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4108101A1 - 眼内透镜 - Google Patents

眼内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4108101A1
WO2014108101A1 PCT/CN2014/070529 CN2014070529W WO2014108101A1 WO 2014108101 A1 WO2014108101 A1 WO 2014108101A1 CN 2014070529 W CN2014070529 W CN 2014070529W WO 2014108101 A1 WO2014108101 A1 WO 201410810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intraocular lens
diameter
lens
eye
optical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05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王清扬
齐备
Original Assignee
Wang Qing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 Qingyang filed Critical Wang Qingyang
Publication of WO201410810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4108101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02Corrective lenses for use in addition to the natural lenses of the eyes or for pseudo-phakic ey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002/1681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lens, e.g. hap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眼内透镜(10),其包括光学体(30)和支撑体(20)。该眼内透镜(10)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光学体(30)具有大致椭圆形的形状,长轴设置于水平方向,短轴设置在竖直方向。

Description

眼内透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内透镜 (IOL ) 。 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 种可以植入眼睛内用以矫正眼屈光误差的眼内透镜。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于 2003年 2月 21 日提交了题为 《眼内屈光透镜及其 植入方法》 的发明专利, 申请号为 03 1 15498.0, 公开号为 CN1466934A , 在此以非限定的方式全文引用并入本申请, 以方便对 本发明的理解。
近年来,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巧的日臻完善、 眼内透镜 (人工晶 状体) 植入术的普及和提高。 在眼内透镜的临床应用中, 发现眼内透 镜在使用中会发生眩光现象, 也称为漏光现象。眼内透镜的中心部分 是光学体, 也称为光学区, 该光学区构成光通道, 期望的情况是, 进 入人眼的光线要经过光学区, 从而光学区能够提供适当的屈光调整, 以获得期望的眼内成像效果。 但是, 有些情况下, 光线会从光学区外 围穿过, 即发生 "漏光 " 的现象。 由于绕过光学区的光没有经过光学 区的屈光调整, 因此使眼睛获取的光学成像发生异常。
典型地, 本领域长期以来都是将眼内透镜的光学区设置为圆形 区域。 通常的情况下, 将圆形光学区的直径设置为 5mm。 但是, 瞳 孔直径有时会大于 5mm, 以及, 患者自身的条件也存在差异, 因此, 当眼内透镜的光学区直径略小于瞳孔直径时, 会发生漏光的现象。
对于上述问题, 常规釆取的措施是将现有的圆形光学区的半径 扩大, gp, 提供更大的圆形光学区。 举例说明, 本领域常见的处理方 式是将常规的圆形区域的直径由例如 5mm扩大到例如 5.5mm或者更 大的尺寸, 从而避免眩光发生。
另外, 请参见 1999年 10月 21 日由博士伦外科公司提交的申请 号为 99815402.4, 公开号 CN1342059A, 题为 《柔性眼内透镜》 的中 国专利申请, 其中, 披露了一种眼内透镜, 为了减小在强光下或瞳孔 58被扩大等情况下因进入眼睛 10的光照射到透镜的外周边缘 30上 而产生的眩光,可以在光学部分 28中靠近外周边缘 30处形成一个眩 光减小带 56 , 其宽度为约 0.25至 0.75mm。 典型地, 眩光减小带 56 用与光学部分 28相同的材料制成。
上述改进虽然会改善漏光现象, 但是, 因为需要使带有光学构 造的区域整体扩大直径, 因此, 增大的光学区边缘可能会对眼内组织 带来更多的机械性刺激或伤害, 从而可能引发潜在的安全问题。
目前本领域仍然希望更进一步的改进, 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眼内透镜, 用于避免眩 光现象, 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小因改进措施引发眼内透镜的光学部分对 眼睛的刺激。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 提供一种眼内透镜, 其包括光学体和支 撑体, 该眼内透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 光学体具有大致椭圆形状, 其长轴设置于水平方向, 以及短轴设置于竖直方向。
本发明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 将常规采用的圆形光学体 更改为椭圆形光学体。 换而言之, 仅将光学体的水平尺寸增长。
