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257284A1 - 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257284A1
WO2022257284A1 PCT/CN2021/116260 CN2021116260W WO2022257284A1 WO 2022257284 A1 WO2022257284 A1 WO 2022257284A1 CN 2021116260 W CN2021116260 W CN 2021116260W WO 2022257284 A1 WO2022257284 A1 WO 202225728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trol signal
uni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1162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吕晶
Original Assignee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225728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257284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26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Definitions

  • the first signal terminal CK does not output the first signal in the T11 stage, but outputs the first signal in the T12 stage, that is, in the T11 stage, the first control signal terminal Gn-1 outputs the first control signal To the control terminal of the initialization unit 20, control the conduction of the initialization unit 20, in the T12 stage, the initialization unit 20 is in a fully conductive stat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irst control signal, therefore, at this stage, the first signal terminal CK is high level, that is, the first signal terminal CK outputs the first signal to the first node N1 through the turned-on initialization unit 20 .
  • the second reset unit 60 includes a sixth switch transistor K6, the first terminal of the sixth switch transistor K6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third signal terminal Vg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of the sixth switch transistor K6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terminal of the third switch transistor K3 , the control terminal of the sixth switching transistor K6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fourth control signal terminal Gn+2.
  • the strobe circuit 200 writes the bias voltage signal of the bias voltage signal terminal Bias into the bias voltage signal line Pn corresponding to the scan line Scan, so as to accurately collect the data of the line.
  • the bias voltage signal line Pn and the bias voltage signal terminal Bias of the remaining rows are in a disconnected state at this time, so as to avoi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generated by the photoelectric sensing unit 101 of the remaining rows when it is illuminated, Therefore, the noise in the collected current signal is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recognition 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sensor for low-brightness illumination are improved.
  • the gating circuit and the optical sensor circuit provided by the disclosure can reduce the noise in the collected current signal,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bility of the sensor for low-brightness light, and have strong industrial applicabil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包括:选通单元、初始化单元、补偿单元和自举单元,选通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和第二开关晶体管;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偏置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初始化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初始化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初始化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端电连接;自举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信号端和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自举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能够降低采集的电流信号中的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
本公开要求于2021年6月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640262.4、发明名称为“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公开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将光学识别技术应用于光学指纹识别领域或者将光学识别技术中的数字化X射线应用于医疗设备领域,主要的原理是通过光学识别技术形成识别图像,以用于指纹识别或进行医疗诊断。
目前的光学识别设备中的光学传感器电路在采集图像时,光学传感器电路中设置有多行的光学元件用于对光照进行感应,当采集其中一行的光电元件在受到较小光照条件下的电流时,其余多行的光电元件在受到光照时会产生信号干扰,导致最终采集的电流信号中存在大量噪声,导致传感器对于低亮度光照的识别能力较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降低采集的电流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传感器对于低亮度光照的识别能力。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通电路,包括:选通单元、初始化单元、补偿单元和自举单元,所述选通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和第二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偏置电压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初始化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初始化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初始化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初始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初始化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初始化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偏置电压信号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所述自举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信号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自举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自举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时,拉高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位;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时序位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之前。