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08014637A1 -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sirop cru de fleur de thé et de fruit - Google Patents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sirop cru de fleur de thé et de fr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08014637A1
WO2008014637A1 PCT/CN2006/001752 CN2006001752W WO2008014637A1 WO 2008014637 A1 WO2008014637 A1 WO 2008014637A1 CN 2006001752 W CN2006001752 W CN 2006001752W WO 2008014637 A1 WO2008014637 A1 WO 200801463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
flowers
tea tree
flower
crus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06/0017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Jiying Xu
Original Assignee
Jiying X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ying Xu filed Critical Jiying Xu
Priority to PCT/CN2006/0017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08014637A1/zh
Priority to CN2006800404494A priority patent/CN101365353B/zh
Publication of WO200801463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08014637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9/09Mashed or comminuted products, e.g. pulp, purée, sauce, or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e.g. sna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02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containing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 A23L2/04Extraction of jui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Description

茶树花、 果的原桨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产品原料的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茶树鲜花和茶树果 原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茶,从被人类发现到利用已有 5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发源地, 同时也是向世界提供茶叶种子、茶叶加工技术以及传播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最 早作为祭品、 食用, 药用发展到今天的饮用, 以致目前的多种保健产品, 之所以 经久不衰,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多种有效成份和活性物质,这些物质成份对人体具 有很好的防病、 治病和保健作用。
茶树是一种开花多而结果少的植物,花和芽叶共同生长于茶树的叶腋处。多 年来,人们种茶只是采收了茶树的芽叶,但对于茶树的花却一直认为它是茶树的 生殖器官而忽视了对它的应用与应用研究,茶树一般结果率在 2 ~ 3%,每年有 95 % 以上未能得到受粉的花朵自开自落, 白白浪费。一方面, 在茶树的无性繁殖技术 推广后,花果不但不再承担茶树的繁殖任务,反而每年还要吸收茶树的光合作用 产物 50%以上, 因而成了茶树的累赘和茶农的负担。 因为一株成年茶树每年要结 蕾 3000 ~ 4000枚, 最多的可达 8000枚, 能开花的花朵占 60%以上, 特别是无性 繁殖茶树, 如果种植条件和管理水平差, 其花果会更多。 另一方面, 茶树从花细 胞分裂到种子成熟需要 18个月, 在这漫长的时间内需大量水分和养分供其生长 发育,由于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互争水肥,这又严重地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达到保产增收的目的,茶农不得不采用一些办法抑制花果的生长, 目前主要 以修剪顶端枝条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抑花灵、 除花剂等化学药物) , 可是, 这些措施虽然能减少开花结果率促使茶树增产 30%以上,但又要付出人工和资金 成本, 而且喷施后的药物残留还不利茶叶品质。
