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1091680A1 - 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1091680A1
WO2011091680A1 PCT/CN2010/078773 CN2010078773W WO2011091680A1 WO 2011091680 A1 WO2011091680 A1 WO 2011091680A1 CN 2010078773 W CN2010078773 W CN 2010078773W WO 2011091680 A1 WO2011091680 A1 WO 201109168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user
user
edge
srs
specific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87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赵振山
王丽
Original Assignee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109168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1091680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7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locating or positioning the transmitter

Definitions

  •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in particular, to a channel sounding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system. Background of the invention
  • the bandwidth occupied by LTE should be less than 5 MHz.
  • DR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each cell supports at least 300 active users.
  • LTE-A should also support this condition.
  • the UEs in the cell all adopt the same SRS bandwidth and period, and the SRS capacity is defined as follows:
  • the base station i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irst user equipment in the cell is an edge user or a non-edge user, and if it is an edge user, select an edge user-specific group number in the edge user-specific group number that is not used in the current cell, and select the selected one.
  • the edge user-specific group number is assigned to the first user equipment; if it is a non-edge user, the non-edge user-specific group number that is not used in the current cell is selected. a non-edge user-specific group number, and assigning the selected non-edge user-specific group number to the first user equipment;
  • the determining, by the base station, whether the first user equipment is an edge user or a non-edge user may include: when the RNTP of the first user equipment measured by the base station exceeds a threshold, determining that the first user equipment is an edge user, otherwise, determining The first user equipment is a non-edge user.
  • the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calculates the minimum number of edge user-specific groups required for each cell; the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calculates the edge user-specific group in the case of macro cell networking according to the minimum number of edge user-specific groups required for each cell Number and number of non-edge user-specific groups; the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llocates edge user-specific group numbers and non-edge user-specific groups for each cell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edge user-specific groups and the number of non-edge user-specific groups in the macro-cellular networking case. No., wherein the edge user-specific group numbers of different cell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 the length ⁇ ⁇ of the Zadoff-Chu sequence is the largest prime number that satisfies the condition ⁇ s .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 法和系统。 发明背景
