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2821C - 葡萄提取物及方法和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 Google Patents

葡萄提取物及方法和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2821C
CN100382821C CNB2004100405979A CN200410040597A CN100382821C CN 100382821 C CN100382821 C CN 100382821C CN B2004100405979 A CNB2004100405979 A CN B2004100405979A CN 200410040597 A CN200410040597 A CN 200410040597A CN 100382821 C CN100382821 C CN 1003828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is viniferae
extracting solution
extract
fructus vitis
antibac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05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8774A (zh
Inventor
王秀英
高荣
黄鹤程
朱冰
张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4100405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2821C/zh
Publication of CN1628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8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28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282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抗生素增效剂的新用途,它是分别采用水提法对葡萄的果实,乙醇提取法对葡萄的根、藤和叶及葡萄的皮,甘油提取法对葡萄的籽进行分离提取得到的提取液,经过离心交换法、层析法纯化后,再将分别得到的提取液混匀后,最后经过浓缩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得到含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的粉末状提取物;本发明原料易得,结合了现代化学与生物技术,根据葡萄的不同部位,选择了多种提取分离方法,所得提取物不仅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和增强免疫等多方面的医疗保健功能,而且特别是发现具有消除细菌耐药性的作用,并且配合抗菌药物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

Description

葡萄提取物及方法和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物,尤其是涉及从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果、皮、根、藤、叶、籽不同部位所获得的提取物;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自1929年Fleiming发现青霉素,1940年Waksman发现链霉素以来,人们不断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找到了众多有效的抗生素,并由此开发出许多半合成抗生素,这对防治细菌性感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使得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加,曾经有效的抗生素不能再抑制或杀死细菌,成为抗生素药物疗效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耐药性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和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各国除继续致力于筛选对耐药菌有效的作用机制的抗生素之外,开始寻找能提高抗生素效能、拮抗细菌耐药性的物质,如灭活酶抑制剂、药物渗透促进剂、外输泵抑制剂、细菌生物被膜抑制剂、抗菌药物增强剂及耐药质粒消除剂。
我国学者曾研究报道某些中草药如大蒜、山楂、紫草、车前子、金银花等提取物具有消除细菌耐药性质粒的作用,但消除率比较低,效果不够理想。受此启发,我们设想从中国西部高原植物中筛选和寻找具有消除细菌耐药性作用的植物,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研究,最终发现葡萄科葡萄属植物具有显著的消除细菌耐药性的作用,并能够使多种抗菌药物增强疗效。
葡萄科植物有15属,其中浆果可以食用的仅限于葡萄属(Vitis)。葡萄属全世界有70余种,分布于温带或亚热带,我国有37种,其中葡萄(Vitis vinifern L.)又称蒲桃、草龙珠、山葫芦,为葡萄科葡萄属落叶植物葡萄的成熟果实,是著名的水果和酿酒原料,也作为药材被药典收载。
葡萄的用途很广,除主要酿造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外,还大量用以鲜食、加工成葡萄干、葡萄汁、葡萄罐头等,同时,在传统医学中,常将葡萄作为药材收载、具有滋补强壮、软坚驱寒、补肝利胆等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葡萄可主筋骨利湿弊、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葡萄补气、滋肾液、益阴肝、强筋骨、止渴等,例如:红葡萄干与骆驼蓬子合用,可止咳平咳,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绿葡萄干与核桃、红枣合用,具有消热解毒、凉血通脉、降压及滋阴作用,对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葡萄含有多种活性物质,且存在于葡萄属植物果、根、藤、叶、籽的不同部位,对防治贫血、肝炎、降低血脂和软化血管等十分有益。