研究表明: 茶树花内含有与茶叶相同的成份, 例如: 茶多酚、 蛋白质和茶多 糖等, 由于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目的不同,茶树花中有些成份和成份含量多于 茶叶, 如茶蛋白、 茶多糖等。 实践生产证明: 每亩茶园在当年的 10月到翌年的 元月之间可采摘茶树鲜花 200 ~ 500公斤,可为茶农增收 200 ~ 500元,采完花果 后还可促使茶树增产提质 30%以上。开发利用茶树花是为了变 "废"为宝、使 "累 赘" 和 "负担" 成为茶农可持续创收的一种新的资源途径。
茶树花一般为白色, 也有少量为浅黄和粉红色, 花朵直径多为 2 ~ 3公分, 有 5 ~ 7片花瓣, 分单、 重瓣两种, 花瓣中有 200 ~ 300枚金黄色的雄蕊, 单枚黄 白色雌蕊位于雄蕊的中央, 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 子房内有胚珠, 受 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 胚珠则发育成种子。茶树花属于两性花, 通过 180天的生 长发育成熟可以受粉,受粉后的花朵再经过 360天的生长发育形成种子。成熟的 花朵能分泌出蜜汁, 芬芳诱人。
茶树果是茶树花受粉后生长发育尚未形成种子的青果。
茶树鲜花娇嫩,含水率在 80 ~ 85%之间,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和高活性物质, 从鲜花采摘到运输以及生产加工的多道工序, 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也容易,但能 否最大限度地保留和稳定其内含成份特别是高活性物盾,则是一项复杂而且技术 含量很高的生产过程,生产中如杲某道工序不依严密的技术标准来操作,鲜花中 的有效成份和活性物质将会在加工中失去,使茶树花成品原料成为有其名而无内 质的空载体(废品)或者是内含有效成份很少的一种原料。 所以利用这种资源的 关键是: 必须掌握好茶树花的生产工艺和科学运用本专利工艺中的生产技术。
发明内容:
在发现茶树花这项新的原料资源后,便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实用的、有效的茶 树花原料生产工艺及其制品, 正是本发明的研创动机所在。
本发明设计人出身于七代茶业世家,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 凭借多年 从事茶叶生产和二十多年对茶树花资源研究、资源应用研究以及生产加工研究等 领域的实际经验, 在反复研究证明和实际生产的基础上, 在 2003年 11月 16日 已获 "茶树花加工工艺" 专利 (专利号 01123633. 7 ) 的基础上, 又一次做出全 新设计构成, 终得茶树花、 果原浆、原液生产工艺(此工艺属茶树花原料全套生 产技术中的一种)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花原料生产工艺, 具有技术性强、 工艺严密、 简单实用,由此生产工艺形成的茶树花、杲原浆产品富含营养成份和高活性物质, 这种原料可以直接应用到产品中或经过再加工提取茶树花、果中的单一成份和综 合成份广泛应用于药品、 保健品、 食品、 饮料、 动物饲料、 化工日用品、 妇婴卫 生用品、 纺织化工等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可按下述方法实现:
一种茶树花、 杲原浆、原液生产工艺, 其步驟包括: 精选花、 果, 萎凋失水, 清洗甩干, 过滤, 其特征在于萎凋步骤、 清洗甩干步骤后和过滤步骤前设有步骤 破碎绞磨„ '
本发明进一步所述的精选花、 果步驟, 是剔除杂物和不符合标准的花果; 脱除 梗、 托是通过手工或通过机械分离剔除花、 果中的梗、 托, 这种原浆 (或原液)因内 含成份不同其应用面更加广泛; 所述的精选花、 果步驟进一步包括选择在茶树花受 粉前后的 1 ~ 2天, 包括含苞待放和花瓣尚未萎蔫的花, 最优选择是花瓣张开、花蕊 全露(雄蕊分泌蜜汁, 雌蕊张开显露在最佳受粉期的 30个小时左右的花); 果是指 花朵受粉后生长发育尚未形成木盾化(种籽)的青果。 所迷的萎凋步骤: 是指花、 果在加工前离开树体后, 需要经过自然失水或使用冷热风使之脱水, 花果经萎凋脱 水后其有效成份能得到最佳组合, 花、 果失水后, 有效成份得到最佳组合。 所述的 清洗甩干是指用干净的水进行振动式喷淋清洗, 去除表面尘积和杂物, 然后用离心 机脱去喷淋清洗在花、 果表面的水分; 所述的破碎绞磨是花、 果在磨盘快速转动的 机械力作用下, 受到绞、 碾、 磨, 加上花、 果本身相互挤压磨擦破碎, 形成的浆液 体; 所述的破碎绞磨是利用机械力将花、 果置入快速转动磨盘的作用下, 受到绞、 碾、 磨, 加上花、 果本身相互挤压磨擦破碎, 形成浆液体; 所述的破碎绞磨步骤是 先将花、 果绞磨至 5 ~ 100 目的浆液体或再进入第二道破碎绞磨精磨细化至 200 ~ 1000目的浆液体; 所迷的过滤是将原浆通过滤网滤去杂质; 过滤后的浆液体再经紫 外线和巴氏灭菌消毒。
