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6033892A1 - 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6033892A1
WO2016033892A1 PCT/CN2014/093067 CN2014093067W WO2016033892A1 WO 2016033892 A1 WO2016033892 A1 WO 2016033892A1 CN 2014093067 W CN2014093067 W CN 2014093067W WO 2016033892 A1 WO2016033892 A1 WO 201603389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ignal
transparent electrode
value
grating device
circuit p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9306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武延兵
Original Assignee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4/777,6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9857612B2/en
Priority to EP14885837.6A priority patent/EP3190450B1/en
Publication of WO201603389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6033892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81Hybrid switching mode, i.e.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with components parallel and orthogonal to th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interdigit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69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esting or calibrating a device

Definitions

  • the structure of the movable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generally includes: an upper substrate and a lower substrate disposed opposite to each other, a liquid crystal layer between the upper substrate and the lower substrate, and a first polarizer located on a side of the upper substrate facing away from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 a difference between an absolute value of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oltage values of the second DC voltage signal and the first DC voltage signal and the liquid crystal deflection threshold voltage value is less than a set threshold, so that The liquid crystal of the region of the grating device located in the gap region between the first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that is not covered by the short-circuit point is not deflected.
  • the display gradation of the region where the short-circuit point of the gap region between the first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is located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gap regions by any of the power-on methods described above.
  • any of the embodiments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hort-circuit point according to the acquired gray value is applicable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for example, first determining between the first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There are several display gradations in the gap region, and secondly, a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play gradation that minimizes the occupied area is used as the position of the short-circuit point.
  • the grating device does not include the common electrode layer; or, the grating device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the common electrode layer, and the common electrode layer is not subjected to the power treatment.
  • the signals applied on the first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are DC signals, and the gray scale and the gap regions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first transparent electrode, the seco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the short-circuit point are located can be avoided to some extent.
  • the display gray areas of the areas not covered by the short-circuit points are the sam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determined position of the short-circuit points.

Abstract

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位置的方法,包括:在光栅器件的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以及,仅在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光栅器件的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在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均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其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501);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并根据获取的灰度值,确定短路点的位置(502)。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确定同时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接触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案。

