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223681A1 -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223681A1
WO2021223681A1 PCT/CN2021/091544 CN2021091544W WO2021223681A1 WO 2021223681 A1 WO2021223681 A1 WO 2021223681A1 CN 2021091544 W CN2021091544 W CN 2021091544W WO 2021223681 A1 WO2021223681 A1 WO 202122368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message
task
inform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0915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黄丽薇
Original Assignee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7/792,8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30041690A1/en
Priority to EP21799956.4A priority patent/EP4080862A4/en
Publication of WO202122368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223681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3Calendar-based scheduling for persons or groups
    • G06Q10/1097Task ass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30Semantic analysi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05Parsing
    • G06F40/211Syntactic parsing, e.g. based on context-free grammar [CFG] or unification gramma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37Lexical tools
    • G06F40/242Dictiona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284Lexical analysis, e.g. tokenisation or colloc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Definitions

  • the third message further includes a third message received through the first application, the third message is an unread message, the third message includes a first identifier; the reminder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Regarding the second identifier on the first message, the second identifier is the same as the first identifier.
  • a memory may also be provided in the processor 110 to store instructions and data.
  • the memory in the processor 110 is a cache memory.
  • the memory can store instructions or data that have just been used or recycled by the processor 110. If the processor 110 needs to use the instruction or data again, it can be directly called from the memory. Repeated accesses are avoided, the waiting time of the processor 110 is reduced,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is improved.
  • the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141 can be used to monit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uch as battery capacity, battery cycle times, battery charging voltage, battery discharging voltage, and battery health status (such as leakage, impedance). In some other embodiments, the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141 may also be provided in the processor 110. In other embodiments, the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141 and the charging management module 140 may also be provided in the same device.
  • the camera 193 is used to capture still images or videos.
  • the object is projected to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through the camera to generate an optical image.
  •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may be a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or a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 phototransistor.
  •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converts the optical signal into an electrical signal, and then transf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 to the ISP to convert it into a digital image signal.
  • ISP outputs digital image signals to DSP for processing.
  • DSP converts digital image signals into standard RGB, YUV and other formats of image signals.
  • the electronic device 100 may include 1 or N cameras, and N is a positive integer greater than 1.
  • the N cameras may include multiple types of cameras.
  • the N cameras may include a telephoto camera, and one or more of a wide-angle camera, a medium-focus camera, or a time of flight (ToF) camer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a
  • the electronic device 100 can measure the distance by infrared or laser. In some embodiments, when shooting a scene, the electronic device 100 may use the distance sensor 180F to measure the distance to achieve fast focusing.
  • Android Runtime includes core libraries and virtual machines. Android runtim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chedul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Android system.
  • the surface manager is used to manage the display subsystem and provides a combination of 2D and 3D layers for multiple applications.
  • the media library supports playback and recording of a variety of commonly used audio and video formats, as well as still image files.
  • the media library can support multiple audio and video encoding formats, such as: MPEG4, H.264, MP3, AAC, AMR, JPG, PNG, etc.
  • the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call records between the first user and the second user, chat records between the first user and the second user in social applications, and emails sent by the first user to the second user.
  • the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may be that the first user sends the annual schedule to the second user "Zhang San” through the mailbox. If the task is "to have a meeting in a conference room", the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may be a user's reply to a short messag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short message is "received" or "good”.
  • the electronic device sends an instruction to the server to send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the contact to the server to obtain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contact.
  •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may also include Note the above or more information under the name of the contact.
  • the electronic device further obtain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ontact in other communication software, such as the nickname and number in WeChat, QQ, and Welink.
  •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has not retrieved any interaction with the mobile phone contact Nick Zhang San directly on task A, and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can directly remind the user that the task has not been processed.
  • the mobile phone may also choose to further perform step 1032, that is, to retrieve whether there is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act in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r. Thi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intelligence of information reminders.
  • the mobile phone When the mobile phone does not retrieve any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chine and the contact Nick Zhang San about task A, the mobile phone continues to retrieve all the distributed devices of the user, and judges whether there is a contact between the device and the contact Zhang San based on the detection result. Interactive. For example, if it is detected on the computer of the first user that the user has sent the annual schedule to Nick via WeChat, the result will be returned to the mobile phone, and the mobile phone will no longer remind the task.