信道探测信号 (SRS,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通常设置于参考 信号中,是一种用来测量终端设备 ( UE, User Equipment )与基站( eNB, e-Node-B )间的无线信道信息( CSI,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的信号。 在长期演进(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系统中, 基于单小区的应用场 景实现 SRS的收发过程如图 1所示,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101: UE按照 eNB指示, 定时发送上行 SRS; SRS 占用的最 小带宽为 4个资源块( RB , Resource Block );
步骤 102: eNB根据接收到的 SRS判断 UE上行的 CSI;
步骤 103: eNB根据得到的 CSI进行频率选择调度、 闭环功率控制 等操作。
在 LTE系统中,同一小区的不同 UE发送的 SRS使用不同的时频资 源, 因此, 同一小区的不同 UE发送的 SRS之间不会出现信号干扰的问 题。 但由于时频资源容量的限制, 不同小区的 UE发送 SRS可能使用相 同的时频资源, 这样不同小区的 SRS之间可能存在信号干扰的问题。
LTE技术的后续演进(LTE-A, LTE- Advanced )对上下行速率提出 了比 LTE 更高的要求, 比如要求下行峰值速率 lGbps, 上行峰值速率 500Mbps, 上下行峰值频谱利用率分别达到 15Mbps/Hz和 30Mbps/Hz。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 LTE-A采用如下关键技术, 包括载波聚合、 多点协 作传输 ( CoMP,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 )、 接力传输、 多 天线增强等。
在多点协作传输( CoMP )组网时, 需要获得 UE和多个协作小区之 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因此, 对于 LTE-A CoMP UE来说, 需要多小区的 侦听参与, 即多个小区需要侦听这个 UE发送的 SRS, 以便于小区之间 协作, 共同服务于这个 UE, 然而 LTE中的 SRS的机制并没有考虑 SRS 在多小区之间的应用。
图 2为多点协作传输用户设备发送的 SRS受到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的 SRS干扰的示意图。 如图 2所示, 小区 1 ( celll )和小区 2 ( cell2 )采用 CoMP技术共同服务 UE1 , 当 UE1发送 SRS时, celll和 cell2都会侦听 SRS以获得上行信道状态信息, 并且利用上下行信道互易性, 可以间接 地获得相应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由于 celll中没有其它用户,因此 celll 可以获得准确的信道信息; 而 cell2中的其它用户 (UE2、 UE3、 UE4 ) 同时也在发送 SRS, 其他用户发送 SRS使用的时频资源可能与 UE1发 送 SRS使用的时频资源相同, 因此 cell2获得的信道信息可能不准确。 图 3为现有技术中不同长度、不同根序列生成的 SRS之间的相关性的累 积分布函数(CDF,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 曲线。 如图 3所 示, 4 & 4表示带宽为 4RB的 SRS序列与带宽为 4RB的 SRS序列之间的 CDF曲线, 4 & 8表示带宽为 4RB的 SRS序列与带宽为 8RB的 SRS序列 之间的 CDF曲线, 其他以此类推。 由图 3所示的 CDF曲线可以看出, 在 LTE中, 不同长度、 不同根序列生成的 SRS之间具有高相关性, 因 此 cell2接收 UE1的 SRS时,可能存在其他用户发送 SRS导致的强干扰, 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 也就影响了 CoMP的性能。 因此, 需要对 发送 SRS的方案进行改进, 使其适应多点协同传输应用环境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出一种改进的信道探测信号发送 方法和系统, 可以降低多小区多用户信道探测信号(SRS )之间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带宽大于或等于 12个资源块的信道探测信号,并 向基站发送所述信道探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系统, 包括无线网络控 制器、 基站和第一用户设备,
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设置各个基站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非边 缘用户专用组号;
所述基站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是边缘用户还是非边缘用户, 若是边缘用户, 则在本小区未使用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中选取一个边缘 用户专用组号, 并将所选取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设 备; 若是非边缘用户, 则在本小区未使用的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中选取 一个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 并将所选取的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分配给所 述第一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生成带宽大于或等于 12 个资源块的信道探 测信号, 并向基站发送所述信道探测信号。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通过提高信道探测信号序列的带宽, 可 以降低信道探测信号序列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降低多小区多用户 SRS之 间的干 4尤。 附图简要说明
图 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单小区的应用场景实现 SRS的收发流程图; 图 2为多点协作传输用户设备发送的 SRS受到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的
SRS干扰的示意图;
图 3为现有技术中不同长度、不同根序列生成的 SRS之间的相关性 的 CDF曲线;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 SRS之间的相关性的 CDF曲线。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举具体实 施例并参照附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案通过提高 SRS 序列的最小带宽, 从而降低 SRS序列之间的相关性, 从而实现降低 LTE-A CoMP 中多小区多用户 SRS干扰。
两个序列的互相关函数可以表示为
Figure imgf000006_0001
