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00818A1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00818A1
WO2021000818A1 PCT/CN2020/098737 CN2020098737W WO2021000818A1 WO 2021000818 A1 WO2021000818 A1 WO 2021000818A1 CN 2020098737 W CN2020098737 W CN 2020098737W WO 2021000818 A1 WO2021000818 A1 WO 2021000818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access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se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987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耿婷婷
胡星星
严乐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1000818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00818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Definitions

  • This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communic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 the private network can be understood as a private network, such as an internal network built by a company, school, or factory.
  • terminal devices that have not signed a contract with the private network are not allowed to access the private network.
  • a private network can also be called a non-public network (NPN), and the private network can generally be identified by a private network identification (NPN identification, NPN ID).
  • NPN identification NPN identification
  • a terminal device can only communicate with the NPN corresponding to the NPN ID it supports, and can only initiate services on the NPN corresponding to the NPN ID it has contracted.
  • the service initiated in the NPN can be called the NPN service
  • the service initiated in the public network is called the public network (PN) service.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hich can support terminal equipment to implement services not supported by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under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for example, enable the terminal equipment to implement CAG cell establishment and PN cell establishment Connection and initiate PN service.
  • a communication method is provided.
  • a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receives resourc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a second service from a core network device;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sends the resource information to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information.
  • the network device sends a response message, where the response message includes the configuration result of the session resour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service.
  •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may rece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ssion that needs to be suspended from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through a response message.
  •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may rece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ssion that needs to be suspended from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through the second information.
  • it further includes: receiving correspond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 from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instructs the terminal device that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supports the processing through other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the second type of service so that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the first information to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when it knows that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supports the second type of service through other access network devices or other cells, Request to initiate the second service, reducing unnecessary signaling on the terminal device side.
  • a communication method is provided.
  •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adds a secondary site but does not activate the secondary site, and then receives resourc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service from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 Complete the session config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service and send session establishment information to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and instruct the secondary site and terminal device to activate the secondary site and terminal device respectively.
  •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module, component or circuit for implementing the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he second aspect.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be a core network device or a component that can be used for a core network device.
  •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 seventh aspect, includes a module, component or circuit for implementing the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he third aspect.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be a terminal device or a component that can be used in a terminal device.
  • the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may store program code, and the program code includes instructions for executing the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the second aspect.
  •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ontaining instructions.
  • th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runs on a computer, it causes the computer to execute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methods in the above aspects.
  • FIG. 1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possib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2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a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6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deployment of private networks can include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 FIG. 2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such as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20 or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40) and a terminal device 30 provided in this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such as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20 or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40
  • a terminal device 30 provided in this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 the processor 301 may be a general-purpos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a microprocessor, an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 or one or more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program of the application Circuit.
  • the processor 301 may also include multiple CPUs, and the processor 301 may be a single-CPU (single-CPU) processor or a multi-core (multi-CPU) processor.
  • the processor here may refer to one or more devices, circuits, or processing cores for processing data (for example, computer program instructions).
  • the transceiver 303 can use any device such as a transceiver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devices 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uch as Ethernet,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Wait.
  • the transceiver 303 includes a transmitter Tx and a receiver Rx.
  • the transceiver 303 may also be an interface circuit.
  •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20 includes at least one processor (in FIG. 2 exemplarily includes a processor 201 as an example for description), at least one transceiver (in FIG. 2 exemplarily includes a transceiver 203 as an example for description) ) And at least one network interface (in FIG. 2, one network interface 204 is included as an example for illustration).
  •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20 may further include at least one memory (in FIG. 2 exemplarily, it includes a memory 202 for illustration).
  • the processor 201, the memory 202, the transceiver 203 and the network interface 204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communication line.
  • the network interface 204 is used to connect to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through a link (for example, an S1 interface), or to connect to a network interface of another access network device through a wired or wireless link (for example, an X2 interface) (not shown in FIG. 2)
  • a link for example, an S1 interface
  • a network interface of another access network device through a wired or wireless link (for example, an X2 interface) (not shown in FIG. 2)
  • a link for example, an S1 interface
  • a wired or wireless link for example, an X2 interface
  • the control plane protocol layer structure may include th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layer, the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layer, the radio link control (RLC) layer, and the media interface. Access control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and physical layer and other protocol layer functions.
  •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 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 RLC radio link control
  •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 the user plane protocol layer structure can include the functions of the PDCP layer, the RLC layer, the MAC layer, and the physical layer; in one implementation, the PDCP layer can also include a 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SDAP) layer .
  • SDAP 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 S304-S305 and S307 are replaced by the cell addition process, namely S304-S305, and S307 are replaced by S304A, S305A and S307A respectively (the The three replacement steps are not shown in the figure) as follows:
  • S401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sends second information to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 S500 is similar to S300, and you can refer to the description at S300, which will not be repeated here.
  •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learns that the terminal device requests to initiate the second service.
  • S500 is an optional step.
  •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sends a service establishment request to request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establish a service transmission channel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service for the terminal.
  • the method may further include: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requests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to allocate resour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service for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session configuration here may be the PDU session configuration of the second service.
  •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sends the PDU session configuration of the second service to the SN
  • the SN sends the establishment information of the PDU session of the second service on the SN to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 the establishment information of the PDU session may include the downlink address information of the PDU session on the SN.
  •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sends a response message to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response message includes session establishment information.
