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098370A1 -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098370A1
WO2023098370A1 PCT/CN2022/128737 CN2022128737W WO2023098370A1 WO 2023098370 A1 WO2023098370 A1 WO 2023098370A1 CN 2022128737 W CN2022128737 W CN 2022128737W WO 2023098370 A1 WO2023098370 A1 WO 202309837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electronic cam
turntable
winding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287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许天锋
黄振奎
周明浪
潘梦川
Original Assignee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09837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098370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01M10/0409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for cells with wound 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10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positive rotation of web ro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所述连续卷绕设备包括主动式缓存机构、转盘,所述主动式缓存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转盘包括翻转电机,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设计或者采集驱动电机与翻转电机的位置关系凸轮曲线生成电子凸轮;在转盘换工位前,耦合该电子凸轮;转盘换工位的同时,主动式缓存机构同步释放缓存的料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主动缓存的方法,当连续卷绕设备在高速换工位过程时,利用电子凸轮控制主动式缓存机构主动地同步地释放储料,实现换工位过程,大部分过辊不用增速,降低放卷摆杆的暴动幅度,降低换工位过程中料卷的张力波动,降低料卷错位与料卷放卷缓存达到极限位置引发报警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电池的卷绕技术。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制造行业中,锂电池卷绕设备是将极片和隔膜卷绕在一起形成电芯,再经过热压、焊接极耳、注液等一系列工艺之后制造出锂电池成品。其中,电芯卷绕则是锂电池制造中的核心工艺,电芯卷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锂电池的性能。而目前的卷绕设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都会采用连续卷绕的生产方式,连续卷绕机一般包括有放卷机构、缓存机构、收卷机构,其中收卷机构有两个以上,收卷机构包括转盘以及两组以上的卷针。通过在收卷前增设缓存机构,在收卷机构进行切换工位操作时,能够缓存极片和隔膜,避免极片和隔膜持续进入收卷机构,在切换工位完成后,缓存机构释料卷,使得料卷重新进入到收卷机构,避免了来料停机的情况,从而实现了连续卷绕,缩短了辅助时间,提升了整体的卷绕效率。
但是目前的卷绕设备在制备过程中,缓存机构基本上都采用被动式的缓存机构,针对部分工艺中,涉及较小的隔膜张力控制,当转盘高速换工位时,缓存机构需要克服隔膜过辊的加速惯量,很容易将缓存机构中的张力摆杆拉动较大幅度,甚至直接使其达到极限的位置引发报警。严重影响了设备的稳定性,同时也易引起隔膜错位等电芯品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用于连续卷绕设备,所述连续卷绕设备包括主动式缓存机构、转盘,所述主动式缓存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转盘包括翻转电机,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设计或者采集驱动电机与翻转电机的位置关系凸轮曲线生成电子凸轮;
在转盘换工位前,耦合该电子凸轮;
转盘换工位的同时,主动式缓存机构同步释放缓存的料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主动缓存的方法,当连续卷绕设备在高速换工位过程时,利用电子凸轮控制主动式缓存机构主动地同步地释放储料,实现换工位过程,大部分过辊不用增速,降低放卷摆杆的暴动幅度,降低换工位过程中料卷的张力波动,降低料卷错位与料卷放卷缓存达到极限位置引发报警的风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转盘换工位前,还需先判定各工位是否完成且允许换工位。由于在换工位的时候,驱动电机以及翻转电机都需要同时工作,在高速的状态下,若其他部件还没准备好,这会导致生产的异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转盘换工位到位后,驱动电机动作复位。当转盘到 位后,主动式缓存机构动作复位,重新将料卷暂存在主动式缓存机构中,用于准备下一次的释放,同时在复位的时候,可以利用同样的原理,将主动式缓存机构以及放卷机构实现同步控制,实现了复位时隔膜张力的稳定。
