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8196638A1 -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8196638A1
WO2018196638A1 PCT/CN2018/083111 CN2018083111W WO2018196638A1 WO 2018196638 A1 WO2018196638 A1 WO 2018196638A1 CN 2018083111 W CN2018083111 W CN 2018083111W WO 2018196638 A1 WO2018196638 A1 WO 2018196638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bit
identification
bit sequenc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0831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顾佳琦
沈晖
李斌
童文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187906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3605897B1/en
Priority to BR112019022202-2A priority patent/BR112019022202A2/pt
Publication of WO2018196638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8196638A1/zh
Priority to US16/659,726 priority patent/US11218250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3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use of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5Serial concatenated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Definitions

  • the second aspect provides an information carrying method, where the receiving end acquires a sequence to be decoded, and the receiving end performs a descrambling operation on the sequence to be decoded by using part or all of the identifier sequence; or, the receiving end Performing a deinterleaving operation on the sequence to be decoded by using an interleaving mode, where the interleaving mode is determined by part or all of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is used to identify a terminal, and the receiving end is to perform a descrambling operation. Or the sequence after the deinterleaving operation performs polar Polar code decoding. In this way,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length of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in the existing system is solved, and the length of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is increased, which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terminals that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mass access in the future.
  •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for identifying the terminal is carried in the encoded bit sequence, and the encoded bit sequence carrying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is modulated, then passed through the noise channel, and then output.
  • the second bit sequence may be a rate-matched sequence or a sequence that has not undergone rate matching. If the second bit sequence is a sequence that has not undergone rate matching, after the transmitting end carries part or all of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in the second bit sequence, the second bit sequence of the bearer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needs to be rate matched to generate the foregoing.
  • the third bit sequence is a sequence that has not undergone rate matching, after the transmitting end carries part or all of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in the second bit sequence, the second bit sequence of the bearer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needs to be rate matched to generate the foregoing.
  • Step 1005 Perform descrambling on the extracted CRC information bits. This step is an optional step. If the eNB determines that the base station carries the RNTI sequence does not include the CRC bit scrambling operation, this step is omitted.
  • the processing unit 1101 is configured to: sequentially buffer part or all of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into the second bit sequence in a manner of repeating the number of times.
  • the processing unit 1202 is configured to perform a descrambling operation on the sequence to be decoded acquired by the receiving unit 1201 by using part or all of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or to deinterleave the sequence to be decoded acquired by the receiving unit 1201 in the interleaving mode. Operation, wherein the interleaving mode is determined by part or all of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用以增大标识序列能够表征的终端数量。该方法为:发送端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极性Polar码编码,生成编码后的第二比特序列;所述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其中,所述标识序列用于标识终端;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第三比特序列。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在2017年4月2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277948.5、发明名称为“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中,基站在调度终端时,往往通过标识序列来标识不同的终端,基站通过标识序列加扰的方式来发送调度信息。
