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3027C - 保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3027C
CN100363027C CNB021608997A CN02160899A CN100363027C CN 100363027 C CN100363027 C CN 100363027C CN B021608997 A CNB021608997 A CN B021608997A CN 02160899 A CN02160899 A CN 02160899A CN 100363027 C CN100363027 C CN 1003630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ver
protects
compositions
solid
liquid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608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3486A (zh
Inventor
潘一红
邱惜禾
吕居勋
朱朝庭
范玮伦
彭文煌
谢明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B021608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63027C/zh
Publication of CN1513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3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30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30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相关于一种保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以下列步骤制得:将茵陈蒿与栀子粉碎加水煎煮;之后将该水萃液,加入一含有大黄的酒精浸泡液混合萃取,形成第一固相与第一液相;接着取该第一液相层并进行浓缩,使该第一液相层形成浓缩液;以及于该浓缩液中加入酒精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而得之。

Description

保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中药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指一种适用于肝炎治疗保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是人类健康的天敌,肝病可由其病因分为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或毒物性肝病及新陈代谢异常性肝病。全世界目前约有三亿五千万人口为慢性B型肝炎的带原者,二百七十万人为慢性C型肝炎的患者。在台湾,肝病也相当猖獗,B型肝炎带原率约15~20%,而全台湾也有2-4%人口受到C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发展肝炎药物的市场极大。
目前西医治疗肝病,所使用的保肝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剂等,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大且费用昂贵。如治疗B型肝炎用的干扰素及Lamivudine等,干扰素在1992年为美国FDA允许使用治疗慢性B型肝炎用药,不但副作用很大,对B型肝炎,亦仅有20%的病人有反应,而Lamivudine在1998年通过FDA用来治疗B型肝炎也只有17-33%的病人有反应,而且Lamivudine容易引起B型肝炎病毒的突变,以致降低了治疗的效果。
而肝病在中医的治疗上,大部采传统处方或民间偏方,但常因治愈率低,再现性差(如制程无法有效掌握,无一定的品质管控等),且常需辨证论治而延误治疗,因此中药在肝病的治疗上往往有瓶颈及盲点。
本发明经深入研究,肯定中草药在治疗肝病上的一定贡献,也提供了治疗肝病的有效组合物及有效治疗成分的提取制程技术,在对于因药物或其它化学性(如酒精性肝病)所引起的肝发炎现象,具有肝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作为慢性肝炎患者治疗的参考。
坊间使用中药多将所有药材以水煎煮方式饮用,但此方法往往无法得到足够量的活性成分,且某些药物的活性成分经高温煎煮后会丧失活性,无法发挥药效。专利文献CN1194840、CN1110151、CN1136941、CN119540中揭露了许多保肝药物制程,但其药材种类繁多,且以传统技术生产,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亦有人以天然物萃取常用的有机溶剂萃取中药中的活性物质,如专利文献JP6322116、JP58183623、US5529778、US5145955等,但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丙酮、氯仿等,对人体毒性相当大,若未彻底去除,并不适用于人体。因此,目前市场上亟须开发一种新的保肝组合物制备方法,其产品所包含的有效成分高于传统生产制程的产品,保留更多活性物质,疗效更好;且过程中不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增加药物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保肝组合物,能提供肝保护功能,进而作为慢性肝炎患者的治疗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保肝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能有效萃取组合物中的活性物质,且不含有毒有机溶剂。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茵陈蒿与栀子粉碎加水并加热,而后待冷却至10-80℃;
(b)将该水萃液,加入一含有大黄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混合,形成一第一固相与一第一液相;
(c)取该第一液相层并进行浓缩,使该第一液相层形成为固含率为1-30%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液;以及
(d)于该浓缩液中加入酒精,致使酒精的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1%-90%重,而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
