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139579A1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139579A1
WO2024139579A1 PCT/CN2023/125713 CN2023125713W WO2024139579A1 WO 2024139579 A1 WO2024139579 A1 WO 2024139579A1 CN 2023125713 W CN2023125713 W CN 2023125713W WO 2024139579 A1 WO2024139579 A1 WO 202413957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reel
indoor unit
filter
cleaning brus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1257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郭华锋
陈正忠
邹先许
王伟戈
邓柱杰
申亮
黄民柱
李德鹏
Original Assignee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413957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139579A1/zh

Links

Abstract

一种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滤网(210、40)和自清扫组件(300、50)。所述滤网(210、40)被配置为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杂物。所述自清扫组件(300、50)被配置为清除所述滤网(210、40)上的杂物。所述自清扫组件(300、50)包括基座(310、51、81)、第一卷轴(330)、第二卷轴(340)以及第一清洁刷(320)。所述滤网(210、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330)连接,所述滤网(210、4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轴(340)连接。所述第一清洁刷(320)设于所述基座(310)的清扫腔(56、86)内,且被配置为清扫所述滤网(210、40)上的杂物。其中,所述基座(81)包括基座本体(811)、第一盖体(812)以及第二盖体(813)。所述第一盖体(81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本体(811)的前侧,且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清扫腔(86)的前侧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盖体(813)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本体(811)的后侧,且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清扫腔(86)的后侧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本申请要求于2023年5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PCT/CN2023/096723的PCT国际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PCT国际专利申请要求于2022年5月3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0618975.5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于2022年12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23608409.0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于2022年12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23602180.X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于2023年7月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PCT/CN2023/105581的PCT国际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PCT国际专利申请要求于2023年5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321340922.8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于2022年12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1726010.4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于2022年12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23605045.0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家庭生活中,空调已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家电之一。空调室内机作为空调的一部分,设置在室内并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以使室内温度升高或降低。
空调室内机通过滤网过滤进入空调室内机的空气,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等杂物进入到空调室内机内,并通过自清扫组件清扫附着在滤网上的杂物,使空调室内机保持高效运行。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至少一个滤网以及至少一个自清扫组件。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口。所述至少一个滤网覆盖所述进风口。所述至少一个自清扫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滤网对应。所述自清扫组件包括基座、第一卷轴、第二卷轴、第一清洁刷以及集尘盒。所述基座内限定出清扫腔。所述清扫腔的顶部敞开,以形成第一开口,且所述清扫腔的底部敞开,以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卷轴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卷轴与所述滤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卷轴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卷轴与所述滤网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清洁刷设于所述清扫腔内,且被配置为清扫所述滤网上的杂物。所述集尘盒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且被配置为收集所述第一清洁刷上掉落的杂物。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体、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盖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基座本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共同限定出所述清扫腔;所述第一盖体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清扫腔的所述一侧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盖体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清扫腔的所述另一侧侧的至少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圈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一种基座的立体图;
图7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一种基座的剖视图;
图7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的立体图;
图8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卷轴的第一部分或第二卷轴的第三部分的结构图;
图8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卷轴的第二部分或第二卷轴的第四 部分的结构图;
图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去除面板后的立体图;
图1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去除面板和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中圈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另一种基座的立体图;
图1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连杆、传动组件以及驱动组件的结构图;
图14为图13中圈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去除面板和一个基座后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5中圈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滤网的结构图;
图1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框图;
图1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与自清扫组件的分解图;
图2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的自清扫组件的分解图;
图22为图21中圈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的自清扫组件的剖面图;
图2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清洁刷组件的分解图;
图2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的自清扫组件的分解图;
图2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的驱动组件的分解图;
图2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止挡部的立体图;
图2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自清扫组件的部分立体拆分图;
图2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又一种基座的立体拆分图;
图30为图29中圈P处的部分放大图;
图3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又一种基座的立体拆分图;
图3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剖面图;和
图33为图32中圈Q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下文中,为便于描述,如无特殊说明,本公开对于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表述均以空调室内机运行时的状态为参考。空调室内机运行时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与之相反的一侧为后侧。空调室内机的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空调室内机的厚度方向为前、后方向。
随着空调的广泛使用,用户对于空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空调室内机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滤网,以过滤进入空调室内机的空气,阻挡空气中的灰尘等杂物进入到空调室内机内。空调室内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附着在滤网上的灰尘等杂物过多,可能会堵塞部分滤网,导致进风量减少,从而降低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率。
通常情况下,在空调室内机内设置滚刷,通过滚刷清除滤网上附着的杂物,使滤网保 持较高的过滤能力,从而维持空调室内机制冷或制热的效率。当空调室内机工作一段时间,滤网上附着的杂物较多,会有将过滤组件拆卸下来以对过滤组件中的滤网和滚刷等结构进行清洗的需求。在拆卸过滤组件过程中,由于驱动滤网相对滚刷运动的驱动电机与滤网连接,因此需先将驱动电机拆卸后才能将过滤组件拆卸。然而,在拆卸过滤组件时,会发生因接触驱动电机而导致触电的安全隐患。并且,过滤组件不易安装和拆卸,使得空调室内机的装配效率较低,不利于用户清洗过滤组件。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1000,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壳体100、过滤组件200、自清扫组件300、至少一个驱动组件400(见图11)和至少一个传动组件500(见图11)。
壳体100包括前板191、背板192、第一侧板193和第二侧板194。前板191是当空调室内机安装在室内的墙体上时,远离墙体的一侧的侧板。背板192是当空调室内机安装在室内的墙体上时,靠近墙体的一侧的侧板。第一侧板193和第二侧板194分别连接前板191和背板192,且分别沿垂直于前板191和背板192的方向延伸。例如,第一侧板193是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侧板,第二侧板194是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板。例如,第一侧板193是空调室内机1000左侧的一侧板,第二侧板194是空调室内机1000右侧的一侧板。
壳体100包括进风口110。例如,壳体100的顶部的一部分敞开,以形成进风口110。过滤组件200设置在壳体100内,且位于进风口110处。过滤组件200被配置为过滤从进风口110进入空调室内机1000的空气,以防止空气中的杂物进入空调室内机1000。自清扫组件300设置在壳体100内,且被配置为清除附着在过滤组件200上的杂物。
