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077496A1 - 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077496A1
WO2020077496A1 PCT/CN2018/110266 CN2018110266W WO2020077496A1 WO 2020077496 A1 WO2020077496 A1 WO 2020077496A1 CN 2018110266 W CN2018110266 W CN 2018110266W WO 2020077496 A1 WO2020077496 A1 WO 2020077496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path
switch
ch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1102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黄腾飞
俞泉
朱松
范保民
王爱猛
姜波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8800945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25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0266 priority patent/WO2020077496A1/zh
Publication of WO2020077496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077496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3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 H04B1/405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with multiple discrete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第一FEM、第二FEM、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天线切换开关、芯片;第一天线与第一FEM的公共端连接,第一FEM的接收端与芯片的第一接收端连接,第一FEM的发射端与芯片的第一发射端连接;第二天线与第二FEM的公共端连接,第二FEM的第一端与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第三天线与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三触点与芯片的第二端连接,天线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芯片的控制端连接;芯片控制天线切换开关导通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以提高采用MIMO传输信号的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

Description

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指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分别使用多根天线实现多发多收,以提升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并行传输路径的数量,从而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升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
目前,为了提高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采用MIMO技术进行信号传输。即,WiFi设备和终端设备分别使用多根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当终端设备移动到某些位置时,可能会使WiFi设备的多根天线与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近似相同,即WiFi设备的多根天线与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MIMO吞吐方向近似相同,导致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无法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进而致使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恶化,用户体验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以使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天线切换开关、芯片;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一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一发射端连接;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三触点与所述芯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
当上述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时,通过上述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第三天线的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形成射频通路的路径。这样,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天线至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与第一终端设备的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至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近似相同(即MIMO吞吐方向近似相同)时,芯片可以通过控制天线切换开关从当前导通的 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到另外一个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上,以使用另一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改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时所使用的两个天线的位置关系,进而达到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即MIMO吞吐方向),以使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连接方式,通过第三天线新增一条射频接收通路,具体地:
第一种方式: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可以与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连接。
第二种方式: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收发端。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可以与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连接。
第三种方式:当终端设备采用半双工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收发端。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可以与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连接。
通过上述任一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接收通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接收信号的吞吐率。
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连接方式,通过第三天线新增一条射频发送通路,具体地:
第一种方式: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可以与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连接。
第二种方式: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收发端。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可以与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连接。
第三种方式:当终端设备采用半双工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收发端。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连接。
通过上述任一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发送通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发送信号的吞吐率。
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上述任一方式实现新增一条射频通路时,第一终端设备的芯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自动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在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之间进行切换,具体地:
例如,所述芯片可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
或者,所述芯片可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并根据所 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吞吐率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
或者,所述芯片可以在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低于预设吞吐率时,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其中,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或者,所述芯片可以在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其中,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芯片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天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与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近似相同(即MIMO吞吐方向相近)时,自动控制天线切换开关切换到另外一个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从而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的位置关系,进而达到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即改善MIMO吞吐方向),以使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三射频前端模组;其中,所述第三天线通过所述第三射频前端模组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第三天线传输的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以提升该天线的传输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包括:
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然后,通过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二信号。
例如,当上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均为射频接收通路时,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二信号。当上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均为射频发送通路时,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二信号。
可选的,芯片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控制天线切换开关导通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中哪个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具体地:
例如:芯片可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或者,芯片可以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并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 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或者,芯片可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并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吞吐率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或者,芯片可以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并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低于预设吞吐率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片在确定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例如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后,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
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加赘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通信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二信号。
例如,当上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均为射频接收通路时,所述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二信号。当上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均为射频发送通路时,所述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二信号。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获取模块和第一确定模块。
其中,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或者,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或者,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吞吐率最优的天线对应的 射频通路。
或者,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低于预设吞吐率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其中,第二确定模块可以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确定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所述第二天线或者所述第三天线。
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通信装置,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加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发送器;所述接收器和所述发送器均耦合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接收器的接收动作,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发送器的发送动作;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指令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的单元、模块或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一个模块,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的芯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芯片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通过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第三天线,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形成射频通路的路径。这样,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天线至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与第一终端设备的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至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近似相同(即MIMO吞吐方向近似相同)时,芯片可以通过控制天线切换开关从当前导通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到另外一个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上,以使用另一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改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时所使用的两个天线的位置关系,进而达到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即MIMO吞吐方向),以使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IMO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天线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前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采用MIMO技术进行信号传输。即,WiFi设备和终端设备分别使用多根天线实现多发多收。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IMO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WiFi设备作为发送设备、终端设备作为接收设备为例,假定,WiFi设备设置有两根发送天线,分别为TX1和TX2,终端设备设置有两根接收天线,分别为RX1和RX2。
在该场景下,WiFi设备(即发送设备)的一根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可以发送到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的两根接收天线上,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的一根接收天线可以接收WiFi设备(即发送设备)的两根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即,WiFi设备(即发送设备)和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之间存在四条传输路径,分别为:
(1)发送天线TX1至接收天线RX1的传输路径h 11
(2)发送天线TX2至接收天线RX1的传输路径h 12
(3)发送天线TX1至接收天线RX2的传输路径h 21
(4)发送天线TX2至接收天线RX2的传输路径h 22
假设WiFi设备(即发送设备)输入两根发送天线的信号(简称:输入信号)分别为 x 1和x 2,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通过两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简称:输出信号)分别为y 1和y 2,则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以及传输路径的关系如下述公式(1)所示:
Figure PCTCN2018110266-appb-000001
根据公式(1)所示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和传输路径的关系,可以得出输出信号矩阵Y与输入信号矩阵X和信道矩阵H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可以如下述公式(2)所示:
Y=HX+n  (2)
其中,n为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的噪声,
Figure PCTCN2018110266-appb-000002
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根据输出信号矩阵Y与输入信号矩阵X和信道矩阵H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解调WiFi设备(即发送设备)所发送的信号X,具体地:
首先,对信道矩阵H求逆,得到信道矩阵H的逆矩阵H -1,H -1可以如下述公式(3)所示:
Figure PCTCN2018110266-appb-000003
然后,将公式(2)的两边同时左乘H -1,得到下述公式(4)
H -1Y=H -1HX+H -1n  (4)
根据上述公式(4)即可得到WiFi设备(即发送设备)所发送的信号X,具体如下述公式(5)所示:
X=H -1Y-H -1n  (5)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天线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与WiFi设备在通信过程中可能会移动,当终端设备移动到某些位置(例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可能会使WiFi设备的两根天线与终端设备的两根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近似相同。即WiFi设备的两根天线与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MIMO吞吐方向近似相同。
仍然以WiFi设备为发送设备,终端设备为接收设备为例,当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移动到某些位置(例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发送天线TX1至接收天线RX1的传输路径h 11与发送天线TX2至接收天线RX1的传输路径h 12近似相同,发送天线TX1至接收天线RX2的传输路径h 21与发送天线TX2至接收天线RX2的传输路径h 22近似相同。即,h 11≈h 12,h 21≈h 22
在该场景下,若WiFi设备(即发送设备)仍然采用MIMO技术向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发送信号,即通过两根发送天线向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发送输入信号矩阵X,则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在根据输出信号矩阵Y与输入信号矩阵X和信道矩阵H之间的关系求解输入信号矩阵X时,会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h 11≈h 12、h 21≈h 22,导致求解H -1时,公式(3)中左边因数
Figure PCTCN2018110266-appb-000004
的取值为无穷大,致使所得到的H -1无穷大。基于该无穷大的H -1,终端设备(即接收设备)使用公式(5)无法正常解调出输入信号矩阵X,导致信号传输失败。
因此,在上述场景中,WiFi设备不再采用MIMO技术向终端设备发送输入信号,即 不再使用两根发送天线向终端设备发送不同的输入信号(例如使用TX1发送x 1、使用TX2发送x 2),而是使用两根发送天线向终端设备发送同一输入信号(例如使用TX1和TX2发送x 1)。反之,终端设备也不再采用MIMO技术向WiFi设备发送输入信号。这种方式会导致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从2×2退化成1×1,进而致使WiFi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恶化,用户体验较低。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避免出现该终端设备的天线与其他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近似相同的情况,以使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穿戴设备、WiFi设备等。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WiFi设备的天线与终端设备的通信场景,还可以适用于任一两个终端设备之间采用MIMO技术进行通信的场景。
下面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为例,结合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概念或者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说明和介绍:
1、芯片,可以为任一具有收发功能的芯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也可以称为收发芯片,或者,WiFi芯片。本申请实施例对芯片的具体称呼不进行限定。
2、射频(radio frequency,RF)前端模组(front end module,FEM),位于芯片和天线之间,用于对天线传输的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以提升该天线的传输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使用FEM表示射频前端模组,如何简称射频前端模组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影响。下述实施例均以FEM表示射频前端模组为例进行说明。
