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066709A1 -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066709A1
WO2024066709A1 PCT/CN2023/109583 CN2023109583W WO2024066709A1 WO 2024066709 A1 WO2024066709 A1 WO 2024066709A1 CN 2023109583 W CN2023109583 W CN 2023109583W WO 2024066709 A1 WO2024066709 A1 WO 202406670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 devic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1095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金波
徐振坤
钟名亮
黄招彬
黄剑云
高卓贤
Original Assignee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406670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066709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30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4Airborne particle cont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10Weather information or foreca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50Load

Abstract

一种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其中,环境调节设备包括热泵系统(2)和与热泵系统(2)换热连接的能量输送系统(3),能量输送系统(3)用于利用热泵系统(2)输出的能量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方法包括:获取室内空间的室内环境温度和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室外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空间对应的设定温度以及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环境调节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控制环境调节设备运行目标换热模式。

Description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9月2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211189762.1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除了传统的空调器以外,目前还会通过设有热泵系统和能量输送系统(例如水循环系统等)的环境调节设备为室内环境调节提供所需冷量或热量,热泵系统在制冷模式下可为能量输送系统中的介质提供冷量,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可为能量输送系统中的介质提供热量,能量输送系统的介质可将能量输送至室内环境中进行换热,以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
其中,热泵系统的运行模式一般由用户自行设定,环境调节设备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使用时,用户需要频繁地手动切换运行模式,导致环境调节设备的使用非常不方便,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旨在实现环境调节设备可自动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提高环境调节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包括热泵系统和与所述热泵系统换热连接的能量输送系统,所述能量输送系统包括用于利用所述热泵系统输出的能量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室内空间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室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空间对应的设定温度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
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空间对应的设定温度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及/或,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二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及/或,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二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二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二温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差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二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且所述第二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三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差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三温差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差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三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差、且所述第二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差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输送系统包括多于一个末端换热设备,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空间对应的设定温度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获取处于开启状态的所述末端换热设备在所有所述末端换热设备中的当前占比;
当所述当前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
当所述当前占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且所述当前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当前占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占比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二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占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间的数量多于一个,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对应的换热需求,获得多于一个所述换热需求;
根据所有所述换热需求中制冷需求的第一数量和制热需求的第二数量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有所述换热需求中制冷需求的第一数量和制热需求的第二数量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量多于所述第二数量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二数量多于所述第一数量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数量时,确定环境调节设备当前运行的换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对应的换热需求,获得多于一个所述换热需求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确定对应的所述换热需求为制冷需求;
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小于第六预设温差时,确定对应的所述换热需求为制热需求;
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五预设温差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预设温差时,确定对应的所述换热需求为无制冷需求和无制热需求;
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六预设温差。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环境调节设备,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包括:
热泵系统;
能量输送系统,所述热泵系统与所述能量输送系统连接,所述能量输送系统包括用于利用所述热泵系统输出的能量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能量输送系统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基于设有热泵系统和与热泵系统连接的能量输送系统的环境调节设备,该方法设备调节的室内空间的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来确定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从而实现环境调节设备可自动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无需用户操作设备便可按照满足用户舒适需求的换热模式运行,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环境调节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运行涉及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再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环境调节设备,具体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环境调节设备包括热泵系统2、与热泵系统2换热连接的能量输送系统3以及控制装置1,热泵系统2和能量输送系统3均与控制装置1连接。所述能量输送系统用于利用所述热泵系统输出的能量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所述热泵系统2用于为能量输送系统3与室内空间的换热提供能量(如冷量或热量)。
在一实施例中,能量输送系统3为水路系统,所述热泵系统2用于调节所述能量输送系统3的供水温度,所述能量输送系统3用于调节室内温度。在一实施例中,能量输送系统3的供水温度可以理解为热泵系统2的出水温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能量输送系统3也可为使用其他介质传输能量的系统,例如乙醇溶液等。
在一实施例中,热泵系统2为空气源热泵系统2。在其他实施例中,热泵系统2也可为水源热泵系、地源热泵系统或双源热泵系统等。
在一实施例中,热泵系统2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换热模块,冷媒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换热模块换热连接。热泵系统2可为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两种运行模式,热泵系统2运行制冷模式时第二换热器处于蒸发状态吸热,热泵系统2运行制热模式时第二换热器处于冷凝状态放热。
能量输送系统3包括介质循环回路和设于介质循环回路的末端换热设备。末端换热设备可包括风机盘管、地暖盘管、辐射板、风盘或者散热片等。介质循环回路中载冷剂(例如水、乙二醇等)的冷量或热量可在末端换热设备释放到其所在的室内空间。其中,末端换热设备可有一个或多于一个,多于一个末端换热设备可分布设于不同的室内空间。不同的室内空间的末端换热设备的换热类型可相同或不同。基于此,介质循环回路中载冷剂(例如水、乙二醇等)携带的冷量或热量可用于调节多于一个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第二换热器和换热模块可以为套管换热器或者板式换热器。
介质循环回路具有进口和出口,介质循环回路的进口与换热模块的出口连通,介质循环回路的出口与换热模块的进口连通。
热泵系统2运行过程中,热泵系统2的换热模块中的水可吸收第二换热器释放的冷量或热量形成冷水或热水,换热模块流出的携带有冷量或热量的介质可进入介质循环回路中,并流动至末端换热设备中将冷量或热量释放到室内空间的空气中,以调节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释放冷量或热量后的介质可重新进入到换热模块中与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介质可重新进入介质循环回路中换热,如此循环,从而实现环境调节设备对室内空间温度的调节。
热泵系统2制冷运行时,第二换热器处于蒸发状态,换热模块中的介质吸收第二换热器输出的冷量后温度降低形成携带冷量的介质,携带冷量的介质进入到介质循坏回路中并流动至末端换热设备,释放冷量到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降低。
热泵系统2制热运行时,第二换热器处于冷凝状态,换热模块中的介质吸收第二换热器输出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形成携带热量的介质,携带热量的介质进入到介质循环回路中并流动至末端换热设备,释放热量到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升高。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控制装置1还可与环境检测模块5连接,环境检测模块5可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可检测环境调节设备调节的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室外温度传感器可检测环境调节设备所在的室外空间的环境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1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存储器1002,计时器1003等。控制装置1中的各部件通过通信总线连接。存储器10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2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2中可以包括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相关步骤操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环境调节设备。
参照图3,提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所述室内空间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室外环境温度;
室内环境温度可通过对应的室内空间中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可通过室外单独设置的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也可在热泵系统设于室外时通过热泵系统上配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还可以是基于网络获取环境调节设备当地的气象数据得到。
步骤S20,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空间对应的设定温度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
设定温度具体为预先设置环境调节设备的调节下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所需达到的目标值。
目标换热模式具体环境调节设备所需运行的换热模式。具体的,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确定其中之一为目标换热模式。
不同的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对应不同的目标换热模式,可预先建立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与目标换热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该对应关系可确定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所对应的目标换热模式。
具体的,确定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可当第一温差值在第一预设温差区间以外时,根据第一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当第一温差值在第一预设温差区间以内,无法根据第一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时,再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或者,可当室外环境温度或通过室外环境温度与其他温度确定的特征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差区间以外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或特征温度确定目标换热模式,当特征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差区间以内,无法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或特征温度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时,再进一步根据第一温差值判断目标换热模式。
其中,环境调节设备调节的室内空间多于一个时,可获取多于一个室内空间的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多于一个室内空间的室内环境温度及对应的设定温度、以及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环境调节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
具体的,可在环境调节设备运行换热模式过程中执行步骤S10,目标换热模式可与环境调节设备当前运行的换热模式相同或不同。
