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082947A9 - 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082947A9
WO2024082947A9 PCT/CN2023/122054 CN2023122054W WO2024082947A9 WO 2024082947 A9 WO2024082947 A9 WO 2024082947A9 CN 2023122054 W CN2023122054 W CN 2023122054W WO 2024082947 A9 WO2024082947 A9 WO 2024082947A9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target
projection
audio
cont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1220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Other versions
WO2024082947A1 (zh
Inventor
周艳
黄舒凯
江圣敏
倪元强
庄志山
郑博文
李丽
李英浩
李荣根
金伟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408294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082947A1/zh
Publication of WO2024082947A9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082947A9/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9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可以提升投屏过程中的效率,该方法包括: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第二设备上多个可用屏幕的标识;接收用于指示将第一设备上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目标屏幕的操作;多个可用屏幕包括目标屏幕;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以使得目标屏幕显示投屏图像;投屏图像用于目标屏幕显示投屏内容;其中,投屏内容为一个或多个,且目标屏幕为多个;或者,投屏内容为多个,且目标屏幕为一个或多个。

Description

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0月1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11275625.X、申请名称为“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可以通过投屏将手机上的数字显示内容投射到电视等大屏设备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用户在大屏设备上观看投屏内容的需求,但目前的投屏场景具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初始时,用户将手机上的视频投屏在电视上进行显示,之后,用户需要将手机上的文档投屏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办公浏览时,需要先暂停电视上的投屏,再通过操控手机上的控件,将文档投屏在笔记本电脑上。可以看出,目前的投屏效率较低,用户需进行繁杂的操作才能切换投屏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可以提升投屏过程中的投屏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和界面,应用于第一设备或能够实现第一设备功能的组件(比如芯片系统),方法包括:
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第二设备上多个可用屏幕的标识;
接收用于指示将第一设备上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目标屏幕的操作;多个可用屏幕包括目标屏幕;
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以使得目标屏幕显示投屏图像;投屏图像用于目标屏幕显示投屏内容;
其中,投屏内容为一个或多个,且目标屏幕为多个;或者,投屏内容为多个,且目标屏幕为一个或多个。
示例性的,如图5的(c),手机(第一设备的一个示例)显示界面30(第一界面的一个示例),界面30包括汽车(第二设备的一个示例)上多个可用屏幕的标识(比如仪表屏、中控屏、副驾屏等标识)。在检测到用户将视频应用的虚拟图标(或光标)沿着箭头方向移动至中控屏(目标屏幕的一个示例)的标识所在区域之后,手机确定用户想要将手机上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投屏到中控屏,则手机可以向中控屏发送该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以使得中控屏显示视频应用对应的投屏图像。
其中,投屏内容为一个或多个,且目标屏幕为多个;或者,投屏内容为多个,且目标屏幕为一个或多个。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应用的投屏内容投射到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的多个目标屏幕上,比如,第一设备将视频应用1的内容(比如播放的视频)投射到第二设备的屏幕1,将游戏应用2的内容(比如游戏界面等)投射到屏幕2和屏幕3。
再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窗口中的内容投射到第二设备的多个目标屏幕上。比如,将窗口1中播放的视频1投射到第二设备的屏幕1和屏幕3,将窗口2中显示的导航界面投射到屏幕2。
再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将桌面上的显示内容投射到第二设备的多个目标屏幕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界面(图2B所示多屏管理界面111的一个示例),进行操作,以控制第一设备将相应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第二设备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目标屏幕,如此,能够满足在多屏场景中用户通过任意可用屏幕展示投屏内容的视听需求。
以第一设备将内容投屏到设备2和设备3为例,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操作第一界面直接控制第一设备将内容投屏在设备2和设备3上,用户无需先暂停在设备2上的投屏过程,再将 内容投屏在设备3上。可见,上述技术方案的投屏效率较高。
在一个示例中,以驾车场景为例,手机桌面被投屏到副驾屏进行显示,由副驾乘客在副驾屏上设置行车(订票、订餐)等信息。目的地到达之后,副驾乘客在副驾屏的多屏管理界面上选择中止二排左、三排左屏、中控屏、副驾屏的投屏过程,本次投屏流程结束。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连接有多个设备;方法还包括:
从多个设备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多个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
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包括:向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发送投屏图像,以使得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对投屏图像进行处理,并向目标屏幕发送处理后的投屏图像。
示例性的,如图12,以手机(第一设备的一个示例)将内容投屏到三排左屏(目标屏幕的一个示例)进行显示为例,三排左屏连接有芯片A、B。手机可以芯片A、B中确定芯片A作为用于处理投屏图像的目标设备,并向芯片A发送投屏图像,以使得芯片A对投屏图像进行处理,并向三排左屏发送处理后的投屏图像,由三排左屏根据投屏图像显示投屏内容。
通过该方案,手机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用于显示投屏内容的目标屏幕(比如三排左屏),选择用于处理投屏图像的目标处理组件(比如车机的芯片A),以提升处理投屏图像的效率,进而提升整个投屏操作的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从多个设备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包括:
获取多个设备的算力信息,算力信息包括设备的负载信息;
根据多个设备的算力信息,从多个设备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
示例性的,若芯片A的CPU性能、GPU性能、I/O性能均比芯片B高,则手机可以将芯片A作为目标设备。如此,采用性能更优的设备处理投屏图像,有助于缩短处理时长,进而提升投屏过程的效率。
再示例性的,假设芯片A连接三排左屏以及三排右屏,芯片B仅连接三排左屏。假设三排右屏为三排左屏的同看屏,则考虑使用芯片A处理三排左屏对应的投屏内容以及三排右屏对应的投屏内容。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在第一界面上输入的音频选择操作;
根据音频选择操作,确定用于播放投屏图像对应音频的音频模块,以及确定第一设备与音频模块之间的音频传输通路;
通过音频传输通路,向音频模块发送投屏图像对应的音频数据。
示例性的,如图10的(a),手机显示卡片305。检测到用户在卡片305上选择车机-全车扬声器的操作,手机可以根据用户的音频选择操作,确定用于播放投屏图像对应音频(即导航音频)的音频模块为全车扬声器,以及确定手机与全车扬声器之间的音频传输通路为车机-全车扬声器。之后,手机通过车机向全车扬声器发送导航对应的音频数据。
该方案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音频选择操作,确定用于播放音频的音频模块,能够满足用户的音频收听需求,提升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第一屏幕上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一音频模块以及第一音频传输通路;第二屏幕上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二音频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通路。
示例性的,如图7,手机(第一设备)将导航应用的内容投屏到中控屏(第一屏幕的一个示例),将视频投屏到副驾屏(第二屏幕),中控屏幕上的投屏内容对应耳机1(第一音频模块)以及第一音频传输通路,即用户通过全车扬声器收听导航的音频。副驾屏幕上的投屏内容对应耳机1(第二音频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通路,即用户通过耳机1收听视频对应的音频。
通过该方案,可实现投屏过程中的音画分离,使得不同屏幕上的投屏内容有不同的音频模块以及音频传输通路。比如通过车机的副驾屏显示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通过耳机1(并非车机上固定安装的扬声器)播放投屏内容对应的音频,以满足用户的视听需求。比如,在一些场景中,用户可以将想要观看的内容投屏在大屏设备(比如智慧屏)上,并通过手机耳机收听投屏内容对 应的音频,以免音频打扰到其他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投屏内容包括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和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第一屏幕上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一音频模块以及第一音频传输通路;第一屏幕上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二音频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通路。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将导航应用的内容,以及视频均投屏到车机的副驾屏,用户可以通过耳机1收听所投射的导航界面对应的音频,通过全车扬声器收听视频的音频。
再示例性的,涉及隐私的应用的投屏音频,可使用个人耳机收听,不涉及隐私的应用的投屏音频,可使用全车扬声器收听。
该音画分离的方案中,同一屏幕上不同应用的投屏内容有不同的音频模块以及音频传输通路。如此,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应用的音频的收听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投屏内容包括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和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第一屏幕上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一音频模块以及第一音频传输通路;第二屏幕上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二音频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通路。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将导航应用的内容投屏到车机的中控屏,将视频投屏到车机的副驾屏,用户可以通过耳机1收听所投射的导航界面对应的音频,通过全车扬声器收听视频的音频。