驱动组件400设置在壳体100上,传动组件500设置在壳体100内。传动组件500分别连接自清扫组件300和驱动组件400,且被配置为在驱动组件400的驱动下,带动自清扫组件300运动,以使自清扫组件300清除附着于过滤组件200上的杂物,以进行自清扫工作,从而实现维持空调室内机1000制冷或制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室内换热器600、风机组件700和出风口。室内换热器600设置在壳体100内,且被配置为与从进风口110进入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风机组件700设置在室内换热器600远离进风口110的一侧,且被配置为吸入和泵出室内空气。
例如,风机组件700工作时,风机旋转,将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10吸入,使室内空气与室内换热器600换热,然后将经室内换热器600换热后的室内空气从出风口泵出。空调室内机1000通过室内换热器600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以使室内温度升高或降低,实现制热或制冷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A和图7B所示,过滤组件200包括滤网210。滤网210设置在进风口110和室内换热器600之间(如图5所示),并且覆盖进风口110,使得滤网210可以过滤从进风口110进入空调室内机1000的空气中的杂物。
自清扫组件300包括基座310、第一清洁刷320、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基座310设置在壳体100内,且包括安装件311和支架312。支架312的一侧与安装件311的靠近背板192的一侧连接,且沿空调室内机1000的厚度方向(如图7A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安装件311内限定有安装腔313,且安装腔313的顶部的一部分敞开。支架312被配置为承载滤网210。滤网210设置在支架312上,且可以相对于支架312运动。
第一清洁刷320、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313内,且第一清洁刷320、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分别沿空调室内机100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清洁刷320包括第一毛刷321,且被配置为清除附着在滤网210上的杂物。第一清洁刷320靠近第一卷轴330设置。第一卷轴330与第二卷轴340间隔开设置,且大致平行。滤网210的一端连接第一卷轴330,另一端连接第二卷轴340。滤网210卷绕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中的至少一者的外周,且滤网210张紧于第一卷轴330与第二卷轴 34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10和图11所示,传动组件500设置在基座310中,且传动组件500分别连接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传动组件500通过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与滤网210连接。
驱动组件400设置在壳体100上,且驱动组件400包括驱动齿轮410。驱动齿轮410连接动力输出端。驱动组件400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组件500可拆卸地连接。例如,驱动组件400为驱动电机。驱动组件400通过传动组件500可以带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沿相反方向转动,以驱动滤网210沿预定轨迹运动。即,第一清洁刷320与滤网210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使得滤网210的不同区域与第一清洁刷320相对设置。
例如,驱动组件400通过传动组件500带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转动,使滤网210在第一卷轴330上收卷,且在第二卷轴340上放卷,或者,使滤网210在第一卷轴330上放卷,且在第二卷轴340上收卷,从而使得滤网210张紧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之间,并且相对于第一清洁刷320运动。这样,第一清洁刷320可以对与其相对的滤网210区域进行清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400中的任一个驱动组件包括一个驱动电机和一个驱动齿轮410。所述至少一个传动组件500中的任一个传动组件500包括第一从动齿轮510、第二从动齿轮520、第三从动齿轮530和中间齿轮540。第一从动齿轮510安装于第一卷轴330的一端,第一从动齿轮510与驱动齿轮410啮合。第二从动齿轮520安装于第二卷轴340的一端,第二从动齿轮520与第一从动齿轮510啮合。第三从动齿轮530安装于第一清洁刷320的一端,第三从动齿轮530与中间齿轮540啮合。第一从动齿轮510还与中间齿轮540啮合。
在自清扫组件300工作的过程中,驱动组件400运转,使动力输出端上的驱动齿轮410沿第一方向旋转,以带动第一从动齿轮510沿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带动第一卷轴330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同时第一从动齿轮510还带动第二从动齿轮520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进而带动第二卷轴340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这样,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的作用下,张紧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之间的滤网210沿预定轨迹运动,使得滤网210上的不同区域依次与第一清洁刷320相对,并由第一清洁刷320对不同区域的滤网210进行清扫。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当第一卷轴330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并收卷滤网210时,第二卷轴340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并放卷滤网210。
例如,参考图7A、图7B和图11,第一从动齿轮510在驱动齿轮410的驱动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带动第一卷轴33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收卷滤网210。然后,第一从动齿轮510在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从动齿轮52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带动第二卷轴34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放卷滤网21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从动齿轮510在驱动齿轮410的驱动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带动第一卷轴33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放卷滤网210。然后,第一从动齿轮510在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从动齿轮52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带动第二卷轴34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收卷滤网210。
此外,第一从动齿轮510还同时带动中间齿轮540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从而中间齿轮540带动第三从动齿轮530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清洁刷320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使得第一清洁刷320的转动方向与滤网210运动的方向相反,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清洁刷320对滤网210的清洁效果。
例如,第一从动齿轮510和第二从动齿轮520的齿数一致,以使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的转速一致,从而使得滤网210张紧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基座310还包括容置腔314。安装件 311的沿空调室内机10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朝向另一侧凹进,以形成容置腔314。传动组件500设置在容置腔314内,即第一从动齿轮510、第二从动齿轮520、第三从动齿轮530和中间齿轮540分别设置在容置腔314内。在基座310上设置容置腔314,有利于保护和隐藏第一从动齿轮510、第二从动齿轮520、中间齿轮540和第三从动齿轮530,有利于在空调室内机1000中走线,以及防止运转的部件(例如中间齿轮540)对其它部件(如5所示的风机组件700)造成损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B、图12和图14所示,容置腔314的底侧设有连通安装腔313的第一开口3141、第二开口3142和第三开口3143。第一从动齿轮510的中部设有第一棱柱511,第一卷轴330的端部上设有与第一棱柱511适配的第一孔,第一棱柱511穿过第一开口3141并插设至所述第一孔内,以使第一从动齿轮510与第一卷轴330固定连接。
第二从动齿轮520的中部设有第二棱柱521,第二卷轴340的端部上设有与第二棱柱521适配的第二孔,第二棱柱521穿过第二开口3142并插设至所述第二孔内,以使第二从动齿轮520与第二卷轴340固定连接。第三从动齿轮530的中部设有第三棱柱531,第一清洁刷320的端部上设有与第三棱柱531适配的第三孔,第三棱柱531穿过第三开口3143并插设至所述第三孔内,以使第三从动齿轮530与第一清洁刷320固定连接。
在空调室内机1000中设置第一开口3141、第一棱柱511、所述第一孔、第二开口3142、第二棱柱521、所述第二孔、第三开口3143、第三棱柱531以及所述第三孔,有利于实现第一从动齿轮510与第一卷轴330的连接、第二从动齿轮520与第二卷轴340的连接、以及第三从动齿轮530与第一清洁刷320的连接,从而可以提高转动的稳定性。
这样,室内空气在风机组件700的作用下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内,并经过滤网210的过滤后流向室内换热器600。然后,室内空气经室内换热器600换热后从出风口吹出。
当空调室内机1000工作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中的杂物经滤网210过滤后会在滤网210的表面上堆积,使滤网210上附着较多的杂物,影响滤网210的过滤效果和进风效果。当滤网210上附着的杂物较多时,空调室内机1000的自清扫组件300可以清除滤网210上附着的杂物,使滤网210保持过滤能力,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制冷或制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和图8B所示,第一卷轴330包括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且第一部分331与第二部分332可拆卸连接。第二卷轴340包括第三部分341和第四部分342,且第三部分341与第四部分342可拆卸连接。滤网210的一端夹持于第一部分331与第二部分332之间,滤网210的另一端夹持于第三部分341与第四部分34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分别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两部分结构,并通过夹持的方式将滤网2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上,可以提高滤网210连接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的稳定性,有利于维持滤网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之间的张紧。
第一部分331、第二部分332、第三部分341和第四部分342分别沿空调室内机1000的厚度方向(如图8A和图8B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且截面呈弧形的条形结构。第一部分331、第二部分332、第三部分341和第四部分342的外侧面平滑,有利于使滤网210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上收卷和放卷。
第一部分331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扣部333,第二部分332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卡扣部334。第一卡扣部333与第二卡扣部334卡扣连接,使得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可拆卸连接。第三部分341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三卡扣部343,第四部分342的内侧面上设有第四卡扣部344。第三卡扣部343与第四卡扣部344卡扣连接,使得第三部分341和第四部分342可拆卸连接。这样,通过卡扣的方式实现第一部分331与第二部分332、第三部分341与第四部分342的连接,有利于方便用户取出滤网210进行清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9、图10和图15,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多个过滤组 件200和多个自清扫组件300。壳体100包括多个进风口110。每个过滤组件200分别与一个自清扫组件300对应,每个进风口110分别与一个过滤组件200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室内机1000中设置多个进风口110、多个过滤组件200和多个自清扫组件300,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进风量和出风量,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制冷或制热的效率。
