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06069531A1 - Procede permettant a un terminal utilisateur d'acceder a un reseau central via un reseau a acces sans fil - Google Patents

Procede permettant a un terminal utilisateur d'acceder a un reseau central via un reseau a acces sans fi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06069531A1
WO2006069531A1 PCT/CN2005/002326 CN2005002326W WO2006069531A1 WO 2006069531 A1 WO2006069531 A1 WO 2006069531A1 CN 2005002326 W CN2005002326 W CN 2005002326W WO 2006069531 A1 WO2006069531 A1 WO 200606953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network gateway
rng
base sta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05/0023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Bing Xu
Jiayi Zhang
Xingang Liang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WO200606953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06069531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7Triggering entity
    • H04W28/0835Access entity, e.g. eN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Definitions

  • Node B+ 204 is connected to RNG 201, RNG 202, and RNG 203 through Iur and/or Iu interfaces respectively;
  • Node B+ 205 is connected to RNG 201 and RNG 202 through Iur and/or Iu interfaces, respectively.
  • step b notifying the base station to complete the link establishment Includes:
  • the wireless network gateway selected by the base station is:
  • the base station selects a normal wireless network gateway that is normal from the wireless network gateway connected to it and has an interface with itself.
  • FIG. 1 is a system diagram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in a wireless network in the prior art
  • FIG. 3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user terminal selecting a wireless network gateway to access a core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 RG 301, RNG 302, and RNG 303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CN 300 through Iu interface
  • RNG 302 is connected to RNG 301 and RNG 303 via lur and/or Iu interface respectively
  • RNG 301 and RNG 303 can also pass Im.
  • Node B+ 304 is connected to RNG 301, RNG 302, and RNG 303 through lur and/or Iu interfaces respectively.
  • Node B+ 304 can also be connected to any one or more of R G 301, RNG 302, and RNG 303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 the Node B+ 304 can communicate wirelessly with any one or more of the UE 305, the UE 306, and the UE 307 over a wireless link.
  • the operation of the UE 305 to reply to the service paging response is based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CN 300 to send a service page to the UE 305 via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the Node B+ 304, that is, the UE 305 replies to the network side with a service paging response. Because the CN 300 sends a service page to the UE 305 via the Node B+ 304 through one of the RNG 301, the RNG 302, or the RNG 303; therefore, the UE 305 can also reply to the service by setting the RNG list in the Node B+ 304.
  • the CN 300 After receiving the wireless signal of the UE 305, the CN 300 performs corresponding processing on the signal, and the specific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is the same as the corresponding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in the prior art.
  • the RNG obtains its own working status value such as resource occupancy rate or system occupancy rate in real time or periodically to know whether it is currently overloaded. RNG also obtains the error rate of its own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real time or periodically to know its current status. Whether a failure has occurred. Of course, if the RG fails to receive and send signals due to its own hardware failure, the RNG can also know the situation by detecting its own hardware. When the RG learns that its work is not working properly, it sends a corresponding work exception message to the Node B+ 304, so that the Node B+ 304 can know the situation. The Node B+ 304 obtains the error rate of its own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real time or periodically to know whether it is currently faulty.
  • the Node B+ 304 can also detect the situation by detecting hardware such as the interface; meanwhile, the Node B+ 304 also acquires itself and The statu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other RNGs to know if the interface is normal.
  • Step 410 After receiving the UE radio signal sent by the Node B+, the new RNG may perform the UE internal identifier update and the UE status update.
  • the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w RNG and the Node B+ is usually:
  • the new RNG sends an update query to the Node B+. If the UE internal identity and the UE status are stored and managed by the Node B+, the Node B+ returns a positive question to the new RNG. The response is sent so that the new RNG learns that the UE internal identity and the UE status are stored and managed by the Node B+; otherwise, the Node B+ returns a negative inquiry response to the new RNG, so that the new RNG learns that the UE internal identity and the UE status are not stored and managed by the Node B+. .
