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9932C - 拐角件 - Google Patents

拐角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9932C
CN100379932C CNB2004100338103A CN200410033810A CN100379932C CN 100379932 C CN100379932 C CN 100379932C CN B2004100338103 A CNB2004100338103 A CN B2004100338103A CN 200410033810 A CN200410033810 A CN 200410033810A CN 100379932 C CN100379932 C CN 10037993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fered section
corner piece
coating
picture
surfac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338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8014A (zh
Inventor
金子真一
冈田卓
外村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hi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chi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133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7689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834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7691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hiha Corp filed Critical Nichi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38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8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99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993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拐角件,该拐角件为对角部进行切削,形成倒角部(3)的拐角件(1),倒角部具有接近表面图案部(4)的质感,并且将在切削时所产生的倒角部(3)的端部附近的毛边完全隐蔽。在该倒角部(3)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的范围内,形成涂敷膜层(5),该涂敷膜层(5)至少在上述倒角部(3)的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具有隆起部,在切削上述角部时所产生的倒角部(3)的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毛边等的凹凸部通过上述涂敷膜层(5)覆盖。

Description

拐角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作建筑物墙面的拐角部分的外部装饰件的拐角件,以及其倒角部的涂敷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作为建筑物的墙面的拐角部分所采用的外部装饰件,人们知道有图15所示的那样的类型。在该外部装饰件中,具有表面图案部4的多个拐角件1夹持接缝部6,沿纵向连接,由此,形成拐角墙面。这样的拐角件1通常通过图16所示的那样的步骤而制造。即,首先,将包括具有预先涂敷处理的凹部4a的表面图案部4的建筑板70切断(图16(a)),形成两个板片70A,70B(图16(b)),倾斜地将这些板片70A,70B的端部切断(图16(c)),将切断面2,2接合,其截面基本呈L形(图16(d))。接着,对该接合部分的角部进行切削,进行倒角处理,形成倒角部3(图16(e))。通常,倒角部3象图17(a)所示的那样,呈平面状,但是还具有象图17(b)所示的那样,呈曲面状的情况。
按照日本第3295686号发明专利(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拐角件的制造方法,首先,按照与图16所示的制造步骤相同的方式,将两个板片接合,接着,采用具有曲线状的刃尖的研磨刀片,沿纵向对角部进行磨削,由此,形成图17(b)所示的那样的,曲面状的倒角部3。然后,通过砂纸等,使拐角件表面平滑,通过封面剂进行底面涂敷。接着,沿倒角部3的纵向,使涂料滴下,通过塑料薄膜,覆盖拐角件的表面整体,由此,对涂料进行辊轧处理,在拐角件的整个表面上,形成装饰涂敷膜。
