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0097050A1 - 多输入多输出合作通信方法、预编码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输入多输出合作通信方法、预编码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0097050A1
WO2010097050A1 PCT/CN2010/070770 CN2010070770W WO2010097050A1 WO 2010097050 A1 WO2010097050 A1 WO 2010097050A1 CN 2010070770 W CN2010070770 W CN 2010070770W WO 2010097050 A1 WO2010097050 A1 WO 201009705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atrix
precoding
mimo
chan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07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王键
张元涛
田军
周华
Original Assignee
富士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士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富士通株式会社
Priority to KR1020117022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KR101270319B1/ko
Priority to EP10745834.1A priority patent/EP2403177A4/en
Priority to JP2011551398A priority patent/JP5370499B2/ja
Publication of WO201009705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0097050A1/zh
Priority to US13/217,914 priority patent/US8428174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04B7/043Power distribution using best eigenmode, e.g. beam forming or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Definitions

  • the present invention generally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more particularly to 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 MIMO (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between multiple base stations or multiple cells and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 MIMO
  • the space-tim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multi-antenna systems mainly includes spatial multiplexing and spatial diversity.
  • Spatial diversity is space-time coding. The data is divided into multiple data substreams simultaneously transmitted on multiple antennas, and the diversity gain is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coding redundancy in the time domain between the transmitting antennas. Spatial multiplexing is to send an independent stream of information at the transmitting antenna, and the receiving end uses the method of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o decode to achieve a maximum rate.
  • spatial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the throughpu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hile spatial diversity techniques can be used to extend the coverag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the user at the cell edge is not only far from the serving base station, but the signal received by the serving base station is weak and the interference from the signal of the neighboring cell base station is also large, thereby deteriorating the system throughput of the cell edge user.
  • Patent Document 2 SHEN MANYUAN [US]; XING GUANBIN [US], Cooperative MIMO in Multicell wireless networks (US2008260064);
  • a first level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unit configured to perform a first level MIMO precoding process for each base station to obtain respective first level precoding matrices corresponding to each base station;
  • the generating unit includes an X-th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unit for dividing the M base stations into Q ( x) groups, based on the obtained first level to the X-1 level precoding matrix, said Q (x) for the first group of base stations to MIMO precoding stage X, X to obtain a first stage of the pre-coding matrix Q (X) for each group of base stations in a group of base stations, where Q (x)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and less than Or an integer equal to M.
  • FIG. 1 is a schematic diagram showing a system for performing MIM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6A is a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showing a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stage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unit 510 in the precoding apparatus shown in FIG. 5;
  • the MIM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Figure 1 is a schematic diagram showing a system for performing MIM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MIM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Figure 1 only shows There are three base stations, one user equipment UE, each base station corresponding to one cell, the base station has three transmit antennas, and the user equipment UE has two receive antennas.
  • these specific system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do not limit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MIM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may include M base stations (M i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including one or more user equipments, and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user equipments, one
  • the base station may correspond to multiple cells, and the number of antennas that each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may have is not limited to three and two as shown in FIG. 1, but may be equipped with any required number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system. antenna.
  • M i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 the number of antennas that each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may have is not limited to three and two as shown in FIG. 1, but may be
  • SV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 U is a matrix of row A and column A
  • S is a diagonal matrix of row A and column B
  • V is a matrix of row B and column B
  • H indicates Hamiltonian transposition.
  • SV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is a method of notification in mathematics and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reference can also be made to the above reference 7 f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VD decom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Since these are not the cont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y are not described herein again.
  • the codebook is a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preset by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codebook and codebook based precoding are well known in the art. For example, reference may be made to the above reference 8 for obtaining a codebook and a codebook based precoding. Since these are not the cont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y will not be described again here.
  • each level of precoding matrix and MCS can also be performed by other devices in the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except the user equipment, as long as the device can obtain the calculation level precoding.
  • the above is a description of multi-level precoding processing in the MIM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for one user equipment.
  • the above-described multi-stage precoding processing can be similarly performed for each user, thereby implementing MIM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user equipments.
  • This MIM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an improve the system throughput of each user equipment and improve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 the generated precoding matrix of each level can also be transmit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base station in a similar manner as described above.
  • FIG. 5 shows a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a precoding apparatus 500 for implementing MIM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es At least one user equipment and M base stations cooperatively communicating with the at least one user equipment, where M i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wo.
  • the MIMO precoding apparatus 500 includes: a first level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unit 510, configured to perform a first level MIMO precoding process for each base station, to obtain a base station with each base station.
  • second stage to Xth stage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unit 520 configured to sequentially perform second level to Xth order MIMO precoding processing to obtain second level to corresponding base station An X-level precoding matrix, where X i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wherein the second through X th stage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unit 520 includes an Xth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component 530 for using the M
  • the base stations are divided into Q ( x ) groups, and based on the obtained first level to the X-1th level precoding matrix, the Xth order MIMO precoding is performed for the Q ( x ) group base stations to obtain An X-th precoding matrix of each group of base stations in the Q ( x ) group base station, where Q ( x) i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and less than or equal to M.
  • FIG. 6A is a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showing a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stage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unit 510 in the precoding apparatus shown in FIG. 5.
  • the first stage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unit 510 includes an antenna grouping subunit 512-1 and a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ng subunit 514-1.
  • these subunits can be configured to perform processing in the manner of steps S310-1 and S320-1 of the method as shown in Fig. 3A, respectively.
  • the first stage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unit 510 includes an antenna grouping subunit 512-2 and a codebook mapping subunit 514-2.
  • these subunits can be configured to perform processing in the manner of steps S310-2 and S320-2 of the method as shown in Fig. 3B, respectively.
  • the X-th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unit 530 includes an X-1th precoding equivalent channel matrix generating sub-component 532-1, an X-th precoding equivalent channel matrix generating sub-component 534-1, and a singularity.
  • these subunits can be configured to perform processing in the manner of steps S410-1, S420-1, and S430-1 of the method as shown in Fig. 4A, respectively.
  • Fig. 7C is a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showing still another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Xth stage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ng section 530 in the precoding apparatus shown in Fig. 5.
  • the X-th precoding matrix generation unit 530 includes an X-1th precoding equivalent channel matrix generation subcomponent 532-3, an Xth precoding equivalent channel matrix generation subcomponent 534-3 and a code.
  • these subunits can be configured to perform processing in the manner of steps S410-3, S420-3, and S430-3 of the method as shown in Fig. 4C, respectively.
  •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proposes a program product for storing a machine readable instruction code.
  • the instruction code is read and executed by a machine, the above-described method of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be performed.
  • a storage medium for a program product for carrying the above-described storage machine readable instruction code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disclosu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storage medium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a floppy disk, an optical disk, a magneto-optical disk, a memory card, a memory stick, and the like.