换工位过程,主动式缓存如何匹配同步转盘的速度是控制重难点,在本控制方法中,是通过设计或者采集主动式缓存驱动电机跟换工位驱动电机的位置关系凸轮曲线生成电子凸轮;在换工位前耦合该电子凸轮,实现同步控制。而关于驱动电机与翻转电机耦合的电子凸轮生成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将料卷在主动式缓存机构的进料处固定;
将驱动电机的控制模式切换为读取模式;
执行慢速的换工位动作,同时采集翻转电机位置与驱动电机位置对应关系数据;
换工位结束后,数据采集工作结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电子凸轮表,作为电子凸轮的行程比数据;
使用PLC电子凸轮相关指令,根据上述产生的行程比数据生成电子凸轮。
本电子凸轮采用的是“自学习”的方式,通过缓慢地进行换工位,然后通过读取换工位过程中两个电机的位置对应关系,从而生产对应的电子凸轮的行程比数据(例如换工位位置信息为主轴数据,主动式缓存位置信息为从轴数据)。随后即可生成所需的电子凸轮。然后在正式工作的时候,由于存在了电子凸轮,使得主动式缓存的料卷释放速度基本完全匹配到转盘的速度,有效地降低放卷摆杆的暴动幅度,降低换工位过程中料卷的张力波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进行“自学习”之前,先降低料卷的放卷张力。从而可以降低料卷的拉扯形变,提高读取数据的精确度。
除了采用上述的“自学习”方式外,所述的电子凸轮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生成:
根据连续卷绕设备的产品结构建立图形模型;
根据图形模型,利用数学模型计算随着不同翻转电机所在角度对应的隔膜拉扯量;
将计算得到的匹配数据传送给电子凸轮表,作为电子凸轮的行程比数据;
使用PLC电子凸轮相关指令,根据上述产生的行程比数据生成电子凸轮。
本电子凸轮采用的是“建立模型”的方式,通过计算机建立设备的二维模型,然后模拟设计出电子凸轮,实现主动式缓存机构的精准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图形模型包括主动式缓存机构的出料处的空间位置、转盘的空间位置、收卷辊的空间位置、卷针的外径、转盘的转动半径。通过模拟上述的数据参数,可以使得计算出来的结果更加精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一种主动式缓存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所述的主动式缓存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所述的主动式缓存方法。
最后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一种连续卷绕机,该连续卷绕机包括:控制器、隔膜放卷机构、极片放卷机构、被动式缓存机构、主动式缓存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隔膜料卷顺次经过隔膜放卷机构、被动式缓存机构、主动式缓存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主动式缓 存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转盘包括翻转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翻转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实现所述的主动式缓存方法。相比于现有传统的电芯卷绕设备,本连续卷绕机在被动式缓存机构后新增了一个主动式缓存机构,在高速换工位过程,通过主动式缓存机构将隔膜主动释放储料,实现换工位过程,隔膜经过的大部分过辊不用产生增速,降低放卷摆杆的暴动幅度,降低换工位过程中的隔膜张力波动,降低隔膜错位与隔膜放卷缓存达到极限位置引发报警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连续卷绕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动式缓存方法的电子凸轮的生成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动式缓存方法的另外一个电子凸轮的生成步骤流程图;
图4是图3的步骤流程图中用到的模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主动式缓存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主动式缓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同时,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首先对连续卷绕机进行简单说明。本连续卷绕机包括:控制器(图中未视)、隔膜放卷机构100、极片放卷机构200、被动式缓存机构300、主动式缓存机构400以及收卷机构500。
所述隔膜放卷机构100和极片放卷机构200均有两个,且两个隔膜放卷机构100、两个极片放卷机构200两两相互之间交错排布。即两个隔膜放卷机构100之间设有一个极片放卷机构200,而两个极片放卷机构200之间也设有一个隔膜放卷机构100。隔膜放卷机构100用于电芯隔膜的放卷,而极片放卷机构200用于电芯极片的放卷,极片以及隔膜在经过连续卷绕机后,即可加工成为一个方形电芯。