  • FIG. 4 is combined with the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structure, as shown in FIG. 5, and FIG. 5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gateway migration based on FIG. Among them, the original RNG 501, ne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网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用户终端经 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发明背景
目前普遍应用的无线网络总体由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组成, 其中, 无线接入网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无线网络子系统 (RNS Radio Network Subsystem )組成, 一个 RNS包括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 RNC )、 一个或 几个基站 Node B。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系统如图 1所示, 图 1为现 有技术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系统图,其中, RNC完成系统广播、 寻呼、 无线资源控制及管理、 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RANAP ) /无线网 络子系统应用协议(.RNSAP ) 消息的转发等功能; Node B则完成无线 信号的扩频、 调制、 编码、 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互换等功能。
RNC 101、 R C 102与 CN 100通过 Iu接口相连, RNC 101与 Node B 103、 Node B 104通过 Iub接口相连, RNC 102与 Node B 105通过 Iub 接口相连, RNC 101与 RNC 102通过 Iur接口相连; Node B 103、 Node B 104、 Node B 105可以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 (UE ) 106通信。
在上述网络结构中, 一个 Node B只与一个 RNC相连, 并且不同的 RNC与不同的 Node B之间存在基于控制及管理的归属关系, 即: Node B 103、 Node B 104分别只与 RNC 101相连并由 RNC 101管理; Node B 105只与 RNC 102相连并由 RNC 102管理。
这样, 当 UE 106因为要与 CN 100建立连接而接入无线接入网中的 Node B 103, Node B 104或 Node B 105时, UE 106经由上述某一个 Node B接入的 RNC必然是唯一的, 如: UE 106接入 Node B 103, 则 Node B 103必然只能通过接入 RNC 101以将 UE 106最终接入 CN 100; UE 106 接入 Node B 104,则 Node B 104必然只能通过接入 RNC 101以将 UE 106 最终接入 CN 100; UE 106接入 Node B 105 , 则 Node B 105必然只能通 过接入 RNC 102以将 UE 106最终接入 CN 100。
并且, UE 106与 CN 100建立连接, 通常是因为 UE 106向 CN 100 响应或发起业务请求。 UE 106接入 CN 100后向 CN 100发送无线信号, CN 100收到 UE 106的无线信号后, 对该信号进行相应处理。 如: 所述 信号是业务请求, CN 则根据该信号分配相应的无线资源并进行后续的 相应操作。 CN通常指移动交换中心 (MSC )或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 支持结点 (SGSN )。
可见, 应用上述接入方式时, Node B只能固定接入某个 RNC。 如 果 RNC 102发生故障或其与 Node B 105之间的接口发生故障导致无法 处理或传输数据, 那么当 UE接入 Node B 105后, 也会因为上述故障而 无法接入 RNC 102, 导致 UE无法最终接入 CN 100; 甚至虽然 RNC 102 工作正常且其与 Node B 105之间的接口工作正常, 但如果 R C 102工 作超负荷, 那么当 UE接入 Node B 105后, 也会因为 R C 102工作超 负荷而无法接入 RNC 102, 导致 UE无法最终接入 CN 100。
综上所述, UE经由 Node B、 RNC接入 CN的过程中, UE经由 Node B接入 RNC的方式过于固定化, 使得 UE接入 RNC的成功率较低, 最 终导致 UE接入 CN的成功率较低。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 人们正在对无线接入网进行演进, 其中一种 正在被进行理论研究的演进方式所得的无线接入网如图 2所示, 图 2为 现有技术另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系统图, 所述无线接入网系统 包括多个无线网络网关(RNG )、 多个 Node B+。 其中, RNG 201、 RNG 202、 RNG 203是对图 1中 RNC 101、 RNC102进行演进之后的功能实 体, Node B+ 204、 Node B+ 205则是对图 1中 Node B 103、 Node B 104、 Node B 105进行演进之后的功能实体。 上述 Node B+中的 "+" 代表该 Node B+已完成了所述演进。
演进之后的 RNG只能完成系统广播、 寻呼、 ANAP/RNSAP消息 的转发等功能, 而不再进行无线资源的控制及管理等操作; 相对而言, 演进之后的 Node B+除了完成无线信号扩频、 调制、 编码、 基带信号与 射频信号的互换之外, 还能完成无线资源的控制及管理等功能。
可见,演进之后的 Node B+比图 1中未演进的 Node B的功能有所增 强, 而演进之后的 RNG的功能则比图 1中未演进的 RNC的功能有所减 弱, 这主要是为了使 Node B+作为与 UE最接近的节点, 能够尽量完成 无线资源的控制、 管理等操作, 进而减轻 RNG的工作负荷, 从而有效 降低 RNG的资源占用率。
图 2中, RNG 201、 RNG 202、 RNG 203分别与 CN 200通过 Iu接 口相连, RNG 202分别与 R G 201、 RNG 203通过 Iur和 /或 Iu接口相 连, RNG 201与 RNG 203之间也可以通过 Iur和 /或 Iu接口相连; 当然, 各 R G之间也可能没有上述接口。
另夕卜,图 2中的 Node B+与 R G之间是多对多的连接关系, Node B+ 与 RNG之间不再存在固定的管理与连接关系, 即: 任何一个 Node B+ 均可以与任何一个或多.个 RNG相连。 在图 2中, Node B+ 204分别与 RNG 201、 RNG 202、 RNG 203通过 Iur和 /或 Iu接口相连; Node B+ 205 分别与 RNG 201、 RNG 202通过 Iur和 /或 Iu接口相连。 Node B+ 204与 Node B+ 205之间通常有 Iur接口。
