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0124553A1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0124553A1
WO2010124553A1 PCT/CN2010/071663 CN2010071663W WO2010124553A1 WO 2010124553 A1 WO2010124553 A1 WO 2010124553A1 CN 2010071663 W CN2010071663 W CN 2010071663W WO 2010124553 A1 WO2010124553 A1 WO 201012455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block
interference
pow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16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童辉
徐�明
星野正幸
今村大地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JP2012506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559191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to EP10769242.8A priority patent/EP2426971B1/en
Priority to RU2011143358/07A priority patent/RU2539577C2/ru
Priority to BR122020009191-6A priority patent/BR122020009191B1/pt
Priority to CN201080018780.2A priority patent/CN102415121B/zh
Priority to KR1020117025317A priority patent/KR101680400B1/ko
Priority to BRPI1016053-1A priority patent/BRPI1016053B1/pt
Priority to US13/266,441 priority patent/US8825095B2/en
Priority to EP17206993.2A priority patent/EP3337211B1/en
Priority to EP19193400.9A priority patent/EP3589004B1/en
Priority to CA2760109A priority patent/CA2760109C/en
Publication of WO201012455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0124553A1/zh
Priority to ZA2011/07825A priority patent/ZA201107825B/en
Priority to US14/338,246 priority patent/US9544109B2/en
Priority to US15/363,732 priority patent/US9973313B2/en
Priority to US15/947,536 priority patent/US10547425B2/en
Priority to US16/716,257 priority patent/US11012212B2/en
Priority to US17/230,887 priority patent/US11563540B2/en
Priority to US18/068,385 priority patent/US11916829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中的多天线信号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在现代蜂窝网无线通信系统 (例如 LTE或 WiMAX) 中, 用户设备 (UE) 除了收到服务 基站的信号之外, 还会收到相邻基站的干扰, 亦即小区间干扰。 当用户在小区边缘时, 小 区间干扰会较为强烈, 成为限制系统吞吐量的主要原因。
多基站协作是一种有效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技术。多基站协作的一种实现方式是协作式 波束形成。 当基站配置有多天线时, 天线的方向性可由天线阵列的预编码矢量改变, 可以 同时增强本小区的信号并降低相邻小区的干扰。
图 1示出了通信系统中的各个通信小区之间的协作式波束形成的模式。 如图 1所示, 该系统包括三个(但不限于三个)基站(小区) eNBl、 eNB2和 eNB3, 其中基站 eNBl是位 于这三个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 UE的服务基站。 用户设备 UE从它的服务基站 eNBl接收信 号, 但同时也从相邻小区的基站 eNB2和 eNB3接收到干扰。 用户设备 UE需要测量服务小 区信道和相邻小区信道, 并将这几个信道的信道信息周期性地反馈给服务基站 eNBl, 以 便服务基站 eNBl设计波束形成的预编码矢量来增强服务小区 eNBl信号,并通过基站间的 通信,将相应信道的信道信息分别通知给该小区的基站, 以使它们也调整自身的波束形成 的预编码矢量, 以降低对服务小区 eNBl的干扰。
这里的信道信息可以是指各个信道的 PMI (Precoding Matrix Index-预编码矩阵索 弓 | ) 或者 CSI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 等。
图 2是示出了用户设备 UE向服务小区基站 eNBl报告信道信息的示意图。如图 2所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设备 UE每隔周期 T就向服务小区基站 eNBl报告一次全部三个小区 的信道信息, 例如是服务小区 eNBl的预编码矩阵索引 PMI-1, 以及两个相邻小区 eNB2和 eNB3的预编码矩阵索引 PMI-2和 PMI_3。
在上述协作式波束形成中,由于用户设备 UE不仅需要反馈服务小区 eNBl的信道信息, 还需要反馈相邻小区的信道信息, 与传统的无小区间协作传输的系统相比,协作式波束形 成需要更大的反馈开销。 因此, 有效降低反馈开销成为协作式波束形成的课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该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服务小区的移动终端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从该 服务小区接收服务资源块并从相邻小区接收干扰资源块,本公开的方法包括步骤:在所述 干扰资源块中设置用户专有参考信号;以及对所述服务资源块中与所述干扰资源块上设置 有所述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相同的时频位置进行穿孔,以在被穿孔的时频位置不 传送任何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小区 和相邻小区,该服务小区的移动终端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服务资源块并 从相邻小区接收干扰资源块, 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设置装置, 在所述干扰资源块中设置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 以及穿孔装置,对所述服务资源块中与所述干扰资源块上设置有所述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相同的时频位置进行穿孔,以在被穿孔的时频位置不传送任 何信号。
通过利用本公开中提供的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并由此测量小区间的干扰功 率, 可以有效降低协作式波束形成中的反馈开销。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 本公开的这些和 /或其它方面和优点 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 其中:
图 1示出了通信系统中的各个通信小区之间的协作式波束形成的模式。
图 2是示出用户设备向服务小区基站报告信道信息的示意图。
图 3 ( a) 和图 3 ( b ) 是示出了小区间干扰的示意图。
图 4 ( a) 和图 4 ( b ) 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自适应反馈方式的示意图。
图 5 ( a) 和图 5 (b ) 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干扰资源块上设置用户专有参考信 号的图示。
图 6 ( a) 和图 6 (b ) 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为解调参考 信号的图示。
图 7 ( a) 和图 7 (b ) 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为解 调参考信号的图示。
图 8 ( a)、 图 8 (b ) 和图 8 ( c ) 是示出小区间干扰的另外的示意图。
图 9 ( a) 和图 9 (b ) 示出根据再一实施例的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为解调参考信 号的图示。 图 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再一个实施例的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图示。
图 11 (a) 和图 11 (b) 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数据信 号位置的图示。
图 12 (a) 和图 12 (b) 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解调参 考信号的位置的图示。
图 13 (a) 和图 13 (b) 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解调参 考信号的位置的另一图示。
图 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设置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图示。
图 15 是示出在干扰来自相邻小区的多个终端的情况下设置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图 示。
图 16是示出在干扰来自相邻小区的多个终端的情况下设置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另一 个示例的图示。
图 17是示出由于相邻小区中存在多个移动终端产生干扰资源块的图示。
图 18是示出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配置的图示。
图 19是示出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如果考虑到对某些相关现有技术的详 细描述可能会混淆本公开的要点, 则不会在这里提供其详细描述。在各个实施例中, 相同 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执行相同功能的元件或单元。
本公开提出了通过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中设置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方式,来测 量小区间的干扰功率。 具体方式可以是: 相邻小区(干扰小区)在所发送的资源块(干扰 资源块)上设置用户专有参考信号, 服务小区(被干扰小区)在发送给其用户设备(例如 是移动终端)的资源块(服务资源块)上与该用户专有参考信号所在的时频位置相同的时 频位置上穿孔。本公开还提出了设置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的方式,使得将功率感知参考 信号用作该用户专有的参考信号。这样, 即使被干扰用户不知道干扰信号的层数, 也能够 正确感知总的干扰能量。此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应当等于或近似等于各层干扰 信号的波形方向图的总和。对于干扰来自多个用户的信号的情况,该功率感知参考信号也 可以被用来测量多个用户的干扰功率。
图 3 (a)和图 3 (b)是示出了小区间干扰的示意图。如图 3 (a)所示, 小区基站 eNBl 在与移动终端 UE1通信时,会将天线波束的功率主要集中于 UE1的方向,而小区基站 eNB2 在与移动终端 UE2通信时, 也会将天线波束的功率主要集中于 UE2 的方向。 但是在 UE1 和 UE2分别从它们各自的服务基站 eNBl和 eNB2接收信号时,它们也会接收到来自于相邻 小区 eNB2和 eNBl的干扰 (如图 3 (a) 中的虚线所示)。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 如图 3 (b) 所示, 由于小区基站 eNB2的天线波束的方向背离移动终端 UE1, 因此当 UE1与其服务基 站 eNBl通信时,从其相邻基站 eNB2接收的干扰会比较小, 因而可能对其通信产生的干扰 也比较小。 而在图 3 (a)所示的情况下, 由于小区基站 eNB2的天线波束的方向更靠近移 动终端 UE1, 因此当 UE1与其服务基站 eNBl通信时, 从其相邻基站 eNB2接收的干扰会比 较大, 因而可能对其通信产生的干扰也比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本公开提出了可以降低反馈开销的方案, 即只有当小区间干扰确实存 在的时候, 移动终端才向服务基站反馈相邻小区的信道信息, 而当小区间干扰(信号)不 存在的时候,没有必要去反馈此相邻小区的信道信息。这种反馈方式可以称为自适应反馈 方式, 而不是周期性反馈方式。
图 4 (a)和图 4 (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自适应反馈方式的示意图。 图 4 (b) 中的竖直条块表示移动终端 UE1接收的来自相邻小区 eNB2的干扰功率, 如果在 UE1处测 量的来自相邻小区 eNB2的干扰功率的值超过预定阈值 (该预定阈值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而设定), UE1就向服务小区 eNBl报告该干扰功率, 而如果所接收 的干扰功率的值未超过该预定的阈值, 那么移动终端 UE1不向其服务基站 eNBl报告该干 扰功率。 也就是说, 需要根据相邻小区干扰功率的大小来决定是否进行报告。