虽然近年来葡萄的医疗保健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至今为止,却未见有关葡萄提取物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研究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葡萄果、皮、根、藤、叶、籽的提取物,该提取物不含任何有害物质,除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和增强免疫等多方面的医疗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显著消除细菌耐药性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葡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现代化学与生物技术,根据葡萄的不同部位,选择了多种提取分离方法,其工艺过程简单,产品收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葡萄提取物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葡萄提取物,它是分别采用水提法对葡萄的果实,乙醇提取法对葡萄的根、藤和叶及葡萄的皮,甘油提取法对葡萄的籽进行分离提取得到的提取液,经过离心交换法、层析法纯化后,再将分别得到的提取液混匀后,最后经过浓缩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得到含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的粉末状提取物。
所述的有效成份包括葡萄双芪、白藜芦醇、齐墩果酸、β-谷甾醇、没食子酸及黄酮类化合物。
所述的葡萄双芪Vinifeuin,分子式及分子量C28H22O6、454.48,存在于葡萄科葡萄属植物(Vitis vinifera)叶子中。
[结构式]
Figure C20041004059700071
所述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化学名为芪三酚(3、4、5-trihydroxystilbene)
分子式及分子量C14H12Q3、228.25,存在于葡萄科(Vitis)植物的果、藤、叶子中。
[结构式]
Figure C20041004059700072
所述的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OA,化学名为3β-hydroxy-olea-12-en-oid acid,分子式及分子量:C30H4O3、456.71,存在于葡萄科葡萄属植物果肉和果皮中。
[结构式]
Figure C20041004059700073
所述的β-谷甾醇Sitosterol,分子式及分子量C29H5Oo,414.72,存在于葡萄科葡萄属植物种子中。
[结构式]
所述的没食子酸Gall acid,分子式及分子量GH6O6,170.13,存在于葡萄科葡萄属(Vitis vinifera)的果实、藤和种子中。
[结构式]
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主要是指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葡萄籽中总黄酮含量为130.6mg/g。
一种葡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一、分离提取
A、将无核葡萄干用蒸馏水浸泡25~35分钟,再在100℃的温度下水煎25~35分钟,过滤去渣后,再经树脂吸附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在100℃的高温下灭菌10分钟即得到提取液1;
B、将葡萄根、藤、叶粉碎后,加入乙醇,过滤去渣,再经树脂吸附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过滤除菌即得到提取液2;
C、将葡萄皮用蒸馏水浸泡后,加入酸性乙醇,过滤去渣,再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过滤除菌即得到提取液3;
D、将葡萄种子粉碎后,加入甘油于150℃的温度下提取,过滤去渣,再经树脂吸附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过滤除菌即得到提取液4。
二、活性成份的测定
A、采用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含量;
B、采用分光光度法、气质联用法及薄层扫描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齐墩果酸、β-谷甾醇化合物、没食子酸的含量。
三、提取液的干燥
将提取液1、提取液2、提取液3及提取液4混匀后,分别进行浓缩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即得到粉末状的葡萄提取物。
一种葡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在本发明制得的单位剂量为80-100毫克的粉末状的葡萄提取物中,还可加入药用辅剂制成医学上可接受的医药制剂,配合抗菌药物使用,达到提高抗菌药物疗效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原料易得,所得提取物不含任何有害物质,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和增强免疫等多方面的医疗保健功能。
2、结合了现代化学与生物技术,根据葡萄的不同部位,选择了多种提取分离方法,其工艺过程简单,产品收率高。
3、具有显著消除细菌耐药性的作用,配合抗菌药物使用,可使71种药物敏感性平均提高27.76%,从而大大增强了抗菌药物的杀菌效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加入葡萄提取物前后抗菌药物的药敏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葡萄提取物,它是分别采用水提法对葡萄的果实,乙醇提取法对葡萄的根、藤和叶及葡萄的皮,甘油提取法对葡萄的籽进行分离提取得到的提取液,经过离心交换法、层析法纯化后,再将分别得到的提取液混匀后,最后经过浓缩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得到含葡萄双芪、白藜芦醇、齐墩果酸、β-谷甾醇、没食子酸及黄酮类化合物的粉末状提取物。
实施例2分离提取