例如,在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缩写:LTE)系统中,一种常见的标识序列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序列。现有的RNTI序列长度为16比特。如图1所示,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缩写:PDCCH)的编码过程中,基站首先对要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英文: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缩写:DCI)进行16位长的循环冗余校验(英文: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缩写:CRC)编码,编码后形成的信息中包含DCI信息和16位CRC信息,然后基站将16位RNTI信息与16位CRC信息作异或(英文:exclusive OR,缩写:XOR)操作(也即加扰操作),获得经过RNTI加扰的16位CRC信息,将RNTI加扰后的16位CRC信息串接到上述DCI信息,并进行信道编码、调制、映射和发送流程。
在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以及后续更多可能的通信系统中,会存在海量设备接入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的应用场景,要求广覆盖和海量接入。若采用上述现有系统中RNTI加扰CRC的方式,由于RNTI的长度会被限制在16比特,而16比特长度的RNTI所能标识的终端数量仅仅为2 16=65536,显然这种RNTI加扰方式不一定能满足未来海量接入的应用场景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采用现有信息承载方式标识序列所能标识的终端数量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将用于标识终端的标识序列承载于编码后的Polar码中,假设编码后的Polar码码长为N,N为正整数,例如,可选值,N>16。这样,标识序列的长度最长可以扩展至N比特,N比特长度的标识序列所能标识的终端数量增长为2 N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编码前的比特序列记为第一比特序列,发送端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Polar码编码,生成编码后的第二比特序列,所述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生成第三比特序列,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第三比特序列。其中,所述标识序列用于标识终端。这样,采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来承载标识序列,能够保 证编码前的Polar码的固定比特位置的值保持为0,从而有助于保持相对较低的硬件开销,并且有助于解决现有系统中标识序列长度不足的问题,增加标识序列的长度,也就增加了标识序列所能标识的终端的数量,更能适应未来海量接入的应用场景需求。
可选的,标识序列为RNTI序列。
可选的,所述标识信息为终端的序列号或终端组的组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发送端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进行加扰操作,生成第三比特序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端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加扰操作。可选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任意方式选择第二比特序列的部分。这样,能够使得标识序列的长度更加灵活可控,以及更加能够按照实际需要来确定加扰的比特位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端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进行加扰操作,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加扰到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以重复若干次的方式依次加扰到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除了加扰方式,所述发送端还可以按照交织模式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进行交织操作,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其中,所述交织模式由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确定。这样,第三比特序列也可以认为是承载了标识序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发送端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极性Polar码编码之前,所述发送端获取待编码的信息比特,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校验编码,获得校验比特;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全部承载于所述校验比特中,或者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第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校验比特中;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信息比特和承载所述标识序列的校验比特,生成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可选的,校验编码可以为CRC校验编码,或者PC校验编码。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若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第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校验比特中,则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第二部分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互异,或者,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存在交集。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承载方法,接收端获取待译码的序列,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或者,所述接收端采用交织模式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交织操作,其中,所述交织模式由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确定,所述标识序列用于标识终端;所述接收端对解扰操作或者解交织操作后的序列进行极性Polar码译码。这样,有助于解决现有系统中标识序列长度不足的问题,增加标识序列的长度,也就增加了标识序列所能标识的终端的数量,更能适应未来海量接入的应用场景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解扰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以重复若干次的方式 依次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对解扰操作或者解交织操作后的序列进行Polar码译码之后,所述接收端在译码后的序列中提取校验比特,并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校验比特进行解扰操作。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息承载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端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信息承载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端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信息承载装置,该信息承载装置的结构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一组程序以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可选的,该信息承载装置的结构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所调用的程序。