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233707A1 -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233707A1
WO2020233707A1 PCT/CN2020/091797 CN2020091797W WO2020233707A1 WO 2020233707 A1 WO2020233707 A1 WO 2020233707A1 CN 2020091797 W CN2020091797 W CN 2020091797W WO 2020233707 A1 WO2020233707 A1 WO 202023370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state
state information
network
tunnel
l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917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孙昌盛
杨柏明
王东
王凤梅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BR112021023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BR112021023164A2/pt
Priority to JP2021569049A priority patent/JP7282210B2/ja
Priority to EP20810143.6A priority patent/EP3958583A4/en
Priority to MX2021013979A priority patent/MX2021013979A/es
Priority to KR1020217039589A priority patent/KR102614809B1/ko
Publication of WO202023370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233707A1/zh
Priority to US17/532,932 priority patent/US20220086545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71Provisions for the electrical-optical laye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04L41/12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of virtualised topologies, e.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SDN] or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sation [NF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2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the monitoring system or the monitored elements being virtualised, abstracted or software-defined entities, e.g. SDN or NF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5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sed networks or elements, e.g. 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 or OpenFlow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04L41/5054Automatic deployment of services triggered by the service manager, e.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b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64Arbitration, scheduling 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3Provisions for forwarding or routing,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9Topology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6Packet switching, X.25, frame re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对IP网络和光网络统一管理,从而合理控制整网资源的使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Description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5月2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CN 201910426714.1、发明名称为“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一种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电信骨干网一般按照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和光网络分层规划、建设、管理。IP网络所在的层可以称为IP层,光网络所在的层可以称为光层。长期以来,IP层和光层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长期互不感知,独立发展。IP层可以作为光层的负载;光层可以作为IP层的管道。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依然继承了传统的分层思路,构建了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分别控制IP层动态网络和光层动态网络。
具体地,IP网络控制器通过边界网关协议-链路状态(border gateway protocol link-state,BGP-LS)等协议,收集IP层动态拓扑;通过路径计算单元协议(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rotocol,PCEP)等协议,计算和建立IP层隧道。光网络控制器通过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GMPLS)等协议,收集光层动态拓扑;通过PCEP和GMPLS等协议,计算和建立光层隧道。
在实际物理网络中,IP网络和光网络是一张连通的拓扑,承载的是基本相同的业务流量。通过两个网络控制器对一张网络分层管理,无法得到合理的通信隧道,可能导致保护失效、光层资源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对IP网络和光网络统一管理,从而合理控制整网资源的使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控制方法,通过将IP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和光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合并,由总控制器统一管理,便于总控制器合理规划路径,从而合理控制整网资源的使用,有利于解决保护失效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可选地,上述链路状态信息可以存储在链路状态数据库中,例如,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可以存储在第一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第二链路信息可以存储在第二链路状态数据库中。上述计算路径具体可以包括计算隧道路径,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IP网络的网络拓扑,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网络拓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包括:从IP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从光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可选地,上述IP网络控制器、光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可以是分开部署的,例如,部署在三个不同的设备中。在这种情况下,IP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以及光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之间需要部署扩展协议,以便总控制器获取链路状态信息和已有隧道信息、以及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获取各自的链路状态信息和各自对应层次的已有隧道信息。
可选地,上述IP网络控制器、光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可以部署在一起,例如,部署在同一个设备中。在这种情况下,IP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以及光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之间仅需要通过系统内部软件功能接口获取彼此的信息即可,无需再部署其他扩展协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包括: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隧道路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建立隧道。