  • the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not limited to being performed in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described in the specification, and may be performed in other chronological order, in parallel, or independently. Therefore, the order of execution of the method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specification does not limit the technical scop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多输入多输出合作通信方法、 预编码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01] 本发明总体上说涉及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而言, 涉及无线通 信系统中多基站或者多小区与用户设备之间进行多输入多输出 MIMO (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合作通信的方法、 预编码 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02] 到目前为止,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原先的第二代移 动通信系统 GSM不断向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GPRS、 改进数据率的 EDGE 等技术演进, 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具有更高传输速率的第 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宽带码分多址 WCDMA、 CDMA2000等技术也在 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部署, 开始投入商用。在蜂窝通信技术发展的同 时, 其他一些无线接入技术例如无线局域网 WLAN和微波接入全球互通 WiMAX 也有了迅猛发展。 此外, 面向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 IEEE 802.16m技术和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演进技术 3GPP LTE、 第三代合作伙 伴项目演进技术增强 3GPP LTE+等项目也已经开始启动进入研发阶段。
[03] 随着人们对高速多媒体通信以及高速无线因特网的接入业务需求急 速增长, 而又面临无线频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利用现有的频带资源充分 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多天线技 术能提高传输容量或者信号质量, 以上各种系统都釆用了多天线技术,在 3GPP LTE-Advanced系统中和 IEEE 802.16m中甚至定义了基站到移动 台的 8发射天线和 8接收天线的天线模式。
[04] 多天线系统的空时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等。空间分 集是空时编码将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子流在多根天线上同时发送,通过在发 射天线间的时域引入编码冗余得到分集增益。空间复用是在发射天线发送 独立的信息流,接收端釆用干扰抑制的方法进行解码,以实现最大化速率。 一般来讲, 空间复用技术可用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而空间分集 技术可用来扩大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 [0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 小区边缘的用户不但由于距离服务基站远,接收 到服务基站的信号较弱而且受到临近小区基站信号的干扰也很大,从而恶 化小区边缘用户的系统吞吐量。
[06] 以下列出了有关 MIMO合作通信的一些参考文献, 通过引用将它们 并入于此, 如同在本说明书中作了详尽描述。
[07] 1、 [专利文献 1】: COX TIMOTHY [US]; KHOSHNEVIS AHMAD [US], COOPERATIVE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08157147);
[08] 2、 [专利文献 2】: SHEN MANYUAN [US]; XING GUANBIN [US], Cooperative MIMO in Multicell wireless networks (US2008260064);
[09] 3、 [专利文献 3】: LI ANXIN [CN]; LI XIANGMING [CN], UPLINK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AND
COOPERATIVE MIMO TRANSMISSIONS (WO2008124535);
[10] 4、 [专利文献 4] : MEHTA NEELESH B [US]; ZHANG HONGYUAN [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cooperative base station multi-user MIMO networks (US2007248172);
[11] 5、 [专利文献 5] : KIM SUNG JIN [KR] ; KIM HO JIN [KR], METHOD FOR COOPERATIVE DIVERSITY IN MIMO WIRELESS NETWORK (KR20060111238);
[12] 6、 [专利文献 6】: KIM SUNG- JIN [KR]; KIM HO-JI [KR] , Method of providing cooperative diversity in a MIMO wireless network ( US2006239222 );
[13] 7、 [专利文献 7】: 发明人为马蒂尔斯文斯特姆等, 发明名称为 "多天 线系统及其数据发送方法" 的 PCT申请( WO2008/151534 );
[14] 8、 [专利文献 8】: 发明人为杨博等, 发明名称为 "MIMO-OFDM系 统基于码本搜索减少预编码反馈比特数的方法及装置,, 的中国专利申请 ( CN101039137A ) ;
[15] 9、 [非专利文献 1】: Ayman F. Naguid, Vahid Tarokh, Nambirajan Seshadri, A. Robert Calderbank, "A Space-Time Coding Modem for High-Data-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IEEE JSAC, vol.16, no.8, October 1998, pp.1459-1478. [16] 10、 [非专利文献 2】: V. Tarokh, N. Seshadri, A. R. Calderbank, "Space-time codes for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riterion and code construction", IEEE Trans. Inform. Theory, 44:744-765, March 1998。
发明内容
[1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 MIMO合作通信的方 法、装置以及系统,以期增大无线通信系统中小区边缘用户的系统吞吐量。
[18]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多输入多输 出 MIMO合作通信的方法,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以 及与该至少一个用户设备进行合作通信的 M个基站,其中 M是大于或等 于 2的整数,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针对每一个用户设备, 执行以下处理:
对于每一个基站执行第一级 MIMO预编码处理,以获得与各基站 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依次执行第二级至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 以获得相应基站 的第二级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其中 X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其中在 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中, 将所述 M个基站分成 Q (x)组, 在所获得 的第一级至第 X - 1级预编码矩阵的基础上, 对于所述 Q (x)组基站来进 行第 X级 MIMO预编码, 以获得所述 Q (x)组基站中各组基站的第 X级 预编码矩阵, 其中 Q (x)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M的整数。
[19]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在进行多输入多输出 MIMO合作 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 MIMO预编码装置,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 括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以及与该至少一个用户设备进行合作通信的 M个基 站, 其中 M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针对每一个用户设备, 所述 MIMO 预编码装置包括: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产生单元, 用于对于每一个基站执行第一级 MIMO预编码处理, 以获得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和
第二级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生单元, 用于依次执行第二级至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以获得相应基站的第二级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其中 X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其中所述第二级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 生单元包括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生部件, 其用于将所述 M个基站分成 Q (x)组,在所获得的第一级至第 X - 1级预编码矩阵的基础上,对于所述 Q (x)组基站来进行第 X级 MIMO预编码, 以获得所述 Q ( X)组基站中各组 基站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其中 Q(x)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M的 整数。
[2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配备有如上述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预 编码装置的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提供一种可执行多输入多输出 MIMO合作 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如上述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用户设备; 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进行合作通信的 M个基站,其中 M是大于 或等于 2的整数。
[2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 MIMO合作通信的方 法,通过针对相应的基站进行分级预编码方法,使得第一级预编码发生在 同一基站或者小区内部, 后续各级预编码发生在不同的基站或者小区之 间。该方法将多天线技术使用在多基站或者多小区上,从而抑制或者是利 用了基站或者小区间的干扰, 增大了小区边缘用户的系统吞吐量,提高通 信效率。
附图说明
[22]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发明 的以上和其它目的、 特点和优点。 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制的, 而只 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发明的一些部分, 附图 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 即,使其相对于在依据本发明实际制造的示例性 装置中的其它部件变得更大。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 将釆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23] 图 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进行 MIMO合作通信的系统的 示意简图;
[24] 图 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 MIMO 合作通信的方法的流程简图;
[25] 图 3A是示出了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一级预编码步骤 S210的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简图;
[26] 图 3B是示出了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一级预编码步骤 S210的 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简图;
[27] 图 4A是示出了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 X级预编码步骤 S220的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简图;
[28] 图 4B是示出了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 X级预编码步骤 S220的 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简图;