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信息承载装置,该信息承载装置的结构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一组程序以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可选的,该信息承载装置的结构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所调用的程序。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述的装置,和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PDCCH编码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Polar码编码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承载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PDCCH编码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RNTI的方式示意图之一;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RNTI的方式示意图之二;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RNTI的方式示意图之三;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RNTI的方式示意图之四;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RNTI的方式示意图之五;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RNTI的方式示意图之六;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PDCCH解码过程示意图;
图11~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承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芯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Polar码编码方式具有高性能,较低复杂度,匹配方式灵活等特点,目前已经被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确定成为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将用于标识终端的标识序列承载于编码后的Polar码中,假设编码后的Polar码码长为N,N为正整数,相比于LTE PDCCH标识序列对16比特的CRC加扰,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承载标识序列的长度为16,标识序列的长度最长可以扩展至N比特,N比特长度的标识序列所能标识的终端数量增长为2 N。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保持Polar码低硬件开销,有助于解决现有系统中标识序列长度不足的问题,增加标识序列的长度,也就增加了标识序列所能标识的终端的数量,更能适应未来海量接入的应用场景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虽然以编码方式为Polar码来说明,但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编码方式,例如,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卷积码(Turbo),只要是利用编码后的码字承载标识序列,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所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Polar码的信道编码方式。
Polar码的编码方式可由下式表示:x=u·F n,其中u为N长二进制向量,F n为克罗内克幂Kronecker变换矩阵,也为Polar码的编码矩阵。其中
Figure PCTCN2018083111-appb-000001
为2×2矩阵
Figure PCTCN2018083111-appb-000002
的乘积。如图2所示,展示了一个8×8的编码矩阵,其中向量u用(0,0,0,U 3,0,U 5,U 6,U 7)表示,经过编码矩阵,编码后的比特以向量(X 0,X 1,X 2,X 3,X 4,X 5,X 6,X 7)表示。在发送端,通过Polar码的编码,会产生极化现象,使得向量u中的一部分比特经过一个等效高可靠信道进行传输,另一部分比特经过一个等效低可靠信道进行传输,在接收端通常通过逐比特消除(即SC)方式进行译码。即向量u中的一部分比特经过一个等效高可靠信道并以高概率被译对,另一部分比特经过一个等效低可靠信道并以低概率被译对。一般来说,将高可靠信道用于传输信息比特,而将低可靠信道对应的比特冻结,例如,冻结比特的位置可以置为零,不传输有效数据。如图2中所示,将{u 0,u 1,u 2,u 4}设置为冻结比特的位置,将{u 3,u 5,u 6,u 7}设置为信息比特的位置,将长度为4的信息向量{i 0,i 1,i 2,i 3}经过编码后,生成8位编码后比特序列。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编码后,将用于标识终端的标识序列承载于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在将承载了标识序列的编码后比特序列经过调制,再经过噪声信道,然后输出。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系统架构中包括发送端301和接收端302。发送端301可以是基站,接收端302是终端;或者,发送端301是终端,接收端302是基站。其中,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例如LTE系统中,或者,5G通信系统等更多可能的通信系统中。基站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基站功能的网络设备,特别地,还可以是终端对终端(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中担任基站功能的终端。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限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 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标识序列用于基站标识不同的终端,例如,标识序列可以是RNTI序列,还可以是终端的序列号、终端组的组号等,不失一般性,本申请中均以RNTI为例说明。
基于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承载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所述。
步骤401、发送端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Polar码编码,生成编码后的第二比特序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比特序列为进行Polar码编码之前基站所获得的比特序列,具体地,发送端先获取待编码的信息比特,对待编码的信息比特进行校验编码,获得校验比特,校验比特可以用于承载标识序列,可选的,将标识序列的全部承载于校验比特中,或者将标识序列的第一部分承载于校验比特中。发送端将信息比特和承载了全部或者部分标识序列的校验比特进行串接,生成上述第一比特序列。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校验编码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校验编码的方式可以为CRC校验,校验比特即CRC比特,将全部CRC比特附加在信息比特的序列的最后,或者,将部分CRC比特分布式插入信息比特的序列,部分CRC比特附加在信息比特的序列的最后;又例如,校验编码的方式可以为奇偶校验(Parity Check,PC),在信息比特的序列里使用PC比特,使得这些PC比特之前的某些信息比特满足特定的校验关系,也可将PC比特放置在信息比特的序列的最后;又例如,校验编码的方式可以为哈希(hash)校验。
步骤402、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承载于第二比特序列中,生成第三比特序列。
其中,第二比特序列可以是经过速率匹配后的序列,也可以是未经过速率匹配后的序列。若第二比特序列是未经过速率匹配后的序列,则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承载于第二比特序列中后,还需要将承载标识序列的第二比特序列进行速率匹配,生成上述第三比特序列。
例如,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全部已经承载于校验比特中,发送端还可以将标识序列的全部承载于第二比特序列中。
又例如,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第一部分承载于校验比特中,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第二部分承载于第二比特序列中,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互异,或者,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存在交集。