其中,由于隔膜本身的质量轻,在卷绕过程中容易因为张力的波动,而影响电芯的成型质量,为此,当隔膜从隔膜放卷机构100出来后,马上接上一个被动式缓存机构300,该被动式缓存机构300包括多个的辊轴310,其中一些辊轴通过弹簧连接在机架上,从而使得这些辊轴的相对位置可被动式地发生改变,例如随着加工过程中,隔膜的放卷张力、收卷张力、收卷状态等的变化,即可使得那些辊轴相对地发生位移,从而起到调整隔膜的整体张力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暂存隔膜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被动式缓存机构300已经普遍存在,因此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隔膜从被动式缓存机构300出来后会直接进入到收卷机构500,本连续卷绕机创新地在被动式缓存机构300与收卷机构500之间加入了主动式缓存机构400,即隔膜从被动式缓存机构300出来后,先进入到主动式缓存机构400,再送入到收卷机构50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动式缓存机构400包括第一从动辊410、第二从动辊420、主动辊430以及驱动电机(图中未视),所述的主动辊430位于第一从动辊410、第二从动辊420之间,所述的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直线推杆,直线推杆与所述主动辊430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辊430可以通过直线滑轨连接到机架上。所述的第一从动辊410、第二从动辊420、主动辊430均可相对地实现自转运动。使用的时候,隔膜从被动式缓存机构300出来后先经过第一从动辊410,然后经过主动辊430,接着经过第二从动辊420,最后进入到收卷机构500。其中第一从动辊410、第二从动辊420相对机架的位置是不变的,当通过驱动电机改变主动辊430的相对位置后,即可实现调整隔膜在主动式缓存机构400中的存量,例如当主动辊430靠近两个所述从动辊的时候,隔膜的存量减少,而当主动辊430相对远离所述从动辊的时候,隔膜的存量即会增加。
所述的收卷机构500包括转盘510,所述的转盘利用翻转电机实现转动,在所述转盘510上设有三组的卷针520,三组所述的卷针520均匀分布在转盘510上,即两两卷针520之间的相位角是120°。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卷针520的数量可以是两组或者三组以上。
工作的时候,两组的隔膜放卷机构100、极片放卷机构200同时放卷,隔膜在顺次经过被动式缓存机构300、主动式缓存机构400后进入到放卷机构500上的缠绕工位的卷针520中;而极片从极片放卷机构200出后后,经过一些过辊后也同样进入到同一个卷针520,然后卷针高速转动,将两片的极片以及两片的隔膜缠绕一起,并加工成电芯。
当缠绕工位的卷针520中完成卷绕作业后,转盘510开始工作,转盘510带动三个卷针520进行转换工位,让初步成型的电芯可以转到下个工位进行后续的加工,而将空的卷针带到卷绕工位,继续接收隔膜以及极片并对其进行缠绕。本实施例中,位于转盘最上方的工位为卷绕的工位,而卷绕完成后,转盘会带动卷针向下移动(可以是顺时针转动,也可以是逆时针转动),进行后续的加工。当转盘510在转动的时候,卷针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而由于卷针上还缠绕着隔膜,因此当转盘510在转动的时候,隔膜会额外受到来自转盘510的张力, 特别在转盘510高速转动的时候,这个额外的张力会很大,有可能会使得隔膜的过辊加速惯量增加,同时将被动式缓存机构的张力摆杆拉动较大的幅度,甚至直接引起报警,并严重影响设备稳定性以及引起隔膜的错位。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连续卷绕机还包括了主动式缓存机构400,在卷针缠绕的过程中,主动式缓存机构400处于储料的状态,即主动辊430相对比较远离两个从动辊,主动式缓存机构400中存放有较多的隔膜材料。当转盘510开始转动的时候,驱动电机也同步动作,带动所述的主动辊430相对靠近所述的两个从动辊,即主动式缓存机构400处于放料的状态,将主动式缓存机构400中的隔膜释放出来;由于主动式缓存机构400额外地释放出了隔膜,转盘510在带动卷针520换工位的时候,不会对隔膜产生额外的张力,整个隔膜还是处于平稳的状态,从而减少了意外的发生以及提高电学的卷绕品质。而且,驱动电机以及翻转电机之间通过控制器进行精准控制,利用电子凸轮可以实现两者的速度匹配,使得隔膜在整个换工位过程中,并不会产生有害的张力波动,基本保持平顺的状态。
以附图1的连续卷绕机为基础,对本申请的主动式缓存方法作进一步阐述。方法如下:
S100,通过采集的方式获得驱动电机与翻转电机耦合的电子凸轮。
再结合附图2,以“自学习”的方式阐述如何获得电子凸轮,具体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10、将隔膜在主动式缓存机构的进料处固定;
S120、将驱动电机的控制模式切换为读取模式;
S130执行慢速的换工位动作,同时采集翻转电机位置与驱动电机位置对应关系数据;
S140、换工位结束后,数据采集工作结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电子凸轮表,作为电子凸轮的行程比数据;
S150、使用PLC电子凸轮相关指令,根据上述产生的行程比数据生成电子凸轮。
其中,步骤S110中,可以通过对被动式缓存机构300中任意一个(最好是最后一个)的辊轴310将其锁住,使得其不能转动,例如,该辊轴310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通过将该电机的输出轴锁住,使得该辊轴310不能转动,而该辊轴310的表面与隔膜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从而使得隔膜难以再从被动式缓存机构300移动到主动式缓存机构中去;
然后,步骤S120中,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模式,使得驱动电机可以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其推杆可以动作,并且能记录下对应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时候,此处的步骤S120虽然是在S110之后,但是这两个步骤并不存在严格的先后顺序,彼此之间的顺序可以互换。
