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092949A1 -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092949A1
WO2023092949A1 PCT/CN2022/090315 CN2022090315W WO2023092949A1 WO 2023092949 A1 WO2023092949 A1 WO 2023092949A1 CN 2022090315 W CN2022090315 W CN 2022090315W WO 2023092949 A1 WO2023092949 A1 WO 202309294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avity
sounding
film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0903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陈静
Original Assignee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09294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092949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4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or of two parts of the same transducer and responsive respectively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发声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收容腔、第一开口和出音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收容腔分别连通;动圈发声单元,所述动圈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收容腔被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后腔连通,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前腔连通;薄膜发声单元,所述薄膜发声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在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的正投影重合,或者是所述第一开口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正投影内。

Description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基于申请号为202111437094.5、申请日为2021/11/29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并要求该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本申请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终端设备通常都配置有听筒模组或者扬声器模组,以通过听筒模组和扬声器模组来实现终端设备的发声功能。在相关技术中,以扬声器模组为例,通常是包括单个发声单元,通过单个该发声单元的振膜的振动来实现发声。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声模组,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收容腔、第一开口和出音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收容腔分别连通;
动圈发声单元,所述动圈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收容腔被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后腔连通,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前腔连通;
薄膜发声单元,所述薄膜发声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在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的正投影重合,或者是所述第一开口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正投影内。
可选的,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外周边缘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连接。
可选的,所述出音孔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相邻两侧。
可选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固定于所述支架。
可选的,所述发声模组包括多条支架,每一支架自所述收容腔的内壁朝所述收容腔的中部延伸,多条支架配合将所述收容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动圈发声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连通处,所述第二腔体形成所述后腔,所述动圈发声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支架围成所述前腔。
可选的,所述薄膜发声单元包括压电发声薄膜、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任一压电发声薄膜均位于相邻的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薄膜发声单元包括多层压电发声薄膜,相邻的压电发声薄膜共用单层所 述正极导电层或者所述负极导电层;或者,每一压电发声薄膜对应一组相邻设置的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
可选的,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包括听筒单元或者扬声器单元。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如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发声模组。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壳体和与所述第二壳体组装的电池盖,所述发声模组设置于所述电池盖与所述第二壳体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开口,所述出音孔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电池盖的厚度方向相同。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的发声模组可以配置动圈发声单元和薄膜发声单元至少两个发声单元,通过动圈发声单元和薄膜发声单元均可以实现振动发声,有利于提高发声模组的极限音量;而且,在薄膜发声单元朝远离后腔的方向振动时,可以增大后腔的体积,有利于改善动圈发声单元的低频响度,利用薄膜发声单元本身具备的良好的高频效果,改善发声模组整体的高频音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声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发声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薄膜发声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薄膜发声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 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声模组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发声模组10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动圈发声单元2和薄膜发声单元3,该第一壳体1可以包括收容腔11、第一开口12和出音孔13,该第一开口12和出音孔13可以分别与收容腔11连通,动圈发声单元2可以设置于收容腔11内,并且通过该动圈发声单元2可以将收容腔11分隔为前腔111和后腔112,后腔112与第一开口12连通,前腔111与收音孔13连通,动圈发声单元2的出声方向可以朝向收音孔13设置,通过收音孔13传播动圈发声单元2发出的声音。其中,动圈发声单元2可以包括扬声器单元或者是听筒单元,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薄膜发声单元3可以对应于第一开口12设置并且该薄膜发声单元3可以与第一壳体1连接固定。其中,在薄膜发声单元3的厚度方向上,该薄膜发声单元3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一开口12的正投影重合,或者是第一开口12的正投影可以位于薄膜发声单元3的正投影内。基于此,该发声模组100可以配置动圈发声单元2和薄膜发声单元3至少两个发声单元,通过动圈发声单元2和薄膜发声单元3均可以实现振动发声,有利于提高发声模组100的极限音量;而且,在薄膜发声单元3朝远离后腔112的方向振动时,可以增大后腔112的体积,有利于改善动圈发声单元2的低频响度,利用薄膜发声单元3本身具备的良好的高频效果,改善发声模组100整体的高频音效。