在专利文献1中,在形成倒角部3后,对拐角件的整体进行涂敷处理,不对形成拐角件的材料的板片,进行涂敷处理。另一方面,与上述情况相反,在日本第3323126号发明专利(专利文献2)中,采用预先进行涂敷处理的板片,形成拐角件。
专利文献2所描述的拐角件的制造方法的基本步骤也与图16所示的相同。但是,由于与上述专利文献1不同,采用预先进行涂敷处理的板片,故在将两个板片接合,对角部进行倒角处理后,仅仅对倒角部3,进行涂敷处理。在专利文献2中,象图17(a)所示的那样,倒角部3呈平面状,在涂敷处理后,象图18所示的那样,在拐角件1的倒角部3,形成涂敷膜5。当进行该倒角部3的涂敷处理时,采用图19所示的那样的涂敷装置50。在该涂敷装置50中,在贮存有涂料61的涂料槽51的上方,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有涂敷辊52。该涂敷辊52的底部浸泡于涂敷槽51的内部,涂敷辊52的顶部可与拐角件1的倒角部3接触。
作为对倒角部进行覆盖的另一方法,在日本第2000-310024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文献中,将转印片粘贴于倒角部上。但是,按照对应于倒角部的尺寸,正确地将转印片切断,另外不产生错位的方式将其正确地定位于倒角部上的操作花费时间,不是现实的解决方案。
在专利文献1所描述的拐角件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倒角部后,对拐角件整体进行涂敷处理。但是,在象在这里所描述的那样,采用塑料薄膜,将涂料转移到拐角件整体上的方法中,拐角件的表面必须平滑,以便涂料在整个表面扩展,于是,拐角件的材料不能够采用表面带有凹凸部的板片,不能够制造包括具有凹凸部的表面图案部的拐角件。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提到采用进行了压花加工的塑料薄膜,使涂敷膜带有凹凸部。但是,象该文献中所描述的那样,通过采用这样的塑料薄膜的方法形成的涂敷膜的厚度通常在0.3~0.5mm的范围内。因此,即使在采用压花加工的塑料薄膜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于涂敷膜上的凹凸部仍限于最浅的场合,通常,与“具有凹凸部的表面图案部”时所要求的表面的凹凸部的深度相差较大。
另一方面,按照专利文献2所描述的那样的制造方法,通过采用包括具有预先进行了涂敷处理的凹凸部的表面图案部的板片,可制造具有带有较深的凹凸部的美观性较高的表面图案部的拐角件。但是,由于这样的拐角件1b在之后,仅仅对倒角部3进行涂敷处理,故涂敷后的倒角部3和表面图案部4的质感的差异显著。特别是在倒角部3的宽度较大的场合,形成有凹凸花纹的表面图案部4,与平坦的倒角部3的质感的差异明显,无法获得表面图案部4和倒角部3的外观的连续感。
更具体地说,在比如,拐角件的组成部件采用厚度为12mm的较薄的建筑板,通过图16所示的方法,制造拐角件的场合,表面图案部4的凹部4a的深度约在2~3mm的范围内,倒角部3的宽度h约在4~6mm的范围内。象这样,在采用较薄的建筑板的场合,表面图案部4的凹部4a较浅,并且倒角部3的宽度h也较窄。由此,表面图案部4和倒角部3的质感的差异不过于明显。
但是,在采用厚度在16mm以上的建筑板,特别是,厚度在21~25mm的范围内的那样的建筑板,制造拐角件的场合,表面图案部4的凹部4a的深度为8mm,深度较大。另外,在对角部进行倒角处理时,象图16(d)所示的那样,由于必须在比表面图案部4的凹部4a更深的位置进行切削,故倒角部3的宽度h也较宽而在15~20mm的范围内。即,由于在表面图案部4,形成较深的凹部4a,故尽管倒角部3的质感的差异较大,倒角部3的宽度h仍较大,由此,其质感的差异较大而显眼。
另外,在切削拐角件1的角部,形成倒角部3时,象图20所示的那样,在倒角部3的端部附近,产生称为“毛边”的50~100μm的凹凸部80。由于毛边不仅在倒角部3产生,而且在与倒角部3邻接的表面图案部4的端部产生,故象过去那样,仅仅对倒角部3进行覆盖,这样不能够将毛边完全隐蔽。
此外,在近年的墙面部件和拐角件中,其表面图案的美观性较高,不仅象过去那样,以一种颜色,对倒角部进行涂敷处理,而且无法获得外观的连续性,无法获得高级感。由此,在对拐角件1的倒角部3进行涂敷处理时,最好进行多种颜色涂敷处理,在拐角件1的倒角部,呈现接近表面图案部4的质感。于是,假定采用图19所示的涂敷装置50,进行多种颜色的涂敷处理的场合,图21表示该拐角件的倒角部的剖视图。象图21所示的那样,形成于拐角件1的倒角部3上的底层涂敷膜层62处于因涂料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其端部62a从倒角部3稍稍露出的状态。如果在其上,还形成涂敷膜层63,则底层涂敷膜层62的端部62a从顶层涂敷膜层63的端部露出。这样的拐角件的外观差,在露出的部分62a,通过手动作业,进行顶部涂敷的处理花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拐角件,在该拐角件中,将在倒角部的端部附近产生的毛边等的凹凸部完全隐蔽。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拐角件,该拐角件具有带有凹凸部的、美观性较高的表面图案部,此外,在表面图案部与倒角部之间,具有外观上的连续感。