将葡萄干果实用蒸馏水浸泡30分钟,再在100℃的温度下水煎30分钟,过滤去渣后,再经树脂吸附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在100℃的高温下灭菌10分钟即得到提取液1;将葡萄根、藤、叶粉碎后,加入乙醇,过滤去渣,再经树脂吸附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过滤除菌即得到提取液2;将葡萄皮用蒸馏水浸泡后,加入酸性乙醇,过滤去渣,再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过滤除菌即得到提取液3;将葡萄种子粉碎后,加入甘油于150℃的温度下提取,过滤去渣,再经树脂吸附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过滤除菌即得到提取液4。
实施例3活性成份的测定
采用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气质联用法及薄层扫描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β-谷甾醇化合物、没食子酸的含量。
实施例4提取液的干燥
将提取液1、提取液2、提取液3及提取液4混匀后,分别进行浓缩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即得到粉末状的葡萄提取物。
实施例5葡萄提取物消除细菌耐药性的作用与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效果:
采用药敏纸片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Mic),观察葡萄活性物质作用国际标准大肠菌ATCC-25922,48小时后,78种药物敏感性增加百分比,结果在检测的78种抗菌药物中,有71种药物敏感性平均增加27.76%,有7种药物敏感性未见增加,这7种药物是: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壮观霉素、青霉素G、克林霉素,见表1。
表1,葡萄活性物质作用国际标准菌ATCC-25922,48小时后,观察78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增加百分率%,有71种药物敏感性平均增加27.76%,有7种药物未见增加。
Figure C20041004059700121
实施例6葡萄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消除耐药性研究结果:
选择国际标准大肠杆菌(ATCC-25922株)、出血性大肠杆菌标准株(0157株)、临床分离侵袭性大肠杆菌(90240株)临床分离产素性大肠杆菌(91003株)的受试菌株,经过活性物质作用24小时后,观察菌株对6类(5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变化,6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13种)、头孢类(20种)、喹诺酮类(12种)、氨基糖苷类(8种)、四环素类(3种)、磺胺类(2种)。结果显示6类(58种药物),见表2。
表2,葡萄活性物质作用大肠杆菌24小时6类(58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平均增加百分率%。
Figure C20041004059700131
实施例7葡萄活性物质作用不同时间及去除葡萄活性物质后细菌药敏变化的研究
试菌选择标准大肠杆菌(ATCC-259922),标准肺炎克雷伯氏(GY2000)和标准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活性物质对菌株分离作用24小时、48小时、120小时,然后去除活性物质,使菌株在无活性物质压力下继续培养24小时、48小时、120小时,观察检测在这个过程中3株细菌对7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变化,进而分析研究消耐作用的规律、结果发现活性物质作用于菌株24小时药敏平均增加20%左右,到48小时肺炎克雷伯氏菌达到顶峰30%左右,120小时2株大肠杆菌达到顶峰35-40%,当去除活性物质24小时后药敏迅速下降至10%左右,以后下降比较缓慢,但始终仍比消耐前菌株敏感,见说明书附图2。
实施例8葡萄活性物质在动物体内消除细菌耐药性的研究
设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作受试菌。0157菌侏通过口腔、胃、肠道感染实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再灌喂葡萄活性物质,从动物体内分离活性物质作用后的0157菌株与未灌喂活性物质动物体内分离的0157菌株作对比研究,检测实验菌株和对照菌株对7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性,结果显示:消耐因子在动物体内环境下消除细菌耐药性同样有效,在动物体内作用12小时可使0157菌株对78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平均增加15%,作用24小时平均增加24%。
实施例9葡萄活性物质消除细菌耐药性机理研究
A、葡萄活性物质对产生β-内酰胺酶细菌作用的研究:经过活性物质对30株临床常见致病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后,检测细菌β-内酰胺酶,结果证实:活性物质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无抑制作用。
B、葡萄活性物质消除细菌耐药质粒的研究:经过质粒检测,受试的30株临床致病菌携带分子量大小不同的质粒1-8条带,活性物质作用后,质粒丢失率为60-90%。研究结果显示活性物质能够有效的消除细菌质粒。
C、葡萄活性物质对细菌耐药基因作用的研究:因为各种抗菌药物对细菌作用靶点不同,会诱导细菌产生多种不同的耐药基因,所以研究植物活性物质对细菌耐药基因的作用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根据细菌产生的药性的机理和本发明研究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判断,活性物质作用的基因位点很可能在细菌的胞膜和细菌R质粒。常见的耐药性突变基因gyr或Parc,常常发生于称为“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的部位。目前放为,许多常见致病菌都存在与耐药性有关的外输泵,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肠球菌等,大肠杆菌膜上存在有AcrAB AcrEF EmrAB Emrol NorA QacB等主动外输系统,其中染色体DNA上AcrAB基础编码的AcrAB蛋白是最主要的。
本研究证实葡萄活性物质能够明显抑制NorA外输蛋白的活性。