Description

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动式视差挡板(Active Barrier)器件是一种典型的光栅器件,其可实现2D显示状态与3D显示状态的切换。
目前,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的结构一般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位于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位于上基板背向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偏光片,位于下基板背向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偏光片,位于上基板面向液晶层一侧的公共电极层,以及位于下基板面向液晶层一侧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同层设置且交叉排列;其中,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或者平行。
目前,通常的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由于无法对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的亮度变化进行控制,因此,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会做的比较窄,使得很容易由于对该间隙区域刻蚀不彻底或者导电杂质落入该间隙区域等原因而在该间隙区域产生同时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接触的短路点;而由于短路点的存在,当控制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呈现3D显示状态时,与该短路点接触、且本该显示亮态的第二透明电极的显示亮度会呈现逐渐变化的状态,从而严重影响了显示效果。
为了提高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的显示效果,需要确定同时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接触的短路点的位置,以便去除该短路点;而目前还没有一种确定同时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接触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以提供一种确定同时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接触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光栅器件的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以及,
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均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获取所述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灰度值,确定所述短路点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所述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以使对于所述光栅器件中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的液晶不发生偏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等于0伏特。
可选地,根据获取的所述灰度值,确定所述短路点的位置,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灰度值与标准显示区灰度值进行比较,并将灰度值不同的坐标位置作为所述短路点的位置;
其中,标准显示区灰度值为所述光栅器件在不存在短路点时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包括:
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获取所述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灰度值,确定所述短路点的位置。
可选地,在获取所述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光栅器件的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所述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以使对于所述光栅器件中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的液晶不发生偏转。
可选地,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等于0伏特。
可选地,根据获取的所述灰度值,确定所述短路点的位置,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灰度值与标准显示区灰度值进行比较,并将灰度值不同的坐标位置作为所述短路点的位置;
其中,标准显示区灰度值为光栅器件不存在短路点时对应显示区灰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第一种加电方式:在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以及,仅在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均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其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第二种加电方式: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加电方式,可以使得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的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不同于其他间隙区域的显示灰度;
因此,在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后,就可以根据获取的灰度值确定短路点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通常的设置有公共电极层的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常的未设置公共电极层的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通常的短路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通常的由于短路点而造成的不良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和/或第二透明电极与公共电极层之间形成倾斜电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图1b为通常的设置有公共电极层的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的结构示意图。目前,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的结构一般如图1a所示,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01和下基板02,位于上基板01和下基板02之间的液晶层10,位于上基板01背向液晶层10一侧的第一偏光片21,位于下基板02背向液晶层10一侧的第二偏光片22,位于上基板01面向液晶层10一侧的公共电极层30,以及位于下基板02面向液晶层10一侧的第一透明电极41和第二透明电极42,第一透明电极41和第二透明电极42同层设置且交叉排列;其中,第一偏光片21和第二偏光片22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或者平行。
对于图1a所示的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当第一透明电极41与公共电极层30之间的电压差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时,液晶不偏转,经过该液晶的光线会旋转90°(比如,垂直偏振光在经过该液晶后会变为水平偏振光);当第一透明电极41与公共电极层30之间的电压差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且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时,液晶偏转角度在0°~90°之间,经过该液晶的光线会分解为水平偏振光和垂直偏振光;当第一透明电极41与公共电极层30之间的电压差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时,液晶偏转90°,该液晶对光线无 影响。另外,第二透明电极42的实施方式与第一透明电极41的实施方式类似。
下面以第一偏光片21和第二偏光片22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比如,第一偏光片21为水平偏光片,第二偏光片22为垂直偏光片)为例,对图1a所示的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实现2D显示状态与3D显示状态切换的过程进行说明:如图1a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41和第二透明电极42与公共电极层30之间的电压差均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二偏光片22后变为垂直偏振光,该垂直偏振光在经过液晶层10后变为水平偏振光,该水平偏振光能够透过第一偏光片21,此时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透过率均匀地保持较高状态,对应着立体显示中的2D显示状态;以及,如图1b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41与公共电极层30之间的电压差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且第二透明电极42与公共电极层30之间的电压差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时,经过第二偏光片22的垂直偏振光在经过第一透明电极41和公共电极层30之间的液晶后仍然为垂直偏振光,该垂直偏振光不能透过第一偏光片21,而经过第二偏光片22的垂直偏振光在经过第二透明电极42和公共电极层30之间的液晶后变为水平偏振光,该水平偏振光能够透过第一偏光片21,此时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透过率显示高低间隔的视差挡板状态,对应着立体显示中的3D显示状态。
当然,目前,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也可以具有除图1a所示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比如,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不包括公共电极层。图2为通常的未设置公共电极层的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此时,由于上基板01在面向液晶层10的一侧会聚集少量电荷,因此,可以视作在上基板01和液晶层10之间仍然设置有一层电极,且该层电极上施加有0伏左右的电压值;第一透明电极41和第二透明电极42与该层电极之间会形成电压差,以控制液晶层10的液晶的偏转程度。
图3为通常的短路点的结构示意图。目前,对于图1a或图2所示的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由于无法对第一透明电极41和第二透明电极42之间的间隙区域的亮度变化进行控制,因此,如图3所示,第一透明电极41和第二透明电极42之间的间隙区域会做的比较窄,使得很容易由于对该间隙区域刻蚀不彻底或者导电杂质落入该间隙区域等原因而在该间隙区域产生同时与第一 透明电极41和第二透明电极42接触的短路点50。图4为通常的由于短路点而造成的不良线的示意图。由于短路点的存在,当控制活动式视差挡板器件呈现3D显示状态时,与该短路点接触、且本该显示亮态的第二透明电极的显示亮度会呈现逐渐变化的状态,例如如图4所示,从而严重影响了显示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栅器件可以包括公共电极层,也可以不包括公共电极层;以及,在光栅器件包括公共电极层时,为了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可以对公共电极层进行加电处理,也可以不对公共电极层进行加电处理。
下面将以光栅器件是否包含公共电极层、以及是否对公共电极层进行加电处理为分类依据,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光栅器件包括公共电极层,且对公共电极层进行加电处理。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在光栅器件的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以及,
仅在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光栅器件的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在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均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其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步骤502: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并根据获取的灰度值,确定短路点的位置。
实施中,对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的加电方式为:仅在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均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
通过对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进行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加电方式,在短路点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最终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和短路点上 会具有相同的直流电压信号,即,第二直流电压信号。
另外,对公共电极层的加电方式为:在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其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因此,能够使得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的短路点所在区域具有相同的第一显示灰度,以及,该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具有第二显示灰度;则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的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不同于其他间隙区域的显示灰度;从而在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后,就可以根据获取的灰度值,很容易地确定出短路点的位置。
实施中,在公共电极层、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的信号为直流信号,可以避免在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与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的显示灰度相同,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准确度。
可选地,在步骤501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或者,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可选地,在步骤501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或者,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
实施中,在光栅器件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时,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显示白色;以及,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则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显示灰色;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则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显示黑色。
