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6853B -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6853B
CN108696853B CN201710109649.0A CN201710109649A CN108696853B CN 108696853 B CN108696853 B CN 108696853B CN 201710109649 A CN201710109649 A CN 201710109649A CN 108696853 B CN108696853 B CN 108696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lmn
emergency call
network
call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96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6853A (zh
Inventor
袁锴
段小嫣
张博
睢菲菲
丁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096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6853B/zh
Priority to CN202110264690.1A priority patent/CN1129959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5796 priority patent/WO201815327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6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6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5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emergency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呼叫建立的方法,包括: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第一通信网络中的小区,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载波频率参数;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第一小区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第一小区中的每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和载波频率参数都满足预设关系;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当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驻留到第二小区;向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

Description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属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英文:4th Generation,简称:4G),LTE网络通常比2G和3G网络支持更快的数据速率。然而,在某些情况下,LTE网络可能不完全支持可由传统网络处理的一些业务,因此LTE网络和传统网络的部署通常存在重叠区域,并且在业务需要时,终端设备可以在LTE网络和传统网络之间进行转换。例如在某些情况下,LTE网络不支持语音呼叫,因此,当终端设备在连接到支持数据会话但不支持语音呼叫的网络的同时接收或发起语音呼叫时,终端设备可执行电路交换回落(英文: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简称:CSFB)过程,以回落到支持语音呼叫的传统网络。
终端设备通过执行CSFB过程回落到传统网络,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英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网络时,并发起紧急呼叫时(例如,拨打 110或911等紧急呼叫号码),有时会出现紧急呼叫失败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以提高终端设备CSFB后建立紧急呼叫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第一通信网络中的小区,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载波频率参数;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第一小区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第一小区中的每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和载波频率参数都满足预设关系;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当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驻留到第二小区;向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当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判断第三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第三小区为第一小区中除第二小区以外的一个小区。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多个载波频率或者一个载波频率范围。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和一个载波频率相同;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多个载波频率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为多个载波频率之一;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范围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在一个载波频率范围内。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0,或者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驻留到第二小区之前,还包括:判断第二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是否相同,当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相同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其中第一PLMN ID为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第二PLMN ID为和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相等效的PLMN的ID。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当第二小区所属 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都不相同时,判断第二小区是否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当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网络为长期演进LTE 网络,第二通信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第一通信网络中的小区,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系统中的载波频率参数;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第一小区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第一小区中的每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和载波频率参数都满足预设关系;驻留到第二小区,其中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当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判断第三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第三小区为第一小区中除第二小区以外的一个小区;当第三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重选到第三小区;向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0,或者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多个载波频率或者一个载波频率范围。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和一个载波频率相同;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多个载波频率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为多个载波频率之一;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范围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在一个载波频率范围内。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根据保存的历史信息来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历史信息为终端设备在历史上驻留到第二小区时,通过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所获取的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驻留到第二小区之前,还包括:判断第二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是否相同,当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相同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其中第一PLMN ID为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第二PLMN ID为和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相等效的PLMN的ID。