[29] 图 4C是示出了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 X级预编码步骤 S220的 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简图;
[30] 图 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实现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 MIMO合作通信的预编码装置的示意框图;
[31] 图 6A是示出了在如图 5所示的预编码装置中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产 生单元 510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框图;
[32] 图 6B是示出了在如图 5所示的预编码装置中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产 生单元 510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框图;
[33] 图 7A是示出了在如图 5所示的预编码装置中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 生部件 530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框图;
[34] 图 7B是示出了在如图 5所示的预编码装置中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 生部件 530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框图;
[35] 图 7C是示出了在如图 5所示的预编码装置中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 生部件 530的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 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 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 应当注意, 为了清楚的目的, 附图和说明中省 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 述。
[37] 图 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进行 MIMO合作通信的系统的 示意简图。 虽然为了描述简单起见, 图 1中的 MIMO合作通信系统只示 出了包括 3个基站, 一个用户设备 UE, 每个基站与一个小区对应, 基站 具有三根发射天线, 用户设备 UE具有两根接收天线, 但是, 这些具体的 系统配置参数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 MIMO合作通信系统可包括在包括至一个以上的用户设备, 以及与这些 用户设备进行合作通信的 M个基站(M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一个 基站可对应于多个小区,每个基站和用户设备可具有的天线的数量也不限 于图 1中示出的 3根和 2根,而是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可以配备有任意所 需数量的天线。 为了描述简单起见, 下面在提及基站或小区时, 仅以基站 表述。
[38] 下面参考图 2 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 MIMO合作通信的方法的流程。 如图 2所示, 该 MIMO合作通信方法包 括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每一个用户设备执行步骤 S210和步骤 S220。在 步骤 S210中,对于每一个基站执行第一级 MIMO预编码处理, 以获得与 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在步骤 S220中, 依次执行第二级至 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以获得相应基站的第二级至第 X级预编码矩 阵,其中 X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其中在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中, 将所述 M个基站分成 Q (x)组, 在所获得的第一级至第 X - 1级预编码矩 阵的基础上, 对于所述 Q (x)组基站来进行第 X级 MIMO预编码, 以获 得所述 Q (x)组基站中各组基站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其中 Q (x)是大于 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M的整数。
[39] MIMO预编码( MIMO precoding )是一种常用的空间复用技术, 通 过在多个发射天线上同时发送多路信号来提高传输速率。预编码是指对信 号进行编码(或者称为加权)之后才发射。对信号进行预编码再进行发射, 可减少各路信号之间的干扰。 MIMO合作通信中的 MIMO预编码的基本 概念和原理例如可参见上述参考文献 7的介绍,由于这些不是本发明所关 注的内容, 在此不再赘述。
[40] 图 3A示出了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一级预编码步骤 S210的一 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简图。 如图 3A所示, 在第一级预编码处理中, 将 M个基站内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分为!^组(Km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 或等于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数的整数)。 在步骤 S320 - 1, 对于各基站所 对应的信道矩阵 , m执行奇异值分解得到 , m = Ux, m t, mV!, m H, 取矩 阵 ¼, m中的前 , m列作为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1; m,其 中 m = l, 2..., M, 其表示所述 M个基站中的基站编号, 和 V^ m 是酉矩阵, Si. m是对角阵, 其对角元素是与第 m个基站对应的 MIMO信 道子信道的信道增益, Vx, m H中的' Ή"表示哈密顿转置, L1; m表示第 m个 基站中 Km个天线分组的等效天线数, 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所 述用户设备的天线数的整数。
[41] 可见, 该第一级预编码处理是针对 M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获得各 自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相当于将第 m个基站中被分成的 Km组天线等效 为 根天线, 并对所有 M个基站进行类似的第一级预编码处理, 以便 为后续的 MIMO预编码处理做准备,降低整个 MIMO预编码处理的复杂 度。等效天线数也即每一个天线分组的信道冲激响应乘以这个天线分组对 应的预编码矩阵后所得矩阵的列数。
[42] 图 3B是示出了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一级预编码步骤 S210的 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简图。 如图 3B所示, 在步骤 S310 - 2, 将 M 个基站内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分为!^组(Km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 等于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数的整数)。 在步骤 S320 - 2, 对于各基站所对 应的信道矩阵 , m执行奇异值分解得到 , m = Ux, mS!, mV!, m H, 将矩阵 Vi, m中的前 m列所组成的矩阵映射到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先设置的 码本中 ,映射所获得的码本矢量作为所述的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 码矩阵 Pu, 其中 m = l, 2..., M, 其表示所述 M个基站中的基站编号, ^和^^是酉矩阵, 是对角阵,其对角元素是与第 m个基站对应 的 MIMO信道子信道的信道增益, Vt m11中的 "H" 表示哈密顿转置, L1; m表示第 m个基站中 Km个天线分组的等效天线数,其是大于或等于 1 而小于或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数的整数。这种第一级预编码处理也是 针对 M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获得各自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相当于将 第 m个基站中被分成的 Km组天线天线等效为 , m根天线, 并对所有 M 个基站进行类似的第一级预编码处理。
[43] 容易看出, 图 3A和图 3B 中第一级预编码处理的区别在于: 图 3A 中的第一级预编码处理是对各基站的信道矩阵进行 SVD奇异值分解而获 得相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而图 3B中的第一级预编码处理是通过基于 码本(codebook ) 的方法来获得各基站的相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44] 关于奇异值分解 SVD,假设有 A行 B列的矩阵 HA X B, 则一定可以将 矩阵通过奇异值分解 ( Si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 的方法分解 为如下结果: H=USVH, 其中, U是 A行 A列的酉阵, S是 A行 B列的 对角阵, V是 B行 B列的酉阵, H=USVH中的 "H"表示哈密顿转置。 SVD 奇异值分解是数学和工程领域通知的方法。 例如也可参见上述参考文献 7 获得有关通信领域的 SVD分解的介绍。 由于这些不是本发明所关注的内 容, 在此不再赘述。
[45] 码本是通信系统预先设置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关于码本以及基于码本 的预编码的基本概念以及原理,属于是本领域的公知内容,例如可参见上 述参考文献 8获得码本以及基于码本的预编码的相关介绍。由于这些不是 本发明所关注的内容, 在此不再赘述。
[46] 作为如图 3B中所示的基于码本的第一级预编码方式的一种实例, 可 在上述步骤 S320 - 2的映射处理中,使所述矩阵 ¼, m中的前 L1; m列所组 成的矩阵与码本中各预编码矩阵做相关运算,取相关值最大情况下所对应 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作为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1; m。 这种基于码本获取预编码矩阵的方式可称为 "映射法"。
[47] 下面给出在已知一个向量的情况下,在已知的向量码本中间选择一个 向量的具体数值例。
[48] 假设已知一个向量码本
codebook =
-0.0878 + 0.4748Ϊ 0.3457 + 0.2078i -0.7558 + 0.2299i -0.0723 - 0.6116i 1.0534 - 0.8538i 0.7316 - 0.5567i -0.5724 - 0.5338i -0.1707 - 0.0212Ϊ 0.9963 + 0.5072Ϊ 0.5140 + 0.6282i -2.0819 + 0.9689Ϊ 0.2257 - 0.1166i 1.0021 + 1.1528Ϊ -0.2146 - 0.811 Π 1.0171 - 1.2102i 0.2212 + 0.4439Ϊ 并且已知一个列向量
b =
0.7731 - 0.8585i
0.7844 - 0.7874Ϊ
-0.6107 - 0.0048Ϊ
0.0547 + 1.0837Ϊ
进行一个求模的相关运算, 即:
C=abs(b'*codebook)=[ 1.9270 0.4177 3.2119 1.0901]
[49] 可以看到, 码本的第三个列向量和向量 b 的相关取模值最大, 为 3.2119。 那么, 根据以上的运算, 取码本的第三个列向量即为所求。 其中, C=abs(b'*codebook) 是指先求相关运算, 然后取模值, b,是指列向量 b 的共轭转置。
[50] 此外, 作为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级预编码步骤 S210的又一种具 体实现方式(图中未出), 可才艮据各基站所对应的信道矩阵!^, m, 依据预 定的准则来搜索无线通信系统的预先设置的码本,将搜索获得的码本矢量 作为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lm, 其中 m = l, 2..., M, 其表示所述 M个基站中的基站编号。 这种基于码本来获取预编码矩阵的 方式可称为 "穷举法", 可根据需要依据接收信号信噪比最大准则、 最大 似然准则、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信道容量最大准则等中的某一种来进行这 种码本搜索。
[51] 下面参考图 4A-4C描述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 X级预编码步骤 S220的具体实现方式。
[52] 图 4A示出了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 X级预编码步骤 S220的一 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 4A所示,在步骤 S410- 1,通过将所获得的第 X-1 级预编码矩阵中针对 Q(x-"个基站分组中第 q(x-"个基站分组的预编码矩阵
Figure imgf000011_0001
第 q(X-"个基站分组的信道矩阵相乘来获得第 X-1级预编码中第 q(x-"个基站分组的等效信道矩阵 Ηχ ", 其中 q -"是所述 Q(x-"个基站 分组中的基站分组的编号,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Q(x 的整数, 则第 X-1 级预编码的等效信道矩阵表示为 Ηχι,! Hx l, 2 ...Hx l, Q (xl)]0 在步骤 S420- 1, 将 按列分为 Q(x)组, 每一组表示为 Hx,q (x), 作为与 Q(x)个基站分组中各基站分组所对应的信道矩阵,其中每一组的列 数大于或者等于 ¾^的行数。在步骤 S430 - 1,对于所述的信道矩阵 Hx,q (x) 执行奇异值分解得到 Hx,q (x) = Ux,q (xSx,q (xVx,q (x H, 取矩阵 Vx,q (x)中的 前 L X, q (x)列作为与 Q(x)个基站分组中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 阵 P xq(X), 其中 q(X) = l, 2..., Q(x), 其表示在所述第 X级 MIMO预编 码处理中将所述 M个基站所分成的 Q(x)组基站中的基站分组编号, Ux,q (x) 和 Vx,q (X)是酉矩阵, Sx,q (x)是对角阵, 其对角元素是与第 q(x)个基站分组 对应的 MIMO信道子信道的信道增益, Vx,q (x) H中的 "H"表示哈密顿转 置, Lx,q (x)表示所述第 X级预编码中 Q(x)个基站分组中第 q(x)组基站的信 道提供的并行传输的通道数,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天 线数的整数。