具体地,总控制器在计算出隧道路径之后,需要将隧道路径的信息发送给网络(IP网络和光网络),保证网络和总控制器之间信息同步。可选地,若存在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总控制器可以将隧道路径分别发送给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由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分别建立各自的隧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已有隧道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包括: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计算隧道路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执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
进一步地,总控制器可以获取已有隧道信息,并结合已有隧道信息计算出新的隧道路径,对已有的隧道进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在IP网络控制器、光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可以是分开部署的情况下,该总控制器获取已有隧道信息,可以分别通过IP网络控制器获取IP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通过光网络控制器获取光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P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和光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可以统称为已有隧道信息,但本申请实施例对其名称不作限定。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IP网络的网络拓扑,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网络拓扑。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IP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从光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隧道路径;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建立隧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已有隧道信息;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计算所述隧道路径;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执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
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为通信芯片,通信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在另一种设计中,所述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发射机,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接收机。
第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及其各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互联网协议IP网络,由IP网元组成;光网络,由光网元组成;跨层链路,用于连接所述IP网元和所述光网元;总控制器,用于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IP网络的网络拓扑,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网络拓扑。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IP网络控制器,用于实时收集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并向所述总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光网络控制器,用于实时收集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并向所述总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总控制器具体用于:从IP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从光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总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隧道路径;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建立隧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总控制器还用于:获取已有隧道信息;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计算隧道路径;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执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其中,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另一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网络拓扑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的另一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现有的系统架构100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100可以理解为电信骨干网。图1所示的电信骨干网一般按照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和光网络分层规划、建设、管理。IP网络所在的层可以称为IP层,光网络所在的层可以称为光层。如图1所示,IP网络包括多个IP网元,光层可以包括多个光网元,IP网元和光网元通过跨层链路连接。
示例性地,上述IP网元可以为交换机、路由器、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GPRS业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ing node,SGSN),业务网关等,其中GPRS为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上述光网元可以为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设备、波分多路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WDM)设备等。若进一步将上述光网络划分为光层和电层,OTN设备可以部署在光网络的电层,WDM设备可以部署在光网络的光层。
长期以来,IP层和光层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长期互不感知,独立发展。IP层可以作为光层的负载;光层可以作为IP层的管道。换句话说,IP层的IP网元之间的长途连接,都是通过光层的光网元之间建立的隧道联系起来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依然继承了传统的分层思路,构建了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分别控制IP层动态网络和光层动态网络。
具体地,IP网络控制器通过边界网关协议-链路状态(border gateway protocol link-state, BGP-LS)等协议,收集IP层动态拓扑,具体可以获取IP层的链路状态信息,例如IP层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LSDB);通过路径计算单元协议(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rotocol,PCEP)等协议,计算和建立IP层隧道。光网络控制器通过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GMPLS)等协议,收集光层动态拓扑,具体可以获取光层的链路状态信息,例如光层的LSDB;通过PCEP和GMPLS等协议,计算和建立光层隧道。
示例性地,IP层隧道可以包括基于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DP)的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LSP)、基于资源预约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的LSP、基于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的LSP、静态LSP等。光层隧道可以包括光层的波长交换光网络(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WSON)隧道、电层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隧道等。
在本申请中,单层网络(IP网络或光网络)可以理解为点和线组成的图,图上的每根线都有对应的权重,一般采用LSDB来表示这样的加权有向图。这里的LSDB可以包括表示链路属性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权重、带宽、预留带宽、当前实际流量、剩余带宽、亲和属性、时延、丢包、抖动等各项链路属性。LSDB可以是动态实时刷新的,网络发生任何变化,例如,链路中断,通过配置改变了节点的属性,发放业务占用了剩余带宽等,LSDB都改变。即LSDB实时刷新,才能保证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根据LSDB计算的隧道路径正确有效。
上述亲和属性可以理解为链路的一种属性,假设有10条链路,其中5条链路的亲和属性被设置为红色,另外5条链路的亲和属性被设置为绿色。那么,在建立隧道时,IP网络控制器和/或光网络控制器可以设置隧道的亲和属性,例如要求隧道只能走红色的链路。这样,通过设置亲和属性,可以约束隧道的路径,限定其只能包括网络中一部分链路。
在实际物理网络中,IP网络和光网络是一张连通的拓扑,承载的是基本相同的业务流量。通过两个网络控制器对一张网络分层管理,无法得到最优的通信隧道,可能导致保护失效、光层资源浪费等问题。
针对保护失效的问题,示例性地,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光网元可以为IP网元提供单跳IP链路隧道。IP层隧道的主路径为:201—>203—>205—>207—>208,IP层隧道的备路径为:201—>203—>202—>204—>206—>207—>208。