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当第二小区所属 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都不相同时,判断第二小区是否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当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网络为长期演进LTE 网络,第二通信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被配置为: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第一通信网络,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载波频率参数;向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耦接到至少一个收发器,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第一小区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第一小区中的每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和载波频率参数都满足预设关系;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当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驻留到第二小区。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进一步:当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判断第三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第三小区为第一小区中除第二小区以外的一个的小区。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多个载波频率或者一个载波频率范围。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和一个载波频率相同;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多个载波频率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为多个载波频率之一;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范围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在一个载波频率范围内。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0,或者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进一步:判断第二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是否相同,当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相同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其中第一PLMN ID为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第二PLMN ID为和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相等效的PLMN的ID。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进一步:当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都不相同时,判断第二小区是否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当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网络为长期演进LTE 网络,第二通信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被配置为: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第一通信网络,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载波频率参数;向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耦接到至少一个收发器,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第一小区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第一小区中的每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和载波频率参数都满足预设关系;驻留到第二小区,其中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当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判断第三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第三小区为第一小区中除第二小区以外的一个小区;当第三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重选到第三小区。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0,或者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多个载波频率或者一个载波频率范围。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和一个载波频率相同;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多个载波频率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为多个载波频率之一;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范围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在一个载波频率范围内。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根据保存的历史信息来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历史信息为终端设备在历史上驻留到第二小区时,通过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所获取的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进一步:判断第二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是否相同,当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相同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其中第一PLMN ID为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第二PLMN ID为和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相等效的PLMN的ID。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进一步:当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都不相同时,判断第二小区是否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当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所有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网络为长期演进LTE 网络,第二通信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确定驻留小区之前,确定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小区,然后在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小区中确定驻留小区,避免驻留到传统网络的小区后因为驻留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导致的呼叫建立失败,提高了终端设备CSFB中建立紧急呼叫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重叠覆盖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装置结构图。
图4为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了一部分说明书附图,在该附图中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例。虽然这些实施例描述得足够详细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所述实施例,但应当理解,这些实例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修改。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重叠覆盖示意图。图1示出了基于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中的4G网络102和传统网络104的重叠覆盖。4G网络102可以是例如基于LTE标准的网络,例如LTE网络或LTE-A(英文:LTE-Advanced)网络,或能够比传统网络,例如2G和3G网络,提供更快数据速率但不支持或不充分支持语音呼叫的其他网络。应当理解,4G网络以举例方式而非通过限制来示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4G网络102以可以是将来存在或将来可能开发的、提供更高速率但不支持或不充分支持CS语音呼叫的其他网络,传统网络104可以是具有CS域以支持CS语音呼叫的任何传统网络。作为非限制性实例,传统网络104可以是3G网络,例如宽带码分多址(英文: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英文: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码分多址(英文: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 2000网络,例如1xRTT网络或由支持CS域的3GPP2标准化的其他网络。作为另一个实例,传统网络可以是2G网络,例如GSM网络。
4G网络102和传统网络104均可具有由图1中所示的相应圆所表示的覆盖区域。覆盖区域可重叠,例如图1中的圆的重叠部分所示。终端设备可工作于4G网络102和传统网络104 上,当终端设备处于重叠覆盖区域中时,终端设备可连接到4G网络102并能够响应于发起语音呼叫,对传统网络104执行CSFB过程。