其中, {al, a2, aN} 和 {bl, b2, bN}表示两个 Zadoff - Chu ( ZC )序列重叠的部分, N表示 ZC序列重叠的数目。 一般来说, 序列 的长度越长, 占用的带宽越大, 则两个序列之间的相关性越小。 因此, 可以增加 SRS序歹l占用的带宽来降低不同 UE发送的 SRS序列之间的相 关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可以通过仿真试验确定 SRS序列占用的带宽 达到多少时,即可使不同 SRS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小到不足以引起强烈干 扰。
对新设计的 SRS序列, 若该 SRS序列的带宽大于或等于 12个资源 块(RB ), 对不同组号、 不同序列长度、 不同频域重叠区域的情况下的 互相关性进行仿真。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 SRS之间的相关性的 CDF曲线; 其中, 12&12表示带宽为 12RB的 SRS序列与带宽为 12RB 的 SRS序列之间的 CDF曲线, 12 & 24表示带宽为 12RB的 SRS序列与 带宽为 24RB的 SRS序列之间的 CDF曲线, 其他以此类推。 如图 4所 示, 12&12 (即相同长度的 SRS序列) 的相关性最小, 而其他不同长度 的 SRS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基本相同,因此图 4中 12 & 24, 12 & 36, 12 & 48, 12 & 60, 12 & 72, 和 12 & 84的相关度曲线基本重合。 从图 4可以看出, 90%的组号之间的相关性小于 0.18。 因此, 对于带宽在 12RB及以上的 SRS序列, 采用不同组号生成的 SRS序列, 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很小, 可 以满足 SRS序列之间的准正交性。带宽在 12RB以上的 SRS序列的带宽 可以是 12RB的整数倍, 例如 24RB、 36RB、 48RB ··· ··· 84RB等。
这样, 通过限制 LTE-A CoMP中 SRS序列最小带宽为 12RB , 用户 设备生成带宽大于或等于 12 个资源块的信道探测信号, 并向基站发送 所述信道探测信号, 使得占用相同时频资源的不同小区的不同用户, 通 过 SRS序列生成时使用不同的组号, 达到 SRS序列之间的准正交性, 可以降低多小区多用户之间 SRS的干扰。
在 3GPP TR 36.913 V8.0.1 (2009-03) (以下筒称为 36.913 ) 中规定, LTE 所占用的带宽范围应该小于 5MHz, 不存在不连续接收(DR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时, 每个小区至少支持 300个激活的用户。 那 么 LTE- A中也应该支持这个条件。 为此, 假设小区中的 UE都采用相同 的 SRS带宽和周期, SRS容量定义如下:
系统 a¾带宽 专用 周期 组数 ( 2 )
_ ί/ 专用 ¾W带宽 X cs X c X小区专用子帧配置周期 X上行天线数目
其中, Ncs代表可用的循环偏移量( cyclic shifts ) 的数目, Nc = 2是 传输频域间隔。 在 LTE中, 考虑 UE的运动速度为 10 km/h, 相关时间为 10ms, 系统 SRS带宽 ( System SRS BW )为 5MHz (相当于 24个 RB ), UE 专用 SRS带宽( UE Specific SRS BW )为41 8。对于典型城市( TU, Typical Urban )信道的延迟扩展, Ncs = 4。 在 LTE中, 每个小区只使用 1个组号, 组数(group Numbers ) (即组号的总数) =1; 上行天线只考虑 1根, 上行 天线数目 (UlAntNum ) =1。 由此计算出来的 SRS容量为:
24/4*4*2*10/1*1/1=480个用户, 在 LTE中, 上行采用单天线的情况下, 是可以满足 36.913中的容量要求, 即至少必须支持 300个用户。
然而, 在 LTE-A中, 由于上行发送天线增加到了 4个, 并且还要考虑 支持多用户多输入输出 ( MU-MIMO ,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 因此, 如果采用 LTE中 SRS的设计, 那么 SRS的容量将 变为 480/ ( 4*2 ) =60个用户, 其中 MU-MIMO考虑 2个用户。 如果考虑使 用 SRS作为频选的依据, 那么 UE专用 SRS带宽为 24RB, LTE单天线发送 时, 计算出来的 SRS容量为 80个用户。 因此, 目前已有的 LTE的 SRS设计 无法满足 LTE- A中 SRS的容量要求。因此需要考虑增强的 SRS设计来满足 LTE-A中 SRS的容量要求。
依照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案, 将 SRS序列的带宽设置为 12RB 以上, 虽然达到了减小 SRS序列相关性的目的, 但是由于 LTE-A CoMP 中 SRS 序列最小带宽的增大引起了 SRS 容量不足的问题, 不能满足 LTE-A中 MU-MIMO和 CoMP对 SRS容量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案中, 除了限制 SRS序列最小带宽为 12RB, 采用新的 SRS序列生成方法, 将组数提高到 70个, 考虑 MU-MIMO和 CoMP共存的场景,把 70个组号分为小区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小区非边 缘用户专用组号。其中, 小区边缘用户的定义为在 NodeB端测得的用户 的相关窄带发送功率(RNTP, Relative Narrowband TX Power )超过门 限时, 该用户即为小区边缘用户; RNTP未超过门限时, 则该用户为小 区非边缘用户。 假设 MU-MIMO的用户不在小区的边缘, 在宏蜂窝组网时, 由于小 区内非边缘用户不会对邻小区产生 SRS干扰,因此小区之间可以使用相 同的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而由于小区边缘用户的 SRS会对邻小区产生 干扰, 因此, 属于不同邻小区的用户不能使用相同的边缘用户组号。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计算出每个小区边缘用户专用组号的需求数量, 即对于每 个小区, 最少需要分配几个小区边缘用户专用的组号。 以下给出一种具 体实现方案:
由于最小 SRS带宽由 4RB提高到 12个 RB, 提高了 3倍, 因此需 要额外的 3个组号来解决由此引起的容量缩减 1/3的问题, 即将 3个组 号分配给占用相同时频资源的 3个用户; CoMP组网时, 小区边缘用户 的信道质量比较差, 一般不会采用 4个天线复用的情况, 这里考虑 2个 发送天线, 因此, 每个用户需要 2个组号满足上行 2个天线发送的 SRS 准正交的要求。 由此得出结论: 每个小区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为 6个, 即可满足小区边缘用户的需求。
步骤二: 计算宏蜂窝组网情况下所需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以及非边缘 用户专用组数。
考虑由 7个小区实现宏蜂窝组网, 那么 7个小区总共需要 6 x 7=42 个边缘用户专用组号, 可以满足 7个小区边缘用户的 SRS容量的需求。 其余的 28个组号可以作为小区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
步骤三:计算一个小区边缘用户的 SRS容量以及小区非边缘用户的 SRS容量。