其中,薄膜发声单元3对应于第一开口12设置可以包括如图1中所示薄膜发声单元3的外周边缘连接于第一开口12的内壁,此时收容腔11除前腔111以外的部分均可以作为后腔,薄膜发声单元3振动发出的声音可以直接通过发声模组100与配置该发声模组100的终端设备之间的间隙进行传播,避免第一壳体1对声音造成阻挡;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薄膜发声单元3也可以连接于收容腔11的内壁,并且该薄膜发声单元3覆盖第一开口12,此时可以通过薄膜发声单元3、以及第一壳体1的壳壁围成后腔112,收容腔11除前腔111以外腔体的一部分作为后腔,具体可以按需进行设计,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针对当前电子设备的通常是将传播声音的开孔设置在壳体侧面的方案,如图2所示,本公开中发声模组100的第一开口12和出音孔13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的相邻两侧。比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1基本可以呈方形状设置,出音孔13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侧框上,而第一开口12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顶板上。基于此,在电子设备配置该发声模组100时,出音孔13可以朝向电子设备的侧面设置,第一开口12的深度 方向此时与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相同,通过电子设备内部存在的装配缝隙,可以传播薄膜发声单元3发出的声音,以此无需为了适应本公开中提供的发声模组100,在电子设备额外开设传播声音的开孔,减少对电子设备的设计改动。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仍以图2所示,该发声模组100还可以包括支架4,该支架4可以与收容腔11的内壁连接,通过该支架4可以固定动圈发声单元2,以此可以灵活设置支架4的位置,合理调节动圈发声单元2的设置位置和出声方向,提高了发声模组100的设计灵活性。具体地,仍以图2所示实施例为例,该发声模组100可以包括两条支架4,每一支架4均可以超收容腔11的中部延伸,并且通过该两条支架4的配合可以将收容腔11分隔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动圈发声单元2可以连接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通处,并通过该动圈发声单元2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进行分隔,第二腔体形成发声模组100的后腔112,动圈发声单元2可以设置于第一腔体内,并且通过两条支架4和动圈发声单元2可以配合围成前腔111。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仅以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两条支架4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发声模组100固然还可以包括三条及三条以上的支架4,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薄膜发声单元3可以包括压电发声薄膜、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任一压电发声薄膜均位于相邻的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之间,通过该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为压电发声薄膜加载电压,引起压电发声薄膜发生形变、产生振动,实现发声。以图3所示,每一压电发声薄膜对应一组相邻设置的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即每一压电发声薄膜设置于不同的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之间。比如,如图3所示,该薄膜发声单元3包括第一压电发声薄膜31、第二压电发声薄膜32、第一正极导电层33、第二正极导电层34、第一负极导电层35和第二负极导电层36,第一压电发声薄膜31与第一正极导电层33和第一负极导电层35分别连接,第二压电发声薄膜32与第二正极导电层34和第二负极导电层36分别连接,当然为了避免短路,第一负极导电层35和第二正极导电层34之间可以设置绝缘层37,通过绝缘层37可以在达到绝缘的目的的同时粘接该第一负极导电层35和第二正极导电层34,得到稳固地薄膜发声单元3。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相邻的压电发声薄膜也可以共用单层的正极导电层。仍以该薄膜发声单元3包括第一压电发声薄膜31、第二压电发声薄膜32、第一正极导电层33、第一负极导电层35和第二负极导电层36,第一压电发声薄膜31与第一正极导电层33和第一负极导电层35分别连接,第二压电发声薄膜32与第一正极导电层33和第二负极导电层36分别连接,第一压电发声薄膜31和第二压电发声薄膜32共用第一正极导电层33,以此有利于薄膜发声单元3的轻薄化。当然,在此仅以相邻的压电发声薄膜共用正极导电层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相邻的压电发声薄膜也可以共用负极导电层,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以薄膜发声单元3包括第一压电发声薄膜31和第二压电发声薄膜32两层压电发声薄膜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薄膜发声单元3也可以包括 单层压电发声薄膜;或者是包括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压电发声薄膜,同一薄膜发声单元3中可以包括每一压电发声薄膜可以对应一组不同的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相邻压电发声薄膜共用同一正极导电层、相邻压电发声薄膜共用同一负极导电层中的任一种或者多种方案,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5和图6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声模组100,具体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发声模组100,在电子设备200包括多个发声模组100时,该多个发声模组100可以间隔设置,比如每一发声模组10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200的一侧边缘设置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手机终端、平板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等。
具体地,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第二壳体201和与第二壳体201组装的电池盖202,该发声模组100可以设置于电池盖202和第二壳体201组装的围成的空间内,第二壳体201可以包括第二开口2011,发声模组100的出音孔可以朝向该第二开口2011设置,第一开口12的深度方向可以与电池盖202的厚度方向相同,以此薄膜发声单元3振动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电池盖202与第二壳体201之间、以及电池盖202与第二壳体201内组装的电子元件之间的缝隙传播,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发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 一种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收容腔、第一开口和出音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收容腔分别连通;