步骤S30,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目标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可控制环境调节设备运行制冷模式。
当目标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可控制环境调节设备运行制热模式。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基于设有热泵系统和与热泵系统连接的能量输送系统的环境调节设备,该方法设备调节的室内空间的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来确定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从而实现环境调节设备可自动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无需用户操作设备便可按照满足用户舒适需求的换热模式运行,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环境调节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步骤S30之后,可间隔设定时长返回执行步骤S10,基于此,可实现环境调节设备开启过程中,其换热模式可适应于当前环境变化下的换热需求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进一步提高环境调节设备运行的智能化的程度。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温差值为室内环境温度减去设定温度得到的计算结果。
具体的,不同的第一温差值和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对应不同的目标换热模式,可确定第一温差值所在的第一区间和室外环境温度所在的第二区间,将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匹配的换热模式作为目标换热模式。或者,可通过第一温差值和室外环境温度计算换热模式的表征值,将表征值所在数值区间关联的换热模式作为目标换热模式。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1包括: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可准确表征室内空间换热需求,进一步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可准确反映环境调节设备在当前环境下的换热需求,基于此结合第一温差值和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目标换热模式,可保证环境调节设备的换热运行可精准地满足当前环境下用户的换热需求。其中,室外环境温度可准确反映室内换热需求的变化趋势,因此先基于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目标换热模式,再在室外环境温度无法确定时进一步结合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来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有利于保证环境调节设备的及时、准确地满足室内用户的换热需求。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步骤S20包括:
步骤S22,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二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温差值为室内环境温度减去设定温度得到的计算结果。第二温差值为室外环境温度减去设定温度得到的计算结果。其中,当存在多于一个室内空间对应的设定温度时,可根据多于一个设定温度确定参考设定温度,第二温差值为室外环境温度减去参考设定温度得到的计算结果。具体的,可将多于一个设定温度的均值作为参考设定温度。
具体的,不同的第一温差值和不同的第二温差值对应不同的目标换热模式,可确定第一温差值所在的第一区间和第二温差值所在的第三区间,将第一区间和第三区间匹配的换热模式作为目标换热模式。或者,可通过第一温差值和第二温差值计算换热模式的表征值,将表征值所在数值区间关联的换热模式作为目标换热模式。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2包括:
当所述第二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二温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差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二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且所述第二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
在一实施例中,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结合室外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可准确反映环境调节设备在当前环境下的换热需求,基于此结合第一温差值和第二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可保证环境调节设备的换热运行可精准地满足当前环境下用户的换热需求。其中,第二温差值可准确反映室内换热需求的变化趋势,因此先基于第二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再在第二温差值无法确定时进一步结合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值来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有利于保证环境调节设备的及时、准确地满足室内用户的换热需求。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再一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步骤S20包括:
步骤S23,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温差值为室内环境温度减去设定温度得到的计算结果。第三温差值为室外环境温度减去室内环境温度得到的计算结果。其中,当存在多于一个室内空间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时,可根据多于一个室内环境温度确定参考室内温度,第三温差值为室外环境温度减去参考室内温度得到的计算结果。具体的,可将多于一个室内环境温度的均值作为参考室内温度。
具体的,不同的第一温差值和不同的第三温差值对应不同的目标换热模式,可确定第一温差值所在的第一区间和第二温差值所在的第四区间,将第一区间和第四区间匹配的换热模式作为目标换热模式。或者,可通过第一温差值和第三温差值计算换热模式的表征值,将表征值所在数值区间关联的换热模式作为目标换热模式。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3包括:
当所述第三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差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三温差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差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三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差、且所述第二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差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差。
在一实施例中,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结合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差,可准确反映环境调节设备在当前环境下的换热需求,基于此结合第一温差值和第三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可保证环境调节设备的换热运行可精准地满足当前环境下用户的换热需求。其中,第三温差值可准确反映室内换热需求的变化趋势,因此先基于第三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再在第三温差值无法确定时进一步结合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值来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有利于保证环境调节设备的及时、准确地满足室内用户的换热需求。
进一步的,上述三个实施例分别提供了确定目标换热模式的三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应用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目标换热模式,也可应用三种方式中任意两种的组合确定目标换热模式,还可应用三种方式中的全部确定目标换热模式。具体的,可根据第一温差值、室外环境温度以及第二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或,根据第一温差值、第二温差值以及第三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或,根据第一温差值、室外环境温度、第二温差值以及第三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等等。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再另一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数量多于一个,所述室内空间的数量多于一个,不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对应不同所述室内空间,参照图7,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步骤S201,根据每个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对应的换热需求,获得多于一个所述换热需求;