首先计算一个小区边缘用户的 SRS容量。 H殳小区中的 UE都在小 区边缘, 并采用相同的 SRS带宽和周期, 根据公式(2 )计算 SRS容量。 由于 TU信道的延迟扩展, 因此, Nes = 4 , Ne = 2是传输频域间隔。 系统 SRS 带宽为 5MHz ( 24RB ), UE专用 SRS带宽为 12RB , 组数为 6, 上 行天线数目为 2, 由此计算出来的 SRS容量为: 24/12*4*2* 10/1*6/2=480 个用户, 因此在 LTE-A CoMP中, 小区边缘用户上行采用 2个天线的情 况下, 可以满足 36.913中 SRS的容量要求。
再分析小区非边缘用户的 SRS容量:
假设小区中的 UE都在小区非边缘的位置, 并采用相同的 SRS带宽 和周期, SRS容量定义如下:
旦— 系统 a¾带宽 t/£专用 Si¾周期 « ( 3 )
_ ί/ 专用 带宽 X cs X c X小区专用子帧配置周期 X上行天线数目 x MO用户数 由于 TU信道的延迟扩展, 因此, Nes = 4 , Ne = 2是传输频域间隔。 系统 SRS带宽为 5MHz ( 24RB ), UE专用 SRS带宽为 12RB , 组数 =28 , 上行天线数目 =4(在 LTE-A中,上行发送天线增加到了 4个), MU-MIMO 用户数 =2,由此计算出来的 SRS容量为: 24/12*4*2*10/1*28/( 4*2 ) =560 个用户, 因此在 LTE-A CoMP中, 小区非边缘用户上行采用 4个天线, MU-MIMO采用 2个用户的情况下, 可以满足 36.913中 SRS的容量要 求。
综上所述, 通过合理规划 70个组号, 即采用 28个非边缘用户专用 组号, 不同小区的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相同; 采用 42 个边缘用户专用 组号, 每个小区 6个, 不同小区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不同。 LTE-A中可 以满足 36.913的 SRS的容量要求。
为了便于理解, 表 1示例了一种 SRS容量和多小区多用户 SRS之 间干扰的解决方案的配置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 表 1所示内容仅用于对 本发明方案进行说明, 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 小区编边缘用户专
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
号 用组号
28、 29、 3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区 1
31、 32、 33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34、 35、 36、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区 2
37、 38、 3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40、 41、 4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区 3
43、 44、 4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46、 47、 48、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区 4
49、 50、 51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52、 53、 5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区 5
55、 56、 57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58、 59、 6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区 6
61、 62、 63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64、 65、 66、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区 7
67、 68、 6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Figure imgf000011_000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系统, 包括无线网络控 制器、 基站和用户设备。 根据无线通信领域的常识可知, 无线网络控制 器通常控制不止一个基站, 每个基站对应至少一个小区, 而每个小区中 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用户设备。
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设置各个基站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非边缘用 户专用组号;
基站用于判断本小区内的第一用户设备是边缘用户还是非边缘用 户, 若是边缘用户, 则在本小区未使用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中选取一个 边缘用户专用组号, 并将所选取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分配给第一用户设 备; 若是非边缘用户, 则在本小区未使用的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中选取 一个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 并将所选取的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分配给第 一用户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用于生成带宽大于或等于 12 个资源块的信道探测信 号, 并向基站发送信道探测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基站判断第一用户设备是边缘用户还是非边缘 用户可以包括: 当基站端测得的第一用户设备的 RNTP超过门限时, 判 断第一用户设备为边缘用户, 否则, 判断第一用户设备为非边缘用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各个基站的边缘用户专用 组号和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可以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计算每个小区所需的最少边缘用户专用组数; 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每个小区所需的最少边缘用户专用组数, 计算宏蜂窝组网情况下的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以及非边缘用户专用组数; 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宏蜂窝组网情况下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以及 非边缘用户专用组数分配每个小区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非边缘用户 专用组号, 其中, 不同小区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彼此不同。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 以下再对本 发明实施例中 SRS的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 方案是在现有的 LTE的 SRS序列设计的基础上, 做了基序列定义的修 改以及组号范围的修改。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首先 对现有的 LTE系统中的 SRS序列设计方案进行介绍。