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复位单元;所述第一复位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三控制信号时复位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的时序位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之后。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复位单元;所述第二复位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三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初始化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单元的控制端与第四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端输出第四控制信号时使所述初始化单元和所述补偿单元处于截止状态;其中,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端输出第四控制信号的时序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相同。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与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初始化单元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复位单元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单元包括第六开关晶体管,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三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自举单元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学传感器电路,包括多个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选通电路,还包括:光电元件阵列,包括排列为多行的光电感应单元;多条扫描线,每条所述扫描线与对应一行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连接;多条偏置电压信号线,每个所述选通电路与一条偏置电压信号线电连接,每条所述偏置电压信号线与对应一行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连接;在一条所述扫描线被选通时,所述选通电路将偏置电压信号端的偏置电压信号通过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写入与扫描线对应的偏置电压信号线。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每个选通电路与同行的 一条所述扫描线、以及与所述同行的一条所述扫描线对应的一条所述偏置电压信号线分别连接。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提出。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可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通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选通电路对应的一种时序图;
图3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选通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提供的选通电路对应的一种时序图;
图5是图3提供的选通电路对应的另一种时序图;
图6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选通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提供的选通电路对应的一种时序图;
图8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传感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学传感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选通单元;20、初始化单元;30、补偿单元;40、自 举单元;50、第一复位单元;60、第二复位单元;K1、第一开关晶体管;K2、第二开关晶体管;K3、第三开关晶体管;K4、第四开关晶体管;K5、第五开关晶体管、K6、第六开关晶体管;C、电容;Bias、偏置电压信号端;N1、第一节点;Bn、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Gn-1、第一控制信号端;Gn、第二控制信号端;Gn+1、第三控制信号端;Gn+2、第四控制信号端;CK、第一信号端;XCK、第二信号端;Vgl、第三信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来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来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是为了区别不同的摄像头,而不是为了描述摄像头的特定顺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来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此外,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通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提供的选通电路对应的一种时序图,结合图1和图2,选通电路包括:选通单元10、初始化单元20、补偿单元30和自举单元40,选通单元10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K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K2,第一开关晶体管K1的第一端与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电连接,第一开关晶体管K1的 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开关晶体管K1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二开关晶体管K2的第二端与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电连接。初始化单元20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端CK电连接,初始化单元20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初始化单元20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端Gn-1电连接,初始化单元20用于在第一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初始化第一节点N1的电位。补偿单元30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晶体管K1的第二端电连接,补偿单元30的第二端与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电连接,补偿单元30的控制端与初始化单元20的控制端电连接,补偿单元30用于在第一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偏置电压信号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自举单元40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信号端Gn和第二开关晶体管K2的控制端电连接,自举单元40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自举单元40用于在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时,拉高第一开关晶体管K1的控制端的电位,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时序位于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之前。