从IP层来看,由于IP网元201和208下面没有光网元,即201—>203和207—>208的链路下面没有光层隧道,除了首尾两条链路之外,中间链路的主路径和备路径是分离的。但实际上,IP层隧道的主路径和备路径,在光层的某个网元上是共路的,如图2中的光网元209。换句话说,无论是主路径还是备路径,在光层都需要经过光网元209。若光网元209发生故障,则IP隧道的主路径和备路径都会故障,导致保护失效,无法进行数据传输。
针对光层资源浪费的问题,示例性地,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IP层隧道的路径为:301—>302—>303—>304—>305。从IP层来看,流量是直接从302传递至303的,但是在光层需要经过的路径为:302—>306—>307—>308—>303,由于在IP层303的下一跳节点为304,流量从303传递至304在光层需要经过的路径为:303—>308—>307—>304。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光层绕路,导致光层资源被浪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信道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对IP网络和光网络统一管理,从而合理控制整网资源的使用。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400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400可以包括:
1)IP网络,由IP网元组成,IP网元可以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2)光网络,由光网元组成,光网元可以为OTN设备、WDM设备等。
3)跨层链路,用于连接IP网元和光网元。
4)总控制器,用于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其中,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IP网络的链路状态,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该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光网络的链路状态;根据该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可选地,上述计算路径具体可以包括计算隧道路径。进一步地,总控制器可以根据计算出的隧道路径,建立隧道。总控制器还可以结合已有隧道信息和计算出的隧道路径,进行隧道重路由或隧道优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系统架构400还可以包括:
5)IP网络控制器,用于实时收集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并向总控制器发送第一链路状态信息;
6)光网络控制器,用于实时收集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并向总控制器发送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总控制器可以通过通信接口分别与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连接,并从IP网络控制器处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从光网络控制器处获取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可选地,IP网络控制器可以获取IP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光网络控制器可以获取光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进一步地,总控制器还可以通过通信接口分别从IP网络设备控制器处获取IP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从光网络设备控制器处获取光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IP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和光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统称为已有隧道信息,该总控制器可以根据已有隧道信息计算出新的隧道路径,对已有隧道进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
应理解,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例如,区分不同的链路状态信息等。示例性地,上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也可以称为IP层的链路状态信息、IP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或者其他名称,上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也可以称为光层的链路状态信息、光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或者其他名称,上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也可以称为总链路状态信息、跨层链路状态信息或者其他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IP网络控制器、光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可以是分开部署的,例如,部署在三个不同的设备中。在这种情况下,IP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以及光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之间需要部署扩展协议,以便总控制器获取链路状态信息和已有的隧道信息、以及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获取各自的链路状态信息和各自对应层次的已有隧道信息。
可选地,上述IP网络控制器、光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可以部署在一起,例如,部署在同一个设备中。在这种情况下,IP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以及光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之间仅需要通过系统内部软件功能接口获取彼此的信息即可,无需再部署其他扩展协议。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控制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系统架构400中,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系统架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可以由 上述系统架构400中的总控制器执行。
S510,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
S520,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
S530,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了IP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和光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即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是对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光网络的链路状态进行整合后得到的。基于该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进行路径规划,可以解决上述保护失效和光层资源浪费的问题。
例如,由于规划路径时既考虑到了IP层的链路状态,又考虑到了光层的链路状态,可以规划出在IP层和光层均不共路(即不存在共同的网元)的主路径和备路径,不会出现主路径和备路径在IP层不共路,但实际上在光层存在共路的情况,解决了保护失效的问题。以图2为例,若规划的主路径包括光网元209,那么在规划备路径时可以避开该光网元209。换句话说,规划备路径时需要避开主路径上的每一个网元,这样才不会导致保护失效。
又例如,由于规划路径时既考虑到了IP层的链路状态,又考虑到了光层的链路状态,规划出的路径包括IP层和光层的每一跳网元,不会存在光层绕路,解决了光层资源浪费的问题。以图3为例,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规划出的路径可以为:301—>302—>306—>307—>304—>305,这样才不会导致光层资源浪费。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控制方法,通过将IP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和光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合并,由总控制器统一管理,便于总控制器合理规划路径,从而合理控制整网资源的使用,有利于解决保护失效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可选地,上述链路状态信息可以存储在链路状态数据库中,例如,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可以存储在第一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第二链路信息可以存储在第二链路状态数据库中。上述计算路径具体可以包括计算隧道路径,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IP网络的网络拓扑,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网络拓扑。
具体而言,总控制器可以获取IP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即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光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即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然后将这二者整合到一起,获得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该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光网络的链路状态。