  • step 1031 if the result of the judgment in step 1031 is that the first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does not include the first keyword related to the task, that is, the interaction is related to the content and/or mentioned in the message received by the user. Or if the task is irrelevant, step 104 is executed to present reminder information on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to prompt the first user that the task is not completed.
  •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also has an input recommendation function. After traversing and retrieving the local machine and the distributed equipment of the same accou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user has completed the task. If the user has sent the annual plan to Zhang San/Nick in the WeChat, QQ or Mail application, but did not receive a reply from Zhang San/Nick in the corresponding application, see Figure 8. When the user enters again and receives the message In the application chat interface of the application,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will recommend related words and sentences such as "completed, please check" in the input candidate box of the application (that is, the second message of this application) recommendation, and the user will directly complete the sending after clicking.
  • th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es hardware structures and/or software modules corresponding to each function.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form of hardware or a combination of hardware and computer software. Whether a certain function is executed by hardware or computer software-driven hardware depends o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and design constraints of the technical solution. Professionals and technicians can use different methods for each specific application to implement the described functions, but such implementation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application.
  • the disclosed device and method may be implemented in other ways.
  • the device embodiments described above are merely illustrative.
  • the division of modules or units is only a logical function division.
  • there may be other division methods for example, multiple units or components may be combined or It can be integrated into another device, or some features can be ignored or not implemented.
  • the displayed or discussed mutual coupling or direct coupling o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ay be indirect coupling o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through some interfaces, devices or units, and may be in electrical, mechanical or other forms.
  • the units described as separate parts may or may not be physically separate, and the parts displayed as units may be one physical unit or multiple physical units, that is, they may be located in one place, or they may be distributed to multiple different places. Some or all of the units may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the solutions of the embodi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其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为通过第一应用接收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需要第一用户处理的任务;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的发生时间晚于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时间,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的交互对象为操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5月06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0380842.X、申请名称为“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根据语义分析的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用户的各种通讯软件繁多,海量信息经常多到忘记处理,用户通常会把未读信息全部看一遍,等稍后再做处理。但是通常会有很多遗忘未处理的任务。
现有的移动终端、平板、电脑等用户常用的电子设备中也允许用户针对未处理的任务设置提醒,然而,该提醒功能需要用户进行手动设置,且不会根据用户对任务的处理情况进行提醒,提醒功能的智能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能够根据用户对任务的实际处理情况来确定是否对用户进行提醒,提高了提醒的智能程度。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其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为通过第一应用接收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需要第一用户处理的任务;
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的发生时间晚于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时间,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的交互对象为操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智能提醒方法,能够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用户的第一消息后,由第一电子设备自动判定第一用户是否在收到第一消息之后与第二用户进行过交互,若第一用户收到第一消息后并没有与第二用户进行过交互,则向第一用户呈现提醒信息,以提示用户第一消息中的任务未完成。通过对用户交互的判断,可以避免出现第一用户已经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对用户再次提醒,提高了提醒的有效性,使得消息提醒更加智能。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所述任务的完成时间,所述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提醒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在所述完成时间之前呈现所述提醒信息。
这样,本申请提供的提醒方法能够在任务完成期限前及时对用户进行提醒,从而保证用户在任务的完成时间之前发现待处理的任务,防止任务的遗漏。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是否包括与所述任务相关的第一关键词;
当所述第一交互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一关键词,则呈现所述提醒信息。