上述自适应反馈方式需要移动终端 UE1能够有效测量相邻小区的干扰功率,但是现有 的小区间信道估计的方法都是基于 CSI-RS ( CSI 参考信号)。 CSI-RS 是小区专有 ( cell-specific) 的信号, 这意味着即使没有小区间干扰, 即没有真实的干扰信号发送 出来, CSI-RS仍然会被照常发送。 因此, 基于 CSI-RS的测量不能正确反映相邻小区的干 扰功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 也提出了用于测量相邻小区的干扰功率的方案,这种方案基于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来进行,而不是基于小区专有参考信号,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得知相邻小 区的干扰功率。这里,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是指随着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数据一起发送的、经 过预编码的参考信号, 其携带有该小区天线的预编码矢量信息。具体地, 如果被干扰小区 的通信基站, 例如是 eNBl, 将对应于相邻小区 eNB2和 /或 eNB3的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时 频位置(特定的时间和频率)上的数据穿孔, 即在此时频位置上不发送任何数据, 则在此 时频位置上测量得到的接收功率即为相邻小区的干扰功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 5 (a) 和图 5 (b) 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干扰资源块上设置用户专有参考信 号的图示。在如图 3 (a)和图 3 (b)所示的环境下,移动终端 UE1可以从其服务基站 eNBl 接收服务信号, 并同时从相邻小区基站 eNB2 (干扰源) 接收干扰信号。 图 5 (a) 表示移 动终端 UE1从服务小区 eNBl接收的信号的资源块 RB1, 以下称为服务资源块, 其横轴表 示时间 t, 纵轴表示频带宽度, 其中的每个小方块表示资源单元。 移动终端 UE1从服务基 站 eNBl接收的所有信息信号资源由多个在时间和频率上连续的服务资源块 RB1构成。 每 个服务资源块 RB1仅为在一段时间 (例如时刻 tl至时刻 t2) 和一个频带 (例如频率 Π 至频率 f2) 上所传输的信息信号。 服务资源块 RB1的前三列的资源单元是控制区, 负责 传送控制数据,其中用左斜线表示的资源单元可以具体地代表 LTE系统的 Rel-8 RS(Rel-8 参考信号)。 无颜色表示的资源单元用于传送数据信号。 深色表示的资源单元代表小区专 有的 CSI-RS信号。 CSI-RS信号的数量不对本公开构成限制, 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设置任 何数量的 CSI-RS信号。
图 5 (b) 表示移动终端 UE1从相邻小区 eNB2接收的干扰信号的资源块 RB2, 以下称 为干扰资源块。 同样地, 干扰资源块 RB2的横轴表示时间 t, 纵轴表示频带宽度, 其中的 每个小方块表示资源单元。 移动终端 UE1从相邻小区基站 eNB2接收的所有干扰信号的资 源也由多个在时间和频率上连续的干扰资源块 RB2构成。每个干扰资源块 RB2仅为在一段 时间 (例如时刻 tl至时刻 t2) 和一个频带 (例如频率 Π至频率 f2) 上所传输的信号。 干扰资源块 RB2的前三列的资源单元是控制区, 负责传送控制数据,其中用左斜线表示的 资源单元可以具体地代表 LTE系统的 Rel-8 RS (Rel_8参考信号)。 无颜色表示的资源单 元用于传送数据信号。 深色表示的资源单元代表小区专有的 CSI-RS信号。 CSI-RS信号的 数量不对本公开构成限制, 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设置任何数量的 CSI-RS信号。
也就是说,服务资源块 RB1和干扰资源块 RB2各由多个资源单元组成,每个资源单元 占用不同的时频位置 (特定的时间和频率范围), 并分别用于传送控制信号、 信道状态信 息参考信号和 /或数据信号。 由于服务资源块 RB1和干扰资源块 RB2位于相同的时频资源 上, 因此可以将它们看作叠加在一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 在如图 3 (a) 和图 3 (b) 所示的系统环境中, 该无线通信系 统包括服务小区 (基站) eNBl和相邻小区 (基站) eNB2, 服务小区 eNBl的移动终端 UE1 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 即在相同的时间和频率范围内, 从服务小区 eNBl接收服务资源块 RB1, 并从相邻小区 eNB2接收干扰资源块 RB2, 那么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个小区 eNBl 和 /或 eNB2在发送给相应的移动终端 (例如是 UE1和 /或 UE2) 的下行链路中这样设置参 考信号:相邻小区 eNB2在干扰资源块 RB2中设置用户专有参考信号,服务小区 eNBl对服 务资源块 RB 1中与干扰资源块 RB2上设置有该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相同的时频位 置进行穿孔, 以在被穿孔的时频位置不传送任何信号。
具体地, 在图 5 (b) 所示的干扰资源块 RB2中, 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专有参考 信号(仅示出一个),这里用字母 U表示。这个用户专有参考信号 U经过相邻小区基站 eNB2 的预编码, 随干扰资源块 RB2—起发送, 其含有该相邻小区基站 eNB2与移动终端 UE2进 行通信的预编码矢量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移动终端 UE1的服务基站 eNBl可以通过与相 邻小区基站 eNB2协商 (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 来获得用户专有参考信号 U在干 扰资源块 RB2中的位置, 并在由 eNBl 自身发送的服务资源块 RBI的相同时频位置进行穿 孔, 如图 5 (a) 的服务资源块 RBI中的交叉斜线表示的资源单元 (用 U1表示)所示。 也 就是说, 在服务资源块 RB1的资源单元 U1处不传送任何信号。
这样,移动终端 UE1可以测量被穿孔的时频位置处该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功率,作为 从相邻小区 eNB2接收的干扰功率。具体地, 当移动终端 UE1从服务基站 eNBl接收到服务 资源块 RB1, 以及在相同的时频资源(相同的时间和频率范围内)从相邻小区的基站 eNB2 接收到干扰资源块 RB2时, 移动终端 UE1可以测量在 U和 U1位置 (同一个时频位置) 处 的信号总功率。 因为资源单元 U1不传送任何信号, 因此所测量的信号总功率即为在 U处 所传送的信号的功率, 其可以代表来自相邻小区 eNB2的干扰功率。 这样, 移动终端 UE1 就可以获得来自相邻小区 eNB2 的干扰功率了。 并且, 如果所测量的来自相邻小区 eNB2 的干扰功率超过预定阈值, 则移动终端 UE1向服务小区 eNBl报告该干扰功率。
图 6 (a) 和图 6 (b) 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为解调参考 信号的图示。在例如 LTA-A无线通信系统中, 由小区基站发送的资源块中还包括解调参考 信号(DM-RS), 该解调参考信号本身就是用户专有的参考信号。 也就是说, 解调参考信号 是随服务基站 eNBl和 /或 eNB2发送给移动终端 UE1和 /或 UE2的数据而发送的、经过预编 码的参考信号, 其携带有发送小区的天线的预编码矢量信息, 并作为该移动终端 UE1和 / 或 UE2解调由服务基站 eNBl和 /或 eNB2发送的数据的参考信号。 因此, 在图 6 ( a)和图 6 (b) 中, 解调参考信号是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一个实例, 也就是说, 可以将该用户专有 参考信号设置为干扰资源块中的解调参考信号。
图 6 (a) 和图 6 (b ) 与图 5 ( a) 和图 5 (b) 基本相同, 对于图 6 (a) 和图 6 (b) 中与图 5 (a)和图 5 (b)相同的部分, 这里不再赘述, 而在图 6 ( a)的服务资源块 RBI ' 和图 6 (b)的干扰资源块 RB2 ' 中, 还分别示出了解调参考信号, 这里用由多条横线表示 的资源单元来代表。这里示出了 4个解调参考信号,但是解调参考信号的数量不对本公开 构成限制, 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设置任何数量的解调参考信号。 从图 6 (a) 和图 6 (b) 可以看出, 服务资源块 RBI ' 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与干扰资源块 RB2 ' 中的解调参考 信号的位置在时频资源上是不重合的。 这里, 服务资源块 RB1 ' 和干扰资源块 RB2 ' 各由 多个资源单元组成, 每个资源单元占用不同的时频位置 (特定的时间和频率范围), 并分 别用于传送控制信号、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解调参考信号和 /或数据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 UE1的服务基站 eNBl可以通过与相邻小区基站 eNB2协商来 获得资源块 RB2 ' 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可以仅选择其中的一个解调参考信号, 这里 用 U表示, 但是可以不限于一个), 并在由 eNBl自身发送的服务资源块 RB1 ' 的相应时频 位置进行穿孔, 如图 6 ( a) 的服务资源块 RBI ' 中由交叉斜线表示的资源单元 (用 U1表 示) 所示。 也就是说, 在服务资源块 RB1 ' 的资源单元 U1处不传送任何信号。
当移动终端 UE1从服务基站 eNBl接收到服务资源块 RB1 ' , 以及在相同的时频资源
(相同的时间和频率范围内) 从相邻小区基站 eNB2接收到干扰资源块 RB2 ' 时, 移动终 端 UE1可以测量在 U和 U1位置(同一个位置)处的信号总功率。 因为资源单元 U1不传送 任何信号,所以所测量的信号总功率即为在 U处传送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功率。发送小区的 解调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与该发送小区的各发送信号的总的波形方向图相同,因此其功 率其可以代表来自相邻小区 eNB2的干扰功率。 这样, 移动终端 UE1就可以获得来自相邻 小区 eNB2的干扰功率了。并且,如果所测量的来自相邻小区 eNB2的干扰功率超过预定阈 值, 则移动终端 UE1向服务小区 eNBl报告该干扰功率。
图 7 (a) 和图 7 (b) 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为解 调参考信号的图示,其中可以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为干扰资源块中在固有的解调参考 信号以外的新的解调参考信号。 图 7 ( a) 和图 7 (b) 与图 6 (a) 和图 6 (b) 基本相同, 对于图 7 (a)和图 7 (b) 中与图 6 ( a)和图 6 (b)相同的部分, 这里不再赘述, 而在图 6 (b) 的干扰资源块 RB2 ' 中, 还示出了新设置的解调参考信号, 这里用 U来代表。
根据本公开的这个实施例, 相邻小区基站 eNB2在干扰资源块 RB2 ' 中除了固有的解 调参考信号以外的位置, 插入了新的解调参考信号 U。 该解调参考信号 U 与干扰资源块 RB2 ' 中的其它固有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 也具有发送天线的预编码矢量信息。 在这种情 况下,移动终端 UE1的服务基站 eNBl可以通过与相邻小区基站 eNB2协商来获得干扰资源 块 RB2 ' 中插入的该解调参考信号 U的位置, 并在由服务基站 eNBl 自身发送的服务资源 块 RB1 ' 的相同时频位置进行穿孔, 如图 7 (a) 的服务资源块 RBI ' 中的交叉斜线表示的 资源单元(用 U1表示)所示。 也就是说, 在服务资源块 RB1 ' 的资源单元 U1处不传送任 何信号。
当移动终端 UE1从服务基站 eNBl接收到服务资源块 RB1 ' , 以及在相同的时频资源 (相同的时间和频率范围内) 从相邻小区基站 eNB2接收到干扰资源块 RB2 ' 时, 移动终 端 UE1可以测量在 U和 U1位置(同一个位置)处的信号总功率。 因为资源单元 U1不传送 信号, 因此所测量的信号总功率即为在 U处传送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功率。 由于发送小区的 解调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与该发送小区的各发送信号的总的波形方向图相同,因此其功 率其可以代表来自相邻小区 eNB2的干扰功率。 这样, 移动终端 UE1就可以获得来自相邻 小区 eNB2的干扰功率了。并且,如果所测量的来自相邻小区 eNB2的干扰功率超过预定阈 值, 则移动终端 UE1向服务小区 eNBl报告该干扰功率。
图 8 ( a)、 图 8 (b) 和图 8 ( c) 是示出了小区间干扰的另外的示意图。 如图 8 ( a) 所示, 存在相邻小区的数目不限于两个而可以是多个的情况, 例如是三个。 具体地, 在移 动终端 UE1从其服务基站 eNBl接收信号(服务资源块)时,它会接收到来自相邻小区 eNB2 的干扰信号(干扰资源块)以及来自相邻小区 eNB3的干扰信号(干扰资源块),如图 8 (a) 中的虚线所示。 根据不同的情况, 服务小区 eNBl的移动终端 UE1会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 分别从相邻小区 eNB2和 eNB3接收到两个或更多的干扰资源块。由于这些干扰资源块位于 相同的时频资源上, 因此可以将它们看作叠加在一起的两层或多层,其中总的干扰功率等 于叠加在一起的多层干扰资源块的功率的总和。也就是说,服务小区 eNBl的移动终端 UE1 从相邻小区 eNB2和 eNB3所接收的干扰资源块可以为多层。
产生多层干扰资源块的情况不仅是如图 8 ( a) 所示的干扰信号来自于不同小区的情 况, 还可以是干扰信号来源于多个用户的信号的情况, 如图 8 (b)所示。 在图 8 (b ) 中, 相邻小区基站 eNB2具有多个 (这里示出了 2个) 移动终端 UE2和 UE2 ' , 在与移动终端 UE2和 UE2 ' 通信时,小区基站 eNB2会将天线波束的功率主要集中于 UE2和 UE2 ' 的方向。 在移动终端 UE1从其服务基站 eNBl接收信号时,它也会接收到来自于相邻小区 eNB2的两 个或多个干扰,如图 8 (b)中的虚线所示。对于来自多个用户 UE2和 UE2 ' 的信号的干扰, 也可以应用多层干扰资源块来近似。
更进一步如图 8 ( c) 所示, 在服务小区 eNBl的移动终端 UE1从其服务基站 eNBl接 收信号时, 它也可能接收到来自于相邻小区 eNB2以及来自于相邻小区 eNB3的多个干扰, 如图 8 ( c) 中的虚线所示。 由于这些干扰资源块位于相同的时频资源上, 因此可以将它 们看作叠加在一起的多层干扰资源块,其总的干扰功率等于叠加在一起的多层干扰资源块 的功率的总和。 也就是说, 服务小区 eNBl的移动终端 UE1从相邻小区 eNB2和 /或 eNB3 所接收的干扰资源块也可以是多层的。
图 9 (a) 和图 9 (b) 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的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为解 调参考信号的图示。 在如图 8 (a)、 图 8 (b) 和图 8 ( c) 所示的环境下, 移动终端 UE1 可以从服务基站 eNBl接收服务资源块 RB1 " , 并同时从相邻小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接 收干扰资源块 RB" 。图 9(a)表示移动终端 UE1从服务小区 eNBl接收的服务资源块 RB1", 其与图 7 (a) 表示的服务资源块 RBI' 基本相同, 对于图 9 (a) 中与图 7 (a) 相同的部 分, 这里不再赘述。