  •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sends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N, which is used to instruct to activate the SN.
  •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complete the communication related to the second service with the SN in a DC manner.
  •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may be base stations; or,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is a CU,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is a DU, and the A cell and a second cell can belong to the same DU, or the first cell belongs to the first DU under the CU, and the second cell belongs to the second DU under the CU (that is,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or it can also be another network
  •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oes not limit this.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hich is used to implement the foregoing various methods.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be the terminal device involved in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s, or a device including the foregoing terminal device, or a component (chip or circuit)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terminal device; or,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be the foregoing method
  • the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involved in the embodiment for example,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also be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involved in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s, or a component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hardware structures and/or software modules corresponding to each function.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form of hardware or a combination of hardware and computer software.
  • Those skilled in the art can use different methods for each specific application to implement the described functions, but such implementation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each functional module may be divided corresponding to each function, or two or more functions may be integrated into one processing module.
  • the above-mentioned integrated modules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form of hardware or software functional modules.
  • the communication unit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as a transceiver unit (module), and the processing unit may be referred to as a processing module.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600 may further include a storage unit 630.
  • the storage unit 630 may be used to store other information such as computer execution instructions and/or data.
  • the processing unit 610 can read instructions or data stored in the storage unit 630 to implement a corresponding solution.
  • FIG. 7 shows a communication device 700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device 700 can implement any function of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in the embodiment shown in any one of FIG. 3 to FIG. 4.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be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or a component (such as a chip or a circuit) configurable in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 the receiving unit 710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resourc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service from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the sending unit 720 is configured to send a response message to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by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information, so The response message includes the configuration result of the session resour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service.
  • the receiving unit 710 may also be configured to receive the first information from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sending unit 720 may also be used to send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o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 th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700 may further include a processing unit 730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result, to add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s a secondary site or determine that the second cell is an Scell.
  • the sending unit 720 and the receiving unit 710 can also be used to complete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implement the process of adding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s an SN, and the sending unit 720 configures the cell under the SN
  • the information is sent to the terminal device; or, the processing unit 730 adds the second cell as an Scell, and the sending unit 720 sends th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 cell to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sending unit 720 may also be used for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third information.
  • FIG. 8 shows a communication device 800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device 800 can implement any function of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in the embodiment shown in any one of FIGS. 3 to 4.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be a core network device, or a component (such as a chip or a circuit) that can be configured in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800 may include a sending unit 810 and a receiving unit 820.
  • the receiving unit 820 receives a response message from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800 may further include a storage unit.
  • the storage unit may be used to store other information such as computer execution instructions and/or data.
  • the processing unit 830 may read instructions or data stored in the storage unit to implement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 the sending unit 810 and the receiving unit 820 may also be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a transceiver unit (module) or a communication unit.
  • Each unit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y also be called a module, for example, the receiving unit may be called a receiving module.
  • each unit in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600 or 700 or 800 may be separately provided or integrated together, which is not limit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Each unit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y also be called a module, for example, the receiving unit may be called a receiving module.
  • module or “unit” in the various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y refer to an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 a circuit, a processor and memory that executes one or more software or firmware programs, an integrated logic circuit, and/or other Functional device.
  • the processor may include one or more processors, for example, including one or more CPUs.
  • the processor may be a single-core CPU or a multi-core CPU.
  • the transceiver is used to send and receive data and/or signals, and to receive data and/or signals.
  • the transceiver may include a transmitter and a receiver. The transmitter is used to send data and/or signals, and the receiver is used to receive data and/or signals.
  • the transceiver may also be 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the chip mention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realize the related functions that the processor can realize, or can realize the related functions that can be realized by the processor and the transceiver, or can realize the processor and the transceiver. And the related functions that the memory can realize.
  • the chip can be 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a dedicated integrated chip, a system chip,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 microcontroller, and 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or other integrated chips for realizing related functions.
  •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which, when executed by a computer, implements the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any of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s.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may include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shown in FIG. 6.
  •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may further include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described in FIG. 7 and/or FIG. 8.
  • the disclosed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may be implemented in other ways.
  • the device embodiments described above are only illustrative.
  • the division of the units is only a logical function division, and there may be other divisions in actual implementation, for example, multiple units or components can be combined or It can be integrated into another system, or some features can be ignored or not implemented.