3、天线切换开关,可以为任一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切换的开关,例如:单刀双掷开关(single pole double throw,SPDT)。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第一FEM、第二FEM、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天线切换开关、芯片;
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FEM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FEM的接收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一接收端RX0连接,所述第一FEM的发射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一发射端TX0连接;其中,第一天线至芯片的第一接收端RX0之间的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一射频接收通路,用于接收信号,第一天线至芯片的第一发射端TX0之间的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一射频发送通路,用 于发送信号。可以理解,第一射频接收通路可以包括第一天线,也可以不包括第一天线。相应地,第一射频发送通路可以包括第一天线,也可以不包括第一天线。
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FEM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FEM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三触点与所述芯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芯片的控制端连接;其中,第二天线至芯片的第二端之间的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通路,即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第三天线至芯片的第二端之间的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三射频通路,即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可以理解,第二射频通路可以包括第二天线,也可以不包括第二天线。相应地,第三射频发送通路可以包括第三天线,也可以不包括第三天线。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射频通路与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含义相同,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区分。第三射频通路与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含义相同,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区分。
所述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即,使用第二射频通路或第三射频通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可以理解,当天线切换开关导通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时,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为关断状态,即第三天线至芯片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射频通路为断开状态。当天线切换开关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时,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为关断状态,即第二天线至芯片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射频通路为断开状态。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除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外,还新增了第三天线。该第三天线可以位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也可以位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某一天线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对该三个天线的位置关系不限定。通过第三天线,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通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可以控制天线切换开关导通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以使用使用第二射频通路或第三射频通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这里所说的第二射频通路和第三射频通路可以为接收通路,也可以为发送通路。通过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通路的方式,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天线至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与第一终端设备的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至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近似相同(即MIMO吞吐方向近似相同)时,芯片可以通过控制天线切换开关,从当前导通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到另外一个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上,以使用另一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改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时所使用的两个天线的位置关系,进而达到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即MIMO吞吐方向),以使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当上述第二射频通路和第三射频通路均为射频接收通路时,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连接方式实现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接收通路,具体地:
第一种方式: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FEM 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FEM的接收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FEM的发射端可以与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连接。
即,第三天线通过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连接,第二天线依次通过第二FEM的接收端、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连接。此时,第二天线至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之间的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发射通路,第二天线至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之间的第二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接收通路,第三天线至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之间的第三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三射频接收通路。也就是说,通过第三天线,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接收通路。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信号时,芯片可以通过第一射频接收通路接收第一信号。芯片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二信号,即在第二射频接收通路和第三射频接收通路之间选择一条射频接收通路接收第二信号。例如,第一信号为y 1,第二信号为y 2
第二种方式: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FEM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FEM的接收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收发端TRX。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FEM的发射端可以与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连接。
即,第三天线通过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收发端TRX连接,第二天线依次通过第二FEM的接收端、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收发端TRX连接。此时,第二天线至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之间的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发射通路,第二天线至芯片的收发端TRX之间的第二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接收通路,第三天线至芯片的收发端TRX之间的第三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三射频接收通路。也就是说,通过第三天线,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接收通路。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信号时,芯片可以通过第一射频接收通路接收第一信号。芯片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二信号,即在第二射频接收通路和第三射频接收通路之间选择一条射频接收通路接收第二信号。例如,第一信号为y 1,第二信号为y 2
第三种方式: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半双工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第二FEM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FEM的发射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收发端TRX。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FEM的接收端可以与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连接。
即,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半双工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时,第三天线通过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收发端TRX连接,第二天线依次通过第二FEM的发射端、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收发端TRX连接。此时,第二天线至芯片的收发端TRX之间的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发射通路,第二天线至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之间的第二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接收通路,第三天线至芯片的收发端TRX之间的第三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三射频接收通路。也就是说,通过第三天线,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接收通路。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信号时,芯片可以通过第一射频接收通路接收第一信号。芯片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以在第二射频接收通路和第三射频接收通路之间选择一条射频接收 通路接收第二信号。例如,第一信号为y 1,第二信号为y 2
需要说明的是,若芯片通过控制天线切换开关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二信号,即使用第三射频接收通路接收第二信号,在该场景下,虽然第二天线通过第二FEM的接收端接入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但是该第二射频接收通路所接收到的信号并不被芯片接受和使用。