图 9 (b) 表示移动终端 UE1在相同的时频资源 (例如是时间段 tl至 t2和频率段 Π 至 f2)上从相邻小区 eNB2和 /或 eNB3接收的多层干扰资源块的叠加, 即第一层干扰资源 块 RB2"和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的和。干扰资源块 RB2"和 RB3" 的每一个均与图 7(b) 所示的干扰资源块 RB2' 基本相同, 对于图 9 (b) 中与图 7 (b) 相同的部分, 这里也不 再赘述。 不同的是, 在图 9 (b)所示的两层干扰资源块 RB2"和 RB3" 中, 第一层干扰资 源块 RB2" 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用 L0来表示,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用 L1来表示。注意到,服务资源块 RB1" 、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和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均不相重合。
在这种情况下, 移动终端 UE1的服务基站 eNBl可以通过与相邻小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协商来分别获得干扰资源块 RB2" 以及 RB3" 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 并在由 服务小区基站 eNBl 自身发送的服务资源块 RBI" 的各个相同位置进行穿孔。 具体地, 可 以选择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左上侧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 用 U来表示, 并选择第二 层干扰资源块 RB3"左上侧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 用 V来表示, 作为要被使用的解调参 考信号。 服务小区基站 eNBl在自身发送的服务资源块 RB1" 的两个相对应的位置进行穿 孔,如图 9 (a)的服务资源块 RB1" 中的交叉斜线表示的资源单元(分别用 U1和 VI表示) 所示。 也就是说, 在服务资源块 RB1" 的资源单元 U1和 VI处不传送任何信号。
另外, 由于各个资源块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是正交的, 在发送干扰资源块 RB1" 和 RB2" 时, 相邻小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还在两层干扰资源块 RB2"和 RB3" 中与另外 一个干扰资源块 RB3"和 RB2" 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进行穿孔, 从而 在被穿孔的位置不传送任何信号。 具体地, 在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中与第二层干扰资 源块 RB3" 的解调参考信号 V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进行穿孔 (例如用 VI' 表示), 也在 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中与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的解调参考信号 U的位置相对应的 位置处进行穿孔 (例如用 U1' 表示)。 这样, 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中的解调参考信号 U以及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中的解调参考信号 V分别实现了正交化。 也就是说, 本公 开的实施例是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这里是解调参考信号)设置在各层干扰资源块中的一 层上,并将除这一层以外的其它层干扰资源块中与该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相同时频位置进 行穿孔, 不在被穿孔的该位置传送任何信号。 当移动终端 UE1从服务基站 eNBl接收到服务信号, 以及在相同的时频资源 (相同的 时间和频率范围内) 从相邻小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接收到干扰信号时, 移动终端 UE1 可以分别测量在各个资源块的 U和 V位置处的信号功率。因为资源单元 Ul、 VI以及 U1' 、 VI ' 均不传送信号,因此所测量的资源单元 U处的信号功率和资源单元 V处的信号功率分 别为第一层资源块 RB2"和第二层资源块 RB3" 的干扰功率。 这样, 移动终端 UE1就可以 获得来自各个相邻小区 eNB2和 /或 eNB3的干扰功率了。 并且, 如果所测量的来自相邻小 区 eNB2和 /或 eNB3的干扰功率超过预定阈值,则移动终端 UE1向服务小区 eNBl报告超过 阈值的该干扰功率。
下面可以证明 "干扰资源块 RB" 的信号功率等于干扰资源块 RB2" 的信号功率与干 扰资源块 RB3" 的信号功率的和" 。
如上所述,在相邻小区干扰是多层信号的情况下,不同层之间的解调参考信号应当正 交, 例如是时分正交或频分正交。 为了解决多层信号的功率测量问题, 这里假定发射的是 双层干扰, 其对应的数学模型为: 这里, dfli。代表总的干扰, 和 分别代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数据, 在推导过程中, 假设 和 是独立随机变量, 亦即它们的互相关为零。 和^分别代表第一层和第二层 的预编码矢量。 则在方向 0上, 收到的干扰信号为:
(^)=^e - 这里, 。 ifl( 是在方向 ^上收到的干扰信号, 是在方向 ^上的矩阵响应矢量, (. 代表共轭转置。
那么, 在方向 ^上接收到的功率为:
m = E[sdatM-sitM]
=^Θ -E[wdata-wd H a -ve
= v · E[(wx -sx+w2-s2 )(wx · + 2 · )ff ] ·
= + K
= Ρ1(Θ) + Ρ2(Θ)
这里, W)和 ρ2( 分别代表第一层和第二层信号在方向 上的功率。
由以上推导可以看到, 多层数据在某方向上的功率(波形方向图一可由基站根据天线 阵列的预编码矢量进行调整)等于各层数据在此方向上的功率(波形方向图)之和, 由此 可知本公开的方案是正确的。
需要注意的是,码分复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不能够用来做干扰功率的估计, 因为其波形 方向图与数据的波形方向图完全不同。 码分复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发射信号举例来说为: 类似于前述数据的波形方向图计算, 我们有下列结果:
= ·κ
= + · 2 · + v - w w^ · νθ + ν^ - w2 - w - νθ
= ????
从上述计算可见, 码分复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不能正确反映数据的干扰功率。
图 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再一个实施例的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图示。
根据本公开再一个实施例设计一种新的用户专有的参考信号,这里称为 "功率感知参 考信号" 。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是随相邻小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发送给移动终端 UE2、 UE2 ' 和 /或 UE3的数据而发送的、 经过预编码的参考信号, 其携带有该小区的发送天线的预编码 矢量的信息。根据前述可知, 码分复用的解调参考信号不能正确反映数据的干扰功率, 同 样道理,这也适用于任何用户专有的参考信号, 即码分复用的用户专有参考信号均不能正 确反映数据的干扰功率。 由此可知, 需要对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矢量的预定设计 才能够实现干扰功率的估计。
如图 10所示,在例如相邻小区 eNB2和 /或 eNB3中设置功率感知参考信号,使得功率 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等于由服务小区 eNBl的移动终端 UE1所接收的来自相邻小区 eNB2和 /或 eNB3的全部干扰信号 (多层干扰) 的波形方向图的总和, 即为第一层干扰信 号 (干扰资源块 RB2 " ) 和第二层干扰信号 (干扰资源块 RB3 " ) 的波形方向图的叠加。 也就是说,可以将本公开中的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为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并使得功率感 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等于或近似等于各个干扰资源块中的全部信号的波形方向图的 叠加。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设计可由下面几种方法的一种或多种来实现:
方法一, 在发射干扰信号的基站 (例如是相邻小区的基站 eNB2和 /或 eNB3) 中搜索 预编码矢量库, 找出与各层干扰资源块的发送信号的总的波形方向图最吻合的预编码矢 量, 作为所设计的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预编码矢量。
方法二,基于码本来设置各层干扰资源块的信号的预编码矢量,使得可能的预编码矩 阵的数量是有限的。在此情况下,可以预先存储对应于某个预编码矩阵的功率感知参考信 号的预编码矢量。
方法三,计算出干扰资源块中的各层信号的波形方向图, 并将各层波形方向图进行叠 力口,作为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然后基于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进行 频谱分解, 以获得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预编码矢量。 方法三的计算方法如下: 在如图 10 所示具有两层干扰资源块的情况下, 对相邻小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 3来说, 第一层干扰 资源块 RB2 "和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各自的预编码矢量是已知的, 由此, 相邻小区基 站 eNB2和 /或 eNB 3对干扰资源块 RB2 "和 RB3 " 的预编码矢量分别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 然后对快速傅立叶变换后所获得的结果取绝对值, 以获得干扰资源块 RB2 "和 RB3 "各自 的波形方向图, 再将干扰资源块 RB2 "和 RB3 "各自的波形方向图进行叠加, 以获得经叠 加的总的波形方向图。然后, 基于该总的波形方向图进行频谱分解, 由此获得该功率感知 参考信号的预编码矢量, 并通过所获得的预编码矢量, 由相邻小区基站^82和/或^8 3 设置与该总的波形方向图相应的功率感知参考信号。干扰资源块的层数不对本公开构成限 制,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干扰资源块可以包括任意层数。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可以占用也可以不占用解调参考信号 (DM-RS) 的时频资源。 事实 上,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具体位置并不重要,而只需要穿孔位置与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位 置对应即可, 并且重要的是,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应当等于或近似等于各层信 号的波形方向图的总和。在此情况下,被干扰小区可以从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得 知总的干扰功率。
图 11 ( a) 和图 11 (b) 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数据 信号位置的图示。 图 11 ( a) 和图 11 (b) 与图 9 ( a) 和图 9 (b) 基本相同, 对于图 11 ( a) 和图 11 (b) 中与图 9 ( a) 和图 9 (b) 相同的部分, 这里不再赘述。
图 11 (b) 中还示出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该功率感知参考信号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层 干扰资源块 RB2 "和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 中的任何一个上, 这里假设将功率感知参考 信号设置在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上, 并且将其设置在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 的用于 发送数据信号的资源单元中,这里用 W表示。这样,该资源单元就不能再发送数据信号了。
在这种情况下, 服务小区基站 eNBl在自身发送的服务资源块 RB1 " 中与功率感知参 考信号 W相对应的位置进行穿孔, 如图 11 (a) 的服务资源块 RBI " 中的交叉斜线表示的 资源单元(用 W1表示)所示。 也就是说, 在服务资源块 RB1 " 的资源单元 W1处不传送任 何信号。 另外, 由于各个资源块中在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位置处是正交的, 因此在发送干 扰资源块 RB2〃和 RB3 " 时, 相邻小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还在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中与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 的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W1 ' 处进行穿孔 (未示出), 从而在被穿孔的位置不传送任何信号。 这样, 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 中的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W实现了正交化。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实施例是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 置在多层干扰资源块中的一层,并将除这一层以外的其它层干扰资源块中与该功率感知参 考信号的相同时频位置进行穿孔, 以不传送任何信号。
在这个实施例中,功率感知参考信号占用了用于传送数据信号的资源单元, 也就是将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干扰资源块中的数据信号的时频位置。