示例性的,结合图1和图2,选通电路包括选通单元10、初始化单元20、补偿单元30和自举单元40,初始化单元20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端CK电连接,初始化单元20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初始化单元20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端Gn-1电连接,在T1阶段,第一控制信号端Gn-1为高电平,即第一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初始化单元20和补偿单元30在第一控制信号下导通,初始化单元20将第一信号端CK的第一信号写入到第一节点N1,此时,选通单元10的第一开关晶体管K1在第一节点N1写入第一信号端CK的第一信号后导通,由于补偿单元30的控制端也与第一控制信号端Gn-1电连接,因此补偿单元30在T1阶段导通,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输出的偏置电压信号通过第一开关晶体管K1和补偿单元30输出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在T1阶段,通过将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输出的偏置电压信号输出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实现对第二偏置电压信号线的偏置电压信号的增强。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对应的是上一级选通电路所连接的光电感应单元的输入端。示例性的,若当前选通电路用于将偏置电压信号输出至第n行传感器单元的偏置电压信号线,在T1阶段,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的偏置电压信号输出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其中,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对应的是第n-1行传感器单元的偏置电压信号线的输入端。
自举单元40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信号端Gn和第二开关晶体管K2的控制端电连接,自举单元40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在T2阶段,第一控制信号端Gn-1为低电平,即第一控制信号端Gn-1不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此时初始化单元20和补偿单元30的控制端未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初始化单元20和补偿单元30处于关断状态。第二控制信号端Gn为高电平,即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此时选通单元10的第二开关晶体管K2在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且自举单元40将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写入第一节点N1,实现第一节点N1自举升高到更高的电位,此时选通单元10的第一开关晶体管K1处于完全导通状态。在T2阶段,选通单元10的第一开关晶体管K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K2均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输出的偏置电压信号通过第一开关晶体管K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K2输出至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在T2阶段,当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后,自举单元40受第二控制信号的耦合,使得第一节点N1的电压升高,进而使得第一开关晶体管K1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避免了因第一开关晶体管K1导通不完全存在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输出的偏置电压信号无法完全写入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的情况,提高了光电感应单元在受到光照信号时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继续参见图2,在选通电路的时序图中,第一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时序位于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之前,即T1阶段,第一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在T2阶段,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实现选通电路在T1阶段初始化第一节点N1电位,在T2阶段自举第一节点N1电位进而 使第一开关晶体管K1在T2阶段处于完全导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第一信号端CK在T11阶段未输出第一信号,在T12阶段输出第一信号,即在T11阶段,第一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初始化单元20的控制端,控制初始化单元20导通,在T12阶段,初始化单元20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处于完全导通状态,因此,在此阶段,第一信号端CK为高电平,即第一信号端CK通过导通的初始化单元20将第一信号输出至第一节点N1。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选通电路,选通电路包括选通单元、初始化单元、补偿单元和自举单元,初始化单元在T1阶段初始化第一节点电位,补偿单元在T1阶段输出偏置电压信号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自举单元在T2阶段拉高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位,使得第一开关晶体管在T2阶段处于完全导通状态,进而保证偏置电压信号完全写入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提高光电感应单元对低亮度光照的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此外,在T1阶段,补偿单元输出偏置电压信号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即增强了与当前行对应的上一行光电感应单元的偏置电压信号。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选通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提供的选通电路对应的一种时序图,结合图3和图4,选通电路还包括第一复位单元50,第一复位单元50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端XCK电连接,第一复位单元50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一复位单元50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Gn+1电连接,第一复位单元50用于在第三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三控制信号时复位第一节点N1的电位,其中,第三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的时序位于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之后。
结合图3和图4,选通电路还包括第一复位单元50,第一复位单元50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端XCK电连接,第一复位单元50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一复位单元50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Gn+1电连接,在T3阶段,第三控制信号端Gn+1为高电平,即第三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第一复位单元50在第三控制信 号的作用下导通,第二信号端XCK输出的第二信号通过第一复位单元50输出至第一节点N1。由于第一节点N1在T2阶段处于高电位,为避免写入至当前行光电感应单元的偏置电压信号对下一行光电感应单元写入偏置电压信号的影响,在将偏置电压信号写入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后对第一节点N1的进行复位,使第一开关晶体管K1完全关断,通过第二信号端XCK输出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可以对应为低电位信号)至第一节点N1,使第一开关晶体管K1在第二信号的作用下完全关断。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直接通过第二信号端XCK输出低电位信号至第一节点N1,也可以设置第二信号端XCK在T31阶段输出高电平信号,T32阶段输出低电平信号,如图5所示,在T31阶段,第一节点N1的电位先被下拉到高电平,再在T32阶段,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下拉到低电平,实现第一开关晶体管K1完全关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选通电路,通过在选通电路中设置第一复位单元,在将偏置电压信号写入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后,采用第一复位单元对第一节点的进行复位,实现将偏置电压信号写入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后将选通单元的第一开关晶体管完全关断,避免写入至当前行光电感应单元的偏置电压信号对下一行光电感应单元写入偏置电压信号的影响。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选通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提供的选通电路对应的一种时序图,结合图6和图7,选通电路还包括第二复位单元60,第二复位单元60的第一端与第三信号端Vgl电连接,第二复位单元60的第二端与初始化单元20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复位单元60的控制端与第四控制信号端Gn+2电连接,第二复位单元60用于在第四控制信号端Gn+2输出第四控制信号时使初始化单元20和补偿单元30处于截止状态,其中,第四控制信号端Gn+2输出第四控制信号的时序与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相同。