以下,本发明实施例将以4G网络为LTE网络和传统网络为GSM网络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示出了一种终端设备的装置结构图。应当理解,图2所示的以及下文相对于图2所述的部件、设备或元件可能不是必需的,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可省略其中的一些。此外,一些实施例可包括除图2中所示以及相对于图2所述的那些之外的其他或不同的部件、设备或元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00可包括处理电路210,该处理电路210可被配置为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来执行操作。即,处理电路210可被配置为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来执行和/或控制终端设备200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执行,因此可提供用于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执行终端设备200的功能的装置。处理电路210可被配置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来执行数据处理、应用程序执行和/或其他处理和管理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00或其一个或多个部分或一个或多个部件诸如处理电路 3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芯片组,每个芯片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芯片。在一些情况下,终端设备200的处理电路210和/或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可因此被配置为在单个芯片或芯片组上实现该实施例。在一些将终端设备20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实施为芯片组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芯片组能够使得计算设备在实现于计算设备上或操作性地耦接到计算设备时而工作于系统100 中。例如,终端设备20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提供被配置为使得计算设备能够在LTE网络102 和/或传统网络104上工作的芯片组。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电路210可包括处理器212,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存储器214。处理电路210可与一个或多个收发器220进行通信或以其他方式控制一个或多个收发器220。
处理器212可以多种形式实施。例如,处理器212可实施为各种处理装置,诸如微处理器、协处理器、控制器或包括集成电路的各种其他计算或处理设备,集成电路诸如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它们的一些组合等等。尽管示出为单个处理器,但应当理解,处理器212可包括多个处理器。多个处理器可彼此操作性地进行通信,并且可被共同地配置为执行如本文所述的终端设备200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器212可被配置为执行可存储在存储器214中的或者可以其他方式可供处理器312访问的指令。因此,无论是由硬件来配置,还是由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配置,当被相应地进行配置时,处理器212均能够根据各种实施例执行操作。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储器21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存储器214可包括固定式和/或可移动存储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14可提供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可由处理器21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就这一点而言,存储器214可被配置为存储用于使得终端设备200能够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来执行各种功能的信息、数据、应用程序、指令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14可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与处理器212、或一个或多个收发器220中的一者或多者进行通信以用于在终端设备200的部件之间传递信息。
终端设备20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器220。该一个或多个收发器220可使得终端设备200能够向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诸如LTE网络102和传统网络104发送无线信号并从其接收信号。如此,该一个或多个收发器220可被配置为支持可由LTE网络102和/或传统网络 104实现的任何类型的蜂窝或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收发器220可包括单个收发器,该单个收发器被配置为使得终端设备200能够连接到LTE网络102 和传统网络104两者。或者,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一个或多个收发器220可包括被配置为使得终端设备200能够连接到LTE网络102的第一收发器和被配置为使得终端设备200 能够连接到传统网络104的第二收发器。
图3示出了另一种终端设备的装置结构图。如图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处理器212进一步包括:GSM CM模块2120、GSM MM模块2121、LTE模块2122、GSM PHY模块2123、 GSM AS模块2124,这些模块都可以是处理器21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
图4示出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S401:终端设备向该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扩展业务请求消息(Extended Service Request);
终端设备在发送扩展业务请求消息时驻留在第一通信网络中的小区,该扩展业务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Service type=mobile originating CS fallbackemergency call),该扩展业务请求消息可以由终端设备的LTE模块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示例性的,该第一通信网络可以为LTE网络。
S402: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RRC Connection Release);
该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重定向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CS网络,包括载波频率参数(RedirectedCarrierInfo=geran CarrierFreqsGERAN)。该载波频率参数可以包括一个载波频率、多个载波频率或者一个载波频率范围。示例性的,该载波频率参数为 GERAN(英文:GSM 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载波频率参数,该第二通信网络可以为 GSM网络。
S403:终端设备的LTE模块向终端设备的GSM接入层(英文:Access Stratum,简称:AS)模块发送重定向指令(ID_LRRC_GRR_REDIRECTED_REQ);
该重定向指令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载波频率参数,该重定向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GSM AS模块重定向到GSM网络。
S404:终端设备的GSM AS模块向终端设备GSM物理层(英文:Physical Layer,简称: PHY)模块发送测量指令(EVT_MPH_RXLEV_REQ);
该测量指令包括重定向指令中的载波频率参数,以及预设阈值,该测量指令用于指示 GSM PHY模块对GSM小区进行测量。
S405:终端设备的GSM PHY模块对至少一个GSM小区进行测量;
GSM PHY模块对小区载波频率(以下简称为小区频率)和载波频率参数满足预设关系的至少一个GSM小区进行测量。其中,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和该载波频率相同;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多个载波频率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为该多个载波频率之一;当载波频率参数包括一个载波频率范围时,预设关系包括小区频率在该载波频率范围内。
如果GSM PHY模块对GSM小区进行测量后,在和步骤S404中的载波频率参数满足预设关系的载波频率上没有测量到任何GSM小区,则GSM PHY模块可以依据终端设备中预配置的GERAN载波频率信息测量GSM小区,或者按照终端设备中保存的历史GERAN载波频率信息测量GSM小区,来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信息。
S406:终端设备的GSM PHY模块将测量后,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的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的GSM AS模块;
其中,示例性的,该预设条件包括:小区接收信号功率大于或等于S404中GSM AS模块发给GSM PHY模块的预设阈值。
S407:终端设备的GSM AS模块从GSM PHY模块发送的、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中确定一个驻留小区;
GSM AS模块通过以下方法确定驻留小区:
首先,GSM AS模块依次判断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是否为合适小区(SuitableCell);
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当只有一个时,GSM AS模块直接判断该一个GSM小区是否为合适小区,具体地,GSM AS模块根据GSM PHY模块发送的信息,判断该GSM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或等效PLMN 的ID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断该GSM小区为合适小区,并将该GSM小区作为驻留小区;若不同,则判断该GSM小区为可接受小区(Acceptable Cell)。其中等效PLMN和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属于同一运营商。
当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有多个时,GSM AS模块按照上述方法逐一进行判断,再从判断出的合适小区中选择任意一个小区或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作为驻留小区。
第二,当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中没有合适小区时,则GSM AS模块从可接受小区中选择任意一个小区或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作为驻留小区。
之所以优先选择合适小区作为驻留小区,是因为终端设备在可接受小区中只能进行紧急呼叫,无法在紧急呼叫之后进行其他业务。
