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6106969A1 -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WO2016106969A1 WO2016106969A1 PCT/CN2015/073509 CN2015073509W WO2016106969A1 WO 2016106969 A1 WO2016106969 A1 WO 2016106969A1 CN 2015073509 W CN2015073509 W CN 2015073509W WO 2016106969 A1 WO2016106969 A1 WO 2016106969A1
- Authority
- WO
- WIPO (PCT)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ing device
- stacking
- mode
- preset
- intera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Definitions
- the frame length of the preset packet is 64 bytes, and the content defined by the field includes at least the content as shown in FIG. 2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 are shown:
- Trunk table Trunk ID (4byte) and member port (16byte); synchronizes up to 2 sets of trunk information at a time;
- Step 132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receives the response packet that the second switching device returns to the stack according to the interaction preset packet, and the preset port of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is converted by the non-stack mode. In the stack mode, the multicast message of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and the multicast message of the second switching device are synchronized.
- Step 141 After the preset port is converted into the stack mode,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detec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eset packets of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and the second switching device in real time.
- Step 143 After the preset port is switched to the non-stack mode,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detec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eset packets of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and the second switching device in real time, and in the interaction situation. The preset port of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is switched from the non-stack mode to the stack mode to maintain the preset port in the stacking mode.
- the stack management module can manage whether the switching device participates in the stack.
- the second detection control sub-module is configured to: after the preset port is switched to the non-stack mode,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detec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eset packets of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and the second switching device in real time. And the preset port of the first switching device is switched from the non-stack mode to the stacking mode, and the preset port is maintained in the stacking mode.
- all or part of the steps of the above embodiments may also be implemented by us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These steps may be separately fabricated into individual integrated circuit modules, or multiple modules or steps may be fabricated into a single integrated circuit module. achieve. Thus, the invention is not limited to any specific combin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 the devices/function modules/functional units in the above embodiments may be implemented by using a general-purpose computing device, which may be concentrated on a single computing device or distributed among multiple computing devices. On the network.
- the non-stack mode and the stack mode are switched according to the mode of pre-configuring the stacking port in real time according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specific packet, and finally the switching device is maintained in the stacking mode. This enables dynamic switching of stacked devices in both stacked and non-stack mod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包括: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上电的信息;在获取到所述上电的信息后,第一交换设备向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第二交换设备发送交互预设报文;第一交换设备接收第二交换设备根据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在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间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根据所述交互情况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或将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交换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及装置。
堆叠是目前在以太网交换机上扩展端口使用较多的技术,是一种非标准化技术。目前流行的堆叠模式主要有两种:星型模式和菊花链模式。
星型堆叠技术,对交换机而言,需要提供一个独立的或者集成的高速交换中心(堆叠中心),所有的堆叠主机通过专用的(也可以是通用的高速端口)高速堆叠端口上行到统一的堆叠中心,堆叠中心一般是一个基于专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的硬件交换单元,根据其交换容量,带宽一般在10-32G之间,其ASIC交换容量限制了堆叠的层数。星型堆叠模式适用于要求高效率高密度端口的单节点局域网LAN,需要提供高带宽矩阵Matrix,成本较高,而且Matrix接口一般不具有通用性,无论是堆叠中心还是成员交换机的堆叠端口都不能用来连接其他网络设备。
菊花链式堆叠是一种基于级连结构的堆叠技术,对交换机硬件上没有特殊的要求,通过相对高速的端口串接和软件的支持,最终实现构建一个多交换机的层叠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冗余。菊花链式堆叠是一类简化的堆叠技术,在堆叠层级较少如通讯设备机框内单板间扩展端口时可以提供比较优秀的转发性能和方便的管理特性,但现有的菊花链式堆叠口是固定的,无法用做普通级联口。堆叠管理上区分主从设备,对应用有一定限制,如整系统版本集中管理时,将版本通过堆叠通道传递到从交换设备要求主从设备boot中都支持堆叠管理非常复杂,可靠性差,增加端口又会导致成本上升。