在光栅器件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时,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显示黑色;以及,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 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则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显示灰色;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则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显示白色。
因此,在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时,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的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与其他间隙区域的显示灰度的对比度比较强,比较容易识别出短路点,从而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精度。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示意图。比如,在光栅器件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以及,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时,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如图6所示,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显示白色,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显示黑色,从而可以很容易地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确定出黑色短路点所在位置。
可选地,在步骤501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以使对于光栅器件中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的液晶不发生偏转。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和/或第二透明电极与公共电极层之间形成倾斜电场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中,如图7所示,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与公共电极层之间会形成倾斜电场,在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之间的差值不小于设定阈值时,在该倾斜电场作用下,位于该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的液晶也会发生偏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可以保证位于该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的液晶不发生偏转,使得显示灰度值与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值不同的区域更宽,更便于识别出短路点,从而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精度。
可选地,在步骤501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可以任意取值,只要满足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即可。
可选地,在步骤501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等于0伏特。
实施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等于0伏特,可以降低驱动光栅器件的功耗。
实施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等于0伏特,与光栅器件未设置公共电极层、以及未对公共电极层进行加电处理的方案相比,可以精确控制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的电压,提高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的取值精度和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精度。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的实施方式与通常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的实施方式类似;比如,设备通过对光栅器件的显示区进行拍照、以及对拍摄下的图片进行处理,以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
可选地,在步骤502中,任一种根据获取的灰度值确定短路点的位置的实施方式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比如,先确定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存在几种显示灰度,其次,将占据面积最小的一种显示灰度对应的位置作为短路点的位置。
可选地,在步骤502中,根据获取的灰度值,确定短路点的位置,包括:
将获取的灰度值与标准显示区灰度值进行比较,并将灰度值不同的坐标位置作为短路点的位置;
其中,标准显示区灰度值为光栅器件在不存在短路点时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
实施中,通过坐标标定短路点的位置,可以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情况,光栅器件不包括公共电极层;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栅器件包括公共电极层、且不对公共电极层进行加电处理。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的 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仅在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光栅器件的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其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步骤802: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并根据获取的灰度值,确定短路点的位置。
实施中,仅对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进行加电处理,且加电方式例如为:仅在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
通过对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进行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加电方式,在短路点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最终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和短路点上会具有相同的直流电压信号,即,第一直流电压信号。
另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栅器件不包括公共电极层;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栅器件包括公共电极层、且不对公共电极层进行加电处理;因此,光栅器件的上基板在面向液晶层一侧的电压值与该上基板在面向液晶层一侧上聚集的电荷量相关,一般取值在0伏左右;
而由于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因此,能够使得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的短路点所在区域具有相同的一种显示灰度,以及,该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具有另一种显示灰度;则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的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不同于其他间隙区域的显示灰度;从而在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后,就可以根据获取的灰度值,很容易地确定出短路点的位置。
实施中,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的信号为直流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与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的显示灰度相同,以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准确度。
可选地,在步骤801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小于液晶偏转饱和 电压值;或者,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
实施中,在光栅器件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时,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显示白色;以及,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则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显示灰色;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则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显示黑色。
在光栅器件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时,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显示黑色;以及,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则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显示灰色;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则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短路点所在区域显示白色。
因此,在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时,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的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与其他间隙区域的显示灰度的对比度比较强,比较容易识别出短路点,从而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精度。
可选地,在步骤801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以使对于光栅器件中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的液晶不发生偏转。
实施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可以保证位于该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的液晶不发生偏转,使得显示灰度与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不同的区域更宽,更便于识别出短路点,从而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精度。
可选地,在步骤801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可以任意取值,只要满足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即可。
可选地,在步骤802中,根据获取的灰度值,确定短路点的位置,包括:
将获取的灰度值与标准显示区灰度值进行比较,并将灰度值不同的坐标位置作为短路点的位置;
其中,标准显示区灰度值为光栅器件在不存在短路点时对应显示区的灰 度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情况,光栅器件包括公共电极层,且对公共电极层进行加电处理,且对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的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取值范围有要求。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包括:
仅在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光栅器件的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其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并根据获取的灰度值,确定短路点的位置。
可选地,在获取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之前,还包括:
在光栅器件的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其中,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且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可选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或者,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实施中,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可以降低驱动光栅器件的功耗。
可选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或者,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
实施中,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可以提高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的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与其他间隙区域的显示灰度的 对比度,比较容易识别出短路点,从而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精度。
可选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以使对于光栅器件中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中未被短路点覆盖的区域的液晶不发生偏转。
实施中,使得显示灰度值与短路点所在区域的显示灰度不同的区域更宽,更便于识别出短路点,从而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精度。
可选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可以任意取值,只要满足如下条件即可: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且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可选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等于0伏特。
实施中,可以降低驱动光栅器件的功耗。
实施中,与光栅器件未设置公共电极层、以及未对公共电极层进行加电处理的方案相比,可以精确控制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的电压,提高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的取值精度和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确定出的短路点的位置的精度。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获取的灰度值确定短路点的位置的实施方式与步骤502的实施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所述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9月4日递交的中国专利申请第201410449167.6号的优先权,在此全文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内容以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Claims (11)