Claims (5)

1.一种葡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分别采用水提法对葡萄的果实,乙醇提取法对葡萄的根、藤和叶及葡萄的皮,甘油提取法对葡萄的籽进行分离提取得到的提取液,经过离心交换法、层析法纯化后,再将分别得到的提取液混匀后,最后经过浓缩干燥和冷冻干燥得到含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的粉末状提取物;
其中有效成份包括葡萄双芪、白藜芦醇、齐墩果酸、β-谷甾醇、没食子酸及黄酮类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一、分离提取
A、将无核葡萄干果实用蒸馏水浸泡25~35分钟,再在100℃的温度下水煎25~35分钟,过滤去渣后,再经树脂吸附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在100℃的高温下灭菌10分钟即得到提取液1;
B、将葡萄根、藤、叶粉碎后,加入乙醇,过滤去渣,再经树脂吸附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过滤除菌即得到提取液2;
C、将葡萄皮用蒸馏水浸泡后,加入酸性乙醇,过滤去渣,再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过滤除菌即得到提取液3;
D、将葡萄种子粉碎后,加入甘油于150℃的温度下提取,过滤去渣,再经树脂吸附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最后过滤除菌即得到提取液4。
二、活性成份的测定
A、采用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含量;
B、采用分光光度法、气质联用法及薄层扫描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齐墩果酸、β-谷甾醇化合物、没食子酸的含量。
三、提取液的干燥
将提取液1、提取液2、提取液3及提取液4混匀后,分别进行浓缩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即得到粉末状的葡萄提取物。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提取物在制备抗菌药物增效剂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单位剂量为80-100毫克的粉末状的葡萄提取物中加入药用辅剂,制成配合抗菌药物使用的医学上可接受的医药制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消除细菌耐药性及配合抗菌药物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方面的用途。
CNB2004100405979A 2004-09-03 2004-09-03 葡萄提取物及方法和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82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05979A CN100382821C (zh) 2004-09-03 2004-09-03 葡萄提取物及方法和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05979A CN100382821C (zh) 2004-09-03 2004-09-03 葡萄提取物及方法和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8774A CN1628774A (zh) 2005-06-22
CN100382821C true CN100382821C (zh) 2008-04-23

Family

ID=3484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059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821C (zh) 2004-09-03 2004-09-03 葡萄提取物及方法和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282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2458A (zh) * 2008-07-21 2010-01-27 应维潮 生产高orac值的葡萄提取物的方法以及所生产的葡萄提取物
FR2934160B1 (fr) * 2008-07-25 2012-12-07 Lvmh Rech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un extrait lipophile de vigne.
CN101455442B (zh) * 2008-07-28 2013-04-03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葡萄浸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FR2995531B1 (fr) * 2012-09-20 2014-10-10 Ecosystem Procede d'extraction et de stabilisation de phycocyanine et ses applications
CN102919943A (zh) * 2012-10-26 2013-02-13 郑全辉 保健饮品-葡藤素
CN105902698A (zh) * 2016-04-12 2016-08-31 中国农业大学 葡萄渣提取物在制备减轻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08124915A (zh) * 2018-01-15 2018-06-08 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强效抗菌的纳米浓缩精华液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葡萄属(VitisL.)分类研究 . 李朝銮,曹亚玲,何永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第2卷第3期. 1996 *
从葡萄皮渣中提取藜芦醇的研究. 姚宝书,齐葳.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第4期. 1999 *
葡萄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周君.时珍国医国药,第14卷第2期. 2003 *
葡萄籽中主要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 杭烨超,李方实.化工时刊,第18卷第4期. 20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8774A (zh) 2005-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Dhubiab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and phytochemical profile of Cinnamomum burmannii
CN101732417B (zh) 博落回总生物碱离子对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36793B (zh)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火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1065B (zh) 一种芦荟中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取代基萘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hursheed et al.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n Adhatoda zeylanica (medic.): A review
CN102274314A (zh) 常青球虫散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3915B (zh) 一种黑果枸杞天然复合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869611A (zh) 驱球止痢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82821C (zh) 葡萄提取物及方法和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新用途
Wilberforce et al.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leaves extracts of Mangifera indica and Carica papaya
Alagbe Characteriza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in Luffa Aegptiaca Leaf Ethanolic Extract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er: Characteriza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in Luffa Aegptiaca Leaf Ethanolic Extract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er
Du et al. Dietary baicalein improves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intestinal flora of koi carp (Cyprinus carpio)
CN107260774A (zh) 蜡梅属植物抗致病菌感染的用途
Oloninefa et al.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and antibacterial susceptibility of whole plant of Euphorbia heterophylla crude extracts against selected bacteria pathogens
Islam et al. Antidiabetic, cytotoxic activities and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of Peltophorum pterocarpum (DC.) K. Heyne root
CN115624579A (zh) 一种抑制维氏气单胞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588801B (zh) 一种预防畜禽疫病的中药分散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1061B (zh) 具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抗菌活性的苦参黄酮类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kuodor et al. In vitro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leaf extract of Berlina grandiflora Hutch. and Dalz.
CN1778315A (zh) 艾可尼西亚花蜂蜜和口服液
Kumar et al. Study of antimicrob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solvent extracts of fruits of Myrica Esculenta
CN109575091A (zh) 二甲基均苯三酚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应用
Khatri et al.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hyto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lternanthera brasiliana (L.) Kuntze and Cassia alata (L.) using Different Organic Solvents
CN103316103A (zh) 兽用驱球止痢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3018B (zh) 一种用于防治家畜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9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