[53] 图 4B示出了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 X级预编码步骤 S220的另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 4B所述,这种实现方式中步骤 S410 - 2和 S420 - 2的处理分别与与图 4A中的实现方式的步骤 S410 - 1和 S420 - 1的处 理类似, 区别是在步骤 S430 - 2中,对于所述的信道矩阵 Hx,q (x)执行奇异 值分解得到 H X, q (x) = U X, q (x)S χ, q (x)V χ, q (x) H后,将矩阵 V X, q (x)中的前 L x, q (x) 列所组成的矩阵映射到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先设置的码本中,映射所获 得的码本矢量作为与 Q(x)组基站中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 也就是说, 图 4A中示出的实现方式是通过 SVD奇异值分解方法 获得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而图 4B中示出的实现方式是 通过上述的基于码本的 "映射法" 来获得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 码矩阵。
[54] 作为如图 4B中所示的基于码本的第 X级预编码方式的一种实例,可 在上述步骤 S430 - 2的映射处理中, 使所述矩阵 V X, q (x)中的前 L X, q (x)列 所组成的矩阵与所述码本中各预编码矩阵做相关运算,取相关值最大情况 下所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作为所述与 Q(x)组基站中各基站组对应 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
[55] 图 4C示出了在如图 2所示的方法中的第 X级预编码步骤 S220的又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 4C所述,这种实现方式中步骤 S410 - 3和 S420 - 3的处理分别与图 4A中的实现方式的步骤 S410 - 1和 S420 - 1的处理 类似, 区别是在步骤 S430 - 3中,在步骤 S420 - 3中获得与 Q(x)个基站分 组中各基站分组所对应的信道矩阵 Hx,q (x)之后, 根据所述的信道矩阵 Hx, q (x), 依据预定的准则来搜索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预先设置的码本, 将 索获得的码本矢量作为所述以获得所述的与 Q(x)组基站中各基站组对应 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 这种实现方式实际上是通过上述的基于 码本的 "穷举法" 来获得相应基站组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56] 从上述对图 4A-4C的描述可见, 第 X级预编码的处理相当于在前面 的第一至第 X-1级预编码的基础上, 将 M个基站分 Q(x)个基站分组, 然 后将每一组基站视为一个基站来进行 MIMO预编码处理。 由此, 可以将 基站之间的干扰考虑在内,并通过对这种干扰的利用而改善用户设备的系 统吞吐量, 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效率。
[57]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 MIMO合作通信方法的多级(即 X级) 预编码处理中, 参数 L 的值越大, 预编码的性能越好, 但是预编码计算 的复杂度也越高。在各级预编码处理中, L都必须小于用户设备的发射天 线数。 [58] 在获得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之后,根 据这些信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当前的信道冲激响应来确定当前信道和所 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1;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码矩阵作用下的后 验信噪比,并根据该后验信噪比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已知的各调制编码方 案( MCS )中选择一种。 将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1; m至第 X级 预编码矩阵 Pxq (x)以及所选的编码调制方案通知给所述 M个基站中的一 个(例如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或者几个基站, 由该至少一个或者几个基 站将所接收的这些信息传送给所述 M个基站中的相应的其他基站, 或者 将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以及所 选的编码调制方案分别通知给所述 M个基站中的各个相应的基站, 以使 得所述 M个基站根据所述获得的各自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来完成所述 MIMO合作通信中各基站的发射预编 码处理。
[59] 上述的各级预编码矩阵以及 MCS可由所述用户设备计算获得, 并可 通过用户设备与所述 M个基站之间的相应的信令信道来传递所获得的这 些信息。 其中各个基站之间的信息可通过回程链路方式进行传送。
[60]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也可以由合作通信系统中除了用户设备以外的 其他设备来进行各级预编码矩阵和 MCS的计算和 /或传递,只要这种设备 能够得到计算各级预编码矩阵和 MCS所需要的信息, 并且具有与基站和 /或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能力即可。
[61] 上面是针对一个用户设备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 MIMO合作 通信方法中的多级预编码处理。 当合作通信系统中存在多个用户设备时, 可针对每一个用户都类似地执行上述的多级预编码处理,从而实现涉及多 个用户设备的 MIMO合作通信。这种 MIMO合作通信可改善各用户设备 的系统吞吐量, 提高通信效率。 方法,、 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 ' ' '
[63] 在该实例中, 假设系统中有一个用户设备和 M个基站或者小区参与 MIMO 多点合作通信, 每个基站或者小区的发射天线数目 为 Ntl,Nt2,...,NtM , 用户设备的接收天线数目为^。 共进行两级预编码处理, 在第一级预编码中将每一个基站中的所有天线分为一个组,在第二级预编 码中, 将所有 M个基站分为一个组, 即, 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 MIMO合 作通信方法中, 参数1^=1, X = 2, Q (x) = l。 [64] 将同一基站或者同一小区的天线分组, 称为 ^, ^,..., ^。 假设每个 基站或者小 区的发射天线到用 户设备的信道冲激响应为
H,„ =
Figure imgf000014_0001
其中 代表从第 m个基站或者小区的第 根
Figure imgf000014_0002
发送天线到第 r根接收天线的信道的冲激响应。 则所有基站或者小区的发 射 天 线 到 移 动 台 的 信 道 冲 激 响 应 为
Figure imgf000014_0003
h '2,11 h :,12 h h 2,21 h ,22 h '2,2Wft h '2, 1 h Ml h '2,MNt
H二 h h "-Nr,\2 nNr,lNtm nNr,2l " h"Nr,22 h Nr,2Ntm hNr,Ml hNr,M2 h 'Nr,MNln
, 又可表示为 = [ H2M]。 [65] 首先描述第一级预编码处理。
[66] 在第一级预编码处理中, 用户设备对各 m进行奇异值分解, 也即 [67】 Hm=Ut
[68】 根据系统需求, 可以取^ i+Ar,2+A )xWi+Ar,2+A )]其中第一列或者前几列, 即为各基站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 并最终得到信道的第一级预编码等 效矩阵 ^=[AU ,2 其中 = m = l,V., 。 这是通过 奇异值分解 SVD的方式获得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69] 作为可替选实施方式, 可将所求第一级各预编码矩阵 Plm = l,2,...,M与系统已知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码本) 中各预编码矩
P车做相关运算,取相关值最大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即为所求各基站的第一级 预编码矩阵, 称为/ L' = l,2,〜,M。 并最终得到信道的第一级预编码等
Figure imgf000014_0004
= l,V., 。 这是通过 基于码本的 "映射法" 获得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w,。
[70] 作为另一种可替选实施方式, 也可通过上述的基于码本的 "穷举法" 来获得各基站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 m=l,2,...,M0 并最终得到信道 的第一级预编码等效矩阵 ,-,/ ^", Hsl 2,,".., HslM"J,其中 Hslm,,= HmPlm,,,m=l,2"."M。 这是通过基于码本的 "穷举法" 获得第一级预编码 矩阵 7 "。
[71] 接下来描述第二级预编码处理。
[72] 对于在第一级预编码处理中通过奇异值分解 SVD的方式获得第一级 预编码矩阵7 ^的情形, 在第二级预编码处理中, 可分别通过如下所述的 基于 SVD的方式、 基于码本的 "映射法" 和基于码本的 "穷举法" 来获 得与 M个基站对应的第二级预编码矩阵。
[73】 基于 SVD的方式
[74] 用户设备将 ^进行奇异值分解, 也即:
[75] ^^ ^^^^[^^)]^)^)] ' 其中, 是 rank值, 也即预编码矩 阵^的列数。
[76] 根据系统需求, 可以取 Μχ ΜΜχ )]中前 W列, 作为与 Μ个基站对应的 第二级预编码矩阵 2。 并最终得到信道的第二级预编码等效矩阵 Hs2 = HslP2。 这是通过奇异值分解 SVD的方式获得第二级预编码矩阵 S。
[77] 基于码本的 "映射法"
[78] 作为可替选实施方式, 可将上述通过 SVD分级得到的预编码矩阵 ^ 与系统已知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码本)中各预编码矩阵做相关运算, 取 相关值最大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作为与 M个基站对应的所求第二级预编码 矩阵, 称为 。 并最终得到信道的第二级预编码等效矩阵 = ^ 。 这 是通过基于码本的 "映射法" 获得第二级预编码矩阵 。
[79] 基于码本的 "穷举法"
[80] 作为另一种可替选实施方式, 也可通过上述的基于码本的 "穷举法" 来获得与 M个基站对应的第二级预编码矩阵 7 ,。 并最终得到信道的第 二级预编码等效矩阵 Hs2,,= s 7V,。 这是通过基于码本的 "穷举法" 获得 第二级预编码矩阵 7 ,。
[81] 类似地, 对于在第一级预编码处理中通过基于码本的 "映射法"获得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Ρ , 的情形, 以及对于在第一级预编码处理中通过基 于码本的 "穷举法" 获得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的情形, 分别也可以通 过上述类似的基于 SVD的方式、基于码本的 "映射法"和基于码本的 "穷 举法" 来获得第二级预编码矩阵。 在此不再赘述。
[82] 在获得相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和第二级预编码矩阵后,可通过用户 设备与各基站或者小区之间的信令信道传递给各基站或者小区。例如,对 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 2,..., M, 可以将所有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传递 给所有合作基站或者小区之一(例如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 由该服务基 站将相关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传递给相关的基站或小区;或者可以将所有 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传递给合作基站或者小区中的几个甚至全部,通过相 关基站或者小区之间的通信来将相关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传递给相关的 基站或小区; 或者, 也可以仅仅将相关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传递给相关的 基站或者小区, 比如将 传递给 1号基站或小区, 将 ^传递给 2号基站 或小区, 将/^传递给 M号基站或小区等等。 例如, 对于第二级预编码矩 阵 ,也可以通过与传递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的上述类似的方式将其传递给 所有合作基站或者小区之一, 或者传递给其中几个甚至全部,或者也可以 仅仅将第二级预编码矩阵中的相关元素传递给相关的基站或者小区。 从 而,各个基站可根据所获得的相关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和第二级预编码矩 阵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 例如, 图 1所示的 MIMO合作通信系统中给出 了用户设备与基站 1, 基站 2和基站 3之间的信令信道 Al, A2, A3。 各 个基站之间的信息通过回程链路方式(backhaul )进行传送。
[83] 对于上面的以其他方式获得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πι = \,2,- · ·,Μ , Plm,,, ...,M和第二级预编码矩阵 T 和 TV,的情形, 也可以通过上 述类似的方式将产生的各级预编码矩阵传递给相应的基站。
[84] 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和第二级预编码矩阵以及当前的信 道冲激响应确定当前信道和预编码矩阵作用下的后验信噪比,并才艮据该后 验信噪比在系统已知的各调制编码方案 (MCS ) 中选择其一, 并将该编 码调制方案通过用户设备与各基站之间的信令信道传递给各相关基站或 小区之一。所选定的编码调制方案也可以通过信令信道传递给各相关基站 或小区的其中几个或者全部。可通过与传递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和第二级预 编码矩阵类似的方式来传递选定的 MCS。
