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07006216A1 - Clavier d'ordinateur portable - Google Patents

Clavier d'ordinateur portab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07006216A1
WO2007006216A1 PCT/CN2006/001608 CN2006001608W WO2007006216A1 WO 2007006216 A1 WO2007006216 A1 WO 2007006216A1 CN 2006001608 W CN2006001608 W CN 2006001608W WO 2007006216 A1 WO2007006216 A1 WO 2007006216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key
keys
straight line
keyboard
in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06/0016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Ximi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Ximing H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ming Huang filed Critical Ximing Huang
Priority to EA200900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A200900162A1/ru
Priority to EP06761376A priority patent/EP2085859A1/en
Publication of WO2007006216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07006216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G06F3/0219Special purpose key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键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键盘。 该键盘可用于 PC机、 手 机、 电话、 遥控器等。 背景技术
掌上电脑等各种便携式信息设备要求轻便小巧, 而十指并用 的高速操作要求键盘保持足够大小, 这样就产生了矛盾。 在信息 家电 (IA)、 个人数字助理 (PDA)、 电子书籍 (e-book)、 移动电话和 全球定位系统 (GPS)等产品应用日趋广泛的情况下,上述矛盾更为 突出。 触摸屏、 触控式面板适用于查询信息或控制, 语音操作方 式则尚未成熟, 手机键盘虽然只使用十几个按键, 但输入时难以 达到高速, 能否找到一种较好的输入方式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计算机微小型化过程中的键盘再缩小已不 利于正常操作的缺点, 提供一种具有较少键位的计算机键盘, 并 且可以达到与现有 PC机键盘相当的输入速度。
现有键盘输入一个按键需要按下与松开两个动作, 在本方案 中, 将松开的动作用于按下另一个按键, 则可以使用原来输入一 个按键的两个动作输入两个按键, 这样输入两个按键的速度相当 于原来输入一个按键的速度; 并且使用两个按键的输入代替原来 一个按键的输入, 可以使用较少按键代替原来的较多按键。 在此 基础上, 可以使用三个或更多按键的输入来代替原来一个按键的 输入, 但输入速度较慢。
如何使松开时也能按下按键呢? 若使两按键的按压面正相 对, 则依次输入时, 可用手指侧面按下一个按键, 松开时沿一条 直线移至另一个按键的按压面上方,并用手指的另一个侧面按下, 则输入两个按键的动作相当于按下并松开一个按键的动作。
上述按键按下的位置称为键位,按下该按键称为移至该键位, 松开该按键称为移开该键位。 所谓键位是指这样一种位置, 当移 至该位置或移至并移开该位置之后, 可产生一个输入。 移至并移 开一个键位, 筒称为经过一个键位。 键位还可以是一种标记所在 位置, 下面举例说明:
a)手写板上的标记;
b)触摸屏上的标记;
c)扫描用的条形码标记;
d)显示屏上显示的标记。 当光标位于该标记所在位置时, 则 视为移至该标记所表示的键位; 当光标离开该标记所在位置之后, 则视为移开该标记所表示的键位。与现有鼠标用法有所不同的是, 无需按下并松开鼠标键,只要光标移至一个键位或经过一个键位, 就可输入该键位, 在移动过程中, 鼠标键可始终按下或始终松开, 但不应按下并松开。
两按键的按压面正相对是一种最简单的情况, 两按键之间可 沿空间内一条直线移动; 若两按键的按压面垂直于一个平面, 则 两按键之间可沿该平面内一条直线移动; 若两按键的按压面垂直 于一个球面, 则两按键之间可沿该球面内一个大圆上的一奈弧线 移动。 上述三种情况中, 松开一个按键、 按下另一个按键相当于 一个动作。
由于按压面需垂直按下, 只能设置两个按键。 若使用各种标 记表示的键位, 则由于可以从多角度移至每个键位, 所以能安置 较多个键位, 各键位两两之间作单向移动只需使用一个动作, 而 不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两两之间是每两个之间的意思。 之所以 作单向移动, 是由于单向移动是一个动作, 双向移动是两个动作。 下面举例说明。