当移动终端 UE1从服务基站 eNBl接收服务信号, 以及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从相邻小 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接收到多层 (例如两层) 干扰信号时, 移动终端 UE1可以测量在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W位置处的信号功率。由于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W的波形方向图等于第一 层干扰资源块 RB2 "和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各自的波形方向图的总和, 并且资源单元 W1和 W1 ' 不传送任何信号, 因此所测量的信号功率即为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和第二 层干扰资源块 RB3 " 的总干扰功率。 这样, 移动终端 UE1就可以获得来自相邻小区 eNB2 和 /或 eNB3的干扰功率了。 并且, 如果所测量的来自相邻小区 eNB2和 /或 eNB3的干扰功 率超过预定阈值, 则移动终端 UE1向服务小区 eNBl报告超过阈值的该干扰功率。
图 12 ( a) 和图 12 (b) 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解调 参考信号的位置的图示。 图 12 (a)和图 12 (b) 与图 11 (a)和图 11 (b)基本相同, 对 于图 12 ( a) 和图 12 (b) 中与图 11 ( a) 和图 11 (b) 相同的部分, 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 可以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和第 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 中的任何一个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上, 图 12 (b) 中示出了将功 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 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上,这里用 W表示。 这样, 该位置就不再发送该解调参考信号了。
在这种情况下, 服务小区基站 eNBl在自身发送的服务资源块 RB1 " 中与功率感知参 考信号 W相对应的位置进行穿孔, 如图 12 (a) 的服务资源块 RBI " 中的交叉斜线表示的 资源单元(用 W1表示)所示。 也就是说, 在服务资源块 RB1 " 的资源单元 W1处不传送任 何信号。 另外, 由于各个资源块中在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位置处是正交的, 因此在发送干 扰资源块 RB2 "和 RB3 " 时, 相邻小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还在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 中与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 的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W1 ' 处进行穿孔 (未示出), 从而在被穿孔的位置不传送任何信号。 这样, 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 中的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W实现了正交化。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实施例是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 置在多层干扰资源块中的一层,并将除这一层以外的其它层干扰资源块中与该功率感知参 考信号的相同时频位置进行穿孔, 以不传送任何信号。 在这个实施例中,功率感知参考信号占用了用于传送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单元, 也就 是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干扰资源块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这样可以节约传 送数据的时频资源。
当移动终端 UE1从服务基站 eNBl接收服务信号, 以及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从相邻小 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接收到多层 (例如两层) 干扰信号时, 移动终端 UE1可以测量在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W位置处的信号功率。由于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W的波形方向图等于第一 层干扰资源块 RB2 "和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各自的波形方向图的总和, 并且资源单元 W1和 W1 ' 不传送任何信号, 因此所测量的信号功率即为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和第二 层干扰资源块 RB3 " 的总干扰功率。 这样, 移动终端 UE1就可以获得来自相邻小区 eNB2 和 /或 eNB3的干扰功率了。 并且, 如果所测量的来自相邻小区 eNB2和 /或 eNB3的干扰功 率超过预定阈值, 则移动终端 UE1向服务小区 eNBl报告超过阈值的该干扰功率。
图 13 ( a) 和图 13 (b) 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解调 参考信号的位置的另一图示。 图 13 (a)和图 13 (b)与图 12 ( a)和图 12 (b)基本相同, 对于图 13 ( a) 和图 13 (b) 中与图 12 ( a) 和图 12 (b) 相同的部分, 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 可以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和第 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 中的任何一个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上, 并将被占用了位置的解调 参考信号设置到该干扰资源块的其它时频位置。 图 13 (b) 中示出了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用 W表示)设置在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 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上, 并将被占用了位 置的解调参考信号 (用 V来表示) 设置到该干扰资源块中用于传送数据信号的时频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 服务小区基站 eNBl在自身发送的服务资源块 RB1 " 中与功率感知参 考信号 W相对应的位置进行穿孔, 如图 13 (a) 的服务资源块 RBI " 中的交叉斜线表示的 资源单元(用 W1表示)所示。 也就是说, 在服务资源块 RB1 " 的资源单元 W1处不传送任 何信号。 另外, 由于各个资源块中在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位置处是正交的, 因此在发送干 扰资源块 RB2 "和 RB3 " 时, 相邻小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还在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 中与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 的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W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W1 ' 处进行穿孔 (未示出), 从而在被穿孔的位置不传送任何信号。 这样, 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 中的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W实现了正交化。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实施例是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 置在多层干扰资源块中的一层,并将除这一层以外的其它层干扰资源块中与该功率感知参 考信号的相同时频位置进行穿孔, 以不传送任何信号。
在这个实施例中,功率感知参考信号占用了用于传送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单元, 并将 被占用了位置的解调参考信号设置到该干扰资源块的其它时频位置,对于单层或多层的干 扰源来说, 本方法都可以保持或降低穿孔的开销, 同时不降低解调时的信道估计精度。 当移动终端 UE1从服务基站 eNBl接收服务信号, 以及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从相邻小 区基站 eNB2和 /或 eNB3接收到多层 (例如两层) 干扰信号时, 移动终端 UE1可以测量在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W位置处的信号功率。由于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W的波形方向图等于第一 层干扰资源块 RB2 "和第二层干扰资源块 RB3 "各自的波形方向图的总和, 并且资源单元 W1和 W1 ' 不传送任何信号, 因此所测量的信号功率即为第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和第二 层干扰资源块 RB3 " 的总干扰功率。 这样, 移动终端 UE1就可以获得来自相邻小区 eNB2 和 /或 eNB3的干扰功率了。 并且, 如果所测量的来自相邻小区 eNB2和 /或 eNB3的干扰功 率超过预定阈值, 则移动终端 UE1向服务小区 eNBl报告超过阈值的该干扰功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在作为干扰的两层资源块 RB " (等于 RB2 " +RB3 " ) 中, 占用第一层资源块 RB2 "和第二层资源块 RB3 " 中的任何一个的 CSI参考信号的位置 来发送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而在由服务小区 eNBl发送给移动终端 UE1的服务资源块 RB1 " 的对应位置进行穿孔。同时, 也在与被占用了 CSI参考信号的干扰资源块相对应的另一层 干扰资源块的相应位置进行穿孔, 即 CSI参考信号是正交的。 也就是说, 将功率感知参考 信号设置在多层干扰资源块中的一层,并将除这一层以外的其它层的资源块中与该功率感 知参考信号的相同时频位置进行穿孔, 以不传送任何信号。这里,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占用 了用于传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位置,即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干扰资源块中的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这样可以进一步节约传送数据的时频资源。此方法可 降低打孔带来的开销, 而且不影响相邻小区内的解调精度。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例, 可以在作为干扰源的两层资源块 RB2 "和 RB3 " 中, 占 用某一层干扰资源块 RB2 "或 RB3 " 的控制区内的位置来发送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而在由 服务小区 eNBl发送给移动终端 UE1的服务资源块 RB1 " 的对应位置进行穿孔, 也在与被 占用了位置的干扰资源块相对应的另一层干扰资源块的相应位置处进行穿孔。 也就是说, 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多层干扰资源块中的一层,并将除这一层以外的其它层的资源 块中与该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相同时频位置进行穿孔, 以不传送任何信号。在各个资源块 中被穿孔的资源单元处不传送任何数据。这里,功率感知参考信号占用了控制区内的位置, 即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位置设置在干扰资源块的控制区内,此方法可降低打孔带来的开 销, 而且不影响相邻小区内的解调精度, 也不降低相邻小区信道估计的精度。但是此位置 只有当控制区内还有可用的资源单元时才能使用。
图 14 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设置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图示。 在图 14 所示的干扰资源块 RB " 中, 示出了 4层干扰资源块, 各层干扰资源块的解调参考信号分 别用 L0、 Ll、 L2、 L3来表示, 并且用斜线表示的资源单元来代表 Rel_8 RS信号。 根据此 实施例, 可以考虑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位置与 Rel-8 RS信号错开, 即将功率感知参考 信号与各层干扰资源块中的 Rel-8 RS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相互错开, 以防止在信号接收 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
图 15 是示出在干扰来自相邻小区的多个终端的情况下设置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图 示。当干扰源是相邻小区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 UE的信号时,由于被干扰的移动终端 UE1 可能占据多个资源块 (一般包括若干个在时间和频率上连续的资源块),被干扰的移动终端 UE1的不同的资源块可能会被相邻小区的不同移动终端的信号所干扰。 在此情况下, 即使 相邻小区的各个移动终端都接收到单层信号,对服务小区的各资源块的干扰也有可能是多 层的, BP ,各层的干扰资源块可以来自于相邻小区中的不同移动终端的信号。在此情况下, 来自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的干扰也可以用功率感知参考信号来近似,其设计方法与多层干 扰信号的设计相同, 如图 15所示。