其中该茵陈蒿与栀子与大黄的重量比例为4-8∶3-6∶0.5-2.5。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更包含于步骤(b)中加入含有五味子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茵陈蒿为茵陈蒿,或绵茵陈。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栀子为山栀子,或水栀子。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大黄为川大黄,或水根大黄。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步骤(a)更包括煮沸与搅拌的步骤。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步骤(b)是于10-80℃下混合。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步骤(d)的干燥方法是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或流动床干燥。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更包含将最终产物干燥粉碎,造粒并充填胶囊。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茵陈蒿与栀子粉碎加水并加热,而后待冷却至10-80℃;
(b)将该水萃液,加入一含有大黄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混合,形成一第一固相与一第一液相;
(c)取该第一液相层并进行浓缩,使该第一液相层形成为固含率为1-30%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液;以及
(d)于该浓缩液中加入酒精,致使酒精的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70%重,而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
其中该茵陈蒿与栀子与大黄的重量比例为4-8∶3-6∶0.5-2.5。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更包含于该第二液相层中加入酒精至酒精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达75%至90%重,以形成第三固相层与第三液相层,取该第三固相层,并将该第三固相物质干燥。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更包含于步骤(b)中加入含有五味子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茵陈蒿为茵陈蒿,或绵茵陈。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栀子为山栀子,或水栀子。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大黄为川大黄,或水根大黄。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步骤(a)更包括煮沸与搅拌的步骤。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步骤(b)是于10-80℃下混合。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步骤(d)的干燥方法是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或流动床干燥。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更包含将最终产物干燥粉碎,造粒并充填胶囊。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肝组合物,其是以下列方式制得:
(a)将茵陈蒿与栀子粉碎加水并加热,而后待冷却至10-80℃;
(b)将该水萃液,加入一含有大黄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混合,形成第一固相与第一液相;
(c)取该第一液相层并进行浓缩,使该第一液相层形成为固含率为1-30%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液;以及
(d)于该浓缩液中加入酒精,致使酒精的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1%-90%重,而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
其中该茵陈蒿与栀子与大黄的重量比例为4-8∶3-6∶0.5-2.5。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更包含于步骤(b)中加入含有五味子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茵陈蒿为茵陈蒿,或绵茵陈。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栀子为山栀子,或水栀子。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大黄为川大黄,或水根大黄。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步骤(a)更包括煮沸与搅拌的步骤。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步骤(b)是于10-80℃下混合。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步骤(d)的干燥方法是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或流动床干燥。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肝组合物,其是以下列方式制得:
(a)将茵陈蒿与栀子粉碎加水并加热,而后待冷却至10-80℃;
(b)将该水萃液,加入一含有大黄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混合,形成第一固相与第一液相;
(c)取该第一液相层并进行浓缩,使该第一液相层形成为固含率为1-30%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液;以及
(d)于该浓缩液中加入酒精,致使酒精的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70%重,而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
其中该茵陈蒿与栀子与大黄的重量比例为4-8∶3-6∶0.5-2.5。