此外,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拐角件,该拐角件通过按照多层、多色对倒角部进行涂敷处理,可使倒角部具有接近表面图案部的质感。还有,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倒角部的涂敷方法,该倒角部的涂敷方法可通过简单的步骤,制造上述那样的拐角件。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拐角件按照将预先进行了涂敷处理的具有凹凸部的表面图案部的两个板片的端部接合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对出现在接合部分的角部进行切削,形成倒角部,在该倒角部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的范围内,形成至少一层的涂敷膜层,该涂敷膜层至少在上述倒角部的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具有隆起部,在切削上述角部时所产生的倒角部的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毛边等的凹凸部通过上述涂敷膜层覆盖。
在对拐角件的角部进行切削时,容易在倒角部的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产生毛边等的微小的凹凸部,在本发明的拐角件中,这些毛边等的凹凸部由涂敷膜层隐蔽,美观性良好。另外,在按照多层形成涂敷膜层的场合,倒角部也具有接近表面图案部的质感,此外,形成美观性良好的拐角件。还有,还具有下述的与过去相同的优点,即,通过采用包括预先进行了涂敷处理的,具有凹凸部的表面图案部的板片,形成拐角件,可容易制造包括具有较深的凹凸部的表面图案部的美观性较高的拐角件。
在优选的形式中,通过按照带有球部的方式,切削上述角部,上述倒角部呈曲面状,上述倒角部和表面图案部的边界线为沿上述表面图案部的凹凸形状的曲线。由于在本形式的拐角件中,倒角部呈曲面状,并且倒角部和表面图案部的边界线为沿表面图案部的凹凸形状的曲线,故表面图案部和倒角部的接缝难于看到,表面图案部和倒角部具有外观上的连续感。另外,由于倒角部为曲面,故与倒角部为平面的场合相比较,难于产生缺损的情况。
最好,上述涂敷膜层至少包括一层其颜色与上述表面图案部所具有的颜色相同的层,此时,获得表面图案部与倒角部的连续感。特别是最好,上述涂敷膜层包括至少两个色彩相互不同的层,此时,按照多种颜色对倒角部进行涂敷处理,获得美观性较高的倒角部。
另外,最好,上述涂敷膜层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花纹的层,此时,可制作更富于变化的涂敷面。特别是最好,具有花纹的层包括与拐角件的表面图案部所具有的花纹相同的花纹,此时,即使在为拐角件的表面图案部为美观性较高的图案部的拐角件的情况下,仍可确实产生表面图案部和倒角部的连续感。
在优选的形式中,在涂敷膜层的最顶层,可具有透明层。一般,由于倒角部的端部为伸出的部分,故具有涂敷膜容易剥离,雨水从剥离的部分渗透的危险,但是在上述形式中,由于透明层确实覆盖到底层的涂敷层的端部,对其进行保护,故耐候性优良。
在优选的形式中,上述涂敷膜层包括空心颗粒。由此,涂料的树脂的一部分吸附于空心颗粒上,粘性提高,具有触变性,容易置留于倒角部上,难于下垂。于是,在倒角部的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容易形成涂敷膜层的隆起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那样的拐角件的涂敷方法。本发明的拐角件的涂敷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辊上,附着涂料,将该辊按压到对角部进行了倒角加工的拐角件的倒角部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上,在使该辊接触到上述倒角部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的同时,进行涂敷处理。按照本发明的涂敷方法,可通过简单的步骤,确实不仅对倒角部,而且对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进行涂敷处理,还可确实对切削拐角件的角部时产生的倒角部的端部附近的毛边等的凹凸部进行覆盖。
此外,在形成于倒角部的涂敷膜由多个涂敷膜层形成的场合,在至少一层的底层涂敷膜上的另一至少一层的顶层涂敷膜层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使涂料附着于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辊上,将该辊按压于上述倒角部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上,使该辊与上述倒角部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接触,同时,进行涂敷处理。由此,在形成上述涂敷膜层时,可确实将底层涂敷层的端部覆盖,可通过简单的步骤,进行多色涂敷处理。另外,同样在于最顶层上,形成保护形成于倒角部的底层涂敷层的透明层时,可确实覆盖到底层涂敷层的端部,由此,可形成耐候性优良的拐角件。