这样,本申请提供的提醒方法进一步判断了第一交互信息是否与第一消息包括的任务相关,如果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交互不是关于所述任务,那么仍然会提示用户有待处理的任务。该方案降低了设备错误判断的风险,增强了任务提醒的有效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包括:
查找所述第一应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
这样,本申请提供的提醒方法能够通过在接收消息的应用中发现第一用户是否已与第二用户交互,在判断用户通过第一应用已完成任务的情况下不对任务进行再次提醒,从而避免对用户的重复提醒。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包括:
查找第二应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
这样,本申请提供的提醒方法中,可以对电子设备中的多个应用进行交互信息的查找,从而通过遍历检索设备中所有可能进行交互的应用,对交互的发生进行更加充分、全面的判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在第三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
当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也不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所述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这样,本申请提供的提醒方法中,针对用户可能有多个电子设备的实际情况,可以对用户的多个电子设备中进行交互信息的查找,从而通过遍历检索用户所有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应用,对交互的发生进行更加充分、全面的判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登陆了同一用户账号的电子设备。
通过用户账户提供了对用户的多个电子设备的识别,从而便于进行交互信息的查找。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不包括所述任务的完成时间,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之后的预设的时间点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
这样,对于第一消息中的任务没有完成的时间期限的情况,可以由用户设置或系统默认一个预设时间,在预设时间触发交互信息的判断,有效避免了任务的遗漏。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在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
如果第一用户在收到包括任务的消息后已经建立了关于任务的日程提醒,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去提醒用户该任务。通过对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的判断,减少了对用户进行重复提醒。而在交互判断之前判断是否建立日程提醒,在没有建立日程提醒的情况下再进行交互判断,还能够有效节约系统功耗、程序运行时间。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在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之后,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时,呈现所述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通过对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的判断,减少了对用户进行重复提醒。而在交互判断之后判断是否建立日程提醒,在没有建立日程提醒的情况下再进行交互判断,可以补充交互判断可能造成的遗漏,更加有效地避免对用户的重复提醒。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提醒信息之后,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时,不再呈现用于提示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的所述提醒信息。
对于在交互判断完成之后已对用户进行有任务需要处理的情况,通过自动判断是否建立日程提醒,在已建立日程提醒的情况下不再提示用户,可以有效地避免对用户的反复提醒,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时,在所述第一应用的输入候选框中显示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推荐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的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所述任务已完成。
通过对交互的判断确定第一用户已完成任务,能够帮助第一用户在收到消息的应用中给第二用户及时反馈。通过自动推荐发送的语句,还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快速反馈,节约了用户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任务通过语义分析获取,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分词切分,切分出与词库匹配的所有可能的词;
运用统计语言模型决定最优的切分结果;
利用term权重的方法,对短文本进行关键词的提取,得到所述任务。
这样,采用语义分析方法对任务的关键词进行自动提取,帮助用户更加准确地发现任务、管理任务。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已读但未回复的消息。
这样,已读未回复的消息缺乏消息标识,非常容易被遗忘,对此类消息进行交互判断有效解决了对任务繁多且容易遗忘的用户进行任务提醒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通过第一应用接收到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是未读的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提醒信息包括显示在所述第一消息上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不同。
对于包括任务的第一消息的提醒,设置为与未读消息的标识不同,可以增加未完成任务提醒消息的辨识度,不易与未读消息混淆。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通过第一应用接收到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是未读的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提醒信息包括显示在所述第一消息上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相同。
对于包括任务的第一消息的提醒,设置为与未读消息的标识相同,也能够起到提示用户任务未完成的作用。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代码。当代码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面任一项可能的设计中电子设备执行的提醒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设计中的提醒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设计中的提醒方法。
在本申请中,在用户接收到消息后,通过对消息进行语义分析,确定待用户处理的任务,对待用户处理的任务进行设备内部(例如各应用)和跨设备的任务检测,由此判断所述任务是否已由用户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处理就对用户进行提醒。该方法可以对用户未处理的任务做有效的二次提醒,同时也能避免对已经由用户处理的任务进行重复提醒,因此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对于任务提醒的智能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义分析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智能提醒界面;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设备交互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交互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输入推荐界面;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它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能够根据用户对任务的实际处理情况来确定是否对用户进行提醒,提高了提醒的智能程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方法可以应用于手 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电子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示例性的,图1示出了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100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可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可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充电电压,电池放电电压,电池健康状态(例如漏电,阻抗)等性能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一个或多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 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摄像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摄像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N为大于1的正整数。