该音画分离的方案中,不同屏幕上不同应用的投屏内容有不同的音频模块以及音频传输通路,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应用的音频的收听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图像之前,方法还包括:对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
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图像,包括:向目标屏幕发送预处理后的投屏图像。
如此,第一设备可以对上述选择的第二设备进行算力辅助。比如,第一设备可以提前对投屏内容(比如视频流)进行部分处理操作。如此,可以降低第二设备对投屏内容的处理工作量,节约第二设备的算力,提升整个投屏流程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
满足第一条件时,对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
第一条件包括:第二设备的负载不足以处理投屏图像。
如此,在第二设备的负载足以处理投屏图像时,可以由第二设备处理投屏图像。第二设备的负载不足以处理投屏图像时,第一设备可以对上述选择的第二设备进行算力辅助,以降低第二设备的计算负担,进而提升投屏过程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对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
将第一屏幕的投屏图像和第二屏幕的投屏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
对拼接图像进行渲染。
相比于对第一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和第二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分别进行渲染,将第一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和第二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进行拼接渲染,能够降低渲染工作量,进而提升投屏过程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对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
按照第一屏幕的尺寸,对投屏图像进行渲染;
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以使得目标屏幕显示投屏图像,包括:向第一屏幕发送渲染后的投屏图像,以使得第一屏幕显示尺寸为第一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向第二屏幕发送渲染后的投屏图像,以使得第二屏幕显示经拉伸或缩放后尺寸为第二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
相比于对第一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和第二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分别进行渲染,按照第一屏幕尺寸进行渲染,能够降低第一设备的渲染工作量,进而提升投屏过程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从第一屏幕接收停止投屏的通知消息;
调整与第二屏幕之间的图像传输通路以及与音频模块之间的音频传输通路。
示例性的,如图20,副驾屏和三排左屏为同看屏。副驾屏(第一屏幕的一个示例)停止投屏 之后,手机可以调整与三排左屏(第二屏幕的一个示例)之间的图像传输通路以及与音频模块之间的音频传输通路,以实现更优的投屏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界面还包括目标应用的标识;接收用于指示将第一设备上目标应用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目标屏幕的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将虚拟光标由目标应用的标识拖动到目标屏幕的标识。
示例性的,如图9的(a),检测到用户将虚拟光标304由导航应用的标识拖拽到中控屏的标识,则手机可以向中控屏发送导航应用的相应投屏图像,以便将导航应用的投屏内容投射到中控屏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界面(图2B所示多屏管理界面111的一个示例),将需要投屏的应用的图标拖拽到任意可用屏幕的图标上,以控制手机将手机应用的内容投屏到相应屏幕,满足在多屏场景中用户通过任意可用屏幕展示目标内容的视听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第一界面之前,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选择投屏内容的操作;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
显示第一界面,包括:响应于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界面;
接收用于指示将第一设备上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目标屏幕的操作,包括:接收用于选择目标屏幕的操作。
示例性的,如图25的(a),用户可以选择视频1作为投屏对象。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左滑操作,手机可以唤出控件702。检测到用户点击控件702中的多屏管理选项的操作(第一操作的一个示例)之后,手机可显示图25的(b)所示的界面10(第一界面的一个示例)。如图25的(b),检测到用于选择三排右屏、三排左屏的操作(比如点击三排左屏、三排右屏),手机可以向三排左屏、三排右屏发送视频1的投屏图像,以使得三排左屏、三排右屏显示视频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预处理包括解码、渲染。
可选的,目标屏幕包括投屏图像以及操控控件。
可选的,第一界面可以作为负一屏,或者滑动桌面切入下一屏来体现,或者其他设计体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屏多设备交互装置和界面,应用于第一设备或能够实现第一设备的组件,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第二设备上多个可用屏幕的标识;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将第一设备上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目标屏幕的操作;多个可用屏幕包括目标屏幕;
通信模块,用于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以使得目标屏幕显示投屏图像;投屏图像用于目标屏幕显示投屏内容;
其中,投屏内容为一个或多个,且目标屏幕为多个;或者,投屏内容为多个,且目标屏幕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连接有多个设备;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用于从多个设备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多个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
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包括:向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发送投屏图像,以使得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对投屏图像进行处理,并向目标屏幕发送处理后的投屏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从多个设备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包括:
获取多个设备的算力信息,算力信息包括设备的负载信息;
根据多个设备的算力信息,从多个设备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输入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在第一界面上输入的音频选择操作;
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音频选择操作,确定用于播放投屏图像对应音频的音频模块,以及确定第一设备与音频模块之间的音频传输通路;
通信模块,还用于通过音频传输通路,向音频模块发送投屏图像对应的音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第一屏幕上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一 音频模块以及第一音频传输通路;第二屏幕上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二音频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通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投屏内容包括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和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第一屏幕上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一音频模块以及第一音频传输通路;第一屏幕上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二音频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通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投屏内容包括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和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第一屏幕上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一音频模块以及第一音频传输通路;第二屏幕上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二音频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通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图像之前,对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
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图像,包括:向目标屏幕发送预处理后的投屏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
满足第一条件时,对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
第一条件包括:第二设备的负载不足以处理投屏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对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
将第一屏幕的投屏图像和第二屏幕的投屏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
对拼接图像进行渲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对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
按照第一屏幕的尺寸,对投屏图像进行渲染;
向目标屏幕发送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以使得目标屏幕显示投屏图像,包括:向第一屏幕发送渲染后的投屏图像,以使得第一屏幕显示尺寸为第一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向第二屏幕发送渲染后的投屏图像,以使得第二屏幕显示经拉伸或缩放后尺寸为第二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从第一屏幕接收停止投屏的通知消息;
处理模块,还用于调整与第二屏幕之间的图像传输通路以及与音频模块之间的音频传输通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界面还包括目标应用的标识;
接收用于指示将第一设备上目标应用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目标屏幕的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将虚拟光标由目标应用的标识拖动到目标屏幕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输入模块,还用于在显示第一界面之前,接收用户选择投屏内容的操作;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
显示第一界面,包括:响应于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界面;