最好,在残留在切削角部时产生的毛边等的凹凸部的状态,对上述倒角部进行涂敷处理。在具有毛边等的微小的凹凸部的面上,进行涂敷处理,由此,涂料容易固定。在这里,对在倒角部上产生的毛边进行具体描述。图22表示切削角部后的倒角部附近的左右方向的剖面,图22(a)表示倒角部3为平面的场合,图22(b)表示倒角部3为曲面的场合。
通常,在表面图案部4上,形成厚度在80~100微米的涂敷膜层4b。该毛边主要在切削该涂敷膜层4b时产生。象图22(a)所示的那样,在倒角部3为平面的场合,在一侧的涂敷膜层4b处产生的毛边部80的宽度h基本与涂敷膜层4b的厚度相同,在80~100微米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象图22(b)所示的那样,在倒角部3为曲面的场合,由于在较宽的范围内对涂敷膜层4b进行切削,故在一侧的涂敷膜层4b上产生的毛边部80的宽度H在400~800微米的范围内,该宽度较大。通过利用该毛边部80的凹凸部,可使涂料相对倒角部3的锚固力提高。
还有,在通过本发明的涂敷方法,对倒角部进行涂敷处理时,可采用凹版印刷法、苯胺印刷法。附着于凹版印刷法、苯胺印刷法所采用的辊上的网点上的墨中包括的颜料采用其宽度在10~80微米的范围内,深度在80微米以下的较小的类型,另外,墨中混合有溶剂,该溶剂容易挥发,由此,容易锚固于涂敷面上。于是,可使倒角部带有所需的色彩和花纹。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拐角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还一实施例的拐角件的透视图;
图3为表示形成于图2所示的拐角件上的涂敷膜层的图;
图4为沿图3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a),图5(b)为表示图2所示的拐角件的制造所采用的切割器的图;
图6(a),图6(b)为以放大方式表示图5(a),图5(b)所示的切割器的一部分的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涂敷方法所采用的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8为表示通过图7所示的涂敷装置而对拐角件进行涂敷处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a),图9(b)为表示从另一方向观看到的图7所示的涂敷装置的图;
图10为表示最终辊的还一形式的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涂敷方法所采用的装置的还一实例的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涂敷方法所采用的装置的又一实例的图;
图13(a),图13(b),图13(c)为图1所示的拐角件的涂敷步骤的图;
图14(a),图14(b)为本发明的还一实施例的拐角件的剖视图;
图15为表示已有技术的拐角件的施工状态的透视图;
图16(a)~图16(e)为表示已有技术的拐角件的制造步骤的图;
图17(a),图17(b)为表示已有技术的拐角件的倒角部的形状的透视图;
图18为表示图17(a)所示的拐角件的涂敷后的倒角部的透视图;
图19为表示已有技术的倒角部的涂敷装置的图;
图20为表示切削拐角件的角部时所产生的毛边的透视图;
图21为通过图19所示的涂敷装置涂敷的拐角件的倒角部的剖视图;
图22(a),图22(b)为表示切削拐角件的角部时所产生的毛边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拐角件的剖视图。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表示拐角件的各部分的标号采用与图16所示的过去的拐角件相同的标号。
图1(a)所示的拐角件1a的倒角部3呈平面状,在该倒角部3上,形成涂敷膜5。在该涂敷膜5中,依次形成有作为底层涂敷膜的封面剂层11、作为顶层涂敷层的第一墨层12、第二墨层13和透明层14。另外,顶层的墨层12,13按照覆盖底层的墨层11的端部的方式,并且覆盖表面图案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通过将这些墨层12,13组合,在倒角部3上,形成与拐角件1a的表面图案部4相同的图案。此外,这些墨层12,13具有在切削角部时产生的倒角部的端部附近的毛边等的凹凸部80(参照图20和22)不呈现于涂敷膜层的表面上这样的足够的厚度,另外,墨层12,13覆盖到与倒角部3邻接的表面图案部4的端部,将毛边完全覆盖而隐蔽。另外,由于最顶层的透明层14确实覆盖底层的墨层12,13,直至其端部,故耐候性也优良。
此外,由于倒角部3的端部附近的毛边等的凹凸部不呈现于涂敷膜层的表面,故至少在倒角部3的端部附近,涂敷膜层可具有足够的厚度,也可象图1(b)所示的拐角件1b的那样,按照形成倒角部3的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隆起的部分14a的方式,形成涂敷膜层。在具有该隆起的部分14a的涂敷膜层的组成中,不限于象图示的实例那样,涂敷膜层为多层结构的场合,即使在单一层的涂敷膜的情况下,仍可形成,虽然这一点未示出。另外,实现同样的凹凸部覆盖效果。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拐角件的还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在该拐角件1c中,倒角部3a呈曲面状,表面图案部4和倒角部3的边界线3a为沿表面图案部4所具有的凹凸形状的曲线。即,边界线3a按照基本与表面图案部4的凸部的轮廓线4a平行,形成等高线的方式形成。由此,表面图案部4与倒角部3的交接部不显眼,表面图案部4和倒角部3具有外观上的连续感。