通过上述任一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接收通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接收信号的吞吐率。
当上述第二射频通路为和第三射频通路均为射频发送通路时,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连接方式实现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发送通路,具体地:
第一种方式: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FEM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FEM的发射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FEM的接收端可以与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连接。
即,第三天线通过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第二天线依次通过第二FEM的发射端、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连接。此时,第二天线至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之间的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接收通路,第二天线至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之间的第二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发送通路,第三天线至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之间的第三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三射频发送通路。也就是说,通过第三天线,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发送通路。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信号时,芯片可以通过第一射频发送通路发送第一信号。芯片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二信号,即在第二射频发送通路和第三射频发送通路之间选择一条射频发送通路发送第二信号。例如,第一信号为x 1,第二信号为x 2
第二种方式: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FEM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FEM的发射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收发端TRX。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FEM的接收端可以与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连接。
即,第三天线通过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收发端TRX,第二天线依次通过第二FEM的发射端、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收发端TRX连接。此时,第二天线至芯片的第二接收端RX1之间的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接收通路,第二天线至芯片的收发端TRX之间的第二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发送通路,第三天线至芯片的收发端TRX之间的第三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三射频发送通路。也就是说,通过第三天线,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发送通路。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信号时,芯片可以通过第一射频发送通路发送第一信号。芯片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二信号,即在第二射频发送通路和第三射频发送通路之间选择一条射频发送通路发送第二信号。例如,第一信号为x 1,第二信号为x 2
第三种方式: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半双工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第二FEM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FEM的接收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收发端TRX。在该实现方式下,所述第二FEM的发射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连接。
即,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半双工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时,第三天线通过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收发端TRX连接,第二天线依次通过第二FEM的接收端、天线切换开关与芯片的收发端TRX连接。此时,第二天线至芯片的收发端TRX之间的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接收通路,第二天线至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之间的第二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二射频发送通路,第三天线至芯片的收发端TRX之间的第三射频通路可以称为第三射频发送通路。也就是说,通过第三天线,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发送通路。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信号时,芯片可以通过第一射频发送通路发送第一信号。芯片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以在第二射频发送通路和第三射频发送通路之间选择一条射频发送通路发送第二信号。例如,第一信号为x 1,第二信号为x 2
需要说明的是,若芯片通过控制天线切换开关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二信号,即使用第三射频发送通路发送第二信号,在该场景下,虽然第二天线通过第二FEM的发射端接入芯片的第二发射端TX1,但是该第二射频发送通路并不被芯片使用。
通过上述任一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发送通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发送信号的吞吐率。
当第一终端设备采用上述任一方式实现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通路(例如射频发送通路或射频接收通路)时,芯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自动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在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之间进行切换,具体地:
例如,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芯片可以实时的或周期性的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中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示例性的,以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为例,芯片可以获取使用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的信号,并将该信号的质量(例如,该信号的信噪比,或者,该信号的丢包率等)作为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然后,芯片可以向天线切换开关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天线切换开关从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至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即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关断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获取使用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的信号,并将该信号的质量作为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最后,芯片可以对比两个天线的信号质量,信号质量越优,说明该天线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受第一天线与第二终端设备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的干扰越小,即,第一天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与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中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相差较多(即MIMO吞吐方向相差较多)。此时,第一终端设备驻留在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上,可以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即改善MIMO吞吐方向),以使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 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再例如,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芯片可以在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其中,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上述预设阈值的大小具体可以根据传输需求确定。
示例性的,以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为例,芯片可以获取使用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的信号,并将该信号的质量(例如,该信号的信噪比,或者,该信号的丢包率等)作为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此时,若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说明该第二天线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受第一天线与第二终端设备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的干扰较大,即,第一天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与第二天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相近(即MIMO吞吐方向相近)。在这种情况下,芯片可以向天线切换开关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天线切换开关从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上,以使用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即改善MIMO吞吐方向),以使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再例如,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芯片可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并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吞吐率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示例性的,以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为例,芯片可以获取第二天线的吞吐率(也可以称为信号传输速率)。然后,芯片可以向天线切换开关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天线切换开关从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至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即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关断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获取第三天线的吞吐率。可以理解,上述芯片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方式,获取上述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的吞吐率,例如,基于信号传输时的丢包率等,对此不再加以赘述。最后,芯片可以对比两个天线的吞吐率,吞吐率越优,说明该天线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受第一天线与第二终端设备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的干扰越小,即,第一天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与吞吐率最优的天线(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相差较多(即MIMO吞吐方向相差较多)。此时,第一终端设备驻留在吞吐率最优的天线上,可以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即改善MIMO吞吐方向),以使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再例如,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芯片可以在当前 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低于预设吞吐率时,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其中,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上述预设吞吐率的大小具体可以根据传输需求确定。