在 LTE系统中, SRS序列设计方法如公式( 4 )所示:
Figure imgf000012_0001
其中, n表示子载波标号, rSRS( 表示 SRS序列, Ms s 表示 SRS生 成序列长度。 令" ½SB表示 SRS所占的资源块( RB, Resource Block )个数, N 表 示每个 RB的子载波个数, 考虑到 SRS序列是每隔一个子载波间隔映射 的, 频率疏为 2, 因此实际 SRS生成序列长度为 Ms ScRS = mSRS RBNlB 12。 是通过一个基序列 循环移位 "得到的, 如公式(5):
Figure imgf000013_0001
= ejanTu n), 0≤ " < M s R c s , (5) 其中 W是组号, V是基序列号。信道探测信号的循环移位《 = 2τ^ ,
8 n RS是由上层给每个 UE配置的, 并且 nRS =0,1,2,3,4,5,6,7。 多个参考信 号序列可通过基序列和不同的"值计算得到。 Ms 是参考信号序列所占 的子载波个数, 其定义为 Ms
Figure imgf000013_0002
, 其中 N 表示每个 RB的子载波个 数, m表示参考信号所占的 RB个数。 由于 SRS序列的频率疏为 2, 因 此在 Ms s =M 的条件下, 有下面的关系: m mSRS,RBll , 其取值范围为 l≤m≤N x'UL/2。 基序列 ,v(«) 分为多个组, 其中 we{0,l,...,29} 是组号, V是组内的 基序列号 (ν = 0,1)。 组号 u 和基序列号 V 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基 序列 ^(0),..., v(A -l) 的定义依赖序列长度 M 。 当 M <3Ns (mSRS < 6)时, 基序列
Figure imgf000013_0003
Figure imgf000013_0004
其中 的值由表 2 ( s
Figure imgf000013_0005
)给出。
当 ≥3Ns (mSRS ≥ 6)时, 基序列 v(0),... v(M -1)定义如下:
Tu v(n) = xq(nmodN^), 0 < n < M c s (7) 其中 Zadoff-Chu序列的第 ^个根为 χ? (/) = ; s , 0≤ / < Nz R c s-l (8) q 为
q = L + 1/2」+ v · (- 1)L2
Figure imgf000014_0001
Zadoff-Chu序列的长度 Λ ^是满足条件 yz R c s<Ms 的最大质数。
u ^(0),...,^(23)
0 -1 3 1 -3 3 -1 1 3 -3 3 1 3 -3 3 1 1 -1 1 3 -3 3 -3 -1 -3
1 -3 3 -3 -3 -3 1 -3 -3 3 -1 1 1 1 3 1 -1 3 -3 -3 1 3 1 1 -3
2 3 -1 3 3 1 1 -3 3 3 3 3 1 -1 3 -1 1 1 -1 -3 -1 -1 1 3 3
3 -1 -3 1 1 3 -3 1 1 -3 -1 -1 1 3 1 3 1 -1 3 1 1 -3 -1 -3 -1
4 -1 -1 -1 -3 -3 -1 1 1 3 3 -1 3 -1 1 -1 -3 1 -1 -3 -3 1 -3 -1 -1
5 -3 1 1 3 -1 1 3 1 -3 1 -3 1 1 -1 -1 3 -1 -3 3 -3 -3 -3 1 1
6 1 1 -1 -1 3 -3 -3 3 -3 1 -1 -1 1 -1 1 1 -1 -3 -1 1 -1 3 -1 -3
7 -3 3 3 -1 -1 -3 -1 3 1 3 1 3 1 1 -1 3 1 -1 1 3 -3 -1 -1 1
8 -3 1 3 -3 1 -1 -3 3 -3 3 -1 -1 -1 -1 1 -3 -3 -3 1 -3 -3 -3 1 -3
9 1 1 -3 3 3 -1 -3 -1 3 -3 3 3 3 -1 1 1 -3 1 -1 1 1 -3 1 1
10 -1 1 -3 -3 3 -1 3 -1 -1 -3 -3 -3 -1 -3 -3 1 -1 1 3 3 -1 1 -1 3
11 1 3 3 -3 -3 1 3 1 -1 -3 -3 -3 3 3 -3 3 3 -1 -3 3 -1 1 -3 1
12 1 3 3 1 1 1 -1 -1 1 -3 3 -1 1 1 -3 3 3 -1 -3 3 -3 -1 -3 -1
13 3 -1 -1 -1 -1 -3 -1 3 3 1 -1 1 3 3 3 -1 1 1 -3 1 3 -1 -3 3
14 -3 -3 3 1 3 1 -3 3 1 3 1 1 3 3 -1 -1 -3 1 -3 -1 3 1 1 3
15 -1 -1 1 -3 1 3 -3 1 -1 -3 -1 3 1 3 1 -1 -3 -3 -1 -1 -3 -3 -3 -1
16 -1 -3 3 -1 -1 -1 -1 1 1 -3 3 1 3 3 1 -1 1 -3 1 -3 1 1 -3 -1
17 1 3 -1 3 3 -1 -3 1 -1 -3 3 3 3 -1 1 1 3 -1 -3 -1 3 -1 -1 -1
18 1 1 1 1 1 -1 3 -1 -3 1 1 3 -3 1 -3 -1 1 1 -3 -3 3 1 1 -3
19 1 3 3 1 -1 -3 3 -1 3 3 3 -3 1 -1 1 -1 -3 -1 1 3 -1 3 -3 -3
20 -1 -3 3 -3 -3 -3 -1 -1 -3 -1 -3 3 1 3 -3 -1 3 -1 1 -1 3 -3 1 -1
21 -3 -3 1 1 -1 1 -1 1 -1 3 1 -3 -1 1 -1 1 -1 -1 3 3 -3 -1 1 -3
22 -3 -1 -3 3 1 -1 -3 -1 -3 -3 3 -3 3 -3 -1 1 3 1 -3 1 3 3 -1 -3
23 -1 -1 -1 -1 3 3 3 1 3 3 -3 1 3 -1 3 -1 3 3 -3 3 1 -1 3 3
24 1 -1 3 3 -1 -3 3 -3 -1 -1 3 -1 3 -1 -1 1 1 1 1 -1 -1 -3 -1 3
25 1 -1 1 -1 3 -1 3 1 1 -1 -1 -3 1 1 -3 1 3 -3 1 1 -3 -3 -1 -1
26 -3 -1 1 3 1 1 -3 -1 -1 -3 3 -3 3 1 -3 3 -3 1 -1 1 -3 1 1 1
27 -1 -3 3 3 1 1 3 -1 -3 -1 -1 -1 3 1 -3 -3 -1 3 -3 -1 -3 -1 -3 -1
28 -1 -3 -1 -1 1 -3 -1 -1 1 -1 -3 1 1 -3 1 -3 -3 3 1 1 -1 3 -1 -1
29 1 1 -1 -1 -3 -1 3 -1 3 -1 1 3 1 -1 3 1 3 -3 -3 1 -1 -1 1 3
•表 2: s = 2Ns (m„ = 4)时的 )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定义的 SRS序列如下:
rSR S (n = ru <a v } (n , 0 < n < M S R C S (10) 其中, r (/i)是通过一个基序列 v(«)循环移位 "得到的, 定义如下: 0 = eD ), 0<n<M c s , 其中 "是组号, v 是基序列号。 信道探 测信号的循环移位值《的定义为: 《 = 2r^, nRS是由 RNC给每个 UE