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更包含于该第二液相层中加入酒精至酒精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达75%至90%重,以形成第三固相层与第三液相层,取该第三固相层,并将该第三固相物质干燥。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更包含于步骤(b)中加入含有五味子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茵陈蒿为茵陈蒿,或绵茵陈。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栀子为山栀子,或水栀子。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大黄为川大黄,或水根大黄。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步骤(a)更包括煮沸与搅拌的步骤。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步骤(b)是于10-80℃下混合。
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步骤(d)的干燥方法是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或流动床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相关于一种肝炎治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以下列步骤制得:首先,将茵陈蒿与栀子粉碎加水煎煮后,继之冷却形成水萃取液;其中,该煎煮步骤较佳包含多次煮沸与搅拌步骤;而冷却步骤较佳是冷却至10-80℃。上述的茵陈蒿可为茵陈蒿,或绵茵陈;该栀子可为山栀子,或水栀子。之后将该水萃液加入一含有大黄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较佳于10-80℃下混合萃取。该大黄可为川大黄,或水根大黄。此时可选择性地加入含有五味子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上述其中该茵陈蒿与栀子与大黄的重量比例无限制,较佳可为茵陈蒿比栀子比大黄为4-8∶3-6∶0.5-1.5,更佳为4∶3∶1或4∶3∶2或4∶6∶1或8∶3∶2等比例。
混合之后会形成第一固相与第一液相,将该第一固相与该第一液相分离,接着取该第一液相层并进行浓缩,使该第一液相层形成浓缩液;该浓缩液较佳为固含率为1-30%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液。之后于该浓缩液中加入酒精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此步骤所加入的酒精最终含量较佳大于30%重量百分比,可视需要区分为两个步骤,其一为加入最终浓度为71%-90%重的酒精,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准备进行包装。
另一步骤则为加入最终浓度为30%-70%重的酒精,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准备进行包装。而由于此步骤所使用的酒精浓度较低,尚有一部份有效物质留于该第二液相层中,因此将剩下的第二液相层继续加入最终浓度为75至90%重的酒精,形成第三固相层与第三液相层,取该第三固相层,并将该第三固相物质干燥,准备进行包装。上述的干燥方法不限,较佳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或流动床干燥。所制得的成品可进一步干燥粉碎,造粒并充填胶囊。
为能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数个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需注意的是,下述仅为实施例,而非限制于实施例。譬如此不脱离本发明基本架构者,皆应为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而应以专利要求书为准。
A.萃取物的制备
实施例1
1.取药材茵陈蒿8公斤、粉碎的山栀子6公斤,加入水144公斤,置于250公升的煎煮槽中,混合浸泡13小时。
2.以80℃萃取1小时后停止加热,并将煎煮液冷却至35℃待用。
3.将粉碎的川大黄2公斤及95%乙醇48公斤加入至上述的煎煮液中,于35℃下萃取1小时。
4.将上述的煎煮液以200mesh筛网过滤,得168.89公斤浸膏液,以水分测定仪测得固含率为1.01%。
5.将上述浸膏液以真空浓缩设备进行减压浓缩,获得16.51公斤浓缩液,以水分测定仪测得浓缩液的固含率为10.05%。
6.将上述浓缩液置于沉淀槽中,以机械搅拌器搅拌,并慢慢加入95%乙醇15.58公斤,使得最终乙醇浓度约50%,加料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1小时。
7.以离心过滤机将上述沉淀槽中的物质进行离心过滤,过滤完成后,收集滤袋上的滤饼,将此滤饼以冷冻干燥机干燥,可得冷冻干燥产物约65.26公克,编号ICH17。将此产物进行动物试验,测试结果如表1、3所示。
实施例2
1.取药材茵陈蒿8公斤、粉碎的山栀子6公斤,加入水144公斤,置于250公升的煎煮槽中,混合浸泡13小时。
2.以80℃萃取1小时后停止加热,并将煎煮液冷却至35℃待用。
3.将粉碎的川大黄2公斤及95%乙醇48公斤加入至置于上述的煎煮液中,于35℃下萃取1小时。
4.将上述的煎煮液以200mesh筛网过滤,得168.89公斤浸膏液,以水分测定仪测得固含率为1.01%。
5.将上述浸膏液以真空浓缩设备进行减压浓缩,获得16.51公斤浓缩液,以水分测定仪测得浓缩液的固含率为10.05%。
6.将上述浓缩液置于沉淀槽中,以机械搅拌器搅拌,并慢慢加入95%乙醇62.3公斤,使得最终乙醇浓度约80%,加料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1小时。
8.以离心过滤机将上述沉淀槽中的物质进行离心过滤,过滤完成后,收集滤袋上的滤饼,将此滤饼以冷冻干燥机干燥,可得冷冻干燥产物约182.26公克,编号ICH16。将此产物进行动物试验,测试结果如表1、3所示。
9.将上述欲抛弃的滤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后,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可得冷冻干燥产物约1105.6公克,编号ICH19-1。将此产物进行动物试验,测试结果如表1、3所示。
实施例3
1.取药材茵陈蒿8公斤、粉碎的山栀子6公斤,加入水144公斤,置于250公升的煎煮槽中,混合浸泡13小时。
2.以80℃萃取1小时后停止加热,并将煎煮液冷却至35℃待用。
3.将粉碎的川大黄2公斤及95%乙醇48公斤加入至上述的煎煮液中,于35℃下萃取1小时。
4.将上述的煎煮液以200mesh筛网过滤,得168.89公斤浸膏液,以水分测定仪测得固含率为1.01%。
5.将上述浸膏液以真空浓缩设备进行减压浓缩,获得16.51公斤浓缩液,以水分测定仪测得浓缩液的固含率为10.05%。
