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114533A1 - 滚筒洗衣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 - Google Patents

滚筒洗衣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114533A1
WO2024114533A1 PCT/CN2023/134041 CN2023134041W WO2024114533A1 WO 2024114533 A1 WO2024114533 A1 WO 2024114533A1 CN 2023134041 W CN2023134041 W CN 2023134041W WO 2024114533 A1 WO2024114533 A1 WO 202411453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inner drum
drum
water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1340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梁启队
黄本财
吕佩师
Original Assignee
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411453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114533A1/zh

Links

Abstract

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滚筒洗衣机的洗涤方式存在内外筒之间的细菌会附着在衣物上而造成衣物二次污染的问题。为此目的,本控制方法包括:以交替方式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内筒(1)转动;在喷淋装置启动之后,获取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高度;当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间隙腔排水,以使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1)不接触,保证喷淋至待洗涤衣物上的水和/或洗涤液始终是干净的,不会进行重复利用,能够避免将间隙腔内的细菌带入内筒(1)并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不会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滚筒洗衣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
本申请要求2022年12月02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2211543213.X、2023年02月27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2310173417.7、2023年01月31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2310048381.X、2023年03月31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2310338633.2的优先权,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常见的家用衣物洗涤设备,根据洗涤方式进行分类,洗衣机可大致分为波轮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现有滚筒洗衣机的洗涤方式一般为先向内外筒之间进水,使得水位高于内筒,衣物浸泡于水中,通过内筒旋转“摔打”衣物进行洗涤。若洗衣机使用时间较长,内外筒之间必定会滋生细菌,这样用户再使用洗衣机对衣物进行洗涤时,会使得衣物有二次污染的可能,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方案一:CN202211543213.X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滚筒洗衣机的洗涤方式存在内外筒之间的细菌会附着在衣物上而造成衣物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所述滚筒洗衣机包括内筒、外筒和喷淋装置,所述内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用于容纳待洗涤衣物,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间隙腔,所述喷淋装置设置成能够向所述内筒内喷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以交替方式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所述内筒转动,以便对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进行活水冲洗;S2,在所述喷淋装置启动之后,获取所述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高度;S3,当所述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所述间隙腔排水,以使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所述内筒不接触。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洗涤阶段和漂洗阶段,喷淋装置通过直接向内筒中的待洗涤衣物进行喷淋,使喷淋的水和/或洗涤液先进入内筒与待洗涤衣物进行接触,再进入间隙腔,最后再经间隙腔排出,以使喷淋至待洗涤衣物上的水和/或洗涤液始终是干净的,不会进行重复利用,同时,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不接触,内筒在进行转动时,间隙腔内的水不会跟随内筒的转动再次进入内筒,能够避免将间隙腔内的细菌带入内筒并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不会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而且,由于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不接触,使内筒在转动时无需克服因与水接触而带来的阻力,因此与现有的滚筒洗衣机相比,降低功耗。
此外,通过采用喷淋的方式实现对衣物的洗涤和漂洗,使水和/或洗涤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洒在衣物上,保证衣物的洗涤和漂洗效果,同时还具有节水的效果。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S11,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S12,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S13,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1中,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和S12,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和S13。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控制喷淋和内筒转动交替进行,一方面能够使待洗涤衣物在内筒转动的时候分散开,避免衣物叠放,使所喷淋的水和/或洗涤液能够更加均匀的喷淋在待洗涤衣物上,另一方面,形成点动进水的方式,能够保证进入间隙腔内进水水位的精确性,以确保精准控制排水,避免因排水不及时导致内筒与间隙腔内的水接触。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包括: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S110, 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S120,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S13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1中,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0和S120,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0和S130。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10进一步包括: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交替方式执行下列步骤:S110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S1200,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的洗涤阶段;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然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的洗涤阶段;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然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的洗涤阶段;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的漂洗阶段;“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在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的同时,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的漂洗阶段;“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的操作交替进行。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控制方法的隔离洗涤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的同时或之后,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或水蒸汽。
通过采用供应热风或蒸汽的方式对衣物进行熏蒸,在洗涤阶段,能够激活投放至内筒中的洗涤液所含酶的活性,与衣物更好的融合,促进污渍去除和清洁,同时还能减少洗涤液用量,降低漂洗次数,使衣物在漂洗阶段更易被漂洗干净,提升洗涤洁净度。而且,由于衣物处于汽态的环境中,相比较现有衣物浸泡在水中相比,能够使衣物受热更加均匀,能量传递效率更高,同时还能在洗涤的同时对内筒的环境衣物进行杀菌消毒。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筒洗衣机还包括烘干系统,“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所述烘干系统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并且/或者,所述滚筒洗衣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底部的加热元件,“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所述外筒内底部的洗涤水以产生水蒸汽。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控制方法的隔离洗涤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喷淋装置启动之前,执行正常洗涤进水并获取所述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变化量;当所述实际水位变化量高于预设水位变化量时,控制所述喷淋装置正常启动。
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喷淋装置启动之前,获取所述内筒内的待洗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基于待洗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控制水和/或洗涤剂的喷淋量。