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多个驱动组件400和多个传动组件500,且每个驱动组件400分别与一个传动组件500对应。各驱动组件400通过与自身对应的传动组件500与过滤组件200连接。这样,各过滤组件200可以被单独驱动,以进行自清扫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杆550,多个传动组件500之间通过连杆550连接,驱动组件400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杆550连接。这样,驱动组件400可通过连杆550和多个传动组件500驱动多个自清扫组件300工作,有利于简化空调室内机1000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11、图12所示,基座310还包括缺口315。例如,容置腔314的靠近背板192的一侧敞开,以形成缺口315。第一从动齿轮510的一部分从缺口315伸出,驱动齿轮410与第一从动齿轮510的所述一部分啮合。
可以理解的是,传动组件500和驱动组件400的可拆卸连接是通过第一从动齿轮510和驱动齿轮410之间的啮合而实现的。在基座310上设置缺口315,有利于实现驱动齿轮410与第一从动齿轮510啮合。当拆卸传动组件500时,第一从动齿轮510可以随安装件311一起从壳体100上拆卸,而驱动齿轮410不会随安装件311一起从壳体100上拆卸。
也就是说,由于驱动组件400的动力输出端和传动组件500可拆卸连接,而传动组件500与自清扫组件300连接,过滤组件200与自清扫组件300连接。因此,当用户需要拆卸过滤组件200和自清扫组件300,对过滤组件200和自清扫组件300进行清洗时,可以将基座310从壳体100上拆卸,以将自清扫组件300从壳体100上拆卸。同时,传动组件500随自清扫组件300一起从壳体100上拆卸,而驱动组件400不会随传动组件500一起从壳体100上拆卸。
这样,用户可以在不接触驱动组件400的前提下拆卸过滤组件200和自清扫组件300,对过滤组件200和自清扫组件300进行清洗,有利于避免因接触驱动组件400引发的安全隐患。并且,驱动组件400隐藏在壳体100内,有利于得到保护,避免受外界作用而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100还包括通孔120和安装槽130。例如,壳体100的前侧的一部分敞开,以形成通孔120。壳体100内限定有安装槽130。安装槽130的前侧敞开。通孔120与安装槽130连通,且通孔120位于安装槽130的上方。安装件311设置在安装槽130内。自清扫组件300设置在安装件311的内侧,传动组件500设置在安装件311的外侧。支架312通过通孔120设置在壳体100内。
由于第一卷轴330、第二卷轴340和第一清洁刷320设置在安装件311内,安装件311设置在安装槽130内,支架312的一侧与安装件311连接,且通过通孔120向后侧延伸。因此,用户可以通过通孔120,将安装件311从安装槽130中拆卸,使支架312和滤网210随着安装件311一起从壳体100上拆卸,实现拆卸过滤组件200和自清扫组件300。这样,有利于降低拆卸和安装过滤组件和自清扫组件的难度,方便用户清洗拆卸下来的过滤组件200和自清扫组件300。
同理,用户可以通过通孔120,将安装件311安装在安装槽130内,使支架312和滤网210随着安装件311一起安装在壳体100内,实现安装过滤组件200和自清扫组件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限位块160。限位块160转动设置在壳体100的前板191上,且靠近安装槽130。限位块160被配置为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转动切换。
例如,当限位块160处于锁止位置上时,限位块160至少一部分处于安装件311的前侧上以阻碍安装件311从安装槽130中滑出。当限位块160处于解锁位置上时,限位块160 处于壳体100的前板191上以使安装件311能够向前滑动,以脱离安装槽130。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室内机1000工作时,限位块160处于锁止位置,以防止安装件311从安装槽130中滑出。当需要对过滤组件200进行清洗时,将限位块160旋转至解锁位置,可以取出安装件311。
例如,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多个限位块160。在壳体100上设置多个限位块160,有利于用户拆卸和安装过滤组件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15所示,自清扫组件300还包括集尘盒350和落灰盒360。集尘盒350设置在基座310上,且位于第一清洁刷320的下方。集尘盒350被配置为收集从滤网210上清除的杂物。
如图3和图10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插槽150。插槽150设置在壳体100的前板191上。落灰盒360设置在插槽150内,且落灰盒360位于集尘盒350的下方。插槽150具有沿空调室内机1000的长度方向(即如图9中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151和第二侧壁152。第一侧壁151上设有第一卡槽153,第二侧壁152上设有第二卡槽154。如图12所示,落灰盒360上设有沿空调室内机1000的长度方向(即如图9中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
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153的配合,以及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154的配合,以将落灰盒360可拆卸地安装在插槽15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自清扫组件300还包括第二清洁刷370。第二清洁刷370设置在集尘盒350内,且被配置为将第一清洁刷320上附着的杂物刷除至集尘盒350内。第二清洁刷370包括第二毛刷371,第二毛刷371被配置为插入至第一清洁刷320内。
自清扫组件工作时,部分杂物会附着在第一毛刷321上,第二毛刷371可以将第一毛刷321上附着的杂物刷除至集尘盒350内,使得第一毛刷321可以在不附着有杂物的情况下接触滤网210并清除滤网210上附着的杂物,有利于提高清扫滤网230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面板800。面板800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00的前侧,以封堵通孔120。例如,在空调室内机1000工作时,面板800盖设在壳体100的前侧,以使空调室内机1000的外观协调。当需要拆卸清洗过滤组件200和自清扫组件300时,可以将面板800从壳体100的前侧拆卸后,再通过通孔120将过滤组件200和自清扫组件300从壳体100上拆卸。
如图2所示,面板800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配合部,壳体100的前侧上设有第二配合部140,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140通过卡扣连接,以使面板800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00的前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滤网210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部211和封堵部212。过滤部211被配置为过滤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内的空气,封堵部212被配置为阻隔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内的空气。
例如,当滤网210沿预定轨迹运动时,滤网210可以在过滤位置和封堵位置之间运动。当滤网210处于所述过滤位置时,过滤部211覆盖进风口110,过滤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内的空气。当滤网210处于所述封堵位置时,封堵部212覆盖进风口110,以阻隔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内的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室内机1000工作时,滤网210处于所述过滤位置上,过滤部211覆盖进风口110并过滤从进风口110进入的空气。当空调室内机停机时,滤网210从所述过滤位置运动至所述封堵位置上,封堵部212覆盖进风口110,使得空气和灰尘被封堵部212阻挡,避免灰尘进入到壳体100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过滤部211为具有多个孔径较小的孔的区域,过滤部211上的所述多个孔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的灰尘等杂物,使空气经过滤后进入壳体100中。封堵部212为无孔的区域,空气和灰尘不能通过。例如,封堵部212由塑料膜制成,封堵部212和过 滤部21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封堵部212和过滤部211的热融部。
如此一来,通过在滤网210中设置封堵部212,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0在停机时,空气和灰尘无法进入壳体100中,从而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壳体100内部,以防止灰尘等杂物附着在壳体100内的室内换热器600或风机组件700上,使得空调室内机1000的内部更加洁净,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代表运行自清扫模式的信号。例如,所述信号为指示空调室内机1000运行或停止自清扫模式的信号。当滤网210上的杂物达到预设量时,所述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代表运行自清扫模式的信号。当滤网210上的杂物低于预设量时,所述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代表停止自清扫模式的信号。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响应于所述信号,控制空调室内机1000执行所述信号指示的操作。例如,当接收到所述传感器发出的代表运行自清扫模式的信号时,控制空调室内机1000运行自清扫模式。当接收到所述传感器发出的代表停止自清扫模式的信号时,控制空调室内机1000停止自清扫模式。
例如,空调室内机1000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室内空气在风机组件700的作用下不断从进风口110流向室内换热器600,并在室内换热器600换热后被风机组件700从出风口送向室内。因此,空调室内机1000内与进风口110相对的滤网210上附着的杂物增加。当滤网210上的杂物达到所述预设量时,所述传感器将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代表运行自清扫模式的信号。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传感器发出的代表运行自清扫模式的信号,控制空调室内机1000运行自清扫模式。当自清扫模式运行时,驱动组件400通过传动组件500带动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沿相反方向转动,以驱动滤网210沿预定轨迹运动,第一清洁刷320可以与滤网210的不同区域相对设置,并对与自身相对设置的滤网210区域进行清扫。
当第一卷轴330和第二卷轴340沿相反方向转动时,第一清洁刷320与第一卷轴330抵接,以清除第一卷轴330上卷绕的滤网210上的杂物,使杂物掉落至集尘盒350内,实现收集杂物。当集尘盒350中的杂物较多时,可以将集尘盒350拆下进行清理。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空调室内机100A,如图18所示,空调室内机100A包括壳体10、室内换热器20、风机组件30、至少一个滤网40、至少一个自清扫组件50、至少一个驱动组件60和至少一个传动组件70。
如图19至图21所示,壳体10包括前板12、背板13、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前板12是当空调室内机安装在室内的墙体上时,远离墙体的一侧的侧板。背板13是当空调室内机安装在室内的墙体上时,靠近墙体的一侧的侧板。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分别连接前板12和背板13,且分别沿垂直于前板12和背板13的方向延伸。
例如,第一侧板14是壳体10的长度方向(即如图19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侧板,第二侧板15是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板。例如,第一侧板14是空调室内机100A左侧的一侧板,第二侧板15是空调室内机100A右侧的一侧板。
壳体10包括至少一个进风口11和出风口。壳体10的顶部的一部分敞开,以形成进风口11。例如,如图19所示,壳体10包括两个进风口11,两个进风口11分别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且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壳体10的底部的一部分敞开,以形成所述出风口。室内换热器20设置在壳体10内,且被配置为与从进风口11进入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风机组件30设置在室内换热器20的远离进风口11的一侧,且被配置为吸入和泵出室内空气。例如,风机组件30工作时,风机旋转,将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1吸入,使室内空气室内换热器20换热,然后将经室内换热器20换热后的室内空气从所述出风口泵出。
可以理解的是,室内空气在风机组件30的作用下从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并经过滤网40的过滤后进入室内换热器20进行换热。例如,在空调室内机100A进行制冷时,室内空气在经过与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后形成冷风从所述出风口吹向室内。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组件30可以将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1引向室内换热器20,增加从进风口11进入室内换热器20的进风量,并且风机组件30可以调节进入室内换热器20的进风量。
滤网40设置在进风口11和室内换热器20之间,并且覆盖进风口11。滤网40被配置为过滤从进风口11进入空调室内机100A的空气,以防止空气中的杂物进入空调室内机100A。
例如,空调室内机100A运行时,从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的室内空气先经过滤网40,在被滤网40过滤后进入室内换热器20,以防止室内空气中的杂物进入室内换热器20,避免杂物在室内换热器20上堆积形成堵塞,而降低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经过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后的室内空气在风机组件30的作用下从所述出风口吹出。