本发明的提出是基于如下观察和发现: 由于眼睛的上下眼睑的 遮挡作用, 实际上, 漏光 (眩光的产生) 几乎不会从光学区的上下侧 进入, 绝大部分情况下, 漏光 (眩光的产生) 容易从眼睛的两侧进入 并绕过光学体。 如果仅仅增加光学体的横向 (左右方向)尺寸而大致 维持原有的上下方向尺寸, 则可以有效克服眩光现象。
基于上述发现, 本发明提出新的光学区设计, 可以有效解决上 述问题。借助于现有的透镜加工技术, 容易实现上述的椭圆形光学区 设计, 从而修改相关模具用以加工出本发明的新型眼内透镜。
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 优选上述的眼内透镜的光学体的短轴方向 直径为约 4.0mm 至约 6.5mm, 长轴方向的直径为约 5.0mm 至约 7.0mm, 并且, 所述短轴方向直径小于所述长轴方向直径。
更优选的, 光学体的短轴方向的直径为约 4.5mm至约 6.0mm, 以及, 光学体的所述长轴方向的直径为约 5.5mm至约 6.5mm, 并且, 该短轴直径小于该长轴直径。
进一步, 本发明的光学体的短轴方向的椭圆直径为约 5.0mm, 长 轴方向的椭圆直径为约 6.0mm至约 6.2mm。
另外一方面, 本发明眼内透镜的光学体设计可以应用于眼前房 眼内透镜, 以及眼后房的眼内透镜。 针对眼后房透镜, 可以应用于有 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也可以应用于无晶体眼人工晶状体(用于晶体置 换的人工晶状体) 。
因此,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改进了传统的片状眼内透镜的光学区 或者光学体的形状, 将圆形透镜改为椭圆形透镜。本发明的光学体可 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眼内透镜。
此外, 容易理解, 只要是能够实现左右方向较长, 上下方向较 短, 并且使眼内透镜的光学区边缘平滑过渡, 即使不是严格的椭圆形 状, 也能够实现本发明提出的改进。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和优点, 通过附图和下文详细描述, 将更容易理解。 附图中类似的单元或部件, 釆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 记标示。 附图和进一步的说明是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 明, 而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 1是示意性剖视图, 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有晶体眼眼 内透镜植入眼后房位置;
图 2是图 1所示眼内透镜的剖视图;
图 3是图 2所示眼内透镜的俯视图;
图 4是与图 3所示眼内透镜实施例相比较的比较例示意图; 图 5是示意性剖视图, 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有晶体眼眼 内透镜植入眼前房位置;
图 6是图 5所示眼内透镜的俯视图;
图 7是与图 6所示眼内透镜实施例相比较的比较例示意图; 图 8是眼内透镜的俯视图, 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晶体置 换人工晶状体 (无晶体眼的眼内透镜) , 其用于植入眼后房位置以替 代自然晶状体;
图 9是眼内透镜俯视图, 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晶体置换 人工晶状体 (无晶体眼的眼内透镜) ;
图 10是眼内透镜的俯视图,示出与图 8所示眼内透镜相比较的比 较例;
图 1 1是眼内透镜的俯视图,示出与图 9所示眼内透镜相比较的比 较例;
图 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眼内透镜的俯视图; 以及
图 13示出典型的眼球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为了清楚起见在下文描述中使用了特定术语, 这些术语仅 涉及用于说明附图中所选择实施方式的特定结构,不应当理解为用于 限定或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和下文描述中, 可以理解同样的附 图标记指同样的功能组件。
与数量结合使用的修饰语 "约" 包括所列数值并且具有由上下 文指定的含义(例如,其至少包括与特定数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度)。
[常用术语的定义: I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 首先对以下术语提供解释或定义: 自然晶状体: 是指人类(或广指哺乳动物) 眼睛内的自然晶状体。 自然晶状体外面包有一层弹性的膜囊, 也称囊袋。 本发明中提到的在 自然晶状体表面上, 是指在自然晶状体前表面的膜囊上。 自然晶状体 是透明的并能调节聚焦能力, 其能使近 (或远) 距离的物体落在视网 膜上成像。 从 40岁开始, 大多数人的这种调节聚焦能力开始衰退, 至 50岁左右开始完全丧失这种调节聚焦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花眼。
本发明所说的眼内透镜, 也称眼内屈光透镜、屈光透镜, 是指: 1 ) 植入人类 (或泛指哺乳动物) 眼内与自然晶状体同时存在并同时起作 用来纠正视力屈光误差的光学镜片, 也称为 "有晶体眼的眼内透镜" ; 以及 2 )植入眼内以替代自然晶状体的晶体置换人工晶状体,也称为 "无 晶体眼的眼内透镜" , 用于例如治疗白内障。 眼内透镜由一个光学体 和支撑体组成。
光学体: 是指眼内屈光透镜的中心组成部分, 可以是双凸镜, 双 凹镜, 前凹后凸镜或前凸后凹镜。 光学体用来使入射光束聚集到视网 膜上, 它的屈光度常用 D来表示。 如, -1D就是常说的近视 100度, + 1D就是常说的远视 100度。