示例性的,以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为例,芯片可以获取第二天线的吞吐率。此时,若第二天线的吞吐率低于预设吞吐率,说明该第二天线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受第一天线与第二终端设备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的干扰较大,即,第一天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与第二天线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相近(即MIMO吞吐方向相近)。在这种情况下,芯片可以向天线切换开关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天线切换开关从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上,以使用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与其他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即改善MIMO吞吐方向),以使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虽然上述示例均以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为例,对芯片如何在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之间切换进行了说明和介绍。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时,芯片也可以采用前述所述的任一方式,在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之间切换,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距离越近,越容易出现第一终端设备的天线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近似相同的情况。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芯片还可以在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时,再通过上述任一方式判断是否需要在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之间切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节省芯片的功耗。
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均以第三天线直接与天线切换开关连接为例介绍和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FEM。其中,所述第三天线通过所述第三FEM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第三天线传输的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以提升该天线的传输效率。具体实现时,当第三天线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一条新增的射频接收通路时,第三天线可以与第三EFM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三FEM的接收端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当第三天线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一条新增的射频发送通路时,第三天线可以与第三EFM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三FEM的发射端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不限定上述第一FEM、第二FEM、第三FEM的结构和组成,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种FEM。例如,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前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FEM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和开关等,各器件的连接关系可以如图11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FEM结构并不构成对FEM的限定,可以 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例如,当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无需提升某一天线的发射能力时,可以为该天线连接不包括PA的FEM。当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无需提升某一天线的接收能力时,可以为该天线连接不包括LNA的FEM。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也不限定上述芯片的结构和组成,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种具有收发功能芯片。例如,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芯片可以包括: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等,各部分所包括的器件,以及各器件的连接关系可以如图1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是以一路发射和一路接收为例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并不构成对芯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例如,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接口,以及,实现存储等功能的部件或电路等。或者,该芯片的功能可以有多颗芯片实现,比如基带部分可能有另外一颗芯片来实现,射频可以拆分成2.4G射频、5G射频等。另外,芯片所包括的发射路径和接收路径的数量具体实现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第三天线,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形成射频通路的路径。这样,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天线至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与第一终端设备的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至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近似相同(即MIMO吞吐方向近似相同)时,芯片可以通过控制天线切换开关,从当前导通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到另外一个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上,以使用另一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改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时所使用的两个天线的位置关系,进而达到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即MIMO吞吐方向),以使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是以一个第一天线、一个第二天线、一个第三天线为例的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实现时,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适当增加第一天线、第二条线、第三天线的数量,以及,天线切换开关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即,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两个天线进行通信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适用于采用更多天线进行通信的第一终端设备,对此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前述实施例所涉及的芯片。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S102、通过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二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可以控制天线切换开关导通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以使用使用第二射频通路或第三射频通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 号传输。这里所说的第二射频通路和第三射频通路可以为接收通路,也可以为发送通路。通过为第一终端设备新增一条射频通路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的芯片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天线至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与第一终端设备的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至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近似相同(即MIMO吞吐方向近似相同)时,通过控制天线切换开关从当前导通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到另外一个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上,以使用另一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改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时所使用的两个天线的位置关系,进而达到改善第一终端设备的两个天线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同一天线的传输路径(即MIMO吞吐方向),以使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采用MIMO技术传输信号,提高了第一终端设备(例如WiFi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吞吐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例如,芯片可以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从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上,以使用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二信号。或者,芯片可以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从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切换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上,以使用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二信号。
当上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均为射频接收通路时,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二信号。当上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均为射频发送通路时,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二信号。