自清扫组件50设置在壳体10内,被配置为清扫附着在滤网40上的杂物。驱动组件60设置在壳体10上,传动组件70设置在壳体10内。驱动组件60被配置为驱动传动组件70转动。传动组件70分别连接自清扫组件50和驱动组件60,且被配置为在驱动组件60的驱动下,带动自清扫组件50运动,以使自清扫组件50清扫附着于滤网40上的杂物,从而实现维持空调室内机100A制冷或制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自清扫组件50包括基座51、第一卷轴52、第二卷轴53、清洁刷组件54和集尘盒55。基座51设置在壳体10内,且靠近前板12。基座51包括基座本体511A和支架512。支架512的一侧与基座本体511A的靠近背板13的一侧连接,且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即如图19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支架512被配置为承载滤网40。滤网40设置在支架512上,且可以在支架512上沿预定的轨迹运动。
第一卷轴52、第二卷轴53和清洁刷组件54与基座本体511A转动连接,且第一卷轴52、第二卷轴53和清洁刷组件54分别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卷轴53与第一卷轴52间隔开设置,且大致平行。滤网40的一端连接第二卷轴53,另一端连接第一卷轴52。滤网40卷绕在第二卷轴53和第一卷轴52中的至少一者的外周,且滤网40张紧于第二卷轴53与第一卷轴52之间。清洁刷组件54靠近第一卷轴52设置,且被配置为在第一卷轴52收卷滤网40或放卷滤网40的过程中清扫滤网40上的杂物。
自清扫组件50还包括清扫腔56。基座本体511A内限定出清扫腔56。清扫腔56包括第一开口563和第二开口564。清扫腔56的顶部敞开,以形成第一开口563,清扫腔56的底部敞开,以形成第二开口564。第二卷轴53位于第一开口563的上方,第一卷轴52位于第一开口563处,清洁刷组件54位于清扫腔56内。集尘盒55设置在第二开口564之下,且被配置为容纳清扫刷组件54从滤网40上清扫下的杂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卷轴53和第一卷轴52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在自清扫组件50清扫的过程中,滤网40在第一卷轴52上收卷,且在第二卷轴53上放卷,或者,滤网40在第一卷轴52上放卷,且在第二卷轴53上收卷。清洁刷组件54的至少部分与滤网40接触,并且随着滤网40的收卷和放卷,清洁刷组件54与滤网40产生相对运动。清洁刷组件54可以与滤网40的不同区域相对设置,并可以对滤网40的不同区域进行清扫。滤网40上的杂物,经由清洁刷组件54清扫至集尘盒55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和图24所示,清洁刷组件54包括清洁刷基座541、清洁刷542和至少一个弹性件543。清洁刷542设置在清洁刷基座541上。清洁刷基座541包括第一安装部5411和第二安装部5412。第一安装部5411设置在第二安装部5412上,且与第二安装部5412连接。至少一个弹性件543中的任一个弹性件543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5411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部5412抵接。
例如,弹性件543为弹簧。清洁刷542设置在第一安装部5411的远离第二安装部5412 的一侧。当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时,第一卷轴52向清洁刷542施加力,即向第一安装部5411施加力,使第一安装部5411压缩弹性件543。
由于第二安装部5412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即如图19所示的上下方向)是不动的,因此,弹性件543会向第一安装部5411施加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弹力,以使清洁刷542向第一卷轴52施加力,从而可以使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弹性抵接。清洁刷基座541通过弹性件543,使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有利于实现第一卷轴52或者清洁刷基座541在转动过程中,清洁刷542始终与第一卷轴52抵接,提高清洁刷542对第一卷轴52上卷绕的滤网40的清洁能力。同时,避免第一卷轴52与清洁刷542之间硬性接触导致清洁刷542的过度磨损,延长清洁刷542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清洁刷542通过弹性件543与第一卷轴52抵接,当第二卷轴53和第一卷轴52沿相反方向转动时,清洁刷542可以与第一卷轴52抵接,并清扫运动至抵接部位的滤网40,使从滤网40上刷除的杂物掉落在集尘盒55内实现对杂物的收集。由于第一卷轴52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或者径向跳动,而弹性件543的弹性有利于提高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的稳定性,避免第一卷轴52与清洁刷542之间硬性接触。
例如,当空调室内机100A工作一段时间后,随着室内空气在风机组件30的作用下不断进入室内换热器20,并被室内换热器20换热后送向室内。进入室内换热器20的室内空气经滤网40过滤后,室内空气中的杂物会在滤网40的表面上堆积,使滤网40上附着的杂物增加,影响滤网40的过滤效果和进风效果。
当滤网40上附着的杂物较多时,空调室内机100A可以运行自清扫模式,以清扫滤网40上附着的杂物,使滤网40保持过滤能力,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A制冷或制热的效率。当空调室内机100A运行自清扫模式时,第二卷轴53和第一卷轴52转动,以使滤网40在第二卷轴53上收卷,且在第一卷轴52上放卷,或者,滤网40在第二卷轴53上放卷,且在第一卷轴52上收卷。滤网40在第二卷轴53和第一卷轴52的作用下相对于清洁刷542运动,使得清洁刷542与滤网40的不同区域相对设置,并对滤网40的不同区域进行清扫。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图21和图25所示,集尘盒55包括集尘盒本体551和卡孔553。卡孔553设置在集尘盒本体551的沿壳体10长度方向的一端。壳体10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在壳体10的沿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侧板上。集尘盒55与壳体10通过卡孔553和所述定位件的配合卡接,以实现集尘盒55与壳体10的可拆卸连结。当需要清扫集尘盒55内的杂物时,可以通过卡孔553和所述定位件将集尘盒55从壳体10上拆下,以清理集尘盒55内的杂物。
如图25所示,集尘盒55还包括挡板552。挡板552设置在集尘盒本体551的前侧。挡板552的一端连接集尘盒本体551,挡板552的另一端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即如图19所示的上下方向)向上延伸。挡板552被配置为在集尘盒55与基座51装配时,密封集尘盒55的前侧与基座51前表面侧之间的间隙,以避免集尘盒55内的杂物从所述间隙中溢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清洁刷组件54还包括安装腔544。第二安装部5412的朝向清洁刷542的一侧敞开,第一安装部5411设置在第二安装部5412的敞开的一侧。第一安装部5411与第二安装部5412共同限定出安装腔544。弹性件543设置在安装腔544内。由于弹性件54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第一安装部5411和第二安装部5412抵接,因此,当第一安装部5411在被挤压时,第一安装部5411可以朝向第二安装部5412运动。这样,在清洁刷组件54中设置安装腔544,有利于弹性件543的安装,避免弹性件543脱出清洁刷基座54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清洁刷组件54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545。至少一个定位柱545中的任一个定位柱545设置在第一安装部5411和第二安装部5412中的任一者上。弹性件543套设在任一个定位柱545上。
以清洁刷组件54包括两个定位柱545和两个弹性件543,且两个定位柱545设置在第 二安装部5412上为例,两个定位柱545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部5412的沿壳体10的长度向的两端。弹性件543分别套设在定位柱545上。这样,在清洁刷组件54中设置定位柱545,有利于实现弹性件543的限位和安装,使弹性件543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安装部5411带动清洁刷542相对第二安装部5412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清洁刷基座541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槽5414和至少一个卡扣5415。至少一个卡槽5414设置在第一安装部5411的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至少一个卡扣5415设置在第二安装部5412的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两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卡扣5415和卡槽5414配合卡接,以使第一安装部5411与第二装部5412连接。卡扣5415卡接在卡槽5414内时,卡扣5415可以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卡槽5414内运动。
例如,在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5411包括多个卡槽5414的情况下,多个卡槽5414间开设置在第一安装部5411的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与多个卡槽5414相对应的,第二安装部5412的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卡扣5415,且多个卡扣5415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在第一安装部5411与第二安装部5412配合卡接时,多个卡槽5414与多个卡扣5415配合卡接,以实现第一安装部5411和第二安装部5412的安装。
例如,卡槽5414的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的长度大于卡扣5415的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的长度,以使第一安装部5411可以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相对于第二安装部5412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时,第一安装部5411朝向第二安装部5412运动。当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分离时,第一安装部5411朝向远离第二安装5412的方向运动。这样,第一安装部5411和第二安装部5412之间通过卡槽5414和卡扣5415配合卡接,有利于提高第一安装部5411和第二安装部5412的装配效率,简化清洁刷基座541的结构,提高第一安装部5411和第二安装部5412装配的稳定性。
而且,卡扣5415卡接在卡槽5414内时,卡扣5415相对于卡槽5414可运动,有利于实现第一安装部5411相对于第二安装部5412的运动,使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提高清洁刷542清扫滤网40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至图25所示,第一安装部5411包括第一侧部5416、第二侧部5417和连接部5413。连接部5413的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部5416和第二侧部5417的上侧,第一侧部5416和第二侧部5417的下侧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朝向第二安装部5412延伸。第一侧部5416、第二侧部5417和连接部5413共同构成第一安装部5411。
第一侧部5416和第二侧部5417朝向第二安装部5412延伸。弹性件543的一端与连接部5413抵接,弹性件543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安装部5412上设置的定位柱545上。第一侧部5416和第二侧部5417通过卡槽5414和卡扣5415的配合卡接,与第二安装部5412连接。当装配第一安装部5411与第二安装部5412时,第一侧部5416和第二侧部5417位于第二安装部5412的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壁的外侧,以形成对第二安装部5412的限位,避免弹性件543脱出。
清洁刷基座541中设置第一侧部5416、第二侧部5417和连接部5413以构成第一安装部5411,使第一安装部5411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有利于第一安装部5411与清洁刷542安装,使清洁刷542的安装更为牢固,避免清洁刷542从清洁刷基座541上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自清扫组件50还包括安装槽57。安装槽57设置在连接部5413的远离第二安装部5412的一侧。清洁刷542设置在安装槽57内。安装槽57的底面与清洁刷542的靠近第一卷轴52的一侧表面平齐,呈弧形,以使清洁刷542在与第一卷轴52抵接时,可以实现对滤网40的清扫,以及使由清扫产生的杂物可以从清洁刷542的表面落入清扫腔56内。这样,在自清扫组件50中设置安装槽57,有利于清洁刷542的安装,提高清洁刷542安装的稳定性,增加第一安装部5411对清洁刷542的限 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图22和图25所示,自清扫组件50与两个传动组件70连接。驱动组件60与两个传动组件70中的任一个连接。两个传动组件7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自清扫组件50的两端。驱动组件6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10的一端。
传动组件70包括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和第三齿轮73。第一齿轮71与第二齿轮72啮合。在两个传动组件70中,两个第一齿轮71分别设置在第二卷轴53的两端,两个第二齿轮72分别设置在第一卷轴52的两端,两个第三齿轮73分别设置在清洁刷基座541的两端。