方案二:CN202310173417.7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洗涤设备的洗涤方式存在内外筒之间的细菌会附着在衣物上而造成衣物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所述洗涤设备包括内筒、外筒和喷淋装置,所述内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用于容纳待洗涤衣物,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间隙 腔,所述喷淋装置设置成能够向所述内筒内喷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洗涤阶段,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在漂洗阶段,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与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操作交替进行;在整个程序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S11,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S12,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S13,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和S12,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和S13。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S11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S120,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S13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0和S120,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0和S130。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交替方式执行下列步骤:S110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S1200,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然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然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整个洗涤过程中,喷淋装置通过直接向内筒中的待洗涤衣物进行喷淋,使喷淋的水和/或洗涤液先进入内筒与待洗涤衣物进行接触,再进入间隙腔,最后再经间隙腔排出,以使喷淋至待洗涤衣物上的水和/或洗涤液始终是干净的,同时,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不接触,内筒在进行转动时,间隙腔内的水不会跟随内筒的转动再次进入内筒,能够避免将间隙腔内的细菌带入内筒并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不会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而且,由于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不接触,使内筒在转动时无需克服因与水接触而带来的阻力,因此与现有的滚筒洗衣机相比,能降低功耗。此外,通过采用喷淋的方式实现对衣物的洗涤,使水和/或洗涤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洒在衣物上,保证衣物的洗涤效果,同时还具有节水的效果。
此外,通过采用控制喷淋和内筒转动交替进行的漂洗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待洗涤衣物在内筒转动的时候分散开,避免衣物叠放,使所喷淋的混合溶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淋在待洗涤衣物上,提升漂洗效果;另一方面,形成点动进水的方式,能够保证进入间隙腔内进水水位的精确性,以确保精准控制排水,避免因排水不及时导致内筒与间隙腔内的水接触。
方案三:CN202310048381.X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洗涤设备的洗涤方式存在内外筒之间的细菌会附着在衣物上而造成衣物二次污染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所述洗涤设备包括内筒、外筒和喷淋装置,所述内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内,用于容纳待洗涤衣物,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间隙腔,所述喷淋装置设置成能够向所述内筒内喷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所述内筒转动;在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的同时、之前或之后,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在整个洗涤过程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 所述内筒接触。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整个洗涤过程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整个洗涤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高度;当所述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所述间隙腔排水,以使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整个洗涤过程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整个洗涤过程中,保持所述间隙腔处于排水状态,以使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烘干系统,“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所述烘干系统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系统是热泵烘干系统和/或电热烘干系统。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漂洗阶段,在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的同时,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漂洗阶段,交替执行下面两个操作: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以及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喷淋装置启动之前,执行正常洗涤进水并获取所述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变化量;当所述实际水位变化量高于预设水位变化量时,控制所述喷淋装置正常启动。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喷淋装置启动之前,获取所述内筒内的待洗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基于待洗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控制水和/或洗涤剂的喷淋量。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洗涤设备,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成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整个洗涤过程中,喷淋装置通过直接向内筒中的待洗涤衣物进行喷淋,使喷淋的水和/或洗涤液先进入内筒与待洗涤衣物进行接触,再进入间隙腔,最后再经间隙腔排出,以使喷淋至待洗涤衣物上的水和/或洗涤液始终是干净的,同时,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不接触,内筒在进行转动时,间隙腔内的水不会跟随内筒的转动再次进入内筒,能够避免将间隙腔内的细菌带入内筒并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不会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而且,由于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不接触,使内筒在转动时无需克服因与水接触而带来的阻力,因此与现有的洗涤设备相比,降低功耗。此外,通过采用喷淋的方式实现对衣物的洗涤,使水和/或洗涤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洒在衣物上,保证衣物的洗涤效果,同时还具有节水的效果。
通过采用供应热风的方式对衣物进行熏蒸,在洗涤阶段,能够激活投放至内筒中的洗涤液所含酶的活性,与衣物更好的融合,促进污渍去除和清洁,同时还能减少洗涤液用量,降低漂洗次数,使衣物在漂洗阶段更易被漂洗干净,提升洗涤洁净度。而且,由于衣物处于汽态的环境中,相比较现有衣物浸泡在水中相比,能够使衣物受热更加均匀,能量传递效率更高,同时还能在洗涤的同时对内筒的环境和衣物进行杀菌消毒。
方案四:CN202310338633.2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洗涤设备的洗涤方式存在内外筒之间的细菌会附着在衣物上而造成衣物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所述洗涤设备包括内筒、外筒和喷淋装置,所述内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用于容纳待洗涤衣物,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间隙腔,所述喷淋装置设置成能够向所述内筒内喷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所述内筒转动;在所述喷淋装置停止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所述间隙腔停止排水时,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在整个程序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喷淋装置停止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所述间隙腔停止排水时,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停止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之后,先控制所述内筒转动;所述间隙腔处于停止排水状态,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喷淋装置停止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所述间隙腔停止排水时,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停止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之后,先控制所述内筒转动;所述间隙腔处于排水状态,并且在所述间隙腔停止排水的同时或之后,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整个程序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在整个程序中,实时获取所述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高度;当所述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所述间隙腔排水,以使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间隙腔排水”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控制所述间隙腔间歇性排水。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间隙腔间歇性排水”的步骤具体包括交替执行以下步骤:控制所述间隙腔排水第一预设时间;控制所述间隙腔停止排水第二预设时间。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底部的加热元件,“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所述外筒内底部的洗涤水以产生水蒸汽。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的内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加热元件是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电加热管。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漂洗阶段,在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的同时,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漂洗阶段,交替执行下面两个操作: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以及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整个洗涤过程,喷淋装置通过直接向内筒中的待洗涤衣物进行喷淋,使喷淋的水和/或洗涤液先进入内筒与待洗涤衣物进行接触,再进入间隙腔,最后再经间隙腔排出,以使喷淋至待洗涤衣物上的水和/或洗涤液始终是干净的,不会进行重复利用,同时,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不接触,内筒在进行转动时,间隙腔内的水不会跟随内筒的转动再次进入内筒,能够避免将间隙腔内的细菌带入内筒并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不会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而且,由于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不接触,使内筒在转动时无需克服因与水接触而带来的阻力,因此与现有的洗涤设备相比,降低功耗。此外,通过采用喷淋的方式实现对衣物的洗涤,使水和/或洗涤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洒在衣物上,保证衣物的洗涤效果,同时还具有节水的效果。