图3为按照为了容易辨认形成于倒角部3上的涂敷膜,涂敷膜的厚度比实际情况大的方式绘制的图,图4沿图3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象图3所示的那样,形成于倒角部3上的涂敷膜5按照超过表面图案部4和倒角部3的边界线3a,跨到倒角部3附近的表面图案部4的方式形成。由此,表面图案部4和倒角部3的连续感进一步提高。另外,象图4所示的那样,涂敷膜5由多个涂敷膜层形成,即,其由作为底层涂敷层的封面剂层11、作为顶层涂敷层的第一墨层12、第二墨层13、透明层14构成。象这样,倒角部3按照多层,并且多色的方式涂敷,具有接近表面图案部4的质感。
该拐角件1c采用预先进行了涂敷处理的,包括具有凹凸部的表面图案的板片,按照与过去的拐角件相同的方式,通过图16的制造步骤而制造。但是,象图16(c),(d)所示的那样,在切削角部的步骤中,采用图5所示的那样的切割器。图5(a)为该切割器的平面图,图5(b)为沿图5(a)中的V-V线的剖视图。象图5(a)所示的那样,切割器90的整体呈圆盘状,可以其中心轴92为中心而旋转。另外,沿该切割器90的圆周,设置多个刃91,各刃91的刃面按照与切割器91的旋转方向93相垂直的方式设置。
图6(a)为将切割器90的刃91与拐角件1一起表示的平面图,图6(b)为沿图6(a)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该刃91的前端呈曲线状,沿该曲线,对该拐角件1的角部切削,由此,倒角部3呈曲面状。
下面对本发明的倒角部3的涂敷方法进行描述。进行涂敷处理,直至残留切削拐角件的角部时所产生的毛边等的凹凸部。由此,容易将涂敷料固定于倒角部。
在对倒角部3的涂敷方法进行描述时,首先,对涂敷所采用的涂敷装置的几个实例进行描述。图7所示的涂敷装置20通过凹版印刷法进行涂敷处理,具有相互联动的涂敷辊21、金属制辊22和最终辊23。涂敷辊21的底部浸泡于涂料槽24中,将涂料64供给联动的金属制辊22。该涂料64由墨、树脂和稀释剂形成,使用与外部装饰件所采用的普通的涂料相同的材料。在金属制辊22的表面上,刻印有多个微小的凹部25,这些凹部25按照整体呈花纹状的方式设置。附着于该金属制辊22上的涂料中的多余部分通过刮板26而刮落,涂料仅仅残留于凹部25处。另外,在图7中,为了容易辨认,以较大尺寸方式绘制凹部25,但是,实际上,其为数十μm的尺寸。
该金属制辊22伴随最终辊23而运动,残留于凹部25上的涂料转印于最终辊23上,最终辊23按照与涂敷对象面接触的方式,进行涂敷处理。最好,最终辊23由天然橡胶、丁腈橡胶、丁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那样的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其硬度在10~15°的范围内。但是,也可采用其它的材料,比如,还可由硬质塑料、金属形成。如果象图8所示的那样,最终辊23按压于拐角件1的倒角部3上,则不仅与倒角部3接触,而且还接触到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由此,按照覆盖底层涂敷膜层65的端部的方式进行涂敷处理。
图9为从与各辊的旋转轴相垂直的方向看到的上述涂敷装置20的图。象图9(a)所示的那样,最终辊23呈与一般使用的辊相同的形状,该辊半径R在整个宽度范围内是一定的。在涂敷时,象图9(b)所示的那样,最终辊23按压于倒角部上,由此,辊表面变形,接触到倒角部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
另外,最终辊也可象图10所示的那样,呈从最初,沿倒角部的形状的形状。图10所示的最终辊23’的辊半径R按照伴随从辊的中间部,朝向端部的延伸而逐渐增加。由此,辊表面可确实与倒角部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接触。
可通过采用上述那样的方案的涂敷装置20,确实将具有所需的色彩和花纹的涂敷膜层形成于倒角部3的整个面上。另外,还可通过调节最终辊23的硬度,将涂料附着于倒角部3,以及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4的凹部。
图11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涂敷方法的涂敷装置的还一实例。在这里给出的涂敷装置30通过苯胺印刷法而进行涂敷处理,具有相互联动的涂料辊31和凸纹辊32。该涂料辊31的底部浸泡于涂料槽33中,将涂料66供给到联动的凸纹辊32。此时,附着于涂料辊31上的多余的涂料通过刮板34而刮落,仅仅将适量的涂料供给到凸纹辊32。该涂料66由墨、树脂和稀释剂形成,采用与外部装饰件所采用的普通的涂料相同的材料。