具体地,承载标识序列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以加扰方式承载和通过交织操作实现。
其中,若以加扰方式承载,发送端可以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第二比特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加扰操作。另外,加扰方式可以不局限于进行直接XOR操作,发送端还可以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加扰到第二比特序列中,例如,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以重复若干次的方式依次加扰到第二比特序列中。
若通过交织操作实现,发送端可以通过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确定交织模式,并按照生成的交织模式对第二比特序列进行交织操作,生成第三比特序列。
上述步骤401~步骤402总体描述发送端如何进行编码,以及如何承载标识序列,下面的步骤介绍接收端按照相同的方式承载标识序列,然后进行译码。
步骤403、发送端发送第三比特序列。
步骤404、接收端获取待译码的序列。
步骤405、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或者,接收端采用交织模式对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交织操作,其中,交织模式由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确定。
步骤406、接收端对解扰操作或者解交织操作后的序列进行Polar码译码。
相对应的,接收端获取发送端承载标识序列的方式,并采用相应的方式对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或者解交织。
具体来说,接收端可以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待译码的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解扰操作。
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对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例如,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以重复若干次的方式依次对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
可选的,接收端对解扰操作或者解交织操作后的序列进行Polar码译码之后,在译码后的序列中提取校验比特,并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校验比特进行解扰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承载标识序列,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为N长时,标识序列可以最多承载2 N个终端,大大增加了标识序列所能标识的终端的数量,更能适应未来海量接入的应用场景需求。另外,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来承载标识序列的效果等效于采用编码前的冻结比特来承载标识序列,但是若采用编码前的比特序列来承载标识序列,不能保证编码前的Polar码的固定比特位置的值全部为0,导致较大的硬件开销,本申请由于采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来承载标识序列,能够保证编码前的Polar码的固定比特位置的值保持为0,从而有助于保持相对较低的硬件开销。
基于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承载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假设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标识序列为RNTI序列,编码前的信息比特为DCI,校验方式为CRC校验,采用Polar码编码方式对PDCCH进行编码,编码后的比特序列长度为N,RNTI序列的长度为T比特,CRC长度为16比特(当然,CRC比特数目也可以是其他数值,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5所示,在PDCCH的编码过程中,基站首先对要发送的DCI信息进行16位长的CRC编码,获得16位长的CRC比特。可选的,基站将RNTI序列中长度为16比特的一部分与16位长的CRC比特进行加扰操作,获得经过RNTI加扰的16位CRC比特,将RNTI加扰后的16位CRC信息串接到上述DCI信息。当然,基站也可以选择不使用RNTI加扰CRC比特。基站将串接后生成的比特序列进行Polar码编码。基站采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承载RNTI序列。具体地,基站将RNTI序列的全部加扰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或者,基站将RNTI序列中长度为(T-16)的另一部分加扰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或者,基站将RNTI序列中长度为S的部分加扰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其中,长度为S的部分与上述长度为16比特的一部分有重叠部分,且包括上述长度为(T-16)的另一部分。若T小于N,则基站可以将RNTI序列加扰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部分中;若T等于N,则基站可以将RNTI序列加扰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全部。
另外,若T等于N,基站还可以利用RNTI序列通过设定的函数映射关系产生相应的交织模式,将编码后的比特序列送入该交织模式进行交织操作。
最后,基站将加扰后的比特序列或者交织后的比特序列进行调制、映射和发送流程。
举例来说,如图6所示,T=N,基站将长度为T的RNTI序列的全部加扰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可选的,CRC比特可以承载RNTI序列的一部分。具体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为{X 0、X 1、X 2……X N-1},将长度为T的RNTI序列全部加扰到{X 0、X 1、X 2……X N-1}中,生成序列{C 0、C 1、C 2……C N-1}。这样,编码后的比特序列可以承载N长的RNTI序列。
如图7a所示,T=N且CRC比特承载了RNTI序列的一部分,基站将RNTI序列的另一部分加扰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的部分中。其中,上述RNTI序列的另一部分可以与上述RNTI序列的一部分互异或者存在交集。具体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为{X 0、X 1、X 2…X M…X N-1},M为0到N-1之间的任意一个数,长度为T的RNTI序列为{Xsc, 0、Xsc, 1、Xsc, 2……Xsc, T-1},在{X 0、X 1、X 2……X N-1}中选择部分比特位置,可以看做选择一个子序列,例如,选择位置靠前的M个连续的比特位置,即子序列为{Xsc, 0、Xsc, 1、Xsc, 2……Xsc, M-1},将上述RNTI序列的另一部分加扰到子序列{Xsc, 0、Xsc, 1、Xsc, 2……Xsc, M-1}中,生成序列{C 0、C 1、C 2……C N-1},{C 0、C 1、C 2……C N-1}序列中包括承载RNTI序列的比特和未承载RNTI序列的比特。当然,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在{X 0、X 1、X 2……X N-1}中选择任意部分比特位置。当然,在{X 0、X 1、X 2……X N-1}中选择部分比特位置时,也可以选择位置靠前的M个信息比特的位置。这样,可以灵活扩展了RNTI序列的长度,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比特位置承载RNTI序列。
如图7b所示,T<N,基站将长度为T的RNTI序列加扰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的部分中,可选的,CRC比特可以承载RNTI序列的一部分。具体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为{X 0、X 1、X 2…X T…X N-1},长度为T的RNTI序列为{Xsc, 0、Xsc, 1、Xsc, 2……Xsc, T-1},在{X 0、X 1、X 2……X N-1}中选择部分比特位置,例如选择位置靠前的T个连续的比特位置,将长度为T的RNTI序列全部加扰到所选择的比特位置中,生成序列{C 0、C 1、C 2……C N-1},{C 0、C 1、C 2……C N-1}序列中包括承载RNTI序列的比特和未承载RNTI序列的比特。当然,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在{X 0、X 1、X 2……X N-1}中选择任意部分比特位置。当然,在{X 0、X 1、X 2……X N-1}中选择部分比特位置时,也可以选择位置靠前的T个信息比特位置。这样,可以灵活扩展RNTI序列的长度,也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比特位置承载RNTI序列。