6.将上述浓缩液置于沉淀槽中,以机械搅拌器搅拌,并慢慢加入95%乙醇15.58公斤,使得最终乙醇浓度约50%,加料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1小时。
7.以离心过滤机将上述沉淀槽中的物质进行离心过滤,过滤完成后,收集滤液,将此滤液置于沉淀槽中,再以机械搅拌器搅拌,并慢慢加入95%乙醇46.73公斤,加料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1小时。
8.以离心过滤机将上述沉淀槽中的物质进行离心过滤,收集滤袋上的滤饼,将此滤饼以冷冻干燥机干燥,可得冷冻干燥产物约118.98公克,编号ICH20。将此产物进行动物试验,测试结果如表1、3所示。
9.将上述欲抛弃的滤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后,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可得冷冻干燥产物约1102.7公克,编号ICH19。将此产物进行动物试验,测试结果如表1、3所示。
实施例4-传统水萃法
1.取药材茵陈蒿8公斤、粉碎的山栀子6公斤及川大黄2公斤加入水144公斤,置于250公升的煎煮槽中,混合浸泡。
2.将上述浸泡物以100℃煎煮1.5~2小时后停止加热,并将煎煮液冷却待用。
3.将上述的煎煮液以200mesh筛网过滤,得112.2公斤浸膏液,以水分测定仪测得固含率为1.03%。
4.将上述浸膏液以真空浓缩设备进行减压浓缩,获得5.58公斤浓缩液,以水分测定仪测得浓缩液的固含率为20.05%。
5.将上述的浓缩液以冷冻干燥机干燥,可得冷冻干燥产物约1118.79公克,编号ICH。将此产物进行动物试验,测试结果如表1、3所示。
B.动物体内(in vivo)试验
由前述范例所制备出的萃取物,对经药物诱发而产生肝损害的小白鼠进行处理,并观察小鼠血清中GOT(Glutamyl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以及GPT(Glutamyl Pyrubic Transaminase)的变化。在肝脏细胞受到损伤时,会把肝脏内的酵素大量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中的GOT与GPT值上升。因此我们比较在萃取物处理前后,小鼠血清中GOT与GPT的变化,推测萃取物对于肝脏损害的修复影响;并藉由肝重量的比较推测小鼠肝肿胀的情况。
(1)四氯化碳诱发急性肝炎
随机将大白鼠六只分成一组。实验时控制组与毒药组口服投与蒸馏水,药物组口服投与不同制程生产的药物(ICH17,ICH16,ICH19,ICH19-1,及ICH20,每组投与相同药材用量的剂量,不同剂量组皆先以Maltodextrin稀释至相同服用量),参考药物组口服投与silymarin(25mg/kg in 1%CMC),经过1小时后,各组腹腔注射CCl4(1.5ml/kg in oliveoil,20%),控制组腹腔注射橄榄油。CCl4注射后24小时,动物以乙醚麻醉,由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将血清于室温中静置10分钟后,放入离心机内(Backman,GS-6R,3000rpm)离心10分钟。测定glutamate oxaloacetate transaminase(GOT)及glutamate pyruvate transaminase(GPT)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表1动物试验测试结果-CCl4
Dose(mg/kg) GOT(U/L) GPT(U/L)
Normal -- 129.83±7.03 49.37±2.06
CCl<sub>4</sub> -- 648.1±44.1 388.1±35.5
CCl<sub>4</sub>+Silymarin 25 263.7±20.6 126.7±18.4
CCl<sub>4</sub>+ICH16 141.6<sup>a</sup> 236.3±27.5<sup>***</sup> 171.2±42.9
CCl<sub>4</sub>+ICH17 50.7<sup>a</sup> 198.5±27.6<sup>***</sup> 145.2±17.1<sup>**</sup>
CCl<sub>4</sub>+ICH20 92.4<sup>a</sup> 184.9±22.3<sup>***</sup> 164.4±21.3<sup>*</sup>
CCl<sub>4</sub>+ICH19 856.7<sup>a</sup> 384.3±27.2 412.8±64.7
CCl<sub>4</sub>+ICH19-1 858.9<sup>a</sup> 400.8±112.7 418.3±54.8
CCl<sub>4</sub>+ICH(传统水萃) 1000<sup>a</sup> 426.5±56.2<sup>**</sup> 143±26.6<sup>**</sup>
(N=6,*p<0.05,**p<0.01,***p<0.001与CCl4组相较,one wayANOVA followedby Scheffe’s test)
a:因浓缩程度的差异故每组试验的剂量皆不同,但每组给予的量是来自于相同的药材量。
Ref:Recknagel RO.Carbon tetrachloride hepatotoxicity.[Review][351refs],Pharmacological Reviews.19(2):145-208,1967
(2)病理组织标本的制备
将四氯化碳诱发急性肝炎试验采血完毕的实验动物,解剖取肝,再由每叶取下约0.5立方公分的肝组织,以10%中性福尔马林将肝组织固定一至二周后,再将这些肝组织以脱水渗腊机进行脱水、石腊包埋,包埋后以旋转式切片机切成约4~5μm的肝组织切片。将肝组织切片以Haematoxylin及Eosin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结果如表2。
表2组织切片判读报告
切片编号   Normal   CCl<sub>4</sub>   Silymarin   ICH16   ICH20   ICH17
组织可观察性(Tissueobservations,liver)     T     T     T     T     T     T
肝小叶中心区脂肪变性(Fatty change,centrilobular)     -     2     1     1     -     -
泛发性细胞空洞化/肿胀(Vacuolardegeneration/Swollen cells,diffuse)     -     2     2     1     1     1
符号说明:
T:组织切片情形足供显微评估(Tissue present;adequate formicroscopic evaluation)
组织损害严重程度评估:
-:未观测到组织损害(No observation)
1:观测到极小的(mineral)组织损害
2:观测到轻度的(mild)组织损害
3:观测到中度的(moderate)组织损害
4:观测到严重的(severe)组织损害
(3)d-galactosamine诱发急性肝炎