凸纹辊32由与图7所示的涂敷装置20的最终辊23相同的材料形成。该凸纹辊32的形状也可象图9(a)所示的最终辊23那样,呈与普通使用的辊相同的形状,还可象图10所示的最终辊23’那样,呈沿倒角部的形状的形状。在呈与图9(a)所示的最终辊23相同的形状的场合,象图9(b)所示的那样,在涂敷处理时,将凸纹辊32按压于倒角部上,辊表面变形,与倒角部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接触。在凸纹辊32的表面上,刻印有多个微小的凸部35,这些凸部35按照整体呈花纹状的方式设置。另外,在图9中,为了容易辨认,以较大尺寸方式绘制凹部35,但是,实际上,其为数十μm的尺寸。
可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案的涂敷装置30,确实将具有所需的色彩和花纹的涂敷膜层形成于倒角部3的整个面上。另外,还可通过调节凸纹辊32的硬度,将涂料附着于倒角部3,以及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4的凹部。
图12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涂敷方法的涂敷装置的又一实例。图7和图11所示的涂敷装置20,30将涂料局部地附着于涂敷对象面上,使其带有花纹,但是,图12所示的涂敷装置40无遗漏地将涂料附着于涂敷对象面的整个面上。该涂敷装置40包括作为单一的辊的涂敷辊41,其底部浸泡于涂敷槽42中。
涂敷辊41由与上述涂敷装置20的最终辊23相同的材料形成,其形状也可与图9(a)所示的那样的平时使用的辊相同的形状,或沿图10所示的那样的倒角部的形状的形状中的任何一种。附着于涂敷辊41上的多余的涂料通过刮板43而刮落,仅仅适合量的涂料残留于涂料辊41上,涂敷于倒角部3上。
下面对采用上面描述的涂敷装置,对拐角件1的倒角部3进行涂敷处理的步骤进行描述。图13表示拐角件1的倒角部3的涂敷步骤。
由于拐角件的材料所具有的微小孔在涂敷处理之前的倒角部3的表面上露出,故为了良好地形成涂敷膜,首先,作为底部涂敷处理,在倒角部,形成与过去相同的封面剂层11。该封面剂为以湿气硬化型改性丙烯酸树脂为主成分的浸透防止剂液,其粘度在20~30秒/NK·2的范围内。其通过图19所示的那样的与过去相同的自动涂敷装置,或刷毛涂敷方式,在常温下进行涂敷处理,然后,对其进行养护,使其硬化。此时,通过封面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封面剂层11的端部保持在相对倒角部3,稍稍露出的状态。
接着,在封面剂层11上,象图13(a)所示的那样,形成第一墨层12。在本实例中,第一墨层12的颜色与拐角件1的表面图案部4中所包括的颜色的1个相同。该涂敷装置20a与图7所示的涂敷装置20相同,按照最终辊23a以大于封面剂层11的宽度,紧贴于倒角部3上,由此,第一墨层12覆盖封面剂层11的端部的方式形成。在本实例中,涂敷装置20a中所设置的金属制辊22a的表面的凹部25a按照整体呈与拐角件1的表面图案4相同的花纹的方式设置。凹部25a形成于占金属制辊22a的表面积的70~90%的部分,其深度在10~80μm的范围内,平均值为40μm。通过将凹部25a的花纹转印到最终辊23a上,在倒角部3上进行涂敷处理,由此,使倒角部3带有花纹。象这样,形成第一墨层12,对其进行干燥,使其硬化。
然后,在第一墨层12上,象图13(b)所示的那样,形成第二墨层13。在本实例中,第二墨层13的颜色与拐角件1的表面图案4中包含的颜色的一个相同,并且与第一墨层12的颜色不同。该涂敷装置20b也可与上述涂敷装置20a相同,按照最终辊23b大于第一墨层12的宽度,紧贴于倒角部3上,由此,第二墨层13以覆盖第一墨层12的端部的方式形成,设置于涂敷装置20b的金属制辊22b的表面上的凹部25b也按照整体呈与拐角件1的表面图案部4相同的花纹的方式设置。但是,这些凹部25b的数量少于图13(a)所示的涂敷装置20a的场合,形成于占金属制辊22b的表面积的30~60%的部分。将该凹部25b的花纹转印到最终辊23b上,对该倒角部3进行涂敷处理,由此,使倒角部3带有美观性较高的花纹。
在象这样进行涂敷处理的倒角部3中,从顶层的墨层13的花纹的间隙,看到底层的墨层12,并且在顶层和底层12,13重合的部分,墨重合,形成较浓的颜色。由此,形成下述的拐角件,其中,与表面图案部4相同的图案还形成于倒角部3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产生表面图案部4和倒角部3的连续感,美观性较高。
最后,象图13(c)所示的那样,按照覆盖第一和第二墨层12,13的方式,形成透明层14。该透明层14用于对底层涂敷膜层11,12,13进行保护,必须没有遗漏地覆盖底层涂敷膜层11,12,13。由此,在该步骤中,最好,采用与图12所示的涂敷装置40相同的涂敷装置40a。作为透明涂料,比如,按照100~150g/m的密度,涂敷粘度在20~30秒/NK·2的涂料。在这里所采用的透明涂料包括空心颗粒,该空心颗粒的粒径在40~200μm的范围内,平均值为85μm,与拐角件1的表面图案部4相同,按照5~10%的比例添加。如果使透明层14干燥,则倒角部3的涂敷处理完成。
对于象这样,进行涂敷处理的拐角件1的倒角部3,由于按照象图1和图4所示的那样,覆盖底层的墨层11的端部,并且覆盖表面图案部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顶层的墨层12,13,故外观良好,通过将这些墨层12,13组合,在倒角部3上,形成与拐角件1的表面图案4相同的图案。另外,这些墨层12,13具有在切削角部时产生的倒角部的毛边等的凹凸部不呈现于涂敷膜层的表面上这样的足够的厚度,另外,象前述那样,墨层12,13覆盖到与倒角部3邻接的表面图案部4的端部,将毛边完全覆盖而隐蔽。此外,由于最顶层的透明层14确实覆盖底层的墨层12,13,直至其端部,故耐候性也优良。