接收用于指示将第一设备上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目标屏幕的操作,包括:接收用于选择目标屏幕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预处理包括解码、渲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系统,电路系统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至少一个接口电路用于执行收发功能,并将指令发送给至少一个处理器,当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指令时,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上的屏幕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与汽车建立连接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场景示意图;
图9-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界面示意图;
图11A-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界面示意图;
图12、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场景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界面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界面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场景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界面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场景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界面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用户界面的方法及车机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车载、全屋、办公场景等跨设备多屏幕的分布式系统中。如下,主要以车载场景为例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构成对适用场景的限制。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场景的分布式系统架构示意图。车载系统包括车机,车机可以配备多个屏幕。其中,汽车的中控台配备中控显示屏或中控屏。另外,有一些汽车的座舱内逐步数字化显示,座舱内设置有多块显示屏,用于显示数字仪表盘、车载娱乐系统等内容。如图1A所示,座舱内设置有多块显示屏,如中控台上的中控屏11,仪表盘上的仪表屏12。可以理解的是,座舱内还可以包括其他显示屏,如副驾驶位上的乘客(也称为前排乘客)面前的显示屏(可简称为副驾屏13),左侧后排乘客面前的显示屏以及右侧后排乘客面前的显示屏等。
可选的,中控屏一般用于显示影音娱乐系统对应的显示内容,如图1B中(a)所示,中控屏可以用于显示车机中安装的应用程序,用户能够通过在中控屏上的操作实现使用应用程序。如车 机检测到用户点击中控屏上显示的地图图标1011的操作,启动地图应用,并在中控屏上显示地图界面,实现为用户提供导航服务。
可选的,仪表屏一般用于显示显示数字仪表盘对应的显示内容。如图1B中(b)所示,仪表屏可以用于显示车速1021、续航里程1022、车辆图标1023等车辆信息。用户能够通过仪表屏上的显示内容快速获知车辆状态。
可选的,图1A所示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比如,具有屏幕的手机、平板等设备。以上述系统包括手机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中可以配置跨设备多屏管理模块,通过跨设备多屏管理模块,手机可以显示多屏管理界面(也可以称为虚拟跨多屏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多屏管理界面(第一界面的一个示例)管理手机以及车载系统的多个屏幕,使得手机与车载系统可以实现共享屏幕,满足用户的视听需求。比如,用户可以在手机的多屏管理界面输入相应操作,以控制手机将正在播放的视频投屏到后排左侧乘客面前的显示屏以及副驾屏,以满足副驾乘客以及后排左侧乘客的视频观看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100中。示例性的,图2A示出了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存储器202以及至少一个收发器203。
处理器2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上述各组件之间可包括通信线路,用于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收发器203,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器可以是模块、电路、总线、接口或者其它能实现通信功能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可选的,该收发器可以为独立设置的发送器,该发送器可用于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该收发器也可以为独立设置的接收器,用于从其他设备接收信息。该收发器也可以是将发送、接收信息功能集成在一起的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收发器的具体实现不做限制。
存储器2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202用于存储用于实现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201用于执行存储器2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指令、计算机程序或者其它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显示屏204以及音频模块205。
显示屏20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屏20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例如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生产制造。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20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电子设备100为车机,则显示屏204包括中控台显示屏(即中控屏)、仪表盘显示屏(即仪表屏)。
音频模块205,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205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205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01中,或将音频模块205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201中。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05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音频模块205可以包括扬声器,受话器,麦克风,耳机接口,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机可以通过USB接口与移动终端建立有线连接。或者,车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采用的无线连接方式例如可以是蓝牙(包括低功耗蓝牙、经典蓝牙等)、WLAN、NFC,IR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无线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如图2B示出了分布式系统中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例。以用户将第一设备的第三屏幕上的第一应用投屏到第二设备的第二屏幕,将第一设备的第三屏幕上的第二应用投屏到第二设备的屏幕(比如第一屏幕、第二屏幕、第二附属屏幕)为例,第一设备还可称为投屏的源设备或主控设备,第二设备还可称为目标设备,第二设备的第一屏幕、第二屏幕、第二附属屏幕可称为目标屏幕。
可选的,第一设备可以将不同应用的内容投屏到不同设备或相同设备的不同屏幕上。比如,第一设备将应用1的内容投屏到设备1的屏幕1上,将应用2的内容投屏到设备2的屏幕2上。再比如,第一设备将应用1的内容投屏到设备1的屏幕1上,将应用2的内容投屏到设备1的屏幕2上。或者,第一设备可以将不同应用的内容投屏到某个设备的同一屏幕上。比如,第一设备将应用1的内容投屏到设备1的屏幕1上,将应用2的内容也投屏到设备1的屏幕1上。设备1可以小窗方式显示应用1的内容和应用2的内容。
可选的,第一设备可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多屏管理界面111,可以呈现在第一设备的第三屏幕上。多屏管理界面可呈现第二设备上的多个屏。用户可以通过多屏管理界面111,将第一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或桌面等投屏到第二设备的屏幕上。
以第一设备为手机为例,手机屏幕可以显示多屏管理界面111或多屏管理界面101。示例性的,多屏管理界面111可以按照屏幕为粒度进行管理,多屏管理界面101可以按照应用为粒度进行管理。示例性的,多屏管理界面111可以是如图5的(b)所示的界面20(第一界面的一个示例)。界面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的图标,比如包括视频、设置、录音机等应用的图标。界面2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屏幕的标识,比如汽车(第二设备的一个示例)的仪表屏、中控屏、副驾屏等虚拟可用屏幕的图标。
用户可以将想要投屏显示的应用拖拽到相应虚拟屏幕。以第一设备的第一应用为手机上的视频应用为例,比如,如图5的(c),检测到用户长按视频应用,手机可以生成视频应用对应的虚拟图标302’(或者虚拟光标),用户可以将虚拟图标302’拖拽至中控屏的图标303所在区域。响应于用户的拖拽释放操作,手机可以将视频应用的内容投屏到汽车的中控屏上。
在一些示例中,用户可以将多屏管理界面111投屏在第二设备的屏幕上,用户可通过第二设备与多屏管理界面111进行交互,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执行投屏操作。
如图2B,第一设备的第一应用的内容(比如视频)投屏到第二设备的第二屏幕上显示之后,第一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可以在后台运行。意味着,第一设备相当于总控设备,把第一应用的界面显示在第二设备上,而第一设备可以在后台运行第一应用。
多窗管理模块120,用于管理跨设备的多个屏幕的多个窗口。类似的,第一设备可以控制第二设备显示第二应用的界面,并在第一设备的后台运行第二应用。
示例性的,有时用户需要在跨设备的屏幕之间切换应用的界面,比如,中控屏上以小窗口显示导航应用的界面,司机将窗口中的导航应用界面从中控屏切换到副驾屏,副驾屏可以在窗口中显示导航应用界面,由副驾屏前的乘客设置导航地址,设置完成之后,副驾屏前的乘客将导航应用的界面切换回中控屏,如此,司机可通过中控屏观看导航界面。
多屏管理模块130,用于管理跨设备的多个屏幕。还用于从目标屏幕连接的多个设备中选择目标设备,以及确定对目标设备的算力调度策略。
示例性的,假设手机将应用1的界面(比如视频)投屏到全屋的显示屏1显示,显示屏1与设备1和设备2之间均存在连接,则手机的多屏管理模块130会根据选择策略,选择设备1或设备2对投屏内容(视频流)进行处理。假设由设备1对视频流进行处理,设备1可以将视频流的处理结果发送给显示屏1,由显示屏1播放应用1的视频。源设备(比如手机)选择目标设备(比如设备1)的策略将在下文给出具体介绍。
再示例性的,手机还可以对上述选择的设备1进行算力辅助。具体的,手机可以提前对投屏内容(比如视频流)进行部分处理操作。如此,可以降低设备1对投屏内容的处理工作量,节约设备1的算力,提升整个投屏流程的效率。
可选的,多屏管理模块130,还可用于确定用于播放投屏内容相应音频(比如视频的声音)的音频模块,以及源设备到音频模块之间的通信通路(可简称为音频传输通路)。
多屏管理模块130可以通过通信模块160,确认音频智选模块152选择的音频传输通路是否正常,并确定音频传输通路。
在一些示例中,多屏管理模块130可以确定音频和视频共享相同的通路,即通过相同通信通路传输投屏视频和音频。
在一些示例中,多屏同看场景中,同看屏(比如车机的三排左屏)的音频可以来自目标屏设备(比如车机副驾屏连接的芯片A),或直接来自源设备(比如手机)。
同看屏,指的是不需要额外处理,包括同样投屏内容的多个屏幕。示例性的,如图14,副驾屏和三排左屏均显示投屏的视频1,则副驾屏和三排左屏为同看屏。其中,副驾屏、三排左屏中显示的视频1可以是全屏显示,也可以是在窗口中显示。
在一些示例中,若目标设备音路不够,不支持接收或处理音频,则源设备可以将音画(音频、投屏视频)分离,且不再向目标设备发送音频数据,而是直接向目标耳机下发音频数据,以使得目标耳机能播放该音频。或者,源设备将音画进行分离之后,通过中间设备(比如第三设备)将音频数据发送给目标耳机。
可选的,多屏管理模块130,还可用于确定源设备到目标屏幕之间的通信通路(可简称为视频通路)。
源设备通过通信模块确认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目标视频通路,例如USB、HDMI、WiFi、Sparklink、车载以太网、视频线、全屋内总线等。源设备通过目标视频通路向目标设备发送视频流,再由目标设备向目标屏幕发送视频流。
如此,源设备可以智能的确定此次投屏的音频传输通路、视频通路,有助于确保投屏效果。
设备账户认证模块140,用于对其他设备进行认证授权,认证通过的设备可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
跨设备投屏模块150,用于对投屏流程进行控制。
预解码和预渲染模块151,用于对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可包括但不限于:预先解码和预先渲染,以便降低第二设备的算力负担,降低投屏所需的用时,提升投屏效率。
其中,解码,可以是从服务器拉取压缩的媒体流,并将压缩的媒体流转换成可以播放格式的过程。