  • the displayed or discussed mutual coupling or direct coupling o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ay be indirect coupling o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through some interfaces, devices or units, and may be in electrical, mechanical or other 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以及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的配置结果,其中,该第二业务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小区不能支持的业务。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提前为终端设备建立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间的第二业务的数据传输通道,从而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在第一接入网设备下实现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不支持的业务。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6月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580962.1、申请名称为“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通信发展中,提出了私网的概念。可以理解的是,私网是相对于公网而言的,可以将私网理解为私密的网络,例如公司、学校或者工厂搭建的内部网络。通常情况下,未与私网签约的终端设备不允许接入私网。私网也可以被称为非公共网络(non-public network,NPN),一般可以通过私网标识(NPN identification,NPN ID)来识别私网。一般而言,终端设备仅可以与其支持的NPN ID对应的NPN进行通信,并仅可以在其签约的NPN ID对应的NPN发起业务。可以将在NPN发起的业务称为NPN业务,将在公网发起的业务称为公网(public network,PN)业务。
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私网可以是运营商部署的一个或者多个小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一个或者多个小区该仅允许与该私网签约的终端设备接入或者驻留。这种方式的私网也可以被称为封闭访问组(closed access group,CAG)小区,或者非独立(non-standalone,NSA)NPN小区。CAG小区有可能不支持PN业务,当可以同时支持PN和NPN业务的终端设备在CAG小区接入时,如果该终端设备存在PN业务需求时,如何使得可能在CAG小区发起相应的PN业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网络架构下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从而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在第一接入网设备下实现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不支持的业务,例如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在CAG小区建立和PN小区的连接,并发起PN业务。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的配置结果。
其中,上述资源信息包括会话标识和会话资源配置信息,上述第二业务是第一小区不支持但是第二小区支持的业务,第一小区支持的业务为第一业务,第一小区属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且为终端设备的当前服务小区,第二小区是属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 小区或者是属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但是不同于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
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得核心网设备和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实现关于第二业务的会话资源的配置,例如,可以提前为终端设备建立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间的第二业务的数据传输通道。进一步的,使得终端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小区)建立连接后,快速完成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小区)和核心网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使得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小区)可以快速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减少传输第二业务数据的时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之前,还可以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网络标识信息。通过该第一信息,终端实现向第一接入网设备请求发起第二业务。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之后,还可以向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的信息。核心网设备获知需要为终端设备分配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从而可以分配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通过响应消息向核心网设备指示需要挂起的会话信息,从而使得核心网设备获知哪些会话需要被挂起,例如,与第二业务相关的会话需要被挂起。从而可以使得核心网设备在有第二业务的下行数据到达的时候,不会直接把数据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从而使得可以避免第二业务的下行数据丢失。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是通过第二信息向核心网设备指示需要挂起的会话信息。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添加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辅站点或者添加第二小区为辅小区。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将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添加为辅站点或者在将第二小区添加为辅小区之后,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例如,核心网设备接收到激活与上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第二业务的下行接收地址,从而可以把第二业务的下行数据发往正确的下行接收地址。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前,该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相应的能力信息,例如,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从而终端设备在获知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其可以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或者其他小区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请求发起第二业务,减少终端设备侧不必要的信令。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以及该核心网设备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的配置结果。
其中,上述资源信息包括会话标识和会话资源配置信息,上述第二业务是第一小区不支持但是第二小区支持的业务,所述第一小区支持的业务为第一业务,第一小区 属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且为终端设备的当前服务小区,第二小区是属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或者是属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但是不同于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核心网设备还可以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的信息。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核心网设备可以是通过响应消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核心网设备可以是通过第二信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核心网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激活该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
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还包括:与上述网络标识信息对应的切片标识信息。
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与会话标识对应的上行接收地址信息。
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标识为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标识。
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资源信息还包括与会话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和切片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需要挂起的会话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需要挂起的PDU会话标识、网络标识信息。
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包括:与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标识。
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还包括: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下行接收地址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在确定存在第二业务的需求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请求发起所述第二业务,其中,第二业务是第一小区不支持但是第二小区支持的业务,第一小区支持的业务为第一业务,第一小区属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且为终端设备的当前服务小区,第二小区是属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或者是属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但是不同于第一小区的小区,第一信息包括网络标识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相应的能力信息,例如,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从而终端设备在获知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其可以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或者其他小区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请求发起第二业务,减少终端设备侧不必要的信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添加辅站点但不激活该辅站点,然后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该辅站点间完成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配置,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会话建立信息以及分别向该辅站点以及终端设备指示激活该辅站点和终端设备。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的通信方法 的模块,部件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者可以用于接入网设备的部件。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模块,部件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或者可以用于核心网设备的部件。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三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模块,部件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的部件。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三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模块,部件或者电路。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可以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可以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可以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可以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四方面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示意性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 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该通信系统10包括接入网设备20和40,以及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30。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接入网设备20可以与接入网设备40进行交互,终端设备30可以与接入网设备20和接入网设备40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进行通信。
目前,私网的部署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1、私网可以为配置专有的基站和/或核心网下的小区,支持该私网的终端设备可以在基站和/或核心网驻留和发起业务,3GPP协议一般称这种私网为独立(standalone,SA)NPN小区。
2、私网也可以为公网的一个切片(slice),即可以将公网中的一个切片配置为私网,所有终端设备都可以在该网络驻留,等终端设备进入连接态发起业务请求后,网络再根据业务对应的切片信息,即根据业务是否是私网业务,把终端设备的业务指定到对应的私网slice上。
3、私网可以是运营商部署的一个或者多个小区。
可以理解的,以上方式2和3都可以理解为NSA NPN的部署方式。部署方式1、方式2和方式3的任意两个基站之间可以建立X2/Xn连接,部署方式1、2和3下的任一私网的基站可以和公网对应的基站间建立X2/Xn连接。和/或,部署方式1、方式2和方式3的任意两个核心网间可以建立连接,或者部署方式1、方式2和方式3的任一私网的核心网可以和公网的核心网间建立连接,或者,私网的核心网和公网的核心网为同一核心网。