8
配置的值, 并且 n = 0, 1,2,3,4,5,6,7 。 Ms 是信道探测信号 SRS序列生成长度, 其定义为
Figure imgf000016_0001
, 其 中 N 表示每个资源块的子载波个数, m表示信道探测信号 SRS序列所 占的资源(不包括频率疏空闲位置)块个数, 由于 SRS序列是每隔一个 子载波间隔映射的, 频率疏为 2, mSRSRB表示 SRS所占的全部资源 (包 括频率空闲位置) 块个数, 因此, m mSRS,RB/2 , 其取值范围为 l<m<N^UL/2 , N^'uL代表上行方向资源块数目的最大值。 多个参考信 号序列可通过基序列和不同的"值计算得到。
基序 歹 ij Tv(n) 分为 多 个组 , 其 中 Μ 代表组号 , 当 S <6Ns ( „ <12)时, {0,1,...,29} , 当 Ms ≥6Ns (m„≥12) 时, Me{0,l,...,69} , v是组内的基序列号 (ν = 0,1)。 组号 " 和基序列号 v 将随 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基序列 ν(0),..., ,ν(Μ -1) 的定义依赖序列长度 当 < 3Ns (mSRS^B < 6)时,基序列 v(0),... v(M -1)定义如下: 当 Ms
Figure imgf000016_0002
其中 ί /ί)的值由表 1 ( s
Figure imgf000016_0003
)给出。
当 6 >M ≥3Nr(12>m ≥6)时, 基序列 ,v(0),..., v(M - 1) 定义如下:
7 v (n) = xq (n mod ), 0≤ " < Ms ( 12) 其中 Zadoff-Chu序列的第 ^个根为
. ql{l+l)
xq (l) = e J^^, 0≤/≤ - 1 (13) q
q = l + 1/2」+ v . (— 1 ) 」
q~ = N c s · (" + 1)/31 ( 14 )
Zadoff-Chu序列的长度 Ν^是满足条件 < s 的最大质数。
当 A ≥O SRS,RB >12)时, 基序列 ,v(0),..., (M -1)定义如 下:
Tu v{n) = xq(nmod N^), 0 < n < M c s (15) 其中 Zadoff-Chu序列的第 个根为
9ί(ί + 1)
xq (l) = e 1 , 0 ≤ / < Nz R c s-l (16) q 为
q = 1/2」 + v - (-l)l2¥i ( χη )
= NZ R C S · (w + l)/71
Zadoff-Chu序列的长度 Ν^是满足条件 < s 的最大质数。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通过提高信道探测信号序列的带宽, 可 以降低信道探测信号序列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降低多小区多用户 SRS之 间的干扰。 在此基础上, 本发明方案还提出了对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非 边缘用户专用组号进行分配的方案,以使得增加 SRS序列带宽后小区仍 然具有足够的 SRS容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 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带宽大于或等于 12个资源块的信道探测信号,并 向基站发送所述信道探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生 成带宽大于或等于 12 个资源块的信道探测信号, 并向基站发送所述信 道探测信号之前, 进一步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各个基站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非边缘用户专 用组号;
基站判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是边缘用户还是非边缘用户, 若是边缘 用户, 则在所述基站所对应小区未使用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中选取一个 边缘用户专用组号, 并将所选取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分配给所述第一用 户设备; 若是非边缘用户, 则在所述基站所对应小区未使用的非边缘用 户专用组号中选取一个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 并将所选取的非边缘用户 专用组号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第 一用户设备是边缘用户还是非边缘用户为: 基站端测得的第一用户设备 的相关窄带发送功率 RNTP超过门限时,判断第一用户设备为边缘用户, 否则, 判断第一用户设备为非边缘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 设置各个基站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计算每个小区所需的最少边缘用户专用组数; 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每个小区所需的最少边缘用户专用组数, 计算宏蜂窝组网情况下的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以及非边缘用户专用组数; 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宏蜂窝组网情况下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以及 非边缘用户专用组数分配每个小区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非边缘用户 专用组号, 其中, 不同小区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彼此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参与宏蜂窝组网的小 区数目为 7。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小区所需的最少 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为 6, 宏蜂窝组网情况下的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为 42, 非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为 28。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生 成的带宽大于或等于 12个资源块的信道探测信号为:
r S R s ) = ru ( a v ) ), 0 < n < M s R c s · 其中, r (n)是通过一个基序列 ^ in)循环移位《得到的,基序列 ^ in) 定义如下: d », 0≤"<M , 其中 "是组号, 序列号; ncs
a = 2π SRS cs
信道探测信号的循环移位值 "的定义为: 8 , nsRS是由无线网 络控制器给每个用户设备配置的值, 并且 n Rs =0, 1,2,3,4,5,6,7.