图6示出了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控制方法的网络拓扑的示意图。IP网络中包括PE1、PE2、PE3、PE4、P1、P2、P3以及P4共计八个IP网元,光网络中包括O1、O2、O3、O4、W1、W2、W3、W4、W5、W6以及W7共计十一个光网元。其中,PE1、PE2、PE3和PE4属于边缘设备,下面没有光网元,P1、P2、P3、P4与O1、O2、O3、O4一一对应,并通过跨层链路连接,具体的网络拓扑如图6所示,此处不再一一列举。针对图6所示的网络拓扑,第三链路信息具体可以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链路 类型 属性 管理位置
PE1—>P1 直连IP链路 耗时、剩余带宽、时延、亲和属性 总控制器
PE2—>P2 直连IP链路 耗时、剩余带宽、时延、亲和属性 总控制器
PE3—>P3 直连IP链路 耗时、剩余带宽、时延、亲和属性 总控制器
PE4—>P4 直连IP链路 耗时、剩余带宽、时延、亲和属性 总控制器
P1—>P2 已激活IP链路 耗时、剩余带宽、时延、亲和属性 总控制器
P1—>P3 已激活IP链路 耗时、剩余带宽、时延、亲和属性 总控制器
P1—>O1 层间链路 剩余带宽 总控制器
P2—>O2 层间链路 剩余带宽 总控制器
P3—>O3 层间链路 剩余带宽 总控制器
P4—>O4 层间链路 剩余带宽 总控制器
O1—>W1 OPS链路 剩余时隙 总控制器
O2—>W2 OPS链路 剩余时隙 总控制器
O3—>W3 OPS链路 剩余时隙 总控制器
O4—>W4 OPS链路 剩余时隙 总控制器
W1—>W5 OTS链路 剩余波长、耗时、时延 总控制器
W2—>W7 OTS链路 剩余波长、耗时、时延 总控制器
W3—>W6 OTS链路 剩余波长、耗时、时延 总控制器
W4—>W6 OTS链路 剩余波长、耗时、时延 总控制器
其中,直连IP链路是指直接通过一个物理光纤连接两个IP网元形成的链路。已激活IP链路是指通过光层的管道连接两个IP网元所形成的链路。应理解,已激活IP链路是针对两个IP网元之间的距离较大,无法直接通过一个光纤将这两个IP网元连接起来的情况。层间链路表示IP层和光层之间的链路,OPS链路为光物理段(optical physical section,OPS)链路,OTS链路为光传输段(optical transmission section,OTS)链路。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包括:从IP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从光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示例性地,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可以实时统计各自的链路状态信息,并通过扩展协议,将各自的链路状态信息上报给总控制器。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包括: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隧道路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建立隧道。
具体地,总控制器在计算出隧道路径之后,需要将隧道路径的信息发送给网络(IP网络和光网络),保证网络和总控制器之间信息同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隧道路径是从无到有计算出的隧道路径。可选地,若存在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总控制器可以将隧道路径分别发送给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由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分别建立各自的隧道。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已有隧道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包括: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计算隧 道路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执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
进一步地,总控制器可以获取已有隧道信息,并结合第三链路状态信息与已有隧道信息计算出隧道路径,对已有的隧道进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隧道路径是在已有隧道路径的基础之上计算出的更优的隧道路径。在IP网络控制器、光网络控制器和总控制器可以是分开部署的情况下,该总控制器获取已有隧道信息,可以分别通过IP网络控制器获取IP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通过光网络控制器获取光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P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和光网络的已有隧道信息可以统称为已有隧道信息,但本申请实施例对其名称不作限定。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业务请求(例如,虚拟私人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请求),并根据该业务请求,计算隧道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业务请求可以包括源宿请求,即请求建立一条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隧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业务请求可以包括保护请求,即请求针对一条业务开通保护路径(可以在开通工作路径的时候同时开通)。当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流量可以通过保护路径转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业务请求可以包括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请求,即对业务的约束,例如,请求开通一条100M带宽、时延为50ms以内的业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总控制器可以结合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和用户的需求,计算出合理的隧道路径,在合理控制整网资源的使用,解决保护失效以及资源浪费问题的同时,满足了用户需求,提高了系统效率。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下面将结合图7和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700。该装置700可以是总控制器,也可以是能够支持总控制器实现其功能的装置,例如是可以用于总控制器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装置700包括:获取单元710和处理单元720。
其中,获取单元710用于: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属性,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属性;
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属性和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属性;以及,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通过将IP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和光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合并,由总控制器统一管理,便于总控制器合理规划隧道路径,从而合理控制整网资源的使用,有利于解决保护失效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IP网络的网络拓扑,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网络拓扑。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710具体用于:从IP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 从光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隧道路径;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建立隧道。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获取已有隧道信息;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计算隧道路径;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执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7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7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总控制器,装置7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总控制器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7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总控制器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由通信接口替代,其它单元,如确定单元等可以由处理器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是电路、模块、总线、总线接口、收发器等可以实现通信功能的装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图7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对应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是该芯片的收发电路,在此不做限定。