可以理解,私网和公网是两种不同的网络类型。一般情况下,私网下的小区会发送小区所属的私网标识,仅与该私网标识具有签约信息的终端设备可以驻留和/或接入该私网小区。某些情况下,私网也可以称为内网,公网称为公共网络。例如,私网可以是仅允许和该网络对应的标识有签约信息的终端设备可以驻留和/或接入的网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私网部署的方式为举例说明,可能还存在其他的部署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20可以是私网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例如称为私网基站或者CAG基站。接入网设备40可以是公网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例如称为公网(public network,PN)基站或者公用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基站。
而在引入私网后,根据终端设备支持的网络类型,可以将终端设备进行分类,例如包括:(1)私网终端设备:仅与私网签约的终端设备,例如工厂内的智能终端;(2)同时支持私网和公网的终端设备,例如私网接入用户的终端设备;(3)公网终端设备:仅与公网签约的终端设备,这种终端设备不适用于私网。对于本申请实施例而言,终端设备30是可以同时支持私网和公网的终端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适用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装置或设备,或者,可以包括具有相似功能的设备或装置。
可选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如接入网设备20或者接入网设备40)和终端设备30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终端设备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图2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处理器301 为例进行说明)和至少一个收发器(图2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收发器303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终端设备3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图2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存储器302为例进行说明)、至少一个输出设备(图2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输出设备304为例进行说明)和至少一个输入设备(图2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输如设备305为例进行说明)。
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器303通过通信线路相连接。通信线路可包括任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处理器3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3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301可以是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302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3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与处理器301相连接。存储器302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302可以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和/或数据等其他信息,与处理器301存在交互。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通信方法。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或者计算机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选的,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是存储在处理器中。
收发器303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或者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收发器30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收发器303也可以是接口电路。
输出设备304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304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
输入设备305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305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接入网设备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图2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处理器201为例进行说明)、至少一个收发器(图2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收发器203为例进行说明)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图2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网络接口204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接入网设备2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图2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存储器20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和网络接口204通过通信线路相连接。网络接口204用于通过链路(例如S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或者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例如X2接口)与其它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图2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是一种将终端设备30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eLTE中的基站;或者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或非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接入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网络设备。
在一种网络结构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或者包括控制面CU节点(CU-CP节点)和用户面CU节点(CU-UP节点)以及DU节点。
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遵循一定的协议层结构。例如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用户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在一种实现中,PDCP层之上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适配(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这些协议层的功能可以由一个节点实现,或者可以由多个节点实现;例如,在一种演进结构中,RAN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
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例如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以下的协议层,例如RLC层和MAC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或者说,CU具有PDCP层以上(含PDCP、RRC和SDAP)功能,DU具有PDCP层以下(含RLC、MAC和PHY)功能。
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还可以在其它协议层划分,例如在RLC层划分,将RLC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RLC层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或者,在某个协议层中划分,例如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此外,也可以按其它方式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 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30,可以是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终端或者可用于终端中的芯片等。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或图2所示的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之为通信装置,其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第一网络不支持第二网络的业务的情况下(例如私网和公网共存的场景),终端设备在第一网络下如何进行针对第二网络的业务,是本申请实施例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
S302,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
相应的,该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该资源信息。
当需要进行第二业务时,由核心网设备分配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并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
其中,上述资源信息可以包括会话标识和会话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业务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不支持但是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的业务;或者,第二业务是第一小区不支持但是第二小区支持的业务。其中,第一小区是终端设备的当前服务小区(属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小区可以是第二接入网设备覆盖下的一个或者多个小区或者可以是第一接入设备覆盖下的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一个或者多个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小区支持的业务称为第一业务。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分别对应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小区)和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小区)可以支持的业务,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均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业务。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标识可以为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标识,会话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会话标识对应的上行接收地址信息。
可选的,上行接收地址信息可以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穿协议(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GTP)通道地址信息。GTP通道地址包括GTP通道的IP地址和/或端点标识。其中,IP地址可以是传输层地址(Transport Layer  Address,TLA),端点标识可以是GTP通道端点标识(GTP 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GTP-TEID)。
可选的,资源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会话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和切片标识中的至少一种,该网络标识例如可以是PLMN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私网对应的基站,例如CAG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公网对应的基站,此时,第二业务可以是PN业务。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公网对应的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私网对应的基站,此时,第二业务可以是私网业务。
再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第一私网对应的基站,例如CAG基站1,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第二私网对应的基站,例如CAG基站2,其中,第一私网和第二私网是两个不同的私网。此时,第二业务可以是第二私网业务。
可以理解的是,核心网设备可以在有第二业务需求时,主动(或者叫直接)将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就是说直接执行S302。可选的,此时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
此外,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基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请求向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那么在S302之前还可以包括S300和S301。可以理解的是,S300和S301适用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或者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其中,非连接态可以包括空闲态或者去激活态。
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是接入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将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而其中部分或者全部会话资源配置信息可以是AMF是从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处接收后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部分或者全部会话资源配置信息也可以是AMF自己生成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核心网设备内部的交互或者实现不做限定以及详细描述,可以将AMF和SMF统称为核心网设备。AMF也可以叫做AMF实体,SMF也可以叫做SMF实体。
