 一种治疗肺气虚弱、气逆咳喘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784893B (zh) 一种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药物
CN105194352B (zh) 一种改善学习记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0579B (zh) 经前安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824075B (zh)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8578A (zh) 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组合物
CN102949656A (zh) 一种用于预防治抑郁症的保健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2174B (zh) 一种防止电力露天作业中暑的制剂
CN108379367A (zh) 毒品戒断的纯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437B (zh)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并发舌咽神经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2079A (zh) 一种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中药
CN101020005A (zh) 一种治疗眩晕头昏的内服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0578B (zh) 经前安片制备工艺及其检测方法
CN105125697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CN105832885A (zh) 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50736A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
CN104825732A (zh) 一种用于治疗心悸的中药组合物
CN104523866A (zh) 小儿高热惊厥熄风止痉剂及制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