对于各键位两两之间可以沿空间内一奈直线移动的情况, 可 在一个圆筒形触摸屏的内侧面设置若干个键位, 使得各键位两两 之间可通过沿空间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 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若使用显示屏上显示的 标记来表示键位, 可使用光笔靠近并平行于一个显示屏的平面作 单向移动, 使光标发生相应移动。 当光笔沿空间内一条直线作单 向移动时, 表现为光标从显示屏平面内的一个键位沿平面内一条 直线作单向移动, 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 位。 光笔在空间内的键位是真实键位, 而显示屏上显示的键位是 虚拟键位, 这两种键位都是键盘的键位, 并且——对应, 光笔在 真实键位之间的移动对应着光标在虛拟键位之间的移动。
对于各键位两两之间可以沿平面内一条直线移动的情况, 可 在平面触摸屏表面设置若干个键位, 或在一个平面内设置若干个 条形码作为键位, 使得各键位两两之间可通过沿平面内一条直线 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 任一键位。 还可使用显示屏上显示的标记来表示键位, 当鼠标沿 平面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时, 表现为光标通过沿显示屏平面内 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 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鼠标在平面内的键位是真实键位, 而显示屏 上显示的键位是虛拟键位, 这两种键位都是键盘的键位, 并且一 一对应, 鼠标在真实键位之间的移动对应着光标在虛拟键位之间 的移动。
对于各键位两两之间可以沿曲面内一条最短曲线移动的情 况, 可使用各种标记表示的键位。之所以沿曲面内一奈最短曲线, 是由于一个曲面可视为若干个平面连接而成, 若将各平面展开, 形成一个平面, 则曲面内的这条最短曲线会变成该平面内一条直 线。 之所以使用曲面, 一则由于实际的平面并不是理想的平面, 二则可获得不同于平面的视觉和触觉效果。 比如使用一个球面触 摸屏,两键位之间应可通过沿一个大圆上的一条弧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还 可将鼠标在一个曲面上移动。
对于上述键位之间的三种移动方式 (沿空间内一条直线、 平 面内一奈直线、 曲面内一奈最短曲线) , 在一个键盘中可使用一 种或两种或三种, 则各键位两两之间可通 沿空间内一奈直线或 平面内一条直线或曲面内一条最短曲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 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至少应有五个 键位符合这一特征, 因为现有触摸屏上可找出四个符合同样特征 的键位。
当使用轨迹球或头戴式鼠标时,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需要绕一个中心作单向转动, 则移动方向始终为沿一个圆的切线 方向, 可视为沿平面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转动轨迹球时, 转 至不同的位置, 对应显示屏上显示的不同的键位, 轨迹球上的位 置是键盘的真实键位, 显示屏上显示的键位是虛拟键位, 二者都 是键盘的键位。 轨迹球上的真实键位与显示屏上的虚拟键位— 对应, 轨迹球在真实键位之间的转动对应着光标在虛拟键位之间 的移动。 至少应有五个键位符合这一特征: 两两之间可通过作单 向转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 键位。 这是因为现有触摸屏上可找出四个符合同样特征的键位。 若用手转动轨迹球, 手与轨迹球之间应不发生位移, 则输入这些 键位时, 可以连续转动轨迹球, 而无需将手从轨迹球上移开。 头 戴式鼠标的情况亦然。
转动是沿球面内一条最短曲线 (大圆上的一条弧线) 移动, 因此, 键位之间的三种单向移动方式(沿空间内一条直线、 平面 内一条直线、 曲面内一条最短曲线)应包括单向转动方式。 单向 转动方式也可以与其他单向移动方式组合使用。
两个键位组成一对, 从一个键位通过三种单向移动方式之一 移至一对键位中的另一个, 可以不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也可以 经过至少一个键位之后, 将所经过键位的输入撤消, 这可在输入 这对键位中的另一个之前或过程中或之后, 但结果都是在输入另 一个键位之后, 所经过键位的输入被撤消。 所经过键位称为可撤 消键位。 比如,从键位 5通过三种单向移动方式之一经过可撤消键 位 0移至键位 6, 可依次输入键位 5、 0、 6, 因为键位 0的输入被撤 消, 结果相当于输入键位 5、 6。
若从一个键位通过三种单向移动方式之一移至另一个键位, 经过至少一个键位, 所经过键位的输入是起辅助作用的, 则所经 过键位称为辅助键位。 比如, 从键位 5通过三种单向移动方式之一 经过可撤消键位 0、 辅助键位 1、 辅助键位 2移至键位 6, 可依次输 入键位 5、 0、 1、 2、 6, 键位 0的输入被撤消, 相当于输入键位 5、 1、 2、 6, 键位 1、 2起辅助作用, 比如, 键位 1的输入使得待输入 的第一个字符(而不是键位)闪烁一下, 键位 2的输入使得刚输入 的最后一个字符(而不是键位)闪烁一下; 或从键位 5不经过键位 1、 2, 移至键位 6, 无法输入键位 6, 这时键位 1、 2的辅助作用 相当于定位销; 或键位 2的输入发出一个持续 1秒的声音。