音频智选模块152,用于选择用于播放投屏音频的音频模块以及相应的音频传输通路。
通信模块160,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的,如图2B,第二设备包括如下模块:第二屏幕、第一屏幕、第二附属屏幕、多窗管理模块120、多屏管理模块130、设备账户认证模块140、音频处理模块153、跨设备投屏快显模块154、通信模块160以及指定屏信息处理模块155。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可以是第二设备自身配备的屏幕,第二附属屏幕可以是第二设备外接的屏幕。例如,第二设备是车机时,第二附属屏幕可以是车机的后排外接平板。
第二屏幕、第一屏幕、第二附属屏幕、多窗管理模块120、多屏管理模块130、设备账户认证模块140、通信模块160等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参见第一设备相关模块的介绍。
指定屏信息处理模块155,用于对投屏画面(比如视频帧)进行处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切分、超分处理。关于切分、超分的具体实现可参见下述实施例。
跨设备投屏快显模块154,用于在第一设备已对投屏画面进行预处理的情况下,对来自第一设备的投屏画面的预处理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比如,由第一设备对投屏画面进行预解码、预渲染,由第二设备的跨设备投屏快显模块154对投屏画面进行合成。之后,第二设备可以将投屏画面的合成结果发送给诸如第二屏幕,由第二屏幕播放该投屏画面。
图2B以分布式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适用于包括更多设备、更多屏幕以及其他组件的分布式系统。比如,第二设备可以包括更多屏幕,再比如,分布式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设备以及第三设备的屏幕和音频模块,再比如,分布式系统包括更多设备的更多屏幕和音频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设备可以是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第一设备可以是手机,第二设备可以是车机。第一设备是平板电脑,第二设备可以是双屏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或者双屏的会议室显示设备。第一设备可以是手机,第二设备可以是全屋的多个智慧大屏。第一设备可以是全屋的中控模块,第二设备可以包括受全屋服务器控制的第一屏幕等。
或者,多个设备可以包括云侧设备和端侧设备。例如,第一设备可以是云端服务器的总控模块,第二设备可以是车机。服务器可以提供多屏管理界面,用于管理系统中跨设备的多屏。再比如,第一设备可以是车机,车机可以安装车家互动界面,第二设备可以包括受全屋服务器控制的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和第二附属屏幕。用户可以通过车机安装的车家互动界面控制家中的第一屏幕、第二屏幕等。再比如,第一设备可以是PC,PC上安装有云端车控应用,第二设备可以是车机。再比如,全屋服务器可以提供多屏管理界面,用于控制全屋中的多个屏幕。多个设备还可以是其他的设备组合方式,以实现端-云、端-云-端的跨设备交互。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以是同一设备中的不同逻辑模块,该设备配备有多个屏幕。
或者,多个设备中的一个设备是Dongle(无屏解码设备)等,例如第一设备是Dongle,第二设备是车机或大屏;或者第一设备是手机或遥控设备,第二设备是Dongle,第三设备是多屏车机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多个设备的设备形态不做限制。多个设备的设备形态、结构可以各不相同,或者,多个设备中可以有相同形态的设备。
在一些场景中,比如云端控制、全屋总控等场景中,上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中的模块还可以有其他部署方式。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设备也可控制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投屏。此种情况下,多屏管理界面部署在第一设备中,多窗管理模块120、多屏管理模块130、设备账户认证模块140、跨设备投屏模块150、音频智选模块152、预解码和预渲染模块151以及通信模块160等其他模块部署在第三设备。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更多不限于此的同类型场景应用。
如下,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车机和手机可以通过第一应用(例如HiCar应用)建立通信连接。示例性的,如图3中(1)所示,为车机显示的主菜单701。在主菜单中显示有Hicar应用图标702,以及其他应用图标。响应于用户操作图标702,车机可以发送连接请求。手机接收到车机发送的连接请求后,可以显示如图3中(2)所示的界面704。界面704中显示提示框703,用于提示用户选择是否连接该车机。响应于用户在提示框703中点击“连接”按钮,手机向车机回复同意连接的响应。车机在接收手机发送的同意连接的响应之后,可以显示如图3中(3)所示的连接码。与此同时,手机显示如图3中(4)所示的界面706,提示用户输入车机显示的连接码。在用户输入连接码后,手机将用户输入的连接码发送给车机,车机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建立通 信连接。可选的,在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车机可以显示如图4中(1)所示的界面801,手机可以显示如图4中(2)所示的界面802,分别用于提示用户正在建立连接。可选的,在车机和手机建立通信连接后,手机可以显示如图4中(3)所示的提示界面804,提示已连接到车机,而后用户可以手动关闭,或者手机也可以在预设时间段后自动关闭提示界面804。
另一些示例中,若车机与手机之前建立过通信连接,那么,车机和手机也可以直接进行蓝牙配对,而无需用户输入连接码。例如,用户可以在手机侧开启Hicar应用,并选择连接到曾经连接过的车机,那么手机和车机直接建立通信连接。
又一些示例中,若车机与手机之前建立过通信连接,那么,当手机和车机都开启蓝牙,且二者的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无需用户操作,手机和车机也可以自动建立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车机和手机建立通信连接后,手机可以从车机获取车辆中可用的多个显示屏的信息,并根据多个显示屏的信息,显示多屏管理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多屏管理界面,将手机上的显示内容投屏到车内的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的多个显示屏,以实现跨设备之间的屏幕共享。如下,分多个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场景一:单个目标设备的场景
示例性的,如图5的(a)所示,手机可以显示有界面10,该界面10可以包括多个标签,(例如,标签102,标签103,标签103)。当某一标签被选中时,手机可以显示相应界面。比如,如图5中的(a)所示,响应于检测到用户点击桌面标签103的操作,手机可以显示桌面上一个或多个应用的图标(比如视频、设置、录音机应用的图标)。当应用的图标较多时,界面10还可以显示切换控件105。用户可以向左或向右滑动,使得手机在其他界面上显示更多应用的图标。
再比如,如图5的(b),响应于检测到用户点击“所有”标签102的操作,手机可以从车机获取车辆上可用的多个屏幕的信息,并显示界面20(图2B所示多屏管理界面111的一个示例)。界面20可以包括车辆上多个可用屏幕的图标(比如仪表屏、中控屏等多个屏幕的图标)以及手机上一个或多个应用的图标。其中,车辆上多个可用屏幕的图标可以显示在界面20的区域201内。
再比如,响应于检测到用户点击虚拟多屏标签104的操作,手机可以显示车辆内多个可用屏幕的图标。
在一些场景,为了在手机界面上更加清晰的观看车辆上多个屏幕的图标,如图5的(c),用户可以将手机横屏放置。响应于用户调整手机姿态(比如将手机由竖屏显示调整为横屏显示)的操作,手机可以自适应调整界面的显示内容。比如,如图5的(c),手机可以显示界面30,并在界面30的区域301内显示车辆上多个可用屏幕的图标。
之后,如图5的(c),用户可以向中控屏图标303的方向拖拽视频应用的图标302。作为一种示例,拖拽过程中,视频应用的图标302不随拖拽位置的改变发生位移。手机可以生成并显示视频应用的虚拟图标302’(或者虚拟光标),虚拟图标302’可以随用户的拖拽发生位移。用户将虚拟图标302’移至中控屏图标303所在区域之后,可以将手指抬离屏幕,手机不再显示虚拟图标302’。手机检测到用户将虚拟图标302’移至中控屏图标303所在区域并释放后,确定用户想要在车辆的中控屏上投屏显示视频应用的内容,则手机可以根据用户的投屏意图,将手机的视频应用投屏到车辆的中控屏。并且,如图5的(d)所示,手机可以在中控屏的图标303上显示视频应用的标识,比如在中控屏的图标303上显示文本“手机的视频应用”。再比如,手机可以在中控屏图标303上显示“APP Video from Jane’s phone”(Jane的手机上的视频应用)。
可选的,若中控屏是同看屏,则在中控屏被选择为投射屏幕时,中控屏图标303上可以显示诸如“APP sync-Video from Jane’s phone”的角标。其中,sync表示中控屏为同看屏。
如此,用户可以根据中控屏图标303上的视频应用标识,确定车辆的中控屏上正在投屏显示手机的视频应用的内容。
可选的,响应于用户将视频应用的虚拟图标302’拖拽至中控屏图标303所在区域之后,如图5的(d)所示,手机还可以在视频应用的图标302上显示角标,该角标用于表示正在其他设备的屏幕上投屏显示视频应用的内容。可选的,角标还可以是其他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角标的具体呈现方式不做限制。比如,角标可以是文字“中控屏”,用于表示正在车辆的中控屏上投屏显示视频应用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图5的(d)以中控屏图标303上显示的视频应用的标识为文字形式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标识还可以以其他形式展示在中控屏图标303上,比如以应用图标的形式展示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应用标识在界面中的展示方式不做限制。
图6示出了中控屏的显示界面。可以理解,车机从手机接收视频应用对应的投屏内容之后,可以对投屏内容进行展示。比如,车机从手机接收待播放视频的码流,并根据视频的码流,播放如图6所示的视频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停止投屏时,相应屏幕图标中不再显示应用的标识。比如,当停止投屏时,如图5的(d)所示的中控屏图标303中不再显示“手机的视频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多屏管理界面30(图2B所示多屏管理界面111的一个示例),将需要投屏的应用的图标拖拽到任意可用屏幕的图标上,以控制手机将手机应用的内容投屏到相应屏幕,满足在多屏场景中用户通过任意可用屏幕展示目标内容的视听需求。
上述主要以用户拖拽虚拟图标,以将相应应用(比如视频应用)的图标拖拽到相应屏幕(比如中控屏)为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通过其他操作指示手机将手机应用的内容投屏到其他设备的屏幕上。比如,在图5的(b)所示的界面20中显示光标,用户可以将光标从应用1(比如视频应用)的图标位置拖拽到车机中控屏的图标位置。可选的,若用户想要将整个桌面投屏在其他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用户可以在应用图标之外的区域拖拽光标,或在界面20的某个指定区域拖拽光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要以用户点击如图5的(b)所示标签102,调出车辆上的多屏的图标为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调出车辆上多屏的图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跨设备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例。如图7,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手机显示多屏管理界面。
示例性的,手机可以显示如图9的(a)所示多屏管理界面30,界面30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的图标(比如视频、设置、录音机等应用的图标),以及车辆上多个可用屏幕的图标(比如仪表屏、中控屏等屏幕的图标)。
S102、手机接收用户输入的投屏指令。
可以理解,用户可以通过上述多屏管理界面,将需要投屏的应用的图标拖拽至目标屏幕的图标上,以控制手机执行投屏操作。示例性的,如图9的(a),手机显示多屏管理界面30,检测到用户拖拽导航应用图标的意图时,手机可以生成虚拟光标304。用户手指可以沿着虚线所示轨迹滑动手指,虚拟光标304跟随用户手指向中控屏图标303的方向进行移动。当虚拟光标304被移至中控屏图标303所在区域(投屏指令1)时,用户手指可以抬离屏幕,手机不再显示虚拟光标304。
检测到用户将虚拟光标304移动至中控屏图标303的所在区域并释放之后,如图9的(b)所示,手机可以在中控屏图标303上显示导航应用的名称。可选的,手机还可以在导航应用的图标上显示角标,以表征正在其他设备上投屏显示导航应用的内容。
类似的,检测到用户拖拽视频应用图标302的意图时,手机可以生成虚拟光标,用户可以拖拽虚拟光标,使得虚拟光标由视频应用图标302的所在区域被移动到副驾屏图标的所在区域(投屏指令2)。检测到用户将虚拟光标移动至副驾屏图标的所在区域并释放之后,如图9的(b)所示,手机可以在副驾屏的图标上显示视频应用的名称。可选的,手机还可以在视频应用的图标302上显示角标,以表征正在其他设备上投屏显示视频应用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只有驻车时才允许从源设备向仪表屏、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抬头显示(head up display,HUD)屏投影娱乐应用(例如视频),在行车时禁止从源设备向仪表屏、AR HUD屏投影娱乐应用,以提升行车安全。