该N个摄像头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摄像头。例如,该N个摄像头可以包括长焦摄像头,以及广角摄像头、中焦摄像头或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摄像头(以下简称ToF摄像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使用摄像头193拍摄得到的图像或视频可通过显示屏194在手机100上输出,也可以将该数字图像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或外部存储器120)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电子设备100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电子设备100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使用摄像头190采集并经ISP、DSP处理后的图像可以输入NPU,由NPU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识别,包括对图像中每一个个体的识别以及场景识别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1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上述指令,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00执行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构图推荐方法,以及各种功能应用和数据处理等。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该存储程序区还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比如图库、联系人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照片,联系人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 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来使得电子设备10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构图推荐方法,以及各种功能应用和数据处理。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电子设备1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压力传感器180A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导电材料的平行板。当有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电极之间的电容改变。电子设备100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强度。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电子设备100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触摸操作强度。电子设备100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强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查看短消息的指令。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新建短消息的指令。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电子设备100当前实时的运动姿态(例如电子设备100的倾斜角度和所处位置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B确定电子设备10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拍摄防抖。示例性的,当按下快门,陀螺仪传感器180B检测电子设备100抖动的角度,根据角度计算出摄像头模组需要补偿的距离,让摄像头通过反向运动抵消电子设备100的抖动,实现防抖。陀螺仪传感器180B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
气压传感器180C用于测量气压。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通过气压传感器180C测得 的气压值计算海拔高度,辅助定位和导航。
磁传感器180D包括霍尔传感器。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磁传感器180D检测翻盖皮套的开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0是翻盖机时,电子设备100可以根据磁传感器180D检测翻盖的开合。进而根据检测到的皮套的开合状态或翻盖的开合状态,设置翻盖自动解锁等特性。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电子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电子设备100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应用于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
距离传感器180F,用于测量距离。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场景,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180F测距以实现快速对焦。
接近光传感器18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电子设备10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电子设备100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电子设备100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电子设备100可以确定电子设备100附近没有物体。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180G检测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180G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与锁屏。
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电子设备100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亮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194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80L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180L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80G配合,检测电子设备100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
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
温度传感器180J用于检测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利用温度传感器180J检测的温度,执行温度处理策略。例如,当温度传感器180J上报的温度超过阈值,电子设备100执行降低位于温度传感器180J附近的处理器的性能,以便降低功耗实施热保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低于另一阈值时,电子设备100对电池142加热,以避免低温导致电子设备100异常关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低于又一阈值时,电子设备100对电池142的输出电压执行升压,以避免低温导致的异常关机。
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100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
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人体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接触人体脉搏,接收血压跳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设置于耳机中,结合成骨传导耳机。音频模块170可以基于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解析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功能。应用处理器可以基于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血压跳动信号解析心率信息,实现心率检测功能。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电子设备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 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100中,不能和电子设备100分离。