^ 是信道探测信号 SRS序列的长度, 其定义为^ ="^ , 其中 W 表示每个资源块的子载波个数, m表示信道探测信号 SRS序列所占
, 1 7 max.UL / .UL , , 的资源块个数, 取值范围为1≤m≤A^ /2, NRB 代表上行方向资源块 数目的最大值。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序列 分 为多个组, 其中"代表组号, 当 Ms <6Ns 时, "^01,…,29) , 当 s ≥ 6Ns 时, "^01,…,69), V是组内的基序列号且 ν = 0,1; 当 M <3Ns 时, 基序列 ^0),…,^ —1)定义如下: 当 M =2A 基序列为 7uv n) = "、π/4 , 0≤n<Ms -1; 当 6NS > Ms ≥ 3Ns 时, 基序列 (0),···Ί(Μ - 定义如下:
Figure imgf000020_0001
其中 ZC序列的第 个根为
_ . ( +1)
xq{l) = e 1 s , 0≤Z≤ C S—1 · q 为
Figure imgf000020_0002
ZC序列的长度 是满足条件 Ν" < M 的最大质数;
当 Ms > 6Ns 时, 基序列 7 (0), ,U^ -D定义如下:
Figure imgf000020_0003
其中 ZC序列的第 个根为 xq(l) = e '' , 0</<N2c -! · q 为
Figure imgf000020_0004
ZC序列的长度 是满足条件 ^zc < 的最大质数。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公式 W = 0≤ w≤ Ms _ 1中的 的值由下表给出: ^(0),.. (23)
-1 3 1 -3 3 -1 1 3 -3 3 1 3 -3 3 1 -1 1 3 -3 3 -3 -1 -3
1
-3 3 -3 -3 -3 1 -3 -3 3 -1 1 1 1 3 -1 3 -3 -3 1 3 1 1 -3
1
3 -1 3 3 1 1 -3 3 3 3 3 1 -1 3 1 1 -1 -3 -1 -1 1 3 3
-1 -3 1 1 3 -3 1 1 -3 -1 -1 1 3 1 -1 3 1 1 -3 -1 -3 -1
1
-1 -1 -1 -3 -3 -1 1 1 3 3 -1 3 -1 -3 1 -1 -3 -3 1 -3 -1 -1
1 1
-3 1 1 3 -1 1 3 1 -3 1 -3 1 1 3 -1 -3 3 -3 -3 -3 1 1
1 1 -1 -1 3 -3 -3 3 -3 1 -1 -1 1 1 -1 -3 -1 1 -1 3 -1 -3
1
-3 3 3 -1 -1 -3 -1 3 1 3 1 3 1 3 1 -1 1 3 -3 -1 -1 1
1 1
-3 1 3 -3 1 -1 -3 3 -3 3 -1 -1 -1 -3 -3 -3 1 -3 -3 -3 1 -3
1
1 1 -3 3 3 -1 -3 -1 3 -3 3 3 3 1 -3 1 -1 1 1 -3 1 1
1
-1 1 -3 -3 3 -1 3 -1 -1 -3 -3 -3 -1 -3 -3 1 -1 1 3 3 -1 1 -1 3
1 3 3 -3 -3 1 3 1 -1 -3 -3 -3 3 3 -3 3 3 -1 -3 3 -1 1 -3 1
1 3 3 1 1 1 -1 -1 1 -3 3 -1 1 1 -3 3 3 -1 -3 3 -3 -1 -3 -1
3 -1 -1 -1 -1 -3 -1 3 3 1 -1 1 3 3 3 -1 1 1 -3 1 3 -1 -3 3
-3 -3 3 1 3 1 -3 3 1 3 1 1 3 3 -1 -1 -3 1 -3 -1 3 1 1 3
-1 -1 1 -3 1 3 -3 -1 -3 -1 3 1 3 1 -1 -3 -3 -1 -1 -3 -3 -3 -1
1
-1 -3 3 -1 -1 -1 -1 1 -3 3 1 3 3 1 -1 1 -3 1 -3 1 1 -3 -1
1
1 3 -1 3 3 -1 -3 -1 -3 3 3 3 -1 1 1 3 -1 -3 -1 3 -1 -1 -1
1
1 1 1 1 1 -1 3 -3 1 1 3 -3 1 -3 -1 1 1 -3 -3 3 1 1 -3
1 3 3 1 -1 -3 3 3 3 3 -3 1 -1 1 -1 -3 -1 1 3 -1 3 -3 -3
1
-1 -3 3 -3 -3 -3 -1 -3 -1 -3 3 1 3 -3 -1 3 -1 1 -1 3 -3 1 -1
1
-3 -3 1 1 -1 1 -1 -1 3 1 -3 -1 1 -1 1 -1 -1 3 3 -3 -1 1 -3
1
-3 -3 3 1 -1 -3 -3 -3 3 -3 3 -3 -1 1 3 1 -3 1 3 3 -1 -3
1 1
-1 -1 -1 3 3 3 3 3 -3 1 3 -1 3 -1 3 3 -3 3 1 -1 3 3
1 1
1 3 3 -1 -3 3 -3 -1 -1 3 -1 3 -1 -1 1 1 1 1 -1 -1 -3 -1 3
1 1 -1 3 -1 3 1 -1 -1 -3 1 1 -3 1 3 -3 1 1 -3 -3 -1 -1
1 1
-3 1 3 1 1 -3 -1 -3 3 -3 3 1 -3 3 -3 1 -1 1 -3 1 1 1
1 1
-1 -3 3 3 1 1 3 -3 -1 -1 -1 3 1 -3 -3 -1 3 -3 -1 -3 -1 -3 -1
-1 -3 -1 -1 1 -3 -1 1 -1 -3 1 1 -3 1 -3 -3 3 1 1 -1 3 -1 -1
1
1 1 -1 -1 -3 -1 3 3 -1 1 3 1 -1 3 1 3 -3 -3 1 -1 -1 1 3
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系统, 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 基站和第 一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设置各个基站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非边 缘用户专用组号;
所述基站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是边缘用户还是非边缘用户, 若是边缘用户, 则在所述基站所对应小区未使用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中 选取一个边缘用户专用组号, 并将所选取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分配给所 述第一用户设备; 若是非边缘用户, 则在本小区未使用的非边缘用户专 用组号中选取一个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 并将所选取的非边缘用户专用 组号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生成带宽大于或等于 12 个资源块的信道探 测信号, 并向基站发送所述信道探测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 第一用户设备是边缘用户还是非边缘用户为: 基站端测得的第一用户设 备的相关窄带发送功率 RNTP超过门限时, 判断第一用户设备为边缘用 户, 否则, 判断第一用户设备为非边缘用户。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或 1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网 络控制器设置各个基站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非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包 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计算每个小区所需的最少边缘用户专用组数; 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每个小区所需的最少边缘用户专用组数, 计算宏蜂窝组网情况下的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以及非边缘用户专用组数; 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宏蜂窝组网情况下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以及 非边缘用户专用组数分配每个小区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和非边缘用户 专用组号, 其中, 不同小区的边缘用户专用组号彼此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参与宏蜂窝组网的 小区数目为 7。
14,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每个小区所需的最 少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为 6,宏蜂窝组网情况下的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为 42, 非边缘用户专用组数为 28。