针对图 2所示的无线接入网络结构, 现有技术中并没有 UE经由该 无线接入网接入 CN的相关接入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 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以提高用户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应 用于一个基站与一个以上无线网络网关相连的通信网络中, 该方法包 括:
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的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 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作为第一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并经由第一无线网 絡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
基站接入第一无线网络网关后, 如果该无线网络网关工作不正 常、 工作超负荷或第一无线网络网关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 则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 基站选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作为第二无线网络网关, 经由第 一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基站选择的第二无线网络网关标 识的迁移请求; 核心网收到该迁移请求后, 向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发送 迁移邀请;
b. 第二无线网络网关收到所述迁移邀请后, 建立自身与基站以 及自身与核心网之间的传输链路, 并通知基站完成所述链路建立; c 基站收到通知后, 经由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所述 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而不再向步骤 a中最初接入的所述无线网络网关 发送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步骤 b 中第二无线网络网关通知基站完成所述链路建立的步骤 包括:
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所述链路的链路参数的迁 移邀请响应;
核心网收到该响应后,经由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向基站发送包含该 链路参数的迁移命令。
步骤 C进一步包括:
基站向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发送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第二无线网络网关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后,向核心网发 送该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
在第二无线网络网关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后,进一步包 括:
c 1. 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迁移完成消息;
c2. 核心网收到该迁移完成消息后, 向第一无线网络网关发送资 源释放命令;
c4、 第一无线网络网关收到该命令后, 释放与核心网及基站间建 立的用于传输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的链路资源,并向核心网发送资 源释放完成消息。
在步骤 cl之前包括:
第二无线网络网关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有用于管理该用户终端的 内部标识, 如果有, 则对该标识及用户终端状态进行更新, 再执行步 骤 cl ; 如果没有, 则直接执行步骤 cl。
所述基站选择的无线网络网关是:基站自身设置的缺省无线网络 网关。
在选择第一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前,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核心网通 过一无线网络网关、 基站向用户终端发送寻呼请求; 则当基站收到该 用户终端的寻呼响应时, 基站选择的无线网络网关为: 核心网向该用 户终端发送寻呼请求所经过的无线网络网关。
基站选择的无线网络网关是: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 工作正常并且与自身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意选择的; 或是与基站相连的工作正常并且与基站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 网关中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
基站选择的无线网络网关是:
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轮选出的一个工作正常且与自身 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 心网的方法, 使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的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 网关中选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并经由该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 送接收到的上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 提高了用户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成 功率。 附图简要说明
图 1为现有技术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系统图;
图 2为现有技术另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系统图;
图 3为本发明用户终端选择无线网络网关以接入核心网的原理图; 图 4为本发明无线网絡网关迁移流程图;
图 5为基于图 4的无线网络网关迁移原理图。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方法基于图 2所示的一个 Node B+均可以与任何一个或多 个 RNG相连的无线接入网络结构中,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 与用户终 端建立无线连接的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无线网 络网关接入, 并经由该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接收到的上述用户终 端的无线信号。