雄性大白鼠每五只分成一组,每只约200±20g,实验时控制组与毒药组口服投与食盐水(0.9%NaCl),药物组口服投与不同制程生产的药物(ICH17,ICH16,ICH19,ICH19-1,及ICH20,每组投与相同药材用量的剂量,不同剂量组皆先以Maltodextrin稀释至相同服用量),参考药物组口服投与guanine(100mg/kg),经0.5小时后,除控制组外,各组腹腔注射d-galactosamine(500mg/kg)。d-galactosamine注射后4小时、8小时各别再投药一次,剂量同上。d-galactosamine注射后24小时,将动物牺牲采血,以UV method搭配HITACHI自动分析是统(model 7050)测定血清中glutamateoxaloacetate transaminase(GOT)及glutamatepyruvate transaminase(GPT)的活性。结果如下表3。
表3d-galactosamine诱发急性肝炎动物试验测试结果
Dose(mg/kg) GOT(U/L) GPT(U/L)
Normal -- 126.4±4.4 64.4±3.7
d-gal -- 1778.4±87.5 1035.6±95.2
d-gal+Guanine 300x3 1024.8±91.1<sup>*</sup> 602.4±61.7
d-gal+ICH16 141.6<sup>a</sup>x3 1498.0±168.6<sup>*</sup> 753.6±46.3<sup>*</sup>
d-gal+ICH17 50.7<sup>a</sup>x3 1406.4±156.9<sup>*</sup> 890.4±83.7<sup>*</sup>
d-gal+ICH20 92.4<sup>a</sup>x3 987.6±133.7<sup>**</sup> 522.8±73.2<sup>***</sup>
d-gal+ICH19 856.7<sup>a</sup>x3 2151.4±189.4 1304.9±124.5
d-gal+ICH19-1 858.9<sup>a</sup>x3 1926.0±169.4 1399.0±144.5
d-gal+ICH(传统制程) 1000<sup>a</sup>x3 1462.0±337.5<sup>*</sup> 817.6±111.2<sup>*</sup>
(N=5,*p<0.05,**p<0.01,***p<0.001)
a:因浓缩程度的差异故每组试验的剂量皆不同,但每组给予的量是来自于相同的药材量。
Ref:Keepler,D.,Lesch,R.,Reutler,W.and Decher,K.Experimentalhepatitis induced by D-galactosamine.Experiment and Molecular Patholody9,279-290,1968
由上述结果可得知由本发明所制备出的萃取物,对于CCl4所诱发的血清中的高GOT与高GPT值具有降低作用,尤其相较于参考药物组(silymarin与guanine)及毒药对照组(CCl4与galactosamine)与传统水萃组(ICH),本制程所制备的ICH16,ICH17,ICH20等药物,经动物实验治疗后,均有明显减轻由CCl4或由galactosamine所造成的s-GOT,s-GPT上升的效果。而且,与参考药物组(silymarin)及毒药对照组(CCl4)比较,使用本发明制程所制备的ICH16,ICH17,ICH20等药物,对CCl4所造成的肝小叶中心区脂肪变性(Fatty change,centrilobular)及泛发性细胞空洞化/肿胀(Vacuolardegeneration/Swollen cells,diffuse)情形,均有减轻效果。意即本发明制程所制备出的药物,对于受损害的肝脏具有保护或修复的作用。
经由本发明的制程方法所得的产物,可有效将活性成分物质萃取纯化浓缩,表4可说明本发明制程具有高倍率浓缩的价值。
表4本发明制程产物与传统制程产物的浓缩倍率相关性
药材使用量(kg)<sup>a</sup> 最终产量(g)     浓缩倍率比 动物试验投与量(mg/kg) 动物试验投与量剂量比
传统制程     16 1119     1     1000     1
(ICH17)     16 65.26     17.1     50.7     0.05
(ICH20)     16 118.98     9.4     92.4     0.09
(ICH16)     16 182.26     6.1     141.6     0.14
a:16公斤药材中含茵陈蒿8公斤、粉碎的山栀子6公斤及川大黄2公斤
由表4可知,当使用相同重量的药材(16公斤)时,传统制程可生产1119克的最终产物,本发明制程则由于经过纯化浓缩的步骤,所以当使用相同的重量药材时,依不同的生产制程可分别获得65.26g、118.98g及182.26g的最终产物,由此数据可知与传统制程相比较时,本发明制程可将传统制程制备而得的药物倍率进一步提升17.1~6.1倍,因此,利用本制程专利所生产的药物进行动物试验时,由于浓缩倍率的原因,可将动物试验投与量降至传统制程服用剂量的0.05~0.14倍,即可得到优于传统服用剂量甚至参考剂量的效果。因此,显示本发明制程可萃出完整的有效成分,且有效降低使用剂量,相较于传统制程,实具相当的进步性。
另外,本发明人经深入研究发现川大黄中的活性物质易受热破坏,因此,特别将其以酒精浸泡,以溶出该活性物质,而不以水煎煮方式取得该活性物质。且考虑到活性物质的温度敏感性,特将川大黄与其它药材分开,待其它药材煎煮冷却后再加入,减少高温煎煮过程对活性物质的破坏。本发明制程也利用部分分离纯化的技艺,将不必要的成分适度去除,以取得高浓缩的有效成分组合物。由前述可知本发明的制备,突破传统煎煮方法,不仅可大量萃取出有效物质,并利用分离纯化的技术将有效物质完整保存。因此,本发明制程实具新颖性。
此外,本发明不以有毒的有机溶剂萃取,仅以医药级酒精与水萃取植物中的有效物质,对人体无害。且熟习此技术领域者都知道,仅使用酒精难以达到很好的萃取效果;然本发明人经深入研究与多次实验,发现了能够得到最大量有效物质所须酒精浓度的准确范围,且进一步发现以两次酒精沉淀所取得的产物,其有效成分比例相当高,经动物实验证明其效果确实相当好。同时亦发现浓缩步骤的浓缩物固含率对于提高有效物质比例相当重要,此亦习知技艺中所未曾揭露的技术。

Claims (36)

1.一种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将茵陈蒿与栀子粉碎加水并加热,而后待冷却至10-80℃;
(b)将该水萃液,加入一含有大黄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混合,形成一第一固相与一第一液相;
(c)取该第一液相层并进行浓缩,使该第一液相层形成为固含率为1-30%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液;以及
(d)于该浓缩液中加入酒精,致使酒精的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1%-90%重,而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