在图 15中, 例如资源块 RB1和 RB1 ' 是服务小区基站 eNBl发送给移动终端 UE1的、 在频带上连续的两个服务资源块, 而资源块 RB2和资源块 RB3是相邻小区基站例如 eNB2 分别发送给不同移动终端 UE2和 UE3的、 在频带上连续的两个资源块。 图 15中的每个资 源块的构造与前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在图 15所示的情况中,尽管移动终端 UE2和 UE3 分别只接收到单层的信号, 但是对于服务小区的移动终端 UE1来说, 其在如图 15所示的 特定时频资源上, 仍然接收到来自相邻小区 eNB2的、 发送给两个移动终端 UE2和 UE3的 信号的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 相邻小区基站 eNB2可以仅在其中一部分资源块 (例如一个 资源块 RB3)上设置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这个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应该等于或 者近似等于这两层资源块 RB2和 RB3的波形方向图的总和。
图 16是示出在干扰来自相邻小区的多个终端的情况下设置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另一 个示例的图示。如图 16所示,左侧的多个资源块为服务小区基站 eNBl发送给它的移动终 端 UE1的服务资源块, 而右侧斜线表示的资源块是相邻小区 eNB2发送给其中的移动终端 UE2的资源块, 右侧横线表示的资源块是相邻小区 eNB2发送给其中的移动终端 UE3的资 源块。 在这种情况下, 相邻小区基站 eNB2可仅在其中一个资源块上设置功率感知参考信 号,这个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应该等于发送给移动终端 UE2和 UE3的所有资源 块的波形方向图的总和。
图 17是示出由于相邻小区中存在多个移动终端时产生干扰资源块的图示。 出于降低 开销的考虑,不一定需要在所有的干扰资源块中都设置有功率感知参考信号。在此情况下, 对于相隔多少个资源块应当设置有一个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即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密度, 一种选择是确定的密度,即不论基站中的信号调度器的类型和移动终端的资源块的分配程 度 (相邻或者不相邻),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密度总是一样的。 另外一种选择是可调整的 密度, 比如说对于相邻的资源块分配, 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密度可以较稀, 反之对于不相 邻的资源块分配, 则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密度可以较密。对于可调整密度的方案来说, 一 般密度的调整不应当太快, 以便能够通知被干扰小区新的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密度。
如图 17所示, 其中以不同线形表示的资源块分别是不同移动终端的资源块, 这些资 源块在时间和频率上是连续的, 并且其中的 "〇"表示携带有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资源 块。在这种情况下, 是在时频连续的多个干扰资源块中, 以一定的时频间隔设置功率感知 参考信号的。
另外, 当干扰小区多于一个的时候,各个小区的功率感知参考信号应当有适当的复用 机制。 可以基于时分或频分或码分的复用机制来复用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图 18是示出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配置的图示。如图 18所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 其中分别包括了服务基站 eNBl 和相邻基站 eNB2。服务小区的移动终端 UE1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从服务基站 eNBl接收服 务资源块, 并从相邻基站 eNB2接收干扰资源块 (如图中单虚线所示)。 在图 18所示的无 线通信系统中, 还包括配置在服务基站 eNBl中的穿孔装置 181以及配置在相邻基站 eNB2 中的设置装置 182。 由于服务基站 eNBl和相邻基站 eNB2仅为相对而言, 例如对移动终端 UE2来说, eNB2为服务基站, 而 eNBl为相邻基站, 因而设置装置 182和穿孔装置 181也 可以分别配置在基站 eNBl和 eNB2中。 除了设置装置 182和穿孔装置 181外, 基站 eNBl 和 eNB2中还包括其它多个部件, 例如可以控制设置装置 182和穿孔装置 181工作的控制 装置等, 因它们在结构上可以与现有技术的基站设备相同, 这里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 基站 eNB2的设置装置 182在发送给其移动终端 UE2的资 源块(对 UE1而言是干扰资源块)中设置用户专有参考信号, 该用户专有参考信号可以是 该资源块中的解调参考信号, 也可以是前述的单独设计的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经过基站 eNBl和 eNB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任何形式), 基站 eNBl获得 由基站 eNB2在干扰资源块中设置的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并且基站 eNBl中的穿 孔装置 181对由服务基站 eNBl发送给移动终端 UE1的与干扰资源块具有相同时频资源的 服务资源块中、与该干扰资源块上设置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相同的时频位置进 行穿孔, 以在被穿孔的时频位置不传送任何信号。
移动终端 UE1在相同的时频资源接收到该服务资源块和干扰资源块后,在被穿孔的时 频位置测量所设置的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功率, 作为从相邻小区基站 eNB2接收的干扰功 率。 如果所测量的来自相邻小区基站 eNB2的干扰功率超过某一预定阈值 (可以根据系统 需求来设置), 移动终端 UE1向服务小区基站 eNBl进行报告, 即向服务小区基站 eNBl报 告所测量的干扰功率, 否则不向服务小区基站 eNBl报告所测量的干扰功率。
如上所述, 当以基站 eNB2所在的小区为服务小区,基站 eNBl所在的小区为相邻小区 时, 对于服务小区中的移动终端 UE2, 配置在基站 eNBl中的设置装置和配置在基站 eNB2 中的穿孔装置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进行操作, 这里就不再赘述。
另外, 相邻小区不限于一个, 而可以是系统中能够存在的任意数量。
图 19是示出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图 19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 S1901 , 在相邻小区的干扰资源块中设置用户专有参考 信号。 在图 19所示的步骤 S1902, 对服务小区的服务资源块中与干扰资源块上设置有用 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相同的时频位置进行穿孔,以不在被穿孔的时频位置传送任何 信号。 在步骤 S1903, 在被穿孔的时频位置测量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功率, 作为从相邻小 区接收的干扰功率。 在步骤 S1904, 判断所测量的干扰功率是否大于预定阈值。 在所测量 的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功率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 过程进行到步骤 S1905, 并且在步骤 S1905, 向服务小区报告该干扰功率。
上述步骤 S1901可以由相邻小区的基站 eNB2中配置的例如设置装置 182来实现, 步 骤 S1902可以由服务小区的基站 eNBl中配置的例如穿孔装置 181来实现, 步骤 S1903、 步骤 S1904和步骤 S1905可以由例如服务小区 eNBl的移动终端 UE1来实现。
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在多层干扰资源块中 的一层,并将除该一层以外的其它层干扰资源块中与该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相同时频位置 穿孔, 以不传送任何信号。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 将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 置为干扰资源块中的解调参考信号。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将用户专有参 考信号设置为干扰资源块中在固有的解调参考信号以外的新的解调参考信号。本公开实施 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设置为干扰资源块中的全部 信号的波形方向图的总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 置在干扰资源块中的数据信号的时频位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将功率 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干扰资源块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 以包括步骤:将被占用了位置的解调参考信号设置到其它时频位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还可以包括步骤: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干扰资源块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时 频位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位置设置在干扰资 源块的控制区内。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将功率感知参考信号与干扰资源 块中的 Rel-8 RS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相互错开。 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 在该相邻小区的基站内搜索预编码矢量库,找出与干扰资源块的各层信号的总的波形方向 图最吻合的预编码矢量,作为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预编码矢量。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 以包括步骤:基于码本设置各层信号的预编码矢量, 并预先存储对应于该功率感知参考信 号的预编码矢量。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 计算出干扰资源块中的各层信号 的波形方向图, 并将各层波形方向图进行叠加, 作为该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 然后基于该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进行频谱分解,来获得该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 预编码矢量。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 在时频连续的多个干扰资源块中, 以 预定时频间隔设置该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上述这些步骤可以由相邻小区的基站 eNB2中配 置的例如设置装置 182来实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自适应反馈方式, 上行的反馈开销可以被有效地降低。例如, 假 定每个 UE是单接收天线, 而两个基站分别为四发送天线, 天线间距保证天线间的衰落为 独立衰落。假定在基站端有所有的信道信息, 并且发送为最大比发送。在此情况下, 一个 简单的仿真可以得出自适应反馈方式可以将反馈开销降低至如下表所示:
表 1 : 自适应式的反馈可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Figure imgf000021_0001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懂得,相邻小区干扰功率测量的方法不单可以用于降低协 作式波束形成的反馈开销,也可以被应用于其他的通信系统中以提高其他的系统性能或降 低其他的开销。
本申请中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仅为实例性描述,它们的具体结构和操作不对本公开的范 围构成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部分和操作进行重新组 合, 产生新的实施方式, 同样符合本公开的构思。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软件、 固件或它们之间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其实现方 式不对本公开的范围构成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个功能元件(单元)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不对本公开的范围构成 限制, 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元件可以包括或连接于其它任意的功能元件。
虽然上面已经结合附图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 在不偏离本公开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 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和修改, 但 它们仍然落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小 区和相邻小区,所述服务小区的移动终端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从所述服务小区接收服务 资源块并从所述相邻小区接收干扰资源块,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在所述干扰资源块中设置用户专有参考信号; 以及
