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07956A1 - 门把手、门把手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门把手、门把手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07956A1
WO2021007956A1 PCT/CN2019/108659 CN2019108659W WO2021007956A1 WO 2021007956 A1 WO2021007956 A1 WO 2021007956A1 CN 2019108659 W CN2019108659 W CN 2019108659W WO 2021007956 A1 WO2021007956 A1 WO 2021007956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handle
engaging
human body
assembly
engag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1086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王鹏
Original Assignee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KR1020197032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KR102235991B1/ko
Priority to RU2019141817A priority patent/RU2728400C1/ru
Priority to JP2019561149A priority patent/JP7153032B2/ja
Publication of WO2021007956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07956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1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 E05B13/101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for disconnecting the hand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 E05B1/0007Knob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 E05B1/003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0Bolts of locks or night latch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20Means independent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e.g. for securing the bolt in the fastening position
    • E05B17/2084Means to prevent forced opening by attack, tampering or jimmy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22Means for 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 or fastening device accessories, i.e. other than the fastening members, e.g. switches, indic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00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5/00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 E05B2035/009Locks where a characteristic part of the user's body is used as a ke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5Opening, closing of the circuit
    • E05B2047/0056Opening, closing of the circuit by sensing the presence of a person, e.g. body heat sens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9/00Electric permutation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 Mechanical aspects of electronic locks; 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门把手,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所述门把手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该门把手包括: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控制器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本公开通过采用人体识别传感器和伺服组件的配合使用,不需要设计额外的机械开关,在拥有防止猫眼开锁功能的同时,提高开门的效率。 (图2)

Description

门把手、门把手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把手、门把手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安全门锁以及安全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大多数门锁上都设有猫眼,以便于观察门外的情况。但是,门上设置的猫眼可能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
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不法分子通过猫眼将门打开,在室内的门把手上增加了一个机械开关,该机械开关的按压方向与传统的门把手扭转方向垂直,从室内开门时,需要将机械开关按压并且扭转门把手,才能从室内将门打开,从而达到防止猫眼开锁,保证了室内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把手、门把手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安全门锁以及安全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所述门把手包括: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
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所述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所述卡合组件与所述伺服组件随动;
所述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
其中,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不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一卡合状态;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二卡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卡合组件随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旋转,且所述卡合组件与所述锁体连轴对应设置;
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卡合组件与所述锁体连轴咬合;
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卡合组件与所述锁体连轴分离。
可选的,所述卡合组件上靠近所述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
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 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
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接近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一卡合状态;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远离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二卡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静脉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纹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触摸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人脸识别传感器;
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虹膜识别传感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门把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由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门把手中的控制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
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
其中,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不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卡合组件上靠近所述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
所述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包括:
在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接近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一卡合状态;
所述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包括:
在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远离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二卡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静脉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纹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触摸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人脸识别传感器;