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电子设备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 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结合捕获拍照场景,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触摸传感器180K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该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以该触摸操作是触摸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相机应用图标的控件为例,相机应用调用应用框架层的接口,启动相机应用,进而通过调用内核层启动摄像头驱动,通过摄像头193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提醒方法,其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流程示意图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为通过第一应用接收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需要第一用户处理的任务;
第一用户所使用的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应用接收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过来的消息。所述第一应用为短消息、微信、QQ、邮箱等能够接收消息的应用。所述第一消息可以是短消息,也可以是微信、QQ等即时通讯应用中发送的消息。示例性地,该消息是电子设备接收到的一条新消息,用户点击查看后并未回复。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任务,该任务需要第一用户进行处理。例如,第一用户收到“今天9点到会议室开会”的短信或邮件,需要用户在收到消息后进行处理。
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所述消息为第一用户收到来自联系人(即第二用户)的一条新消息。参见图5,手机联系人张三在下午16:25发来的一条新消息,新消息文字内容为“年度计划表请在今天下班前发给我,谢谢。”。第一用户点击查看新消息后,没有回复,但该消息的标记已经由未读消息变为已读消息。消息中包含了“给张三发送年度计划表”的一项任务,需要第一用户在收到消息后进行处理。
所述任务是否需要用户处理,其判断依据是看接收到的消息中是否存在任务需求及时间限制, 存在任务需求说明需要用户进一步对任务进行处理,例如分解任务、执行任务、设置任务到期提醒、与分配任务的联系人进行沟通等。很多情况下,任务都有完成的时间节点,例如,图5所示的“年度计划表请在今天下班前发给我,谢谢!”的短信,其中的时间节点为今天下班前,即接收到的消息中会存在期待用户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还有一些情况下,所述消息中并不包括期待用户完成任务的明确的时间限制。例如,用户收到“AI技术发展研究报告写好后发我一份。”的消息,该消息中只有任务需求,而没有时间限制。
如果步骤101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消息中不包括需要第一用户处理的任务,则结束。
步骤102、判断所述第一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任务的完成时间;
如果在步骤101判断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需要第一用户处理的任务,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步骤102,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消息是否包括所述任务的完成时间,如果包括所述任务的完成时间,则任务存在时间限制,进一步执行步骤1021。步骤1021为在时间限制前的N小时触发分析检索。如果所述第一消息不包括所述任务的完成时间,那么任务不存在时间限制,进一步执行步骤1022。步骤1022为在通用时间点(比如每天晚上8点)前触发分析检索。执行步骤1022能够确保没有明确时间限制的任务也不被用户遗忘,为用户提供对该任务的周期性提醒。时间限制前的N小时以及通用时间点为用户设置或系统默认设置,N小时既可以是1小时、2小时、3小时等完整小时时长,也可以为0.1小时、0.25小时、0.5小时等精确到分钟的时长,通用时间点为精确到小时或分钟的时间点。
示例性地,所述触发分析检索具体为触发执行步骤103的交互信息的判断。以第一用户收到“AI技术发展研究报告写好后发我一份”的消息为例,该消息中不包括所述任务的完成时间,那么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之后的预设的时间点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上步骤101-102中的任务及任务的完成时间是通过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语义分析获取的。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语义分析法智能分析该条消息,语义分析法详见图4。首先,对所述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切分,切分出与词库匹配的所有可能的词,再运用统计语言模型决定最优的切分结果。对消息内容做完切分后,利用term权重的方法,对短文本进行关键词的提取,得到“任务需求”和“时间限制”。仍然以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对张三在下午16:25发的新消息内容进行切分,例如“年度计划表”可以切分为“年度计划表”或者“年度”、“计划表”。对该消息运用统计语言模型得到最优的切分结果是“年度计划表”“请”“在”“今天”“下班前”“发给”“我”“,”“谢谢”“!”。对张三在下午16:25发的新消息语义分析后,所获取的“任务”为“年度计划表发给我”,在本实施例中简称为任务A。任务A的第一关键词为年度计划表。任务A的完成时间或时间限制为“今天下班前”。此时,用户手机执行步骤1021,根据提取到的“时间限制”和用户设置,在下班前的1小时触发分析检索。
步骤103、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的发生时间晚于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时间,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的交互对象为操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
如果在步骤101中判断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需要第一用户处理的任务,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不执行步骤102,直接进一步执行步骤103,检索在收到所述消息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交互信息。
所述交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话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社交应用中的聊天记录、以及第一用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邮件等。以图5所示任务为“发送年度计 划表”为例,所述交互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将年度计划表通过邮箱发送给第二用户“张三”。如果任务为“到会议室开会”,所述交互信息可以是用户回复短信,短信的内容为“收到”或“好的”。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包括:查找所述第一应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还可以包括:查找第二应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短消息、微信、QQ、邮箱等能够接收消息的应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查询与该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服务器,从而获取到发送消息的联系人的详细信息,包括该联系人的姓名、电话、邮箱等,进而获取到其它通讯软件中的该联系人的信息,检索是否在本应用和其它应用内和该联系人有过通话记录或任务记录。
具体地,电子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指令,将所述联系人的个人信息发给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联系人的详细信息,所述详细信息除了包括电话号码、姓名、邮箱外,还可以包括备注在该联系人名下的如上或更多信息。在此基础上,电子设备还进一步获取到该联系人在其它通讯软件中的信息,例如微信、QQ、Welink中的昵称、号码等。
获取到所述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后,匹配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话记录,检测在接收到所述消息的一段时间后,是否与所述联系人通过电话。获取到所述联系人的邮箱后,查找用户是否在接收到所述消息的一段时间后,给所述联系人发过邮件。如果查找到用户给联系人发过的邮件,进一步判断该邮件的内容中是否提到所述任务。
检索所述电子设备内所有即时通讯类的软件,例如微信、QQ、Espace,通过电话、邮箱的比对,查询是否在接收到所述消息的一段时间后,用户和所述联系人进行过消息对话,如果有,则进一步判断该消息对话是否是关于所述任务的。
可选地,如果步骤103中的判断结果为,在收到所述信息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在与操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则进一步执行步骤1031。步骤1031为判断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是否包括与所述任务相关的第一关键词,也就是说,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所述交互是否与第一用户接收到的所述消息内提到的内容和/或任务相关。如果步骤1031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包括与所述任务相关的第一关键词,即所述交互是与用户接收到的所述消息内提到的内容和/或任务相关,则结束任务。