通过在喷淋装置停止向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间隙腔停止排水时,向外筒内供应水蒸汽,以避免因间隙腔内的水位不稳定导致刚加热的洗涤水被排掉,这样的话就会造成能源浪费,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能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洗衣机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方案一:CN202211543213.X,图1至图4,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中在洗涤阶段步骤S1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中在漂洗阶段步骤S1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方案二:CN202310173417.7,图5至图7,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七;
图5是本发明滚筒洗衣机的正面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完整步骤流程图。
方案三:CN202310048381.X,图8至图9,实施例八;
图8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完整步骤流程图。
方案四:CN202310338633.2,图10至图12,实施例九;
图10是本发明的洗涤设备的正面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完整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方案一:CN202211543213.X,图1至图4,实施例一;
1、内筒;2、外筒;3、窗垫。
方案二:CN202310173417.7,图5至图7,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七;
1、内筒;2、外筒;4、间隙腔。
方案四:CN202310338633.2,图10至图12,实施例九;
1、内筒;2、外筒;21、凹槽;3、窗垫;4、间隙腔;5、加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关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尽管本申请中按照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些顺序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步骤。
方案一:CN202211543213.X,图1至图4,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
首先参阅图1,该图为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包括内筒1、外筒2和喷淋装置(图中未示出),内筒1可转动地设置在外筒2内,内筒1用于容纳待洗涤衣物,内筒1与外筒2之间形成有间隙腔(图1中未示出),外筒2前结构的开口端部设置有窗垫3,喷淋装置安装在窗垫3上并设置成能够向内筒1内喷淋。
然后参阅图2,该图为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该控制方法用于滚筒洗衣机的洗涤阶段和漂洗阶段。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以交替方式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内筒1转动,以便对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进行活水冲洗;
步骤S2,在喷淋装置启动之后,获取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高度;
步骤S3,当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间隙腔排水,以使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1不接触。
其中,在间隙腔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检测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高度。
在洗涤阶段和漂洗阶段,喷淋装置通过直接向内筒1中的待洗涤衣物进行喷淋,使喷淋的水和/或洗涤液先进入内筒1与待洗涤衣物进行接触,再进入间隙腔,最后再经间隙腔排出,以使喷淋至待洗涤衣物上的水和/或洗涤液始终是干净的,不会进行重复利用,同时,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1不接触,内筒1在进行转动时,间隙腔内的水不会跟随内筒1的转动再次进入内筒1,能够避免将间隙腔内的细菌带入内筒1并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不会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而且,由于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内筒1不接触,使内筒1在转动时无需克服因与水接触而带来的阻力,因此与现有的滚筒洗衣机相比,降低功耗。
此外,通过采用喷淋的方式实现对衣物的洗涤和漂洗,使水和/或洗涤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洒在衣物上,保证衣物的洗涤和漂洗效果,同时还具有节水的效果。
下面参照图3,该图为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中在洗涤阶段步骤S1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如图3所示,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步骤S12,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步骤S13,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在洗涤阶段,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和S12,使待洗涤衣物浸湿,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和S13,使洗涤液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
具体地,在一次执行步骤S11和S12的过程中,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再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并多次循环,直至满足预设喷淋水量和喷淋次数。同样地,在一次执行步骤S12和S13的过程中,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再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并多次循环,直至满足预设喷淋洗涤液量和喷淋次数。
在上述步骤中,通过采用控制喷淋和内筒1转动交替进行,一方面能够使待洗涤衣物在内筒1转动的时候分散开,避免衣物叠放,使所喷淋的水和/或洗涤液能够更加均匀的喷淋在待洗涤衣物上,另一方面,形成点动进水的方式,能够保证进入间隙腔内进水水位的精确性,以确保精准控制排水,避免因排水不及时导致内筒1与间隙腔内的水接触。
优选地,步骤S13进一步包括:
步骤S14,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其中,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为在进入喷淋装置前已经预先混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洗涤液,可以是单独的洗涤剂,例如洗衣液,也可以是稀释后具有一定浓度的洗涤剂混合液,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以上述所述的洗涤液为单独的洗涤剂为例,当采用步骤S13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下述方式,例如,先向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使待洗涤衣物处于充分浸湿状态,然后再向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使洗涤液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当采用步骤S14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下述方式,例如,先向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使待洗涤衣物处于润湿状态,然后再向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使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并附着有洗涤液。该种方式通过先使待洗涤衣物处于润湿但不完全浸湿状态,并在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液作用下处于充分浸湿状态,使洗涤液能够更好地且更加均匀地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保证后续衣物洗涤效果,同时还能够节约了洗涤液的用量和喷淋用水量。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0,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步骤S120,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步骤S130,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在步骤S1中,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0和S120,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0和S130。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10进一步包括:
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具体包括以交替方式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S1100,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步骤S1200,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控制方法用于滚筒洗衣机的洗涤阶段;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具体包括:
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然后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在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内筒往复转动。
其中,“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用于滚筒洗衣机的洗涤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
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然后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在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其中,“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用于滚筒洗衣机的洗涤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