结合图6和图7,选通电路还包括第二复位单元60,第二复位单元60的第一端与第三信号端Vgl电连接,第二复位单元60的第二端 与初始化单元20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复位单元60的控制端与第四控制信号端Gn+2电连接。由于在T2阶段,第一节点N1通过自举电路耦合到高电位,此时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的初始化单元20在第一节点N1处于高电位时会存在漏电,进而初始化单元20的控制端会有升高到高电位的风险,当初始化单元20的控制端被上升到高电位后,补偿单元30在T2阶段导通,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输出的偏置电压信号会通过第一开关晶体管K1和补偿单元30输出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发生偏置电压信号误写的问题。为避免在T2阶段,偏置电压信号误写入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单元60,在T2阶段,第四控制信号端Gn+2输出第四控制信号至第二复位单元60的控制端,第二复位单元60在第四控制信号的作用下输出第三信号端Vgl输出的第三信号(第三信号对应低电位信号),此时初始化单元20和补偿单元30的控制端接收第三信号后处于完全截止状态,避免了偏置电压信号误写入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的问题。
可选的,第二控制信号端Gn与第四控制信号端Gn+2电连接。
由于第四控制信号端Gn+2在T2阶段输出第四控制信号至第二复位单元60的控制端,即第四控制信号端Gn+2输出第四控制信号的时序与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相同,为减少选通电路的信号线,通过将第二控制信号端Gn与第四控制信号端Gn+2电连接,即通过一条信号线向第二控制信号端Gn与第四控制信号端Gn+2传递控制信号,降低选通电路的复杂度。
可选的,初始化单元20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K3,第三开关晶体管K3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端CK电连接,第三开关晶体管K3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三开关晶体管K3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端Gn-1电连接。
结合图1和图2,初始化单元20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K3,在T1阶段,第一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即高电平信号),第三开关晶体管K3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第一信号端CK将第一信号通过第三开关晶体管K3输出至第一节点N1,实现在T1阶段对第一节点N1电位初始化。
可选的,补偿单元30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K4,第四开关晶体管K4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晶体管K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四开关晶体管K4的第二端与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电连接,第四开关晶体管K4的控制端与第三开关晶体管K3的控制端电连接。
继续参见图1和图2,补偿单元30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K4,在T1阶段,第一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即高电平信号),第四开关晶体管K4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由于在T1阶段,第三开关晶体管K3将第一信号端CK的第一信号写入到第一节点N1,因此第一开关晶体管K1在T1阶段导通,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输出的偏置电压信号通过第一开关晶体管K1和第四开关晶体管K4输出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实现对第二偏置电压信号线的偏置电压信号的增强。
可选的,第一复位单元50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K5,第五开关晶体管K5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端XCK电连接,第五开关晶体管K5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五开关晶体管K5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Gn+1电连接。
示例性的,结合图3和图4,第一复位单元50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K5,在T3阶段,第三控制信号端Gn+1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即高电平信号),第五开关晶体管K5在第三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第二信号端XCK将第二信号通过第五开关晶体管K5输出至第一节点N1,实现在T3阶段对第一节点N1的复位。
第二复位单元60包括第六开关晶体管K6,第六开关晶体管K6的第一端与第三信号端Vgl电连接,第六开关晶体管K6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晶体管K3的控制端电连接,第六开关晶体管K6的控制端与第四控制信号端Gn+2电连接。
示例性的,结合图6和图7,第二复位单元60包括第六开关晶体管K6,在T2阶段,第四控制信号端Gn+2输出第四控制信号(即高电平信号),第六开关晶体管K6在第四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第三信号端Vgl将第三信号通过第六开关晶体管K6输出至第三开关晶体管K3的控制端,保证在T2阶段,第三开关晶体管K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 K4处于截止状态。
可选的,自举单元40包括电容C,电容C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信号端Gn和第二开关晶体管K2的控制端电连接,电容C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
参见图1,自举单元40包括电容C,在T2阶段,当第二控制信号端Gn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后,第二控制信号会对电容C进行充电,使得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电容C充电后进行抬高。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传感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光学传感器电路包括多个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选通电路200,还包括:光电元件阵列100,包括排列为多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多条扫描线Scan,每条扫描线Scan与对应一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连接;多条偏置电压信号线Pn,每个选通电路200与一条偏置电压信号线Pn电连接,每条偏置电压信号线Pn与对应一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连接;在一条扫描线Scan被选通时,选通电路200将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的偏置电压信号通过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写入与扫描线对应的偏置电压信号线Pn。