由此可见,相关技术的交换设备间连接的堆叠口不具备通用性以及堆叠的成员设备需要区分主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及装置,使得交换设备间连接的堆叠口能够通用,同时堆叠的成员设备也不用区分主从。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应用于交换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上电的信息,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为多个交换设备预先堆叠构成的连接系统中的交换设备,且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具有初始化为非堆叠模式的预设端口;
在获取到所述上电的信息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向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第二交换设备发送交互预设报文;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与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
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间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根据所述交互情况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或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所述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添加所述预设端口至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链路聚合trunk,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trunk和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trunk一致。
可选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
的堆叠消息交互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同步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根据所述交互情况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或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
在所述交互情况为交互中断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非堆叠模式;
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非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并在所述交互情况为恢复正常交互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堆叠模式,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交互情况为交互中断时,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非堆叠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交换设备进行统一版本管理和/或升级的请求。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应用于交换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设置为:获取第一交换设备的上电的信息,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为多个交换设备预先堆叠构成的连接系统中的交换设备,且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具有初始化为非堆叠模式的预设端口;
第一发送模块,设置为:在获取到所述上电的信息后,向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第二交换设备发送交互预设报文;
处理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
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以及
检测控制模块,设置为: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根据所述交互情况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或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添加所述预设端口至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链路聚合trunk,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trunk和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trunk一致。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同步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和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
可选地,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控制子模块,设置为: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在所述交互情况为交互中断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非堆叠模式;
第二检测控制子模块,设置为: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非堆叠模式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并在所述交互情况为恢复正常交互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堆叠模式,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设置为:发送所述第二交换设备进行统一版本管理和/或
升级的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实现上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在第一交换设备获取上电的信息,使得第一交换设备向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发送交互预设报文,在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并将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第一交换设备和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并实时检测第一交换设备和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维持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这样就可以实现交换设备在堆叠和非堆叠两种模式下的动态切换,同时本方案提出的关于新的堆叠设备的管理方法,是通过堆叠口间交互信息和特定算法同步芯片转发表,不需要选举出主从设备,简化了管理复杂度,同时缩短了堆叠系统建立时间。
附图概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帧长的具体内容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应用整个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相关技术中芯片间堆叠口不能自动切换成非堆叠模式工作,无法实现通过堆叠口实现芯片间普通级联应用,同时没有提供堆叠链路可靠性检测和交换机堆叠后转发表同步处理,并且堆叠设备也需要区分主从的问题,提供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将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预先初始化为非堆叠模式,然后在交换设备上电之后,通过预设报文的交互实现
交换设备在堆叠和非堆叠两种模式下动态切换,这样就可以实现预设端口进行通用,同时通过同步跨设备的trunk以及组播消息,不仅实现了可靠的检测及通信,而且不需要选举出主从设备,同时简化了管理复杂度,也缩短了堆叠系统建立时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应用于交换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上电的信息,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为多个交换设备预先堆叠构成的连接系统中的交换设备,且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具有初始化为非堆叠模式的预设端口;
其中构成的连接系统可以是指星型堆叠连接系统,也可以是指菊花链式连接系统,也可以是指其他的由多个交换设备预先堆叠构成的连接系统,任何一种应用本方案的连接系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一一举例。