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下面参照图4,该图为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中在漂洗阶段步骤S1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滚筒洗衣机的漂洗阶段,“控制内筒1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15,在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的同时,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在滚筒洗衣机的漂洗阶段,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内筒1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16,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与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的操作交替进行。
具体而言,在漂洗阶段,每完成一次漂洗后,使内筒1快速转动,将衣物上的水进行甩干,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漂洗,并多次循环,直至完成设定漂洗次数或者检测到衣物漂洗干净后停止。
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还包括烘干系统,该烘干系统用于向外筒2内供应热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的同时或之后,控制烘干系统向外筒2内供应热风。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还包括设置在外筒2的内底部的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用于加热外筒2内底部的洗涤水以产生水蒸汽。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的同时或之后,控制加热元件加热外筒2内底部的洗涤水以产生水蒸汽。
其中,为防止加热元件出现干烧现象,当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高度低于干烧水位高度时, 控制向间隙腔内补水。
上述向外筒2内供应热风或水蒸汽的温度,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使用的洗涤液所能够达到的最佳活性温度进行设定。
在上述步骤中,通过采用供应热风或蒸汽的方式对衣物进行熏蒸,在洗涤阶段,能够激活投放至内筒1中的洗涤液所含酶的活性,与衣物更好的融合,促进污渍去除和清洁,同时还能减少洗涤液用量,降低漂洗次数,使衣物在漂洗阶段更易被漂洗干净,提升洗涤洁净度。而且,由于衣物处于汽态的环境中,相比较现有衣物浸泡在水中相比,能够使衣物受热更加均匀,能量传递效率更高,同时还能在洗涤的同时对内筒1的环境衣物进行杀菌消毒。
此外,由于供应热风或蒸汽是在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的同时或之后进行,能够保证洗涤液所含酶的活性逐渐被激活,避免在喷淋洗涤液时因温度过高导致活性失活,影响清洁效果。
继续如图1所示,为保证喷淋装置的喷淋效果,需要检测水压情况,在喷淋装置启动之前,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4,执行正常洗涤进水并获取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变化量ΔL;
步骤S5,当实际水位变化量ΔL高于预设水位变化量ΔL’时,控制喷淋装置正常启动。
具体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控制间隙腔排水至排空状态,并获取第一水位L1;
步骤S42,控制向间隙腔以预设时间t1进水,并获取第二水位L2;
步骤S43,计算实际水位变化量ΔL;
其中,实际水位变化量ΔL的计算公式为:
ΔL=(L2-L1)/t1。
在上述步骤中,本发明通过采用水位变化量来检测水压情况,精确度更高。
继续如图1所示,在喷淋装置启动之前,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6,获取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
步骤S7,基于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确定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量。
其中,示例性地,在步骤S6中,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可以通过在内筒1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进行获取,待洗涤衣物的材质可以通过采用AI摄像头识别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等进行获取,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步骤S7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会预先存储衣物的不同材质、重量与水和/或洗涤液喷淋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基于实际获取的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进行匹配对应的水和/或洗涤液喷淋量。示例性地,待洗涤衣物的重量越大,其所需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量越大,喷淋时间越长。在同等重量下,由于不同材质的衣物其所对应的吸水量是不一样的,例如,棉质衣物所需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量相较于化纤衣物所需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量要大,相应地,棉质衣物所需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时间相较于化纤衣物所需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时间要长。
在上述步骤中,通过基于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来控制水和/或洗涤剂的喷淋量,既能保证衣物清洁效果,还能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进一步地,洗涤次数和漂洗次数也可以根据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进行控制。此外,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清洗需求,自定义洗涤次数和/或漂洗次数。
在漂洗结束后,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对衣物烘干。
方案二:CN202310173417.7,图5至图7,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七;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在本发明中,洗涤设备可以是滚筒洗衣机,也可以是波轮洗衣机。下面以滚筒洗衣机为例对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参阅图1和图5,该图为本发明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包括内筒1、外筒2和喷淋装置(图中未示出),内筒1可转动地设置在外筒2内,内筒1用于容纳待洗涤衣物,内筒1与外筒2之间形成有间隙腔4,外筒2前结构的开口端部与洗涤设备的箱体之间设置有窗垫3,喷淋装置优选安装在窗垫3上并设置成能够向内筒1内喷淋。具体地,喷淋装置可以设置成喷嘴的形式,其通过管路连接到滚筒洗衣机的水盒和/或洗涤剂分配器,管路上可以设置泵或其他动力装置来提供喷淋压力。当然,喷淋装置也可以安装在除窗垫3之外的其他位置,或者设置成喷嘴之外的其他形式,只要其能向内筒1内喷淋即可,本发明不对喷淋装置的设置位置和物理形式作任何限定。
然后参阅图6,该图为本发明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在洗涤阶段,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内筒转动;
步骤S2,在漂洗阶段,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与控制内筒1转动的操作交替进行;
步骤S3,在整个程序中控制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不与内筒1接触。
在洗涤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步骤S12,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步骤S13,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优选地,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和S12,使待洗涤衣物浸湿,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和S13,使洗涤液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
具体地,在一次执行步骤S11和S12的过程中,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再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并多次循环,直至满足预设喷淋水量和喷淋次数。同样地,在一次执行步骤S12和S13的过程中,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再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并多次循环,直至满足预设喷淋洗涤液量和喷淋次数。
当然,在一次执行步骤S11和S12的过程中,当然,也可以控制喷淋水和内筒1转动同时执行,或者先控制内筒1转动,再控制喷淋水。同样地,在一次执行步骤S12和S13的过程中,也可以控制喷淋洗涤液和内筒1转动同时执行,或者先控制内筒1转动,再控制喷淋洗涤液。上述这些调整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也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上述所述的洗涤液,可以是洗涤液原液,也可以是洗涤液原液与水的混合液,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示例性地,可以先向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使待洗涤衣物处于充分浸湿状态,然后再向待洗涤衣物喷淋高浓度洗涤液,使洗涤液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也可以先向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使待洗涤衣物处于润湿状态,然后再向待洗涤衣物喷淋低浓度洗涤液,使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并附着有洗涤液。该种方式通过先使待洗涤衣物处于润湿但不完全浸湿状态,并在洗涤液的作用下处于充分浸湿状态,使洗涤液能够更好地且更加均匀地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保证后续衣物洗涤效果,同时还能够节约了洗涤液的用量和喷淋用水量。
优选地,步骤S13进一步包括:
步骤S131,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步骤S2中,通过采用控制喷淋和内筒1转动交替进行的漂洗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待洗涤衣物在内筒1转动的时候分散开,避免衣物叠放,使所喷淋的混合溶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淋在待洗涤衣物上,另一方面,形成点动进水的方式,能够保证进入间隙腔4内进水水位的精确性,以确保精准控制排水,避免因排水不及时导致内筒1与间隙腔4内的水接触。
每完成一次漂洗后,使内筒1快速转动,将衣物上的水进行甩干,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漂洗,并多次循环,直至完成设定漂洗次数或者检测到衣物漂洗干净后停止。
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在整个程序中,实时获取间隙腔4内的实际水位高度;
步骤S32,当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间隙腔4排水,以使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不与内筒1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在间隙腔4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检测间隙腔4内的实际水位高度。预设水位高度为始终不与内筒1筒沿接触的水位高度。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3,在整个程序中,保持间隙腔4处于排水状态,以使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不与内筒1接触,保持间隙腔4的排水状态可以通过采用一直打开与间隙腔4连通的排水口,利用重力排水的原理进行排水。也可以通过采用一直开启与间隙腔4连通的排水管道上的排水泵,利用动力排水的原理进行排水。