此外,构成拐角件的2块板片不必是一定相同的长度,也可象图14(a)所示的那样,将不同长度的板片70C,70D接合,形成拐角件。另外,接合的2块板片之间的夹角也可不必一定为90度,也可将3个以上的板片接合,形成1个拐角件。比如,也可象图14(b)所示的那样,在将两个板片70E,70G之间,夹持另一板片70F,在此状态,形成一个拐角件。同样在图14(a)和图14(b)所示的状态的拐角件中,与图16所示的制造步骤相同,可分别对各接合部分2的角部进行倒角加工,然后,与图1、图4所示的拐角件1a,12b,1c相同,形成涂敷层。

Claims (4)

1.一种拐角件,该拐角件按照将预先进行了涂敷处理的,具有凹凸部的表面图案部的两个板片的端部接合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
对出现在接合部分的角部进行切削,形成倒角部;
在该倒角部和其附近的表面图案部的范围内,形成至少一层的涂敷膜层,该涂敷膜层至少在上述倒角部的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具有隆起部,在切削上述角部时所产生的上述倒角部的左右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毛边的凹凸部通过上述涂敷膜层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拐角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按照带有球部的方式,切削上述角部,上述倒角部呈曲面状,上述倒角部和表面图案部的边界线为沿上述表面图案部的凹凸形状的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拐角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涂敷膜层至少具有一层与上述表面图案部所具有的颜色相同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拐角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涂敷膜层包括至少两个色彩相互不同的层。
CNB2004100338103A 2003-04-17 2004-04-14 拐角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99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13312A JP4076898B2 (ja) 2003-04-17 2003-04-17 出隅柱およびその塗装方法
JP113312/2003 2003-04-17
JP113312/03 2003-04-17
JP2003183459A JP4076916B2 (ja) 2003-06-26 2003-06-26 曲面出隅柱およびその塗装方法
JP183459/03 2003-06-26
JP183459/2003 2003-06-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8014A CN1538014A (zh) 2004-10-20
CN100379932C true CN100379932C (zh) 2008-04-09

Family

ID=34379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381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9932C (zh) 2003-04-17 2004-04-14 拐角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79932C (zh)
HK (1) HK10698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4244A (zh) * 2020-05-23 2020-09-01 金华市海日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油漆流挂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7794A (en) * 1995-03-10 1996-05-21 James Michael Wagner Apparatus for forming vinyl siding corners extending over walls intersecting at obtuse angles
CN2247694Y (zh) * 1995-12-06 1997-02-19 吴城发 组合式墙裙
US6212836B1 (en) * 1999-05-19 2001-04-10 Plastics Components, Inc. Self-aligning drywall corner bead