如图8a所示,N=zT,z为正整数且z>1,基站将T长的RNTI序列以重复z次的方式依次加扰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的全部比特位置中。具体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为{X 0、X 1、…、X T-1、…、X T、X T+1、…、X 2T-1、…、X N-1},长度为T的RNTI序列为{Xsc, 0、Xsc, 1、…、Xsc, T-1},将长度为T的RNTI序列重复z次依次加扰到序列{X 0、X 1、…、X T-1、…、X T、X T+1、…、X 2T-1、…、X N-1},即将{Xsc, 0、Xsc, 1、…、Xsc, T-1、Xsc, 0、Xsc, 1、…、Xsc, T-1…Xsc, T-1}加扰到序列{X 0、X 1、…、X T-1、…、X T、X T+1、…、X 2T-1、…、X N-1},生成序列{C 0、C 1、…、C T-1、C T、C T+1、…、C 2T-1、…、C N-1}。
基于图8a的加扰方式,如图7b所示,基站还可以将长度为T的RNTI序列以重复z次的方式依次加扰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的部分比特位置中,具体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为{X 0、X 1、…、X T-1、…、X T、X T+1、…、X 2T-1、…、X N-1},长度为T的RNTI序列为{Xsc, 0、Xsc, 1、Xsc, 2……Xsc, T-1},将长度为T的RNTI序列重复z次依次加扰到序列{X 0、X 1、…、X T-1、…、X T、X T+1、…、X 2T-1、…、X N-1},即将{Xsc, 0、Xsc, 1、…、Xsc, T-1、Xsc, 0、Xsc, 1、…、Xsc, T-1…Xsc, T-1}加扰到序列{X 0、X 1、…、X T-1、…、X T、X T+1、…、X 2T-1、…、X N-1},生成序列{C 0、C 1、…、C T-1、C T、C T+1、…、C 2T-1、…、C N-1}。序列{C 0、C 1、…、C T-1、C T、 C T+1、…、C 2T-1、…、C N-1}中包括承载RNTI序列的比特和未承载RNTI序列的比特。当然,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在{X 0、X 1、…、X T-1、…、X T、X T+1、…、X 2T-1、…、X N-1}中选择任意部分比特位置。
图8a和图8b只是示意了重复加扰这样一种标识序列的映射方式,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其他任意映射方式。例如,还可以只选择RNTI序列中的一部分进行重复,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基站将编码后的比特序列进行交织操作,该交织操作的交织模式是由RNTI序列产生的,具体地,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为{X 0、X 1、X 2、…、X M、…、X N-1},长度为T的RNTI序列为{Xsc, 0、Xsc, 1、Xsc, 2……Xsc, T-1},图中未示出RNTI序列,由长度为T的RNTI序列生成交织模式,将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为{X 0、X 1、X 2、…、X M、…、X N-1}按照交织模式进行交织操作,生成承载了RNTI序列的序列{C 0、C 1、C 2、…、C M、…、C N-1}。
相对应的,PDCCH的解码过程如图10所示。
步骤1001:终端接收Polar码,执行解映射、解调过程。
步骤1002:终端选择一个PDCCH位置,终端根据确定的基站承载RNTI序列的方式,对解调后的比特序列进行解扰或解交织操作。
步骤1003:对解扰或解交织操作后的比特序列进行Polar码译码操作。
步骤1004:提取译码后的Polar码中的CRC信息比特和DCI信息比特。
步骤1005:对提取的CRC信息比特进行解扰,本步骤为可选步骤,若终端确定的基站承载RNTI序列的方式中不包括CRC比特加扰操作,则省略本步骤。
步骤1006:对译码后的DCI信息进行CRC校验。
步骤1007:判断CRC校验是否通过,若是则执行步骤1008,否则,选择下一个PDCCH位置并执行步骤1002。
步骤1008:获取译码后的DCI信息,结束流程。
这样,终端根据自己特有的标识,按照基站确定的承载标识序列的方式进行解扰或者解交织,能够很好的实现区分用户的作用。
基于与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的同一发明构思,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承载装置1100,信息承载装置1100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信息承载装置1100包括:
处理单元1101,用于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Polar码编码,生成编码后的第二比特序列;
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其中,标识序列用于标识终端;
发送单元1102,用于发送处理单元1101生成的第三比特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101用于: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第二比特序列进行加扰操作,生成第三比特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101用于: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第二比特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加扰操作。
可选的,处理单元1101用于: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加扰到第二比特序列中。
可选的,处理单元1101用于: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以重复若干次的方式依次加扰到第二比特序列中。
可选的,处理单元1101用于:按照交织模式对第二比特序列进行交织操作,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其中,交织模式由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确定。
可选的,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Polar码编码之前,获取待编码的信息比特,对信息比特进行校验编码,获得校验比特;将标识序列的全部承载于校验比特中,或者将标识序列的第一部分承载于校验比特中;基于信息比特和承载标识序列的校验比特,生成第一比特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101还用于:若将标识序列的第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校验比特中,则将标识序列的第二部分承载于第二比特序列中,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互异,或者,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存在交集。
基于与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的同一发明构思,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承载装置1200,信息承载装置1200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信息承载装置1200包括:
接收单元1201,用于获取待译码的序列;
处理单元1202,用于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接收单元1201获取的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或者,用于采用交织模式对接收单元1201获取的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交织操作,其中,交织模式由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确定,标识序列用于标识终端;
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对解扰操作或者解交织操作后的序列进行Polar码译码。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2用于: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解扰操作。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2用于: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对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2用于: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以重复若干次的方式依次对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在译码后的序列中提取校验比特;以及,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校验比特进行解扰操作。