支撑体: 也称 "襻部" , 其直接与光学体相连接, 其不提供屈光 调整的功能, 而是用于承载光学区域, 用来支撑光学体在眼中理想中 心位置。 植入后房的眼内透镜, 其光学区位于瞳孔后, 而支撑体位于 虹膜后表面。
角膜: 眼睛前部透明的曲面型组织。
虹膜: 角膜后面的环形色素膜, 中央为瞳孔。
睫状小带: 或简称小带, 指粘在自然晶状体赤道周围睫状小带。 也称睫状体。
瞳孔 (pupil ) : 是虹膜中央部位的圆形缺损, 可散大和缩小, 以 调节光线进入眼球的多少。
眼前房: 位于角膜和虹膜之间的空间位置。
眼后房: 泛指位于虹膜后面的空间位置。 在描述房水循环时, 常 指位于在虹膜后面和自然晶状体前面的空间位置。 虹膜既不属于前房, 又不属于后房, 而是作为区分前、 后房的分界。
小刀切口: 白内障手术外科医生常用术语。 一般指在角膜上或边 缘切开约 3毫米长的切口, 一个约 6毫米直径的人工晶状体在折叠后 可以植入该切口。 这种手术在一般情况下, 不需缝线, 伤口会自愈。
关于方向描述的说明: 本文中提到的水平方向、 横向、 或左右 方向, 是指眼睛或者人眼的左右方向, 文中提到的上下方向, 是指眼 睛或者人眼的上下方向。
下面, 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提供附图是为 了帮助理解本文所披露的装置构成, 以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提供附 图仅仅是为了方便说明, 并且附图皆为示意性图示, 因此, 并不意图 指示装置或其组成部件的相对大小及尺寸和 /或限定或限制实施例的 范围。
为方便理解本发明,在此提供附图 13,其示出典型的眼球切面图。 参考附图 13简单介绍眼部结构。 眼房包括前房 100、 后房 110和 玻璃体腔 121 (其中容纳玻璃体 120 ) 前房 ( anterior chamber) 100, 位于角膜 130之后、 虹膜 140和晶状体 150的瞳孔区之前, 其周边是 由角膜缘 160、 睫状体 170 及虹膜根部共同组成的夹角, 称为前房角 280, 是房水循环的关键部位。
后房 (posterior chamber) 110, 位于虹膜 140及瞳孔 180之后、 晶状体 150及悬韧带和睫状突之前的间隙内。
此外, 图 13中还示出了眼部的一些主要结构, 包括: 巩膜 190, 脉络膜 200, 视网膜 210, Cloquct管 220, 视乳头 230, 视神经 240, 巩膜筛板 250, 黄斑中央凹 260, 锯齿缘 270, 光轴 C, 视轴 B, 几何 赤道 XI, 以及解剖赤道 X2。 虽然眼内透镜比较容易植入眼前房, 但是, 采用后房型人工晶状 体植入更容易保持适当的生理位置, 还可避免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远 期并发症。
关于将眼内透镜置于眼后房的方案, 通常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 ) 没有摘除囊袋中的自然晶状体, 将眼内透镜置于自然晶状体前侧共同 作用调整眼的屈光度; 2 ) 摘除自然晶状体, 并且置入眼内透镜, 从而 用人工晶状体替代原有的自然晶状体, 例如在治疗白内障的手术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眼内透镜本身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 改变眼内透镜光学体的整体形状, 或者说整体的轮廓的形状。
请参见附图 1-12, 示出了本发明的眼内透镜实施例的示意图, 以 及相应比较例的示意图。
本发明涉及的眼内透镜 10包括布置于眼内透镜 10中部的光学体 30和布置于光学体 30周围用于承载光学体 30的支撑体 20。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改变眼内透镜 10的光学区整体的轮廓构型。具 体而言, 本发明改变了本领域长期以来将光学区设计为圆形的固有思 路, 而是将光学区设置为椭圆形构造, 籍此仅仅扩大了眼内透镜的左 右方向尺寸, 植入眼内之后, 可以有效避免从眼内透镜左右方向的漏 光。
本发明不希望具体限定眼内透镜的材料, 现有的多种不同材料 制成的眼后房透镜皆可根据本发明进行改进。 这类材料中更好的是具 有弹性和形状记忆性能、 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呈弹性状态的材料, 包括 (但不局限于) 软聚丙烯酸酯类、 硅橡胶类、 凝胶类、 和其他高分子 软材料。
可用于生产本发明的眼内透镜的聚合物的例子也可从下述专利 文献中获知, 所述专利文献为: 2001年 8月 7日公开的 Liao等人的 美国专利 6,271 ,281 ; 2002年 8月 13 日公开的 Nanushyan等人的美国 专利 6,432, 137 ; 2004 年 8 月 24 日公开的 Liao 等人的美国专利 6,780,899 ; 2004年 1月 20日公开的 Zhou 等人的美国专利 6,679,605; 以及 1995年 8月 22 日公开的 Zhou 等人的美国专利 5,444, 106, 所 有这些专利文献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这些例子均得自于有机硅胶 类和丙烯酸类的聚合物。 其它可用的疏水性聚合物的例子包括聚烯 烃, 例如具有挠性的弹性聚合物网络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 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 实施例
下面, 参照实施例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眼内透镜的结构改进。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 1-3, 本实施例为一种植入眼后房位置的眼内透镜。 图
1为示意性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有晶体眼的眼内透镜 植入于眼后房位置; 图 2是本实施例眼内透镜的剖视图; 图 3 是图 2 所示本实施例眼内透镜的俯视图。
如图 1所示,本实施例的眼内透镜 10植入眼后房位置,具体而言, 位于虹膜 140的后表面与自然晶状体 150的前表面之间, 使眼内透镜 10的前表面与虹膜 140的后表面相邻。