[85] 下面结合图 5 - 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实现在无线通信系统 中进行 MIMO合作通信的预编码装置。
[86] 图 5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实现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 MIMO合作通信的预编码装置 500的示意框图。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以及与该至少一个用户设备进行合作通信的 M 个基 站, 其中 M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如图所示, 针对每一个用户设备, 所述 MIMO预编码装置 500包括: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产生单元 510, 用 于对于每一个基站执行第一级 MIMO预编码处理, 以获得与各基站对应 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第二级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生单元 520, 用于 依次执行第二级至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 以获得相应基站的第二级 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其中 X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其中所述第二级 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生单元 520包括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生部件 530, 其用于将所述 M个基站分成 Q (x)组, 在所获得的第一级至第 X - 1级预 编码矩阵的基础上,对于所述 Q (x)组基站来进行第 X级 MIMO预编码, 以获得所述 Q (x)组基站中各组基站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其中 Q (x)是 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M的整数。
[87] 图 6A示出了在如图 5所示的预编码装置中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产生 单元 510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框图。如图所示,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产生单元 510包括天线分组子单元 512 - 1和奇异值分解子单元 514 - 1。 例如,可将这些子单元配置成分别按照如图 3A中示出的方法的步骤 S310 - 1和 S320 - 1的方式执行处理。
[88] 图 6B示出了在如图 5所示的预编码装置中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产生 单元 510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框图。如图所示, 第一级预编码矩 阵产生单元 510包括天线分组子单元 512 - 2和码本映射子单元 514 - 2。 例如,可将这些子单元配置成分别按照如图 3B中示出的方法的步骤 S310 - 2和 S320 - 2的方式执行处理。
[89] 图 7A示出了在如图 5所示的预编码装置中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生 部件 530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框图。 如图所示, 第 X级预编码矩 阵产生单元 530包括第 X-1级预编码等效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532 - 1, 第 X级预编码等效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534 - 1和奇异值分解子部件 536 - 1。 例如, 可将这些子单元配置成分别按照如图 4A 中示出的方法的步 骤 S410 - 1、 S420 - 1和 S430 - 1的方式执行处理。
[90] 图 7B示出了在如图 5所示的预编码装置中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生 部件 530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框图。 如图所示, 第 X级预编码 矩阵产生单元 530包括第 X-1级预编码等效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532 - 2, 第 X级预编码等效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534 - 2和码本映射子部件 536 - 2。 例如, 可将这些子单元配置成分别按照如图 4B 中示出的方法的步骤 S410 - 2、 S420 - 2和 S430 - 2的方式执行处理。
[91] 图 7C示出了在如图 5所示的预编码装置中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生 部件 530的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框图。 如图所示, 第 X级预编码 矩阵产生单元 530包括第 X-1级预编码等效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532 - 3, 第 X级预编码等效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534 - 3和码本搜索子部件 536 - 3。 例如, 可将这些子单元配置成分别按照如图 4C 中示出的方法的步骤 S410 - 3、 S420 - 3和 S430 - 3的方式执行处理。
[92] 上述装置中各个组成部件、单元和子单元可通过软件、硬件或其组合 的方式进行配置。 配置可使用的具体手段或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 知, 在此不再赘述。
[93]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配备有根据 上述图 5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预编码装置,因此可用于实现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 MIMO合作通信方法。
[94] 容易理解,包含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也应 该被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9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所述指 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输入多输 出 MIMO合作通信的方法。
[96]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 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 磁光盘、 存储卡、 存储棒, 等等。
[97] 在上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 /或 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 用, 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 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98] 应该强调, 术语"包括 /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 要素、 步骤或组 件的存在, 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 步骤或组件的存在 或附加。
[99] 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按照说明书中描述的时间顺序来执行,也 可以按照其他的时间顺序地、 并行地或独立地执行。 因此, 本说明书中描 述的方法的执行顺序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构成限制。
[100] 尽管上面已经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进行了披 露, 但是, 应该理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 内设计对本发明的各种修改、 改进或者等同物。 这些修改、 改进或者等同 物也应当被认为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权 利 要求 书
1.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多输入多输出 MIMO合作通信的方 法,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以及与该至少一个用户设备 进行合作通信的 M个基站, 其中 M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所述方法包 括步骤:
针对每一个用户设备, 执行以下处理:
对于每一个基站执行第一级 MIMO预编码处理,以获得与各基站 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依次执行第二级至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 以获得相应基站 的第二级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其中 X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其中在 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中, 将所述 M个基站分成 Q (x)组, 在所获得 的第一级至第 X - 1级预编码矩阵的基础上, 对于所述 Q (x)组基站来进 行第 X级 MIMO预编码, 以获得所述 Q (x)组基站中各组基站的第 X级 预编码矩阵, 其中 Q (x)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M的整数。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一级 MIMO预编码处理 包括:
将 M个基站内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分为 Km组, Km是大于或等于 1 而小于或等于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数的整数, 对于各基站所对应的信道 矩阵 , m执行奇异值分解得到 , m = V mS mY m H,取矩阵 ¼, m中的 前 列作为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其中 m = 1 , 2..., M, 其表示所述 M个基站中的基站编号, , m和 ¼, m是酉矩阵, SL m 是对角阵,其对角元素是与第 m个基站对应的 MIMO信道子信道的信道 增益, 中的 "H" 表示哈密顿转置, 表示第 m个基站中 Km 个天线分组的等效天线数,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所述用户设备 的天线数的整数。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一级 MIMO预编码处理 包括:
将 M个基站内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分为 Km组, Km是大于或等于 1 而小于或等于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数的整数, 对于各基站所对应的信道 矩阵 , m执行奇异值分解得到 , m = Ux, mSt, mY m H,将矩阵 ¼, m中的 前 L1; m列所组成的矩阵映射到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先设置的码本中, 映射所获得的码本矢量作为所述的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1> m, 其中 m = l, 2..., M, 其表示所述 M个基站中的基站编号, l^ m 和 是酉矩阵, 是对角阵, 其对角元素是与第 m个基站对应的 MIMO信道子信道的信道增益, Vt m11中的 "H" 表示哈密顿转置, L1; m表示第 m个基站中 Km个天线分组的等效天线数, 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 小于或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数的整数。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所述映射处理中, 使所述矩 阵 Vi,m中的前 m列所组成的矩阵与所述码本中各预编码矩阵做相关运 算,取相关值最大情况下所对应的所述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作为所述的与 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Ρ1; m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一级 MIMO预编码处理 包括:
根据各基站所对应的信道矩阵 I^ m, 依据预定的准则来搜索所述无 线通信系统的预先设置的码本,将搜索获得的码本矢量作为所述的与各基 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u, 其中 m = l, 2..., M, 其表示所述
M个基站中的基站编号。
6.如权利要求 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第 X级 MIMO 预编码处理包括:
通过将所获得的第 X-1 级预编码矩阵中针对 Q(x-"个基站分组中第 q(x-"个基站分组的预编码矩阵 Px^ c x-"与第 q(x-"个基站分组的信道矩阵 相乘来获得第 X-1 级预编码中第 q(x-"个基站分组的等效信道矩阵
Figure imgf000021_0001
q (x-1}, 其中 是所述(^ 个基站分组中的基站分组的编号, 其是大于 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Q(x-"的整数, 则第 X-1级预编码的等效信道矩阵 表示为 Ηχ.!=[ Ηχ.1? ι Hx.1? 2 · · ·ΗΧ.1? Q(X "】;