该方法的应用原理如图 3所示, 图 3为本发明用户终端选择无线网 络网关以接入核心网的原理图。
该方法的应用原理如图 3所示, 图 3为本发明用户终端选择无线网 络网关以接入核心网的原理图。 图 3中, R G 301、 RNG 302、 RNG 303 分别与 CN 300通过 Iu接口相连, RNG 302分别与 RNG 301、 RNG 303 通过 lur和 /或 Iu接口相连, RNG 301与 RNG 303之间也可以通过 Im' 和 /或 Iu接口相连;当然,各 RNG之间也可能没有上述接口。 Node B+ 304 分别与 RNG 301、 RNG 302、 RNG 303通过 lur和 /或 Iu接口相连, 当然, 实际应用中 Node B+ 304也可以与 R G 301、 RNG 302, RNG 303中的 任何一个或多个相连。 Node B+ 304可以通过无线链路与 UE 305、UE 306 以及 UE 307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进行无线通信。
当图 3中的某个 UE要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 CN 300时,总体可以应 用两种不同的接入方法: 第一种接入方法是将特定 Node B+固定接入某 个 RNG, 即: 设置用于 Node B+接入的缺省 RNG; 第二种接入方法则 是 Node B+将不同的 UE分别接入轮流选择的不固定 RNG,即: Node B+ 轮选 RNG用以接入。
下面, 以图 3为基础, 再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两种不同的接入方 法分别进行描述。
首先, 结合图 3举一实施例, 对所述第一种接入方法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图 3中,假设 UE 305要接入 CN 300,那么 UE 305会首先接入 Node B+ 304, UE 305接入 Node B+ 304的方式通常为: UE 305向 Node B+ 304 发送业务请求或以消息等形式向 Node B+ 304回复业务寻呼响应; Node B+ 304收到该业务请求或该业务寻呼响应后, 为 UE 305分配信道资源 并将该信道的配置参数发送给 UE 305; UE 305收到上述信道配置参数 后, 根据该信道配置参数接入 Node B+ 304分配的上述信道。 这样, UE 305就完成了接入 Node B+ 304的相关操作。
UE 305接入 Node B+ 304后, Node B+ 304要与 RNG 301、 RNG 302 或 RNG 303中的一个 RNG建立传输链路, 并经由该 RNG将 UE 305向 Node B+ 304发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到 CN 300。 Node B+ 304与所述 RNG 建立传输链路的过程通常又称为 Node B+ 304接入所述 RNG。
这时, 可以对 Node B+ 304存储的 RNG列表进行设置, 将 RNG列 表中的 RNG 30 R G 302或 R G 303中的一个 R G设置为缺省 RNG, 使得 Node B+ 304接入该缺省 RNG, 并将接收到的 UE 305发送的无线 信号经由该缺省 R G发送给 CN 300; UE 305发送无线信号通常为: UE 305向 Node B+ 304发送的业务请求或 UE 305以消息等形式向 Node B+ 304回复的业务寻呼响应。
另外, 由于 UE 305回复业务寻呼响应的操作基于 CN 300经由无线 接入网、 Node B+ 304向 UE 305发送业务寻呼的操作, 即: UE 305之 所以向网络侧回复业务寻呼响应, 是因为 CN 300通过 RNG 301、 RNG 302或 RNG 303中的一个 RNG经由 Node B+ 304向 UE 305发送了业务 寻呼; 所以, 也可以通过对 Node B+ 304中的 RNG列表进行设置, 使 UE 305回复业务寻呼响应时, Node B+ 304将上述传输寻呼的 RNG作 为缺省 RNG并接入该 RNG, 将接收到的 UE 305的业务寻呼响应经由 该缺省 RNG发送给 CN 300。 当然,除了可以在 Node B+的 RNG列表中设置上述缺省 RNG以夕卜, 还可以应用其它方式设置上述缺省 RNG, 只要使接收到 UE 305无线信 号的 Node B+能接入其对应的缺省 RNG即可。
CN 300收到上述 UE 305的无线信号后对该信号进行相应处理, 具 体的信号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应信号处理方法相同。
上述接入方法的前提均为无线接入网中的所述缺省 R G 以及该 RNG与 Node B+ 304之间的接口工作正常, 当缺省 RNG工作不正常或 该 RNG与 Node B+ 304之间传输不稳定时, 上述接入方法则要有所变 化。
而且, RNG工作不正常是指该 RNG故障, 如: RNG收、 发信号的 误码率超过了自身设置的正常范围等情况。 当然, 在 RNG工作超负荷 的情况下, 也可以对上述接入方法做一些变化。
所述 RNG工作超负荷是指 RNG当前的资源占用率或系统占用率超 过了自身设置的正常负荷门限, 这里的资源通常指带宽、 信道码时隙等 业务资源;所述系统占用率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占有率,是指 RNG 中处理信令流程的 CPU的使用率。
RNG与 Node B+ 304之间传输不稳定是指在两者接口间出现传输闪 断、 传输时延大等问题, 导致无法正常收、 发信号, 或所述接口收、 发 信号的误码率超过了 Node B+ 304所设置的正常范围等情况。
RNG 实时或周期性获取自身的资源占用率或系统占用率等工作状 态值, 以获知自身当前是否工作超负荷; RNG还实时或周期性获取自身 收、 发信号的误码率, 以获知自身当前是否发生故障。 当然, 如果 R G 由于自身硬件故障导致无法收、发信号, RNG也可以通过检测自身硬件 获知该情况。 当 R G获知自身工作不正常时, 就向 Node B+ 304发送 相应的工作异常消息, 使 Node B+ 304能获知该情况。 Node B+ 304实时或周期性获取自身收、 发信号的误码率, 以获知 自身当前是否发生故障。 当然, 如果 Node B+ 304由于与所述 R G之 间的接口等硬件故障导致无法收、 发信号, Node B+ 304也可以通过检 测该接口等硬件以获知该情况; 同时, Node B+ 304也获取自身与其它 RNG之间的接口状态, 以获知该接口是否正常。
当应用上述方法使 Node B+ 304获知所述缺省 RNG工作不正常、工 作超负荷或该 R G与 Node B+ 304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时 , Node B+ 304 则不接入上述缺省 R G,而是接入一个不存在上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 常的 RNG。 接入时, Node B+ 304可以从所有不存在上述接口故障并且 工作正常的 RNG中, 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轻的 RNG接入; 也可以从所 有不存在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 RNG中任选一个 RNG接入。
可见, 本实施例描述的接入方法, Node B+可以顺利地接入不存在 所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 RNG, 并经由该 RNG将接收到的 UE无 线信号发送给 CN, 明显提高了 UE接入 CN的成功率。