如图 2、 图 3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眼内透镜 10包括布置于眼内透 镜 10中部的光学体 30和支撑体 20, 支撑体 20布置于光学体 30周围 用于承载光学体 30。
如图 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体 30为椭圆状, 其短轴设置于 竖直方向, 短轴方向直径约为 5mm, 以及, 其长轴设置于水平方向, 长轴方向直径约为 6.0mm, 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的交点用 " O "表示。 支撑体 20 的宽度 W可以为约 6mm-约 6.2mm, 在本实施例中约为 6mm;此外,支撑体 20的长度最长尺寸 L可以为 10.6mm至 1 1.5mm, 在本实施例中约为 1 1.3mm。 实施例 1 中的眼内透镜采用软性材料, 来自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 PC-PRL (有晶体眼后房屈光 晶体)材料。 该材料的比重与房水比重一致, 制作的眼内透镜可以实 现在眼内悬浮定心, SP, 在眼内为 " 0 " 重量, " 0 " 机械摩擦, 从而 可以不依靠支撑维持其在眼内的稳定。
请参见附图 4, 示出一种比较例, 其为一种常规的透镜 10', 其结 构和用途与本发明透镜很接近, 区别在于采用常规的直径均勾增大的 圆形光学区 30', SP , 其直径为约为 6.0mm, 圆心用 O'表示。
通过图 3所示第一实施例与图 4所示比较例的对比可以看出, 为 了达到避免漏光的目的, 常规透镜将光学区整体扩大直径, 而本发明 仅仅增大了光学区的左右方向尺寸。 第二实施例
请参见图 5和图 6,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为一种植入眼前房位置的 眼内透镜。 图 5 为示意性剖视图, 示出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有 晶体眼的眼内透镜植入眼前房位置; 图 6是图 5所示本实施例眼内透 镜的俯视图。
如图 5所示,本实施例的眼内透镜 10植入眼前房位置,具体而言, 眼内透镜 10位于虹膜 140前方, 眼内透镜 10的后表面与虹膜 140的 前表面相邻, 眼内透镜 10的前表面与角膜 130的后表面相邻。 藉此, 眼内透镜 10与自然晶状体 150同时存在并共同作用提供视力屈光。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眼内透镜 10布置于眼前 房而不是眼后房, 因而支撑体 20的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 20 为腿状。
实施例 2可以采用与实施例 1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具体的材料选 择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容易获知。
请参见附图 7, 示出一种比较例, 其为一种常规的眼内透镜, 其 结构和用途与本实施例透镜很接近, 区别在于采用常规的直径均匀增 大的圆形光学区。 为了达到避免漏光的目的, 常规眼内透镜中光学区 的直径例如约为 6.0mm。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涉及晶体置换人工晶状体 (无晶体眼的眼内透 镜) , 从晶状体囊袋中抽取出自然晶状体, 将本实施例的晶状体植入 眼后房晶状体囊袋中, 用以替代自然晶状体, 用于例如治疗白内障。
请参见图 8所示的人工晶状体的示意性俯视图。 本第三实施例中 的眼内透镜包括布置于眼内透镜中部的光学体 30和支撑体 20,支撑体 20布置于光学体周围用于承载光学体。
在本第三实施例中光学体 30 为椭圆状, 短轴方向直径约为 5mm, 长轴方向直径约为 6.0mm。
实施例 3可以采用与实施例 1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具体的材料选 择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容易获知。
请参见附图 10, 示出一种比较例, 其为一种常规的眼内透镜, 其 结构和用途与本实施例眼内透镜很接近, 区别在于其光学区在俯视图 中为圆形。 第四实施例
请参见图 9, 其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变化例的晶体置换 人工晶状体(无晶体眼的眼内透镜) 的俯视图。 图 9所示变化例与图 8 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腿部 (支撑体) 20 的数量和布置位置。 图 1 1示出与图 9所示眼内透镜相比较的比较例, 其中的光学区为圆形。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以及相应的比较例。 显然, 本发明不限于给出的具体实施例, 而是还可以有许多变化例。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光学区的设计, 可适用于多种支撑体 (腿部) 的形状、 尺寸及数量。 如第四本实施例中支撑体由 2个腿部构成, 而 第三实施例中支撑体由 3个腿部构成。
例如, 虽然附图示出了为凹透镜构造的光学体, 但是, 光学体也 可以为凸透镜。 透镜的屈光结构取决于具体的应用。 例如, 图 12示出 根据本发明的凹透镜式眼内透镜的俯视图, 其中可以看到光学区 30 的边缘具有较厚部, 光学区的厚度 (其凸向前表面的高度) 可以为例 如约 0.50mm。 由于采用了椭圆形光学区, 对于眩光或漏光现象, 可以 采取更多的选择加以避免, 而无需仅仅采用更大直径的圆形光学区, 也可以省略采用眩光减小带。
因此, 对于其他可能的变化例不在此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 均应认 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眼内透镜, 其包括光学体和支撑体, 所述眼内透镜具有前 表面和后表面, 其中,