S408:终端设备的GSM AS模块向GSM PHY模块发送小区驻留指令(ID_MPH_CAMP_SCELL_REQ),以指示GSM PHY模块控制终端设备驻留在所选择的小区;
S409:GSM PHY模块向GSM AS模块发送小区驻留确认 (ID_MPH_CAMP_SCELL_CNF);
S410:GSM AS模块向LTE模块发送重定向确认(ID_LRRC_GRR_REDIRECTED_CNF);
S411:GSM AS模块向终端设备的GSM移动性管理(英文:Mobility Management,简称: MM)模块发送小区信息指示(GRRMM_SYS_INFO_IND);
小区信息指示包括驻留小区的信息,驻留小区的信息包括该小区禁止紧急呼叫指示 (Access-Restriction-Emergency-Service)。
S412:终端设备的GSM连接管理(英文:Connection Management,简称:CM)模块向GSM MM模块发送连接管理业务请求指令(ID_NAS_CM_SERV_REQUEST);
连接管理业务请求指令包括紧急呼叫建立指示(emergency-call-establishment),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
S413:GSM MM模块向GSM AS模块发送无线资源连接建立请求指令 (RRMM_EST_REQ);
无线资源连接建立请求指令包括紧急呼叫建立指示(emergency-call-establishment),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
S414:GSM AS模块向GSM MM模块发送无线资源连接建立确认(RRMM_EST_CNF);
无线资源连接建立确认包括建立结果为禁止接入(result=access barred)信息,用于指示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
S415:GSM MM模块向GSM AS模块发送无线资源与移动性管理终止会话通知指令(RRMM_END_SESSION_NOTIFY);
无线资源与移动性管理终止会话通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终止会话。从用户体验来看,即终端设备直接挂断该呼叫,从而导致掉话。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建立方法,如图所示,图5中的S501-S502和图4 及其对应实施例中的S401-S402,S504-S506和图4及其对应实施例中的S404-S406相同,区别在于:
S503中,终端设备的LTE模块向终端设备的GSM接入层模块发送重定向指令 (ID_LRRC_GRR_REDIRECTED_REQ);
该重定向指令除了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载波频率参数,还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例如 CS emergency call indication,指示将要进行的业务的类型为紧急呼叫。
当终端设备的GSM PHY模块将测量后,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的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的GSM AS模块后,GSM AS模块并不立即从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中确定一个驻留小区,而是先依次判断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本发明实施例对判断顺序不做限定)。例如,如S507所示,GSM AS模块判断其中一个满足预设条件的GSM 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判断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GSM AS模块根据接收的当前GSM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来判断当前GSM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GSM AS模块读取当前GSM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类别(SYSTEM INFORMATIONTYPE)1,2,2bis,3,或4中的随机接入信道控制参数(RACH Control Parameters)中的“允许紧急呼叫”(英文:Emergency Call allowed,简称:EC)字段的值,当该EC值为0,或者该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Access class)属于类别11-15 时,判断当前GSM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当该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当前GSM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关于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可参考 GSM和LTE的相关标准,例如:接入类别11为PLMN使用(For PLMN Use),接入类别12 为安全业务(Security Services),接入类别13为公共设施(Public Utilities),接入类别14为紧急业务(EmergencyServices),接入类别15为PLMN工作人员(PLMN Staff),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若当前GSM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则GSM AS模块继续执行S508a,即确定驻留小区。在确定驻留小区时,首先,GSM AS模块判断当前GSM小区是否为合适小区。例如,GSM AS模块根据GSM PHY模块发送的信息,判断当前GSM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或等效PLMN的ID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断该GSM小区为合适小区,并将该GSM小区作为驻留小区;若不同,则判断该GSM小区为可接受小区(Acceptable Cell)。其中等效PLMN和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属于同一运营商。当GSM AS模块判断当前 GSM小区是合适小区时,即可将当前GSM小区确定为驻留小区,当GSM AS模块判断当前 GSM小区是可接受小区时,则GSM AS模块继续执行S508b,即判断下一个GSM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当满足预设条件、并且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GSM小区中没有合适小区,或者说,都为可接受小区时,GSM AS模块选择其中任意一个或者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一个作为驻留小区。
若当前GSM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则GSM AS模块继续执行S508b,即判断下一个 GSM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若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中没有一个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则重新执行S504-S507。
可选地,GSM AS模块在判断当前GSM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省略判断当前GSM小区是否为合适小区的步骤,直接将当前GSM小区确定为驻留小区。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不需要读取当前GSM小区的系统信息来获取当前GSM小区的PLMN ID,可以节省确定驻留小区的时间,加快驻留速度。
接下来,S509-S514和图4及其对应实施例中的S408-S413相同,区别在于,如S515所示,终端设备的GSM AS模块向GSM MM模块发送无线资源连接建立确认,其中包括建立结果为建立成功(result=EST success)信息,用于指示在当前驻留小区为紧急呼叫成功建立无线资源连接。如S516所示,GSM MM模块向GSM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连接管理业务请求(CM Service Request),请求建立紧急呼叫。后续UE成功在GSM网络建立紧急呼叫。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确定驻留小区之前,确定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小区,然后在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小区中确定驻留小区,避免驻留到传统网络的小区后因为驻留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导致的呼叫建立失败,提高了终端设备CSFB中建立紧急呼叫的成功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呼叫建立方法,如图所示,图6中的S601-S613和图 4及其对应实施例中的S401-S413相同,区别在于,如S614所示,终端设备的GSM AS模块在接收到GSM MM模块发送的无线资源连接建立请求指令后,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GSM AS模块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1、GSM AS模块根据接收的当前驻留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来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GSM AS模块读取当前驻留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类别(SYSTEMINFORMATION TYPE)1,2,2bis,3,或4中的随机接入信道控制参数(RACH ControlParameters)中的“允许紧急呼叫”(英文:Emergency Call allowed,简称:EC)字段的值,当该EC值为0,或者该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Access class)属于类别11-15 时,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当该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2、当终端设备历史曾经在当前驻留小区驻留过,并且保存了当前驻留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信息(Access-Restriction-Emergency-Service)时,可以通过查看该信息来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当GSM AS模块判断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如S615所示,GSM AS模块确定一个新的驻留小区。GSM AS模块可以在S606中获取的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中,或者通过重新执行S604-S606获取的新的满足预设条件的GSM小区中,通过如S508a所述的方式确定一个新的驻留小区,并执行后续步骤:
S616:终端设备的GSM AS模块向GSM PHY模块发送小区驻留指令,以指示GSM PHY模块控制终端设备驻留在所选择的小区;
S617:GSM PHY模块向GSM AS模块发送小区驻留确认;
S618:终端设备的GSM AS模块向GSM MM模块发送无线资源连接建立确认,其中包括建立结果为建立成功信息,用于指示在当前驻留小区为紧急呼叫成功建立无线资源连接;
S619:GSM MM模块向GSM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连接管理业务请求,请求建立紧急呼叫。后续UE成功在GSM网络建立紧急呼叫。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建立紧急呼叫之前,先判断当前驻留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当发现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重新确定一个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新的驻留小区,提高了终端设备CSFB中建立紧急呼叫的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或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200可以执行图5所示的呼叫建立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收发器220,被配置为:
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第一通信网络,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LTE模块2122 触发收发器220执行;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包括载波频率参数;
向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MM模块2121触发收发器220执行;
处理电路212,处理电路212耦接到至少一个收发器220,处理电路212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
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第一小区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频率和载波频率参数满足预设关系的小区;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PHY模块2123执行;
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AS模块2124执行;
当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驻留到第二小区。
可选地,处理电路212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进一步:
当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判断第三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第三小区为第一小区中除第二小区以外的一个小区。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AS模块2124执行。
可选地,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
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0,或者
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AS模块2124执行。
可选地,处理电路212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进一步:
判断第二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是否相同,当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相同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其中第一PLMN ID为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第二PLMN ID 为和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相等效的PLMN的ID。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 GSM AS模块2124执行。
可选地,处理电路212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进一步:
当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都不相同时,判断第二小区是否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当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AS模块2124执行。
可选地,第一通信网络为长期演进LTE网络,第二通信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或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200还可以执行图6所示的呼叫建立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收发器220,被配置为:
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第一通信网络,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LTE模块2122 触发收发器220执行;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包括载波频率参数;
向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MM模块2121触发收发器220执行;
处理电路212,处理电路212耦接到至少一个收发器220,处理电路212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
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第一小区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频率和载波频率参数满足预设关系的小区;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PHY模块2123执行;
驻留到第二小区,其中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AS模块 2124执行;
当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判断第三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第三小区为第一小区中除第二小区以外的一个小区;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AS模块2124执行;
当第三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重选到第三小区。
可选地,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
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0,或者
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当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AS模块2124执行。
可选地,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
根据保存的历史信息来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历史信息为终端设备在历史上驻留到第二小区时,通过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所获取的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信息。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AS模块2124执行。
可选地,处理电路212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进一步:
判断第二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是否相同,当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相同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其中第一PLMN ID为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第二PLMN ID 为和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相等效的PLMN的ID。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AS模块2124执行。
可选地,处理电路212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以进一步:
当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都不相同时,判断第二小区是否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当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时,触发驻留到第二小区的步骤。可选地,该步骤由处理器212中的GSM AS模块2124执行。
可选地,第一通信网络为长期演进LTE网络,第二通信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网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20)

1.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小区,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载波频率参数;
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包括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每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和所述载波频率参数都满足预设关系;
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当所述第二小区支持所述紧急呼叫业务时,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
向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