只要有一对键位之间可通过三种单向移动方式之一移动, 经 过至少一个可撤消键位或辅助键位, 即有新颖性。 比如, 8个键 位两两之间可通过三种移动方式之一移动,其中 3对键位之间移动 时经过至少一个可撤消键位或辅助键位。 又比如, 4个键位两两之 间可通过三种单向移动方式之一移动, 移动时经过至少一个可撤 消键位或辅助键位。 注意, 上述键位的对数是键位可组成的对数, 比如, 2个键位 可组成 1对, 3个键位可组成 3对, 4个键位可组成 6对。 每对键位之 间的移动方式可以一样, 也可以不一样。
输入一个键位之后, 仍位于该键位处, 需重复输入一次时, 则先移开再移至, 由于移开时不会移至其他键位, 造成了动作浪 费; 除非在第一次输入该键位时就已经知道要输入两次, 则可在 第一次移至该键位时就沿原方向继续移动至移开; 重复两次以上 时亦然。 使用重拨键位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重拨键位的输入与 原键位的输入相同。 这既可以通过程序来实现, 也可以通过硬件 来实现, 还可以通过程序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 则在移开原键位 之后, 可移至重拨键位; 重复两次以上时, 可在原键位与重拨键 位之间进行移动, 而不是在一个键位的两边进行。 若原键位与重 复键位之间不能使用三种单向移动方式的任一种, 则不必使用重 拨键位。
计算机键盘中只要有两个键位之间可使用三种单向移动方式 之一, 就可以使用至少一个重拨键位。 对于两个以上重拨键位, 每一个重拨键位至少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原键位。 每一个重拨键位 在与之对应的原键位输入之后, 具有与该键位相同的输入。 还可 以使得两个键位始终具有相同的输入, 则这两个键位互为重拨键 位。
重拨键位的输入既可以与原键位的输入相同, 也可以不同, 但相当于原键位的输入, 比如, 将重拨键位的输入一律以字母 R 来表示, 或以其他字符来表示。 总之, 在每输入一个原键位之后, 输入与之对应的重拨键位等同于输入该键位。
重拨键位位于两个或更多个与之对应的原键位的中央时, 通 过三种单向移动方式之一, 移至每个原键位的长度可以相等, 移 动所需时间可以相等, 这样每个原键位的重复输入所需时间可以 相等, 不会有所偏向。 有两种情况: 对于所有与之对应的原键位, 重拨键位位于中央; 只对于一部分与之对应的原键位, 重拨键位 位于中央。
对于两个或更多个重拨键位, 比如, 对于键位 0、 0、 1、 1、 2、 2, 有两种情况: 通过三种单向移动方式之一, 所有两个相同键位 之间的移动长度可相等, 或只对于一部分键位, 两个相同键位之 间的长度可以相等。
注意, 重拨键位移至每个原键位的移动方式可相同或不同。 总之, 至少应有两个原键位, 通过三种单向移动方式之一, 移至与之对应的重拨键位时, 长度都可以相等。 之所以说可以相 等, 是因为从一个键位的有效区域移至另一个键位的有效区域, 长度是可以有波动的。
另外有一些键盘, 对于其中的一些键位, 也可以通过三种单 向移动方式之一, 移动一次输入一个键位, 比如:
a) 对于平面内的一行键位,可在沿平面内一条直线移至一 个键位之后, 沿原方向移开, 之后通过沿平面内一条直线作单向 移动, 移至该行键位中的任一个。
b) 在平面内有 3个键位, 各键位位于一个三角形的 3个顶 点。
c) 在空间内有 4个键位, 各键位位于一个四面体的 4个顶 点。
上述例子中, 尤其是平面内的一行键位, 是常见的, 但使用 时一般是通过按下并松开两个动作输入一个键位, 所以上述例子 中的键位只适于一定的场合: 对于一些主要的连续的操作, 比如 输入一个英文单词时一般需要连续输入若干个字母, 输入一个文 件时需要连续输入若干个字符,这时可通过平面内的一行 3个键位 来输入 26个英文字母(比如依次输入键位 0、 0、 0来输入字母 a, 只需在键位 0两边移动 3次) ; 对于一些应急操作, 比如在电脑游 戏中可通过例子 c所述键盘的 4个键位来控制方向。
例 a或 b或 c中的各键位, 还可以通过绕一个中心作单向转动, 每转动一次, 输入一个键位。
对于本发明键盘中的全部或部分键位, 通过三种单向移动方 式之一, 每移动一次, 可输入一个键位, 这是本发明的突出特点。 附图说明
图 1是手机拨号使用的 13个键位。
图 2是可输入各种字符、 指令的 12个键位。
图 3所示键盘具有空间内 1个重拨键位、 圆柱面内侧 6个原键 位。
图 4所示水桶形键盘具有平面内 1个重拨键位、 圆柱面内侧 6 个原键位。
图 5所示平面键盘具有位于正六边形中心的 1个重拨键位、 位 于该正六边形顶点的 6个原键位。
图 6是图 5所示平面键盘增加了圆柱面作为阻挡面。
图 7所示平面键盘外观上具有 1个位于正三角形中心的重拨键 位、 位于该正三角形顶点的 3个原键位, 该键盘具有两层键位, 由 所受压力大小来决定输入哪一层。实际上该键盘具有 6个原键位和 1个或 2个重拨键位。 ,
图 8所示平面键盘外观上具有位于两个正三角形中心的 1个重 拨键位、位于这两个正三角形顶点的 6个原键位, 该键盘具有两层 键位, 由所受压力大小来决定输入哪一层。 实际上该键盘具有 6 个原键位和 1个或 2个重拨键位。