以图5所示的“检测到用户已经通过邮件发送年度计划表”情形以及图6为例,说明如何判断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图6示出了同设备的交互检测方法。首先,第一电子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指令,将联系人Nick张三的个人信息发给服务器,获取联系人Nick张三的详细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姓名、邮箱等,也可通过对张三的备注获取如上或更多信息。例如,联系人张三的备注上注明微博、QQ、微信的姓名为Nick。获取到该联系人姓名为张三,电话为138****1010,邮箱为zhangsan@huawei.com,匹配账号后,获取到联系人张三在通话、短信、邮件等应用内姓名为张三,电话为138****1010,以及在微博、QQ、微信应用内姓名为Nick,QQ和邮件的注册账号为其邮箱zhangsan@huawei.com或其电话。可以理解的是,匹配账号后还能够获取到本机内其他应用的账号,在此不再穷举。
匹配账号结束后,手机进一步在本机的所有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e,IM)类软件内检索,检测在16:25以后是否和联系人Nick张三有过交互。例如,检测结果为,在16:25以后,检索到一条与张三之间的通话记录和一条发给张三的邮件,而在短信、微博、QQ和微信中没有与该联 系人的交互。即步骤103的判断结果为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一交互信息,该第一交互信息为通话记录和邮件。可选地,对于手机在第一用户的邮箱中检测到该用户在17:10将年度计划表发送给了张三,之后可以进一步执行步骤1031,手机提取邮件标题、内容、附件名称等,经过语义分析后判定该邮件中包括“年度计划表”,即包括任务A的第一关键词。步骤1031的判断结果为第一用户已完成任务A,则手机不再对此任务进行提醒。
可选地,如果步骤103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任何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则执行步骤1032,判断在第三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如果第三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与任务相关的交互信息,则结束任务,不再提醒用户。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登陆了同一用户账号的电子设备。
以图5所示的“智能分析后,该任务未处理”情形以及图7为例,说明如何在第三电子设备中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没有检索到与手机联系人Nick张三直接的关于任务A的任何交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直接提醒用户任务未处理。当然,手机也还可以选择进一步执行步骤1032,即检索用户关联的其他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联系人的交互。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提醒的有效性和智能程度。
用户关联的其他电子设备也称为分布式设备,如图7所示,分布式设备以用户账号为判断依据,登陆了同一账号的设备均认为是同一用户的电子设备。这些关联的电子设备上的交互检测方法与图6所示的同设备交互检测方法相同,均是对通话、短信、邮件、微信、QQ等IM软件检索,此处不再赘述。所述分布式设备还包括平板、电脑、手表以及其他设备,所有分布式设备均登录了lisi@huawei.com账号。当手机没有检索到本机与联系人Nick张三直接的关于任务A的任何交互,手机继续检索该用户的所有的分布式设备,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在该设备上和联系人张三是否有交互。例如,在第一用户的电脑上检测到用户已通过微信向Nick发送了年度计划表,则向手机返回该结果,手机将不再对该任务进行提醒。
步骤104、呈现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如果步骤103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第一交互信息,则下一步执行步骤104,在第一电子设备上呈现提醒信息,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如果所述第一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任务的完成时间,也就是说任务的完成有时间限制,则在所述完成时间之前呈现提醒信息,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或者,如果步骤1031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交互信息不包括与所述任务相关的第一关键词,即所述交互是与用户接收到的所述消息内提到的内容和/或任务无关,则执行步骤104,在第一电子设备上呈现提醒信息,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或者,如果步骤1032判断出,当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也不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所述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如果没有检索到与手机联系人Nick张三直接的任何交互信息,则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步骤104,在下班之前再次提醒用户。如图5所示,用户设备电子设备对该条消息进行智能分析后,确定该条消息中的任务未处理,将会在接收消息的信息界面中出现再次提醒的标记(即本申请的第二标识)。再次提醒的标记可以将来自张三的已读消息重新变为未读消息,与来自联系人一的未读消息(即本申请的第三消息)标记(即本申请的第一标识)相同。再次提醒的标记也可以表现为与未读信息的标记不同,例如采用不同的颜色予以区分,来自联系人一的未读消息可用红色标识,再次提醒的未读消息可用橙色标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并不局限于不同的颜色对再次提 醒的标记和未读信息予以区分,还能够采用不同形状、大小、图形,或者不同的提示音等。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应用至电子设备中,对于用户因为点击查看新消息时比较忙碌等情况而未能及时处理任务或回复消息,甚至过了一段时间后忘记消息中的任务的情形,电子设备可以自动启动该任务的到期提醒。通过对交互的判定,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帮助用户管理待处理的任务,在时间限制前再次提醒用户,避免用户遗漏任务。不仅如此,由于该方法对交互的判定不仅局限于当前设备的其他应用,还对用户的其他关联电子设备均进行了交互判定,能够减少对任务的重复提醒,大幅度提高提醒用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检测到用户已经手动创建了一个日程提醒”情形,手机在日历或其他提醒类应用中如果已经检测到用户手动创建日程提醒,为了避免重复提醒,手机也不会再对任务A进行提醒。
对日程提醒的判断,可以在步骤S103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之前。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消息,经分析该消息包括需要第一用户处理的任务,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时,再执行步骤103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
对日程提醒的判断,也可以在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之后进行。当已经判断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时,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时,则呈现所述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对日程提醒的判断,还可以在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提醒信息之后。通常用户收到提醒之后如果没有关闭提醒,电子设备可能隔一段时间会再次提醒。为了避免重复提醒,在呈现提醒信息之后,第一电子设备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时,不再呈现用于提示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的所述提醒信息。
上述对于日程提醒以及交互信息的判断先后顺序,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用户的重复提醒,提高了任务提醒的智能程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还具备输入推荐功能。当遍历检索完本机和其登陆同一账号的分布式设备后,结果显示用户已经完成该任务。如果用户在微信、QQ或邮件应用中已将年度计划表发送给张三/Nick,而没有在对应的应用中收到张三/Nick的回复,参见图8,当用户再次进入到收到消息的应用聊天界面内,第一电子设备将在该应用的输入候选框中给出“已完成,请查收”等的相关词句(即本申请的第二消息)推荐,用户点击后直接完成发送。可选的,电子设备检索发现用户已完成任务后,还可以自动发送任务完成的上述推荐词句。可选的,如果张三通过第一应用向用户发送包含待办任务的消息,在用户通过第二应用将年度计划表发送给张三后,可以自动在第一应用中发送消息给张三,且该消息中提示张三可在第二应用中接收并查看文件。举例来说,张三给用户发送的短信为“年度计划表请在今天下班前发给我,谢谢!”,用户在完成年度计划表,将年度计划表用邮件应用发给张三的邮箱,此时,可自动发送短信给张三的手机,短信内容为“年度计划表已完成,请收邮件”。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电子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 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相连的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中,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可集成为一个设备,例如,可将触摸传感器作为输入设备,将显示屏作为输出设备,并将触摸传感器和显示屏集成为触摸屏。