    动圈发声单元,所述动圈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收容腔被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后腔连通,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前腔连通;
    薄膜发声单元,所述薄膜发声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在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的正投影重合,或者是所述第一开口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正投影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发声单元的外周边缘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孔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相邻两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固定于所述支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模组包括多条支架,每一支架自所述收容腔的内壁朝所述收容腔的中部延伸,多条支架配合将所述收容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动圈发声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连通处,所述第二腔体形成所述后腔,所述动圈发声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支架围成所述前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发声单元包括压电发声薄膜、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任一压电发声薄膜均位于相邻的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发声单元包括多层压电发声薄膜,相邻的压电发声薄膜共用单层所述正极导电层或者所述负极导电层;或者,每一压电发声薄膜对应一组相邻设置的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包括听筒单元或者扬声器单元。
  9.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模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壳体和与所述第二壳体组装的电池盖,所述发声模组设置于所述电池盖与所述第二壳体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开口,所述出音孔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电池盖的厚度方向相同。
PCT/CN2022/090315 2021-11-29 2022-04-29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309294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7094.5A CN116193331A (zh) 2021-11-29 2021-11-29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2111437094.5 2021-1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2949A1 true WO2023092949A1 (zh) 2023-06-01

Family

ID=86447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090315 WO2023092949A1 (zh) 2021-11-29 2022-04-29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3331A (zh)
WO (1) WO2023092949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2819A (ja) * 2008-09-03 2010-03-18 Kenwood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KR20100130924A (ko) * 2009-06-04 2010-12-14 주식회사 선민텔레콤 필름형 스피커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657621A (zh) * 2016-03-29 2016-06-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200267469A1 (en) * 2019-02-19 2020-08-20 Arima Acoustic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Composite headse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2819A (ja) * 2008-09-03 2010-03-18 Kenwood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KR20100130924A (ko) * 2009-06-04 2010-12-14 주식회사 선민텔레콤 필름형 스피커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657621A (zh) * 2016-03-29 2016-06-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200267469A1 (en) * 2019-02-19 2020-08-20 Arima Acoustic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Composite heads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3331A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8927B (zh) 发声装置
WO2021129263A1 (zh) 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18157535A1 (zh) 喇叭及耳塞式耳机
CN209964287U (zh) 扬声器箱
CN216795282U (zh) 一种新型骨传导振子以及骨传导蓝牙耳机
KR20110103624A (ko) 동축용 음발생부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갖는 투웨이 이어폰
CN113905304A (zh) 一种耳机及其定向出声的方法
WO2021139632A1 (zh)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357224U (zh) 一种耳机
US10448147B2 (en) Acoustic device having multiple diaphragms
KR101470983B1 (ko) 마이크로 스피커
WO2023092949A1 (zh)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0405611U (zh) 一种智能无线耳机
CN210274463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210351581U (zh) 扬声器箱
WO2023051005A1 (zh) 圈铁喇叭组件及耳机
CN218243813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振子及骨传导耳机
CN217985385U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183541U (zh) 一种多发声单元组合结构
WO2021208772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3960274U (zh) 一种音箱
CN114866631A (zh) 电子设备
WO2021129333A1 (zh) 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991014U (zh) 发声模组
WO2021103072A1 (zh) 扬声器及音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9704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