在整个洗涤过程,喷淋装置通过直接向内筒1中的待洗涤衣物进行喷淋,使喷淋的水和/或洗涤液先进入内筒1与待洗涤衣物进行接触,再进入间隙腔4,最后再经间隙腔4排出,以使喷淋至待洗涤衣物上的水和/或洗涤液始终是干净的,同时,间隙腔4内的液体始终与内筒1不接触,内筒1在进行转动时,间隙腔4内的水不会跟随内筒1的转动再次进入内筒1,能够避免将间隙腔4内的细菌带入内筒1并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不会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而且,由于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与内筒1不接触,使内筒1在转动时无需克服因与水接触而带来的阻力,因此与现有的洗涤设备相比,能降低功耗。此外,通过采用喷淋的方式实现对衣物的洗涤,使液体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洒在衣物上,保证衣物的洗涤效果,同时还具有节水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中的“在整个程序中”是指在整个洗涤程序运行的过程中,不仅包括洗涤阶段,还包括漂洗阶段、甩干阶段。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洗涤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步骤S120,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步骤S130,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优选地,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0和S120,使洗涤液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0和S130,使待洗涤衣物浸湿。
具体地,在一次执行步骤S110和S120的过程中,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再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并多次循环,直至满足预设喷淋洗涤液量和喷淋次数。同样地,在一次执行步骤S120和S130的过程中,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再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并多次循环,直至满足预设喷淋水量和喷淋次数。
当然,在一次执行步骤S110和S120的过程中,也可以控制喷淋洗涤液和内筒1转动同时执行,或者先控制内筒1转动,再控制喷淋洗涤液。同样地,在一次执行步骤S120和S130的过程中,也可以控制喷淋水和内筒1转动同时执行,或者先控制内筒1转动,再控制喷淋水。上述这些调整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也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步骤S110进一步包括:
步骤S1101,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洗涤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0,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步骤S1200,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以交替方式执行步骤S1100和S1200,并多次循环,直至满足预设喷淋量和喷淋次数。
在上述步骤中,通过采用控制喷淋和内筒1转动交替进行洗涤,一方面能够使待洗涤衣物在内筒1转动的时候分散开,避免衣物叠放,使所喷淋的混合溶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淋在待洗涤衣物上,另一方面,形成点动进水的方式,能够保证进入间隙腔4内进水水位的精确性,以确保精准控制排水,避免因排水不及时导致内筒1与间隙腔4内的水接触。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洗涤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然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在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优选地,“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进一步包括:
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洗涤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然后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在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优选地,“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进一步包括:
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实施例七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洗涤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在实践中,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的混合溶液相比,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七中的混合溶液的浓度要低很多,因为在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七的实施方式中不再单独喷淋水,洗涤中需要的水完全跟洗涤液混合到一起。具体浓度的大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灵活设定,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保证洗净程度以及后续漂洗的洁净程度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和实施例七中,通过采用先喷后转的洗涤模式,能够保证待洗涤衣物充分吸收水和/或洗涤液后,再将待洗涤衣物进行抖散,保证洗涤效果。在实际操作时,上述先喷后转的洗涤模式适用于待洗涤衣物较少的情形,避免因待洗涤衣物过多,而导致待洗涤衣物被喷淋的不均匀,影响洗涤效果。
下面参阅图7,该图为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完整步骤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完整流程是:S11-S12-S13-S2-S3。
方案三:CN202310048381.X,图8至图9,实施例八;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在本发明中,洗涤设备可以是滚筒洗衣机,也可以是波轮洗衣机。下面以滚筒洗衣机为例对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进行描述。其中,滚筒洗衣机的结构可以 结合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结构进行理解。
参阅图8,该图为本发明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该控制方法用于洗涤设备的整个洗涤过程,该洗涤过程包括洗涤、漂洗、甩干的所有操作过程。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内筒1转动;
步骤S2,在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的同时、之前或之后,向外筒2内供应热风;
步骤S3,在整个洗涤过程中控制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不与内筒1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整个洗涤过程,喷淋装置通过直接向内筒1中的待洗涤衣物进行喷淋,使喷淋的水和/或洗涤液先进入内筒1与待洗涤衣物进行接触,再进入间隙腔4,最后再经间隙腔4排出,以使喷淋至待洗涤衣物上的水和/或洗涤液始终是干净的,不会进行重复利用,同时,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与内筒1不接触,内筒1在进行转动时,间隙腔4内的水不会跟随内筒1的转动再次进入内筒1,能够避免将间隙腔4内的细菌带入内筒1并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不会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而且,由于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与内筒1不接触,使内筒1在转动时无需克服因与水接触而带来的阻力,因此与现有的洗涤设备相比,降低功耗。此外,通过采用喷淋的方式实现对衣物的洗涤,使水和/或洗涤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洒在衣物上,保证衣物的洗涤效果,同时还具有节水的效果。
在洗涤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交替方式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内筒1转动,以便对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进行活水冲洗。即,先多次循环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以及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然后多次循环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以及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是结合内筒1与喷淋装置交替运行进行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内筒1在喷淋装置喷淋水和/或洗涤液的同时进行往复转动,也可以控制内筒1在待洗涤衣物先充分浸湿后再进行往复转动。上述这些调整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也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使待洗涤衣物浸湿,然后再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使洗涤液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洗涤液,可以是单独的洗涤剂,例如洗衣液,也可以是稀释后具有一定浓度的洗涤剂混合液,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漂洗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的同时,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在漂洗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交替执行下面两个操作: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以及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漂洗阶段,每完成一次漂洗后,使内筒1快速转动,将衣物上的水进行甩干,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漂洗,并多次循环,直至完成设定漂洗次数或者检测到衣物漂洗干净后停止。
洗涤设备还包括烘干系统,烘干系统是热泵烘干系统和/或电热烘干系统。其中,热泵烘干系统包括风机、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当空气经过冷凝器时被加热并送到内筒中。在热泵烘干系统的基础上附加电热烘干系统,可以用来提高升温速度。步骤S2中的“向外筒2内供应热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控制烘干系统向外筒内供应热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供应热风的方式对衣物进行熏蒸,在洗涤阶段,能够激活投放至内筒1中的洗涤液所含酶的活性,与衣物更好的融合,促进污渍去除和清洁,同时还能减少洗涤液用量,降低漂洗次数,使衣物在漂洗阶段更易被漂洗干净,提升洗涤洁净度。而且,由于衣物处于汽态的环境中,相比较现有衣物浸泡在水中相比,能够使衣物受热更加均匀,能量传递效率更高,同时还能在洗涤的同时对内筒1的环境和衣物进行杀菌消毒。