PCT/CN2010/078773 2010-01-29 2010-11-16 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法和系统 WO2011091680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3552.7 2010-01-29
CN201010103552.7A CN102142871B (zh) 2010-01-29 2010-01-29 一种改进的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1680A1 true WO2011091680A1 (zh) 2011-08-04

Family

ID=44318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0/078773 WO2011091680A1 (zh) 2010-01-29 2010-11-16 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2871B (zh)
WO (1) WO20110916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8404A (zh) * 2012-05-04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探测参考信号接收、发送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3079217B (zh) * 2012-12-27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95228A (zh) * 2017-09-11 2019-03-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信号序列生成方法、终端、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214B (zh) 2018-08-10 2021-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srs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62667B (zh) * 2018-11-30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探测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383A (zh) * 2008-08-07 2009-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确定方法
WO2009022474A1 (ja) * 2007-08-14 2009-02-19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420734A (zh) * 2008-11-28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8151B2 (en) * 2006-10-03 2010-08-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cheduling request channel for wireles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2474A1 (ja) * 2007-08-14 2009-02-19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340383A (zh) * 2008-08-07 2009-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确定方法
CN101420734A (zh) * 2008-11-28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2871A (zh) 2011-08-03
CN102142871B (zh)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6219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1188876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subsets of contiguous subcarriers
US20230269050A1 (en)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Wideband LTE Single OFDM Symbol Uplink Transmission
JP560683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US9226312B2 (e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001796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制御情報をマッピ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3853763A (zh) 用于区分多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传输方案的方法
US201102617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of control channels in ofdm-based hierarchical cellular system
US107152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based on channel state indicator-reference signal
WO2010121538A1 (zh) 一种用于多点协同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JP2015526027A (ja) エネルギー効率の良い通信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16045442A1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196597B2 (en) Orthogona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port generation for pi/2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BPSK)
WO2014086203A1 (zh) 一种协同小区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8171792A1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85624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WO2011091680A1 (zh) 一种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法和系统
WO2019062647A1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8121123A1 (zh) 发送/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14108028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WO2010081426A1 (zh) 多小区协同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8209840A1 (zh) 功率余量报告方法、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RU259721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сигнала в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й антенной системе
WO2016107590A1 (zh) 一种下行多用户传输方法和装置
Ren et al. The Hint protocol: Using a broadcast method to enable ID-free data transmission for dense IoT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08444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444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