将 按列分为 Q(x)组,每一组表示为 Hx, q (x),作为与 Q(x)个基站分 组中各基站分组所对应的信道矩阵,其中每一组的列数大于或者等于 的行数; 和
对于所述的信道矩阵 Hx, q (x)执行奇异值分解得到 H X, q (x) = U X, q (x)S χ, q (X)Vx, q (x) H,取矩阵 V x, q (x)中的前 L x, q (x)列作为与 Q(x)个基站分组中各基 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x), 其中 q(x) = l, 2..., Q(x), 其表 示在所述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中将所述 M个基站所分成的 Q (x )组 基站中的基站分组编号, Uxq (x)和 Vxq (x)是酉矩阵, Sxq (x)是对角阵, 其 对角元素是与第 q(x)个基站分组对应的 MIMO信道子信道的信道增益, V x,q (X) H中的 "H" 表示哈密顿转置, Lx,q (x)表示所述第 X级预编码中 个基站分组中第 q(x)组基站的信道提供的并行传输的通道数, 其是大于或 等于 1而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数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 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第 X级 MIMO 预编码处理包括:
通过将所获得的第 X-1 级预编码矩阵中针对 Q(x-"个基站分组中第 q(x-"个基站分组的预编码矩阵 Px^ c x-"与第 q(x-"个基站分组的信道矩阵 相乘来获得第 X-1 级预编码中第 q(x-"个基站分组的等效信道矩阵
Figure imgf000022_0001
q (x-1}, 其中 q(x 是所述 Q(x 个基站分组中的基站分组的编号, 其是大于 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Q(x-"的整数, 则第 X-1级预编码的等效信道矩阵 表示为 Ηχ-ι, i Ηχ-ι, 2 · · ·Ηχ-ι, Q(X 1)];
将 按列分为 Q(x)组,每一组表示为 Hx,q (x),作为与 Q(x)个基站分 组中各基站分组所对应的信道矩阵,其中每一组的列数大于或者等于 的行数; 和
对于所述的信道矩阵 Hx, q (x)执行奇异值分解得到 H X, q (x) = U X, q (x)S χ, q (X)Vx,q (x)H,将矩阵 Vx,q (x)中的前 Lx,q (x)列所组成的矩阵映射到所述无线 通信系统中预先设置的码本中,映射所获得的码本矢量作为与 Q(x)组基站 中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x),其中 q(x) = l, 2..., Q(x), 其表示在所述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中将所述 M个基站所分成的 Q(x) 组基站中的基站分组编号, Ux,q (x)和 Vx,q (x)是酉矩阵, Sx,q (x)是对角阵, 其对角元素是与第 q(x)个基站分组对应的 MIMO信道子信道的信道增益, Vx,q (X) H中的 "H"表示哈密顿转置, Lx,q (x)表示所述第 X级预编码中 Q(x) 个基站分组中第 q(x)组基站的信道提供的并行传输的通道数, 其是大于或 等于 1而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数的整数。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所述映射处理中, 使所述矩 阵 V X, q (X)中的前 L X, q (x)列所组成的矩阵与所述码本中各预编码矩阵做相 关运算, 取相关值最大情况下所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作为所述与 Q(x)组基站中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
9.如权利要求 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 X级 MIMO 预编码处理包括:
通过将所获得的第 X-1 级预编码矩阵中针对 Q(x—"个基站分组中第 q(x-"个基站分组的预编码矩阵 Px^ c x-"与第 q(x-"个基站分组的信道矩阵 相乘来获得第 X-1 级预编码中第 9·"个基站分组的等效信道矩阵
Figure imgf000023_0001
q (x-1}, 其中 是所述(^ 个基站分组中的基站分组的编号, 其是大于 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Figure imgf000023_0002
则第 X-1级预编码的等效信道矩阵 表示为 Ηχ-ΐ, i Ηχ-ΐ, 2 · · ·Ηχ-ι, Q(X "】;
将 按列分为 Q(x)组,每一组表示为 Hx,q (x),作为与 Q(x)个基站分 组中各基站分组所对应的信道矩阵,其中每一组的列数大于或者等于 的行数; 和
根据所述的信道矩阵 Hx,q (x),依据预定的准则来搜索所述无线通信系 统的预先设置的码本, 将搜索获得的码本矢量作为所述以获得所述的与 Q(x)组基站中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
10.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使得所述 M个基站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至第 X级 预编码矩阵 Pxq (x)进行所述多输入多输出 MIMO合作通信中各基站的发 射预编码处理, 以便实现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与所述 M个基站之间的 合作通信。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中, 使得所述 M个基站根据所述 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进行 MIMO 预编码处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1;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 以及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当前的信道冲激响应来确定当前信道和所述第一 级预编码矩阵 P1;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码矩阵作用下的后验信噪 比,并根据该后验信噪比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已知的各调制编码方案中选 择一种;
将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 以及所选的编码调制方案通知给所述 M个基站中的至少一个, 由该至少 一个基站将所接收的这些信息传送给所述 M 个基站中的相应的其他基 站, 或者将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1;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以及所选的编码调制方案分别通知给所述 M个基站中的各个相应的基 站, 以使得所述 M个基站根据所述获得的各自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来完成所述 MIMO合作通信中各基站的 发射预编码处理。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中, 由所述用户设备计算得到第 一级预编码矩阵 PL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并由所述用户设备通 过与所述 M个基站之间的相应的信令信道, 将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 矩阵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xq (x)以及所选的编码调制方案通知给所 述 M个基站中的至少一个,或者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与所述 M个基站之 间的相应的信令信道将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m至第 X级预编 码矩阵 Pxq (x)以及所选的编码调制方案分别通知给所述 M个基站中的各 个相应的基站, 其中各个基站之间的信息通过回程链路方式进行传送。
13.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一个 用户设备, 并且 Km=l, X = 2, Q (x) = l。
14. 一种在进行多输入多输出 MIMO合作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 用的 MIMO预编码装置,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以及 与该至少一个用户设备进行合作通信的 M个基站,其中 M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针对每一个用户设备, 所述 MIMO预编码装置包括: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产生单元, 用于对于每一个基站执行第一级 MIMO预编码处理, 以获得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和 第二级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生单元, 用于依次执行第二级至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以获得相应基站的第二级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其中 X是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其中所述第二级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 生单元包括第 X级预编码矩阵产生部件, 其用于将所述 M个基站分成 Q (x)组,在所获得的第一级至第 X - 1级预编码矩阵的基础上,对于所述 Q (x)组基站来进行第 X级 MIMO预编码, 以获得所述 Q ( X)组基站中各组 基站的第 X级预编码矩阵,其中 Q(x)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M的 整数。
1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级预 编码矩阵产生单元包括:
天线分组子单元, 用于将 M个基站内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分为 Km 组, Km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数的整数; 和 奇异值分解子单元, 用于对于各基站所对应的信道矩阵 , m¾行奇 异值分解得到 11^ = 1^, mS!, mV!, m H,取矩阵 ¼, m中的前 m列作为与 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Ρυ, 其中 m = l, 2..., M, 其表示 所述 M个基站中的基站编号, ^^和 ^^是酉矩阵, 是对角阵, 其对角元素是与第 m个基站对应的 MIMO信道子信道的信道增益, m H中的 'Ή"表示哈密顿转置, L1; m表示第 m个基站中 Km个天线分组 的等效天线数,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数的 整数。
16.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级预 编码矩阵产生单元包括:
天线分组子单元, 用于将 M个基站内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分为 Km 组, Km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第 m个基站中的天线数的整数; 和 码本映射子单元, 用于对于各基站所对应的信道矩阵!^, m¾行奇异 值分解得到 , m = U1; mSt, m\t, m H,将矩阵 ¼, m中的前 m列所组成的 矩阵映射到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先设置的码本中,映射所获得的码本矢 量作为所述的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其中 m = 1, 2..., M, 其表示所述 M个基站中的基站编号, , m和 ¼, m是酉矩阵, SL m 是对角阵,其对角元素是与第 m个基站对应的 MIMO信道子信道的信道 增益, 中的 "H" 表示哈密顿转置, 表示第 m个基站中 Km 个天线分组的等效天线数,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所述用户设备 的天线数的整数。
17.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 其中, 所述码本映射 子单元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矩阵 ¼, m中的前 L1; m列所组成的矩阵与所述码 本中各预编码矩阵做相关运算,取相关值最大情况下所对应的所述码本中 的预编码矩阵作为所述的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Ρ1; m
18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级预 编码矩阵产生单元包括:
码本搜索子单元, 用于根据各基站所对应的信道矩阵 Η^, 依据预 定的准则来搜索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预先设置的码本,将搜索获得的码本 矢量作为所述的与各基站对应的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m, 其中 m = 1, 2..., M, 其表示所述 M个基站中的基站编号。
19. 如权利要求 14 - 18中任一项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 其中, 所述的第 X级 MIMO预编码矩阵产生部件包括:
第 X-1 级预编码等效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用于通过将所获得的第 X-1级预编码矩阵中针对 Q(x—"个基站分组中第 q(x-"该基站分组的预编码 矩阵 q (X-1)与第 q(X-"个基站分组的信道矩阵相乘来获得第 X-1级预编 码中第 q(X-"个基站分组的等效信道矩阵 H ^",其中 q(x-"是所述 Q(x-" 个基站分组中的基站分组的编号, 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Q(x-" 的整数, 则第 X-1 级预编码的等效信道矩阵表示为 Hx l,! Hx l, ττ (X-l)i .