S103、手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音频选择指令。
示例性的,如图10的(a),用户可以长按中控屏的图标303,以触发手机弹出卡片305。卡片305可包括可供中控屏使用的音频模块。比如,包括车机-全车扬声器,车机蓝牙-耳机1,车机 蓝牙-耳机2。响应于用户勾选卡片305中的“车机-全车扬声器”选项,手机确定用户想要选择全车扬声器播放导航应用的音频。可选的,如图10的(b),手机可以在中控屏的图标303中显示“全车扬声器”的标识,用于表示当中控屏上显示导航应用的画面时,由全车扬声器播放导航应用匹配的音频。
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选择与车机相连接的设备的音频设备播放音频。例如,用户可以选择通过诸如手机的耳机1播放视频应用的音频。如图10的(b),用户选择通过手机的耳机1播放视频应用的音频之后,手机可以在副驾屏的图标中显示“手机耳机1”的标识,用于表示当副驾屏上显示视频应用的画面时,由手机连接的耳机1播放与视频画面匹配的音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与车内的其他终端协同,以便判断用户为此次投屏内容选择的音频模块是否有效。例如,假设用户为视频应用选择的音频模块包括车机蓝牙-手机耳机1,则手机可以与车机通信,以便判断车机蓝牙-手机耳机1相关的音频模块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经判断,若车机具备蓝牙通路,车机的蓝牙模块能够正常工作,且手机也具备蓝牙通路,手机的蓝牙模块也能够正常工作,则手机可以初步确认用户选择的用于播放视频应用的音频的音频模块有效。
在一些示例中,如果用户选择的音频模块无效,比如车机的蓝牙通路出现故障,则手机可以提示用户重新选择此次投屏使用的音频模块。示例性的,如图11A的(a),检测到用户选择卡片305上的“车机蓝牙-耳机2”音频选项之后,手机可以与车机通信,判断相关音频模块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经判断,车机的蓝牙模块与耳机2的蓝牙模块之间的通路故障,车机无法通过蓝牙模块将音频数据传输给耳机2进行播放,即用户选择的音频模块无效。如图11A的(b),手机可以弹出提示窗306,用于提示用户重新选择音频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在弹出卡片305之前,可以提前判断各音频模块是否可用。之后,手机可以在弹出的卡片305中仅显示可用的音频模块,以降低用户重新选择音频模块的概率。比如,经检测,手机确定车机蓝牙模块与耳机2之间的通路故障,则可以在图10的(a)所示卡片305中不显示“车机蓝牙-耳机2”这一音频选项,以免用户误选该故障音频模块。或者,如图11B所示,手机可以在卡片305中显示“车机蓝牙-耳机2”这一音频选项,但该音频选项被设置为不可选或禁用状态,用户不能选择该音频选项对应的音频模块。
S104、手机判断是否满足对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的条件。若满足预处理条件,则执行如下S105,若不满足预处理条件,则执行S106-S113。
可选的,预处理条件包括如下任一项或多项条件:目标设备的负载大于或等于一定门限、源设备的负载小于或等于一定门限、目标设备和源设备之间的通信参数满足条件。可选的,目标设备与源设备之间的通信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带宽、误码率等。通信参数满足条件,可以指带宽高于某个阈值(比如500Mbps以上),和/或误码率低于某个阈值。通过一系列通信参数以及相应阈值的设置,可使得目标设备与源设备之间满足分布式体验的基础保障要求。较高的通信带宽,可用于保证目标设备和源设备之间保证实时和稳定的通信体验。
源设备,指的是投屏内容的来源设备,目标设备,指的是接收并展示投屏内容的设备。以将手机中导航应用的内容投屏到车机的中控屏上为例,源设备即手机,目标设备即车机。
满足预处理条件,意味着,目标设备当前的处理能力较低,源设备当前的处理能力较高。因此,可以考虑让源设备提前对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如此,能够降低目标设备的工作量,目标设备可以无需或减少对投屏内容的处理,提升整个投屏流程的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通过通信模块160与车机进行交互,获取车机的性能参数(比如负载状态)。多屏管理模块130可以根据车机的负载状态,判断车机是否需要算力互助。若车机需要算力互助,则手机可以对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反之,若车机不需要算力互助,则手机无需对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
可选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以应用为粒度判断是否进行预处理。比如,考虑到导航应用的投屏内容的渲染工作量较小,对导航应用的投屏内容可以不进行预处理。反之,考虑到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的渲染工作量较大,为了降低车机的渲染工作量,手机可以对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
S105、手机对导航应用、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
示例性的,假设车机的负载超出CPU门限值(例如60%),手机的负载较小,且手机和车机之间的带宽较高,误码率较低,则手机确定可以对车机进行算力辅助,手机可以对诸如导航应用、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
可选的,对投屏内容的预处理可包括对投屏内容的提前解码和/或提前渲染。
S106、手机向车机的副驾屏发送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向车机发送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由车机向副驾屏发送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
在一些示例中,在满足上述预处理条件时,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是已被手机预解码、预渲染的投屏内容。此种情况下,车机从手机接收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之后,可以对已解码、渲染的投屏内容进行进一步处理(比如合成),并将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的处理结果发送到副驾屏。可以看出,由于手机已对投屏内容进行了预处理,因此,可以降低车机的处理任务量,在车机负载较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车机因高负载导致的处理延迟或处理失败的概率。
或者,在一些示例中,在不满足上述预处理条件时,投屏内容是未被手机预解码、预渲染的投屏内容。此种情况下,车机从手机接收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后,可以对投屏内容进行解码、渲染、合成等处理,并将投屏内容的处理结果发送到副驾屏。
示例性的,以手机不对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为例,如图8的(a),手机可以从服务器获取远程视频文件,并通过通信模块向车机的通信模块发送该远程视频文件(即投屏内容)。车机接收视频文件之后,根据视频文件的编码格式,对视频文件进行解码,并按照目标屏幕(副驾屏)的尺寸,对视频文件包括的视频帧进行渲染、合成。之后,车机可以将视频文件的处理结果发送给副驾屏,由副驾屏显示相应视频帧。可选的,手机也可以将本地的视频文件投屏到车机的副驾屏进行显示。
再示例性的,以手机对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为例,如图8的(b),手机获取视频文件,并对视频文件进行预解码、预渲染。之后,手机可以通过通信模块向车机的通信模块发送预处理后的视频文件。车机接收视频文件之后,执行合成等处理,并将视频文件的处理结果发送给副驾屏,由副驾屏显示视频文件的相应视频帧。可选的,车机还可以对视频文件进行切帧或超分处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发送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的同时,还发送投屏内容对应的时间戳,以便于副驾屏显示的投屏画面(比如视频帧)与音频模块(比如用户选择的用于播放视频应用的音频的耳机1)播放的音频能够同步。
S107、手机向耳机1发送视频应用的音频。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向车机发送音频,车机通过蓝牙模块向耳机1发送视频应用的音频。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发送音频的同时,还发送音频对应的时间戳,以便于耳机1播放的音频与显示模块(比如用户选择的副驾屏)显示的投屏画面能够同步。
可选的,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与音频可以携带在同一消息或不同消息中。
本申请实施例对S106和S107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
S108、车机的副驾屏播放视频应用的视频帧。
应理解,副驾屏获取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之后,可以根据投屏内容,播放视频应用的视频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副驾屏根据投屏内容对应的时间戳,在相应时间播放相应的视频帧,以便副驾屏显示的视频帧能够与音频模块(比如用户选择的耳机1)播放的音频同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副驾屏可以在副驾屏的目标区域播放投屏的视频帧。目标区域可以是副驾屏的一个窗口,或者,副驾屏可以在整个屏幕上显示视频帧。
S109、耳机1播放视频的声音。
耳机获取视频应用的音频之后,可以播放视频应用的音频。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耳机1根据音频对应的时间戳,在相应时间播放相应的音频,以便耳机1播放的音频能够与副驾屏显示的视频帧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对S108和S109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
S110、手机向中控屏发送导航应用的投屏内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向车机发送导航应用的投屏内容,由车机向中控屏发送导航应用的投屏内容。
在一些示例中,在满足上述预处理条件时,投屏内容是已被手机预解码、预渲染的投屏内容。此种情况下,车机从手机接收导航应用的投屏内容之后,可以对已解码、渲染的投屏内容进行进一步处理(比如合成),并将导航应用的投屏内容的处理结果发送到中控屏。
或者,在一些示例中,在不满足上述预处理条件时,投屏内容是未被手机预解码、预渲染的投屏内容。此种情况下,车机从手机接收导航应用的投屏内容后,可以对投屏内容进行解码、渲染、合成等处理,并将投屏内容的处理结果发送到中控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向车机发送投屏内容的同时,还发送投屏内容对应的时间戳,以便于中控屏显示的投屏画面与音频模块(比如用户选择的全车扬声器)播放的音频能够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对S106和S110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
S111、手机向全车扬声器发送导航应用的音频。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向车机发送导航应用的音频,由车机向全车扬声器发送导航应用的音频。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发送导航应用的音频的同时,还发送音频对应的时间戳,以便于全车扬声器播放的导航音频与显示模块(比如用户选择的中控屏)显示的投屏画面(比如导航界面)能够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对S110和S111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
S112、中控屏播放导航图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屏根据导航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的时间戳,在相应时间播放相应的导航界面,以便中控屏显示的导航界面能够与音频模块(比如用户选择的全车扬声器)播放的音频同步。
S113、全车扬声器播放导航音频。
通过该方案,可实现投屏过程中的音画分离,比如通过车机的副驾屏显示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通过耳机1(并非车机上固定安装的扬声器)播放投屏内容对应的音频,以满足用户的视听需求。比如,在一些场景中,用户可以将想要观看的内容投屏在大屏设备(比如智慧屏)上,并通过手机耳机收听投屏内容对应的音频,以免音频打扰到其他用户。
场景二:多个目标设备的场景
上述主要以目标屏幕(中控屏、副驾屏)连接一个设备(车机)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屏幕可能连接多个处理单元(比如芯片或设备)。此种情况下,手机可以从目标屏幕连接的多个处理单元中选择目标处理单元,由目标处理单元处理目标屏幕上待显示的投屏内容。示例性的,以目标屏幕包括车机上的三排左屏,三排左屏连接车机的芯片A、B为例,如图12,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201、手机显示多屏管理界面。