其中该茵陈蒿与栀子与大黄的重量比例为4-8∶3-6∶0.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于步骤(b)中加入含有五味子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茵陈蒿为茵陈蒿,或绵茵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栀子为山栀子,或水栀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大黄为川大黄,或水根大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a)更包括煮沸与搅拌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b)是于10-80℃下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d)的干燥方法是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或流动床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将最终产物干燥粉碎,造粒并充填胶囊。
10.一种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将茵陈蒿与栀子粉碎加水并加热,而后待冷却至10-80℃;
(b)将该水萃液,加入一含有大黄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混合,形成一第一固相与一第一液相;
(c)取该第一液相层并进行浓缩,使该第一液相层形成为固含率为1-30%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液;以及
(d)于该浓缩液中加入酒精,致使酒精的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70%重,而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
其中该茵陈蒿与栀子与大黄的重量比例为4-8∶3-6∶0.5-2.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于该第二液相层中加入酒精至酒精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达75%至90%重,以形成第三固相层与第三液相层,取该第三固相层,并将该第三固相物质干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于步骤(b)中加入含有五味子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茵陈蒿为茵陈蒿,或绵茵陈。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栀子为山栀子,或水栀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大黄为川大黄,或水根大黄。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a)更包括煮沸与搅拌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b)是于10-80℃下混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d)的干燥方法是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或流动床干燥。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将最终产物干燥粉碎,造粒并充填胶囊。
20.一种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以下列方式制得:
(a)将茵陈蒿与栀子粉碎加水并加热,而后待冷却至10-80℃;
(b)将该水萃液,加入一含有大黄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混合,形成第一固相与第一液相;
(c)取该第一液相层并进行浓缩,使该第一液相层形成为固含率为1-30%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液;以及
(d)于该浓缩液中加入酒精,致使酒精的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1%-90%重,而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
其中该茵陈蒿与栀子与大黄的重量比例为4-8∶3-6∶0.5-2.5。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于步骤(b)中加入含有五味子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茵陈蒿为茵陈蒿,或绵茵陈。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栀子为山栀子,或水栀子。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大黄为川大黄,或水根大黄。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步骤(a)更包括煮沸与搅拌的步骤。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b)是于10-80℃下混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d)的干燥方法是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或流动床干燥。
28.一种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以下列方式制得:
(a)将茵陈蒿与栀子粉碎加水并加热,而后待冷却至10-80℃;
(b)将该水萃液,加入一含有大黄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混合,形成第一固相与第一液相;
(c)取该第一液相层并进行浓缩,使该第一液相层形成为固含率为1-30%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液;以及
(d)于该浓缩液中加入酒精,致使酒精的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70%重,而使其产生沉淀,形成第二固相与第二液相,取该第二固相层,并将该第二固相物质干燥;