基于与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的同一发明构思,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承载装置1300,该信息承载装置1300可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方法。其中,信息承载装置1300包括收发器1301和处理器1302,处理器1302用于执行一组代码,当代码被执行时,该执行使得处理器1302执行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可选的,该信息承载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处理器1302执行的代码。可选的,存储器1303可以和处理器1302集成在一起。
处理器13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13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3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3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13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基于与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的同一发明构思,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承载装置1400,该信息承载装置1400可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方法。其中,信息承载装置1400包括收发器1401和处理器1402,处理器1402用于执行一组代码,当代码被执行时,该执行使得处理器1402执行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可选的,该信息承载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03,用于存储处理器1402执行的代码。可选的,存储器1403可以和处理器1402集成在一起。
处理器1402可以是CPU,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14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4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存储器14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HDD或SSD;存储器14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图13-14提供的装置,可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图11中的处理单元1101可以用图13中的处理器1302实现,发送单元1102可以由图13中的收发器1301实现。图12中的处理单元1202可以用图14中的处理器1402实现,接收单元1201可以由图14中的收发器1401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
基于与图4所示的信息承载方法的同一发明构思,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1500,系统芯片1500包括输入接口1501、输出接口1502、至少一个处理器1503、存储器1504,所述输入接口1501、输出接口1502、所述处理器1503以及存储器1504之间通过总线1505相连,所述处理器1503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504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503实现图4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其中总线1505有的时候可以省略,例如当其他模块均为逻辑电路或者硬件电路实现时。
图15所示的系统芯片1500能够实现前述图4方法实施例中由基站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 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3)

  1.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极性Polar码编码,生成编码后的第二比特序列;
    所述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其中,所述标识序列用于标识终端;
    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第三比特序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包括:
    所述发送端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进行加扰操作,生成第三比特序列。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进行加扰操作,包括:
    所述发送端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加扰操作。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进行加扰操作,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加扰到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加扰到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以重复若干次的方式依次加扰到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包括:
    所述发送端按照交织模式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进行交织操作,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其中,所述交织模式由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确定。
  7.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Polar码编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获取待编码的信息比特,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校验编码,获得校验比特;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全部承载于所述校验比特中,或者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第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校验比特中;
    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信息比特和承载所述标识序列的校验比特,生成所述第一比特序列。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第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校验比特中,则:
    所述发送端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标识序列的第二部分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互异,或者,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存在交集。
  9.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获取待译码的序列;
    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或者,所述接收端采用交织模式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交织操作,其中,所述交织模式由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确定,所述标识序列用于标识终端;
    所述接收端对解扰操作或者解交织操作后的序列进行极性Polar码译码。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包括:
    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解扰操作。
  11.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包括:
    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包括:
    所述接收端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以重复若干次的方式依次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
  13. 如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对解扰操作或者解交织操作后的序列进行Polar码译码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在译码后的序列中提取校验比特;
    所述接收端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校验比特进行解扰操作。
  14. 一种信息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极性Polar码编码,生成编码后的第二比特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其中,所述标识序列用于标识终端;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三比特序列。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进行加扰操作,生成第三比特序列。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加扰操作。
  17. 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将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加扰到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将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以重复若干次的方式依次加扰到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
  19.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按照交织模式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进行交织操作,生成第三比特序列,其中,所述交织模式由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确定。
  20. 如权利要求14~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Polar码编码之前,获取待编码的信息比特,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校验编码,获得校验比特;
    将所述标识序列的全部承载于所述校验比特中,或者将所述标识序列的第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校验比特中;
    基于所述信息比特和承载所述标识序列的校验比特,生成所述第一比特序列。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标识序列的第一部分承载于所述校验比特中,则将所述标识序列的第二部分承载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互异,或者,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存在交集。
  22. 一种信息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获取待译码的序列;
    处理单元,用于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接收单元获取的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或者,用于采用交织模式对所述接收单元获取的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交织操作,其中,所述交织模式由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确定,所述标识序列用于标识终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解扰操作或者解交织操作后的序列进行极性Polar码译码。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解扰操作。
  24. 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按照设定的映射关系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采用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以重复若干次的方式依次对所述待译码的序列进行解扰操作。
  26. 如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译码后的序列中提取校验比特;以及
    采用所述标识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所述校验比特进行解扰操作。
  27. 一种信息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一组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所调用的程序。
  29. 一种信息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一组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所调用的程序。
  31.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21或权利要求27~2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以及包括如权利要求22~26或权利要求29~3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32.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33.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 方法。
PCT/CN2018/083111 2017-04-25 2018-04-13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 WO2018196638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790696.1A EP3605897B1 (en) 2017-04-25 2018-04-13 Information bearing method and device
BR112019022202-2A BR112019022202A2 (pt) 2017-04-25 2018-04-13 Método e dispositivo de suporte de informações
US16/659,726 US11218250B2 (en) 2017-04-25 2019-10-22 Information ad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7948.5 2017-04-25
CN201710277948.5A CN108737020B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6/659,726 Continuation US11218250B2 (en) 2017-04-25 2019-10-22 Information ad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6638A1 true WO2018196638A1 (zh) 2018-11-01

Family

ID=6391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8/083111 WO2018196638A1 (zh) 2017-04-25 2018-04-13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8250B2 (zh)
EP (1) EP3605897B1 (zh)
CN (1) CN108737020B (zh)
BR (1) BR112019022202A2 (zh)
WO (1) WO20181966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8074B (zh) * 2019-06-21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286698A (zh) * 2019-07-23 2021-01-29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远程过程调用方法、装置以及远程过程调用执行方法