图 9所示平面键盘外观上具有 6个键位, 位于一个正六边形的 顶点。 该键盘具有上、 下两层键位, 由所受压力大小来决定输入 哪一层, 每个键位区域的上、 下层键位相同。 实际上该键盘具有
12个键位。
图 10所示圆柱面键盘外观上具有圆柱面内侧 3个键位区域,每 个键位区域分为上、 下侧, 上、 下侧键位相同; 每侧键位具有内、 外两层, 由所受压力大小来决定输入哪一层。 实际上该键盘具有 12个键位。
图 11所示水桶形键盘外观上具有圆柱面内侧 3个键位,每个键 位区域具有内、 外两层和上、 下两层, 上、 下两层键位相同。 实 际上该键盘具有 12个键位。
图 12所示平面键盘具有 8个键位, 位于一个矩形的 4个顶点、 4 个中点。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 1:
下面以手机键盘为例进行说明。
现有的左软键、 右软键、 通话键、 电源键仍予以保留。
如图 1所示,在显示屏平面上显示的 13个键位的中心分布于一 个正六边形上,键位标记为圆形, 并依次标注键位名称为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其中一条边均匀分布有 3个键 位 、 B、 C, 其他 5条边每条边均匀分布有 2个键位。 则对于键位 0 至 B, 两两之间可通过鼠标沿平面内一条直线或曲面内一条最短 曲线作单向移动, 或通过轨迹球绕球心作单向转动, 使得显示屏 平面内的光标从一个键位沿一条直线移至另一键位, 并且不会经 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操作光标既可以通过键位输入字符或指令,还可以在显示屏 上自由移动, 从而选择所需对象或绘图。
当作为手机使用时, 键位 0至 9的输入表示手机上标注有 0至 9 的按键输入,键位 A或 B的输入表示手机上标注有 *或#的按键的输 入, 键位 C的输入表示将键位 0至 B的输入切换为其他输入。
输入键位 C之后, 平面显示屏只显示 0至 B共 12个键位, 如图 2 所示, 6条边每条边均勾分布有 2个键位, 并且提示如下主菜单内 容 '·
0手机键盘, 1标点, 2符号, 3编辑, 4功能键,5汉字, 6拉丁字母, 7希 腊字母,8俄文字母, 9日本假名,A自定义 ,Β重复
这时的键位 Β为重拨键位。 若一次无法全部显示, 则可以将 左软键、 右软键设置为上翻页键、 下翻页键。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输入拉丁字母 A。
进入主茱单, 输入键位 6, 显示屏提示如下内容:
0Aa/Dd,lEe/Hh,2Ii/LI,3Mm/Pp,4Qq/Tt,5Uu/Xx,6Yy/Zz/空格 /退格 /回车,7-9自定义, A主菜单, B重复
这时可通过输入两个键位来输入一个拉丁字母。 先输入键位 0,显示屏提示如下内容:
0A,la,2B,3b,4C,5c,6D,7d,8-9自定义, A主菜单, B重复
再输入键位 0 (从键位 0移至重拨键位 B ),字母 A被输入,显示 屏重新提示如下内容:
0Aa/Dd,lEe/Hh,2Ii/Ll,3Mm/Pp,4Qq/Tt,5Uu/Xx,6Yy/Zz/空格 /退格 /回车, 7-9自定义, A主菜单,: B重复
可继续输入拉丁字母。 若输入键位 A, 则返回主菜单。 具体实施例 2:
如图 3所示, 在一个圆柱面内侧, 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 6个 大小、 形状相同的键位, 以 0至 5来表示, 每个键位的区域为相邻 两条母线之间的圆柱面内侧区域。 在所述圆柱面的正下方, 有一 个圆形键位 R作为重拨键位, 垂直于所迷圆柱面的轴线。 这 7个键 位两两之间可以通过沿空间内一奈直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 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从重拨键位沿 空间内一条直线单向移至各键位的长度可以相等。 具体实施例 3:
如图 4所示, 在一个圆柱面内侧, 沿圆周方向均勾分布有 6个 大小、 形状相同的键位, 以 0至 5来表示, 每个键位的区域为相邻 两条母线之间的圆柱面内侧区域。 在所述圆柱面的下方, 有一个 平面, 与所述圆柱面相连形成一个水桶形的内侧面。 圆形键位 R 位于该平面的中央, 是重拨键位, 在受到的压力 F<F0时, 重拨键 位无效, 这时在平面上移动, 键位 0至 5两两之间可以通过沿平面 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 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包括重拨键位) 。 在受到的压力 F≥F0时, 重拨键位有效, 重拨键位沿平面内一条直线单向移至各键位的长 度可以相等。
另外,这 7个键位两两之间可以通过沿空间内一条直线作单向 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 位, 这时就与图 3所示的情况相同了。
还可以有时沿平面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有时沿空间内一 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 键盘的任一键位。 具体实施例 4:
如图 5所示, 在一个平面内, 分布有 7个大小相同的圆形键位, 其中 6个键位的圆心位于一个正六边形的 6个顶点上, 以 0至 5来表 示; 该正六边形中央的键位作为重拨键位, 以 R来表示。 对于键 位 0至 5中的任一个, 在受到的压力 F≥F0时有效。 在受到的压力 F>F0JLF<F1B†, 重拨键位 R无效, 键位 0至 5两两之间可以通过沿 平面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 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在受到的压力 F≥F1时,重拨键位有效, 重拨键位沿平面内一条直线单向移至各键位的长度可以相等。
在平面内移动时, 移至键位之后, 由于惯性易于移出键位, 所以可在键位 0至 5的外缘处, 以一个垂直于平面的圆柱面包围, 如图 6所示, 这样就可以在移至键位 0至 5中的任一个之后,被圆柱 面内侧挡住。 具体实施例 5:
如图 7所示, 从外观上看, 在一个平面内, 分布有 4个大小相 同的圆形键位, 其中 3个圆形键位的圆心位于一个正三角形的 3个 顶点上,在该正三角形中央有一个圆形键位作为重拨键位。 4个键 位两两之间可以通过沿平面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 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该键盘具有两 层键位, 由压力大小来决定输入哪一层。 实际上该键盘具有 6个顶 点上的键位和 1个或 2个重拨键位。
3个顶点上的键位在受到的压力 F≥F0且F<F1时, 分别表示键 位 0、 1、 2, 这是上层键位; 在受到的压力 F≥F1时, 分别表示键 位 3、 4、 5, 这是下层键位。 键位 0、 3在同一个键位区域, 键位 1、 4在同一个键位区域, 键位 2、 5在同一个键位区域。 键位 R是重拨 键位, 在受到的压力 F≥F0且F<F1时, 表示镍位 0或 1或 2, 这时可 称为重拨键位 Ra; ^F> F1B†, 表示键位 3或 4或 5, 这时可称为重 拨键位 Rb。
在从一个上层键位沿平面内一条直线单向移至一个下层键位 的过程中, 压力由轻变重, 相当于按下一个按键的动作; 在从一 个下层键位沿平面内一条直线单向移至一个上层键位的过程中, 压力由重变轻, 相当于松开一个按键的动作。 当输入某一个区域 的键位之后, 重拨键位 Ra、 Rb分别表示该区域的两个键位, 这样 有利于记忆, 不易弄错。 比如, 依次输入键位 3、 1、 2、 1之后, 重拨键位 Ra表示键位 1, 重拨键位 Rb本来应该表示键位 3, 但这时 不一定记得。 而由于刚输入键位 1, 可规定重拨键位 Rb为键位 1所 在区域的键位 4, 这样就无需记忆之前输入的键位 3了。
依次输入同一个区域的两个键位时, 可以在输入其中一个键 位之后, 输入重拨键位。 比如, 要依次输入键位 1、 4, 在输入键 位 1之后, 重拨键位 Ra表示 1 , 重拨键位 Rb表示 4; 这时要想输入 键位 4, 可从键位 1沿平面内一条直线单向移至重拨键位 Rb, 移动 时的压力由轻到重, 相当于按下一个按键的动作。
还可以规定重拨键位在受到的压力 F≥F0时有效, 不再分为重 拨键位 Ra、 Rb。 这时要依次输入键位 1、 4, 则在输入键位 1之后, 不应进行移动, 只需增大压力 4 F≥Fl, 即可输入键位 4。
还可以规定键位 Ra为重拨键位, 键位 Rb的作用另行规定, 比 如作为拨打电话与写短信之间的切换开关, 或作为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例 6:
如图 8所示, 从外观上看, 在一个平面内, 分布有 7个大小相 同的圆形键位, 其中 3个圆形键位的圆心位于一个正三角形的 3个 顶点上, 另外 3个圆形键位的圆心位于另一个正三角形的 3个顶点 上, 两个正三角形的中心、 重拨键位的圆 ' 在同一位置。 该键盘 具有两层键位, 由压力大小来决定输入哪一层。 实际上该键盘具 有 6个顶点上的键位和 1个或 2个重拨键位。
其中一个正三角形的 3个顶点上的键位在受到的压力1^^0且 F<F1时, 分别表示键位 0、 1、 2, 在F≥F1时, 无效。
另外一个正三角形的 3个顶点上的键位在受到的压力 F≥F0且 F<F1时, 无效; 在受到的压力 F≥F1时, 分别表示键位 3、 4、 5。 键位 R是重拨键位, 在受到的压力 F≥F0时, 有效。 也可规定 为: F≥F0JLF<F1时, 重拨键位表示键位 0或 1或 2, 称为键位 Ra; F≥F1时, 重拨键位表示键位 3或 4或 5, 称为键位 Rb。 可规定为键 位 0与 3相互对应, 键位 1与 4相互对应, 键位 2与 5相互对应。 比如, 输入键位 5之后, 键位 Rb表示键位 5, 键位 Ra表示键位 2。 具体实施例 7:
如图 9所示, 从外观上看, 在一个平面内, 分布有 6个大小相 同的圆形键位, 6个键位的圆心位于一个正六边形的 6个顶点上, 以 0至 5来表示, 对于各键位, 在受到的压力 F≥F0且 F<F1时,表示 上层键位 0至 5; 在F≥F1时, 表示下层键位 0至 5。 每个键位区域的 上、 下层键位都表示同一个键位, 互为重拨键位, 在需要重复输 入一个键位时, 在同一区域的上、 下层键位之间沿空间内一条直 线作单向移动, 只需改变压力的大小即可, 各键位重复输入时的 移动长度可以相等。 具体实施例 8:
如图 10所示, 从外观上看, 在一个圆柱面内侧, 沿圆周方向 均匀分布有 3个大小、 形状相同的键位区域, 分别以 0 (或 3 ) 、 1 (或 4 ) 、 2 (或 5 )来表示, 每个键位区域为相邻两奈母线之间的 圆柱面内側区域, 并平均分为上侧和下侧, 并且两侧的键位相同。 这样, 每两个相同的键位上、 下相邻, 在需要重复输入一个键位 时, 可以在上、 下相邻键位之间沿圆柱面内一条母线作单向移动, 各键位重复输入时的移动长度可以相等。 圆柱面内一条母线也就 是所谓的曲面内一条最短曲线。 曲面内一条直线也就是所谓的曲 面内一条最短曲线。 各键位有内、 外两层, 在受到的压力 F≥F0且 F<F1时, 分别表 示外层键位 0、 0、 1、 1、 2、 2; 在F≥F1时, 分别表示内层键位 3、 3、 4、 4、 5、 5。 实际上有 12个键位。 键位 0、 1、 2 (或 3、 4、 5 ) 两两之间可以通过沿空间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 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若要依次输入同 一区域的内、 外层键位, 比如 3、 0, 可从上侧的键位 3沿圆柱面内 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移至下侧的键位 0, 对圆柱面的压力由重变 轻,相当于松开一个按键的动作; 或从下侧的键位 3沿圆柱面内一 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移至上侧的键位 0。 具体实施例 9:
如图 11所示, 从外观上看, 在一个圆柱面内侧, 沿圆周方向 均匀分布有 3个大小、 形状相同的键位区域, 分别以 0 (或 3 ) 、 1 (或 4 ) 、 2 (或 5 )来表示, 每个键位区域为相邻两条母线之间的 圆柱面内侧区域; 在所述圆柱面的下方, 有一个平面, 与所述圆 柱面相连形成一个水桶形的内侧面。 各键位有内、 外两层和上、 下两层, 圆柱面受到的压力以 Fa表示, 桶底平面受到的压力以 Fb 表示:
在 Fb≥F0且 Fb<Fl (或 Fb≥Fl ) , Fa≥F0JLFa<Fl时, 各键位 分别表示上层 (或下层)桶底平面的外层键位 0、 1、 2;
在 Fb≥F0JLFb<Fl (或 Fb≥Fl ) , Fa≥Fl时, 各键位分别表示 上层(或下层)桶底平面的内层键位 3、 4、 5。 实际上有 12个键位: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位 0、 1、 2 ( 3、 4、 5 )两两之间可以通过沿桶底平面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 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每两个相 同的键位上、 下相邻, 这样, 在需要重复输入一个键位时, 在上、 下相邻键位之间沿空间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只需改变压力的 大小即可, 各键位重复输入时的移动长度可以相等。 若要依次输 入同一区域的内、 外层键位, 比如 3、 0, 可从上层的键位 3沿圆柱 面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移至下层的键位 0, 对圆柱面的压力由 重变轻,相当于松开一个按键的动作; 或从下层的键位 3沿圆柱面 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移至上层的键位 0。 具体实施例 10:
如图 12所示, 在平面内有 8个圆形键位, 键位 0、 1、 2、 3的中 心位于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 键位 4、 5、 6、 7的中心位于该矩形 的四条边的中点。 输入辅助键位 4或 6可使键盘上各键位闪 2秒,键 位 5、 7是可撤消键位, 另外可通过输入键位 4、 5、 6的组合来输入 4个标点符号(比如, 依次输入键位 4、 6, 可输入", "; 依次输入 键位 4、 5, 可输入". "; 依次输入键位 5、 4, 可输入"! " ; 依次 输入键位 5、 6, 可输入"?", 这里键位 6相当于一个重拨键位) ; 通过键位 0、 1、 2、 3可输入 26个英文小写字母 (比如, 依次输入 键位 0、 3、 0, 可输入字母 a,依次输入键位 0、 3、 1, 可输入字母 b,这里可使键位 3相当于一个重拨键位, 之所以输入三个键位而不 是两个键位表示一个字母, 是因为输入两个键位只能表示 9个字 符, 而输入三个键位能表示 27个字符) 。
那么键位 0、 1、 2、 3这四个键位符合如下特征: 两两之间可 以通过沿平面内一条直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 位, 有时会经过一个可撤消键位或辅助键位(比如从键位 3经过可 撤消键位 7移至键位 2, 从键位 1经过辅助键体6移至键位 2 ), 有时 不经过任一键位(比如从键位 3移至键位 1 ) 。 注意, 可撤消键位 的输入有时可撤消, 有时不可撤消。 比如, 可撤消键位 5对于键位 0、 1之间移动时可撤消, 但从键位 0移至键位 5, 之后改变方向, 移至键位 4或 6, 可输入标点符号"! " 或"?,,, 这时就不可撤消键 位 5的输入。