驱动组件6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1和第二驱动电机62。第一驱动电机61与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2中的一者连接,且被配置为驱动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2中的任一者转动。第二驱动电机62与第三齿轮73连接,且被配置为驱动第三齿轮73转动。
以第一驱动电机61与第二齿轮72连接为例,当自清扫组件50运行自清扫模式时,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第二齿轮72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一卷轴52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同时第二齿轮72还带动第一齿轮71沿第二方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卷轴53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第二驱动电机62驱动第三齿轮73转动,以带动清洁刷基座541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当第二卷轴53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并放卷滤网40时,第一卷轴52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并收卷滤网40。
这样,在第二卷轴53和第一卷轴52的作用下,张紧在第二卷轴53和第一卷轴52之间的滤网40沿预定轨迹运动,使得清洁刷542与滤网40发生相对运动,以实现清洁刷542对滤网40的清扫。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卷轴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71连接,第二卷轴53通过第一齿轮71实现与基座51的转动连接。第一卷轴5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72连接,第一卷轴52通过第二齿轮72实现与基座51的转动连接。清洁刷基座5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齿轮73连接,清洁刷基座541通过第三齿轮73实现与基座51的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至图22所示,空调室内机100A包括两个自清扫组件50、两个驱动组件60和四个传动组件70。一个自清扫组件50、一个驱动组件60和两个传动组件70构成自清扫装置,即空调室内机100A包括两个所述自清扫装置。两个自清扫组件5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以一个所述自清扫装置为例,自清扫组件50与两个传动组件70连接,且两个传动组件70分别设置在自清扫组件50的两端。驱动组件60与靠近壳体10的侧壁的传动组件70连接。驱动组件60驱动传动组件70转动,以带动自清扫组件50转动。
由于两个自清扫组件50的两端分别设有传动组件70,因此,将自清扫组件50与壳体10安装时可以不用区分左右,有利于提高自清扫组件50的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驱动组件60还包括壳体部63和折弯部64。壳体部63与壳体10连接。折弯部64设置在壳体部63的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折弯部64的自由端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朝向基座51延伸。折弯部64、壳体部63和基座51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一驱动电机61和第二驱动电机62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这样,有利于降低水气或者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从而避免第一驱动电机61和第二驱动电机62的损坏,使得驱动组件60的使用寿命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图26和图27所示,基座本体511A包括两个端盖514和连接板516。两个端盖514分别设置在基座51的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板516连接两个端盖514,且位于两个端盖的远离背板13的一侧上。连接板516包括握持部5161,握持部5161设置在连接板516的顶部。握持部5161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朝向集尘盒55凹进。所述多个凹槽在连接板516上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这样,有利于用户在拆装自清扫组件50时握持自清扫组件50,从而提高自清扫组件 50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和图26所示,基座51还包括基座前盖513。基座前盖513设置在壳体10的前侧,且位于连接板516的下方。基座前盖513的下端与基座本体511A可拆卸地连接。基座前盖513的上端与基座本体511A转动连接。
基座前盖513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清扫腔56的前侧。这样,有利于实现对清扫腔56内的清洁刷542的清扫,提高清洁刷542的工作效率,并且在自清扫组件50内部的部件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基座前盖513对自清扫组件50内部的部件进行维护,以及有利于自清扫组件50内部的部件(如第二卷轴53、第一卷轴52和清洁刷542等)的安装和拆卸。
例如,随着自清扫组件50的长时间的工作,清洁刷542刷除滤网40上的杂物的能力降低。当需要对清洁刷542进行清扫时,可以通过打开基座前盖513,实现对清扫腔56内的清洁刷542进行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基座前盖513包括转轴5131。转轴5131设置在基座前盖513的沿壳体10长度方向的两端。基座本体511A还包括转轴孔,所述转轴孔设置在基座本体511A上。转轴5131与所述转轴孔配合卡接,以实现基座前盖513与基座本体511A的转动连接。这样,打开基座前盖513时,基座前盖513的下侧向上翻转,以实现打开清扫腔56的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清洁刷组件54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部546。至少一个限位部546设置在清洁刷基座541的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例如,至少一个限位部546包括一个限位部546,一个限位部546设置在第二安装部5412的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例如,至少一个限位部546包括两个限位部546,两个限位部546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部5412的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如图27所示,清洁刷组件54还包括止挡部547。止挡部547设置在清扫腔56的内壁上。
限位部546被配置为与止挡部547抵接,以限定清洁刷组件54的转动角度。当清洁刷组件54工作,且限位部546与止挡部547抵接时,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并清扫处于抵接处的滤网40上的杂物。在清洁刷组件54中设置限位部546和止挡部547,有利于限位清洁刷组件54的转动角度,使得清洁刷542在清洁刷基座541的作用下可以精确地与第一卷轴52抵接,实现对滤网40的清理,并降低清洁刷542与滤网40抵接时出现偏移的可能性。
例如,至少一个限位部546包括第一限位凸起5461和第二限位凸起5462。第一限位凸起5461和第二限位凸起5462设置在第二安装部5412的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且沿第二安装部5412的径向对称设置。
限位部546被配置为转动至第一位置,以使第一限位凸起5461与止挡部547抵接,从而使得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不接触,以及,限位部546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使第二限位凸起5462与止挡部547抵接,从而使得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
例如,当清洁刷组件5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且限位部546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凸起5461与止挡部547抵接,止挡部547限定限位部546继续转动,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不接触,第一限位凸起5461位于第二限位凸起5462的下方,清洁刷542位于清洁刷基座541中心轴线的下方。
当清洁刷组件54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且限位部546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第二限位凸起5462与止挡部547抵接,止挡部547限定限位部546继续转动,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并清扫处于抵接处的滤网40上的杂物。
第二限位凸起5462与止挡部547的抵接,使得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有利于避免清洁刷542在惯性的作用下与滤网40出现错位,降低清洁刷542的清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止挡部547包括第一止挡面5471和第二止挡面5472。 当限位部546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凸起5461与第一止挡面5471抵接,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不接触。当限位部546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第二限位凸起5462与第二止挡面5472抵接,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以刷除滤网40上的杂物。
第一止挡面5471的一端和第二止挡面5472的一端连接,且第一止挡面5471位于第二止挡面5472的下方。第一止挡面5471的另一端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朝向靠近背板13的方向,且向下倾斜延伸。第二止挡面5472的另一端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朝向靠近背板13的方向,且向上倾斜延伸。
例如,当清洁刷基座54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且限位部546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凸起5461与第一止挡面5471抵接。第一止挡面5471限定第一限位凸起5461继续转动,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不接触,第一限位凸起5461位于第二限位凸起5462的下方,清洁刷542位于清洁刷基座541中心轴线的下方。
在清洁刷基座54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且限位部546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凸起5461从与第一止挡面5471抵接变成分离,然后第二限位凸起5462与第二止挡面5472抵接,使得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以清扫滤网40。
这样,止挡部547中设置第一止挡面5471和第二止挡面5472,有利于第一限位凸起5461和第二限位凸起5462与止挡部547的抵接,提高限位部546与止挡部547抵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小清洁刷组件54的转动误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图25和图26所示,自清扫组件50还包括清扫件59。清扫件59设置在基座前盖513的靠近清扫腔56的一侧。例如,清扫件59与基座前盖513之间可通过粘结剂或者卡接结构连接。清扫件59设置在清扫腔56的与止挡部547相对的一侧的侧壁上。当限位部546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来回转动时,清扫件59被配置为清扫清洁刷542上的杂物。
例如,止挡部547设置在清扫腔56的后壁,清扫件59设置在清扫腔56的前壁。当滤网40上的杂物较多,需要对滤网40进行清扫时,限位部546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清洁刷542与第一卷轴52抵接,以清扫滤网40。在限位部546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清扫件59可以与清洁刷542接触,以清扫清洁刷542上的杂物,使清洁刷542处于较干净的状态。
这样,当第二限位凸起5462再次与止挡部547抵接时,被清扫件59清扫过的清洁刷542可以更好地清扫滤网40上的杂物,提高清洁刷组件54对滤网40的清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和图25所示,基座前盖513还包括避让段5132和延伸段5133。避让段5132以及延伸段5133的结构与以下第一盖体812的避让段5132以及延伸段5133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基座51还包括基座后盖515。基座后盖515设置在两个端盖514之间,且基座后盖515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设置在清扫腔56的后侧。基座后盖515与基座前盖513相对,基座后盖515与基座本体511A转动连接。基座后盖515包括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置在基座后盖515上。所述连接槽的朝向清洁刷组件54的一侧敞开。所述连接槽内设有密封件。