S300,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相应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网络标识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在确定有第二业务需求时,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请求发起第二业务,例如可以是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包括网络标识信息的第一信息。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信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该终端设备存在进行第二业务的需求。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业务可以包括上行业务和/或下行业务。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在自身主动发起第二业务或者被动发起第二业务时确定有第二业务需求。其中,终端设备被动发起第二业务的一种可能情况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者去激活态时,根据接收到的寻呼消息确定有第二业务。例如,当有下行第二业务需求时,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寻呼流程通知终端设备有第二业务。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终端设备如何确定存在第二业务需求不做限定。
相应的,在第二业务是PN业务的情况下,该网络标识信息可以包括PLMN标识(PLMN ID);在第二业务是私网业务的情况下,该网络标识信息可以包括PLMN ID和私网标识;在第二业务是第二私网业务的情况下,该网络标识信息是可以包括PLMN  ID和第二私网标识。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切片标识,比如单网络切片选择支撑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用于指示该网络标识下的切片标识。
当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标识时,可以确定出终端设备请求发起第二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信息的内容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获知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请求发起第二业务即可。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在向第一接入网设备请求发起第二业务时,向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与支持第二业务的网络标识对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可以理解的是,小区的测量结果也可以在其他的流程发送,例如在S300之前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于第二业务是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支持的业务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的请求后,可以先确定是否有第二接入网设备。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相邻的接入网设备建立X2/Xn接口连接时,通过接入网设备间交互的信息可以确定相邻的接入网设备中是否存在支持第二业务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S3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的请求后,向核心网设备请求为该终端设备分配与该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核心网设备基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请求执行S302。
其中,上述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用于为该终端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的信息。可选的,第二信息也可以是一种请求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中可以包括网络标识信息。其中,此处的网络标识信息为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处接收到的网络标识信息。可选的,第二信息还可以包括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NAS PDU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业务请求信息。可选的,可以将NAS PDU和网络标识信息称为业务建立信息。
通过第二信息,核心网设备获知需要为终端设备分配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从而可以分配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可选的,可以是AMF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信息后,转发给SMF。
进一步的,在S302之后,还可以包括:
S303,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的配置结果和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
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核心网设备的分配信息,进行通过响应消息向核心网设备反馈与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的配置结果,比如向核心网设备指示哪些PDU session ID对应的会话资源配置成功,和/或,哪些PDU session ID对应的会话资源配置失败。可以理解的是,对应的会话资源被配置成功,表示对应的与第二业务相关的通道被打通,从而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在第一接入网设备下建立和第二接入网设备(或第二小区)的连接,从而发起第二业务。进一步的,可以支持核心网设备和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实现关于第二业务的会话资源的配置,例如,可以提前为终端设备建立接入网设备和 核心网设备间的第二业务的数据传输通道,使得终端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小区)建立连接后,快速完成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小区)和核心网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使得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小区)可以快速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减少传输第二业务数据的时延。
此外,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该响应消息向核心网设备指示需要挂起的会话信息,从而使得核心网设备获知哪些会话需要被挂起,例如,与第二业务相关的会话需要被挂起。也就是说,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核心网设备暂停使用与第二业务相关的通道,使得核心网设备可以在有第二业务的下行数据到达的时候,不会直接把数据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从而使得可以避免第二业务的下行数据丢失。
可选的,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需要挂起的PDU会话标识和网络标识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通过不同于响应消息的其他消息发送需要挂起的会话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核心网设备,例如AMF,接收到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后,可以将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发送给SMF,进一步的,由SMF将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发送给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那么相应的会话在核心网和接入网设备会被挂起。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核心网设备提前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分配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终端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间的连接后,快速建立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使得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快速传输终端设备的第二业务的数据。此外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指示挂起与第二业务相关的会话,可以避免第二业务的下行数据丢失。例如,当与第二业务相关的下行数据到达时,核心网设备如果直接把该数据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但是此时可能第二接入网设备并没有被成功添加为辅站点,下行数据会丢失,而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从而完善了终端设备在第一网络下如何进行针对第二网络的业务的问题。
可选的,在S303之后,还可以包括:
S304,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是否有可以被添加为辅站点(secondary node,SN)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此处的辅站点也可以称为辅助节点或者辅节点或者辅站。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小区测量结果和/或波束测量结果确定是否有可以被添加为SN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将可以被添加为SN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称为目标接入网设备。如果有可以被添加为SN的第二接入网设备,进一步执行S305。如果在一定的时长内没有找到可以被添加为SN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则可以不执行后续流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核心网设备释放与第二业务相关的资源。
可选的,在S304之前,终端设备可以是基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也可以称为测量指示信息)进行小区和/或波束测量结果的上报。其中,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标识以及小区信息和/或频点信息。网络标识包括PLMN ID和/或CAG ID2;小区信息可以包括: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Cell Global Identifier,CGI)、物理小 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小区标识(cell identifier)中的至少一种。终端设备根据该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保存测量结果,以及将测量结果上报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测量配置的时机不做限定。可以在s300-S304中任意一个步骤之前执行第一接入网设备对终端设备的测量配置以及从终端设备接收测量结果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S304中确定出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第二接入网设备。
S305,第一接入网设备将第二接入网设备添加为SN。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将第二接入网设备添加为SN的流程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添加请求(addition request),以及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添加响应(addition response)。
该添加请求可以包括该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标识和该会话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该添加请求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可以接入的小区信息,该小区信息可以是与该小区对应的测量报告信息,也可以是小区标识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该第二接入网设备无法配置与上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则第一接入网设备需要向其他确定出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添加请求。接着,第一接入网设备会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添加响应,该添加响应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建立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
如果所有的目标接入网设备都无法建立与上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则添加SN流程失败,不执行后续流程,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释放与第二业务相关的资源。
SN添加成功后,执行S306: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与上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
其中,该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与该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标识。
可选的,该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与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小区对应的下行接收地址信息。该下行接收地址信息可以包括GTP通道地址。GTP通道地址包括GTP通道的IP地址和/或端点标识。可选的,IP地址可以是传输层地址(Transport Layer Address,TLA),端点标识可以是GTP通道端点标识(GTP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GTP-TEID)。
可选的,还可以执行S307: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SN下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和SN下的小区建立连接。
小区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小区的标识或索引信息,小区的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小区的物理信道配置、小区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配置的至少一种。