同一个键位可以有时是可撤消键位, 有时是辅助键位, 有时 两者都不是。 比如, 从键位 0移至键位 5, 之后改变方向, 移至键 位 2或 3, 可不撤消键位 5的输入, 而输入设置的字符。 还可设置从 键位 0经过键位 5移至键位 1时, 键位 5是可撤消键位, 而从键位 1 经过键位 5移至键位 0时, 键位 5变为辅助键位。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计算机键盘, 其中至少有五个键位符合如下特征: 两两之间可以通过沿空间内一条直线或平面内一条直线或曲面内 一条最短曲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 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计算机键盘, 其中至少有五个键 位符合如下特征: 两两之间可以通过绕一个中心作单向转动, 从 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并且不会经过键盘的任一键位。
3. 一种计算机键盘, 其中至少有两个键位符合如下特征: 两两之间可以通过沿空间内一条直线或平面内一条直线或曲 面内一条最短曲线作单向移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另一个键位; 至少有一对键位作上述移动时, 经过至少一个可撤消键位或 辅助键位。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计算机键盘, 其中至少有两个键 位符合如下特征:
两两之间可以通过绕一个中心作单向转动, 从一个键位移至 另一个键位;
至少有一对键位作上述转动时, 经过至少一个可撤消键位或 辅助键位。 _
5. 一种计算机键盘,其中至少有两个键位符合权利要求 1 至 4中的任一项所述特征, 并且对于这样的键位, 其中至少有一 个重拨键位, 至少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原键位: 在每输入一个原键 位之后, 输入与之对应的重拨键位等同于输入该键位。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计算机键盘, 其中至少有两个原 键位, 通过沿空间内一条直线或平面内一条直线或曲面内一条最 短曲线作单向移动, 移至与之对应的重拨键位的长度可以相等。
7. 一种计算机键盘, 不是权利要求 1或 3或 5所述的键 盘, 其中至少有两个键位符合如下特征:
用于一些主要的连续的操作或应急操作;
可以通过沿空间内一条直线或平面内一条直线或曲面内一条 最短曲线作单向移动, 每移动一次, 输入一个键位。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计算机键盘, 其中至少有两个键 位符合如下特征:
用于一些主要的连续的操作或应急操作;
可以通过绕一个中心作单向转动, 每转动一次, 输入一个键
PCT/CN2006/001608 2005-07-07 2006-07-07 Clavier d'ordinateur portable WO2007006216A1 (fr)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A200900162A EA200900162A1 (ru) 2005-07-07 2006-07-07 Портативная компьютерная клавиатура
EP06761376A EP2085859A1 (en) 2005-07-07 2006-07-07 A portable computer keyboar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82938.3 2005-07-07
CNA2005100829383A CN1892541A (zh) 2005-07-07 2005-07-07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06216A1 true WO2007006216A1 (fr) 2007-01-18

Family

ID=37597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06/001608 WO2007006216A1 (fr) 2005-07-07 2006-07-07 Clavier d'ordinateur portabl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085859A1 (zh)
CN (1) CN1892541A (zh)
EA (1) EA200900162A1 (zh)
WO (1) WO200700621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772U (zh) * 1989-08-07 1990-05-02 唐荣华 单手键盘
GB2332880A (en) * 1997-12-30 1999-07-07 Tseng Hong Li Keypad with numeral keys arranged in a clock face arrangement
CN1607490A (zh) * 2003-08-22 2005-04-20 符斌 表盘式环形键盘
JP2005115725A (ja) * 2003-10-09 2005-04-28 Sunarrow Ltd 入力装置
CN2701051Y (zh) * 2003-08-26 2005-05-18 叶博飞 12小时制钟表盘式数字输入键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772U (zh) * 1989-08-07 1990-05-02 唐荣华 单手键盘
GB2332880A (en) * 1997-12-30 1999-07-07 Tseng Hong Li Keypad with numeral keys arranged in a clock face arrangement