当关闭基座后盖515,以关闭清扫腔56的后侧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密封基座后盖515与第一卷轴52之间的间隙。当打开基座后盖515,以打开清扫腔56的后侧时,所述密封件与第一卷轴52彼此间隔开。也即,当基座后盖515与基座本体511A连接时,基座本体511A朝向第一卷轴52的一侧上设有所述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内设有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连接槽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密封件的后侧位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密封件的前侧伸出所述连接槽,且与第一卷轴52抵接。例如,所述密封件为具有较高的回弹性的由聚氨酯发泡过的海绵。
这样,在基座后盖515上设置所述连接槽,在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所述密封件,可以使清扫腔56的第一开口563处通过所述密封件与第一卷轴52抵接,以形成对第一开口563 处的密封,有利于避免清扫腔56内的灰尘流向风机组件30或者室内换热器20,延长空调室内机100A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第二开口564的宽度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倾斜设置,即第二开口564的横截面积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减小。第二开口564位于清扫腔56的底部。第二开口564的靠近清扫腔56的一端开口较大,靠近集尘盒55的一端开口较小。
当清洁刷542清扫滤网40上的杂物时,部分杂物会由于清洁刷542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飞溅到清扫腔56的内壁上。将第二开口564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口径减小,有利于使灰尘流向集尘盒55,避免清扫腔56的侧壁出现死角导致灰尘的聚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清扫腔56还包括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设置在清扫腔56的下部。第一延伸段561连接在清扫腔56的前壁上,第二延伸段562连接在清扫腔56的后壁上,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之间限定出第二开口564。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之间的距离减小。
例如,第一延伸段561的一端与清扫腔56的前壁的底部连接,且位于清洁刷542的下方。第一延伸段561的另一端朝向集尘盒55倾斜延伸。第二延伸段562的一端与清扫腔56的后壁的底部连接,且位于清洁刷542的下方。第二延伸段562的另一端朝向集尘盒55倾斜延伸。
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也即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的另一端同时朝向集尘盒55的中心倾斜延伸,以使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构造为漏斗形的第二开口564。
此外,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的另一端与清扫腔56的底部平齐,以避免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对集尘盒55的安装产生干涉。
这样,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之间的距离减小,有利于使清洁刷542刷除的杂物落入集尘盒55中,降低杂物在清扫腔56内部或者第二开口564处积存的可能性,以及降低杂物落入集尘盒55以外区域的风险。并且,第一延伸段561和第二延伸段562整体位于清洁刷542的下方,有利于引导从滤网40上清扫下的杂物落入集尘盒55内,避免杂物在清扫腔56内堆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和图25所示,自清扫组件50还包括插接部58。插接部58设置在连接板516上,且可以相对于连接板516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运动。当自清扫组件50安装于壳体10上时,插接部58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运动至一部分伸出基座51的端部,并与壳体10配合卡接,以实现自清扫组件50的安装。在需要拆卸自清扫组件50时,拨动插接部58,使插接部58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朝向基座51的中心移动,以将插接部58与壳体10分离,实现自清扫组件50从壳体10上的拆卸。
在自清扫组件50中设置插接部58,有利于安装和拆卸自清扫组件50,提高安装和拆卸自清扫组件50的效率。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1000的又一种基座81。参照图28和图29,基座81包括基座本体811、第一盖体812、第二盖体813。基座本体811、第一盖体812和第二盖体813共同限定出清扫腔86。清扫腔86的顶部敞开,以形成第一开口,清扫腔86的底部敞开,以形成第二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和图28,支架312设置于基座本体811的靠近壳体100的进风口110的一侧,且沿壳体100的厚度方向(如图32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1,第一盖体812可转动地连接在基座本体811的一侧(如前侧),且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清扫腔56的所述一侧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盖体813可转动地连接在基座本体811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如后侧),且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清扫腔56的所述另一侧的至少一部分。
这样,设置能够相对基座本体811转动的第一盖体812以及第二盖体813,便于第一卷轴330、第二卷轴340和第一清洁刷320等部件的安装和拆卸,以对清扫腔86内的第一清洁刷320进行彻底地清理,或对第一卷轴330、第二卷轴340进行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8和图31,基座本体811包括两个端盖814、第一连接件815和第二连接件816。两个端盖814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卷轴330、第二卷轴340和第一清洁刷320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端盖814之间。第一连接件815和第二连接件816均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如图10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连接件815连接在两个端盖814的一侧(如前侧)之间。第二连接件816连接在两个端盖814的另一侧(如后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812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端盖814的前侧之间,且第一连接件815位于第一盖体812的上方。第一盖体812与第二连接件816相对设置,第一盖体812与第二连接件816之间限定出清扫腔86。第二盖体813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端盖814的后侧之间,且第二连接件816位于第二盖体813的下方。第二盖体813与第一连接件815相对设置,第二盖体813与第一连接件815之间限定出第一开口。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盖体812为清扫腔86的一部分,第一盖体812可以在清扫腔86的前侧形成对清扫腔86的封闭。在需要打开清扫腔56的前侧的情况下,第一盖体812可转动至与第一连接件815止抵。在需要打开清扫腔56的后侧的情况下,第二盖体813可转动至与第二连接件816止抵。
由此,在两个端盖814之间设置第一连接件815和第二连接件816,且第一连接件815和第二连接件816连接两个端盖814,可以增加基座81的结构强度,且便于在打开第一盖体812和第二盖体813时能够形成对第一盖体812和第二盖体813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8和图31,第一连接件815包括第一子连接件8151和第二子连接件8152。第一子连接件8151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即如图32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子连接件8152的靠近进风口110的一端(即上端)与第一子连接件8151的下端相连。沿壳体100的厚度方向,第二子连接件8152的靠近第一盖体812的一端(即下端)朝向第一清洁刷320倾斜延伸。
第一子连接件8151和第二子连接件8152的设置,可以保证基座本体811的结构强度。由于第一卷轴330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可能导致滤网40上的杂物掉落,因此将第二子连接件8152设置为自上向下朝向第一清洁刷320延伸,不仅能够减小自清扫组件300的体积,还能够使滤网40所掉落的杂物快速地沿着第二子连接件8152落入清扫腔86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1至图33,第一盖体812的靠近进风口110的一侧(即上侧)和远离进风口110的一侧(即下侧)中的一侧与两个端盖814可转动地连接。例如,第一盖体812沿壳体100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侧与两个端盖814可转动连接。以此,第一盖体812的下侧可向上翻转,以打开清扫腔86的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8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一盖体812的靠近进风口110的一侧和远离进风口110的一侧侧中的另一侧与两个端盖814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孔8121和第一配合部。第一定位孔8121形成于第一盖体812和端盖814中的一个,第一配合部设置于第一盖体812和端盖814中的另一个。第一配合部与第一定位孔8121可拆卸连接。
例如,第一定位孔8121形成于第一盖体812,且位于第一盖体812的沿壳体100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下侧,第一配合部设于两个端盖814中至少之一的邻近清扫腔86的一侧。若第一配合部配合卡接在第一定位孔8121内,则第一盖体812保持清扫腔86的前侧关闭。若第一配合部与第一定位孔8121分离,则第一盖体812适于绕第一盖体812的上侧转动以打开清扫腔56的前侧。
由此,通过在第一盖体812和端盖814中的一个上设置第一配合部,另一个上设置第一定位孔8121,通过第一配合部与第一定位孔8121配合卡接,来实现第一盖体812和端 盖814的可拆卸连接,能够降低基座81的拆卸难度,便于在需要清理第一清洁刷320时能够打开清扫腔86进行清洁。并且,由于第一定位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空调室内机1000的成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第一盖体812沿壳体100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下侧与两个端盖814可转动连接。此时,第一盖体812可以向下翻转,以实现清扫腔86前侧的开启。第一定位孔8121设置在第一盖体812两端的上侧,第一配合部设置在两个端盖814的上侧。第一盖体812可以向上翻转,以使第一配合部与第一定位槽配合卡接,来实现清扫腔86前侧的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1,第一盖体812包括第一本体8120以及第一枢转轴8122,第一枢转轴8122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8120的靠近进风口110的一侧(即上侧),且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端盖814上分别形成有第一枢转孔8142,第一枢转孔8142与第一枢转轴8122相对设置。第一枢转轴812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配合卡接在两个端盖814的第一枢转孔8142内,以实现第一盖体812转动。
例如,第一枢转轴8122设于第一本体8120的远离清扫腔86中心的一侧。第一盖体812的下侧绕第一枢转孔8142的中心轴线可转动,以打开和关闭清扫腔56的一侧(如前侧)。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枢转轴8122设于第一盖体812的上侧,可以便于增加第一盖体812与基座本体811连接的稳定性。并且,便于第一盖体81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实现对清扫腔86前侧的关闭,以提高清扫腔86的密封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枢转轴8122设置在两个端盖814邻近清扫腔56中心的一侧,将第一枢转孔8142设置在第一盖体812沿壳体100长度方向的两端,以此来实现第一盖体812和端盖814的配合卡接。
由此,在两个端盖814和第一盖体812上分别设置第一枢转孔8142和第一枢转轴8122,通过第一枢转轴8122和第一枢转孔8142的配合卡接,来实现第一盖体812与两个端盖814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打开第一盖体812对清扫腔56的内部进行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1,第一本体8120包括避让段8123以及延伸段8124。避让段8123位于两个端盖814之间,且朝向远离第一清洁刷3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凸出。沿壳体100的厚度方向,避让段8123与第一清洁刷320相对。避让段8123被配置为避让第一清洁刷320。第一枢转轴8122设于避让段8123的远离第一清洁刷320的一侧。
延伸段8124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延伸,避让段8123位于延伸段8124的上方。即延伸段8124的上端与避让段8123的下端相连,延伸段8124的下端与集尘盒350配合卡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盖体812与基座本体811配合卡接时,延伸段8124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的远离避让段8123的一端与集尘盒350的上部配合卡接。也即集尘盒350在与基座本体811装配时,集尘盒350的上部与第一盖体812配合卡接,以在基座本体811的前侧和下侧对清扫腔86进行密封。