但由于星型堆叠连接系统的端口多且端口高密度,同时还需要提供高带宽Matrix,增加了成本,因此一般优选的菊花链式连接系统,因为菊花链式连接系统的堆叠层级少,方便了控制,解决了堆叠层多使得开销较大以及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其中所述预设端口是指交换设备间相互通信连接的端口。在交换设备进入堆叠模式时,用于作为堆叠技术时,可以称为堆叠口,在交换设备进入非堆叠模式时,没有采用堆叠技术时,可以称为非堆叠口,一般是预先通过厂商或者根据需求进行设定为非堆叠模式,其中非堆叠模式是指交换设备进行版本下载的,且不属于堆叠技术领域的工作方式。
其中两个或多个交换设备,所述交换设备具有预设端口的一个或多个堆叠口,设备间的堆叠口通过专用电缆或光纤或背板走线相互连接起来;每个交换设备都是一个可以独立工作的系统,堆叠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对外提供扩展了端口数量的交换设备;设备的堆叠口可以当做普通以太网级联端口使用(即非堆叠模式的端口)。
步骤12,在获取到所述上电的信息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向第二交换设备发送交互预设报文;
其中所述预设报文的帧长为64字节,字段定义的内容至少包括如图2所
示的如下定义:
1.目的MAC,交换二层转发表中的保留MAC,该地址的报文会被交换送到cpu处理而不会转发;
2.源MAC,设备自身的MAC地址,可以通过它标识该设备;
3.魔数,内部协议报文的特征字段,取值为0x5A5A;
4.版本号,该内部协议版本,取值为0x00;
5.消息类型,0x00=未定义,0x01=通告报文,0x02=检测报文,0x03=同步报文;
6.消息方向,0x01=请求报文,0x2=应答报文;
7.本端堆叠口模式,0x01=堆叠,0x02=非堆叠;
8.对端堆叠口模式,0x01=堆叠,0x02=非堆叠;
9.消息超时时间,指示消息超时时间,0x00,不统计超时时长;0x1-0x10,间隔100ms递增;
10.消息负载,按不同的消息类型填充不同的负荷,具体如下:
通告报文,内容包括本端堆叠口速率(0x01=10G,0x02=12G,0x03=16G)、双工信息(0x01=全双工,0x02=半双工)、允许堆叠标志(0x01=允许堆叠,0x02=不允许堆叠);
检测报文,内容包括本端堆叠口速率(0x01=10G,0x02=12G,0x03=16G)、双工信息(0x01=全双工,0x02=半双工)、堆叠口报文统计(0x01=正常,0x02=接收异常,0x03=发送异常0x04=收发都有异常);
同步报文,按同步表类别区分;
Trunk表,Trunk ID(4byte)及成员端口(16byte);每次最多同步2组trunk信息;
组播表,组播MAC地址(6byte)和计划分配的组播索引号(4bye)每次最多同步4组组播信息;
11.FCS,校验字段。
步骤13,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堆叠
消息交互;
如果第一交换设备接收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根据交互预设报文返回的是拒绝交互的响应消息,则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继续维持初始化的非堆叠模式。
该步骤13中在第一交换设备接收第二交换设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不仅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对端的交换设备的端口也是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然后在交换设备完成堆叠后进行后续通信。
步骤14,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根据所述交互情况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或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
在步骤11至步骤14中,通过在第一交换设备获取上电的信息(步骤11),使得第一交换设备向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发送交互预设报文(步骤12),在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并将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第一交换设备和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步骤13),并实时检测第一交换设备和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维持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步骤14)。这样就可以实现交换设备在堆叠和非堆叠两种模式下的动态切换。
为了实现以维持交换设备间trunk链路一致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中,步骤13包括:
步骤131,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添加所述预设端口至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链路聚合trunk,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trunk和第二交换设备的trunk一致。
其中在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端口间的堆叠同步报文进行添加预设端
口至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链路聚合trunk,来实现同步。
交换设备堆叠后的堆叠设备在工作时要求各设备上的转发表一致,如链路聚合Trunk表、组播表,否则会出现报文转发异常,本发明通过堆叠同步模块来完成转发表同步,设备堆叠成功后,所有设备物理端口按照预设算法(模块号、端口号重新编号成唯一的逻辑端口号,端口加入trunk时按照逻辑端口顺序依次加入该trunk组),并通过堆叠口发送本端要加入的trunk成员信息给对端,对端收到信息后汇总也按照逻辑端口号顺序加入同样的trunk组中;设备创建组播索引前与对端设备确认同样的组播组是否已被创建,如果没有则从资源池中分配新的索引,如果已创建则利用对端的索引创建组播组,这样各设备上同样的组播地址索引就会一致。
针对相关技术的堆叠管理协议需要选举出主设备,堆叠系统建立时间较长,加大了主处理器的负担,提高了系统的复杂度,加大了系统的开发难度并且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中,步骤13包括:
步骤132,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同步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和第二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
其中在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端口间的堆叠同步报文进行同步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和第二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
通过步骤132实现了组播消息的统一以维持设备间组播转发表一致,因此本发明的堆叠设备间转发表同步方法,按预设算法和消息同步两种机制确保设备间转发表一致,每个设备都是独立工作的实体,控制上不需要区分主从设备,省去了选举主设备所需要的时间,简化了堆叠设备的管理流程。
本发明的具体实现的实施例的举例如下。
步骤A.交换设备相互间通过堆叠口构成菊花链式连接系统;
步骤B.所有交换设备的堆叠口初始化配置成非堆叠模式;
步骤C.版本统一管理模块参与堆叠设备的版本统一管理和升级;
步骤D.交换设备上电后通过堆叠口交互特征报文,成功转堆叠模式工作,不成功维持非堆叠模式;
步骤E.交换设备堆叠口间定期交互特征报文,维护堆叠链路状态;
步骤F.交换设备的端口加入跨设备的trunk时按特定算法顺序加入以维持设备间trunk链路一致性;
步骤G.交换设备间同步消息以维持设备间组播转发表一致。
为了实现在交换设备交互时避免出现异常状况影响交换设备的工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中,步骤14包括:
步骤141,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
步骤142,在所述交互情况为交互中断时,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非堆叠模式;
其中所述交互中断的原因可以是指交互的对端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出现故障,也可以是指第一交换设备出现重启,也可以是所有交换设备需要进行版本下载。
步骤143,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非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并在所述交互情况为恢复正常交互时,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堆叠模式,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整个流程举例如下。
实时监测堆叠口状态决定交换设备是否可以参与堆叠。
步骤30,交换设备的堆叠口初始置为非堆叠模式;
步骤31,通过步骤30后的交换设备可以当作普通交换设备下载版本,版本通过堆叠口发送通告消息给对端连接的交换设备;
步骤32,交换设备上电,如果上电不成功则继续执行步骤31,如果上电成功,则执行步骤33;
步骤33,如果交换设备上电成功,则通过堆叠口发送报文;
步骤34,等待看是否握手成功,在握手没有成功时,执行步骤38交换设备执行非堆叠模式工作,握手成功,则执行步骤35;
步骤35,与对端连接的交换设备握手成功后堆叠口置为堆叠模式;
步骤36,在堆叠过程中,定时通过堆叠口在设备间交互检测报文;
步骤37,如果检测到堆叠口的报文交互是否异常,如果堆叠口处于正常,则继续执行步骤36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堆叠口为异常,则执行步骤38;
步骤38,若将堆叠口置为非堆叠模式,交换设备按非堆叠模式工作;