2 ...±lx-l, Q J ,
第 X级预编码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用于将!!^按列分为 Q(x)组, 每一组表示为 Hx,q (x), 作为 Q(x)个基站分组中各基站分组所对应的信道 矩阵 Hx,q (x), 其中每一组的列数大于或者等于 ¾^的行数; 和
奇异值分解子部件,用于所述的信道矩阵 Hx,q (x)执行奇异值分解得到 Hx,q (x) = Ux,q (x)S x,q (x)Vx,q (x) H,取矩阵 Vx,q (x)中的前 Lx,q (x)列作为与 Q(x) 个基站分组中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其中 q(x) = 1, 2..., Q(x), 其表示在所述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中将所述 M个基站 所分成的 Q (x)组基站中的基站分组编号, Ux, q (x)和 Vx, q (x)是酉矩阵, S x, q (X)是对角阵, 其对角元素是与第 q(X)个基站分组对应的 MIMO信道子信 道的信道增益, V x, q (X) H中的 "H" 表示哈密顿转置, L x, q (x)表示所述第 X级预编码中 Q(x)个基站分组中第 q(x)组基站的信道提供的并行传输的通 道数, 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数的整数。
20. 如权利要求 14 - 18中任一项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 其中, 所述的第 X级 MIMO预编码矩阵产生部件包括:
第 X-1 级预编码等效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用于通过将所获得的第 X-1级预编码矩阵中针对 Q(x—"个基站分组中第 q(x-"该基站分组的预编码 矩阵 PX-L q (X-1)与第 q(X-"个基站分组的信道矩阵相乘来获得第 X-1级预编 码中第 q(x-"个基站分组的等效信道矩阵 H ^",其中 q(x-"是所述 Q(x-" 个基站分组中的基站分组的编号, 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Q(x-" 的整数, 则第 X-1 级预编码的等效信道矩阵表示为 Hx l,! Hx l, ττ (X-l)i .
2 ...llx-l, Q J ,
第 X级预编码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用于将!!^按列分为 Q(x)组, 每一组表示为 Hx,q (x), 作为 Q(x)个基站分组中各基站分组所对应的信道 矩阵 Hx,q (x), 其+每一组的列数大于或者等于 ¾^的行数; 和
码本映射子部件,用于对于所述的信道矩阵 Hx,q (x)执行奇异值分解得 到 Hx,q (x) = Ux,q (x)S x, q (x)Vx,q (x) H, 将矩阵 Vx, q (x)中的前 L x, q (x)列所组成 的矩阵映射到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先设置的码本中,映射所获得的码本 矢量作为与 Q(x)组基站中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 其中 q(x) = l, 2..., Q(x), 其表示在所述第 X级 MIMO预编码处理中将所 述 M个基站所分成的 Q ( x )组基站中的基站分组编号, U X, q (x)和 V X, q (x) 是酉矩阵, S x, q (x)是对角阵, 其对角元素是与第 q(x)个基站分组对应的 MIMO信道子信道的信道增益, Vx,q (x) H中的 "H"表示哈密顿转置, Lx, q (x)表示所述第 X级预编码中 Q(x)个基站分组中第 q(x)组基站的信道提供的 并行传输的通道数,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天线数的整 数。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 其中, 所述码本映射 子部件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矩阵 V X, q (X)中的前 L X, q (x)列所组成的矩阵与所 述码本中各预编码矩阵做相关运算,取相关值最大情况下所对应的码本中 的预编码矩阵作为所述与 Q(x)组基站中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 矩阵 P x, q(X)。
22. 如权利要求 14 - 18中任一项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 其中, 所述的第 X级 MIMO预编码矩阵产生部件包括:
第 X-1 级预编码等效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用于通过将所获得的第 X-1级预编码矩阵中针对 Q(x—"个基站分组中第 q(x-"该基站分组的预编码 矩阵 PX-L q (X-1)与第 q(X-"个基站分组的信道矩阵相乘来获得第 X-1级预编 码中第 q(x-"个基站分组的等效信道矩阵 H ^",其中 q(x-"是所述 Q(x-" 个基站分组中的基站分组的编号, 其是大于或等于 1而小于或等于
Figure imgf000027_0001
的整数, 则第 X-1 级预编码的等效信道矩阵表示为 Hx l,! Hx l, ττ (X-l)i .