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虹膜识别传感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门把手控制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由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门把手中的控制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
其中,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不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卡合组件上靠近所述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
在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接近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一卡合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
在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远离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二卡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静脉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纹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触摸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人脸识别传感器;
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虹膜识别传感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调用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门把手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门锁,所述安全门锁包括门把手和锁体连轴,所述门把手是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门把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包括至少一个如第五方面所述的安全门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的门把手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该门把手包括: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控制器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本公开通过采用人体识别传感器和伺服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或者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用户可以通过扭转门把手,带动锁体连轴转动,进而达到开锁、开门的效果,不需要设计额外的机械开关,在拥有防止猫眼开锁功能的同时,提高开门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图3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图5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图7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控制装置的装置框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提供的方案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用户从室内开门的场景中,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一些名词以及应用场景进行简单介绍。
猫眼:指门上安装的门镜,可以用于从室内观察室外的情况,俗称“猫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室内安全越来越重视,人们在房间中安装的门上通常具有猫眼,以便于有人敲门时,先从室内确认室外的情况,从而确定是否开门。但是猫眼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从室外可以撬开猫眼,从而通过猫眼从室内开门。
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通过猫眼从室内开门,在室内门把手上增加了一个机械开关,从室内开门时,除了需要将门把手按照传统的扭转方式进行旋转,还需要按下该机械开关,才能从室内将门打开。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其是室内门把手的主视图,其中包含了门把手101,机械开关102。如图1(b)所示,其是室内门把手的俯视图,其中包含了门把手101,机械开关102,锁体连轴103。锁体连轴103可以与门上安装的锁的锁芯相连,通过锁体连轴转动进行开锁。当用户需要从室内打开该门时,可以按照图1(b)所示的箭头方向(按下方向),按下机械开关102,然后按照图1(a)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方向),扭转门把手101,带动锁体连轴103与门把手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打开安装在门上的锁,从而实现开门。
由于用户从室内开门时,需要握住门把手的同时,还需要额外按压机械开关,导致用户从室内开门的操作步骤变得繁琐,降低了开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门把手。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门把手可以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可选的,该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的锁体连轴。如图2所示,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201、人体识别传感器202、控制器203、伺服组件204以及卡合组件205;
其中,控制器203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202以及伺服组件204电性相连,且卡合组 件205与伺服组件204随动;
卡合组件205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
其中,当卡合组件205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卡合组件205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可选的,控制器203,用于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202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204控制卡合组件205进入第一卡合状态;
控制器203,用于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202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204控制卡合组件205进入第二卡合状态。
可选的,卡合组件205随把手壳体201旋转,且卡合组件205与锁体连轴对应设置;
当卡合组件205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卡合组件205与锁体连轴咬合;
当卡合组件205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卡合组件205与锁体连轴分离。
可选的,卡合组件205上靠近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
当卡合组件205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205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
当卡合组件205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205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
可选的,控制器203,用于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202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204控制卡合组件205向接近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卡合组件205进入第一卡合状态;
控制器203,用于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202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204控制卡合组件205向远离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卡合组件205进入第二卡合状态。
可选的,人体识别传感器202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在门把手的把手壳体201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
设置在门把手的把手壳体201上的指静脉传感器;
设置在门把手的把手壳体201上的指纹传感器;
设置在门把手的把手壳体201上的触摸传感器;
设置在门把手的把手壳体201之外的人脸识别传感器;
以及,设置在门把手的把手壳体201之外的虹膜识别传感器。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门把手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控制器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本公开通过采用人体识别传感器和伺服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 或者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用户可以通过扭转门把手,带动锁体连轴转动,进而达到开锁、开门的效果,不需要设计额外的机械开关,在拥有防止猫眼开锁功能的同时,提高开门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上述伺服组件中可以包含电机和电机驱动轴,卡合组件的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是由伺服组件中的电机驱动该电机驱动轴实现的。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门把手可以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可选的,该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的锁体连轴。如图3所示,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301、人体识别传感器302、控制器303、伺服组件304以及卡合组件305。