  1. 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所述光栅器件的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以及,
    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或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均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获取所述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灰度值,确定所述短路点的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所述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等于0伏特。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获取的所述灰度值,确定所述短路点的位置,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灰度值与标准显示区灰度值进行比较,并将灰度值不同的坐标位置作为所述短路点的位置;
    其中,标准显示区灰度值为所述光栅器件在不存在短路点时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
  6. 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或者,仅在所述光栅器件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施加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获取所述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灰度值, 确定所述短路点的位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获取所述光栅器件在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光栅器件的公共电极层上施加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所述液晶偏转阈值电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液晶偏转饱和电压值。
  10. 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等于0伏特。
  11.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获取的所述灰度值,确定所述短路点的位置,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灰度值与标准显示区灰度值进行比较,并将灰度值不同的坐标位置作为所述短路点的位置;
    其中,标准显示区灰度值为所述光栅器件在不存在短路点时对应显示区的灰度值。
PCT/CN2014/093067 2014-09-04 2014-12-04 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 WO2016033892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777,665 US9857612B2 (en) 2014-09-04 2014-12-04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short-circuit point in raster device
EP14885837.6A EP3190450B1 (en) 2014-09-04 2014-12-04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short circuit point in gra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9167.6 2014-09-04
CN201410449167.6A CN104237725B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33892A1 true WO2016033892A1 (zh) 2016-03-10