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装置800。该装置800包括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可选地,该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30。可选地,存储器830可以包括于处理器810中。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和存储器8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存储器830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810用于执行存储器830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其中,该通信接口820用于: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属性,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属性;该处理器8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属性和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属性;以及,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可选地,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IP网络的网络拓扑,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网络拓扑。
可选地,该通信接口820具体用于:从IP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从光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可选地,该处理器81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隧道路径;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建立隧道。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810还用于:获取已有隧道信息;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计算隧道路径;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执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
应理解,装置8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总控制器,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实施例中与总控制器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存储器8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处理器8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处理器8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处理器810用于执行上述与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装置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方法步骤和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实施例的步骤及组成。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引用,例如方法实施例之间的方法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和方法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 一种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
    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IP网络的网络拓扑,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网络拓扑。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从IP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
    从光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隧道路径;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建立隧道。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已有隧道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计算隧道路径;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执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
  6.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IP网络的网络拓扑,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网络拓扑。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从IP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
    从光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隧道路径;
    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建立隧道。
  10.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已有隧道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计算隧道路径;
    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执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
  11. 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互联网协议IP网络,由IP网元组成;
    光网络,由光网元组成;
    跨层链路,用于连接所述IP网元和所述光网元;
    总控制器,用于获取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用于表示光网络的链路状态;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确定第三链路状态信息,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和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路径。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P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IP网络的网络拓扑,所述光网络的链路状态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网络拓扑。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IP网络控制器,用于实时收集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并向所述总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
    光网络控制器,用于实时收集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并向所述总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所述总控制器具体用于:
    从所述IP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
    从所述光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计算隧道路径;
    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建立隧道。
  15.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已有隧道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链路状态信息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计算隧道路径;
    根据所述隧道路径和所述已有隧道信息,执行隧道重路由和/或隧道优化。
  16. 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18.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0/091797 2019-05-22 2020-05-22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233707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R112021023164A BR112021023164A2 (pt) 2019-05-22 2020-05-22 Método de controle de rede, aparelho, e sistema
JP2021569049A JP7282210B2 (ja) 2019-05-22 2020-05-22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EP20810143.6A EP3958583A4 (en) 2019-05-22 2020-05-22 METHOD, APPARATUS AND NETWORK CONTROL SYSTEM
MX2021013979A MX2021013979A (es) 2019-05-22 2020-05-22 Metodo, aparato y sistema de control de red.