其中,控制器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其中,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如图3所示把手壳体中设置有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且各个组件的一种可能的设置位置如图3所示。控制器可以通过把手壳体与人体识别传感器电性相连,也可以通过把手壳体与伺服组件电性相连。可选的,如图3所示,该伺服组件中还可以包含电机304a和电机驱动轴304b,卡合组件由伺服组件中的电机驱动轴控制,可选的,电机驱动轴可以与电机通过螺纹螺合,电机可以通过自身与电机驱动轴之间的螺合控制电机驱动轴运动,从而使得卡合组件与电机驱动轴随动。
如图3所示,该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相互连接,此时,按照图3中的箭头方向旋转门把手时,该门把手可以带动锁体连轴转动。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图3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301、人体识别传感器302、控制器303、伺服组件304以及卡合组件305。如图4所示,该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相互分离,此时,按照图4中的箭头方向旋转门把手时,并不能带动锁体连轴转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图3或者图4所示,卡合组件可以随把手壳体旋转,且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对应设置。可选的,上述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对应设置有咬合结构,在卡合组件上靠近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在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的一端对应设置有第二咬合结构,第一咬合结构可以和第二咬合结构相互咬合,从而使得卡合组件转动时,通过第一咬合结构可以和第二咬合结构带动锁体连轴转动。如图3所示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如图4所示,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
可选的,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咬合;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分离。如图3所示,当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咬合 时,转动把手壳体时,带动卡合组件旋转,并通过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之间的咬合,带动锁体连轴转动,从而实现开锁。如图4所示,当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分离时,转动把手壳体时,虽然可以带动卡合组件旋转,但由于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之间是分离的,并不能带动锁体连轴转动,因此,此时旋转门把手并不能实现开锁。
上述控制器可以设置在把手壳体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把手壳体之外的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安全门锁的锁内,安装该安全门锁的门内等。即,控制器可以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并可以接收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控制伺服组件即可,本公开实施例对控制器的具体设置位置并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上述控制器可以用于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比如,以人体识别传感器是设置在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传感器为例,当用户手握门把手时,该人体识别传感器可以接收到用户的手的信息,生成传感器数据,并将生成的传感器数据通过与控制器之间的电性连接,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对该传感器数据进行解析,当检测出有人体信息时,向伺服组件发送控制信号,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如图4所示,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可以向伺服组件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伺服组件中的电机开始工作,从而将电机驱动轴从图4所示的状态变化为图3所示的状态,从而控制卡合组件由第二卡合状态变化为第一卡合状态。
可选的,上述控制器可以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比如,以人体识别传感器是设置在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传感器为例,当用户从手握门把手至松开门把手时,该人体识别传感器此时继续接收信息时,可能接收到的信息中并不包含人体信息,在生成的传感器数据中,可能不存在人体信息的数据,此时人体识别传感器将生成的传感器数据通过上述电性连接,传输至控制器时,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对该传感器数据进行解析,当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时,向伺服组件发送控制信号,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如图3所示,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可以向伺服组件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伺服组件中的电机开始工作,从而将电机驱动轴从图3所示的状态变化为图4所示的状态,从而控制卡合组件由第一卡合状态变化为第二卡合状态。
可选的,控制器可以用于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向接近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即,上述将电机驱动轴从图4所示的状态变化为图3所示的状态,从而控制卡合组件由第二卡合状态变化为第一卡合状态的过程中,卡合组件是向接近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卡合组件可以进入第一卡合状态。
控制器可以用于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向远离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即,上述将电机驱动轴从图3所示的状态变化为图4所示的状态,从而控制卡合组件由第一卡 合状态变化为第二卡合状态的过程中,卡合组件是向远离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卡合组件可以进入第二卡合状态。
可选的,上述门把手中使用的人体识别传感器可以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在把手壳体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把手壳体上的指静脉传感器;设置在把手壳体上的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把手壳体上的触摸传感器;设置在把手壳体之外的人脸识别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把手壳体之外的虹膜识别传感器。即,人体识别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把手壳体上,也可以设置在门把手控制的安全门锁上或者门上,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电阻式触摸传感器、电容感应式触摸传感器、表面声波式触摸传感器,类似触摸屏的实现原理,将生成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进行检测。例如,当人体识别传感器是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时,当用户手握门把手时,设置于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可以生成传感器数据,将生成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给电性连接的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传输的传感器数据检测是否存在人体,从而指令伺服组件执行响应的动作。可选的,其他人体识别传感器的应用原理也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门把手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控制器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本公开通过采用人体识别传感器和伺服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或者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用户可以通过扭转门把手,带动锁体连轴转动,进而达到开锁、开门的效果,不需要设计额外的机械开关,在拥有防止猫眼开锁功能的同时,提高开门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上述伺服组件中也可以直接控制卡合组件在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门把手可以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可选的,该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的锁体连轴。如图5所示,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501、人体识别传感器502、控制器503、伺服组件504以及卡合组件505。
其中,控制器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其中,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如图5所示,把手壳体中设置的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且各个组件的一种可能的设置位置可以如图所示。控制器可以通过把手壳体与人体识别传感器电性相连,也可以通过把手壳体与伺服组件电性相连。卡合组件也可以与伺服组件直 接相连,伺服组件驱动时,直接带动卡合组件在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得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