2 ...llx-l, Q J ,
第 X级预编码信道矩阵产生子部件,, 用于将 ¾^按列分为 Q(x)组, 每一组表示为 Hx,q (x),作为 Q(x)个基站分组中各基站分组所对应的信道矩 阵 Hx,q (x), 其中 一组的列数大于或者等于 ¾^的行数; 和
码本搜索子部件, 用于根据所述的信道矩阵 Hx,q (x),依据预定的准则 来搜索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预先设置的码本,将搜 ^获得的码本矢量作为 所述以获得所述的与 Q(x)组基站中各基站组对应的各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
X, q °
23.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 还包括:
预编码矩阵应用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对相应的基站进行发射预编码处理, 以便实 现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与所述 M个基站之间的 MIMO合作通信。
24. 如权利要求 23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 应用单元包括:
调制编码方案产生子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x,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以及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当前的信道冲激 响应来确定当前信道和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Ρ χ, q (X)码矩阵作用下的后验信噪比,并根据该后验信噪比在所述无线通信 系统已知的各调制编码方案中选择一种; 和
信息传送子单元, 用于将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至第 X 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以及所选的编码调制方案通知给所述 M个基站中的 至少一个, 由所述被通知了所述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1; m至第 X级预编码 矩阵 P x, q (x)以及所选的编码调制方案的基站将所接收的这些信息传送给 所述 M个基站中的相应的其他基站, 或者将所述获得的第一级预编码矩 阵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以及所选的编码调制方案分别通知给 所述 M个基站中的各个相应的基站,以使得所述 M个基站根据所述获得 的各自对应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 P1; m至第 X级预编码矩阵 P xq (x)来完成 所述 MIMO合作通信中各基站的发射预编码处理,其中各个基站之间的信 息通过回程链路方式进行传送。
25. 如权利要求 24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置,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 统包括一个用户设备, 并且 Km=l, X = 2, Q (x) = l。
26.一种配备有如权利要求 14 - 25中任一项所述的 MIMO预编码装 置的用户设备。
27. 一种可执行多输入多输出 MIMO合作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 所 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用户设备; 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进行合作通信的 M个基站,其中 M是大于 或等于 2的整数。
28. 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
所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如权利要求 1 - 13中任何 一项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 )合作通信的方法。
PCT/CN2010/070770 2009-02-27 2010-02-26 多输入多输出合作通信方法、预编码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WO2010097050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7022460A KR101270319B1 (ko) 2009-02-27 2010-02-26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협동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프리-코딩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EP10745834.1A EP2403177A4 (en) 2009-02-27 2010-02-26 METHOD, PRE-CODING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COLLABORATIVE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1551398A JP5370499B2 (ja) 2009-02-27 2010-02-26 複数入力複数出力協調型通信のための方法、前置符号化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3/217,914 US8428174B2 (en) 2009-02-27 2011-08-25 Method, pre-cod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4695.X 2009-02-27
CN200910004695XA CN101820405B (zh) 2009-02-27 2009-02-27 多输入多输出合作通信方法、预编码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3/217,914 Continuation US8428174B2 (en) 2009-02-27 2011-08-25 Method, pre-cod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97050A1 true WO2010097050A1 (zh) 2010-09-02

Family

ID=42655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0/070770 WO2010097050A1 (zh) 2009-02-27 2010-02-26 多输入多输出合作通信方法、预编码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28174B2 (zh)
EP (1) EP2403177A4 (zh)
JP (1) JP5370499B2 (zh)
KR (1) KR101270319B1 (zh)
CN (1) CN101820405B (zh)
WO (1) WO20100970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706B (zh) * 2011-07-09 2013-08-28 重庆大学 多小区mimo系统中一种抗区间干扰的基站下行预编码方法
JP5682536B2 (ja) * 2011-10-24 2015-03-11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
EP2856677B1 (en) * 2012-05-28 2018-11-28 NEC Corporation Generating precoders for use in optimising transmission capacity between an enodeb and ue in a dl mu-mim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490862A (zh) * 2012-06-12 2014-01-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点协作的传输装置及方法、通信系统
JP5900707B2 (ja) * 2012-09-18 2016-04-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Dlmu−mimo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伝送能力向上方法
US9734050B2 (en) * 2012-12-31 2017-08-15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background operations in a multi-layer memory
CN105337692B (zh) * 2014-08-14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下行信道预编码方法与装置
CN105450343B (zh) 2014-08-30 2018-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06938B (zh) * 2014-09-15 2018-10-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及无线终端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11238A (ko) 2005-04-20 2006-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Mim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협력 다이버시티 방법
CN101039137A (zh) 2007-04-19 2007-09-19 上海交通大学 Mimo-ofdm系统基于码本搜索减少预编码反馈比特数的方法及装置
US20070248172A1 (en) 2006-04-20 2007-10-25 Mehta Neelesh B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cooperative base station multi-user MIMO networks
CN101136718A (zh) * 2006-11-07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输入多输出的空间复用的预编码方法
WO2008124535A2 (en) 2007-04-04 2008-10-16 Ntt Docomo Inc. Uplink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and cooperative mimo transmissions
US20080260064A1 (en) 2004-12-07 2008-10-23 Adaptix, Inc. Cooperative MIMO in Multicell wireless networks
CN101304301A (zh) * 2008-06-20 2008-11-12 浙江大学 基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正交空时预编码传输方法
WO2008151534A1 (fr) 2007-06-14 2008-12-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ème à multiples antennes et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WO2008157147A1 (en) 2007-06-18 2008-12-24 Intel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1373998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低信息交互的多基站协作mimo及其调度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61743B1 (ko) * 2005-12-09 2010-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홉 중계방식의 광대역 무선 접속통신시스템에서 중계서비스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A2660945C (en) * 2006-08-17 2013-05-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fficient precoding feedback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91794B1 (ko) 2007-12-31 2010-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셀간 간섭 감소 방법
CN101217304B (zh) * 2008-01-10 2013-01-3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子信道的多输入多输出预编码处理方法
CN101286824B (zh) * 2008-01-24 2011-04-13 北京邮电大学 在多用户终端mimo系统中预编码方法和系统
US8254318B2 (en) 2008-07-11 2012-08-28 Alcatel Luc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joint beam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528448B2 (ja) * 2008-08-18 2014-06-25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多セクタ協働による多入力多出力送信におけるグループ化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0064A1 (en) 2004-12-07 2008-10-23 Adaptix, Inc. Cooperative MIMO in Multicell wireless networks
KR20060111238A (ko) 2005-04-20 2006-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Mim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협력 다이버시티 방법
US20060239222A1 (en) 2005-04-20 2006-10-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providing cooperative diversity in a MIMO wireless network
US20070248172A1 (en) 2006-04-20 2007-10-25 Mehta Neelesh B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cooperative base station multi-user MIMO networks
CN101136718A (zh) * 2006-11-07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输入多输出的空间复用的预编码方法
WO2008124535A2 (en) 2007-04-04 2008-10-16 Ntt Docomo Inc. Uplink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and cooperative mimo transmissions
CN101039137A (zh) 2007-04-19 2007-09-19 上海交通大学 Mimo-ofdm系统基于码本搜索减少预编码反馈比特数的方法及装置
WO2008151534A1 (fr) 2007-06-14 2008-12-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ème à multiples antennes et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WO2008157147A1 (en) 2007-06-18 2008-12-24 Intel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1373998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低信息交互的多基站协作mimo及其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304301A (zh) * 2008-06-20 2008-11-12 浙江大学 基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正交空时预编码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YMAN F. NAGUID, VAHID TAROKH, NAMBIRAJAN SESHADRI, A. ROBERT CALDERBANK: "A Space-Time Coding Modem for High-Data-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JSAC, vol. 16, no. 8, October 1998 (1998-10-01), pages 1459 - 1478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2403177A4 *
V. TAROKH, N. SESHADRI, A. R. CALDERBANK: "Space-time codes for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riterion and code construction", IEEE TRANS. INFORM. THEORY, vol. 44, March 1998 (1998-03-01), pages 744 - 76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519400A (ja) 2012-08-23
EP2403177A1 (en) 2012-01-04
US20120033723A1 (en) 2012-02-09
CN101820405B (zh) 2013-11-06
CN101820405A (zh) 2010-09-01
KR101270319B1 (ko) 2013-05-31
US8428174B2 (en) 2013-04-23
KR20110121719A (ko) 2011-11-08
JP5370499B2 (ja) 2013-12-18
EP2403177A4 (en)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97050A1 (zh) 多输入多输出合作通信方法、预编码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EP292344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n-loop mimo communications in a sc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068625B2 (ja) 通信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RU2437225C2 (ru) Структура канала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для систем связи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входов и множеством выходов
JP5236753B2 (ja) 開ループ空間多重化モードでの信号送受信方法
EP3276846B1 (en) Multiple antenna multiuser downlink transmission
WO2011124021A1 (zh) 用于信息反馈以及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NO340390B1 (no) Fremgangsmåte og anordning for å kombinere rom-frekvens-blokkoding, romlig multpleksing og stråle-forming i et MIMO-OFDM-system
WO2011079429A1 (zh) 生成预编码矩阵码书的方法和装置
Raut et al. MIMO-fut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5100620A1 (zh) Ofdm通信系统及信号收发方法与装置
Yang et al. A linear network coding approach for uplink distributed MIMO systems: Protocol and outage behavior
WO2011020312A1 (zh) 生成预编码矩阵码书组的方法和装置
Ma et al. A data-assisted algorithm for truly grant-free transmissions of future mMTC
WO2016101601A1 (zh) 多天线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Metkarunchit Achieving Higher Full-diversity Gain of Downlink STBC-MIMO SCMA System.
JP5121752B2 (ja) 空間多重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及び空間多重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方法
Wyrembelski et al. Robust transmit strategies for multiantenna bidirectional broadcast channels
Raut et al. MIMO Technology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omputer Networking
EP2852080B1 (en) Methods and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160054A1 (e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having coordinated multiple base stations
TW201112664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pre-coding matrix codebook
Hunukumbure et al. An efficient feed-forward method for lattice reduction MIMO schemes
Gao et al. An Improved Sphere Decoding Scheme for MIMO_NC System
TW200534632A (en) Spatial spreading in a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07458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07458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15513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170224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K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