由此,避让段8123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盖体812对清扫腔86内部第一清洁刷320等部件的安装以及转动等产生干涉。延伸段8124能够形成对清扫腔86前侧的密封,便于第一盖体812与基座本体811的安装。
进一步地,参照图32和图33,避让段8123形成为朝向远离第一清洁刷3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避让段8123的中心线与第一清洁刷320的中心轴线重合。即,避让段8123与第一清洁刷320同轴设置。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盖体812在与基座本体811配合卡接时,与第一清洁刷320产生干涉。并且,能够增加对基座81空间的利用率,减小自清扫组件50的体积,有利于自清扫组件300的集成化和小型化设计。另一方面,限定了第一盖体812与第一清洁刷320之间的间距,使第一清洁刷320滚动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颗粒物等能够沿避让段8123掉落 在集尘盒350内,减小清扫腔86内部的扬尘,提高杂物静置的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1至图33,第一枢转轴8122连接在避让段8123的远离第一清洁刷320的一侧。第一盖体812还包括连接部8125,连接部8125设置于第一枢转轴8122与避让段8123之间。也即,第一枢转轴8122通过连接部8125连接在避让段81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3,第一枢转轴8122的邻近第一卷轴330的一侧表面,与连接部8125的邻近第一卷轴330的一侧的第一表面相切,或,第一枢转轴8122的邻近第一卷轴330的一侧表面,位于连接部8125的所述第一表面的远离第一卷轴330的一侧。
也即,第一枢转轴8122和连接部8125位于避让段8123远离第一清洁刷320的一侧,且第一枢转轴8122与连接部8125的所述第一表面平齐,且第一枢转轴8122邻近第一卷轴330的一侧的表面与第一连接件815远离第一卷轴330一侧的第二表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避让段8123的上端至少部分位于连接部8125的邻近第一卷轴52的一侧。在第一盖体812关闭的情况下,第二子连接件8152的靠近第一清洁刷320的一端的端面,与避让段8123的远离第一清洁刷320的一侧表面(避让段8123上端的表面)止抵,且第二子连接件8152的远离第一卷轴330的一侧表面,与连接部8125的所述第一表面止抵。以此,增加避让段8123与第一连接件815连接处的密封性,以避免清扫腔86内的灰尘从连接处溢出。
参照图31,第一本体8120还包括卡合部8126,卡合部8126朝向清扫腔86的内部延伸。第一定位孔8121设于卡合部8126靠近清扫腔86的一侧,以与基座本体811配合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1和图33,第二盖体813包括第二本体8130、第一延伸部871和第二延伸部872。第一延伸部871和第二延伸部872设于第二本体8130的下端。第一延伸部871自上向下朝向第一清洁刷320倾斜延伸。第二延伸部872设于第一延伸部871的远离第一卷轴330的一侧,且第二延伸部872自上向下朝向远离第一清洁刷320的方向倾斜延伸。
第一延伸部871和第二延伸部872之间限定出避让槽8131。避让槽8131被配置为避让第二连接件816的靠近第二本体8130的一端(即上端)。避让槽8131的邻近第一清洁刷320的一侧敞开。在第二盖体813关闭的情况下,第二连接件816的上端适于与避让槽8131的内壁止抵。由此,避让槽8131能够形成对第二盖体813的限位,且保证了第二盖体813与第二连接件816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体813还包括第二枢转轴8132。例如,第二盖体813包括两个第二枢转轴8132。两个第二枢转轴8132分别设置于第二延伸部872的沿壳体100长度方向的端部。两个端盖814上与第二枢转轴8132相对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枢转孔8144。第二枢转轴8132与第二枢转孔8144配合卡接,以实现在第二盖体813与两个端盖814的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9至图31,第二本体8130上形成有安装槽87,安装槽87的面向第一卷轴330的一侧敞开。基座81还包括密封件88,密封件88设于安装槽87内。密封件88与安装槽87可拆卸连接。
在第二盖体813关闭的情况下,密封件88被配置为密封第二盖体813与第一卷轴330之间的间隙。在第二盖体813打开的情况下,密封件88与第一卷轴330彼此间隔开。也即,密封件88的后侧位于安装槽87内,密封件88的前侧伸出安装槽87与第一卷轴330止抵。密封件88可以为聚氨酯发泡过的海绵。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件88的中心线与第一卷轴330的中心轴线在壳体100的前后方向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
由此,在第二盖体813上形成安装槽87,在安装槽87内设置密封件88,可以在清扫腔86的第一开口处,通过密封件88与第一卷轴330的止抵,形成对第一开口处的密封,避免清扫腔86内的灰尘随空气流向风机组件700或者室内换热器600,增加空调室内机 1000的使用寿命。并且,密封件88与第一卷轴330相切,以保持抵接,可以对第一卷轴330上卷绕的滤网40进行二次清洁,以提高滤网210的过滤效果以及自清扫组件300的过滤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1至图33,第二本体8130还包括第三延伸部873、第四延伸部874和第五延伸部875。第三延伸部873和第四延伸部874分别位于第五延伸部875的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的两端,且第三延伸部873位于第四延伸部874的上方。第三延伸部873和第四延伸部874均向前延伸,第三延伸部873、第四延伸部874和第五延伸部875共同限定出安装槽87。
也即,第二盖体813在邻近第一卷轴330的一侧设有第三延伸部873和第四延伸部874,第三延伸部873和第四延伸部874分别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密封件88设于第三延伸部873和第四延伸部874之间。这样,能够简化基座81的结构,且便于密封件88的安装。第三延伸部873、第四延伸部874和和第五延伸部875可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9和图30,基座8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二盖体813的靠近进风口110的一侧(即上侧)与两个端盖814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定位孔8143和第二配合部8133,第二定位孔8143形成于第二盖体813和两个端盖814中的一个,第二配合部8133设置于第二盖体813和端盖814中的另一个。第二配合部8133与第二定位孔8143可拆卸连接。
例如,两个端盖814上分别形成有第二定位孔8143。第二盖体813的上部设有两个第二配合部8133。两个第二配合部8133分别位于第二盖体813的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参照图30,两个第二配合部8133分别设在第三延伸部873的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盖体813适于绕第二枢转孔8144的中心轴线转动,以使密封件88与第一卷轴330彼此间隔开。第二定位孔8143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者圆形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位孔8143也可以设于第二盖体813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在两个端盖814邻近清扫腔56的一侧设置第二配合部8133。第二盖体813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与端盖814分离。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第二定位孔8143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配合部8133的横截面积,以便于第二配合部8133与第二定位孔8143的配合卡接。
由此,在端盖814上设置第二定位孔8143,在第二盖体813上设置第二配合部8133,第二盖体813与端盖814之间通过第二定位孔8143和第二配合部8133配合卡接实现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简单,且便于第二盖体813打开清扫腔86的后侧,以对密封件88进行清洁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8,第二清洁刷370还可设置于基座本体811的第二连接件816靠近清扫腔86的一侧,以刷除第一清洁刷320上的杂物。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公开范围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例的某些要素进行修改和替换。本申请的范围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制。

Claims (20)

  1.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包括进风口;
    至少一个滤网,所述至少一个滤网覆盖所述进风口;以及
    至少一个自清扫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滤网对应,所述自清扫组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内限定出清扫腔;所述清扫腔的顶部敞开,以形成第一开口,且所述清扫腔的底部敞开,以形成第二开口;
    第一卷轴,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卷轴与所述滤网的一端连接;
    第二卷轴,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靠近所述进风口方;所述第二卷轴与所述滤网的另一端连接;
    第一清洁刷,设于所述清扫腔内,且被配置为在所述滤网卷绕在所述第一卷轴上,或从所述第一卷轴上释放的过程中,清扫所述滤网上的杂物;以及
    集尘盒,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且被配置为收集所述第一清洁刷上掉落的杂物;
    其中,所述基座包括:
    基座本体;
    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一侧;和
    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基座本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共同限定出所述清扫腔;所述第一盖体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清扫腔的所述一侧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盖体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清扫腔的所述另一侧的至少一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基座本体包括:
    两个端盖,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盖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两个端盖的一侧之间;所述第二盖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两个端盖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之间;所述第一卷轴、所述第二卷轴和所述清洁刷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两个端盖之间;
    第一连接件,连接在所述两个端盖的所述一侧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所述两个端盖的所述另一侧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盖体的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限定出所述清扫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一盖体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和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中的一侧与所述两个端盖可转动地相连;
    所述基座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和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中的另一侧与所述两个端盖中的至少一个端盖之间,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
    第一定位孔,形成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端盖中的一个;以及
    第一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端盖中的另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两个端盖上分别形成有第一枢转孔;
    所述第一盖体包括:
    第一本体;以及
    第一枢转轴,所述第一枢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枢转轴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枢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两个端盖的所述第一枢转孔内;
    所述第一盖体的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绕所述第一枢转孔的中心轴线可转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清扫腔的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