此时,如图9所示,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触摸屏901,所述触摸屏901包括触摸传感器906和显示屏907;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一个或多个摄像头908;存储器903;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未示出);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904,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905连接。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904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903中并被配置为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执行,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904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实体器件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上述处理器902具体可以为图1所示的处理器110,上述存储器903具体可以为图1所示的内部存储器116和/或外部存储器120,上述摄像头908具体可以为图1所示的摄像头193,上述显示屏907具体可以为图1所示的显示屏194,上述触摸传感器906具体可以为图1所示的传感器模块180中的触摸传感器180K,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拍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拍摄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拍摄方法。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其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为通过第一应用接收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需要第一用户处理的任务;
    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的发生时间晚于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时间,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的交互对象为操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所述任务的完成时间,所述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提醒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在所述完成时间之前呈现所述提醒信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是否包括与所述任务相关的第一关键词;
    当所述第一交互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一关键词,则呈现所述提醒信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包括:
    查找所述第一应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包括:
    查找第二应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在第三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
    当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也不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所述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登陆了同一用户账号的电子设备。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不包括所述任务的完成时间,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之后的预设的时间点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交互信息之后,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时,呈现所述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时,呈现提醒信息之后,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在关于所述任务的日程提醒时,不再呈现用于提示用户所述任务未完成的所述提醒信息。
  12.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一交互信息时,在所述第一应用的输入候选框中显示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推荐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的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所述任务已完成。
  13.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通过语义分析获取,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分词切分,切分出与词库匹配的所有可能的词;
    运用统计语言模型决定最优的切分结果;
    利用term权重的方法,对短文本进行关键词的提取,得到所述任务。
  14.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已读但未回复的消息。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第一应用接收到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是未读的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提醒信息包括显示在所述第一消息上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不同。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第一应用接收到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是未读的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提醒信息包括显示在所述第一消息上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相同。
  17.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1/091544 2020-05-06 2021-04-30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 WO2021223681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792,858 US20230041690A1 (en) 2020-05-06 2021-04-30 Intelligent reminding method and device
EP21799956.4A EP4080862A4 (en) 2020-05-06 2021-04-30 INTELLIGENT REMINDER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0842.XA CN113709304B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
CN202010380842.X 2020-05-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23681A1 true WO2021223681A1 (zh) 2021-11-11

Family

ID=78467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091544 WO2021223681A1 (zh) 2020-05-06 2021-04-30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1690A1 (zh)
EP (1) EP4080862A4 (zh)
CN (1) CN113709304B (zh)
WO (1) WO20212236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16609B2 (en) * 2021-07-14 2023-11-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lligent task completion detection at a computing device