例如,核心网设备接收到激活与上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第二业务的下行接收地址,从而可以把第二业务的下行数据发往正确的下行接收地址。可见,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完成与第二业务相关的通信,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业务可以是控制面数据也可以是 用户面数据,而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链路有所不同,例如,对于上行数据而言,用户面数据直接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到达核心网设备,而控制面数据由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到达核心网设备,下行数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至此,可以由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DC的方式支持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实现第二业务,同时避免了数据的丢失。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以为终端设备添加第二接入网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该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任一为终端设备添加第二小区的场景,该第二小区可以是第二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又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下的不同于终端设备的当前服务小区的其它小区。也就是说,还可以是通过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的方式进行与第二业务相关的通信。与上述通过DC方式进行与第二业务相关的通信相比,S304-S305,以及S307相应的被替换为小区添加的流程,即S304-S305,以及S307被分别替换为S304A,S305A以及S307A(该三个替换步骤未在图中示出)如下:
S304A: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是否有可以被添加为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的第二小区。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小区测量结果和/或波束测量结果确定是否有可以被添加为Scell的第二小区,可以将可以被添加为Scell的第二小区称为目标小区。如果有可以被添加为Scell的第二小区,进一步执行S305A。如果在一定的时长内没有找到可以被添加为Scell的第二小区,则可以不执行后续流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核心网设备释放与第二业务相关的资源。
S305A:第一接入网设备将第二小区添加为辅小区。
S307A: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小区的配置信息。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小区的配置信息和第二小区建立连接。
如图4所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的时机有所不同,从而方法流程上存在一定区别。图4所示的实施例包括:
S400,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S400与S300类似,可以参考S300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4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关于S401,一部分可以参考S301处的描述,并且,在S301所描述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第二信息指示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第二信息中还可以包括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通过S401,可以在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业务建立信息的同时,指示核心网设备可以挂起相应的会话,也就是说请求挂起相应的会话。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得核心网设备可以及时确定需要挂起的会话信息,从而根据核心网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确定是否为该被挂起的会话分配资源。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是通过第二信息向核心网设备指示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的信息在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向核心网设备指示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的信息和需要挂起的会话 的信息可以通过一条消息发送,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消息发送。
核心网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请求确定是否挂起会话。
S402,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以及会话的挂起情况信息。
其中,S402中,关于核心网和设备给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部分可以参考S302处的相关描述。此外,核心网设备还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会话的挂起情况,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挂起的会话是否被挂起。其中,可以以会话粒度针对每个会话反馈相应的情况,也可以是以所有被指示的会话为整体进行反馈,如反馈是否所有的会话均被挂起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核心网设备反馈会话的挂起情况的形式不做限定。此外,可以是SMF来确定是否挂起会话,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的其他功能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S403,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的配置结果。
其中,关于通过响应消息发送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的配置结果可以参考S303处的相应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404,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是否有可以被添加为SN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S405,第一接入网设备将第二接入网设备添加为SN。
S406,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与上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
S407,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SN下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和SN下的小区建立连接。
上述S404-S407可以进一步分别参考S304-S307处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至此,终端设备可以通过DC的方式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完成与第二业务相关的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图4所示的实施例是以通过DC方式进行与第二业务相关的通信举例说明的,类似的流程也适用于通过CA方式进行与第二业务相关的通信,所不同的是添加SN的流程对应的替换为添加小区的流程,可以参考前面实施例相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基于图3或者图4的实施例,在S300或者S400之前,还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其中第二类型是所述第二业务所属的类型。也就是说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三信息向终端设备通知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使得终端设备获知该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或者其他小区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在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其可以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或者其他小区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时,才执行S300,从而可以减少终端设备侧不必要的信令,节约信令和功耗。
该第三信息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通过其它接入网设备或者其他小区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的传输,或者说,该第三信息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通过DC或CA的方式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的传输。
可选的,该第三信息可以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的业务所属的网络信息。该网 络信息可以包括网络标识和/或小区信息的至少一种。其中,网络标识可以包括PLMN ID和/或NPN ID(比如终端当前在CAG ID1的小区,该小区可以支持CAG ID2的业务);小区信息可以包括: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Cell Global Identifier,CGI)、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小区标识(cell identifier)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这种方式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隐式的指示。还可以通过显式的方式指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指示的方式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该第三信息可以是至少一个比特的信息,可以是在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或者不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发送,例如在支持的情况下,才发送第三信息。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信息,表示该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当不支持的情况下,不发送第三信息,反之类似,此处不一一举例。或者可以枚举的方式,也就是说无论是否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都会向终端设备指示。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信息的具体指示方式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及时通知核心网设备需要挂起的会话信息,使得核心网设备可以及时根据其资源使用情况确定是否为该挂起的会话分配资源信息。此外通过核心网设备向提前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分配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可以快速传输终端设备的第二业务的数据。此外,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指示挂起与第二业务相关的会话,可以避免第二业务的下行数据丢失。
如图5所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与图3以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图5所示的实施例先添加SN,再在核心网侧建立与第二业务相关的数据传输通道。该通信方法包括:
S500,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S500与S300类似,可以参考S300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基于第一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获知终端设备请求发起第二业务。
可以理解的是,S500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具体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S500为可选步骤。
S501,第一接入网设备添加SN。
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S500中的第一信息,获知终端设备请求发起第二业务,从而确定为终端设备配置SN,那么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该终端设备添加SN。该SN为第二接入网设备。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添加SN的流程可以参考S304和S305处的描述。
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不根据第一信息添加SN,比如无论是否有第一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均添加SN。
可选的,在第一接入网设备添加SN的过程中,可以向该SN指示不激活该SN,或者指示不激活该SN上的小区。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SN下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和SN下的小区建立连接,该信息例如可以是重配置信息。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终端设备指示SN未激活,使得终端设备不需要检测SN的 控制信道,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能耗。
S502,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分配的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也可以理解为,核心网设备发送业务建立请求,请求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建立第二业务对应的业务传输通道。
可选的,在S502之前,还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请求为终端设备分配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
S503,第一接入网设备和SN间完成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配置。
其中,此处的会话配置可以是第二业务的PDU会话配置。具体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向SN发送第二业务的PDU会话配置,SN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SN上第二业务的PDU会话的建立信息。例如,该PDU会话的建立信息可以包括该PDU会话在SN上的下行地址信息。