示例性的,手机显示如图9的(a)所示的多屏管理界面30。界面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的图标(比如视频、设置、录音机等应用的图标),以及车辆上多个可用屏幕的图标(比如仪表屏、中控屏等屏幕的图标)。
S202、手机接收到用户将视频应用的内容投屏到三排左屏上的操作指令。
示例性的,用户可以将多屏管理界面中视频应用的图标拖拽到与三排左屏的图标碰撞,如此,手机可以确定用户想要将视频应用的内容投屏到车机的三排左屏显示。
S203、手机接收到用户选择通过耳机2播放视频应用的音频的操作指令。
S204、手机从车机获取芯片A的算力信息。
手机确定用户想要将视频应用的内容投屏到车机的三排左屏显示之后,可以查询三排左屏连接的设备/芯片。经查询,手机确定三排左屏连接了车机的芯片A、B,则手机可以获取芯片A、B的算力信息,以便根据芯片A、B的算力信息,选择性能更好的芯片来处理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通过通信模块从芯片A获取芯片A的算力信息。
S205、手机从车机获取芯片B的算力信息。
S206、手机根据芯片A、B的算力信息,确定芯片A为目标芯片。
可选的,算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任一项或多项信息:CPU性能信息(比如负载)、GPU性能信息(比如负载)、I/O性能信息、连接的屏幕与其他屏幕是否存在共享的投屏应用。屏幕之间存在共享的投屏应用,指的是两个屏幕当前播放的投屏内容来自同一应用。手机可以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算力信息,确定芯片A、B的性能,并将性能更好的芯片作为用于处理投屏内容的目标芯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的多屏管理模块可以根据芯片A、B的算力信息,选择性能更好的芯片作为目标芯片。
示例性的,若芯片A的CPU性能、GPU性能、I/O性能均比芯片B高,则手机可以将芯片A作为目标芯片。
再示例性的,假设芯片A连接三排左屏以及三排右屏,芯片B仅连接三排左屏。假设三排右屏为三排左屏的同看屏,则考虑使用芯片A处理三排左屏对应的投屏内容以及三排右屏对应的投屏内容。
S207、手机向芯片A发送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
可选的,手机可以判断是否对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在一些示例中,若芯片A的算力较差,则手机可以提前对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比如,假设三排左屏的屏幕尺寸为1920*2048,解码、渲染1920*2048尺寸的图像需要占用芯片A25%的CPU算力和1/3的GPU算力,但芯片A的CPU负载已超过60%、GPU已支撑一定量渲染任务,不足以完成解码、渲染任务,则手机可以对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之后的投屏内容发送给芯片A。如此,能够降低芯片A所需处理的任务数量。
在另一些示例中,若芯片的算力较强,则手机无需对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进行预处理。
S208、手机向耳机2发送视频应用的音频。
本申请实施例对S207、S208之间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
S209、芯片A对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进行处理。
在一些示例中,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可以是未经过预处理的数据。此种情况下,芯片A需要对投屏内容进行解码、渲染、合成等处理。
在另一些示例中,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可以是经过预处理的数据。比如,投屏内容是经过解码、渲染得到的投屏内容。此种情况下,芯片A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理,无需另行执行解码、渲染。比如芯片A可以对已解码、渲染的投屏内容进行合成。可见,在执行预处理的情况下,可减少芯片A的任务处理数目,避免芯片A因负载较高导致的处理延迟,进而能够提升整个投屏流程的效率。
S210、芯片A向三排左屏发送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
芯片A对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进行处理之后,向三排左屏发送处理后的投屏内容。
S211、三排左屏播放视频帧。
三排左屏接收视频应用的投屏内容之后,可以根据显示该投屏内容,比如播放视频帧。
S212、耳机2播放视频的声音。
本申请实施例对S211、S212之间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
通过该方案,手机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用于显示投屏内容的目标屏幕,选择用于处理投屏内容的目标处理组件(比如车机的芯片A),以提升处理投屏内容的效率,进而提升整个投屏操作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多屏管理界面选择的音频模块可能是无效的。此种情况下,手机可以提示用户重新选择用于播放音频的音频模块。示例性的,仍以图12为例,用户选择通过耳机2播放视频应用的音频,但目标芯片A与耳机2之间的通路可能存在故障。此种情况下,手机可以弹出诸如图11A的(b)所示提示窗306,用于提示用户重新选择可用的音频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按照屏幕为粒度选择音频模块以及音频传输通路为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按照应用为粒度选择音频模块以及音频传输通路。比如,用户可以选择将不涉及个人隐私的音频(比如导航音频)通过全车扬声器进行播放,将涉及个人隐私或不便于外放的音频 通过个人耳机进行播放。
此外,图12主要以目标屏幕连接不同的处理组件(芯片)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屏幕还可以连接不同的设备。此种情况下,手机可以获取目标屏幕所连接多个设备的算力信息,并根据多个设备的算力信息,选择性能最好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如此,通过选择性能最好的目标设备处理投屏内容,可提升处理效率,有助于提升整个投屏操作的效率。
场景三:多屏同看场景
一些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多屏管理界面将桌面或应用的内容投射到多个屏。示例性的,用户可以将手机中的视频1投屏到车机的副驾屏和三排左屏上进行显示。在多屏同看场景中,同看的多屏可以分为目标屏和同看屏。在一些示例中,用户可以先将视频1投射到目标屏上进行显示,之后,将视频1投射到同看屏上进行显示。在另一些示例中,可以不区分目标屏和同看屏的投屏时机。
如图13,以手机为投屏的源设备,车机为目标设备,目标屏是车机的副驾屏,同看屏是车机的三排左屏为例,多屏同看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包括如下步骤:
S301、手机显示多屏管理界面。
S302、用户通过操控多屏管理界面,选择将视频应用的内容投屏到副驾屏以及三排左屏上。
S303、用户通过操控多屏管理界面,选择副驾屏、三排左屏对应的音频传输通路。
示例性的,用户通过诸如图10的(a)所示的界面30,选择相应的音频传输通路。比如,选择车机蓝牙-耳机1用于播放副驾屏上投屏内容对应的音频,选择车机蓝牙-耳机2用于播放三排左屏上投屏内容对应的音频。
S304、手机对投屏画面进行预解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需要手机对投屏画面进行预处理,则手机可以对投屏画面进行预解码。
S305、手机将副驾屏的投屏画面和三排左屏的投屏画面进行拼接,对拼接画面进行渲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需要手机对投屏画面进行预处理,如图14所示,手机可以按照副驾屏以及三排左屏的尺寸,将副驾屏的画面(视频1的视频帧)和三排左屏的画面(视频1的视频帧)拼接为一个整体画面,对于拼接两个画面产生的缝隙,可以进行填充。手机可以对拼接画面进行渲染,并将渲染结果发送给车机。
手机将副驾屏的画面和三排左屏的画面拼接为一个画面,并对拼接画面进行渲染的过程,可称为拼接渲染或合并渲染。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无需源设备(比如手机)进行预处理,则上述拼接渲染(S304)、预解码(S305)也可以由目标设备(比如车机)执行。
S306、手机将拼接画面的处理结果发送给车机。
可选的,在手机对车机进行算力辅助的情况下,该拼接画面的处理结果是已经过手机预解码、预渲染的投屏画面信息。
或者,可选的,在手机未对车机进行算力辅助的情况下,该拼接画面的处理结果是未经过手机预解码、预渲染的投屏画面信息。
S307、车机将拼接画面拆分为副驾屏的投屏画面和三排左屏的投屏画面。
示例性的,车机从手机接收拼接画面的渲染结果之后,如图14,车机可以根据副驾屏和三排左屏的尺寸大小,将拼接画面切分为副驾屏的画面和三排左屏的画面。
S308、车机将副驾屏的投屏画面发送给副驾屏。
S309、副驾屏显示投屏画面。
S310、车机将三排左屏的投屏画面发送给三排左屏。
S311、三排左屏显示投屏画面。
S312、手机控制播放副驾屏、三排左屏对应的音频。
示例性的,假设用户选择通过耳机1播放副驾屏上投屏画面对应的音频,通过耳机2播放三排左屏上投屏画面对应的音频,则手机可以通过相应的音频传输通路,将音频分别发送给耳机1、耳机2。如此,如图15,用户A可以在观看副驾屏上的投屏画面(比如视频)的同时,使用耳机1收听相应音频。用户B可以在观看三排左屏上的投屏画面的同时,使用耳机2收听相应音频。
示例性的,假设耳机1、耳机2是手机连接的耳机,如图16,芯片A与副驾屏连接,芯片B与三排左屏连接,手机可以通过手机蓝牙模块(路径1)向耳机1发送音频。手机可以通过手机蓝牙模块(路径2)向耳机2发送音频。
再示例性的,假设耳机1、耳机2是车机连接的耳机,如图17,手机可以通过手机蓝牙模块向车机芯片A的蓝牙模块发送音频,再由车机芯片A的蓝牙模块向耳机1、耳机2发送音频。手机还可以通过其他音频传输通路向耳机1、2发送音频,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用于音频传输的具体音频传输通路。比如,手机向芯片B发送音频,由芯片B向耳机2发送音频。再比如,手机向芯片A发送音频,芯片A向芯片B发送音频,由芯片B向耳机2发送音频。
通过该方案,可实现投屏过程中的音画分离,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视听需求。
上述以多屏同看场景中,设备对多个屏的投屏画面进行拼接,进行拼接渲染为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渲染方式。比如,如图18,源设备手机可以按照目标屏(比如副驾屏)的尺寸进行渲染,并将渲染结果发送给车机。车机接收渲染结果之后,可以按照同看屏(比如三排左屏)的尺寸,执行超分算法,以将画面尺寸拉伸或缩放到三排左屏的尺寸。之后,车机可以指示三排左屏、副驾屏显示相同的投屏画面。其中,三排左屏显示的投屏画面是经过超分处理的画面。
可选的,超分算法可以是线性插值超分算法,也可以是经过学习和优化之后的超分插值算法。本申请实施例对超分算法的具体实现不做限定。
可选的,跨设备进行渲染的目标设备(比如车机),在部分场景有可能外挂Dongle,Dongle可以通过HDMI接口连接到目标屏。此种场景中,跨设备投屏的基本流程可以和上述实施例类似,外挂Dongle可用于从源设备(比如手机)接收投屏内容,对投屏内容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目标设备。目标设备根据投屏内容的处理结果,指示目标屏对投屏内容进行显示。如此,由Dongle提前对投屏内容执行部分处理操作,可降低目标设备的处理任务量,提升整个投屏流程的效率。
示例性的,源设备(比如手机)对投屏内容进行预渲染,并将投屏内容的渲染结果发送给目标设备外挂的Dongle,由Dongle对投屏内容进行解码。Dongle对投屏内容进行解码之后,将投屏内容的解码结果发送给目标设备(比如车机),由目标设备将投屏内容切分或超分为目标屏的显示内容,并执行合成操作。目标设备执行合成操作之后,将合成结果发送给目标屏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屏上可以投射投屏内容以及触控交互的控件(比如用户控制视频观看进度的进度条、暂停按钮等)。同看屏上可以仅投射投屏内容,不投射用于触控交互的控件。示例性的,如图19的(a),目标屏(副驾屏)上显示的投屏界面为视频1的播放界面60,该界面60包括用于控制视频进度的进度条以及暂停控件等。如图19的(b),同看屏(三排左屏)上显示的投屏界面同样为视频1的播放界面70,但界面70不包括视频进度条、视频暂停控件等控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操控目标屏,实现对目标屏以及同看屏中显示的投屏内容的控制。示例性的,副驾屏与三排左屏上均在投屏播放来自手机的视频1。副驾屏的乘客可点击诸如图19的(a)中的暂停播放控件。该操作信息可通过车机返回给手机,由手机控制副驾屏、三排左屏同时停止播放视频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屏、同看屏上均可以投射投屏内容以及触控交互的控件(比如用户控制视频观看进度的进度条、暂停按钮等)。此种情况下,如果用户停止通过在目标屏上进行投屏,则手机可以控制同看屏切换为新的目标屏,并调整新目标屏的通信通路(包括投屏画面的传输通路以及投屏画面相应音频的传输通路)。仍以手机作为投屏的源设备,车机作为目标设备,副驾屏最为最初的目标屏,三排左屏作为最初的同看屏为例,如图20,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副驾屏停止投屏。
示例性的,以副驾屏和三排左屏同时投射视频1的内容为例,用户可以在副驾屏上退出视频1的播放界面,或通过其他操作停止在副驾屏上进行投屏。
S402、副驾屏将停止投屏的通知发送给手机。