所述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是否相同,当所述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相同时,触发所述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PLMN ID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所述第二PLMN ID为和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相等效的PLMN的I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不支持所述紧急呼叫业务时,判断第三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所述第三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除所述第二小区以外的一个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0,或者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都不相同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是否为所述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当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时,触发所述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长期演进LTE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
6.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小区,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系统中的载波频率参数;
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每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和所述载波频率参数都满足预设关系;
驻留到第二小区,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当所述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判断第三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所述第三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除所述第二小区以外的一个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
当所述第三小区支持所述紧急呼叫业务时,重选到所述第三小区;
向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
所述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是否相同,当所述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相同时,触发所述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PLMN ID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所述第二PLMN ID为和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相等效的PLMN的I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0,或者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
根据保存的历史信息来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所述历史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历史上驻留到第二小区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所获取的所述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都不相同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是否为所述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当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时,触发所述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长期演进LTE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收发器,被配置为:
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载波频率参数;
向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收发器,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以:
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包括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每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和所述载波频率参数都满足预设关系;
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当所述第二小区支持所述紧急呼叫业务时,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
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以进一步: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 是否相同,当所述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相同时,触发所述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PLMN ID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所述第二PLMN ID为和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相等效的PLMN的ID。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以进一步:
当所述第二小区不支持所述紧急呼叫业务时,判断第三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所述第三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除所述第二小区以外的一个的小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0,或者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以进一步:
当所述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都不相同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是否为所述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当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时,触发所述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长期演进LTE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收发器,被配置为:
向第一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紧急呼叫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载波频率参数;
向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紧急呼叫;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收发器,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以:
对第一小区进行测量,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包括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每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和所述载波频率参数都满足预设关系;
驻留到第二小区,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当所述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时,判断第三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所述第三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除所述第二小区以外的一个小区;
当所述第三小区支持所述紧急呼叫业务时,驻留到所述第三小区;
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以进一步: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是否相同,当所述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相同时,触发所述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PLMN ID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的ID,所述第二PLMN ID为和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注册的PLMN相等效的PLMN的ID。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0,或者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当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允许紧急呼叫EC值为1,并且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类别不属于类别11-15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包括:
根据保存的历史信息来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其中所述历史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历史上驻留到第二小区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所获取的所述第二小区是否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以进一步:
当所述第二小区所属PLMN的ID和第一PLMN ID或第二PLMN ID都不相同时,判断所述第二小区是否为所述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当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中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时,触发所述驻留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长期演进LTE网络,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
CN201710109649.0A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8696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9649.0A CN108696853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2110264690.1A CN112995972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CT/CN2018/075796 WO2018153274A1 (zh) 2017-02-27 2018-02-08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9649.0A CN108696853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4690.1A Division CN112995972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6853A CN108696853A (zh) 2018-10-23
CN108696853B true CN108696853B (zh) 2021-02-26

Family

ID=632523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9649.0A Active CN108696853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2110264690.1A Active CN112995972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4690.1A Active CN112995972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8696853B (zh)
WO (1) WO20181532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213B (zh) * 2019-01-23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位置推荐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2153757B (zh) * 2019-06-29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788582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呼叫方法及其装置
CN113613232B (zh) * 2021-07-02 2022-07-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17730553A (zh) * 2021-11-01 2024-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受限服务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973272B (zh) * 2021-12-16 2022-05-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紧急呼叫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01537B (zh) * 2022-03-24 2022-08-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重定向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82327B2 (en) * 2009-03-13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search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0120689A2 (en) * 2009-04-14 2010-10-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emergency calls
WO2010146467A1 (en) * 2009-06-16 2010-12-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service unavailable through a network cell
WO2010146465A1 (en) * 2009-06-16 2010-12-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service unavailable through a network cell
CN101931927A (zh) * 2009-06-22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紧急呼叫的处理方法
CN101990184B (zh) * 2009-08-06 2014-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小区选择或者小区重选方法
CN102036317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小区选择或者小区重选方法
CN102209370B (zh) * 2010-03-31 2015-09-02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Lte多模终端在lte接入模式下发起电路域话音呼叫的方法
EP3053374A1 (en) * 2013-09-30 2016-08-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cedures for class-based measurements on multiple carriers
CN105376817B (zh) * 2015-10-09 2020-01-24 杭州字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sim_usim_uim卡移动设备全模锁网驻留待机方法
CN105554857A (zh) * 2016-01-27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选择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5972B (zh) 2022-05-13
WO2018153274A1 (zh) 2018-08-30
CN108696853A (zh) 2018-10-23
CN112995972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6853B (zh)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096232B2 (en) Enhancements to connection rejection procedures
TWI397339B (zh) 設定無線存取能力之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EP3493593A1 (e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ferring terminal path and controlling terminal state transition
TW201419894A (zh) 共存無線系統之間的系統間撥叫切換
US11382015B2 (e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twork ind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649828B1 (en) Handling a radio link problem of a secondary cell in dual connectivity
KR20120070523A (ko) Mtc 디바이스 또는 낮은 우선순위 디바이스에 대한 혼잡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장치
EP2947941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CN108541392B (zh) 用于小区选择的方法
US8971910B2 (en) Network elemen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2075093A (zh) 切换过程中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2011618A1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328453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寻呼
WO2022238226A1 (en) Method and ue for accessing slice-specific rach resources pool
CN111372289B (zh) 共享网络的重选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系统、存储介质
US20240089957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to support service based cell reselection
EP4210386A1 (en) Cell cam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4065483A1 (en) Method to improve emergency call continuity by allowing inbound mobility towards non-member csg cells
JP2021510993A (ja) セルアクセスプロシージャの改善
CN112291848A (zh) 一种终端能力配置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5309009B (zh)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和装置
WO202319324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 handover preparation in a l2 u2n relay case
WO2021159282A1 (zh) 指示信息发送方法、网络设备、通信装置和核心网设备
WO2020156887A1 (en) New radio - dual connectivity enhancements for l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