参见图8,光电元件阵列100包括排列为多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可选地,每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的数量为多个,也即光电元件阵列100包括排列为多行及多列的光电感应单元101,每一列的光电感应单元101对应连接有一条同列的数据线Data,以采集对应列的光电感应单元101产生的电信号。通过设置多个光电感应单元101,能够增加光学传感器电路采集电信号的数量,以提高光学识别的准确性。其中,行方向为附图中所示的左、右延伸的方向,列方向为附图中所示的上、下延伸的方向。
多条扫描线Scan中的每条扫描线Scan与对应一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连接,当某一行扫描线Scan被选通时,被选通的扫描线Scan将扫描信号传输至对应一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以实现同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的导通和关断。
多条偏置电压信号线Pn中的每条偏置电压信号线Pn与对应一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连接。通过设置偏置电压信号线Pn,并在偏置电 压信号线Pn中传输偏置电压信号,使得与每条偏置电压信号线Pn与对应一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中能够输入偏置电压信号,使得光电感应单元101的光电元件11在工作时处于接近线性的区域,提高光电感应单元101在受到光照信号时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选通电路200将多条偏置电压信号线Pn通过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与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连接,具有选通偏置电压信号线Pn和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的功能。具体地,在采集其中一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的采集的电信号时,选通电路200可以将与光电感应单元101同行的偏置电压信号线Pn与选通电路的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电连接,将其他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的偏置电压信号线Pn与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断开。进一步地,在一条扫描线被选通时,选通电200路将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的偏置电压信号写入与扫描线Scan对应的偏置电压信号线Pn,实现准确地采集该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中传输的电信号,此时其余行的偏置电压信号线Pn与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处于断开状态,避免其余行的光电感应单元101在受到光照时产生电流的影响,从而有效降低采集的电流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传感器对于低亮度光照的识别能力和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若当前选通电路用于将偏置电压信号输出至第n行传感器单元的偏置电压信号线,在T1阶段,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的偏置电压信号输出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其中,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Bn-1对应的是第n-1行传感器单元的偏置电压信号线的输入端。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学传感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每个选通电路200与同行的一条扫描线Scan、以及与同行的一条扫描线Scan对应的一条偏置电压信号线Pn分别连接。
每个选通电路200与同行的一条扫描线Scan、以及与同行的一条扫描线Scan对应的一条偏置电压信号线Pn分别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当向其中一条扫描线Scan输入扫描信号时,扫描信号可以使相应的选通电路200与偏置电压信号线Pn导通,从而实现当选通一条 扫描线Scan时,选通电路200将与扫描线Scan同行的偏置电压信号线Pn与偏置电压信号端Bias导通,使得偏置电压信号线Pn与扫描线Scan同步逐行导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提供的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可降低采集的电流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传感器对于低亮度光照的识别能力,具有很强的工业实用性。

Claims (10)

  1. 一种选通电路,其中,包括:选通单元、初始化单元、补偿单元和自举单元,所述选通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和第二开关晶体管;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偏置电压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初始化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初始化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初始化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初始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初始化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
    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初始化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偏置电压信号至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
    所述自举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信号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自举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自举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时,拉高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位;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时序位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之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通电路,其中,还包括第一复位单元;
    所述第一复位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 端输出第三控制信号时复位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
    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的时序位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之后。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通电路,其中,还包括第二复位单元;
    所述第二复位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三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初始化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单元的控制端与第四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端输出第四控制信号时使所述初始化单元和所述补偿单元处于截止状态;
    其中,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端输出第四控制信号的时序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时序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通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与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选通电路,其中,所述初始化单元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选通电路,其中,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通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复位单元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复位单元包括第六开关晶体管,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三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三开 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通电路,其中,所述自举单元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9. 一种光学传感器电路,其中,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选通电路,还包括:
    光电元件阵列,包括排列为多行的光电感应单元;
    多条扫描线,每条所述扫描线与对应一行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连接;
    多条偏置电压信号线,每个所述选通电路与一条偏置电压信号线电连接,每条所述偏置电压信号线与对应一行的所述光电感应单元连接;
    在一条所述扫描线被选通时,所述选通电路将偏置电压信号端的偏置电压信号通过第一偏置电压信号输出端写入与扫描线对应的偏置电压信号线。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中,每个选通电路与同行的一条所述扫描线、以及与所述同行的一条所述扫描线对应的一条所述偏置电压信号线分别连接。
PCT/CN2021/116260 2021-06-09 2021-09-02 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 WO2022257284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0262.4A CN113505645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
CN202110640262.4 2021-06-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7284A1 true WO2022257284A1 (zh) 2022-12-15

Family

ID=78009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116260 WO2022257284A1 (zh) 2021-06-09 2021-09-02 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5645B (zh)
WO (1) WO20222572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0915B (zh) * 2021-10-19 2024-05-28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感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面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9912A (ja) * 2014-12-08 2016-06-20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424555A (zh) * 2017-05-23 2017-12-01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器
CN109801596A (zh) * 2019-01-31 2019-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1091781A (zh) * 2018-10-23 2020-05-01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的操作方法
CN111785211A (zh) * 2020-07-29 2020-10-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15850B2 (ja) * 2008-01-15 2011-07-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と電子機器
US8878589B2 (en) * 2011-06-30 2014-11-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4867441B (zh) * 2014-02-20 2017-07-28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04680980B (zh) * 2015-03-25 2017-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931599B (zh) * 2016-04-27 2018-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102447018B1 (ko) * 2017-09-22 2022-09-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타이밍 제어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428697B (zh) * 2020-05-27 2022-10-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传感器电路、探测器、摄像系统、传感器及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9912A (ja) * 2014-12-08 2016-06-20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424555A (zh) * 2017-05-23 2017-12-01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器
CN111091781A (zh) * 2018-10-23 2020-05-01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的操作方法
CN109801596A (zh) * 2019-01-31 2019-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1785211A (zh) * 2020-07-29 2020-10-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5645B (zh) 2022-07-19
CN113505645A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9117B2 (en) Detection circuit, pixel electrical signal collection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428697B (zh) 光学传感器电路、探测器、摄像系统、传感器及显示面板
US11222590B2 (en) Electrical signal detection module, driving method,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062540A (zh) 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571770B2 (en) Sense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and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array connected to inverting input of sense circuit
JP2001128070A (ja) 自己補償型相関二重サンプリング回路
CN108171192B (zh) 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530508B (zh) 用于像素阵列的片上测试的电路和方法
WO2019134395A1 (zh) 光强检测单元、显示面板和检测光强的方法
WO2022257284A1 (zh) 一种选通电路和光学传感器电路
CN107393505B (zh) 感光电路及感光电路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0917600B2 (en) Current driven pixel circuit and related image sensor
CN110929645A (zh) 信号采集装置、采集方法、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703314B (zh) 光學感測電路及光學感測電路陣列,與應用其之判斷光線顏色的方法
CN108242229B (zh)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40147099A1 (en) Sensor device
CN113076839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的检测方法
CN112906444B (zh) 有源像素传感器阵列、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WO2020244405A1 (zh) 一种成像背板及其驱动方法、指纹识别面板
JP2020102847A (ja) インピーダンスが制御される行導体を有するマトリクスアレイ検出器
CN110334700B (zh) 指纹感测模组
CN109040628B (zh) 图像传感器像素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11757025B (zh) 电子装置
CN108287636B (zh) 压力感应模组、驱动方法、压力感应电路和显示装置
CN205900069U (zh) 一种纹路识别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9447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