所述光学体具有大致的椭圆形状, 其长轴设置于水平方向, 以及 短轴设置于竖直方向。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眼内透镜, 其中,
所述光学体的所述短轴方向直径为约 4.0mm至约 6.5mm, 所述 长轴方向的直径为约 5.0mm至约 7.0mm, 并且, 所述短轴方向直径 小于所述长轴方向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眼内透镜, 其中,
所述光学体的所述短轴方向的直径为约 4.5mm至约 6.0mm, 以 及,所述光学体的所述长轴方向的直径为约 5.5mm至约 6.5mm,并且, 所述短轴直径小于所述长轴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眼内透镜, 其中, 所述光学体的所述短 轴方向的直径为约 5mm, 所述长轴方向的直径为约 6.0mm至 6.2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眼内透镜, 其中, 所述的眼内透镜是植入眼后房的眼内透镜。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眼内透镜, 其中,
所述的眼内透镜置于眼内原有的自然晶状体的前表面与虹膜的后 表面之间, 与所述自然晶状体共同提供屈光作用。
7.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眼内透镜, 其置于眼后房中的晶状体囊 内, 用于替换自然晶状体提供屈光作用。
8. 根据权利要求 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眼内透镜, 其采用 比重与房水比重一致的软性材料。
PCT/CN2014/070529 2013-01-14 2014-01-13 眼内透镜 WO2014108101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3777.7 2013-01-14
CN2013100137777A CN103040544A (zh) 2013-01-14 2013-01-14 眼内透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08101A1 true WO2014108101A1 (zh) 2014-07-17

Family

ID=48053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4/070529 WO2014108101A1 (zh) 2013-01-14 2014-01-13 眼内透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40544A (zh)
WO (1) WO20141081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7010A1 (en) * 2020-06-16 2021-12-23 Veni̇ Vi̇di̇ Özel Göz Sağliği Hi̇zmetleri̇ A.Ş. Elliptical intraocular le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8615A (zh) * 2015-05-01 2018-02-16 麦迪凯姆眼科(塞浦路斯)有限公司 用于经由眼睛球面像差的定制化而优化视觉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3890A (en) * 1988-04-04 1989-05-30 Kelman Charles D Bipartite intraocular lens
EP0319154A1 (en) * 1987-12-04 1989-06-07 Charles D. Kelman, M.D. Two piece intraocular lens
WO2001049216A1 (en) * 1999-12-30 2001-07-12 Cumming J Stuart Intraocular lens for posterior vaulting
CN1466934A (zh) * 2003-02-21 2004-01-14 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 眼内屈光透镜及其植入方法
US20110144746A1 (en) * 2009-12-11 2011-06-16 Vanderbilt David P Intraocular Lens
CN203280538U (zh) * 2013-01-14 2013-11-13 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 眼内透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19201A1 (en) * 1989-06-19 1990-12-19 John D. Hunkeler Single piece ovoid intraocular lens with haptic
US5171319A (en) * 1992-02-10 1992-12-15 Keates Richard H Foldable intraocular lens system
JP3164674B2 (ja) * 1992-12-28 2001-05-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眼内レンズ
US7144423B2 (en) * 2003-11-12 2006-12-05 Mcdonald Marguerite B Intraocular multifocal lens
NL2003881C2 (en) * 2009-11-30 2011-05-31 Akkolens Int Bv Adjustable intraocular le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9154A1 (en) * 1987-12-04 1989-06-07 Charles D. Kelman, M.D. Two piece intraocular lens