对所述服务资源块中与所述干扰资源块上设置有所述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 相同的时频位置进行穿孔, 以在被穿孔的时频位置不传送任何信号。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在被穿孔的时频位置测量所述用户专有 参考信号的功率, 作为从所述相邻小区接收的干扰功率。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所述干扰资源块为多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将所 述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在其中的一层,并将除所述一层以外的其它层干扰资源块中与所 述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相同时频位置穿孔, 以不传送任何信号。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所述服务资源块和每层所述干扰资源块各由多个资源 单元组成,每个资源单元占用不同的时频位置,并分别用于传送以下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控制信号,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解调参考信号, 数据信号。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为所述干 扰资源块中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6.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用户专有参考信号设置为所述干 扰资源块中在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以外的新的解调参考信号。
7. 如权利要求 1一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专有参考信号是功率感知参考信 号,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设置为所述干扰资源块 中的全部信号的波形方向图的和。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所述干 扰资源块中的数据信号的时频位置。
9.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所述干 扰资源块中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将被占用了位置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设 置到其它时频位置。
11.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设置在所述干 扰资源块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
12.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位置设置在 所述干扰资源块的控制区内。
13.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与所述干扰资 源块中的 Rel-8 RS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相互错开。
14.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相邻小区的基站内搜索预编码矢 量库, 找出与所述干扰资源块的各层信号的总的波形方向图最吻合的预编码矢量,作为所 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预编码矢量。
15.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基于码本设置各层信号的预编码矢量, 并预先存储对应于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预编码矢量。
16.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计算所述干扰资源块中的各层信号的波 形方向图, 将各层的波形方向图叠加, 作为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 并基于 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波形方向图进行频谱分解,以获得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的预编 码矢量。
17.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各层干扰资源块来自于不同相邻小区。
18.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各层干扰资源块来自于所述相邻小区中的不同移动终 端的信号。
19.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在时频连续的多个所述干扰资源块中, 以预定的时频间隔设置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
20.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当所述相邻小区多于一个时, 对各个相 邻小区的所述功率感知参考信号进行复用。
21.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如果所测量的来自所述相邻小区的干扰 功率超过预定阈值, 则向所述服务小区报告所述干扰功率。
22.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包括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 所述服务小区的移动终端利用相 同的时频资源从所述服务小区接收服务资源块并从所述相邻小区接收干扰资源块,所述无 线通信系统包括:
设置装置, 在所述干扰资源块中设置用户专有参考信号; 以及
穿孔装置,对所述服务资源块中与所述干扰资源块上设置有所述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 时频位置相同的时频位置进行穿孔, 以在被穿孔的时频位置不传送任何信号。
23.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还包括:
移动终端,在被穿孔的时频位置测量所述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功率,作为从所述相邻 小区接收的干扰功率。
24. 如权利要求 2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如果所测量的来自所述相邻小区的干扰功 率超过预定阈值,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服务小区报告所述干扰功率。
PCT/CN2010/071663 2009-04-27 2010-04-0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系统 WO2010124553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266,441 US8825095B2 (en) 2009-04-27 2010-04-09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0769242.8A EP2426971B1 (en) 2009-04-27 2010-04-09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011143358/07A RU2539577C2 (ru) 2009-04-27 2010-04-09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ки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в системе радиосвязи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этого
BR122020009191-6A BR122020009191B1 (pt) 2009-04-27 2010-04-09 método e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CN201080018780.2A CN102415121B (zh) 2009-04-27 2010-04-0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系统
KR1020117025317A KR101680400B1 (ko) 2009-04-27 2010-04-09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참조 신호를 설치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EP19193400.9A EP3589004B1 (en) 2009-04-27 2010-04-09 Method of setting up reference signal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therefor
EP17206993.2A EP3337211B1 (en) 2009-04-27 2010-04-09 Method of setting up reference signal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therefor
BRPI1016053-1A BRPI1016053B1 (pt) 2009-04-27 2010-04-09 método e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JP2012506319A JP5591913B2 (ja) 2009-04-27 2010-04-09 参照信号配置方法、チャネル情報測定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CA2760109A CA2760109C (en) 2009-04-27 2010-04-09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ZA2011/07825A ZA201107825B (en) 2009-04-27 2011-10-26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4/338,246 US9544109B2 (en) 2009-04-27 2014-07-22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5/363,732 US9973313B2 (en) 2009-04-27 2016-11-29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5/947,536 US10547425B2 (en) 2009-04-27 2018-04-06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6/716,257 US11012212B2 (en) 2009-04-27 2019-12-16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7/230,887 US11563540B2 (en) 2009-04-27 2021-04-14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8/068,385 US11916829B2 (en) 2009-04-27 2022-12-19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6073A CN101873601A (zh) 2009-04-27 2009-04-27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系统
CN200910136073.2 2009-04-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3/266,441 A-371-Of-International US8825095B2 (en) 2009-04-27 2010-04-09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4/338,246 Continuation US9544109B2 (en) 2009-04-27 2014-07-22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24553A1 true WO2010124553A1 (zh) 2010-11-04

Family

ID=42998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0/071663 WO2010124553A1 (zh) 2009-04-27 2010-04-0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7) US8825095B2 (zh)
EP (3) EP2426971B1 (zh)
JP (1) JP5591913B2 (zh)
KR (1) KR101680400B1 (zh)
CN (3) CN101873601A (zh)
BR (2) BRPI1016053B1 (zh)
CA (1) CA2760109C (zh)
MY (1) MY166137A (zh)
RU (1) RU2539577C2 (zh)
WO (1) WO2010124553A1 (zh)
ZA (1) ZA20110782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0701A1 (en) * 2010-04-16 2011-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minishing the impact of timing offset in downlink signa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by puncturing resource elements on a physical downlink channel
JP2012244626A (ja) * 2011-05-13 2012-12-10 Fujitsu Ltd エンドポイント、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出可能な記憶媒体
RU2597241C2 (ru) * 2011-10-12 2016-09-1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RU2609593C2 (ru) * 2012-04-10 2017-02-02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сигнала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9564959B2 (en) 2011-10-12 2017-0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430071A (zh) * 2017-02-14 2018-08-2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干扰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357B (zh) * 2007-11-08 2012-11-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2448136B1 (en) * 2009-06-23 2019-01-23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device thereof