其中,可确定第一温差值所在的温差区间,根据温差区间确定所述换热需求。换热需求包括制冷需求和制热需求中之一。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确定所述室内空间的换热需求为制冷需求;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小于第六预设温差时,确定所述室内空间的换热需求为制热需求;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五预设温差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预设温差时,确定对应的所述换热需求为无制冷需求和无制热需求;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六预设温差。
步骤S202,根据所有所述换热需求中制冷需求的第一数量和制热需求的第二数量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数量多于所述第二数量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当所述第二数量多于所述第一数量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当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数量时,确定环境调节设备当前运行的换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当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数量时,环境调节设备当前运行制冷模式则确定制冷模式为目标换热模式,环境调节设备当前运行制热模式则确定制热模式为目标换热模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一数量等于第二数量时,按照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预先设置的固定模式作为目标换热模式。或者,在第一数量等于第二数量时,确定所有具有制冷需求的室内空间对应的所有第一温差值的绝对值的第一均值,确定所有具有制热需求的室内空间对应的所有第一温差值的绝对值的第二均值,第一均值大于第二均值则确定制冷模式为目标换热模式,第一均值小于第二均值则确定制热模式为目标换热模式。
基于此,可保证环境调节设备的运行可与大部分室内用户的温度舒适需求精准匹配,以提高多于一个室内空间中用户的整体舒适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室内空间为一个时,也可直接根据第一温差值所在温差区间确定目标换热模式,不同的温差区间对应不同的目标换热模式。具体的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确定制冷模式为目标换热模式;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小于第六预设温差时,确定制热模式为目标换热模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室内空间多于一个时,也可基于多于一个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表征室内换热需求的表征温度,例如将多于一个室内环境温度的均值或最大值或最小值作为表征温度,根据表征温度所在区间确定运行模式。例如,表征温度小于第七预设温度时确定制冷模式为运行模式;表征温度大于或等于第八预设温度时确定制热模式为运行模式,第七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第八预设温度。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再又一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输送系统包括多于一个末端换热设备,不同所述末端换热设备用于调节不同所述室内空间的温度,基于此,步骤S20包括:
获取处于开启状态的所述末端换热设备在所有所述末端换热设备中的当前占比;
当所述当前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
当所述当前占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且所述当前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当前占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占比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二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占比。
第一预设占比和第二预设占比可为预先设置的固定参数,也可根据环境调节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所确定的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开启的末端换热设备在环境调节设备中所有的末端换热设备中当前占比所处的数值选择确定目标换热模式的方式,其中开启的末端换热设备的占比较大时(也就是大于第一预设占比),表明多于一个室内空间中大部分用户当前存在换热需求,此时结合第一温差值和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有利于基于保证环境调节设备的运行可适应于多于一个室内空间的整体换热需求的变化趋势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各个室内空间的实际舒适需求,以减少多于一个空间频繁切换换热模式同时满足各个空间用户舒适需求。开启的末端换热设备的占比较小时(也就是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占比),表明多于一个室内空间中很少部分用户当前存在换热需求,室外环境的温度当前可大体满足室内用户的舒适需求,此时结合第一温差值和第二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有利于环境调节设备换热模式调节精准性有效提高,以保证少部分室内用户舒适需求的精准满足。开启的末端换热设备的占比中等时(也就是大于第二预设占比且下雨或等于第一预设占比),表明多于一个室内空间中当前存在换热需求和不存在换热需求的空间数量相当,此时结合第一温差值和第三温差值确定目标换热模式,有利于准确表征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室内换热需求变化的影响,保证室外环境温度即使发生快速变化,环境调节设备也可快速响应以满足室内用户的舒适需求。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室内空间的数量多于一个,能力输送系统包括设于每个所述室内空间的末端换热设备。基于此,可根据每个所述室内空间的末端换热设备的换热类型确定对应的权重值,根据每个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权重值对所有所述室内空间对应的设定温度的加权平均结果作为参考设定温度,确定室外环境温度与参考设定温度的温差值为上述的第二温差值。根据每个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权重值对所有室内环境温度的加权平均结果作为参考室内温度,确定室外环境温度与参考设定温度的温差值为上述的第三温差值。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定义运行模式判定操作包括上述的步骤S10和步骤S20,基于此,执行运行模式判定操作,获得第一目标换热模式;间隔目标时长,执行运行模式判定操作,获得第二目标换热模式;当第一目标换热模式和第二目标换热模式相同时,执行步骤S30;当第一目标换热模式和第二目标换热模式不同时,控制环境调节设备维持当前换热模式运行。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获取辐射空调的预设功能当前的用户设置参数,当用户设置参数为开启预设功能时,执行运行模式判定操作,获得第一目标换热模式;间隔目标时长,执行运行模式判定操作,获得第二目标换热模式;当第一目标换热模式和第二目标换热模式相同时,执行步骤S30;当第一目标换热模式和第二目标换热模式不同时,控制环境调节设备维持当前换热模式运行,从而实现环境调节设备换热模式的自行切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按照用户输入指令切换运行模式。
这里的目标时长可为预先设置的固定时长,也可为根据环境调节设备实际运行状态所确定的时长,还可为根据环境调节设备的设备特征参数确定的时长,或者还可为根据环境调节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环境调节设备的设备特征参数(例如末端换热设备的换热类型等)所确定的时长。
基于此,在先确定第一目标换热模式后不直接按照第一目标换热模式而是结合目标时长后确定的第二目标换热模式来确定热泵系统功能运行的目标换热模式,有利于保证热泵系统的运行模式可适应于目标时长前后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设置,精准地与用户需求匹配,保证热泵系统可自动地按照用户需求的模式运行同时简化用户操作,从而实现环境调节设备可自动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提高环境调节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在第一目标换热模式与第二目标换热模式不同时热泵系统维持当前换热模式运行,有利于避免换热模式频繁切换,也避免切换不准确降低用户舒适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01,获取所述末端换热设备的换热类型;