如图5所示,该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相互连接,此时,按照图5中的箭头方向旋转门把手时,该门把手可以带动锁体连轴转动。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图5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501、人体识别传感器502、控制器503、伺服组件504以及卡合组件505。如图6所示,该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相互分离,此时,按照图6中的箭头方向旋转门把手时,并不能带动锁体连轴转动。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图5或者图6所示,卡合组件可以随把手壳体旋转,且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对应设置。可选的,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之间对应设置有咬合结构,在卡合组件上靠近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在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的一端对应设置有第二咬合结构,第一咬合结构可以和第二咬合结构相互咬合,此时为第一卡合状态,从而使得卡合组件转动时,通过第一咬合结构可以和第二咬合结构带动锁体连轴转动。如图5所示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如图6所示,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
如图5所示,当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咬合时,转动把手壳体时,带动卡合组件旋转,并通过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之间的咬合,带动锁体连轴转动,从而实现开锁。如图6所示,当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分离时,转动把手壳体时,虽然可以带动卡合组件旋转,但由于卡合组件与锁体连轴之间是分离的,并不能带动锁体连轴转动,因此,此时旋转门把手并不能实现开锁。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控制器可以用于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如图5所示)。以及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如图6所示)。其中,此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工作方式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工作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另外,此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设置位置也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设置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实施例中,伺服组件是直接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或者第二卡合状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即,将该卡合组件作为伺服组件中的一部分进行设计,也应该处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的,此实施例中的人体识别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和上述实施例中的人体识别传感器的工作方式也类似,以及,人体识别传感器的各种可实现传感器类型也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门把手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控制器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 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本公开通过采用人体识别传感器和伺服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或者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用户可以通过扭转门把手,带动锁体连轴转动,进而达到开锁、开门的效果,不需要设计额外的机械开关,在拥有防止猫眼开锁功能的同时,提高开门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图3和图5对应的第一卡合状态中,门把手可以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而图4和图6对应的第二卡合状态中,门把手却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即,在卡合组件上靠近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的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的情况下,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在卡合组件上靠近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的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的情况下,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上述所示的门把手,可以不通过卡合组件带动锁体连轴转动,即,门把手可以直接与锁体连轴相连,并且在门把手旋转时,带动锁体连轴转动。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门把手可以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可选的,该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的锁体连轴。如图7所示,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701、人体识别传感器702、控制器703、伺服组件704以及卡合组件705。
其中,控制器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其中,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转动的能力;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转动的能力。
如图7所示,把手壳体中设置的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且各个组件的一种可能的设置位置可以如图所示。控制器可以通过把手壳体与人体识别传感器电性相连,也可以通过把手壳体与伺服组件电性相连。卡合组件也可以与伺服组件直接相连,伺服组件驱动时,直接带动卡合组件在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得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
如图7所示,该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卡合组件与锁体相互连接,此时,按照图7中的箭头方向旋转门把手时,该门把手不能和锁体连轴一起转动。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图7的一种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701、人体识别传感器702、控制器703、伺服组件704以及卡合组件705。如图8所示,该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卡合组件与锁体相互分离,此时,按照图8中的箭头方向旋转门把手时,该门把手可以和锁体连轴一起转动。
如图7或者图8所示,卡合组件与锁体之间对应设置有咬合结构,在卡合组件上靠近锁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在锁体上靠近卡合组件的一端对应设置有第二咬合结 构,第一咬合结构可以和第二咬合结构相互咬合,此时为第一卡合状态,通过第一咬合结构和第二咬合结构可以将门把手锁住,使得该门把手可以和锁体连轴不能转动。如图7所示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如图8所示,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通过第一咬合结构和第二咬合结构的分离,使得该门把手可以和锁体连轴可以一起转动。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控制器可以用于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如图8所示)。以及当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如图7所示)。其中,此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工作方式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工作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另外,此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设置位置也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设置位置。可选的,此实施例中的人体识别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和上述实施例中的人体识别传感器的工作方式也类似,以及,人体识别传感器的各种可实现传感器类型也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门把手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控制器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本公开通过采用人体识别传感器和伺服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或者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用户可以通过扭转门把手,带动锁体连轴转动,进而达到开锁、开门的效果,不需要设计额外的机械开关,在拥有防止猫眼开锁功能的同时,提高开门的效率。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示的门把手中的控制器执行,如图9所示,该门把手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901中,接收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控制器可以接收到人体识别传感器传输的传感器数据,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检测。可选的,控制器可以通过人体识别传感器之间的电性连接电路传输传感器数据。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人体识别传感器接收到出人体信息时,将对应生成传感器数据,将传感器数据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检测该传感器数据是否属于人体的传感器数据。