CN1607490A (zh) * 2003-08-22 2005-04-20 符斌 表盘式环形键盘
CN2701051Y (zh) * 2003-08-26 2005-05-18 叶博飞 12小时制钟表盘式数字输入键盘
JP2005115725A (ja) * 2003-10-09 2005-04-28 Sunarrow Ltd 入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2541A (zh) 2007-01-10
EP2085859A1 (en) 2009-08-05
EA200900162A1 (ru) 2009-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01628B2 (ja) 片手型キーボード
US6542091B1 (en) Method for encoding key assignments for a data input device
JP3597060B2 (ja) 携帯端末用日本語文字入力装置と文字入力方法
WO2010035585A1 (ja) 携帯端末、ソフトウェアキーボード表示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5526303A (ja) 環状配列によるキーパッド
WO2003067417A1 (en) Input device, mobile telephone, and mobile information device
WO2012155776A1 (zh) 一种虚拟键盘布局方法及键盘
WO2009046679A1 (fr) Procédé d&#39;entrée par clavier logiciel pour réaliser une touche composite sur un écran de dispositif électronique
WO2012102859A1 (en) Overloaded typing apparatuses, and related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06024228A1 (fr) Clavier utilise dans un terminal d&#39;information et agencement de celui-ci
US20050174334A1 (en) User interface
JP5834302B2 (ja) 文字入力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950157B1 (ko) 문자 입력을 위한 키패드
WO2007006216A1 (fr) Clavier d&#39;ordinateur portable
JP2003196007A (ja) 文字入力装置
KR101043857B1 (ko) 팝업, 슬라이드 및 멀티탭을 응용한 다국어 문자입력 키패드
KR101247081B1 (ko) 한 손 키보드
JP3782811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入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235168A (ja) 文字入力装置
JP2014140236A (ja) 文字データ入力装置
KR100851471B1 (ko) 문자 입력을 위한 키패드
KR101454896B1 (ko) 터치 패널을 이용한 한글 입력 장치 및 그의 한글 입력 방법
US20200264768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de input interface to a user in a screen interactive device
US20100073203A1 (en) WORLDs SMALLEST KEYBOARD AND CONTROL MEANS
JP2007264857A (ja) 携帯端末装置、キー入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WWW Wipo information: withdrawn in national office

Ref document number: DE

WPC Withdrawal of priority claims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technical prepar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051008293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CN

Date of ref document: 20050707

Free format text: WITHDRAWN AFTER TECHNICAL PREPARATION FINISHED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09001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A

Ref document number: 20067613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