换热类型具体表征的是末端换热设备与其所在室内空间换热的形式。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类型包括对流换热和/或辐射换热。其中,换热类型为对流换热的末端换热设备换热过程中,室内风机开启并驱动室内空间中的空气流经末端换热设备并吸收末端换热设备中流经介质的冷量或热量。换热类型为辐射换热的末端换热设备换热过程中,末端换热设备与室内空气之间通过热辐射传递能量。
其中,末端换热设备的数量多于一个时,可获取所有末端换热设备的换热类型或获取当前开启的末端换热设备的换热类型。
末端换热设备的换热类型可通过读取预先存储的参数得到,也可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设置参数确定。或者,可在预设环境温度下控制环境调节设备以预设参数运行并获取末端换热设备的温度变化参数,根据温度变化参数确定对应的莫端换热设备的换热类型。
步骤S02,根据所述换热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时长。
不同的换热类型对应不同的目标时长。具体的,换热类型与目标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预先设置,可为映射关系或计算关系等。基于该对应关系可确定当前换热类型所对应的目标时长。其中,对应关系为计算关系时,不同的换热类型可用不同的表征值表征,基于当前换热类型对应的表征值可代入计算关系中计算得到目标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换热类型为对流换热时,确定第一时长为所述目标时长;当所述换热类型为辐射换热时,确定第二时长为所述目标时长;当所述换热类型包括所述对流换热和所述辐射换热时,确定第三时长为所述目标时长。其中,第一时长可大于第三时长,第三时长可大于第二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换热类型的末端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不同,适应于末端换热设备的换热类型确定,基于此,有利于保证环境调节设备切换运行模式后均可快速地达到满足用户舒适需求的环境状态。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任一实施例的相关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环境调节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 一种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包括热泵系统和与所述热泵系统换热连接的能量输送系统,所述能量输送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热泵系统输出的能量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室内空间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室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空间对应的设定温度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
    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空间对应的设定温度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及/或,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二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及/或,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二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二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二温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差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二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且所述第二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三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差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三温差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差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三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差、且所述第二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差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差。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能量输送系统包括多于一个末端换热设备,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空间对应的设定温度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获取处于开启状态的所述末端换热设备在所有所述末端换热设备中的当前占比;
    当所述当前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
    当所述当前占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且所述当前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当前占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占比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第二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占比。
  7. 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室内空间的数量多于一个,不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对应不同所述室内空间,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对应的换热需求,获得多于一个所述换热需求;
    根据所有所述换热需求中制冷需求的第一数量和制热需求的第二数量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有所述换热需求中制冷需求的第一数量和制热需求的第二数量确定所述目标换热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量多于所述第二数量时,确定制冷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二数量多于所述第一数量时,确定制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当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数量时,确定环境调节设备当前运行的换热模式为所述目标换热模式。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每个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第一温差值确定对应的换热需求,获得多于一个所述换热需求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确定对应的所述换热需求为制冷需求;
    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小于第六预设温差时,确定对应的所述换热需求为制热需求;
    当所述第一温差值小于所述第五预设温差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预设温差时,确定对应的所述换热需求为无制冷需求和无制热需求;
    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温差大于所述第六预设温差。
  10. 一种环境调节设备,其中,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包括:
    热泵系统;
    能量输送系统,所述热泵系统与所述能量输送系统连接,所述能量输送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热泵系统输出的能量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能量输送系统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1. 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PCT/CN2023/109583 2022-09-28 2023-07-27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406670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9762.1A CN117824099A (zh) 2022-09-28 2022-09-28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202211189762.1 2022-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6709A1 true WO2024066709A1 (zh) 2024-04-04