EP2493252B1 (en) 2011-02-22 2017-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ser equipment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KR101910475B1 (ko) * 2011-02-22 2018-10-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및 그 단말에서 랜덤 억세스 수행을 위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2761911B (zh) * 2011-04-26 2015-07-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2291811B (zh) * 2011-08-11 2013-11-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3002526B (zh) * 2011-09-13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控制和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120106B1 (ko) * 2011-10-13 2020-06-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069216B2 (ja) * 2011-11-07 2017-02-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干渉測定方法
EP2850750B1 (en) * 2012-05-16 2016-10-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60540B2 (en) 2012-05-16 2017-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97834B (zh) * 2012-06-04 201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号接收功率的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US9014109B2 (en) * 2012-06-05 2015-04-21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t-level PDSCH muting and/or receiver puncturing in LTE-advanc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439096B2 (en) * 2012-08-13 2016-09-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channel refinement and multi-stream transmission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JP2014131201A (ja) * 2012-12-28 2014-07-10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801191B2 (en) * 2013-01-18 2017-10-24 Lg Electronics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supporting interference removal, and serving cell base station
US8989152B1 (en) * 2013-02-12 2015-03-24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mmetrical implement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CIC)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US9136984B2 (en) * 2013-03-20 2015-09-15 Google Inc. Multi-listene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method
US9801192B2 (en) 2013-06-19 2017-10-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479298B2 (en) * 2013-07-08 2016-10-25 Intel IP Corporatio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DMRS)for side information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JP6110265B2 (ja) * 2013-09-26 2017-04-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US20190104549A1 (en) * 2014-11-26 2019-04-04 Idac Holdings, Inc. Initial access in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s
EP3547742A1 (en) * 2015-01-29 2019-10-02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306597B2 (en) * 2015-07-21 2019-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leve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mobility in cellular network
US10374777B2 (en) * 2015-08-31 2019-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signaling i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10129859B2 (en) * 2015-10-15 2018-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JP6800982B2 (ja) * 2015-12-30 2020-12-16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ルチrat wtruにおける干渉の処理
TWI751181B (zh) * 2016-07-22 2022-01-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系統中使用波束成形傳送或接收的方法和設備
CN109561433B (zh) 2016-08-10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信道发送和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US20180083750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Mediatek Inc. Design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ffering Burst Error
EP3589012B1 (en) 2017-03-23 2021-05-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m interference avoidance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8933640A (zh) * 2017-05-24 2018-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终端、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367287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ediatek In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Co-Desig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P7053615B2 (ja) * 2017-07-13 2022-04-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EP3665792A1 (en) 2017-08-09 2020-06-17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eam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WO2019030934A1 (ja) * 2017-08-10 2019-0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CN107484192B (zh) * 2017-09-06 202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19231368A1 (en) * 2018-06-02 2019-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ing in lte/nr coexistence
JP7260762B2 (ja) * 2019-03-26 2023-04-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10067461A (ko) * 2019-11-29 2021-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적으로 주파수 자원을 공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209438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ensing reference signal multiplexing via superimposi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3406A (ja) * 2005-06-29 2007-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sk受信装置
CN101123599A (zh) * 2006-08-11 200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和装置
CN101267664A (zh) * 2007-03-15 2008-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和发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35402B1 (ko) 2000-11-07 2007-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동기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향 공유 채널에 사용하는 송신 형식 결합 지시기의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6785341B2 (en) * 2001-05-11 2004-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KR101103195B1 (ko) * 2003-02-24 2012-01-04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다중-섹터 셀들내에 사용하기 위한 파일롯 신호들
US7049988B1 (en) 2004-05-25 2006-05-23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ock mode determination utilizing a fixed-frequency reference signal
US8085875B2 (en) * 2004-07-16 2011-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mental pilot insertion for chan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US7751510B2 (en) * 2005-07-26 2010-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plified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with dedicated pilot tones for OFDMA
CN101047486B (zh) * 2006-06-23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
US8369424B2 (en) * 2006-07-14 2013-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selective and frequency diversity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74851B (zh) * 2006-11-03 2012-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邻站干扰检测、干扰邻站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WO2008069117A1 (ja) * 2006-12-05 2008-06-12 Nec Corporation セルラシステム、通信路品質測定方法、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US10070332B2 (en) * 2007-06-21 2018-09-0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reporting and event-triggered periodic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an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S8948093B2 (en) * 2007-10-02 2015-02-03 Apple Inc. Rank adaptation for an open loop multi-antenna mod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259601B2 (en) * 2007-10-16 2012-09-04 Mediatek In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chanism for frequency reuse in cellular OFDMA systems