下面, 结合图 3再举一实施例, 对所述第二种接入方法进行描述。 实施例二:
图 3中,假设 UE 305要接入 CN 300,那么 UE 305会首先接入 Node B+ 304, UE 305接入 Node B+ 304的方法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相应接入 方法相同。
之后, 1036;6+ 304接入 0 301、 RNG 302或 RNG 303中的某个 R G (假设接入了 RNG 301 ),并经由该 RNG将 UE 305向 Node B+ 304 发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到 CN 300。
接着,如果 UE 306又接入了 Node B+ 304, Node B+ 304则接入 RNG 301、 RNG 302或 RNG 303中除 RNG 301以外的另两个 RNG中的一个 (假设接入了 RNG 302 ), 并经由该 RNG将 UE 306向 Node B+ 304发 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到 CN 300。
随后, 如果 UE 307又接入了 Node B+ 304, Node B+ 304则接入前 两次没有接入且唯一剩余的未接入过的 RNG 303 , 并经由 RNG 303将 UE 306向 Node B+ 304发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到 CN 300。
可见, 上述 Node B+ 304接入 RNG时始终遵循一个规律: Node B+ 304接入某个 RNG时, 以该次接入作为一个起始点, 这时 Node B+ 304 认为当前接入的该 RNG是自身曾接入的第一个 RNG; Node B+ 304下 一次需要接入 RNG时,则从与自身相连的 RNG中任选一个未曾接入过 的 RNG, 以此类推, 直到 Node B+ 304某次要接入 RNG时, 发现没有 自身未曾接入过的 RNG可以接入时, Node B+ 304则确定这一轮的 RNG 接入操作结束, 并从与自身相连的 R G中任选一个 RNG接入, 并将该 RNG作为自身曾接入的第一个 RNG, 开始新一轮的 RNG接入。
Node B+ 304接入 RNG的方式通常称为轮选。
CN 300收到各 UE的无线信号后对该信号进行相应处理, 具体的信 号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应信号处理方法相同。
当然, 如果 Node B+ 304应用实施例一的相应方法获知其将接入的 RNG工作不正常或该 RNG与 Node B+ 304之间传输不稳定时, Node B+ 304则要选择一个不存在上述传输不稳定并且工作正常的 R G接入。
在实际应用中,每次 Node B+ 304接入 RNG时,还可以应用实施例 一中的 R G 工作负荷获取方法获知当前与 Node B+ 304相连的所有 RNG的工作负荷, 从这些 RNG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 RNG接入, 或在轮选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这些 RNG 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 RNG接入, 并经由该 RNG将 UE向 Node B+ 304发送的无线信号发送 到 CN 300。
CN 300收到上述 UE的无线信号后对该信号进行相应处理, 具体的 信号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应信号处理方法相同。
当然, 如果 Node B+ 304应用实施例一的方法获知其将接入的 RNG 工作不正常、 工作超负荷或该 RNG与 Node B+ 304之间传输不稳定时, Node B+ 304 则要从与自身相连的不存在传输不穗定并且工作正常的 RNG中任选一个 RNG接入, 或选择一个与自身相连的不存在传输不稳 定并且工作正常、 同时还具有最低工作负荷的 RNG接入。
当应用上述两个实施例完成 UE经由 Node B+、 RNG接入 CN的操 作后, 如果 Node B+应用实施例一的相应方法获知其已经接入的 RNG 工作不正常、 工作超负荷或该 RNG与 Node B+之间传输不稳定, 导致 当前该 RNG不利于通信时, Node B+则要进行 RNG迁移, 以将当前不 利于通信的 RNG替换为一个相对有利于通信的 RNG。 具体的 RNG迁 移流程如图 4所示, 图 4为本发明无线网络网关迁移流程图, 该流程图 中的原 R G代表 Node B+当前已经接入的 RNG; 新 RNG则代表 Node B+用于替换原 RNG的 RNG。
图 4所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401: 与 UE建立连接的 Node B+如果获知其接入的原 RNG工 作不正常、 工作超负荷或该 R G与 Node B+之间的接口传输不正常, 则从与自身相连的 RNG 中选择一个不存在上述接口传输不正常并且工 作正常的 R G,或从与自身相连的不存在上述传输不稳定并且工作正常 的 RNG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 RNG, 作为要进行迁移的新 RNG, 并将新 RNG标识插入迁移请求中,再将插入新 R G标识的迁移请求发 送给原 RNG。
步骤 402:原 RNG收到上述迁移请求后,将该迁移请求发送给 CN。 步骤 403: CN收到发自原 RNG的迁移请求后, 以消息等形式向新 RNG发送迁移邀请, 该邀请中包含 CN与新 RNG之间将要新建链路的 带宽、 服务质量 (QoS )等链路参数。
步骤 404: 新 RNG收到上述迁移邀请后, 为 CN分配与迁移邀请包 含的链路参数相对应的传输资源, 建立与 CN之间的传输链路。
新 RNG还根据迁移邀请包含的链路参数为 Node B+分配传输资源, 并向 Node B+发送链路建立请求, Node B+收到该请求后,建立与新 RNG 之间的传输链路。新 RNG为 Node B+分配的所述传输资源通常与新 RNG 为 CN分配的所述传输资源具有相同的带宽及 QoS等配置。
经过本步骤的相应操作后,新 RNG就与 Node B+及 CN建立了传输 链路, 但还没有开始进行信号收、 发操作。
步骤 405: 新 RNG与 Node B+及 CN建立传输链路后, 向 CN发送 迁移邀请响应, 告知 CN用于进行 RNG迁移的新传输链路已经建立完 毕。该迁移邀请响应包含新 RNG与 Node B+及 CN间建立的传输链路的 相关链路参数。
步骤 406: CN收到上述迁移邀请响应后, 以消息等形式向原 RNG 发送迁移命令,该命令包含新 RNG与 Node B+及 CN间建立的传输链路 的相关链路参数。
步骤 407:原 RNG收到上述迁移命令后,将该命令发送给 Node B+, Node B+收到该命令后,就根据自身与新 RNG之间的链路参数向新 RNG 发送 UE无线信号, 而不再向原 RNG发送 UE无线信号。
由于步骤 407中, Node B+直接向新 RNG发送 UE无线信号, 所以 新 R G有可能因没做好准备而在接收信号时产生数据损失。 因此, 可 以在进行步骤 407后立刻进行步骤 408: 原 RNG向新 R G发送迁移执 行消息,告知新 R G原 RNG将向新 RNG发送 UE无线信号,使新 RNG 在收到该迁移执行消息时能做好接收信号的准备。
当然,进行步骤 408的基础是原 RNG与新 RNG之间存在通信接口, 如: Iur接口; 如果上述接口不存在, 则无法进行步骤 408, 而直接由步 骤 407进入步骤 409。