CN117439701A (zh) * 2022-07-13 2024-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552A (zh) * 2009-11-05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13107409A1 (zh) * 2012-01-21 2013-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549726A (zh) * 2015-09-18 2017-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9992B2 (en) * 2007-08-08 2012-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scrambling during random access
CN101374006A (zh) * 2007-08-23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闭环空间复用发射方法及系统
KR101616220B1 (ko) * 2011-12-23 2016-05-11 블랙베리 리미티드 Enodeb 기지국에서 구현되는 방법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JP6294088B2 (ja) * 2014-01-30 2018-03-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制御情報検出方法、及び制御情報送信方法
US10149318B2 (en) * 2014-09-02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a set of NOMA downlink transmissions
US10361717B2 (en) * 2016-06-17 2019-07-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rror detection coding
US10461887B2 (en) * 2016-08-10 2019-10-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lind detection with polar code
WO2018063050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r rar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selection
US10470191B2 (en) * 2016-12-09 2019-1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roadcast signals and channel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20180198594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User device signal processing based on triggered reference signal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0440703B2 (en) * 2017-01-10 2019-10-08 Mediatek Inc.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5G new radio
US10148337B2 (en) * 2017-02-01 2018-1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m management of downlink data channel an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5G next radio systems
US11057156B2 (en) * 2017-02-03 2021-07-06 Idac Holdings, Inc. Advanced polar codes for control channel
KR102241122B1 (ko) * 2017-03-24 2021-04-16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제어 채널의 전송 및 수신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19195505A1 (en) * 2018-04-04 2019-10-10 Idac Holdings, Inc. Control information signaling and procedure for new radio (nr)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552A (zh) * 2009-11-05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13107409A1 (zh) * 2012-01-21 2013-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549726A (zh) * 2015-09-18 2017-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605897A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020A (zh) 2018-11-02
EP3605897B1 (en) 2023-05-24
US20200052818A1 (en) 2020-02-13
CN108737020B (zh) 2021-02-12
BR112019022202A2 (pt) 2020-05-12
EP3605897A4 (en) 2020-04-15
US11218250B2 (en) 2022-01-04
EP3605897A1 (en) 2020-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7150B2 (en) Polar cod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365848B (zh) 一种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JP6468526B2 (ja) Polar符号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無線通信デバイス
JP2022174079A (ja) 符号化方法、復号方法、装置、および装置
JP6803969B2 (ja) 識別情報を搬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218250B2 (en) Information ad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18328362A1 (en)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166416A1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7139A1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8161965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19153142A1 (zh)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476357B (zh) 极化码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210314087A1 (en) Channel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8171776A1 (zh) 一种广播信息指示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设备
WO2018171701A1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22193919A1 (zh) 一种编码和译码方法及装置
TWI707566B (zh) 一種通道編碼方法及設備
US10999009B2 (en) Channel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7143489A1 (zh) 一种扰码生成器初始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87906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REG Reference to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BR

Ref legal event code: B01A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190222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87906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19103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190222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2

Effective date: 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