接着,步骤S130中,翻转电机开始缓慢地动作,带动转盘510缓慢地转动,此处转盘510的转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所谓的“慢速”是相对正式工作时,转盘510的“高速”换工位而言的。转盘510在缓慢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卷针520向下移动,而卷针520的移动会使得隔膜产生一个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隔膜已经在被动式缓存机构300中被锁住,因此隔膜只能从主动式缓存机构400中得到伸张,即主动式缓存机构400中的卷料被动地在释放;因此,随着卷针520的不断向下移动,所述的主动辊430也会不断地向两个从动辊靠近,亦即带动驱动电机的推杆发生位移。在此过程中,即可不断地采集翻转电机以及驱动电机的位置数据。而且翻转电机每带动转盘转动一定的角度,即可对应的获得驱动电机的推杆在某一个位置的数据,而且这个角度与位置是一一对应的。
再者,步骤S140中,当卷针520向下移动到了指定的工位后,数据采集工作结束,然后 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电子凸轮表,作为电子凸轮的行程比数据,例如翻转电机的信息为主轴数据,驱动电机的位置信息为从轴数据。
最后,步骤S150中,通过PLC控制器,利用电子软件将上述步骤S140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加工,通过相关指令,生成电子凸轮。
有了上述的电子凸轮后,即可执行后续的主动式缓存释放。
参见图3,所述的电子凸轮除了利用上述的“自学习”方式生成外,也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生成,具体的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200,通过设计的方式获得驱动电机与翻转电机耦合的电子凸轮。具体的方法如下:
S210、根据连续卷绕设备的产品结构建立图形模型;
S220、根据图形模型,利用数学模型计算随着不同翻转电机所在角度对应的隔膜拉扯量;
S230、将计算得到的匹配数据传送给电子凸轮表,作为电子凸轮的行程比数据;
S240、使用PLC电子凸轮相关指令,根据上述产生的行程比数据生成电子凸轮。
参见图4,在步骤S210中,根据连续卷绕机的产品设计,可以获知主动式缓存机构的出料辊的空间位置A1、转盘的空间位置A2、卷针的外径A3、转盘的转动半径A4、第一工位的卷针的位置A5、第二工位的卷针的位置A6;
然后,步骤S220中,根据步骤S210所获得的数据,即可计算出从主动式缓存机构的出料处到卷针的位置之间的隔膜拉扯量;将拉扯量用数列表示,将其定义为X n,然后将卷针从第一位置A5到第二位置A6之间分成n个位置(n为自然数),通过数学模型的方式,计算出当卷针位于不同位置时,X n对应的数值;其中,当n=0的时候,即卷针位于第一位置,定义X 0=0。
接着,步骤S230中,可以根据上述步骤220得到的数列X n以及对应的卷针的位置(该位置即对应转盘的转动角度),计算得到的匹配数据传送给电子凸轮表,作为电子凸轮的行程比数据;
最后,步骤S240中,通过PLC控制器,利用电子软件将上述步骤S230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加工,通过相关指令,生成电子凸轮。
参见图5,以附图1的连续卷绕机为基础,对本申请的主动式缓存方法作进一步阐述。具体的主动式缓存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0、执行上述的步骤S100或者步骤S200,获得所需的电子凸轮;
S20、连续卷绕机的卷针在正常收卷;
S30、判定收卷机构上的各工位是否完成且允许换工位,当结论是正面,则执行步骤S40;
S40、启动转盘,开始换工位;同时,主动式缓存机构400动作,利用步骤S10得到的电子凸轮控制驱动电机同步释放隔膜;
S50、卷针到位后,转盘停止工作;
S60、主动式缓存机构400开始复位。
在步骤S60中,为了使得主动式缓存机构400在复位的时候,隔膜同样不会产生有害的张力波动,可以利用与步骤S10相似的原理,将放卷机构100的放卷电机与驱动电机进行同步控制。
至此,连续卷绕机就完成了在换工位的时候可以有效降低隔膜张力波动的控制。明显提高了电芯在连续卷绕生成过程中的品质。
参照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带对齐控制装置600,具体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610;
至少一个存储器620,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至少一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610执行,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610实现如图5所示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620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10远程设置的远程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6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可以理解到,图6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6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如图6所示的装置600中,处理器610可以调取存储器620中储存的程序,并执行但不限于如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600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图5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如图4所示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用于连续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卷绕设备包括主动式缓存机构、转盘,所述主动式缓存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转盘包括翻转电机,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驱动电机与翻转电机的位置关系凸轮曲线生成电子凸轮;