S504,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会话的建立信息。
例如,该会话的建立信息可以包括建立的PDU会话在SN上的下行地址信息。
S505、第一接入网设备向SN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激活SN。
S506、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激活SN。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终端设备发送SN下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和SN下的小区建立连从而隐式的指示终端设备激活SN;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显式的指示终端设备激活SN,例如通过至少一个比特的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激活SN。
SN激活后,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DC的方式与SN之间完成与第二业务相关的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通过CA的方式完成与第二业务相关的通信与图5所示流程类似,所不同的是,S501中的添加SN流程被替换为添加小区的流程,S503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SN间的会话配置被替换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和Scell的会话配置,S505和S506中的SN激活替换为Scell的激活。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提供又一种支持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DC/CA的方式支持第二业务的机制,进一步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没有和核心网设备建立第二业务对应的业务传输通道时,指示SN或者Scell未激活,可以避免终端设备不必要的能耗。
可选的,图3-图5所示的流程不影响终端设备和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小区)之间的通信,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上述过程中可以正常进行第一业务。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也可以由可配置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实现的方法,也可以由可配置于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核心网设备实现的方法,也可以由可配置于核心网设备的部件实现。此外,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第一节点,第二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第二节点,核心网设备也可以称为核心网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是CU,第二接入网设备是DU,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属于同一个DU,或者第一小区属于CU下的第一DU,第二小区属于CU下的第二DU(即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网络形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终端设备的部件(芯片或者电路);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接入网设备(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包含上述接入网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接入网设备的部件;或者,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核心网设备,或者为可用于核心网设备的部件。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以下,结合图6至图8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600的结构示意图。应理解,该通信装置600可以实现图3至图4任意一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任意功能。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可配置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600包括:处理单元610和通信单元62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模块),处理单元可以称为处理模块。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610,确定存在第二业务的需求。
通信单元620,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请求发起所述第二业务。
其中,关于第二业务和第一信息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面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通信单元620还可以用于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的信息(第三信息),其中第二类型是所述第二业务所属的类型。通过接收第三信息,可以获知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或者其他小区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从而在有第二业务的需求时,通过通信单元620向第一接入网设备请求发起所述第二业务。
可选的,通信单元620还可以用于和该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第一业务。
可选的,通信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630。该存储单元630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和/或数据等其他信息。处理单元61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630中存储的指令或者数据,实现对应的方案。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6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图2所示的处理器301。通信单元620可以是收发器,例如图2所示的收发器303,或者通信单元620还可以是通信接口。存储单元630可以是存储器,例如图2所示的302。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700,该装置700可以实现图3至图4任意一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具备的任意功能。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可配置于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
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710和发送单元720。
其中,接收单元710,用于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发送单元720,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的配置结果。
可选的,接收单元710还可以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发送单元720还可以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可选的,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730,该处理单元730用于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添加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辅站点或者确定第二小区为Scell。进一步的,发送单元720和接收单元710还可以用于完成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交互,实现将第二接入网设备添加为SN的流程,并且,发送单元720将SN下的小区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处理单元730将第二小区添加为Scell,发送单元720将第二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是响应消息中携带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或者,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是在第二信息中包括需要挂起的会话信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720还可以用于向核心网设备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720还可以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
可选的,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和/或数据等其他信息。处理单元73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指令或者数据,实现对应的方案。
关于具体的交互流程、信息或者消息的内容可以参考对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接收单元710和发送单元720也可以统称为收发单元(模块)或者通信单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73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图2所示的处理器201。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例如图2所示的收发器203,或者通信单元还可以是通信接口。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例如图2所示的存储器202。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800,该装置800可以实现图3至图4任意一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核心网设备所具备的任意功能。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是可配置于核心网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
示例性的,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810和接收单元820。
发送单元810,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
接收单元820,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响应消息。
可选的,接收单元820还可以用于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是响应消息中携带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或者,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是在第二信息中包括需要挂起的会话信息,可选的,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830,用于确定是否挂起会话。
可选的,接收单元820还可以用于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和/或数据等其他信息。处理单元83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指令或者数据,实现对应的方案。
关于具体的交互流程、信息或者消息的内容可以参考对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发送单元810和接收单元820也可以统称为收发单元(模块)或者通信单元。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也可以称为模块,例如接收单元可以称为接收模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830可以是处理器。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者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还可以是通信接口。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任意功能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可配置于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功能的模块或者单元。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任意功能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可配置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对应的功能的模块或者单元。