进一步地,为保证热风的热传递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快速提升洗涤过程中的衣物温度,以及减少烘干系统频繁工作导致降低部件寿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先控制烘干系统启动,使其快速加热至设定温度区间后停止加热,该温度区间的选择取决于所洗涤衣物的重量以及材质,所洗涤衣物的重量越重,洗涤衣物的材质对应的吸水量越好,所设定的温度上限值越高。然后,利用筒内余热加热衣物,并实时监测筒内的温度变化,当实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再次控制烘干系统工作,当实际温度达到或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烘干系统停止工作。此外,对于洗烘一体的洗衣机,如果用户具有烘干要求,在甩干脱水结束后先对衣物进行加热后再进入烘干程序,能够提升衣物表面温度,提高烘干效率。
此外,在烘干过程中由于会存在冷凝水,应当保证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不与内筒接触。
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在整个洗涤过程中,实时获取间隙腔4内的实际水位高度;
步骤S32,当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间隙腔4排水,以使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不与内筒1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间隙腔4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检测间隙腔4内的实际水位高度。预设水位高度为始终不与内筒1筒沿接触的水位高度。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3,在整个洗涤过程中,保持间隙腔4处于排水状态,以使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不与内筒1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保持间隙腔4的排水状态可以通过采用一直打开与间隙腔4连通的排水口,利用重力排水的原理进行排水。也可以通过采用一直开启与间隙腔4连通的排水管道上的排水泵,利用动力排水的原理进行排水。
为保证喷淋装置的喷淋效果,需要检测水压情况,在步骤S1之前,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4,在喷淋装置启动之前,执行正常洗涤进水并获取间隙腔4内的实际水位变化量ΔL;
步骤S5,当实际水位变化量ΔL高于预设水位变化量ΔL’时,控制喷淋装置正常启动。
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控制间隙腔4排水至排空状态,并获取第一水位L1;
步骤S42,控制向间隙腔4以预设时间t1进水,并获取第二水位L2;
步骤S43,计算实际水位变化量ΔL;
其中,实际水位变化量ΔL的计算公式为:
ΔL=(L2-L1)/t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水位变化量来检测水压情况,精确度更高。
在步骤S1之前,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6,在喷淋装置启动之前,获取内筒1内的待洗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
步骤S7,基于待洗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控制水和/或洗涤剂的喷淋量。
其中,示例性地,在步骤S6中,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可以通过在内筒1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进行获取,待洗涤衣物的材质可以通过采用AI摄像头识别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等进行获取,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步骤S7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会预先存储衣物的不同材质、重量与水和/或洗涤液喷淋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基于实际获取的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进行匹配对应的水和/或洗涤液喷淋量。示例性地,待洗涤衣物的重量越大,其所需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量越大,喷淋时间越长。在同等重量下,由于不同材质的衣物其所对应的吸水量是不一样的,例如,棉质衣物所需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量相较于化纤衣物所需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量要大,相应地,棉质衣物所需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时间相较于化纤衣物所需水和/或洗涤液的喷淋时间要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基于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来控制水和/或洗涤剂的喷淋量,既能保证衣物清洁效果,还能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进一步地,洗涤次数和漂洗次数也可以根据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进行控制。此外,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清洗需求,自定义洗涤次数和/或漂洗次数。
在漂洗结束后,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对衣物烘干。
下面参阅图9,该图为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完整步骤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完整流程是:S4-S5-S6-S7-S1-S2-S31-S32。其中,步骤S1-S2-S31-S32涉及洗涤设备的洗涤、漂洗、甩干的所有操作过程。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洗涤设备,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配置成能够执行上述所述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
方案四:CN202310338633.2,图10至图12,实施例九;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在本发明中,洗涤设备可以是滚筒洗衣机,也可以是波轮洗衣机。下面以滚筒洗衣机为例对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进行描述。其中,滚筒洗衣机的结构可以结合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结构进行理解。
然后参阅图11,该图为本发明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内筒1转动;
步骤S2,在喷淋装置停止向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间隙腔停止排水时,向外筒内供应水蒸汽;
步骤S3,在整个程序中控制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不与内筒1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中的“在整个程序中”是指在整个洗涤程序运行的过程中,不仅包括洗涤阶段,还包括漂洗阶段、甩干阶段。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整个洗涤过程,喷淋装置通过直接向内筒1中的待洗涤衣物进行喷淋,使喷淋的水和/或洗涤液先进入内筒1与待洗涤衣物进行接触,再进入间隙腔4,最后再经间隙腔4排出,以使喷淋至待洗涤衣物上的水和/或洗涤液始终是干净的,不会进行重复利用,同时,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与内筒1不接触,内筒1在进行转动时,间隙腔4内的水不会跟随内筒1的转动再次进入内筒1,能够避免将间隙腔4内的细菌带入内筒1并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不会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而且,由于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与内筒1不接触,使内筒1在转动时无需克服因与水接触而带来的阻力,因此与现有的洗涤设备相比,降低功耗。此外,通过采用喷淋的方式实现对衣物的洗涤,使水和/或洗涤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洒在衣物上,保证衣物的洗涤效果,同时还具有节水的效果。
在洗涤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交替方式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内筒1转动,以便对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进行活水冲洗。即,先多次循环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以及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然后多次循环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以及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是结合内筒1与喷淋装置交替运行进行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内筒1在喷淋装置喷淋水和/或洗涤液的同时进行往复转动,也可以控制内筒1在待洗涤衣物先充分浸湿后再进行往复转动。上述这些调整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也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使待洗涤衣物浸湿,然后再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使洗涤液附着在待洗涤衣物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洗涤液,可以是洗涤液原液,也可以是洗涤液原液与水的混合液,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漂洗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的同时,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或者,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在漂洗阶段,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交替执行下面两个操作: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以及控制内筒1往复转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漂洗阶段,每完成一次漂洗后,使内筒1快速转动,将衣物上的水进行甩干,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漂洗,并多次循环,直至完成设定漂洗次数或者检测到衣物漂洗干净后停止。
如图10所示,洗涤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外筒2的内底部的加热元件5,外筒2的内底部设置有凹槽21,加热元件5是设置在凹槽21中的电加热管。步骤S2中的“向外筒2内供应水蒸汽”具体为控制加热元件5加热外筒2内底部的洗涤水以产生水蒸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供应水蒸汽的方式对衣物进行熏蒸,在洗涤阶段,能够激活投放至内筒1中的洗涤液所含酶的活性,与衣物更好的融合,促进污渍去除和清洁,同时还能减少洗涤液用量,降低漂洗次数,使衣物在漂洗阶段更易被漂洗干净,提升洗涤洁净度。而且,由于衣物处于汽态的环境中,相比较现有衣物浸泡在水中相比,能够使衣物受热更加均匀,能量传递效率更高,同时还能在洗涤的同时对内筒1的环境和衣物进行杀菌消毒。
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控制喷淋装置停止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之后,先控制内筒1转动;
S22,间隙腔4处于停止排水状态,向外筒2内供应水蒸汽。
或者,在步骤S22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3,间隙腔4处于排水状态,并且在间隙腔4停止排水的同时或之后,向外筒2内供应水蒸汽.