步骤 409: 新 RNG收到发自 Node B+的 UE无线信号后, 向 CN发 送迁移检测消息,告知 CN新 RNG已经收到发自 Node B+的 UE无线信 号。
步骤 410: 新 RNG收到发自 Node B+的 UE无线信号后, 有可能要 进行 UE内部标识更新及 UE状态更新。
总体而言, 新 R G通过与 Node B+进行通信交互 , 确定 UE内部标 是由 Node B+储存 UE的内部标识并管理 UE状态, 新 RNG与 Node B+ 则均无须对 UE的内部标识及 UE状态进行更新;如果是由原 RNG储存 UE的内部标识并管理 UE状态, 新 R G则需对自身存储的 UE内部标 识及管理的 UE状态进行更新, 并将更新后的 UE内部标识及 UE状态 告知 Node B+。
新 RNG与 Node B+进行的所述通信交互操作通常为: 新 RNG向 Node B+发送更新问询,如果 UE内部标识及 UE状态是由 Node B+储存 并管理, Node B+则向新 RNG返回肯定的问询响应,使新 RNG获知 UE 内部标识及 UE状态由 Node B+储存并管理; 否则, Node B+向新 RNG 返回否定的问询响应,使新 RNG获知 UE内部标识及 UE状态不由 Node B+储存并管理。
具体而言, 在进行正常通信时, Node B+或原 RNG中的一个功能实 体会对 UE的通信状态进行管理, 这里说的状态通常指与 UE的无线资 源控制 (RRC )有关的通信链路状态。 为了管理方便, 该功能实体会在 自身为 UE分配一个内部标识, 并在后续的 UE状态管理操作中应用该 内部标识识别 UE。 因此,如果是由原 RNG对 UE的通信状态进行管理,那么在 Node B+ 不再接入原 RNG而是接入新 RNG后 , 新 RNG就要在自身为 UE分配 一个新的内部标识, 并在后续的 UE状态管理操作中应用该内部标识识 别 UE, 这使得新 RNG要进行内部标识更新及 UE的状态更新, 同时, 新 RNG还要将更新后的 UE内部标识及 UE状态发送给 Node B+, 使 Node B+获知更新后的 UE内部标识及 UE状态,以据此进行后续的相关 通信操作。
而如果是由 Node B+对 UE的通信状态进行管理, 那么在 Node B+ 不再接入原 RNG而是接入新 RNG后, Node B+与 UE之间的管理关系 并没有变化, 则 Node B+为 UE分配的内部标识也无须变化, 所以 Node B+及新 RNG均无须进行内部标识更新及 UE的状态更新, 因而不用进 行步骤 410的操作。
步骤 411 : 如果不进行步骤 410的操作, 新 RNG则在向 CN发送迁 移检测消息后,再向 CN发送迁移完成消息; 如果进行步驟 410的操作, 新 RNG则在步驟 410完成后向 CN发送迁移完成消息。
步骤 412: CN收到上述迁移完成消息后, 向原 RNG发送资源释放 命令。
步骤 413:原 KNG收到上述资源释放命令后,释放曾与 CN及 Node B+建立的用于传输所述 UE无线信号的链路资源。
步骤 414: 原 R G释放上述链路资源后, 向 CN发送资源释放完成 消息 , 告知 CN上述链路资源已经释放。
至此, 所述 RNG迁移流程结束, Node B+不再经由原 RNG向 CN 发送 UE无线信号, 而是经由新 RNG向 CN发送 UE无线信号。
将图 4所述流程与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结构相结合, 则如图 5所示, 图 5为基于图 4的无线网络网关迁移原理图。 其中, 原 RNG 501、 新
! 5 RNG 502分别与 CN 500通过 Iu接口相连, 原 RNG 501、 新 RNG 502 之间通过 Iur和 /或 Iu接口相连; 当然, 各 RNG之间也可能没有上述接 口。 Node B+ 503分别与原 RNG 501、新 RNG 502通过 Iur和 /或 Iu接口 当 Node B+ 503接入原 RNG 501 , 并通过原 RNG 501向 CN 500发 送 UE 504的无线信号时, 如果 Node B+ 503获知原 RNG 501工作不正 常、 工作超负荷或原 R G 501与 Node B+ 503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 Node B+ 503则发起 R G迁移流程。
在上述 RNG迁移流程中,新 RNG 502建立与 CN 500及 Node B+ 503 之间的传输链路, 而原 RNG 501则释放曾与 CN 500及 Node B+ 503建 立的用于传输 UE 504的无线信号的链路资源; Node B+ 503不再经由原 RNG 501向 CN 500发送 UE 504无线信号,而是经由新 RNG 502向 CN 500发送 UE 504的无线信号。
当然, 在图 4、 图 5中, 当 Node B+获知自身已经接入的 RNG工作 超负荷时, 也可以不进行所述 RNG迁移流程, 而是继续与该 RNG保持 连接, 正常进行后续的通信操作。
可见, 本实施例描述的接入方法, Node B+可以灵活地接入不存在 所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 R G, 并经由该 RNG将接收到的 UE无 线信号发送给 CN, 明显提高了 UE接入 CN的成功率。
上述两个实施例描述的所述接入方法, 主要是针对 Node B+选择接 入 RNG时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每个 Node B+细化为该 Node B+包含的各个小区; 并针对小区为接入该小区的 UE选择 RNG接入, 这种接入方法通常称为: 小区接入 RNG。具体的小区接入 RNG的方法, 与上述两个实施例描述的 Node B+接入 RNG的方法原理相同, 只是为 小区选择 RNG接入的功能实体实际上是 Node B+ ,该 Node B+应用各小 区包含的不同小区标识等识别号以区分不同小区 ,并针对小区选择 RNG 接入, 而不再针对整个 Node B+选择 RNG接入。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 入核心网的方法, 明显提高了用户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成功率, 进一步还 能均衡接入网负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过程 及方法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 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应用于一个 基站与一个以上无线网络网关相连的通信网络中,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 包括:
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的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 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作为第一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并经由第一无线网 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基站接入第一无线网 络网关后, 如果该无线网络网关工作不正常、 工作超负荷或第一无线 网络网关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 则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 基站选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作为第二无线网络网关, 经由第 一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基站选择的第二无线网络网关标 识的迁移请求; 核心网收到该迁移请求后, 向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发送 迁移邀请;