CN2475774Y (zh) * 2001-02-27 2002-02-06 钜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护角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7794A (en) * 1995-03-10 1996-05-21 James Michael Wagner Apparatus for forming vinyl siding corners extending over walls intersecting at obtuse angles
CN2247694Y (zh) * 1995-12-06 1997-02-19 吴城发 组合式墙裙
US6212836B1 (en) * 1999-05-19 2001-04-10 Plastics Components, Inc. Self-aligning drywall corner bead
CN2475774Y (zh) * 2001-02-27 2002-02-06 钜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护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69858A1 (en) 2005-06-03
CN1538014A (zh) 2004-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32382B2 (ja) 少なくとも2つのエラストマー材料のエラストマースキン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とスプレイモールド組立体及びそのエラストマースキン
RU2379198C2 (ru) Панель для настилки пол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EP3348420B1 (en) Floor covering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0379932C (zh) 拐角件
CA2469131A1 (en) Roofing component adhe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JPH06307065A (ja) 木質系化粧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09140A (ja) 化粧床材
CA2392513A1 (en) Forming new sheet flooring widths by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of a bonding agent
US6444266B1 (en) Building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4643784A (en) Application and repair method for veneer and the like
KR100899402B1 (ko) 가구용 도어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도어 패널
JP4076916B2 (ja) 曲面出隅柱およびその塗装方法
EP1898024B1 (en) Covering panel with bevelled edges having a cross-section that varies visibly with respect to the extreme edg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4076898B2 (ja) 出隅柱およびその塗装方法
WO2019131026A1 (ja) ラッピング化粧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59244B2 (ja) 化粧シート
US20030126819A1 (en) Wall patch
JP2939191B2 (ja) 木製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030235697A1 (en) Method of seaming linoleum sheets and the resulting visually seamless linoleum flooring system
JP3833230B2 (ja) 出隅柱
GB2355398A (en) Edging strip for furniture
JP2914212B2 (ja) 塗装方法
JP2008038484A (ja) 内装材
KR20240052128A (ko) 양방향 시공 엠보싱 합지 벽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060127817A (ko) 가구 문짝의 투톤 가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98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698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