在上述步骤中,当洗涤设备至少在进水或排水时,加热元件5是不进行工作的,也就是说此时是不向外筒2内供应水蒸汽的,这样做的目的是由于洗涤设备在进水或排水时,间隙腔4内的洗涤水位不稳定,如果此时进行加热,就会出现在排水时刚加热的洗涤水被排掉或者在进水时加热温度不够继续进行加热,以产生水蒸汽,这样的话就会造成能源浪费,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能量。因此,为提高能量利用率,本发明的洗涤设备只有在停止进水和排水时,加热元件5才进行工作,即向外筒2内供应水蒸汽。
在向外筒2内供应水蒸汽时,由于浸湿的衣物在进行洗涤摔打的过程中仍然会有水滴落在间隙腔4内,这样就会造成间隙腔4内的水位上升,而为了保证间隙腔4内的水不与内筒接触,就需要进行 排水以保证水位高度,这样的话间隙腔4内的水位就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为保证在间隙腔4内的水位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供应水蒸汽,优选地实施方式为在洗涤设备进水完成后,使其对衣物进行一段时间的摔打过后,待水位处于稳定状态后,再进行供应水蒸汽。具体地,在步骤S22中,在内筒1转动一段时间对待洗涤衣物进行摔打过后,间隙腔4内的水没有发生水位变化或者即使发生水位变化但是不需要控制间隙腔4进行排水时,直接进行水蒸汽供应,在步骤S23中,在内筒1转动一段时间对待洗涤衣物进行摔打过后,间隙腔4内的水发生水位变化且需要进行排水时,在排水完成的同时或之后,再进行水蒸汽供应。
再进一步地,在进行水蒸汽供应时,为保证水蒸汽的热传递效率,快速提升洗涤过程中的衣物温度,以及减少加热元件5频繁加热导致降低部件寿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先控制加热元件5启动,使其快速加热至水蒸汽能够快速挥发的温度区间后停止加热,其中,快速挥发的温度区间为例如70℃~90℃,该温度区间的选择取决于所洗涤衣物的重量,所洗涤衣物的重量越重,所设定的快速挥发的温度上限值越高。然后,利用筒内余热加热衣物,并实时监测筒内的温度变化,当实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再次控制加热元件5工作,当实际温度达到或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加热元件5停止加热。此外,对于洗烘一体的洗衣机,如果用户具有烘干要求,在甩干脱水结束后先对衣物进行蒸汽加热再进入烘干程序,能够提升衣物表面温度,提高烘干效率。
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在整个程序中,实时获取间隙腔4内的实际水位高度;
步骤S32,当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间隙腔4排水,以使间隙腔4内的水始终不与内筒1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间隙腔4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检测间隙腔4内的实际水位高度。预设水位高度为始终不与内筒1筒沿接触的水位高度。
优选地,在步骤S32中,“控制间隙腔4排水”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步骤S321,控制间隙腔4间歇性排水。
其中,步骤321具体包括交替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3211,控制间隙腔4排水第一预设时间;
步骤3212,控制间隙腔4停止排水第二预设时间。
在上述步骤中,当间隙腔内的水位上升时,通过对间隙腔4进行间歇性排水,形成点动排水的方式,避免间隙腔4内的洗涤水排空,防止出现虹吸现象。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时间为1.5s,第二预设时间为3s。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间歇性开启与间隙腔4连通的排水管道上的排水泵,利用动力排水的原理进行排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基于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来控制水和/或洗涤剂的喷淋量,既能保证衣物清洁效果,还能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进一步地,洗涤次数和漂洗次数也可以根据待洗涤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进行控制。此外,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清洗需求,自定义洗涤次数和/或漂洗次数。
在漂洗结束后,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对衣物烘干。
下面参阅图12,该图为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完整步骤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发明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完整流程是:
S101,控制喷淋装置向内筒1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内筒1转动;
S102,判断喷淋装置是否停止喷淋,间隙腔4是否停止排水;
如果是,执行步骤S103;
如果否,执行步骤S108;
S103,向外筒2内供应水蒸汽;
S104,实时获取间隙腔4内的实际水位高度;
S105,判断实际水位高度是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
如果是,执行步骤S106;
如果否,执行步骤S104;
S106,控制间隙腔排水第一预设时间;
S107,控制间隙腔停止排水第二预设时间;
S108,不向外筒2内供应水蒸汽。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9)

  1. 一种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包括内筒、外筒和喷淋装置,所述内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用于容纳待洗涤衣物,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间隙腔,所述喷淋装置设置成能够向所述内筒内喷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以交替方式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所述内筒转动,以便对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进行活水冲洗;
    S2,在所述喷淋装置启动之后,获取所述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高度;
    S3,当所述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所述间隙腔排水,以使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与所述内筒不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S12,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S13,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和S12,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和S13。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包括:
    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S120,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S13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0和S120,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0和S130。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0进一步包括:
    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交替方式执行下列步骤:
    S110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S1200,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的洗涤阶段;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然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的洗涤阶段;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然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的洗涤阶段;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的漂洗阶段;
    “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的同时,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的漂洗阶段;
    “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的操作交替进行。
  16. 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的同时或之后,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或水蒸汽。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洗衣机还包括烘干系统,“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烘干系统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
    并且/或者,
    所述滚筒洗衣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底部的加热元件,“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所述外筒内底部的洗涤水以产生水蒸汽。
  18.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喷淋装置启动之前,执行正常洗涤进水并获取所述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变化量;
    当所述实际水位变化量高于预设水位变化量时,控制所述喷淋装置正常启动。
  19.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喷淋装置启动之前,获取所述内筒内的待洗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
    基于待洗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控制水和/或洗涤剂的喷淋量。
  20. 一种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设备包括内筒、外筒和喷淋装置,所述内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用于容纳待洗涤衣物,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间隙腔,所述喷淋装置设置成能够向所述内筒内喷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洗涤阶段,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
    在漂洗阶段,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与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操作交替进行;
    在整个程序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S11,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S12,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S13,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和S12,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和S13。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S11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S120,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S13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10和S120,然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S120和S130。
  25.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交替方式执行下列步骤:
    S1100,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S1200,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26.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然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27.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