一种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包括精选花、 果, 清洗蒸鲜, 摊凉, 过 滤, 其特征在于: 在摊凉步骤后和过滤步骤前设有步骤破碎绞磨。 本工艺也可包括 上迷脱除梗、 托步骤, 萎凋步骤, 一或二道破碎絞磨等步骤。
用茶树鲜花、 果生产原浆, 具有资源丰富、 取料方便价廉等优势。 由于其水 分和功能成分自身搭配合理,所以在生产加工时不需要使用化学添加剂,生产上 全程采用物理方法, 所形成的原料产品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 保持了鲜花、 果原 有的天然本色,如果原料的贮藏期长,可添加茶树花自身提取的防腐剂和抗氧化 添力口剂。
由此工艺形成的原料产品与茶叶和其它植物的根、 茎、 叶、 花、 '果形成的原 浆产品相比,有很大的差异; 本发明生产的原浆可直接利用也可提取单一成份或 综合成份应用, 其利用率高达 95%以上; 上述植物器官由于其本身结构和成分的 不同, 不仅利用率低, 还需要使用添加剂, 其生产成本高。 茶树花、 果原浆是目 前国内外市场成本最低、 应用面最广、 功能最全的一种新型天然原料产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现有技术涉及花、 果粉碎, 均是将花、 果 烘干、 最少也要将其干燥, 然后再进行粉碎。 本发明的特征是花、 果采摘后不进行 任何人为的干燥处理而在含有大量水分状态进行破碎绞磨, 避免有效成份在生产加 工过程中受温度影响而丧失, 这种工艺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花果中的有效成份, 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
茶树花原料应选择在茶树花受粉前后的 1 ~ 2天以及含苞待放和花瓣尚未萎 蔫的花朵。 最佳标准、 时间: 是在花瓣张开, 花蕊全露的 30个小时左右, 整个 花朵很有活力, 所有成份都处于旺盛的激情期(花朵表现在: 雄蕊分泌蜜汁, 雌 蕊张开显露) , 此时不论花朵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完美都属最佳的原料。
凡是在茶树体上尚未形成木盾化的青杲(未成熟的种子) 无论大小和形状 好坏都可以采摘。
选择好花果原料是生产原浆产品的重要基础,是直接关系到茶树花原料产品 的盾量, 标准的茶树花果原料是生产茶树花产品的重要环节, 更是质量保证。
所迷的采摘方法、 盛放和运输是指: 采花时做到轻采轻放,要求花朵完整花 蕊不脱不落,采摘的鲜花放在通风透气的竹制或环保材料编制的空心花篮、竹筐 内或其它不影响质量无异味的盛花容器, 由于鲜花娇嫩含水率在 80 ~ 85%之间, 为避免鲜花积多闷压而变质, 影响和损失其内含成份, 所以采花筐内盛装量在 2 3公斤之间, 茶园内称收鲜花大筐盛装量在 10 ~ 30公斤之间, 做到勤称、 轻 倒、 快运。 为避免运输过程中的灰尘, 需用潮湿清洁的布单蒙盖。
具体方法是: 将采回的鲜花、 青果经精选萎凋失水 10 ~ 15%后, 或经过机械 分离剔除花果的梗、托, 传入竹制或环保材料编织的空心盛装容器内, 用干净的 水, 特别优选无菌纯净水进行振动式喷淋清洗后离心甩干, 然后进行破碎绞磨, 根据不同产品要求绞磨至 5 ~ 100目的浆液体粗原料,或再经过精磨细化至 200 ~ 1000目的精细原浆以及无梗、 托花果原浆和蒸鲜原浆, 贮藏于 -20 ~ -2 °C的环境 备用。
具体工艺流程可以为:
(1) 精选鲜花、 果→萎凋→清洗甩干→破碎絞磨 过滤→无菌罐装
(2) 精选鲜花、 果 荽凋→清洗甩干→破碎絞磨→再破碎紋磨—过滤无菌 罐装
(3)精选鲜花、 果→脱除梗、 托—萎凋→清洗甩干→破碎绞磨→过滤→无菌 罐装
(4)精选鲜花、 果→脱除梗、 托→萎凋→清洗甩干→破碎绞磨→再破碎绞磨 →过滤→无菌罐装
(5) 精选鲜花、 果→萎凋 清洗甩干→蒸鲜→摊凉 破碎绞磨→过滤→无菌 罐装
(6) 精选鲜花、 果→萎凋→清洗甩干→蒸鲜→摊凉→破碎绞磨→再破碎绞磨 —过滤→无菌罐装
(7) 精选鲜花、 果―脱除梗、 托→萎凋→清洗甩干→蒸鲜→摊凉→破碎绞磨 →过滤 无菌罐装
(8)精选鲜花、 果→脱除梗、 托→萎凋 清洗甩干→蒸鲜→摊凉—破碎绞磨 →再破碎绞磨 过滤→无菌罐装
所述的精选鲜花、 果是指: 剔除杂物和不符合标准的花果。
所述的萎凋: 是指离开树体的花果, 经摊放失水 10 ~ 15%, 使花果内成份得 到最佳组合的过程。
所述的脱除梗、托是指用人工或植物解体分离机将茶树鲜花、青杲的梗、托 进行解体分离去除。
所述的清洗是指: 用干净水, 最优是无菌纯净水进行振动式喷淋清洗, 去除 表面尘积和杂质。
清洗过程还可以消毒: 是指用清水洗去花、 果表面尘土和其它杂质后, 然后 浸泡在含有食品消毒液中 (10 ~ 15min ) , 再用干净水漂洗去消毒液, 最后用无 菌純净水喷淋。 所述甩干: 是指用离心机脱去喷淋清洗的花、 果表面水分; 如果工艺间隔时 间长, 也可以自然晾干, 其也属于本发明的甩千等同方式之一。
所述的蒸鲜(即杀青、 蒸青方法): 是指花、 果在蒸青机内以 2 ~ 3分钟通 过 100 ~ 120°C的蒸汽快速去除花、 果中的青草气味和土味, 煥发出一种栗、 枣 熟香味, 并保留了原鲜花、 青果娇嫩的色泽。
所述的摊凉是将经过蒸鲜后的花果摊放在通风透气、清洁卫生的竹垫和多层 货架的匾内, 通过摊凉降温并失去花果表面的水分。
所述的破碎绞磨: 包括将鲜花、 幼果在磨盘快速转动的机械力作用下, 受到 绞、 碾、 磨, 加上物料本身相互挤压磨擦破碎, 形成不同细度的浆液体原料。