    避让段,位于所述两个端盖之间,所述避让段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清洁刷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凸出;以及
    延伸段,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延伸段的下端与所述集尘盒配合卡接;
    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轴连接在所述避让段的远离所述第一清洁刷的一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转轴与所述避让段之间;所述第一枢转轴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满足以下之一:
    所述第一枢转轴与所述连接部的邻近所述第一卷轴的一侧的第一表面相切;和
    所述第一枢转轴的邻近所述第一卷轴的一侧表面位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远离所述第一卷轴的一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第一子连接件,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子连接件,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相连;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清洁刷倾斜延伸。
  8. 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二盖体上形成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被配置为避让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靠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端;所述避让槽的邻近所述第一清洁刷的一侧敞开,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一端适于与所述避让槽的内壁止抵。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二盖体包括:
    第二本体;
    第一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在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一清洁刷倾斜延伸;以及
    第二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朝远离所述第一清洁刷的方向倾斜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限定出所述避让槽。
  10. 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二盖体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一侧敞开,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密封件;
    在所述第二盖体关闭所述清扫腔的所述另一侧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密封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卷轴之间的间隙;
    在所述第二盖体打开所述清扫腔的所述另一侧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卷轴彼此间隔开。
  11. 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二盖体的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与所述两个端盖可转动地相连;
    所述基座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二盖体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与所述两个端盖中的至少一个端盖之间,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
    第二定位孔,形成于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端盖中的一个;以及
    第二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端盖中的另一个;
    其中,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两个端盖上分别形成有第二枢转孔;
    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本体:以及
    两个第二枢转轴,所述两个第二枢转轴分别设置于第二本体的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的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二枢转轴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两个端盖的所述第二枢转孔内;
    所述第二盖体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绕所述第二枢转孔的中心轴线可转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清扫腔的所述另一侧。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至少一个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至少一个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被配置为在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至少一个自清扫组件运动,以使所述至少一个自清扫组件清扫附着于所述至少一个滤网上的杂物;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沿相反方向转动,以驱动所述滤网沿预定轨迹运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的任一个驱动组件包括一个驱动电机以及一个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所述至少一个传动组件中的任一个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从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卷轴的一端,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以及
    第二从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卷轴的一端,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清洁刷的一端;以及
    中间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清洁刷以与所述滤网运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中的任一个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至少一个传动组件中的任一个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卷轴的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卷轴的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以及
    第三齿轮,设置在所述清洁刷的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者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卷轴以及所述第二卷轴运转;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三齿轮连接,以驱动所述清洁刷运转。
  17.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自清扫 组件包括一个自清扫组件,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包括一个驱动组件,所述至少一个传动组件包括两个传动组件;其中,所述两个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一个自清扫组件的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一个驱动组件与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的传动组件连接。
  18.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自清扫组件包括多个自清扫组件,所述多个自清扫组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一个传动组件包括多个传动组件,所述多个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自清扫组件的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满足以下之一:
    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组件,所述多个驱动组件分别通过所连接的传动组件驱动对应的自清扫组件工作;或
    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包括一个驱动组件,所述基座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杆,所述多个传动组件之间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连杆连接,所述一个驱动组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连杆以及所述多个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多个自清扫组件工作。
  19.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滤网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部和封堵部,所述过滤部被配置为过滤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所述封堵部被配置为阻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
    其中,当所述滤网沿预定轨迹运动时,所述滤网在过滤位置和封堵位置之间运动;
    当所述滤网处于所述过滤位置时,所述过滤部覆盖所述进风口;
    当所述滤网处于所述封堵位置时,所述封堵部覆盖所述进风口。
  20. 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自清扫组件还包括第二清洁刷,设置于所述集尘盒和所述基座之一,所述第二清洁刷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清洁刷上附着的杂物刷除至所述集尘盒内。
PCT/CN2023/125713 2022-12-30 2023-10-20 空调室内机 WO202413957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6010.4 2022-12-30
CN202223608409.0 2022-12-30
CN202223602180.X 2022-12-30
CN202223605045.0 2022-12-30
CN202321340922.8 2023-05-29
CNPCT/CN2023/096723 2023-05-29
CNPCT/CN2023/105581 2023-07-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39579A1 true WO2024139579A1 (zh) 2024-07-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62790B1 (en) Air conditioner with a filter cleaning arrangement
CN114963339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WO2024139579A1 (zh) 空调室内机
KR10249384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WO2017092156A1 (zh) 除尘模块及挂壁式空调器
WO2024139544A1 (zh) 空调器室内机
JP4165245B2 (ja) 空気調和機
EP2181291B1 (en) Air conditioner
WO2024139599A1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4139550A1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4093950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1633789B1 (ko) 공기조화기
WO2024093948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231941A1 (zh) 空调室内机
JP4428031B2 (ja) 空気調和機
JP416524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278686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20090022103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893649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2018696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93659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20038617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132332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958913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48287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