    然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
    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28.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并控制所述内筒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先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充分浸湿之后,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29. 根据权利要求21-24、26-27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洗涤液与水的混合溶液。
  30. 一种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设备包括内筒、外筒和喷淋装置,所述内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内,用于容纳待洗涤衣物,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间隙腔,所述喷淋装置设置成能够向所述内筒内喷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所述内筒转动;
    在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的同时、之前或之后,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
    在整个洗涤过程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洗涤过程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整个洗涤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高度;
    当所述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所述间隙腔排水,以使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 内筒接触。
  32.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洗涤过程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整个洗涤过程中,保持所述间隙腔处于排水状态,以使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
  33.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烘干系统,“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烘干系统向所述外筒内供应热风。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是热泵烘干系统和/或电热烘干系统。
  35.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漂洗阶段,在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的同时,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36.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漂洗阶段,交替执行下面两个操作: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以及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37.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喷淋装置启动之前,执行正常洗涤进水并获取所述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变化量;
    当所述实际水位变化量高于预设水位变化量时,控制所述喷淋装置正常启动。
  38.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喷淋装置启动之前,获取所述内筒内的待洗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
    基于待洗衣物的重量和/或材质,控制水和/或洗涤剂的喷淋量。
  39. 一种洗涤设备,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成能够执行权利要求30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
  40. 一种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设备包括内筒、外筒和喷淋装置,所述 内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用于容纳待洗涤衣物,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间隙腔,所述喷淋装置设置成能够向所述内筒内喷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控制所述内筒转动;
    在所述喷淋装置停止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所述间隙腔停止排水时,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
    在整个程序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
  41. 根据权利要求40中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淋装置停止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所述间隙腔停止排水时,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停止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之后,先控制所述内筒转动;
    所述间隙腔处于停止排水状态,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
  42. 根据权利要求40中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淋装置停止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以及所述间隙腔停止排水时,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停止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和/或洗涤液之后,先控制所述内筒转动;
    所述间隙腔处于排水状态,并且在所述间隙腔停止排水的同时或之后,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
  43.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程序中控制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在整个程序中,实时获取所述间隙腔内的实际水位高度;
    当所述实际水位高度高于预设水位高度时,控制所述间隙腔排水,以使所述间隙腔内的水始终不与所述内筒接触。
  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间隙腔排水”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控制所述间隙腔间歇性排水。
  45.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间隙腔间歇性排水”的步骤具体包括交替执行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间隙腔排水第一预设时间;
    控制所述间隙腔停止排水第二预设时间。
  46. 根据权利要求40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底部的加热元件,“向所述外筒内供应水蒸汽”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所述外筒内底部的洗涤水以产生水蒸汽。
  47.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内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加热元件是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电加热管。
  48.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漂洗阶段,在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的同时,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49.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漂洗阶段,交替执行下面两个操作:向所述内筒内的待洗涤衣物喷淋水,以及控制所述内筒往复转动。
PCT/CN2023/134041 2022-12-02 2023-11-24 滚筒洗衣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 WO2024114533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3213.X 2022-12-02
CN202310048381.X 2023-01-31
CN202310173417.7 2023-02-27
CN202310338633.2 2023-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14533A1 true WO2024114533A1 (zh) 2024-06-0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7902B2 (en) Washing machine having a device for producing water drop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washing machine
RU2300590C2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с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ом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акой машиной
KR100698147B1 (ko) 세탁기의 제어방법
RU2360052C2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ежимом стирки стиральной машины
RU2355835C1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ежимом стирки стиральной машины
US20090077755A1 (en) Method for washing of washer
CN104652081A (zh) 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83597B (zh) 用于操作实现洗涤物的残留水分含量改进的洗衣机的方法以及适用于该方法的洗衣机
JP4948642B1 (ja) 洗濯乾燥機
JP7159469B2 (ja) 衣類処理装置用の制御方法
EP3351673B1 (en) Multi-drum washing machine water-draining method
JP2011200523A (ja) 洗濯機
EA017035B1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белья и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WO2024114533A1 (zh) 滚筒洗衣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
CN111996743B (zh) 洗衣机衣物杀菌方法及洗衣机
KR20020057119A (ko) 건조겸용 드럼세탁기의 세탁방법
WO2024114819A1 (zh) 滚筒洗衣机、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
US20090056763A1 (en) Dish washing machine
CN102057099A (zh) 用于清洁烘干机的热交换器的方法
BRPI1106626A2 (pt) mÉtodo para controlar um ciclo de operaÇço em um mecanismo para tratar roupa suja
JP2003111998A (ja) 乾燥機
CN118127768A (zh) 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
CN118127769A (zh) 洗涤设备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涤设备
CN118127753A (zh) 滚筒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CN118127754A (zh) 洗衣机的隔离洗涤控制方法及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