步骤39,继续判断交换设备的堆叠后是否恢复正常的报文交互,如果没有恢复,则继续步骤38的交换设备按非堆叠模式工作,如果恢复后,则交换设备再进入步骤35的堆叠模式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应用在交换设备需要进行版本下载的举例如下。
如果在交换设备都已经进入堆叠模式后,由于交换设备需要进行版本的统一升级,则交换设备发送第二交换设备进行统一版本管理和/或升级的请求中断当前的堆叠模式,然后交换设备的堆叠口由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然后通过版本统一管理模块实现下载版本复制给多个交换设备进行下载,在版本下载完成之后,每个交换设备又相互交换预设报文,然后每个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又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应用在交换设备交互预设报文中断的举例如下。
如果在交换设备A和交换设备B都已经进入堆叠模式了,由于交换设备B发生重启,则交换设备A接收不到交换设备B的堆叠报文交互(说明交互有异常),则交换设备A由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然后交换设备A继续检测交互报文,在交换设备重新上电后,两者又恢复报文交互,交换设备A和交换设备B均又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
为了方便实现各个交换设备的版本统一管理和升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中,步骤14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51,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发送第二交换设备进行统一版本管理和/或升级的请求。
在进行统一升级管理时,交换设备会向版本统一管理模块发送需要统一进行版本升级的请求,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会由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然后通过版本统一管理模块实现下载版本复制给多个交换设备进行下载,在版本下载完成之后,每个交换设备又相互交换预设报文,然后每个交换设备
的预设端口又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这样每个交换设备通过具有堆叠功能的交换设备在处于非堆叠模式时,通过预设端口从同一源端下载版本,然后交换设备上电后自动切换成堆叠模式,非常方便各设备的统一升级管理。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应用于交换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1,设置为:获取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上电的信息,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为多个交换设备预先堆叠构成的连接系统中的交换设备,且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具有初始化为非堆叠模式的预设端口;
第一发送模块42,设置为:在获取模块41获取到所述上电的信息后,向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第二交换设备发送交互预设报文;
处理模块43,设置为:接收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
检测控制模块44,设置为: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根据所述交互情况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或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堆叠管理模块管理交换设备是否参与堆叠。
通过获取模块41获取上电的信息,使得第一发送模块42向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发送交互预设报文,然后通过处理模块43在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并将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第一交换设备和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最后通过并检测控制模块44实时检测第一交换设备和与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维持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这样就可以实现交换设备在堆叠和非堆叠两种模式下的动态切换。
对应着通过版本统一管理模块接收到交换设备需要进行统一版本管理和/或升级,其中所述版本统一管理模块可以是实际的实体,例如电脑、计算机、
单板或者是其他设备等,任何实现统一版本管理和/或升级的设备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一一举例。
如图5所示的版本统一管理模块,与堆叠后的交换设备中的一个交换设备通过以太网连接起来,为参与堆叠的交换设备提供统一的版本和日志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装置包括两个或多个交换设备,如交换设备A、B、C直至交换设备N,两两交换设备之间通过堆叠通道相互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交换整体,堆叠通道可以是背板走线也可以是CX4电缆或光纤;版本统一管理模块和其中一个交换设备连接,为所有设备提供统一的版本和日志存储,设备上电都从该模块下载版本到本地运行,版本升级时只需要更新版本管理模块上的版本即可。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中,所述处理模块43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设置为:接收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添加所述预设端口至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链路聚合trunk,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trunk和第二交换设备的trunk一致。
其中在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端口间的堆叠同步报文进行添加预设端口至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链路聚合trunk,来实现同步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中,所述处理模块43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设置为接收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同步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和第二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
其中在第一交换设备的预设端口由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端口间的堆叠同步报文进行同步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和第二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堆叠同步模块,管理堆叠设备间的转发表同步。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44包
括:
第一检测控制子模块,设置为: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在所述交互情况为交互中断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非堆叠模式;
第二检测控制子模块,设置为: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非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并在所述交互情况为恢复正常交互时,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堆叠模式,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45,设置为:发送第二交换设备进行统一版本管理和/或升级的请求。
本方案通过实时监测预先配置堆叠口的模式根据交互特定报文成功与否,来进行非堆叠模式与堆叠模式的切换,最后维持交换设备在堆叠模式上。这样实现堆叠设备在堆叠和非堆叠两种模式下的动态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是应用上述交换设备堆叠方法的装置,则上述交换设备堆叠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流程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如系统、设备、装置、器件等)执行,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步骤可以被分别制作成一个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可以采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也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
成的网络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本方案通过实时监测预先配置堆叠口的模式根据交互特定报文成功与否,来进行非堆叠模式与堆叠模式的切换,最后维持交换设备在堆叠模式上。这样实现堆叠设备在堆叠和非堆叠两种模式下的动态切换。
Claims (11)