b. 第二无线网络网关收到所述迁移邀请后, 建立自身与基站以 及自身与核心网之间的传输链路, 并通知基站完成所述链路建立; c 基站收到通知后, 经由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所述 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 而不再向步骤 a中最初接入的所述无线网络网关 发送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b中第二无线 网络网关通知基站完成所迷链路建立的步骤包括:
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所述链路的链路参数的迁 移邀请响应;
核心网收到该响应后,经由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向基站发送包含该 链路参数的迁移命令。
4、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驟 c进一步包括: 基站向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发送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第二无线网络网关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后,向核心网发 送该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无线网络 网关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后, 进一步包括:
c l . 第二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迁移完成消息;
c2. 核心网收到该迁移完成消息后, 向第一无线网络网关发送资 源释放命令;
c4、 笫一无线网络网关收到该命令后, 释放与核心网及基站间建 立的用于传输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的链路资源,并向核心网发送资 源释放完成消息。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cl之前包括: 第二无线网络网关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有用于管理该用户终端的 内部标识, 如果有, 则对该标识及用户终端状态进行更新, 再执行步 骤 cl ; 如果没有, 则直接执行步骤 cl。
7、 如权利要求 1 ~ 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选 择的无线网络网关是: 基站自身设置的缺省无线网络网关。
8、 如权利要求 1 ~ 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选择第一 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前,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核心网通过一无线网络网 关、 基站向用户终端发送寻呼请求; 则当基站收到该用户终端的寻呼 响应时, 基站选择的无线网络网关为: 核心网向该用户终端发送寻呼 请求所经过的无线网络网关。
9、 如权利要求 1 ~ 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基站选择的 无线网络网关是: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工作正常并且与 自身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意选择的;或是与基站相连 的工作正常并且与基站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一个工作 负荷最低的。
10、 如权利要求 1 ~ 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基站选择 的无线网络网关是:
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轮选出的一个工作正常且与自身 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
PCT/CN2005/002326 2004-12-27 2005-12-27 Procede permettant a un terminal utilisateur d'acceder a un reseau central via un reseau a acces sans fil WO2006069531A1 (f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26999A CN100366012C (zh) 2004-12-27 2004-12-27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CN200410102699.9 2004-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69531A1 true WO2006069531A1 (fr) 2006-07-06

Family

ID=36614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05/002326 WO2006069531A1 (fr) 2004-12-27 2005-12-27 Procede permettant a un terminal utilisateur d'acceder a un reseau central via un reseau a acces sans fil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6012C (zh)
WO (1) WO200606953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5676A3 (en) * 2009-07-06 2011-05-05 Intel Corporation Gateway associ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9874B2 (en) * 2007-10-31 2010-11-2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election of a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when establishing connectivity
CN105472601B (zh) * 2008-04-28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信息的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5532A (zh) * 2002-04-30 2003-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无线接入网结构