Family

ID=52226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4/093067 WO2016033892A1 (zh) 2014-09-04 2014-12-04 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57612B2 (zh)
EP (1) EP3190450B1 (zh)
CN (1) CN104237725B (zh)
WO (1) WO20160338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9768B (zh) * 2016-01-29 2019-04-1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30188A (ja) * 1989-03-02 1990-09-12 Seiko Epson Corp 電極検査装置
JPH03156492A (ja) * 1989-11-15 1991-07-04 Fujitsu Ltd 電極間短絡検査方法
JP2000338512A (ja) * 1999-05-31 2000-12-08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の電極間短絡検査方法
CN1450353A (zh) * 2002-04-08 2003-10-22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查方法
JP2007278943A (ja) * 2006-04-10 2007-10-25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基板の検査方法及びその検査装置、並びに基板の修繕方法及びその修繕装置
CN103487960A (zh) * 2013-10-21 2014-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栅基板短路检测方法
CN103487955A (zh) * 2013-09-02 2014-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路测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0138B2 (ja) * 1989-07-07 1995-05-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回路基板の欠陥検査法
US6046716A (en) * 1996-12-19 2000-04-04 Colorado Microdisplay, Inc. Display system having electrode modulation to alter a state of an electro-optic layer
JP3887660B2 (ja) * 1997-07-11 2007-02-28 エーユー オプトロニ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液晶表示装置の検査システム及び検査方法
US7157928B2 (en) * 2004-05-21 2007-01-02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Determining leakage in matrix-structured electronic devices
JP4561647B2 (ja) * 2006-02-02 2010-10-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EP2071556B1 (en) * 2006-09-29 2013-11-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JP2010506196A (ja) * 2007-04-17 2010-02-25 オーキン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電気光学的ディテクタ
KR101458910B1 (ko) * 2008-03-28 2014-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1661169B (zh) * 2008-08-27 2011-12-2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亮点或暗点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KR101794649B1 (ko) * 2010-12-28 2017-11-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에프 에프 에스 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3114143A (ja) * 2011-11-30 2013-06-10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2981340B (zh) * 2012-12-11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
CN103454792B (zh) * 2013-08-27 2016-04-2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的亮点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30188A (ja) * 1989-03-02 1990-09-12 Seiko Epson Corp 電極検査装置
JPH03156492A (ja) * 1989-11-15 1991-07-04 Fujitsu Ltd 電極間短絡検査方法
JP2000338512A (ja) * 1999-05-31 2000-12-08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の電極間短絡検査方法
CN1450353A (zh) * 2002-04-08 2003-10-22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查方法
JP2007278943A (ja) * 2006-04-10 2007-10-25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基板の検査方法及びその検査装置、並びに基板の修繕方法及びその修繕装置
CN103487955A (zh) * 2013-09-02 2014-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路测量方法
CN103487960A (zh) * 2013-10-21 2014-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栅基板短路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7725A (zh) 2014-12-24
EP3190450A1 (en) 2017-07-12
EP3190450B1 (en) 2022-05-04
US9857612B2 (en) 2018-01-02
CN104237725B (zh) 2017-03-29
US20160259188A1 (en) 2016-09-08
EP3190450A4 (en) 2018-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0954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sidual image level of display device and detection device
TWI385637B (zh) 用於補償平面面板顯示器之顯示缺陷之方法與裝置
US8912813B2 (en) Test devi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test method thereof
US9424792B2 (en) Test method and test device for line defect of display panel
KR101566432B1 (ko) 표시 장치
US9508297B2 (en) Liquid-crystal-driving metho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405161B2 (en) Liquid crystal array substrat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liquid crystal array substrate
CN106814506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US10366660B2 (en) Color filter on array (COA) substrates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s
US2017003888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9345986A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残像判定方法及装置
WO2014146349A1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61743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残像判断方法
KR102209953B1 (ko) 무라 검출 장치
JP2014164221A (ja) 表示パネルの欠陥検出方法及び表示パネルの欠陥検出装置
US20160125826A1 (en) Display panel, pixel structur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display panel
WO2016033892A1 (zh) 确定光栅器件中的短路点的位置的方法
US10970846B1 (en) Repairing method for Mura in display panel
CN105093766B (zh) 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EP2701391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s
KR20200018695A (ko) 내장형 터치스크린 테스트 회로
US2016009896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2353725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20990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4875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477766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US

REEP Request for entry into the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488583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488583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488583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