-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包括: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上电的信息,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为多个交换设备预先堆叠构成的连接系统中的交换设备,且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具有初始化为非堆叠模式的预设端口;在获取到所述上电的信息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向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第二交换设备发送交互预设报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与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间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根据所述交互情况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或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所述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添加所述预设端口至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链路聚合trunk,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trunk和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trunk一致。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同步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根据所述交互情况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或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在所述交互情况为交互中断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非堆叠模式;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非堆叠模式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并在所述交互情况为恢复正常交互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堆叠模式,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交互情况为交互中断时,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非堆叠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交换设备进行统一版本管理和/或升级的请求。
-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应用于交换设备,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设置为:获取第一交换设备的上电的信息,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为多个交换设备预先堆叠构成的连接系统中的交换设备,且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具有初始化为非堆叠模式的预设端口;第一发送模块,设置为:在获取到所述上电的信息后,向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第二交换设备发送交互预设报文;处理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 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后,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以实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堆叠消息交互;以及检测控制模块,设置为: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根据所述交互情况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或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非堆叠模式。
-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子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添加所述预设端口至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链路聚合trunk,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跨设备的trunk和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trunk一致。
-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处理子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根据所述交互预设报文返回同意堆叠的应答报文,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堆叠模式,并同步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和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接的交换设备的组播消息。
-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检测控制子模块,设置为: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堆叠模式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在所述交互情况为交互中断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所述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非堆叠模式;第二检测控制子模块,设置为:在所述预设端口转换为非堆叠模式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的预设报文的交互情况,并在所述交互情况为恢复正常交互时,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所述预设端口由 所述非堆叠模式转换为所述堆叠模式,维持所述预设端口处于所述堆叠模式。
-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换设备堆叠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设置为:发送所述第二交换设备进行统一版本管理和/或升级的请求。
-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36152.5A CN105812292A (zh) | 2014-12-29 | 2014-12-29 |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及装置 |
CN201410836152.5 | 2014-12-2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06969A1 true WO2016106969A1 (zh) | 2016-07-07 |
Family
ID=5628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PCT/CN2015/073509 WO2016106969A1 (zh) | 2014-12-29 | 2015-03-02 |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12292A (zh) |
WO (1) | WO201610696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86251A (zh) * | 2022-06-28 | 2022-09-20 |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190004A (zh) * | 2022-06-22 | 2022-10-14 | 杭州云合智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备明确的网络保护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1004B (zh) * | 2016-08-26 | 2019-05-07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流量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245922B (zh) * | 2018-08-24 | 2022-03-01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虚拟化系统中成员设备重启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9672571B (zh) * | 2019-01-16 | 2022-04-08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堆叠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9672618B (zh) * | 2019-01-18 | 2021-07-06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 冗余接口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4338361B (zh) * | 2022-03-15 | 2022-06-07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通讯装置的通讯方法、通讯装置及分布式控制系统 |