WO2003098959A1 (en) * 2002-05-17 2003-1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nivers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access points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524389A (zh) * 2001-06-12 2004-08-25 ����ɭ�绰�ɷ����޹�˾ 无线电信网中的非专用接入节点和交换机连接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5258B2 (ja) * 2001-04-03 2008-06-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関門交換機選択サーバ及び関門交換機選択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4389A (zh) * 2001-06-12 2004-08-25 ����ɭ�绰�ɷ����޹�˾ 无线电信网中的非专用接入节点和交换机连接
CN1455532A (zh) * 2002-04-30 2003-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无线接入网结构
WO2003098959A1 (en) * 2002-05-17 2003-1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nivers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access points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5676A3 (en) * 2009-07-06 2011-05-05 Intel Corporation Gateway association
JP2012532566A (ja) * 2009-07-06 2012-12-13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ゲートウェイ関連付け
US8913586B2 (en) 2009-07-06 2014-12-16 Intel Corporation Gateway associ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8078A (zh) 2006-07-05
CN100366012C (zh) 200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5782B (zh) 用于会话管理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15919B2 (en)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WO2018228480A1 (zh) 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
EP2064906B1 (en) Method for recovering connectivity in the event of a failur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ntrolling node thereof
JP2014510456A (ja) 共有ネットワークの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WO2007112668A1 (fr)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d'un rapport de mesure et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 collecte d'informations
WO2009111983A1 (zh) 一种寻呼用户的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及终端
WO2019064542A1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3143228A1 (zh) 一种缩减心跳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9429366B (zh) 一种pdu会话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469552B (zh) 一种终端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EP2058987B1 (en) A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the packet domain gateway support node errors
WO2006069531A1 (fr) Procede permettant a un terminal utilisateur d'acceder a un reseau central via un reseau a acces sans fil
CN112312585B (zh) 对用户设备进行接入控制的方法,网络系统及相关设备
WO2006056127A1 (fr) Systeme de reseau d'acces radio et procede pour la realisation d'un transfert
CN100450278C (zh) 一种用户终端接入无线网络网关的方法
US10015729B2 (en) Providing access to a GPRS network
CN1330200C (zh) 一种无线链路建立的方法
WO2012167674A1 (zh) 一种基站自动化迁移方法及其系统
JP464533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制御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サービス変更方法
EP3062552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ffloading access network
JP7261759B2 (ja)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プレーン間の死活監視方法、pgw-c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7936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180343582A1 (en)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201707A1 (zh) 一种网络状态信息传递方法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058461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