可选的,副驾屏将停止投屏的通知发送给车机,由车机将副驾屏停止投屏的通知发送给手机。
S403、手机调整与三排左屏之间投屏画面对应的音频流的通信通路。
应理解,手机接收目标屏停止投屏的通知之后,可以通过多屏管理模块启动目标屏切换流程,将当前的同看屏切换为新的目标屏。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手机的多屏管理模块可以协同通信模块,对手机到新目标屏之间的投屏画面(比如视频流)、投屏画面相应的音频流的通信通路进行调整,以实现更优的投屏体验。
示例性的,如图22的(a),用户选择通过耳机2播放三排左屏上投屏画面相应的音频。假设初始时,手机2与车机的芯片A连接,手机通过蓝牙模块向车机的芯片A发送音频流,再由芯片A向耳机2转发音频流,以便用户A能够通过耳机2收听副驾屏上投屏画面相应的音频。之后,如图22的(b),副驾屏停止投屏,手机可以建立与耳机2之间的连接,并可以直接由手机向耳机2发送音频。如此,能够缩短通信通路的长度,降低音频播放时延。
S404、手机调整与三排左屏之间投屏画面的通信通路。
示例性的,如图22的(a),初始时,手机将投屏画面发往车机的芯片B,由芯片B进行处理之后,将处理结果发送给三排左屏进行显示。后续,如图22的(b),副驾屏停止投屏之后,手机可以将投屏画面发往算力更好的芯片A,由芯片A进行处理之后,将处理结果发送给三排左屏进行显示。
S405、手机更新多屏管理界面。
示例性的,初始时,手机的多屏管理界面30a如图21的(a)所示,副驾屏为目标屏,三排左屏为同看屏。之后,副驾屏停止显示之后,手机将之前的同看屏(三排左屏)切换为目标屏,如图21的(b)的界面30b所示,三排左屏已被标记为目标屏。
S406、手机根据新的通信通路,传输投屏画面的信息以及相应音频流。
示例性的,如图22的(b),手机可以通过蓝牙模块直接向耳机2发送投屏画面对应的音频流。手机可以向车机的芯片A发送投屏画面的信息,由芯片A对投屏画面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三排左屏进行显示。
上述主要以多屏管理界面是按屏显示跨设备的多屏为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屏管理界面还可以按应用为粒度显示跨设备的多屏。可选的,多屏管理界面可呈现一个或多个应用以及每个应用的共享数据和操作状态。应用的操作状态可分为激活(Active)或非Active。Active应用的界面被呈现在至少一个设备的至少一个屏幕上。
应用的共享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呈现Active应用的设备/屏幕的标识,该设备/屏幕对应的账户,Active应用的显示状态是桌面或应用全屏,Active应用对应的音频传输通路。
示例性的,图23显示了以应用为粒度的多屏管理界面30c(图2B中的多屏管理界面101的一个示例)。其中,导航应用被投射在中控屏上显示,中控屏登录的账号为主驾账号。中控屏上显示的导航界面是全屏显示的,导航界面对应的音频由手机发往车机的全车扬声器,由全车扬声器播放该音频。类似的,对图23中界面30c中其他应用的共享数据、操作状态不再赘述。图23中界面30c中各应用的共享数据、操作状态如表1所示。
表1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机可以根据不同账户的权限,优先处理高权限用户的操作指令。示例性 的,假设副驾账户的权限高于三排左屏账户的权限。在一些场景中,若副驾屏和三排左屏同时播放投屏内容,副驾屏前用户在副驾屏上输入了操作指令A,三排左屏前用户在三排左屏上输入了操作指令B,则车机可以优先处理高权限的操作指令A。
场景四:多账户场景
该场景中,使用不同账户的用户可以共享系统中的多屏。示例性的,如图24,主驾用户通过手机屏幕上的多屏管理界面,将桌面+导航投屏到中控屏上显示,将视频2投屏到副驾屏以及三排左屏上进行显示,将视频3投屏到三排左屏上进行显示。
其中,对于桌面以及导航应用的投屏处理,如图24,手机的芯片A对桌面以及导航应用的投屏画面(比如导航)进行预处理(比如解码、渲染),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车机的芯片B,由芯片B进行合成,并将合成结果发送给中控屏进行显示。导航的声音可由手机蓝牙模块直接发送蓝牙耳机2进行播放。
对于视频2的投屏处理,如图24,手机的芯片A对视频2进行预处理(比如解码、渲染),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车机的芯片B,由芯片B进行合成。芯片B将视频2的合成结果分别发送给副驾屏和三排左屏,由副驾屏和三排左屏分别显示视频2。可选的,每个屏幕(副驾屏、后排屏)可以生成相应窗口,并在相应窗口中播放视频2。比如,副驾屏在本地窗口1中播放视频2,三排左屏在本地窗口1中播放视频2。
如图24,视频2的声音通过手机传输给车机的芯片B,并经由全车播放器播放。
对于视频3的投屏处理,如图24,视频3通过手机到达车机的芯片C,由芯片C对视频3进行解码、渲染、合成,并将合成结果发送给三排左屏,由三排左屏进行显示。视频3的声音可以由手机通过Wi-Fi连接传输给芯片C,再通过芯片C传输给蓝牙耳机1进行播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用户可以在视频观看过程中,或者在其他场景中,启动投屏流程。示例性的,如图25的(a),用户在观看视频1的过程中,左滑唤出多屏管理卡片702。检测到用户点击卡片702,手机可以显示图25的(b)所示弹窗106。检测到用户点击弹窗106中的三排左屏和三排右屏之后,手机可确定用户想要将视频1投屏到三排左屏和三排右屏进行显示,则手机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方案,向三排左屏和三排右屏发送视频1的投屏画面。
再示例性的,用户还可以在图库等应用中选择想要进行投屏显示的多个内容(比如视频1、2等),并通过某个操作唤出如图25的(b)所示弹窗106,以便选择用于播放投屏内容的目标屏幕。
上述以用户通过多屏管理界面来选择目标屏幕(比如副驾屏等)、音频模块、音频传输通路为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将第一设备上的一些内容投屏到第二设备上显示。比如,检测到用户进入车中,手机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若用户坐在主驾位置,则手机可自动将导航应用的内容投屏到中控屏。若用户坐在副驾位置,且用户习惯使用副驾屏观看视频,则手机可以将视频应用等影音娱乐的内容投屏到副驾屏,以满足用户的投屏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上述多个实施例进行组合,并实施组合后的方案。可选的,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中的一些操作任选地被组合,并且/或者一些操作的顺序任选地被改变。并且,各流程的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构成对步骤之间执行顺序的限制,各步骤之间还可以是其他执行顺序。并非旨在表明所述执行次序是可以执行这些操作的唯一次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想到多种方式来对本文所述的操作进行重新排序。另外,应当指出的是,本文某个实施例涉及的过程细节同样以类似的方式适用于其他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组合使用。
此外,方法实施例中的某些步骤可等效替换成其他可能的步骤。或者,方法实施例中的某些步骤可以是可选的,在某些使用场景中可以删除。或者,可以在方法实施例中增加其他可能的步骤。或者,方法实施例中的某些步骤的执行主体(比如功能模块)可以替换为其他执行主体。
并且,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之间可以单独实施,或结合起来实施。
示例性的,多屏同时有控制信息(用户交互的触屏指令之类操作命令)时,选取最新一条指令执行,例如第一设备总控方按最新指令(无论来自哪个屏幕)进行播放、停止;来简化整个系 统的复杂度。更进一步,可以结合账户权限,对操作进行优先权限制和管理,考虑本申请实施例的的复杂度和逻辑统一性,不再展开描述,但可以预见的扩展模块,多屏优先权操作控制处理,也包含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是上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等。该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屏、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显示屏、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装置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该装置的结构可以参图26所示的电子设备(装置)。
其中,该装置的核心结构可以表示为图26所示的结构,装置包括:处理模块1301、输入模块1302、存储模块1303和显示模块1304。
处理模块1301,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或通信处理器(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中的至少一个。处理模块1301可执行与用户电子设备的其他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和/或通信相关的操作或数据处理。具体地,处理模块1301可用于根据一定的触发条件,控制主屏上显示的内容。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将输入的指令或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确定显示样式。
输入模块1302,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指令或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指令或数据传输到电子设备的其他模块。具体地说,输入模块1302的输入方式可以包括触摸、手势、接近屏幕等,也可以是语音输入。例如,输入模块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屏幕,获取用户的输入操作并根据获取到的输入操作生成输入信号,将输入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1301。
存储模块1303,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装置设备的其他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指令或数据,具体地说,存储模块可记录装置界面元素UI所在界面的位置。
显示模块1304,可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微机电系统(MEMS)显示器或电子纸显示器。用于显示用户可观看的内容(例如,文本、图像、视频、图标、符号等)。
可选的,还包括通信模块1305,用于支持个人装置(通过通信网络)与其他个人装置通信。例如,通信模块可经由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连接到网络,以与其他个人装置或网络服务器进行通信。无线通信可采用蜂窝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诸如,长期演进(LTE)、高级长期演进(LTE-A)、码分多址(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无线宽带(WiBro)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通信可包括例如短距通信。短距通信可包括无线保真(Wi-Fi)、蓝牙、近场通信(NFC)、磁条传输(MST)或GNSS中的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的各功能模块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如图27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1402。处理器1401和接口电路140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14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140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1401)发送信号。示例性的,接口电路1402可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1401。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1401执行时,可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等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 一种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包括第二设备上多个可用屏幕的标识;
    接收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设备上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目标屏幕的操作;所述多个可用屏幕包括所述目标屏幕;
    向所述目标屏幕发送所述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以使得所述目标屏幕显示所述投屏图像;所述投屏图像用于所述目标屏幕显示所述投屏内容;
    其中,所述投屏内容为一个或多个,且所述目标屏幕为多个;或者,所述投屏内容为多个,且所述目标屏幕为一个或多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为一个或多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屏幕连接有多个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多个设备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所述多个设备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