可选的,芯片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控制天线切换开关导通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中哪个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具体地:
例如:芯片可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或者,芯片可以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并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或者,芯片可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并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吞吐率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或者,芯片可以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并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低于预设吞吐率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片在确定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例如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后,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芯片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一个模块,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控制模块11和传输模块12。
控制模块11,用于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传输模块12,用于通过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二信号。
例如,当上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均为射频接收通路时,所述传输模块12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二信号。当上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和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均为射频发送通路时,所述传输模块12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第二信号。
继续参照图14,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3和第一确定模块14。
其中,获取模块13,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11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第一确定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或者,获取模块13,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11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第一确定模块14,用于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或者,获取模块13,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11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第一确定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吞吐率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或者,获取模块13,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11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第一确定模块14,用于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低于预设吞吐率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继续参照图14,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模块 15。其中,第二确定模块15可以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11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确定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所述第二天线或者所述第三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芯片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控制模块实际实现时可以为发送器,传输模块实际实现时可以为收发器,还可以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而其他模块可以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获取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模块的功能。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1(例如CPU)、存储器32、接收器33、发送器34;接收器33和发送器34均耦合至处理器31,处理器31控制接收器33的接收动作、处理器31控制发送器34的发送动作;存储器3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2中可以存储各种指令,以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申请的方法步骤。可选的,本申请涉及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35、通信总线36以及通信端口37。接收器33和发送器34可以集成在终端设备的收发信机中,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上独立的收发天线。通信总线36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上述通信端口37用于实现终端设备与其他外设之间进行连接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存储器3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31执行指令时,指令使终端设备的处理器3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动作,使接收器33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接收动作,使发送器34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发送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正如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手机、平板电脑、PDA等具有拍照功能的设备,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6,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10、存储器1120、输入单元1130、显示单元1140、传感器1150、音频电路11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 WiFi)模块1170、处理器1180、以及电源1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6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6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18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1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130可包括触控面板1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132。触控面板11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131上或在触控面板1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131。除了触控面板1131,输入单元1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1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1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1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131可覆盖于显示面板1141之上,当触控面板1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6中,触控面板1131与显示面板1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 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131与显示面板11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141的亮度,光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160、扬声器1161以及传声器11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161,由扬声器1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1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6示出了WiFi模块1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1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1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1200,该摄像头可以为前置摄像头,也可以为后置摄像头。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GPS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天线,但这些天线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天线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天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天线,类似地,第二天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天线。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FEM,但这些FEM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FEM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FEM也可以被称为第二FEM,类似地,第二FEM也可以被称为第一FEM。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 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30)

  1. 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天线切换开关、芯片;
    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一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一发射端连接;
    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三触点与所述芯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芯片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或所述芯片的收发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收发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或所述芯片的收发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二接收端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接收端,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为所述芯片的收发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的发射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二发射端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三射频前端模组;