CN114254008B (zh) * 2022-03-01 2022-05-2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一种信息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6365A1 (en) * 2007-10-17 2009-04-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ditional reminders for conveyed electronic messages
US20100153505A1 (en) * 2008-12-11 2010-06-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instant message disposition notification request and response in a converged-ip messaging service and system thereof
US20150169696A1 (en) * 2013-12-12 2015-06-18 Motorola Mobilit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Task Reminders 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7368995A (zh) * 2016-05-13 2017-11-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62523B1 (en) * 2010-05-03 2017-09-12 Egain Communications Enhanced communication of electronic reminders
CN105721662B (zh) * 2014-12-01 2023-02-17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消息提醒装置
US10135937B2 (en) * 2015-02-19 2018-11-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ersonalized notifications
US20160335572A1 (en) * 2015-05-15 2016-11-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anagement of commitments and requests extracted from communications and content
CN105554253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203947A (zh) * 2016-06-28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11708A (zh) * 2016-09-29 2017-02-15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应用的时间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791068A (zh) * 2016-12-14 2017-05-3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待办事项的提醒方法和终端
CN106919649B (zh) * 2017-01-19 2020-06-2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词条权重计算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15356B (zh) * 2017-01-20 2019-04-26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语义分析的精确目标用户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7483747A (zh) * 2017-09-26 2017-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889653B (zh) * 2018-12-03 2021-0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信息重复设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6365A1 (en) * 2007-10-17 2009-04-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ditional reminders for conveyed electronic messages
US20100153505A1 (en) * 2008-12-11 2010-06-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instant message disposition notification request and response in a converged-ip messaging service and system thereof
US20150169696A1 (en) * 2013-12-12 2015-06-18 Motorola Mobilit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Task Reminders 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7368995A (zh) * 2016-05-13 2017-11-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4080862A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304B (zh) 2022-08-12
EP4080862A1 (en) 2022-10-26
EP4080862A4 (en) 2023-01-25
CN113709304A (zh) 2021-11-26
US20230041690A1 (en)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72807B1 (en) Voice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467297B (zh)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视频通话的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910872B (zh) 语音交互方法及装置
EP3964954A1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iting scenario in application
WO2020207326A1 (zh) 一种对话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30070358A1 (en) File Sharing Metho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WO2020259554A1 (zh) 可进行学习的关键词搜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31619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037407A1 (zh) 一种回复消息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12566152B (zh) 一种卡顿预测的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0150894A1 (zh) 一种基于应用的来电显示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1052139A1 (zh) 手势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20188210A1 (en) Non-Intrusive Intera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223681A1 (zh)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及设备
CN111835904A (zh) 一种基于情景感知和用户画像开启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40126424A1 (en) Picture sha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40148A (zh) 一种向输入框中输入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027199A1 (zh) 风险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130931A1 (zh) 服务异常提醒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16144A1 (zh) 一种添加邮件联系人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205318B (zh) 头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027933B (zh) 处理服务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7273687B (zh) 一种打卡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114493A1 (zh) 一种人机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115883710A (zh) 来电号码的标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7999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17999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20719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