CN115086254B (zh) * | 2022-06-06 | 2023-11-28 | 上海华信长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台交换机堆叠系统下mac表项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CN116260777B (zh) * | 2023-02-13 | 2024-06-28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交换矩阵的组建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3992A (zh) * | 2007-12-28 | 2008-05-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内设备管理方法 |
CN102546313A (zh) * | 2012-03-26 | 2012-07-0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激活检测方法和设备 |
CN103684857A (zh) * | 2013-12-02 | 2014-03-2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交换机的堆叠口的成员端口工作模式设置方法和装置 |
CN103701631A (zh) * | 2013-12-05 | 2014-04-0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配置自动部署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89408C (zh) * | 2007-06-05 | 2010-02-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网络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
CN101572646B (zh) * | 2009-06-15 | 2011-08-03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irf堆叠的实现方法和设备 |
CN101599909B (zh) * | 2009-07-08 | 2012-02-0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724030A (zh) * | 2012-06-29 | 2012-10-10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可靠性的堆叠系统 |
-
2014
- 2014-12-29 CN CN201410836152.5A patent/CN105812292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
- 2015-03-02 WO PCT/CN2015/073509 patent/WO201610696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3992A (zh) * | 2007-12-28 | 2008-05-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内设备管理方法 |
CN102546313A (zh) * | 2012-03-26 | 2012-07-0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激活检测方法和设备 |
CN103684857A (zh) * | 2013-12-02 | 2014-03-2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交换机的堆叠口的成员端口工作模式设置方法和装置 |
CN103701631A (zh) * | 2013-12-05 | 2014-04-0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堆叠系统中的堆叠配置自动部署方法和设备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90004A (zh) * | 2022-06-22 | 2022-10-14 | 杭州云合智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备明确的网络保护方法 |
CN115086251A (zh) * | 2022-06-28 | 2022-09-20 |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086251B (zh) * | 2022-06-28 | 2023-10-03 |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12292A (zh) | 2016-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106969A1 (zh) | 一种交换设备堆叠的方法及装置 | |
US905495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formation loss in an aggregated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
US9998359B2 (en) |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remote management and link aggregation | |
US9300574B2 (en) | Link aggregation emulation for virtual NICs in a cluster server | |
US9264346B2 (en) | Resilient duplicate link aggregation emulation | |
US8850068B2 (en) | United router farm setup | |
US20150055452A1 (en) | Dedicated control path architecture for systems of devices | |
US9729440B2 (en) | Differentiating among multiple management control instances using IP addresses | |
US20150172098A1 (en) | Link aggregation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 |
CN102724030A (zh) | 一种高可靠性的堆叠系统 | |
WO2017000832A1 (zh) | Mac地址的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9984028B2 (en) | Redundancy for port extender chains | |
WO2016095341A1 (zh) | 虚拟机环境下链路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12019464A1 (zh) | 路由器集群中板间互联的装置及方法 | |
WO2012013050A1 (zh) | 主备用设备间的信息同步方法和服务器 | |
US20130201875A1 (en) | Distributed fabric management protocol | |
US1092443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rt reduction using multiple 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 for stacked devices | |
US9137100B2 (en) | Controlling switch mechanism for detecting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data forwarder failure | |
US10050908B2 (en) | Synchronizing out-of-sync elements in a distributed fibre channel forwarder | |
CN108234308B (zh) | 一种分布式设备内部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05763442A (zh) | 主备倒换lacp聚合链路不中断的pon系统及方法 | |
CN110086657A (zh) | 一种配置同步方法及装置 | |
WO2020103586A1 (zh) | 一种堆叠系统中多主检测方法及堆叠系统 | |
US959089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links by traffic type | |
WO2023065750A1 (zh) | 一种状态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121 |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Ref document number: 158746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
|
NENP |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
Ref country code: DE |
|
122 |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
Ref document number: 158746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