可选的,上述门把手中使用的人体识别传感器可以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在把手壳体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把手壳体上的指静脉传感器;设置在把手壳体上的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把手壳体上的触摸传感器;设置在把手壳体之外的人脸识别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把手壳体之外的虹膜识别传感器。例如,当用户用手握住门把手时, 门把手上的人体识别传感器可以通过人手生成对应的传感器数据,将传感器数据发送给控制器。当人体识别传感器是虹膜识别传感器时,虹膜识别传感器可以将接收到用户的虹膜信息,生成对应的传感器数据,将传感器数据发送给控制器。相应的,控制器接收各种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在步骤902中,当根据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
当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向伺服组件发送控制指令,指令伺服组件驱动,从而通过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可选的,伺服组件和卡合组件的形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各个实施例可知,卡合组件上靠近锁体连轴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即,在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控制器可以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向接近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如上述由图4变为图3的过程,或者如上述图6变为图5的过程;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图7所述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是控制卡合组件进入图8所示的第一卡合状态,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在步骤903中,当根据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
当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向伺服组件发送控制指令,指令伺服组件驱动,从而通过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
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连轴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即,在根据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控制器可以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向远离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如上述由图3变为图4的过程,或者如上述图5变为图6的过程;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图7所述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是控制卡合组件进入图7所示的第二卡合状态,第一咬合结构与锁体上靠近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门把手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该门把手包括:把手壳体、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控制器分别与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卡合组件与伺服组件随动;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二卡合状态时,门把手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本公开通过采用人体识别传感器和伺服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或者第二卡合状态,当卡合组件处于第一卡合状态时,门把手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用户可以通过扭转门把手,带动锁体连轴转动,进而达到开锁、开门的效果,不需要设计额外的机械开关,在拥有防止猫眼开锁功能的同时,提高开门的效率。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把手控制装置的装置框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可以用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示的门把手中的控制器中,如图10所示,该门把手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模块。
数据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第一控制模块1002,用于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1003,用于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
其中,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不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卡合组件上靠近所述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
在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接近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一卡合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
在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远离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二卡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静脉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纹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触摸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人脸识别传感器;
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虹膜识别传感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调用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的门把手控制方法。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门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安全门锁包括门把手1101,锁体连轴1102,锁体1103。
其中,该门把手1101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门把手,可选的,该门把手上可以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检测人体识别传感器传输的传感器数据,可选的,该控制器控制该门把手的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描述。
可选的,当用户握住图中的门把手时,人体识别传感器可以向控制器传输传感器数据,相应的,控制器检测到存在人体时,可以控制门把手中的伺服组件工作,使得用户在旋转该门把手时,锁体连轴也可以跟着旋转,从而将锁体开锁。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安装在门把手中的控制器也可以设置在安全门锁的锁体中,或者,设置在锁体连轴中,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门的结构示意图,该安全门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如图11所示的安全门锁。当用户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开门时,可以通过人体识别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传感器数据,人体识别传感器检测出有人体时,将门把手从不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的状态变化为具有带动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的状态,从而使得用户旋转门把手时,可以将安全门锁打开,从而达到开门的效果。可选的,安全门上设置有虹膜识别传感器或者人脸识别传感器,即,当人体识别传感器是虹膜识别传感器或者人脸识别传感器时,可以设置在安全门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 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对应安全门锁的锁体连轴进行安装;所述门把手包括:人体识别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组件以及卡合组件;
    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以及所述伺服组件电性相连,且所述卡合组件与所述伺服组件随动;
    所述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状态和第二卡合状态;
    其中,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不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一卡合状态;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二卡合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随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旋转,且所述卡合组件与所述锁体连轴对应设置;