所述的过滤是将浆液体通过滤网以滤去杂质,选择滤网网孔的大小以得到原 浆或原液; 贮藏在 - 20 ~ - 2 °C环境备用。
所述的无梗、 托原浆: 是指茶树花果经解体分离去除梗、 托后生产的原浆。 所述的无菌罐装:在以上生产工艺流程中,进入 10万级无菌区生产并装罐。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1、 精选茶树花原料应选择在茶树花受粉前后的 1 ~ 2天, 包括含苞待放和花瓣 尚未萎蔫的花朵,选择尚未形成木质化的幼果,并通过机械分离剔除花果的梗、托; 然后用干净的水进行振动式喷淋清洗, 去除表面尘积和杂物; 然后离心机脱去喷淋 清洗在花、果表面的水分; 然后将花、杲在磨盘快速转动的机械力作用下, 受到绞、 碾、 磨, 加上花、 果本身相互挤压磨擦破碎, 形成浆液体; 将浆液体自上往下形成 一高度快速冲过滤网滤去杂质, 形成茶树花、 果粗原浆 (液)和精细原浆 (液), 其中 茶多糖含量达到 «以上, 蛋白质含量达到 12%以上, 茶多酚含量达到 8%以上, 茶树 花、 果浆液体在 10万级无菌生产区生产并进行装罐, 然后贮藏在- 20 ~ -2。C的低温 库冷藏。
2、 精选茶树花原料应选择在茶树花受粉前后的 1 ~ 2天花蕊全露、 雄蕊分泌蜜 汁、雌蕊张开显露,在最佳受粉期的 30个小时之内的花和未形成种籽的幼果, 并通 过花杲的梗、 托分离萎凋水; 然后用干净的水进行振动式喷淋清洗, 去除表面尘积 和杂物; 然后利用蒸鲜机使鲜花在 2 ~ 3分钟内通过 100 ~ 120°C的蒸汽快速除去鲜 花中的青草气味和土味; 然后摊凉, 使花、 杲降温和去掉表面水分, 再将花、 果在 磨盘快速转动的机械力作用下, 受到绞、 碾、 磨, 加上花、 果本身相互挤压磨擦破 碎, 绞磨至 5 ~ 80 i)的粗原浆再经过精磨细化至 200 ~ 1000 的精细原浆; 将浆液 体通过过滤网滤去杂质, 形成浆液体原料, 其中茶多糖含量达到 4%以上, 蛋白质含 量达到 15%以上,茶多酚含量达到 7%以上,茶树花、果浆液体在 10万级无菌生产区 生产并进行装罐, 然后贮藏在 - 20 ~ - 2。C的低温库冷藏。
综上所述, 本发明中的茶树花原浆生产工艺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茶树产出的 第二资源一一茶树花原料,生产中采用茶树花原浆生产工艺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 茶树花、 果的有效成份, 生产效率高、 产量大、 成本低、 产品的应用面广, 是目 前国内外茶产业中的一种最新型、 最有效的生产工艺。
另外, 上述仅对本发明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但并不能用来作为 本发明限定的保护范围, 凡是依据本发明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 饰, 均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杈 利 要 求
1. 一种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其步骤包括精选花、 果, 清洗甩 干, 过滤, 其特征在于在清洗甩干步骤后和过滤步骤前设有步骤破碎绞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破碎绞磨步骤前还设有萎凋步骤和 /或脱除梗、 托步骤。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洗甩干是指用干净的水进行振动式喷淋清洗, 去除表面尘积和杂物; 然后 离心机脱去喷淋清洗在花、 果表面的水分。
4.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迷的破碎絞磨是花、 果在磨盘快速转动的机械力作用下, 受到绞、 碾、 磨, 加上 花、 果本身相互挤压磨擦破碎, 形成浆液体。
5.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破碎绞磨是利用机械力将花、 果置入快速转动磨盘的作用下, 受 到绞、 碾、 磨, 加上花、 果本身相互挤压磨擦破碎, 形成浆液体。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破碎绞磨分步先将花、 果破碎绞磨至 5 ~ 100目的浆液体再进入第二道破 碎绞磨精磨细化至 200 1000目的浆液体。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过滤、是将浆液体快速冲过滤网以滤去杂质; 过滤后的浆液体再经紫外线和巴氏 灭菌消毒。
8. 一种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包括精选花、 果, 清洗蒸鲜, 摊凉, 过滤, 其特征在于: 在摊凉步骤后和过滤步骤前设有步骤破碎绞磨。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破碎绞磨步骤前还设有萎凋步骤和 /或脱除梗、 托步骤。