KR20090093758A (ko) * 2008-02-29 2009-09-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효율적인 전력 부스팅 방법
KR101349830B1 (ko) * 2008-03-05 2014-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간섭 측정 방법
US8675537B2 (en) 2008-04-07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BSFN subframes to send unicast information
CN101394263B (zh) 2008-10-29 2012-0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道测量参考信号及其带宽范围频域位置的映射方法
EP3913843A1 (en) * 2008-11-04 2021-11-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43823B2 (en) * 2009-02-12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1753391B1 (ko) * 2009-03-30 2017-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037180B2 (en) * 2011-05-19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s and information gather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9332523B2 (en) * 2013-05-10 2016-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ffloaded positioning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WLAN nodes
US9445227B2 (en) * 2013-08-30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ssive positioning utilizing round trip time information
US20150215821A1 (en) * 2014-01-29 2015-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OF-DEPARTURE (ToD) ADJUSTMENT BASED ON TIME-OF-ARRIVAL (ToA) CORR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3406A (ja) * 2005-06-29 2007-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sk受信装置
CN101123599A (zh) * 2006-08-11 200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和装置
CN101267664A (zh) * 2007-03-15 2008-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和发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2426971A4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0701A1 (en) * 2010-04-16 2011-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minishing the impact of timing offset in downlink signa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by puncturing resource elements on a physical downlink channel
US9295014B2 (en) 2010-04-16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minishing the impact of timing delay in downlink signals
JP2012244626A (ja) * 2011-05-13 2012-12-10 Fujitsu Ltd エンドポイント、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出可能な記憶媒体
US9590712B2 (en) 2011-10-12 2017-03-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64959B2 (en) 2011-10-12 2017-0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597241C2 (ru) * 2011-10-12 2016-09-1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9634752B2 (en) 2011-10-12 2017-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49030B2 (en) 2011-10-12 2017-08-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62305B2 (en) 2011-10-12 2017-09-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38103B2 (en) 2011-10-12 2017-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93791B2 (en) 2011-10-12 2018-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609593C2 (ru) * 2012-04-10 2017-02-02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сигнала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CN108430071A (zh) * 2017-02-14 2018-08-2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干扰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8149096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干扰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430071B (zh) * 2017-02-14 2020-06-1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干扰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4342A (zh) 2015-01-14
US11012212B2 (en) 2021-05-18
CN102415121B (zh) 2014-11-12
EP2426971A1 (en) 2012-03-07
RU2011143358A (ru) 2013-06-10
US11916829B2 (en) 2024-02-27
US20120115521A1 (en) 2012-05-10
CN101873601A (zh) 2010-10-27
US20170149544A1 (en) 2017-05-25
EP3589004A1 (en) 2020-01-01
ZA201107825B (en) 2012-12-27
KR101680400B1 (ko) 2016-11-28
BRPI1016053A8 (pt) 2017-07-11
JP5591913B2 (ja) 2014-09-17
US20210234655A1 (en) 2021-07-29
RU2539577C2 (ru) 2015-01-20
US20180227100A1 (en) 2018-08-09
EP3337211A1 (en) 2018-06-20
US20200119876A1 (en) 2020-04-16
US9544109B2 (en) 2017-01-10
EP3337211B1 (en) 2019-11-20
CA2760109A1 (en) 2010-11-04
BRPI1016053A2 (pt) 2016-05-10
EP2426971A4 (en) 2017-01-11
US8825095B2 (en) 2014-09-02
EP3589004B1 (en) 2020-10-07
MY166137A (en) 2018-06-06
JP2012525022A (ja) 2012-10-18
US9973313B2 (en) 2018-05-15
CN104284342B (zh) 2017-12-12
BRPI1016053B1 (pt) 2020-11-24
US10547425B2 (en) 2020-01-28
KR20120016614A (ko) 2012-02-24
BR122020009191B1 (pt) 2020-12-01
CA2760109C (en) 2016-01-26
US20230117146A1 (en) 2023-04-20
US20140334328A1 (en) 2014-11-13
US11563540B2 (en) 2023-01-24
CN102415121A (zh) 2012-04-11
EP2426971B1 (en) 2018-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124553A1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系统
JP7337747B2 (ja) ユーザ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09526246B (zh) 数据发送方法、信令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EP3641155A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EP36061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579562B2 (ja) ビーム処理方法、初期ビームの発見方法及び基地局、端末
AU2013260236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34509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波束故障恢复的方法及其装置
JP7348076B2 (ja) ユーザ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KR20160147887A (ko) 간섭 제거 및 억제 수신기를 이용한 csi 강화를 위한 사용자 장치 및 방법
JP6725696B2 (ja) 無線通信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1474503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4268419A (zh) 用户设备、用户设备的方法以及系统
JP2020512755A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9565388B (zh) 发送csi-rs的方法和基站
JP621015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送信方法および復調方法
JP7197488B2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9195653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190036497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첩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08001878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C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07692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25063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170253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K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76010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CA

Ref document number: 1326644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US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284/MUMNP/20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IN

Ref document number: 20107692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11433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RU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REG Reference to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BR

Ref legal event code: B01A

Ref document number: PI10160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PI10160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2

Effective date: 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