US4833890A (en) * 1988-04-04 1989-05-30 Kelman Charles D Bipartite intraocular lens
WO2001049216A1 (en) * 1999-12-30 2001-07-12 Cumming J Stuart Intraocular lens for posterior vaulting
CN1466934A (zh) * 2003-02-21 2004-01-14 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 眼内屈光透镜及其植入方法
US20110144746A1 (en) * 2009-12-11 2011-06-16 Vanderbilt David P Intraocular Lens
CN203280538U (zh) * 2013-01-14 2013-11-13 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 眼内透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7010A1 (en) * 2020-06-16 2021-12-23 Veni̇ Vi̇di̇ Özel Göz Sağliği Hi̇zmetleri̇ A.Ş. Elliptical intraocular le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0544A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11705B2 (ja) 人工カプセル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5538420B2 (ja) 眼内レンズ用ハプティックデバイス
CA2800217C (en) Pseudophakic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CA2644453C (en) Intraocular lens with accommodation
US7806930B2 (en) Device for attachment to a capsule in an eye
US20110313522A1 (en) Pseudophakic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WO2014108100A1 (zh) 眼内透镜
US20130184816A1 (en) Intraocular lens rings
US20140379078A1 (en) Small aperture (pinhole) intraocular implant to increase depth of focus
US11730586B2 (en) Devices for reconstruction of a lens capsule after cataract surgery
US20120303119A1 (en) Capsular opacification blocking lens
EP3171821B1 (en) Haptic devices for intraocular lens
JP2012130526A (ja) 嚢内保持具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150327991A1 (en) Haptic devices for intraocular lens
JP2023178513A (ja) 水晶体嚢の再建法及び緊張用装置
US11026779B2 (en) Intraocular lens and methods for implanting the same
WO2014108101A1 (zh) 眼内透镜
US20190076236A1 (en) Intraocular Lens for Implantation in a Ciliary Sulcus of an Eye
RU175238U1 (ru) Телескопическая объемозамещающая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ая линза
RU86462U1 (ru) Заднекамерная эластичная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ая линза для коррекции афакии
CN203280538U (zh) 眼内透镜
RU2436555C1 (ru)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переднего капсулорексиса
US20210085449A1 (en) Method of implantation of an intraocular lens in a ciliary sulcus of an eye
RU147275U1 (ru)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й хрусталик глаза
RU10074U1 (ru)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й хрусталик глаз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47380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47380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PURSUANT TO RULE 112(1) EPC (EPO FORM 1205N DATED 22.09.2015)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47380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