    所述第三天线通过所述第三射频前端模组与所述天线切换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
  12.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具体用于在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13.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并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吞吐率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
  14.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具体用于在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低于预设吞吐率时,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进行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15. 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通过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二信号。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
    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
    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
    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吞吐率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
    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低于预设吞吐率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 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20. 根据权利要求15-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所述第二天线或者所述第三天线。
  21. 根据权利要求15-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二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二信号。
  22. 一种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传输第二信号。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三天线的信号质量,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信号质量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25.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吞吐率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吞吐率,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吞吐率最优的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
  26.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获取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吞吐率低于预设吞吐率时,确定控制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导通另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三天线,或者,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第三天线、所述另一天线为第二天线。
  27. 根据权利要求22-2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向天线切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之前,确定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所述天线切换开关当前导通的射频通路对应的天线为所述第二天线或者所述第三天线。
  28. 根据权利要求22-2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具体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一信号,并通过导通的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或导通的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射频通路接收第二信号。
  29.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者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者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芯片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18/110266 2018-10-15 2018-10-15 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0077496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80094530.3A CN112262532B (zh) 2018-10-15 2018-10-15 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CT/CN2018/110266 WO2020077496A1 (zh) 2018-10-15 2018-10-15 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0266 WO2020077496A1 (zh) 2018-10-15 2018-10-15 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77496A1 true WO2020077496A1 (zh) 2020-04-23

Family

ID=70282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8/110266 WO2020077496A1 (zh) 2018-10-15 2018-10-15 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2532B (zh)
WO (1) WO20200774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8140A (zh) * 2021-05-06 2021-08-17 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和一种虚拟现实系统
CN113472386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448465A (zh) * 2022-02-25 2022-05-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704A (zh) * 2008-04-22 2009-10-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
CN103179361A (zh) * 2011-12-26 2013-06-26 索尼公司 接收装置和图像显示设备
CN104954040A (zh) * 2015-06-10 2015-09-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天线使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7061756A2 (ko) * 2015-10-05 2017-04-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18119884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天线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及智能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35387U (zh) * 2017-06-05 2018-01-02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wifi天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704A (zh) * 2008-04-22 2009-10-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
CN103179361A (zh) * 2011-12-26 2013-06-26 索尼公司 接收装置和图像显示设备
CN104954040A (zh) * 2015-06-10 2015-09-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天线使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7061756A2 (ko) * 2015-10-05 2017-04-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18119884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天线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及智能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2532B (zh) 2021-08-31
CN112262532A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0101B (zh) 天线关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0019942A1 (zh) 射频系统及相关产品
CN107896119B (zh) 天线共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CN109691200B (zh) 带宽部分bwp的激活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634785B (zh) WiFi系统、路由器和移动终端
WO2020077496A1 (zh) 增加射频通路改善mimo吞吐方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92427B (zh) 通信流程处理方法及终端
JP6754003B2 (ja)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送信方法、受信ネットワーク要素、および送信ネットワーク要素
WO2018202180A1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34586B (zh) 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8120239A1 (zh)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WO2020118729A1 (zh) 一种WiFi网络下的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9029517A1 (zh) 指示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001188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US20220352969A1 (en) Beam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644073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7049933A1 (zh) 一种直通呼叫通信方法及终端
US1095832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9036851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及反馈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278112B (zh)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WO2022237325A1 (zh) 一种射频前端、芯片及设备
WO2022133727A1 (zh) Pusch重复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900036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6179773A1 (zh)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10194412B2 (en) Uplin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893749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893749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