其中该茵陈蒿与栀子与大黄的重量比例为4-8∶3-6∶0.5-2.5。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于该第二液相层中加入最终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5至90%重的酒精,形成第三固相层与第三液相层,取该第三固相层,并将该第三固相物质干燥。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于步骤(b)中加入含有五味子药材在内的酒精浸泡液。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茵陈蒿为茵陈蒿,或绵茵陈。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栀子为山栀子,或水栀子。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大黄为川大黄,或水根大黄。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中该步骤(a)更包括煮沸与搅拌的步骤。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b)是于10-80℃下混合。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肝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d)的干燥方法是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或流动床干燥。
CNB021608997A 2002-12-31 2002-12-31 保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302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608997A CN100363027C (zh) 2002-12-31 2002-12-31 保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608997A CN100363027C (zh) 2002-12-31 2002-12-31 保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3486A CN1513486A (zh) 2004-07-21
CN100363027C true CN100363027C (zh) 2008-01-23

Family

ID=34238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60899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3027C (zh) 2002-12-31 2002-12-31 保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302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849B (zh) * 2007-01-30 2011-01-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提取物、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0642B (zh) * 2010-10-08 2013-05-22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3486A (zh) 2004-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1377B (zh) 冬虫夏草冻干纳米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6384B (zh) 一种积雪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39996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7523144A (ja) C型肝炎を処置するための植物性医薬
CN10133228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8431A (zh) 一种艾叶精油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US7799353B2 (en) Pharmaceutical mixture for hepatitis treat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Li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N102228547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胰腺炎和/或胆囊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0363027C (zh) 保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99415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0970B (zh)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0016B (zh) 治疗骨折和伤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0183C (zh) 一种治疗妇女经期疾病的中药合剂的制备方法
CN1820780A (zh) 妇炎康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969963A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有效成份提取方法及其药物组合
CN101919919B (zh) 腹可安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3048A (zh) 固体形式的天麻醒脑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12402515A (zh) 一种含虫类药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US7150886B2 (en)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diseased liver
CN112656866A (zh) 一种桃红四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69375C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663C (zh) 复方藏茵陈成药
CN106511902A (zh) 一种消肿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274320C (zh) 三七银杏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