    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卡合组件与所述锁体连轴咬合;
    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卡合组件与所述锁体连轴分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上靠近所述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
    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
    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接近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一卡合状态;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远离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二卡合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静脉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纹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触摸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人脸识别传感器;
    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虹膜识别传感器。
  7. 一种门把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门把手中的控制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
    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
    其中,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不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上靠近所述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
    所述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包括:
    在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接近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一卡合状态;
    所述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包括:
    在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远离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二卡合状态。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静脉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纹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触摸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人脸识别传感器;
    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虹膜识别传感器。
  10. 一种门把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门把手中的控制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伺服组件控制卡合组件进入第一卡合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进入第二卡合状态;
    其中,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门把手不具有带动所述锁体连轴转动的能力。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上靠近所述锁体连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咬合结构;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咬合;当所述卡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锁体连轴上靠近所述卡合组件一端的第二咬合结构相分离;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
    在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接近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一卡合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
    在根据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检测出不存在人体时,指令所述伺服组件控制所述卡合组件向远离所述锁体连轴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卡合组件进入所述第二卡合状态。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识别传感器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人体释热红外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静脉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指纹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上的触摸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人脸识别传感器;
    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把手壳体之外的虹膜识别传感器。
  13.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调用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门把手控制方 法。
  14. 一种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锁包括门把手和锁体连轴,所述门把手是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门把手。
  15. 一种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全门锁。
PCT/CN2019/108659 2019-07-12 2019-09-27 门把手、门把手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O2021007956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7032471A KR102235991B1 (ko) 2019-07-12 2019-09-27 도어 핸들, 도어 핸들의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매체
RU2019141817A RU2728400C1 (ru) 2019-07-12 2019-09-27 Дверная ручка,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верной ручкой, управ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верной ручки и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JP2019561149A JP7153032B2 (ja) 2019-07-12 2019-09-27 ドアハンドル、ドアハンドルの制御方法、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9975.3A CN112211490B (zh) 2019-07-12 2019-07-12 门把手、门把手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201910629975.3 2019-07-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07956A1 true WO2021007956A1 (zh) 2021-01-21

Family

ID=68732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108659 WO2021007956A1 (zh) 2019-07-12 2019-09-27 门把手、门把手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3909B2 (zh)
EP (1) EP3763900A1 (zh)
JP (1) JP7153032B2 (zh)
KR (1) KR102235991B1 (zh)
CN (1) CN112211490B (zh)
RU (1) RU2728400C1 (zh)
WO (1) WO20210079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9137A (zh) * 2021-11-19 2022-03-01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防猫眼开锁的把手装置及门锁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9827A (zh) * 2015-11-11 2016-01-13 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密码防盗锁前把手结构
CN205990836U (zh) * 2015-11-11 2017-03-01 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密码防盗锁自动控制系统
CN208137674U (zh) * 2018-04-27 2018-11-23 伍志琴 一种执手锁
CN208416145U (zh) * 2018-06-28 2019-01-22 佛山市南海晋丽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离合控制功能的指纹防盗锁把手
JP2019019465A (ja) * 2017-07-12 2019-02-07 株式会社シブタニ 面付け型グレモン錠
KR101962783B1 (ko) * 2018-04-02 2019-03-27 (주)혜강씨큐리티 디지털 도어록의 다기능 내측 핸들
CN109577748A (zh) * 2019-01-07 2019-04-05 佛山市智家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智能锁