Family

ID=90475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3/109583 WO2024066709A1 (zh) 2022-09-28 2023-07-27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24099A (zh)
WO (1) WO2024066709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6687A (zh) * 2013-04-28 2013-08-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006498A (zh) * 2014-05-27 2014-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自动运行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132489A (zh) * 2013-05-03 2014-11-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66836A (zh) * 2015-01-29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自动控制方法、装置
WO2018053728A1 (zh) * 2016-09-21 2018-03-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000345A (zh) * 2018-07-26 2018-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设备的负载调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579006A (zh) * 2019-07-27 2019-12-17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140984A (zh) * 2019-12-30 2020-05-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多联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2594894A (zh) * 2021-01-21 2021-04-02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新风机
JP2022085822A (ja) * 2020-11-27 2022-06-08 広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エアコン及びその運転開始時モード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6687A (zh) * 2013-04-28 2013-08-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132489A (zh) * 2013-05-03 2014-11-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06498A (zh) * 2014-05-27 2014-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自动运行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66836A (zh) * 2015-01-29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自动控制方法、装置
WO2018053728A1 (zh) * 2016-09-21 2018-03-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000345A (zh) * 2018-07-26 2018-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设备的负载调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579006A (zh) * 2019-07-27 2019-12-17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140984A (zh) * 2019-12-30 2020-05-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多联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JP2022085822A (ja) * 2020-11-27 2022-06-08 広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エアコン及びその運転開始時モード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
CN112594894A (zh) * 2021-01-21 2021-04-02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新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24099A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1365B (zh) 辐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辐射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US11821644B2 (en) Control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and storage medium
JP5312674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WO2021073034A1 (zh) 多联机化霜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23414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43640B (zh) 一种采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4354038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and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473487B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28716A (zh) 一种智能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945366B (zh) 水多联机组控制方法和空调水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5471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54209B (zh) 一种双温控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双温控冷却机
WO2024066709A1 (zh)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127108A1 (zh) 空调器及其温湿度调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21645A1 (zh)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多联机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CN115654647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WO2023159977A1 (zh) 空调节能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231303A1 (zh) 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27303A (zh) 一种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7781427A (zh) 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环境调节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210624718U (zh) 空调系统
JP2001124349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温水暖房装置
CN108613326B (zh) 空调系统及其智能调节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8954717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569501B1 (ko) 냉난방기의 에너지 절감을 위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