KR1020217039589A KR102614809B1 (ko) 2019-05-22 2020-05-22 네트워크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7/532,932 US20220086545A1 (en) 2019-05-22 2021-11-22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6714.1 2019-05-22
CN201910426714.1A CN111988682B (zh) 2019-05-22 2019-05-22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532,932 Continuation US20220086545A1 (en) 2019-05-22 2021-11-22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33707A1 true WO2020233707A1 (zh) 2020-11-26

Family

ID=73437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91797 WO2020233707A1 (zh) 2019-05-22 2020-05-22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86545A1 (zh)
EP (1) EP3958583A4 (zh)
JP (1) JP7282210B2 (zh)
KR (1) KR102614809B1 (zh)
CN (1) CN111988682B (zh)
BR (1) BR112021023164A2 (zh)
MX (1) MX2021013979A (zh)
WO (1) WO20202337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8497B (zh) * 2019-06-19 2023-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管理及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7294A (zh) * 2008-09-19 201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层网络资源优化方法、系统及直达光路服务器
CN103491002A (zh) * 2013-08-19 2014-01-01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ip链路的链路开销值的方法及系统
US9369785B1 (en) * 2014-12-18 2016-06-14 Juniper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controller for routing / switching network and underlying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CN106850424A (zh) * 2015-12-07 2017-06-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ip层路径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92733A (zh) * 2016-11-21 2018-05-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网络与光传送网络融合的路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140949A1 (en) * 2016-06-16 2019-05-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th determ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4841C (zh) * 2006-06-02 2009-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域路由计算方法和系统
JP4820343B2 (ja) * 2007-08-15 2011-11-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Ipルーティング安定化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境界ルータ
US9178796B2 (en) 2013-06-28 2015-11-03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layer stateful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architecture
US9258238B2 (en) * 2013-08-30 2016-02-09 Juniper Networks, Inc. Dynamic end-to-end network path setup across multiple network layers
US20160241469A1 (en) * 2013-10-21 2016-08-18 Nec Corporation Multi-layer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3746841A (zh) * 2013-12-30 201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恢复的方法及控制器
US9497521B2 (en) * 2014-04-30 2016-11-15 Ciena Corporation Opportunity based path compu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in constraint-based routing
CN106471779B (zh) * 2015-04-17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网络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9005473B (zh) * 2017-06-07 2021-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选择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463325B2 (en) * 2017-06-28 2022-10-04 Ciena Corporation Multi-layer optical network management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and visualizations
US10687130B2 (en) * 2018-06-11 2020-06-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7294A (zh) * 2008-09-19 201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层网络资源优化方法、系统及直达光路服务器
CN103491002A (zh) * 2013-08-19 2014-01-01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ip链路的链路开销值的方法及系统
US9369785B1 (en) * 2014-12-18 2016-06-14 Juniper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controller for routing / switching network and underlying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CN106850424A (zh) * 2015-12-07 2017-06-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ip层路径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140949A1 (en) * 2016-06-16 2019-05-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th determ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8092733A (zh) * 2016-11-21 2018-05-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网络与光传送网络融合的路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8682B (zh) 2022-11-04
JP7282210B2 (ja) 2023-05-26
CN111988682A (zh) 2020-11-24
JP2022533224A (ja) 2022-07-21
US20220086545A1 (en) 2022-03-17
KR20220003611A (ko) 2022-01-10
EP3958583A4 (en) 2022-06-15
EP3958583A1 (en) 2022-02-23
BR112021023164A2 (pt) 2022-01-04
KR102614809B1 (ko) 2023-12-15
MX2021013979A (es)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94068A1 (en) Flow entry gen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561028B (zh) 一种基于流量工程选择传输路径的方法和设备
US788967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layer network routing
CN111492627B (zh) 为不同应用建立不同隧道的基于控制器的服务策略映射
JP6117911B2 (ja) 802.1aqのための3段折り返しclosの最適化
US9491086B2 (en) Distributed network plan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574639A (zh) Evpn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60087873A1 (en)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US800032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nouncing traffic engineering parameters of composite transport groups
CN106471779B (zh) 一种虚拟网络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3416028B (zh) 用于在内部网关协议和/或内部网关协议‑流量工程中公告复合链路的系统和方法
US889729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traffic engineering interworking
CN111385198B (zh) 路径确定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20090103533A1 (en) Method, system and node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identifier mapping relationship
CN109672621B (zh) 一种为vpn业务选择传输路径的方法和设备
CN108141392A (zh) 伪线负载分担的方法和设备
JP2007097011A (ja) 通信システム、伝送装置及び予約帯域設定方法
WO2020233707A1 (zh)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295623B1 (en) Transport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 zero configuration adjacency via packet snooping
CN101030917B (zh) 一种在vlan接口上实现mpls te的方法及装置
CN114745227B (zh) 基于FlexE和SPN技术的电力业务网络切片时延计算方法及装置
WO2012106930A1 (zh) 一种生成虚拟专用网转发表项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57234A1 (ja)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8120194A1 (zh) 一种生成波长路由网络拓扑方法和装置
WO2022199276A1 (zh) 业务保护方法及网络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81014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156904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81014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11118

REG Reference to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BR

Ref legal event code: B01A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210231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1703958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K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210231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2

Effective date: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