    在转盘换工位前,耦合该电子凸轮;
    转盘换工位的同时,主动式缓存机构同步释放缓存的料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方法:在转盘换工位前,还需先判定各工位是否完成且允许换工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方法:在转盘换工位到位后,主动式缓存电机动作复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凸轮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料卷在主动式缓存机构的进料处固定;
    将驱动电机的控制模式切换为读取模式;
    执行慢速的换工位动作,同时采集翻转电机位置与驱动电机位置对应关系数据;
    换工位结束后,数据采集工作结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电子凸轮表,作为电子凸轮的行程比数据;
    使用PLC电子凸轮相关指令,根据上述产生的行程比数据生成电子凸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式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换工位前,降低料卷的放卷张力。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凸轮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连续卷绕设备的产品结构建立图形模型;
    根据图形模型,利用数学模型计算随着不同翻转电机所在角度对应的隔膜拉扯量;
    将计算得到的匹配数据传送给电子凸轮表,作为电子凸轮的行程比数据;
    使用PLC电子凸轮相关指令,根据上述产生的行程比数据生成电子凸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式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形模型包括主动式缓存机构的出料处的空间位置、转盘的空间位置、卷针的空间位置、收卷辊的外径、转盘的转动半径。
  8.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 连续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隔膜放卷机构、极片放卷机构、被动 式缓存机构、主动式缓存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转盘,所述隔膜料卷顺次经过隔膜放卷机构、被动式缓存机构、主动式缓存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主动式缓存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转盘包括翻转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翻转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2/128737 2021-11-30 2022-10-31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WO2023098370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0755.X 2021-11-30
CN202111440755.XA CN114171773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8370A1 true WO2023098370A1 (zh) 2023-06-08

Family

ID=80481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28737 WO2023098370A1 (zh) 2021-11-30 2022-10-31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1773B (zh)
WO (1) WO20230983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1773B (zh) * 2021-11-30 2022-08-16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CN116924118A (zh) * 2022-03-31 2023-10-24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换工位过程隔膜放卷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14843621B (zh) * 2022-04-01 2023-03-24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边距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069A (zh) * 2009-03-19 2010-09-22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二次电池电芯卷绕控制方法
CN104600348A (zh) * 2015-01-22 2015-05-06 深圳市微秒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自学习卷绕装置及方法