本申请再一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任意功能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可配置于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功能的模块或者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核心网设备对应的任意功能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是可配置于核心网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对应的功能的模块或者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通信装置600或者700或者800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也可以称为模块,例如接收单元可以称为接收模块。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模块”或者“单元”可以指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1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等。可选地,处理器可以包括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在处理器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收发器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或信号,以及接收数据和/或信号。该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用于发送数据和/或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号,该收发器也可以是通信接口。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和/或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芯片可以实现处理器能够实现的相关功能,或者可以实现处理器和收发器能够实现的相关功能,或者可以实现处理器、收发器以及存储器能够实现的相关功能。该芯片可以为实现相关功能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专用集成芯片,系统芯片,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微控制器,还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或其他集成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可选的,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图7和/或图8所述的通信装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可选的,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图6和/或图8所述的通信装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可选的,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图6和/或图7所述的通信装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 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资源信息包括会话标识和会话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是第一小区不支持但是第二小区支持的业务,所述第一小区属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且为终端设备的当前服务小区,第二小区是属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或者是属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但是不同于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的配置结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网络标识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与所述网络标识信息对应的切片标识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会话标识对应的上行接收地址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标识为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标识。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信息还包括与所述会话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和切片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的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还包括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挂起的会话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需要挂起的PDU会话标识、网络标识信息。
  11. 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响应消息之后,还包括: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添加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辅站点。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添加为辅站点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标识。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下行接收地址信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其中第二类型是所述第二业务所属的类型。
  16.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与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资源信息包括会话标识和会话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是第一小区不支持但是第二小区支持的业务,所述第一小区属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且为终端设备的当前服务小区,第二小区是属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或者是属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但是不同于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
    所述核心网设备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资源的配置结果。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资源信息的信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还包括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需要挂起的会话的信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标识。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第二业务对应的会话的指示信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下行接收地址信息。
  23.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存在第二业务的需求,其中,所述第二业务是第一小区不支持但是第二小区支持的业务,所述第一小区属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且为终端设备的当前服务小区,第二小区是属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或者是属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但是不同于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
    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请求发起所述第二业务,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网络标识信息。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支持通过其他接入网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业务的信息,其中第二类型是所述第二业务所属的类型。
  25. 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 方法。
  26. 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2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7.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23或者24所述的通信方法。
  28.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和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核心网设备。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装置。
  30.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6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3-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PCT/CN2020/098737 2019-06-29 2020-06-29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000818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0962.1 2019-06-29
CN201910580962.1A CN112153757B (zh) 2019-06-29 2019-06-29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00818A1 true WO2021000818A1 (zh) 2021-01-07

Family

ID=7389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98737 WO2021000818A1 (zh) 2019-06-29 2020-06-29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3757B (zh)
WO (1) WO2021000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8582A (zh) * 2021-05-14 2022-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线签约的方法、通信装置、介质及芯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138A (zh) * 2006-05-10 2007-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小型网络提供多个公网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7733795A (zh) * 2016-08-12 2018-02-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虚拟私有网络evpn与公网互通方法及其装置
CN109862579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561A (zh) * 2009-04-27 201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CN102348165B (zh) * 2010-08-02 2014-01-01 阿尔卡特朗讯 基站控制设备中支持接入终端的广播多播业务的方法
CN103491015B (zh) * 2013-09-06 2016-11-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公网支持数据组播分发树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270696A1 (en) * 2015-08-20 2018-09-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ccess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ireless Terminal, and System
JP6824378B2 (ja) * 2016-07-29 2021-02-03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補助接続の確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696853B (zh) * 2017-02-27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138A (zh) * 2006-05-10 2007-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小型网络提供多个公网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7733795A (zh) * 2016-08-12 2018-02-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虚拟私有网络evpn与公网互通方法及其装置
CN109862579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R2-1900761, "RAN2 impact on Non-public Network Deployment using CAG"", 3GPP TSG RAN WG2 MEETIONG #105, 15 February 2019 (2019-02-15), XP051602136, DOI: 20200914104631X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3757A (zh) 2020-12-29
CN112153757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4886B2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implemen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11212459B (zh)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151915B (zh) 用于数据分组递送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905697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189091A1 (en) Iab nod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0135850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0192438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21613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1238882A1 (zh) 一种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262802A1 (en) Technique for Activating Secondary Radio Link Control Entities for Packet Duplication
WO2022083484A1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137641A1 (en) Submitting a pdcp pdu for transmission
TWI775009B (zh)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其資料傳輸方法
TW201836382A (zh) 通信方法、輔網絡節點和終端
WO2021000818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164620A1 (zh) 一种终端信息的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US20230199600A1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ssistance information
WO2021056703A1 (zh) 信息更新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152092A1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120427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63832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6114304A (zh) 用于小区身份管理的机制
WO202324674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4046294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320222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8346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8346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