CN110259268A (zh) * 2019-06-18 2019-09-20 广东汇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的电子防猫眼开关控制方法和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40774Y1 (zh) * 1970-03-03 1975-11-20
JP3614789B2 (ja) * 2001-03-28 2005-01-26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KR200243685Y1 (ko) 2001-05-19 2001-10-29 주식회사 케이코하이텍 지문인식 기능을 갖는 도어록 손잡이
KR100574688B1 (ko) * 2003-07-29 2006-04-28 주식회사 종합건축사사무소금성 전자식 도어록 장치
US7698917B2 (en) * 2006-03-06 2010-04-20 Handytrac Systems, Llc Electronic deadbolt lock with a leverage handle
KR20080005303U (ko) * 2007-05-08 2008-11-12 인영식 실내측에도 다양한 전자식 키입력수단을 갖는 디지털도어록
DE102008020726A1 (de) 2008-04-25 2009-10-29 Trautmann, Günter, Dipl.-Ing. Dipl.-Designer Türgriff mit integrierter Sicherheitselektronik sperren..erkennen..freigeben
JP2009268656A (ja) * 2008-05-07 2009-11-19 Sanshu Kogyo Kk 鞄用差込錠
KR101090379B1 (ko) * 2010-02-24 2011-12-07 (주)락시스 레버 일체형 디지로그 도어락
SE534640C2 (sv) 2010-03-23 2011-11-01 Assa Oem Ab Handtagsanordning med aktiveringsorgan, ingreppsorgan och elektrisk drivanordning
US9316022B2 (en) * 2012-12-18 2016-04-19 Stanley Security Solutions, Inc. Lock assembly having lock position sensor
CN203412396U (zh) * 2013-06-06 2014-01-29 杨建光 一种接触式手掌感应锁及智能感应防盗门
KR20150055891A (ko) * 2013-11-14 2015-05-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도어 핸들 잠금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60048253A (ko) * 2014-10-23 2016-05-04 주식회사 거봉 도어락 장치용 내부 핸들
US20170004577A1 (en) 2015-05-27 2017-01-05 Complii Pty Lt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ccount opening
CN205012759U (zh) * 2015-09-01 2016-02-03 广东安保翼家物联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猫眼开启门锁
CN105064789B (zh) * 2015-09-06 2018-04-13 北京安恒利通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集成门锁的门把手
US20170114577A1 (en) * 2015-10-27 2017-04-27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Touch-sensitive door handle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KR101874075B1 (ko) * 2015-10-30 2018-07-03 에스케이테크엑스 주식회사 스마트 도어락 해제 방법 및 애플리케이션
EP3299553B1 (en) 2016-09-23 2020-04-15 ASSA ABLOY Opening Solutions Sweden AB Handle device
CN206438857U (zh) * 2017-01-19 2017-08-25 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门锁及含其的防盗门
WO2018151730A1 (en) 2017-02-17 2018-08-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oor access device
CN107191071A (zh) * 2017-06-09 2017-09-22 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盗锁、门锁防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17915A (zh) * 2017-08-09 2017-09-29 黄冬春 一种智能指纹锁手把
CN107663974A (zh) * 2017-09-21 2018-02-06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以及智能锁自动上锁方法
CN107762363A (zh) * 2017-10-24 2018-03-06 四川星门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虹膜识别技术的自动安全门
US11536052B2 (en) * 2018-02-12 2022-12-27 Xiamen Make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storage cabinet lock
CN108182749A (zh) 2018-02-13 2018-06-19 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分离式红外图像采集装置的门锁
CN208225152U (zh) * 2018-05-29 2018-12-11 深圳市德普蓝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门把手式指纹识别和刷卡门锁
CN108590340A (zh) * 2018-06-27 2018-09-28 北京洛克欧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离合器的电子锁把手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9827A (zh) * 2015-11-11 2016-01-13 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密码防盗锁前把手结构
CN205990836U (zh) * 2015-11-11 2017-03-01 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密码防盗锁自动控制系统
JP2019019465A (ja) * 2017-07-12 2019-02-07 株式会社シブタニ 面付け型グレモン錠
KR101962783B1 (ko) * 2018-04-02 2019-03-27 (주)혜강씨큐리티 디지털 도어록의 다기능 내측 핸들
CN208137674U (zh) * 2018-04-27 2018-11-23 伍志琴 一种执手锁
CN208416145U (zh) * 2018-06-28 2019-01-22 佛山市南海晋丽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离合控制功能的指纹防盗锁把手
CN109577748A (zh) * 2019-01-07 2019-04-05 佛山市智家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智能锁
CN110259268A (zh) * 2019-06-18 2019-09-20 广东汇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的电子防猫眼开关控制方法和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13909B2 (en) 2021-09-07
CN112211490B (zh) 2022-03-25
KR20210010292A (ko) 2021-01-27
EP3763900A1 (en) 2021-01-13
JP2021533283A (ja) 2021-12-02
KR102235991B1 (ko) 2021-04-05
CN112211490A (zh) 2021-01-12
JP7153032B2 (ja) 2022-10-13
US20210012596A1 (en) 2021-01-14
RU2728400C1 (ru) 2020-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3788B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N106097527A (zh) 智能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088911B (zh) 智能门
CN109209047A (zh) 智能门锁、门锁监控系统与方法
CN106761272B (zh) 一种智能防盗门
WO2021007956A1 (zh) 门把手、门把手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6555539A (zh)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防盗门
CN101775954B (zh) 智能防盗门
CN204859231U (zh) 动态密码锁及其远程控制系统
CN216211205U (zh)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
CN107288442B (zh) 一种移动终端app钥匙智能控制系统的防盗门装置
CN215679477U (zh) 一种通过蓝牙传输信号控制房间停送电的智能门锁装置
CN210217394U (zh) 一种带有防尾随功能的智能门锁
CN111719959A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107461085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安防用锁具
CN206000339U (zh) 智能门
CN215671591U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17841211U (zh) 一种带身份认证功能的遥控门控制器
CN215907618U (zh) 应急把手组件及包括它的智能门锁
US20230151672A1 (en)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of Door
CN103903324B (zh) 一种指纹门禁监控系统
CN217386406U (zh) 一种智能锁智能联动交互系统及智能锁
CN2716436Y (zh) 通用门锁授权、一键控制非接触式环保型门控系统
CN215671885U (zh) 一种智能安全门
CN213540156U (zh) 一种多重门锁的防盗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956114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9380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99380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