10才艮据权利要求 8或 9所述的茶树花、 果原浆、 原液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 于: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破碎紋磨是利用机械力将花、 果置入快速转动磨盘的作 用下, 受到絞、 碾、 磨, 加上花、 果本身相互挤压磨擦破碎, 形成浆液体; 所述 的破碎绞磨分步先将花、 果破碎绞磨至 5 - 100目的浆液体再进入第二道破碎绞 磨精磨细化至 200 1000目的浆液体。
PCT/CN2006/001752 2006-07-19 2006-07-19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sirop cru de fleur de thé et de fruit WO2008014637A1 (fr)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6/001752 WO2008014637A1 (fr) 2006-07-19 2006-07-19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sirop cru de fleur de thé et de fruit
CN2006800404494A CN101365353B (zh) 2006-07-19 2006-07-19 茶树花、果的原浆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6/001752 WO2008014637A1 (fr) 2006-07-19 2006-07-19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sirop cru de fleur de thé et de frui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14637A1 true WO2008014637A1 (fr) 2008-02-07

Family

ID=38996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06/001752 WO2008014637A1 (fr) 2006-07-19 2006-07-19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sirop cru de fleur de thé et de fruit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65353B (zh)
WO (1) WO20080146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5370A (zh) * 2017-08-31 2017-12-22 湄潭县京贵茶树花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茶树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CN115226796A (zh) * 2022-06-28 2022-10-2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果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8015B (zh) * 2014-07-04 2016-07-13 宁波市江东农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由茶树花和玛咖粉制备的女性保健饮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94A (zh) * 1991-01-09 1991-07-1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用茶花制茶技术
JPH0357730B2 (zh) * 1986-01-16 1991-09-03 Kenji Oota
CN1336123A (zh) * 2001-08-20 2002-02-20 徐纪英 茶树花加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7730B2 (ja) * 1990-08-17 2000-07-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インライン型カラー受像管用電子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7730B2 (zh) * 1986-01-16 1991-09-03 Kenji Oota
CN1052994A (zh) * 1991-01-09 1991-07-1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用茶花制茶技术
CN1336123A (zh) * 2001-08-20 2002-02-20 徐纪英 茶树花加工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NG C. ET AL.: "Study report on technique for preparing tea with a tea flower", GUANG DONG TEA, no. 1, January 2003 (2003-01-01), pages 12 - 15 *