    向所述目标屏幕发送所述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包括: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发送所述投屏图像,以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对所述投屏图像进行处理,并向所述目标屏幕发送处理后的投屏图像。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多个设备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设备的算力信息,所述算力信息包括设备的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设备的算力信息,从所述多个设备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在所述第一界面上输入的音频选择操作;
    根据所述音频选择操作,确定用于播放所述投屏图像对应音频的音频模块,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音频模块之间的音频传输通路;
    通过所述音频传输通路,向所述音频模块发送所述投屏图像对应的音频数据。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上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一音频模块以及第一音频传输通路;所述第二屏幕上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二音频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通路。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所述投屏内容包括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和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所述第一屏幕上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一音频模块以及第一音频传输通路;所述第一屏幕上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二音频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通路。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投屏内容包括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和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所述第一屏幕上第一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一音频模块以及第一音频传输通路;所述第二屏幕上第二应用的投屏内容对应第二音频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通路。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目标屏幕发送所述投屏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
    向所述目标屏幕发送所述投屏图像,包括:向所述目标屏幕发送预处理后的投屏图像。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
    满足第一条件时,对所述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负载不足以处理所述投屏图像。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对所述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屏幕的投屏图像和所述第二屏幕的投屏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
    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渲染。
  12.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屏幕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对所述投屏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屏幕的尺寸,对所述投屏图像进行渲染;
    向所述目标屏幕发送所述投屏内容对应的投屏图像,以使得所述目标屏幕显示所述投屏图像,包括:向所述第一屏幕发送渲染后的投屏图像,以使得所述第一屏幕显示尺寸为第一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向所述第二屏幕发送渲染后的投屏图像,以使得所述第二屏幕显示经拉伸或缩放后尺寸为第二屏幕尺寸的投屏图像。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屏幕接收停止投屏的通知消息;
    调整与所述第二屏幕之间的图像传输通路以及与音频模块之间的音频传输通路。
  14. 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还包括目标应用的标识;接收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设备上目标应用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目标屏幕的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将虚拟光标由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拖动到所述目标屏幕的标识。
  15. 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显示第一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选择所述投屏内容的操作;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
    显示第一界面,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显示所述第一界面;
    接收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设备上的投屏内容投屏到目标屏幕的操作,包括:接收用于选择所述目标屏幕的操作。
  16. 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解码、渲染。
  17.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18.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3/122054 2022-10-18 2023-09-27 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WO202408294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5625.XA CN117956219A (zh) 2022-10-18 2022-10-18 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202211275625.X 2022-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82947A1 WO2024082947A1 (zh) 2024-04-25
WO2024082947A9 true WO2024082947A9 (zh) 2024-05-30

Family

ID=90736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3/122054 WO2024082947A1 (zh) 2022-10-18 2023-09-27 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56219A (zh)
WO (1) WO20240829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68828A (ko) * 2013-12-12 2015-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영상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영상표시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CN113590059A (zh) * 2020-04-30 2021-11-0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286477B (zh) * 2020-11-16 2023-1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988102B (zh) * 2021-05-11 2021-09-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装置
CN114647395A (zh) * 2022-03-28 2022-06-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6219A (zh) 2024-04-30
WO2024082947A1 (zh) 2024-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7711B2 (en) External visual interactions for speech-based devices
KR102183413B1 (ko) 콘텐트 표현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892239A1 (en) Living room computer with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port
US1001922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2214186B (zh) 信息共享方法及车载终端
CN102857805A (zh) 一种移动终端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30436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명령 전송 방법
KR20150027891A (ko) 전자 장치들을 이용한 콘텐트 표현 방법 및 장치
US1105114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utputting content by the electronic apparatus
JPWO2017068759A1 (ja) 車載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の車載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11076121B2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video presentation
KR20160060846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2020197688A (ja) 画像伝送システム、伝送制御装置及び伝送制御方法
EP3035670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ntent output of display apparatus
JP2020197687A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US10142576B2 (en) Control device, sound switching method of control device, and program
WO2023226864A1 (zh) 车机系统、实现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2005199998A (ja) 車載用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WO2024082947A9 (zh) 多屏多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KR10121829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화면 공유 방법
KR101638612B1 (ko) 외부 기기와 연결되는 차량의 멀티미디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92217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6325231B2 (ja)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情報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60149991A (ko) 멀티미디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4022177A1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