CN108428946A (zh) * 2018-02-28 2018-08-21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机的隔膜补偿方法
CN210607509U (zh) * 2019-08-30 2020-05-2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卷绕缓存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WO2021008388A1 (zh) * 2019-07-15 2021-01-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卷绕设备以及极片卷绕方法
CN114171773A (zh) * 2021-11-30 2022-03-11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35301A (ja) * 2009-03-31 2010-10-21 Honda Motor Co Ltd 扁平巻回体の製造装置
CN101719561B (zh) * 2009-11-24 2011-12-28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装置及卷绕方法
CN104577215B (zh) * 2014-12-31 2017-01-04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卷绕方法及设备
DE102016214787B4 (de) * 2016-08-09 2019-11-07 Jonas & Redmann Automationstechnik Gmbh Wickel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lachwickeln
CN113131009B (zh) * 2021-04-21 2023-02-21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卷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069A (zh) * 2009-03-19 2010-09-22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二次电池电芯卷绕控制方法
CN104600348A (zh) * 2015-01-22 2015-05-06 深圳市微秒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自学习卷绕装置及方法
CN108428946A (zh) * 2018-02-28 2018-08-21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机的隔膜补偿方法
WO2021008388A1 (zh) * 2019-07-15 2021-01-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卷绕设备以及极片卷绕方法
CN210607509U (zh) * 2019-08-30 2020-05-2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卷绕缓存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CN114171773A (zh) * 2021-11-30 2022-03-11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1773A (zh) 2022-03-11
CN114171773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98370A1 (zh) 一种主动式缓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连续卷绕机
CN110112469A (zh) 一种锂离子电芯的加工方法及复合电池极片的加工装置
CN105336972B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CN102556733B (zh) 一种制袋机或印刷机的纠偏导向装置
CN108461826B (zh) 一种恒速卷绕卷针组合机构
CN103326071A (zh) 一种电池的卷绕针结构
CN107978803A (zh) 一种卷绕机
CN214378563U (zh) 纠偏装置和卷绕设备
CN102290608B (zh) 一种方型卷绕机变转速卷绕系统及方法
CN108428946B (zh) 一种卷绕机的隔膜补偿方法
CN207482980U (zh) 一种高速卷绕机用基材收紧装置
CN216120434U (zh) 一种防止卷绕电芯甩尾的装置
CN109037720A (zh) 一种卷绕机的卷针装置
CN209447969U (zh) 一种锂电池卷绕机
CN209536615U (zh) 隔膜卷动装置
CN110400962B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电芯侧面包胶装置
CN208986119U (zh) 极耳抚平随动防折机构及锂电池卷绕机
CN101673842B (zh) 双工位电芯卷绕机转换工位的方法
CN107275663A (zh) 一种电池的电芯切割卷绕机构
CN217606872U (zh) 多功能卷绕机
CN109524724A (zh) 一种锂电池卷绕机
CN206134840U (zh) 卷绕支撑芯、二次电池和电池卷绕机
CN207097961U (zh) 一种电池的电芯切割卷绕机构
JP5076834B2 (ja) 円筒型電池作製用巻回装置
CN207171297U (zh) 双焊机极耳焊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9001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