WU X. ET AL.: "Study report on utilize of tea flower and fruit", GUANG DONG TEA, no. 3, March 1996 (1996-03-01), pages 11 - 23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5370A (zh) * 2017-08-31 2017-12-22 湄潭县京贵茶树花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茶树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CN115226796A (zh) * 2022-06-28 2022-10-2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果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CN115226796B (zh) * 2022-06-28 2023-06-2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果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5353B (zh) 2012-04-25
CN101365353A (zh) 200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air et al. Cocoa (Theobroma cacao L.)
Pandit et al. Pineapple leaf fibre: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Bally et al. Mango breeding
CN103782786B (zh) 一种极早熟大粒葡萄的选育方法
CN101513216A (zh) 一种紫玉米袋泡茶及其制作方法
Henrietta et al. Coconut tree (Cocos nucifera) products: A review of global cultivation and its benefits
CN102918997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WO2008014637A1 (f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sirop cru de fleur de thé et de fruit
CN102771728A (zh) 一种腐婢豆腐粉及其应用方法
JP2004537324A (ja) 茶樹花の加工プロセス
Mitra et al. Arecanut in India-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Brink et al. Fibres
CN101720664A (zh) 一种橙的培育方法
CN101473785B (zh) 矮种椰子套袋隔离自交纯化制种方法
Nair A Compendium of Unique and Rare Spices: Global Economic Potential
Sankaralingam et al. A treatise on palmyrah
CN105995721A (zh) 一种豆腐柴青汁粉及其制备方法
Chadha Scenario of papaya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in India
Al-Sabah et al. Xenic and metaxenic effect of Phoenix pusilla pollen on certain date palm cultivars
KR101674658B1 (ko) 석류 엑기스 제조방법
CN110786235A (zh) 紫点杓兰种子无菌萌发的方法
KR100514111B1 (ko) 순무씨의 대량 채종 방법
Palada et al. Harvesting, postharvest technology and processing
Koshy The tapioca plant and methods for evolving improved strains for cultivation
Dixon et al. Genetic improvement of lychee in Austral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0680040449.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C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067614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RU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PURSUANT TO RULE 112 (1) EPC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067614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